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舆论 生态系统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杭州31001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民意传达的一块沃土。与传统媒体信息的强势性单向流动不同,网络赋予了受众相对平等的话语权。作为赛博空间的传播范式,网络以其独有的传播生态衍生出带有似真性特征的网络人际关系,满足着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成为现代舆论形成的重要阵地。

网络舆论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Dholakia、Bagozzi和Pearo(2004)是较早关注网络舆论的学者,他们认为,web 2.0赋予用户进行内容的创作(如博客,播客)、编辑和筛选可能所引发相关“社会变革”;希尔(Hiller,2003)也指出网络增加了公民参与政治和公众议题的新热情和可能性。这种公众对时政和社会话题的参与和关注,典型地体现在西方新闻学者所谓的“公民新闻学”、“草根新闻学”的实践上,以及网民通过内容上的贡献对公众日常话题和媒介议程设置的参与。国内学者对网络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着重分析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与建设能力;从媒体的角度,分析网络等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宣泄功能,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媒介功能与角色;从网民心理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及特点。

总而言之,网络舆论主要研究网络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包括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事实上,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并不能仅局限于网络本身,因为网络只是从技术层面使得每一个舆论主体能更为自由地进行自我诉求,也使得主体能够快速聚集,形成共鸣。网络舆论的本质是公众诉求与意见在互联网中的全方位映射与多角度重组。网络舆论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网络舆论系统的各个要素,如舆论信息的资源、信息生产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和消解者,与其生存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一个整体,各要素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最早运用生态学来研究传播现象的学者是尼尔·波兹曼,他在1970年提出“媒介生态学就是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试图使媒介环境中隐蔽的具体规范清晰起来”,“它试图发现媒介究竟迫使我们扮演着什么角色,媒介如何构建着我们的所见、所言、所行”。随后,国内学者开始将生态学引入传播学与媒介研究,如林文刚(2000)认为,媒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各种传播媒介的符号和信息本质及传送特性,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了解文化的形成、延伸和变迁。支庭荣(2004)则认为传播生态的内涵广于媒介生态,他将传播生态做了三个层次的划分,传播原生态、传播内生态与传播外生态。还有学者提出网络生态的概念,张庆峰(2000)指出,“所有的影响网络发展的其它社会系统构成了网络发展的生态环境,当我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网络与网络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便形成了网络生态……”。

以上研究都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参照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种群、生态集群等概念,以生态学的角度来探寻媒介和大众传播领域中的生态学规律和原理,为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拓展了视野和思路,但都集中在传播学和新闻学等领域,关于舆论生态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尚无学者提出一个完整的舆论生态模型,至于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鉴于此,本文认为由于网络已经成为民意宣泄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的分散性在反映民情、民意,促进社会民主进步方面固然体现出其自身的优越性,但网络意见表达的分散性与低成本,也使得舆论的形成及传播非常迅速、复杂并且难以控制。因此,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

二、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由于生态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存在普遍的适应性,因此本文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来探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同时强调和突出系统中的互动性。

(一)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信息主体因素与环境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信息资源与信息主体因素构成舆论微观生态;环境因素构成舆论宏观生态,是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生态因子与舆论信息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这个整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大小和结构,信息生产者利用信息资源生产信息,传播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规制者借助信息的传递、消耗和管制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最终形成具有自我组织、调节和修复功能的复合体。

在网络舆论生态内,如果信息的产生、流动和消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舆论主体因子都能进行信息、能量和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就是健康安全的;否则,就需要对系统构成的各个子要素进行调节,促使其微观系统、宏观生态保持协调和连通。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对策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与网络舆论跟进的快速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使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舆论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些年来,对于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属于新兴舆论形态,我国目前在对其进行引导和管理时还存在着一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问题,包括思维方式上有时还重“堵”轻“疏”,反应时间还有滞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效果不佳等问题。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更新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思维方式

新的媒介环境造就的新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的特质与传统媒体上的舆论特点有着较大的不同。在对其进行引导的时候,不能只用传统舆论时期的思维方式来引导舆论,必须进行思维方式的更新。

其一是变控制舆论为疏通舆论。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和信息的传播有着一系列规范的传播链条,这样可以有效地使所需要传播的信息得到准确传播。这种信息既可以是新闻事实,也可以是舆论表达。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格局,传播链条大大缩短。“媒介不再是由少数人控制的稀缺资源,人们只要打开电脑登录互联网,就可以自由而又迅速地把自己的言论观点传播出去,从根本上更新了传统媒体传播中‘媒介把关人’‘舆论控制’等诸多概念的内涵。”所以,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必须更新以往的思维方式,应该鼓励网民积极表达观点,使网民的一些意见有一个合理宣泄的出口,避免冲突的升级。

网民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有着极大的关注度,其中不乏理性的分析和建设性的意见。疏通网络舆论渠道,不但可以使民众的一些不满情绪得以表达,也可以使这些意见被更多的人看到,进而影响高层决策。

