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灾减灾建议

防灾减灾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防灾减灾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防灾减灾建议范文第1篇

2007年4月13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于2007年11月1日实施。无疑使之与国家地震局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法规融为一体。但我们认为,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并不一定随城市文明和科技进步同步减轻,相反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却呈递增趋势。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分析,由于美国地震易发区人口密度大为增加,如再次发生1906年旧金山那样的地震,死亡者至少数万人以上,财产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其综合损失指数会比1906年高出几十倍。因此,城乡建设安全重在强化设防及防灾规划,所有目标及努力重在做到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从立足中国城乡安全减灾建设的高度出发,必须为灾区设计“震不倒”的中小学,“震不跨”的医院及生命线设施,现结合“5・12”四川汶川大震,特提出如下研究建议与思考:

建议1:有重点的启动全国城乡综合减灾规划编制

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虽强调它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也说明总体抗震要求应与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减灾策略和对策相适应,但并未明确如何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防灾规划之中。我们认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仅仅是城乡减灾的单项防灾规划,面对安全发展系统的城乡建设,面对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十一五”综合减灾规划》,必须从国家及城乡总体高度确立编制城乡综合减灾规划。

具体建议:要选择重点,突破单一灾种防灾规划的局限性,着重解决城乡综合减灾的共性问题,用综合减灾规划协调联动,协调应急预案,协调综合减灾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等;2004年12月7日《北京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规划研究》经过北京规划委员会评审,它作为一个“亮点”成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30年)修编中的重要成果,因此可供城乡综合减灾规划借鉴。

建议2:确立城乡安全发展的系统观,开展城乡巨灾综合管理与技术对策研究

城乡建设的安全系统首先对安全能力及脆落性评价有要求,它要求各级政府面对不测事件要体现出现代政府公共安全行政的战略性思维,具备应对社会危机的规范行为。衡量其能力,重在培育政府的危机承受力。强调综合减灾管理的系统观,旨在获得从“预警”到“控制”能力,从“识别”到“减少”脆弱性,从单灾种的“特殊”到全灾种的“普遍”预防,从“个体”防护到汇聚成“社会”的力量等。强调对城乡巨灾综合技术的对策研究尤其要汲取并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作为多震国度,其经验之处在于将防止巨灾与城市化战略非常充分地联系在一起。日本在其早期的城市化防灾进程中,也是将重点置于建筑本身上,大量惨痛的教训让他们痛悟到研究防灾技术十分重要但必须透彻了解城市化建设中地质结构不能有“硬伤”(地震和活断层分布),这就要求城乡安全减灾科技工作者要从城市的地理、历史、地质构造等综合要素出发,研究真正适宜城市安全的建设项目选址,这是站在系统观上看城乡安全发展的薪新技术与管理新理念;

建议3:中小学(含托幼)、医院要成为城乡建设“特别保护区”

2008年10月8日是“国际减灾日”、联合国早在2008年3月便确定了“防灾减灾重点在医院及弱势群体”的主题。但从目前灾区反馈的受损严重的情况看,中小学及医院的建筑尤其明显:都江堰市中医医院病房楼垮塌;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教学楼垮塌,24班的千余学生被埋在四层楼的废墟下;梁平县文化镇小学教学楼垮塌;都江堰向峨乡中学主教学楼垮塌;北川县北川中学六至七层主教学楼塌陷i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执行主任强调,医疗体系受损会再次造成毁灭性灾难。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冲垮了印尼整个国家医疗系统,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受益人。亚齐省北部61%的医疗设施被毁,大约7%的医务人员和30%的助产士丧生。它进一步强调:建造一所安全的和不安全的医院,在投资上没有很大区别,但直接导致的生与死的社会结果却完全不同。为此联合国要求:(1)确保医疗设施的抗灾能力,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生命;(2)在突发事件中和灾难后最需要的时候,确保医疗设施和服务能够持续有效地工作;(3)提高医务人员及相关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包括应急管理能力等。

这里不追问为什么四川汶川大震中学校及医院损毁严重,而特别希望降半旗哀悼时,首先要从四川每个灾区的校园或医院开始,国家要做出特别规定:中小学(含幼托)、医院等建设项目要成为该城乡的“特别保护区”,其硬件设施建设要真正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其具体措施是必须保证国家甲级设计的施工单位去完成,绝不可因资金短缺压价而放任不管,在此基础上还要重审相关设计标准的安全项目,最大限度地落实联合国“国际减灾日”的目标要求:

建议4:开展农村住宅抗震防灾设防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超过80%的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农村,由于经济的制约,长期以来广大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2006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令,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意见的通知》。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23个省(市)组织了该工程,20个省(区、市)编制了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的设计图集。但“5.12”四川汶川大震所暴露出的数十万间倒塌房屋看,平安农居极不乐观。由汶川大震房屋倒塌严重,唤起长久淡漠的房屋抗震意识;由汶川大震农居的极高坍塌率,联想到在异型建筑充斥城乡的当下,我们的城市的防震安全就一定有保障?

“5.12”大震已造成灾区数十万间房屋损坏,虽也有现存建筑物,但从防止余震及次生灾害人手,必须加快对受损各类建筑的风险评估,这不仅是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要求,更是恢复重建工作的基础支

持。民政部在《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范》中要求,依据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切实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按现有情况看,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依据其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上的综合优势,在“大安全观”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城乡建筑受灾风险的评估中,不仅为救灾,更要为大力推进的城乡防灾减灾综合规划奠定技术与数据基础;全国大中城市真正编制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的廖廖,因此按2007年10月实施的“国家十一五综合减灾规划”要求有较大差距。从“5.12”大震的考验看,更暴露出我国城乡防灾规划上的漏洞。为此建议:

其一,借“5.12”大震,应最大限度地要求各省(市)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编研城乡综合减灾规划,其中一定要包括农村新村与新农村建设的防灾对策。

其二,借“5.12”大震垮塌的绝大多数是民房的事例,启动我国农村住宅设防实施对策研究等项目,从多维的经济性,从农村应急管理的迫切性、从农村生命线系统建设的欠完备性,建立“平安农村”的模式,切不可因为资金不落实,再让农村不设防局面延续下去。

