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我国逐渐普及,术后院内康复训练也引起足够重视,其方法也日渐完善,但对术后患者出院后院外功能康复训练的指导方法,尚缺少文献报道。为此,作者将2004年6月~2006年5月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整理出一套有益于促进康复训练效果的髋关节置换术后院外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方法,为日后对该类病人推广院外关节功能康复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6年5月在本院的髋关节(全髋或半髋)置换术后患者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55~85岁,平均70.8岁。住院时间16~48 d,平均24.5 d。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关节置换且为单髋置换,全髋置换18例,半髋置换42例。排除年龄55~85岁以外的患者或合并老年痴呆、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严重心肺疾患、肿瘤及精神病患者,不同意配合进行观察或家属本市外患者。骨水泥固定假体32例,非骨水泥固定假体28例。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采用病人出院日期先后顺序排列编号法,将60例行髋关节(全髋或半髋)置换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单号为院外关节功能康复指导组,双号为对照组。

1.2.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均在静脉-吸入全身复合麻醉下进行,采用改良后外侧切口,术中证实假体稳定,术后X线片显示假体置入位置良好。

1.2.3 院外髋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方法

1.2.3.1 心理康复指导方法 由于本组病人多为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害怕关节脱位而不敢活动,心理压力很大,而有的患者性情急躁,不循序渐进地锻炼,容易出现意外而前功尽弃。上门访视的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原因和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家庭环境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将术后的各项护理要点,特别是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结合本科制定的锻炼图文小册向患者详细的说明,并了解患者是否按照制定的康复计划实施,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康复效果,指导和协助完成锻炼,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树立其康复信心,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使其主观能动地参与机能康复的锻炼,正确、愉快的接受和配合各种康复训练。

1.2.3.2 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方法 出院后至术后3个月内。(1)肌力和关节活动训练 肌力和关节活动训练包括抬高臀部运动、腿伸直抬高运动、侧卧外展、俯卧后伸及屈髋关节、伸髋关节、髋关节外展,屈髋屈膝下蹲等运动的训练。具体锻炼方法是:收缩臀部肌肉或健肢支撑床做抬臀运动;主动或被动抬高患肢,并逐渐增加角度;侧卧位外展时将患肢与身体同时转为侧卧,并在两腿间夹一厚枕;站立位屈髋练习时,双手扶双拐健侧单腿站立,身体纵轴与地面保持垂直,患侧屈髋屈膝,屈髋以90°为;伸膝练习时,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加强股四头肌肌力;加强臀中肌肌力时,患侧髋关节外展以40°为限;上述锻炼时,患髋屈髋勿>90°,勿过度内收、内旋,预防假体脱位。应持续缓慢地进行,控制运动量,注意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活动后如果感到肌肉酸痛、僵硬,关节持续疼痛和肿胀,表明练习强度过大。(2)上下床指导 指导患者利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支撑自行上下床的方法并做动作演示。患者不能自行上下床时指导家属协助。下床时,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双手支撑床面,屈曲健肢,患肢保持伸直位,移动躯体至床沿,健侧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

1.2.3.3 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重;注意保暖,注意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补牙、拔牙前要用抗生素,任何手术前也要使用抗生素,以防细菌血运传播造成关节感染[1];避免不良姿势更衣(穿裤子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伸髋屈膝进行)、穿鞋(穿无需系鞋带的鞋,鞋底宜用软胶,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滑的拖鞋)。日常生活不宜坐矮凳,坐低软的沙发,跪姿、盘腿坐等,除吃饭会客外,坐凳不宜超过30 min;还注意不要过度弯腰拾物,3个月内侧卧时应健肢在下两腿间夹枕头。日常活动可视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散步,骑车,跳舞,游泳等。爬山、爬楼梯、跑步有损于人工关节,建议不做或少做。对高龄老人,作者嘱其拄拐杖时尽量不单独活动,弃拐杖后外出时尽量使用手杖,这一方面是自我保护,另一方面是向周围人群作暗示,以防意外。

