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第一、高职计算机硬件教学容易出现失去了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氛围

计算机的硬件就像人的四肢一样,无论多么聪明的大脑,要是没有健康的体魄做为支撑点的话,最终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说,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掌握所有计算机硬件的自身基本特性,是每一个教师在进行授课前的备课的时候的重点核心。但是由于像类似于CPU等核心硬件设施一直以来是西方大国垄断公司的垄断产品,我们许多老师对其基本构架也仅仅是停留在图纸上或者是理论性参数上,很少能独立的进行解析。这样就无形中影响到了教学实际效果,对于有这方面天赋或者是对这方面信息渴求欲望比较强烈的学生,按照一般的教学模式是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的。而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在于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比较侧重于启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不能全面的解决这些屏障问题的话,教师在教学中就会遇到难以“自圆其说”的窘境。其实,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简单,在对学生进行一般教学的同时,可以观察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认知、认可”程度,如果有对计算机硬件构造十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协助他们成立兴趣小组,帮助学生翻译一些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启发学生自己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第二、高职计算机硬件教学容易出现失去了培养“实验室人才”的氛围

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很快,根据文献资料显示目前的计算机硬件基本上是以18月提高1代产品的速度进行着更新,有的核心部件的更新速度由于受到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甚至更快,但是在高职计算机硬件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课件和教材的限制,其更新速度远远达不到实际产品的更新速度。这样在日常教学中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了也没用,反正过时了”的思想。其实,有这种想法是不理性的,因为无论其替代产品的性能多么的优越,但是其核心的理论构架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无论产品升级到一个什么标准,其原始的技术参数等核心的数据完全是同一个模板出来的,其更新的只是处理速度等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客观因素而已。但是,学生在学习中一旦产生了上述类型的“厌学心理”,就很难再予以纠正,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正常发挥,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正常的理论知识吸收。其实,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也不难,授课老师可以在讲授一般性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根据外部因素的实际情况来更新辅助教学的课件。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轨迹的同时,不断的推陈出新一些新的课件,至于这些新的课件的一些理论参数到底是否与教材上的相符,那就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的走进实验室去自己通过教学实验来解决。这样,不仅大大的促进了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基本上与社会上存在的计算机硬件水平保持一致,基本上能达到同步教学的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们主动掌握计算机硬件核心内容的积极性。

第三、高职计算机硬件教学容易得到“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确定了其学生构架的基本组织特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既不是属于全日制大学学生注重理论学习,又比一般的技工类学校在理论基础上深入了许多,这类型的学生目前在就业市场上是属于比较热门的。尤其是针对计算机行业来讲,可以说,目前的各个门类基本上都离不开计算机应用,这类型的人才也是企业在招工的时候的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通常情况下,大家可能解读为计算机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比较青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硬件专业学生,但是根据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硬件专业学生的就业研究发现,实际情况远比我们想的要好的多。以青岛市为例,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录用新入司员工的时候,其高职计算机硬件专业的学生录用率要明显高于一般普通全日制大学的本科院校学生。通过调查我们得知,企业之所以选择优先录用高职计算机硬件专业的学生,一是因为高职学生的就业起点定位比较准确,不易产生“好高骛远”的思想;二是因为高职学生的企业定位点比较理想,理论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在公司的相关科研机构进行辅工作,动手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可以在公司相关生产部门进行统筹性工作,比较适合公司的一般用人原则。因为看到了这样良好的就业前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也在陆续的开设计算机专业的硬件专业教学班,从人才储备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它极大的推动了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水平,为甄选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第四、高职计算机硬件教学容易得到“社会型”人才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教学做一体化;职业能力

0 引言

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维护维修方向是以培养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岗位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本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实用性强、发展变化快的特点,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不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笔者对本课程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的基本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硬件工程师,指的是从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的组装、销售、维护、维修、软件的安装与调试、数据恢复,以及网络组建、网络维护管理等行业的技术人员,而计算机硬件设计制造行业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硬件工程师相关的岗位有:计算机硬件的销售(装机)、品牌电脑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企事业单位计算机(机房)的维护、网络(网吧)维护与管理等。根据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的工作岗位设置,结合我们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维护维修方向,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1 基本知识

