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雾化吸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效果

在儿科中,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一种在冬春季节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出现在幼儿和学龄前的儿童群体中, 且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 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给患儿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雾化吸入方法具有一定效果, 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 作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雾化吸入配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特从本院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 治疗组37例, 男25例, 女12例;年龄3~8岁, 平均年龄(5.51±1.04)岁;病程为3~6 d, 平均病程(4.43±1.01)d。对照组37例, 男24例, 女13例;年龄为4~7岁, 平均年龄(5.03±1.11)岁;病程4~7 d, 平均病程(5.05±1.2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入院后均采用补液吸氧、祛痰止咳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出现体温>38℃的患儿, 应采用降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同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 2. 1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Ltd, 批号为301846), 1次/d, 0.5~1.0 ml/次。

1. 2. 2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万托林(西班牙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 批号为J20110040), 1次/d, 0.5~1.0 ml/次。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显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无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0%,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38%。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未出现气闭、气促、烦躁和胸闷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8.92%(7/37), 其中, 1例为气闭、1例为气促、3例为烦躁、2例为胸闷。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上,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给患儿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基于小儿呼吸系统中的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 具有黏膜较为柔软、气管狭窄、血管丰富和黏膜纤毛运动差等特点, 因此, 患儿在出现咳嗽症状时极易出现黏膜充血肿胀症状, 使其呼吸道狭窄, 影响患儿呼吸。针对该种现象, 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 改善其呼吸状况。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雾粒直径仅为1~5 μm, 便于被患儿肺泡和小气道吸入, 且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便于湿化患儿呼吸道, 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促使患儿健康成长[2]。万托林属于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其可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药效持续时间可达4~6 h。该药剂主要是作用在位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进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对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值得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小丽.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护理进展.基层医学论坛 , 2014, 18(15):1998-2000.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家庭雾化;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应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207

在儿科门诊疾病中, 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达到了60%,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等。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 主要采用的方式为雾化吸入, 应用优势为起效快、疗效强及安全性高。为了探究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 家庭雾化治疗的应用效果, 本文选取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12例, 对其展开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112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均为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收治。其中, 男73例, 女39例;年龄3个月~12岁, 平均年龄(6.3±2.2)岁。112例患儿中, 支气管哮喘26例, 急性支气管炎23例, 毛细支气管炎13例, 肺炎50例。

1. 2 方法 依照患儿发病程度及年龄的不同对其实行针对化的家庭雾化治疗方案, 具体操作为:对患儿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家庭治疗方式, 用药量为0.5~1.0 mg/次, 雾化用药1~2次/d。依照患儿的病情缓解而对药物做减量处理。

1. 3 观察指标 对患儿治疗前后的RR、TPEF/TE、Ti、VPEF/VE、Te进行对比观察, 分析研究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状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患儿治疗后的TPEF/TE、Ti、VPEF/VE、Te指标值均高于治疗前, 而RR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疾病中, 呼吸系统疾病较为常见, 其病变部位多为气管、肺部、支气管等[1]。轻度的疾病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障碍等;而重度表现则为呼吸困难、缺氧、呼吸衰竭等。由于受到空气污染、吸烟等因素的影响, 此类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自身身体发育尚不完善, 其身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均较弱, 极易受到各类致病菌的侵入, 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部分致病菌会经飞沫传播, 给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采用家庭雾化治疗方式, 可帮助进一步增强用药及时性及便利性, 为患儿提供一种安全科学的治疗方式。家庭雾化治疗方案的优势:①吸入装置操作及给药方式简捷易行, 患儿家属易于操作;②可有效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状况;③患儿在较为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其治疗配合度较高, 心理情绪较为平和稳定;④在疾病发作后, 家属可及时对患儿实行科学治疗, 有效控制病情发展[2];⑤节省家长反复来往医院的时间。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患儿气道的炎症状况及其高反应性, 改善哮喘症状及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 尽可能地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降低疾病致死率。布地奈德混悬液属于一种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 其雾化吸入颗粒直径约为1~5 ?m, 雾粒体积较小, 极易被吸入至小气道、肺泡中。而且雾粒的含水量较多, 可对患儿的呼吸道彻底湿化, 消除掉其支气管痉挛, 对痰液做稀释处理。与此同时, 还可缓解呼吸道黏膜水肿状况, 治疗起效较快, 效果较佳[3]。另外, 采用家庭雾化治疗方式, 与口服激素治疗方式相比, 可有效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 使整个治疗安全且有效。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 患儿治疗后的TPEF/TE、Ti、VPEF/VE、Te指标值均高于治疗前, 而RR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邬宇芬, 袁姝华, 殷勇, 等.家庭雾化治疗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3, 20(6):631-633.

