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本文选择A股市场上的采矿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采矿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且正相关。

关键词:

采矿业;企业价值;社会责任

一、引言

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企业在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产品质量安全、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又反过来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地位长期以来都很边缘化,但是随着这一系列负面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成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督机制。

面对当前资源全球化的新形势,矿产资源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采矿业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企业,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重污染、高风险等性质。相对于其它行业,由此而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尤为突出,所造成的负面社会问题也更加严重。这不仅影响了采矿业的整体形象,更制约了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探索采矿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对采矿业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定要付出成本,这与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似乎有些矛盾。基于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0:采矿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二)变量选择本文的研究变量为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报告得分,其中企业价值用总资产净利率(ROA)来表示;社会责任报告得分是从股东责任、员工责任、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五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评分,用符号CSRS(CorporationSocialResponsibilityScore)表示。另选取总资产对数和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

(三)样本数据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在选取样本的过程中,剔除ST股和PT股企业,消除了特殊性对数据分析的影响。本文以采矿业为例,选取深沪两市76家A股上市公司中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环境责任和公众捐赠额的16家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采矿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讯网),并运用Excel和SPSS20.0软件对采矿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进行回归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2显示了2010-2014年采矿业上市公司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在80个样本数据中,社会责任报告得分CSRS的最小值为1.11,最大值为85.77,平均值为53.52,表明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差距较大。

(二)相关性分析从表3中可知,总资产净利率与社会责任报告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336,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的检验和解释需要进行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从表4的回归结果中可知Sig.<0.05,则显著相关。即假设H0成立。

四、结论及局限性

本文从实证结果中可知,ROA与CSRS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顺应时代和发展的要求,对于解决现阶段自然资源过快消耗、环境保护、消除贫富差距、权益保护等各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最现实的需要。本文的研究局限性是样本数据太少,虽然采矿业大多都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但同时披露环境责任与捐赠额的企业较少。采矿业属于重污染行业,其环保责任应是最大的,但是实际上,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太少,不利于企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采矿业环境保护投入的监管。

参考文献:

[1]杨海林,张集琼,王光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0(09).

[2]张英宣,李美娟.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采矿业数据分析[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4(06).

[3]刘想,刘银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考察[J].经济学动态,2014(11).

[4]姚园园,尹宗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8).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经济建设;地质测量;关系

1、前言

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的基础工作组成部分之一,在煤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矿经济也迎来多源化时期,管理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决策系统,其他系统也实现集成化。在此基础上,地质测量信息管理也迎来多源化与网络化时代,如何实现新时期煤矿经济发展,离不开地质测量工作的技术支持。如何正确认识地质测量与煤矿经济建设的关系,是煤矿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关键。

2、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地质测量是煤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所有的煤矿工作的顺利进行,都要以地质测量为技术指导。煤矿的生产发展都是以地质测量为开端,地质测量工作的目的是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煤矿产能,从而实现煤矿经济的发展。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包括了预查阶段,普查阶段,详查阶段以及勘查阶段,各个阶段的测量与预算,是煤矿资源,储量预算评估,对开采的技术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的依据,也是投资决策之依据。总之,地质测量在煤矿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提供详细地质资料;对于矿井设计而言必须要依据精查地质报告,对于煤矿生产中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开采的程序是不是正确都是由地质资料精准程度与地质构造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地质构造越高,地质资料越精准就越反应出客观实况,所设计的方案也就越合理,其经济效益就更加显著。

2)是实现设计目标的基本条件;测量就像煤矿的一双眼睛,测量准确无误才能够确保开采工作依照预定设计目标进行推进。

3)提升资源回收率;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地测中一项主要技术就是储量管理,主要是对矿井储量动态情况及时掌握,控制其损失量,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增强采区的回采率。这样有效回收资源,不但是煤矿资源法中要求,也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

3、地质测量和煤矿经济建设的关系

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之基础,同是也是煤矿经济发展之基础,在煤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矿经济建设与地质测量工作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日常生产工作

在煤矿企业中的地质测量日常工作就是采集井下原始资料、指导煤矿生产工作。而地质测量的质量高低直接回影响到煤矿的生产与经济效益。在煤矿生产中尤其是井下生产,时常出现火成岩、断层等各种地质构造,让煤层断失。这就需要地质测量判断出断失煤方向,进而查找出断失煤距离。因此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收集井下的原始地质资料、细致描述井下每一个巷道、认真观察井下的每个微小构造、研究总结日常的基础工作,这样才能够完成煤矿顺利生产。但是从测量现状例看,日常基础工作比较粗略,所收集资料也不够,并不能够准确判断构造,有时候还会做出一些错误论断,导致工程指挥上存在盲目性。这样下去结果就是浪费工程还耽误工期,给煤矿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对于井下测定腰线及贯通测定等等工作,一旦出现了问题也会给煤矿经济建设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3.2资源管理上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最终产品必然是煤炭,一直以来煤矿的高产高效影响因素都是煤炭的储量较大及赋存条件好。因此管理资源工作上不但要弄清楚准确的储量数字,还要研究出储量赋存规律,对经济储量划分进行研究,进而给煤矿效益生产带来指导作用。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还要依据矿井发展规划制定出不同条件下,将煤层合理搭配的开采方案,进而延长煤井的经济服务年限。