每次上门家访由住院时的责任护士负责收集资料并做好记录。指导组病人从出院日起每月由专人负责采用上门家访、电话随访、定时回院随访等方式指导功能康复训练一次,对照组不具体指导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组病人于出院后1周内通过电话随访了解病人回家后对出院时给予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的依从性情况以及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病人或家属提出的问题通过电话能解决的就通过电话解决,不能解决的或由专人负责上门访视或回院随访给予示范指导。根据病人不同的康复阶段、不同的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1.3 置换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60例患者出院前日或当日均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价每位患者出院时置换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4个方面,总计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重新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测定关节功能康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病人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使用均数、标准差和t检验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结 果

见表1。 表1 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

3 讨 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康复训练知识及护理知识,出院后,康复时间长,护理问题多,因而常因护理知识缺乏造成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不全或发生其他并发症。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运动是必要和可能的,医生应同他们讨论参加运动的益处、风险及技巧,并针对每名患者具体情况推荐合适的运动[2]。功能锻炼应遵循个体化、渐进化、全面性三大原则[3],总结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体现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负重与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4个方面,其中肌力训练是该手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4]。通过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因人而异有效地解决患者出院后康复知识、技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护理支持不足的困扰,及时了解存在问题,针对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使患者恢复体力,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扩大,术后并发症降低。而且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也得到连续的、系统的、全面性的康复训练指导,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从本研究来看,院外关节功能康复指导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均得到专业护士较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因此出院时髋关节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组病人从出院日起每个月由专人负责通过定时随访、电话随访和家访等方式,评估病人的心理功能和机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院外功能康复指导,而对照组未进行院外功能康复指导。6个月后重新对两组病人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两组间Ha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手术疗效的好坏不但与手术技术优劣有关,还直接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康复指导、患者的积极参与有关,只把手术成功单纯寄托于手术技术,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术后应有的疗效以及恢复患者应有的功能。患者的积极参与与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到位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张桂华等[5]的调查表明实施家庭康复指导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出院后因信息中断在康复过程中所处的盲目状态,通过训练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患肢肌力,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童丽利等[6]的调查发现社会支持与患者的康复呈正相关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术后的康复也越快。在访视中发现本组少数患者术后在心理上一直认同“患者”这一角色,而不积极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人,认为只要手术成功,自然恢复髋关节功能。通过访视护士的心理疏导,家人、朋友的关心、爱护及支持,使患者感到时刻被关爱,养成了良好的健康行为,促进了心理康复及机体康复。因此,作者认为髋关节置换术后除加强肢体功能恢复外,心理康复也很重要,同时应充分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给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81-287.

[2] 熊 伟,李 锋,夏仁云,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运动恢复的医患调查[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28-130.

[3]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5-227.

[4] Belisa JA.Rehabiltation medicine[M].3rded.New York:Lippirr Cott.Raven Publisher,1998,1677-1693.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颈椎骨折 前路手术 围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64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颈椎骨折病人实施颈椎前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患者96例,男81例,女15例,年龄18~58例,平均35.5岁。本组均为外伤引起骨折或伴有脱位。交通事故63例,高出坠落33例。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因手术风险高,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因而较难接受手术[1]。②训练:指导患者在颈部制动的情况下,入院后即开始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防止术后排便困难,减少术后因使用导尿管而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和长时间卧床引起的便秘,并指导练习卧床进食,防止出现呛咳现象。③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练习吹气球等训练肺功能,提高有效通气量,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④皮肤护理:入院后即告之病人禁用热水袋或热水瓶等,以防止烫伤,如需用冰袋物理降温,应用毛巾包裹冰袋,并每5~10分钟更换位置。⑤皮肤准备:术前1日将头发、胡须全部剃除。同时备好髂部皮肤,以备术中取髂骨所用。

术后护理:①护理:病人术后即给予颈托或围领,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部过伸或过屈,根据患者病情,可2小时平衡翻身1次,夜间为不影响病人休息,可3~4小时平衡翻身1次,不宜翻身时可定时给予抬臀按摩受压部位或气垫床,以预防压疮的发生。②呼吸道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如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呼吸道是否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并给予雾化吸入。③引流管护理:切口一段放置引流管,术后应妥善将引流管固定于床边,防止扭曲,受压,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和颜色,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有无颈部增粗,呼吸困难等情况,应警惕渗血形成血肿的可能,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康复训练指导:①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蔬菜,防止便秘;吃橘子,喝桔汁,口服氯化钾;空胶囊内装食用盐,2粒/次,2~3次/日,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引起的低钾低钠等症状。②功能锻炼指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强直,废用性萎缩及褥疮的发生,鼓励病人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功能锻炼应贯穿于住院全过程和出院后恢复期。③排尿功能训练: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患者排尿功能障碍,常需给予留置导尿管,应妥善固定尿袋,给予夹管定时开放,以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天必须进行会阴护理,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是膀胱充盈时[2]。

