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生态建设

农业生态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生态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第1篇

农业生态恶化,是长期存在的一大隐患,危害本省,殃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党的之后,本省将解决温饱作为当务之急,着重抓了农村的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还来不及把生态的综合治理提到重要日程。经过9年改革和发展,本省农村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的纯收人与全国的差距虽呈扩大趋势,但整个情况已非昔日可比;粮食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产出水平。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稳步扩展,就业门路越来越宽。就全国而言,农业的基础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国家为增强农业后劲,已下决心增加投入,治理大江大河、改造中低产田,加强支农工业和农副产品商品基地建设等。在这种情况下,抓住机遇,把建立良好的山地农业生态系统与领导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开展农业生态建设,功在国家,利在人民,泽备后世,可以收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良好效果,保证农业发展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

一、本省农业生态恶化的主要表现

1.森林祖盖率下降本省山地占87%、丘陵占10%,只有3%的河谷槽地、山间盆地,而垦殖指数已高达21.67%。全省森林覆盖率,1957年为14.5%,1984年降为12.6%。成材林过量砍伐,加剧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匀,森林的防护功能下降,造成了早涝灾害频繁,井泉枯竭。全省近500万人口的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2.水土流失加剧50到60年代,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5万平方公里,现已扩大到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水土流失严重的县有33个,占全省总县数的38%。每年通过主要河流外泄泥沙近7000万吨,相当于50万亩耕地的肥沃表土。全省喀斯特面积占总面积的73%,由于陡坡垦殖、水土流失,难利用的石山已近200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7.5%。

3.土壤肥力下降中低产田土面积逐年扩大,有机肥料、化肥投放量少,氮、磷、钾比例失调。全省中低产田土面积占总耕地的80%以上,70%的耕作坡土为跑土、跑水和跑肥的“三跑”土。全省耕地中缺氮的占31.7%,缺磷的占72%,缺钾的占26%。

4.水库、河道淤塞严重多年来水利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未能套配,水库集水面水土流失严重。据黔西南州12个小型水库调查,近8年来淤积泥沙占库容的32.5%,已有2个水库报废,5个库容淤积近80%以上。全省河流、河床普遍上升,通航里程已较60年代缩短了“半以上。据乌江电站1984年4月实测,5年来坝前淤沙已达到原设计50年的淤积量。

5.自然灾害的频率提高成灾面积扩大,,程度增加。全省50年代较大早灾2年,60年代3年,70年代5年,80年代已连续3年大早。60年代年均受早成灾面积600万亩,70年代增至900万亩,增加了38.7%。大阜夹大涝,每年有一二十万亩良田被冲毁。近几年,洪灾造成的交通、电讯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高速递增。泥石流、大面积的滑坡不断发生。茅台酒厂、水电八局驻地已发现大型滑坡的症兆,水电八局已决定搬迁贵阳。

6.环境污染日趋严孟本省工业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防治污染措施,出现了点多面广的环境污染新压力,土•壤、水质、空气遭受污染,局部已出现大面积的酸雨危害,氟中毒、汞中毒已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煤、水田面积扩大,水稻产量下降。以上生态恶化现象,在全省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乌蒙山区毕节、威宁、赫章、纳雍、织金、大方、普定、六枝、关岭、水城、盘县、普安、晴隆等13个县,人口密度大,人均收入低。是全国有名的贫困片区之一,生态恶化尤为严重。毕节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占全省的比例高达40%。50年代初这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17.1%,1984年降至6.4%,织金县仅有2.6%。纳雍县由于植被破坏严重,下了20分钟大雨,有一个村子“全军覆没”。乌蒙山区13县或毕节地区六县,生态建设显得更为迫切。

二、农业生态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农业生态建设,涉及到多学科、多部门,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建设之中,真正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在200。年以前,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着力于打好基础、理顺关系、准备发展条件上做扎实的工作,以便为下世纪初较快的发展打好基础。本世纪内,要把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历史性战略任务,提到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面前。总的目标是:从1988年至1990年,用3年时间停止对农业生态的人为破坏。5年内,全面解决温饱。13年分别达到宽裕和小康水平。具体说,3年内,在全省范围内停止放火烧山、乱砍乱伐森林和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人为破坏;5年内以乡为单位全部脱贫,人均收入不少于300元和人均口粮在200公斤以上;到本世纪末,农村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肉蛋25公斤,人均收入700元,农产品商品率达50%。全省林草覆盖率近70%,其中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达到上述目标,贵州农业生态将进入历史性的转变。向良性循环发展,各族农民将由解决温饱而进入较为宽裕的水平,并将为以后时期农村生态经济的加速发展打好基础,为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的西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上述目标,就全省而言,是应该,也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乌蒙山区的13个县(区)特别是毕节地区的6个县,如无特殊政策和专项经费支助,达到上述目标是困难的。本省农业生态建设,要从山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在生态建设的部署和布局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并坚持下列原则:

1.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要持之以恒、量力而行。要把长远的设想和具体的阶段目标,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建立在地方财力支持为主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作工作。

2.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从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入手,把治山与治穷统一起来。

3.坚持大农业的综合发展的原则。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因地制宜地建立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体系和合理的经济结构,使种养加协调发展。

4.坚持扬长避短兴利济贫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5.坚持突出重点,打歼灭战的原则。要分清主次,以点带面。要把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问题严重的地区,治一片成一片,开发建设一片,带动面上的建设。#p#分页标题#e#

三、主要措施

有饭吃、有活干,是停止人为破坏生态的两个必备条件。本省开展生态建设,要在严格控制人日增长的同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第一、用以工代娠,民办公助的办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田基本条件。从1988年起,每年冬春集中一二个月时间,规定农村劳动力每年投工30个,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梯土,排涝排渍,增厚土层,改良中低产田土。5年内,争取全省人均达到一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水田达到亩产35。公斤以上,早地亩产250公斤以上),力争建好500万亩千斤田。建设好商品粮基地。各级政府要定出规划,层层落实,进行验收。对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一定补助。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各地、县应根据建设的难易和农民经济水平,统一安排、重点补助,防止平均分摊。

第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完善现有水利工程排灌系统,改善管理,提高灌概效率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型塘库、提、引工程,增加蓄水量和引提水量,扩大灌溉面积。下决心修建一些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力争渔塘水库及早上马,并争取开发乌江,发展水利灌溉和建设大型电灌工程,要作好项目设计和论证工作,争取中央列项。把保灌面积从现在的650万亩扩大到900万亩,并发展一批水浇地。在高山缺水区,除搞好引水工程外,要修建蓄水塘,推广水窖,在2000年以前,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第三、走集约经营之路,向科学技术要粮。要继续推广遵义地区的经验,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要把良种开发、农用薄膜、早作技术、因土施肥、节水灌概技术等,作为攻关项目,列入计划,积极推广。