因此就需要资源的准确数据,这就需要地质测量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才能够确保煤矿资源的真实性与及时性。也只有测量出了准确的数据,才能够正常计算回采率,对完成采取回采率进行监督,防止煤矿企业发生不必要违规违法。对于煤矿企业的资源管理,不管是大型煤矿还是中小型煤矿,一旦要加强煤矿经济建设都必须要引起重视。

3.3地质报告

煤矿的经济建设及生产技术依据就是地质报告,煤矿一旦投产之后就要定期对地质报告进行修编,进而满足生产或者扩大生中所需。对于煤矿而言,一旦投产之后通过了几年生产实践,底层、构造以及煤层都会和地质报告存在差异,甚至还有一些较大出入。因此必须要综合分析已有资料,进而研究总结查找出规律性地方。就需要通过地质测量工作重新认识地质条件,重心评价非生产区的地质条件,进而对地质报告过程进行修编。经过修编之后的地质报告,才能够实现总结过去知道未来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煤矿的地质基本规律,才能够对矿井进行生产与改扩建设,确保煤矿经济建设。

3.4煤矿井下的水文以及防治水

煤矿井下存在多种灾害,而矿井水灾仅仅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水灾根源来自于地表水、砂层水、地下承压水、老空水剂断层水等等所造成。因此只有对矿井水文进行测量,寻找其规律,找出矿井水充水原因,才能够有针对性制定出合理矿井防治水策略,进而确保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某煤矿在设计时依据石盒子的砂岩及煤系砂岩等各个含水层作为了矿井的充水因素,预计其涌水量达到132m3/h。在建设矿井过程中,就对充水因素与煤层上的覆岩层进行了认真研究,发现煤系和侏罗系底部的砾岩呈现角度不真合,一些地区具备直接接触。从抽水资料可知侏罗系底砾岩具备较好含水层。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计算了矿井的涌水量,得出正常的涌水量为304m3/h,而最大涌水量为436m3/h。从这个计算中,在建设矿井过程中,涌水量增大被得到证实。所以必须要修改矿井防排水工程,提升水仓容量与排水能力,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4、结束语

总之,在煤矿经济建设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地质测量,只有通过地质测量得到精准的资源、水文等各种数据,为设计煤矿生产方法及安全提供科学数据。只有准确的数据下,煤矿经济建设才具备可行性,才能够让煤矿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母光勇.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与安全生产及成本的关系[J].煤炭技术,2010年01期.

[2]孙瑛琳.空间信息系统在煤矿地质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0年02期.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经济意义;矿石品位;经济;评价

中图分类号:TD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矿床勘查的最终目的是弄清楚矿床的资源/储量。当资源/储量与矿权转让、矿山开发等投资类决策活动挂钩的时候,对资源/储量经济意义的正确评价是决定企业投资成败的关键,不得不察。

根据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案,资源/储量分类编码用三位数字表示: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第2位数字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第3位数字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实际工作中,对资源/储量分类确定的顺序为3-2-1,第3位数字地质可靠程度由勘查单位承担,依据勘查时采用的工程网度将矿床的可靠程度划分成查明矿产资源(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潜在矿产资源(预测的)。第2位数字可行性评价阶段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详细程度可划分为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概略研究三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由科研院所或矿山设计单位依据认定的储量报告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编制,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将第1位数字经济意义确定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和次边际经济的三类。概略性研究往往由勘查单位承担,仅对矿山的投资机会进行了评价,对矿床的经济意义无法确定,因而对资源/储量的经济评价属内蕴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储量报告使用者通常是矿业投资者,由于经济意义不明确,投资者常常用金属量与价格换算的办法来判断矿山的投资价值,不能科学地规避投资风险,有鉴于此,本文力求从投资的角度,研究将地质资源/储量和矿石品位指标动态组合的经济关联方法,以帮助那些从事矿业类投资的决策者,从资源/储量经济意义的分类中根据不同的矿石品位模型动态研判矿山的投资价值,减少投资风险。

1资源/储量经济分类的原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案对资源/储量经济意义分类已做出了明确的的定义:

