首页 > 文章中心 >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第1篇

一、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进行全局性、长期性的规划,旨在谋求企业资金安全有效地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整体战略。

(一)财务战略的内容

企业财务战略可分为投资战略、融资战略、利润分配战略三部分:

(1)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是企业在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上的重大筹划。投资战略直接体现了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财务战略的核心和基础。投资战略所确定的投资方向、规模决定了融资的方式和数量,而投资的时机和进度影响着企业的融资和营运资资本的管理方式,投资的收益目标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股利分配以及财务风险控制。

(2)融资战略。融资战略是企业合理预期财务战略实施对资金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融资规模、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时机等内容做出的合理规划。融资战略为整体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并以优化企业财务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与融资风险为目标,既要增强融资渠道的灵活性,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又要努力降低资金成本,严控融资风险。

(3)利润分配战略。利润分配战略是企业为促进各利益方关系的协调而做出的合理的利润分配规划。利润分配战略要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利润分配政策和形式的选择要围绕保护股东利益、稳定股票价格、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来进行。利润分配战略既要有利于股东利益又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要在资本市场上塑造良好的财务形象,给投资者以持续稳定的回报,避免股价大幅波动;另一方面,企业要保留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资金的来源,扩充企业的资本金,夯实企业实力。

(二)财务战略的分类

财务战略可分为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型财务战略、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三种类型。

(1)扩张型财务战略。扩张型财务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快速发展的总体战略而采取迅速扩大投资规模,全部或大部分留存收益用于投资,大量筹措外部资本的财务战略。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的企业将尽可能地利用外部资本,也尽可能地将经营积累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会表现出“高投资、高负债、少分配”的财务特征。

(2)稳健型财务战略。稳健型财务战略是企业为实现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增长的投资规模,保留部分利润,内部留利与外部筹资相结合的财务战略。选择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把利润积累的一部分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选择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会表现出“适度投资、适度负债、高分配”的财务特征。

(3)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企业维持或缩小现有投资规模,保持或降低现有资产负债率和资本结构水平,减少对外筹资,甚至通过偿债和股份回购归还投资的财务战略。选择防御性财务战略的企业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增加现金流入,选择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会表现出“低投资、低负债、适度分配”的财务特征。

二、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现象。经济周期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

(一)繁荣阶段的特征

繁荣阶段,即经济周期的高峰,经济活动扩张和高涨阶段。繁荣阶段的总体特征是GDP快速增长,CPI持续上涨,当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社会总需求旺盛,实际GDP增速高于潜在GDP增速,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张超过了该时期内的最大产出能力,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CPI上涨。通常在繁荣阶段货币当局和政府会采取逆周期的调控政策:为抑制通胀预期,货币当局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市场利率进入上升通道;为抑制经济过快增长,政府会采取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缩减财政赤字,减少政府支出。

(二)衰退阶段的特征

衰退阶段,即经济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衰退阶段的总体特征是GDP增速下降,CPI下降,在经济周期高峰过去后,经济开始滑坡,GDP增速从最高点开始下降,总需求逐渐下降,总供给超过总需求,CPI步入下降通道,并且PPI下降速度快于CPI,导致CPI进一步下降。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时滞,货币当局在经济繁荣阶段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和政府在经济繁荣阶段实施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阶段才逐步显现,通常该阶段货币政策保持稳定,财政政策转为中性。

(三)萧条阶段的经济表现

萧条阶段,即经济周期的谷底阶段。萧条阶段的总体特征是经济活动收缩,GDP增速达到最低点,甚至出现负增长,实际GDP增速低于潜在GDP增速,总供给和总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CPI降至最低点,经济面临通缩危险。萧条阶段货币当局开始降准降息,动用存款准备金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恢复增长。

(四)复苏阶段的经济表现

复苏阶段,即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复苏阶段的总体特征是GDP增速开始回升,经过市场产能出清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实际GDP增速慢慢恢复到潜在GDP增速,总需求慢慢回升,CPI也慢慢开始回升,一般而言,CPI回升的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为了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萧条,复苏阶段货币当局还将继续降准降息,利率仍将处于下降通道,政府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三、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企业财务战略分析

(一)繁荣阶段的财务战略分析

从投资战略来看,繁荣阶段初期市场企业供销两旺,产品销售火爆,企业应当抓住有利的时机,充分利用产能,全力生产并大力开展营销筹划,加速资金回笼,但此时资产已经有泡沫成分,企业不应继续新增投资项目。而在繁荣阶段后期,由于泡沫出现及国家紧缩性货币财政政策的出台,投资环境恶化,企业应降低库存,大力加速资金回笼,降低企业财务杠杆,投资以维持性投资为主,保证企业充沛的现金流。

从融资战略来看,经济繁荣阶段初期资本市场表现较好,市盈率也比较高,企业更适合股权融资。考虑到央行的加息预期,企业要有效地控制财务杠杆风险,在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之和最小的规模上债务融资,尤其是在繁荣阶段后期企业应对债务融资持谨慎态度,保证财务风险可控。

从利润分配战略来看,经济繁荣阶段企业销售火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很充沛,同时资本市场火爆,企业再融资渠道便利,但此时资产价格已经普遍上升,企业没有好的投资标的,采取高分红的利润分配政策是明智的选择。在经济繁荣阶段,企业适度投资,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给予股东大量的分红,所以此阶段企业选择稳健型财务战略最合适。

