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字:德国;;职业基础教育

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享誉盛名。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形式多样,效率较高。经职业教育培育的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职业基础教育年(Berufsgrundbildungsjahr)①是德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其任务明确、定位合理、课程设置广泛、授课形式灵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与职场就业奠定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对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可能导致的职业变化有较强、较快的适应能力。在目前我国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技术升级日新月异、产业革新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对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的研究,能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指导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历史轨迹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最初萌芽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进修学校。1816年北德意志联邦颁布工商条例,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必须接受进修学校教育,培养读、写、算等能力,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职业基础教育肇始于此。进修学校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成为在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1919年《魏玛》第145条规定了普及进修学校义务教育至18岁的原则。1920年,德国全校大会将进修学校定名为“职业学校”。[1]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政府把职业学校作为法定的义务教育场所。

1958年起,德国在各州开始试设一年制职业基础学校,各界反映良好。1969年8月14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第一年作了法律上的阐述:学制一年,属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称为“职业基础教育年”。这是“职业基础教育年”第一次正式见诸法律条文。

进入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关于职业基础教育政策与理论方面的大讨论,教育界、工商界都普遍意识到要加强职业基础教育。1970年,联邦和各州共同委任的德国教育审议会制定了《教育结构计划》,就德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四个目标”、“七个建议”,其中第六条建议就是“在第一阶段后的第十一学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2]1973年以后,德国又陆续颁布了《教育总体计划》、《联邦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要点》以及《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这三个对后来德国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法规。其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978年5月19日,德国政府通过修正协议,正式在全国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同年,德国政府规定给已完成九年或十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以全日制职业基础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开始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办学特色

(一)入学条件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招生对象是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入学资格作了规定:所有离开普通教育学校、中学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十年级毕业生。也就是说在学制系统的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依此规定,在德国,任何离开普通教育的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在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这一规定既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实现了无缝衔接,又为受教育者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与定位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就是要教给学习者共通的基本职业技能,为以后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打好基础。它介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被赋予了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之间的“连接”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职业教育作铺垫。

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属职业准备教育,在德国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对此表述为:“职业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应该视为为进一步实施的职业专业教育打下宽广基础的阶段,向受教育者传授尽可能广泛的职业活动领域所共同具有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为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做准备”。[3]这一表述在德国职业教育史上首次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基础教育。

(三)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结构计划》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设想是:“职业教育应该为通向更高水平(层次)的不同的专业化的道路打下宽广的专业与文化教育的基础”,[4]基于这种构想,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广泛。入读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学习分属13个职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课程,即经济与、金工技术、电、技术、木工技术、纺织技术与服装加工、化学、和生物学、印刷技术、裱糊技术和房间布置、保健、营养与家政、农业等,共涉及220门职业。各职业领域的课程分为三个方面:(1)普通课,包括德语、社会学、体育、宗教;(2)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3)选修课。目的是在各职业领域中,介绍一个宽广的、具亲缘关系的、职业共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判断能力,并加深普通教育,为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打好共同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学习者具有职业上的应变能力和适应不断提高的、训练职业的专业要求。[5]为他们进一步选择和接受各种专业职业教育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四)授课形式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别强调实践活动,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个学生不但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②或通过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形式来完成。实施学校与企业协作式职业基础教育的学校,采用部分时间制教学,每周教学2天,其余时间则接受企业培训。

职业基础教育年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它对培育“口径宽”、“基础厚”的职业工人是大有裨益的。虽然职业教育基础年的某些授课内容,也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部门生产要求不断变化,目前出现了职前培训跟不上要求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目前所处的困境。德国职业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如在职业教育中增设普通教育课程内容。总体而言,职业基础教育年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将因其课程设置的相对广泛,任务与定位明确,确定职业培训的“关键性素养”(Schlussequalifikation),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必将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欢迎。

三、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几点评价

职业基础教育年作为德国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的第一年,为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观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与定位、课程设置与授课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优势所在:

(一)通过实施职业基础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满足未来的就业体系的需要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传授职业中的“关键性因素”,培训各种职业共通的“核心技能”,避免过早的专业化,确保在未来的职场上,从业人员的通用能力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内容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职业基础教育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

(二)可以提高受教育者职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特别是在技术升级、产业革新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不同技术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完成三年职业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无需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教育与培训,就可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因职业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工种变化,企业也可缩短对职业工人的培训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社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三)秉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接受教育,每个学生不但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都比较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从根本上杜绝理论脱离实践,如“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结束后,无需再经过长时间的熟悉业务过程,就可直接作为一个熟练工人或技术工人参加工作。

(四)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因所学内容广泛,不但能独立胜任工作,而且可以成为多面手“德国的机器操作员和其他车间工人承担的任务,要比他们的英国同行广泛得多,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标准,并且能一以贯之。”[6]即使可能因一时某一工种人才饱和,也可在其他领域谋得一职,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可使离开学校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签订的机会。[7]

(五)职业基础教育年有助于学生为将要进行的专业职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做好实践准备职业基础教育年不是中等教育的“死胡同”,它属于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处于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阶段。“它确实为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并且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提供了条件。”[8]学生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所学的内容相对浅显,但涉及面广,这为日后的“专、精、尖”专业职业教育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急功近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学的内容、技能,往往囿于某一工种或职业,针对性太强。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盛行的“订单”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受到技术升级、产业革新的冲击,其求职领域将大受限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多工种,职业群”的非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中的可取之处,必将有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1.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

[3][4]徐涵.德国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讨论[J].职教论坛,2004(2)上:63,64.

