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饮酒文化与礼仪

饮酒文化与礼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饮酒文化与礼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饮酒文化与礼仪范文第1篇

摘 要:醉驾入刑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犯罪圈,通过对立法者立法思维和民意的影响,推动醉驾入刑,完善我国非传统社会安全法治体系。中西文化的差异使我国对酒驾行为的刑罚较其他国家轻,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对酒驾进行规制的刑罚体系稍显混乱、规定过于笼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关键词:文化;醉驾入刑;公共安全

醉驾入刑是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法治的一大进步,对维护社会公共交通安全意义重大。其实质是社会变迁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和文化失调的一种反应。文化是阐释刑法的一个重要方面,醉驾入刑问题不仅可以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加以说明,还可以从文化视角对醉驾入刑问题进行研究。

一、醉酒驾车的文化背景分析

(一)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渭城曲》,寄予了诗人对即将出远门友人的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后人往往能从诗歌中营造的清新自然、旷远豁达的意境中感受到古人的豪放气概,而其中表达情感的工具就是酒。

酒文化作为广义文化的一种表现类型,不是一种个体精神心理现象,而是一种集体精神模式。文化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的一整套观念性普遍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活动中沉积下来并通过遗传、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等途径而延续和存在的。在纵向上,文化能把现在的人及其活动同过去的人和未来的人及其活动沟通起来使之形成连续性;在横向上,能把同一社会的人与人连接起来,使之相互认同形成统一性。饮酒是中国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从夏商时期至今,酒在中国延续了五千多年,酒文化也逐渐形成、积淀、延续至今,将古代的饮酒活动与现代的饮酒活动连接起来,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酒在古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是都是须臾难离的,中国人对酒的认同感不言而喻。中国人表达情感、喜事、白事、身体困乏等处处离不开酒。饮酒自古以来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酒是礼仪的象征、酒是情谊的象征、酒是情感的宣泄。劝酒也是中国酒文化的特色之一,极富文化内涵。如果主人不劝酒则显得招待不周,诚意不够,酒桌气氛不够活跃。请人喝酒,不劝人多喝几杯,就是失礼,会让人误认为小气。而自己被劝喝酒,如果不喝,就是不给人面子,不够义气。

正是由于酒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劝酒之风的盛行,中国社会中的饮酒甚至一醉方休、不醉不归的风气才会如此泛滥。饮酒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增添节日的氛围,适当饮酒还有益身体健康。但是,饮酒过度则会危害身体健康,情绪失控容易引起人身冲突。在古代和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前的中国,饮酒不会危害社会管理秩序和公共安全。中国酒文化不仅不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甚至还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契合中国传统社会风俗习惯。所以,中国传统酒文化延续几千年流传至现代,没有被明令禁止或规制。

(二)中国酒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

在农业文明为主的古代中国,酒文化和社会公共秩序没有直接的冲突。但是,工业革命以后,社会交通发生重大改变,汽车被发明出来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因醉驾入刑是在2011年,因此我们研究背景仅限于2011年之前中国的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逐步成为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的保有量逐年提高。到刑法修正案八通过之前的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7802万辆,仅次于美国,超过日本的75361876万辆,成为世界第二的汽车大国。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里程已达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4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量;拥有驾驶证人数接近2.05亿,其中汽车驾驶证人1.44亿。大踏步迈入汽车生活时代的中国,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驾驶员。随之发生的是违法驾驶行为及其所致交通事故的频发,其中酒后驾车的危害性远远高于其他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据公安机关统计,1998年全国共发生5075起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案件,造成2363人死亡;2008年发生7518起,死亡3060人;2009年1月至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其中酒后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醉酒驾车犯罪呈多发性、高发态势,危害更加严重,一次致多人死亡的案件屡有发生。

汽车的广泛使用和饮酒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普遍性,发生在同一时代就造就了醉酒驾驶。中国进入汽车时代,汽车是由西方人制造的以钢铁为载体,以追求速度为宗旨的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这种西方文明与中国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以水为载体,以追求悠闲为宗旨的中国传统酒文化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域相碰撞,结合产生了醉酒驾驶这一怪胎。中国酒文化在几千年来根植于中国土壤,在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之下极具生命力,如果没有现代文明的冲击,也许我们不会去审视传统酒文化。但是两种文化冲突在中国当代切实发生了,造成了严重恶果,就使得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一现实问题。中国人一头撞进“酒文化”的怀抱,无酒不成席、不醉不成欢的饮酒传统,把酒驾变成新的社会顽疾。

二、中国文化对醉驾入刑的影响

法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法是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共同构筑中国文化。如梁治平先生所说:文化是整体,法是部分,法是文化的命题中应有之义,法与文化不可分割,西方的法制是被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来看待的,法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国刑事立法也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特定时期的文化要素的深刻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犯罪圈

社会总体文化会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刑法也不例外,一国的刑法总是处于一国的社会总体文化覆盖下,这就使得人们对刑法的认识和运用带上了民族文化的特色。社会总体文化作为人们的总体精神指向,贯穿于人们的所有活动之中,人们在刑法问题上的精神指向是社会总体精神指向在刑法领域的具体化和特殊表现。

中西方在犯罪的认识上所受到的来自宗教和封建伦理的影响是不同。西方的犯罪概念深受宗教的浸润,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对犯罪概念具有深刻影响,因此,西方文化被称为罪感文化。中国文化缺乏宗教,一般认为宗教对“犯罪圈”界的影响并不明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伦理法为特征,犯罪包含许多伦理内涵,犯罪首先被视为对传统道德的严重背叛,是一种应当在道德上予以严厉谴责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饮酒行为没有被划入犯罪圈,但是现代文化的剧烈冲击,导致了我国将醉酒行为与驾车行为相结合的醉酒驾车行为划入犯罪圈。