讨 论

颈椎骨折病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截瘫,且由于颈椎前路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为了减少患者残疾,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护理人员对病人和家属的康复指导十分重要,应足够重视,使病人及家属明确康复训练的意义,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和方法,对病人的合作与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患者的身体水平,个体活动和社会参与水平上的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参考文献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4.8±10.6)岁,患病部位:左侧14例,右侧7例。对照组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5.3±9.8)岁,患病部位:左侧12例,右侧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依从调查表、膝关节评分标准(VAS)两组患者训练依从性、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干预

2.1术前应教会患者行股四头肌静力训练,直腿抬高及踝关节主动运动的方法,并说明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此外,还应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助行器,为术后扶拐行走作准备。

2.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4~14天:患者的疼痛已明显减轻,此时,康复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膝关节的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应达到0~90 o以上。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被动运动。有条件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机)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方法为[2]:术后第4天开始每天连续使用6~12h,开始伸屈范围在0~45o。以后每天伸屈范围增加10 o,出院时应达到95 o以上。CPM训练强度和频率可逐渐增加,对早期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不使用CPM机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床上膝关节屈伸活动、床边膝关节屈伸锻炼、床上侧身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下床站立下蹲锻炼,此项康复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6周:主要进行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同时,保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主要方法为:患者坐在床边,主动伸直小腿多次,循序渐进;患者坐在床上,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主动伸直,逐步过渡到站立平衡训练及渐进负重训练。

2.4心理干预 患者术后常因切口疼痛而拒绝医务人员的功能锻炼指导,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耐心指导和肯定,使患者自觉的进行练习。每日评估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程度等,同时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下一步康复计划,以利于出院后患者继续进行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应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患者克服困难,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3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V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康复训练;指导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12.91[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正常的膝关节由于正常解剖结构被严重破坏(多为膝关节病/炎引起)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及活动时很疼痛,医生根据病情可能会考虑通过手术方法去除坏损的关节,把给过精密设计和制造的人工膝关节来换去原来病损的膝关节,这种手术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由三个部件组成:一是股骨假体,二是胫骨假体,三是髌骨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要早期行康复训练指导,以预防膝关节周围组织水肿,粘连。否则手术效果会事半功倍。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45例膝关节进行置换,早期适时的康复训练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7例,女38例,年龄58-76岁,平均67岁,左膝,28例,右膝,13例,骨关节炎13例,类风湿关节炎30例,损伤性关节炎2例,双膝关节11例。

2 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多数因膝关节疾病引起疼痛,不能耐受才来手术的,心里期望值很高,高龄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往往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产生康复训练欲望低下,缺乏主动性。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让患者明白,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一半在于精湛的手术,一半取决于病人的努力。鼓励患者稳定其情绪,调动积极性,使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2.2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1-3天),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术后伤口处放置引流管,保持负压,观察引流的性状,量,色泽。随时和主管医生保持联系,沟通。调节负压的大小。避免血肿的发生,24-72小时内拔除。在休息时膝关节保持伸直位,避免膝关节睡着时的弯曲状影响到手术康复训练的效果。

2.2.1术后第一天,.被动活动患者屈膝主动性差的,开始应用CPM机被动运动,每隔1-2小时锻炼3-5次。初次活动范围为0℃到45℃,共练6-8小时,以后每隔一天增加活动范围5-10℃,出院前至少达到105℃。做CPM训练时要尽量放松,不要绷紧腿部肌肉以免受伤。主动活动[1] 股四头肌锻炼:绷紧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10分钟内完成20次。[2]直腿抬高:延续〈1〉的动作,并将下肢抬离床面,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3] 屈伸踝关节:慢慢的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直使脚背绷直。每次做2-3分钟,每小时做2-3次,持续做从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而且使小腿及膝部肿胀消退为止。[4]旋转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5] 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患者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直到患者感到大腿肌肉有些疲劳。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活动膝关节,避免膝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影响手术效果。常规雾化吸入,鼓励排痰,以预防肺部感染,嘱患者多饮水,多食粗纤维和多维生素类食物,防止便秘。