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根据该定义,开采经济的资源/储量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此时,企业的经营状态可描述为:

T=Cv+Cf+Cj

式中:T—矿山年销售收入

Cv—可变成本,由矿山年生产总成本和年上缴总税金构成

Cf—固定回收成本,矿山建设总投资由两部分组成:矿山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维持矿山每年的正常运转,矿山建设投资包括矿山的各种建设成本费用。矿山建设总投资在矿山服务年限内要求分摊到每年的固定成本中进行回收。

Cj—矿山投资回报中的年净利润,能满足投资回报的年净利润=矿山总投资×预期的年收益率

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根据该定义,开采边际经济的资源/储量,不能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企业的经营状况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界,此时,企业的经营状态可描述为:

T=Cv+Cf

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根据该定义,开采次边际经济的资源/储量,在满足T=Cv的必要条件,企业能正常运转,但不能收回投资成本,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上述三种资源/储量的经济分类方案中,针对企业的每种经营状态,我们都能找出与之相应的财务描述公式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这种财务描述公式在建立与资源/储量要素间联系之前,在资源/储量的分类中尚无可操作性。我们知道,固体矿产的资源/储量是依据工业标准中的矿石品位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如果我们建立起财务描述公式与矿石品位之间的关联模型,就能和圈定矿体时使用的工业标准一样,对矿床的资源/储量重新划分和计算,进而完成对资源/储量的分类工作。因此,我们确定了资源/储量经济评价的基本原理:依据规范对资源/储量经济意义分类的定义,建立描述企业经营状态的财务描述公式与矿石品位之间的关联模型来完成对资源/储量的经济分类工作。

2、资源/储量经济分类的品位模型建立

2.1资源/储量要素与财务表达式之间的联系

1、矿山的年销售收入(T)

在可行性研究评价中,矿山的年销售收入=年处理矿石量×矿产品单价×矿石的综合回收品位×选矿回收率×(1-采矿贫化率),即:

T=Q·P·C·ε·(1-γ)

Q—年处理矿石量

P—矿产品单价

C—矿石品位

ε—选矿回收率

γ—采矿贫化率

2、矿山生产的年可变成本(Cv)

矿山生产的年可变成本=年生产成本+年上缴总税金,即:

Cv=Q·(S+F)

Q—年处理矿石量

S—吨矿生产成本,通常由单位矿石的采矿费用、选矿费用,冶炼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项目组成

F—单位矿石销售税金,由年上缴总税金/年处理矿石量求得

3、矿山生产的年固定回收成本(Cf)

设定年固定回收成本的目的是以折旧的方式每年从矿山的收入中收回一部分矿山的建设投资费用,在矿山服务年限内收回全部矿山建设的投资,保证资本金的安全。年固定回收成本=年处理矿石量×吨矿折旧成本,即:

Cf=Q·Z

Q—年处理矿石量

Z—吨矿折旧成本

吨矿折旧成本与矿山的建设总投资有关,计算公式为:

Z=

Ap—矿山生产建设总投资

Q—年处理矿石量

a—矿山服务年限

综合整理后得:

Cf=

4、矿山投资的回报—年净利润(Cj)

矿山企业的投资回报即年净利润=矿山的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固定回收成本,即:

Cj=T-Cv-Cf

要使企业不亏本经营,年净利润至少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对于企业自有资金投资的情况,年净利润≥矿山建设总投资×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②对于存在银行贷款的矿山投资活动,年净利润≥矿山建设总投资×银行贷款利率。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企业能正常经营,但是不能发挥资金的投资价值。企业的投资以盈利为目的,要满足企业对投资的回报要求,投资收益率不能低于行业基准收益率的基本要求,此时,满足投资回报要求的年净利润=年处理矿石量×吨矿利润,即:

Cj=Q·Cp

Q—年处理矿石量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近年,太钢取得了铁矿及煤矿的探矿权。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紧缺,为了太钢长远发展的根本,应对这些宝贵资源做好前期工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地质工作。我认为矿山地质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矿山建设和矿山生产能否正常进行。我就此,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1 矿山初建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与特征

1.1 矿山建设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

1)进行初建矿区或已投产矿山进一步勘探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调查,了解初建矿区或已投产矿山基本地质概况、资源储量规模,为矿山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2)分析矿区地质成因和矿床概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对于已投产矿山,还应掌握矿山的基础储量和资源量的分布情况。

3)在拟编矿山中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中,参与矿区经济效益评估工作,结合在建矿山重要设计方案的论证做相关地质详查以及勘探后对该矿区的资源储量进行估算。

