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文化与旅游

乡村文化与旅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4-3775-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59

Abstract: Beijing is a world famous ancient capital of China with long history, broad suburb region, and ample rural cultural resource. Due to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ce in cul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various modes emerged gradually dur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Beijing,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development main body and government involvement degree, rural community involvement degre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 type, the typical and mature modes were summarized, for providing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areas.

Key words: Beijing; rural cultur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乡土性、传统性、脆弱性等特性。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文化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乡村文化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张艳等[1]认为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朱湘辉等[2]认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保护与开发乡村文化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经济活力和吸引力。北京郊区地域广阔,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开展乡村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本研究基于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对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总结,这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各类文物遗迹3 840多处,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荟萃和积淀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而占据全市86%面积的郊区更是孕育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方面,北京郊区县历史文化保护区共有7个(全市43个),大多在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郊区县所占的比例较低,国家级和市级均不超过20%,而地下文物埋藏区郊区县占78.6%;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方面,尽管北京存在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化村落,但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仅有5个;仍有2/3的名人故居、大部分地段的长城文化资源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总量较少(与城区相比)、类型多样、级别偏低、分布广泛、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等特点,郊区区县中门头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为丰富,且级别高、品位高、数量多,其次是怀柔区和通州区,延庆县、昌平区和平谷区最少。

此外,农业文化和自然山水文化保护与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首都农业功能的转变,农业文化内涵逐渐丰富,形成了传统农业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相互渗透、融合、并存的特征。民俗节庆活动、特色乡村/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农业文化创意、高科技农业等多种新业态涌现,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农业文化。自然山水文化通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各类公园(森林、湿地、地质公园)等载体也获得了有效保护与利用。目前,北京已建立100多家各类各级生态旅游区,其中自然保护区20个,总面积约136 500 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森林公园共31处,总面积约97 326 hm2;地质遗迹保护区8处,总面积71 327 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3%;风景名胜区共26处,总面积为222 420 hm2。

而当前面临的问题包括首都城市化/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之间矛盾突出,资源挖掘不够,过度的旅游开发对文化资源的保护造成不利影响,缺乏科学、合理、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府监管力度不足,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晰,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

2 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基于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在调查典型案例的基础上,从开发主体及政府参与程度、乡村社区参与程度以及资源利用与文化旅游产品类型三个方面,总结了以下较为典型和成熟的模式。

北京历史悠久,大遗址多处,规模较大,乡村地区有房山周口店遗址、西周琉璃河遗址、大兴团河遗址、房山金陵遗址、明十三陵遗址等。其保护和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将整个遗址区规划建成遗址公园,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房山西周琉璃河遗址;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结合,建成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如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等。这种整体开发模式既实现了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也有利于文物知识的科学普及与展示。

2.3.3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是以文化遗产为旅游目的地,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整合旅游要素,合理开发旅游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在合理的开发下,文化遗产旅游不但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7],文化遗产已成为北京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基础之一。

北京乡村地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样。目前主要的开发方式包括:将物质文化遗产及周边景观整体开发成为主题公园或旅游景区(点),如门头沟潭柘寺景区;将分散的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开发设计出遗产旅游线路,如北京即将推出的京西古道遗产线路、长城文化遗产线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较为常见的有开发节庆旅游活动、民俗旅游村、文化园等。

2.3.4 古村镇整体开发模式 村落作为中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脉络。而古村落是中华文化产生和长期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古镇古村落开发模式是以古村镇整体为开发对象,利用古村镇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民俗、审美等价值为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提供诸多旅游产品,如观光、休闲、度假、科考等,实现古村镇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留着一批有特色、有价值的古镇和古村落群,大多集中在山区,尤其是京西地区。目前,除了古北口古镇、爨底下村、灵水村、琉璃渠村等少数得到开发以外,大多处于正在开发或未开发状态。而面临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古村落旅游的兴起,北京的古村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北京古村镇开发大体归纳为古村镇观光游、古村镇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艺术之旅、轻松度假游等多种类型。古村镇旅游的开发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开发型、社区主导开发型和外来企业开发型。

2.3.5 文化节庆与创意开发模式 节庆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举行特定的活动,是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节庆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开发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节庆、集会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文化,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而且,对提高地区知名度,对本地区经贸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节庆文化开发模式是指以民俗节日、民俗文化、民俗活动为主题,以举办大型庆典活动为形式的旅游开发模式[8],大多以传统节日、农事节庆日、特色节庆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为契机,开展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北京乡村地区节庆活动开发起步较早,种类多样,涵盖了传统民俗节日(灵水村的秋粥节),特色农业节庆(梨花节、樱桃节、西瓜节等),非物质文化及民俗文化活动(晋南移民文化庙会、潭柘寺庙会等),以及香山红叶节、湿地文化节等生态文化节庆活动。

创意开发模式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它以乡村文化资源为载体,借助人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对其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提升和合理开发,实现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艺术相结合,以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需求。乡村文化创意开发更是无处不在,从非物质文化演艺场馆、特色园区、主题公园等的建设以及工业遗址改造利用,到创意项目策划,从物化产品(动漫、网络游戏、创意图书等)及影视作品的开发,到创意旅游商品开发等,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6 文化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 文化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基于区域文化资源与土地基础,通过挖掘和整合区域文化,以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体验开发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的模式,其目的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形象、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和提高生活品质。

这种开发模式通过文化综合体、文化创意园区、文化产业园区融合产业发展带、文化消费聚落等建设,最终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及文化体验目的地。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永定河文化综合开发、沟域文化综合开发,这类开发模式对打造区域品牌文化、提升区域文化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小结

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以独特的政治地位、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著称于世。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资源禀赋的差异,北京在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保护与开发模式。除了上述一些较为典型和成熟的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区域性和非普及性的模式例如自然风景区保护与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等值得今后加以关注和深入研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北京将会出现更多的模式和经验。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开始农业部开展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提出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其中强调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传承型也被列入“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这将为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在未来的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中,传统的模式将会继续得到弘扬和壮大,而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将给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带来新的思路,促成新模式的出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及其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将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 艳,张 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 27(3):509-512.

