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合成材料;岩土工程

合成材料在在施工中由于其施工强度高、质量轻便、耐腐蚀性能高、运输方便和造价低廉等优势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方式。其是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各种人工化合材料的总称,更是具有着高强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当前社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土工化合材料不断的被应用在各种工程施工中,成为施工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材料形式之一。土工合成材料分为四类: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和土工特种材料,其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是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各种形式的聚合物为主要的基础材料进行分析和应用的。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施工的日益广泛,各种水利工程质量要求不断的提高,成为施工中的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的不断应用,被广泛的应用在水利工程大坝防渗与导渗之中,成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点形式。更是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1、复合土工膜在大坝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混合材料在当前的使用过程中主要用于:堤坝的防渗斜墙或垂直防渗心墙、透水地基上堤坝的水平防渗铺盖和垂直防渗墙、混凝土坝和土坝的防渗体、渠道的衬砌防渗和施工围堰的防渗等诸多方面。复合土工膜是土工合成材料的一种,一布一膜、二布一膜、三布一膜等到不同产品。现在把防渗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技术和防渗土工合成材料在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坝体工程施工中,各种故障问题涉及的不单单是几个家庭,更是千家万户的问题。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是企业在行业内发展的关键。

坝体前坝坡的复合土工膜与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及两坝肩混凝土趾板锚固在一起,共同形成前坝面的防渗系统。坝体为透水性很强的爆破料组成,渗透系数一般大于在1×10-3cm/s,可以迅速降低坝体内的浸润线高度,利于坝体的抗滑稳定安全。

复合土工膜自身的防渗效果主要取决于土工膜的物理力学指标及接缝的质量。根据承受的水压力和下垫层,经计算,复合土工膜采用两布一膜(300g/m2/PE0.5/250g/m2),其物理力学指标为:抗拉强度19KN/m,延伸率53.6%,CBR顶破强度3.41KN,垂直渗透系数4.76×10-13cm/s,幅宽4.0m.施工中,一般都要对工厂内生产的土工膜进行拼接,接缝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土工膜的防渗性能和抗拉强度,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施工。

土工膜铺设前先进行下垫层无砂混凝土的施工,然后将卷成捆的土工膜沿坝坡由下而上纵向铺放,铺设应平顺,松紧适度,予留大约1.5%的余幅,以免受拉破坏。土工膜展开平整后即可进行拼接。拼接一般采用热熔焊法,该方法焊缝的抗拉强度较高,质量较好。焊接采用自走式热熔双缝焊机,根据膜材种类、厚度和室外气温选择合适的焊接温度及行走速度,先在现场采用小块土工膜进行试拼接,待焊接质量稳定后再进行实际焊接操作。热熔焊法焊缝形式为直缝双道,每道宽度1cm,间隔1cm,焊缝处土工膜搭接宽度约10cm.

复合土工膜周边连接的可靠性,主要是指复合土工膜与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坝肩混凝土趾板及防浪墙的连接。混凝土防渗墙底部及两坝肩趾板与基岩面接合面均需进行水泥灌浆,防止防渗墙底部或趾板与基岩面接合面处渗水,灌浆完毕后,进行压水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复合土工膜与防渗墙、趾板及防浪墙联结采用扁铁和膨胀螺拴锚固连接,为了保证复合土工膜具有一定伸缩能力,周边均设伸缩节。

2、土工合成材料在病险库加固中的应用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病险水库由于年久失修,管涌或者溃坝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病险库数量多,施工条件复杂,工期短,将质量轻、运输方便、施工简易的土工合成材料正确推广应用到病险库加固当中,具有深远意义。

鉴于该水库坝型为均质土坝,且为老坝体加固,因此在前坝坡上铺设复合土工膜进行防渗,该方法简单易行、施工速度快、可以有效降低坝体内的浸润线高度,增大坝体内的干燥区,提高土体内摩擦角,从而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安全性。坝基进行垂直铺塑,塑膜与坝面复合土工膜连为整体。后坝坡按1:2.25培厚,新老坝体间设褥垫式排水体。