其二是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出击。从近些年发生的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出,网络舆论的产生和突发事件的曝光基本同步进行。一方面,网络舆论在事件没有得到回应的情况下会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没有权威信息的情况下,网络舆论极有可能被一些流言甚至谣言所引导,传播开来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有关部门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所谓“等待时机发通告”的思维定势,从形式和内容上主动出击,用权威的声音稳定网络舆论态势,进而引导舆论。

从形式上来说,就是利用各种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新兴媒体作为传播手段,在第一时间突发事件的最新消息并且随时更新。从内容上说,以消息为主要内容,配合纵深分析、权威评论、图片等多种新闻手段让网民对该事件有全景式的了解,用全方位报道的“无影灯效应”使网民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改进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首先,我们在分析舆情时已经不能无视网络舆论了,人民网舆情观察室还专门定期撰写网络舆情报告分析网络舆情。

这是因为,信息方式的改变使得舆论传播的方式也得到改变。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舆论引导的速度也要跟上来,这就势必要让网络媒体在内的新媒体具有信息的功能,与传统媒体形成互补态势,通过权威信息的快速和意见的多元化来影响网络舆论的形成。

其次,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机制。这是新的媒介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的舆论环境给传统媒体提出的必然要求。传统媒体仍然有其权威、理性、科学、深入的传播特性,这是现阶段任何网络媒体都无法比拟的。所以,传统媒体仍然有着影响舆论态势的巨大力量。在此基础上,传统媒体应该借助新媒体传播特性上的优势,广泛、迅速地把其优势内容传播开来,并且通过及时获得第一手信息,进而为其后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提供新的素材的角度。

三、有针对性地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的主体以及其对象都有比较固定的属性和特征。网络舆论的主体是指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以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为主。所以,在进行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对该类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加大在热门网络社区等的引导力度。另外,国内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成为网络舆论参与者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互联网普及率也高。所以在进行网络舆论引导时也应该针对地域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上述地区应着重加以引导。而对于其他互联网普及率不高的地区,也应该在其初级教育里循序渐进地引导群众。另外,“近年来我国一些媒体在引入市场机制后,已经越来越注意进行分众传播,这就为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网络舆论的关注重点来说,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其中还有一些原因值得关注,其一是某些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经验不足、观念滞后导致行为失当、失准;其二是一些部门在面对舆论的压力时没有采取正确的策略。某些相关部门以片面静止的“维稳”思维统领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采取“堵、压、瞒”的策略对待网络舆论,视其为洪水猛兽,反而更引起网络舆论的反弹,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正视有关网络舆论,以促进工作发展。

传统的新闻媒体也应该调整工作方式来适应新媒介环境对舆论引导的要求。首先,新闻媒体要快速反应,掌握主动地位。在网络传播中,网络媒体已没有以往传统媒体那样的信息优先权和控制权,对一些重要敏感的新闻信息,如果网站不迅速做出反应,往往会失去制造相关舆论的先机,导致舆论引导中的被动。在网络中,你不报道,总有人报道,这些人可以是当事人、目击者或者是境外的媒体。“优秀的新闻网站应该及时关注重大、敏感的新闻事件,及时领先于潜在的竞争者做出正确的反应,才能有效引导舆论,成为社会的‘减压阀’。”其次,网络新闻媒体要想占据意见的中枢地位,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也必须拥有自己的专业评论员和评论栏目。尽管网民的自主意识强烈,但是并不影响其接受网络中的某些观点。加上很多新闻网站都拥有传统媒体背景,其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也会自然地移植到新闻网站,这样,网络中的评论在获得公众认可的可能性方面大大提高了。另外,媒体还应该注重互动引导。研究显示,用户的关注度和媒体的关注度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用户完全是通过新闻媒体获取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以此为舆论形成的基础。所以,网络媒体可以改进网页设计使得网民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发表意见,便于编辑记者了解该事件的舆论态势。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中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对此,都需要我们认真地、科学地予以总结,以便更好地让网络这种新兴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发挥它的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譹?訛邹欢芳:《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新策略》,《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年第5期。

?譺?訛王显梅:《网络舆论社会控制的措施》,《青年记者》2009年第32期。

?譻?訛钟瑛、余秀才:《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

?譼?訛.张志彬、王战平:《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情报探索》2008年第8期。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舆论 高校 引导 大学生

在资讯发达,而信息又特别重要的时代,新闻媒体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传播技术的提高,以及传播方式的革新与发展,网络舆论以其传播迅速、参与平民化、互动性强等传统大众媒体所没有的特性,迅速地登上了新闻传播领域的金字塔顶端。当前,网络舆论凭借自身传播快、深、广的优势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及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优缺点,加强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引导,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精神园地。

一、提高校园网络工作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专业的、有经验的队伍,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引导控制网络舆论方向。大学生在校园中最频繁使用的就是校园网,所以校园网的工作在网络舆论的引导别重要。所以高校的网络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网络技术,更应注意到社会网络大环境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及时或延时的影响,真正了解学生的诉求,定期开展学生调研工作并扩宽大学生信息反馈渠道,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心理状况,调整学生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网络舆情需要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尤其对师生在校园网络中提出的合理诉求或建议。”高校不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微型社会,还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思想交流阵地,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所以对于网络舆论的管理,我们要做到疏堵结合,不能一味的堵。而引导也要讲究方法,比如可以组建网络评论组,由校领导或专家和教师、学生组成,用评论来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在引导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利用先入为主的心理,先声夺人得引导网民正确全面的看待事情。

