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经济的基石

国民经济的基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第1篇

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人们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科认识上来看,已呈现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群众体育学特征[2]。当然,这主要取决于各地政府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的多少和经费的有效利用情况。经济不发达,国民经济储量少,相对在各方面的投入就会少,尤其是比较贫困的区县,人们无条件进行体育锻炼,而且长久以来形成的落后传统体育文化意识观念也严重地制约了群众体育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可见,经济的增长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经济快速增长了,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提高了,群众体育才能协调发展。

二、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健康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人们对身体活动的重视程度。经济快速增长了,但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了,“文明病”的蔓延,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开始寻求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途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人们慢慢从观念上变了以往对体育运动的看法,更多的人民群众投入到了体育锻炼中,政府和社会也加大了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方面的投入,大力支持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活动资金增加了,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了,参加活动的人员也就增加了,群众体育便会蓬勃发展。

三、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群众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水平

一个地区的体育活动经费的多少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一般来说,体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体育经济早已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所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增长,尤其是《全民健身计划》推广以来,体育经济已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加大了对体育活动的经费投入。当经济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准时,人的精神物质消费意识被唤醒并决定其消费取向,人们的健身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育锻炼开支也成了家庭或个人开支的一部分,政府对群众体育活动经费投入的增加以及人们在体育锻炼方面投入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群众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水平。

四、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水平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针对体育场地设施存量不足的状况,兴建各种类型的体育场所,重视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可以更广阔地依靠市场力量,建设更多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场地设施,从而积极探索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5]。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第一期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健身场地逐步增多。经过调查,目前重庆群众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数量已有所增加,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水平及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育场地设施法规制度的建设及实施也逐渐严格,这都有赖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五、结论与建议

1.群众体育存在的问题群众体育所需经费不足;群众体育的需求与短缺的体育场地设施之间矛盾突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缺乏;法规制度不健全;群众“体育锻炼”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2.群众体育发展的应对措施

(1)加强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建”、“管”结合并抓好活动的组织工作;

(2)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基石”作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

(3)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重视及领导;

(4)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

(5)合理配置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

(6)进一步突出工作的重点;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第2篇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社会得以繁荣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资源。中国能源资源的国情是“缺油、少气、富煤”,能源结构的特点决定了煤炭是主要能源。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2/3以上,煤炭资源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炭市场的供需矛盾会严重妨碍了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给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煤炭资源供需平衡的实现将越来越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同时又离不开国家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前我国虽然有技术精良、安全完全有保障、年生产规模每1万t(甚至10万t)用1个人的现代化企业,但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下、安全得不到保障、年生产规模每1万t用50人的企业.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煤炭供不应求,价格回升.企业经济情况有一定好转,其中得益最多的是资源回收率、安全与环境得不到保障的乡镇煤矿.但整个煤炭行业距离经济有竞争力、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事实上若以一定科学发展标准要求,煤炭行业是在超能力生产.

煤炭市场的运行特征有这样几个,第一,产需量同比增幅回落,铁路运煤量的增幅是比较高的。运行特征第二,煤炭库存现在是比较快的增加。目前已经明显地超过了正常水平。我们有一个指标是库存正常度,当库存正常的时候反应供求关系基本是平衡的,库存偏多的时候市场和供应是面临了过剩的压力。煤炭市场的第三个运行的特征,煤炭价格同比有上涨,近期是大幅度回调。煤炭市场运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征,第一从需求上来看,拉动煤炭需求的动力确实是明显减弱了。拉动煤炭需求,主要是我们搞投资建设,搞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等等,这些东西是高耗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骤然减速,重工业投资增速放缓,高耗能产品出口下降。深究我们能源、重工业及能源整个产业链的变化,跟美国的次贷危机有一定关系。另外高耗能产业的出口,这是重工业兴旺的原因。影响因素二,耗煤产品产量增长出现大幅度下降。影响因素三,节能降耗、工艺结构的优化,造成了煤耗、油耗指标下降。尤其是在重工业产业链发展低迷的时候,落后的生产链停下来了,再生产的都是先进的大型的这些是煤耗指标、能耗指标都是非常低的。

二、煤炭行业市场预测及措施建议

1.煤炭市场预测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近期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从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煤炭行业自2003年实现整体盈利以来,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需求总量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预计2010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将达到30亿吨。