[2] 朱湘辉,刘凌凌.浅议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J].价格月刊,2008(12):48-50.

[3] 马 聪.政府主导型战略与建立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4):46-48.

[4] 金民卿.现代移民都市文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5] 周永广,姜佳将,王晓平.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4):36-41.

[6]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第2篇

一、方法科学,内容系统

该书整体内容系统、全面,论述方法科学得当。该书聚焦健康养生的时代背景,研究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通过从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歌唱训练和音乐表演艺术等多个领域对音乐与养生的内在关系进行论述,生动叙述了健康养生与音乐艺术的内在关联。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康养文化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第一,康养文化中蕴含了独特的情感意境和人文意境,在乡村振兴环境下,各类文化高度共享、自由开放,借助智慧媒介不断传播、交流,形成了新的文化传承体系。因此,想要破解康养文化的断层问题,就需要对不同文化理念进行合理收集、多元整合和时代转化,构建符合全新乡村振兴环境的文化传承机制。第二,我国康养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传播载体,其中汇集了浓厚的人文景观、民俗气息和文化资源,既是我国整个文化体系中的特色内容,也是见证农业文明生动变迁的有效记载。因此,在大众聚焦健康养生的时代环境下,充分挖掘康养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音乐元素,对其中所诠释、传递的情感理念进行全方位、生动展示,能更好保留乡村文化的精神本质,进而为乡村文化提供最真实的情感记忆。

二、融合性强,框架完善

该书融合性突出,通过讲述名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与音乐养生的关系、叙述了传统八音乐器、五行与音乐养生的内在关联,并且结合音乐艺术的不同类型,生动讲述了与音乐艺术的内在关联,全面彰显了该书的论述框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将音乐元素与康养文化相融合,其背景主要表现为:首先,在现代智能设备和智慧系统助力下,挖掘康养文化中的音乐元素,使其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具备基础可能。同时,要充分发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内容的多元性优势,为大众生动挖掘、全面展示康养文化的音乐元素和多元内涵。其次,乡村振兴推动康养文化进入全新发展、传承环境,尤其在现代文化体系建设影响下,康养文化的发展空间更加完善,文化形态进一步丰富。音乐对大众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积极、健康的音乐通过诠释情感、传递思想,能够积极感染听众。康养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休闲、健康的养生文化,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元素,合理发挥音乐功能,使居民及游客将音乐艺术作为重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态度。最后,在大众聚集健康养生的全新环境下,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康养文化中凝聚了养生、旅游和文化休闲、娱乐体验等多种产业要素,形成了完善、融合的产业集群,造就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将音乐元素与康养文化生动融合,丰富了产业价值,满足了大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三、聚焦现实,融入实践

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第3篇

(一)国外发展状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装修改造成饭店,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规划建设大农场、庄园,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乡村旅游尽管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但大规模地开展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可以说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乡村旅游得到倡导和较大发展,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对当地的乡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迅猛,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每年给法国农民带来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二)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都市郊区的一些著名景点附近产生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萌芽形态,主要以提供当地特色餐饮和兜售乡村土产特产为主要表现形式,此时的乡村旅游基本处于依托著名景区景点的自发和粗放式经营的阶段。第二阶段是1997年以后,乡村开始出现游客采摘等简易的体验类乡村旅游产品,逐渐开始有观光果园、观光花园和观光农场出现。采摘活动是这种经营方式的代表,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大都市区旁的乡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休闲度假的旅游度假村等乡村旅游经营业态。但整体上还缺乏有规模、规划好的乡村旅游形式。第三阶段是在2005年以后,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同时,“十一五”规划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开始高速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开始介入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发较大规模的农场,或者综合利用农村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等资源,提供较多样化的服务。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小了城乡差别,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京郊很多经营农家乐的农户不用到城市打工,利用所在农村的绿色环境,农家的特色餐饮吸引城市消费者,就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收益

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往的农村经济形式更多的是以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导,间或夹杂蔬菜及水果的种植,还有一些地区从事家禽家畜的养殖。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提供了发展契机,农家特色餐饮、民居住宿、土特产品销售、体验式农庄、农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创造了比原来的农村种植和养殖产业更好的经济效益,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三,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北京为例,北京周边的郊区山地分布密集,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等都具有较多的山地资源。过去,山区意味着交通不便、农民收入低、文化水平落后,而且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展开和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的便利为山区乡村旅游的落地生根创造了条件。北京近年创新了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沟域经济”。这些对京郊沟峪的区域规划促进了京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针对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客源需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形式,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近几年,北京乡村旅游业界通过不懈努力,在“农家乐”基础上,开发、培养了一系列差异化、有特色、受到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北京市旅游局也针对到北京郊区的自驾车旅游者和徒步旅游者呈迅猛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完善这些消费者所要求的服务范围和内容。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同化