二、安装绿色环保屏障,过滤不良信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引导网络舆论。国外很多网站、开放的网吧及手机都安装了绿色屏障,自动过滤不良信息,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利用行政强制命令手段的管理方法,提高技术控制管理的能力,抢占网络科技中的制高点,从源头控制网络舆论的输入,及时过滤不良信息,做到安全防护。而在国内也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它们把论坛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以此来适应不同网民的需求,对论坛进行张弛有度的管理。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与修养,用自律自省的方法来从主观源头上抵制不良的网络舆论信息以达到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式有很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活动的主体,用自律的方式来抵制不良的舆论信息以达到引导的目的,从内部原因解决问题。而这时,我们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在高校网络中开设德育交流网页,由学校领导、辅导员或教师组成团队,主动与学生讨论国内外形势、社会事件、人生理想、法律案件甚或校园中我们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来引导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提高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在高校网络中,应逐步实行校园网络实名制,唤醒青少年网络责任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和谐网络贡献一份力量。

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规范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很多人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受现实世界的法律束缚,在网络世界中做什么都不犯法,对其他人不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所以有些人便肆意传播有害的网络舆论信息。因此,我们要把网络行为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不断完善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高校开设专题网页论坛,与大学生探讨网络行为责任等问题,宣传科学真理、弘扬法律精神、规范自我行为;发挥高校团体组织的作用,开设网络德育与法律课堂,了解网络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让其明白没有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学会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诱惑,养成负责任、文明的网络行为,构建和谐网络,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五、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要主动积极的介入,树立平等民主的理念。“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社会状况的‘晴雨表’,已经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再加上无线网络的推广与普及,尤其是4G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手机随时随地的上网。由于一些高校自身对网络舆论的重视不足,以至在后来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时手忙脚乱,对于有害的舆论言论更是围追堵截。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适应网络时展的要求,不断改进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式。我们应该积极了解回应大学生的诉求,主动介入网络舆论,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而在引导时,要学会与大学生交流,以朋友的方式进行平等的探讨沟通,而不是以权威领导者的身份,避免说教式的教育,以免让学生感到不耐烦。要学会与大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争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大学生心感到心悦诚服。

六、发动社会的力量,强化社会控制以引导网络舆论。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而网络舆论的引导不单是政府、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我们也应该发动社会的力量。对于高校网络舆论,我们不仅要引导,我们不仅要被动引导走向,也要重视网络舆论“把关人”的作用,加强网络舆论新闻内容的甄选,要坚持信息的真实性,过滤不良和虚假信息,精心分析归纳信息的内容,设置相关的议题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讨论。

网络论坛是人们精神交流集散的地方,尤其是高校论坛更是大学师生精神与心灵的家园,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与思想以及“三观”。网络舆论不仅影响校园稳定,也影响了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国家人才的摇篮,我们应该重视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积极主动的分析研究,认识到我们在网络舆论管理引导中的不足,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加大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积极构建和谐网络,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任祥,段从宇,王天志.高校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 [J].教育与职业,2009.

[2]吴勇.高校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

[3]梁鹏,谢东宝.网络强势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2.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舆论场 思政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方式日渐多元,每一个人都能在网络空间中表达个人见解,形成信息渗透,甚至产生强大舆论引导,再加上网民规模的不断壮大,网络舆论场已发展成为重要舆论阵地。尤其是负面网络舆论的出现,影响了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为此,创新网络舆论场中思政工作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网络舆论场为思政工作提供新平台,也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利用网络舆论场可以抢占网络思政工作高地。个体通讯工具在接入互联网后,能将所见、所思到网络上,某些热门话题能短时间内快速聚拢受众并在短期内实现快速传播,形成某一舆论倾向,这要求思政工作者面对网络诉求,能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思政工作方法,在整理、处置网民关注的现实问题中,形成好的口碑效应,并借助图文并茂、声像衔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处在网络舆论场中的思政工作者采用更亲和、生动的方式做好思政工作,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益。此外,利用网络舆论场可以提高思政工作针对性。网络舆论场中的网民能不受时空限制,匿名表达个体的意见建议,开辟了信息传播、生产与消费的新路径,这需要思政工作者关注并尊重网民,参与到受众的讨论中,强化思政工作者与受众间的互动,加大反馈力度,提高决策针对性,让受众更易接受引导。

网络舆论场也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论场中包含的信息、言论鱼龙混杂,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为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素材,但网络中诸多负面信息也影响着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网民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不强,将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因此,在网络舆论场中开展思政工作,需要做好受众的舆论引导与监测,通过专业知识对网络舆论信息展开全面研判,这势必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网络舆论场中开展思政工作,要做好网络舆论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