4)矿山建设中的地质设计。进行初步勘探设计,明确勘探设计具体的方法与步骤。

5)为使地质勘探资料能尽量满足建设需要,进行勘探规划设计与矿山规划在建相互协调统一,对可采矿石的工业指标进行分析论证,并对影响在建矿山区域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对可采矿石进行采样后送相关单位进行可磨可选试验后,对矿石的可选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相应合理的选矿方法。并对相应的地质勘探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等。

6)在建矿山的现场指导工作。主要为在建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做进一步的改进,及时对地质工作的不足之处做进一步的完善,进行在建矿山勘探报告的编写,并进行相关地质设计方面的技术指导。

1.2 矿山在建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特征

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由地质勘探阶段过渡到生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地质勘探阶段所做的工作表现如下情况。

1)对现阶段的地质设计与要求,是在原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未完成解决的,而在建矿山阶段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为了合理确定露天矿境界或井下通风井位置,需对某些地段矿体的边界进行进一步的圈定;又如当所确定的首采地段控制程度不够或“三带”界线不清,需补加勘探工程,提高其控制程度和地质研究程度等。

2)继承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在地质勘探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不可能脱离已有的历史事实,基建探矿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继续和补充。其探矿方法和工程布置,必须受原勘探工程体系的制约。

3)生产矿山建设阶段,由于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或设计工作,对矿山规模、开采方式、采矿方法、开拓运输、矿井通风方式、厂址、选矿流程等重大方案,已有了一个初步设想或已经确定。此阶段地质工作的深度和要求,是以能否满足矿山建设和生产需求为准则。

2 在建矿山初期的地质工作

2.1 资源储量核实和在建矿山规划设计中的地质工作

1)工作目的与作用。

资源储量核查和矿山规划是为了掌握地质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最新的地质成果,及时对矿区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地质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资源调查的对象通常是已经完成详查或勘探的矿区,主要调查内容为:矿区交通位置与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矿区水、电、燃料、建筑材料供应及现场供应情况、资源储量与开采利用情况;开采矿体的地质构造情况;可采矿体的物质成分、特性及加工技术性能;矿区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地质工作任务、方法及成果、下一部工作计划;地质储量与矿床远景评价。最后进行矿区资源条件与建设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对矿山建设的建议。

3)矿山建设规划中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矿山建设规划中的地质工作,除应包括地质资源调查的各项内容外,还必须包括下列内容:为工艺专业提供经审定后的地质资料,包括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矿石成分、矿床储量、水文地质条件。

2.2 在建矿山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探指导在建矿山过程中的工作

在建矿山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是在专业地质人员详查的前提下进行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只是对矿山建设的重大方案进行比较,提出矿山建设的概略蓝图。项目建议书主要是阐明项目建设的根据和必要性,以及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此阶段的地质工作内容较简单,地质工作的深度及广度较浅。

2.3 在建矿山的地质工作对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情况

在建矿山的地质工作对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情况为:对地质勘探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矿石资源储量进行分析评价;对矿区的地质地形图和各勘探线的剖面图及其它相关图件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绘制;用垂直断面法对各剖面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在剖面图的基础上进行水平分层图的绘制,并对水平分层图进行资源储量估算,估算后与剖面所估算的资源储量进行比较,确定估算资源储量的准确可靠程度。再利用三维立体软件建立矿块的立体模型,进一步分析矿体的形态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规划采矿设计,同时对矿区内开采矿体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做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

2.4 在建矿山的具体规划与地质勘探报告相结合

在资源核实和在建矿山具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要同地质勘探部门相结合,对矿区地质勘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按照地质勘探规范要求,将影响矿山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为矿山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依据。地质部门应客观而及时提供有关地质资料与成果,从而促进矿山建设项目及时列项,带来优化的社会效益。

1)勘探决策的结合。

矿床是否值得勘探是个重大决策问题。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品位高、规模大、开采技术条件和加工技术条件简单、建设条件好、市场需要的矿区转入勘探。如果存在某些重大不利条件,将会造成矿山生产在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效益不佳。

2)勘探工作布署的结合。

对矿区内勘探对象和勘探范围的确定、勘探分段分期及勘探顺序等,应与开采范围、开采顺序、首采地段相一致。埋藏浅的矿床,应满足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需要。在主要井巷工程或露天境界和工业场地附近,要布置重点工程,对矿体和地质构造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做出工程地质评价。高级储量的位置应位于首采地段。如勘探工程布置不当,也同样会影响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3)勘探深度的结合。

合理确定勘探深度是勘探设计的重要内容。一般要求是对延深很大的矿床,其勘探深度一般在,600米左右。但实际上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和空间分布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

