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氢氟酸烧伤 急救 应急预案

护理理念

氢氟酸为氟化氢的水溶液,无色无臭,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常作为一种清洗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家居中。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防范意识的增强,临床氢氟酸烧伤的患者越来越少见。但其危害却不容忽视。曾有人报道,2.5%体表面积的氢氟酸烧伤即可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临床收治氢氟酸烧伤患者,护士要树立一定的急救护理理念,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争分夺秒进行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我科自1998年以来收治了17例氢氟酸烧伤的患者,1例死亡,16例治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15例,女2例;年龄15~40岁。烧伤面积最大51%,最小面积<0.5%;;均为Ⅱ~Ⅲ度烧伤。其中合并休克2例,吸入性损伤4例,氟化物急性中毒3例。烧伤部位以手指为多,其次为头面部及眼烧伤。17例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工作中操作不慎9例,防护手套破损和未戴手套3例,维修设备2例,意外事故2例。17例中非手术治愈9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死亡1例。其中创面植皮5例,创面皮瓣修复2例。拔甲治疗9例。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明显的焦虑、烦躁。创面疼痛剧烈。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可见口腔黏膜苍白,有较多口鼻分泌物,气促、紫绀、呼吸困难等。合并休克的患者较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成人每分钟可达120次以上)、指端冰冷、口唇发绀等。合并急性中毒的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双侧瞳孔不等大、瞳孔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多、低血钙等。其中,低血钙是氟化物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2]。临床表现为手足抽搐、呕吐、腹泻、流涎、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及多种酶活力下降所引起的低氧血症等。本组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钙症状,钙剂治疗10例。合并休克2例,吸入性损伤4例,氟化物急性中毒3例。1例烧伤面积达51%合并休克、吸入性损伤、急性中毒的患者虽经积极救治,但仍死于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另1例烧伤面积为16%,合并吸入性损伤、急性中毒的患者入院后急给予吸氧、补液、气管切开、钙剂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创面处理,监测生命体征、血钙浓度等急救治疗护理措施,患者住院26天,病情治愈出院。

急救与治疗应急预案:首先要建立首诊负责制,不仅只是医师的首诊负责,也包括接诊护士。树立分秒必争的急救、治疗、护理理念和意识。对患者的伤情要有充分的估计和思想准备,立即投入抢救。包括评估伤情、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心电监护、备好急救用物、气管切开、监测血钙浓度及其他生化指标、早期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建立应急预案机制,形成一整套有序而紧张的救护体系,充分调动每一位在场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救治越早越好。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衣裤或手套,需注意脱衣物时要防止污染衣裤对面部及眼睛的继发性损害,最好用剪刀剪去污染衣裤。伤情允许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减轻皮肤进行性损害。冲洗时间应≥30分钟,如有水疱则予以清除,指(趾)甲下有浸润损害者,必须拔除指(趾)甲。如伤情较重则首先建立静脉通路,做好各项抢救准备。救治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创面有否加深。钙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不容忽视。千万不可忘记眼烧伤的处理。头面部烧伤及怀疑有氢氟酸烟雾吸入史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损伤评估。如患者出现咳嗽,大量咳痰,声音嘶哑、喉头水肿、胸闷气急、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由于氢氟酸具有较强刺激性,医护人员在处理创面及进行其他操作时,要戴好帽子、口罩、乳胶手套。

护理理念

接诊氢氟酸烧伤患者就要树立急诊观念,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氢氟酸浓度>50%,烧伤面积≥1%者;②任何浓度氢氟酸烧伤面积>5%者;③吸入氢氟酸烟雾者均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对神志清楚的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丧失,提示患者可能并发氢氟酸中毒反应,立即抢救!

首诊负责制,包括接诊医生和接诊护士。确保每一位氢氟酸烧伤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千万不能因为烧伤面积不大就掉以轻心,贻误抢救时机。氢氟酸烧伤的患者病情随时可能急转直下,每一位现场救治人员都要有危急重症意识,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合理用药,准确执行医嘱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蛋白水解酶及其辅酶的活力,并具有抗组胺的作用,从而减轻氢氟酸的进行性破坏作用。常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滴,4-8小时1次;监测血钙值,绘制血钙值动态图,根据血钙值及时给予静脉补充10%葡萄糖酸钙;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最好以血培养或创面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为准合理选择,需根据药物的半衰期不同而按时按点给予。

气道的管理和护理是救治氢氟酸烧伤的患者的有力保障。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气道的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吸入性损伤或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并随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已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要做好气切护理,及时吸痰,加强气道湿化。加强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每日更换并清洗消毒内套管两次。敷料潮湿及时更换。本组51%面积的烧伤患者在紧急行气管切开的过程中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因此,对确诊有吸入性损伤和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或先行气管插管术,以保证气道的通畅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及时排出。

氢氟酸烧伤的患者创面处理不同于普通烧伤患者,除常规护理如定时翻身、及时更换消毒垫、保持创面干燥等。氢氟酸烧伤的创面疼痛剧烈,使用镇静止痛药往往效果不明显。创面局部用药效果较好,用氯化钙60g、硫酸镁35g、5%碳酸氢钠250ml、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1%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配制成溶液,遵医嘱进行创面湿敷,每日1~2次,持续3天,以患者疼痛缓解为度。仔细观察创面在湿敷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若创面扩大加深迅速者应考虑急诊行清创术,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创面覆盖方法,如游离植皮或皮瓣覆盖,对深达骨质造成手指坏死难以修复的伤指要及时截除。

掌握沟通技巧,注重心理护理。氢氟酸烧伤的患者大多烦躁、焦虑、紧张甚至恐惧,重者死亡的威胁随时都在。积极救治的前提下,护士要善于观察、掌握病人的情绪,充分利用和患者接触的每一个时机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安慰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安全和重视。善于倾听,在倾听病人诉说的过程中,护士更要用“三心”(爱心、耐心、同情心)视病人如亲人[3]。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语言和沟通方式。善于了解患者的肢体语言,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对不能进行语言沟通的患者可采用写字、画画、图片、手势等多种方式沟通。要妥善保管患者的钱物,为患者脱去污染衣裤时要检查口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黎鳌.黎鳌烧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0.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眼化学烧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8-01