[2] 殷勇, 尚云晓.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临床儿科杂志, 2014(9):898-900.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8-0068-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8.038

超声雾化吸入是现阶段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超声雾化吸入是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颗粒,吸入呼吸道及肺部使药物沉积在呼吸道内治疗疾病,吸入的药物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呼吸道和肺部,因此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道黏膜能始终保持湿润,祛痰与平喘的作用更为有效[1-2]。本文以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伴有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及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79岁,平均(43.46±7.42)岁;其中气管炎23例,支气管炎15例,哮喘10例,慢性肺栓塞2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8岁,平均(41.57±7.56)岁;气管炎21例,支气管炎16例,哮喘7例,慢性肺栓塞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其临床表现与病情给予吸氧、镇静、止咳、解痉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雾化药剂的用法与用量:5岁患者0.5%沙丁胺醇0.5~1.0 ml+布地奈德1 ml;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混合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5 ml作为雾化吸入药剂;雾化吸入2次/d,1周为1疗程。

1.2.2 护理

1.2.2.1 常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每3小时通风1次;室温20 ℃~25 ℃,相对湿度55%~60%;雾化吸入后对患者进行叩背,促使有效排痰。

1.2.2.2 用药护理 雾化治疗前对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评估,并听诊患者肺部呼吸音;开启雾化机,连接氧气与喷雾器底部接口,将药液注入喷雾器内;雾化吸入时患者应保持头部竖起,不可擅自摘下面罩,保证药物充分吸入;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口含式雾化器,以提高治疗效果;注意控制氧流量,雾化时间30 min;雾化器为专人专用,使用后要彻底冲洗消毒,每周更换雾化瓶。

1.2.2.3 心理护理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经常反复发作,患者痛苦不堪,而且经常伴有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的配合与依从性,因此在护理中要善于察觉患者的需求,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向其讲解疾病的病因、症状及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并向其说明雾化治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消除其心中的疑虑,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1.2.2.4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雾化吸入后,指导及时漱口、洗脸,减少药液对面部皮肤及口腔黏膜的刺激,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指导其多饮水,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日常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避免与诱发哮喘因素的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4]。

1.2.2.5 并发症护理 (1)声带喉头水肿:对声带喉头水肿者,需立即停止治疗,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激素静脉给药[5]。(2)呃逆:对呃逆患者,可暂停治疗,饮温水150~250 ml后,于颈部冷敷,待症状好转后继续治疗。(3)痉挛型呛咳:对于痉挛型呛咳患者,需立即停止吸入治疗,若症状较轻,可暂停治疗10~15 min后酌情继续吸入,若症状较重,需立即给氧,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改变,遵医嘱给予氨茶碱缓解气道痉挛,并叩击背部排痰,防止痰液阻塞。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症状完全消失,两肺干湿??音消失;(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两肺干湿??音减少;(3)无效: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肺部干湿??音未减轻[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空气污染日益恶化,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肺栓塞及肺心病等[7];

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腹胀腹泻、痰量增加、恶心呕吐、分泌物粘稠、呼吸急促、高热、咽喉肿痛等,如果不能及时诊治,很可能造成患者永久性呼吸系统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因具有操作简单、药量使用少、不良反应少、痛苦小、起效快等优势,已经在现阶段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作为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喉头水肿、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手段超声雾化吸入的临床优势主要体现在:(1)超声雾化吸入驱动力以氧气为主,通过高速氧流将药液击为微小颗粒,并推入气道深部。该吸入方式降低了雾化湿度,减少水蒸气对吸氧浓度的影响,降低耗氧量[8]。(2)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3)对于某些以病毒感染为主的疾病,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4)湿化气道,稀释痰液。(5)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以面罩吸氧治疗,增加了患者吸氧浓度,提升其血氧饱和度。(6)药物作用直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种猪疾病种类 临床症状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272-01

猪肉是我国国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其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然而,目前部分种猪养殖业经常会受到不同疾病的影响,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基于此,养殖业管理人员必须应用综合防治措施开展管理工作,提升养殖业的发展效率。