4)勘探巷道具体位置的布置与矿山开采相结合。

在满足地质勘探的前提下布置具体的巷道位置,目的是为矿山开采所利用,一般要做到“一条巷道多方面所用”。巷道的开拓及(台阶)储量和涌水量计算,其标高应尽量与设计标高一致。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进行大口径抽水试验或在矿床开采前需进行矿床超前疏干时,应尽可能将大口径抽水试验与矿山超前疏干结合进行,以节约投资。

5)矿石类型划分中的结合。

矿床的矿石类型繁多,如划分过简与采选工艺流程不符,则满足不了设计和生产的需要;如划分过繁,不仅增加了人为的复杂性,而且不便使用。为此,应根据采矿的可能和选矿工艺的需要,本着尽量“简化”的原则进行矿石类型的划分。

2.5 对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的评审

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矿山设计的质量。因此,必须在设计之前对所依据的地质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审的应从矿区具体的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布置勘探钻孔是否满足地质技术指标的要求,评价勘探钻孔质量的优劣,对整个矿区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能否满足矿山设计与建设的要求,是否符合储量规范的规定为准则。

2.6 储量计算工业指标的研究

矿产资源工业指标是划分矿与非矿的标准,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依据。所以,合理确定储量计算工业指标,必须符合矿床地质特点,既能满足国家对该种矿产的需求,又能保证矿山企业有足够的利润,以便为国家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是矿山建设前期设计准备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设计地质工作内容。

2.7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目的是较准确可靠地探明矿山在建情况和矿区具体开采位置的矿山工程地质,以便进一步搞清楚在建矿区可能影响施工的地质灾害与隐患,确保在建矿山安全有序进行。主要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矿山正建设中的采、选矿厂房的选址和地基处理、尾矿库的库基及库肩、通往采场公路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等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工作。

2)要实地到施工中的井巷,硐室(正开采的矿石采场)了解该地段的工程地质简易程度,进行工程地质资料整理。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在非洲大陆的尼日利亚三角洲地区,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贫穷,剥夺了该地区数以千万人的基本人权,生活在尼日利亚三角洲的人们饮用的水、能食用到的鱼都是被石油或其他有毒物质污染的,以至于组织在其报告中称石油是这个地区的“资源诅咒”。

如果从尼日利亚的石油联想到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移山”采煤,人们很容易看到这两者之间存在可怕的相似之处。

美国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但也存在贫困落后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区就是其中之一。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美国主要的煤炭产地。

但是,煤炭开采除了为该地区带来工作机会、税收收入和其它经济利益外,还为它带来了超过以往4倍多的矿工死亡率。

一份名为《阿巴拉契采煤区死亡率:统计学生命价值的丧失》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煤炭对该地区而言与其说是一种“福音”,还不如说是一种“诅咒”。

人力成本大于经济利益

该报告的合著者、西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员迈克尔・汉崔克斯认为“煤炭开采经济并不是优势经济”,他同时也提出煤田经济圈实际上是全州、全地区甚至是全美国最薄弱的经济环节。

汉崔克斯表示:“如果我们严肃对待发展一个强大的经济,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不依赖于煤炭的经济。在整个阿巴拉契亚,生活在没有煤炭开采业务的县的人民比在采矿县体验着更好的健康、更清洁的环境和更大的经济繁荣。”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每年煤炭产业仅仅为阿巴拉契亚地区带来80多亿美元的收益,然而每年因矿场劳工过早死亡造成的人力成本损失,保守来估算就高达420亿美元。

这项报告在研究计算该地区经济利益时了解到,阿巴拉契亚地区煤炭矿工的数量在1985年到2005年期间从122102人减少到了53509人,这主要是由于开矿技术中机械应用水平的提高,比如矿场采用的“移山”采煤需求的矿工数量要少于传统的地下采煤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将山顶“切除”就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采煤的一种主要形式。很显然,削了山顶建煤矿是为满足国家日益增长能源需求所采取的一种低成本做法,但此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无法计算的。

通过将山顶削平,矿工们可能挖到的煤层。多余的山顶碎片则经常被倒入周围的峡谷,影响整个分水岭地区――一直延伸到切萨皮克湾。迄今为止,阿巴拉契亚山脉已有数百平方英里区域被夷为平地,其结果是河流惨被污染,同时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该报告的结论是,阿巴拉契亚地区煤矿开采经济中的人力成本要超过它所获取的经济利益。阿巴拉契亚一些地区对煤炭开采的依赖性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经济政策:煤矿被开采是因为它存在并且被需求。然而,如果对该项资源的依赖已经不再符合当地人口发展的最大利益,那么它完全可以被其他新的经济政策取代。

该研究报告还指出了几种可能的替代性就业机会: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地热和水电等新能源开发;可持续性伐木业;小规模农业;户外运动或文化旅游业;科技产业和生态系统维护产业等。