建议5:“奥运工程”及“世博工程”的综合安全建设风险应再评审

四川汶川当地的设防烈度为六度、七度,8.0级浅源地震在当地造成的破坏力相当于烈度11度或以上,已经远远超过当地设防水平。现在某些城市一般按7度设计的建筑,如果没有特别考虑,面对9度以上的毁灭性地震,必倒无疑。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2010年上海世博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因此面对每一次“灾事”,正确的态度是要从错综复杂的发展中找到对我们有用的要素,发现我们自身安全建设中的弱项,我们是不是必须考虑到一旦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特大城市发生,哪怕是震级略低于四川汶川的地震,我们的城市如何能够保障安全,这是一个极其严峻且极待回答的问题。而在日本东京,它的所有防灾准备都面对于东京,如果一旦发生8级以上巨震,东京会怎样?城市能否应对不测?这才是我们应学习的城市最大威胁状态分析的安全应急建设模式。北京的安全奥运建设尽管已很完美,但仍要如临深履薄。我建议针对2008年北京安全奥运建设的现状,必须强化安全减灾的综合管理;强化安保与防灾减灾一体化的应急管理模式;加强志愿者安全文化素质教育为先的灾难心理教育;启动舆论与宣传手段,介绍北京有效的安保措施,讲述发生在历届奥运会上的不测;从“安全奥运”场馆建设上更应再作一次“拉网式”的事故隐患排查及演练等。

建议6:城乡建设界应将防灾减灾继续教育制度化,并筹建“国家防灾抗灾技术学习馆”

国务院已确定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全民自觉接受防灾教育的好时机,要抓住机遇,做到深刻彻悟:大地震作为人类灾难的极致,即使在不能成功预测时,也要使那些悲剧不那么惨烈;大地震属地域性灾难,如何防止并减弱它的社会振荡及影响,是城乡建设界必须关注的焦点;大地震虽已蒙上了历史的尘埃,今日反思,是否要深入究其震害及房屋倒塌的内在机理;大地震给今人的顿悟是如何高举“科学减灾”的旗帜,客观地对灾情发生从预报、预警、防范、救援到抢险、恢复作一个全过程的分析;大地震使我们深感,人是渺小的,但在与灾害的抗争中,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有所为。在这场较量中,人性如建筑一般经历了破碎与再组合。灾害虽可抹掉一切城市的痕迹,但人类及其人性的力量最终会获得对防震抗灾有科学理性的全新认知。

防灾减灾建议范文第2篇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二、中小学防灾减灾日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三、为什么“防灾减灾日”期间要在学校开展一次专题教育活动呢?

在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一个孩子,将影响一个家庭,因此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将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借助这项专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进一步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普及。

四、防灾减灾口号:

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时时处处防灾患世世代代保安全;宁可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和谐社会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

五、防灾减灾日,你参加了什么活动?参加活动后的有何体会?

防地震快速疏散演练,灭火及火海逃生演练,预防毒气演练,听了学校组织的紧急救生知识讲座等。

体会:防灾减灾与人民群众的生命、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工作。我参加防灾减灾日的一系列活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为今后平安生活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我将进一步努力学习和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为家庭平安、社会平安做出贡献。

六、请你就如何防灾减灾提出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2.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3.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4.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防灾减灾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作用

中图分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29-01

天气气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年我国都会因自然灾害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或者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防灾减灾中气象工作的作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面临的形势

1.1 农业气象灾害引发的损失日趋严重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改革与创新,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加重,自然灾害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使得农业遭受巨大危害,农民经济收入逐步降低,对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2 气象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伴随国家、人民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气象灾害引发损失日趋严重相互矛盾的逐步激化,气象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气象工作受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等是前所未有的[1]。这给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挑战和机遇并存。

1.3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专业水平有待强化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涉及面广,与农业密切关联,由此对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要想强化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精准性、构建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健全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降低气象灾害构成的威胁,就要求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自身专业素质,更好地投入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

2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的策略

整个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技、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气象工作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 强化观测点建设

受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转变,农业为改善生产规划致使农业布局、需求不断转变的影响,观测网络务必要进一步强化建设。鉴于此,应当对观测点网络予以健全,建立进一步高效、优质的监测网络,确保对气象数据监测的快速、准确。此外,针对当地气象部门而言,应当及时采集对应管辖区域内的预警信息、各项要素等资料,建立科学准确的数据库,为农业减灾防灾提供数据帮助。

2.2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对减灾防灾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气象作用发挥提出了进一步严苛的要求。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将强化农业气象天气预报时效性、准确性作为着手点,结合特色农业、农业设施等实际情况,强化对防寒、防洪等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抵御。对于基层气象部门来说,应当在上级气象部门的指引下,实事求是,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对农业气象管理工作进行划分,进而保证工作准确高效地实施[2]。

2.3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需要多部门联合建设,各部门之间进行准确的分工协作,且必须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指导原则。在建立实践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就农业气象灾害各种不同水平层次,构建有效针对的应急计划,依托科学适用的对策,切实抵御农业气象灾害,防止引发严重的损失。始终遵循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等基本原则,健全一系列责任制度。同时,强化预警接收设备建设,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团队,在各个乡镇对预警信息工作站开展设置,并委派专门人员对其开展管理。此外,要进一步促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强化不同部门相互间的交流,全面凸显相关气象工作者的作用,保证提供的气象信息准确,传送顺畅,保证在农业防灾减灾中起到指导作用[3]。

3 结语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加强气象工作的建设,优化相关资源,加强气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农业防灾减灾中气象工作的作用,面临的形势,强化观测点建设,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积极促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序开展[4]。

4 参考文献

[1] 姜爱红,王志龙,谢辉,等.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3(3):142.

[2] 宾雪,宾雍伟,周玉文.永州市区域气象站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19):162-163.