2.2.2术后4-14天:(1) 床垫支持下的屈膝锻炼:把足部在床头滑动,使膝部曲到不能再屈为止,在最曲的位置,维持5-10秒钟,重复多次,直到感到腿部疲劳或膝能全曲为止。(2)坐位支持下屈膝锻炼:坐在床旁或坐在椅子上,使大腿有依靠,把健足放于手术足后跟处作支持,慢慢屈膝,至到最曲为至,然后维持5-10秒钟,重复多次,直到感到腿部疲劳或膝能全曲为止。(双膝置换的不适用)(3)坐位无支持下屈膝锻炼:坐在床旁或坐在椅子上,尽量屈膝一直到足部可放在地上,把上身尽量前倾,以增加屈膝度数,维持5-10秒,再伸直膝部,这动作可重复几次,直到腿部感到疲劳或膝部可弯曲为止。

2.2.3术后14天以后进一步的锻炼

(1)有支持的屈曲膝锻炼:仰卧位,把一块毛巾包在踝部的前面,由双手抓住,屈膝时逐步柔和的拉紧毛巾,向后拉来帮助屈膝的度数,维持5-10秒钟,重复数次,直到疲劳。

(2)站立位屈曲膝锻炼:在步行器、拐杖或墙壁帮助下直立后伸屈膝到极限,然后维持5-10秒钟,在伸直膝部,先使后脚跟着地,然后在曲,重复数次,直到疲劳。

(3)有助力的膝部锻炼:可在踝部加少许重量在做〈2〉的锻炼,一般在术后在4-6周进行,先用一磅到2磅的重量,逐步增加重量直到恢复力量。

(4)使用锻炼自行车座,调整车垫位置直到伸膝位时,逐步刚刚够及踏脚。先向后踏,感觉很舒服时,在向先踏,逐步增大脚阻力(约4-6周后),每两日一次,每次向前踏15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

(5)靠墙膝部锻炼可背靠墙壁,逐步下滑,甚至膝部能屈曲,在站立,重复动作,每次5-10下,每日两次。

(6)锻炼的疼痛与水肿:锻炼活动后,可能会有疼痛及水肿发生,可用冰袋包于毛巾中冷敷,在抬高患肢。

(7)正确应用拐杖或助行器的方法:使用时首先要在直立时感到舒服及可维持平衡,然后先把助行器或拐杖前移少许距离,在把手术膝伸直向前移动,脚跟着地,身体在前移时,膝部及踝部弯曲,整个足部可平于地板上,膝部及髋部会屈曲,向前移动开始下一部的步伐。

(8)上下楼梯,开始要用扶手支持,每次只跨一阶,楼级距离不要大于14厘米,上楼下用健足,下楼先用患足。

(9)术后家中的需要:一座椅,座便器和楼梯上安装可靠的扶手二把马桶升高③浴室准备可靠的把手和椅子四座椅上准备一个舒适的垫子,有安全的靠背和扶手,准备一个脚凳,以便患肢休息。伍穿衣棒、穿袜帮助器,和一跟长柄鞋拔,穿脱鞋袜时,不要过度弯曲膝关节。

3 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按HSS膝关节平分标准,优:任何时候均无疼痛,完全能对抗阻力,屈膝无畸形,行走直立无限制,稳定,能上楼梯,活动度好38例。良:行走时偶有疼痛,能部分对抗阻力,行走2500米-5000米,能上楼梯但需支具,屈膝小于5度,轻度不稳0度-15度,活动可7例,差:不能行走的无。

4 讨论 对于膝关节手术的病人只有精湛的手术技术加上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才能使患者的关节恢复有效的功能,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以上综合的术后康复训练指导,是很有效的方法结果满意。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戴闽.实用骨科治疗与康复[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苗凤珍,韩淑杰,王凤霞.膝关节置换术后[J].骨科疾病护理健康 ,2006.1(1):218.