第四、积极利用国内外粮食市场。一是争取国家稳定给本省7.5一10亿公斤的调入量;二是更好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地方土特产品,以物易粮,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发展创汇农业,适当进口部分粮食。

第五、发挥山区优势,建立烟油和林牧土特果药杂基地.增加群众收入。

第六、加强林业建设,搞好小流域治理。治水之本在治山,治山之本在造林。要划定林区、牧区和樵区范围。对已有的林地,进行承包,封山育林。建设好200。万亩速生用材林(杉木林基地800万亩、松林200万亩、楠竹林200万亩)和1500万亩经济林。建设好30个(600万亩)的自然保护区。争取尽快开展乌江中上游、南北盘江和赤水河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工作。重视林、草、灌相结合,提高灌草的覆盖率。要以区,乡或小流域力单位,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推广普定县蒙铺河小流域治理的经验,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封山育林与植树造林相结合,以封山育林为主;经济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以经济开发为主。逐步做到土不下山、沙不出沟。

第七、本着多能互补的方针,妥善解决农村触源。计划列200。年,新建800万亩薪炭林,加上原有部分薪炭林面积,达到森林面积的1劝%。积极推行以煤代柴、普及节柴灶。计划到2000年改造小煤窑100。个,新增产量100。一150D万吨;199。年斗前,对砖瓦窑和城镇生活燃料,一津改浇柴为烧谋。三五年内,要普及省袭找煤址,做到拼炭休几的年消托小于年生悦量。在大力发展大、中型电沽的同、时,积极兴建小水电、小火电,到本准纪末,新增装饥容量时万千瓦。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使用沼气。

第八、加强草山草坡建设,发展畜牧业。本省草场面积广阔,农作物副产品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很低。1984年,,本省每百亩草场只提件牛羊肉0.2公斤(舍世界平均44公斤),牛奶。1公斤(全世界平均16公斤),绵羊毛0.0肠公斤(全世界平均招公斤)。目前,全省3733万亩离村寨校近的零星草场,只粗放地利用了70%,离村寨较远的3057万亩成片草场,基本上没有利用。要象承包耕地和山林那样,集中一段时间,全面落实到户,并规定幼年不变。到200。年,建成人工草场近10。。万亩。种草和养畜要同步发展,‘做到种一片,用,片,提高利.用率,讲求经济效益。要积极发展饲料工业,建设好畜、草良种繁殖、饲料加工、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加工体系。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第2篇

一、近几年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

1、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市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努力改变农村能源主要依靠电、煤、薪柴的状况。近年来,我市通过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的带动,全市已建设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乡镇20个,累计推广太阳能光热用户22.6万户,采光面积45.2万m2,相当于年开发标煤5.43万吨。已建设户用沼气池1.44万只,相当于年开发标煤0.45万吨。2012年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到77%。

2、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市围绕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治理原则,积极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沼气工程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全市累计推广沼气工程742处,沼气池容积11.19万m2,形成年处理养殖污水456.41万吨,年产沼气873.78万m3,折合标煤0.63万吨。同时,以低碳农村试点乡镇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农林业生产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碳化、气化等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3、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减量化处理不断取得新实效

近几年,我市注重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一是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根据我市农村经济、地理、生活习性等不同情况,先后形成了适用不同建造条件,不同出水要求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微动力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氧化塘+阿科蔓生态基处理”和“户用生活污水净化器”等五种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在“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据统计,全市已累计建污水净化池总容积达34.2万m3,形成了年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4185.27万吨的能力,直接受益农户22.59万户。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我们先后在富阳市洞桥镇等“六镇一乡”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工程,建立了生活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综合利用体系,使项目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项目生产的有机垃圾肥符合《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4、农村能源实用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成果

近年来,我们加快研究农村能源开发新技术,大力推广实用新工艺、新模式,走资源化、能源化、肥料化发展之路,推动了全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上档次、增实效。

一是开展技术研究。我们先后承担了多项省市科研项目,如浙江省科技厅《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及杭州市科技局《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获得国家专利5项,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二是创新推广模式。我们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广沼肥,形成了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沼气、沼肥)-种养业(优质农产品)循环模式。我们不断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工艺,提出了从治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的多种技术路线。

三是拓展应用领域。近几年,我们不断拓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内容,在水产养殖、养猪、鸡场育苗、花卉苗木上应用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在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基础上,试点推广了太阳能光伏瓦发电,大大拓展了传统的农村能源利用范围。

二、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不仅能够增加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市农村有着较为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农林废弃物等资源。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就是通过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农林废弃物资源,以清洁能源等形式源源不断应用于农民生产和生活中,有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有效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农林牧生产加工废弃物乱堆、乱放、乱烧,不仅污染水质和空气,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手段,实现了农林牧业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通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促进了农村卫生处理设施改造,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3、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太阳能杀虫灯和沼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猪-沼-果”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联结,实现了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

4、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

通过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有效降低农民生活能源支出。通过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猪、沼、作物”等农村能源生态模式,能有效降低化肥、农药、能源等生产成本支出。通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能有效控制由于污水、垃圾、烟尘等传播的疾病,减少了农民就医支出。

5、有效促进了新型农民培育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涉及能源、环境、生物、农业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含量较高。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的培训和指导,能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激发和培养农民学文化、学技能、学管理的兴趣,有助于培育“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加快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市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农村能源生态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有机融合。

1、强化科技研发,提高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我市应加强与在杭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加大对沼肥综合利用、生物质固化、太阳能光电热等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并结合杭州实际,加以推广和示范。

2、依靠政策引导,促进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产业化发展

农林牧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良好,但也存在着收集成本高、生产企业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我市应加强调研,摸清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议,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开发,避免盲目投入。同时,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废弃物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补助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积极性,并鼓励农民收集废弃物,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3、拓展运用领域,发挥太阳能、地热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随着农村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市应加强农村能源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大力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太阳能杀虫灯、地源热泵等新产品,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的利用水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耗成本,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出台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4、加强部门合作,推进光伏等绿色能源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农村拥有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市在不断拓展光热利用途径的同时,也开展了光电技术的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政策。但由于管理部门条线较多,而且关注的重点是城市。因此,下一步我市应整合有关部门力量,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光伏在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第3篇