2.政策措施建议

(1)加强煤炭总量调控。密切关注世界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关注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关注主要用煤行业发展变化,关注煤炭市场走向及变化。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做好总量调控,保持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煤炭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组织生产;要加强与主要用煤行业重点企业的战略合作,重合同、守信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要共同维护和稳定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煤炭市场秩序。

(2)大力调整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抓住当前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大基地、大集团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和违规行为,建立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3)推进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煤炭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煤炭市场体系,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地配置到煤炭产业中来,实现煤炭产品的正常流通和煤炭价值的公平流转。市场的不完全性和市场价格机制本身的缺陷会造成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政府进行必要干预。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应该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不损害市场机制为原则,以创造市场机制正常运行条件和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为目的。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只有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政府才应干预。政府干预要尽量利用市场机制作用,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社会总供给或者总需求。当前,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迅速提高煤炭产能和产业集中度,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针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大,浪费严重实际,加强煤炭需求侧管理,把节约能源特别是煤炭资源放在重要位置。继续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完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防止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淘汰高耗能、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消耗,节约能源。

(4)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模式。从广义资源的角度讲,除煤炭外在矿区范围内的地下水,煤层内所涵的瓦斯,土地以至于煤层以及在煤层附近的其他矿床都应该是经营这个矿区的开发对象(视为资源)而加以利用.我国绝大多数煤矿生产是在生产成本不完全,环境治理相关费用支付不全(如矿产资源费以及植被恢复,地面塌陷与水损失污染治理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基于对绿色GDP的考虑,必须正视资源环境成本,有的地区已经提出要求对资源与环境损失进行补偿.因此要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其技术途径有通常有:1)实施保水开采技术进行水资源保护;2)实施充填与条带开采技术(塌陷区治理-土地复垦)保护地表建筑物;3)实施少出矸石技术(煤层巷道支护,矸石井下充填),或者研石地面利用(制砖,作复垦材料等);4)全面实施瓦斯抽放—实现煤与瓦斯共采技术;5)地下气化技术。

(5)实现安全生产与健康发展。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跟上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现阶段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1)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2)加大煤矿成本投入。3)防止超安全保障能力生产。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物流;地区经济;江西省;对策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中,进行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经济的建设离不开物流的保障和支持,物流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江西应把握机会,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物流发展水平,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区域经济活动效率的和水平,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二)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物流是实现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必要因素,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大分工,促进区域市场活力,从而使之与区域经济相互协同,相互依赖。

三、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 区域经济现状

1.工业增长明显。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增长有利于政府增加税收,改进民生,加强基础性建设。2.农业稳步发展。2011年江西省粮食总产410.56亿斤,创历史新高。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区域物流现状

1.物流业发展迅速,涨幅较快。2012年,全省物流业发展迅速,社会物流总额为33856亿元,较上年增长27.6%,物流发展迅速。2.物流运行效率提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显著。3.企业物流现代化进程加快。江西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对物流需求明显增长,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企业纷纷加强物流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成果显著。

(三)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物流在我国发展与研究时间较短,企业对现代化物流认识不强,物流运行方式比较传统,现代化水平落后,信息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导致企业物流运行成本较高,资源严重浪费,企业利润低下。

2.缺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作为新兴行业,对物流的引进与研究时间较短,政府、企业、个人对它的认识不强,由于物流是个低门槛行业,人员素质不一,从而造成中高端管理人才缺乏,造成招工难,难招工现象。

3.物流设施建设分散,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江西地处中部,多以山地地形为主,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成果显著,当自身的地理环境导致基础设施难以形成一个网络,不能连成一个整体,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物流的发展,从而导致物流水平明显滞后周边省份。

4.物流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低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还不完善。

四、通过区域物流发展地区经济对策

(一)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推动物流科学与良性发展

1.政府要树立现代物流的意识,重视现代物流的作用。2.企业要增强物流现代化。物流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化的建设,物流企业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社会成本,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社会分工,拉动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3.个人要摒弃旧的物流观念,正确认识物流。旧的物流观念已不适宜个人的发展,物流业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在物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更好在物流行业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二)利用区域物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1.利用区域物流有效改善我省农业产业结构。江西是农业生产大省,江西农产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比较发达,但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产品运行不畅,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区域物流建设。

2.利用区域物流有效改善我省工业产业。良好的区域物流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很好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很好的保证工业的正常进行,产品的顺畅流通,促进工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利用区域物流有效促进我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我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还存在明显不足,物流还存在一些缺陷,保持良好的区域物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第三产业顺畅进行。

(三)加强物流基础性建设和人才建设

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江西高校较多,但对物流认识,物流人才培养还存在明显缺陷。因此,江西必须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和成就一批新经济时代条件下的物流人才,为更好加快物流产业发展,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源源不穷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谢鹏,王健.试论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J]. 物流科技, 2006(10): 30-32.