[3] 王青,陶松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J].临床骨科杂志,1999.2(4):268.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进行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程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我们将护理服活动的健康教育内容以临床路径的形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病人和家属积极主动配合,参与治疗护理工作并在住院期间给予及时评价与反馈,收到满意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病区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7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男性17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8岁。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伴脱位畸形5例),对照组37例(男性15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6岁。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伴脱位畸形5例)两组病人均无手术禁忌症(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髋部的化脓感染,神经肌肉疾患影响髋部肌肉运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方法、给药方法、治疗原则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在手术前,安排一个时间段由责任护士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康复训练方法。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自行设计路径表:将健康教育分为五个阶段(入院阶段、手术前一天、手术当日、手术后2~14天,出院时),同时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教育实施、评价,应用于健康教育中。由责任护士按照路径表的内容每天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主管护师、护士长按照路径表的参考时间定期检查,了解病人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定期组织健康专题查房。病人出院前进行总结评价,并发放指导卡及建立电话随访制度。

负性心理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共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项目,依据每个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率,分四级评分,≥50分为负性心理控制差,<50分为负性心理控制较好;健康知识及康复训练技巧的掌握程度,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评价,问卷中含相关问题10项(包含康复训练技巧的实践4项),能准确回答及实践5~8项者,评估为优良,准确回答及实践少于5项者为差;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包含满意、不满意;住院天数按不同病种进行比较。两组均在出院时当场发放,由病人完成后当场收回。发放的问卷全部收回。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病人负性心理控制、健康知识及康复训练技巧的掌握程度、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比较(见表2)。

3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实验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病人的负性心理控制程度、健康知识及康复训练技巧的掌握程度、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临床路径开展健康教育,使病人更易于接受健康知识及康复训练技巧,增强了病人及家属参与治疗、护理过程的能力。如通过康复训练,使手术疼痛减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快,更好地投入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试验结果表明护士在与病人互动的过程中,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使病人能领悟并主动参与护理,建立健康行为。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中,临床路径的实施,保证了医疗护理措施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97.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康复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功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33-02

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由不同原因所造成的髋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以及疼痛较为有效方法[1-2]?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属于骨科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术后需要对患者加强康复护理,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本文主要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其中15例女,25例男,年龄为64岁-80岁,平均为(70.22±10.23)岁;前外侧切口11例,后外侧切口29例;22例右侧,18例左侧;3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7例股骨头缺血坏死,8例髋骨关节炎,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

1.2 护理

本组均采取康复护理:①基础护理?给予常规吸氧,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注意患者意识情况;72h以后,将引流管拔除,注意引流管通畅,并做好详细记录;观察患者切口渗液与渗血,敷料如果发生渗液或者是渗血,需要及时更换;术后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用蔬菜与水果?②心理护理?术中需要将引流管留置,患者害怕疼痛,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耐心解释,说明康复训练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③康复锻炼?术后当天,患者生命提升稳定,指导患者跖屈运动?踝关节背伸;术后第二天,指导患者股四头肌长收缩训练,3次/天,30下/次,并鼓励患者上肢活动,进行深呼吸练习;术后第三天,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并开始直腿抬高练习,2次/天,15min/次;术后第五天,指导患者站立练习,2d的适应性练习后,使用助行器或者是双拐行走,10min/次,2次/天,并按照患者恢复状况逐渐增加练习强度?④并发症预防?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后感染是较为严重并发症,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对患者切口变化进行观察,换药需按时,切口部位采取理疗;术后,患肢需要抬高,给予低分子肝

作者简介:李妍,女,汉族,1988年8月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本科学历,护士,骨科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骨关节外科,吉林省长春市白求恩第一医院(吉大

一院),三级甲等?

素皮下常规注射,穿弹力袜,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雾化吸入,2次/天,患者需定时叩背?翻身,鼓励患者喝水,防止出现尿路感染?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⑤出院指导?手术以后3个月内,尽量避免侧卧或者是剧烈活动,三周内屈髋小于45°,然后逐渐增加,但需注意不能>90°;根据康复训练方案持续进行关节活动,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充足,定期进行复查?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 SPSS 14.0 软件,计数资料χ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 ±s表示,P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术后2周内均出院,无人工关节脱位情况,切口愈合良好?随访6-12个月,平均为(9.32±1.23)个月,随访过程中,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采取相应处理以后患者症状缓解?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4.22±4.22)分,术后为(83.24±6.57)分,术后明显优于术前(t=10.893,P