坝基垂直铺塑是一种新的浅基础防渗技术,铺塑深度可达8m左右,开沟宽度只有20多厘米,是解决水库浅层透水地基渗漏严重及延长渗径减小坝后坡脚渗透比降的有效方法。垂直铺塑适用于粉土地基;对于粉砂地基施工中必须做好泥浆固壁,施工速度要快,否则易塌壁。铺塑塑膜采用厚0.3mmPE膜,设计深度应深入粘土层内1.0m,铺完塑的沟槽采用粘土浆充填。铺塑机先将基土破开,然后将事先卷绕在钢管上的塑膜垂直放入槽内,由铺塑机牵引向前移动。钢管上的塑膜用尽前应予留1.5倍的槽深长度,将塑膜拿出沟槽,洗净擦干后用自走式热熔双缝焊机焊接。局部破损的塑膜补漏,可采用PVC胶合剂粘接,粘接宽度不小于15cm,春秋季固化时间不少于12h,要求粘贴牢固、均匀、可靠。塑膜槽口外漏段,应敷土加以保护,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坝基铺塑塑膜上部要与前坝坡的防渗复合土工膜焊接,形成完整的防渗体,降低坝体内浸润线,增加坝体稳定,达到除险目的。

3、土工合成材料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运输、贮存中不得沾污、雨淋、破损,远离火源,周围不得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不得长期曝晒和直立。

(2)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抽检。施工时应有专人随时检查清基、材料铺放方向、材料的接缝或搭接、材料与结构物的连接,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按设计要求及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施工场地应平整干净,防止损坏土工膜;铺设应平顺,松紧适度。不平地、软土上和水下铺设搭接宽度应适当增大。

(4)铺设人员不得穿硬底鞋操作。

(5)尽量采用宽幅,使膜在施工时接缝最少;每卷材料的重量不宜超过1t;膜与膜相连时,应采用同种土工膜。高坝应垂直于坝轴线铺膜,低坝应平行于坝轴线铺膜,以减少拼接量;接缝应尽量与最大拉力方向平行。

(6)垂直铺塑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PE塑膜施放速度应迅速,防止槽孔坍塌,影响铺塑效果。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在建筑业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还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所以,对建筑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能够确保建筑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进行发展。

在当今时代中,建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其逐渐形成了完善健全的建筑体系,对尖端科技成果进行充分利用,然后对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确保建筑业有更快的发展。自建国以来,我国在建筑技术方面受到前苏联的影响,实现了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然而因为在客观上还有一些建筑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建筑的主要目标是基体的建造,并且技术方法也十分单一,这导致了建筑技术的单一性,并最终导致建筑形式缺乏多变性。当前,因为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并且建筑技术和建筑形态逐渐出现单一化发展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特色进行了限制,此外因为中国地理环境的广阔性和气候的复杂变化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建筑技术朝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由于建筑形应与当地气候、条件等方面相符合,所以就需要及时对建筑技术进行提高,使其朝着有利的方向进行发展。

1 建筑技术的特征

1.建筑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科技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推动建筑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建筑造型带来新的变化,使得建筑在设计方法和创作观念上发生转变。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高新技术,使其对建筑观念和建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使得人们在建筑发展和变化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形成新的建筑面貌,使人们审美意识发生改变,创造出新的建筑状态,并对技术进行最终的查看,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

2.建筑技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建筑构筑物和建筑物总称,是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的综合体,在各种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的建造活动中,其是艺术性和技术性的有机结合。由此可知,建筑的主要目的是给人类创造出舒适的物质生活环境,也就是说人类所必需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场所,即对人们生产、生活、从事其他活动提供合理的空间环境。而建筑艺术,在本质上属于立体艺术,其主要是通过组织建筑物、建筑群体的形体、立面形式、平面布置、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织等,即对建筑的比例、构图、色彩、尺度、空间、质感,以及建筑的绘画、装饰、花纹、雕刻、家具陈列、庭园、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的综合艺术。艺术和建筑技术是紧密相连的,建筑艺术存在的前提是建筑技术,如果缺乏技术也就没有艺术,而艺术性应结合到技术中,伴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必然会对建筑艺术有更高的追求。