1 种猪常见疾病种类分析

种猪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为肢蹄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与皮肤病等,难以提升种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出现一些严重的损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种猪肢蹄病

种猪肢体病,是种猪肢体病症的一种,主要症状就是肢体关节部位出现肿大的现象,严重的时候,种猪猪蹄甚至会出现破裂的现象,导致种猪无法正常行走与站立,种猪在感染此类疾病的时候,还会出现进食量减少、体重下降的现象,影响着种猪的重量与生长效率。

对于种猪肢蹄病而言,养殖人员必须要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首先,要保证种猪生活环境的清洁性与干燥性,减少对种猪的刺激,利用隔离饲养的方式避免出现种猪打斗问题。其次,种猪养殖人员要减少猪舍中的尖锐物体,避免划伤种猪的蹄子部位。一旦发现种猪蹄子部位出现伤痕,就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最后,在治疗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其注射醋酸可的松药物,剂量控制在7ml左右,连续注射五天。同时,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剂量控制在50000单位左右,再加上阿司匹林的内服,就可以有效缓解或是治疗种猪肢蹄病。

1.2 消化系统疾病

种猪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分为病毒性、细菌性腹泻疾病,养殖户可以通过观察种猪临床症状与粪便诊断疾病型。对于病毒性腹泻疾病而言,种猪会排泄水样粪便,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喷出粪便,颜色为偏绿色。在治疗期间,养殖人员可以对病猪注射肠毒痢克药物,一支液体药物与粉剂药物,可以治疗100kg的病猪,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两天,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细菌性腹泻疾病而言,种猪在感染细菌性腹泻疾病之后,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现象,种猪肠道内的细菌逐渐增多,威胁着种猪的生命安全性,在治疗期间,养殖人员可以利用诺氟沙星药物与庆大霉素药物开展治疗活动,剂量控制在3ml左右,在病猪有所好转的时候,要对其进行乳酸环丙沙星的注射,剂量控制在5ml左右。

1.3 呼吸系统疾病

种猪在感染呼吸系统疾病之后,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进食量减少等临床症状,在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后期,会出现体温升高、肺炎等现象,难以提升其发展效率,对于种猪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养殖户应该对猪舍进行清洁与消毒,避免出现细菌滋生与细菌感染的现象,同时,还要应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保证温度与湿度符合相关规定,利用药物对其进行防治。

在对种猪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养殖人员可以利用土霉素药物开展治疗工作,剂量控制在3ml左右,同时,可以应用强力霉素与金霉素等开展治疗工作,提升种猪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率,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1.4 皮肤病

种猪皮肤病的发病原因就是种猪的生活环境差,养殖人员不能对猪舍进行清洁与消毒,导致种猪皮肤受到感染。在种猪感染皮肤病之后,会出现局部皮肤结节的现象,结节大小与黄豆相似,种猪会因为皮肤瘙痒在猪舍的各个角落中蹭痒,如果养殖人员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对种猪皮肤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养殖人员必须先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与情节,避免残留细菌。在清洁猪舍之后,养殖人员要先应用高锰酸钾粉剂与水混合对种猪皮肤结痂部位进行清洗,剂量控制在20ml/头,然后对种猪进行链霉素的注射,剂量控制在2ml左右。

2 种猪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陕西省子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种猪养殖业中种猪常见疾病种类的分析,提出综合控制方式措施,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第一,制定完善的种猪疫苗接种制度。种猪养殖业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疫苗接种制度,要求养殖人员阶段性的对种猪进行疫苗的注射。在畜牧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细菌与病毒逐渐增多,种猪疾病的防疫难度逐渐增加,因此,管理部门必须健全种猪疾病的防治制度。同时,养殖人员还要根据当地季节特点等,提前预防各类疾病,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第二,建设安全卫生养殖猪舍。种猪养殖业必须为种猪提供安全与干净的养殖场所,建设完善的防治体系,避免出现种植疾病感染现象。首先,要保证猪舍的通风性,提升猪舍的阳光照射效率,保证温度与湿度符合相关规定。其次,养殖户必须严格开展消毒工作,减少各类养殖问题,保证饮食的可靠性与清洁性。最后,对于感染传染病死亡的种猪,必须采取无公害化处理手段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出现污染环境的问题。