3 讨论

近些年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得到普遍应用,术后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肢血液循环,避免关节僵硬或者是肌肉萎缩,同时能使患者肌力增强,恢复患者动作协调性以及体力,能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根据术后康复训练?循序渐进以及个体化原则,为患者制定相应康复护理方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术后并发症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主要因素?压疮?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不仅要采取早期功能训练,还应该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古永恒[3]等报道显示,康复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采取相应处理以后患者症状缓解;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4.22±4.22)分,术后为(83.24±6.57)分,术后明显优于术前(P

参考文献:

[1] 黄颖,李亚丹.超高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12(09):122-125.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7篇

本组126例手术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为21~83岁,其中≥60岁者104例。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入路。主要的病种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者、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老年股骨颈骨折等。出院随访3个月~1年,效果满意,假置及髋关节功能良好。

2护理措施

2·1心理康复指导我们认为应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主观能动地参与机能康复的训练。我们观察到本组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较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急于求成,锻炼进度盲目超前并随意活动;二是过于谨慎,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我们在手术前后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一方面鼓励病人增强康复的信心,另一方面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急于求成者指导其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对过于谨慎者则设法消除其疑虑,鼓励并帮助锻炼,最终使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

2·2术前康复训练指导目的是使病人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

2·2·1指导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应避免侧卧,取平卧或半卧位,患髋屈曲<45°,不侧卧,患肢外展30°并保持中立,两腿间放置外展架或厚枕,必要时准备合适的防旋鞋,病人卧于备有拉手的病床上。

2·2·2训练引体向上运动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吊住拉环,使身体整个抬高,臀部离床,停顿5~10s后放下。

2·2·3训练床上排便防止术后因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使用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以保证稳妥,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女病人解尿时使用特制的女式尿壶以避免过多抬动髋部。

2·2·4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包括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等张收缩训练:做直腿抬高、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直腿抬高时要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5~10s后放松。

2·2·5关节活动训练指导其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患肢屈膝屈髋时,髋关节屈曲度<45°,并避免患髋内收、内旋。

2·2·6指导正确使用拐杖准备合适的双杖,使拐杖的高度及中部把手与患者的身高臂长相适宜,拐杖底端配橡胶装置(防滑),拐杖的顶端用软垫包裹(减少对腋窝的直接压力),对术前能行走者训练其掌握使用方法,练习利用双杖和健腿的支撑站立,以及在患肢不负重状态下的行走。

2·3术后康复护理

2·3·1床上功能锻炼手术当天避免过多活动,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注意合适,防假体脱位及伤口出血。给予臀部垫气圈或海绵垫、水垫等。每2h一次帮助抬臀、按摩以防褥疮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务必把术后注意事项向病人家属详细交待以取得合作(曾有1例于术后当晚因家属随意移动病人而致假体脱位,再次手术)。术后第一天,因术后疼痛或畏痛,多数病人对患肢活动有恐惧感,我们在给予病人有效的药物止痛后,帮助辅以被动活动,如腿部肌肉的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帮助托起患者的上身及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每小时1~2次。同时,指导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给予叩背每小时5~10次。指导进行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上、下午各5~10min。术后第二天开始,继续每天多次深呼吸、叩背,并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上下午及睡前各锻炼20~30min,引体向上运动每小时3~4次并尽量独立完成。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所有的床上活动均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

2·3·2离床功能锻炼一般于术后4~5天开始进行,在此之前逐渐延长半卧位时间为离床做准备。下床第一天,上、下午各床旁拄双杖站立5~10min(视各人体力情况而定),无不适时在床周行走数步。护士在旁扶持,观察有无虚脱情况发生,曾有3例于第一次下床时发生虚脱,经立即返床休息后缓解。第二天开始拄双杖在病室内行走,步行距离逐渐延长,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过30min,上、下午以及睡前各1次。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度左右不负重,护士或指导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意外。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拄双杖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

2·3·3自理能力训练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如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离床活动后即训练站立状态下的活动,以增进食欲,改善自理质量,促进机能康复。

2·4出院前指导本组患者均于术后12~15天出院。因术后恢复期较长,故出院后的自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我们均给予详细指导。

2·4·1自行上、下床指导出院前两天,指导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离床活动,并作动作演示。指导患者利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支撑自行上、下床的方法。

2·4·2指导卧位时仍平卧或半卧,3个月内避免侧卧;坐位时尽量靠坐有扶手之椅子,3周内屈髋<45°,以后逐渐增加屈髋度,但避免>90°;不将患肢架在另一条腿上或盘腿;站立时患肢外展,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及内旋动作。

