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方法:选择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贴敷药膏由细辛、白芥子等制成,贴敷于背俞穴,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3年为1个疗程,贴敷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贴敷1个疗程后,120患者显效49例,有效6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112/120)。
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4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39-02
随着对中医疗法的发掘,穴位贴敷以其效著价廉的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各医院也纷纷将穴位贴敷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扶正祛邪”能改变患者内环境,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1]。我院对12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治疗,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9~85岁,平均43.2±11.9岁。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47例,过敏性鼻炎30例,哮喘29例,阻塞性肺气肿14例。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肝、肾脏疾病者,皮肤感染者及过敏体质者;②糖尿病患者,使用激素治疗者及部分疾病发作期者如存在咳喘、发热等;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慎用“冬病夏治”疗法。
1.2治疗方法。
1.2.1药膏贴敷。采用我院自制的贴敷药膏,成分为细辛、白芥子等,研磨成粉,用姜汁调制成药膏,敷贴于背部俞穴,包括心俞、膈俞及双侧肺俞。贴敷前擦净背部汗液,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开损伤出,按摩5~6秒,待患者出现麻胀感后贴敷在穴位上。贴敷时间为每年夏季初伏、中伏与末伏的第一天,连续贴敷3年为1个疗程。
1.2.2护理方法。①贴敷前护理,告知患者冬病夏治与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贴敷后出现的麻、痒等感觉时正常的,即使出现水泡也不会影响治疗效果;②贴敷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采取无菌操作,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及对贴敷药膏的耐受性采取相应措施;③贴敷后护理,告知患者若贴敷后出现瘙痒感、灼热感,拿下药物即可,若烧灼疼痛明显且出现水泡,切勿直接用手抓,使其自行吸收小水泡,直径较大的水泡可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剂吸出渗出液,并用止痒粉、湿润烧伤膏涂抹在患处;④日常护理,告知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禁食腥、辣食物,戒烟戒酒,禁食生冷,贴敷后5h内不要洗澡,注意保暖,治疗原发疾病,加强锻炼。
1.3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冬季发作明显减少。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结果
贴敷1个疗程后,120患者显效49例,有效6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112/120),见表1。
3讨论
贴敷是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冬病夏治是一大特色。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冬重夏轻者多为阳虚体质[2]。夏秋季之交,人体阳气血脉最为旺盛,三伏养阳能够逐步改善患者的阳虚体质,使患者机体重新恢复阳气。
夏季伏天,外界阳气盛而人体阳气泄,是以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宜养内虚之阳助生长之能[3]。冬病夏治讲究治疗时辰,午时是1天之中的阳中之阳,此时辰人体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能使药物最快的透过体表到达经络、内脏,产生放大效益。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咳、痰、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长,缠绵难愈[4],而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易导致耐药菌产生及增加霉菌的发病率,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肉体痛苦。冬病夏治蕴含了祖国医学的精华,采用内服外治相结合的办法,综合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明显优势。
从本次治疗的结果来看,12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效果较为理想,因此,我们认为穴位敷贴是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需注意的是,贴敷治疗也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肺部感染急性期者不宜贴敷;②贴敷期间要清淡饮食,避免空调、风扇直吹,保持心情舒畅;③贴敷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痒、发热是正常现象,若出现大体积水泡,可请专科医生处理,有研究认为,存在局部反应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④贴敷治疗是治本方法,起效较慢,短期内若疗效不明显,还应当耐心等待。
参考文献
[1]叶志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09):73-73
[2]李娜,徐晓红,王莹.四子散热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09):789-790
【关键词】 老年患者;呼吸疾病;护理问题;方法
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占老年疾病患者很大一部分,这些患者大多年龄较大,时间较长,而且由于自身身体机能的衰退,比较容易复发。常见的老年人呼吸系统的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需求多样化也不断增长,这样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也逐步被重视起来。 下面就从一组数据中,来分析怎样对老年人患者进行护理。
1 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现状
在一个调查小组中有40例老年患者,年龄平均在60~85岁,大多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病时间平均在5~15年,同时很大一部分患者还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
