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第1篇

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

近年来,因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成为中学生休学、退学甚至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

面对中学生学习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指导,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学习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努力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而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并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地发展。

同时,教师在上课时应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中求发展,用对教学的热情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状态。

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1.增加学习兴趣,正确面对学业压力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已有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乐于接受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从而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学生应积极主动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和谐人际关系在学习与生活中人际关系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培养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群体意识和亲和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增强。同时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对情感问题合理认知,在积极健康的交往中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己。 3.树立正确自我意识,培养良好个性品质自我意识是学生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来说自我意识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学生若过高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负甚至狂妄自大;而如果过低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意识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应在积极开放的人际交往中,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完善自我。

4.正确面对挫折,保持乐观情绪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在心理学中,挫折主要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人人都会遇到,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它。学生应正确面对自己在学习、感情、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悲伤和忧愁时既不压抑自己,也不放纵自己,通过运动、放松、转移、幽默、升华等多种方法调节情绪,适度控制,合理宣泄。不断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愉快开朗的心境。

三、营造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发挥学校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以这些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使学生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目前,一些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不良风气,给学生的心理素质造成恶劣的影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另外,某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英雄模范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等。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学生追赶时髦、盲目攀比、孤僻自私等现象。因此,就必须进行社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稳定学生的社会心理,使他们有正确的心理选择和取向。并且,中学阶段对于其的学习生涯中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尤为重要。由此,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一定会有很大提高,而健康的心理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德智体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中国成人教育,2006,(02)。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对于初中班主任开展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活动论题,很多专家学者已对此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取得成果。该调查研究主要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针对初中班主任展开实施心理健康情况及教育现状方面进行调查,希望从中能有对初中班主任开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意义的建议,使班主任能更好地为学生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一、主要问题

(一)老师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认识存在的障碍较多

调查表明,教师们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得分仅为2.02,这说明教师们对于这一问题存在的障碍较多,很多班主任老师都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一标准。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学术界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等至今仍没有定论。

造成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标准不熟悉的另一原因是,理论标准和实际标准不一样。有的老师虽然对于理论界的相关心理健康标准持赞成态度,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是以感性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多于理性判断,也没有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区分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

(二)德育化的倾向问题严重

班主任们对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分还存在误区。第一,很多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单独实施心理健康的教育,只要再加强德育也就可以达到目的。虽然两方面都是关于“育人”展开的,但两者其实是有很多区别的,比如学生观、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及方法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学生们的品质道德的形成和他生长的环境、学习环境及其他心理素质的发展方向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性质还是问题的产生源都不能看作同一类的问题。初中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个体性的,对于涉及与社会法规相关的各类社会道德规范等问题是比较少的。而思想品德的问题却是社会性的问题,是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符合的行为问题。当今形势下,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就可能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复杂,所以仅仅靠学校的传统德育是解决不了这一严峻问题的。第二,老师们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看作是思想品德的问题。班主任们都应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品德教育经验,而正是这些经验使他们养成了思维定势,容易在工作中把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作是思想品德的问题来处理,这就不能恰当地处理好问题,也不能分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了。

(三)少数班主任不够重视全体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够对所有学生实施心理健康的教育

经问卷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初中班主任都能够很好地重视所有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也有少数的班主任还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使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的健康水平也不能得到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让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等。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怎么样认识朋友、认识环境,怎样调整自己、适应变换的环境等。所以,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应对策略

(一)强化班级管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调查班级管理一项中发现,经调查的所有班级管理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班级的管理是不容分割的,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工作。班主任要做好这一工作,并在工作中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及时了解并掌握班级的最新情况,了解学生们的最新动向及动态。班主任也要认真学习研究心理学及教育学,学会根据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创造出适合本班级的管理模式,设计出顺应社会要求的管理方法,做到不仅使班级的管理情况得到改善,也要使班主任的管理效益得到提高,还要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二)注重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协调人,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其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父母亲和子女的关系、父母亲对子女的学习期望、父母的抚养方式,这些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帮助、配合。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就应该经常和班主任保持联系,通过双方的沟通,不仅能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及思想行为,也能使家长们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及生理、心理的变化状况。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一起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应该提升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心态

教师拥有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能顺利开展实施心理教育的前提就是保持健康的心理,这就必须要求班主任提升自身修养,能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去工作,去面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刘秀娥.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95-97.

