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政策总结

货币政策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货币政策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08-02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诸多重大挑战,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则面临了一系列新的压力。新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平衡的把握更具挑战性,金融改革也逐步走向攻坚阶段。实际上,从效应来看,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把握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机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开放经济格局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内外部协调,并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保持中国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目标。同时,当前中国房地产过热问题继续凸显,传统主流货币政策的挑战越来越大,新的宏观审慎政策呼之欲出。

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要直面控制通胀的目标,并兼顾改革和转型任务的需要。经济和物价水平的稳定,有赖于货币政策等金融调控机制的建设,未来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鉴于此,本文将回顾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总结其特点,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得失,并对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与宏观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协调发展。

二、新世纪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经验总结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转轨任务更趋严重,“过热冲动”的问题凸显,防范通胀的要求更加迫切。而从全球范围看,各国央银普遍维护物价稳定为主要目标,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稳定的关注更为直接。不过,中国经济的“转轨”特征使得我国宏观调控也比较重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防范通胀风险则更为重要。这也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环境更加困难。一方面,中国人均收入处于起飞和赶超发展阶段,社会积极性很高,乐观预期的情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地方举债的动力强,加之中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情况也使得地方政府的建设发展任务较重。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是主要的宏观经济风险,而货币政策主要被用于维护价格总水平稳定。实际上,中国较为成功地运用大规模对冲和渐进升值的组合应应对了各种挑战和问题,主要经验如下:

首先,坚持实行了宏观调控的多目标制。中国是转型国家,改革和完善机制有其自身的过程和规律,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的任务相辅相成。同时,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低,货币政策运作和传导机制与传统发达国家不同,单一目标制不适合国情。中国的货币政策既要维护低通胀,又要促进经济合理增长、保持充分的就业,还要在不断开放的条件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多目标制适合我国向社会主义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这是由于转轨过程中消除价格扭曲、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实现多目标制。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对这些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提供空间。同时,金融机构的深化,比较好地解决了妨碍金融稳定的体制性问题。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制更适合国情。

其次,我国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健康化。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金融稳定,并将其视为价格稳定的重要前提。本世纪初,中国加快了国有银行体系改革,中国银行体系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剥离不良资产后,外汇储备被用于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推动了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主要国有银行先后建立了公司治理架构。经过一系列改革,中国银行体系沉重的历史包袱得以解决,稳健性和竞争力大大提高。中国经验表明,央行的在线修复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货币政策不断强化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转轨之路具有渐进性质,上世纪末,我国市场化的宏观调控框架没有建立,传统计划经济仍是主要手段。伴随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自不断扩大。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信贷限额管理。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形成了间接手段为主的调控模式。

最后,合理把握汇率、利率改革进程,做好流动性对冲。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对于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浮动汇率制度改革被提上日程。实际上,汇率机制改革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合适的时机,到2005年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成效明显,投资过热得到抑制,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在此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中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幅减少了外汇干预,使得国际收支趋于均衡。同时,大规模的流动性对冲等工具的适用,使得中国货币政策在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利率改革方面,我国积极配合金融改革进程,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中国已从融资利率管制转为主要依靠市场决定利率,取得了长足

进展。

三、小结

总体来看,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适用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和教训。这些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市场改革、提升内生增长动力意义重大。未来几年,中国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运用货币政策维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金融宏观调控要有大思路,要能够前瞻性地谋划调控策略和方法,在工具选择上要坚持适度创新,提高调控的科学性和专业化水平,增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斌,陈道富.中国金融战略2020[M].人民出版社,2011.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第2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两大政策的协调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两大政策对收入分配,利率,产出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各种政策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货币政策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

表1:两大政策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从扰动出现到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层次: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表2:两大政策的时滞效应

两大政策调节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并诱发通货膨胀。

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组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不提高产出的前提下,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不降低产出的前提下,降低利率。

表3:两大政策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分析的一个隐含假设就是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既不是垂直的,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

三、进一步分析

上文主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短期分析假定价格不变,内生变量是利率和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影响总需求。只有在短期内,产出和利率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表现为固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不存在或者说不稳定。

第二,忽略了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从短期来看,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提高总需求,导致产出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对产出没有影响。

第三,本文没有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表4: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在政策的效果(资本自由流动下)

四、结论

从短期来看,扩张的财政政策提高计划产出,导致产出和利率的提高,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导致产出提高,利率下降。

从政策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而外部时滞较短。反之,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因此,货币政策适合于对经济进行微调,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下往往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两大政策都能扩大总需求,引起产出增长,价格上升。因此,当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两大政策都合适;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应当尽量少用两大政策。

在开放经济条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根据三元悖论,如果资本自由流动,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中国经济现在通货膨胀高,对外贸易失衡,根据本文的讨论,适合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或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前者会引起经济衰退,后者不会引起经济衰退。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第3篇

材料分析题:2010年是世界各国继续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性一年,也是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今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总结2009年的财政工作之后表示,尽管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基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很多,2010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请用经济学知识回答:为什么2010将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常识中的“国家宏观调控”是高考高频考点,它的落脚点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有难度,为什么呢?因为通常老师重在强调以下几点。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而且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作出预测。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就调节货币供给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运用金融工具,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