广大思政工作者要采取多方联动的方式去展开舆情收集,确定好责任分工,关注表达意见人的动向,尽早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对短期内不能及时解决的,应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路径,全面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应在第一时间内搜集整理,及时获取关联内容,这样有助于科学引导受众,规避负面信息的冲击。同时要科学研判网络舆论,开展好网络舆论指向分析。信息时代,信息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增加,很容易被负面舆论信息所干扰,思想行为易偏激,为此,必须做好网络舆论研判工作,对网络舆论进行系统分类、鉴别,明确源头信息,掌握后续跟进信息,并对舆论的发展态势、利益诉求、意见趋势等开展定性与定量解读,了解网络舆论事件性质,获得研判分析结果,给出处置的参考意见,形成舆情研判报告,建立舆情参考系统。

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网络舆情是通过网络舆情发展的现实需要,采用特定技术与方法,对网络舆论动态实施的持续性监测和数据采集,采用固定的判别标准,对网络舆情开展综合评价并科学预测其今后发展态势以采取行之有效措施的分析活动。创建科学网络舆情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是网络思政工作的科学内容。此外,还应看到对网络舆情来讲,其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根据网络管理法规要求,对于网站的建立、相关论坛及用户实名注册等工作,进行严格管控,创建科学的网络信息过滤和防护体系,建立网络安全预警管控体系,因此,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计划与信息处理报送流程,强化不同部门间的配合,提升对重大网络突发事件管控能力,创建网络管理预案,确定指导思想,确定部门及有关人员职责,掌握科W处置方法,在出现网络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将恶性信息进行屏蔽,重视事态发展的情况,进行科学处置,尽量消除恶性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当然也要关注与受众间的互动,充分确保其对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和热点事件的知情权。网络环境的传播特点让舆情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受众在不了解突发舆情事件的真实情况下,就会受到虚假信息误导,为此,必须借助网络平台主动信息,引导舆论正确方向,建立突发事件化解机制,构筑良好的舆论氛围。

善于汲取网络舆论场中思政的鲜活素材,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

在网络舆论场中做好思政工作,要善于从网络舆论信息中获得思政工作的鲜活素材。网络舆论场中传递的信息不仅有正面信息,也包含负面信息,正面信息源自生活中的正能量,理论自然蕴含在这些正面信息中,形态日渐丰富,提高了理论的可信度,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所以,在开展思政工作过程中,应善于吸取健康内容,将其作为思政工作素材,全面丰富教学内容,善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解释理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作为思政工作者要善于把控网络舆论信息源的价值,探索正能量的内容,系统贯彻主流价值意识,实现网络舆论价值场和书本、现实中的价值场紧密结合,让受众能主动接受理论,当然,也可根据现实情况,适当选择负面案例,作为重要补充,反衬正能量的重要性,更好地彰显思政工作的价值效益。

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认知的同时,也要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一是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者的素养。从事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者应有敏锐的立场、强劲的洞察力,还要掌握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要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善于遵守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运用好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引导公众舆论。二是强化网络阵地建设,提高网络传播力。在开展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广泛运用的情况下,要把握舆论引导权,提高网站公信力、吸引力,重视利用微博等自媒体开展宣传,强化宣传队伍建设,创建科学宣传方式。当然,也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的信息公开平台。创建科学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利于舆论引导工作,能有效做好和受众的沟通工作。通过运用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让受众能快捷获取完整资讯,赢得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减少失实性报道的传播。同时,也要注意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受众话语权、知情权和参与权。

此外,还要不断净化网络思政工作环境。网络环境下,某些错误的舆论容易对受众产生错误引导,必须做好网络舆论场中思政工作环境的净化工作。一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网络舆论的约束力,提升自觉性,避免负面言论的出现。二是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网络舆论场的监督监管工作,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也要落实网络实名制,规范网络舆论行为。三是激发广大公民的责任感,遇到不健康网络或网络舆论事件,及时进行举报,构筑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总之,网络舆论场为思政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但是也要看到网络舆论场中思政工作也面临新挑战,为此,在网络舆论场中做好思政工作,既要做好网络舆论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善于汲取网络舆论场中思政的鲜活素材,也要努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净化网络思政工作环境,提高网络舆论场中思政工作实效性。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①尹燕:《化解不良网络舆论反向渗透对高校思政教育冲击的路径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噪声 舆论传播 社交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249-02

1 相关研究

最早的传染病模型由Kermack提出,即经典的SIR和SIS模型。随后,以WS模型和BA模型为代表的网络模型被相继提出,人们开始将传染病模型与网络模型进行结合,研究信息、谣言等舆论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及其预y与控制问题。

在传统的SIR(Susceptible-Infections-Removed)模型中,总人口被分为三类:易感者(Susceptible)、已感染者(Infections)和恢复者(Removed),t时刻的三类人数分别记为S(t)、I(t)和R(t),且假设单位时间内,每个已感染者传染人数与易感者人数成正比k,恢复率与已感染者成正比b,则可建立SIR模型如下:

初始条件为。为初始时刻感染者的人数,N为总人数。

由于信息的传播行为和流行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十分相似,因此,该文结合现阶段在线社交网络中舆论传播的特点,对SIR模型加以改进,利用仿真实验探讨在线社交网络中舆论的传播规律。