[2] 李力,杨柳.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Vol28(6):115-123.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第4篇

关键字 国防产业 生产要素 增长结构

1 国防产业的定义及其分类

1.1 定义

国防产业是指相对民用产业而言,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国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公共产品的生产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实现物和能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国防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战争准备的直接响应部分,其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为国防力量提供各类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上。国防产业作为军品生产能力属于国防资源范畴,作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产出机构又属于国防生产力范畴。国防产业履行着经济能向战争能的转换职能,是经济能向战争能转换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机器。我国的国防产业体系涵盖国民经济体系的各部门,在军事工业领域主要由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通信、信息、核工业、军械、军需等部门所组成。这些部门既是国防产业的主体,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具有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双重主体的特征,其产业结构代表了国防资源的结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中科技体系的结构走向。

国防产业不同于一般的民用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国防产业属于一种消耗性经济,其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只能是作为国防的消费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要。第二,国防产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经济活动一般严格按计划进行,买卖双方是固定的,不允许自由买卖。第三,国防产业的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它关系到战斗的胜利和生命的安危。第四,国防产业的结构和规模随军事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第五,国防产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

1.2 分类

国防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国防产业包括国防工业、国防农业、国防交通通讯业、国防建筑业。国防工业主要有兵器、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核及军需工业等部门,它直接为军队提供武器装备、被服、装具等,是国防生产的核心部门。国防农业是指为国防建设提供食物、衣着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原料的农业生产,它是军队得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国防交通通讯业是指交通通讯业中用来保障军品生产和武装力量发挥作用的部分。国防交通通讯业具有同各方面联系的广泛性、产品的非实体性、军民通用性等特点。国防交通通讯业对战争的胜负起到重要作用,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国防建筑业是指从事营房工程、筑城工程、海防工程、防空工程、二炮工程、通信工程、后方基地仓库工程、人防工程等施工任务的产业,它为保存军队有生力量和国家战争潜力提供重要条件,是国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狭义的国防产业主要是指国防工业。国防工业是指其产品主要用于国防的工业部门,即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为军队或国家安全生产必需的武器装备和特殊用品而从事的经济生产活动。国防工业是寓于整个国民经济中为保障国防建设与战争需要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对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

2 国防产业的增长源泉

2.1 劳动力

按照政治经济学原理,劳动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并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在对物质资料进行再生产的同时,还不断地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是生产诸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一种生产要素,担任着生产要素组织者的责任,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地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因此,劳动力是国防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要素,对国防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 资金

在现代生产中,复杂多样和大量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种生产要素之所以能有机地聚合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资金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资金的规模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又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在我国的国防产业中,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发展国防产业的资金(国防费)几乎都是由国家支出的。由于“资源有限论”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可投入国防产业的资金是有限的。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防资金投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国防现代化建设将长期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资金在国防产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了。

2.3 技术

技术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创造的各种手段、方法、技巧和配方。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通过与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的紧密结合,深刻地改变着工业再生产的面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格局的改造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国防产业的发展过程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个国家不失时机地调整国防资源结构,加快国防军工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这对于武器装备的更新、提升国防产业效率和增强军事抗衡能力都是极为必要的。此外,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高技术战争的时代,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运用,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这也充分证明了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2.4 管理手段

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管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到,管理要素要按贡献进行分配。可见,管理作为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已经慢慢被人们所重视。一项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一个企业在相同的资金、人员和技术设备的投入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已经在很多活生生的案例中得到验证。但是,综观中国管理20多年的艰辛历程,原本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却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这一问题在国防产业的发展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将来国防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管理手段这种无形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并力争使它的作用发挥到极点。