防灾减灾建议范文第4篇

摘要:高校灾害防御意识教育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课程的现状,旨在探讨通过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各种灾害事件及其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救观念,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与技能。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迫切需要广泛开展灾害教育以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更好地开展。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防灾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校;灾害教育;防灾减灾;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U4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01-04

随着极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加强了灾害的教育,同时越来越重视防灾减灾的研究。纷纷加强了对灾害防治的研究和教育。我国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受灾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大灾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灾害教育意识相对较差,民众缺乏灾害相关知识、防灾意识不足、防灾技能较差,使得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致力于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是国际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1],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2]。灾害教育需系统化,才能使大学生掌握基础的灾害知识,对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3]。

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区域,面对突发灾害,怎样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正确认识灾害的种类、规模以及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校大学生也即将步入社会,在充分了解灾害相关知识后,对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知识,提高公民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大学生灾害救护知识与技能较缺乏,学习灾害知识和技能的意识较强,但高校开展灾害教育内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形式单一,学习需求与教育现状存在矛盾,大学生获取的灾害教育知识远远不能满足防灾、自救互救、应灾的需求[4]。灾害知识的教育十分重要,灾害一旦发生,灾前准备充足与否以及紧急情况下应变灾害的能力高低,对及时选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危害和自身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灾害频发,形式严峻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繁,灾害一旦发生,灾害的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十分惨重,其原因主要为:

①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孕育灾害发生的条件十分优越;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十分不足。所以,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对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对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进行了统计,发现全球共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共54起,我国占8起之多,我国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同一时期全球因灾死亡人数的4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据统计,每年因灾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00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区人口密集,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国内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灾害以及灾害发生后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当前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十分艰难,形势严峻。

(二)国内灾害教育起步晚,比较缺乏

灾害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灾害的认识,培养人们具备良好的防灾能力,更好地应对灾害发生时带来的突况,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6]。我国开展灾害和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时间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100年前,新西兰就已经开始在学校进行火灾演练,1977年明确把自然灾害与民事防御纳入学校教学大纲[7];日本学校开展灾害教育已有30余年历史[8]。而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代中期才开展灾害教育,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时间较晚。

汶川地震后,我国提出要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少专家也呼吁把灾害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9]。总而言之,随着灾害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灾害与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宣传减灾与防灾行动,让人们意识到灾害带来的危害。但关于灾害的教育方面却明显不足,人们不能准确的判断灾害来临时该采取何种方式来保护自身安全。国民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还相对薄弱,人民群众对灾害认识严重不足,影响灾害发生后防灾减灾实施的效率,灾害教育有待加强。

(三)大学生防灾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必不可少

大W生是将来社会的主力军,在灾害预防、应对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①灾害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全球性问题,在灾害和意外事故频发的当今,灾害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难以磨灭的伤痛[10];②因为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高[1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连串问题,为减少大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对高校普及灾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12];③因为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毕业以后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岗位和层面,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13],有利于普及灾害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灾害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安全系数,也能帮助周围的人逃生、自救互救,减轻伤亡率。

二、高校灾害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灾害教育的现状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灾害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高校中却缺乏相关灾害教育课程。调查中发现,学校教育排在大学生获取灾害及减灾知识主要途径的最后一位,仅18.3%的大学生参加过救灾演习等活动,这说明学校对灾害知识及防灾减灾教育不够重视,大学生对防灾教育和防灾演习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更不具备相应的防灾技能和素养。如:俄罗斯的人民友谊大学2003年发生大火灾,在同一座楼里,我国11名留学生无一逃脱,而日本几十名小学生却全部存活。另外,在一份对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减灾意识,但存在明显的灾害基础知识不足、减灾行为不正确等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对灾害问题了解不足,不具备基本的防灾、减灾能力。调查还显示,大学生获得灾害及减灾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电视、网络、书本和报刊,学校教育排在最后一位[14]。

(二)我国灾害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何在高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更好地开设防灾减灾教育课程,是高校教师在灾害教育过程中面对的一大难题。而在高校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开设过程中,并未达到教育的目的,总有一些不足之处。当前,高校开设的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知识讲授,忽视技能培养。高校开设灾害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讲授为主。老师在课堂上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停留在理论讲解上,这样的讲解方式对相关知识的传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缺乏实践,与灾害教育的特点不相适应,并未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主要达到让学习者具备正确的灾害与防灾减灾素养、技能以及思想的主要目的,在面对灾害时,能够正确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老师单纯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防灾减灾知识,一方面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不能达到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应当让学生具备正确对待灾害的态度,切实掌握一定的防灾技能,这是当前灾害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2.虽有开设课程但考核不足。我国各个高校在教育部和主要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都会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都属于选修课的范畴,有的高校甚至没有相应的教学课本,且课程只是注重开设,对课程的监管力度十分不足,考核过程中与其他基础课程基本都采取闭卷或开卷的考试模式。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虽然拿到相应的选修学分,但是并未对灾害与防灾减灾的认识有多大提高。

3.灾害教育课程开设散乱,缺乏延续性。高校在灾害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比较散乱,课时分配不均。高校灾害教育课程的开设系统性不强,许多学校主要把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时期,过后不再开设,没有形成延续性和系统性。而且,高校灾害教育大多按照学校安全教育相关规定传达安全知识的相应内容,对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并未学到真正的知识,相应防灾技能也十分缺乏。

4.教学方式单一,忽略防灾演练。灾害与防灾减灾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主要以讲解为主,与灾害教育的特点相悖,没有起到灾害教育的真正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要求及目的。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过程中应当添加一些模拟逃生等实际防灾减灾教育内容,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技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防灾演练过程中绝对不能形式化,认为只要有了防灾演练,灾害教育的目标就达到了。防灾演练具有仿真性、体验性等特征,这样的教学形式是对教学的检验,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中,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防救灾能力,让学生在面对灾难时做到不慌、不乱、有序地疏散以及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

三、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思考

研究者自2008年开始,一直在云南大学开设全校性选修课《灾害与防灾救灾》,选课的学生很多,该课程得到学生喜爱,效果很好。课程开设后,学生不仅学习到系统的灾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防灾减灾的能力。现对多年来讲授《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经验总结如下。

1.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实战演练。防灾减灾课程教育以讲授为主,只能起到相关知识的传播这一目的,但在预防灾害的发生以及养成良好的防灾习惯等方面却不明显,学生不能更好且快速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要加强防灾模拟演练等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在实际行动中,充分掌握灾害与防灾减灾技能。当灾害发生时,才能保持冷静,做到不慌、不乱,从容面对。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改变教育观念。高校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开设普遍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校不够重视,不能满足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实践性和效率性。为此,应当推进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教育的改革,将课程系统化、有序化。另外,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开设课程,让学生起到了解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防灾减灾的技能。因此,要改变教育观念,要有针对性地对发生频率高的灾种进行专门的训练。