(1)了解计算机的架构,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各部件外观特征、性能指标、使用场合、保养常识;

(2)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理解BIOS的作用,熟悉计算机的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

(3)理解FAT32、NTFS文件系统,熟悉常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知道数据恢复的方法;

(4)了解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获取和升级方法;

(5)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6)熟悉计算机局域网的组成、网络配置、维护方法;

(7)了解硬件营销技巧。

1.2 基本技能

(1)能正确识别CPU、内存、主板等计算机部件的主要参数,能看懂硬件的标签,会按要求选购计算机各部件(攒机);

(2)会组装计算机、更换计算机部件、拆装笔记本电脑;

(3)能熟练进行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能熟练进行分区间转换、分区调整、分区维护等操作;

(4)能熟练安装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会安装多重操作系统,能熟练进行驱动程序更新、升级、维护操作;

(5)会使用GHOST软件进行系统备份与恢复,会使用一键GHOST;

(6)能熟练设置BIOS参数,会升级BIOS程序,会对AMD CPU开核;

(7)能熟练进行系统安全设置,能熟练进行系统优化处理;

(8)会使用常用计算机工具软件,测试计算机性能,会使用检测工具进行故障诊断;

(9)会对注册表进行维护,会排除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10)会使用杀毒软件查杀计算机病毒,会设置防火墙;

(11)能熟练组建计算机局域网,能熟练进行对等网络连接操作,会配置IP地址,能对网络故障进行排除;

(12)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看懂计算机英文术语、英文说明书;

(1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产品营销能力。

1.3 基本素质

(1)具有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

(2)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3)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注重工作质量;

(4)服从领导工作安排,注重部门、公司形象;

(5)正确处理内部员工关系,礼貌待客。

上述要求有些已超出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范围,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实现,如计算机硬件维修、小型局域网,市场营销等。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普遍开没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课程的性质因专业差异而不同,但教学上的问题却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滞后、实训设备不足、“教学做”分离、考核方式不合适等问题。

2.1 课程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侧重实践和应用的课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第二是教学的内容大,可扩充性强;第三是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计算机硬件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而编写一本教材,至少须半年时间,审核出版也至少半年。这样,学生拿到的教材,最新的内容也是一年前的了,如果教材使用其2-3年,那书中的内容就已经落后实际3-4年了。如果教师还照本宣科的话,传授的便是陈旧的知识。

另外,在内容组织上也存在问题,不同编者选择的内容也有出入,这是正常现象,但没有把笔记本电脑纳入教材内容是非常不妥的。近年来,随着笔记本电脑价格的下降,笔记本电脑用户越来越多,大有取代台式机的趋势,而我们的教材却难以见笔记本电脑的章节。

2.2 教学组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现状是,课程教学被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两个部分,先进行理论教学,待所有关于硬件的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再进行实训。这种教学表面上看遵循了循序渐进的传统教学理念,但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在前面学习硬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等理论知识时,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到了实训环节,以前学的内容基本忘了,老师还得再次讲解。

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课件质量,PPT很漂亮,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可是,实物一件都没摸到,纯属纸上谈兵。等到实训阶段,在计算机部件前面,有的学生还会问“这是什么部件”等非常低级的问题。

2.3 实训设备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室设备陈旧是一个通病。根本原因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学校认识上存在误区。普遍认为学生拆装计算机会造成部件损坏,所以不给学生新机器或较新的机器使用,而是将淘汰的机器给学生用,有的连旧机器数量还严重不足。实训时多个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直接造成学生对动手拆装计算机没兴趣。软件安装、硬盘分区格式化、BIOS设置、故障检修等项目也基本没有让学生动手的条件。计算机机房一般都装有还原卡,不让学生改动,只能在虚拟机上操作,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接触不到最新的硬件,怎能跟得上时展的步伐?不进行实际操作,怎能提高技术?这对于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硬件工程师极为不利。