2.5 信息化改造

信息化改造的主要作用来自网络经济和网络技术的三方面功能:①技术基础的优化功能。信息不仅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而且具有影响全局的特点,此外,网络技术还提供了新型的知识载体。一切其他方面的技术,都可以借助于网络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能够使其作用发挥到极致。②知识存量的改造功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人大科学时代,各门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层出不穷,知识存量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地步,并且因人类独特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还在不断地扩张。由此可见,由于知识存量之大,只有使人们借助网络技术,才能迅速且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实现目标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改造成本和国防产业结构的改造难度。③创新能力的价值功能。网络经济实现了全球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然而网络经济并非就是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它的核心是在开放的条件下,通过信息为创新提供路径,使创新思维在信息支持下迅速产生成果。网络时代的到来,要加快国防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就是要突出信息技术的核心作用,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使国防产业的结构构成与网络时代的经济、技术要求相吻合,与高技术战争的有效供给目标相适应。

3 优化国防产业增长结构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对我们更加有利,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越来越被世人关注。但与此同时,在这一系列成绩与繁荣景象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新世纪初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优化国防产业增长结构、提升国防产业效率和增强军事抗衡能力,已成为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借鉴日本、德国、巴西等军事强国发展国防产业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优化我国国防产业增长结构。

3.1 增加高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为国防产业提供高技术依托

国防产业既是国防建设的主体,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具有经济和国防双重主体的特征。因此,国防科技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家安全防卫的基石,可以说谁掌握了国防高科技,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一直坚持国防科技有步骤地发展。近年来,日本对军事科研的经费投入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据美国国防部发表的报告称,日本的国防科技发展势头强劲,在不少领域里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了美国。而我国的军费投入相对落后,中国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姜鲁鸣指出,1990年以来,中国国防经费总量虽然增加较快,到2003年底总额为1 853亿元,约合224亿美元,仅占gdp的1.69%,比世界国防费占全球gdp平均2.6%的比重低了0.91%。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比如鼓励民间企业介入并开发同国防装备有关的高科技,把许多尖端的民用技术直接用于国防产业的生产,为国防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依托。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第5篇

历来学者研究信息化都非常注重对信息产业的研究,因为信息产业是信息服务被广泛应用的集中体现,信息产业既是信息化的必要前提条件,又是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尺。而电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产业,在信息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信业作为提供电子信息传输平台、提供传输服务并直接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部门,对信息的开发、流通、应用等过程都施加了重要的影响,我们针对我国信息化的六要素以及从国民经济产业升级等方面,简要说明电信业对信息化的作用,电信业在信息化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地位正是这些作用的结果。

一、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与基础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包涵三个层面:基础层面、应用层面和支撑层面(环境)。

基础层面:它是一个无缝隙的高速信息电信网络,具有高速宽带智能可靠的特点,它以公用电信网为主体(这是由于其规模容量、技术先进性、具有普遍服务和公用的特性所决定的),是全国各部门专业应用信息系统的电信平台,并与世界未来的GII接轨。

应用层面:它是建立在基础平台上,面向社会各行业信息应用而组建的各种应用信息系统、各种专网、服务系统和各类公用、专用数据库。例如:经济信息网、金字系列工程、各种专网等等。这些系统必须具有统一的电信协议与标准接口,其结构可以由高性能的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库、远程终端设备组成,也可以组成各自局域网或通过互连协议结合成广域网及城域网。

环境层面(或称支撑层面):它是保证组建信息基础设施能够实现的条件和环境,例如:政策法规、管理机制、资金、技术标准以及各种从事信息产业的不同层次的管理技术人员等。

电信网络平台是国家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网络基础架构的基础,为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网络基础平台。信息化进程中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都要求电信网络作为基础设施。无论是区域信息化、领域信息化、城市信息化还是电子商务、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等都必须以电信网络为依托。而这些信息化的实现都离不开电信企业的协助,有的领域的信息化甚至要电信企业作为主力军来完成。可见电信网络在国家信息化中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石。

二、电信业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

在技术层面上,信息时代的支柱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电脑技术与电子电信技术等,无一例外地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电信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电信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电信业的快速发展,电信市场发展为电信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如近年来发展迅速的IP技术和光纤技术,无论是在研发层次还是在应用层次都以十分快的速度发展。电信技术和电信业务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因此可以说电信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从电信业发展的特点来看,电信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任何电信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电信技术的支撑。电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电信业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中持续发展。反过来也可以说,电信业的发展,包括电信网络的不断进化和电信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近年来,电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步在电信网络和业务领域得以应用。在电信技术的推动下,电信网络进行了先进的技术改造,电信业务应用也越来越丰富,为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也得到广泛开发。以宽带技术为例,多年以来,带宽一直是企业和个人用户使用电信业务的瓶颈,无论是上网还是打电话,都存在网络拥塞现象。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带宽不再是电信的瓶颈,电信网络可以进行话音、数据、图像的传送,电信网络所承载的业务不再是单一的话音,而是以数据、视频为主的多媒体电信。这一电信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加快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再例如,IP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得到很大的发展,许多企业通过应用互联网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还诞生了一批利用互联网进行经营的企业。这说明电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从以上分析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电信网络的发展需要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来推动和改造,而电信网络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可以说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需要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来推动和改造。