对于眼化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急救工作的有序开展极为必要。为探讨该方面的急救与护理,现将在我院治疗的30例眼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报道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救治的眼化学烧伤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3-47岁,平均年龄(31±6.31)岁。致伤原因包括酸化学烧伤、碱化学烧伤。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视力下降、眼睑痉挛、流泪、疼痛及结膜水肿等症状。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急救措施

1.2.1为患者冲洗眼睛。患者入院之后,首先应检查其眼伤,并使用生理盐水对其结膜囊组织及眼球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洗,将眼睑打开之后,观察角结膜上是否存有残留物质,若是存在应即刻去除。医护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左右、上下的转动眼球,促使穹隆部充分的暴露,然后彻底清洗患者的眼球。

1.2.2治疗。确定烧伤患者的化学性质之后,应根据有害物质予以对症治疗。对于碱性化学烧伤的患者,可予以3%硼酸,对于酸性烧伤的患者则应予以2%苏打水。未查明化学性质的患者则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予以1%的丁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之后,实施前房穿刺术,将部分房水放出,提升局部的抵抗力及营养。在药物治疗方面,可结合全身药物治疗及局部药物治疗展开。首先,应予以患者维生素C,通过球结膜下方注射的方式给药,药量为1.5ml/次,每天该药2次。其次,还应予以患者阿托品,该药物能够发挥扩瞳的作用,每天给药3次。另外,还需予以患者抗生素眼膏及滴眼液,以防止眼部发生感染,通常可采用皮质类的固醇激素滴眼[1]。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由于眼部的化学烧伤大多为误伤或意外,属于突发事件,通常伴随有剧烈的疼痛、视力下降甚至损害到面部的形象,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且热情的接待患者,若是患者存有焦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与其耐心的沟通,向其介绍疾病情况、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通过向患者耐心的安慰及指导,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而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1.3.2基础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完成对空气的消毒工作,保证病房的整洁及安静,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为预防发生感染状况,在给药时应注重无菌操作,可应用多位点药的方式给药,但不可将药液直接滴在患者的角膜上。

1.3.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增加营养,多食用容易消化、高蛋白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并多食用维生素C较为丰富的水果及蔬菜等,以强化其抵抗力,并且有利于眼角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及生长。同时,应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咖啡及烟酒等,还需保持大便的通畅。

1.3.4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应注意的问题及滴眼的方法,外出时可配戴眼镜,并注意保护好眼睛,不可揉眼。同时应尽量的保持眼部的清洁,防止风沙、烟尘和阳光等给眼睛造成二次损害。另外,还需注重用眼的卫生,不可长时间的上网、看书或看电视,以免用眼过度。还需嘱咐患者若是出现视力下降、疼痛及流泪等症状后应及时的就诊。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视力得到矫正,其中24例患者的视力处于0.8以上,5例好转,1例未愈,未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眼化学烧伤多见于青壮年群体,主要是因为工作及学习过程中,粉尘、化学溶液及气体等接触眼部或溅入到眼部而造成的眼组织损伤[2]。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伤眼疼痛剧烈、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等。发生化学烧伤之后,应即刻用清水对患者的眼部进行反复的冲洗,能够降低对眼组织造成的损伤,之后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在护理过程中,需加强心理方面、饮食方面的护理,并予以相应的出院指导。在基础护理方面,还需注重对病情较为严重患者的护理,其患眼的分泌物会很多,为防止上下眼睑出现粘连情况,需采用蘸有盐水的棉签将其睑缘湿润,然后轻轻的拭去分泌物。还应观察分泌物的颜色、形状及气味等,若属于脓性的分泌物,则患者可能存在感染情况。此外,还应观察敷料是否存有渗血及渗液的情况,以及包扎情况等,若是患者存有不适需及时调整,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视力得到矫正,其中24例患者的视力处于0.8以上,5例好转,1例未愈,未出现并发症。其结果显示,予以眼化学烧伤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吴燕.眼化学烧伤的急救与护理进展[J].护理杂志,2012,9(2):321-322.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儿烧伤;救治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笔者单位共收治90例烧伤患儿,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3天~7岁;烧伤面积:1%~4%TBSA36例、5%~30%56例,浅Ⅱ度~Ⅲ度。受伤到入院时间:10分钟~12天;烧伤原因:开水烫伤56例、酒精烧伤15例,热液烫伤10例,火炉灼伤8例、烟花烧伤1例、合并吸入性损伤者2例;烧伤部位:面颈部22例次;四肢66例次;前后躯24例次;臀会阴20例次。

2治疗方法

2007年前入院的患儿创面皆消毒后外涂湿润烧伤膏(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1],2007年始入院的患儿浅Ⅱ度-部分深Ⅱ度采用保留疱皮清创包扎法[2];肉芽创面、Ⅲ度创面入院后躯干、四肢即行包扎疗法,头面颈会阴行暴露疗法,视情况行切削痂刃厚皮移植术。休克期补液、抗感染、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基本相同。

3结果

本组病例共90例,年龄皆小于12岁,治愈80例,转上级医院8例,死亡2例。

典型病例1:患儿,男,7岁,2007年8月因洒精烧伤面颈前躯双上肢1小时30分入院,受伤时自行用自来水将火扑灭。总面积25%TBSA,深Ⅱ度15%、Ⅲ度10%,合并轻度吸入性损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差,T35.80C? ,P102次/分,R23次/分,BP120/78mmHg,四肢湿冷,脉搏细弱,鼻毛烧焦。即行清创0.5%碘伏油纱多层棉垫包扎;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并吸氧1.5升/分;导出黄清尿液70ml。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4500ml,其中晶体液3500ml,胶体液1000ml(血浆300ml、低分子佑旋糖酐-40250ml、小儿氨基酸450ml),尿量维持于30~50ml/h。伤后第4天行双上肢削痂+自体皮移植术,面颈部行暴露疗法,前躯仍行包扎疗法。入院第27天前躯、颈约5%创面未见皮岛,肉芽创面形成,即行肉芽创面自体皮移植术。住院47天痊愈出院。