以北京周边农家乐旅游方式为例,这些经营者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他们重模仿、缺创新,所以经营理念雷同。主要体现在农家庭院的建筑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都比较趋同,缺乏个性化色彩。

(二)乡村旅游经济的过度商业化

过度商业化造成有的农户为了从事农家乐经营,在自家院子旁私搭乱建许多简易设施,然后把这些违建设施承包给其他人经营。有的则是由开发企业投资,在乡村建立大型度假村、豪华酒店以及休闲或娱乐中心,走商业化经营的路子。还有的在景区或乡村附近建造所谓的民俗村,走所谓的民俗表演路数,借机强迫客人消费。商业化运作可以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完善农家乐的产品,增加农家乐的宣传力度,提高乡村农户的经济收入。但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将会使农家乐乡村旅游变味,丢掉传统和淳朴的乡情,同时也丢掉了农家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乡村文化特色。

(三)乡村旅游经营的管理缺失

各种经营组织对乡村旅游地跑马圈地,由于没有规划、各自为战,造成整体环境发展不协调,各家自扫门前雪使农家乐的周边环境无人关心,各家各户密集发展,导致旅游地往日舒缓、错落有致的院落变得繁杂混乱,非常像城市中拥挤的建筑,所不同的只是院子与高楼的区别。占地经营造成植被减少,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长此以往,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逐渐减小,乡村经济的发展将不可持续。

(四)乡村旅游环境破坏严重

乡村环境包括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家乐旅游所倡导的是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但一些地方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上却脱离自然、大兴土木、贪大求洋,不仅与农家乐乡村旅游朴素、本土的内涵相脱离,而且还破坏了农村环境。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

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防止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庸俗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保持乡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乡村旅游的魅力

中国众多的乡村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传承着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积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中国的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西方文化因子,难以保存中国最为原始真实的传统文化面貌。故而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文化差异,而这正是促使乡村旅游流行和快速发展的根本。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静态互动使乡村旅游产品蕴涵深厚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乡村旅游促进传统乡村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支持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并且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传统艺术发展,而旅游艺术品又可促进传统文化复兴。但是,目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动态互动除极少数是良性互动外,绝大多数却是恶性互动。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根据乡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特点统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制定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规划必须体现乡村文化,杜绝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杜绝出现乡村中的城市。按照村一级或镇一级成立专门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机构,按照旅游主管部门制定的发展建设规划,规范项目的管理,确保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乡村旅游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乡村旅游统一经营管理。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乡镇一级或村一级应该制定统一的规范和章程,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从申办环节到经营管理环节严格控制和监督,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不达标准的经营户进行摘牌并停止营业。保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经营的规范性,使其良性发展。

第三,由政府主导,配合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统一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开发核心景区景点,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采取公司推动的形式,即“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城市游客了解乡村旅游和乡村传统文化。

(二)积极寻找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结合点,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多元化

实践证明,一般的城市游客对乡村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为此,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以适应城市居民的需求。人们的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出游时往往有观光、休闲度假、品尝美食、增长知识、寻幽访古等多重目的。农民通过文艺表演、旅游服务、生产旅游纪念品、直销农副产品等方式来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由此可以扩大旅游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旅游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减轻农村经济因旅游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产生波动。

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第4篇

在国际化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的乡村特色和悠久的民俗民风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农业公园的发展恰恰是弘扬优秀传统乡村园林的营造理念,将园林艺术与乡村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并创造出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景观类型,它兼顾游憩、生活和生态功能。小城镇农业公园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公园对于当地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力展现。地域特色表达是农业公园建设的首要原则。在农业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应突出当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以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和芦柑果林为基础,建设创意性生态农业文化示范村,开展生态旅游。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镇是咏春拳(白鹤拳)的发源地,借助咏春拳的历史文化,辅以农耕地开发永春拳创意生态农业文化特色村。也可选择当地传统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项目,或在农业公园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中延续传统工艺,展现地方特色。这些传统文化的再现,不仅可以增加收益,还可宣传历史文化,让文明得以延续。在贵州省的乡村地带有一处融文化与自然为一体的乡村景观,即在田间种植油菜和小麦,利用2种植物不同的色彩组成奥运五环图案,每环直径约136米,宽约9米。它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与现代的奥运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冲击力的景观,不仅具有恢弘的气势,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渲染地域精神的有力表达,这一景观每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性是农业公园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农业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园区农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树林、河流、田野等,并在建成区内适当保留自然植被,将人工构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生态优先原则也要求公园内的游人活动和游人容量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以减小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自然资源与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创造既适宜休闲活动,又自然质朴的园区环境。同时,因地制宜也是农业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资源特点,建设过程中赋予的规划内容和模式也就各不相同。生态优先原则要求保护农业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景观不仅能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减弱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也能够增加公园的魅力,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虽然小城镇的土地资源使用相对于大城市较灵活,土地量也更多,但小城镇的土地差别性很大。首先,恰当的选择土地是建设农业公园的基本要求。土质较好的土地适宜于植物与庄稼的生长,以及各类园艺活动的开展;土层较薄的石质土地,适宜于放牧或建设活动场地。同时,生物多样性较好的土地区域,可考虑建设保护区域或保护与游憩相结合进行开发建设。除了土地的本身特性外,小城镇不同区域与城市的位置关系也至关重要。与城市较近的区域,即使土地拥有很高的生产能力,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保护和建设乡村游憩空间。总之,土地的综合、合理应用是小城镇农业公园建设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原则目前的观光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第二类是以旅游为主的观光农业。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是一种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并有效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高效推广示范农业开发形式。城郊观光农业是利用城郊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活动、乡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品尝购物等活动空间的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无论哪类观光农业,都可以销售大量的农产品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广成熟的技术和经营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景观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这为城镇及乡村带来很大的利润,是应该探索和推广的新形式。