但是老师重在强调“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讲得不到位,导致学生理解不够透彻,不能融会贯通,在回答问题时有困难。

那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呢?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国家(政府)加大通过财政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和投入,给与补贴增多,减少税收以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投入的领域主要涉及教育、农业,以及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发行国债等筹集财政资金,拉动国民经济建设,保证我国GDP的平稳较快发展,目的在于保证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稳定运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以前相比,显得较为宽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货币政策涉及银行利率的调节,现阶段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降低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刺激国民消费和减轻大中企业的贷款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在生产建设和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如2009年前一段我国经济过热,所以央行连续九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减少投资,缓解经济过热情况。近来经济增长放缓,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央行推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这样的政策被称为宽松的。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锐减,因此要不断刺激国内需求的增长,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八、拉动内需等都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势头并不猛烈,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但是由于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因此立即转变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合适的,还要考虑我国就业率的影响。只有保障经济增长才能创造GDP,创造GDP才能创造新增就业岗位。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政策是有影响的,但是也要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期货币政策 未预期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正是因为人们许多前瞻性活动的影响,使得多数能够被预期到的信息无法体现其重要的价值,且无法对经济市场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有言论指出,股票市场中仅有未预期的信息能够对当前社会的经济变量造成远大的影响。有关学者在预期思想的指导下,深入分析了当前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并针对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由此看来,当前货币政策中预期和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经过预期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不会对整体的股票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预期的货币政策在其存在之前作用已经耗尽。一旦有关货币政策真正实施之后,其造成的印象极其微小,甚至无影响。但与之相反的是未预期货币政策会对当前的经济行为造成改变,由此会影响整个股票市场的变化。

一、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

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金融市场的整体把控来实现对整个股票市场的控制,从而对宏观的经济变量造成巨大影响,最终实现对市场环境中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当前股票市场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利率,利率同时也是影响因素中最为敏感的一个影响因子。一旦利率的整体调动高于人们的预期,则一旦利率下降,多数人会认为利率在未来势必会有所上升,多数人会选择目前将手中的股票抛出,在持有货币的基础上等待未来股票的买入,由此便会导致整个股票市场价格下跌。一旦利率的调整幅度高于当前人们对其正当范围内的标准预期,一旦利率下降时,股民们潜意识中认为利率会持续下降,直至降到最低,因此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当前大量的买入股票,等待正确的时机,在将来将股票卖出,该种情况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试想一下,如果利率的变动在股民们的正常预期范围内,人们对于股票的整体需求并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股票价格不会发生较大变动。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可得出货币政策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影响,一旦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在则会直接影响到当前股票市场的价格;依据资产理论看来,一旦股民手中的货币数量上升,会造成安全资产比例偏高,因此投资者会适当提升风险资产的投入,相反的,一旦风险资产的供给不发生变化,势必会提升风险资产的整体价格。根据以上理论可看出,预期货币数量的增加,会提高股票的整体价格。一旦股票价格提升,会创造更家庭收入,势必会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能够通过变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产出,势必会创造更多的公司利润。公司利润的提升,势必会刺激整体股票价格的提升,一旦利率降低,会提升股票的预期收益,有助于提升股票的整体价格。

二、预期和未预期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我国人民银行在2001年将我国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计算为M2,但由于其统计口径在不断发生变化,实际统计资料证实M2在2001年七月份至9月份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数值的偏差,因此本文的实证分析决定该日期内的数值确定为异常值,并将该部分数值完全剔除。文章主要采用2001年7月到2009年12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的股票价格作为各个指数之间的收盘价,并将其看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价格中的重要变量,当前股票市场中的股票指数主要包含上交所中的综合指数和相关的行业指数,同时包含了深交所中的综合指数和与之有关的行业指数,整体数据的来源主要从万德数据库中获取。通过当前已经分解出的预期和未预期货币政策的有关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怀特异方差标准方式的估计式对其进行计算。

针对数据主要总结成以下内容,第一,预期的货币政策并不会对股票收益率产生影响,但未预期的货币政策会对股票的整体收益率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呈现正向性。就整体数据而言,排除掉深圳B股指数,其中单单显示出未预期货币政策对股票的收益率有一定的正方向影响,其中等到预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整体的收益率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其中未预期货币增长率呈现正向增长时,此时的货币政策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相反的,一旦未预期货币增长率呈现负方向时候,表现出货币政策的一种紧缩现象。根据以上分析,充分说明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整个股票市场来讲,是一个值得振奋的好消息,相反的,趋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第二,货币政策呈现出来的有关信息并不会对当前的股票市场起到积极地指导作用,主要原因在于预期的货币政策主要依据有关的政策信息来获取,由此便可以等到一个正常的结论,可见货币政策的信息不会对整个股票市场带来积极地指导作用。第三,根据有关数据,可知未预期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受到不同股市环境、股市行业的影响。

文章根据M2增长率将货币政策分成两方面,即预期部分和未预期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股票的价格指数影响。有关研究发现,就当前股票市场环境看来,货币政策的预期信息不会对股市造成重要影响,未预期的有关信息则呈现出改变投资者行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少林,林建浩,杨鋈.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互动关系的测算―基于FAVAR-BL方法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5.