[2]郝丽.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第3篇

近些年,各类虐童图片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不断刺痛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太原儿童被老师狂扇七十余下耳光”“广东番禺女童被摔”和“温岭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新闻报道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幼师师德的大讨论。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些事件的讨论更多的是将其定性为当事人个人道德问题和教育机构的监管问题,很少有人认识到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相似事件中当事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述事件表明,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目前国内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和心理健康防卫方法仍然在沿用一些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这些传统的治疗和防卫方法难以有效地治愈心理疾病患者,更难以达到广泛防卫教师心理健康的效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休闲方法来对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大部分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提供休闲治疗服务,协助教师保持心理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确切涵义,国内外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界定。心理学家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K.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者应有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心态。”社会学者Boc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由此可见,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处世能力和自我潜能最大发挥的心理特质结构。

二、休闲治疗

休闲治疗(Therapeutic Recreation)的定义最早是由Davis(1936)提出的“以任何自由的、自愿的以及表达性的活动,用以成为有益身心的辅助治疗”。Davis对休闲治疗的定义对后续研究者有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休闲治疗中的休闲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性的。正如Austin & Crawford(2001)通过对各学者关于休闲治疗的定义的回顾,总结出“休闲治疗是一种有目的的介入”,但Austin & Crawford(2001)的研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Davis 认为休闲治疗属于辅助治疗的观点,他们的研究认为参与休闲治疗的患者个人身心健康得以改善是有目的的休闲活动介入的结果;不难看出Austin & Crawford认为休闲治疗的关键是产出有益的“休闲体验”,且强调了休闲治疗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独立的病痛治疗方法。与此观点相同的有Frye & Peters(1972)和O'Morrow & Reynolds(1989),他们都认为休闲治疗的核心是让参与休闲治疗者达到其所渴望的休闲体验,并由休闲体验来促进或恢复健康。与上述研究者所下的定义不同,Iso-Ahola(1980)认为休闲治疗的核心是增加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他认为“休闲治疗是透过休闲活动,来增进患者的生活质量”;Malkin&Howe(1993)进一步扩展了Iso-Ahola的观点,他认为“休闲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休闲资源和休闲机会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 Aandel and Robb(1995)更是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休闲治疗的终极目标,他认为“休闲治疗是指藉由特殊的休闲和体验活动或介入以协助有特殊需求的个体维持或增进健康以达到其最佳的生活质量”。此外,Kraus & Shank(1992)认为“休闲治疗服务是指以身心障碍者的特殊需求,设计适合的休闲活动”。Wilhite&Keller(1992)也认为“患者个人的内在需求是休闲治疗的关键所在”,他认为休闲治疗必须是能够帮助患者发展、表达和保持自己选择个人内在所需的休闲生活型态,并在过程中消除或将障碍减到最小。Carter,Van Aandel &Robb(1995)也在其定义中强调了患者个人休闲需求的重要性。Faulkner(1991)认为“休闲治疗是有目的地介入患者的生活,而将休闲活动当作介入的工具,依循休闲治疗主要的目标,使病患透过活动而拥有愉悦的休闲体验”。休闲治疗现已被美国社会群众及医院肯定与接受,已有的许多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休闲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与适应生活,对于身心障碍者的康复及社会适应有积极的贡献。