典型病例2:患儿,男,2.5岁,2006年7月因开水烫伤腰臀部、会、双下肢疼痛20小时,昏迷、抽搐5小时入院,伤后曾用湿润烧伤膏、中草药外敷,有无饮水史不清。总面积30%TBSA,深Ⅱ度,查体:T36.30C,P178次/分,R30次/分,BP99/62mmHg,SPO298%,表情淡漠,大汗,四肢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弱,直径约2.5mm,心肺未闻及杂音。入院后吸氧3L/分,建立静脉通道2小时内补晶体液1000ml;创面0.5%碘伏消毒后外涂湿润烧伤膏。入院后2.5小时自行排淡黄色小便200ml,4小时行持续导尿,13小时时始出现左右肢体交替抽搐/1~2小时,随后高热(39.20C),经镇静,物理、化学降温等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54小时后行头颅CT平扫提示右侧大脑半球缺血缺氧性改变(栓塞所致)。伤后79小时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4体会

小儿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全,相对血容量小,对外界环境适应力较成人差,其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比较有如下特点: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皮下脂肪层薄,相对体表面积大于成人,易出现体温骤升或骤降;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高热、惊厥和呕吐;心功能代偿能力差,易发生脑水肿和肺水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抗感染能力差;应激能力差,对疼痛、脱水、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所引起的反应较成人重,而且病情变化多且急剧,稍有疏忽,往往发生不良后果[3]。

4.1院前急救

正确的院前急救可大大减轻烧伤的严重程度[4]。鉴于院前急救多由无专业知识的人员实施,笔者认为院前急救最少须达到三个目的:①迅速脱离致热源;②及时有效阻断热力的继续渗透;③有效防止创面再次损伤。由于交通、经济、烧(烫)伤的突发性以及对烧伤知识的缺乏等原因往往很难做到②、③点。故加强广大民众的科普知识教育和烧伤预防知识宣传,重视农村基层医疗队伍培训,是提高烧伤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5]。

4.2休克期补液

危重烧伤患儿入院后抢救重点是迅速纠正低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障碍。对于小儿补液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4.2.1建立正确有效的静脉通道

正确有效的静脉通道是小儿烧伤后平稳度过休克期的保证,又不会增加损伤,能最大限度防止医源性感染。笔者的观点是能选用表浅静脉的尽量不选深静脉,至于如何选择则须根据病情轻重、创面情况、本院医疗条件、值班护士水平高低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小儿入院后多不能配合治疗,故静脉通道的妥善固定不能忽视。

4.2.2精确的补液量

烧伤补液的安全范围小,超量与不足均将发生并发症[6],不能在“休克边缘抗休克”又须防止“液体泛滥”。何为适量,则应个体化,目前应用的补液计算公式只能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补液量则必须在严密监测一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尿量、意识、末稍循环等)、全身灌流指标(血生化、肾功能、动静脉血氧饱和度)等基础上结合患儿年龄、体重、体质情况酌情补液,原则是在满足抗休克临床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少给。对于尿量的观测笔者的体会是如果患儿意识清楚、相对安静、无明显口渴、末稍循环好的情况下尿量不一定每小时都要达到[1-2ml/(Kg.h)],可行动态观察。

4.3创面处理

烧伤创面处理的好坏,是关系烧伤预后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创面可有效加速创面修复,缩短疗程,预防内脏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后遗症,提高伤员生存质量。何为正确有效的创面处理,笔者体会是:创面无论深浅防止感染是关键;清洁创面须要细致和“简单”;浅度创面有效保护能速愈;深度创面尽早手术是上策。

4.4有效的营养支持

烧伤后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其处于高消耗状态,可持续数日、数周甚至更长。正确有效的营养支持及调理,有利于降低代谢消耗,纠正伤后代谢紊乱,维护脏器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烧伤愈合。

小儿烧伤后发生的是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由于其解剖、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其伤后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周密的治疗方案、耐心细致的呵护和观察、医护与其陪护人员良好的配合方能使患儿得到最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徐荣祥.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2] 赵元宏、董梅、郭红霞等.48例小儿烫伤创面的疱皮下愈合治疗。中华烧伤杂志,2007,23(4):107.

[3] 杨宗城主编.烧伤救治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162.

[4] 盛志勇、郭振荣主编.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科学出版社.10-13?.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护士;培训需求;调查

烧伤科是医院内的特殊部门。烧伤患者从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新护士进入烧伤病房会有不适感。为使新护士尽快适应烧伤护士的角色,本科室在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加强烧伤专科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向新护士发放问卷,了解其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培训对象

2012年8月~2014年8月新分配到烧伤科的应届毕业护士28名,年龄20~24岁,其中女性27人,男性1人;学历为大专22名,本科6名;曾在本科室实习过的新护士有6名,培训对象均全部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1.2培训方法

1.2.1发放问卷,了解需求

对所有参培的新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培训需求表(表1),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问答题。个人信息主要是学历、工作经历,了解她们有无烧伤科实习经历;问答题主要针对她们对烧伤护理专业的认识和成为烧伤护士存在的困难。共发放问卷28份,收回28份,回收率100%。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对所有问卷进行仔细阅读,提炼出新护士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1.2.2针对问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制定烧伤专科新护士培训计划

从表1可见新护士对入科培训需求前六位的分别是小儿静脉穿刺、烧伤专科知识、烧伤患者的急救配合、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安全和应急预案、动脉采血,基本涵盖烧伤专科护士应具备的能力。前两周主要带领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和患者、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学习护理法律法规和核心制度、各种应急预案和流程,介绍科室发展史,激发凝聚力,增加新护士对烧伤专业的热爱。每月安排两次理论授课,重点讲解烧伤专科理论知识、护理安全、应急预案、沟通技巧、静脉穿刺技巧等内容,两次操作培训,制定烧伤专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计划,采用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操作同步进行培训的方式,指定专门的技能操作老师进行培训。整个计划科室讨论通过后报送护理部。