[5]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

[6]T·胡森.教育大百科全书(第4卷)[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2,833.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对事物的定义,反应了特定时期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人们按照自己的认识展开实践,所以,对事物的定义不仅是认识的,而且是规范的;不仅是理论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

一、职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

职业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专业的,内容复杂,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直接联系;就其系统而言,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鉴于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独特性,专门研究职业学校的教育与教学理论,是必要的,必须要像“学前教育学”那样,逐步建立一门称为“职业教育”的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它的教育对象是青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将“专业教育”当作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反映。

“专业教育”思想与计划经济思想密切相关,按照计划经济思想,各种社会事业和各个生产部门,要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教育培养的人,也应该在品质和数量上与各种社会事业各个生产部门的需求相一致。专业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优越性,体现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历史发展规律。依据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同领域,设置专业学校的专业;依据社会生产生活不同领域需要的专门人才的专业技能,制定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设置课程,是当时我国举办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

二、实践与认识的新进展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无论实践还是认识,都有长足进展,为重新审视职业教育概念提供了基础,也提出了要求。

1.职业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性质,是我国专业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作出的选择,这个选择在当时有合理性,不过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以细分的专业教育把人培养成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也不人道。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这也是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优秀公民,为各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职业知识和训练。

全面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可缺少,为学生职业做准备不仅是学校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直接途径,也是学校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而通识教育对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2.职业教育的任务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机构都要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育一般都会受到特别重视,任务比较多样,并不断变化。职业教育必须为学生职业生活做准备,专业教育显得比较重要,职业学生的文理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一般教育和专业教育划分比较清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进行文理教育和通识教育,为学生攻读高一级专业学位打基础;专业教育主要由专业学院承担,这些学院招收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在欧洲,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主要是由中等教育完成,只有少数大学生将本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绝大多数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更关注为职业做准备。

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我国职业学校中的专业是与一定的社会职业相对应的,其实职业教育不应该忽视文理基础教育,学生在中学接受了较为广泛的基础教育,职业学校的文理基础教育除了知识内容更加高深之外,还可以通过在某一知识领域的集中学习来实现。在一个知识领域集中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基本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社会职业都很有帮助。

这启发我们思考我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专业教育具有通识的作用,通识教育也是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可将两者割裂。我们在强调专业教育在训练学生从事特定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的同时,经常忽视专业教育对学生一般发展的意义。专业教育在一个知识领域或一个社会职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和训练,在获取知识、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训练方面,可以发挥比一般通识教育课程更大的作用,正如职业教育中的主修发挥的作用一样。当然,这需要改善科学方法,使教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变为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一些一般品质和素质,比如,敬业和合作精神,有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对于从事各种职业都很重要,专业教育应对学生的这些品质和素养充分重视。为了回应用人单位对商科学生缺乏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道德敏感度低,人际交往和领导能力差,分析和批评能力不强,不具备全球意识的职责,商学院应该注重学生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多元化意识以及道德敏感性的培养。这个要求与其说与其专业教育有关,不如说与自由教育直接挂钩。

我们太过强调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对职业学校的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真的需要这么多专业课程吗?适当减少专业课程在课程计划中的比例,应该是基本趋势。

社会职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评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社会生产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职业教育中专业的变化,根本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过去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学校和学生的目标了,“专业不对口”成为常态。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化了的工作。面对这种情况,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增加对学生进行一般训练的课程,而且需要重新评估专业教育课程的作用,使它们发挥一般训练的功能。职业教育不应过分专业化,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职业教育重新定义为职业学生通识教育,要为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做准备。

实践与认识的新进展至少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除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第二,本科教育不仅要直接为社会输送劳动者,还要为一些学生接受深层教育打下基础;第三,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专业教育应该同时承担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任务,基于此,应该重新审视职业教育概念。

三、重新审视职业教育概念

一般来说,职业学校学生要取得职业教育证书,都要在某个领域(集中学习的领域)完成规定的课程或学分。划分学习领域有不同的依据,可以以学科划分,也可以依据社会职业要求组织课程,甚至可以以学生发展为依据组织课程。职业教育中的学习是分成不同领域的,不像基础教育,学生要同时学习所有重要知识,每个学生学习的内容基本相同。

其实,尽管被广泛接受,“专业教育”也并非职业教育的唯一定义,多数职业学校提供专业教育,也有少量职业教育机构提供一般教育。

以前的职业教育,是指学术性的职业学院和学校,职业教育同质化程度很高,类型和层次单一。随着入学人数快速增加,职业教育规模急剧扩大,职业教育同质化程度急剧降低,类型和层次变得多样,其中有层次很高的,很学术化的项目,有为更高级别的学习打基础的项目,也有层次较低的,仅在一技一能上对受教育者进行培训的项目。概念外延扩大意味着内涵减少,由于职业教育包含了很多不相同的教育机构和教育项目,适合所有职业教育机构和项目的共同特征就很少了。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9-0006-03