一、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效益

广昌县沼气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试建,当时由于使用老式池,存在池型结构不合理、气密性能差、进出料不方便等技术问题。用途仅限于提供能源,效果不理想,加上沼气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不到位,群众发展沼气的积极性不高,到80年代中期就中断推广运用。进入90年代以来,在池型结构、密封性能、进出料诸多方面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与沼气生态建设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等,使得发展沼气生态建设日趋成熟,为沼气生态建设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昌县的沼气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开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沼气生态建设列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县“三高”农业示范项目中列出一定资金用于沼气生态建设,从新拉开了全县沼气生态建设的帷幕。经过几年的项目支持和推动,全县累计建池4000余座,联户沼气七处供气12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4000立方米,沼气建设由零星分散开始走向集中连片发展,成为我县沼气发展历史上最好最快最多的时期。4000余座沼气池的使用将每年为我县节约薪柴1万吨,相当于每年封山育林2万余亩。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沼气、沼渣、沼液的应用与多种农业项目相结合。使沼气生态建设内涵更新,形式多样,全县涌现出猪-沼-果(莲、烟、稻、菜、猪、鱼)等多种结合形式,沼气生态建设的生产模式不断优化。沼气生态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农村能源革命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沼气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所表现出“三省”(省柴、省电、省劳)、“三增”(增肥、增效、增产)、“两减少”(病虫害减少、投资减少)、“一净化”(净化环境)的综合作用,日益受到农民的青睐。

二、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经验做法

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利在当代、惠及子孙。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农村能源十六字方针,按照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点突破、示范引导、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辐射全县”的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立足保护生态,着眼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猪-沼-果”工程为主要模式,以农民直接受益为目的,按照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推动我县生态农业沼气工程的发展。具体做法是:

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加大宣传力度

我县农村沼气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为加快沼气建设步伐,县里成立农村沼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资金调配、任务落实全县沼气建设。各乡镇也相应成立沼气工作领导小组,乡镇领导真抓实干,体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套班子合力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保证沼气生态农业建设的连续性。各乡镇同时配备专职农村能源管理和技术干部,管理沼气生态农业建设。

农村能源和农业环保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措施。加快完成沼气工程的建设,既是能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奔小康的需要。我们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一是积极主动向领导宣传,多向领导请示汇报,引起领导重视;二是向社会宣传,采取多途径、多手段的方式,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宣传作用,大张旗鼓的宣传实施沼气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优越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向群众宣传,对农民现身说法,典型引路,吸引农民建池。从而在全县形成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大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好局面。

2、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促进工程建设开展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个新生事业。是关系广大农村生产生活和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工作。各乡镇领导对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十分重视,专门召开班子联席会议和镇村干部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动员会,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千方百计调动农户建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扩大沼气覆盖面

按照沼气建设项目要求,项目区内重点突破,首先在农民素质较高、建池积极性强的村组入手,示范引导,从而带动周边乡村农户建池;其次按照百池村建设的要求,集中连片,形成沼气生态农业长廊;第三与县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结合新农村改厕、改栏、改水、改路,村组连片,形成规模效应;第四因地制宜选准模式,根据各地实际农村经济情况,采取猪-沼-果或烟、瓜、莲、菜、猪并举等,充分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第五抓点示范多样化,领导带头抓典型、扶持能人树典型、干部联系建典型、部门参与搞示范,从而推进沼气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4、科技进步,严把质关,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就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技术服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为加强建后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在服务上严把“四关”:一是把好规划关。要求农户新建沼气池必须全面实行猪栏、厕所、沼气池“三结合”,实行“一池三改”;二是把好技工关。组建培训了一支思想作风好、业务素质高的沼气专业技工队伍130多人,其中41人获得农业部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担负全县沼气池建设任务。对建池技工实行统一调配、凭证上岗和包规划、包建池、包传授管理知识、包赔偿的“四包”责任制;三是把好材料关。由县农业局组织材料,对沼气物资配件实行专管专用,防止伪劣器材坑农害农;四是把好质检关。建立由建池技工、农户、验收人员三方签字的建池档案,严格保证建池质量,实行对建池户的跟踪服务,确保建池成功,用户放心。

5、多方筹措,部门支持,确保沼气生态建设

沼气建设是一项工程短、投入少、见效快、产出高的项目。为了确保资金的投入,促进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县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以农户自筹(含投劳 折资)为主;二是从国家沼气项目中补助;三是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出一块每户500元用于沼气生态建设。

三、我县农村沼气建设与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的观念转变问题。全县沼气发展很不平衡,盱江镇、头陂镇、赤水镇、甘竹镇、长桥乡、尖峰乡等发展快一些,多数乡镇发展缓慢,这在相当程度上是认识差异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的地方没有看到沼气在农村社会、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沼气建设与当地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还是停留在过去那种“就沼气而沼气”的水平上,片面地认为办沼气仅是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二是认为沼气技术目前没有过关,还不能大规模推广。这是因为对当前沼气技术的发展情况尚差了解,或以往偏见的误导,把因“重建轻管”造成的沼气池停用归罪于“技术不过关”:三是过高地认为农村沼气可以解决建池户全年的生活用能,对农户一家出现多灶的现象不理解,缺乏对沼气的科学认识;四是认为自然和森林资源丰富,不缺能源,建不建沼气无所谓,因而导致宣传力度不够,工作不支持配合。

2、沼气建设的质量提高问题。沼气要发展,质量是保证。(1)建池质量。建池质量的好坏与技工有直接的关系。一些建池技工文化素质差,没有严格按照建池技术要求规范施工,影响沼气建设的声誉。(2)农村沼气池输气管路安装质量。一些技工没有按照沼气输气管路安装操作规程,进行管路安装,有章不循,安装混乱。

3、老池的改造维修问题。我县80年代兴建的沼气池现在都已停用,影响了沼气的声誉。老池不用好,新池难发展,沼气建设甚至有可能再一次掉入低谷。

4、服务体系的完善问题。我县沼气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乡村基层服务跟不上,沼气池建成后的长期维护管理工作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建池农户的需求。

5、工作方法的转变问题。当前我县的沼气建设还是计划经济时期那种靠国家补助、行政推广的办法,它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影响了沼气池的巩固和使用率的提高。

四、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的潜力分析

1、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特色农业县,是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县,著名的“中国白莲之乡”。县内主要以种植白莲、烤烟、水稻、林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已构成广昌县的特色农业经济支柱。根据对养殖业调查,每头生猪每年约排2.1吨粪尿,我县年生猪出栏8万头,产粪尿约16万吨,按每户4头猪可供一座沼气池原料计算,可解决2万个3口之家燃料,年可节约薪柴木料4万吨。