(二)衰退阶段的财务战略分析

从投资战略来看,经济衰退阶段经济开始滑坡,企业销售受阻,利润下滑,企业应尽可能减少投资支出,盘活存量资产,建立严格的投资标准,放弃次要的财务利益,集中各种资源加强企业的主营业务,必要时从一些低利润行业退出。

从融资战略来看,经济衰退阶段资本市场表现不好,股权融资会变得很困难,由于处在加息通道,实际利率提高,债务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应当尽可能地减少资本支出,降低企业财务杠杆,但经济形势还在持续恶化,企业在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下债务融资补充运营资本也是必要的。

从利润分配战略来看,经济衰退阶段企业应充分利用留存收益和繁荣阶段的现金流储备过冬,但为了支撑熊市中的股价,企业保持适度的分红也是必要的。

在经济衰退阶段,企业主动收缩投资,降低财务杠杆,适度分红,所以此阶段企业选择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最合适。

(三)萧条阶段的财务战略分析

从投资战略来看,经济萧条阶段是企业经营最困难的阶段,在经济最寒冷的冬天,企业应当压缩投资,削减存货,减少临时性雇员,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杠杆,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

从融资战略来看,经济萧条阶段融资战略的主要目的确保企业安全度过经济危机,此时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企业从资本市场再融资基本不可能,银行贷款审批也越发严格,但经济衰退阶段资本市场避险情绪严重,资金偏爱债市,企业发行债券变得相对容易,信誉好的企业可以通过发债补充资本。

从利润分配战略来看,经济萧条阶段企业应主要靠自身现金储备维持运营,但为了支撑持续低迷的股价,避免自己成为收购对象,保持适度的分红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经济萧条阶段,企业大力压减投资,尽可能降低资产负债率,适度分红,所以此阶段企业选择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较为合适。

(四)复苏阶段的财务战略分析

从投资战略来看,经济复苏阶段是企业最有利的投资时间窗口。经济危机后,资产的泡沫基本上都挤掉了,投资标的价格都比较低,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

从融资战略来看,经济复苏阶段资本市场已经率先回暖,企业再融资被市场看成利好消息,增发也会取得很好的市盈率,股权融资成本降低;经济复苏阶段仍处于降息周期,实际利率持续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比较低,这个阶段企业应该最大限度进行内外部融资,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从利润分配战略来看,经济复苏阶段企业应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充分利用自身现金储备和经营现金流投资扩大再生产,而且此时资本市场已经复苏,股价持续上涨,企业也无需为了支撑股价保持适度的分红。

在经济复苏阶段,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减少分红用于投资,所以此阶段企业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最合适。

四、结论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第2篇

直接金融(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

对于股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观点:很多人都认为在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而在实际中,尤其是中国的股市跌宕貌似与中国GDP的增长没有多少明显或是规律的关系。所以,存在着另一种观点,一些人认为股票市场在风险分散和流动性方面的优势,使其替代产品的需求减少———人们的储蓄动机下降,从而股票市场发展会产生不利于储蓄率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上两种观点中,虽然说第一种观点具有绝对性的优势,但是实际上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确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没有规律可循而且是非常有限的。第一,我国的股市相对于其他金融发达的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各种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都还不成熟;第二,由于第一条我国股市历史客观上的落后,造成我国监管指挥当局决策行为常常比较滞后和失误率较高,政府在各个股市板块股票上市资格标准的制定上没有经验可参考,政策时松时紧、缺乏连贯性和依据性是导致我国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不规律的一项重要因素;第三,在影响股票交易量和股市价格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是一种主导因素,但是其他非直接、非金融因素同样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人们的心理预期、重大新闻事件、国内外政治因素、战争或是流言等等),尤其是在我国,非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第四,中国股市的异态,不仅是国民对股市理解不正确,“股民大于股东”的情况造成股市投机者心理跌宕。股市的另一参与主体,很多获准上市的公司将从股市筹措来的资金并没有用在生产项目或企业规模的扩大投资上,而是用于公司内部消费或再次流入股市进行风险性投资。另外,股市融资本身就是长期融资,上市公司利用发行股票把从股票市场上筹措来的资金投向的项目应该大多是长期投资的项目,其利润的获取大都是缓慢的、渐进的、长期的,首期获利很可能在1年以后,因此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显示出来。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首先,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便是经济增长。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货币政策一般分为:积极型(扩张型)和消极型(紧缩型)。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如当今的欧洲各国)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早已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国,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管理的银行,其货币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其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经济的发展中关键性的作用。综上所述,金融发展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本质上看来,金融发展要以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所以,倘若我们将重点放在利率市场化、证券保险改革创新等金融深化、自由化的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这将是本末倒置的一种方向。相反,我们应该重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深化制度创新等,从根本问题上促进经济增长,比如在欧债问题的影响下,我们更多的要审视自己的经济结构和外汇制度,而不是单纯的关注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或者说,在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阶段下,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单纯通过金融扩张的手段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规模,而应更多地注重金融发展的内在质量。首先,我国股市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尚有不足。随着股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储蓄越来越多,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将不断显现,贡献程度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发展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提高股票市场效率,只有配置效率高、运行良好的股票市场才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我国银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强于股市,正确处理好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中小企业有效资金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发挥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扩大货币政策效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实施效应的评估和反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加强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能,正确及时实施货币政策。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本文作者:肖渤海工作单位:滨州市滨城区财政局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字: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货币政策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目前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