2.4 考核方式

传统的学生学业考核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的,或者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学生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程度。卷面考试大多考计算

机的理论知识,这样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学生就会有这种想法,平时学习不要紧,只要期末考前突击一下,就能过关,从而放松平时的学习,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3 面向硬件工程师岗位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维护维修方向是一门核心课程,学生能否学好本课程直接影响他们的职业能力。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当前高耿教学的新理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对汁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课程的改革遵循以下儿个特点: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2)突出能力目标;

(3)以项目为载体;

(4)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5)以学生为主体;

(6)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课程改革总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对企业的实际需求的调研,分析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本课程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再把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课程标准,进而确定教学内容;第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的构成要素,理论教学主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前提;第三,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学做合一,媸化实习、实训教学内容;第四,学业考核日常化,摒弃期末卷而理论考试,以完成项目任务质量、出勤、上课表现等综合因素评分。

3.1 教学内容项目化

课程是核心,教材是根本。教学内容最终落实在教材上,一本好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应当是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应当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简洁有效、图文并茂、科学翔实、不落俗套的文献资料。虽然目前一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采用项目化方式编写,内容和质量都相当不错,但从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培养目标来看,还有点距离,因此我们采用自编项目化教材。

项目化教材突破了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代之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项目驱动。我们的自编教材以计算机装机为主项目,其下分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含有若干个任务。根据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职业能力要求,我们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增加了以下内容:CPU超频与开核方法、主板BIOS与显卡BIOS程序刷新升级、计算机启动过程分析、注册表维护技巧、硬盘主引导记录与分区表、硬件测评方法、虚拟光盘应用、u盘引导盘制作、多操作系统安装、攒机技巧、用加电自检程序判断故障、笔记本电脑部件、笔记本电脑的组装等。

教学需要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计算机技术在飞速发展,而教材一经定稿内容相对固定,教师授课时必须结合当前市场主流产品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增删。任课老师应通过上网查询、翻阅最新技术文献、硬件产品说明、市场研究报告等资料,随时把新技术、新部件添加到教学内容中,确保传授内容的新颖性、应用性和完整性。

3.2 教学做一体化

2007年11月温总理在大连视察职业学校时指出:“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做中学才是真学,做中教才是真教。要实现学做合一,就得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实训相分离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室与实训室相分隔的不合理布局,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我们的做法是,打通教学楼与实训楼的界限,将整个系按专业重新划分楼层,一个专业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楼层中。根据不同专业需要,重新整合教室。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将原来的小教室或实训室合并为一个大的多功能教室。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室中,划分成教学区、组装实训区、部件展示区三部分。这样布局的好处是教与做转换非常方便,也可以边教边做,学做合一。教学区配置教学用计算机;组装实训区是学生动手锻炼的地方,配有报废的计算机,能用的计算机,较新的计算机和最新的计算机组合,还有淘汰的笔记本电脑和能用的笔记本电脑;陈列区陈列计算机部件,按年份顺序,摆放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部件。

展示部件主要配合计算机部件讲解时使用;组装实训区里的计算机则用来计算机组装实训和软件安装、设置、优化、系统备份、数据恢复、故障检修等实训。装机实训分几个过程:第一步,冷装机,即只练习部件安装,不开机。第二步,熟练后(冷装机1-3次后)进行热装机。拆机前先检查计算机能开机,然后拆机后再装机,要求能开机,同时根据装机过程及结果给学生评分。第三步,组装笔记本电脑,也是先冷装机,再热装机。经过这样装机实训后,学生装机能力大大提高。几届学生拆装下来,部件损坏的情况很少发生,这使我们更有信心让学生拆装新机器,学生的积极性也高。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强调的是真实。所谓真实,指的是:教师边讲边做(演示),而不是只讲不做;讲硬件时有硬件,而不是图片;讲软件安装,故障检修时,老师动手装软件、查故障,而不是播放视频或PPT。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老师与学生贴得很紧近。这种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3 教学形式多样化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请进来”指的是邀请企业业务骨干或往届生来学校,请他们介绍计算机行业新技术新应用,介绍从事本行业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素质,分析行业前景和就业情况。往届生与在校生可比性强,他们的现身说法,对学生观念的更新、今后的学习方向、步入社会后职业定位和选择都有好处。“走出去”指的是学生到企业一线学习锻炼、深入市场调研、在校内外开展技术服务等活动。