第三,寄生虫防治工作。种猪养殖户在防治寄生虫疾病的时候,必须制度完善的防治制度,定期对猪舍进行清虫处理,并为种猪猪舍寄生虫疫苗,同时,还要定期检测种猪粪便,一旦发现有幼虫与虫卵,养殖人员不可以利用敌百虫药物,避免出现中毒现象,可以应用伊维菌素与阿笨哒唑粉剂添加到种猪饲料中,控制好剂量,连续对种猪进行喂食,提升种猪的养殖效率。

结语

种猪养殖业必须根据对疾病种类的分析,制度完善的疾病防治制度,积极应用各类预防方式与疾病治疗药物开展防治工作,减少种猪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提升种猪的养殖效率与质量,增强其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6-0100-02

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呼吸窘迫、发绀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导致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恐惧、烦燥、情绪消沉等,不利于临床救治[1]。因此,对于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救治除有效医疗措施外,还需要科学、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重症呼吸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所在医院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48例,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38例;年龄13~85岁,平均58.56岁;观察组男35例,女39例,年龄14~86岁,平均59.4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首先,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对重症呼吸患者的呼吸状况、生命体征、尿量改变、意识状态、咳嗽咯痰、输液、吸氧等状况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将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症状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其次,给予患者常规基础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其病房环境温湿度适宜、安静、清洁,做好重症患者的适当隔离,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指导患者制定营养饮食计划,多饮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量多餐,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可以适当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对患者进行戒烟戒酒;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最佳抗菌药物,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74例患者在进行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第一,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身体各项机能较弱,常常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等,导致患者日常饮食起居过程容易发生滑倒等意外,因此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病房内外通畅、地面干燥,设立床边护栏,出入陪护,并对患者进行自我安全保护宣导,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第二,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症呼吸患者常因自身病痛及发作症状而产生恐惧、烦躁、易怒、悲观等不良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加重病情,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经历等差异进行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多听患者倾诉,适时给予安慰,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正常心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第三,做好定时排痰和湿化措施。在患者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祛痰、镇咳药物配合治疗。对老年体弱或痰量较多患者应该以祛痰为主,必要时可采用吸痰器、气雾疗法、抗生素及痰液稀释剂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第四,患者病症好转后的护理措施。当患者病情好转后,指导患者进行缩唇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有氧呼吸锻炼,注意保暖,加强个人劳动保护和营养,继续戒烟戒酒,促进患者呼吸功能良好恢复及保护[2-3]。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出现死亡。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9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重症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急促、缺氧、反复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胸痛、伴有哮鸣音、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等症状,身心大量消耗,导致患者产生焦躁、恐惧、厌世等不良情绪,非常不利于临床救护工作的实施。重症呼吸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护,极易产生相关并发症,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应该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重症呼吸疾病患者病程较长,长期反复发作,除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外,还需要给予优质护理,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本次研究中,笔者给予观察组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专业化、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总有效率达94.59%,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总有效率仅为72.97%,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这充分说明,采取优质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大大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艳玲.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191-192.

[2]王玉杰,曲红,王幕鹏.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方法[J].吉林医学,2010,16(1):101-102.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抑郁障碍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抑郁障碍的发生在慢性疾病的几率在不断的上升,并且成为老年患者主要的负面情绪,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较为常见、多发老年慢性疾病,并且常常伴随着抑郁障碍症状。文章主要就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病例进行调查研究,具体的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的200名老年患者,患者年龄大于56岁,并无智障和其他影响调查疾病,患者都表示愿意接受研究调查访谈。患者所患有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都得到确诊。抑郁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并自制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测试。SDS的标准为40分,大于40分为抑郁障碍患者,相反为非抑郁患者。

1.2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是以问卷形式进行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SDS填写,并将得分大于40的抑郁组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哥42名,随机选取非抑郁组患者45名,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以及病种以及肺功能指标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200名患者都需要接受呼吸内科基础疾病常规治疗,除此之外,实验组还另加抑郁药物治疗,药物为百忧解20m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6周,并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SDS评分、肺功能检查以及其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项目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统计学的方法采集数据均值X±s标准值,在经过t进行检验,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医院2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共有8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评分SDS大于40分,占总人数的42%。患者分成三组治疗前后的SDS评分以及肺功能指标具体情况见下表1。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运用抑郁药物百忧解有着较好的疗效,治疗后的SDS评分以及肺部功能指标(FVC%;FEV1%)较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P

表1 3组治疗前后的SDS与肺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经过常规治疗和抑郁药物治疗后,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都没有异常变化出现,也没有出现头晕、心悸等不良症状反应,治疗6周后,患者的抑郁障碍有着明显的改善,并为出现药物依赖的症状出现。