金融是货币与信用的融合,它是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打破了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卖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随后信用的发展又令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在时空上的限制进一步放开,以至即使在交换双方商品所有权转移后市场仍继续存在,货币也逐渐作为一种可有偿转让的特殊商品成为市场交易对象之一。于是,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了一种特殊商品——资本,金融也开始具有真正意义。此后,金融工具逐步由单一的货币形式发展为货币、商业票据、股票及债券等多种形式并存,出现了专门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市场,金融开始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地位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通过其自身的货币发行、信用创造、资源配置等功能影响着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直接金融(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

对于股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观点:很多人都认为在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而在实际中,尤其是中国的股市跌宕貌似与中国GDP的增长没有多少明显或是规律的关系。所以,存在着另一种观点,一些人认为股票市场在风险分散和流动性方面的优势,使其替代产品的需求减少——人们的储蓄动机下降,从而股票市场发展会产生不利于储蓄率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上两种观点中,虽然说第一种观点具有绝对性的优势,但是实际上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确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没有规律可循而且是非常有限的。

第一,我国的股市相对于其他金融发达的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各种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都还不成熟;第二,由于第一条我国股市历史客观上的落后,造成我国监管指挥当局决策行为常常比较滞后和失误率较高,政府在各个股市板块股票上市资格标准的制定上没有经验可参考,政策时松时紧、缺乏连贯性和依据性是导致我国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不规律的一项重要因素; 第三,在影响股票交易量和股市价格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是一种主导因素,但是其他非直接、非金融因素同样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人们的心理预期、重大新闻事件、国内外政治因素、战争或是流言等等),尤其是在我国,非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第四,中国股市的异态,不仅是国民对股市理解不正确,“股民大于股东”的情况造成股市投机者心理跌宕。股市的另一参与主体,很多获准上市的公司将从股市筹措来的资金并没有用在生产项目或企业规模的扩大投资上,而是用于公司内部消费或再次流入股市进行风险性投资。另外,股市融资本身就是长期融资,上市公司利用发行股票把从股票市场上筹措来的资金投向的项目应该大多是长期投资的项目,其利润的获取大都是缓慢的、渐进的、长期的,首期获利很可能在1年以后,因此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显示出来。

二、间接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

金融中介机构是指从资金的盈余单位吸收资金提供给资金赤字单位以及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经济体。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主要有信用创造、清算支付、资源配置、信息提供和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

近些年来,金融机构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金融业出现了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同时随着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发展,金融中介机构也逐步向海外扩张。在这些条件的促进下,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目前的金融中介机构的种类很多, 比如商业银行、信用社、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

世界各国学者在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关系上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即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唇齿相依、相互促进。参考学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由于金融中介(特别是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创造、资源配置等作用的存在,它对经济增长必然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很多数据模型也证明了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个结果也就意味着,相比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中介的不发达与不成熟必定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或多或少制约,所以我国应该大力促进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创新改革。

三、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首先,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便是经济增长。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 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分为:积极型(扩张型)和消极型(紧缩型)。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如当今的欧洲各国)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早已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国,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管理的银行,其货币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其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经济的发展中关键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金融发展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本质上看来,金融发展要以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所以,倘若我们将重点放在利率市场化、证券保险改革创新等金融深化、自由化的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这将是本末倒置的一种方向。相反,我们应该重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深化制度创新等,从根本问题上促进经济增长,比如在欧债问题的影响下,我们更多的要审视自己的经济结构和外汇制度,而不是单纯的关注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或者说,在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阶段下,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单纯通过金融扩张的手段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规模,而应更多地注重金融发展的内在质量。首先,我国股市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尚有不足。随着股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储蓄越来越多,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将不断显现,贡献程度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发展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提高股票市场效率,只有配置效率高、运行良好的股票市场才有可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我国银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强于股市,正确处理好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中小企业有效资金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发挥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扩大货币政策效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实施效应的评估和反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加强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能,正确及时实施货币政策。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Levine, Ross; Normal Loayza and Thorsten Beck, Stock Market, 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Vo.l88 (3), 537- 558.

[2] Thorsten Beck; Levine, Ross and Normal Loayza, Finance and the Source o f Growt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8 ( 2000) 261- 300.

[3]Levine, Ross,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Growth: Causality and Causes.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

2059.

[4]Gilles Saint- Paul Technological choice, financial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第4篇

Cheng Yuxin

(Guangzhou Jinqiao Institute of Administration,Guangzhou 510260,China)

摘要: 当前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通货膨胀成因,进而分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提出通货膨胀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inflation is getting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China's current inflation, and proposes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inflation.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成因 治理

Key words: inflation;causes;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132-02

0引言

通货膨胀通常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不同的经济理论流派对通货膨胀有不同的解释。如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且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是指物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升时期。

1通货膨胀成因

通货膨胀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信用扩张型通货膨胀、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首先要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我国理论界根据我国国情,对通货膨胀成因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提出了新的一些通货膨胀成因理论,包括财政赤字论、信用扩张论、国际收支顺差论、体制论、摩擦论、混合论。