2 在护理时遇到的问题及方法
2.1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的年龄较大,各系统、组织以及器官功能的衰退,很容易会造成病情反复发作,再加上长期的治疗,不能有效的快速根除这些疾病,这样就造成老年人心理上对医院和治疗不信任,出现焦虑、恐惧、沮丧、不配合治疗等一些不良情绪。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医护人员要做到对老年患者心理的护理,关心老年人,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消除或缓解他们的不良心理压力。
2.2 专业的医护护理 老年呼吸疾病常伴随有反复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症状有无加重,注意痰液和咳血的颜色以及量的多少,如有病情变化,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老年人的病情容易突变,所以要重视老年患者的细微变化和出现的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信息。在做到对病情观察的同时还要对老年患者做到正确的氧疗护理。正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的需要给患者采取相应流量吸氧,在氧疗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要注意巡视,多观察患者的缺氧症状是否改善,自信检查氧气管是否漏气,吸氧管是否通畅,定期做到对吸氧管的更换等。对有排痰护理的患者,也要重视。这是因为老年人肺功能低下等,容易使痰液阻塞呼吸道,影响肺通气功能。就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改善肺功能,这样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患者明白排痰的重要性,教会他们有效的排痰方法,指导并协助患者排痰。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击患者的背部,以使粘附在肺部的痰液松动脱落,使痰液咳出。对病情比较严重或昏迷的患者,要及时有规律的对其进行吸痰,必要时采用气管插管吸出痰液等分泌物,以免窒息状况的发生。
2.3 老年人的生活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受到感染造成反复发作,要求医院保持安静的室内环境,保持新鲜的空气和适量的温度和湿度。针对病情较轻者可以让患者适当的做一些运动,对病情较重者,要加强对基础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和患者家属讲清翻身的重要性,并做好翻身记录。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同时还要对患有呼吸系统的老年患者的饮食护理。这类的老年患者由于感染、呼吸困难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身体机能处于负氮平衡,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容易受到外来的感染。因此就必须要给老年患者补充充足的营养。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饮食的注意,应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防止噎食;多引用流质、半流质食物,忌辛辣冷的食物,多食高蛋白和蔬菜、水果。
2.4 健康指导 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让患者学习并采用缩唇呼吸法、体力训练等一些基本的康复训练技能。通过缩唇呼吸法,可以延缓吸气时气流压力的下降,提高气道内压,排除肺内的残气,吸收新鲜的空气,增强肺泡换气,有效的改善了缺氧症状。体力训练也多主要是以呼吸体操和医疗体育等有氧运动为主。
2.5 用药安全护理 因为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其他的慢性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果疏忽,就会造成漏服、少服、用药过量,甚至在服用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常常忘记吃药,或忘记已经服过又过量服用,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就要做到口服药由护士按次送服,并且监督患者把药服下。针对患有吞咽困难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最好把药物研碎溶解在水中服用。服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
2.6 老年人的日常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患者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介绍有关的保健知识、可采取的防治措施等。还要注意帮助患者积极主动地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多听音乐、阅读等,让患者保持舒适的,根据天气的变化添减衣物,常开窗换气。
因为康复期是呼吸系统疾病缓解期,这样就应该采取措施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易患感冒患者鼓励加强锻炼,增强耐寒能力,增强体质,鼓励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活动,增加有效通气量。注意有氧呼吸,对有烟、酒嗜好者要鼓励戒烟戒酒,以利改善呼吸功能。
在入睡时,老年患者多患有睡眠障碍,这样就要求医院必须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护理人员也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和关门轻。在入睡前让患者用温水泡脚,避免进行刺激性的谈话或节目,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用药物辅助患者入睡。
3 小结
呼吸系统疾病多是慢性过程,病情不稳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心理和日常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通过护理来改善对呼吸系统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重视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和环境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老年患者的体制,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实现,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好的全方面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全星.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水平分析[J].医学产业资讯,2007,4(34):37-38.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9.