我们计算机应用专业与数十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我们可以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计算机经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组装计算机、拷机、测试等工作;到品牌电脑售后服务部门了解产品售后服务流程、观摩电脑维修工程师维修计算机、拆装笔记本电脑,甚至在维修工程师指导下动手检修计算机等。学生通过深入企业锻炼,既巩固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又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取向更加理性。很多学生通过到企业实践,知道了如何学习、学习什么,自觉将学习和就业、学习和职业规划联系在一起,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电脑城是学生获取计算机硬件信息的重要场所,我们把计算机产品调查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调查可分为市场调查和技术调查两个方面。市场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个硬部件的品牌、型号、价格、主流产品等;技术调查主要让学生结合课程讲授内容更好地掌握各个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了解计算机的最新技术。调查完毕,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市场调查报告、技术调查报告、并分别撰写以Intel和AMD的CPU为平台的计算机配置单。通过对计算机产品调查,学生亲眼目睹最新的计算机部件,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部件的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

计算机兴趣小组是课外一项实践活动组织,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装机、软件安装、系统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服务。学生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培养技能。另外,还可以开展计算机组装比赛来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兴趣。这些多方位的教学形式,最终为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 学业考核日常化

学业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为依据,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学生互评、自评、上课出勤以及课堂表现等项,按一定比例综合考评。

过程考核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平时,即每次课后有考核,而不只是期末才考。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上好每节课,而不能只靠期末突击。学生平时完成项目的质量、实验报告书、市场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质量、企业实践表现都作为过程考核的重要依据。学生互评从另一侧面反映一个学生在其他学生心目中地位,这必将促使每个学生要有团结互爱之心、协同工作之精神,这也是每个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 就业 流向 分析

一、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博弱、技术功底差。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分部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硬件这方面在目前看来就业人数已供多于求,而在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上还是缺乏人才,尤其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也由于高层计算机技术的深奥,各方面技术的结合,使得高层技术岗位人才十分的贫乏。由于竞争的激烈,同时学得不深,有的学生虽说学此专业但是就业时也转入其它行业的也数不胜数!

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1.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2.要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是我们生活的灵魂。例:微软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象windows2000这样产品的研发,微软公司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性的。

3.专业知识技术好,基础知积功底好,社会知识渊博。

4.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大部分是有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才。

5.具有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人才,领导能力最重视的是天资、号召力、管理能力,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iq),而是你的情商(eq)。不是要成为一个有号召力令人信服的领导,而是要成为一个有“谦虚”、“执著”和“勇气”的领导。

6.诚信做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保守公司技术或商业方面的机密。

三、毕业生就业区域统计数据

1、主要区域:

2、单位性质:

四、综合分析

1.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分析:从总体而言,计通学院就业行业及单位以灵活就业为主,占到了总比例的71.85%。国有企业为3.45%,三资企业为2.47%。自主创业0.49%,升学人数为3.7%。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信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再是“铁饭碗”的观点,而是适应形势发展,投身到了充满生机活力,市场需求量大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中去。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岗位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能力培养

1 目前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分析

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类型来看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1 从事管理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负责企业宏观规划、IT项目管理等决定企业发展的管理性工作,其工作绩效对组织绩效有关键甚至是决定性影响。对他们的要求是以战略思想、逻辑分析和对业务的精深了解见长,具有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沟通能力。