1.1 财政赤字论认为政府在发生财政赤字时通常采用增收节支、直接增发纸币或发行公债等措施弥补。如果增发纸币或发行公债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1.2 信用扩张论信用的过度扩张主要是由于经济主体对经济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不力、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盲目扩大信用、虚假存款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新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等原因。信用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1.3 国际收支顺差论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贸易顺差时,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量因为出口超过进口而减少,而外汇市场则供过于求,国家不得不增加投放本币以收购结余外汇,因此会出现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1.4 体制论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产权关系不明,国有企业破产和兼并机制不完善,在资金上仍然吃国家银行的大锅饭,停产和半停产时职工工资和经营风险仍由国家承担,必然会导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度积累,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

1.5 摩擦论在我国特定的所有者关系和特定的经济计划运行机制下,由于计划者追求的经济高速度增长及对应的经济结构与劳动者追求的高水平消费及对应的经济结构与劳动者追求的高水平消费及对应的经济结构不相适应,从而产生矛盾和摩擦,必然会引起货币超发、消费需求膨胀和消费品价格上涨。摩擦说实际上是站在另一角度,从体制上说明需求拉动的起因。

1.6 混合论混合论认为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其成因可分成三类,即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因素。体制性因素是指我国改革中企业制度、价格双轨制、财政金融体制、外贸外汇体制等;政策性因素是指宏观经济政策对社会总供求的调控;一般因素是指在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之外,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引起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因素,如我国人多地少矛盾。

2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当前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要素成本上升的原因,同时与国际市场物价上涨密切相关。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欧美国家刺激经济所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上流动性泛滥,大量热钱涌入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大宗商品市场,存在明显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另外,全球灾害性天气导致粮食减产,使得粮食价格升高;与此同时,国内的工资水平也在上涨。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我国货币供应量2005年298755亿元,2006年345578亿元,2007年403401亿元,2008年475167亿元,2009年606225亿元,2010年725852亿元。2010年与2005年相比较短短5年时间广义货币(M2)增加427096万亿元,增加143%,M1增加159343亿元增加149%,M0增加20597亿元,增加86%。2009年与2008年相比较仅一年我国广义货币(M2)增加13.1万亿元,增加27.6%,M1增加5.38亿元增加32.4%,M0增加4千亿元,增加11.8%。2010年与2009年相比较仅一年我国广义货币(M2)增加12万亿元,增加20%,M1增加4.6亿元增加21%,M0增加6千亿元,增加17%。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快,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在5%左右。这一轮通货膨胀首先从房地产价格上涨开始,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全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2 信贷规模扩大引起的通货膨胀我国2003年后国家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致使经济一度过热,因此国家采取一系列紧缩政策抑制经济过热。2008年上半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出现国际性金融危机,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发展,目的是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及改善民生等。我国金融机构发放各项贷款2007年3171000.3亿元,2008年3660394亿元,2009年4685586亿元,2010年5710570亿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长15%,2009年比2008年增长28%,2010年比2009年增长22%。

2.3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3.1 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的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用工成本增加,使总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升。企业因人工成本的增加而提高产品价格转嫁人工成本的上升。而物价上涨后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如民工荒,导致许多企业提高工资,有些提高到原工资的两倍三倍以吸引工人,甚至出现争抢民工的现象。这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3.2 因能源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自2003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后,石油价格的上升幅度明显增大,2003、2004、2005、2006年平均价格分别同比增长了18.72%、33.56%、36.45%和16.6%,至2006年底达66美元/桶。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升,至2008年7月达到历史最高点147美元,此后因国际金融危机,国际油价一路下滑,暴跌至2009年2月创下的33.98美元/桶的历史最低价。此后油价又开始一路暴涨,曾一个月暴涨30%,至2011年2月突破每桶一百元美元大关。能源价格上涨引起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与之相关的制造业、加工业等产品价格上涨。

2.4 因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通货膨胀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际热钱流入、信贷规模扩大,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剩,造成通货膨胀。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过多,因外汇市场供过于求,国家不得不增加投放基础货币以收购结余外汇,截至2010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473.38亿美元,以1美元等于6.58元人民币计,需投放人民币18.7万亿元人民币,而这些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派生出大量货币,从而使流通中增加大量货币量,过多货币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3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

3.1 通货膨胀治理理论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乃至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和学者将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重大课题加以探讨,并提出治理通货膨胀的种种对策措施。主要有宏观紧缩政策、收入紧缩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货币主义学派单一规则理论、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增加供给政策等。宏观紧缩政策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采取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增加政府税收来治理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都是从需求方面加强管理,通过控制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和总需求,实现通货膨胀的目的。收入紧缩政策主要是根据成本推进论制定的,主要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手段,限制工资提高和垄断利润的获取。抑制成本推进的冲击,从而控制一般物价的上升幅度。收入紧缩政策一般实行工资管制和利润管制。

3.2 我国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治理。要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3.2.1 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抑制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抑制投资需求,增加储蓄,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商业银行差别贷款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存贷款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等途径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投资规模,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3.2.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增加财政收入,如通过提高房产税、消费税、开征物业税,加强税收征管征收等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降低财政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如减少各项行政开支、公车费用等;三是增加各项财政补贴和福利支出,如提高低收入人员的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支出、对实行农产品补贴等;四是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五、调整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在增加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的同时,适时适度调整财政投资规模、结构和进度,并适量缩减国债发行规模。

3.2.3 调整外贸政策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因此应扩大进口,控制出口,人民币适时适度升值,人民币走国际化道路。改变外贸结构,降低国内紧缺资源、原材料和高精尖设备、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增加进口。提高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关税,减少这些产品出口。此外。改革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逐步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外汇持有量,从而降低因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而导致的货币供给量。

3.2.4 价格政策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产品的价格调控力度,控制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与人民日常生活有关的轻工业品的价格、以及水电煤气油等价格,严格控制房价等。加强农产品储备,对这些产品价格通过市场进行干预。在市场干预无效时,政府就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以避免物价上涨过快。

参考文献:

[1]唐毅亭,白静.目前通货膨胀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分析叨.宏观经济研究,2007.