传统酒文化与现代汽车文明的碰撞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害结果,影响了公民的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带来了我国犯罪圈的变动。饮酒虽然容易引起危害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行为,但是,酒文化在我国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受我国传统酒文化和现实状况制约,将饮酒行为本身入罪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不可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行为入刑,是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通过扩大犯罪圈,用刑法规制醉驾行为,表明中国传统酒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冲突在中国已经不可调和,行政法律法规已无法有效控制,只有通过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才有可能解决中国目前严峻的交通安全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醉驾入刑的方式

醉驾入刑的直接原因是醉酒驾驶行为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性,影响我国的道路交通公共安全,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将其规定为犯罪。虽然中国文化对醉驾入刑的影响并不是显而易见的直接影响,而是潜移默化的间接影响,但是这种间接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中国文化通过影响立法者的立法思维影响醉驾入刑。对法律的直接制定者必然是立法机关,虽然各国的立法机关不同,但是,都是由若干人通过特定的方式,提出议案,制定并审议、通过立法草案。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活动中沉积下来并通过遗传、社会规定、社会制度等途径而延续和存在共同的思维模式,虽然人往往不能自觉,但是这种共同的思维模式时刻都对人起作用。当醉驾行为对公共交通安全产生巨大威胁,严重影响社会和谐时,立法相关者们便会将这类行为的立法规制工作纳入议题。

其次,中国文化通过民意影响醉驾入刑。在判断是否应将醉驾行为犯罪化,用刑事制裁处罚时,要通过衡量醉驾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在判断某一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时,将民意纳入参考范围是符合罪刑法定精神的。因为“罪刑法定主义的内容之一是法律主义,而法律主义是以政治上的民主主义为基础的”,“从刑法民主的角度而言,何种行为构成犯罪,必须由国民选出的代表决定”,既然立法者是“国民”的代表,当然要受到后者意愿即民意的影响。而普通大众的意愿更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共同的思维模式。因此,醉驾是否入刑在立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倾听民众的声音,建立在民意基础上的法律才会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收到良好的实施效果。

此外,在中国酒文化影响下的饮酒行为,是醉酒驾驶的前提,因饮酒行为属原因自由行为,醉酒驾驶的过错仍应由醉酒驾驶者承担,这也是要对醉驾者实行刑法制裁的原因之一。

三、中国文化对醉酒驾驶行为刑罚的影响

(一)国外对醉驾行为的法律规制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将醉酒驾驶规定为犯罪,判处轻重不同的刑罚。如在美国,酒后驾车即上铐逮捕,并列入个人档案记录;如属首次醉酒驾车,除了罚款还可判处坐牢6个月;倘若酒后驾车被吊销执照后,仍继续驾车,则将罚款500美元或坐牢一年。日本刑法对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最高判刑20年;纵使无伤亡事故发生,最高亦可处拘役3年。澳大利亚则规定,对醉酒驾驶员,如系初犯,罚款10美元;如系重犯,要处10年有期徒刑;除判刑外,还要把驾驶员登报示众。马来西亚规定,一旦发现酒后驾车者,立即予以拘留,并将他的妻子也一同拘留,关在一起,令妻子彻夜教育丈夫。在土耳其,对酒后驾车的驾驶员由警方押出城至20公里外的地方,然后强迫他步行回城。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对于醉酒驾驶都规定了较重的刑罚,均可判处有期徒刑。美国除记入个人档案、罚款外,根据初犯和再犯分别可判处6个月或一年。日本可判处3年到20年不等。澳大利亚对初犯和重犯者也区别对待,初犯仅罚款,重犯可处10年有期徒刑。马来西亚和土耳其也对酒后驾车者规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刑法。

(二)我国危险驾驶罪的刑罚规定及缺陷

中国刑法修正案八增加的危险驾驶罪规定,对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我国的拘役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中国的规定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处罚明显较轻且规定过于笼统。

中国的立法规定与中国的文化不无关系。首先,刑罚是犯罪行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险性的集中体现,立法者和社会公众意识到醉酒驾驶行为带来的严重危险通过一定程序将其写入刑法。但是中国酒文化的盛行,酒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普遍性,增加了饮酒行为的可接受性,因此,认为该行为的主观恶性较小,仅判处拘役刑。我国传统“慎刑”的刑法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立法者的立法理念。

其次,从我国刑罚体系上看,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均对醉酒驾驶行为作出规定,根据主观恶性和犯罪情节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共同构成了对醉酒驾驶行为的犯罪规制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传统的“宜粗不宜细”的刑法思想的影响。但是,罪行的衔接问题会构成司法实践操作的难题之一。因此,可以将醉酒驾驶行为的危险犯、结果犯和结果加重犯统一规定到危险驾驶罪之下,以增加法律的明确性,方便司法操作。

此外,为了更为有效的控制醉驾行为的发生,对于危险驾驶罪本身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做出更为细致的规定。如规定可以对初犯判处拘役,对再犯者判处有期徒刑等等。

(三)通过司法活动影响个案量刑

对醉酒驾车行为个案的处理,是由司法工作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运用刑法进行处罚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据该罪的法条本身和刑法第13条规定,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于犯罪情节的判定和在自由裁量范围内,判处怎样的刑罚则受法官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如前所述,法官的思维方式也无法避免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和刑法行为也可以通过法官的具体司法活动,影响个案的量刑。

四、醉驾入刑催生新的中国酒文化

人对文化具有创造性,人具有想象能力、解释能力、重建能力,不仅可以否定旧文化,也可以重筑新文化。立法过程中充分考虑民意,有助于促进社会公众对刑事立法的认同,在运行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才能最终获得公众的信仰。通过对某种行为一系列的立法司法活动,能够在社会中引导公众理念,重筑公众对某种行为新的认识。