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地深入和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普遍共识。我们看到:在这场汹涌澎湃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中,不管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在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在探讨“专递课堂”、“名师讲堂”、“慕课”、“微课”,都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一时间,教育信息化俨然成为了教育的“明星”标签,似乎成为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的关键钥匙,“谈教育必谈教育信息化”。虽然这种全社会都重视教育信息化、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局面是良好的、势头是可喜的,但教育信息化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一个误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忽视了其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特点与差异化,按照同样的模式在进行,按照相同的路径在发展,按照一致的标准在要求,导致出现“小脚穿大鞋”、“成人在看小人书”的现象,诱发了对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争议,进而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正常、有序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差异化分析

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讨论热点“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幕课”、“微课”,以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等,大多属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课程资源建设范畴,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绝不应该仅仅限于此,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也是为教育管理服务的,为教育研究服务的,为教育决策服务的。教育信息化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这些不同的教育类型中存在着发展目标、发展程度、应用特点、教师要求、作用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应用和发展也应该满足各自规律、遵循各自特点,突出各自重点。

1.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重点发展目标差异

在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将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义为“三基本两显著”,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那么,具体到不同的教育类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还是有区分度的。

(1)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发展目标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化。通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由于东西部发展差别、城乡差别、校际差别而带来的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不公平等问题,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支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学校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工具和抓手。

(2)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发展目标是在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降低办学成本。职业教育信息化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出虚拟仿真的实验环境,并借助校企联合,实现网络实验室和远程实习等功能,在满足职业教育实践性需求的同时,又降低了实训设备购买、维护等办学投入,还增强了实训实习的安全性。

(3)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发展目标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健康发展,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引领社会信息化全面进步。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整体信息化的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实现对本领域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目标之外,还肩负着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提供样板、制定标准、解决问题、开发工具,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引领全社会信息化进步的责任。

2.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发展程度差异

我国教育信息化这些年围绕着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应用系统、信息化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而逐步发展,已然在不同教育类型中取得了不同的成绩,高等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信息化正以不同的信息化成熟度出现在后续的发展道路上。

(1)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全面启动“校校通”计划,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差异较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大,要改善和提高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实现均衡发展,不论是时间上还是投入上都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这些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仍将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2)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从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后才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硬件建设具有了良好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信息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扩展和提高,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中,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以“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为重点,依托以个人学习空间为基础的教育云服务平台,着力打造“职教新干线”,积极探索以空间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在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资源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3)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自1998年开始,由于政府投入力度较大,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较强,高校自身高度重视等原因,发展势头较快,现已基本完成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高等教育信息化由于资源共享不足,存在着信息壁垒、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问题,而校际间也存在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高低导致的信息化高洼地区别。因此,在下一步的信息化应用提升阶段,应着力加强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和统筹规划。

3.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应用特点差异

教育信息化丰富了教学手段、生动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育质量、创新了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但是在不同教育类型中,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还是具有鲜明的特点差异。

(1)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信息工具帮助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信息系统记录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完善评价体系;以信息手段配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作为合格的“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2)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要坚持“实践驱动”的特点。围绕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以学生实践性需求、课程实践性需求、校企合作的实践性需求、行业发展的实践性需求、社会终身学习的实践性需求来展开应用。

(3)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要坚持“引领创新”的特点。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整体教育信息化乃至社会信息化的领头羊,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成为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的制定者,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的示范者,成为信息化课程开发工具的创造者,成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难点的解决者,成为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者。

4.教育信息化对不同教育类型的教师要求差异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青少年一代已经成为“网络的一代”,他们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增强,给教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主动接受教育理念的更新,主动适应角色定位的转变,自身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层级上,对不同教育类型的教师还是存在着差异的。

(1)基础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重“运用”:基础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已成熟的信息技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的信息化工具,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工具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课件开发,以信息化的手段和思想进行课程展示和组织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2)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重“应用”: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要求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吸引力,改变学生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需求要求教师能够开发各类虚拟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高等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重“引导”: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看待信息社会,引导学生把握信息化的脉搏,引导学生在浩淼的信息资源中正确选择,引导学生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创新,引导学生把信息技能作为终身学习的工具。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和目标又要求教师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引导行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

5.教育信息化对不同教育类型学生培养的作用功能差异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如果说教育信息化影响和改变了教师,那么它必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学生。

(1)基础教育信息化主要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激发兴趣”:引导他们走入信息世界,正确理解和使用信息工具,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利用信息化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激发他们对学习、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信息化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职业教育信息化主要帮助学生“改善习惯、提高技能”:通过对连续学习行为的鼓励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通过对认真仔细行为的鼓励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通过在模拟仿真环境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完成协同任务的训练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3)高等教育信息化主要帮助学生“提升素养、启迪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主动学习的利器,并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广纳博收、扩大视野、启迪创新思维、助力学术研究和科研探索。