[2]郑雨,李新波.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金融管理,2007,(1).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第5篇

当今中国通货膨胀上升和经济增长减速同时并存,给宏观经济决策造成极大困难,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究竟应该是反通胀还是保增长?不幸的是,高通胀或低增长最终都将危及经济和社会稳定。持反通胀观点的经济学家建议央行严格执行紧缩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大幅上调和人民币快速升值;持保增长立场的专家,则担心紧缩政策会造成经济滑坡。

如果能够将政策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那么,宏观调控不仅可以解决周期性问题,也有助于缓解结构性矛盾,应是上策。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1998年,东亚陷入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国内需求、支持经济增长,最后成功避免了经济衰退,但经济结构失衡及政府干预过多等矛盾,却变得更为突出。

范剑平先生总结的三个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其实是同一问题在不同方面的反映。中国当前经济结构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对要素成本低估。要素成本过低,有些是因为经济制度转型的过渡期现象;有些则是有意的政策设计。要素市场扭曲,造成要素浪费和粗放型增长,又影响宏观收入分配。因此,要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必须推进要素的市场化进程。

可惜的是,至少在短期内,要素市场化可能会加剧我们已经面对的滞胀风险。毫无疑问,由于国内油价远远低于国际市场水平,能源浪费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而上调油价,就意味着非食品价格将进一步上升,经济活动则可能再度疲软,这些变化将和当前的宏观调控目标背道而驰。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要素价格扭曲已经得不偿失,再不改变,恐怕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

政府至少能够做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如果通货膨胀风险很大,政府可以适度控制要素市场化的步伐,比如延缓油价上调的时机。第二,在要素成本上升时,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推动经济转型,减少结构调整的成本。从这点看,推行结构性“减税”和清理行政性收费,以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都是非常重要的。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利率;货币供应量;房价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7日

从1998年国家实施住房分配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房地产业已经成长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节节攀升。全国房屋平局销售价格从1998年的2,063元/平方米上涨至2013年的10,098元/平方米,15年里上涨了489.48%。大城市的房价上涨态势更是明显,北京由1996年的3,505元/平方米上涨至2013年4月的34,977元/平方米,上涨幅度将近10倍。

为防止经济过热,房价上涨态势失控,央行今年来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2010年以来,共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9次,在诸如北京、上海的大城市,出台了提高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数,降低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额度以及限购等措施。意在实现房价稳中有降,抑制房地产过热。那么,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影响房价的效果如何,本文意在对货币供应量与贷款利率对全国房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实证。

一、主要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路径分析

央行运用货币政策作用房地产市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运用利率工具,通过提高或降低利率来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行为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房地产的供给与需求,从而影响房价。货币供应量,通过收缩货币乘数,控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影响银行放贷规模,进而影响投资行为,从而作用房价。

1、贷款基准利率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路径。理论上利率机制是通过影响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来影响房价。从需求方面看,消费者购买房屋大部资金均来源与金融贷款机构。而房屋住宅属于耐用消费品,当利率上升的时候,会增大消费者贷款购房的成本,因而会影响人们的购房行为,消费者反而更乐意选择消费而不是用来买房,因此当利率上调时,住宅需求量下降,理论上利率与价格呈现相反的关系。从供给方面看,由于利率是资金的使用成本,根据凯恩斯的投资理论,如果利率上升,在不提高房价的基础上,投资商的资金成本将会增大,投资商就会选择减少投资,致使房地产供给量下降,而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房屋价格就会上升;另一方面投资商可以不减少投资,而选择利率升高带来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那么在一定阶段内,房价也必然上升。因此,利率的同一方向变化可以导致购房需求下降,也能导致房屋供给减少,那最后作用在房价上,将使房价如何反应,取决于对需求的影响大还是对供给的影响大。

2、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路径。传统的理论分析认为,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其通过买入有价证券或者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的增加诱发住房贷款的上涨,从而导致房地产需求增多,房价上涨。另外,扩张型货币政策环境下,狭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多会加大流动性,投机行为也会导致房价飙升,所以货币供应量与房价的关系应该是正向相关关系。

二、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发现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最重要是选取可测性较高而且对房价影响直接额中介目标变量。故本文选取全国平均房价指数作为全国房价的衡量指标,选取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利率的衡量指标,货币供给量选取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为代表。本文采用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的时间序列月度数据作为样本,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以及中国指数研究中心。

考虑到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调控政策变化频繁,利率变动频率加快,4万亿元的信贷放宽计划等都对此后的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选择2008年至今的数据进行分析,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在实证检验之前,为消除量纲,避免异方差的出现,除贷款利率外,对全国房屋平均价格指数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两组数据取对数。