3.建筑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因为建筑会对多种工艺工程进行涉及,因此其必然会对多种技术加以集中,形成一体化的结果。只有对多种形式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将建筑进行落成。此外因为建筑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是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的门类。所以建筑技术应为历代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的结果。对建筑活动进行综合应用主要是指对实现技能和知识的多样化,并且实现技术、科学、艺术的最终结合。对建筑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不但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实现材料、图形等学科的发展,而且能够学会进行学习的能力,比如进行仿生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学习历史、无线电、绘画、法律、设备、雕塑,其为多种学科,多个领域的设计和知识的综合。其中建筑的建设活动不但应对科学规律进行遵守,满足社会中的技术和行为要求,以及审美和文化等功能。

4.建筑技术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建筑技术是在施工工艺运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吸收、继承、创新。首先,建筑技术能够实现纵向化的深化,以尖、轻、短、薄、高精确度等方向进行设计和施工。其次,能够实现相互独立专业技术的发展,实现这些系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发展。建筑技术在横向的分化就会使得纵向上出现加深的情况,同时,其纵向上的深度也能实现横向上的拓展。这能够从客观方面进行要求,实现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实现建筑工程项目之间的密切合作,进行扬长避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建筑技术也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建筑技术就具有动态性的明显特征。

2 建筑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在建筑方面进行化学合成技术材抖的发展

目前,在建筑业中合成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正朝着以下方向进行发展:首先,才用塑料制品来对特殊要求进行满足。比如,在管件的建设方面,使用塑料管来制作成排水管,然后将其作为耐高压、耐高温管。其次,在建筑的部分也使用塑料制品。再次,使用合成材料来对建筑制品性能加以改善,这是人们应该加以重视的领域。最后,在成立结构中应用相关化学合成材料,这是发展的崭新领域。在对建筑结构进行使用以前应对在极端温度下其变形性能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在建筑业中合成材料的发展有远大的前景。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产值12.24万亿元,增长1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万亿元,增长23.1%;实现进出口总额6375.94亿美元,增长5.1%。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111.22亿元,同比下降3.3%;主营收入10.94万亿元,增长10.4%;从业人数695.86万,增长2.4%。

(一)经济运行克服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

全年实现总产值1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6.1%,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为15.3%。同时,行业效益也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一季度同比下降15.0%,二季度降幅15.8%,三季度降幅收窄至5.5%,四季度实现正增长25.6%,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油气产量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原油产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1067.1亿立方米,增长6.7%;原油加工量4.68亿吨,增长3.7%;农药(折100%)、化肥产量(折纯)分别达到354.9万吨和743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10.9%。2012年,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4.59亿吨,同比增长8.0%。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增速高出石油开采业8.5个百分点,产值比重达到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9.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达到18.2%和16.3%,比上年同期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轮胎子午化率达到87.4%,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离子膜烧碱占烧碱产量比重85.1%,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地区发展更趋协调。2012年,东、中、西部产值分别增长11.7%、11.8%、14.4%。其中: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宁夏、广西和内蒙产值增速分别达到62.0%、31.1%和20.0%;中西部地区产值占比继续上升,达38.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从投资看,中西部地区占比继续保持领先,2012年达51.6%,与上年同期持平。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速,结构进一步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2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6亿元,同比增长23.1%,与上年基本持平,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5个百分点。

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幅增长。2012年,合成材料投资增长54.5%,其中其它合成材料增幅高达256.4%;有机化学原料增长60.1%,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增幅49.6%,均远高于化工行业27.9%的投资平均增幅。2012年,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7.5%,高出全行业投资增速34.4个百分点。

民营投资增速加快。2012年,民营投资增幅达46.3%,比重为25.4%,较上年分别提高17个和4个百分点,行业投资活力继续增强。

(四)价格走势缓中趋稳,部分产品降幅较大

从2012年来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走势看,涨势总体上呈现趋缓态势,但缓中趋稳。进入第四季度后,价格有走暖迹象,但一些大宗品种如基础无机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市场均价降幅仍较大。