2 模型建立

2.1 改进的SIR模型Ⅰ

在一个固定的社交网络中,假定其用户总数N保持不变。与经典的传染病模型相同,将用户节点分为三类:易感染节点S(t)、传播节点I(t)和免疫节点R(t)。其中,易感染节点S(t)表示截止到t时刻未接触但未来有可能接触该舆论的用户。传播节点I(t)表示t时刻已经接触且传播的用户。R(t)表示t时刻已经接触但不传播的用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点自身的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周围用户状态的影响发生转化。易感染节点可能会因为周围传播节点的影响而接触到该舆论,从而转化为传播节点或者免疫节点。

首先考虑时间段内易感染节点数目的变化情况。由于周围传播节点的存在,所以部分易感染节点的状态会发生转变。显然,S(t)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减少。假设一个传播节点在单位时间内传染的易感染节点的数目与该社交网络中易感染节点数目S(t)成正比,记为接触率。故时间段内,易感染节点数目的减少量为。

3 仿真与分析

设置恰当的初始值与参数值并使用Matlab对所建立的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社交网络中各类节点所占比例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图。通过改变初始条件和关键参数的取值分析不同状态下的传播情况。对于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舆论传播模型,选取不同程度的白噪声随机项,观察分析仿真的结果,并与未加入随机项的模型仿真结果做比较。

设置初始状态网络中各条件为,,,设置模型参数为,β,Matlab画出三类节点占总数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见图1。

由图1可知,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大,信息的传播最终达到平稳状态,各类节点的数量所占的比例趋于一个定值,信息传播周期约为60个时间单位。传播节点和免疫节点的数量在初始阶段0~10个时间单位内缓慢增加,在10~50时间单位内快速增加,在50个时间单位后速度趋缓并逐渐趋于稳定。易感染节点数量不断减少,减少趋势为先缓慢,后快速,最终缓慢趋于0,即易感染节点全部转化为传播节点和免疫节点。

4 结语

该文以在线社交网络为背景,结合SIR模型,建立了舆论传播模型,并引入了高斯白噪声的随机项,用仿真的方法对各个模型进行了说明和验证。但消息的实际传播过程中,传播节点与免疫节点的状态可能会因为用户的兴趣度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转变,并且参数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Lappas G. An Overview of Web Mining in Societal Benefit Areas [C].2007: 683-690.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第6篇

黎秋玲

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小胖等一连串名字构成了近期互联网世界的喧嚣与躁动,一个个造星神话也让这些明星背后的策划人渐渐浮出水面。让人们不得不关注他们背后的“功臣”――网络推手。“网络推手”这个新兴名词在互联网上被解释为:致力于打造网络明星的、懂得网络推广并能应用的人,推广的对象包括企业、产品和人。网络推手的出现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利用网络传播的某些特性。

首先,从议题设置的角度而言,网络话语权的分散使私人议题很容易演化成公共议题。在网络这个开放、互动,而且具有无限信息容量的传播空间中,人们可以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人们关注的事件经过网络中公众议程设置,较容易成为公共议题。观点意见在交流、博弈中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其次,从传播的信息来看,网络“把关人”缺位,使网民具有极大的信息权。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中“把关人”的角色和地位。就受众而言,互动性使他们很容易基于观点聚集,产生“马太效应”。网络中的“马太效应”其实就是从众心理。舆论占优的议题声调越来越高,浏览回复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关注焦点越来越集中某几个话题。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传播多向、反馈及时,网民在网络上信息、粘贴文字、视频和图片,速度非常快,同一信息可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因为有了网络推手,互联网更加热闹起来。但浮华背后可能更多的是陷阱和欺骗。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解读、引导,增强受众的理性认识也是题中之义。

(作者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网民:从“看客”到“公民记者”

骆韫鹏

随着万名网友声讨“虐猫事件”,通缉“上海外教博客”,再到“重庆钉子户维权”,网络受众的角色已经由原来的“看客”,逐渐变为了事件的“集体参与者”,参与新闻学初现雏形,而公民记者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为公众全面了解新闻事件提供了新的解读。但我们必须看到作为“舶来品”的“公民记者”在中国的后天具体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新闻专业素养的欠缺。大多数“公民记者”还都是未经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民众,在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上与专业记者还有较大差距,仅因为自己恰好身涉新闻事件中所以成为了第一人称表达的“记者”,但在如何继续后续的“报道”和如何取得更进一步的新闻来源上却存在盲区。

2.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无法保证。网络的自由与开放使得各种利益相关或不相关者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出于各种目的表达观点,使得传递出的信息客观性和真实性无法保障。虽然个别传统媒体也因其“虚假新闻”遭到公众非难,但究其根源主要是人为的监管不力,而网络则是其核实机制先天的缺位。两种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某些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问题,后者则可能完全失控。但可以预见,随着国内核实机制的逐步完善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公民记者”就能够发挥其灵活性的优势,实现与传统媒体的互补。例如可以借网络的广泛传播为传统媒体报道提供由头,由传统媒体介入进行核实调查,再由网络进行往回转载,互相借势,为整个传播过程带来更广泛的公众认知。同样,传统媒体也可以培养具备基本新闻素质的“公民记者”成为自己的潜在信息来源。