汉崔克斯前期曾调查发现,阿巴拉契亚地区矿工过劳死亡数量远远高于其它县区。他的这份报告就是建立在先期研究的基础上。他所撰写的其它那些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报告发现,产煤县区的居民更容易产生多种身体健康问题,罹患慢性心脏病、肺病和肾病甚至肺癌几率更高,这最终造成了该地区过量的早死亡人数。

这项最新的报告仅仅是做了一项因果联系,认为“尽管在煤矿开采活动、社会经济劣势与过早死亡率之间存在很大联系,但是还不能确定是煤炭开采造成了所有这些问题”。汉崔克斯今后将就其他可能的致病致死因素作进一步研究。

政府补贴大于回报

除此之外,在美国肯塔基州进行另一项新的研究则发现,该州用于支持和补贴煤矿产业的公共资金甚至比州政府在该行业所得的年收入都要高。2006年,这项支出超收入的差额就达约1.15亿美元。

这项调研是由MACED(山区社区经济开发委员会)开展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煤炭产业处于消耗多、回报少的境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该行业为州政府创造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同时,所造成的相关成本也同样巨大。

举例说明,肯塔基州针对煤炭行业的公共资金主要流向包括:缓解对交通路政体系造成的压力;对环境和健康、安全影响的监管;提供各种税收优惠和补贴;矿工培训;对行业开展调研;在公立学校开设煤炭行业专业教育;补贴煤炭产业雇员。

煤炭行业对州政府形成的这种高成本负担,很大程度上与该行业目前的经济地位有关。煤炭行业曾经是肯塔基州最主要的就业需求部门,但就业岗位不断大量减少,目前该行业的就业率仅为全州的1%。在那些煤炭行业占主要就业率份额的县区,采矿业的就业比率占到了3%到23%,但那些县区还挣扎在高达37%的长期高失业率和贫困率的泥潭。

该项报告还预测了肯塔基州煤炭产业未来前景黯淡。不仅是因为与美国西部的煤炭产业相比,该州的煤炭由于高生产成本而销售并不理想,同时也因为随着可回收煤炭的枯竭,政府有意持续减少煤矿产量。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范文第6篇

为推进政务公开,规范矿业权价款评估委托,根据《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8]174号),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设立矿业权需要进行矿业权价款评估的项目,应按矿业权审批管理权限由国土资源部或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采用公开公平公正方式选择和委托有矿业权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承担。

二、对拟以竞争方式出让矿业权的矿业权价款评估,所需地质资料应按矿业权审批管理权限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给受委托的评估机构。

对拟以协议方式出让矿业权的,由矿业权申请人申请矿业权价款评估,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有相应勘查资格的地勘单位按现行规范和规定编制的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二)报告编制单位的地质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承诺书;

(三)经备案的矿产储量评审意见书;

(四)根据评估需要,探矿权价款评估还应提供有地质勘查资格的单位所做的后续勘查设计。采矿权价款评估还应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煤矿建设项目核准文件等。

评估所需其他必要资料由承担评估的机构补充收集。

三、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门户网公告已完成评估资料准备的矿业权价款评估项目(以下简称“评估项目”)和以下信息:

(一)拟委托评估项目的基本信息及评估费;

(二)对评估机构资质、专业条件、评估业绩、从业信用记录和评估报告质量评价记录的要求。

四、符合前述三(二)要求的评估机构在公告后5个工作日内,按公告要求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书面材料,报名材料一次报送齐全的为有效报名。

五、报名截止日后3个工作日内,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公布有效报名机构名单和公开选择评估机构的时间、地点及程序。对公布的有效报名机构名单有异议的,可在4日内提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实解决。

六、名单公布5个工作日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公告的时间和地点以摇号等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择评估机构,并于当日公告选择结果。被选定的评估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评估合同书(基本格式见附件)。被选定的评估机构若放弃承担评估项目,应在公告后的3日内书面告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被放弃的评估项目延至下次选择评估机构承担,或在公开选择评估机构时选出候补机构接替承担评估。

七、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现评估机构报送材料不真实者,应取消其当次参加公开选择的资格和结果,或终止已委托的评估,记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八、被选定的矿业权评估机构应按有关规定组织评估,按合同要求按时提交评估报告。

九、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委托合同书、公告及有关规定对评估报告进行合规性审查、公示、验收和备案。

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备案的评估报告按合同书约定支付评估费后,双方即完成评估合同的履行。