三、休闲治疗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

Wilhite&Keller(1992)认为休闲治疗的目标是能够帮助患者发展、表达和保持自己选择个人内在所需的休闲生活型态,并在过程中消除或将心理障碍减到最小 。Austin(1992)亦表示休闲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透过休闲活动使患者拥有愉悦的休闲体验,藉此了解病患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交的需求,并能够增强患者的能力与控制力。Malkin & Howe(1993)认为休闲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游憩资源和游憩机会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 Aandel and Robb(1995)认为休闲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将休闲活动运用到病人身上,使其不佳的身体状态、负面情感、社会偏差行为等方面有所改善。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对比休闲治疗的目标和心理健康标准,不难发现二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致性:(1)强调有益的情绪表达;(2)强调愉悦的生活态度;(3)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4)强调自身能力和控制力;(5)强调减少负面情感和社会偏差行为;(6)强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由此可见,休闲治疗的目标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休闲治疗的目标即是让被治疗者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四、休闲治疗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休闲疗法对教师不健康心理的良好防治效果

国外休闲治疗的先行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休闲活动对人类心理健康的防治效果。Charlesworth(1964)认为休闲运动具有增进身体健康、促进发育、调节身心、提升工作效率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休闲运动对于人体病患康复、心理修复、社会制度治疗方面的功能;Jette etal(1988)对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显著提升自决自觉努力程度的认知,并且对其肌肉组织功能、健全心理与健康状态等都有正面的影响;Relf在1992年指出进行园艺活动可以是发展个人情感和促进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园艺活动具有减缓压力、促进身心正向发展的价值;Hass et al(1995)的研究园艺活动对肯定自我存在价值、拓展人际关系有显著作用;Levin(1998)认为利用音乐可让人的情绪得到发散,从而抒绪、净化心灵,达到心理自助的目的;Kerr, Walsh & Marshall(2001)在以焦虑症病患为治疗对象的研究显示以音乐作为辅助之再建构介入模式对于降低焦虑、情绪的调整、以及增进自我形象方面的成效。

国外学者对于休闲治疗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休闲活动对于人类的心理修复、不良情绪的释放、减少内心焦虑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在我国,教师尚未认识到休闲活动对于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有害情绪没有通过适当的休闲活动加以释放,这些有害情绪的不断积累,最终会导致心理和精神疾病,从这个角度不难发现休闲疗法对于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休闲治疗在防治教师不健康心理中的优势

休闲治疗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休闲治疗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延伸出了运动治疗、园艺治疗、音乐治疗、游憩治疗、戏剧治疗、舞蹈治疗和游戏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从休闲治疗的形式来看,休闲疗法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有传统医疗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

1.休闲治疗的参与性更强。休闲治疗的本质是要求心理和精神病患者参与到有针对性设计的休闲活动中,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改善并修复病患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休闲治疗本身要求人们参与到具体的休闲活动中来,这些由专业休闲治疗师所设计的休闲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性,心理病患在接受休闲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美好的休闲体验,在这种愉悦的休闲体验中逐渐来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休闲治疗的参与性还体现在心理病患可以参与到休闲治疗的休闲活动设计中,心理病患可以在休闲治疗师的帮助下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改变了传统心理疾病疗法中的心理病患被动接受治疗的缺陷;此外,休闲治疗的参与性强还体现在一旦休闲治疗师为患者制订了休闲活动的计划,心理病患可以自行进行疗程中要求的休闲活动,而不需要有专业人员随时辅助。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保护

高考之前,家庭对学生的期望肯定都是希望他们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学校,起码也要是一所本科院校。当没有考上这类学校,学生在进入了高职院校后,不得不承受这样的挫折,更有甚者,这种高考的失利将成为他们心中难以祛除的阴影。由于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在进入了高职院校之后,往往存在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排斥社会、对许多事都充满了逆反的心理,结果在学校里茫然无措,甚至是沉迷在网络游戏中,缺乏必要的自立、自强的能力。这种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对高职大学生来说,其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拥有健康的情绪

