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礼文化的起源

礼文化的起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礼文化的起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礼文化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武术 礼文化 武术礼仪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22―03

前言

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于其技术的传承性、发展性,更在于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与中国的哲学、儒家学、道家学、佛学相交融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武术的“礼文化”就是在这种交融与碰撞中形成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武术的一种礼节,更承载着武术文化的沉淀与传承。武术的根本在于“武德”,“武德”之根本在于“礼”,而“礼”则形成于与武术不断碰撞交织的文化中,中华武术是其“术”与“德”的结合体,没有文化作为底蕴,“术”仅仅被认为是一种技艺,会随着人类的发展需求而退出历史舞台。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礼”的涵义

今天所见的“礼”是“”字的简化字,《集韵・荠韵》:“,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灏注笺《说文解字》说:“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汉书・荀爽传》:昔者圣人建天地之中,而谓之礼。礼者,所以兴福祥之本,而止祸乱之源也。人能枉欲从礼者,则福归之,顺情废礼者,则祸归之。推祸福之所应,知兴废之所由来也。《贾谊书・道德说篇》:人能修德安利之谓福,莫不慕福,弗能必得,而人心以为鬼神能与利害……故曰:祭祀鬼神,为此福者也。《左转・文公十八年》载鲁国季文子语:“先君周公制礼日: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从上面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礼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2)祭祀过程涉及仪式仪节;(3)礼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制度法纪,来规范和维护统治王朝;(4)礼与德相关联。总而言之,在华夏“礼”不仅与祭祀有关,更作为一种制度,约束和规范封建等级关系。

1.2 武术的“礼文化”

在硕士论文《论中国武术礼仪文化的缺失与回归》中,作者程世帅通过对“武术”和“礼仪”各自的概念进行阐述,并由此提出“武术礼仪”的概念:“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者在武术群落中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发展,所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本文也认同这个观念,认为武术的“礼文化”具有武术礼仪概念的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一种表现习武者内在精神的礼仪文化。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武术与中国礼仪文化的交叉和碰撞

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存需要,随后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军事战争中不断运用和发展,并在唐代确定武举制,明确了武举选拔内容,进一步使武术精炼化,规范化。明清两代是武术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清代,由于其历史背景的使然,民间武术的兴起,形成了武术发展的新阶段。

在武术的形成过程中,从武术被运用于军事到武术的繁荣发展,武术始终脱离不了礼文化的制度规范。从周公制礼开始,到儒家礼学被奉为皇权制度,封建社会自上而下的阶级统治,以及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利机构,军事武术作为一种工具必然要遵守其实施的制度。明清武术逐渐脱离军事走向民间,但《朱子家礼》的问世,促使礼制的不断成熟,使明清两代的君王积极推行民间礼教,通过直接向民众灌输儒家的纲常伦理,以此来控制基层社会的稳定性。因此,民间的武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也遵循儒家礼学的思想,中国的武术与儒家的礼仪文化不断的磨合,最终促使武术特有的礼文化孕育而生。

2.2 当代武术礼仪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武术教学方式的改变,武术礼仪的内容逐渐淡化并退出历史舞台。民间武术家在其师父言传身教下所遵循的礼仪规范,以及流传下的古拳谱所记载的门规戒律在现代人的眼里却认为是古板、固执的。在现代人眼里,当代的武术礼仪似乎只剩下“抱拳礼”为大家所熟知。

2.2.1 当代武术礼仪的基本内容

今天的“抱拳礼”是在1986年武术竞赛中统一制定并实行的,并在2007年出版的《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礼仪的抱拳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枪)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现代的武术礼仪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徒手礼:抱拳礼;注目礼。

(2)持械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礼;持枪礼。

(3)递械礼:递刀礼;递剑礼;递棍礼;递枪礼。

(4)接械礼:接刀礼;接剑礼;接棍礼;接枪礼。

现在武术“抱拳礼”行礼方式:并步站立,左手四指伸直并找向后伸张,大拇指内扣为掌;右手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为拳,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cm。

2.2.2 当代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

随着新时代的改革以及学校的普及,以往的“师徒制”教学也逐渐被淡化了,学校成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新的基地。武术的发展也不再是狭小“师徒制”的教学,同样被一些体育院校或者地方武校所替代。学校的发展以及人本主义的今天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似乎只在武术教学和竞赛中。

今天的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武术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首先是上下课时间学生会向老师行抱拳礼,上课期间学生之间的持、递、接器械礼,专业竞赛以及考级时运动员会对裁判行抱拳礼,武术家之间的交流似乎也只是抱拳礼。由于社会的进步,传统武术礼仪的一些基本内容逐渐被一代一代的淡去,新的武术礼仪并没有成行,当代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似乎只剩下抱拳礼。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学者对武术的抱拳礼加入了诸多的涵义,不仅仅作为一种礼节,更把古代武术的侠义之风、以和为贵等精神融入抱拳礼中,而真正习武者的日常行为、交流却无法表现其特有的武术礼节,可见当代的武术礼仪外在表现的缺失。

2.3 传统武术礼仪及其外在表现

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这个概念对武术礼仪进行明确的定义,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并未习武者所认可的;二是把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即“制度”。传统武术尤其进入明清以后,许许多多的拳种门派通过拳谱、戒约等形式,纷纷订立对传人的各项要求,通过各项武术礼节和门规来规范习武者的行为。从以上概念可知,传统武术礼仪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还体现在习武者的行为准则,即“武德”。传统的武术礼仪是中国武术礼文化的具体见证。

2.3.1 师徒传承礼

民间传统武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家传和师徒传承,师徒传承在古代武术传承中具有非常严格的礼节仪式。师父的弟子的选择一般先要通过两到三年的考察,对其弟子的道德品质以及今后的武术方面成就进行全方位的考评,最终选择自己心仪的弟子,即所谓的“未习武,先习德”。(这里所谈的弟子为人室弟子)周伟良在他的“师徒论”中也谈到在对待择徒问题上,传统武术最终关注的是被择者的道德状况,提出“谈玄授道,贵乎择人”。

2.3.2 日常训练礼节

由于明清封建君王统治过程中儒家礼学纲常伦理的影响,古代武术师徒传授过程中并不像现在课堂训练一样松散,封建礼教把群体划分为不同的地位、等级,纲常伦理更要求个人的仪态举止。站姿:习武人讲“站如松”,站立时,身体与地面垂直,双膝微松重心放两前脚掌上,目光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或者在体前交叉。坐姿:武人讲“坐如钟”,在训练场合古人一般席地而坐,两腿先交叉站立,然后盘腿坐下,含胸拔背,抬头收颌,目光平视,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抱拳鞠躬礼,古代师徒见面行抱拳鞠躬礼,也叫作揖礼。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在习武场合,约向前倾斜幅度以45度为宜。主要用于徒弟像师父的行礼。凹

2.3.3 武术流派门规

随着武术技击技术结构体系的完善和独特风格特点的形成,武术流派也随之产生了,流派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各派的门规戒律,《少林寺传授门徒规条》中详细记载少林武术的习武戒律,包含“规条十二、十不许、十愿”的门规。陈正雷所著的《陈氏太极》,其中的《陈氏先辈门规纪律》包含“门尊十二严、规守二十备、戒章十二禁、律则二格、学拳须知”。形意、八卦、番子等拳种都有自己的门规。这些门规同样作为传统武术的礼仪内容,但与以上的礼节不同的是,门规戒律是中国礼文化另一种不同形式,它是作为儒学的礼来规范习武者日常行为,即“礼制”。

2.3.4 尊师重道与侠义之风

古代武术最重要的传承方式是师徒相传,儒家思想的尊师重道在武术的师徒传承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相当于家长,徒弟相当于子女,师徒的关系也被血缘化、伦理化了。古代武术大多需要言传身教,以及派别间门规的限制,习武者作为一个门派的入室弟子,是不能再拜别的师父为师的,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师徒间的关系。明代的戚继光曾把能否确立“师道”看成是习武者能否有得的一大条件,他说:“敬习之道,先重师礼”。徒视师若父。遵师命,守师训,忠心耿耿,绝不能有三心二意”的古语同样反映了尊师重道。

谈起武术,大多数人会想起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大侠,“侠士”成为了古代武术的代名词。司马迁指出侠士具有的人格精神:“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城”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感;“重义轻生、不爱其躯”的人格精神。侠义文化体现了礼仪中重信守诺,更突出了侠士的社会的责任感,民间正义的代表。