3.讨论

据相关文献统计,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高达42%,而呼吸内科系统疾病多为老年患者,因此呼吸内科患者发生的抑郁障碍状况接近50%。本文就我院呼吸内科门诊老年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其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同样高达42%,这种情况下会对常规治疗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在一些传统的综合医院,医师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的识别能力较低,有时会忽略掉抑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事实上,长期的抑郁,会使得患者的人体免疫力有所减低,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就会使得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更多的痛苦,并且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抑郁障碍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延缓着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的康复。通过对近些年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抑郁障碍对在心血管、消化系统以及产后、更年期和老年等方面展开更多的研究,但是在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抑郁障碍研究相对而言就少了很多。对于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以及肺癌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较为反复,属于不可完全根治的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严重时还会出现自杀倾向。百忧解是一种治疗抑郁症、抗焦虑情绪的新型药物,它的副作用较小,用药也较为方便,并且没有明显的抗胆碱能副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成为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抗抑郁性药物。

呼吸是与人类生命活动最密切的生理功能。呼吸系统病人可因恐惧加重呼吸困难。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中,呼吸困难是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关键。痛苦的躯体症状和社会功能退缩使抑郁持续存在。过量会产生毒性作用,必须小剂量开始,选择对各个系统副反应小的药物,酌情增减剂量,恰如其分的使用。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胸疼;临床;诊治

胸疼是急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可是胸疼病因复杂,其临床危险性有较大的差异,又没有统一的诊治标准,如何快速准确的识别出胸疼患者中的高危患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救治,本文作者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疼患者1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以胸疼为主诉患者147例,其中,男66例,女81例,年龄16~87岁,平均(56.3±2.3)岁,病程1h~10d。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 ①严格按照胸痛中心制定的胸痛诊治流程对患者进行诊治;②对所有患者10min之内完成第1次心电图检查,30min内完成生化项目化验;③对怀疑有高危病情的患者,60min内复查心电图并进行CT、核磁检查或主动脉造影。

1.2.2临床救治 ①对确诊心绞痛患者立即给予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吸氧和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②对确诊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绝对卧床、吸氧、止痛及300mg阿斯匹林嚼服、硝酸甘油含服、抗凝、抗栓治疗;③对其他确诊患者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数据均由SPSS13.0统计软件管理分析,P

2 结果

2.1 147例胸疼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源性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经确诊救治,147例胸疼患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治愈出院35例,保守治疗观察1例;稳定性心绞痛24例,治愈出院24例;急性心肌梗死39例,治愈出院37例,保守治疗观察2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治愈10例,保守治疗观察1例;高危非心源性胸痛10例,治愈9例,1例主动脉夹层破裂患者抢救无效于入院42h后死亡;骨胳系统疾病患者15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均在有效治疗后出院。

3 讨论

胸痛是一种常见症状,炎症、外伤、肿瘤等都能引起胸部疼痛。而胸部的原发病灶是胸疼的最主要诱因。

3.1心血管疾病 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又叫心源性胸痛,心肌缺血、缺氧都能引起心源性胸疼,对此类患者要快速诊断治疗,否则有引起患者猝死的可能。这种胸痛定位不确切,在心前区和胸骨后表现为压迫性的胸闷痛和撕裂样痛;左肩、后背、左胸壁内侧有放射性疼痛。心肌梗死时,疼痛加强切持续时间长,含硝酸甘油后缓解。临床上可由医生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冠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3.2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肺组织没有感觉神经,所以引起胸疼的原因就是肺脏病变侵及壁层胸膜。此类疼痛由胸部向肩部和腹部放射,在深呼吸和咳嗽时疼痛加剧,常见于肺炎、胸膜炎、胸膜肿瘤等疾病。

3.3腹腔脏器病变 腹腔脏器病变引起的胸部疼痛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可极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此类病症具有发病快、进展快、变化快的特点,如果没有有效治疗,可危急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急性胸疼虽然存在高危致命性疾病,病因复杂,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临床医生只要有效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仪器检查结果就能够对高危病症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晓新,陈墩帆,闰春江,等.81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6):366-368.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范文第8篇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儿科,广东佛山 528500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测对于诊断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意义。 方法 以在该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 960例为研究对象,行肺功能检测,包括潮气状态下的通气功能、潮气流速-容量环的形态、呼吸动力学指标、功能残气量等。 结果 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多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其阳性率分别为58.3%、44.0%、64.0%;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其阳性率分别为29.6%、27.3%,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显著升高;对于肺不张患儿,其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 结论 肺功能检测的实施,能够有效反映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特征,从而对于疾病转归、诊断、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肺功能;呼吸系统疾病;儿童;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82-02