关键词: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11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四大因素的产生、发展、转归在治疗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临床治疗中越来越注重住院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呼吸系统患者,除在接受治疗的全过程中,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与调节,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增强适应能力。
患者知道自己患病,入院后在心理上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疾病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呼吸系统疾病又大多为慢性复发性疾病,患者面临病情恶化及并发症的威胁,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入院后多少都有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情绪,有些人独自消愁、不言不语,有些人故意装作满不在乎,有些人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抵触情绪严重。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忧虑、烦躁入院后,由于疾病影响,自觉症状明显,对预后情况不了解,往往会产生忧虑及紧张;有些患者病情重,自理能力下降,担心疾病恶化,表现出烦躁情绪。部分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会对医护人员的态度生硬粗暴。
恐惧、悲观患者对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由于症状重,生活质量下降,不能感受到病情的明显控制,会对疾病的预后感到悲观。
丧失信心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药物疗效差。在反复治疗过程中,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
心理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信心:和谐的护患交往能激励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信心,改善对疾病的消极心理,增强向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因此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自始至终对患者保持尊重、理解、同情、鼓励、关心和支持的态度,尊重患者,了解患者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治疗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经常和患者谈心,多关心体贴患者,使其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通过医护人员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感受,使其乐于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掌握心理特点,加强沟通:心理护理目的性明确,由于身份、病种、病情的不同,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也各有差异,在心理护理中,要通过沟通,了解患者主要心理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住院患者中焦虑发生率较高,通常表现为紧张和忧虑的心境,易激惹,其严重程度与疾病本身性质有关。针对焦虑情绪的患者,应多给予疏导,鼓励患者发泄诉说,等患者情绪稳定、心情平静时,再帮助其分析病情及预后,提出当前如何配合治疗,启发和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情绪,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10-02
The correlative factor analysis offungus infection from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ZHAO Li-ping1, FAN Hong2, LIU Jing2
(1.The Hospital of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Cangzhou 061001,China;2.The Cangzhou Hospital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angzhou 061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fungus infection from respiration system diseas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rationa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fungus infection.Methods: We cultured sputum fungus for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patients,unambiguous fungus infection patients were 144 cases,analyzing the composing ratio of respiratory system different diseases fungus infection,the relativity of fungus infection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age,course of diseases,antibiotic application.Results: In 144 case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fungus infection patients,the composing ratio of different diseases fungus infection was chronic bronchitis tracheitis(42.4%)>lung tumor(25.7%),cor pulmonale(16.0%)>emphysema(9.7%),pneumonia(6.2%),every group had obvious difference(P
[Key word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Fungus;Infection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率为22.8%,并呈逐年增长,平均年增长6.9%[1],真菌感染正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为了探讨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我们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过痰液真菌培养,对明确真菌感染的14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通过痰液真菌培养后确诊的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144例,男79例,女65例,平均年龄67(32~81)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61例、肺炎9例、肺气肿14例、肺源性心脏病23例、肺肿瘤37例。
1.2真菌培养方法
1.2.1标本的留取要求患者在早晨起床后反复漱口,深咳留取第一次痰液送检,并连续送检3次。标本合格判断标准[2]:痰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不合格标本重新送检。
1.2.2 真菌培养痰液标本留取后1 h内送检,立即以常规方法接种于沙促罗培养基上,培养时间24~48 h,培养温度35℃,真菌鉴定以分纯菌落接种于VITEK细菌生系统YBC试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系统内读数鉴定。质控菌株为ATCC 60193白色念珠菌菌株。
1.3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每例患者痰液真菌培养连续2次或2次以上阳性,经鉴定为同一真菌,并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为真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白色黏液丝状痰或黏液胶胨样痰或脓痰,重者痰液中可带有血丝,甚至咯血、呼吸困难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不同疾病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构成比见表1,慢性支气管炎>肺肿瘤、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肺炎,各组间有明显差异性(P
表1 144例呼吸系统不同疾病真菌感染的构成比
病种 例数(例)构成比(%)
慢性支气管炎61 42.4
肺炎 9 6.2
肺气肿14 9.7
肺源性心脏病23 16.0
肺肿瘤 37 25.7
合计144 100.0
2.2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的相关性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年龄≥60岁的98例,占68.1%;年龄<59岁的46例,占31.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2.3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在真菌培养前应用抗生素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激素类药<2周的9例,占6.3%;在真菌培养前应用抗生素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激素类药≥2周的135例,占93.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2.4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病程的相关性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原发疾病病程≥6个月的105例,占72.9%;原发疾病病程<6个月的39例,占27.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并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特别是白色念珠菌能抑制细胞免疫[3],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致命[4],真菌已日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特点为,一是真菌感染多发生于慢性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构成比最高;二是真菌感染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患者比其他患者真菌感染高2.1倍;三是真菌感染多发生于抗生素应用不当患者。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总结分析如下:
3.1 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
本研究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91.0%的患者在疾病发作后不进行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首先使用抗生素,部分患者还同时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甚至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应用时间超过2周以上。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主要表现为,一是试验性抗生素的应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采用由高级到低级、再由低级到高级的轮翻战术,这种抗生素无效换用那种,那种抗生素无效换用这种,反复试用抗生素;二是经验性抗生素的应用,临床医师往往以自身的经验,想当然地应用抗生素;三是患者自主抗生素的应用,大多数患者错误地认为所有疾病均应抗感染治疗,因此大小疾病自主应用抗生素。由于长期反复大量应用抗生素,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而极易发生真菌感染。
3.2 临床医师的细菌培养意识淡薄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91%的患者在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才进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有3例患者在应用抗生素无效时,不断加大抗生素的剂量,反复更换抗生素的类型,以致联合应用3种抗生素,而病情仍逐渐加重至死亡。在治疗过程中一直未能进行细菌培养,最后通过死亡前的痰液细菌培养才证实了白色念珠菌感染。多数医师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只考虑抗生素应用的种类不正确,反复更换抗生素的种类,而不注重感染菌谱的检查,这就增加了真菌感染率。
3.3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
由于恶性肿瘤患者需要长期放疗或化疗,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可破坏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易发生真菌感染。本研究也提示肿瘤患者的真菌感染率较高。
3.4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肺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治疗过程中,为了预防因化疗药物造成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的细菌感染,同时应用大量抗生素[5],其实放化疗治疗所造成的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本身就易发生真菌感染,再加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破坏了机体的正常菌群,更增加了真菌的感染机会。
3.5 滥用激素
激素的不合理应用也是造成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特别是农村,盲目追求治疗效果,任何疾病均应用激素类药物,使激素成了常规用药。
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真菌感染,特别是老年患者、慢性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应注意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并做到及早发现和积极治疗。因此,细菌培养监测呼吸系统感染菌谱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真菌感染的关键,尤其是对年老多病、身体虚弱、慢性疾病、放化疗患者,更应慎重选择药物。同时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指征,加强基础护理,注意病房和患者的个人卫生,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也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范洪,郑晓丽,石海香,等.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痰液真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1):24-26.
[2]叶应妩,王毓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387.
[3]蒋洪敏,韦超凡,陈利玉,等.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1999,19(6):453-455.
[4]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6-255.
【关键词】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调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35-01
急诊观察室为我国急诊科特设科室,根据《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表示[1],急诊科需要根据患者特点设置床,并对急诊患者临时收治观察。急诊观察组在医院中成为一个特殊病区的存在,也是与急诊所不同的治疗区域。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根据相应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的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中选择20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38.4±3.7)岁。排除严重外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每位患者以第一诊断为统计标准,若有诊断尚未明确患者,如呼吸急促待查,归纳为呼吸系统疾病。将患者入院后记录的生命体征、监测指征、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做分类处理,找出其中所存在的特点,针对问题研究护理对策。
2 结果
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的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中选择200例为研究对象,脑血管疾病占据比重最多,占总人数的30%,意外伤害人数仅次其后,占总比例的27%。消化系统疾病占第三位,占总人数的18%。然后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比例的7%,泌尿系统疾病占总比例的5%,其他疾病占总比例的11.5%。其中有7例患者突然死亡,占总比例的3.5%。留院观察1~15d,平均留院观察为3.45d。构成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急诊观察室病种复杂
急诊观察室是我国急诊科的特设部分,收治患者大多为生命体征较为稳定,且无需住院患者,但患者需要短期留院观察[2]。也有一些患者因病情需要住院,然而医院无住院床位的情况下,在急诊观察室行留院观察。急诊观察室患者的病种涵盖了医院的所有科室。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占据比重最高,这两类疾病变化快,且病情危急,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因此,急诊观察室护士必须有丰富的力量知识、临床操作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挽救患者生命。
3.2 急诊观察室留观时间不同
在指南中对急诊观察室的留观时间规定为72h内[3],但是实际操作情况却各有差异,从本次研究中显示,留观最短时间为1d,最长时间为15d。其因素为:患者来自医院各个科室,其病种与专科涉及,但急诊与专科间做协调较为困难;因对患者诊断未及时明确,致患者去向不清楚;患者治疗风险较大,此次研究中,有7例患者在留观过程中突然死亡;各医院管理各有不同,无法达成共识。
3.3 急诊观察室护理隐患
急诊观察室护理要求以住院区方法进行管理,但观察室护士较少,大多分配不足,而相关规定中也未明确指出相关的配备标准[4]。收费以按次收费方式,患者有极大不便,造成医疗隐患的存在,患者有较高流动性,导致病区管理无法有效实施,也让急诊观察室以护理事件高发地带的姿态存在。
3.4 护理措施
针对目前急诊观察室的实际情况,采取护理措施也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隐患,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根源上解决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潜在威胁[5]。
首先,加强对急诊观察室的人员配置管理,制定出与病区相同的床护比例,且比例略大于病区最为适合,以免造成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导致护理疏忽,形成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完善急诊观察室的相关护理制度,并制定出人性化护理模式,让护理人员能够在有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系统化的护理模式,从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为患者带来严重的医疗事故发生。