1.2 从事研发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具体软件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熟悉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1.3 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以及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性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各种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完成常见的信息化系统的配置和维护。

总体来说社会对这三类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和应用人才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4:7。但是,目前国内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却呈“橄榄型”分布,即“两头”短缺: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IT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中端人才趋于饱和,这导致大量高学历的技术人员不得不从事软件程序编码,系统日常维护等工作,造成了人力资源上的一种浪费。面对国内目前对软件编制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中低端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抓住培养计算机应用及软件专业人才的机遇,重新定位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提高办学效益。

2 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岗位现状调查

2003年,由教育部职成司牵头,对北京、天津、广州等省市773个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统计数据表如下: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局域网管理与维护、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但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三个岗位的人才需求缺口巨大。而这些岗位都属于技能型岗位,非常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3 目前社会需要的中职类计算机人才及其培养策略

针对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总体趋势,中职计算机专业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方向,即桌面办公、网络管理、硬件维护、多媒体制作,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紧缺人才。

3.1 桌面办公型人才。

所谓桌面办公型人才是指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操作人才。虽然计算机在大多数企业和单位已经基本普及,大部分人也能使用计算机、应用一些常见的软件,但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人并不多。我们可以试着培养一般单位需要的“软件操作能手”。这些人对于办公类软件应该非常精通,能熟练进行各类办公操作,对其它应用软件则并不要求非常精,但了解的面要很广――出现问题时知道怎么解决,即使暂时不知道,也能想出办法尝试解决。

3.2 网络管理型人才。

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五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网络管理型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发展前景十分良好。这些人主要负责公司内部网络设备和公司网站的基本维护,应该熟悉内部局域网的布线、组建,交换机的配置和维护,能够根据企业要求制作常规网页,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和应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维护,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强实训环节的比重,通过模拟操作、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硬件维护型人才 。

计算机硬件不能正常工作是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都会碰到的问题,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的。其实企业很需要自己的维护人员,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在一个单位或者企业里由于没有人懂得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维护,只要计算机出了问题不管大小总是请专业维护公司,导致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以企业期望为目标,以能力为导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些人应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对个人电脑硬件有较全面的了解,通晓各种硬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硬件的组装、单个硬件的更换,排出计算机硬件的简单故障。

3.4 多媒体制作型人才。

这里所指的是掌握常见图形图像软件使用方法的人才,如会使用平面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软件,胜任本行业的相关工作。

图像处理是需求量较大的一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公司、网络公司、装饰公司和外贸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这种人才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但要求熟练掌握有关图形图象软件的使用方法。这类软件的版本升级非常快,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随时更新教材,并要给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图形图像处理需要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我们可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培养。

最后,列出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表,供大家共同探讨。

4 结束语

总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开设的课程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所学的知识技能应是最新的、使用率最高的、能马上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这样的学习对学生今后就业才是最有利的。以上是本人对中等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点意见,有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2005.11.14

[2] 刘春生 徐长发 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 2002.12

[3] 李晓明 陈平 张铭 朱敏悦 《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2004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模块课程体系采用模块教材,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构成,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它注重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是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

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教学是以计算机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划分模块,使得每一模块与就业岗位形成真实联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为基本知识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将具有实用性,与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知识设计为专业技能模块。基本知识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若干个专业技能模块组合成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

1. 基本知识模块。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如数学、语文、计算机英语等)、办公自动化(如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计算机基础等)。本模块重点让学生有较强的基础知识。

2. 基本技能模块。在掌握了基础知识模块之后,通过文字录入、排版、电子表格、计算机硬件维修的训练,强化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

3. 专业应用模块。在掌握基本技能模块之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专业应用模块。如,网页设计模块(Photoshop、CorelDraw、flash、DreamWeaver等)、平面设计模块(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计算机硬件维修模块(计算机结构与工作原理、计算机故障讲解及排除、板卡的安装及设置)、程序设计模块(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VF程序设计等)、网站设计模块(ASP动态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组建、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等)。