3.救援队和实习基地的建立。建立救援队和实习基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灾害发生时现场的种种状况。当前我国建设的救援队和实习基地数量还很少,在此方面还有十分优越的发展空间。救援队和实习基地可以通过社会、家庭、企业等联合起来建立,这样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还能起到宣传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的目的。这样能让学生在真实模拟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让其更好地掌握面对灾害时该如何预防、减轻以及损害,提高学生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能力。

四、总结

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教授灾害基础知识,培养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这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大学生防灾、应灾、减灾以及救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灾害教育通识类课程的开设也积极响应了21世纪以来教育部提出的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精神。

另外,通过使学生认清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灾害问题,培养其减灾防灾的责任感,增强其灾害意识。灾害教育作为一种基础素质教育,还要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处理灾害问题的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这个灾害发生频繁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掌握较多知识、推进时代进步的群体,应该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灾害形势,更应该了解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在关键时刻自救和救人。

参考文献:

[1]张英,国外地理课程中的灾害教育内容概况[J].地理教学,2013,54(2):54-55.

[2]文彦君,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灾害教育课程集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73-176.

[3]李益敏.暮τ敕涝旨踉[M].气象出版社,2012.

[4]时春红,任小红,张银华,等.我国大学生灾害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14,28(11):4111-4113.

[5]傅志军.灾害科学研究[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7:9-21.

[6]张英,王民,谭秀华.灾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灾害学,2011,26(1):109-117.

[7]韦杰,朱娅秋,罗娜.高等学校开设灾害地理学通识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6):189-190.

[8]Shaw R,Kobayashi K S H,Kobayashi M. Linking Experience,Education,Perception and Earthquake Preparedness[J]. Disaster Prevention & Management,2004,13(1):39-49.

[9]张英,陈红,谭秀华.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的中学灾害教育及实施建议[J].环境教育,2008,(1):71-72.

[10]李宏.大自然的报复[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3.

[11]陈天娇,季成叶.中国大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205-206.

[12]陈玉英,张正黎,黄兰芷.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3,42(12):1434-1435.

防灾减灾建议范文第5篇

1、 地域广、人口多,减灾救灾工作压力大。__县南与____相望,北与__市相邻,南北距离近100多公里,如遇有紧急灾情,救灾工作压力特别大。虽说现时交通比较发达,但也有个别特殊地段无法提供快速反应的保障。如本县__镇__村,地处__边,这里的人世世代代与__洪水打交道,至今这个村还没通公路,是全县仅有的少数未通公路的村庄,如发生灾情,一定会给救灾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 水患仍然是本县减灾救灾的永恒话题。__县地域特点是三面环水。特别是__防汛长达143公里,是全国__防汛最长的县级单位。1998年的特大洪水给__中下游敲响了警钟,自此以后,国家对__防汛的整治投入了巨资,也取得__安澜的实效。随着__大坝的兴建,__这几年里算是安然无恙。但是大自然的事情决非是人们所能预料的,因为__毕竟是悬在__与洞庭湖顶托的这把箭上,千万麻痹大意不得,只有平时提高认识,并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才能做到胸中有数,临时不乱。

3、 风灾、旱灾是不可忽视的灾害。__地处洞庭__,__水库西,两大水源接连,浩荡__又处于湘西北、__大山的峡口中,一遇到气候异常就会产生异反映。这里每年5——6月,龙卷风特别活跃,历史以来,__就是闹龙卷风最利害的地方。1985年的一次龙卷风,倒塌房屋200多栋,周沟乡的一个小脚老太婆被龙卷风卷上了天,然后又慢慢卷到地上。因为环境被破坏,尽管号称“百湖之县”的__同样旱情经常肆疟。2011年秋冬春夏连旱,__境内江、河水位超低,内垸河渠塘堰干枯,全县农作物普遍受灾,水产业严重受损,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05.6万亩,水产受灾面积82.8万亩,逼得__县委、县政府作出了“把抗旱保春播促春管作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头等大事,把抗灾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重要工作来抓”的方针措施。县里以民政部门成立了减灾救灾专班,全力以赴,全面参与,才保证了灾区灾民的生活基本稳定

1、为加强对全县综合减灾工作的领导,相继成立了县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县应急办、县减灾委员会。为促进整体联动,实现网络体系的综合协调与快速反应,在县减灾委员会成立统一协调下,全区形成了县、镇、村三级综合减灾工作联合机制。民政、气象、农业、水利等部门基本实现了灾害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了灾情会商机制,对全年灾情进行预测和评估。

2、为建立规模适度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坚持每年对全县的乡镇灾害信息员进行一次专门培训,并组织考试,从而提升了信息员的业务能力。

3、为确保救灾资金的有效使用,每次下拨专项资金,均在文件别注明支配范围,以警示各地规范使用资金,每次下乡进行检查工作,都会检查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在救灾资金发放形式上,通过“一卡通”银行直接转入受灾群众个人帐户,有效杜绝了资金发放漏洞。

__县由于自身特点,灾情频繁,减灾救灾的次数、灾民人口比其它地方多,历届县委、县政府,特别是代行政府行政的民政部门一贯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且在实践中积累总结了一套有别于其它地方减灾救灾的经验。但在实践中也暴露了诸多存在的薄弱环节,这是需要认真予以总结和重视的。

1、 重救轻减,两者工作不平衡。在整个救灾减灾工作中,高度重视和防范救灾工作,相对应减灾工作运转中,因资金问题导致两者工作不能一致同步运转。

2、现行救灾救助与地方财政不相适应。现在的救灾投入主渠道仍是国家和省级财政,按国家救急分级负担的政策进行救灾资金分配。县乡两级财政基本上少投入,分级负责的救灾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3、救灾的配套设施还有待添置。减灾救灾是政府一项重要工作,但也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旦出现灾情就需要多部门联手,反应要快,措施要得力,减灾救灾效果就好。比如交通问题、食品、药品问题,这些配套问题是要全面以考虑的。