整体性美学原则

在追求农业公园景观多样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农业公园景观的整体性。一方面公园要与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相融合,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公园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要相互联系与协调,无论是形式、材料,还是外观等要有所呼应,形成公园的整体风格,突出特色。人们从农业公园中获得的审美情趣是实现游人与公园的协调发展的关键。农田斑块、防护林网、水系廊道等不仅是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过程,也是人们活动美感的重要元素。

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开发;茶园;融合策略

我国茶文化不仅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对于具有丰富茶文化资源的区域来说,重视茶文化与旅游开发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弘扬茶文化,而且也有利于深化旅游项目的文化内容,继而在增加旅游项目吸引力的基础上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1茶文化与旅游开发的融合价值

首先,从旅游市场发展和社会大众的旅游消费来看,旅游开发工作需要与社会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在此过程中,具有丰富内容和内涵的茶文化能够吸引大量爱茶人士的关注,并对旅游项目周边的娱乐、购物、餐饮等行业形成带动,从而围绕茶文化构建起完善的旅游消费链,推动茶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协同发展。总之,茶文化与旅游开发的融合,能够有效拓展旅游受众群体,刺激旅游消费,对于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消费者的旅游心理来看,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项目,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而且能够体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社会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这种实现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旅游形式,恰好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深层次的精神体验和文化体验,并引导社会大众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茶文化作为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魅力。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项目,以茶叶的生产环境为依托,能够确保旅游者对茶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做出更为直观的体验,因此,围绕茶文化开展旅游开发活动,能够在弘扬茶文化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形式。从社会功能方面来看,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开发项目,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社会功能。首先,由于茶文化旅游产品具有着所有旅游产品都具备的共性特征,因此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娱乐游玩、放松身心的场所;其次,茶文化旅游产品具有独特性,其中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等内容可以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提升社会大众的素养。与此同时,茶文化中所具有的交际文化,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综上所述,围绕茶文化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仅能够实现与社会大众需求的对接,而且也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因此,具有茶文化资源的地区,应当重视茶文化与旅游开发工作的融合,以形成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对周边经济发展产生带动作用。

2茶园规划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创新创意不足

虽然在一些盛产茶叶的地区,茶园这种旅游载体形式已经十分普遍,但是许多茶园中的茶园主题、茶园景观以及茶园文化活动等都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茶园吸引力与竞争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另外,这些同质化的现象如果都能够有效彰显出茶园、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则对茶园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能够发挥出推动作用,但从同质化的内容看,许多茶园为了提升经济效益或者为了提升茶园吸引力,而以毁坏茶田为代价去建设硬质景观,而这些流行性的景观往往难以体现出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并造成了自然景观与茶文化内涵的双重破坏。由此可见,创新创意不足是茶园规划与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2.2文化特色不明显

茶文化与地域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内核,同时也是最能够彰显茶文化旅游项目魅力与吸引力的元素。旅游者选择茶园当做旅游目的地,不仅是为了观赏茶园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也是为了感受茶园所在地传统的茶文化以及相应的氛围。然而,在一些茶园的规划与开发中,茶文化、地域文化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茶园中可能有茶壶、茶杯等建筑造型,但与区域文化相关的活动项目却并没有融入到茶园建设中,这导致了茶园区域文化特色难以得到彰显,以及茶园文化内涵的欠缺。

2.3配套设施欠完善

一些茶园在规划和开发中欠缺对配套设施建设的内容,导致茶园出现了维护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这种粗放型的管理并不利于茶园多元化功能的体现,甚至难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这些问题在旅游淡季时体现得更为明显,如茶园中的茶室和餐厅简陋凌乱,路灯、座椅、标志标识等景观设施不完善,公共卫生间数量较少等,这些决定了茶园难以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也难以实现茶园自身吸引力的提升。

2.4产业发展失衡

当前许多茶园都将茶叶生产作为主要的工作,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茶园仍旧采用着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在这种背景下,茶园经营者在茶叶种植、茶叶产品宣传方面投入了很多,茶叶产量以及产茶带来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但同时这些茶园在自身审美性和可观赏性方面却存在着不足,因此茶生产与旅游之间的关联性与融合度较为欠缺,从而导致了茶叶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出现了失衡,其中的餐饮业、住宿业和零售业的发展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3茶园开发原则

3.1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原则

在茶园规划中,不仅要围绕茶树打造自然景观,而且也有必要通过这些自然景观彰显出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从而促使旅游者通过自然景观可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具体而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茶历史古迹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茶历史古迹主要是指茶人从事茶事活动或者其他具备纪念意义的场所。在茶园规划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这些茶历史古迹进行保护与修缮,特别是对于规划范围内的茶历史古迹,更应当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作出开发,从而与其他景观形成联动效应;其次,社会风情与自然景观的融合。社会风情包括茶风茶俗、茶文化活动以及其他与茶相关的文化传统。如在赣南地区,采茶舞是当地社会风情的一种,这种文化在茶园中的彰显,要求茶园能够提供良好的场地与整体氛围,从而使茶园具备浓郁的文化气息。