[2]尹海员,乔小乐.基于多中介变量的货币市场利率及预期波动对股票收益率冲击效应分解[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会计信息可比性;应计异象

现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动能够影响企业管理者的经济预期,进而调整财务策略和会计政策来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姜国华和饶品贵,2011)。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频繁利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工具调整货币政策,当预计经济过热时,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等紧缩的货币政策来给经济降温;反之,则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频繁的货币政策变动给本文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与企业微观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研究契机,故本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

1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信贷配给理论认为,货币政策能够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Bernanke等,1992;Kashyap等,1993;Bernanke等,1995)。货币渠道表现为利率和汇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货币政策趋紧时,银根紧缩将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钱雪松等(2015)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已经在发挥作用。而信贷渠道则表现为资产负债表和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货币政策趋紧时,投资、总需求下降,银行放贷意愿也随之下降,信贷约束条款更趋严格(Gertler等,1994),银行将要求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确保其贷款的安全性。郑军等(2013)认为,信贷渠道是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实体发生作用的重要传导渠道。但叶康涛和祝继高(2009)和罗荣华等(2014)的研究却表明,银根紧缩时,银行的信贷决策并非主要服从于经济目标,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较低,银行未发挥出有效的监督作用。金鹏辉、张翔、高峰(2014)研究发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会放松贷款审批条件,从而承担过度风险。现有文献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对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刘剑和胡跃红(2004)系统梳理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研究文献。他们总结到,西方国家股票市场主要通过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渠道、财富效应渠道、流动性效应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传导货币政策,研究这五种渠道,不难发现,无论哪种渠道都会使股票市场价格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上升,并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Baker和Wurgler(2002)根据市场择时理论研究发现,在股价较高时,企业会择时性地进行外部权益融资,当货币政策宽松而股价上涨时外部权益融资可能就会发生。Almeida等(2004)发现,当企业外部债务融资受限时,外部权益融资和内部权益融资成了唯一的替代。张西征(2012)、马文超(2012)和马文超和胡思玥(2012)研究发现,货币渠道下的货币政策会对企业融资产生显著影响,但并不直接体现于企业的银行债务融资,而表现为资本市场的权益融资,进而形成一种债务融资替代。刘星、陈名芹和李宁(2015)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更容易取得再融资资格,而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更愿意通过发放现金股利取得再融资资格。既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就自然会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货币政策首先会通过货币渠道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基于Friedman(1961)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货币政策趋紧时,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导致股票投资者持有的货币量减少,进而持有的非货币资产在其持有的总资产比重中占比提高,出于动态平衡的目的,股票投资者更可能出售包括股票在内的非货币资产以获取货币资产,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与此同时,货币趋紧时的利率上升,也会使股票价格下降。Sprinkel(1964)和Hamburger和Kochin(1972)等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关系,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导致投资者在货币与股票之间进行替代,从而引发股票价格的波动。Thorbecke(1997)发现,货币政策从紧时期,股票回报呈现下降趋势,而在货币政策从宽时期,股票回报则呈现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Lastrapes(1998)的拓展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化能够解释股票回报波动的大部分。王曦和邹文理(2011)发现,中国资本市场也存在着这一现象,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股票价格上升,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股票价格下降。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信贷渠道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Yuan(2005)认为,在货币政策从紧的情况下,知情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获得外部信贷融资,被迫降价出售股票等非货币资产以换取现金,非知情投资者也会因为无法正确判断知情投资者出售股票等非货币资产的原因是融资不足还是获知了坏消息而不愿意接盘,导致股票价格持续下降。Florankis等(2014)研究发现,当货币政策从紧时,中央银行会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收基础货币,此时,商业银行将被迫提高信贷标准、降低信贷额度和提高保证金率等,从而提高了股票投资者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这将促使投资者尤其是杠杆投资者由于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而被迫降价出售股票,其他投资者也因不知情而不愿接盘,导致股票价格发生短期暴跌。代冰彬和岳衡(2015)的研究也表明,货币政策紧缩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此外,也有部分学者研究货币政策趋紧时,银行信贷融资的其他替代。饶品贵和姜国华(2013)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非国有企业可能采用更多的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替代。张梦云等(2016)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紧缩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明显由银行贷款转向债券融资。

2货币政策与会计信息质量

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引发不同的货币政策变化,在不同的货币政策下,微观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又会有何不同呢?现有文献关于货币政策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与信息披露质量、会计稳健性和盈余管理等几个方面。李志军和王善平(2011)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趋紧时,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获得了更多的银行借款,银行借款的利率也较低。饶品贵和姜国华(2011)、程六兵和刘峰(2013)、李连军和戴经纬(2016)研究了货币政策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货币紧缩政策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稳健的会计政策可以削弱货币紧缩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冯展斌、杨兴全和李庆德(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紧缩时期,银行的信贷风险急剧上升,银行会加大对企业事前的资信调查,事后也会更深入地对债务企业施加监督治理,增强对企业盈余质量的识别,管理层盈余操纵被发现的可能性也会显著升高,盈余操纵行为显著减少,企业也有动机提供高质量的盈余信息,从而显著改善企业的盈余质量。而王铭利(2012)、陈耿和包燕萍(2014)、尤苒(2015)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当货币政策从紧时,企业会有较强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汪猛和徐经长(2015)的研究结论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趋紧期间,未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企业会有更高的会计信息质量,而有更多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企业,其会计信息质量可能相对较低。朱焱和孙淑伟(2016)研究发现,当货币政策从宽时,公司债利差会显著降低,而且该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其公司债利差越小,即融资成本越低。刘朝阳和李秀敏(2016)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扩张期,信贷水平与经济状况适应,利率处于低水平,高质量信息博弈力量占优;经济平稳期、信贷扩张、利率高企、低质量信息博弈力量占优;经济萧条期,信贷紧缩,利率处于高水平,在经济状况和严格的会计监管双重作用下,高质量会计信息博弈力量占优。