2.3.5 武者以“礼”安身立命

武术流派的形成,使得民间武术家之间不断进行技艺的交流,民间拳师见面多行拱手礼以表尊敬(拱手礼,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并说某某师父好。各门派之间武术拳师之间的技艺交流氛围两种,一是打擂台,这种比试一般都有见证人,两拳师在擂台上先行拱手礼,然后开始交手,多以点到为止。另一种是闭门切磋,这种比试只有比试者自己知道输赢,不对外宣称。不论是哪一种技艺交流,都体现了武术的内在内涵,先礼后兵,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以和为贵等。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代武者在江湖上行走,过得多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不小心哪一天就会遭人陷害。《礼记・曲礼》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清代的镖局生涯更好的反映了武者以礼安身立命。镖局在护送镖的过程中,常常会被盗匪盯上,可是在镖路上镖师与盗匪真正打起来的却很难见到,一般双方都会各退一步,礼让三分,镖师并会备份礼物送上,满足盗匪的欲望,使双方都得到目的。

3 当代武术礼文化缺失的成因

3.1 当代人对武术礼仪的认识不足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追求西方倡导的个人自由、个性生活,特别是年轻人,在竞技体育影响下,人们更乐意追求武术的技术层面。各省的体育局乃至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层人员都把奖牌放到第一位,这将会是至高的荣誉,导致武术教练员把所有的训练课都追求队员的技术的提高,把武术礼仪作为一种形式,在这种训练模式的发展下,促使教练员更加注重学员技术发展,把武术礼仪作为以比赛环节中一个流程,忽视了武术礼仪的内在含义,更忽视了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传播,导致武术礼文化的传播断层。

3.2 当代武术礼仪的单一性、停滞性

在当代人的眼里,提起武术礼仪,大家不约而同的会说抱拳礼,即使专项运动员也只会额外加个器械礼,人们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武术礼仪就是抱拳礼,抱拳礼就是武术礼仪的漩涡。

当代武术礼仪的严重缺失以及当代学者对武术礼仪的追求,促使了“抱拳礼”功能的多样化:(1)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也可表示先礼后兵的意思;(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的指教;(4)左掌右拳,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阴阳两极、尊师重道。这是当代武术学者给武术“抱拳礼”的冠名,更有甚者把武术的精神内涵加诸于“抱拳礼”的外在形式上,例如武术的“以和为贵”、“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的系统整体观”等等。

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没有意义,武术的“抱拳礼”的确也反映了上述诸多涵义。但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总是不现实的,这样只是从表层解决武术现存的礼文化的缺失,现在的“抱拳礼”集武术的礼节、行为规范、武德与一身,只能欲盖弥彰,更加凸显当代武术礼文化的缺失,无法真正传承武术所蕴育的内涵。

3.3 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在当代的武术发展过程中,武术的礼仪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武当、少林、峨眉三大门派的礼仪各有不同,而学校与前三者又有不同,没有统一的一个标准,导致武术礼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学校为主的教学体系中,除了参加比赛有一套相对标准的礼仪程序,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以及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中对教练员、教师、学生都没有具体规定的礼仪。有经验的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所学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普及,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方面无法使学生养成日常礼仪习惯,另一方面也无法提升自我的武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武树臣.寻找最初的礼――对礼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3).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毛海涛,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4).

[4]钟海明,马若愚.中华武道概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9.

礼文化的起源范文第2篇

本文试图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入手,以《论语》文本为依据,对孔子礼学思想进行分析和梳理并揭示其丰富的价值内涵,试图通过对孔子礼学的价值意蕴的研究以弥补目前我国学术界从价值哲学角度对孔子礼学研究的缺失,为这一领域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孔子 礼学思想

一、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

关于礼之起源解说颇多,礼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礼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说法,不过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祭祀说、习俗说、制欲说。

以上三种观点基本代表了学术界对礼的起源的大部分观点。这些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了礼的起源问题,都能言之成理,代表了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得认识成果。礼的产生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它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得积累和发展。同样道理,礼的起源不可能局限于一种途径,祭祀、生活习俗等都应该是礼的源头,因为对于原始部落来说,生活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发展了人与人、人与部落、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仪式由此融入生活,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约定成俗的习惯。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礼的起源是多源的。但是作为宗教仪式的意义的确是礼的主要方面,也是各种礼仪形式的大宗。这反映在殷周以降的文献中,描述祭祀之礼的文章的增多,以祖先崇拜、天神地祗崇拜、鬼魂崇拜、圣王崇拜、自然崇拜等为主要内容的信仰体系确立之后,祭祀之礼也就逐渐完备。祭祀之礼的完备和确立,是礼的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礼”的价值取向――“仁”

1、孝悌为仁之本

孔子认为,推行“礼”首先要从家庭开始。因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孔子提出“孝悌为仁之本”体现了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生命的赋予者――父母的敬爱和体恤。凡人之出生,必先接触父母,其情感必先指向家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如果这一链条断裂,生命将不复存在,人类也将无法存续。

2、 克己复礼为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者相辅相成,“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说, 每个人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使一切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 即为“仁”。匡亚明先生认为, “仁”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它强调人们之间的仁爱、谅解、关怀、容忍, 也强调广大人民物质生活的安定和提高。

3、 忠恕以行礼

“克己复礼为仁”还是显得让人有点不知从何做起的感觉,孔子在另外篇章对“仁”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孔子“忠恕”之道的内在逻辑说明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以“仁”为其指导原则、以内心的真情实感(“忠”)为出发点、以“推己及人”(“恕”)为具体方法、表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价值系统里,“忠恕”之道与“仁者爱人”意义相同,在行为实践中,“忠恕”之道与“推己及人”方式相通。

“礼”的价值理想――“和”

孔子以“礼”、“仁”、“中庸”为特征的思想发展体系, 奠定了儒学的基础。在《论语》中“礼”出现了75次,“仁”出现了105次, 孔子更是把中庸视为至高, 足见这三者的地位和作用。孔子倡“礼”, 是要自己、别人、社会循“礼”, 目标是“和”;孔子贵“仁”, 甚至于“杀身成仁”, 无非是“天下归仁”后的“和”;“中庸”也不过是适度, 其最大的目的还是“和”。由此可见,“礼”是改革社会的标准,“仁”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手段,“中庸”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其最终的理想却是“和”。无论是“礼”、“仁”, 还是”中庸”, 孔子所希望达到的都是“和”――一种和谐的状态, 和平的环境。

1、 和而不同

“和”以肯定差别为前提。孔子曾对“和”与“同”作了区分: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这里,“和”是儒家重要的价值原则,是品评人物,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可以说“和”、“同”在这里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原则性,承认差异,有差异的统一才是“和”。钱穆释为:“和者无乖决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或说:‘和’如五味调和成食,五声调和成乐,声味不同,而能相调和。‘同’如以水济水,以火济火,所嗜好同,则必互争”。①正是因为君子心态平和中正,无乖决之心,做事公正,毫无偏执;而小人却尚利忘义,心存阿比之意,做事只会从己之利益出发,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以只有君子才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2、 礼之用,和为贵

以实现“制礼作乐”为自己最大的人生理想的孔子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也痛心疾首,他周游列国,宣扬周礼。他发现,要恢复社会的秩序,首先要重新认识周礼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性――和;要使社会达到“和”,必须实行“礼”。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孔子礼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礼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有其现代价值。礼乐文化不仅促进社会秩序化,而且有“谐和万民”的目的,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为调节的,包括一定的等级秩序、礼文仪节。“礼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记・乐记》。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化与文化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动力。孔子对礼的继承、传授,大有益于他身后两千五百年世道人心的维系和民族的大融合、文化的大融合。

结 语

礼治并不等于人们非议颇多的人治,礼治提供了一系列不同于法制的行为规范,并通过对这些规范的自觉遵守,于潜移默化中起到一种教化的作用,提高人们的道德品位和思想境界,使人们自觉地去维护社会秩序,主动地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孔子礼学继承和发展了“礼治”思想,汉代以后,礼治就一直是历代王朝治国的主导思想,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它最为适合中国古代的国情。可以说,中国古代几个盛大的王朝之所以国祚绵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的礼治的维护作用,仅凭这一点,礼治思想的重大价值就是不可否认的。当然,礼治实际上是一种“贤人政治”,它虽然主张礼法互补,但过于强调人和德行的重要性,有重人轻法的倾向,须加以扬弃。(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论著类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2]赵馥洁:《价值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3]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4]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版。