1.2.3按照计划有序实施

每次都要记录签到,出勤情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护士长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3评价指标

采取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指标是以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为量化指标;成绩>80分为合格,>85分为良好,>90分为优秀,考核低于80分,延期培训1个月再考,仍不合格,则退返护理部。主观评价指标是护士长对新护士从业精神、安全管理意识、病房管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及沟通技巧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制定新护士岗前考核表,作为新护士独立上岗考核的评价指标;9分以上为优秀,7~8分为良好,6~7分为合格,6分以下为不合格。新护士对个人综合能力进行自我评价,10分满分,打一个综合分,进行比较。

1.3.1理论考核

采取课堂小考、阶段考核、小讲课、护理教学查房、授课比赛等形式,每次考核有记录;培训期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成绩合格方可独立上岗。

1.3.2操作考核

每次专项培训完成对每个参培护士进行考核,基本操作培训完成后增加综合能力的考核,设定情景模式,增加小组配合训练,提高新护士实战能力和急救能力。每次培训及考核也要有记录。

1.3.3新护士个人评价及小组评价

培训期结束后除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外,增加新护士个人评价及小组评价,同时参考带教老师及医师的评价进行综合考评。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护士培训前后成绩比较

新护士培训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新护士培训后考核情况

参加培训的28名新护士中有27名护士考核合格,成绩达到80分以上,其中5名护士考核结果为优秀,成绩在90分以上,1名护士考核成绩为70分,主要是理论考核成绩不达标,1月后安排补考,成绩合格。

3讨论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护士加入到护理队伍中。随着新护士学历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已不仅仅满足于“三基”培训,更多的新护士希望增加职业前景与规划、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危重患者的观察及急救等反面的培训[1]。他们身体素质好,有强烈的求知欲,接受能力强,反应快,可塑性强[2]有研究显示,93.18%的初级职称护士认为进行规范化培训是有必要的[3]。

3.1培训后新护士整体同情心和从业热情提高

烧伤护理工作有其专业特点,患者病情复杂,新护士面对烧伤患者需要面临视觉及精神的压力,参培的28名新护士有24人表示第一次见到烧伤患者“感到害怕”,有25人表示“病人可怜”。带教老师要及时给与引导,激发新护士的同情心和从业热情,鼓励他们面对挑战,战胜自我。向新护士讲解科室的发展过程及未来的规划和前景,可以增加其荣誉感和自豪感。

3.2培训后新护士整体基本胜任力得以提高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呈现形式应是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在内的整体胜任力,而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是其职业基本胜任力。对专科新护士来说,它主要包括各种护理技能、专业价值观、专业成长、管理协作等[4]。而新护士在学校教课书上学到的烧伤知识有限,且因对临床专科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容易造成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差异性,影响新护士的岗位基本胜任力。规范化培训后,有效提高了新护士专科护理实际应用操作水平、专业价值观及团队协作能力。

3.3对专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

对于新护士来说,专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其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培训的重点[5]。针对烧伤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特点,带教老师对新护士全面教学,根据培训前的调查结果,增加并强化小儿静脉穿刺,烧伤专科知识,烧伤患者的急救配合,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安全和应急预案,动脉采血等培训,使新护士综合能力提高,独立上岗时“心里有底了”。综上所述,针对新护士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对新护士在烧伤专科护理、专业思想、沟通技巧及病房急救管理等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帮助较大,确保了新护士培训的效果。

作者:马惠珍 柴雪珺 姚苗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娇,刘义兰,喻娇花,等.综合性医院护士扩招后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86-88.

[2]廖燕,李水英,虞献敏.ICU新进护士阶段性培训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146-147.

[3]邵文利,庞蓓蕾,杨莘.初级职称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847-849.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隐患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对2008年-2009年37例收住于我科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转运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转运中发生安全隐患的共2例,气管滑脱1例、休克1例,转运成功率达94.59%。结论  做好患者转运前风险评估,进行转运前预处理并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杜绝安全隐患。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院内转运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急危重患者救治对象之一,其院内转运的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经急诊室初步处理后为进一步的治疗需实施院内转运。院内转运患者时间虽然短暂,但转运风险始终贯穿存在[1]。因此,如何将患者安全转运到相应科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将我院烧伤科2008年-2009年收住的3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安全转运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009年我科实施大面积烧伤患者转运共37例,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0.5~54岁,烧伤深度由浅ii度至iii度不等,面积为48%-71%,伴吸入性烧伤8例。患者主要来自院前急救、急诊科,以居室内单发烧伤为多,其次为工作场所意外事故的烧伤,所见烧伤多为热液或蒸汽所致。大部分患者由平车护送,个别患儿由家属抱送至专科科室完成诊断性检查或有效治疗。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科室发生并记录在案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转运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归类总结。

        2  结果

        大部分患者达到转运的目的,转运成功率为94.59%,转运途中发生安全隐患共2例,气管滑脱1例、休克1例。发生的1例转运途中的休克于现场抢救后病情稳定,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为5.41%。

        3  讨论

        3.1 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转运安全隐患的分析  虽然院内转运患者仅需短暂的十几分钟,却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除患者本身的病情变化外,还包括环境及硬件、职业道德及技术、责任心等[2],同时对于伴有吸入性损伤且处于烧伤休克期的患者,其合并症多,更是大大提高了转运过程中的风险难度。现结合我院37例院内转运资料分析结果探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1)不良情绪的存在。(2)缺乏转运前的风险评估。(3)转运流程未能完善。 