3应计异象的成因

在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所依据的最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因而,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取得的超额回报也是资本市场众多异象中的一种。在这一领域中,Sloan(1996)率先提出“应计异象”问题,即投资者依据会计盈余对股票定价时,无法区分应计项目持续性与现金流量持续性之间的差异,对应计项目持续性的定价过高,而对现金流量持续性的定价过低。按照现有理论,应计异象的成因主要有有效市场理论与非有效市场理论分别两种解释(李远鹏等,2008)。有效市场理论解释应计异象的主要代表文献是Fama(1970)、Khan(2008)和Drake等(2009)。应计异象的非有效市场理论解释的代表文献是Lev和Nissim(2006)的信息成本论,以及Hirshleifer和Teoh(2006)和DellaVigna等(2009)等的有限关注理论。国内学者对应计异象的研究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李远鹏等(2007)和李小晗等(2011)。李远鹏等(2007)研究发现亏损公司的“洗大澡”行为掩盖了应计异象。李小晗等(2011)发现,当投资者对盈余信息解读所付出的关注程度更高时,不存在应计异象,而当投资者处于有限关注状态时,产生应计异象。已有文献表明,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与微观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学术视野以及更为科学的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但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于微观经济个体针对不同的货币政策而采取应对措施及其经济后果,尤其是通过调控会计信息质量改变投融资环境以及相应的经济后果的研究较少涉及。尽管已有研究文献对货币政策与信息披露质量、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这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缺少公司间的横向比较,都忽略了投资和信贷决策除了依赖投资或信贷对象一家公司的会计信息外,更需了解与投资对象同类或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会计信息的事实,因而不能很好地解释会计信息质量在货币政策与微观经济行为中发挥的作用,不利于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体系的调控作用。因而,我们需要对货币政策、会计信息可比性及其资本市场定价这一亟待开发的领域展开系统深入研究。

作者:张姝玉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03).

[2]金鹏辉,张翔,高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银行业整体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4(02).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第6篇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可计量性、可控性、可预测的对政策目的的影响。从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究竟选择何者作为中介目标,除了上述的三个选择标准之外,还要受到某一时期主导性的货币金融理论、一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从信贷规模转向货币供应量。然而,近年来不少国家相继放弃了货币供应量目标,转向了利率、通货膨胀等目标,进而在我国引发了货币供应量能否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本文旨在对这些争鸣文章进行系统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一)货币供应量仍可充当中介目标

我国1996年正式将M1的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以M0、M2作为观测目标。目前在赞成以货币供应量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学者中,主要有两种观点:

1.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货币供应量仍可充当中介目标

王松奇(2000)认为,从我国目前情况说,从货币政策到社会总支出的变动控制,其中可供选择的中间指标只有两个:一是货币供给量;二是利率。利率是否可以选作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关键还要看它与社会总支出关系的密切程度。从实证数据看,投资的利率弹性过低,而利率对消费支出也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与社会总支出中间关系不够密切,因此,就不能把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在目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货币供给量都是我国货币政策最合适的中间指标。

蒋瑛琨等人(2005)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围绕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中国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的1992年一季度至2OO4年二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90年代以后,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显著性来看,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M2,M1的影响最不显著,这表明,90年代以来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稳定性来看,M1比较持久和稳定,其次是M2,最后是贷款。由于对最终目标影响稳定的中介变量更易于调控,因此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而言,M1优于M2,M2优于贷款。现阶段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仍应当以M1为中介目标,将M2作为观测目标。M1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取消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合理的。

2.当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是适合的,但需调整与完善

范从来(2004)认为,现阶段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的克服不应该是简单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而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的程度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内涵,通过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创造一种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中间目标功能的货币控制机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刘明志(2006)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是中央银行对物价变化所做的政策反应,但尚无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中央银行利率调整或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动可明显地影响物价变化或经济景气变化的结论。因此。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彻底完成、利率形成机制尚不灵活、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尚未建立之前,不宜遽然放弃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改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考虑到银行间市场利率对于市场信号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日常可观测性,利率市场化彻底完成以后,利率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互动增强,利率在调节经济景气变化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可以考虑使用银行间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封思贤(2006)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现行的经济金融条件下,针对中介目标选择的一个可行思路是,近期宜在完善货币供应量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基础上,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配套的金融改革,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由货币供应量转为利率。