观察室需要有完善的配置,血糖仪、呼吸机、除颤仪、气管插管、便携式呼吸机、临床抢救药品,才能对于各个病种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在患者出现突发病情变化之时,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解决安全危机,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抢救专业技能培训,也需要有临床护理经验。定期开展护理培训课程,让护理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理论能力,也可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此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培训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护理、意外伤害护理,如脑外伤、蛇咬伤、骨折等、急性腹痛、急性中毒等急性病发作护理措施,还需要训练护理人员的抢救护理能力,疾病评估能力;护理人员不仅要在专业操作能力上有突出之处,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不同的病人进行交流,增进护患交流,可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护理人员需要增加自我修养,增加见世面,才能在与病人的交谈中,凸显出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梅,朱敏.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8):128-129.
[2] 袁静,潘玲燕,潘文静等.急诊观察室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7):1577-1578.
[3] 徐敏.急诊留观病人调查分析及应对[C].//2012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836-839.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重症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呼吸机
doi:10.14033/ki.cfmr.2016.33.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94-02
随着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临床上对该类患者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该病属于受气流限制的肺部疾病的一种,气道不畅和呼吸道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会对患者后期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次对合并出现重症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11月-2016年5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合并出现重症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9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23年,平均(10.4±7.5)年;患者年龄53~89岁,平均(66.6±7.2)岁;患者体重43~79 kg,平均(53.8±8.4)kg;呼吸衰竭发病时间1~17 h,平均(7.5±2.4)h;观察组中男24例,女20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22年,平均(10.2±7.8)年;患者年龄51~86岁,平均(65.9±7.4)岁;患者体重45~73 kg,平均(53.2±8.6)kg;呼吸衰竭发病时间1~18 h,平均(7.2±2.8)h。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规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呼吸机的参数为患者调节鼻罩或面罩,调节到患者感觉舒适为止。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前,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可能性较大,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将通气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讲解治疗期间正确配合的方法,减少不良情绪;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患者会由于面罩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不能够正常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使不良情绪状态明显加重,护理人员此时可以通过手势、笔谈等方式与其进行沟通,增强其安全感。(2)护理: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对治疗期间的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患者的头颈肩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口鼻腔保持畅通状态,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指导患者采用半卧位或坐位进行休息,但在饱餐状态下不能够选择该,以免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2]。(3)病情观察:在通气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生命体征、神志意识、呼吸频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排痰并定期对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告知有关医生进行处理。(4)并发症护理:对固定张力和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可间歇性的打开面罩,以使患者的症状表现得到缓解,在最大程度上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咳嗽,必要的时候可以帮助患者对口鼻分泌物进行清洁。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选择两组研究对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对呼吸系统疾病通气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通气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等四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束患者出院当天,以不记名打分方式了解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分为满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以上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显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呼吸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有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超过50%;无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没有减轻,呼吸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基本没有改善,或病情恶化[3]。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
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总有效率为70.5%;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呼吸系统疾病通气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9.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通气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8.94±2.57)d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该组通气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为(12.39±3.15)d;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10±1.32)d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该组通气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为(9.07±2.1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水平较为低下,受外界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较大,呼吸道感染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可能性会明显加大,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4-6]。目前无创正压通气机已经成为在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实施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且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通气障碍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研究表明使用通气机可使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和病情的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性改善,在对患者实施通气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对其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定期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对坐卧位姿势进行及时的调整,使患者能够以舒适姿势来接受治疗,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吴羽玲.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34-235.
[2]殷宪玲.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106-107.
[3]梁梅英,陈广雪,梁永祥.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吉林医学,2015,36(16):3608-3610.