1、增强公众减灾救灾意识,让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以每年“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群众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提高公众灾害防范和处置能力。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根据省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

通知》精神,今年__及早进行了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2、 建议上级政府对__这个防灾减灾大县,财政穷县出台专门政策,重点倾斜防灾减灾中的资金,足额解决“防”“减”灾的公共资金需要问题。从调查情况看,__县现在防灾减灾急需解决基础建设中的“热”点“难”点,比如水患中的防范薄弱环节、村民饮水、就医、等等问题,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本着“实事实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拿出通盘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行可方案。做到防范于未然。

防灾减灾建议范文第6篇

一、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代全球信息化和国际社会一体化使得破坏性地震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局部的破坏性地震,不仅给当地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造成冲击,特别是地震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和社会功能的紊乱与失效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形成对政府和社会职能管理部门的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线工程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各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关联更加紧密,能源、水利、交通、通信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和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国内关于防震减灾的研究多停留在自然科学领域,更注重其专业性;关于公益广告的研究多属于人文范畴,多侧重于对广告文本和广告表现的探讨。而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还不为多见。

2、中国5•12地震引起了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我国利用公益广告进行防震减灾宣传的缺失。公益广告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公益广告应该成为宣传防震减灾信息的重要方式。

4、本论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去研究公益广告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将防震减灾知识的科学性和公益广告所能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对防灾类公益广告的研究,使地震科学的知识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接受和理解,以达到普及地震科学知识。

二、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内涵与公益广告宣传的体现点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公益广告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并运用创意独特、内涵深刻、艺术制作等广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诱导社会公众。公益广告的诉求对象又是最广泛的,它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公益广告拥有最广泛的广告受众。

1、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内涵与公益广告宣传的体现点

(1)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①地震监测和速报;②前兆信息的捕捉; ③地震预测预报;④群众性地震动物宏观网络;

⑤建立重点地区防震减灾系统工程。

(2)地震灾害预防体系

①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②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估;③地下隐伏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④抗震能力较弱建筑物的加固;⑤村镇要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公共设施和住房。

(3)地震紧急救援体系

①破坏性地震预案及相关预案的制定;②生命线应急保障队伍的组建、完善及演练;

③地震应急救灾指挥中心的建设;④地震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

⑤地震应急专项资金、救济物资、药品等储备。

三、公益广告在三大体系中的运用

1、公益广告在三大体系中的创作的原则和特征

思想政治性原则

例如:2009年6月3日,广西贵港市工商局积极组织全市企业、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单位参与由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文明委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优秀公益广告评选活动。参评广告作品涵盖防震减灾、反腐倡廉、讲文明树新风和遵守交通规则等内容。

2、公益广告在在三大体系中的创意程序

查寻资料----阐明焦点(即中心);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严重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瞬时性和次生灾害连发性。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形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地震孕育因素与背景。同样,在预防、减灾的情况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公益广告设计前,就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详尽查阅资料,围绕该区特点,形成主要焦点主题。

创意构思----形成多种创意观念,并以基本观念为线索,修改各种观念,形成各种方案。

导优求解----评价多种初步方案;确定和执行最优方案。

以xx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为例:

充分利用现场咨询、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平台或媒体,借助展板、横幅、招贴画、小册子、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品,向社会民众有效宣传防震减灾法规知识、地震知识、地震应急、核辐射以及自救互救常识。继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争取创建2个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并申报省地震局验收。在学校建立一年级新生入学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工作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共同建设并向省地震局申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针对不同群体,组织专家,深入各地,继续开展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应急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等各种培训和讲座。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不一定求全,但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宣传教育与当地文化有机结合,构建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宣传载体。

参考文献:

防灾减灾建议范文第7篇

我局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全年未发生事故灾难及各类突发事件。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1.组织领导。局领导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年初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成立了科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形成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人员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将责任落实到人。并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之中,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学习,注重宣传。为进一步提高我局应急整体素质,经常性地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本单位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应承担的任务和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学习和实践中,干部职工的应急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局对应急管理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法》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真正做到了突发事件应对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增强了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让广大群众掌握防灾减灾及突发事件应对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忧患意识。我们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大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宣传活动。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送科普知识下乡,共发放各类防灾减灾知识材料2000多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扩大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增强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做到处急不慌,防患于未然,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突出问题及工作建议

防灾减灾建议范文第8篇

《中国城市经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政府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国务院总理及随行8个救灾工作小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在此后的抢险救灾过程中,我国政府的快速反应和有效组织有目共睹,也赢得了国际赞誉。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应急机制在经历了非典、洪灾、大冰雪等频发的灾害之后,已经完备与完善,并跨入国际领先水平行列呢?

金磊:一方面来看,这确实体现出中国应急机制运转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效。近年非典、洪灾以及暴雪等突发灾害频繁,中国积累了大量应急经验,并于2006年1月公布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进一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今年5月1日则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保机制化和透明化的抢险救灾应急体系。在地震领域,早前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8)、《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等。

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在灾害处理和应急管理上还不健全。总理第一次奔赴地震灾区,非常感人,令人敬佩。但执行力是需要落实在各个层面不同的人身上的,人的安全素质、人的安全责任心、人的安全投入做的够不够呢?我们在研究灾害本身及其影响的同时,必须要跳出震灾看城市安全,要站在城市高度去关注城乡发展中一切灾害风险所引发的问题,反思经验教训,否则就会重蹈覆辙。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地震,倒塌房屋1.8万间,损坏15万多间,那次教训告诉我们:农村民居不能再不设防了;而这次大地震农村民居大量倒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都表示要加强住房的安全建设。是建设部、地震局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实施吗?不是,大致归纳一下,有40多个法规。问题是缺少执行力、缺少落实。

应该承认,与地震多发的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居民防震教育和意识还不够强,近年来地震多发生于西部人烟稀少地区,日益繁荣的人群密集区缺乏警惕。在日本每年有法定的“防灾日”,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首相与全国200多万人投入到防灾演习中,针对如果东京等城市发生8.0级、甚至8.5级地震时该怎么办,让市民懂得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提醒市民居安思危。这并不是说日本做得多么好,而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差距。

《中国城市经济》: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那么在中国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机制中,有没有针对具体城市或地域特点,譬如说,深圳与成都所面临的灾害的种类与发生概率就不一样,就该灾害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在地域上采取相应的减灾方案呢?此外,城市应对这些灾害时,是采取单一灾种规划还是综合防灾体系协调运作呢?