[作者简介] 吴乃许(1971-),男,广东阳春人,本科,儿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儿科所有疾病中占首位[1],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约为60%[2]。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也与日俱增,使得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肺功能检查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客观地反映气道内病理改变及其程度,同时可间接反应气道的生理功能,从而为呼吸系统疾病检查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4]。目前,国外已将肺功能检查作为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评估[5]。但国内对于肺功能检查的研究较少,尤其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该研究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统计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以了解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在该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 9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1 107例,女性患儿853例,男女比例是1.3:1;年龄在6~14岁之间;按照疾病类型分类,支气管肺炎1 018例,支气管炎237例,毛细支气管炎 287例,支气管哮喘200例,上炎30例,先天性喉喘鸣11例,支肺炎合并肺不张 9例,右下肺炎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4例,喉炎27例,其他108例。

1.2研究方法

仪器采用由德国耶格Masterscope Apspro制造的肺功能仪,检查指标是Vt(即潮气量)、FEV1(即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FVC、IOS强迫振荡气道阻力、FVC、MVV(即最大每分钟通气量)、MEF25-75%(即用力呼气25%~75%流速)、一口气弥散法测残气量、残总比,弥散功能、PEF呼气峰流速等,其中PEF是一项最有意义的检测指标,其和年龄、身高、体重及胸围等都相关,特别是和身高关系最为紧密.肺功能检查由肺功能室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所有病例都通过进行正确的相关呼吸培训,均能正确的掌握肺功能检查中吹起的方法,并测定与记录被检查者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与初步诊断等一般资料,从上述资料中估算出患者的预计值,再和实测值进行比较.患者检查时采取坐位、含口嘴、夹住鼻腔、连续测量3次、通过电脑自动分析数据、专业人员填写诊断报告、打印报告,并统计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

1.3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纳入研究的1 960例患儿中,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其阳性率分别为58.3%、44.0%、64.0%;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其阳性率分别为29.6%、27.3%,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显著升高;对于肺不张患儿,其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这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

3讨论

对于儿童肺功能检查而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了报道,随后的60~70年代报道逐渐增多。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查也逐渐精确化和简单化,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估测预后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成为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6]。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早期,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从而确定气道病变,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密切相关。目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在诊断哮喘中的重要性尚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导致对哮喘不能做出及时的诊断,使得众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了临床上通常应用大量的抗生素以及止咳药物等来治疗,临床效果不但不佳还延误了病情。

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纳入研究的1 960例患儿中,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肺不张患儿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这些都表明开展肺功能检查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以支气管哮喘为例,其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慢性炎症反应导致产生可逆性气道狭窄、阻塞与气道的高反应性,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而肺功能检查不但可以客观地反映大气道或小气道有无阻塞,还可以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者舒张试验了解气道阻塞的是否存在可逆性,进而为确诊哮喘提供客观依据[7]。目前,临床上对于诊断哮喘很多仅依靠临床表现,没有客观的指标支持[8]。虽然肺功能检查对呼吸道疾病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由于医务人员及患者对于肺功能检查的临床重要性尚未有引起重视,延误了呼吸道疾病尤其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功能检查力度不够,这可能与患儿客观依从性差及医生、患儿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的临床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肺功能指标能够反应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特征,从而通过肺功能检查能有效诊断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从而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临床医师尤其是儿科医生以及患儿家属应重视肺功能检测,以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使儿童呼吸道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朱春梅,陈慧中.婴幼儿肺功能检测[J].中国医刊,2009,44(9):9-12.

[2]Amold JH.Measurement of the alveolar deadspace are we there yet[J].Crit care med,2001,29:1287-1288.

[3]余泽明,宋丰贵,李建华,等.应重视肺功能检查在呼吸统疾病诊治中的地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26(4):69-71.

[4]陈一芳,考验,忻学英,等.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4(4):365-367.

[5]张皓.儿童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4):365-367.

[6]华山,魏 ,吕敏.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意义[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370-372.

[7]陈一芳,考验.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2005,34(4):36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