二、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类型中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既然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教育类型中存在着差异,并已经有了不同的发展程度,那么在后续的应用发展中就应该遵循其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规划,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1)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坚持“政府投入、宏观调控、统一规划”的原则。基础教育由于包含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学校大多财力有限,而且基础教育信息化不能追求利润回报,因此决定了基础教育信息化需要遵循“政府投入、政府建设、政府管理、学校使用”的原则。过去三十多年,在政府主导下的电化教学中,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一些教育企业已经开发了数量众多的优秀课件,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地不断深入,课程资源还将不断丰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对课程资源的选择、选拔、建设、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规划,对教育企业开发拥有的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可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提供给学校使用,以达到高效利用的效果。

(2)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享共建”的原则。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多、专业种类多、行业特色鲜明,不论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还是为满足社会服务功能出发,都需要走校企合作,与社会紧密联系的道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职业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的困难,并通过信息化应用的资源共享来实现服务人人、服务社会的目标。

(3)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遵循“顶层设计、自主建设、自主发展”的原则。由于高等教育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高于其他教育类型,而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较为完备,所以在此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和发展可以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根据高等学校的自身需要自主建设和发展,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只有这样的信息化土壤,才能培育和生长出更繁荣的教育信息化创新果实。

如果将教育信息化在不同教育类型中的发展比作现实生活中车辆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有的是国道,有的是省道,有的是高速,有的是高架,但不管怎么样,“条条道路通罗马”。只有根据信息化的现实差异,建立信息化立体网络,教育信息化才能朝着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的目标快速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 新农村建设是关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领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程,农村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以新农村建设为评价、设计教育制度的背景,在描述当代中国农村教育体系的结构现状、问题与社会效应的基础上,从知识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角度出发,文章认为,宜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序列,在基础教育内渗透职业教育之举,有违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的大方向。

关键词 新农村;教育;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1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5-0028-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只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文明、文化进步、社会和谐。其中,新型农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新农村需要能够从事复杂劳动(有“技术含量”者)的劳动者,需要能够关注村庄、国家公共生活的政治人,需要具有良好教养的现代人。这些角色的成功扮演,都需要农村教育作为中介。事实上,农村教育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一直都受到关注,遗憾的是,农村教育的社会效益不尽如人意,本文拟在描述当代中国农村教育体系的结构现状、问题与社会效应的基础上,从知识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角度,讨论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框架下的政策选择。

一、土地、农民与人力资本

中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已经不低,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已经知道,现在的事实不只是中国在以世界耕地的7%养活着世界人口的21%,它还是,我们在以世界上40%的农民养活着世界上7%的非农民。差距在哪里?在于劳动者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积累。世界银行专家发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是:在劳动者受教育的三年内,社会―经济将以每年27%的速度发展,此后,劳动者所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社会―经济将以4%的速度发展。美同经济学家舒尔茨发现,1929-1982年间,美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25%要归功于民众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在其国民收入增长的部分里,美国各种教育对劳动者能力的提高的贡献为80%,而物质投入的贡献不过20%。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人口中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的65,4%。发达国家的情况是,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1.7年,大致相当于高中华业程度;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从业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继续教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有54%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与城市相差3年),届初小文化程度以下;其余40%多初中、高中毕业生也很少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003年,中国农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14.5%,但农村劳动力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50%。考虑到中国土地生产率拓展空间有限的事实,不需借洋人{如舒尔茨)自重,我们也知道,在发展中国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或者说劳动力剩余是个假问题),存在的是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不足的问题。人力资本增值的途径,一方面来自劳动者的自我努力,另一方面来自社会所能提供的教育体系。前者高度主观化,我们难以控制;后者则是“可为”者。

二、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认为,农村教育是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同内有学者把农村教育归纳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经营体系。””我认为农村教育的内涵是以直接服务于农村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系统。从外延上看,它应当包括如下部分:(1)基础教育系统,其中包括农村地区的小学,初中及高中,还有城市的农业大学;(2)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中学。中专等以职业培训为主要功能的教育系统,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3)成人教育系统,主要有两部分:其一,农村地区的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等(不过相当多的此等机构已经成为以“养人”为第一要务的机构);其二,广播电视大学及其他高等院校开办的成人教育体系。(4)其他教育,如大众媒体的教育、社会成员互动产生的教育效应等等。其中,前三种教育系统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的主渠道。

1.基础教台。主要为义务教育范畴的小学、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随着高等院校大举扩招正在逐渐进入基础教育行列)。总体看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近几年,中央政府接连做出费改税、取消农业税并提供农业补贴等重人举措,人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适龄儿童失学现象有所缓解。义务教育投入体系也有了重要进展,从“乡学乡办”走向“以县为主”,提高了财政投入的调控能力。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失学现象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即使在就学儿童群体里,教育问题也颇为严重,如为了追求升学率,有的中学管理者与教师将学习成绩有碍于升学率的学生“分流”,将他们从升学率考核基数中过滤出去――或者退学,或者转入职业学校。