金磊:早在2000年8月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持下,出版了《西部开发的警示――灾变防范・安全投资・决策指南》,分灾种、分省份,以城市化为研究重点,各省编写各省的问题,特别真实地梳理并分析了历史与今天发生在中国西部的灾情,对西部灾害区划及规律、西部城市化与小城镇减灾建设、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启示、西部开发综合减灾对策及政策建议等专题作了很好的归纳。应该说,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倡导下,各界把着力点放在生态环境及沙尘暴的治理上,忽略了对西部固有重大自然灾害“国情”的分析与传播,不能不说使本来就难以预测的地震的危险性的防范增加了难度。

从综合灾情出发,西部除了严重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外,还有水资源安全、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沙漠化灾害、农林牧灾害、地方病与流行病灾害等。要看到,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已热火朝天,但应更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综合抗灾能力的低下,任何开发建设项目都要按总体规划去做。要通过“5・12”四川汶川大震,提升西部城乡规划政策研究在防灾减灾认识上的“起点”,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在西部城市化建设及其开发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对于第二个问题,以北京市规委的防灾规划为例,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减灾规划。2004年12月7日《北京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规划研究》经过北京规划委员会评审,它作为一个“亮点”成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30年)修编中的重要成果,因此可供城乡综合减灾规划借鉴。所谓综合性原则是全面分析城市各灾种的综合作用所进行的灾害区划,其主要标志可视单一灾种的形成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它不是单一灾种区划的“再版”,更不是把各种灾害区划的简单地重叠,它是一种系统思想下的多灾种降临在城市层面上的一个整合。单一的灾害也会引发和衍生出各类次生灾害,这个规划就是要调动北京市的各个委、办、局综合防范,突破单一灾种防灾规划的局限性,着重解决城乡综合减灾的共性问题,用综合减灾规划协调联动,协调应急预案,协调综合减灾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等。当然,即使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也不是要把所有可能发生的灾害的综合防范都包括进去,什么都可以防,而是把相关的主要部门集合到一起。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把任何发生的灾害及后果都能预见到的,所以也不必要成立数不清的各种应急指挥中心或指挥部,只要能够认真执行相关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落实好应急预案就可以了。假如北京应对暴雨,就不仅仅是市政排水和河道管理部门的事情;气象局有没有及时地提供精确的信息,例如几点几分会在二环还是五环的局部形成强降水等等;交管部门也不能只是在电子指示牌上显示一成不变的几个字“雨天路滑,小心驾驶”,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前方车辆不断驶入积水区域熄火堵塞整个交通的危险情况。

确立城乡安全发展的系统观,开展巨灾综合管理与技术对策研究

《中国城市经济》:这次汶川地震,感受非常深刻的一点就是,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以人为本”,抢险阶段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那么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又怎样具体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呢?

金磊:灾后重建不只是要给灾区人民一个遮风避雨的居所,它是要通过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建设,使灾区经济能健康正常运转,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整体都能受益。这当中,遵循“安全发展”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它既是科学定律,也是这场劫难给人们的启示。

如果初步观测“5・12”汶川灾区建筑倒塌情况,至少发现如下特点:大量房屋位于山坡和河岸边,地震引起房屋地基失效(滑坡)是造成本次地震中房屋出现大量严重倒塌的原因之一,山区震害高于平原地区;砖混结构和砖(石)墙木架结构建筑居多,水泥砂浆勾缝砌筑,水泥砂浆强度低、粘结力差,导致墙体整体抗震能力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多采用强梁弱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但柱体尺寸小,填充墙砌缝砂浆强度低,墙体难以与梁柱共同工作,它极易造成倾覆式坍塌破坏;由于底层抗震性能差,从而导致整个建筑坍塌;无论是何种结构建筑,普遍存在基础浅、基础与柱体连接弱或无连接的不安全形式,这是导致严重坍塌的主因之一。

众所周知,地震造成的最大危害,莫过于房屋倒塌带来的人员伤亡。因此,减少了房屋倒塌,也就等于减少地震的损失。重建后的房子一定要抗震,这并不意味着都要把房子盖的像碉堡一样,八级地震,烈度11度都不怕,这也是不现实的。即使房子倒塌了,也可以尽可能不砸死人。在地震面前,我们绝对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趋利避害,完全可以将地震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这一方面,是有经验可借鉴的。

新疆是国内知名的地震多发区。南疆有些地州,几乎年年发生地震灾害。2003年发生在巴楚县的“2・24”地震:那场震级6.8级的浅源地震,曾使许多村落顷刻间夷为平地。灾难促使建筑专家们发现,南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中有一种“木全梁”建筑,具有惊人的抗震效果。这种建筑,并不复杂:四壁由木料相互咬合在一起,然后房梁再与四壁咬合在一起,如此,整个建筑就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整体,遇到强震,顶多是墙皮脱落,很难将整个房子震塌。建筑专家们将这种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在地震多发区推出了“抗震安居房”。这种房子,造价不高,却安全实用:今年3月21日,和田地区的策勒县发生7.3级地震,其他结构的民居损坏达21100间,而政府建设的67177户“抗震安居房”,无一间出现问题……

地震工程专家陈永祁曾指出,结构保护系统,是国际地震工程界借鉴机械、宇航等行业的经验,将其成熟的研究成果、设备和理论引入抗震工程后提出的新概念,它会给传统地震工程带来强大活力。经过十几年的淘汰发展,液体粘滞阻尼器耗能技术、基础隔震技术、金属屈曲约束支撑成为国外应用发展公认的成功技术与产品,但中国城市化建设太快,对这一系列技术手段来不及消化,不仅市场混乱,还不负责任,不顾也不问效果,甚至有弄虚作假的事发生。