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2012年,除烧碱市场均价同比上涨外,纯碱(重灰)、硫酸、电石等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5.1%、16.4%和12.3%。聚氯乙烯、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市场均价分别下降15.1%、7.4%和15.8%;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5%、23.5%和17.8%;己内酰胺、丙烯腈和PTA等合成纤维单体市场均价同比下降24.1%、20.6%和16.5%。

(五)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出口基本持平

据海关统计,2012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637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5%。其中,进口总额4640.1亿美元,增长6.7%;出口总额1735.9亿美元,增长0.8%。累计逆差2904.2亿美元,同比扩大10.6%。

油气进口增长较快,油气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进口原油2.71亿吨,同比增长7.3%,原油对外依存度56.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407.7亿立方米,增长29.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6.2%,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橡胶制品出口保持增长,化肥出口下降。2012年,橡胶制品出口金额438.7亿美元,同比增长7.2%,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5.3%。2012年,化肥出口1814.1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3.3%。

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2012年以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一定进展,投资结构也有所改善,但过剩行业仍在扩大产能,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2012年纯碱、电石、甲醇、PVC、磷肥等产品价格长期在历史低位徘徊。

据专业协会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合成氨、尿素产能(实物量)将达到6730万吨和7130万吨,尿素产能过剩约1800万吨;磷肥行业2012年底产能(折纯)达到236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1000多万吨;氯碱行业2012年烧碱新增产能达420万吨,年底总产能将突破3800万吨,全年装置利用率约70%;聚氯乙烯新增产能330万吨,总产能达到2236万吨/年,装置利用率约60%;纯碱行业新增产能190万吨,2013年还将增产能340万吨;电石行业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全年淘汰127万吨产能,装置利用率约76%。

值得关注的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目前产能还在继续扩张,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苗头。

(二)整体效益下降

2012年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111.2亿元,同比下降3.3%,而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则是增长3.0%。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10%;炼油业亏损114.7亿元,已连续16个月累计亏损;合成纤维单体制造业亏损23.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105.7亿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24.1%;磷肥行业下降26.2%;合成树脂制造业下降14.2%;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下降21.5%。尽管第四季度利润反弹力度较大,但仍不能扭转全年下降的局面。预计2012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950亿元,同比下降3.4%。

行业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增长。1―11月,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成本9.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0%,高于营业收入增幅1.6个百分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3.03元,同比提高1.18元;全行业财务费用1224.1亿元,同比增长32.9%;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2%;资金周转率2.3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三)安全环保压力增大

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社会对安全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造成较多的“城围化工”现象,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由于行业在国内推行“责任关怀”时间较短,石油和化工企业同周边社区居民交流不够,“谈化色变”的心理普遍存在,再加上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益交织、诉求多元化,影响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时有发生。从长远看,行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和推进责任关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预测分析

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但有利条件在逐步增加,行业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一)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向好。世界经济复苏加快。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世界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积极变化,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战略加快推进,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增幅为3.6%,较2012年加快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增速重返8%以上。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同比减缓之后,开始趋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提出,“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会议还具体明确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多数机构预测,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8%以上。

二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增速达27%,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增速。根据行业投资周期和增长特点,2013年行业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速,预计增幅在20%以上。近期,我国出台了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予以补贴的政策,未来页岩油、页岩气将成为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2013年,“两高”和过剩行业的产能扩张将会受到更严格的控制,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继续大幅增长。

三是消费增长平稳。2013年,政府把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有所加快。2013年,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02亿吨,增长5.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90亿立方米,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92亿吨,增长6.2%;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量约4.6亿吨,增长8%。其中,无机化学原料增长约9%,有机化学原料增幅12%,合成材料增幅8%。在需求加快的同时,市场价格也将稳中有所上升。预计2013年全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约4.3%。其中,化学工业涨幅约为3.5%。