健康的情绪包含两个指标,分别是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心情愉快表示的是人的身心活动的一种和谐满意的状态,表明了人此时的心态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稳定的情绪,表明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协调状态,没有处在大起大落,或者情绪波动变化大的状态之下。一个大学生保持情绪稳定,不是太过于变化莫测的话,对于其人际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2.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们在接受知识方面的能力。大多数的大学生其智力都处在正常的水平,因为天才和弱智在社会一般都属于少数的。而智力正常和智力的超常发挥等都可以说是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这一点同时如此。若是智力低下,或者智力不能够正常的表达出来,则是心理不见看的表现。

3.健全的意志

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的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意志的健全性。其首先要求人具有目标,其次是保持恒心采取行动。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决断能够果敢而行,不草率从事,做事能够持之于恒,自我约束能力强,不恣意妄为等都可以说是大学生意志健全,心理健康的表现。

4.适度的行为反应

人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做出的内在心理变化和由心理的变化产生的外在反应都可以被称之为人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也应当是适度的,比如,首先符合社会的规范要求,其次对社会和生活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最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与其学生身份和自身年龄相符合。如果学生的行为与其自身的年龄不相符,例如暮气沉沉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由于高考的失利,许多学生开始产生自卑心理。所谓自卑心理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心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自卑心理,除了考试失利的原因之外,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因素、个人生理缺陷因素以及对就业前景不看好等因素有关。当然,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多会谈恋爱,恋爱受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老师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帮助他们摆脱这种自卑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的保护工作。比如,教师在平时鼓励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坐在前排和鼓励他们当众发言,引导他们正视别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要学会笑对人生。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

高职院校不可能会出现那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不然其也不太可能进入大学了。不过,在高职院校却并不缺少那种患有轻度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人,可以说,这类人还比较常见。因此,对于存在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善加引导和保护,甚至治疗的话,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帮助学生建立自我防卫的心理体系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当对心理健康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意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能有较细致的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心理防,运用自我防卫机制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为此,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形成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减少因为挫折而出现颓丧心态的出现,并积极应对挫折,克服困难,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情绪。

2.正确对待心理失衡和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必觉得可耻,因此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并非患者所愿。当发现患有心理失调或者心理疾病的时候,不要隐晦,而是应当积极寻求治疗,不然的话,将会使得病情更加严重。对于心理失调或者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对于周边的人际环境等本就适应不良,如果病情还比较轻微,那么就应当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相认吐露真情,将心中的烦恼和忧虑都吐露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改变不良适应行为,使病情好转。与之相反,如果对人都是采取防备姿态,对病也不医治,那么即使再微小的病症都会变得严重起来。学生还应当搞好心理保健以及心理辅导咨询,对心理失调和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3.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

高考的失利已经过去,接下来的生活才是高职大学生应当积极面对的。所以,不要再为过去的失败耿耿于怀,要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兴趣等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了解了自己,接受了自己之后,再通过现实中的自我,积极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

4.认识现实并面对现实

一个正常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现实的关系是比较良好的,倘若出现了逃避和脱离现实的现象,那就是不正常的表现了。高职大学生其年纪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年纪,想事情多从理想角度出发,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令理想符合社会实际要,对理想实现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也应当认真考虑,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空想,导致一无所成,给心灵造成无法治愈的创伤。另外,要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在所难免的,但要在困难和挫折中积极面对,去克服困难,改变受挫情境,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应当需要正确认识什么样的大学生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其次,针对科学的健康标准,确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策略和方法。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芯.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 J].航海教育研究,2002(4)

[2]李世芬.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教育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 2002, (3)

【摘 要】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应当需要正确认识什么样的大学生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其次,针对科学的健康标准,确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保护

高考之前,家庭对学生的期望肯定都是希望他们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学校,起码也要是一所本科院校。当没有考上这类学校,学生在进入了高职院校后,不得不承受这样的挫折,更有甚者,这种高考的失利将成为他们心中难以祛除的阴影。由于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在进入了高职院校之后,往往存在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排斥社会、对许多事都充满了逆反的心理,结果在学校里茫然无措,甚至是沉迷在网络游戏中,缺乏必要的自立、自强的能力。这种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对高职大学生来说,其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拥有健康的情绪