三、电信业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电信业的发展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的职责,发展各具特色、面向大众化的网上数据库产品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电信业互联互通的特点为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开了电信业去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不可能实现的。电信业对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信业本身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逐步普及,isp、icp等业务发展十分迅速。1995年互联网引入后,我国信息内容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已今非昔比。经营互联网的公司成批涌现并在竞争中调整、成长,规模不断扩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基本上完成了由接入服务到提供内容服务的转变,其业务日见创新。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递、存储、开发和应用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形成了信息资源生产和应用的良性循环,信息资源在开发、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产生了高度倍增效应,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走向产业化。这种产业化所产生的倍增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在提高并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和文化的生产效率,有效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升级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电信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送也更加便利。1992年全国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只有806个,1995年为1038个,目前我国互联网站有238249个,网页总数为159460056个,在线数据库达到45598个,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此大规模的信息数据库必定需要大容量的网络来承载,随着宽带技术在电信基础设施中的大量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电信业的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电信业是信息产业体系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也是信息产业的重中之重,在信息化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对于信息产业的定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国内对信息产业尚无一个统一的论述,但有一些共识。大部分专家认为,信息产业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主要指电信服务(含语音、数据和图像服务);二是软件业;三是制造业,包括各种电信设备制造业、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医疗设备制造业等。在信息产业中,电信业是重中之重,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电信业属于信息服务业的范畴,大量的基础设施及设备装置是其开展服务的基础,电信基础设施对电信及计算机设备的大量需求必然带动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时电信业务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各类应用软件(如系统集成)的开发与应用,为电信设备及各类应用软件提供了市场需求。电信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可促进设备、原材料等产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电信运营、制造企业的发展。电信、电子等信息产业的发展、繁荣也必然会推动工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最终实现城市的信息化,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自1998年实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信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电话用户数占全球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已超过20%。电话网在2002年就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网的跨越。一个覆盖全国、连通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化的现代电信网已经基本形成。从增加值上看,“九五”末期,电信业增加值占信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50%,根据信息产业部制订的“十五”计划,到“十五”末期,电信业增加值占信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54.5%。这说明电信业在信息产业中的直接贡献率在日益增加。电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

我国电信业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过去电信业过分滞后,从而形成近十年的补偿式增长;二是我国给予了电信业优先发展的政策,作为先导产业,电信业享受了许多优惠政策;三是较低的业务普及率造成需求潜力与供给的巨大差距,每年新增用户较多。不仅如此,电信业的经营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高于其自身在服务中取得的经济效益,因而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起到诱导和促进的作用;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推动和带动的作用。电信业对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直接贡献上,其最大的贡献正是在提高全社会、国民经济的效率上。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把“明礼诚信”写入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我国民商法也把诚实信用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公民和经济组织的“利”和“义”的天平却慢慢发生了失衡,各经济主体受到了利益价值的挑战,信用危机已经在社会上时时出现。失信行为已经危害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认真对待的重大社会问题了。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状况不容乐观,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着诚信危机。信用环境恶化已经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诸多严重危害。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分析我国总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原因时指出,总需求的不足祸在信用短缺。我国一些经济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揭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信用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产品附加值。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总需求不足,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其根本祸根就在信用短缺。概括地讲,信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缺乏信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二是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企业运管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三是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四是信用恶化还直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经济主体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各类经济主体难以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机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前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一是传统诚信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我国儒家传统的诚信不是作为人们的权利、义务来确定的,而是为人们修身养性所追求的目标。它的诚信行为规范是特殊主义的,不是普遍主义的。它认为道德的诚信应该是出自内心的、自愿的、不计利害的,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经过自身长期修养才能达到的圣人境界。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是面对全体公民、组织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一切经济主体必须遵循的起码的道德义务。二是同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有关。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一个全国大一统的企业,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各利益主体不是以经济利益、以诚信为纽带联系起来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联系起来的。在当前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然发挥着影响,抗拒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时,开始显得张慌失措,无所适从,导致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发生。三是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诚信制度体系对诚信缺失者予以严惩,使失信者无所畏惧,结果造成信义贬值,诚信受到嘲弄,这是当前诚信缺失极为重要的原因。失信者支付极小的成本,却能够获得极大的收益,加之法律制度不健全,就给心存诡异者留下可乘之机,他们钻法律的空子,大肆利用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优势,聚敛不义之财。四是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更使不法之徒有恃无恐,变本加利破坏诚信。诚信体系缺乏司法保护,失信者不能及时得到严厉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五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冲击及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滞后,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及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发生,都引发拜金主义滋生,道德观、价值观混淆,使社会信用环境整体恶化。