3.2功能性原则

茶园的开发不仅要重视实现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此,在茶园的开发与建设中,需要应用生态原理对开发过程与建设过程发挥指导作用,从而构建起良好的园内生态系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茶园所具有的吸引力,而且也可以向旅游者宣传生态环保意识,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而言,在茶园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首先,在茶树种植与养护方面,应当尽量使用农家肥,采用黑光灯、杀虫网诱杀害虫,同时有必要建设人工鸟巢,通过引鸟防治病虫害,从而彻底避免出现农药残留情况;其次,在茶园的整体规划方面,茶园的生态性也要与审美性相结合,其中,路、桥、涵、闸、渠以及绿化林网、水系布置等都需要形成靓丽的风景线。

3.3体验原则

在茶园开发过程中,对体验原则的遵循也是对旅游者参与性的强调,而重视与强调旅游者的参与性,能够让旅游者对茶文化旅游项目及其文化内涵做出更加深刻的认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与旅游行为已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对劳动的体验以及对生活的体验逐渐成为了一种旅游时尚,在此背景下,旅游者不仅希望在旅游景区进行风景观光,而且也更愿意在旅游景区参与手动参与体验活动,从中体验到旅游景区带给自身的更多乐趣。虽然茶园的开发在满足旅游者这一需求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一优势的发挥需要旅游项目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为前提。具体而言,在茶园建设中,处于可采摘期的茶叶能够供旅游者进行采摘和品尝,而处于成长期的茶叶则能够供旅游者参与日常维护与管理,如茶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当然,这一过程也要重视茶叶生产与采摘技术的科普,从而让旅游者了解更多自身感兴趣的内容。

4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4.1明确项目定位

在茶文化旅游发展中,需要根据茶园所在地具有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等,对茶园的类型、主题等作出定位。其中,茶园的类型决定着茶园所能够提供的活动项目、服务特色以及功能。具体而言,茶园可以分为示范茶园、文化展示茶园、休闲度假茶园、科普教育茶园、茶叶种植生产茶园和具有多元化功能的综合性茶园等。在茶园类型的确定中,需要对场地特征、资源特征做出充分的考虑,并对其他茶园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做出借鉴,从而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茶园的主题在茶园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茶园的景观风格与文化内涵。茶园主题的确定,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茶树的种植方式和品种等作出考虑,从而有依据地开展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从而彰显出茶园的创意与特色。

4.2合理规划功能分区

茶园功能分区需要对交通便捷性、环境保护以及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出充分考虑,各个功能分区之间需要体现出紧密的联系,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住宿需求等。与此同时,茶园功能分区还需要与当地茶产业相结合,明确茶园在茶产业中所具有的基础地位,从而确保茶园各个功能分区能够体现出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具体而言,茶园中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生产区、服务区、游览区、文化展示区以及综合管理区等。

4.3策划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

茶园开发的根本追求就是满足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确保旅游者能够通过茶园体验到茶文化带给自身的体验和乐趣。策划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不仅是茶园打造特色品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升茶园吸引力的关键,因此,在茶园开发过程中,策划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是十分必要的。特色活动项目的策划,需要对茶园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做出充分的挖掘与整合,同时也需要对旅游者的需求做出调查,从而实现自身优势资源、特色资源与受众需求的对接。与此同时,茶园还需要与周边景点相结合,进行大型活动项目的开发,从而提升茶园活动项目的影响力,丰富茶园的活动内容。

4.4制茶示范场的打造

制茶示范场的打造,对于普及茶文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制茶示范场的打造中,建筑所具有的整体风格需要以所在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场地内需要设置文物展览室、表演区以及教学区,展现当地茶叶发展历史,并为茶文化知识的普及提供必要场所,这对于提升茶园的文化内涵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示范场的景观打造来看,需要围绕茶文化,使用茶建筑打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如在制茶示范场中,可以制茶流程为主体进行雕塑、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使用制茶工具等实物进行造景,从而对制茶文化进行展现。

4.5定制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茶园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规范、推动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同时有必要树立定制化的服务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应用到茶品开发过程中。当前,许多爱茶之人会在新茶成熟之时来到茶产地参与茶种植劳作,而他们的目的仅为了能够品尝到新茶的第一缕茶香。当地的茶农将这些人称之为茶亲,而这一群体的壮大,也为茶园开发定制化的产品奠定了受众基础。在茶园中,可以根据游客喜欢的茶叶品种、茶叶口味定做茶礼,另外,可以利用茶树认购与分包的形式让旅游者参与到茶叶采摘、炒制的全过程中,使他们享受自身的劳动成果。

5结语

在旅游开发中重视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提升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让旅游项目呈现出多元化的功能。茶园作为茶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的产物,对于茶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在茶园建设中,有必要遵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的原则、功能性原则与体验性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则需要明确项目定位、合理规划功能分区、策划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同时有必要打造制茶示范场并开发定制化的旅游产品,从而提升茶园吸引力与影响力,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

参考文献

[1]孟庆威.生态茶园旅游开发现状及前景探讨[J].福建茶叶,2016(9):214-215.

[2]刘春丽.信阳休闲茶园生态旅游开发路径选择[J].焦作大学学报,2014(4):88-91.

[3]李丽娜.生态观光茶园对产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J].农业考古,2013(5):244-249.

[4]邱海蓉,冯中朝.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271-274.