[5]王德明:《孔子家语译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论文类

[1]杨向奎:《礼的起源》,《孔子研究》,1986 年第 1 期。

[2]惠吉星,《近年礼学研究综述》,《河北学刊》,2002 年第 2 期

礼文化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先秦时期 礼玉六器 方色理论

礼玉,是古代先民在祭祀、朝觐、社交、军旅等相关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玉器。先秦时期[1]是我国古代传统方色理论的形成时期,先民将方色思想与政治、经济联系起来形成独有的中国方色文化。

一、前言

方色理论运用于传统的祭祀制度,尤其是广泛应用于礼玉之上,不仅对于研究礼玉六器的功用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揭示六器的深层次含义。一些学者也在对礼玉六器与中国传统方色思想的研究中,不同程度地涉及这一问题。例如,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一文中指出,方色理论之于礼玉六器等各种礼器,是其思想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的体现[2];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一文中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指出中原地区“五方色观念”的起源与形成,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历法制度以及宇宙观念的具体发展存在联系[3];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一文中认为“六器”有阴阳之分,指出其与四神阴阳说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它们与阴阳五行说的关系进行探讨[4];肖世孟也注意到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5],但没有做进一步介绍。

回顾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上述学者的研究很少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厘清方色与六器的对应关系。

二、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配伍的阐释

中国传统的方色理论基本内涵表现为五色配伍五方,由于中国魍车氖笨展叵当硐治时间决定空间,因此方位被赋予颜色,也就意味着时间被赋予了颜色。下面,笔者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及其衍生的相关问题来阐释“六器”之含义。

1.以苍璧礼天

玉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研磨谷物的石环状石器演变而成,多为扁平状圆形,中央有穿孔。商周时期玉璧均为圆形,较前期较小。以苍璧礼天的原因据西周史墙盘铭言“青幽高祖,在微灵处”可知一二,“青幽”指天色[6],又因璧多作圆形,所以古人认为天是圆的、青色的。随着时间的发展,玉璧被当作是天地、王权的象征,苍璧礼天则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以黄琮礼地

距今5000年前玉琮就已出现,为内圆外方、中有直孔的柱状玉器,少量内外俱圆者。商周时期玉琮数量逐渐减少,形体偏小且多素面,一般作为礼器使用,是权力的重要象征。琮作为祭地之器,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观念。《周礼・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土以黄,其象方。”又有《白虎通义・号篇》曰:“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可见,黄色是五行中央土之正色,土居中宫,能调节金、木、水、火之不足,以黄琮礼地便表达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3.以青圭礼东方

玉圭由新石器时代石铲、石斧等发展而来,多为长条形,上尖下方。玉圭三代时多为天子、诸侯等有身份之人参加典礼时拿在手中的信物,真正的玉圭出现于商代,有平首和尖首之分。周代玉圭长条形为主,多素面。《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亲执耒耜的现象一直持续到汉代,《后汉书・明帝记》记载“亲执壁,恭祀天地”,这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张乾元先生《〈画缋〉考辨》一文中认为东方为木性,太阳始升于此,万物随之茂衍,在时为春,其色为青,又“云从龙”。按古代天干东方属甲乙木,以青圭礼东方表达了先民祈求东方行雨以保佑农业丰收的期望。

4.以赤璋礼南方

新石器时代晚期时已有玉璋,商早期流行,商中晚期逐渐减少。“半圭为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形式有多种,其中用以祭南方之神朱雀的为赤璋[7]。南方为火性,在时为夏,其色为赤[8]。红色代表南方。按古代天干南方属丙丁火,又《诗经》云“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故以赤璋礼东方表示的是先民希望天下太平、稳定的美好期许。

5.以白琥礼西方

白琥表面刻有虎纹,有的钻孔或无孔。钻孔的称为虎形玉佩,可佩戴;无孔的称为玉虎,可作。又按其功用可分为白虎和虎符,其中用以祭祀西方之神白虎的玉器为白琥。西方为金性,太阳退降于此,在时为秋,其色为白。按古代天干西方属庚辛金,以白琥礼西方表达了先民对避邪、禳灾的期望及农业丰收的向往。

6.以玄璜礼北方

玉璜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中,为弧形扁平状,两端有穿孔,可系绳佩戴。商周时期成为人们流行的佩戴物,尤以春秋战国时期兴盛。所谓半璧为璜,如果说璧象征天的话,璜则为一半的天,喻意权力、等级的削减[9]。北方为水性,在时为冬,其色为黑。按古代天干北方属壬癸水,严冬之时,以玄璜礼北方表达了先民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

三、结语

上文笔者通过对礼玉六器与方色配伍的阐释,大体上理清了“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所形成的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礼玉六器的功用及代表意义的论述上,希望以后的研究者能给出更为准确的理解。■

注释:

[1]本文所指的先秦时期取其狭义,主要指夏商周三代.

[2]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J].考古学报,2016,(4):65.

[3]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J].论草原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54.

[4]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J].民族艺术,2014,(3):76-77.

[5]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O].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文学院,2011:54.

[6](美)汪涛.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J]郅晓娜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7]集雅轩主.祭祀山川之礼玉:玉璋[J].陕西档案,2015,(2):6.

[8]张乾元.《画缋》考辨[J].美术观察,2003,(10):22.

[9]青林.浅述六器与中国玉礼文化[J].东南文化,2012,(5):11-13.

参考文献:

(1)(西周)周公旦著,徐正英,常佩雨译.周礼(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66.

(2)(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吴则虞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69.

(3)(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注.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97.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65.

(5)杨伯达.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2):156.

(6)王仁湘.散说“弄璋”与“弄瓦”[N].光明日报,2016-07-08(5).

(7)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532.

礼文化的起源范文第4篇

此设计的文房四宝礼盒内由6件文房用具组成,包括:“篆之情”湖笔,戴月轩徽墨,精美国学册页,仿清宫旧藏叶型铜笔掭,龙头铜水勺,歙砚水盂组成。

1.湖笔:毛笔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弃故笔赋》中说“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肯定了毛笔的重要价值。本次设计制作的毛笔,选材上乘,制作精良,笔杆刻上“篆之情”字样,体现中华文字发展传承久远,凸显“古风古韵”系列四宝其厚重的历史文化风韵。

2.戴月轩墨:用传统易水古法制墨,保留传统工艺。墨是文化的内涵,作为书写和绘画的主要原料,有着强大生命力和表现力。挥毫泼墨于宣纸之上,浓淡干枯燥润的墨迹变化,淋漓尽致地体现书画之美。墨块题字“戴月轩”字样由我国已故著名画家赵朴初先生题写。

3.国学册页:一本封面写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精美册页,引用国学经典《论语》中名句。中国是礼仪之邦,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北京,品味中华传统文化,开启国学文化之旅。

4.叶型铜笔掭:仿清宫旧藏,此笔掭之形受西域装饰风格的影响,碾琢简练而富于装饰性。其金属质感而色稍黯,着墨之后应愈显清雅沉着。更具实用性,可以“舔笔”,可以“架笔”,在书写时一物多用。

5.铜制龙头水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此水勺设计独特,取意“弱水三干,只取―瓢饮”既有民族文化特点又有佛家智慧脊髓深藏其中,结合巧妙。用铜器制作,用以追忆中国古老的青铜器时代的文明。

6.歙砚水盂:造型古朴,由戴月轩自主设计,歙砚驰名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极力推崇。其具有坚密柔腻、温润如玉、发墨如油、笔毫无损、几无吸水、涤荡即净、寒冬储水不冻、盛夏储水不腐。此物即可研墨又可储水,一物两用。

材料:天然材料:毛、竹、砚石、铜

工艺:手工制品

出品:北京戴月轩湖笔微墨有限责任公司

古乐琵琶时钟/保温杯

琵琶音质明亮、浑厚,既有中国文化的合蓄内敛,又有西域民族奔放热烈的情感,至今已有2000多年。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四大天王之一魔礼海执掌碧玉琵琶,象征“风调雨顺”中的调。

本产品设计中,取琵琶之风调雨顺的吉祥寓意,同时,用细腻的苏绣针法,通过人物、龙纹、祥云等组合琵琶视觉形象,让传统手作苏绣艺术与现代生活融合,既表现了老北京皇家文化气质,预示中华文化“名扬天下”,又传达了“不喧哗,自有声”的生活态度。