刑法修正案八生效两年来,治理酒驾取得了明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酒驾行为已得到明显遏制。法律实施两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酒后驾驶87.1万起,同比下降39.3%,其中,醉酒驾驶机动车12.2万起,同比下降42.7%,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行为总量大幅下降。全国因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据统计,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全国因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了12.4%。其中,因醉酒驾驶导致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2%、21.1%和34.7%。

“醉驾入刑”能够发挥刑法的一般预防功能,对公民的行为产生积极引导作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公众的思维方式。醉驾就是犯罪,“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逐渐成为所有车主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醉驾入刑不仅仅对车主们的饮酒观念产生了影响,也让传承数千年的酒文化和人们生活的行为习惯逐渐改变。醉驾入刑引导公众理性饮酒,让“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的理念逐步深入到中国的酒文化之中,在新时代赋予中国酒文化新的内涵。(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R`戴伊著、谢明译:《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 赵秉志:《“醉驾入刑”专家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4] 许发民:《刑法文化与刑法现代化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

[5] 周振杰:《刑事法治视野中的民意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6] 赵秉志、赵远:《危险驾驶罪研析与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8期。

饮酒文化与礼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亳博馆藏 盛酒器物 生活影响 历史脉络

亳州博物馆是仿汉城堡式建筑,也是亳州市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馆名称由时任中国社科院的郭沫若大师所写。整个博物馆共占地面积为2.5万平米,其中建筑面积为0.52万平米,整个室内陈列面积为0.28万平米,文物库房建筑面积为0.12平米,博物馆内馆藏文化数量达4000余件。公元196年,喜爱“对酒当歌“的曹操,在建安元年(196年)就将安徽亳州的九酝春酒以贡酒的名义进献给汉献帝,并附上了“九酝春酒请奏”这一奏折。曹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亳州家乡的白酒会因为《九酝酒法》而发扬广大,享誉四海。今天,亳州市也因为曹操及华佗的历史影响力,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酒城”和“药都”。

中国是陶瓷文化与酒文化的诞生地。陶瓷酒具,不仅仅是一种饮酒工具,更是融入了酒文化和陶瓷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当前考古记录表明,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瓷质酒具。瓷质类酒器在商朝时期就被应用,而在东汉末年实现了迅猛发展,到唐朝时逐渐完善。宋代作为我国制瓷业迅猛发展的崭新时期,尤其是随着文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以文治国的理念影响下,整个陶瓷类酒具技术实现了革命性影响。在宋代,使用陶瓷酒器时,其造型上更为俊美,釉色以静穆为主,精美的生产技艺,加上融入的深厚历史内涵,其中展现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艺术魅力和内涵,因此可以说宋代的酒具有自身时代特点。本文结合宋代政治经济及文化内涵的全面分析,通过展现宋代陶瓷酒具的美学理念,从而探究统治者以文治国的管理理念和理学价值理念与整个酒器文化之间有着全面融合,进而研究统治理念与宋代陶瓷酒具审美理念的有效影响思路,最后,通过分析宋代陶瓷酒具的设计理念及内涵,从而对当前陶瓷酒具设计工作提供有益支持。

在几千件文物中有不少和酒文化息息相关的器物,馆藏的宋代白瓷温碗、酒注,温碗直口深腹,口微敛,口腹部基本同径,碗高11.6厘米,口径13.7厘米,圜底圈足,底部有支钉痕迹。整体素面,胎质细腻,白中微黄,温润清雅。酒注口直微敞,肩丰腹直,腹下部部稍敛,底为平圈,内外均施白釉,两个器物是一套的酒具,注子置于温碗中。酒是放入注中,温碗注入热水为酒加热,也称温酒。

喝酒时,离不开酒器的使用。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美食与美器相结合,在喝酒过程中,更为讲究的是饮酒器具与饮酒过程相匹配,因此作为我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器应用历史悠久,且千姿百态。在酒器造型设计过程中,其风格更注重平和,而装饰特点上也更青睐清新淡雅的风格特点,可以说宋代酒器就是其整体器皿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客观的讲,宋代出现这一风格也不是偶然,宋代时期整个社会风气受文人审美理念影响较大,文人的审美标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发展,而在饮酒过程中,其整体风格也出现了全新变化,人们不在像以往,使用硕大的青铜器来饮酒,而追求的是在较为宁静的环境中去品味美酒的味道。同时,无论是日常使用的器皿,还是欣赏品,其中都追求的是文雅和恬淡幽静。此外,宋代也是我国制瓷技术发展极为成熟的时期,在宋代汝、定、官、哥、钧名扬天下,后世也很难匹敌。除了五大名窑之外,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等也有着充满自身特色,影响力极其广泛的制瓷技术。在器具造型上,宋代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线条转折特征明显,在细节处理上,及其到位,从不轻率处理细节,从而使得整个器具的整体性特征极为明显,这不仅反映出工匠艺人的生产理念,更从客观上展现出现代工艺技术与其差异。

馆藏另一件宋代磁州窑四系酒瓶,瓶为橄榄形,劲短束,圆唇直口,肩口处分布有四个柳叶小系,平腹上下均称,溜肩,平底,上部颜色为乳白色,下部三分之一处施黑褐釉,器物整体造型挺拔俊秀,风格古朴厚重,手工轮制成型。在瓶腹部书写有墨色“酒海”二字,书体为行草,运笔开合自然,飘逸洒脱,行笔间体现了应时了宋代的书风,自然地流露出制器者的底蕴,表现韵味十足。古时候,人们往往把一种容量很大的酒器称为“酒海”,唐代诗人白居易《就花枝》诗曰:“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温庭筠《乾子・裴宏泰》说,裴钧“有银海,受一斗以上,以手捧而饮”,所谓银海,就是银质酒海;因此酒量很大的人,也常被称之为“海量”。