(二)以利率为中介目标

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先后经历过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适逢凯恩斯主义盛行,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采用凯恩斯主义的主张--盯住名义利率。第二个时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泰勒规则”的指导下,以实际利率为中介目标,如美国。“泰勒规则”认为,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下的通货膨胀率和潜在产出增长率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均衡的联邦基金利率。若货币当局以实际均衡联邦基金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便可以获得通过改变名义均衡联邦基金利率来稳定或影响产出、价格水平的最优路径。我国学者在对利率中介目标进行讨论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地区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李燕等人(2000)认为,由于货币总量控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央行对基础货币控制能力有限,货币乘数也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调整:即从货币总量控制向利率调节转变。

周诚君(2002)认为,在内生货币分析框架中,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利率则是外生变量。由此,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该是利息率而不是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而言,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而利率则具有几乎完全的外生性。因此,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转向利率调控为主的间接型货币调控模式。以正因为此,我国目前利率改革的方向不能是追求单纯的利率市场化,而应是一个多元的间接利率调控体系。

张强等人(2003)通过考察货币运行效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有减弱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不力。随着金融开放度的加深,货币供给越来越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反映经济动态的敏感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程度渐进地调整中介目标。过渡期内中央银行考察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时,逐步将中介目标由数量型过渡到以利率为主的价格型指标,同时将汇率、金融资产价格作为辅助指标纳入中介目标体系。

(三)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

以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新西兰储备银行率先进行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实践,其后又有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等7国宣布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甚至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波兰、巴西、泰国、秘鲁、菲律宾等也开始相继采用该货币政策规则。Svensson(1999)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可以被解释为一种目标规则,以实现损失函数最小化。目标规则可以被解释为中介目标规则,在操作程序上,以一定区间的通货膨胀预测作为中介目标变量。从其表述来看,通货膨胀目标制既可以被理解为关注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也可以是中介目标规则。正因如此,国内主张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学者主要有两种观点:

1.货币政策目标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以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景气指数等作为监测目标

夏斌等人(2001)通过对我国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进行考察,认为从1996年我国正式确定M1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0和M2为观测目标开始,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就几乎没有实现过。他们从货币传导机制角度分析了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目标无效的深层原因:货币供应量本身不好控制导致我国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差,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导致我国货币供应量目标效果不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客观上已经不合时宜,应尽快废止。尽管我国的银行拆借利率等短期利率已经基本市场化,可以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但从短期同业利率到市场利率的生成机制还付诸阙如,利率目前显然不能作为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不仅如此,以利率、汇率或货币供应量等工具变量作为中介目标都存在一个共同缺陷,即此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较差。一个可行的选择是放弃采用任何中介目标,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同时将货币供应量、利率、经济景气指数等其他重要经济变量作为监测指标,即采取通货膨胀目标。事实上,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后的共同选择。当前我国比较适宜的措施是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后,暂不宣布新的中介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模拟通货膨胀目标,努力使物价恢复并稳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按照一般理解,指核心物价指数上涨率在1-3%内),建立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奚君羊等人(2002)认为,从1996年我国正式确定M1为货币中介目标、M0和M2为观测目标起,实际货币供应量与目标值之间始终存在很大的离差。由此可知,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可控性上存在严重缺陷。从稳定价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来看,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能令人满意。从1998年起,M2与价格出现了明显的背离趋势,价格在M2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继续呈现持续性负增长,出现通货膨胀紧缩的迹象,经济增速也是逐年下降。货币供应量目标缺乏有效性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供应量的计量口径可能失真;二是基础货币投放常因外汇干预或所谓的“倒逼机制”等原因而难以控制,且货币乘数不稳定;三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尤其是1996年后M1和M2的流通速度出现了急剧下降的现象(郑超愚、陈景耀,2000);四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肠梗阻”。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严重干扰了我国的舆论判断和公众预期。因此,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把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直接钉在通货膨胀率上,同时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景气指数等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作为监测指标,这应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2.将通货膨胀作为中介目标,以产出和就业缺口、货币供求、利率和汇率等作为监测指标

李扬(2002)认为,从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三个方面来看,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不太合适,继续按照现有模式使用它们作中介目标将有损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统计回归分析验证了我国实际存贷款利率对投资和通货膨胀率的作用,这说明,即便在现今我国对名义存贷款利率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的情况下,实际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对经济仍具有显著的作用。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信用的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就如同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一样,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理论和各国经验显示,如果采用利率充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还不如索性直接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在这种货币政策框架中,通货膨胀是中介目标,而被称为“货币状况”的一系列指标,如产出和就业缺口、货币供求、利率和汇率等将成为中央银行日常监测的指标。

(四)以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为中介目标

曹家和(2004)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出发,认为货币政策的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即货币供给量在通货膨胀时期能够灵敏地反映出社会总需求的宽松度,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但在紧缩时期则对社会总需求的宽松度缺乏灵敏性,因而并不适合继续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客观上要求央行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领先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对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中介目标的利弊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在紧缩时期,央行可以使用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供大于求的经济中,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产成品库存总额呈下降的趋势,而当社会总需求减少时,产成品库存总额则出现上升的趋势。既然治理紧缩的关键是增加内需,使社会供求趋于均衡,那么,能够准确反映内需变动状况的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因其能够灵敏地指示货币供给量对总需求的实际影响,因而可以作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首选指标。