材料:蚕丝线、不锈钢、有机玻璃

工艺:手工刺绣

出品:北京国家大剧院客服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6550866

京杭大运河明信片

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大部分10段河道组成,2006年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5年申遗成功。

2009年9月26日,首次发行《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容纳了包括北京在内的7个景点。2009年,中国邮政选定京杭大运河沿途的其中6个景点,推出《京杭大运河》特种纪念邮票1套共6枚,其中包括北京的燃灯塔、天津的天后宫、聊城的山陕会馆、淮安的清江闸、扬州的文峰塔以及杭州的拱宸桥,后又将其制作成精美的明信片,供游客珍藏,配上京杭大运河邮票即是一套京杭运河极限片。

规格:1套6张

材料:纸

官作・皇城礼制包装纸

官作・皇城礼制包装纸,依从北京宫廷传统元素,结合北京皇城送礼文化,将祝福融入包装、将心意跃然纸上,希望通过包装纸承载的美好祝福,传递北京的礼儿,展示北京的面儿;通过中国传统的礼尚往来的礼节表达,更广泛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功能:礼品外包装、收集

材料:纸

京杭大运河集印本

什刹海劲爆旅游全攻略,120年大龙印玺,全球首家京杭大运河、北京中轴线博物馆集印,TOP10什刹海精品商家专属优惠,探访800年名胜古迹,1天独享TOP10慢生活,1小时集印800年名胜古迹。

功能:旅游护照、集印、攻略、商家互动

使用方法:集印章

材料:纸

内联升坤千工艺木槿花小元

木槿花坚韧、永恒、美丽、生命力极强,象征着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性格,也象征着红火、念旧、重情义。木槿花朝开幕落,但每一次凋零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绚烂地开放。就像太阳不断落下又升起,就像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却又生生不启。

坤干工艺木槿花小元,采用纯手工纳制的十字花纹干层底,搭配真丝面手工绣花加工而成。选料考究,做工精细,画面生动,既高贵精美,又古朴典雅,尽显富贵华丽,与众不同,具有天然的审美价值。此鞋具有吸汗、透气、轻便、舒适、养生、绿色环保等特点。

功能:美观、排汗、透气、养脚、轻便。不合任何化学成分。使用方法:鞋子不要用水刷。穿着时不要与硬物磕碰、摩擦、刮蹭。存放时要将鞋置于阴凉通风处,切勿受潮。

材料:真丝面料,纯棉布鞋里,新白棉布鞋底。

工艺:采用手工反绱工艺。鞋面为手工绣花,鞋底为手工十字纳底。

胶片棕洒男鞋

功能:透气、养脚、吸汗。

材料:布面、纯棉布、麻绳

工艺:纯手工纳底

千底果花盘扣女鞋

功能:纯棉布料、棉麻制绳纳制,传统纹样自然简约,舒适透气。

材料:纯棉布、麻绳、防滑胶片

工艺:纯手工纳底

千底青花盘扣女鞋

功能:花纹传统经典,适合文艺人群,传统服饰,婚礼场合。

材料:纯棉布、麻绳、防滑胶片

工艺:纯手工纳底

绣花礼相巾

功能:柔软舒适、保暖吸湿。

材料:礼服呢面料、纯棉布、麻绳

工艺:纯手工纳底、手工绣花

千底凤缎童鞋

功能:缎面布料,丝滑柔软、表面光亮细腻,手感丰厚,色彩绚丽悦目。

材料:绸缎、纯棉布、麻绳

工艺:纯手工纳底、手工绣花粘胶冲呢童洒鞋

功能:纯棉布料、防滑耐磨

材料:冲服呢面料、高仿真皮

工艺:纯手工纳底

老天桥砂板糖

砂板糖,也称药糖、梨膏糖、萝卜膏糖。老天桥砂板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药食同源的中医理论,利用百年古方、天然食材,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手工制作。

砂板糖起源于宫廷,最后流传到民间,为民国时期天桥“怪”之一的大兵S所制,是最具京城特色的一款药膳糖果。为弘扬老天桥与民同乐的传统文化、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公司开发出老北京传统食品“老天桥”牌砂板糖。老天桥砂板糖通过权威饥构的清真认证,是最具代表性的老北京特产之一。

老天桥砂板糖曾被北京电视台进行多次专题报道,作为清真食品还曾多次受邀参加北京清真国际美食文化节和2016年的北京厂甸庙会及龙潭庙会,并多次被有关部门赠送给国际友人。

功能:止咳化痰平喘、清洁口腔、润嗓通鼻、提神醒脑、去火、缓解晕车晕船

使用方法:小块合化

材料:白砂糖、冰糖、饴糖、陈皮、丁香、薄荷、茶叶、姜

工艺:手工熬制

出品:北京和增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83550041

老舍茶馆京味茶食

老舍茶馆京味茶食系列包括北京薄脆、牛轧糖、凤梨酥、黄金糕等9类产品,其中北京薄脆(龙井绿茶味)和牛轧糖(玫瑰花茶味)是老北京饮食文化与茶文化结合的佳品。茶食均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勾起您无限回忆。

礼文化的起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背景;问题;保护与设计;体会

中图分类号:TU98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3-0101-04

1、背景

1.1 历史

东汉时期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载“西施山,原名土城山,一名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丘土城,越王勾践罢吴归越,为习教美女夷光(西施)、郑旦之宫台也。”可见,这里是两位美女在为国赴吴前而“三年学服”之地,如图1。

1.2 考古

1963年,经考古发掘确定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西施山遗址”。由于遗址绝大部分已为原绍兴钢铁厂覆盖,地下文化层在厂房基建时受到较大破坏,文化层遭到很大的破坏。2005年,随着该区域迪荡新城的建设,绍兴市文物局对西施山文化保护区域的文物层进行了考古发掘,判定该遗址是一处规模巨大、时代明确的战国时期越国遗址,是绍兴作为越国都城的重要见证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价值。

1.3 区位

西施山遗址地处绍兴老城区东北部。根据文物局划定的保护区面积约20584m2。地块呈倒等边三角形,南北边长165m,东西边长194m,公园西侧边长为220m。

2、存在问题

2.1 新城的需求

西施山遗址所在区域,一个现代化新城已崛起,并渐渐已为现代建筑群所包围。这对于文物保护本身是不利的,对文化的宣传也不利的,也对新城的整体面貌造成了很大影响。

2.2 文保的迫切

文物保护对于绍兴这样一个古城意义十分重大,没有文物,就不可能展现出绍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目前,遗址保护区内一片荒芜,而文物层距离地表较浅,不及时保护极有被破坏侵蚀的危险。

2.3 文化的缺失

西施文化作为越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关史料记载和故事传说中屡有出现。假如越文化没有西施,那么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壮丽篇章就会残缺不全,绍兴越文化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展现。

2.4 旅游的断链

从城市旅游的角度来说,绍兴文化旅游是一个整体,而非星罗棋布的景点之和。要做好这个整合的文章,就必须根据旅游规划将相关主题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主题旅游线路。西施山文化作为越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旅游价值,如图1。

3、设计策略

3.1 设计应对的策略

3.1.1 保护遗址,遵守文保规定

采用覆土保护和低密度开发的可逆式发展保护模式,既使文物得到完整有效的保存,又不影响地面各类功能的建设展开。

3.1.2 绿色休闲,满足人们需求

以文化休闲、绿色生态休闲为主要方式,配套城市的功能,为周边服务,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精神家园。大面积种植生态绿化,调节城市小气候。

3.1.3 两种文化,串写场地脉络

文化策划上重点围绕地域文脉――西施山,衍生形成两个文化脉络:美人西施文化和越国礼乐文化。将史迹散布在公园内,让人们去感受历史,展现西施山的独特文化元素。

3.1.4 文化演绎,成就观光旅游

在文化的具体表达上,与西施故里、越王古城的文化节点有机互补,形成越文化旅游链。

3.2 设计提出的理念

设计提出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弘扬文化、注重休闲”的理念,并提出了“双园共生”的规划构思。将西施山遗址公园建设成为一个“遗址文化公园”和“城市休闲公园”相结合的“双公园”。将文保、城建、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共生共享,共同打造一个绿色休闲的文化遗址公园。