       3.2 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对策

        3.2.1 根据患者心理变化的转归,树立治疗的信心,确保转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烧伤前后患者心理变化明显,这些心理的变化实际是患者伤后心理紧张、恐惧的表现。这些心理因素都会使患者情绪出现低落或波动,心理负担加重,导致不配合治疗,延误治疗甚至治疗失败。此时医务人员要特别注意心理治疗,要多给患者希望,并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

        3.2.2 做好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和预处理 转运前通过风险评估,有助于降低途中突发性死亡事件的发生,杜绝护理安全隐患。在遭遇烧伤之后,应先对特殊部位的烧伤进行初步处理。急救时应立即给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进行创面的现场处理,尽可能去除烧焦或污染的衣物,用干净的敷料或床单覆盖包扎;对于深度创面需要及时耕耘减张处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扩容、抗休克、抗炎等治疗,留置尿管以便观察休克情况,充分做好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后方可实现院内转运。

        3.2.3 规范转运制度,建立转运流程,具体流程如下:

        3.2.3.1对即将实施转运的患者做好充分评估。

        3.2.3.2通知相关接收科室和运送部,简要汇报病情,做好有关安排,确定转运时间、转运方式和参与人员。

        3.2.3.3搬运患者时应连同床单一起搬动,按大面积烧伤患者搬运方法取合适,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及保护创面。

        3.2.3.4稳定患者情绪,予以保护性约束,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3.2.3.5病情危重或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需有护士陪同下方可转运。

        3.2.3.6选择最佳的转运通道。

        3.2.3.7告知患者或家属外出检查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经同意并签转运知情同意书后再实施转运。

        3.2.3.8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如出现病情变化,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同时通知病房做好应急准备。

        3.2.3.9送至目的地后要与接收患者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患者,然后进行床旁交接,双方确认交接内容无误后才确定转运完成。

        总之,在转运过程中重视患者心理的转归、做好风险评估及处理结合转运流程的指引可改变以往转运前职责不清,准备不充分的现象,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第6篇

我院2004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收治了两批建院以来罕见的成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15例及17例烧伤病人,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一批15例,男14例,女1例,其中消防官兵4例。年龄18~42岁,平均(31.33±1.28)岁。另一批17例,均为男性,官兵。按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制定的诊断分析标准,属特重烧伤28例,重度烧伤2例,轻度烧伤2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1例,气管切开28例,合并复合伤5例(创伤性气胸)。

1.2 组织指挥与救治方法

1.2.1 树立预见观念,应付突发事件:充分实施了救治预案,从现场到附近医疗机构,仅1~2小时就完成了早期补液。我烧伤救治中心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该批病人的规范液体复苏、清创、焦痂切开减压,深静脉穿刺、气管切开等急救处理,整个抢救过程组织有力,措施得力。

1.2.2 快速建立静脉补液渠道:附近医疗机构接到现场求救电话后,快速鉴别分类、边补液边转市烧伤中心,从火灾现场到市烧伤救治中心,危重病人平均补液量为3 000~4 000 ml,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1.2.3 院前急救转运,院内全力抢救:市烧伤救治中心接到附近医疗机构求救电话后,医务人员接运病人运送至烧伤救治中心抢救,在中心主任指挥下,进一步快速鉴别伤情分类,分成5个抢救小组,每组2位医生及2~3名护士接治抢救,迅速派出32名有经验的护士,在2小时就完成调整好1~2条输液渠道,给氧、液体复苏的正规操作。气管切开(共28人)、焦痂切开减压、导尿等急救处理。

1.2.4 液体复苏:二批病人休克期补液量参照上海瑞金医院公式计算,并根据临床指标进行调整。第一个24小时胶晶体量为(1.69±0.06)ml/kg 1% TBSA,前8小时平均占60%。

1.2.5 成立了抢救小组及专家组,搞好医疗护理工作,调动全市的多台急救设备(如呼吸机)和全血及血浆等。

1.2.6 尽早气管切开:对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入院后均即行气管切开术,高浓度给氧,气道湿化及雾化吸入等治疗,上呼吸机6例。

1.2.7 有计划地进行切痂自体皮移植:烧伤病人在伤后72小时开始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施行切削痂植皮手术。伤后12天内完成22例次切削痂植皮手术,有12次例施行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最多削痂1次面积达55%,手部深度烧伤在皮源允许下,采取节削痂自体网状皮移植。

2 结果

经液体复苏,均采取早期内脏保护措施,液体复苏满意,出现ARDS、呼吸衰竭4例,其余病人病情稳定。

3 讨论

3.1 预见意识:我院对成批的伤员抢救,已有完整的预案,健全的预案、健全的组织。随机调整运行规律,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把抢救成批严重烧伤的水平不断提高[1]。

3.2 展示团队精神,组织有力、物资到位:做到现场抢救,附近医疗机构及烧伤救治救治中心协调一致。附近医疗单位接到呼救后,积极进行快速鉴别分类,建立静脉输液渠道,与市烧伤救治中心院前接应人员共同协助,救治中心接到一批的病人后,5个抢救小组分期分批地投入抢救,在抢救小组领导下,统一指挥,调动全院及有关人员以及设备,同时进行抢救工作,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3 尽快建立输液通道:休克期复苏有力,在实际抢救中我们根据临床指标随时调量及补液速度,本批病人尿量均维持有50~90 ml/h。烧伤后3小时左右输入计算总量30%晶体比例1∶1,伤后8小时输入总量的60%~80%可能更符合实际需要。

3.4 气管尽早切开:在皮肤严重烧伤病人中,由于在密闭的环境中,对伴有面部严重烧伤病人,放宽指征,立即做气管切开,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通气,有利于肺复张,避免肺部感染。

3.5 重视烧伤后早期脏器损害的防治:严重烧伤后组织缺血、缺氧是导致早期脏器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主要累及血管、心脏、肺脏、胃肠道、肝脏、肾脏及免疫系统等,目前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我们对于该批严重烧伤病人不但注意到休克复苏,还注意到纠正缺氧、保护心肺,并应用丹参,?茁-七叶皂甙钠等药物,对抗氧自由基损害,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对抗氧化酶活力,提高肺脏抗氧化能力,恢复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减少肺组织含水量,对烧伤后肺损伤有一定的作用[2]。