十一、出让矿业权时的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支付评估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财综字〔**9〕7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4〕97号)研究制定本辖区一定时期内的矿业权价款评估付费标准。评估付费标准的测算应根据《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计价格〔**9〕2255号)考虑评估对象的基本需要工时、成本、法定税金、合理利润、项目的复杂程度及责任和风险。评估付费标准不应与评估结果的数值联动,也不能引导压价竞争。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并制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该通知实施以来,对于贯彻矿产资源法,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源头管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多年来,随着矿业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方式的规范化不断推进,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认真总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现状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方式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新要求下,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写与改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是采矿权人取得采矿许可证前置条件,是国家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源头管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主要手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拟开采矿山从技术、工程和经济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多方案比较,确定资源的利用方案、产品方向、利用率及效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从矿床开采、采选工艺、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废”处理等方面提出可行方案,为矿山企业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对资源的科学利用进行综合论证,量化各项生产经济指标,为政府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实施监督提供重要依据;三是提供矿业权评估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效实施矿业权有偿授予,维护矿业权公平交易的主要依据。

二、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和对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过简或缺失

根据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要求,开发利用方案重点对资源储量利用、产品方向进行论证,并从矿床开采、采选工艺、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方案,来实现已确定的资源利用目标,要求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并提供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编写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相同,技术经济评价环节稍低于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当前,除国家项目和外资项目外,大多数矿山企业都没有对矿山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某种意义来讲取代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但是,较多时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对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和技术经济评价仅是一笔带过或缺失。由此导致方案矿山建设规模、设计利用资源储量的确定等都缺乏充分的理由。另外,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作为矿山企业宏观决策依据,自然要对资源如何利用、怎样发挥最大效益、如何合理地建设矿山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依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山企业实施监督,比如根据项目投资额的大小确定矿山企业最小注册资金等,都必须有经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数据。由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时对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和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是必要的。

2、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模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虽然主要是对资源的利用、开发效益、产品方向进行重点论证,对资源的开采方式、工艺、矿山安全、设备选择等只是一个宏观设想方案。但初步设计、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或开采设计与安全专篇均是在开发利用方案已确定的前提下,对资源的开采方式、工艺、矿山安全、设备选择等进行综合设计。根据矿山安全相关要求,矿山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对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不明确,而初步设计等提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出现较大改变时,必然会影响到矿山企业按照方案实施,返过来必须重新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另外,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的投入应作为矿山投资的一部分进行估算,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对此未作明确要求,由此,较多方案在编写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时较为模糊。

3、“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合理性论证不够严谨

地质报告提交资源量一般分为经济基础储量、边际经济基础储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内蕴经济资源量。方案编制过程中往往不加分析论证,对地质报告提交经济基础储量、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和内蕴经济资源量全部作为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利用或依据设计规范对内蕴经济资源量进行可信度系数调整后加以利用(《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露天矿设计规范》和《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均对此作了相关规定)。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作为矿山企业宏观决策和政府管理部门实施监督依据,对内蕴经济资源量全部作为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或进行可信度系数调整后加以利用,显然是不够严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替代,自然要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出经济评价,在对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同时自然确定了矿山资源量的经济类别,由此,对内蕴经济资源量的利用与否应该在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评价后加以确定,属经济的、边际经济的加以利用,属次边际经济的就不采用。

4、矿山建设规模过于注重委托方要求

合理的矿山建设规模是根据具体矿山资源储量规模、矿床赋存条件、开拓运输方式、采矿方法、工艺流程、设备和市场等条件,综合考虑投资、生产成本、矿山服务年限、投资回收期、矿山就业人数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确定的。特别是露天矿山,在产品堆场能够满足要求情况下,开采技术条件和市场因素对矿山生产规模的制约大大降低,设备选型、折旧与矿山服务年限成了确定矿山建设规模的主要因素。

然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时往往注重委托方要求,未对矿产品市场进行有效调查,忽略了设备利用率和人工效率,随意确定矿山建设规模,甚至为了降低方案的行政管理审批级别与编制资格级别降低矿山的设计规模。特别是露天建筑石料矿山的方案编制时,往往会人为的将矿山建设规模定在略低50万吨/年,甚至出现小数点后两位数的设计生产规模,而从主要生产设备的产能考虑,显然是不最合理的。从多年的矿产储量动态监管情况反馈,较多的建筑石料矿山产能远远大于设计的生产规模,当然这样的方案是不切实际的,也无从谈起指导矿山生产了,更不要说为政府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实施监督提供重要依据和提供矿业权评估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效实施矿业权有偿授予,维护矿业权公平交易了。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的改进

1、增加“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章节,加强技术经济评价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不但技术上要可行,而且经济上必须合理。建议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中增加“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章节,对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编写内容和工作深度作出规定。根据基建工程量、设施、设备、占地等估算矿山建设投资,计算年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和投资总额、投资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还本期限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初步可以判断项目经济上是否可行。从而进一步论证方案确定的生产规模、设计利用资源储量等指标是否合理。