三、变量平稳性与协整关系检验

对所选取的各变量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方法对变量进行单位根的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时间序列变量的ADF统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因此所有的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在经过一阶差分以后,所有变量的ADF统计量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三个序列的一阶差分是平稳,因此lnhpzs、i、lnm2都是一阶单整的。

运用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对三个变量系统进行检验,结果在除去截距项与时间项后,由此可知,在没有协整关系的假设前提下,检验结果P值等于0.0013,显著小于0.05,因此在5%的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即变量间具有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是为了揭示变量间是否具有统计上的因果关系,经过分析,确定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对房价指数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因此在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时候,在滞后期为8期的情况下,我们得出利率不是房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的P值为0.0051,小于0.05,故拒绝原假设,得出利率是房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根据P值的判别,在5%的显著水平下,我们还能得出:利率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货币供应量是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在10%显著水平下,货币供应量是房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利率变动28.9%能带动房价上涨21.3%,而利率的上涨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却不明显,在变动23.5%的情况下,却只能促使房价下降3.13%。利率不同方向的变动对房价的影响力度不同,利率下降对房价的促进作用较大,而通过提高房价来抑制房价,效果不太明显。这是因为房屋需求的具有刚性,利率的下降能带动需求的增多,但利率的上升却不能及时减少需求。在供给方面,利率下降能促进投资的增加,利率的上升虽然增加了投资成本,但由于商业银行放贷门槛低,且多投资于房地产项目,房地产开发商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削减了利率升高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实证分析揭示了利率与房价应该是符合理论上的反向关系的,然而利率不同方向的变动,对房价的影响力度不同,简单来说,利率对房价的促进作用比抑制作用要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了2008年至2013年4月的中国货币供应量、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全国房屋平均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这段时间内我国一年期贷款利率、货币供应量对全国房屋平均价格指数进行动态的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利率对房价有显著的影响,利率是房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且其对房价变动的贡献度到达26%左右,利率的影响是有滞后性的,一般在第8期至第12期之间影响较强,第20期以后影响消退。货币供给量M2,与房价具有同向变动的关系,货币供给量对房价的变动贡献度到达11%左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货币供给量与利率的互为格兰杰原因。

在房价继续飙涨的形式下,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利率与货币供给量对房价的影响关系,这便给予我们启示,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这方面,可以尝试做到:

1、发挥利率工具的作用,利率下降对房价的上涨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作用明显,然而利率上升对房价有抑制作用却不明显。现实中,利率升高对房价的抑制的作用可能会由于银行的不良放贷,消费者的需求刚性等而衰减。因此使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更为通畅,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监管,控制银行向房地产放贷渠道,这才是保证实施利率手段能对房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

2、由于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正向的影响,央行可以考虑通过货币政策尤其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量和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比如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可以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控制货币的供给,防止流动性过剩。

3、长期来看,过高的房地产泡沫和萎靡的实体经济不能长久,国家还是应该鼓励实体经济的发展,鼓励中小型企业,为中小企业开放优惠政策,扩大国内投资渠道,避免资金过多集中流入房地产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科.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实证分析[J].济南金融,2006.7.

[2]董藩,厉召龙.利率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1998-2009[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25.

[3]宋志勇,熊璐瑛.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09.6.

[4]王家庭,张换兆.利率变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第7篇

黔驴技穷――美联储祭出“杀手锏”

美国最初“救市”的初衷是好的,但市场对政府救助的反应相当冷淡。显然,在美国政府的救助空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利率已经无可再降,传统手段已经很难力挽狂澜。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美国仍处于严重衰退之中,并列出了从失业、房屋价值下降,到出口下降等一系列危险现象。2009年1月,美联储已经大幅调低了经济预期,预测经济可能在2009年前半年继续大幅紧缩,年底失业率可能接近10%。美联储也表示,虽然国内外都实行宽松的政策,但通胀率仍将在低位运行。而且,其认为通胀率可能将长期低于能够促进经济和价格稳定的合理水平。实践中,即使美联储能够让利率为负,也不一定有用,即陷入“流动性陷阱”。由于各种原因,私人部门已经决定大幅储蓄。就算可以让利率为零,但是如果你只是往钱上继续垒钱,这不会有太大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将动用所有可能的工具来促进经济复苏并保持价格稳定。3月18日的日常货币政策会议,美联储出人意料地宣布,为维持市场稳定将收购最多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这种增发货币量的举措意味着商业和消费者的贷款利率将会变得更低,受此消息影响,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降幅达到50基点。同时美国政府还表示将购入7500亿美元的CDO(担保债务凭证),以促进经济复苏,问题抵押贷款证券也很有可能因为此举获益。这将是美联储40年来首度购入长期国债。现在美联储已经采取了“最极端现实主义”的策略,抛出一切能用的办法来阻止经济不断恶性循环的趋势。采取的措施越激烈,越说明经济问题的严重性。这说明美国经济的前景很糟糕。美国国会通过的救市计划眼见着市场并不买账,这时候美国祭出杀手锏,“满城尽开印钞机”。美联储干脆直接“从直升机上撒钱”。目前,美联储的这一做法被市场称之为“大规模定量宽松”。所谓“定量宽松”,其实就是央行开动印钞机器的一种委婉说法,因为美联储需要印钞票来购买这些国债。