2.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农村职业教育等同于农业教育,即便他们所指的农业是“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这种认识也略显褊狭。从地域上来讲,农村职业教育不一定发生在农村,事实上,大部分农业中专都办在城市,另外,一些并不涉农业的职业培训学校也对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门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增强他们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是很重视的,在1978-1996年间,农林中专与职业高中学校及在校人数据呈增长态势:国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科技。教育相结合,在全国65%以上的县,市推行“三教统筹”。政府还主导和举办了一批相应的教育培训工程,如“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下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上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等.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还远落后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

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不到1/10,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不到1/5。1996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地区职业高中招生数由29万人下降到21万人,在校生数由67万人下降到55万人。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农业学校的招生数由1996年的15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万人,大批农林中专和农村职业高中难以为继。

3.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全国4万多乡镇中,有独立建制的化技术学校不过2000多所。由于设备、经费、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又不受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重视,其办学思路与教学内容、方式不够灵活,多数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国家在农村成人教育上的投入不到教育投入经费的2%,[2]这一点,足以令农村成人教育捉襟见肘。如前所述,一方面,原有的计划体制内的农村服务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养事不养人”的口号下,他们被推向市场,失去了原初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随着国家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成人教育萎缩,该效应波及到农村地区,加剧了原本就不景气的成人教育事业。

三、关于农村教育的观点纷争

农村教育体系庞杂,在不同地区,各种教育系统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人们普遍认同,作为整体的农村教育体系应互相配合,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农村进步。现实情况是,我们是穷国办教育,投入的资金,设备,师资皆有限,如何分配相对不足的资源,优先发展何种教育,优先向社会提供何种类型的知识与人才,则存在一些不同意见。

1.考虑到职业学校的萎缩,在教育理论界有人提出要加强基础教育的功能,将其任务划定为提供“生活教育”的观点。即,农村教育除了给农村孩子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以外,还要给孩子一定的谋生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农业职业技术,最终的目的是让接受教育的人能够过上“更丰富的生活”。

2.由于高考可以提供向上流动,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与农民倾向于鼓励农村学生走应试之路,一方面,农村学校和老师必须尊重农民及学生的这种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仍是教学成绩,因此,应试教育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事实上,农村孩子考入大学,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不仅仅意味着这个学生自身,也意味着这个学生的家庭大大受益、因此,有人提出,我们可能低估了农村孩子通过高考流向城市对于整个农村进步所起的作用。

3.由于农村学生很少有大学毕业后回农村服务者,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农村孩子通过大学进入城市可以使部分家庭受益,但是作为整体的农村将因失去精英支持而越来越贫困。

4.由于“应试教育”和“生活教育”各有利弊,所以也有人认为,农村教育应该兼有“应试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功能。即,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应试教育”,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升入大学;对升学无望的学生则进行生活教育,以使学校教育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定位和生活有所助益、由于职业学校严重萎缩,在实践中表现为在普通中学中实行“剥离班”,即在初二或初二年级开始分班,一部分学生定位于考试和升学,另一部分学生则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进行职业定位方面的教育。[3]

5.还有人认为如今的农村教育是“背农”教育,让优秀的农村孩子都远离村庄,这是村庄巨大的损失,应实行“向农”教育,让农村精英为农村服务。更有调和论者说,应实行“背农”与“向农”相结合的教育。有人认为,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对农村更具有现实意义;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必须尽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各类人才;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不可能办优质普通教育,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升学机会,因此,必须发展低门槛的职业教育。

四、农村教育的政策选择

上述争论大可玩味。因为教育界激烈的论辩后存在秘而不宣的共识: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足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社会,需要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劳动者素质、我倾向于将其看作是二元社会的逻辑的继续。我们需要新的视角: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把教育看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在和谐社会的思路里,我们把教育看作是社会运行的平衡机制。与纷争的教育理论相异,我们需要把教育看作一个“多维”的变量,一个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素质的机构,一个提供不同类型知识的帆构,一个社会分层的机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有关农村教育的论争转移到教育之外的社会基础上。其一,教育需求不只是学生,还有农民。换言之,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全民教育;其二,教育不只是教育机构,还是社会分层机构,发挥着社会再生产的功能。

1.农村基础教育还需要加强、基础教育集中于青少年群体自有具合理之处。在这一黄金时期,人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可打下充实的知识基础,提供更多的人生选择。因此,新农村建设的蓝图里,基础教育仍是重中之重。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不尽如人意,不在农村孩子本身,而在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如果假以适当的教学条件,农村基础教育也不会在高考中处于如此劣势,也不会“分流”出那么多学生来,以失学现象为例,它不是农村孩子不服管教/不爱读书所致,而是社会使然。一方面,主要是中小学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由于基本上实行免试入初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松弛,孩子进入初中后,很难适应自觉性较强的学习,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经济方面的“推-拉”二股合力也促进失学现象的发生:推力――学校收取杂费对农村孩子的压力――含泪主动辍学的故事络绎不绝;拉力――农业门槛低,只要肯出力,就会有现实回报;年岁己高的家长从事艰苦劳动的身影也会构成将学生从学校转移到田地的拉力(即使家长支持孩子继续读书,哪怕“砸锅卖铁”)。在建设新农村时期尤其要加强基础教育,还有一层原因。作为教育体系内最重要的教育系统,基础教育不仅奠定了社会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所必需的文化水平(认知、情感与评价),而且还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法国社会学家布边迪厄在《再生产》一书中发现,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机构,还是制造社会阶层的机构。名牌中学、大学奉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张,社会制度的设计准则之一是,稀缺性资源应是开放性的(对所有社会成员开放),农村孩子苦学的动力来自于“跳农门”,来白干为自己建立社会资本,社会制度的设计宜鼓励这种理性行动。知识从来都是参与社会建构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需要不同类型的知识。知识本无高下之分。[4]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不可否认,创新型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着8