《中国城市经济》:唐山大地震之后重建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提高住宅的防震性。但是,这次汶川地震后发现,只关注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不够的,还要理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地质结构,如活断层分布。有观点认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地理的全方面考察是异常重要的,可以利用行政手段来改变区域规划,使之适合地质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发展,而不能一味依赖历史、市场以及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城市群地理发展路径。也有观点认为,地震是极小概率事件,考虑上述因素进行城市规划不仅不经济,更不现实。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金磊:第一个观点是,仅以地震为例,四川汶川一带是构造活动极为强烈的地区,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中国东部向西部推挤的联合作用,使西部地区有呈一定方向的多条活动断裂带。西部地区的地震大多位于地下30-40公里处,对地表及建筑物造成较大破坏;地震活动周期短,20世纪历经百年西部共发生7级以上大震27次,其中震中在四川的有五次之多。研究表明:以东经107.5°为界,我国大陆西部的地震活动频次与东部比例为6.7∶1,地震释放能量之比高达25∶1。据国家地震局研究报告预测,未来50年西部地区南北地震带活跃,地震遵循西密东疏、西强东弱的规律,西部城市地震灾害会加剧。所以,能否利用这次重建的机会进行整体迁移呢?重新进行新城规划,旧址可以作为纪念遗址,这种做法初期投资大,但是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

强调城乡巨灾的综合技术对策研究要汲取并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作为多震国度,其经验之处在于将防止巨灾与城市化战略非常充分地联系在一起。日本在其早期的城市化防灾进程中,也是将重点置于建筑本身上,大量惨痛的教训让他们痛悟到研究防灾技术十分重要但必须透彻了解城市化建设中地质结构不能有“硬伤”(地震和活断层分布),这就要求城乡安全减灾科技工作者要从城市的地理、历史、地质构造等综合要素出发,研究真正适宜城市安全的建设项目选址,这是站在系统观上看城乡安全发展的崭新技术与管理新理念。

另一个观点是,没有什么事不能用安全来解决,把所有房屋都建得倒塌不了,是不现实的,但哪些建筑是必须不能倒塌的呢?从立足中国城乡安全减灾建设的高度出发,我们有决心为灾区设计“震不倒”的中小学,“震不倒”的医院,“震不倒”的抗震救灾指挥所!特殊场所要特殊考虑。

2008年10月8日是“国际减灾日”,联合国早在2008年3月便确定了“防灾减灾重点在医院及弱势群体”的主题。但从目前灾区反馈的受损严重的情况看,中小学及医院的建筑尤其明显。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执行主任强调,医疗体系受损会再次造成毁灭性灾难。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冲垮了印尼整个国家医疗系统,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建造一所安全的和不安全的医院,在投资上没有很大区别,但直接导致的生与死的社会结果却完全不同。为此联合国要求:第一,确保医疗设施的抗灾能力,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生命;第二,在突发事件中和灾难后最需要的时候,确保医疗设施和服务能够持续有效地工作;第三,提高医务人员及相关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包括应急管理能力等。

这里不追问为什么四川汶川大震中学校及医院损毁严重,而特别希望从四川每个灾区的校园或医院开始:中小学(含托幼)、医院等建设项目要成为该城乡的“特别保护区”,其硬件设施建设要真正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其具体措施是必须保证国家甲级设计施工单位去完成,绝不可因资金短缺压价而放任不管,在此基础上还要重审相关设计标准的安全项目,最大限度地落实联合国“国际减灾日”的目标要求。

《中国城市经济》:我们国家已经颁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的规划期为2006-2020年,以“十一五”期间为重点,其中就我国防震减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指出:“改变广大农村不设防,地震成灾率高,人员伤亡严重的现状,为城乡提供无差别公共服务;保障长江中上游、黄河上游及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地震安全”,而这次地震的发生,可以说是规划没有赶上变化。那么,今后如何尽快地实现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呢?

金磊:中国超过80%的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农村,由于经济的制约,长期以来广大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2006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令,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意见的通知》。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23个省(市)组织了该工程,20个省(区、市)编制了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的设计图集。但四川汶川大震所暴露出的数十万间倒塌房屋看,平安农居极不乐观。从防止余震及次生灾害入手,必须加快对受损各类建筑的风险评估,这不仅是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要求,更是恢复重建工作的基础支持。民政部在《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范》中要求,依据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切实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按现有情况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要依据其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上的综合优势,在“大安全观”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城乡建筑受灾风险的评估中,不仅为救灾,更为大力推进的城乡防灾减灾综合规划奠定技术与数据基础。

从“5・12”大震的考验看,暴露出我国城乡防灾规划上的漏洞。为此我建议:

其一,借“5・12”大震,应最大限度地要求各省(市)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编研城乡综合减灾规划,其中一定要包括农村新农村与新农村建设的防灾对策;

其二,借“5・12”大震垮塌的绝大多数是民房的事例,启动我国农村住宅设防实施对策研究等项目,从多维的经济性、从农村应急管理的迫切性、从农村生命线系统建设的欠完备性,建立“平安农村”的模式,切不可因为资金不落实,再让农村不设防局面延续下去。

“安全奥运”观与国民安全文化教育

《中国城市经济》:“9・11”事件之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也包括改组政府机构,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防范对策管理体系国土安全部。请问我国有没有这样的保障体系,仅以北京奥运而言,即使是临时设立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呢?

金磊:通过灾难的教训,必须要联系实际,那就是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在即,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正确的态度是要从错综复杂的发展中找到对我们有用的要素,发现我们自身安全建设中的弱项,必须极大地关注并把握城市安全的总体状况,必须从城市客观存在的事故灾害风险的高度会看待城市备灾的种种能力,尤其要从整个城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体系建设上去考察并评估城市公众及中外宾客的安全文化自护能力的素质。