“印钞”救市的逻辑

给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美国之所以出台“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因为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0~0.25%以后,已无法通过操纵货币价格影响市场信贷,只好通过数量操作希望提升市场信贷意愿,即所谓“定量宽松”。此次购买债券的举措相当于联邦基金利率调降75个基点(另一种观点认为相当于降低了115个基点)。

压低利率,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此举等于大举发行纸币来提高信贷供给,因而会降低美国家庭和企业要支付贷款及其他主要贷款的长期利息。美国正在通过制造通胀来“赖账”,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截至2009年2月12日,美国未偿还国债高达10.76万亿美元,按其总人口3.0552亿计算,其人均负债达到3.5万美元。由于债务是以美元计价,随着美联储大肆印刷美元,美元贬值也就意味着其负债所对应的实际财富将大大减少。

意在实体经济,救助美国企业。美联储出手购买美国长期国债,有助于增加对国债的有效需求,弥补国债市场可能出现的供求缺口,以遏制美国新增国债收益率显著上扬,从而避免存量国债市场价值显著缩水。此举之意在于安抚美国国债市场上的投资者,以避免债权人出现抛售美国国债的“羊群效应”,造成美国国债市场崩盘,切断美国政府最可靠的融资渠道。对投资者而言,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短期内的确有利于美国国债的保值甚至增值,这也是他们乐于看到的。维持美国国债市场的稳定,降低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以帮助美国经济更早地从危机中摆脱出来,是美联储决定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的根本原因。

增加财政收入。滥发美元将导致全球进入下一轮通胀,这意味着黄金、原油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暴涨。而世界上黄金目前总量应该在3万多吨,美国就有8100多吨,其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有3200多吨,加起来占了世界的1/3,黄金暴涨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美国,而原油更不用说,拥有世界2/3原油储量的中东国家,都在美国掌控之中。一旦恶性通胀来临,仅此两种商品的价格暴涨就能给美国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利益,加上它在农产品等一些重要的大宗商品领域具有的垄断供应地位,足以支持美国走出次贷危机的泥潭。同时通胀将对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征收了一次“通货膨胀税”。

美国“印钞”救市的效果

美联储直接购买国债,相当于财政赤字货币化,不可避免地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导致利率下降和美元贬值。对国债需求的增加,将提高国债的价格,降低国债的收益率。在美元贬值的同时,人们将增加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来实现保值的目的,大宗商品价格将上升。 在“印钞”救市政策出台后,市场的反应是除了美元,什么都在涨。美联储的消息一出,华尔街立马对这份意外大礼作出积极反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这一消息公布前已经下跌了50点,而美联储购买债券的消息一出,该指数立即跳升,收盘上涨90.88点,报收于7486.58点,涨幅为1.23%。而美联储的这一决定也立刻激起债券市场的反弹,债券收益率迅速降低。美国基准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从3.01%降至2.5%,创1987年以来最大日跌幅。而长期债券收益率显著下降,将推低各种类型贷款的长期利率。

投资者对短期市场流动性表示乐观的同时,对美元贬值和未来通胀风险的担忧也迅速反映在原油和黄金价格上。消息出来后,黄金价格一度飙升6%,达到每盎司942美元。原油期货价格也于两个多月以来首次突破50美元关口。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强力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资金,造成了通货膨胀风险。而购买大宗商品和不动产无疑是规避通货膨胀风险的一个良好途径。

美国救市的潜在影响

事实上,此次救助最大的负面影响,是美国奉行的自由市场原则受到重创。从里根政府时期开始奉行的自由市场原则可能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政府干预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道德风险。政府兜底的做法将鼓励更多的冒险行为,金融市场的风险不但没有释放,反而有可能集聚到政府手中。这次危机祸起华尔街,有可能殃及代表普罗大众的主街,而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和保护经济的基本面,很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国家街”。推而言之,如果美国政府在救助金融机构的同时获得对被救助机构的控制权,“国家街”将有可能接管华尔街,美国政府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控股公司。

美国政府举措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果尚不确定,它至少给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几方面的潜在影响:

第一,由于在零利率环境下的扩张型货币政策和国债市场的介入战略的实施,它必然会影响美元的走势和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在短期内,会产生美元的疲软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到石油美元和商品美元国家的外汇财富价值。在中长期,由于美国目前大量的财政赤字和消费投资行为所决定的贸易逆差结构,美元的中长期疲软也是它的这一经济基本面所决定的。至于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的稳定性就要取决于美国政府目前的救市政策效果和世界经济复苏的程度。总之,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中国等国家美元外汇储备的价值会受到美国这一货币政策的严重影响。

第二,美元的疲软必然会增加新兴市场国家本币增值的压力。这主要是通过两大渠道来形成:一方面,目前美国市场持币观望的资金会大量流入投资收益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后者流动性泛滥的压力,这使得本币需求被任意抬高,不利于本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美国目前的零利率和数量型扩张的货币政策很容易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形成美元套息交易的投机行为,这一点在本世纪初和日本零利率政策所导致的日元套息交易在全球造成流动性泛滥的格局会如出一辙。对于像中国这样正在进行汇率和资本管理市场化改革的国家而言,所面临的流动性冲击的挑战将会十分明显。利用好外来的流动性并保持国内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将成为我们今后应该积极应对的一个挑战性课题。另一方面,本币增值的压力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冲击。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外依存的程度较高,短时间内进行调整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中国经济整体的状况相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所以,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增值压力在美国事实上“赶出”美元资金的零利率政策下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如何保证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部门效益将是我国需要尽快解决的又一大难题。