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村资源;游憩体验;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20-03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与休闲游憩业的发展实践中,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休闲经济研究的重点。我国乡村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以乡村景观设计来规划游憩业的健康发展,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等层面来满足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家冯骥才曾提出“我们感觉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而对别的城市却越来越熟悉”。可见,从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游憩业,将传统民族特色、地方风格及传统价值体系融入到乡村景观设计中,既能够增强乡村景观的功能性和空间性,还能从文化渗透中保护和挖掘地方特色,传递地域精神和优秀文化品质。

一、地域文化、地域特色表达与景观设计资源价值

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文化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为生活而创造的一切设计形式及成果。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下自然景观的差异性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积淀,也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特定地域的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社会习俗等内容。简单来讲,地域文化分为自然环境资源、人文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三部分。自然环境要素多从气候、植被、水文、地貌等方面进行展现,通常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人文环境与人的行为,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不同地域文化符号或类型;社会环境主要反映某一地域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准则,也与该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状况紧密相连。地域特色表达是一个地区一些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色彩、形式等风貌,正如学者何小娥在《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改造》中所言“特色是对生活的反应,也是地域的分野,是基于地域历史、民族等特定时间、地点下典型的事物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更能够激发地域上的人们某种心灵的共鸣、感情的陶醉”[1]。

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与挖掘是依据一定标准,对相关地域游憩资源进行比较、判断,并从满足游憩者需求上来进行价值评估。自然资源中的气候,作为特定地域独特的气候形象,如庐山上的烟雨,黄山上的云雾,昆明的春光,雅安的雨;对于水体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溪泉潭池等,特别是水体的水质、水面的尺度、流速、岸线形式等特征,往往能够成为滨水游憩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承载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设计空间;地形地貌上的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不同地形地貌所形成的自然景观特征也为景观设计赋予了新的内容,更能够从地域特色文化的传递中增强地域性;在植被上表现为某一地域的乡土植物,如滨水区域陆生植物、浅水植物、水生植物等,还有植物与水体形成的各类滨水景观,如白莲池、红荷湖、岸堤上的迎春花、绿柳等。人文资源上主要表现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乡土风情、生活习惯及社会形态。如乡村环境中一些特色生产设施、历史文化遗址、乡村园林建筑、以及特定地域下的民间艺术、饮食文化、节庆活动、民风民俗等。

二、乡村景观设计中对地域特色文化的整合原则

整合是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各构成要素关联性的挖掘,积极从系统要素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架构中来实现新的秩序和综合。乡村景观设计是基于乡村多元化的景观资源,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的功能与联系,追求游憩空间的有机性和和谐性[2]。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资源进行整合中,要遵循三点原则。一是从保护生态平衡上合理配置游憩资源,一个优秀的滨水游憩景观设计是一个地域的名片,对于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品。在各类游憩空间资源配置上,要从现有地域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上,充分挖掘各类游憩功能,赋予地域特色;利用交通优势来形成快速有效的滨水游憩空间体系,便于进出;在内部交通与游憩景观功能划分上,要保障景观设计的完整性,特别是从景观资源的组织上要体现出相应合理的序列。二是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体现出时代精神。一个地域拥有自身的历史文化,而保护和挖掘珍贵的历史记忆,更能够从弘扬地域人文关怀与时代精神中,彰显地域特色。如利用历史古迹或建筑来构建景观,凸显地域的历史气息;利用地方民风民俗来挖掘独特的生活特色;利用历史与现代手法来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呈现等;三是注重景观设计中形象功能的渗透与融合,特别是要满足游憩需求。游憩空间的营造是满足游憩者需求的基础,对景观资源的开发要从观、玩、赏、乐中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因此,从乡村景观设计中渗透地域文化特色,将游憩产品与游憩者的体验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有景观、设施、服务来形成完善的综合体,便于游憩者从景观构建中来感受文化、历史、景观体验。

对于乡村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设计,在方法上要注重两个层次的协调,即游憩空间与乡村滨水带的整合。在乡村游憩空间内部资源整合上,结合自然绿地、水体等生态软环境,将之与各个功能区域建立纽带,并成为塑造乡村游憩空间的基本要素。其次在乡村资源与滨水游憩空间的整合上,要凸显自然环境与水体的和谐共生,将乡村滨水空间与乡村人文环境进行渗透,注重游憩空间设计的层次性,凸显各滨水带状的层次性,利用植被、绿地、桥梁、堤岸、步行系统来处理好游憩空间与自然水体间的融合。一般而言,对于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游憩空间的构架,主要以乡村建筑来界定,而乡村建筑又与地域文化历史相联系,并互相依托呈现地域特色。在乡村景观功能组织上,将滨水游憩空间行为与周边建筑进行联合,如利用滨水游憩功能将建筑延伸到水体之上;在视觉形象上,通过对乡村建筑结构形态的设计,利用建筑风格、建筑的连续性、建筑与自然景观的通透性等,实现滨水游憩空间的几何形状;利用乡村民俗风貌来优化建筑结构、色彩、形状、质感、比例、尺度等,使其景观视线满足游憩者的视觉通透性要求。乡村滨水游憩空间地域特色与丰富的景观视觉元素的融合,可以从休闲、观光、科普、度假等功能区分上,将空气、水土、文化进行渗透,增强乡村滨水游憩空间的历史感与文化底蕴,加深游憩者对地域特色视觉景观形象的印象。另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交通设施的合理安排,特别是在滨水区域将各功能区域建立连接时,交通路网布置方式、出入库位置选择都至关重要。