还有一件霸气十足的战国盛器“陶”(音读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喇叭口,短颈,圆肩,鼓腹,小平底,肩部附有对称兽纹辅首,肩部和腹部有三道装饰立体感很强的弦纹,胎通体灰色无釉。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酒有着重要分量。据传,在远古时期五谷被用于食用之后,就发现五谷可以用来酿酒。根据当前考古发现表明,在夏以前,酒器就已经出现。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酒不只是一种饮料,更是社会礼仪文化中不可缺失的元素。所以,在礼仪文化不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内涵,酒器就发展成为礼器的重要组成元素。在我国古代,酒器类型极为多样,类型不同,其命名方式、功能作用、形状等等都极其不同,比如在铜器酒具中,有爵、校ㄒ艏祝、觚(音孤)、角、尊等各种类型,其功能价值也不一样。在我国,道家哲学就是整个酒文化精神的核心,庄周哲学倡导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在整个庄周哲学体系中,其提倡的是自由,倡导的是自我理念的追求和展现,倡导的是“乘物而游”。在庄子哲学理念中,其尤为倡导的是自由,宁肯做烂泥塘里的乌龟,也不做被束缚的千里马。同样,追求自由、忘却利益荣辱,而这恰恰就是我国传统酒器精神的内涵展现。

饮酒文化与礼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酒文化;发展现状;文化价值;问题;对策

酒是一种经含淀粉或者糖等的物质通过一定的发酵程序而制成的饮料,根据酿造原料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白酒、米酒、药酒、果酒等。酒文化就是酒转化到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各种意识形态中,然后被人们以一种约定俗称的文化模式确定下来,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模式。饮酒文化是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一同成长起来的,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涤和沉淀,中国酒文化蕴藏了丰富的内涵。酒之所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军事活动、政治活动、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等活动中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我国各级博物馆以及个人拥有的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藏品都是对中国酒文化的繁荣发展的现状的一种展现。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加快了酒企业产品的创新和进步,活跃了酒业的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价值。

1.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

六千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人工谷物酒,她与啤酒的发源地亚述地区和葡萄酒的发源地中东两河地区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巨变和历史的沉淀,现在中国的酒业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酿造工艺以及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而早已超越了两河地区的葡萄酒和亚述地区的啤酒,在世界酒林中获得了最大的产量和销量,独占鳌头。

所谓文化,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所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衍生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酒文化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所渗透。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自古以来,在我国的各种聚会和宴会上都没有离开过酒,在酒席上还往往会为了助酒兴、活跃宴会气氛而增加许多丰富多彩、名目繁多的文娱节目和内容等,酒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们进行情感的表达以及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并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酒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文化就是以酒为特质载体,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以及消费这些核心而产生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现象总和,在中国文化的总范畴里,酒文化形成了一个蕴含丰富、相对独立且完整而系统的体系,它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功能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来说,酒文化是同时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一种文化,它主要是以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为基础的酒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酒的社会属性作为研究的重点,比如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艺术、科学以及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酒文化所关注的内容。

在社会生产力方面,中国物质酒文化作为酒文化的一种形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变化的发展历程。广大劳动人民为了满足酿酒技术的发展,在材料和工艺上都不断的进行开拓创新,在酿酒器具的制造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酒的实用功能,同时还要从造型、材质、花纹、图案等方面考虑它的现实性和艺术性。自古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在社会中较为流行的酒杯设计。这些酒杯在材质上有所区别,工匠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聪敏材质,使其一步一步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酒杯艺术品。另外,酿酒技艺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应用也对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酒文化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文化。自古以来,有无数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们,都是在酒文化所渲染的分为中实现了政治目的。比如在三国时期的孔融就曾在《与曹操书》中列举了许多以酒推动政事发展、立国兴邦、创建功勋伟业、帮助政治家做出英明决策的实例,这足以可见酒文化即使是在圣人那里也是一种无法脱离的政治文化[2]。在人类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酒虽然使以一种客观物质的形式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道家哲学中,几千年的酿酒与饮酒以及发展中形成的习俗等形成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与中国的诗词、书画等艺术文化同和在一起,使其更具有文学艺术价值。

2.中国酒文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中外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中国酒文化的研究上来,通过对查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笔者发现:自建国以后,大量的有关酒文化的研究著作呈现在社会大众眼前,比如《酒文化小品集义》、《中国酒典》、《中国酒文化辞典》等等。相关的学术论文也较多,比如任运伟的“浅说中国酒文化及其开发利用”(2008),陆平的“论中国酒文化及其发展特点”(2009),黄平的“论酒文化与酒业发展的关系”(2012)等。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多数著作停留在对历代学术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汇集成册,缺乏对酒文化深度的挖掘;并且在有关中国酒文化研究行为本身来看,目前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全国统一的组织、协调和引导,有关组织、有关地区基本上是在自行其事地开展活动,特别是缺乏一批全面研究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学者;二是关于酒文化研究的国际交流活动不多,特别是与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名酒大国的专家学者交流研讨太少。因此,在有关酒文化学术队伍的组织和建设,酒文化资源的整合和选题设计,酒文化在当代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都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去研究和探讨。

3.中国酒文化研究的发展对策

酒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其文化价值,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酒文化,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针对当前中国酒文化研究中的不足,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从而把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发展台阶。