4、设计纲要

4.1 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从实际出发,以长期完整保护遗址为前提;以绿化、美化环境为基础;以发掘和展示西施文化为主题;以促使遗址区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基地和观瞻文化、旅游观光、文化娱乐、假日休憩的基地和越文化旅游产业区。

4.2 原则

4.2.1 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按照文保的要求,对文物进行全面保护,不得破坏、移动、擅自更改文物和历史面貌。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后建设。

4.2.2 建设的可逆性原则:所有建设材料和工艺在原则上都是可逆的,可以随时移除而不影响原有遗址,以便日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为今后的保护和建设留有余地。

4.2.3 文化的可读性原则:立足西施山地域文脉,弘扬越国西施文化和礼乐文化。西施是一位历史上的名人,因此在规划中应力求挖掘她的文化素材加以表达和演绎。使游人能从中“读”解其中的意义,增强趣味性和参与性。

4.2.4 休闲的人本性原则: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居民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力求完善周边环境,为周边人群配套服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2.5 种植的生态性原则:梳理现状用地,再造自然生态景观,重建自然生态链,并充分考虑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造丰富生态景观层次,尤其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绿化配置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4.2.6 考古的同步性原则:考虑到地处遗址区域内进行建设,原则上应先考古后建设,根据实际发掘情况,及时调整规划设计。

4.3 定位

西施山遗址公园是在以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展现越国西施文化和古越礼乐文化的公共开放空间,是一处可供人们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的生态主题性游园,如图2、3。

4.4 结构

“一山、二轴、二区、九景”。

“一山”:根据史料“山高不过数仞”的记载,重垒西施山,既可以覆土保护文物层不受到破坏,又可再现古越时期的土城山风貌,构成了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生态山丘,是西施山遗址公园文化的载体。

“二轴”:指的是两个文化展示轴。第一轴位于区域中部,连接着入口广场、礼仪之路、美人宫(展示馆)、西施亭,层层抬高,营造出古越庄重的纪念气氛,体会西施学艺的历程。第二轴环绕山脚布置而成,使绍兴市民能够享受林中漫步的乐趣,其间散点布置古越礼乐文化,让人回味。

“二区”:是指整个公园根据功能定位和文化主题的不同划分的西施学礼文化区、古越礼乐休闲区两个功能区块。

“九景”:本次规划重点设计了九处景点,分别是:宫墙倩影、浣纱溪边(入口广场)、美人歌阙(美人宫)、西施望乡(西施亭)、乐野山林、舞步寻踪、越女报国、越中傩祭、钟听音,如图4。

4.5 保护措施

4.5.1 清理遗址――在建设前将保护区内的遗址进行清理考证。

4.5.2 覆土垒山――既能再现历史典故中“土城山”的面貌,又能保护地下文物层不受破坏。

4.5.3 园林植被――根据山体进行植绿固坡,在山脚土层浅的区域种植浅根系小乔木。

4.5.4 园林小品――不得破坏文物层,材料和工艺简洁生态,并具有可逆性。严禁水景和打桩。

4.5.5 古建恢复――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恢复美人宫建筑,建筑构件(含基础)不得破坏文物层,且建筑面积控制在遗址公园面积的5%以内。

5、主要景点

5.1 宫墙倩影

公园的西入口,是联系新城与公园的主要通道,设计上将人行道适当加宽,与对面建筑形成呼应,沿山体设置富有传统意味的景墙,并在其上镌刻西施的三年学礼经历和出土的舞蹈文物拓片,使优美的舞姿留在了粉墙上,从构图上将游客的视线向入口广场引导,如图5。

浣纱溪边(入口广场):根据史料记载在广场人口中心设置一组石景,结合溪流,再现“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的景致,引人人胜,成为人们进入景区的第一景。

5.2 美人阙歌(美人宫展览馆)

沿着山体拾级而上,地面上雕刻着中国《礼》、《乐》发展的历程和辉煌,引导游客在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进入公园的主题景点――美人宫。如《绝越书》所载:“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追忆宫殿的美好形象,注入新的展览功能,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先秦建筑的形态,将极大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成为整个公园的灵魂。

美人宫:建筑采用底层架空、梁柱承重的干阑式建筑形制,主殿屋顶为五脊顶,与厢房双坡顶有所区分。这种做法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地下文物层,为后续考古发掘留有余地,如图6。

5.3 西施望乡(西施亭)

西施亭位于山顶,采用铜瓦一重檐圆攒尖顶。是西施学礼文化区的终点,也是西施慷慨赴吴,蓦然回首的地方,更是人们在此思念西施、感受西施精神的地方,由于在此整个高度超过周边,在亭子里俯瞰四周山野,不由得心怀澎湃、荡气回肠。

5.4 越中傩祭

该景点位于公园南端,设计主题脱胎于古越傩舞。“傩”是一种舞蹈,即《躯傩》所载:“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傩舞起源在越中,反映了人们试图与“神鬼相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愿望。设计上根据《西施山书舍记》记载――“脂粉塘”,作溪流之势,考虑到对文物的保护,以干溪石滩作为河流意向,并在其中设置一绿岛作为舞台,按史料所述布置若干舞蹈雕塑形象,以展现远古人们的舞台表演艺术,如梦如幻,似假还真,成为游客难以忘怀的绍兴古代舞蹈的重要体验。并于山林之上设置一凉亭,造型仿越国文物――伎乐铜房,与傩舞雕塑绿地遥相呼应,整个景点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将吸引当地和外地游客来此观赏,如图7。

5.5 钟品音

该景点位于公园东南角,造型元素采用绍兴出土的西周甬钟,钟是合乐,铭文统称为钟。设计上以木平台为主,间以穿插主题景墙,将编钟、伎乐铜人等文物元素组织起来。让人们在其中品味和感受越国的音乐文化。

5.6 越女报国

该景点位于公园的北部,舞剑又是越国的一种舞蹈,是越族以“复国雪耻”为目的的备战型舞蹈,句践聘请善于剑术的越女习教战士和百姓,反映了越族尚武的性格。设计上以一越女舞剑雕塑作为视觉中心点,以一景墙作为背景,言简意亥,刻意传神,仿佛一幅水墨画置于篁竹之前,整体氛围宁静、安闲而又不失灵动,赋予游客深度的生态体验。

5.7 禹步寻踪

本景点位于山体之西北角,本景点文化主题亦是古代越国的一种祭祀所用的舞蹈,源于夏禹治水,称《禹步》。“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设计上利用绿林山体的坡度设置几个弧形台地,将禹步之印刻于石板之上,以模拟禹步的步法,游客身临其中,沿着足印追寻夏禹跋涉神州大地,体会他们的治世精神,充分体验参与的乐趣,如图8。

5.8 乐野山林

该景点位于公园西北角,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乐器的发明,《乐记》在论述乐器与诗、歌、舞三者关系时认为:“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越国自古就崇尚乐舞,出土了许多越族地域的乐器。设计围绕着主园路展开,将乐器一一进行展示,让游客了解这些乐器的历史和演奏技巧,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操。色彩绚丽的阳光洒在墨绿的松林上,优美的乐曲应和这阵阵松涛,人流经过此处,心中不由随着松涛吟唱,神清气爽,如图9。

6、设计体会

经过近两年的设计和施工,工程已经交付使用,回想起这段设计经历,有几点设计体会:

6.1 保护与展示结合

保护文化遗址是遗址公园的第一原则,但不是为了保护过去而保护,而是为了让现在和未来的人们尊重过去珍视过去,所以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展示方式,实现一直保护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保护遗址本体、遗址格局、原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为主体,充分挖掘遗址本身潜在文化内涵而建造的具有特定意境体验的公共开放绿地空间。在景观规划设计的立意上要与遗址地的历史、传统、故事、寓意相契合。

6.2 整体和局部协调

作为现代新城中的一块主题明确的公园绿地,应该从外部功能、外部交通、周边水系、空间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统筹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协调好近远期的统一有序。功能上满足周围人群的需求,交通上要结合周围路网,设计好公园主人口形象,还要在停车场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在大的空间关系上要呼应和对话。

6.3 保护与利用统一

遗址公园有别于一般的公园,其存在一个保护与利用的问题。景观设计中应该作为一种策略或手段未统筹协调两者的平衡关系,从而实现遗址本体保护与社会和谐发展、旅游休闲开发等方面的统一。