四是国际油价稳中有升。国际石油价格是影响行业经济运行最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态势,全球石油需求相应放缓,基本面对石油市场的支撑有限。全球石油供需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供给略显宽松。2012年12月,国际能源机构的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为8970万桶,2013年将达9050万桶,同比增幅约为0.9%。但是,地区局势动荡,美元走势,投机基金炒作等不确定因素将会加大油价的波动。总体看,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态势,波动幅度会较大,均价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上升。预计WTI现货年均价格在95―100美元/桶左右,布伦特年均价在110―115美元/桶上下,分别约增长3%和2%。国际油价保持相对平稳,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上有利。

(二)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稳中趋好”

总体判断,2013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平稳,但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压力,下半年“稳中趋好”。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情况和行业经济运行内在特点和趋势,初步测算,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约14.25万亿元,增长16%。其中,一季度产值约2.98万亿元,增长7.3%;二季度产值约3.62万亿元,增幅16.4%;三季度产值约3.70万亿元,增幅22.0%;四季度产值约3.95万亿元,增长17.3%。全年利润约8900亿元,增长16.5%;主营收入约14.0万亿元,增长15.5%。2013年,化学工业产值约为8.5万亿元,增幅17.5%。

主要产品产量预测。2013年,预计原油产量约2.1亿吨,同比增长1.5%;天然气产量约1145亿立方米,增长9%;原油加工量约4.84亿吨,增幅4.5%;主要化学品产量约4.85亿吨,增长8.2%。

四、主要政策建议

(一)出台促进行业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

一是对已准入条件的行业,建议采用电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式,派出督查组进行实地核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页岩气、煤层气、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以及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配套政策,在金融、税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支持政策。建议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进口关税、口岸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加快重大项目审批进度。

(二)加快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

一是加快成品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建议尽快推广实施天然气定价改革方案,在“两广”试点基础上,扩大四川、重庆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二是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按照不同油田类别、不同油田成本设定不同的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三是给予部分高质量标准车用燃油消费税减免和优质优价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成品油税收体制,按照“优质优价”或“优质优税”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国Ⅳ、欧Ⅴ标准汽柴油价格。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发展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岩土工程中地基的处理办法在整个项目运行范围内需要实现科学化运转,推动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地基处理技术上开发时间较晚,且大部分技术和处理方案都来源于国外发达国家。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我国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办法已经初步形成并具有一定的特色。以下是笔者关于岩土工程中一些主要地基处理办法的论述。

一、岩土工程概述

岩土工程的形成来源于土木工程,属于一种新型技术体制。岩土工程主要解决岩体和土体工程之间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地基和基础以及边坡等众多问题。岩土工程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土体和岩体。其中,岩体存在于整个地质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在经过一些复杂化的地质作用之后,形成复杂化的结构和环境。由于地理环境等差异,不同地区的岩体所经历的地质作用相互不同,工程的性质发展也就存在一定的区别。岩石在露出地表之后经历风化作用,形成土之后随着风、水等转移至各个地方,最后形成土层。在土木工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岩土工程问题在实践和发展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岩土工程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

二、岩土工程中主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砂石垫层

砂石垫层的地基处理办法一般指先将基础面下部分的软性土质挖去,接着进行夯实,并及时填入砂石材料。这些砂石材料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以及较低的压缩性。砂石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砂石材料在质量上符合工程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逐层夯实和压牢,保证地基拥有基本的承载能力,而其中承载力和持力层之间的抗剪强度也存在着一定联系。在完成砂石垫层操作之后,地基抗剪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且有效保证地基承载能力达到标准,减少沉降现象出现。

地基发生沉降的过程中,浅层部分的沉降在总体沉降中占据主要部分。如果工作人员能够借助置换层的夯实和压牢、持力层的应力扩散性效果,那么天然土层自身的承载压力将明显减少,其中天然土层的沉降过程和整个地基也将逐渐减少。砂石垫层的地基处理方式一般运用在一些高层建筑物当中,该方式运行便利,能够因地制宜地处理岩土工程问题。

(二)土工聚合物

土工聚合物属于一种化纤合成性材料,该材料在岩土工程的地基问题处理过程中能够发挥促进作用。土工聚合物材料质量较轻,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抗拉能力,在地基问题处理过程中操作便利,具有较高的运用率。除此之外,土工聚合物在抗腐蚀以及防侵蚀等方面比较有效,特别在处理边坡地基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选择使用土工聚合物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升土体本身的弹性,进而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进而减少降低幅度。