健康的情绪包含两个指标,分别是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心情愉快表示的是人的身心活动的一种和谐满意的状态,表明了人此时的心态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稳定的情绪,表明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协调状态,没有处在大起大落,或者情绪波动变化大的状态之下。一个大学生保持情绪稳定,不是太过于变化莫测的话,对于其人际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2.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们在接受知识方面的能力。大多数的大学生其智力都处在正常的水平,因为天才和弱智在社会一般都属于少数的。而智力正常和智力的超常发挥等都可以说是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这一点同时如此。若是智力低下,或者智力不能够正常的表达出来,则是心理不见看的表现。

3.健全的意志

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的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意志的健全性。其首先要求人具有目标,其次是保持恒心采取行动。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决断能够果敢而行,不草率从事,做事能够持之于恒,自我约束能力强,不恣意妄为等都可以说是大学生意志健全,心理健康的表现。

4.适度的行为反应

人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做出的内在心理变化和由心理的变化产生的外在反应都可以被称之为人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也应当是适度的,比如,首先符合社会的规范要求,其次对社会和生活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最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与其学生身份和自身年龄相符合。如果学生的行为与其自身的年龄不相符,例如暮气沉沉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由于高考的失利,许多学生开始产生自卑心理。所谓自卑心理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心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自卑心理,除了考试失利的原因之外,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因素、个人生理缺陷因素以及对就业前景不看好等因素有关。当然,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多会谈恋爱,恋爱受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老师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帮助他们摆脱这种自卑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的保护工作。比如,教师在平时鼓励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坐在前排和鼓励他们当众发言,引导他们正视别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要学会笑对人生。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

高职院校不可能会出现那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不然其也不太可能进入大学了。不过,在高职院校却并不缺少那种患有轻度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人,可以说,这类人还比较常见。因此,对于存在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善加引导和保护,甚至治疗的话,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帮助学生建立自我防卫的心理体系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当对心理健康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意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能有较细致的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心理防,运用自我防卫机制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为此,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形成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减少因为挫折而出现颓丧心态的出现,并积极应对挫折,克服困难,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情绪。

2.正确对待心理失衡和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必觉得可耻,因此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并非患者所愿。当发现患有心理失调或者心理疾病的时候,不要隐晦,而是应当积极寻求治疗,不然的话,将会使得病情更加严重。对于心理失调或者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对于周边的人际环境等本就适应不良,如果病情还比较轻微,那么就应当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相认吐露真情,将心中的烦恼和忧虑都吐露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改变不良适应行为,使病情好转。与之相反,如果对人都是采取防备姿态,对病也不医治,那么即使再微小的病症都会变得严重起来。学生还应当搞好心理保健以及心理辅导咨询,对心理失调和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3.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

高考的失利已经过去,接下来的生活才是高职大学生应当积极面对的。所以,不要再为过去的失败耿耿于怀,要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兴趣等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了解了自己,接受了自己之后,再通过现实中的自我,积极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

4.认识现实并面对现实

一个正常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现实的关系是比较良好的,倘若出现了逃避和脱离现实的现象,那就是不正常的表现了。高职大学生其年纪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年纪,想事情多从理想角度出发,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令理想符合社会实际要,对理想实现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也应当认真考虑,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空想,导致一无所成,给心灵造成无法治愈的创伤。另外,要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在所难免的,但要在困难和挫折中积极面对,去克服困难,改变受挫情境,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应当需要正确认识什么样的大学生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其次,针对科学的健康标准,确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策略和方法。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芯.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 J].航海教育研究,2002(4)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健全人格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1