礼文化的起源范文第6篇

1四川彝族的酒文化

彝族自古以来就有生以酒迎来,死以酒送归的规矩。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民间活动,都离不开酒,有谚语说:“彝区贵酒,汉区贵茶”,“有酒便是荣,有酒便是宴”等等,这正说明彝族离不开酒,酒是彝族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凡事几乎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饮酒,彝族的酒文化是特有的并且是丰富多彩的。酒礼酒俗代表了彝族的文化意识、文化风貌,其中的酒俗文化一些是祖祖辈辈继承的原始文化,一些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彝族酒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保留着彝族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是彝族人们世世代代努力积累的精华。彝族的饮酒方式是根据场合、对象、用途、条件等来决定的,每个饮酒方式都要遵循一定的饮酒规则。这其中的饮酒规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祖灵为大,行酒必先。凡是在节日里,宗教祭祀及家人亲友在家饮酒时,第一杯酒一定要敬给祖灵和各神灵。该杯酒在祖灵供桌上放置一会,然后由主家人分别分享后,别人才可饮用;主人和客人分别使用各自的饮具,客人到彝族人家做客,彝族家主人倒酒先敬客人,自己也会陪着饮酒,主人与客人的分别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各自用各自的饮具,各饮各的酒;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凡是饮酒时候,都要遵循先尊者后卑者,先长辈后晚辈的顺序,这其中有谚语曰“酒是长辈的,肉是青年的”;特殊的酒,还要贻赠。彝族人们尤其重视女性敬的酒,娃娃的认亲酒、拜年酒等,这时候彝族人不会一家人独自饮酒,会召集本村或者是本家族人一起来饮酒,并且饮酒者要向敬酒人赠送一些东西如钱、物品等等,以此作为纪念;见者有份,共分享,彝族人在饮酒时遇到很多人,那么这些人就参与进来,采用就地围成一圈,一人分一口,酒杯依次传递给每个人,围绕着轮流喝酒,见到的可以一起分享,这就是彝族有名的“转转酒”。除此之外,彝族还有很多酒俗酒礼文化,如寡酒成宴席,先酒后饭;一边饮酒一边谈笑风生,不喝闷酒等等。彝族饮酒分很多种类别,如女性酒,在彝语中称为“尼知娆知”意思是女性敬的酒,不论是什么场合下,只要是女性敬酒,彝族人们看得很珍贵,被敬酒的人要回赠礼物,在火把节时候,姑娘们就会带着自己酿制的“姑娘酒”,来到村中主要的交通要道,把酒分发给行人,前来参加的人都要给姑娘礼物,并且姑娘给的酒不能不喝,如果赶上姑娘的有情人,其赠的礼物不在于多少,但一定要有纪念意义;又如安慰酒,当亲友有生病的、去世的时候,彝族人必带酒去看望、安慰,若去去世人家,进屋后要用酒来祭奠去世的人,然后劝慰亲人节哀顺变,好好生活。如果没有准备突然遇到了,那也要买酒再去安慰亲人。除此之外,彝族的饮酒类别还与很多:成人酒、订婚酒、娃娃认亲酒、家支酒、开戒酒等等,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饮酒方式、饮酒规则,彝族最壮观的饮酒类别当属吊丧酒和送灵酒,它是彝族人重要的社交活动,参与饮酒热的人数会达到成千上万,时间上会持续数日或者数十日之久。

2四川藏族的酒文化

在藏族饮酒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尤其是青稞酒,藏族的青稞酒算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酒,青稞酒的制作很简单,以青稞为原料,把请客洗干净,用水浸泡一夜,然后放在大平底锅内烧煮约两个小时,然后将青稞捞出凉一下,去去水气,再把发酵曲饼碾成粉末均匀地撒在青稞水中搅拌均匀,最后装进坛子里面密封好,隔一两天就可以取出饮用。四川藏族有个特别的酒俗,在四川嘉绒的藏族人们,平日里对来的客人先敬一壶酒,然后吧食物用盘奉上,客人一人一份。而在阿坝的藏民,凡是见到熟人从家门前经过必回请进屋内敬一碗酒,熟人若不进去,藏民就会把酒拿出来请熟人喝,以表示慰劳。四川阿坝的藏民对酒的钟爱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他们用茶代酒,不论是吃糌粑还是吃干馍,他们都用酒代替茶或开水,甚至是吃烤土豆也要把土豆泡在酒里面。每逢盛大节日,藏族人民就会载歌载舞,畅快饮酒加以庆祝,唱歌是藏族饮酒是时不可缺少的环节,手拿酒杯载歌载舞,但酒还不能撒出来,在敬客人酒时,藏族人们先要擎着酒杯唱酒歌。藏族饮酒的酒具也很讲究,有酒壶、酒杯、酒碗,其做工精湛,外观晶莹剔透,上面还绘有“八吉祥”图案、“六字真言”等。藏民爱酒但不酗酒,饮酒是表达快乐,从没借酒消愁之说,这就是藏族的饮酒的最高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二、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

1通过非物质文化收藏进行传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关于酒的文献也颇多,因此,历史文献对酒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意义。四川少数民族的酒文化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论对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具有极大地吸引力。利用历史文献大力推广宣传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如在明代冯时化的《酒史》中就有“酒自仪狄、杜康始,”古今智者把酒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酒乃春也,所以自古以春给酒命名的颇多,如“五粮春”,司空图《诗品.典雅》中有曰:“玉壶,赏雨茆屋”。还有关于酒的传说、酒歌、酒令、文章、论著、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收藏。这些非物质收藏可以称之为酒文化的灵魂。如苗族酒起源于一个传说:有人把剩下的糯米反放在锅里,然后就出远门了,几天后回来发现糯米饭表面长出来一层白毛,还发出清香味,此人就拿起来吃了,感觉味道不错,后来人们就这样开始酿酒了。此传说在晋代文学家江统的《酒诰》中也有记载。又如土家族的咂酒文化,很多文人墨客都为咂酒写下了很多诗歌,也为咂酒留下了宝贵的史书记载资料。唐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风,薰草铺坐席,藤枝注酒樽,蛮歌声坎坎,巴女舞蹲蹲”。还有李焕春竹枝词:“糯米新熬酒一壶,吸来可胜碧筒无?诗肠借此频浇洗,醉咏山林月不孤。”等等这些诗词描绘出的是土家族人们畅饮咂酒的热闹画面,体现了土家人的热情、豪爽的民族个性,也为咂酒注入了诸多文化内涵。对于咂酒的喝法也有一定讲究,它不同于往日的喝酒方式,咂酒是用竹管吸饮,主人给客人倒满咂酒后,前一个客人用竹管吸咂酒,后一个客人用毛巾擦拭下继续吸饮,该喝酒方式又称为喝“砸抹坛酒”,用咂酒招待客人是土家族待客的最高礼仪,有诗文曰“贵客临门共咂酒”,说明咂酒是土家人最具诚意的待客之物。还有在饮酒时彝族会唱《酒礼歌》,苗族会给路人喝拦路牛角酒等酒俗酒礼。这些非物质文化的收藏对传播本民族酒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保护这些非物质收藏品,通过这些收藏品来推动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酒文化的收藏是酒文化传播的桥梁。

2通过关于酒的收藏品进行传播

酒的收藏品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传播媒体,酒文化的传播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关于酒文化的收藏品就是一种较普遍的传播方法,酒文化的收藏除了上述历史文献的记载收藏,还包括关于酒的物质收藏如收藏白酒、红酒、药酒、民族风味酒等;还有酒器的收藏:酒瓶、酒杯、酒壶、酒盅、温酒的器具、取酒的工具、造酒的模具模型、酒盖等;还包括酒的标识、酒的说明书、酒的包装盒、有关酒的广告宣传单及图书报刊书画等等,酒具也是一种传播媒介,因为酒具承载着一个民族酒文化的特色,譬如很多酒具上的图案、造型都很别致,图案绘画栩栩如生,色彩斑斓,一些图案则是标有本民族的代表动物或几何图案等,从古就器酒具就有着极大的社会交际功能,随着礼制的形成,酒器酒具也逐渐发展为具有礼器的象征,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对客人的尊重程度,具有了等级的标志符号作用。因此,酒具也是少数民族酒文化发展传播方法之一。除此之外,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还有各种载体,如借助于家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载体为酒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发展传播的空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引领酒文化与国际接轨传播到世界各地。