一些砂石材料具有渗透作用,不利于部分地区的地基问题处理,而土工聚合物恰好能弥补这项缺陷。土工聚合物能够成功运用在河道沿岸护坡当中,有效发挥加固地基阻挡土墙的作用。

(三)预压处理办法

预压处理办法一般运用在软弱地基当中,主要为在施工之前拟定建设构筑物地基相关的静荷载,在实现地基基础性压实和压牢之后将此前的静荷载移除,实现提升软弱土层承载力以及减少建筑物建成后沉降幅度的重要目的。预压处理的办法能够使得地基沉降的情况发生在预压工程当中,有效提升地基自身的实际强度。经过实践表明,在一些淤泥和黏土等土质的地基当中,施工人员一般采用预压处理办法来应对地基问题,主要分为堆载预压以及真空预压两种主要方法。预压处理办法在操作上较为简单和容易,且取材便利,花费较低,工期较短,可操作性极高。但是,在运用预压处理办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格以当地土体实际空隙当中水压以及地基沉降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符合现场环境的针对性预压处理方案。

(四)淤土层加筋

淤土层加筋的办法一般使用在软土层当中。首先,在岩土工程当中,合成的材料应为新型施工材料。在岩土施工过程中,其合成材料分为特殊岩土工程的合成材料以及复合型岩土工程相关的合成材料等。其次,使用土钉墙的方式实现钻孔、插筋以及灌注等。土钉一般适合使用在降水之后的人工填土以及粘性土质当中,其能够在与土体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摩擦阻力,并与周围相关的土体结构最后形成较为复杂化的土体构造。另外,土钉在实际的土体构造中形成变形的实际条件应为被动受力。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受剪工作,实现对工程内部土体的加固性处理,最后能够与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

拉筋指的是在一定水平方向上的增强体,其能够与土结构形成较为统一的整体,实现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稳定性的目的。拉筋操作过程中,所用材料应在抗拉能力以及耐腐蚀性等方面达到要求。地基在实际发生侧向位移等过程中,地基整体的稳定性实现明显提升。

(五)强夯处理

强夯处理需要借助强夯技术进行操作,该技术为运用重力针对土体进行压实和夯牢处理。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选择质量为8-10t的重锤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高度需要控制在距离土体为20米左右。在落下的过程中,重锤能够产生较大冲击力,进而以动应力的主要方式实现其在土体当中的有效传播,减小土体相互之间的空隙,达到压实土体和增强地基强度的作用。强夯处理方法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操作较为简单,需要工作人员来回进行连续性逐个夯击,其所产生的震动可能会波及周围相关的建筑物,影响安全性。因此,强夯处理方式不适合运用在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区域内。

结语:

岩土工程项目施工范围较大,且对技术和人力等各方面的需求都极大,管理范围广。笔者主要针对岩土工程进行简要概述,并提出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办法,希望为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静,史一钦.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探析[J].科技资讯,2014,34:37.

[2]李升冉.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主要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6:77.

[3]唐家鹏.关于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4,02:23.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边坡;防护;施工

一、浆砌片石护坡、护墙施工

护坡、护墙砌筑前对基层进行必要的处理,使基面平顺无浮土、松动岩块、浮碴;墙基应置于稳定可靠的地基之上,在新填土质路基坡面上砌筑护坡,待路基沉降稳定后进行;遇软弱基底应加深或扩大基础,或采取其它加强措施。

护坡和护墙采用挤浆法砌筑,确保砌缝饱满;石块应错缝7~8cm砌筑,无通缝、瞎缝,石块之间彼此镶紧咬合。墙背要紧贴基岩,局部小缝隙用砂浆随砌随填,严禁干填碎石块。

砌筑护坡、护墙时应双向挂线,以保证线条顺畅、坡面平顺、砌体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伸缩缝/沉降缝按设计留置,设计无要求时每隔8~10m设一道,缝中填满沥青麻筋。