亿人口的村庄,如果被赋予适当的选拔机会,会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指责应试教育之失,但在目前的高校录取相关制度中,成绩不是极好(请注意这一点)的农村孩子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看不出为何不能加强基础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向更具创新能力的工作岗位。

2.职业教育亦需加强,但不是优先于基础教育来发展。有关职业教育的背农论/向农论及调和论都暗含一个潜在前提,“农村目前就业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矛盾,只要农民都有一技之长便能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农村能否为每位身怀一技的农民提供理想的工作岗位似乎还是个问题。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率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要远远大于普通教育的办学成本,在资金、师资等投入因素仍有限的情况下,最优的选择应是投入产出比率最佳的选择、不宜在基础教育中过度渗透职业教育、有媒体大赞此类做法,誉之为新农村的新路径。南方某地区教育局“要求45岁以下乡村教师都要掌握一门以上的农村实用技术,达到要求者便可获得这种证书。如果不获得这种证书,评职晋级,推优拿奖便受到影响。并开出一门‘向农’课,否则不予上岗。”[5]我名之为“攻乎异瑞,危害也矣”(孔子语,谓学习非正统文化,危害极大)。其一,教师是否有能力掌握某门“向农”技术,是否专业可靠,值得怀疑:其二,基础教台阶段,学生要学习对其一生至关重要的文化基础知识,还要面对中考、高考激烈的竞争,此时再去学习“职业技术”,将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其三,此举似乎意味着,人的学习只限于学校求学阶段,忽视了终身教育的可能性。其四,此举有逆城市化之大方向、新农村建设不是拒绝城市化的“农民民粹主义”,而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不要出现凋敝破败的旧农村。我们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使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中的比重下降”。其五,国外有此做法并不是一个“事实性理由”。如美国有3万所左右的学校开设了农业技术课,美国与中国社会结构不同、教育制度不同。将此制移植中国,只会加剧农村社会教育积弱之势。[6]另,我国的“分流”既不是学校类型的分化,也不是城乡一视同仁,是仅限于农村普通初中的“改革”,城市学校不提倡“分流”,这是明显的不公平的城乡,元结构思维。[7]最为关键者,此举有严重的“身份社会”之风。一个人,仅仅因为出生在农村就一定要学习“向农”绝技吗?父亲务农,儿子也要操锄,这样的制度设计似乎暗含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式的逻辑。

3.成人教育是薄弱环节,亦需加强。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颇为棘手,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师资与资金。宜多渠道筹措资金,不妨借鉴国外做法,引进民间办学力量介入,对于能够提供优质教台服务者,政府予以引导与奖励。成人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可因地制宜。如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长期与短期教育,远程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等。如,自1978年始,河北农业大学利用成教网络向太行山区的村民提供实用先进农业技术,效果显著,因为村民不喜欢(也不太可能)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花上一大段时间学习实用技术。温铁军先生在河北定州开办乡村建设学院,向村民介绍先进农业技术,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社会制度互相配合,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它不只是拉动内需,解救生产力过剩的家电业(张维迎语),也不只是为改革提供安全的蓄水池,[8]而足要弥合二元社会结构在转型期所形成的断裂,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和谐社会。既然社会科学家说,教育可以加速社会流动,可以调节社会分层,可以带来开放社会,这里有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就让它在这里跳舞吧。

参考文献:

[1]马文起.农业教育内涵刍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2]王建广,王燕霞.论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J].经济问题探索.2005,(9).

[3]黄金来.农村教育困境的“两难处境”[J].学术论坛,2005,(9).

[4]李洪君,张小莉.知识谱系与技工短缺――知识社会学分析[J].青年研究2006.(01).

[5]李国华.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开路――湖南省郴州市探索农村教育发展新模式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6―01―03.

[6]徐辉.国外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第5篇

“双元制”:教育与就业一气呵成

首先德国促进青少年就业与其合理的教育制度密不可分。德国的青少年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就有机会对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切都得益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或校企结合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需要完成基础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自己或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获得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即他具有了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工,在学校是学生,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企业和学校。

按照《职业教育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德国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均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分别承担。如职业学校的经费,由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则负担校舍及设备,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员费用;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生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教师的工资等。学生学习期间不仅实行全免费(包括书本费全免),而且还能获取400~800欧元/月的工作报酬。据统计,培养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平均花费约1.5万欧元,而普通学校学生只需这一费用的1/3。为了减少政府开支,同时也为了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国家还鼓励中小企业办职业学校,并对这些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如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有些小企业如接受职业培训,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贴。

德国人最看重“工作资格”