(作者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网络热点的良性引导

欧阳楠

所谓网络热点,即主要在网络上传播,并对社会产生持续、强烈影响的热门话题。而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的舆论或热点往往是在网民的激烈交锋或情绪感染下形成,其中既包含精华,也潜藏糟粕,在这一过程中对其施以引导,不失为规范网络舆论的良策。

首先,论坛管理者应积极扮演“把关人”角色。大众传媒对新闻的报道并不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网络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把关模式。一方面,论坛管理者可以通过加精、置顶的方式设置或提升相关议题,削弱已存在的所谓不良议题的影响力;也可把自己认为的一些恶性帖子予以删除,给网民以间接引导。

其次,传统媒体应继续发挥舆论导向的功能。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是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传统媒体可以借助覆盖广泛的传播网络,将网络话题传向更多的受众,扩大网络话题的影响力;同时,依靠长期积累的品牌度和专业化的传播队伍,大众传媒可以设置议题、引导议题,对网络热点进行良性引导。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媒介事件;新媒介事件;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9-0038-02

媒介事件是大众传媒的狂欢节。2009年媒介事件的提出者丹尼尔•戴扬受访时谈到新旧媒体间关系[1]:旧媒体展现事件,新媒体作回应。响应中央媒体(包括媒体事件试图制造大规模共识的极端情况),新媒体往往寻求自己的接收空间、响应空间。换言之,新媒体的角色似乎站在公众一边[2]。

在微博、全民记者等作为传媒关键词的2010年,媒介事件呈现方式更加复杂。考察媒介事件研究的变化既有关照实践的现实意义,又是对理论的一种呼应。参阅2010年新闻学界对媒介事件研究发表的论文,笔者对2010年媒介事件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

一、新媒体对传媒公共性的塑造和公共空间构建的作用

考察媒介(主要是新媒介如网络)事件对传媒公共性的塑造和公共空间构建的作用,探讨新媒介环境下建构与维护政府形象的新挑战,寻求合理的公权力互动模式。赵桂华《新媒体事件与传媒公共性》对典型的新媒体事件进行微观分析,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传媒公共性的新特点。某种程度上传媒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人们实现某些社会需求(民主政治参与)的功能替代物。蒋谢尔[3]《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于“公共领域”建构》考察网络在新媒体事件中与传统媒体、政府的互动关系,指出网络构建公共领域的优势及可行性。作为大众传媒,公开的话语权及提供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是其引导舆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媒体传统的议程设置还是受众的主动爆料,只要形成了媒介事件,并以一种规范型公共性实践的理性面貌出现,受众的充分关注都会形成强大的话语权和舆论监督力量,从而促进了传媒公共空间的建构,维护公共利益。“公民超越私人领域通过公共领域与国家、政府意志产生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中的规范化可以被视为建构公共领域的一项尝试。”潘旭、汪青云[4]《基于新媒介事件的网络舆情特征分析》认为:网络舆论多以新媒介事件为对象,以口碑式的讨论为主要形式,并在内容上呈现出以负面口碑为主的特点,在传播效果上具有议程设置的特征,为受众提供收集意见的窗口和表达意见的平台而影响广泛且深远。叶皓[5]《“媒体事件时代”应注重维护公权力形象》分析了新媒体事件时代网络监督对政府公关能力提出的考验及相应的对策,即“政府部门不能将之看作‘敌情’针锋相对,而是要视之为‘民情’虚怀以待”。

二、新媒体参与媒介事件的特点

网络媒体及受众成为媒介事件的参与者。2010年的研究文章都提到了新媒介事件。目前国内对于新媒介事件的研究,大多衍生于“媒介事件”这一理论基础。师曾志[6]《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研究现状和特点》归纳和梳理了网络媒介事件。“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球某些发达地区急促地‘集体个人化’,这也是乌尔利希•贝克所指的‘制度使然的个人化’。”在高度个人化的现代社会,“媒介事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间歇性地发挥规范的整合作用,常态中较为孤立的个人在媒介事件中重新认同,凝聚成群体。然而新媒体时代,媒介事件的特点和作用都发生了改变。有学者将新媒体事件定义为“由网络、移动媒体等为主的新媒体信息、形成相应舆论进而为民众广泛关注并可能采取相应行动的热点事件。”对于新媒介事件的特征,蒋谢尔在文章中概括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经新媒体披露和传播后,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孤立的事件发展为可持续的运动,在营造群体氛围的基础上影响主流社会,其传播效果得到放大。它所标志的不仅是媒体形态的变化,或是媒介生态系统的扩展,而更是媒体内容、话语权、主体性的变迁,是网络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这是公民新闻以及群众书写的要点所在,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信息中下阶层加入创造历史事件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媒体事件最根本的新特征。”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将新媒体事件之新总结为“不仅强调媒介技术之新,更强调事件传播机制之新,强调在特定场景中分析权力关系的变与不变”。刘莎、汪阳[7]《论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事件角色的演变――以“奥巴马女郎”事件为例》,分析了新媒介事件的三种表现即新媒介事件在一个非常基本的层面上引起一个重大的电视仪式的重新组织,用类似黄色新闻的趋向来提高关注度,是对网络传播效果的一种积极回顾。新媒介事件中受众力量的动员和整合、集体认同感的建构、对其它社会力量的影响、以及受众形象的展现等问题。(龙佳《新媒体事件:传播中的受众角色研究》):受众凝聚合力、发挥主体力量始于其叙事的情感动员,新媒体事件凭借着其传播特性,能够迅速的传播一种情感倾向,从而一个有提及认同感的群体就产生了。