2、我县农村能源资源有秸秆、薪柴、人畜粪便等生物质资源,秸秆以水稻秸秆为主,薪柴资源主要是松杂树及四旁树,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可为沼气提供原料,境内无煤等矿物能源资源。过去由于对土地资源过度垦殖。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范围占全县1/3多,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每年有大量泥沙流入盱江、冲入抚河。由于大量砍伐树木,山区丘陵地区有1/3农户缺柴,全县用材林和薪柴林几乎损失殆尽,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全县除白产的生物质能外,商品能源以煤炭、石油、液化气为主,全部靠外部调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煤、石油气、电等严重短缺。这就使得农村能源建设特别是沼气生态建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3、目前我县自然、地理条件对沼气发展都十分有利,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与沼气生态建设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沼气生态建设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发展沼气生态建设条件日趋成熟。通过近几年国家生态项目、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实施,群众积极性高涨,充分认识要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有建设沼气生态农业和搞好沼气综合利用才能做到。

4、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日趋成熟。被农业部命名的“南方模式”――“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是一个成功的模式。该模式即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沼气池可消化动物粪便、植物秸杆等废弃物,而转换成的沼气又可用作生产、生活燃料,同时它的剩余物沼肥又是种植业所需的优质有机肥料。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年均产沼气500立方米,提供16立方米的优质沼肥。沼气池是该模式的核心技术,起着联结养殖与种植、生产与生活用能的纽带作用,它在能源生态模式中是一个枢纽环节。

五、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与加强后续管理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结合外地的经验和广昌实际,我们认为,广昌沼气生态建设应坚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典型示范、强化科技、搞好服务”的方针,实现大发展。

1、必须加强领导。这是沼气生态农业大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都要建立沼气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主要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当地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各级党政领导要真抓实干,真正体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着力抓,几套班子合力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保证沼气生态农业建设的连续性。各乡镇要配备专职农村能源管理和技术干部,管理沼气生态农业建设。要把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列入各级的目标管理,县里确定发展目标,并逐项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实行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业务部门年度考核,真正做到有落实、有奖惩。

2、必须加大投入,这是沼气生态农业大发展的基本动力。要积极争取国家对本县沼气生态建设的项目资金投入,采取财政拨款、农民自筹、项目支持等方法,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加大沼气生态农业的投入力度。县乡两级财政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沼气建设,林业、土管等部门要在沼气建设用材、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老建扶贫、农业开发、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果业开发、林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切出一块用于沼气生态农业。总之,要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多投资、投劳,形成以财政为导向、农民为主体、项目支持为支柱、社会资金和外资为补充的投入机制。

3、必须抓示范典型,这是沼气生态农业大发展的有效措施。要始终坚持典型引路、效益吸引、宣传引导的方法,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力、辐射力。说服力和推动力。一方面。抓紧制定总体规划,突出抓好沼气生态农业走廊建设。规划要体现“重点突破、示范引导、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辐射全县”的发展战略,在抓好示范户、示范村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206国道、昌厦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及水保治理重点乡镇的沼气生态农业走廊建设,加大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力度,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可采取猪-沼-果或烟、莲、菜、猪、鱼并举等。另一方面,抓点示范要多样化,要领导带头抓典型、扶持能力树典型、干部联系建典型、部门参与搞示范,从而推进沼气生态农业工程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比较

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客观上要求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突出其环境保护功能,引导人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保护环境,在为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欧盟农业生态补贴政策

WTO规则把农业补贴政策划分为三种类型:绿色补贴政策、蓝色补贴政策和黄色补贴政策。绿色补贴政策是指农业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不产生扭曲作用,包括对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贴。蓝色补贴政策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给予的不与其生产经营相挂钩的直接补贴,这种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的扭曲作用不大。黄色补贴政策是指农业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较大的扭曲作用,它包括价格支持和农产品出口补贴。由于绿色补贴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不产生扭曲作用可享受豁免权,蓝色补贴和黄色补贴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扭曲作用需逐步削减甚至取消。欧盟原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属黄色补贴,需要削减和禁止,为了既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又不削弱对农业的支持,欧盟对原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进行制度创新,抛弃过去价格支持体系,而把环境保护作为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内容,从而实现了从价格补贴转向环保补贴。2003年6月,欧盟确定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完全相挂钩,形成了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农业补贴的环境保护功能改造最终完成。欧盟的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包括:

(一)制订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

2003年,欧盟出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指导欧盟成员国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纲领性文件。欧盟各成员国依据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

(二)构建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实施的激励机制

首先,设置奖励机制。补贴标准是以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额度为参照系,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投入越多,其获得的补贴也就越多。其次,设立惩罚措施。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农业生态补贴项目时必须承诺预期成果和保证措施,若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则不能获得全额的农业补贴甚至不能获得农业补贴。最后,设置评估监督机制。成员国每年对本国农业生态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并向欧盟监测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欧盟监测委员会综合各成员国的评估报告形成欧盟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通过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对欧盟农业生态建设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欧盟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培育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农产品质量意识。由于农民获得农业生态补贴的量与其对环境保护投入呈正相关,在利益驱动下农民自觉地把环保理念牢记在心,并贯穿于农业生产中,力图做到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力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第二,保护了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在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农民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量,转而更多地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对环境污染和在农产品的残留;在畜牧养殖业上,养殖户只有对禽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规定标准后才能获得足额补贴,从而消除禽畜粪便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第三,增强了农业发展潜力。农民进行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使过去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起来,增加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食物链得到延伸,食物网密集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另外,以有机肥料替代无机化肥、用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替代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土地肥力增加,农业生产能力提高。

二、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剖析

(一)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演变

1998年以前,农产品供给不足是当时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增加农产品供给是农业补贴的主要目标,农业补贴主要是刺激农产品生产,而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保护功能却长期被忽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保护功能初步显现。一方面,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1998年我国经济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增长放缓,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出现农产品卖难现象,这使农业补贴政策增产功能的迫切程度有所下降,为农业补贴政策增加环境保护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充分暴露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程度,它显示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增加环境保护功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随后,政府出台政策加大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投入力度,并启动了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草工程,农业补贴政策的生态功能开始显现。农业补贴政策环境保护功能逐步突出。首先,在植树造林项目补贴上,中央补贴资金主要放在东北、华北和西北植树造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上游、平原绿化四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地方补贴资金主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引导本地农民植树造林。其次,在水土保持补贴方面,针对黄河中游地区的无定河、三川河、皇甫川、甘肃省定西县、永定河上游、柳河上游、葛洲坝库区、江西兴国等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情况,中央补贴加大对上述地区的补贴力度,力图扭转这些地区水土流失恶化局面。另外,对坡度较大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二)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存在的不足