一、前言

法国教育学家、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一文中这样写道:“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更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近来年,时常可以听到或者看到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闻报道,轻则无法继续学习,选择退学,重则威胁他人人身安全,走上犯罪的道路,时常让人扼腕叹息。然而,随着一步步临近社会,学生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心理疾病的困扰便随之而来。可是,心理疾病是比生理疾病具有更大危害的一种疾病。如若任由心理疾病的发展,它可能使人变得精神异常,造成生理机能上的损伤,甚至可能会丧失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而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升自我调适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并能更加高效地去学习和研究。

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并不重视体育运动,许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专业课就行了,身体在没有病痛的情况下,忽视参与体育运动的必要性。然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智力水平、锻炼我们的人格品质,还能有效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

三、心理健康的定义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智力健全。对突况能做出一定的判断和反应能力,并完成心理环境对身体的自由协调支配。2.人格方面的完整。有较为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够在所处的环境中获得充分的安全感,但也能拥有一定的紧张感。愿意且能够根据实际地情况努力进取,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付出努力。3.个人情绪的自我调节。拥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维持心理的平衡,做到自尊、自信、自爱、自知。

那么,关于心理健康更为具体的解释是: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了解自己;生活目标切合实际情况;要有足够的安全感;不脱离实际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善于从经验中提炼学习;能有控制地发泄和控制情绪;能在考虑集体的前提下,适当的释放自己的压力;在不违背社会道德的情况下,能适当地努力追求达到个人的满足。

四、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体育运动能帮助大学生提高智力功能。种类繁多的各种体育运动,都会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在缓慢运动或者高速运动中要求参与运动的人既能对外界物体(如球等),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感知,又能很好地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完成有效动作。比如健美操、跳水、花样滑冰﹑体操等运动,就能充分展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美的表现力。参加运动的人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捷的反应能力,通过独立地、灵敏地、创造性的处置方法来面对当前所面临的情况.这些对于提高和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以及记忆力和观察注意力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二)体育运动能对大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竞争是在体育运动中经常见到的,体育运动参与者通过自身的坚持和努力,来表现自己的实力和能耐。合作也是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一个团体一起去完成同一个目标,相互配合、相互鼓励,无形之中,将许多个人汇聚成一个整体。体育运动能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成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保持谦虚,就算要失败也要选择坚持。而当别人获得成功的时候需要我们去表达赞许和欣赏,分享成功的经验和胜利的喜悦,而这一些都是健全人格的法则。

(三)体育运动能帮助调节大学生的个人情绪状态。一个人的情绪,它主要是受到精神意志的控制。想要维持一种愉悦的情绪,需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同时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另外,能很好的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主动利用一种积极地情绪来抵制消极的情绪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体育运动就是解除心理压抑的有效方法。参与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让血液循环加速,让肺部的呼吸加深,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松弛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让人集中注意力,减少之前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并缓解消极的情绪。其实,大家都会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假如生活中,我们遇到了困难,紧张压抑的情绪无处释放,这个时候,如果去进行大量的体育运动,常常能够很有效的消除心理压力,这便是体育运动在改善情绪状态的实例。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要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选择参加体育运动是明智之举。体育运动不只是能强身健体,还能有助于养成健康的心理环境。所以说,运动有理且“有礼”。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是对个人体质的锻炼和提升,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所以,无论您是否认同自己的身心健康,请都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第6篇

一、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特点。只有坦然的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相应的尊重。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己的能力、行为和性格等特点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不受他人的左右承认并加以接纳;二是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认同,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肯定,可以化消极的工作态度为积极的工作态度,不畏外来的冲击与挑战,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能带来强烈的使命感,愉快而有效地完成。

二、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教师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每天除了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可以说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围绕学生度过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有弹性的安排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留给自己一点时间来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使业余生活尽量丰富多彩,精神生活多姿多彩,训练体能,滋润心灵,增进心理健康。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与其他人一样,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紧张不友好的人际关系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心理压力,会引起教师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压抑。教师只有放弃权威的身份,平等、友好、和谐地对待学生,接纳学生,同时不把自己的标准加诸于他人或不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尊重他人或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人际互助,才能与他人携手愉快地投入工作、生活之中。