3.1 充分认识到酒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当中,酒是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酒的客观性和巨大的潜在力量,决定了酒文化、酒文明在人类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酒与文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依托关系。生活中,酒的风俗和故事广为流传。历史上,不乏酒引起战争和酒化解纠纷的事件。通过酒的文化潜在影响力,对国家、民族、政权、组织可产生作用。利用酒文化的广泛性,推动不同文化系统的交流、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质”和“各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双重目的。科学“酿酒、饮酒、用酒、管酒”将始终是一个亘古而常新的社会话题。

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在社会主义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从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来认识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成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酒文化和酒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文明程度,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化解民族矛盾的良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应该将酒文化局限于卖酒的层面建设酒文化,或仅仅从酒经济效益的角度发展酒文明。这需要我们正确地把握酒文化的内涵,全面认识酒文化的价值和社会功能,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积极搭建中国酒文化研究平台

酒文化的研究离不开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因此,积极搭建中国酒文化研究平台,无疑是促进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建议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培养研究力量。开展酒文化研究,离不开一定的研究力量支持。酒文化研究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首先就在于要培养一大批研究人才,特别是有外语基础,又通晓酿造和酒文化知识的青年才俊。有无酒文化研究的后起之秀,关系到酒文化研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因此对于酿酒企业而言,可以借助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力量,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使他们既是企业业务骨干,也是酒文化研究能手的后备力量。其次,可以组织有关酒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要使国内有关酒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加强交流,而且要进行中外酒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比如泸州作为国内知名酒业产地,可以要求有关专家学者来华参加酒文化研究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探讨有关酒文化发展的课题,联合进行中外酒文化比较研究课题。(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9页)第三,可以以国内名酒的比较研究为突破口,推动我国酒文化向深层次发展。作为国内名酒企业,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看待我国酒文化和就文明的发展,只要不涉及商业秘密,不损害企业核心利益,则完全应当并起并坐,推心置腹地切磋研究,交流发展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取长补短,携手共进的互惠格局。因此,针对当前国内比较知名的名酒企业,比如贵州茅台、浙江黄酒集团、烟台葡萄酒、青岛啤酒、泸州酒业等联合起来,共同探索我国酒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这不仅为广大酒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促进名酒企业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3.3 要加强对“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科学研究

对酒文化的研究,必须深刻领悟酒文化和酒文明的内涵,而不能是停留在对其概念的表面理解。因此要加强对酒文化的科学研究,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指导酒文化的建设,以发挥其社会价值。在当前酒文化研究实践中,比较多的一种就是为卖酒服务”的酒文化现象。显然,这种现象已经背离了酒文化的真正社会价值和存在的意义。相关专家认为,现阶段我国酒文化和就文明已存在潜在危机,对社会风气和文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酒的媒介作用,从文化安全角度来审视酒文化的建设。也只有把当前先进的文化思想、民族传统、历史经验、文化遗产、地理优势同酒业经济和酒文化生态融为一体,突破传统酒文化领域的束缚,与时俱进,才能使酒文化和酒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4.结束语

纵观我国酒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酒在中国的历史中并不仅仅是以物质的形态出现的,它的精神文化形态在宗教、礼仪、风俗、政治、军事、文学等哥哥社会领域中的渗透和呈现给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中国酒文化发展历史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微小缩影,由此可见中国酒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酒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加以解决,进一步的推动我国酒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映发.试论中国酒文化主题[J].中华文化论坛,2009(04):75-76.

[2]王岳川.中国文化精神与酒之深层关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01):48-49.

基金项目:泸州市科技局项目:泸酒产业文化资源库的构建[编号:2012-S-43(3/8)];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泸酒产业文化科技资源库构建[编号:CJY12-26];泸州市科技局项目:泸酒产业文化发展科技研究平台[编号:2012-S-43(2/8)]。

作者简介:

饮酒文化与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酗酒 成因 限酒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酗酒、醉酒现象日趋严重,且酒后滋事伤害事件也频频发生。大学生酗酒恶习在校园蔓延现象已经成为困扰高校稳定,并且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限酒,严禁酗酒,防控大学生醉酒后滋事引发的危害,已是当前高校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酗酒恶习成因分析

大学生酗酒恶习形成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历史文化因素、生理特征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青春期心理因素和酒风异化因素等。

1.1 历史文化因素 酒适用于所有饮酒民族,在我国就有以酒代“久”之内涵,表示“友谊天长地久”和“永久”之意;三国时期就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看出那时人们饮酒的感受和酒的品位;唐代以后,不论是李白“饮酒作诗”还是苏轼的“醉饮风亭”等等,都说明酒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酒在各国都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文化人文内涵,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爱恨情仇都有酒的故事,而“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等等,更是在杯酒之间演绎了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

1.2 生理特征因素 适量饮酒确能缓解紧张,可以减轻人的疲劳,改善情绪和睡眠,使人忘却烦恼,令人心情舒畅,增加社交活动和节日中的欢聚喜庆气氛。但是,过量饮酒不仅危及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对社会也会造成种种危害。许多有酗酒的不良习惯的人,明知酗酒的危害,但还是控制不住要酗酒,原因在于酒使人体内一种基因变异产生强烈的欲望与冲动,导致过量饮酒或酗酒。

1.3 社会环境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受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把饮酒当作社交和礼仪需要,如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都要举杯畅饮,以增添喜庆气氛。社会上还有一种 “无酒不成宴” 不成文的规定,洽谈生意都要在餐桌上“烟酒”(研究),且饮酒习惯很不文明,酒桌上喝不多不义气,喝不倒俩不尽兴,助长了年轻人酗酒的兴致。