第一,农资补贴与农业补贴政策环境保护功能相背离。一方面,国家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实行价格(低价)管制,降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使用成本,增加农民购买欲望,然后再对生产农资的厂商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减少厂商生产成本,增加其收益,从而提高厂商供给意愿;另一方面,政府对种田农民给予农资补贴,提高农民购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能力。这大大提高农民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可获得性,为农民在耕作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破坏埋下祸根。第二,开荒补贴对环境造成破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轰轰烈烈地大搞群众性造田运动,为鼓励开荒种田,政府对农民开荒田免收三年农业税,这在征收农业税时代相当于给予农民开荒补贴,不适当的过度开荒,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损失。我国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年3 400多吨/平方公里,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每年3万吨/平方公里,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专家按2000年的数据分析认为,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5%。

三、优化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建议

(一)加快中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法制化进程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中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法制化进程,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制订执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法律保障机制,确保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持续性。

(二)制订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农业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最低标准指标体系,使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有据可依,并做到标准化和精确化,提高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三)优化我国农业补贴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功能

首先,借助目前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成本下降的大好时机,停止对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补贴并提高税率,增加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生产成本,提高其价格,提高农民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成本。其次,取消对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农资补贴,增加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货币幻觉成本。最后,对少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多用农家肥料、生物农药和机械(或人工)除草的环保生产进行奖励。

(四)优化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

首先,继续实施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人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提供宽松的人口环境。其次,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再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加强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污,节约用地,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思考

0 引言

林业生态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供林产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落实党的十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是走“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桐柏山区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推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林业生态建设的意义

1.1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面临重要历史机遇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新时期林业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特别是应对世界气候变化,林业生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下,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林业工作的“四个地位”,赋予了“四大使命”,是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把林业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根据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用五年时间打造一个“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中原。桐柏位于千里淮河源头,是规划中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1.2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立县的需要

近年来桐柏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坚持走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子。着力构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发展体系。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建设林果大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立足淮河源头生态建设实际,坚持以山区生态造林、通道绿化、林业生态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实施外资造林、长淮防林、退耕还林、科技兴林示范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全县林地面积林业用地面积10.93万hm2,有林地面积9.71万hm2,森林覆盖率高达50.3%,活立木蓄积量达264万m3,在全省位居前列。但是,资源拥有量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量,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1.3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桐柏是一个山区县,山区面积占全县的70%。近年来,经过艰苦努力,我县经济建设有了较快增长,但是先进地方相比,我们差距仍然比较大,通过考察论证、比较分析,确定以发展林业作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育林业特色产业、着力扶持各类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使山地资源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有力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2 林业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

2.1 科学规划,整体推进

以打造淮河源头良好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按照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要求,扎实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把增绿造林、美化环境与发展林业高效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型社区结合起来,按照“点、线、面”布局,重点抓好基地造林、通道造林、新型社区绿化。每个造林年度要求林业重点乡镇至少规划一个千亩以上基地,其他乡镇至少规划一个500亩以上的造林基地。按照高速两侧各50m,国省道两侧各20m,乡村道路、村村通及平原区农田林网2行以上的标准,对县域内所有道路干线、支线两侧全面进行造林绿化。围绕全县新型社区建设,按照乡镇建成区100m宽,村镇周围50m宽的标准,推进环镇围村林带和“四旁”造林。对近山及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地、林间空地等部位进行增绿造林,主要栽植常绿林木,打造稳定林业生态群落,提升林分质量和景观效果。

2.2 创新机制,把工程造林引入市场

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招标投标制、质量监管制和报帐制,引入工程监理制和责任追究制,充分发挥有形的管理机制和无形的市场竞争机制,规范工程监管机制,实现了由群众性造林为主向专业化造林为主的转变,造林成活率普遍提高到95%以上。同时,认真落实“谁造林、谁受益”的政策,及时与主体签订合同,核发林权证,明确管护责任,有效地解决了“造林不成林”的问题。

2.3 坚持三个结合,形成合力

坚持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围绕淮河源头、江河两岸等重点生态区域,打破乡村界限,大规模开展荒山造林绿化,做到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坚持林果业发展与培育主导产业相结合。坚持以发展林果业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抓住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赢”的结合点,促进林果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坚持林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林果业建设的切入点,采取政策引导、机制先行、建设在后的办法,通过配套扶持,激励农民造林积极性。

3 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

3.1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领导

要充分认识林业生态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林业生态建设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明确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主管部门负责具体落实,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指标要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确保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组织协调多个部门、有关方面的力量,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落实,定期检查,定期通报,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深入开展。

3.2 积极实施林业分类经营

对防护林、特用林等以保障生态安全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应纳入社会公益事业管理,建立通过财政手段解决建设资金投入补偿运行机制,鼓励发展林下经济,进行复合经营,给予必要的费用补贴,让公益林经营者获得一定补偿,调动经营、保护的积极性,推动公益林建设持续发展。对用材林、经济林等以商品建设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面向市场放开搞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鼓励经营者兼顾生态效益,受市场调节的发展模式,鼓励、引导经营者实行集约经营,政府根据情况给予一定政策性扶持,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劳动力、管理技术等要素投入。

3.3 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引向深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建立了产权明晰、主体明确、管理规范、责权利相统一林业产权制度,增强了森林生态功能,实现了“不砍树,能致富”,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使用者享有70年的林地使用权。鼓励社会各类资本承包、租赁、购买荒山进行林业生态建设,要依法保护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给予更多的经济扶持政策,把丰富的林业资源利用好、发展好。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60-03

1 引言

喀斯特山地由于土体破碎,土地贫瘠,植被破坏严重,保水保土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给喀斯特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诸多障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彻底改变喀斯特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关键的问题是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于是我们从经营模式方面,探索适合于喀斯特特殊地理环境的生态建设途径。农林复合系统 (Agroforestry ),又可称为复合农林业、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世界各地农业实践中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方式。它是建立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的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农林复合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在我国平原或其他非喀斯特地区已有成功经验。