3.6 早期肠道营养:烧伤后胃肠功能改变主要发生在胃和结肠,而小肠功能正常,因此,将鼻胃管置于小肠,可在伤后立即肠道营养,早期肠道营养能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易位的发生,改善肠道应激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释放水平,减弱超高代谢反应[3]。同时,应激反应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防治是应重视的问题。本批严重烧伤病人,一般伤后第二天即给予肠道营养总量1/4,第三天给予总量的1/3,同时给予谷氨酰、精氨酸。对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愈合,增加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负平衡及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3.7 尽早封闭创面:在伤后72小时就有计划、有选择性的对该批严重烧伤病人进行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

参考文献:

[1] 周一平.50年来,我国成批烧伤救治的回顾[J].中华烧伤杂志,2000,16:17.

[2] 郭振英.提高成批烧伤的救治水平[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1999,15:245.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第7篇

2009年6月5日,成都一辆公交车突然发生燃烧,短短几分钟内,死亡27人,伤74人,只有7人逃生,所有烧伤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损伤,导致事故中伤员死亡率比普通烧伤事件死亡率高。公交车燃烧渗案敲响警钟,多数乘客不能积极实施有效自救。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供有效救护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意外事故发生后,伤员能否得到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直接关系到入院后的诊治,预后和转归。

因此,多了解一些烧伤自救知识犹如多了一份人生保险。一旦在火灾中被烧伤,人们该如何自救呢?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烧伤二科主任郝振明为我们讲解了烧伤后的一些自救知识。

早期自救互救很关键

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脱离热原,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办法。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火灾中许多人并非被烧死,而是惊惶失措,相互拥挤践踏而死。所以,不要盲目跟随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在野外要逆风撤离,不可顺风奔跑,不要站立呼喊,以免造成呼吸道烧伤。

一、热液烧伤,应尽快脱去或剪去被热液浸渍的衣服。烧伤部位要立即用冷水喷洒或浸泡于冷水中。如热塑料液粘附体表,用冷水或冷的湿毛巾使局部快速降温。热金属附着伤面时,切不可向伤员身上泼水。凝固汽油烧伤,去除玷污的衣服后,伤面要用湿布密封覆盖、也可跳入水中。衣服起火时应立即脱去或用水浇灭,就地卧倒,慢慢翻身滚动借以压灭火焰或利用手边的棉被、大衣等厚的布类覆盖起火处,以隔绝空气而灭火。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

二、如果是多层楼房着火,要迅速选择相对安全的楼梯通道,不要乘电梯。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将人困在电梯内。同时,电梯犹如贯通的烟囱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如果通道被烟火封阻,应背向烟火方向逃离,通过阳台、天窗等逃生,也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跳楼逃生。

三、家庭着火要立即报警并积极扑救,防止殃及四邻甚至整栋楼受到火灾危害。如果电失火,要立即掐断电源;如天然气失火,要立即切断气源;如油锅失火,立即盖上锅盖或用湿被子、湿毛毯捂盖灭火,注意不可用水扑救。如果火势烧大,要迅速撤离,切不可顾及贵重物品,而失去宝贵的逃生时间,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火网。

四、公交车着火,切忌集体挤车门,若遇小火苗封住车门,乘客可用衣物蒙住头冲下车。若车门被烧坏无法打开,乘客可用车上配备的安全锤、手边硬物或用脚击碎窗玻璃逃生。公交车空间狭小密闭,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容易引起呼吸道损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撤离要迅速有序,俯身低姿行走,用毛巾或衣物遮掩口鼻或短暂屏气,切忌拥挤和呼喊,避免将火焰和烟雾吸入呼吸道。

烧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小面积烫伤或烧伤,创面用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冲洗20-30分钟左右,能减少烫伤或烧伤部位残余的热量继续损伤皮肤组织,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组织水肿和水泡形成。另外,有些烧伤是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的,及时有效的冲洗可以冲掉有毒的化学物质,使化学物质不至于被吸收中毒或侵入到深部组织继续损害。水温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一般是15~20度,夏天如果温度较高可以加入冰块。如果出现水泡,要注意保留,不要将泡皮撕去,同时用干净毛巾、被单等包敷,避免污染,然后对创面进行简单包扎,保护好创面,送往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冷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冷疗用水必须是清洁的水源,如自来水、矿泉水等;根据受伤部位可采用冲、淋、浸泡或湿敷,冷疗时间以1-3小时,至创面不再有明显烧灼痛为宜,烧伤面积过大及寒冷天气下,应慎用;冷疗时应注意病人病情变化。

对于重度烧伤或烫伤,不宜就地进行冷疗等处理,应马上送到医院急救。

烧伤后要控制饮水

烧伤后口渴是人的生理反应,伤员口渴感越重,常表示伤情越重。按医学要求,烧伤后口渴时不能给伤员饮白开水。因为在烧伤后,体液流失的同时,体液中的钠盐也跟着一起丧失,如果单纯给病人喝白开水,可导致血液内氯化钠浓度进一步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可以导致严重水中毒而出现脑水肿、胃扩张等严重并发症,烧伤后口服液体要服用电解质溶液。

烧伤饮料的配制方法为:在100ml凉开水中加0.3g食盐、0.15g小苏打(碳酸氢钠)、5mg苯巴比妥、适量糖。

原则上口服补液应当少量多次,酌情增减,对严重烧伤病人除经口服补充饮料外,主要的补液途径是通过静脉补充血容量,缓解口渴。

伤员的转送时机

经过现场急救后,为使伤员能够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应尽快转送医院,送院原则是尽早、尽快、就近。无论就地诊治还是转院治疗,首先应输液复苏,这是烧伤治疗最关键的措施。

1 烧伤面积在29%以下的I度烧伤病人,休克发生率低,可根据具体条件,送往医院;