二、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运作的一块基石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诚信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有发达的诚信制度体系相伴随。因此,发达完善的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制度之一。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发达的商品交换经济,诚信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素,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诚信。不仅要有完备的信用形式、发达的信用工具,而且需要构建健全的社会诚信制度。市场经济对诚信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往往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可以说,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诚信是市场主体的准入证和通行证。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诚信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和运行的基石。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经济主体追求长远利益的迫切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都会自觉遵从经济学的理性法则,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不会在一次交易中完成,只能在长期不断的交易中逐步积累和实现。如果经济主体通过不诚信的方式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那它必定是短命的,不可能维持长期的欺诈和投机取巧行为,因此它也不可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是当今许多跨国大公司、知名企业格外重视信誉的原因。一句话,企业要健康发展,并不断取得越来越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树立诚信形象,维护其信誉。当然维护信誉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过这种成本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诚信形象不但是无形资产,也是有形资产,它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名牌产品销量大、价格高等。也就是说,企业维护信誉也是一种投资,同样可以从中取得净收益,这种净收益是企业维护信誉付出的成本与所获收益之差。其成本是企业为维护信誉而放弃的机会成本,诸如信守承诺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为保持良好的财务比率而放弃的投资机会等。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是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社会成本的必然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道德、市场理论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有完善的诚信制度体系,要求人们具备契约意识和严格遵守契约的约束。诚信、契约精神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剂,它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顺畅进行,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无视契约精神,信用短缺,缺乏诚信使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使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无端增加,导致经济运行不畅,加大经济运行的内耗和磨擦力,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根本目标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但我们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如果不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就会抵消体制创新所产生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入WTO要求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的各类经济主体,公民、企业、银行、中介组织、政府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缺失。如公民的纳税意识、知识产权意识相当薄弱;企业不信守合同,拖欠债款和赖账;银行呆帐率过高;政府官员以权代法,地方保护;就连本应最具信用形象的社会中介组织,同样也存在信用危机问题。我国加入WTO后,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维护好国内市场秩序。这不但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阔步迈向国际市场,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诚信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历来是做人和发展事业的根本,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社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根基,没有高度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我国将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诚实守信也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重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降低效用风险的危害。因此,在WTO环境下,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已刻不容缓,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思考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的自我约束,同时也是保证市场经济下契约和文明规则实现的前提。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诚信制度体系,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

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发育状况和社会信用环境还很不理想。因此,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立,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体系的基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完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信用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三是积极建立公民、组织信用征集、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数据库,为实现信用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四是推动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五是积极推动经济组织进一步加强信用管理。

(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不但包含伦理道德因素、经济因素,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一要把社会法制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公民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二要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信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三要重视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现代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它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四要恪守司法职业道德,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表率。国家的司法队伍、公务员队伍以及其它公职人员队伍,代表着国家形象、社会形象,必须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公正司法、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律、忠于职守等方面作出榜样,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形象,促进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道德底蕴和文化、文明底蕴,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坚持操守、讲究诚信的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结合现代法治精神,积极构建现代诚信制度体系。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建设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舆论防恶上,还必须出实招,必须坚持用法治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激励和表彰讲诚信的人和事,谴责和严惩不讲道德和不守诚信的人和事。二是把外在制裁和内在制裁结合起来,积极构建道德制裁力和约束力。外在制裁发挥社会规范和限制作用,内在制裁发挥自我约束作用。三是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诚信度。政府的诚信主要表现为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依法行政,打破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原则。