(五)同时采用多个金融变量作为中介目标

张俊伟(2003)认为,货币量指标的有效性下降,“盯住通货膨胀”应当是好的选择。但“盯住通货膨胀”要以央行具有高超的经济运行预测能力和高度的政策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乃至产业政策之间密切配合为前提。所以,“盯住通货膨胀”在目前的中国还不具备现实性,它只能是远期目标和努力方向。当前,可行的选择应当是在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强化央行独立性(如自主调节利率等)的同时,淡化对货币量指标的关注,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宣称的那样,考虑用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充当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方齐云等人(2002)认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是货币当局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在区分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框架下,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角度对我国货币供给的性质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现阶段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控制实践所表现出的无效性提供了一个解释,并为我国现阶段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供了一种思路:面对我国现阶段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下货币供应量指标已无法实现中介目标的功能的现状,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在逐步弱化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同时,积极引进利率等监测目标,并提高对价格指数(CPI)的关注程度,直至最终盯住通货膨胀率目标。

二、一个评论性总结

目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远没有形成一致性的意见,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综观既有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一)从理论上说,可计量性、可控性、可预测的对政策目的的影响这三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十分明确,且易于理解。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依据这三个标准却很难判断某个金融变量是否比另一变量更适合充当中介目标。如FredericS.Mishkin曾考察过货币总量与利率,发现作为中间目标,是利率优于货币总量还是正好相反,我们在每一个标准上都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更多地是受到某一时期主导性的货币金融理论、一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等因素的影响。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涉及到的调控主体、传导渠道和微观主体出发,对当前国内相关研究 文献进行梳理,以求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较弱的原因,并且做出了大量的解释和探讨,本文将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涉及到的调控主体、传导渠道和微观主体出发,对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求推动对我国货币有效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 中央银行

一些学者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独立性出发对央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汪红驹(2003)、任啸(2005)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并非由中国人民银行自主决定,而是各个利益集团经多方谈判、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这种决策过程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受到各方的干扰。范方志,苏国强(2005)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实质上受到物价稳定、汇率稳定等多目标约束,这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于是中央银行就可能采取机会主义的手段注重短期效果和表面效果,或把实现一种目标当作不能实现另一种目标的借口,这种做法往往使货币政策顾此失彼,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另一些学者从中央银行的操作独立性出发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张靓在《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中认为由于中国货币市场不发达,目前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传导,于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必须与商业银行共同商讨确定信贷规模,这种状况必然削弱中央银行的操作独立性。汪红驹(2003)认为政府用于公共产品支出的贷款容易产生部分银行坏账。当中央银行意识到银行坏账可能威胁到银行的健康运行时,甚至导致金融企业经营困难时,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就不得不采取措施拯救这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而当隐蔽的财政赤字积累到巨额银行坏账直至影响银行正常经营以后,最终还要由中央银行或政府来解决,这严重干扰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

二、商业银行

一些学者从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出发论述了商业银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联系。徐洪水(2000)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行政化组织制度使资金的纵向分配格局难以打破,资金难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横向流动,不利于满足各种市场融资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资金需求,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散化和使用的低效率,影响货币政策的基层实施。任啸(2005)认为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行政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容易导致银行经营背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从而影响了贷款的增加,导致信贷增长障碍,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张本照、杨皓、邱媛(2007)认为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国有产权使得银行贷款偏向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使得非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形成了信贷和货币供应量扩张的障碍机制,也就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些学者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特征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联系。杨时革(2003)认为当前我国贷款来源主要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投向过度集中于国有和大型企业、大型重点项目,贷款渠道相对狭窄,放贷对象趋同,造成企业间资金状况分配不均,大量的企业资金紧张,而少数企业获得的超额贷款,新增贷款覆盖面过于狭窄,使中央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作用范围受到限制。崔建军(2006)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机构,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期限,贷款区域均过于集中,这就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梗阻,由货币政策操作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在省级分行停止,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中断,同时,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资金却自下而上“回流”,这样会造成县域金融服务真空,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致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还有学者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商业银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杨米沙、杨国英(2006)认为商业银行出现大量不良信贷资产,将导致对可用资金的挤占,从而使可用信贷资金得不到扩充,所以在存在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下,这种“惜贷”行为使得银行将较多地资金配置在央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上,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收缩。这种非正常经营状况危害货币供给机制,中断供给路径的延伸,妨碍了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渠道的畅通,使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无法实现。

三、货币市场

张国喜(2006)认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货币市场发挥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市场是解决各经济主体短期性或临时性资金需求的场所,为各经济主体提供流动性管理的途径,使各种经济主体的资金供求得以平衡;货币市场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活动场所;货币市场为中央银行制定基准利率提供依据。孔曙东(2003)认为随着我国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开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已成为调节金融机构资金的重要场所。第二,货币市场的发展为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第三,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等货币子市场的发展为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提供了基础,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机制来传导。同时,孔曙东也指出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存在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五大缺陷:交易主体单一,交易工具单一,货币市场流动性较差、交易不活跃、各子市场严重分割,风险防范能力差,货币市场各子市场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