2 区域基本情况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乌江水系中游,地垮东经107°52′22″~108°27′24″,北纬27°31′42″~28°9′24″,东、西、南、北分别与印江、石阡、凤岗、德江四县毗邻。思南县全县国土总面积2230.50km2,林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1.63%;森林覆盖率为33.13%,林木绿化率36.61%。全县喀斯特面积1650.37km2,占土地面积的73.99%,在国土面积中,潜在石漠化面积占32.18%,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19.35%,是一个具有大面积典型喀斯特脆弱环境和复杂的人地生态系统的山区农业县。

近年来,思南县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大了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全县森林面积、资源蓄积、林业总产值实现了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同时,由于存在大面积典型的喀斯特地域环境,生态建设存在和面临诸多问题。

(1)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效缓慢,加上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林业产品供给的需求,给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凸现了林、农、牧等行业用地的矛盾,生态建设用地告急。

随着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部门圈地现象严重,林农、林牧、林茶等用地矛盾逐步显现,毁林种茶、毁林种草以及陡坡开垦、草地开垦等现象时有发生,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石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如何解决喀斯特山区当前面临的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诸多矛盾,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探索适用于喀斯特山地地理环境的生态建设模式,是山区人民的迫切愿望。

3 农林复合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林复合生态建设,在森林培育区以外的地区栽植树木和灌木,减轻了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压力,有助于帮助森林摆脱被迫防御的地位,有助于保持适当的林分结构,以便栽植有价值的多年生木本植物,直接为人们提供林副产品。

(2) 农林复合经营能增加边际土地生产力,森林边缘地带土地的应用,为耕作森林边缘地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有效途径。在思南县山区采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这类土地对于林区生产者的生存和发展意义极其明显。

(3) 农林复合生态建设提高了树种资源的利用率,使林木的多种用途得到了充分发挥。例如,除目前的用材林外,有果树、饲料树、土壤改良树、粮食树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树种。对于具有特殊根系分布,易栽植,又能作为薪柴和其他特性的树种可在农林复合经营中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收人。

(4) 农林复合经营农业方面的早期收益有助于弥补以往经营用材林产生的前期投资高、收益慢的缺点,减少经营者和决策者的部分经济压力。

(5) 农林复合经营拓展了林业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引入,给农林牧各自拥有的先进技术在一起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各行业的相互渗透和了解,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一自然法则比以前更易于被研究者和生产者接受。农业、林业和其他行业相互结合,相互利用。实际上林业除将树种资源、林业措施投人系统外,更主要的是将森林环境资源作为林业生产的一部分投人到系统中,参与再生产,以提高系统的产出。

可见,农林复合系统的建立不但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为流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生态环境重建有了一些特色。今后,随着国家对西部政策的倾斜,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的加大,农林复合经营前景将更广阔。

4 农林复合生态建设的模式

思南县是一个地处西南集体林区但森林资源相对贫乏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县,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农林复合型生态系统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喀斯特低山丘陵、坝地农林复合生态环境建设

思南县低山丘陵区主要集中在塘头、许家坝、大坝场等乡镇,是该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区内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土地利用率高,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尤为发达,是县内的重要粮油生产基地。近十年以来,区内森林覆被率从1985年的不足10%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32.7%,使该区以农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区内形成了一个以地边桑、果、庭园竹木林盘为点,馒头山山脊林地为片,丘陵梯地间和盆周山地的林地为带,以水系、道路两侧的林地为网,点、片、带、网结合,形成了一个林农相间的庞大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呈现整体性、复杂性、模式多样性、功能综合性的特点,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4.1.1 农林复合模式优化选择

优化选择原则:①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②模式结构稳定;③模式配置合理,有多树种、多层次的林分结构。

4.1.2 农林复合配置模式选择

(1)低山区。①核桃+农经作物模式;②柑橘+农经作物模式;③银杏+农经作物模式;④板栗+农经作物模式;⑤黄柏+杜仲模式。前4个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水资源,发展干果、水果及木本油料等经济林产业和畜牧产业、提高农民的直接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展果(干果水果)牧(牧草)间作型,可有效控制退耕地的水土流失,有利于发展种养殖业。第五个模式属于山地林药型,适于盆周山地低山、深丘区水保用材与中药材经济。目前这五种经营模式在塘头镇等乡镇得以大面积推广,并显现较好的效果。

(2)丘陵区。①大枣+农经作物模式;②枇杷+农经作物模式;③柠檬+农经作物模式;④梨、李+农经作物模式;⑤香椿+经济作物+黄豆模式。前四个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水资源,发展干果、水果及木本油料等经济林产业和畜牧产业、提高农民的直接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展果(干果水果)牧(牧草)间作型,可有效控制退耕地的水土流失,有利于发展种养殖业。目前,在许家坝、邵家桥等乡镇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产生良好的效益。第五个模式属于农田林网型,用于护埂保坎,发展地埂经济,改善平坝农田的小气候,提高农经作物产量。

4.2 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

喀斯特地区由于地表崎岖破碎,山坡陡峻,土体浅薄,植被覆盖率低,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区域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形成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生态恶化,农民贫困,物种多样性受限制的恶性循环,是岩溶地区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4.2.1 混农模式选择

选择原则:①耐干热;②喜钙或耐钙;③根系发达,利于水土保持;④生长速度快;⑤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⑥林草结合中的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耐阴性;⑦能源树种要有较大的生物量、热值,萌发力较强。

4.2.2 配置模式的关键

(1)石质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恢复生态是改变石质山区贫困面貌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石质山地造林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低,生态恢复与重建困难,其技术难点与关键是因地制宜选择适生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植被恢复成功率。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3)逐步改善森林健康状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区划树种和林种结构。

(4)提高水资源的蓄备和利用能力,采取综合措施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5)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多种产业结构并存。

4.2.3 混农林业配置模式选择

(1)果树经济林―药用保健植物―藤蔓植物模式。该模式适宜在海拔900m 以上应用,其气候特点是相对湿润,干旱灾害程度较轻。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果树经济林木作上层树种,稀植,套种当地多年生耐荫经济植物,并种植攀缘植物利用出露岩石空间,形成复合经营模式,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水土保持效果佳的特点。上层树种要求大穴栽植,规格为60cm×60cm×60cm,密度按株距4m×行距4m,每公顷定植600株,在其行间间植中层林树种,株距为2m。

(2)果树经济林―药用保健植物混交模式。该种模式适宜于海拔900m 以下的区域,以上层乔木(果树经济林木)为主,与药用保健植物套种,形成阳性植物与耐荫植物的合理搭配。上层乔木按3m×3m 株行距的密度种植,在行间间作中层林植物,株距2m。