1.4 青春期心理因素 从心理上看,人是感情动物,有七情六欲,在内外环境压力下,人的感情需要有宣泄释放的途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内心比较孤独,很少受到挫折教育,进入大学后,遇上郁闷忧伤,兴奋激动,思念惆怅或亲人相逢,接风饯行,此时酒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其文化与疏导功能是任何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而酒精的刺激、兴奋、释放和麻醉功能正符合大学生青春期心理的需要。

1.5 酒风异化因素 中国传统的小酒怡情文化,已有了异化的倾向,许多人片面地理解“酒逢知己千杯少”,以为交朋结友离不开饮酒作乐。时下,酒的功效和作用还在被“扩大”,如借酒交情、借酒铺路等。长期以来,社会上风行的干杯文化,将成功与酒量捆绑在一起,有的大学生认为不喝酒意味着个人未来发展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还有的人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有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有权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况且,大学就是步入社会的前奏,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饮酒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喝酒是进入社会人际交往的预演。

2 防控大学生酗酒恶习在校园蔓延的措施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30万人因酗酒而死亡,酗酒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五大杀手。第6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来自193个成员国的代表呼吁制定出一个控制酗酒的全球预防策略。目前,大学生酗酒恶习在校园蔓延危害极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

2.1 认清大学生酗酒恶习的危害性 小林与小杨都是福建某高校学生,某晚,小林因喝酒与小杨发生争执,小林用拳、脚殴打小杨,并致小杨后脑着地倒下而成了植物人。武夷山市法院经审理判处小林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判决小林和该校各承担92万元总赔偿款的80%、20%。这起因酗酒酿成的小林与小杨两家人无穷无尽悲痛的灾难,教训极其深刻,也给学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因酗酒引发酒后伤身损命、滋事生非而过铁窗生活的案例屡见不鲜,且日趋严重,给学生个人、学校、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2.1.1 社会危害性 酗酒之害,触目惊心。监狱里罪犯的50%,交通事故的40%和医院重病人的25%都与酗酒有关,而这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无数痛苦悔恨都与酗酒有关。近年来,大学生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绝大多数是酗酒惹的祸。大学生酒后出现或自残或失手将他人打伤事件,甚至从事一些莫名其妙的破坏活动,如侮辱女同学、拦路抢劫、破坏设备、放火、驾车将人撞死撞伤等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2.1.2 身心伤害性 ①危害生理健康。南方某大学工程系学生苏南,是个文质彬彬的学生,但平时爱喝酒,酒量很好,他在庆祝自己22岁生日时,20分钟内连喝20杯百威啤酒,脸色变蓝,失去知觉,最终死在医院。酗酒会使酒中所含有的甲醇持续损害视网膜,从而导致视力迅速下降,甚至失明;酒中的酒精在体内有95%是通过肝脏来吸收解毒,酗酒会导致脂肪肝,形成肝硬化;酗酒还会导致多种消化器官疾病,降低人体呼吸道系统的防病毒能力,使人体的癌细胞增多,诱发多种心脏病变。有资料表明,因酗酒中风而死亡者为不饮酒者的3倍,酗酒者的平均寿命较不饮酒者,要少至15年左右。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部器官尚不完全成熟,酗酒对身体的损伤更加严重,将直接影响到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②危害心理健康。古人云:“酒能乱性失德”。酒精对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一系列心理疾患。酗酒会使人脑器官组织损伤,出现记忆减退、意识障碍、反映迟钝、过度兴奋、动作不协调,导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和中毒性幻觉症等精神异常病症,使人变得待人冷漠或不可理喻;酗酒会使人精神恍惚,没有家庭责任心,还愤恨自己的亲人,埋怨怀才不遇,甚至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自己的不健康心态;酗酒还会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减弱,智能衰退,甚至会出现妄想、幻觉,诱发人格改变和反常行为,表现为焦虑、烦躁、抑郁情绪,严重者还会产生自杀念头。③危害成长成才。历史上,才华横溢的“斗酒诗百篇”大诗人李白所生4子都无半点诗才。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因长期酗酒,56岁病逝,所生的5个儿子均愚昧无能。专家实验表明,大学生正处成长发育期,酗酒会使生殖器官正常功能衰退,性成熟推迟2-3 年;酒后更是使人昏昏欲睡,精力分散,直接影响人的思维和注意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休息;酗酒导致思维迟缓,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致使智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学习退步,况且,醉酒后,大脑和身体的恢复又有一个过程,对学业的影响极大;大学生酗酒醉后的兴奋状态常会失态,神志不清还会引发有悖于社会公德,甚至做出伤及他人或使自己遭到意外伤害的行为,由此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受到法律制裁,荒废了学业,断送了大好的前程。

2.1.3 校园危害性 大学生酗酒不仅酿成个人、家庭和社会悲剧,还危及到校园公共秩序、公共权益和和谐校园建设。威斯康星大学一项调查表明,有29%的学生因酗酒而旷课,校园中有25%的暴力犯罪和近60%的野蛮行为与酗酒有直接关系,19%大学生和萍水相逢的异性发生性关系。虽然大学生酗酒并非经常引发死亡事件,但会在校园内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大学生饮酒时间通常大多集中在夜间,地点除校园及周边小吃摊点外,在宿舍内喝酒现象也相当普遍。在宿舍内酗酒吵闹得左邻右舍彻夜难眠,在校外酗酒后,深夜喧嚣回校更是扰得校园不得安宁,且酒后滋事伤害事件也频频发生,严重干扰了校园正常的作息制度和公共秩序,侵犯了他人的正当权益,影响了校园稳定,广大师生怨声载道。大学生酗酒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全社会都指责高校管理不到位,所有责任都由高校承担,严重影响了学校办学声誉和形象。

正因为酗酒有上述种种危害,为了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维护正常校园秩序,引起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力提倡不饮酒,采取有力措施严禁酗酒,有效防控醉酒滋事。