三、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发展策略

1)整合各民族资源,集中体现各民族特色。整合汇总四川各个少数民族酿酒方法、酿酒特色、酒器酒具等资料,向人们展示系统的民族酒文化信息。

2)建立系统的宣传平台,增强国际影响力。加大各民族酒文化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化手段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可以建立系统的宣传平台,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挖掘,让世界都来认识四川少数民族的酒文化。

3)对非物质收藏品进行整理汇编。非物质收藏品对酒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价值,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整理汇编,形成系统的资料信息,方便向世人展示,如整理相关的历史文献、诗歌、诗词、书画等,增强对阅读者的吸引力。

4)做好酒的外在包装,丰富酒文化内涵。“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要做好酒的宣传工作,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对酒外在包装要做精心研究,既要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还能凸显酒的特色,让人一见就能留下很深的印象,做好酒包装是促进酒推销的关键,也是酒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性环节,让四川少数民族酒包装的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不论从材质还是形状等方面进行精心研制,使其成为世界上独有的特色包装。

四、总结

礼文化的起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和为贵;公共关系学;思想内核

一、中国古代公共关系与“和为贵”

确切一点地讲,中国古代公共关系的萌芽是从春秋战国时出现的。在当时社会,由于国家分裂,各种势力不断重新组合,造成了一种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氛围,这在客观上为各种思潮的发端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各种思想、言论的冲撞与吸收,终于造就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盛世。此外,在那时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自觉的公共关系意识和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孔子在《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同现代公关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目标基本相一致。当然,这些自觉的公共关系意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且这种意识很分散,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只是公共关系的萌芽活动。虽然是处在萌芽时期,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和为贵”的说法,在今天的各种关系的处理上的影响极其深远。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国与国、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等。

《论语》中有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意思就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历来“和”的思想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提出的这个观点是很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在当时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中国文化是在以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心理风习重情谊、人际关系重团结的原则下构架起来的。“和”可以在我们出现误会、产生分歧、发生矛盾时,充当调停人,化一场既恼人难堪又剑拔弩张的干戈为玉帛。当然,“和”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退让。求“和”,应理解为追求和睦、和平、和谐,而不是无原则地打着“和”的旗号,做着与“和”背离的事。“和”有其自身的原则和尊严。和为贵,便是当我们错误地责怪了别人时,向别人诚挚地道歉;也是当别人被我们错怪时允许他们据理力争。这也是“和”,是让“和”有更正确的立足点。孔子的“礼之用”在这里也显得更加其珍贵。

二、“和”内涵的拓展

“崇尚和谐”的思想观念,包括天地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人际之和、万邦之和等等。这种观念,对中国社会的许多领域的相互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 崇尚和谐的修身之道

中国文化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强调“三纲”、“八目”。(《礼记·大学》)“八目”之中,“修身”是根本。前三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修身之道,讲究的就是一个和字。即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修身中的养生之道,讲究的是“身心之和”以及和于天地之气的“天人之和”。人的七情六欲,讲究的是“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

(二) 追求和谐的齐家之道

中国文化,格外重视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重要性。齐家之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道,讲究的是“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在中国从民间到皇家,都很重视家庭生活中的夫妻之和。

(三) 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

生财之道,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商业或企业的经营,在法律上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然而,在指导思想上则以追求买卖双方相应之和为最高境界。儒家文化讲究“君子生财取之有道”,而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义之财。

(四) 以和为贵的交际之道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之道,讲究的是“和为贵”。伦理之道,讲究的是君臣之和、父子之和、兄弟之和。与国之道,讲究的是“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有大小强弱之分。要做到“协和万邦”,就要处理好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关系问题。《老子·六十一章》曰:“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可以取信于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也可以取信于大国。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能够相互谦让、互相信任,各国之间就可以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否则,谁都不得安宁。

明清时期,公共关系思想开始进入商业活动中。如酒店门口悬挂的写着“酒”的旗帜,店铺门上的“百年老店”招牌,人们经商活动中遵循的“和气生财”准则,都是公共关系思想在商业活动中的运用。到了这一时期,人们甚至还有了朦胧的形象意识,已经懂得良好的企业(店铺)名称对顾客的正面影响。民国初年,钱彭寿把他研究字号命名的心得写成一首七律诗:

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

泰和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光。

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

新春正和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

这56个字迎合了人们追求吉祥美好的愿望,也反映了古代人的公共关系意识。

三、“和为贵”思想的意义

国学大师张岱年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谈论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一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一是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合作,优点是认识到了人与人的互助关系。他试举出四个基本观点,(1)生生日新;(2)以气为本;(3)理在事中;(4)以和为贵。其中(4)“以和为贵”,和谐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所共同赞扬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和的观念起源很早。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他解释和的含义说:“以他平他之谓和”,即认为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价值是必须肯定的。

《将相和》的故事在我国深入人心。廉颇与蔺相如的关系所昭示的是“先国家之危而后私仇”的精神,在一定的意义上诠释了“和为贵”的儒家“和合”思想。有很多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首先,要正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层次性,清醒地意识到“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引起人际矛盾最常见的原因,莫过于人们在名誉、地位、身份诸方面的虚荣心。这种虚荣心使人们相互攀比,由此导致不和。对待群体内的矛盾冲突,一定要考虑后果,主动化解,决不能意气用事;其次,和合精神来自于容人之量,高层人物更要有容人之量。这个“量”指人的胸怀。人的胸怀,固然与人的修养有关,更与人的眼界和责任意识有关;再次,和合精神作为化解群体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这样的氛围,需要大家来营造。我们不怕有矛盾,有矛盾而能诚心化解,不就是和合精神吗?最后,要团结合作,实践和合精神,周围从属性的因素也不可忽视。要形成团结合作的和合局面,有些从属性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和为贵”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浩如烟海,不胜枚举。经济方面有:“和气生财”;家庭方面有:“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军事方面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外交方面有“和平共处”等。“和”包涵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和解、和气、和缓、和睦、和好、和悦、和善等。中国人有关“和”的成语也不胜枚举,如: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光同尘、和衷共济等。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深刻的处世理念,无不体现了人们对和的追求与向往。而所有这些论述,都可精练、浓缩为“和为贵”三个字。“和为贵”思想在今天依然非常宝贵,我们今天提出建设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为贵”思想在今天的发扬光大。

传统的东方文化是以注重与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乐为特征的,“和为贵”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崇尚和谐是其理想追求。然而,它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个人的需求、利益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抑制。近现代西方文化和欧美资本主义的崛起,使东方文化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西方文化由于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片面近求发展而丧失和谐导致了其精神和文化的危机。正确的抉择必然是在现代民主、法制与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把强调个人、创新为特征的西方文化,同突出集体、稳定与和谐为特征的东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和谐来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和谐。这是文化的全球一体化倾向。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等.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1980.

[3]张文. “和”——儒学的最高境界[M]. 中国哲学史,1997,4.

[4] 段俊平. 试论孔子的公共关系思想.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02,(1).

[5] 杨洪璋等. 中国传统公共关系初探[M]. 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

[6]司马迁. 史记[M]. 岳麓书社出版社,1988-6.

礼文化的起源范文第8篇

摘要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合院民居蕴涵着我们发展所需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合院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其形式是沟通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从合院民居的缘起,合院民居的形式和审美特征三方面,对合院民居的形式美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旨在引起人们对传统民居的关注。

关键词:合院民居 艺术 形式 美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制度,造成传统建筑在审美观念、建筑材料使用、空间处理手法等方面异于世界其他国家,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特色鲜明的建筑体系。合院是中原汉民族传统的住屋形态,其保存和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技术和造型形式的基本性格,呈现着传统文化的整体宇宙观和价值观。其形式作为沟通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并且作为审美对象的必要因素,呈现着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特征。理解和分析合院民居的形式美,在世界大同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合院民居的缘起

中华大地的远古先民,从野居的自然界中,逐渐开辟出一个适宜自己居住的生存环境。考古证实,我国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都没有缺失,可以建立较为完整的进化序列。合院民居在传统文化中,具有自发生成和延续性发展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原始文明的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了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构筑技术和样式;夏代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的“一号宫殿”,形成将建在夯土台上的殿堂用廊院围绕起来的“廊院格局”;西周陕西歧山凤雏村发现的早周建筑遗址,形成一组严格按轴线对称关系组织的两进四合院式建筑,轴线上依次排列有照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和后室间以廊相连接。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四周的檐廊把堂、室、厢房连接在一起,将庭院围成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阔的院落空间。其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这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其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的四合院建筑相同。这证明,中国传统建筑是一以贯之的延续发展。