三、跨学科视野的媒介事件研究

韩敏[8]:《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对参与公共事务,推动民主进程的新媒体事件进行梳理,探讨在这些事件中“壁垒化论坛”是如何及因何形成的,并讨论其与商议民主精神背离的表现及危害。在一些新媒介事件中,“面临特殊媒介生态环境中的中国新媒体事件塑造的不是社会共识,而是某个阶层或者群落的集体身份的确认与集体意识的塑造。在这种集体情绪的公共表达的新媒体事件中,现实世界的弱势阶层演变为虚拟世界中的舆论强势阶层,现实世界的强势阶层转化为虚拟世界中的舆论弱势阶层”这都造成了信息传播和参与行为的不对称,从而形成舆论暴力。刘菁:《社会学视角的新媒体事件传播研究》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将视野转向如何引导新媒体事件,进行舆论的议程设置,使其产生积极的社会传播效果。

四、典型的媒介事件微观研究

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分析在新媒体事件的舆论生态传播语境下,舆论主体、舆论载体、舆论过程、舆论影响的特点和变化。陈静:《媒体行业的道德困境》,作者探讨媒体事件,社会公益和个人隐私、权利和权力的话语权之争、经济制约与社会责任承担之间的矛盾和困境,反思以网络为代表的传播媒介的传播伦理。媒体所设置的议题是否仅因为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还是存在诸如只是为了提高受众关注度、炒作等嫌疑的复杂问题。媒体涉入如此之深,甚至有可能直接推动事件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对媒体本身的伦理争议。何文清:《应对媒体的关键是引导媒体》提到了媒体事件中对网络引导的问题。管峥:《浅议新闻自由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平衡》结合典型的媒体事件,探寻当代中国新闻自由的出路。

五、结 语

2010年对于媒体事件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处于新媒体时代媒体事件――新媒体事件的案例分析,媒体事件本身的理论研究缺乏。研究者关注的如媒体事件中公共领域的构建、政府公权力等问题都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所体现,缺少创新。从发表的论文数量上来看,与新媒介事件相关的论文200多篇,但核心探讨媒介事件的不足20篇。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

[3] 蒋谢尔.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于“公共领域”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5).

[4] 潘旭,汪青云.基于新媒介事件的网络舆情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10(2).

[5] 叶皓.媒体事件时代维护公权力形象的应对之策[J].现代传播,2010(2).

[6] 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研究现状和特点[J].国际新闻界,2010(6).

[7] 刘莎,汪阳.论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事件角色的演变―以“奥巴马女郎”事件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8] 韩敏.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9] (英)詹姆斯•卡伦著.安斌,董关鹏译.媒体与权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 马杰伟,陈韬文等.新媒体与媒介事件研究新方向[J].传播与社会学刊,2011(14).

[11] 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

[12] 潘祥辉.媒体议程与中国社会变迁D30年来中国媒介推动社会变革的十大事件回顾[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07-27.

[13] 龚秋晨.“神七升空”与“美国大选”:典型媒介事件的对比解读[OL].中华传媒网,2009-01-20.

[14] 董关策.试论“最牛钉子户”媒介事件的新闻传播学意义[OL].中华传媒网,2007-06-20.

[15] 文桦,刘仁圣.媒介事件在农村―新华网腾桥西瓜网上求助案例分析[J].新闻大学,2003(1).

[16] 闵惠泉.我们都在见证历史[OL].中华传媒网,2005-11-28.

[17] 施.《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J].现代传播,2005(4).

[18] 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评析九一一事件与中国的媒介事件[OL].中国校园无忧网,2008-08-14.

[19] (美)卡茨•雷•霍夫曼著.刘建伟译.录像艺术:电视能用来做什么?[OL].中国传媒网,2002-10-28.

[20] 韩斯霞.塑造公共领域面相的一起媒介事件―对直播铁路价格听证会的个案分析[OL].中国传媒网,2002-01-01.

[21] 郭小平,王子毅,董朝.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J].今传媒,2009(12).

[22] 陈奕.“媒介事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3] 赵鸿燕,徐扬.标出对象的发生―西方媒体外交研究的谱系学分析[J].现代传播,2010(11).

[24] 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

[25] 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J].辽东学院学报,2005(5).

[26] 董乐铄.媒介事件与“假事件”的辨析[J].中国记者,2010(11).

[27] 王云.全球性媒介事件对国家软力量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9).