三、改革传统教学形式,课程内容项目化

课程内容项目化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主要内容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模拟出类似的项目,围绕项目这一特定的教学目标任务,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之中,充分体现了实用性、针对性和做学教一体的原则,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得到有机的融合。

实施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了课堂学习、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教师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四、模块化教学取得的成效

1.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我校是三年制中专学校。新生入学后,第一年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模块课程,学生对专业有了明确的认识,为学生第二年进行职业方向的选择提供了指导。第二年进行职业技能模块学习,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实施“模块化教学”后,学生不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课程改革

现在中职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机课程不少,但一步入社会很难胜任与之有关的工作,学校培养的大量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都被当成简单的劳动力,少量学生在从事计算机技术、录入、文秘等工作。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他们目前的工作没有多大的用处,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学校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实际应用脱离,学生所学内容不专。针对这种状况,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就业情况看,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极不合理。在对计算机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做好全面调查,包括了解往届生就业、用人单位需求、对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评价,总结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期望的人才差距在哪里,这样,灵活开设的课程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本领。例如:计算机硬件维护与销售方面的课,可减少课本过多的理论知识,直接把计算机硬件销售与维护人员所需要掌握的硬件知识、故障检测、软件安装及测试的技能进行重点传授,并注重介绍当前各大厂商特点与硬件的发展趋势。又如,目前市场上缺大量的计算机速录人员。要求学生具备速录技巧和相关的知识,针对这些需求,可开设速录课程,将大大提高学生就业率。还有计算机动画设计和平面设计业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可我们只是把这两门课单独的来学习,而与之相关的美术基础、色彩知识、三大构成等没有给学生设置相关的课程,这样他们只是会简单地应用这两个软件而不会具备独立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学生所学远远达不到企业的需求。

第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针对一些专业课程章节进行增删,同时调整部分课程章节的教学次序。比如“网页设计”课程中,为增加学生兴趣,避免大量程序编写给学生带来的畏难情绪而丧失对这门课的兴趣,应将部分设计到的脚本语言编程部分压缩,而增加网页美工及设计部分内容。现有的专业课教材,鱼目混珠,让人眼花瞭乱,而传统的教材内容、技术滞后,本校老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其兴趣以及将来就业所需编写一些校本教材。还应把用人单位需求作为学校培养的目标,作为考核学生的一种机制,应多组织一些岗前培训与测试,内容要结合就业实际,贴近用人单位需求。另外,应结合学校情况,开展一些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动力和兴趣。

第三,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中职类学生在行为习惯、纪律、自我约束等方面差,我们在课堂上注意应穿插德育方面的教育,做人要比做学问重要,原先的“教书育人”,对中职类学生而言,应是“育人”比“教书”重要。这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的学生,一学期下来,感觉什么也没有学,什么也学不会,过多的理论知识加上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和能动性的培养。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形式多样的课件,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不要单拘于黑板、教室,实用动手课都安排在机房。教师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绍基本软件使用技巧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以至工作带来便利。例如在进行Word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可通过让学生制作“个人简历”“年度工作计划”“会议备忘录”等,在进行Excel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可让学生制作“本班学生成绩表”“员工工资表”等,而利用photoshop为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修饰、合成等。这种有任务、有目的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并能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如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本应是培养具备网络构建、布线、配置、维护等能力的技术人员,但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网络课程,如:局域网组建、网络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多是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要不就是用多媒体演示一下,学生很难掌握课程内容精髓,毕业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很多学生根本找不到与网络专业相关的工作。曾有一个毕业生,他的打字速度很快,办公软件使用的也很熟练,但在应聘一个单位打字员的时候却被刷了下来,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不会使用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一些办公器件。我们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可是如果硬件设备满足不了学生的动手学习机会,“技”从何而来?