安全奥运建设尽管已很完善,但仍要临深履薄。2003年6月,我特别建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中一定要补上综合减灾立法这一项目,然而此后,一直没有具体的立法出台。之所以在北京防灾减灾及应对危机事件上特别强调综合减灾立法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从形式上构筑起法制的“防火墙”,而在于从实践上有着迫切需求,它是北京作为首都这样一个特殊城市所决定的。如何使“安全奥运”观落到实处,如何使北京潜在的自然与人为灾害化解为最低,如何提高北京市民的防灾应急救助能力,如何从根本上构筑起北京的安全屏障,这些都不是某一个单项法规可以解决的。可以设想,北京虽然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实施细则,其内容再细,也有必要在奥运之前就出台具有自身特点的城市综合减灾和公共危机管理法规。现在北京市针对奥运有70多条相关法规,甚至具体涵盖到街道环境卫生方面的法规,但唯独没有应对重大“灾事”发生的法规。我们到底是用什么法律来支持保障“安全奥运”呢?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市情”,什么市情呢,就是固有灾害的背景:北京地处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带,有较重的旱、涝、风、雪、雾、雷等气候灾害;北京地处华北地震带北翼,受河北、山西地震带“静中总动”危险之包围,近3800年的统计,北京处在6大地震带包围之中,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80次,其中7级以上大震6次;北京城市灾害种类随城市的发展而变迁,可能出现的灾害状态比城市化进程中固有的灾害更复杂、层面更多。

我们按经济规律办事,更要按自然规律办事。针对北京的特点,专家认为在奥运会期间出现的灾害状态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社会事件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四大类。现在由于恐怖袭击的威胁暴露较多,大家都意识到恐怖袭击是一个必须要遏制的问题。但是我认为现在有些偏颇,过于注重恐怖袭击,未按照公共危机的四大灾种展开,仅仅局限于奥运安保建设上。城市现代化及北京城市综合减灾研究表明,考虑2008年奥运会的建设及一流奥运会召开的安全目标值,应特别关注的灾害类型是:极端气象灾害、生命线系统事故、高技术事故、地下空间场所的致灾隐患、恐怖袭击与社会灾害。

《中国城市经济》:在四川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中,国家非常重视人的心灵建设和安全文化教育。对此,您怎么看待?

金磊:谈到安全文化的基本问题对文化的领会,从汶川地震之后再次认识“什么是文化”,我的感觉是,经受了这样一次磨难洗礼后的升华。如果说重建是“改善体质”,那么安全文化的建立就是“改善品质”。对于人类来说,不一定五体健全就是幸福,还需要内心的充实。我们必须加强国民安全文化教育,不仅是老百姓的素质,也包括公务员的素质。“安全知识+安全自护技能”是老百姓应该掌握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责任心”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美国不仅强化国民的防灾自护文化教育,在学历及学科中也突出城市防灾工程学科的建设。据统计,国外可至少有百余所院校开设工程防灾减灾专业,因此城市防灾规划设计是能够落到实处的,在国外能见到许多内容详实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设计图纸,相对中国,我们尚属“空白”。我建议要在注册制管理中补防灾减灾的继续教育课程,更要有针对性的充实各类注册制课程的防灾减灾强化教育的内容。

由于近年来疏散避难场所的推进与普及,国家现有以唐山地震为代表的一批纪念馆,城市各类防灾公园也大批涌现,但现在缺少的是供专业人员学习并掌握各类防灾知识的“学习馆”,因此建议研究并筹建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防灾抗灾技术学习馆”,并赋予它相应的学习、培训、演练等职能,相信它对推进中国建设系统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及事业的提高会有极大的促进。

大地震给今人的顿悟是如何高举“科学减灾”的旗帜,客观地对灾情发生完成一个从预报、预警、防范、救援、抢险、恢复全寿命过程的分析;大地震使我们深感,人是渺小的,但在与灾害的抗争中,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有所为。在这场较量中,人性如建筑一般经历了破碎与再组合。灾害虽可抹掉一切城市的痕迹,但人类及其人性的力量最终会获得对防震抗灾有科学理性的全新认知。国家已将5月19日―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这是全民自觉接受防灾减灾教育的好时机,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提高国民安全文化素质,也是汶川地震之后全民族的最大受益。

相关链接

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安全设计经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周边县(市)的大灾,绵阳市房屋毁坏严重,位于绵阳南部的绵阳九洲体育馆成为绵阳市及周边灾民的避难场所,连续收纳来自灾区的数万人次的灾民。在受灾严重的绵阳,该建筑不仅以其宏伟而夺目,更因其坚固而倍受灾民的信赖。总理亲自来到九洲体育馆看望灾民,称该馆的设计为国家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

该项目是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设计所完成的项目,建筑总面积2.4万平方米,6000个固定座位。2003年11月开始初步设计,2004年5月施工,2005年10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受到西南地区的一致好评,被称作“西南第一馆”,同时成功地承办了世界第13届拳击锦标赛,该项目曾获全国优秀结构设计二等奖。

城市公共建筑除满足必要的功能外,安全防灾是建筑本身必须考虑的,为此该项目的建筑师除在设计中使绵阳九洲体育馆成为一个坚固的避难场所外,还同时规划设计了建筑的大面积广场,使公众在面对不测有了较广阔的避难疏散空间。该项目最重要的是结构安全设计。考虑到体育馆是人员聚集场所,是绵阳重要的公共建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多位结构总工程师当年在院技委会上一致认为,该地区虽在设计上是6度设防地区,但在构造上要保障安全度,为此做出了构造按7度设计的重要决定;此外,该项目屋盖为斜置柱面形,平面由圆弧线拟合成树叶状,其长轴为165m,短轴为105m,属目前国内最大拱形体育馆。主要受力结构为四榀落地的倾斜巨型格构拱架,拱架间山平面桁架联系,平面桁架间设置支撑桁架和支撑杆件,结构形成一空间体系,为增加安全度特在边跨中间结合机电设备竖井增加了节点,从而提高了建筑整体抗震能力。

该项目在大震中不倒且为绵阳市防灾减灾的关键时刻发挥着作用,不仅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光荣,也为世界抗震界留下的一个可供研究推荐的范例。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历了邢台地震(1966年)、海城地震(1975年)、唐山大地震(1976年)、四川汶川大震(2008年)、台湾大地震(1999年)等;世界也经历了日本阪神大地震(1995年)、印度洋大地震海啸(2004年)等,确实在建筑物抗震上有一系列经验和教训,它们对提高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隔震减震水平十分重要。

(1)由于地震预测的局限性,城市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不应仅仅局限在满足“设防烈度”的要求上,而要着重去考虑防御突发性超烈度大地震的要求;

(2)城市建筑物的大量破坏及倒塌,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破坏多数是山房屋倒塌引发的,所以提高城市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是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对策,这是特别要强调对机电工程师系统可靠性设计的要求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