第三,世界经济因为美国货币政策的“定量宽松”增加了滞胀的风险。为了避免美国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的不利影响,各国都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采取相应宽松的货币政策,类似于竞争性贬值,通过进一步降息以防止本币兑他国货币过多的升值。这样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竞争可能会加快通胀的形成,在实体经济还没有复苏的时候,价格高起,库存增加,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滞胀”出现。但美国可能不是输家,因为如果美国的边际收益递减较慢,仍然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

第四,奥巴马政府已经认定环保、新能源是美国新一代增长的方向。环保问题从欧洲开始,逐步发展到美国,现在已从环保运动上升为环保主义,已经是一个无需争论的问题。环境保护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已经是上升为除了金融危机之外最重大的长远问题。所以美国一定会抓住机遇,在环保、新能源上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将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实体经济的增长点。

第五,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更多的国家认识到美国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弊端,对被美国牵着鼻子的境遇心有余悸。越来越多的国家会要求改变现有的货币格局,重建世界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救市计划,包括8500亿美元的注资,和随后的印钞救市,事实上是在为挽救全球整体的金融乃至经济所做出的努力,通过斩断美国金融崩溃中的关键链条来达到阻止危机进一步蔓延的做法是目前所能做出的最优选择。虽然8500亿美元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加大了美国的债务负担,使美国国债占GDP的比重上升,加剧了美国国债贬值和美元贬值的风险。但实际上,在目前的环境下,美国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稳定反而有助于美元重新恢复强势,这一稳定举措有助于世界资本寻求美元做为避难场所,重新将定价体系锚定美元,从而改变美元的弱势走势。因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下,无论欧元或是日元,均无法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在全球金融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的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相比美元体系,欧元区的政治经济不稳定性更高,在经济进入萧条的情况下,本已出现裂痕的欧元区内部的纷争将会更加剧烈,其货币的不稳定性将显著增加,不可能成为资金的避风港。而日元也并不具备取代美元的条件,尽管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美元出现一定幅度的升值,但只是对过去几年利差交易的清算,而并不是对美元具有实质性的取代。因此,通过8500亿的救市方案稳定美国的金融市场,事实上将对美元形成更有利的支撑作用而不是使美元进入新一轮的贬值。至于商品期货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流动性的泛滥和投机资金的大举进入而导致的价格大幅上涨,在流动性大幅度丧失和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其支撑价格的因素丧失殆尽,其以美元计价的价格未来出现长期下跌的机会远高于上涨可能。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范文第8篇

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是稳定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逐步缓解2003年以来经济超常规增长(其中“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速达11.4%)、连年突破了一般公认的潜在增长率(9%左右)而带来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产业结构失衡、社会建设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中国经济面临从追求数量规模扩张型向注重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分配制度,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均衡,不再一个劲儿追求GDP短期高速增长,适当放缓经济增速至8%左右,以便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常态的可持续的增长。最近,货币政策已确定回归稳健,宽松的财政政策看来在一段时间后也会回归中性,以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走向稳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和出口急剧下滑,大批出口企业停工或倒闭,上千万农民工返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11月,政府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四万亿投资等一揽子计划,2009年和2010年分别新增长贷款9.6万亿元和约8万亿元。这就使货币(M1和M2)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加CPI上涨率。2009年底,M2同比增长27.7%,超出年初预定指标17%十多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2.4%,增速比上年加快23.3个百分点。2010年货币增速仍处于高位,至11月底,M2增速为19.5%,M1为22.1%。其结果,是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大量游资到处冲击,主要是冲击房地产市场,使房价2009年上涨25%,2010年上涨15%左右。接着是带来CPI的逐步攀高。年初许多权威机构和经济预测专家都认为2010年CPI涨幅将在7月份登顶,然后回落,但是CPI在7月份上涨3.3%以后,8月份上涨3.5%,9月份上涨3.6%,10月份上涨4.4%,11月份上涨5.1%,预计全年涨幅将超过计划的3%。2011年上半年CPI涨幅可能还要高一些,达4%—5%左右。当然,中国这轮CPI节节攀升还同部分农产品供应结构性季节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有关。面对逐步加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正在用更大的力气抗通胀,一再重拳调控房地产市场,最近国务院又出台16条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因此,今后为了逐步消化和吸收大量过剩的流动性,为了抵御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致使全世界流动性过分充裕容易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冲击,政府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大力气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以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2011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其次是协调发展。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太低,低得离谱(2009年只占GDP的35.1%)。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一些专家建议应逐步提高消费率并在“十二五”期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人均GDP从2001年起达1000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4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着人均GDP呈几倍增长而提高,一直在40%左右徘徊,同现代化进程脱节。为此“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越来越突出,主要矿产品如铁矿石、精铜矿、原油等的对外依存度一路走高至50%以上。今后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把节能、节水、减排等列为约束性指标缓解矛盾。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祸及子孙后代。今后既要努力做到生态局部改善而且要求在总体上也要改善,建设生态文明。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接近0.5,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1,如加上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的城乡不平等,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则进一步扩大为5∶1。注重公平分配,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今后五年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已成为各界共识。

可见,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