第四,教师本身知识体系的提高。计算机专业是目前知识更新最快的一个专业,一些计算机专业老师由于学校缺少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向他们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以及老师本身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知识和观念落后于形式发展,这无法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水平,又怎么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呢。

总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跟着市场走。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必须相互配合,适应市场的需求,紧跟形势的发展,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能够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下立于不被淘汰的位置。

【参考文献】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就业需求;专业技能;专业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下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服务人才。而当今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也面临挑战。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应当做好哪些工作,又该如何落实,成为我们每一个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1.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教师,每年在学生就业或顶岗实习期间,我和我的同事往往会在喜悦中留下很多无奈!喜悦是因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高,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就很容易就业;无奈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就业岗位和专业毫无关联――不对口。据我了解,这种现象在很多职业学校毕业生中都存在。

2.缺少专业的熟练工人

我国技术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而且,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很多都与企业、市场严重脱钩,在学习的三年内也很难做到大面积的校企结合,这就导致对口的熟练工人严重缺乏。

3.人才跟不上就业市场变化

计算机的硬、软件发展非常迅速,计算机的应用也往往建立在新的硬件和软件操作基础之上。许多学校因为经济拮据,设备更新缓慢。教材更是如此,在大纲和教材上,要么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改,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么和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许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这就导致计算机硬件、软件、教材跟不上发展需要,人才也跟不上就业市场变化。

4.缺乏高端的技术操作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本身很差,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很低。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提高。所以,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也不可能太高,这就导致高端的技术操作人才严重缺乏。

二、面对实际问题,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解决

1.强技能,重指导――拓宽就业范围

所谓强技能,重指导,即加强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注重就业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专业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让学生懂得“今天求知是为了明天谋生创业”。为了使学生掌握一技、了解多能,教师要强化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特别是计算机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将训练范围拓宽,以适应广泛就业和再次就业的需要,增加选修课程。

2.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搞好校企联合,结合市场办学,突出重点专业课程。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更应加强就业指导和企业合作,因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本身就十分宽阔,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素质,在三年内很难将计算机这一专业学得精、学得透彻。如果能加强校企结合,针对企业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就能进一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3.围绕教材更新开展好校本研究,弥补硬件不足

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速度快,必然带动这一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适合发展的软硬件设施。同时教师应开展好校本研究,随时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制定出既符合技术发展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校本资源,弥补硬件不足。

4.进一步优化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树立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及应用的普及,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已显得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内容不够合理、教学投入缺乏等等,均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相脱节。在调整课程设置上还要综合考虑学校的设备投入、专业课的就业前景、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在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配套等情况。

5.通过技能考证促进技能学习

在就业时,企业虽看中技能证书,但企业更注重实际能力。当然他们更欢迎既有职业资格证书又有实际职业能力的人员。我们通过技能考证,让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中职学校要结合实际,在主要专业方面建立实习基地,安排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水平,为今后适应工作岗位和顺利求职打下良好基础。为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努力达到相关专业技能水平,取得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证书,以考证促学习,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取得一个证书,就为就业增加一枚砝码。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学好基础计算机理论的同时使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不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围绕就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弥补不足,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好自己想学的知识,学好企业需要的知识。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成为积极的、有目标的过程,通过专业学习迅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学会一技之长,为走上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应世根.对中职学校IT类专业领域实施课程置换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33).