四、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乐观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积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是社会的一分子,所以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不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有时还不免会陷入烦恼和忧愁的包围中,如果心理得不到及时的调节、疏通,就可能引起强烈的心理冲突,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某些心理疾病。此时只有以乐观的心态来笑对困难,才能有机会重新恢复心理平衡,才能以健康的心态直面人生。

五、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工作实践中克服困难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培养自身优良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能促使教师在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乐观而平静的心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冷静地解决一切不愉快的问题。

六、保持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中。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有充裕的体力和精力,才能应付繁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保持身体健康必须注意:第一,积极防止大脑的过度疲劳。教师的劳动属于较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大脑的工作能量是有限的,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大脑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替换,防止大脑的过度疲劳;二是加强大脑的营养。营养是大脑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脑力劳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要注意大脑的营养供应;第三,加强身体锻炼。脑力劳动不同于体力劳动,教师要想在工作中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还需要坚持锻炼身体,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2111(2008)08-1 63-03

作者:王乐伟,湖南工业大学体育部教师;湖南,株洲,412008

21世纪的今天最大的财富是人才。一流的人才应具备一流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是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今后才能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而体育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以下的论述。

1、心理健康

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理健康做出了如下的解释: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有安全感、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环境。它一般可理解为情绪的稳定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两个方面,但这种稳定和成熟的状态是相对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切都在变化的社会中,没有人会有一成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状态。只有将制约人格的各种条件,比如文化程度、工作能力、职业、社会地位、生活演变等很好地协调起来,并能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创作环境,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则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精神病学家门宁格(Menninger K.)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二者兼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正常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英格利希(English H.B.)提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心理善。当事者在那种善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心理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生活,不仅仅只限于心理疾病而已。”社会学家W.W.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以上的各种观点说明,当前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很不统一,不过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所作定义被广泛承认和引用。

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所不同,所以,对于怎样才算心理健康也未形成一个统一标准。200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理健康的11项标准:(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和个人成就有“有价值”的感觉;(2)充分了解自己,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和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4)适当接受个人的需要,并且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5)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计:(6)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幻想;(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变化,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10)在集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集体的需要;(11)在不违背集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观点。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谄媚,也不过分寻求社会的赞许。美国学者坎布斯(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4种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念;(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提出判断心理健康者的10条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10)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我国黄希庭教授等曾提出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5条标准:(1)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3)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4)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5)有没有完整的人格。北京大学王登峰教授等曾提出8条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00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理健康的11项标准较为全面并被广泛采用。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制定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一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也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同时他们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我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衡量标准的制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4)以评促发展的原则;(5)灵活应用的原则;(6)个性性原则。还要注意到:(1)坚持心理健康的相对性;(2)审慎使用心理测量的结果;(3)全面、综合考察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4)关注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5)注意区分心理健康标准和道德评价标准;(6)注意区分应激性心理问题与人格特质性心理问题;(7)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2 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对大学生活环境不适应

对大学学习生活适应困难,由于中学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大学生入学后在独立生活、独立学习方面的能力欠佳。生活方面,一些学生过于依赖家庭,饮食起居受父母精心照料,进入大学后,生活上的一切必须依靠自己,因而许多地方不能适应,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与不安:学习方面,中学时代常依靠教师的安排与督促,进入大学后,教师的直接管理减少,而自己独立安排学习进度与支配学习时间的要求大大提高,那些能力欠佳的学生就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许多困难不能独立克服,因而挫折感增强,不良情绪随之而生,长期下去便会产生某种心理障碍。