四、资本市场

托宾的q效应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收入变化,其间存在着一个股票市价或企业市价变化的问题和一个固定资本重置价格变化的问题,即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证券资产价格从而使投资者在不同资产之间做出选择而影响经济活动的。为此,托宾引入一个新概念“q”,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q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愿望。如果q>1,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要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则企业将增加投资,经济呈现出景气态势;相反,如果q<1,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则投资萎缩,经济不景气。

财富效应理论认为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个人将在更长的时间内计划其消费和储蓄行为,以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决定消费的不是现期收入,而是消费者的毕生资财,包括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和金融财富,股票是金融财富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将通过改变利率和股票价格来影响居民的金融财富及其一生的财富量,进而影响其消费需求和国民收入。

流动性效应理论认为,企业或居民在选择持有何种资产时会考虑流动性的要求。其原因在于耐用消费品(如汽车、住宅等)的流动性较弱,当发生财务困难而必须出售这些资产时,不可能完全收回它们的价值;而金融资产(如银行存款、股票或债券)的流动性很强,在需要时可以很容易地按市场价值出售而收回现金。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股价上升,金融资产的价值提高,使得消费者持有的流动性资产量扩大,消费者感到其出现财务收支困难的概率大大减少,于是增加耐用品和住房支出,由此拉动了总需求和产出的扩大。

非对称信息理论经分析发现,在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降低银行的贷款意愿,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支出,弱化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非对称信息理论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提高企业净值或贷款担保的价值,从而减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价格的上涨是导致企业净值增加的重要途径,当股价上涨时候,企业净值就会增加,使企业借款时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减少,银行贷款随之增加。这就是说股价水平的上升通过强化银行信贷渠道而间接地作用于企业的投资支出,从而作用于实体经济。

刘茂平(2005)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及流动性效应在我国还难以体现,我国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还不太突出。何静(2006)认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规模偏小,运行效率不高,导致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并不明显,即资产价格变化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不大。史金哲(2007)提出资本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制度不合理、作为传导客体的上市公司投资预算软约束和滞后的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等也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传导途径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五、外汇市场

王吕、王斌卿(2007)、刘超(2006)认为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我国近年来持续大量的国际贸易顺差,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过量引起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这样就与固定的汇率制度相冲突,为了维护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要发行大量的人民币进行干预、对冲,由此形成了了外汇占款,虽然一部分外汇占款可以由于央行发行政府债券来收回,但是这个过程实际上减少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进而减少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张建斌、刘清华(2006)认为我国现有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指定银行就要动用存放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结汇,在外汇头寸的限制下,外汇指定银行只能拥有小部分的外汇头寸,而剩余的就由央行统一收购,这样一来,外汇指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就会减少,从而降低了货币乘数(货币乘数= 1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提现率) ),这样货币乘数就随着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减少而增加,这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相应的降低。

刘凤(2006)分析了我国外汇市场的资本管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该观点认为从理论上讲汇率和利率是相互影响的,但在资本管制严格的情况下,利率和汇率的相互影响存在较大的阻隔,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由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可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因而在我国存在资本管制并且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要大打折扣的。

六、企业

蓝天祥、侯治国、刘澄(2006)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国有企业在改革初期,存在“预算软约束”和对信贷供给的高度依赖,在紧缩货币政策下,国有企业“倒逼”中央银行扩大信贷规模,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转轨时期,虽然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仍向国有企业倾斜,既导致资金利用效率降低又使得以国企为传导主渠道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非国有企业对利率极其敏感,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政策的惯性,很难获得外源融资。这样货币政策无论从信贷途径(依靠国有企业)还是从利率途径(国有企业效率低,非国有企业很难获得外源)都受到了阻塞,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石长洪(2004)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从企业的现实结构、所有制的不同、企业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及融资结构五个方面出发论证了企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企业自主决策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针对企业的现实结构做出合理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更为实际的观察指标,才能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直接性和精确性;由于所有制不同的企业对信息的选择、理解与利用持有不同的态度和倾向导致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会因所有制的主导结构不同而不同;对于不同的区域结构,企业的集中度也不相同,金融资源会由于企业的集中度的疏密而对货币政策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企业的行业结构的资金密集度和劳动密集度不同,不同的资源密集度的行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也不同;企业在面临融资时,会因为不同融资渠道的不同造成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不同。

七、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可以通过货币需求、消费机制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陈学彬、杨凌、方松(2005 ) 认为:现阶段决定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居民收入;对利率敏感度较差的工薪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比重甚高,并且居民储蓄中对利率敏感度较高的金融资产收入比重甚低;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上升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导致预防性储蓄增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我国居民消费储蓄对利率的敏感度较低,使得通过利率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下降。

参考文献:

[1]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任啸.货币传导——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

[3]范方志,苏国强.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5,(10).

[4]徐洪水.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中组织制度的变革[J].财经论丛,2000,( 01).

[5]张本照,杨皓,邱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制度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 007,(04).

[6]杨时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供求矛盾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3,(01).

[7]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01).

[8]杨米沙,杨国英.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政策阻碍效应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09).

[9]张国喜.对提高我国货币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效率的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7,( 01).

[10]刘茂平.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5,(04).

[11]何静.关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04).

[12]史金哲.针对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再思考[J].金融观察,2007,(04 ).

[13]刘超.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集团经济研究,2006,(12).