[2]张永梅,吴志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3]马民生,马友忠,任刚.以就业为导向的软件测试实践课课程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计算机硬件就业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引言

当前社会是一个科技信息化的社会,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发严苛,所以将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我国整个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的普及应用,传统的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想要提升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效率,必然要创新幼儿师范学校学模式,采用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幼儿教师。

一、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科学性不强

在整个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整个课程内容在设置上都会直接影响和关系计算机教学的定位和计算机教学效率。但我国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大部分幼儿师范学校都将幼儿师范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主要内容放在办公室软件应用的培养上,最多也就是在加入一个C语言课程的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幼儿师范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十分有限。还有部分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也添加了计算机系统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程序的设计、网页的设计等较为深入的内容,但是这些计算机教学内容大多与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实际不相符合,对幼儿师范学生未来的教学过程发挥不了重大的作用。

(二)计算机教学方式单一化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关注的只是自身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注重学生自己的反应,只是一味灌输理论知识,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了整个计算机教学氛

(上接第3页)

围,降低了幼儿师范院校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也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由于只是凭借单一多媒体课件进行整个课程内容的把握和讲述,缺乏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提升。

(三)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健全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技术,计算机教学需要拥有完善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机房等多项硬件设备,这样才能确保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部分幼儿师范学校自身受经费的限制和影响,在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投入上较少,造成计算机硬件设备得不到有效的更新,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影响。加上普通幼儿师范学校没有专业计算机维修队伍,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最终造成计算机设备老化的现象,给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地困扰,学生得不到计算机真正实训的机会,自然也就影响学生对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二、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端正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

在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端正学校的培养目标,完善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工作,为计算机教师明确教学方向。此外,还需要计算机教师能够结合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特征,以及其未来工作岗位的特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同时还需要计算机教学作好市场调研和把控工作,全方位的分析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以及社会幼儿园对幼师计算机的要求,完善幼儿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当然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幼儿师范学校也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一个完善的计算机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企业和社会培养和选拔出更多优秀的幼师人才,大大降低了幼儿园对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成本,实现了幼儿园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共赢。

(二)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

过去那些“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特别是针对那些实践性强的计算机课程来说,由于当前计算机教材大多都是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的状态,学生在教材的理解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教师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都是点拨的作用。大多数从幼儿师范学校出来的毕业生都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如果师范学校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讲解一些难懂、易错的知识以及学生毕业后工作实用的知识,对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就业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一些WORD里如何制作个人简历、表格;教会学生如何用PPT制作教学课件;用EXCEL进行数据和信息整合。而不是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在课上留出一点思考和知识整理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亲自实践教师所讲的知识,在操作中发现自己哪点还没有掌握,及时地请教老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三)提升计算机教师的业务素质

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在技术方面的深造,将自己培养成为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为计算机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就是需要幼儿师范学校积极鼓励计算机教师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计算机教师要始终坚持“实验作引导,成果促转变”的原则走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最先列。例如,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组能够开展一个《现代教学媒体应用》课题组,肩负起计算机教学科研课题的任务,探索现代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应用,实现计算机教学课堂的优化。

(四)开展多样化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游戏学习法

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智力提升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自身的思想,提升他们的记忆和思维效果,才能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计算机教师可以采用在教学中创新,采用游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计算机教师在讲解输入法课程中,为了让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熟练的掌握指法练习和鼠标操作,教师可使用具有游戏性质的学习软件,如金山打字精灵等,凭借电脑游戏较强的趣味性、挑战性以及交互性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指法练习和鼠标操作。又如网页设计、广告创意类的教学,计算机教师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半成品网页或者是广告,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完成接下来作品的创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带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和创造力。

2.协作学习法

协作学习方式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合作,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学习,提升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更好调动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学习中来。此外,也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进行学习内容和进度的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结意识。

在开展协作学习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分组工作,将两人分为一小组,10个同学组成一大组,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完善教师布置的任务,如,制作一个学生通讯录以及学生档案数据库,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和信息分享。在协作学习法中,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五)做好高校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为了确保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幼儿师范学校更要强化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投入,做好硬件设备的更新,加上计算机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学也需要不断更新。强化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新、多媒体机房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教学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此外,只有拥有了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建立了一支专业化极强的设备维护管理队伍,时刻做好计算机机房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增强了硬件设施的使用寿命,为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小结

总之,由于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中的较大区别,计算机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计算机教师能够在现有的计算机教学环境下,重视学习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专业技能,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丽萍.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问题与对策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