2.2 发挥学生干部率先垂范的作用 能不能刹住大学生酗酒之风,实施“限酒”取得成效,学生干部是关键。学生干部既是“限酒”的组织者,又是“限酒”的主要对象。要防止“对人马列主义、对已自由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不良倾向,做到既严下又严上、既严别人也严自己,真正使“限酒”成为全体同学的共识。只有从学生干部抓起,以身示范,学生才会跟着学,照着做,才会收到以身作则的效果,使“限酒”工作成为学生干部和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还可以通过建立“人盯人”限酒互助小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即安排一名学生干部帮助一名有酗酒恶习的学生,从学习、思想与行为上经常关心帮助,使受助者在学生干部率先垂范的感染下告别酗酒恶习。

2.3 家庭、媒体应担负起社会责任 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对酗酒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孩子第一次饮酒的原因有31%是父母教的或父母劝饮的。作为家长应当担当起第一老师的职责,以身作则,在家庭中不兴劝酒之风,即便是逢年过节或亲友欢聚,也不要互相劝酒,只能酌量少饮,适可而止,尽量不要或少在孩子面前酗酒。同时,家长还应努力改掉酗酒的恶习,更不应组织、鼓励孩子聚集同学酗酒。作为家长应引导孩子明辨社会上流传的不健康的酒文化思想,把“酒风”与“作风”、“酒品”与“人品”区别开来,做到既照顾场合,又掌握分寸,既不失礼仪,又不酗酒。遇亲朋聚会、喜庆宴会,喝点酒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求自己的孩子讲究品味,营造不酗酒的良好氛围。

2.4 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现实生活中, 有不少人染上了酗酒恶习是因为枯燥无味的生活所致,无聊之余便想从饮酒中找到一些乐趣。为此,帮助大学生有效戒除酗酒恶习,除了通过加大宣传酗酒危害性的力度,为大学生建起一面限酒“防火墙”以外,还应组织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限酒、健身、读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以展览、小品、相声、辩论、征文、案例征集、座谈会、宣讲团等形式,帮助大学生认清酗酒恶习危害性,深切认识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养性治愚,提高限酒的自觉性;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如举行读书报告会、读书讲座、读书征文、读书论坛、专家讲座、好书介绍和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倡导健康、科学、文明、高雅的酒文化,抵制并逐渐取代劝酒逼酒等低俗的酒文化;通过组织开展如“告别不文明言行”文明劝导等活动,提倡文明饮酒,杜绝无节制豪饮、坚决反对酗酒,最大限度地减少酒害酒祸;通过组织开展有氧代谢运动及各类文体活动等,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是金”的观念,在广大学生中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勇于战胜自我,远离酗酒恶习诱惑;通过举办专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创意创业大赛、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等,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让大学生在校园里放飞心情,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2.5 有效地应用厌恶疗法心理疏导 酗酒是一种心理病态及其行为异常,会对自身、家庭、社会构成危害。有些大学生酗酒起因是认为喝酒可以消除烦恼,减轻孤独、自卑、失败等失意的心理因素,以致减轻压力,而事实却相反,酒入愁肠愁更愁。因此,对于有酗酒恶习的大学生不能简单应用道德说教法,而应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疏导是通过环境、说服、解释、启发、教育等手段,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一种心理引导方法。

2.6 加大校园限酒综合治理的力度 酗酒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难题,为遏制大学生酗酒恶习在校园蔓延, “组织结构强制”被证明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早在一九八八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就下发《关于禁止高等学校学生酗酒的通知》(教政厅字003号) 明令禁止高等学校学生酗酒。通知要求对酗酒者和酒后肇事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对触犯法律的,要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处置;高校校园内的食堂、餐馆、饮食摊点,一律不得出售啤酒以外的各种酒,如有违反,要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节庆日和学生毕业、结业时的聚餐活动,一律不得饮用啤酒以外的各种酒,在饮用啤酒和其他饮料时也要适度。我国《刑法》第18 条规定:醉酒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在醉酒状态中对他人安全有威胁或对本人有危险时,应当将其约束到清醒。高校应依法治校,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工作精神,加大学生管理力度,针对学生酗酒的现象制定专门的校纪校规,对大学生饮酒要规定“限时、限量、限场所”,酗酒与评先评奖、推优培养、组织发展、干部任用、升学、就业等挂钩。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可以开除学籍处理,甚至移交有关部门依法惩处。

3 结束语

总之,只要校园内外联动,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就一定能把校园限酒控制在危害最低程度,大学生酗酒恶习的状况就能得到有效抑制和改善,就会创造出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支素华,张积家.中国大学生的饮酒期望结构与饮酒行为[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04).

饮酒文化与礼仪范文第5篇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地区差异大,文化吸引力强,其中饮食文化更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就是以饮食文化为核心,并将其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形成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其内涵,探究其开发思路。

一、民族饮食文化特性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因特定的地域环境、经济结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文化环境等影响,呈现出民族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彩、文化烙印深刻的文化特性。饮食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族群智慧的体现,它能更深刻地反映少数民族人们对食文化的精神追求。饮食习俗极大地体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民族特性,也展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生活习惯。民族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它所承载的内涵正是其他人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最佳选择。