(四)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归属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第7篇

一、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三是拉动消费的“超市”。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带有特殊性。

一是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二是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三是城镇建设进程缓慢。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不是一日形成,而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是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激促动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四是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第8篇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是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从世界经济结构来看,汽车、钢铁、机械制造和建筑业都是其支柱产业,而汽车和机械制造就同属于制造业的范畴。

在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全国来说,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35.75%,即1/3强。这个数字清楚地告诉我们,我国国民经济1/3多要靠制造业,工业的税收90%在制造业,工业从业人员80%在制造行业。其二,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装备制造业又是制造业的基础,所以说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是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支 柱。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其中装备制造业位居工业的核心地位,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重任,是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完全取决于装备的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都毫无例外地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强大国力的后盾。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振兴和发展我们的装备制造业。

产业特点技术先行

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不足。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小、大企业规模不大的特点。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由2000年的55.59%上升到了2010年的66.81%,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低。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投资分散、重复布局十分严重,且多数企业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设,致使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中,只有汽车整车制造业和柴油机制造业产业集中度较高。较低的集中度通常反映出该行业中大体量企业的产业比重并不大,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限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发展。

此外,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中国装备制造产业总体上处于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效应不强。而在其他的制造业中,金属制品、办公用机械及自动化处理两大产业虽然具有国际竞争力,但两者皆属装备制造业中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更依赖成本优势,而动力机械及设备、工程专用机械和运输设备等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产业,中国与美日德等机械强国有较大差距。与整体工业利润的迅速增长相比,装备制造业的利润水平增速较小,如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装备制造业产业利润率为12.68%、12.59%和14.61%。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主要以人力资源成本优势而非技术、知识产权等获利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造成的。

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先进技术是决定产业安全的关键因素。在重大设备自主研发产品中,由于中国原始创新的不多,尤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核心基础元器件和软件仍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虽然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资技术对外依存度近几年以来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0%左右的对外依存度。现在我国低端的简单机械产能过剩,而高端得装备制造还是缺乏。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致使国外机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像核电和风电要大力发展。但目前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风力发电设备总装和关键部件能力不足。在新材料、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也都迫切需要新型装备的保障和支撑,这些不得不依靠国外进口。

与此同时,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和一流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也是困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大企业、大集团代表了一国的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业是最能体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但中国很少有在规模与自主创新能力上能与国际一流企业和跨国集团(如美国的通用、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三菱)相抗衡的大企业。且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还没有一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拥有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品牌。整体而言,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2008年以前处于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5.35%上升到2008年的20.77%,自2009年开始,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2010年下降为17.36%。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不仅缺乏核心技术,而且缺乏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和世界一流企业。

形成哑铃型生产结构

中国的装备制造行业在发展时应重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装备制造业企业目前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相对较少。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加强研究开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要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形成哑铃型生产结构,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技术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同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企业应逐步加大自主开发和自主创新的力度,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引进技术型向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型转变,进而走向自主创新型。政府要从政策上支持和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资金的投入,鼓励企业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产品再创新和自主制造,增加产品附加值。要采取“引创结合、自创为主”的模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推动自主创新,继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攻关费用的支持力度,增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培育紧缺的高级、创新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成果,将精力放在核心、领先技术的掌握消化上,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加快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步伐,在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当今各国发展经济越来越集中在提高科技水平上,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技术水平的竞争上。

美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更加讲究产品技术的高起点、市场营销的高回报,力争跳出中低产品的竞争圈子。日、德等国继续推进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比较重视用高新技术优化改造装备制造业,所以其国际市场竞争力依然不减当年。以韩国、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后起之秀努力进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组合,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挑战。相比之下,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结构框架还很散乱,运行机制依然不够活泛,生产运营的科技含量和科研潜力不足。所以,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首先是全面提高素质,广泛吸纳国内外的技术成果,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后发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因此,全行业应当着力解决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一方面,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生产大国;另一方面,我国每年也要进口许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的却是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较低,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内需型的产业。

当今,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制造业产品的质量,高质量、多功能、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已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型装备制造业要以研发高附加值、高端的产品为己任,不能只重视眼前的利益而去投产价格增长快,但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中型企业要努力进行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水平,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促进制造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逐步实现由加工制造向研发创造,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依靠创新引擎驱动,实现从低成本优势的中低端制造向科技创新优势的高端智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