[14]王吕,王斌卿.固定汇率制度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资本运营,2007,(01 ).

[15]张建斌,刘清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06 ).

[16]刘凤.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视角[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院报,2006, (03).

[17]蓝天祥,侯治国,刘澄.从企业角度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出路[J].特区经 济,2006,(04).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 价格水平 收入分配 国际货币

在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从年初防经济过热到年末保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也从年初从紧到年末适度宽松,一年之内发生逆转,这在以往是极其罕见的,引发了经济学者对货币政策和经济问题的许多思考。本文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对中外货币政策的一般性进行总结,对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特殊性进行归纳,并试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思考。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关系的一般性

(一)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无疑是货币现象,从货币政策来说也就是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的结果。经济发展到今天,信用货币本位货币制度早已确立,经济运行常态由短缺转化为相对过剩,货币需求越来越复杂,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美国金融危机前后货币需求的变化。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源头是美国多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美元泛滥,美元当时的通货膨胀率很高,货币供给超过了货币需求,但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对策却不是减少货币供给,而是史无前例地大规模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在货币供给超常增长的条件下,此后美元反而持续升值,石油价格跌到每桶50美元以下。

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货币政策也可以证明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是:货币供应量持续过大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时间和作用效果上并不同步,原因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但其根源有经济运行更深层次的原因。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多年来国内储蓄不足,而格林斯潘的货币扩张政策扭曲和延缓了经济调整的内在要求,国内储蓄不足的问题被掩盖、放大,最后总爆发,应对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扩张政策又给将来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

虽然我国经济运行常态已从短缺转变为生产相对过剩,但当经济主体预期改变时,在信用货币制度支持下,需求仍然可能过度膨胀,从而形成通货膨胀。2008年初达到顶峰的我国本轮通货膨胀周期,同样符合前述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在2004到2007年以来实际上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长期过大必然带来通胀;通胀的出现和消退,并不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和紧缩同步,有一定的滞后性;货币政策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货币政策和通胀周期,都是由经济运行更深的原因所决定的。

(二)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

与商品价格相比,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在时间和作用效果上的关系更直接。美国华尔街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几乎每次股市狂热都伴随着信贷过度扩张,货币供应量持续高速增长,而股市狂热的结束,也几乎都伴随着利率飚升和信用链条断裂。2001 年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美联储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 次降息,到2003 年6 月,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45 年来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美国股市持续走高,也同时播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此后经过17次、每次0.25个点的调升,到2006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调到5.25%,并持续到2007年9月,此间,2007年8月,美、欧股市开始暴跌,次贷危机也正式爆发。

我国股市从2005年7月开始了持续2年多的大牛市,与此巧合的是,我国2005年7月开始实行新的汇率机制,外汇储备开始快速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快速扩张也正是始于此。同时,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开始放大,在首付20%的按揭借款政策下,银行信贷最高可以四倍于首付款的比例进入房地产市场,房价开始加速上涨。

因此,货币政策同样是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必要条件,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更是具有决定性作用。

国内经济发展问题与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性

(一)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

我国经历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股市大起大落,以及目前严峻的保增长、保就业等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都可以归结到居民消费不足。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在60%以上,而我国2004年41.9%,2007年为35%,可见我国居民消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一直呈下降趋势,2004年以来下降速度明显加快。

居民消费的多少是由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决定的,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1992年占GDP的68.6%,2007年降为52.3%,企业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占GDP的11.1%上升到2007年的22.9%,政府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占GDP的19.1%上升到2007年的22.8%(樊纲,2009)。另有学者测算,我国居民最终实际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从1999年的63.34%下降到2005年的49.55%(徐平生,2006)。

因此,我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内需不足、过度依赖外需,而是内需中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失调、消费不足,而消费不足的原因在收入分配。

(二)信贷政策与收入分配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应当特别注重信贷政策,不但是因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市场化传导机制不完善,而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经济管理功能不完善,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和货币深化中,货币供应往往成为收入分配扭曲的“助推剂”,进而促成了经济结构扭曲和通货膨胀的“痼疾”。通过信贷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对完善收入分配是极其重要的。

1.信贷政策与房价。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之一而商品房住宅价格远远高于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绝对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商品住宅价格的飚升,银行信贷起了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上海银监局2008年初的《2007年度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指出,2007年12月末,上海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32.2%。人民银行应当将房地产信贷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目标之一,及时对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进行信贷政策窗口指导,将房地产信贷总量纳入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范围之内。

2.信贷政策与农村金融。从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需要看,我国货币供应存在结构化失衡的问题,某些部门如房地产,供应过度,而广大农村经济部门则供应不足。农村金融一定程度上存在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如果货币政策对农村部门没有特别倾斜,货币供应必然形成对农村部门的排斥,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针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政策,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评估内容。

国际视野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性

(一)全球放松流动性竞赛中的人民币

回顾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以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美国一直执行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世界其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出于本意,都实际上也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放松流动性的竞赛,目前仍然看不到结束的迹象,除非能够真正建立起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现阶段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已经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既能应对外来因素的影响,又能解决国内问题,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特殊性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币的物质基础已经十分雄厚,人民币把握机遇走向国际货币的舞台,也应当提上我国货币政策的日程,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特殊性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