[4]孙永梅.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o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207-1208.
[5]陈玉兰.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10,9(2):159-160.
[6]阳艳.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1):79-80.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且气流受限逐渐加重[1]。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发病,反复发作,最后导致慢性死亡的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由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对此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护理的研究,本文给予了归纳总结,以期能引起患者和护理工作者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生活护理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呼吸道已有明显损伤,因此要嘱患者坚决戒烟酒,要有良好的治病修养环境,住地空气要新鲜,保持病室温度在18℃~20℃,湿度50%~70%,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或减少有害粉尘,烟雾或有害气的吸入,不用地毯和皮毛装饰品。病情较轻者可适当活动,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如:抬高床头或半卧位[3]。
2 饮食护理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增加,发热等因素,常导致能量消耗增加,因此补充足够的营养非常重要。合理的搭配饮食提供足够的营养,如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等饮食,适当增加含游离脂肪酸较丰富的食物,如植物油,海产和鱼类食品,减少钠盐的摄入,以免引起钠水潴留;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粘稠,少食多餐,减少用餐时的疲劳,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4]。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除了要供给足量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饮食有利于保持二氧化碳产量尽可能达到最低值,因为二氧化碳增多,将增加呼吸系统的负担,已经证明,消耗相同的脂肪和糖类,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脂肪仅为糖类的百分之七十。因此应提醒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尽量减少糖类,增加脂肪摄入,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蛋白质摄入过多,必然增加热量的消耗,否则不能很好的利用,因此,如果患者未成明显消瘦等蛋白质衰退迹象,蛋白质的摄入不宜过量;呼吸系统疾患可增加患者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所以应增加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矿物质尤其是钙剂应保持日常摄入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戒烟。烟内含有焦油,烟碱,尼古丁,铬等大量有害物质,吸烟能抑制气道的纤毛运动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刺激呼吸道黏液腺,和杯状细胞的增生,肥大,增加粘液的分泌,使气管,细支气管充血,水肿和化生,降低气道防御功能,容易诱发感染,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现已公认吸烟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直接原因和是疾病加重的因素,护士应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从而达到戒烟的目的。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痰量增多,痰液粘稠,易形成黏液栓引起气道狭窄阻塞。此时应湿化气道:如蒸汽吸入,超生雾化吸入,并联和应用祛痰药及黏液溶解药,也可轻拍背部,以助痰液咳出。教会患者有效的排痰方法:①尽量坐直,缓慢的呼吸;②做横膈式呼吸;③屏住呼吸3~5 s,然后慢慢的尽量由口将气体呼出;④做第二次深呼吸,屏住气用力的自肺的深部咳出,做第二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做完后休息,保持房间湿度为70%,遵医嘱使用痰易净等药物[2]。
4 运动疗法指导
运动疗法包括呼吸体操和有氧运动训练,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吸氧量及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呼吸体操包括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有氧运动训练有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等。开始运动5~10 min,4~5次/d,适应后延长至20~30 min,3~4次/d。其运动量由慢至快,有小至快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一般1~2两周后心肺功能显著改善[1]。
5 心理护理
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由于病程长,多方治疗不能痊愈,且病情有逐渐进展的趋势,往往对药物治疗缺乏信心,极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不良心理又会加重患者病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双重折磨,因此必须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才能使其康复治疗得以顺利实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热情的与患者交谈,耐心的听取患者诉说病情,保持理解尊重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赖,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同时可以鼓励患者多参加活动,分散注意力,与其家庭沟通,让患者同时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医护人员给予的支持和温暖。使患者松弛紧张情绪,克服孤独感,增加生活乐趣。
综上所述,为了减轻患者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的调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护理措施上不仅要重视患者本人的整体护理,还要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给予帮助,使患者充分的感受到温暖和支持,使患者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胡国英,马金凤,刘淑贤,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护理实验与研究,2008:5.
[2] 黄育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07,(31).