2 烧伤面积30%~49%的I~Ⅲ度病人,若能在8小时内送到指定医院较好;

3 烧伤面积50%以上的I~Ⅲ度病人,如能在伤后4小时内送到指定医院,或就地抗休克,使伤员情况相对稳定后,在伤后24小时再行后送;

4 烧伤面积70%以上的病人,最好在伤后1~2小时内送到附近医疗单位,否则应在原地积极进行抗休克处理,待休克控制后,于伤后48小时再行运送。但对重度伤员,因伤后早期易发生休克,故对此类伤员,应首先建立静脉补液通道,给予有效的液体复苏,能有效预防休克发生或及时纠正休克,减轻创面损伤程度,降低烧伤并发症的发生率,则能避免耽误时机。

转送病人的注意事项

1 建立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减少发生休克的可能性。

2 保持呼吸道通畅,伴有吸人性损伤者,轻度需保持头抬高位,重度则需行气管切开,避免转送途中发生窒息。

3 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定时观察尿量、颜色,尿量应达到80ml/h左右。

4 创面可用无菌纱布简单包扎,无条件的可用干净床单包裹,以防途中再损伤或污染。

5 伴有复合伤的病人,应先经转科医务人员初步处理,如伴骨折,暂行简单制动固定等。

6 随时做好医疗治疗记录,以利转院后收治医院了解病情及后继治疗。

7 运送病人途中,要求车速不宜过快,道路平坦以减轻颠簸,尽量减少发生休克的可能性。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第8篇

退休多年的李大妈,老伴去世多年,守寡的她总是特别恋旧,对老的家什情有独钟。家中的竹壳热水瓶已经用了十多年了,她还舍不得扔,依然在用。儿女们早让她换个电暖水瓶,免得每天烧水冲水,可她就是不愿意,说是当年老伴买给她的。

某天在菜场边的地摊上,李大妈见有叫卖“热得快”的小贩,在小贩的撺掇下,她便买了个回去。起初使用感到很简单,用顺手以后,李大妈对水瓶内加水量就更随意了,“热得快”也成了她的好帮手。

一次李大妈像往常一样用“热得快”烧水,不料热水瓶竟发生爆炸,滚烫的沸水洒在大妈脚上,疼得她大呼小叫。她脱去袜子一瞧,只见腿上红了一片,起了数个水泡。闻讯而来的邻居说涂牙膏管用,她连忙涂上,真的有点冰爽,舒服了不少,也就没上医院检查。

数天后,李大妈烫伤的脚开始红肿,人也有点发烧,她这才感觉不对,去医院医生告诉她,脚上的创面已经感染了。

案例分析:

“热得快”爆炸引起的烫伤经常会碰到,这类生活中的烫伤比例占84%。“热得快”升温很快,水在开水瓶这个细长狭窄的容器里迅速升温,使得水中的压力突然增加,就很容易导致水瓶的爆炸。

烫伤后最重要的是给皮肤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冷水冲,不间断地用冷水冲上几分钟,让皮肤充分降温。然后迅速到医院,由医生护士来处理清洗创面。

烫伤后不要往创口胡乱涂抹异物。涂牙膏、抹酱油、擦菜油等民间秘方不仅不管用,甚至还会引发二次感染。

Q&A

烫伤问题梳理,常见疑难解读

Q:最近几年我们家特背,首先是我先生去年在家做饭时,不慎被打翻的水壶烫伤,起了一大片水泡,送去医院后被诊断为深Ⅱ度烫伤。然后是我自己,一次经过一个煎饼摊,煎饼的油竟然溅到我手上,当时就起了一个水泡,去医院诊断为浅Ⅱ度烫伤。我想了解烫伤症状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Q:几年前,老伴在洗澡时被热水烫伤。因为地面太滑,老伴不慎跌入滚烫的浴缸里,当时我正在客厅看电视,听到她一声惨叫我连忙冲了进去,只见她的左腿和肩部后背大面积红肿、起泡,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慌了神,不知该如何处理,慌乱中我去叫了出租车,送到医院后没几天伤口就出现了感染。我想了解一下遇到这种烫伤的情况,应如何简单急救?

A:您好!在现实生活中,轻度局部的烫伤到危及生命的严重烧伤,差别很大,因此正确掌握判断烧伤深度的标准,对采取急救方法和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Ⅰ度:局部红斑、灼痛感,数日后可自行痊愈。原因:阳光直射时间过长、热水烫伤后等。

浅Ⅱ度:水泡大、疱皮薄、基底潮红、剧痛。至少要2周才能好转。

原因:阳光直射时间过长、热水烫伤后等。

深Ⅱ度:水泡小、疱皮厚、基点潮红有出血点、有疼痛。3~5周愈合,如继发感染则可发展为Ⅲ度。

原因:热锅油、高温金属等引起。

Ⅲ度:局部皮肤皮革状、呈灰白甚或焦黑色、干燥、痛觉消失。3~5周焦痂脱落,出现肉芽创面,一般需植皮才能愈合。

A:若被热力烧伤后应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有明显止痛效果。在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须注意伤病员的保暖和防冻。

伤员脱离事故现场后应注意对烧伤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创面一般不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

!小提醒:烧伤不要“打的”去医院

对烧伤患者一方面要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另一方面还要抗菌止痛。往往有些烧伤病人着急而乘出租车辆到医院,结果引起创伤面感染,对入院后救治极为不利。因此,烧烫伤病人应通过专业医护人员应急处理,再转入医院治疗。

Q:我的儿子是一名建筑工人,每天和钢筋水泥打交道,这是一份辛苦危险的差事,经常听他回来讲述工地上的各种事故。前段时间,他又和我说起工地上一名工人在工作中不慎被生石灰迷了眼睛,因为处理不当导致双目烧坏失明的惨剧。我听后心有余悸,叮嘱儿子要注意安全。我想知道对于生石灰烧伤这样的意外,应该如何处理?