[28] h陶忻.试论媒介融合下的媒介事件报道策略―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上海世博会报道为例[J].今传媒,2010(11).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网络舆论,公共政策,影响

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的行为的政治。”尽管这一预言并未完整的推断出西方社会的政治现实模式,尤其是公民参与政治的全貌,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确已成为公民参与政治实践的新形态,并深刻的影响着各国政府的政治行为。

一、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公共政策必须注重人民群众的参与,必须能够真正体现出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愿望与要求。互联网极大地的拓宽了社会公众的表达渠道,拓展了公共领域,使得话语变得越来越自由和开放,网络舆论能够提供原始民意、汇聚民智,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网络舆论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它在监督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增进了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提升了公共政策的公信力。

(一)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1、网络舆论汇聚民意、聚集民智

网络传播使信息传递渠道多元化,决策者能够获得更多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减少信息失真,从而掌握真正的民意。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发表意见,及时提出各自的政策诉求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政府部门可以把有关决策方案公布在网上,征求公众意见或进行公开讨论,这样不但拓宽了信息渠道,增加信息来源,把握公共诉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网络舆论扩大了决策主体数量

公共政策民主化实际上是公民意愿表达和公民利益整合的过程。网络舆论实现了对普通民众话语权限的解放,而网络舆论主体是泛化和分散的、匿名与虚拟的,舆论环境是开放性的,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可以自由讨论、自愿交流、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和看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众的民主意识。

(二)推动政策议程并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1、推动公共政策的议程

互联网具有开放共享的特性,打破了信息流通的障碍,突破政府垄断决策信息的局面,为公众主动提出公共政策问题提供了宽松快捷的平台,使公共政策主体向大众化扩散。网络舆论有效地加速了社会问题上升为公共问题的进程,推动了公共议程向政府议程的过度的演变。

2、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公共政策越接近最终的公共舆论或公共的诉求,政策执行和实施效果就越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个人价值观、党派认同、区域利益、公众舆论传统或惯例等。其中“公共舆论确定了公共政策的范围和方向”,公共舆论是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经过多次博弈的结果。网络民意作为一种原生态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群体的真实利益诉求,为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利弊权衡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三)创造政策执行环境,增强公共政策的公信力

1、拓宽公共领域

所谓公共领域是处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众在这个空间中的言论自由不受国家的干涉。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话语空间,网络所提供的分类性、专题性讨论空间,激发了大量网民自愿的参与,形成了以专题性网络论坛、博客、播客等为联系纽带的虚拟社群,并使一些持共同观点和利益诉求的参与者从虚拟社群向现实社群发展,拓宽了公共领域。

2、进行有效监督

网络创造的全新平等、共享的信息空间,使所有人参与政治的机会趋于均等化。而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其身份,使得公众可以放心地去监督公共政策主体,从而真正发挥民意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提升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

二、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的消极影响

正如未来学家尼葛罗庞蒂所言:“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舆论也不例外,它也具有消极的一面。

(一)话语权垄断削弱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导致互联网普及程度城乡差异和网民结构的失衡的问题这使得参与网络舆论互动的各个阶层民众比例失衡。网络话语权容易被具有经济实力或权利的强势人群操纵,从而使网络舆论沦为少数利益集团宣扬自身利益的工具,对决策主体关注的焦点和判断构成影响,对决策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导致决策议题偏离实际主题,进而导致非公共性的决策,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削弱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二)网络舆论信息的不确定性影响公共政策科学性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网络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无法确定其信息的真实性。由于很多网站都是市场化作的,他们为了争取访问量以及调动网民的参与率会将源信息进行夸张或美化的处理,深化源信息所包含某一价值观和偏见,导致非理性的“盲从”。增加了公共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造成公共政策的失误,影响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网络舆论的繁杂性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效率性和公平性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各种思想的集散地,是社会问题的放大器。一些偶发性的、地域性的事件,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它可以产生前所未有的“放大效应”被广泛报道和网民的跟进引起的舆论的关注,成为社会的焦点。网络舆论能够不断地制造各领域的种种焦点,增加了公共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效率和公平。

三、结论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兴起,网络已经成为了新的舆论阵地,网络舆论在虚拟社区或论坛等重要网络场所的快速流动和传播加快了公众民意的表达和传播,网络舆论既是培育公民精神和参政能力的公共场域,同时更是一个放大社会问题和滋生无政府主义的温床。是影响和规范公共政策过程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因此,规范网络舆论使其成为公共政策的有效舆论支撑是我国政府必然的选择也是其发展得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阳.政府与民众形成网上良性互动[R].人民日报,2009,12,25

[2](美)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件通论[M].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9.

[4] 宁骚.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陶文昭.正确对待网络民意.红旗文稿.2007年第ll期.

[6]王鸣鸣.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世界政治与经济.2002年第5期.

[7]文新良.网络舆论对当前我国民主决策的作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l期.

[8] [9]刘祖华.周湘智.网络民意在公共决策中的双面解读.云南行政学学报.2007年第6期.

[9]王和平.完善网络监督的对策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9期.

[10]刘翔.网络舆论对我国政府行为的影响力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2007.

[11]李发戈.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