德国通过三个法律来规范和约束青少年职业教育,即《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引外还有相关的法律如《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这些法律牢固地确立了“双元制教育”在德国国家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相关法律的规范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学校和企业为并列培训主体的“双元制”职教体制,已成为德国职教的通用体制。在德国,不存在我国流行的“普高热”、“学历热”。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后,75%以上都直接进入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教育培训,只有25%的学生进入普通教育。德国法律同时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德国人最看重的“工作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

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为就业良方

但是,随着两德统一后德国进入经济转轨时期,德国的青少年同样开始面临就业难的问题。2005年5月,德国平均失业率为11.6%,东部地区高达18.9%,西部地区为9.7%。为改善国内的就业状况,德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改革,强调要进一步帮助青少年及失业青少年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求失业者要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劳动力市场政策活动中去,寻求个人发展。

通过德国经济研究中心的“Go to School”项目,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德国在帮助青少年就业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该项目由德国北威州提供资金支持,主要针对的人群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随着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德国认识到在基础教育时期就应帮助青少年进行职业规划,为将来的就业提前打好基础。该中心与中小学合作,在课堂上开展基础性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同时,德国经济研究中心拥有140余辆“信息卡车”,每辆卡车上都载有多媒体中心,提供生动形象的创业教材,帮助中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初步了解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如何自主创业。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德育?基础教育?技工教育?过渡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技工教育的比例相对偏低,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毕竟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并受“学而优则仕”影响深远的国家,很多家长还是趋向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念。而世界将进入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多元化的时代,我国作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国,不仅需要数以亿计的劳动者,还要求劳动者技能高、品德高、素质高。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不了我国全面建设的需要,尤其职业教育中的技工教育更甚,生存与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且不说招生困难,生源素质也堪忧,技工学校的生源基本上是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和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生以及未上学过早步入社会的回炉人员。故学员整体上不仅参差不齐,而且种种“问题学生”大量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羞怯、自闭焦虑、自私懒惰、烦躁空虚等等,教育他们必定是用心又辛劳,费时又费力。故而新生入学时的引导和过渡尤为重要。

古语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笔者想说:“上好入学第一堂课,可能会决定学生的未来生涯”。

一、上好第一堂课,明确目标

德国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要说一句话:你们来到这世界就是为了工作而来的。可能原话不是这样,基本意思差不多,表达的就是无论学知识、练技能还是上学读书、选专业都是为了将来的工作。他们从小就使孩子心中明确目的,形成思想,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与成长是有很大好处的。

笔者在学校所讲授的课程是属于德育类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新生入学笔者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第一课时总会向学生提问上学的目的或为什么而读书,笔者会联系着覃彪喜先生的作品《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和敬爱的年轻时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给同学们讲,并使讲授内容接技工教育之地气,也会结合笔者学校的育人理念:“塑造成型、培养成人、锻造成才”的三成教育理念。在使同学们明确上学目的的同时,顺利地把学习方法也过渡到技工教育的教学方法中来。不过好的理念如果仅停留在口号上,不在学生思想中扎根,不执行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说出来而做不到只能是空谈。德育教师不仅要在帮助学生过渡时运用适宜过渡策略和实施办法,更要以实事求是的本土化方法,使基础教育与技工教育在学生思想中形成良好衔接,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也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

二、引导理论联系实际健康成长

“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要进入学校读书?”一个原因是学校生活是为成年生活做准备的。但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基础教育学生如此,职业教育如是此有时候大学教育同样如此 ,这可以怪罪于家庭教育,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也难辞其咎,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现在的读书就是为将来的就业、工作或生活服务,而且必须用孔子教给我们的“诲人不倦”的方式去告诉。当他们从基础教育过渡到技工教育时能明确上学目的,可谓学生幸甚,老师幸甚;如果过渡时能着手并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那将学校幸甚,国家幸甚。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确定发展目标的同时分析自身条件,规划发展阶段的同时制定实现措施,并且要区别技工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明确技工教育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做到适时适事地调整。当然培养健康身体与健康心理也得重点介绍,使学生在技能和品行两方面齐头并进,这也需要德育教师或班主任老师在帮助学生完成过渡时,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与学生进行沟通或访谈,使同学们过渡后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身心也得以健康成长。

三、升学与就业并行迈向成功

升学与就业犹如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是必须让学生明确的,一般认为基础教育以升学为导向,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我们以这种说法来过渡是否可取呢?笔者认为这种宣传的方向和理念是值得商榷的,升学与就业还属浅层意义上的发展方向,而我们传递给学生承载专业技能和生命历程的思想、意志、习惯等才更具有前瞻性,他们若能以此迈向更大的成功为社会为民族做出大的贡献,我们自然求之不得。

就业指导课程是学生离校前的必修课,也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前的关键之一。此时德育教师需要充当职业指导人员,重点要做的是给毕业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并辅助处理,对应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技能,如做好其中的形势分析、自我分析,求职简历、笔试面试、劳动法规、创业指导等相关后续服务。用“学生到员工”“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来唤醒学生的潜在工作意识,尽量让他们顺利过渡。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过渡,每一个学生最终都会离开学校,或走向工作岗位,或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德育课的作用就是不仅让学生的心智得到提高,而且要他们技能与品德共同提高。