2·4·3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及负重指导按出院前训练方法在床上或站立时进行,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患肢不负重,拄双杖行走,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杖单杖弃杖,但必须避免屈髋下蹲。

2·4·4日常活动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地更衣(如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伸髋屈膝进行)、穿鞋(穿无需系鞋带的鞋);注意合理调节饮食,保证营养但避免肥胖,戒烟戒酒;拄拐杖时尽量不单独活动;弃杖后外出时可使用手杖以防以外。进行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度及各侧方应力。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康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97-01

全膝关节置换术(TKR)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最有效、最成功的手术之一,其10年总优良率>95%[1]。采用TKP治疗的患者不断增多,且术后康复训练正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该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康复、疼痛康复、功能锻炼、康复评定等方面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将TKR的康复研究综述如下。

1 康复训练

1.1 心理康复 TKR对于患者来说,尤其是老年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可直接影响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谢军[2]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对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机(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持续被动运动和进行活动都有恐惧心理。表现为惧怕疼痛,而不愿配合功能锻炼。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通过健康教育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情绪,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早期综合功能锻炼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最大限度跖曲背伸的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第2天可进行压腿练习、直腿抬高练习,运用CPM进行被动锻炼,屈伸由0~30°开始,每次30min,逐渐增加到60min,角度每天增加5°-10°的屈曲度数,1周内尽量达到或接近90°,术后两周应达到110°。术后第5~7 d,鼓励其下床站立、扶床练习下蹲动作。术后第3周后,进行屈膝坐位起立、下蹲起立、上下楼梯、静态自行车等训练,早期依靠拐杖上下,健腿支撑,患肢从不负重到部分负重。

1.3 疼痛的康复:

1.3.1镇痛剂止痛 赵宏等[3]通过随机对照观察 236 例该术患者,比较了肌注镇痛、 静脉持续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发现,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王丽[4]通过对17例护理得出:术后早期给予曲马多100 mg或哌替啶50-100 mg肌内注射,即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而对耐受力差者术后安放可自控的一次性使用止痛注液泵(PCA),可连续止痛3d,使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1.3.2物理疗法止痛 彭凌[5]等运用冰敷结合CPM进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止痛效果好。术后即用冰袋包裹毛巾在手术创口左右各放置1袋,每隔3 h冰敷1次,每次20~30 min,创口疼痛消失,肿胀减轻,局部皮温下降接近正常,则停止冰敷。梁月妹等给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局部外敷芒冰散(冰片1g、芒硝3g制成糊状),通过对比发现外敷了芒冰散的治疗组缓解疼痛、消除淤肿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1.4 出院后自理能力的训练 Mullholand等通过研究表明如果患者在手术后期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如洗漱、穿衣、入厕以及轻度的家务劳动,比起没有训练前关节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说明自理能力的训练可以增强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跳跃动作,禁止坐矮凳和翘二郎腿,不穿高根鞋、拖鞋,避免意外受伤。

2 康复效果的评定

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6],WOMAC(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评分法[7]。目前我国最常用的还是HSS。于手术前及术后l年对所有患者进行功能评估,考评内容为7项,总分100分,其中6项为得分项目,包括疼痛30分、关节功能22分、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屈膝畸形和关节稳定性各计10分;另有1项为扣分项目,内容涉及是否需要支具、内外翻畸形和伸展滞缺(exoensionlag)程度。依据评分将临床疗效评定为优(85分)、良(70一84分)、中(69一59分)和差(

3展望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影响康复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疼痛和心理的恐惧感,应积极寻找安全有效且便捷的镇痛方法以及有效的心理支持模式,同时应重视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建立积极随访机制,而且如何将医疗机构照顾、社区康复和家庭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Worland RL,Johnson GV,Alemparte J,et al.Ten to four teen year surviv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AGG to tal knee replacement system[J].Knee,2002,9(2):133-137

[2] 谢 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 194- 194

[3] 赵 宏,黄志峰,邱贵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 12- 13

[4] 王 丽.人工膝关节置换 17 例围手术期护理[J].郑州大学学报,2005,40( 1) : 180- 180

[5] 彭凌,林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冰敷结合CPM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医正骨,2009, 21(12):14-16

[6] 毕海勇,宫晶晶,赵中原,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0):6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