我国少数民族因地域环境、气候、人文历史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内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少数民族饮食物质文化多由饭食、酒、茶三种构成,非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方式、饮食习俗、饮食环境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与大众饮食文化,也就是汉族饮食文化,最为不同之处在于民族饮食文化中少数民族除了吃饭本身外,还亲身参与歌舞活动中,形成一种自我参与、自我陶醉的文化氛围。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饭食文化的差异体现在食材种类、制作方式及饮食习俗等的不同。南方少数民族多以稻米和玉米为主食材料,西北少数民族以小麦为主,东北少数民族以稻米和面食为主。我国少数民族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自酿酒品,形成各不相同的民族酒文化。另外,除了各民族酿酒工艺及酒品外,还有风格各异的饮酒习俗。茶文化也是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自古就有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和人工种植的经历。另外,无论是位于西南的茶马古道还是西北的丝绸之路,茶都是少数民族商人进行贸易活动的重要商品。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的形成多与地域环境、气候、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概念及内涵

(一)概念

目前,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学者们对于民族旅游产品的相关研究较多。罗明义(1999),陶犁(2002),罗永常(2011),徐红罡等(2004)等从不同角度对民族旅游产品进行研究。另外,也有部分学者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相关研究。史涛(2012),范娇娇(2010),侯福强(2012),谌世龙(2011)林育彬等(2008)等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总体来说,学者们较少关注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因此,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内容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深度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愿意购买的,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包括旅游景观、设施、服务在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是以民族饮食文化为依托,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使其获得满意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体验,由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民族饮食、服务及设施的产品总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除展示民族文化外,更重要体现出民族饮食中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

(二)内涵

1、民族饮食文化特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产物。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首先是文化的产物,民族饮食所孕育的文化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源泉和动力。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一定具有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在其中,其设计开发存在于一定的民族饮食环境中,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产物,还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不同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饮食文化,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正是民族地域环境和民族饮食文化的有效结合。

2、民族饮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展现,是旅游产品有形和无形的有机结合。民族饮食文化既有以食物、盛放器皿、设施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也有民族饮食生产工艺、食用方式、食用礼仪、宗教信仰、享用环境文化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借助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而开发的旅游产品可以是有形的食物等,也可以是无形的产品,包括美食体验、服务、饮食习俗等。

3、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内容不断丰富。传统的民族饮食文化是以少数民族成员生活客观存在为基础,以传统的饮食构成、方式及习俗等文化形式展现,它与民族地区传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代文明和大众文化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文化变迁的加剧是必然的,原生性的民族饮食文化正在社会进程中不断调整适应,并形成“新的原生性民族饮食文化”。例如,通过民族旅游美食节、民族节庆等形式将饮食文化传统与旅游产品结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类型。

三、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食”是旅游六要素之一,饮食文化是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产品开发来看,民族饮食可以通过对饮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开发旅游产品,使旅游者产生极大吸引力。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品尝民族美食、体验民族饮食文化氛围,才能更加了解和感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且留下深刻印象。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助于民族饮食塑造和提升饮食形象、旅游形象,甚至成为民族饮食名片。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关键在于饮食文化本身,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饮食制作工艺、理念是开发旅游产品的必要条件。

(一)开发民族饮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饮食文化体现的是民族饮食居民的生活经历及生活方式,它是民族饮食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只有让旅游者感受和体验到这种文化的存在,旅游者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才更加深刻,甚至于更加真实。如果说民族歌舞、表演及工艺品等会有迎合旅游者的“嫌疑”,那么民族饮食文化一定是一种实际存在、活态的文化内容。让游客在旅行中品尝民族美食,使民族饮食文化与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完美地结合,也将有助于民族饮食文化传统的保留和传承,而且为更好地开发民族饮食文化旅游提供可能。

(二)举办民族美食文化节事活动。通过整合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节事活动。节事活动包括美食旅游节、民族饮食烹饪大赛、美食旅游专项产品、茶文化节、民族食品交易会等等。饮食文化节事活动必须注重凸显主题,更可以和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相关联,比如绿色有机农产品,采用工艺精美的传统餐具,展现制作工艺过程等。民族美食节事活动开发更强调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尽管凝视和欣赏能带给游客一定程度的旅游体验,但是参与性旅游体验更能使游客对民族文化形成认同感,从而产生共鸣。像藏族的“雪顿节”等有较强的旅游参与性,也都是较为成功的民族节庆旅游产品。

(三)建设规模较小或私人专属的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收藏馆。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可以开设在村民家中,也可以另外修建。主要用来展示和介绍民族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化过程。展示的实物内容除了饮食文化的食物、酒、茶、原料等,还包括餐具、制作工具、炊具等辅助物品。饮食博物馆中通过解说呈现给旅游者全面的、丰富的、生动的民族饮食文化信息。当然,还可以设计体验场地,让游客实际体验美食制作的全过程,全方位认识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产生美好的旅游体验。在民族饮食文化博物馆里,民族饮食文化不仅是静止橱窗展示艺术,更是立体全方位的艺术展示,从而促使旅游者形成对民族饮食更深更透彻的文化解读。

(四)开发民族美食旅游商品。对部分适宜的民族美食开发为小包装、易携带或者真空的旅游商品,便于旅游者购买携带。例如制作成糖果、糕点、果汁、干货、咸菜、瓶装酒、茶等旅游商品。重视保证适宜的口感,采用先进保鲜技术保鲜,并且重视民族化、特色化和精美化包装,制作成即能自用也能馈赠他人的精美礼品。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提高民族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民族美食旅游商品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做好前期市场调研。一方面摸清民族地区各种饮食文化的全部信息,建立资料信息库,再进行筛选,将完全不适合开发为旅游产品的饮食文化列出来。另一方面,对旅游者进行调研,研究旅游者需求,并结合经济、社会、政策环境进行分析,摸清和预测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

二是选择适合的民族饮食作为开发对象。将先前市场调研两方面结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民族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对象,制定科学的、有层次的开发策略,最后进行市场推广。还可以对某些具有重量级且内容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所在的村落申报原生态民族村寨,建立国家级、省级、县级等级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