四、感恩亲情和祖国回报社会

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单元,家庭的和睦决定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国家希望学校给社会输送人才,学校教育学生感恩亲情,回报社会,教育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学校做好辅工作,使学生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以及与父母的关系,形成同学谊、师生情、父母恩,这也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做到的。

提到亲情,想到的必然是父母,父爱如山,博大深沉;母爱似水,绵延长流。正如歌声中所唱:“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还有“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两首歌曲一首唱给母亲,一首唱给父亲。正体现了儿女对父母之爱的依赖和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关爱。我们学校的入学过渡是从军训三周和诵读《弟子规》开始的,《弟子规》开篇有言:“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而最大的孝则是对我们共同的母亲祖国的服务与忠诚,我们要用努力学习和勤劳工作来报效祖国和回馈社会,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上述是笔者在讲授德育课程的思想和脉络,属浅见与拙识,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田雷.道德法律与人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李怀亮.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第7篇

维课程模式的实践,并提出了完善这一模式的思路,以适应我国这一职业教育目标。

关键词 :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七条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教育目标的转变,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促使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关门办学向服务社会的转变,由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由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实施“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对商务英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实行这一课程模式能改变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划分过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小的状况,培养职业群综合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高职专业整合与分流的教学要求。所谓专业整合与分流,是指对现有专业进行整合重组,按照就业目标设置专业群(大专业),专业群内设立若干方向(小专业)。招生时按大专业招生,先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基础课教学,然后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和学生的个人潜能和就业意向进行专业细分,确定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课和就业模块课教学。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促进就业的办学目标。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服务和就业去向: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商务文员、商务翻译等。“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充分发挥我校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一方面能服务社会,为有志深造的在职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能为在校学生将来就业和毕业后继续学习提供开放教育,以适应他们转岗的需要,降低就业的风险。

二、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是依据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在借鉴了美国CBE、英国CBET、澳大利亚TAFE和德国双元制等职教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新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作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先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加强专业复合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再依据学生个体的能力、兴趣、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模块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

“宽基础”是指按现代职业技术要求,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一单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基本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着眼于就业能力和转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和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

“宽基础”由四大类构成:人文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专业基础课程类。每一类均由若干课程构成,供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选择。“宽基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又要注意基础教育应以“适度、够用”为标尺,不能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应尽力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中发挥基础教育的最大效益。

“厚专业”是指培养学生在商贸领域的英语环境下较熟练的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商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而且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活模块”涵盖了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甚至更多的职业所对应的“大模块”,供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组合,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活模块”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当前的就业实际,又要兼顾到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开发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我们进行了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开发:

(一)“宽基础”课程:“宽基础”是根据英语专业的共同需要,设置基本相同的基础课,包括人文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职业群所需专业基础课程类。

(二).“厚专业”课程:“厚专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即:“具有在商贸领域的英语环境下较熟练地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在商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有: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外贸函电、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文报刊文摘、国际商务交际、商务谈判、商务策划等。

四、结语

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5]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教学模式 改革

面对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挑战,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等职业教育应转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以及过分专业化、单一模式化的观念,在注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能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及综合提高的开放式、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一、加强基础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强调实用性,但如果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性,则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科技日益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21 世纪,个人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一点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普遍认识不足。目前在国内的中等职业教育中,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基础文化教育环节十分薄弱,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数、理、化、语文等基础文化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实践教学,各专业的实习时间大大增加,而基础文化课时则一减再减。基础课程具有系统性,学生在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其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及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课程开设的课时不足,将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分析、思考及判断能力,妨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

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每个中职学生毕业后仍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而这需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一个人一生不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基础知识教育的不足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从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中等职业教育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还需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应切实重视和加强基础文化课程的教育。

二、注重职后培训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学生从学校教育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陈旧,如果不及时进行更新,将无法适应社会和工作要求。继续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个人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后的培训。多渠道地建立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脱产进修,也可在职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在培训内容上应注重讲求实效,学以致用,根据培训目的以及不同培训对象的需要和学习基础,设计各种“菜单式”课程,在培训方式上可根据内容及其他因素采取小讲座、讨论、案例分析、求教与实习等多种形式。另外,要按照人才需求来进行设计、安排课程并组织教学,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并与工作实践相衔接,使被培训者能够结合本职工作,对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并能转化为工作、学习中的自觉行动。通过大力发展职后培训,对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上的再教育、技术上的再提高、能力上的再培养,是加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知识传承,比较单调乏味,教师只是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没能起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作用,也不太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21世纪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人去主动研究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从而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为此,我们应废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创造性地教学,通过采取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放在首位。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应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相互联系,即应加深面向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以面向过程作为学习重心,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创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必然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创造精神,获得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其智力水平和全面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诱导,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并唤醒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教师应善于选择带有情绪色彩的教材,善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避免公式化地表达自己的判断等。为此,教师应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有效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教学的水平。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教育规律,深入实践素质教育观、可持续发展观、终身教育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创新提升实践,以实践取得突破,使中等职业教育适应21 世纪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余茂辉,孙勇.国外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启示[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1.

[2]成尚荣.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3]洪燕,中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4]刘莉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