伴随原始先民心智的成熟,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其生存的中华大地半封闭的内陆性环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沛,适于农业生产。以农为主的生存方式,逐渐使中国人形成重视土地的观念,有了土地,才能生存繁衍,中国人固守着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形成重生、重视现实等生存观念和人生态度。土地对自然的依赖及和谐关系,使中国人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这些观念和态度的生成,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社会的演进中,逐渐形成的群体共同意识,这种意识产生的社会政治制度,是以父权为中心层层展开、扩大的权力结构,“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基本隐喻。

合院民居以“间”为基础构成单位,由“间”组成单体建筑,由单体建筑组成庭院,再由每组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组群。合院向心方正、中轴对称的形式,前后、左右延展的平面性,小至间,大至城镇,数以千计的建筑群落,不是注重单体建筑的高大,而是注重建筑整体的恢弘气势。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的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合院的形式与中国“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的观点联系对应。中国作为天下的中心,“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尊君重民”等礼文化和谐观,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使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在,被视为一个相互作用、连续的有机整体。合院是传统文化、生活、观念等内容的物化表现形式,这种物态文化的形式在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中华民族群体的共同认同和遵循,并对群体有着某种支配意义。民居承载了更多的与百姓相关的信息。

二 合院民居的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宇宙观和宗法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成就了合院建筑的独特形式。形式受制于内容,靠表现内容而存在;内容依存于形式,靠形式来展现。一定的内容总是要求与它相适应的形式来表现。“形式是内在含义的外现。形式的和谐,必须完全依赖于人类心灵有目的反响。”

中国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社会基础,使合院成为百姓的主要住屋形态。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百姓依据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的不同,以创造性的自由,呈现着合院更多的形象或形式,使院落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以北京四合院和客家围屋,为合院民居形式面貌的典型代表。

完整的北京四合院由三进院落组成,沿南北轴线安排倒座房、垂花门、正厅、正房、后罩房;每进院落有东西厢房,正厅房两侧有耳房;院落四周有穿山游廊及抄手游廊,将住房连接在一起;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大型住宅尚有附加的轴线房屋及花园、书房等。宅内各幢住房皆有固定的使用用途,倒座房为外客厅及账房、门房;正厅为内客厅,供家族议事;正房为家长及长辈居住;子侄辈皆居住在厢房;后罩房为仓贮、仆役居住及厨房等。这种住屋按长幼、内外、贵贱的等级秩序排列,是一种宗法性极强的封闭型民居。四合院的布局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有关。整个住宅有明确的流线层次,深宅大户多有数进组合,且主次分明,分区明确,有隔有联,浑然一体。

从南到北的四合院,每个地方都呈现出个性化的独特形象,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北方气候寒冷,冬季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小,合院整体更加封闭、中间院落更为宽敞,既提高了房屋的保暖性能,又利用宽敞的院落,争取了更多日照;南方日照强烈,太阳高度角大,遮阳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庭院进深减少,天井减小,既可满足采光,又适于通风纳凉和屏蔽阳光辐射的要求。

围屋,是汉族人来到赣、粤、闽边区,为防御当地居民的侵袭创造的住屋形式,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半月形等面貌。围屋大多采用当地土楼围屋与中原传统合院建筑相结合的特点,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四周围合夯土墙,围内各层多为木结构通廊式住房,中心形成内院夯土建筑。围屋内低外高、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围内单元式住房保持了汉族合院的基本形制。围屋由众多单元式住房一起围合形成的庞大外观,如同一座坚固的土堡。一间围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围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天井、仓库等生活设施,是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围屋的屋宇、厅、堂、房、井布局错落有致,房屋分上下两层,厅与廊通,廊与房接,迂回转折,上下相通,回廊、屋檐、门窗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合院民居尽管形式面貌丰富多彩,但它们之间的形式,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又有着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合院民居的基本形制,不仅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呈现出合院建筑的独特形式美。

三 合院式民居形式的审美特征

中国的自然地理、气候、传统文化、政治、经济、习俗等各种因素,不仅影响着传统建筑合院形式面貌的逐渐生成,而且直接左右着形成建筑风格的材料、技术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类的文化选择具有非单一性,对民居形式的选用也不例外。中国幅员虽广,但汉族在人口比例和区域分布上,均占据主要优势。数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以汉族为中心,在“中国位居中央,四夷来朝”的相互模仿、借鉴、渗透、交流中,中原汉族的合院住屋形式被普遍采用,分布最广,最具有传统建筑的代表意义。其形式的主要审美特征有:

1 整体的和谐性

合院民居以“间”为基础构成单位,通过房间数量的积累,聚合形成庞大的建筑体系。传统建筑的规范化和程式化,使“间”的形象造型或形式相近或相似。在化整为零,群体组合的数以千计的传统建筑中,由于合院自身具有的简明深邃的组织规律,群体建筑的聚合聚而不乱,分而不散,规整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秩序,充满着一种和谐的气氛;各个合院由于巷道的连接统一,建筑群体形成为一种公私有分、内外有别的严整格局;合院平面组合的延展性,使建筑在水平延展的布局中,因地制宜,随形就势,收到“涉门成趣,得景随形”的效果,合院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的建筑形式,整体和谐统一。

2 单体的独立性

合院建筑中组成院落的各幢房屋是分离的,房屋单体之间以走廊相连或不相连接,其形制特征使单体建筑具有造型的独立性。其平面布局可根据经济、功能、地理等条件,自由组合合院的平面形式,一般为长方形;单体建筑大多单幢独立,一般为单层或双层,其门窗均朝向内院开设,开间限于封建等级限制,大多为三开间,一明两暗;单体建筑从房屋屋顶有单坡、双坡,平顶、硬山、歇山、悬山、卷棚等多种样式可供选择,往下的排山沟滴,瓦当,外檐装修,柱础,台基等,都有完整的造型样式。从上到下的建筑样式,使单体建筑或小者玲珑、朴素淡雅,或大者巍峨、雍容华贵,单体建筑能够完全独立存在。

3 空间的模糊性

中国传统的整体宇宙观和“有无相生”、“虚实相应”等哲学观念,表现在合院中,呈现为室内外空间的相互转化。合院相对于室内空间,有自己的围合空间――天井、檐廊、照壁。围合空间具有双重性:相对于室内是室外空间,相对于室外是室内空间。传统建筑空间划分的室内空间室外化,室外空间室内化是等同的。围合空间是室内到室外,或是室外到室内的过渡,是承接内外、渐变明暗、过渡虚实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法,使合院根据建筑地形、功能及建造者、建筑者的个性修养,在建筑的布局中,巧妙运用艺术原理,灵活处理空间形式布局,“随曲合方”、“精在体宜”,使原本雷同的建筑,经过空间的多种构景处理,呈现出曲径通幽的深邃意境,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欲罢不能的心理感受。

4 环境的情趣性

传统中国人艺术审美化的生存方式,使艺术贴近生活,而合院水平延展的平面布局形式,为人们自在地寻求自然、贴近自然提供了条件。合院民居室内外空间界限的打破,使人们把自然引进身边,寄怀抒情,游物养性。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使人们把情趣寄托于身外的环境中,内则怡神舒心,外则览物怀情。合院民居营造的是一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诗意栖居环境。

5 文化的象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审美观念和伦理价值观,使人们把一些抽象化了的符号或动植物,与某些理想、意向、趣味联系起来,产生了许多象征性的观念,并且把之作为审美装饰,应用到合院民居的形象或形式中,其表现手法有具象象征和抽象象征两种。具象象征指建筑的形象与象征的内容有某些形式的联系,主要通过模拟某些事物的外在的或内在的特征以显示内容;同时也借助其他附属艺术(如绘画、雕塑、陈设)的具体形象,作为变奏的艺术手段。抽象的象征,指建筑形象本身与所象征的内容没有形式上的必然联系,而是通过抽象的数字、形状、色彩,以至匾联碑碣的题字以“提示”其内容。

合院民居的形式美,是传统文化中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其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的追求与表现,为我们美化家园、营造和谐环境,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合院民居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大众化发展的今天,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所需的民族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应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注: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批号:07Y20142)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艺术・中国,《中国建筑起源》,[EB/OL].中国国学网,2006年12月26日。

[2]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 [俄]康定斯基,查立译:《文论与作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