2、增加“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章节,明确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

建议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增加“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章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阶段就应根据矿山建设条件及生产特点,分析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应配套的安全设施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3、加强矿山现状研究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提高开发利用方案的合理性

矿山建设规模、矿产品方案矿床开采、采选工艺、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废”处理等方案的确定均与矿山现状和矿产品需求相关。只有对矿山现状和矿产品需求充分了解后,才能提出符合矿山实际、合理可行的相关方案。

4、严把编制资格审查关,通过各种渠道的组织培训,提高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的专业技术;严把方案审查关,提高开发利用方案质量。

四、总结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实施已有十多年,随着矿业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方式的规范化不断推进,特别有是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实施以来,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应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中增加“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和“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章节,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使编写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真正成为矿山企业宏观决策、政府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实施监督和矿业权评估重要依据,成为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指导矿山有序、高效、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主要技术性文件。

矿产资源的开采事关社会、环境、资源、安全等公共的利益。地矿行政管理、方案编制与评审的部门要切实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要有科学、客观、公正地态度去编制与评审开发利用方案;对采矿权人来说,开采必须走规范化、集约化、科学化的路子,实实在在的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去实施开采,以保证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资源、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矿产资源研究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件报告 煤矿勘探 操作流程

煤矿勘探工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前期工作以详细的地质报告为起点,以正式的施工建设为终点。后期自然就是以施工建设为起点,以项目完成为终点。

一、前期工作中的文件报告

在煤矿勘探工作开始前,我们必须要对勘探区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作出具体的调查报告,备注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这是煤矿勘探工作的一个必要流程,可以有效应对施工中出现的突况。

1、《矿井选择可行性研究报告》[1]

报告中要包含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文件、咨询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的评审,还要包括建设用地的地质研究报告。这个地质研究报告中要指出勘探区的地质条件,评估队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当地的环境,工程中供电系统和地下水的开采的方案介绍,勘探过程中对地质层的破坏,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应该有整个勘探地区开采的草图。另外土地勘测部门要勘测地界,在此基础上进行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的评价。

2、《矿井地质勘探报告》

这个报告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确定首采区的具体范围,并将这个区域内的矿种以及储量做一个评估。通常采用的格式为表1。

表1

在进行矿井地质勘测时要考虑矿区范围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概况。

二、后期工作中的操作流程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准备施工了,首先要制定年度施工网络、施工计划; 然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 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消防、环保”同时落与“工期、质量、投资”三大控制。施工完成后,下一步需要做矿产竣工验收工作。矿产竣工需具备条件有:

① 矿井上下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等主要生产系统已按设计建成完工,安全设施有保证。

②装备完成具备生产的条件,并能保持正常生产接续进行;

③安全管理机构机制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完善健全;

④为确保技术问题,矿长需具备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他入井人员培训合格

⑤矿井已建立矿山救护队或者已经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书。

⑥作出建井地质报告。

确定工程竣工所需要的条件都具备后,下一步需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确定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安排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制定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其他规定事项。联合试运转方案要实行需要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联合试运转的时间应不少于1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联合试运转结束后需要写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经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签),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包括:①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报告;②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③提升、排水、通风等主要生产安全设施与装备的检测、检验报告;④联合试运转的效果分析;⑤今后有关生产安全的建议;⑥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总结报告完成后,下一步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安全、环保、消防等专项验收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然后申请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若项目建设所提供的各种材料与煤炭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相符合,此项目便可正式投入生产,进行项目建设审计,举行投产仪式。

三、对一些特殊地质情况的处理

矿井地质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程都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进行矿井煤矿地质勘探,需要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2]

煤层稳定性的评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Km)为主,煤厚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及中厚以上的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其参照指标见表2。

通过对矿井开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研究(包括 沉积、构造、煤厚、顶底板岩层稳定性、瓦斯等)建立地质条件数据库,通过对地质异常体 (如断层、陷落柱、煤层变薄带、火成岩等)的预测预报研究,建立预测评价软件系统和地 质信息处理系统[3],为综采设计、设备选型、预测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效率提供地质数据和分析 判断,采用井上与井下、地面与钻孔、巷道与巷道、钻孔与钻 孔、巷道与钻孔、上层 与下层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地球物理、地质参数,提高探测精 度和综合解释能力,查清影响综采综放的各种地质异常情况,形成地面、采区、工作面及 巷 道 配套技术,为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4]

参考文献

[1]《煤矿地质学》(李增学主编)

[2] 徐红;;地质工作是煤矿安全的基石[J];西部探矿工程;2006.7

[3]曹代勇,周云霞,魏迎春;矿井地质构造定量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煤炭学报;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