(3)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模式。该区域喀斯特极其发育,在人为活动的干扰破坏下,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石漠化的结果,增加森林植被是喀斯特区生态重建的唯一途径。在坡度大于25°以上的山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恢复植被。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封山育林为主;在少数区域,人工造林补植树种,增加植被盖度。

5 建议及讨论

要使农林复合经营在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有效地为地方生态和经济建设服务,重点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高对复合农林业的认识。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农林牧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3)依法解决农林牧业争地的矛盾。

(4)加强对坡耕地作物植被系统的研究,充分挖掘农林复合系统的潜力。

(5)优化种植结构,发挥优势功能。

(6)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推进科技进步。

农林复合生态建设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潜力较大、前景广阔。但由于要求集约化经营程度高,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理构建并管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必然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巫启新,夏焕柏.乌江流域山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1(1).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林政资源;管理分析

1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人口密度大,但从事农业方面的人员较少,进而导致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所以,强化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保障现代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可以改善水土流失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对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很多树木遭到破坏,虽然树木是可再生能源,但长期开采使我国稀有木材快速减少,导致林业生态系统损失严重。因此,想要加强对林业系统的保护,就要不断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力度,重点从破坏生态系统源头着手,以此保障我国林业生态系统的完善性与健全性。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林业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现代林业生态系统建设,能够高效保障土壤水分平衡发展,工业技术能够有效调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需要加强林业生态系统建设,高效控制工业技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整体空气质量。

2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林业生态建设质量较低

我国林业生态系环境系统建设在防治荒漠化与水土保持方面已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绩,但这些都局限在重点整治区域,还有大部分林业生态建设质量都较为薄弱,甚至出现树种单一以及树种结构不科学等现象。

2.2森林资源分布不科学以及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大约占据世界人均总量的22%,其中森林积量约占1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森林资源总量与覆盖率十分薄弱。我国还存在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较多,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较少。

2.3生态环境意识与法治观念十分淡薄

当前,我国针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法规宣传力度相对薄弱,使得很多部分与单位以及个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使其难以形成正确且科学的生态保护观念与意识,进而出现严重执法不严的情况。

3强化林政资源管理,保障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多方面问题,想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强化林政资源管理,以此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性。

3.1科学完善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政府各种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导致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矛盾逐渐体现,为进一步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体系的统一发展,需要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强森林资源中的林政管理完善林业生态建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构建与林业生态建设相匹配的林政资源管理队伍。3.1.1具有相对稳定的林业工作站。完善乡镇林业工作站的执法资格,全方位考虑乡镇林业站在资源监督管理以及流动巡查中的机制。同时,发挥其政策宣传、资源保护、生产组织以及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职能。3.1.2构建与现代化林业建设相互匹配的执法队伍。政府部门需全面增加林业生态资源中林政管理经费的投入,以此保障林业生态资源中林政管理体系与队伍的稳定性。另外,还需要强化乡镇基层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出“全局观念强、业务技术精细、有组织、有纪律”的林政管理队伍,进而将依法治林、依法兴林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上。3.1.3理清林业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建立林业生态资源林政管理机构过程中,加强对资源与林政管理以及执法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另一方面,构建上下级“行政畅通与和谐顺畅”的林业行政管理关系,有效提高林业生态资源林政管理效率,进而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与林政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

3.2健全现代林政资源管理技术与装备

科技技术属于第一生产力,为深化现代林业资源建设,需要全面实现林业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审批高效化、决策科学化的发展目标,借助先进的科技技术与装备,提升资源林政管理效率,以此促进现代化林业发展。例如,融合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林政管理,将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林业渗透到林政资源管理中,高效提升林政资源管理质量,进而让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林业建设。

3.3建立完善林业法律法规

针对林政资源管理与生态建设,我国虽已存在诸多法律法规,但其包含的内容与领域都十分广泛。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加强以及林业生态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还有很多领域有待完善。当前林业生态资源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以及林权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法律条文界定都较为模糊,会对林业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另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对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管理提出了挑战。所以,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中,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够高效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4结语

总之,林政资源管理与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健全与改革林政资源管理,能够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性。所以,就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借助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从而强化林业生态建设,达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慧勇.加强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6)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建设;建始县;生态问题

一、建始县基本情况

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跨北纬30°06′至30°54′,东经109°32′至110°12′,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县域版图形似蘑菇,南北长89千米,东西最宽64.5千米,最窄处12.5千米,总面积2666平方千米。辖6镇4乡,410个村、社区。共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万。耕地面积60万亩,其中水田6万亩。最高点为北部太平峰,海拔2090.1米,最低点是东南部野三口(野三河汇入清江处)海拔213米,平均海拔1152米。全县森林面积23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县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山地气候。209国道,沪蓉高速和宜万铁路穿腹而过。有“富硒王国”之称。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常年产煤60万吨以上。硫铁矿、铁矿、石煤、高岭土、大理石、石等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40亿立方米,县境内有2km以上的河流121条,长986.1km,地下水总储量达7.8亿立方米。

二、建始县生态建设的现状

本节主要从环境现状、林业建设现状两方面对建始县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环境现状

1. 水环境现状。建始县城乡1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广润河七里坪段水质稳定在Ⅲ类,下游弓箭岩段水质确保在Ⅳ类,清江景阳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11年64.61万吨、2012年61.58万吨,达标率均为8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011-2012年为85%,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约为50%。全共有18套废水治理设施,但总体来说,全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设备少,处理率低,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2. 大气质量环境现状。建始县大气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工业废气排放量2012年133749.22万标米。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2012年490.741万吨,达标率均为37%。业州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各乡镇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Ⅱ级以上,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3. 固体废物利用现状。建始县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其数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处理困难。二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乡镇生活处理率只有50%,大部分垃圾仍呈现露天堆放状态,对环境的即时和潜在危害很大。

4.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综合来看,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的六类垃圾污染日益突出。二是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重开发利用、轻生态保护甚至乱采滥挖导致了资源浪费、植被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三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四是农村涉及面广,基层日常环境能力薄弱,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二)林业建设现状

1. 森林资源现状。全县土地总面积266571.67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88235.12公顷,非林地面积78336.55公顷,活立木蓄积742837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23%,林木绿化率77.47%。有维管束植物约200科近700属1400余种,其中主要用材树种、经济树种52科、115属、231种,干鲜果类14科、24属、60余种。

2.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现状。截止2011年底,林果基地总面积已达172万亩。一是以马尾松为主的一般用材林基地达到100万亩;二是以日本落叶松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总面积达到45万亩;三是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达到10万亩;四是以油茶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基地达到3万亩;五是以杜仲为主的药材基地达到14万亩。(2)林业企业发展现状。该县林业企业发展自“十五”时期起步,它涵盖林木、林药、林果及林副产品的种植培育、加工销售,林下经济,花卉苗木,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已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的效益。