关键词:呼吸道炎症;雾化吸入;护理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因过敏或痉挛,痰液堵塞呼吸道致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气动雾化吸入疗法,患者最易接受,它利用高频振动将药液振动成雾状,经患者的口鼻腔吸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采用气动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我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男80例,女40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30例,支气管哮喘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6例,支气管扩张19例;均有咳嗽,痰不易咳出,气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两肺可闻及喘鸣音或湿音,部分病例伴有发热、胸片示有点状或片状阴影。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输液等综合治疗,雾化吸入器为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气动雾化吸入器,它是一种利用氧气压力或无油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药液进行喷射雾化的吸入装置,适用于临床对呼吸道进行各种药液的雾化吸入治疗。它由雾化器瓶、气源管、面罩(或口含嘴)组成。正常工作状态下,经雾化器输出口可见长度>100 mm雾束。雾化器瓶内加入相应药液,连接氧气,调氧流量≥4 L/min,2次/d,10 d为1疗程。
常用药物: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喘可治溶液、10%氯化钠注射液、异丙托溴铵溶液、复方异丙托溴铵等。以上药物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
1.3护理方法
1.3.1使用前检查 使用前注意检查气动雾化吸入器各部连接是否紧密,避免松动,雾化器瓶内加入所需药液,连接氧气。病室需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保持温度18℃~22℃,湿度为56%左右,无烟雾、油漆等异味及其他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的花草。
1.3.2心理护理 雾化吸入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患者在初次接触治疗时,会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我科患者称雾化吸入为"吸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仅是解除喉部水肿、炎症,使喉咙更为舒服而用的辅助治疗方法。而现在,随着雾化器材的改进,雾化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我科医护人员长期宣传及推广,大部分患者都对此种治疗方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可。对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详细说明雾化吸入的目的及方法,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
1.3.3正确使用雾化器 ①雾化前:向雾化器瓶内加入所需药液,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雾滴深入到肺泡及细支气管,嘱患者张口作深呼吸运动可使药液充分到达肺底,增强治疗效果。根据病情调节好氧气流量以控制雾束大小。若患者意识清楚,配合良好,可选用口含嘴型雾化器;若患者意识不清、呼吸无力,不能较好配合,可选用面罩型雾化器。采取床头抬高40°,侧卧位可使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②雾化时:由于在雾化过程中,会出现过敏反应[1]、感染、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暂停、呃逆、哮喘发作加重等并发症,因此雾化吸入的全过程应由护士操作及在旁指导,这样也避免了因操作不规范而降低疗效。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扣背排痰,咳痰无力者,应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以防窒息。雾化时间以10~15 min/次为宜,防止湿化过度或换气过度引起胸闷、咳嗽、恶心、乏力等症状。③雾化后:雾化吸入后,嘱患者用温开水嗽口,并取舒适,打开门窗通风,及时拍背、吐痰,疏通气道,帮助痰液排出,有利于提高疗效。休息20 min后,方可活动。
1.3.4严格无菌操作 雾化吸入器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消毒以预防感染,用500 ppm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2],无菌水冲洗晾干备用,做到一人一雾化器,药液现用现配,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2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雾化吸入后2~3 min开始起作用,15 min 后咳嗽逐渐减少、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症状减轻。
3讨论
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等[3]。静脉注射或口服后,药物主要集中分布于红细胞中,静注8 h后,肺内药量尚不到全身药量的1%[4]。雾化吸入具有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镇咳、祛痰等的作用。雾化吸入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盐酸氨溴索具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时,患者粘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况。咳嗽及痰量通常显著减少,呼吸道粘膜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
高渗氯化钠对支气管粘膜有湿润作用,可使痰量增加。另外利用盐水的高渗透压形成压差,促进气道内水分外渗,可刺激咳嗽及气道加速粘液纤毛清除,纤体分泌增加,可诱导排痰,保证呼吸道通畅[5]。
布地奈德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是一种选择β2受体的肾上腺系能激动剂,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减少血管通透性,并调节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并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气道的狭窄状况,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副作用少等优点。
喘可治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及祛痰作用,特别是对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此药有抗过敏作用。能增加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功能,还表现出一定的抗炎与抑菌作用。
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支气管扩张药。主要用于慢性喘息型气管炎的平喘。特点为刺激性小,吸后无刺激性咳嗽,对平喘、气憋的效果较为明显。吸入后痰较易咯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气动雾化吸入法适用范围广,较一般雾化吸入动力大、药物扩散深,护士操作简便易行,并且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可使呼吸系统疾病较早地得到控制,而且操作方便,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是一项倍受患者接受的呼吸道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展淑萍,崔延荣.超生雾化吸入法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8):609.
[2]李秀萍.雾化吸入器消毒与保存的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