三、基于体验的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构建

(一)以体验为导向来配置乡村景观资源

体验是建立在外界刺激下形成的对周围景观环境的一种心理感受,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关注游憩体验,并从景观设计的主动性上来构建丰富的体验类型,从而为增强游憩者的情感和内心感受创造条件。以环巢湖滨水带乡村景观设计为例,巢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环巢湖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底蕴丰富,湖光、山色、朝霞、夕晖、奇花、林海、故居、古庙、名作、古塔等景观丰富,八百里巢湖风光,姥山、孤山湖心岛,共同构筑起滨湖沿岸湿地游憩体系。在构建游憩体验中应该从五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强化游憩者的互动参与性,从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上,围绕广泛的参与体验来增强景观设计的活力,让游憩者能够从中获得生活情趣和艺术体验。同时,乡村景观设计在层次上要关注游憩者的差异性,能够从景观设计中来提升文化与审美价值,满足不同游憩者从中获得相应的视觉体验和感知。二是强化景观设计的美学性,审美活动是游憩者参与旅游的基本形式,也是游憩者从发现美、探索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中获得体验的关键。对于滨水区域乡村景观设计的美学思想的渗透,关键是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提炼中,引导游憩者从中获得审美情趣和艺术享受。三是关注对景观资源整体性的融合,要从每个景观的组织、设计、构建中,将景观美学价值与乡村景观人文环境相统一,从景观的布局和有序安排上,凸显游憩者的体验,并从公共配套设施、服务设施规划上实现人文、自然景观的整体统一。四是注重地域特色文化的渗透,特别是结合环巢湖旅游带的人文精神,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中来挖掘差异化要素,构建乡村景观设计的非物质文化体系。鲜明的特色地域文化能够增强游憩者的心灵冲击力,并从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中感知不一样的艺术氛围。如对乡村原始民居、民俗、民族风情的恢复,营造回归自然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主题的设计与景观配置方法

旅游体验是基于丰富的参与性活动中,对于乡村景观设计与体验主题的构建,首先要从旅游体验诉求分析上来进行评价。不同的旅游者面对乡村景观时,其追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及旅游动机是不同的。少儿朋友喜欢新鲜的事物,对游乐设施、历史文化基地、民间传统节目、传统小吃的参与度较高;青年朋友乐于交际,具有一定的自主消费能力,热于通过参与性强的游乐项目来满足认知情感、体验的获得。如体验茶馆、购买文化纪念品、体验农耕文化等;中年游客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以休闲旅游为主,如参观礼教学习、庙会朝拜、体验农耕文化等;中老年游客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较强,对休闲项目的体育来放松心情,如传统礼教的学习、传统老年集体活动等。乡村景观设计在自身定位与分析中,要从旅游产品的开发商来表现人无我有的独特性。结合环巢湖滨水带不同地域的特色,从体现旅游主题上来充分挖掘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要素,以构建旅游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在在优化旅游环境上,对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多从拼接、时空、跳跃中来呈现。拼接法以客观景物为意象点,从自然景象的衔接中来追求统一性和协调性;时空法是将不同时间、空间的意象事物营造出贯穿古今的时空情境,为游客从中体验到打破时空格局的体验;跳跃法是从某一意象点转换至另一意象点,从各个意象点的转换中把握好过渡与承接,从而为游客获得全新的体验。

1.实体景观设计与规划

对于乡村景观中的实体要素,从体验视角来进行规划与设计,细化来讲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建筑的设计,从观赏上满足建筑结构的围合、屏障、背景功能,还能从体量、形式、色彩上与滨湖地域特色文化相统一,从而体现出独特的旅游体验主题。如在环巢湖乡村景观中的一些古学堂、古民居、古祠堂等内容,要尽力从保持原貌基础上进行布置,凸显建筑的古老氛围[3]。二是在道路设计与规划上,要做好对外交通和内部旅游步道的融合,乡村道路是连接客源市场与旅游地的纽带,在规划时要遵循景观性和便捷性原则,既要为游客提供进出便利,还要从两侧景观及环境优化上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内部步道设计,往往通过蜿蜒曲折的路径来营造不同的旅游体验和感受。如借助于地势特点来设置高低错落的步道,因地制宜的尊重自然资源现状,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增强游客体验,设置多样化道路线型,配合直线、曲线、交叉线等审美情感体验,迎合传统空间美学对游客感官的触动。三是对休闲设施的设计要合理稳妥,无论是小木屋、亭、台、榭、廊,都要从其品质上、空间便利性上进行专门设计,如避免人流密集、保持视野开阔、材料选择要个性化;对于旅游指示系统设置要清晰明了、与周边旅游主题相适应,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更要强化实用性。

2.虚体景观规划与设计

虚体景观对于滨湖乡村设计来说尤为重要,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将某一具体景观赋予特殊的人文气息,让游憩者从中感知到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如乡村民俗风情区域,在设计上多体现本地域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各类服饰文化、生活状态、民间技艺、婚丧喜庆、戏曲歌谣等。对于民俗村,在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展示上,要从景观符号化景点中来传递生活习俗和民风习惯,让游客从中体验、学习和感受,从而获得精神上与感官上的旅游体验。挖掘虚体景观,围绕乡村景观定位和特色[4]。从旅游体验主题是行渗透历史文化、街区风情、地方习俗,以及从历史文化时空视角来构建虚体景观。如结合乡村民间生活实际,让游客从“当一次本地人”主题中,参与做农家饭,参与做农活,参与到民间节庆活动中,体验传统服饰文化、民间音乐、民间游戏的多重感知,无形中增强了游客的情绪体验,也从虚体景观旅游体验中,实现了景观资源与游客间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乡村景观设计作为综合性规划课题,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方法上,都要强化游憩体验的方式及类型,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从视觉形象和空间环境的布置上,融入生态性、人文性特征,为游憩者营造独特的审美环境和氛围。在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达上,要结合地域性和时代性的衔接,从创建地域化乡村景观环境中,以保留、再现、象征、隐喻、抽象等手法来进行景观设计与表达,体现出不同地域乡村景观的异化与特色,丰富游憩活动内容,打动和感染游憩者的身心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何小饿,阮雷虹.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2):59.