A:您好!由化学物品的溶液或气体接触眼部所致,可分为酸性和碱性损伤两类。您所说的生石灰烫伤属于碱性损伤,常由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由于碱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使化学物质很快浸入深层眼内,后果较酸性烧伤严重。

常见错误:捂住双眼,用手揉搓。

正确做法:应争分夺秒地现场冲洗眼部,用大量的清水或其他水源反复冲洗。碱性烧伤用3%的硼酸水冲洗。冲洗的时候应翻开眼睑,转动眼球,至少冲洗30分钟。也可将伤员头部泡入盆中,让他反复睁眼、闭眼,将异物洗净。冲洗后及时送往医疗单位。

另类烫伤――日晒伤

孙阿姨退休一年,最近在家闲得发慌,偶然听朋友说起去海南岛度假的趣事,孙阿姨羡慕得心痒痒,心想年轻的时候没条件旅游,现在年纪大了,是该好好享受一下,于是也萌发了去海南岛的念头。

不久之前,她报了个旅行团,去海南三亚玩了几天。6月海南正值酷夏,天气热得人发昏,但孙阿姨却沉浸在热带迷人的风光里,整日到海滩上晒日光浴,这一年来压抑的心情彻底得到了放松,人也仿佛年轻了几岁。

回去的隔天白天,孙阿姨感到皮肤发烫、浑身不适,食欲也不佳。这天早上醒来,洗漱的时候,孙阿姨忽然惊叫一声,只见镜子里的自己浑身通红通红的,脖子后面甚至都开始脱皮了。这副样子自然无法见人,无奈之下,孙阿姨千方百计找了条丝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才敢出门。

案例分析:晒伤究竟多可怕?

夏季烈日烧烤,中午前后,皮肤在烈日下10分钟即有灼痛感,20分钟就会灼伤表皮.如果晒上三四个小时,不是中暑,就是皮肤灼伤,当晚就会感到皮肤发烫发痛,浑身不适,食欲不振,有的几天后会脱皮,人乏力疲倦,如同大病―场,有的会生皮炎,痒痛不止,很难治愈。

在户外晒伤的急救办法

轻度晒伤:皮肤被晒得红扑扑的并且发烫,这是轻微晒伤的表现。这时只需要用棉片蘸化妆水或冰水敷在晒伤部位15分钟左右,最好是不断交替敷面,直至皮肤感到冰凉,恢复本来的颜色和温度为止。然后用性质温和的洁面乳洁面,涂上一些保湿凝露。

晒黑:晒黑是人体对紫外线正常的保护性反应,是皮肤机能健康的一种表现。感觉晒黑时,除了冰敷、补水外,还可以使用富含维生素的美白晚霜,以淡化黑色素。

疼痛红肿:这时候皮肤已经真正晒伤了,这种情况差不多已达到烫伤的地步。唯一的急救办法是采取冰敷,应该先用冰水敷,镇静皮肤。还可以将天然芦荟汁轻轻涂在皮肤上,借用芦荟的镇静消炎作用护理皮肤,等红肿疼痛缓解后,再涂上晒后修护霜。

起水泡:更严重的晒伤会导致起水泡。这时候什么产品都不能用,还应避免摩擦皮肤,否则会使水泡破裂。可以试着用冰水非常小心地拍脸,让皮肤凉快一下,然后找医生护理。在晒伤没有恢复之前,最好不要去美容院做其他保养。

防晒攻略:蔬菜水果疗晒伤

1.黄瓜榨汁

可用黄瓜汁敷在疼痛的皮肤上约10分钟,清凉透入皮肤,疼痛自然消减。敷后,皮肤得用水冲洗干净。

2.西瓜皮蜜糖

用西瓜皮煮汤,具清润效果。暴晒后,可用西瓜皮捣汁,掺入蜜糖做面膜,或敷在伤痛处,同样能减轻晒伤皮肤的肿痛和脱皮现象。

家庭常见烫伤的基本处理

生活中总是会发生些突如其来的小意外,平时学点急救知识,有助于减少伤害。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常见的烧烫伤的处理办法。

1.开水烫伤皮肤。

被开水烫伤后,最为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是用大量的凉水冲洗降温,持续大约20分钟左右。在冲洗过程中应该注意流水冲洗的力量不应过大,要尽量保存烫伤后水疱皮的完整性。如有衣物,应予以剪除,以免在脱衣服的过程中破坏疱皮的完整。

创面不要自行涂用各种消毒药水,特别是有颜色的“红药水”或者“紫药水”,更不要用鸡蛋清、酱油、牙膏等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严重程度和深度的判断。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后,使用凉水袋或冰袋冷敷创面止痛,然后立刻到专科医院或烧伤整形科就诊。一般来讲凉水袋比冰袋要好,因为温度太低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

2.电熨斗烫伤。

首先要立即断电,然后根据烫伤程度选择不同方法。小面积的轻度烫伤,早期未形成水疱时,有红热刺痛者,首先应降温,也就是流水冲洗。已形成水疱者,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洁周围皮肤,注意保护水疱,不要弄破。

烫伤处理应注意预防感染,必要的时候要送医院处理。

3.做饭时被油烫伤。

立即用厨房的自来水冲洗20分钟。用冷水敷,目的是起降温作用。尽量减轻烫伤的深度。程度浅的烫伤,一般不会留有疤痕,但在创面愈合干燥后会有色素沉着,完全消退需要一定时间,短则数天,长则一个月左右。在伤口愈合前最好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4.喝水烫伤。

喝开水烫伤后,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声嘶,同时伴有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轻者可在家休养治疗,避免吃过硬或过热的食物;如果咽喉水肿严重,出现明显影响呼吸的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小提醒:烫伤后的营养补充原则

早期:以清热、利尿、消炎、解毒、增强食欲为原则,不强调热量及蛋白质的供给,可补给多种维生素。提倡尽早进食,如果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当天可进食流质。

中期:继续清热、利尿、消炎、解毒,逐渐增加蛋白质及热量,以优质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过于油腻,继续补充多种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