2.2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每门考试合格的压力,争取第一的压力,发挥特长的压力,这都使学生每天在三点一线式地紧张度过,同学们之间的竞争使个别同学不能忍受而走上绝路,而更多的同学则是默默忍受,只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发泄一下,以缓解心中的郁闷。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对金钱的切身压力。以及深深的自卑感,使这些低收入或贫困家庭的子女总是低估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本来可能完成的学习和工作任务,造成事实上的无能,更加重了自卑;自卑也使一部分学生过分保护自己,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经常经历挫折,也同样在内心产生消极的、敌对的情绪,有的学生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或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大学的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监工的角色,而是引导者的角色,正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的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生活和学习变得没有目标,心理上感到茫然,情绪低落。

2.3 情感方面的困惑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又迫于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有很多大学生开始恋爱了。由于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追求完美的爱情,这中间不免出现一些感情上的问题,这样致使一些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对感情失去信心,甚至导致自杀。

2.4 个性缺陷与性格障碍

我国大学生大多数是来自过度保护和过度严厉的家庭,前者导致依赖、被动、胆怯、任性等个性心理倾向:后者导致冷漠、盲从、不灵活和缺乏自尊自信的个性心理倾向。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是溺爱型,则子女会利己、骄横和情绪不稳:如果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专制型,则子女消极、懦弱和不知所措:如果父母经常出现分歧或互相拆台,则子女会表现出圆滑、讨好、投机、说谎的不良行为。这些个性上的缺陷往往导致大学生各种典型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2.5 就业问题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2006年共有400多万的大学生需要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很多的大学生都是背负的全家的希望到大学里求学,然后在大学毕业后可以留在一个好的城市。但是就业形式的现实使想要留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愿望很难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因此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问题,产生一些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

3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是对身体的教育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完成体育的各种功能,从而促进人体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正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重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3.1 体育运动能改善情绪状态。提高学生自信心

体育教学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也包括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身体运动改善了自我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乐观的精神,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体育运动还能使学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2 体育运动能提高人的智力和能力

坚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和想象能力,从而为认识学习活动提供有效保证。另外,体育教学是融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团结协作为一体的教学过程,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这些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

3.3 体育运动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体育比赛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方法和规则,以相互间身体运动能力优劣比较的形式进行竞争,并争取获得比赛胜利的运动活动,体育竞赛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使学生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等良好意品质得到增强。体育竞赛有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纪律性与自制力、公平竞争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体育是一项合作性都很强的运动,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要密切配合,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因而,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每年因此而退学、休学学生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与极端案例相比,一般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问题更值得社会的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成为适应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化,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许多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和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项基本标准: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为:第一,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宽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思想、信念和行动都能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精神。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一般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对心理亚健康的界定多为描述性的,例如“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心理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困惑、压抑、郁闷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家庭生活失调、工作效率低下、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际交往时担心不被别人理解,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产生危机感。此类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找人倾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往往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在对人处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见,不理解其他同学的需要,经常责备别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弱势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到学习困难,担心自己成绩下滑。还表现为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把问题看的很严重。此类学生对外界的反应有极端化倾向:一种是亢奋型,另一种是压抑型。此类学生往往过去取得过较好的学习成绩,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懈怠、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卑感强烈,对事物有畏难情绪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周期性的情绪波动,情绪高涨时充满活力,低落时则异常消极。这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4.情爱挫折心理状态。这类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爱情不顺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情绪并走向消极状态,但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反应。在不同的情况下,情爱挫折心理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在情爱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适当。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义的教育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等不

健康的品质。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只重视对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社会不良现象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如未通过公平竞争而赢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学生价值观。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3.网络带来的心理压力。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3.84 亿,其中学生占31%,是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信息,其次是消闲娱乐、与人沟通及阅读新闻。网络上信息泛滥,心理活动规律表明,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容易造成压力和混乱,妨碍深层思考,而且上网减少了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际情感匮乏,进而产生各种情感冲突。而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丧失自制力,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精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或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5.家庭贫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此外,现行的就业制度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没有金钱做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措施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鼓励学生通过正常方式宣泄情绪。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常常通过不良情绪表现出来,宣泄是在大学生调控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健康的宣泄方式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而不健康的方式则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不良情绪。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让学生的情绪通过健康的方式得到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