〔2〕车珠琳,余伶莲,卢松.江淮圩堡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研究――以肥西县四大圩堡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4,(04):54-59.

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第7篇

找准文化匮根,让“文化扶贫”充分体现精准扶贫的内涵。在贫困地区,光纤、电路不畅,看电视、上网有很大困难,业余生活匮乏,打麻将、打牌、酗酒、迷信等不良嗜好在贫困农村地区泛滥。加上交通不便,更难走出大山感受文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发展,进而思想短见,看问题浅显,不利于邻里和谐、社会和谐。

一个封闭的文化环境只有自我,这不利于先进文化、文明融入。比如有的贫困地区,第一书记引进产业项目,准备搞乡村旅游开发,大部分人同意了,但是因为少数两个人,让产业没有落户。文化观念的淡薄,看问题短见,这对于精准扶贫来说是巨大的硬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源者,必浚其源”,畅通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下好文化扶贫“先手棋”势在必行。

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各地积极向上争取文化阵地建设费,吸引社会企业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补齐文化阵地建设资金短板。根据本地群众需要,引进适合群众发展需要的文化书籍;进行通村公路建设、电网改造、普及光纤通信工程。在丰富业余生活时,让群众更多感受到文化对农村产业发展带来的蜕变,以解决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培育乡镇社科联文化工作者,传承本地文化精髓。贫困地区有很多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借力国家文化政策,积极抢救发掘本地文化精髓,将其发扬光大,增强本地群众自豪感,结合现代文化,创新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让文化产品浸润人心,扶起困难群众的“精气神”。同时,结合本地特色,把文化与之串联起来,把文化与旅游产业合二为一,形成文化旅游一体化的致富综合体。

社科联工作者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同时,可以借助基层群众例会、讲坛等富有特色的乡村集会,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律、政策、科技、技术、农业生产等多种宣讲、科普,也可以结合扶贫攻坚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新四礼传承、家风家规评比等活动,让群众不出镇都能感受到文化魅力,进而开拓发展思路,激发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热情。

扶贫先扶智、精神物质一起抓。今年6月,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扶贫,大力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民间俗语称“人穷志不穷”,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写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至理名言流传至今,一再告诉我们人困难时不能失去志气、志向。扶贫亦先扶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而文化扶贫能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很高。

乡村文化与旅游范文第8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不仅自身形成了经济产业链,其衍生的陶瓷文化也在向各个行业渗透,其中旅游业受到的陶瓷文化影响显而易见,也是各行业中受影响最深之一,这既表现于景德镇的旅游开发与宣传策略中,也深烙在客源地的游客意识里。客源地对景德镇的印象,聚焦在游客脑海的是景德镇陶瓷文化,陶瓷文化是他们最为迫切要了解并要体验的景德镇文化。正是基于这点,研究陶瓷文化与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该项研究,需要陶瓷文化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就目前而言,该研究涉及到陶瓷旅游应用、陶瓷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学等方面的探讨。对于陶瓷文化与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试图从陶瓷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进行探讨。

陶瓷文化的界定

陶瓷文化界定,是研究陶瓷文化的重要问题。早在2008年,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做过一番论述,他认为陶瓷文化一方面体现于装饰上:“即为了提高产品美学品位,增加商品市场价值,由人工对陶瓷产品进行的装饰,包括造型、绘画、烧制等。这是对陶瓷产品所作的美化,将人的审美要求贯彻其中,以满足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审美享受。这是陶瓷产品制造人员艺术品位和能力的体现,是更直接的陶瓷文化。”另一方面还体现于陶瓷制作人员的主观精神和技能上:“一支稳定的陶瓷从业队伍,包括企业家、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长久从事陶瓷技艺的技工,他们所拥有的陶瓷文化观念、意识和情感是陶瓷文化的最高、最后表现,是陶瓷文化的最高境界。”并且认为陶瓷文化的内核是“和祥安康”。[6]景德镇学的建构者之一陈雨前认为:“所谓的陶瓷文化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它是由中国文化传统所决定的。”[7]这一界定从陶瓷的质地材料及制作谈起,包含由此衍生的各种文化。何裕宁从陶瓷衍生的各种文化谈起:陶瓷文化既包括历代著名的陶瓷工艺发明家、制作家及其创作的陶瓷作品,又包括古代制瓷作坊和古窑遗存、陶瓷民俗、陶瓷艺术以及反映古代制瓷风貌的历史街区,还包括为保护和反映古瓷文化而在现实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象。[8]何聪聪对景德镇陶瓷提出了比较独特的看法:“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民俗文化。景德镇陶瓷的工艺,也是丰富多彩,自成体系。它从原料的制备,胎体的成型、干燥、装饰与烧成及包装等,每个环节和每个过程,都有独特的工艺,构成一道完整的古老陶瓷手工艺文化的亮丽风景线。”[9]这种提法虽不太严谨,也可认为是对陶瓷文化的另一种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