三、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笔者了解到建始县的生态建设正在不断地建设和改进中,全县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促进生态建设,但是受到各种情况的限制,在目前的具体情况和政策制度推行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建始县生态建设的发展,妨碍着地区社会建设,本节笔者将对建始县生态建设中的主要的问题进行概述。

(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以长梁乡白云村为例调查中发现该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量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造成土壤植被的严重污染;第二,在生态建设中县级政府主导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但是在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该村民众仍然将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自行就近填埋、焚烧甚至随意丢弃,该村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基本不存在;第三,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的保护,但是在具体的还田过程中往往采用焚烧的处理手段,在夏秋季节的秸秆焚烧现象仍较严重;第四,周边水源污染严重,主要是源头的煤矿开发遗留下来的煤渣石,上游的煤矿厂没有对煤渣石进行沉淀,虽然有简单的拦河坝,但是下雨后该村周边的河流都变成了黑水河。

(二)生态建设管理相对滞后

生态建设是社会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有效的管理,然而在实际管理操作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首先在生态建设中 “重造轻管”的现象比较普遍,政策后续服务建设不到位。其次,各部门机构之间各行其是,步调不一,缺乏有效的组织,不能整体的统筹兼顾。生态建设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存在、全责划分不清、管理不到位、管理越位、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存在。这就造成了有些领域多头管理,有些领域无人问津的现象。

(三)工业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从总体上看,目前建始县仍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工业污染源中以工业废水污染为主,而废水中以矿山污染较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污染治理进展较慢。同时,废气排放量仍旧很大。在实际中例如景阳水泥机立窑生产线未按期淘汰关闭等使节能减排项目成果进展不明显。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提升和GDP增长、工业增加值等因素导致宏观核算带来新增排放量增大,工业污染的严重事实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治理的任务很艰巨。

(四)生态意识薄弱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地区居民生态意识比较薄弱。由于生活习惯和风俗传统的影响,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态建设政策、树立生态建设观念的宣传还不到位,居民对生态建设的内容和意义一知半解,不能充分了解生态建设利在千秋的作用,在地区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群众对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不被认识。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居民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随意丢放,形成由点到面的污染,污染土地河流和生活环境;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增产增收,大量的使用化学肥料,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土地墒情,没有建立使用与环境保护杜绝污染并重的观念;工业生产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工业废气废水对地区的生态破坏。

在对建始县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建始县在本地区环境保护,林业生态建设和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生态建设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阻碍地区生态良性发展的问题,在正确了解现有制度政策成就以及发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探讨促进生态建设更好发展的措施。

四、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为了促进建始县生态建设的发展,可以考虑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重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区域广、污染源复杂、时间久的特殊困难.在农村地区治理环境污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合理的处理农村的生活垃圾,在治理过程中应该首先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建立定点定期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和途径,使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处理,减少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大范围污染。

二是面对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应该给与正确的指导,引导农村居民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恰当的使用和处理化肥农药,在使用化学品时注意对土地土壤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积极采取无公害无污染的新技术新手段处理秸秆还田等农业生产活动,努力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

三是加强对饮用水环境安全的监管。一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运行简便”的原则,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二实施以污染预防为主的饮用水源保护工程,要求对地表水、地下水质达标或基本达标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三对地表水质污染较重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地下水供水工程。

(二)继续加强林业保护

建始县属武陵山区林业资源较为丰富地区,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开发保护既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首先应对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非法采矿、非法经营加工木材、乱砍滥伐和非法捕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对破坏林业资源的直接责任人,依法查处,不得以罚代刑,不得放弃追究民事责任。对在土地整理、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耕地占补平衡中,造成资源破坏的责任人,根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看护和培育,杜绝山火林火的发生,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多方面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其次,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利于林业发展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政策,加强对林业资源开发后的补充,实现林业资源的用与育的良性循环,保证地区内林业资源的储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采用科学的方法育林、护林,杜绝传统方式在造林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情况的发生,节约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加强治理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一直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因此在实际中坚持预防污染为主,不应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对于目前的集体情况应该一方面对已发生的污染进行积极的治理,另一方面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污染的继续和新增。

对于已经发生的污染行为,首先应该在政府的指导下明确污染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监督排污企业主动尽快弥补污染损失,对于无法界定的污染状况,政府有必要主动采取措施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将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防止污染的继续扩散。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应该将污染杜绝在源头,一是对于积极防止污染的企业,地方政府给予政策优惠,在税收、贷款、政府政策方面给予优先的考虑,加大企业治污防污的积极性,二是将企业污染处理作为企业审批和考核的指标之一,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备的污染物净化处理设备和机制。三是加强工业废物再生资源再利用建设,建立工业中的建筑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砖石、混凝土等经粉碎后,可以代砂再利用。

(四)完善政府职能

由于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建设基本上属于外部性较为明显的公共事务,因此这种公共事务主要还需政府负责政府主导。

第一,由于生态问题一般涉及到较大的领域和较多的部门,所以为较好的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协调好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可以尝试在主管部门下成立专班,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专班更有利于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更有利于政府治理生态问题。

第二,政府在治理生态污染问题上应该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一方面利用专业设备加强对生态变化的监测监督,使得地区的生态问题主动掌握在政府的控制中,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污染问题要按照职责规定,积极的治理地区生态污染,对行政区域内的污染源按照相关规定依法进行管理。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建设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从自身行为做起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建设。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村民的生态意识不够,应该加强对村民环境意识的培训。一是可以定期在农闲时期组织环保知识培训、林业知识培训以及生态能源知识培训,组织有关专家到实地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开展科技培训,解决实际问题,并给与适当的培训补贴,让村民愿意去上培训班;二是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三是同时培养带头人,分期分批培训村民骨干,请当地有名望、有知识的人(如老村干部)带头宣传,以家长里短的方式传达生态保护知识。

五、结语

社会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严峻的生态问题也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建始县生态建设进行调查,了解了建始县生态环境的实际现状以及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探讨了部分有助于促进生态建设发展的措施建议。总之,地区的生态建设对地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民更好的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企业、居民都应该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成员保护生态的意识,所有社会成员都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的为生态建设贡献力量,改善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始县志[M].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

[2] 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始县志(1983~2003)[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

[3] 建始县林业局.建始县林业史[M].湖北省仙桃市报社印刷厂,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