所用片石无风化、水锈,强度及尺寸符合规范要求,砌筑时选面或修面。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制,随拌随用,砂浆稠度锥体沉入度控制在50~70mm范围内,现场监控以用手捏成团不散为宜。

二、浆砌片石人字型骨架护坡施工

骨架护坡施工顺序:坡面处理施工放线人工开挖基槽坐浆铺砌片石种植植被清理坡面养生勾缝、搓缝。

施工方法:采用挤浆法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制,其材料及砌筑工艺要求与浆砌片石护坡基本相同。

基槽必须带线或安设样架开挖,以保证骨架几何图案美观且符合设计要求。骨架护坡施工采取双向挂线控制骨架轴线工艺,骨架铺砌时要先支模控制好骨架的造型,使骨架整体美得到协调一致的体现。

三、边坡绿色防护施工

草籽、树种应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适于当地、成活率高的多年草种。种子应批量抽检,包括净度、发芽试验、活力测定等。

立体植被网液压喷播植草:须做防护的在坡面上按设计要求铺设立体植被网(土工网垫等材料)。

土工网垫性能:暴露状态下使用寿命≮5年,抗拉强度≮0.8KN/m。

边坡土工网垫施工宜在植物生长季节铺设。铺设前,边坡填土应充分夯压至设计压实度。土工网垫搭接宽度≮5cm,并采用长度≮15cm的竹钉与坡面连接,竹钉间距1.0m。土工网垫顶部伸入护肩内≮0.6m,下部进入地面下≮0.4m。

在铺设好的土工网垫上喷播植草,草籽与生长液按设计要求混合并搅拌均匀,采用液压喷枪将其喷洒在土工网垫内,喷洒自下而上进行,草籽喷洒均匀,不得流淌。正式喷播前进行试播,优化种子、肥料、农药、保水剂和营养土等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按一定比例加水制成具一定稳定性的喷投物料。

喷播后,及时做好养护管理,直到植物成长覆盖坡面。养生期≮30天,养生期内,采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对漏喷、草籽成活过稀部位进行补种或喷补,成活率应达90%。

灌草护坡:适用于改良土填筑的路堤边坡,选用适合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植物生长基质(客土)和种子,然后用挂网喷附的方式覆盖在坡面。

喷混植生:用黏土、谷壳、锯末、水泥、复合肥以及草木种籽等通过一定配方拌和成混合物喷射至边坡上,喷播草籽含量≮25g/m2,水泥等级Po42.5,机编高镀锌铁丝网网条的抗拉强度≮380KPa。喷植前先修好天沟等排水设施,修整坡面,喷植材料随拌随喷。喷植后在20天内喷水养生,保持护坡湿度,促使草籽发芽、生长。

绿色防护在植物适宜生长的季节施工,完毕后进行精细的养护管理,确保成活率。

四、土工合成材料铺设

1.土工格栅铺设

工格栅用于边坡补强或基床加固补强等。土工格栅铺设前应对每批产品的性能经国家授权的有资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不少于3组),产品合格方可铺设。

施工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之的要求。土工格栅成品除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符合设计要求。向厂家订制满足设计幅宽(边坡补强)或幅长(基底加固)的成品,以方便现场铺设,提高工效。

格栅铺设时必须展平、应尽量拉紧,不容许有褶皱,并保证与路基面密贴,必要时用竹钉固定。铺设土工格栅时,土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坚硬凸出物。铺好的土工格栅上上第一层土(或垫层)时,土石方机械从已覆土层上向前排铺、排压,严禁机械直接置于土工格栅上作业。土方填筑碾压时应注意避免对格栅造成的损伤。倾卸填筑土方不得对格栅形成冲击。

土工格栅材料摊铺后应及时填筑填料,防止暴露过久、日晒老化。边坡加固的土工格栅沿线路方向铺设,两幅间搭接长度≮0.5m。基床底层的土工格栅间采取密贴排放、不搭接;当铺设多层时,上、下层的接缝交替错开,相错距离≮0.5m。土工格栅边缘与外侧边坡间留有20~30cm的间距,以便于刷坡。

2.复合土工膜铺设

复合土工膜用于低填地段的基床底层隔水防渗处理。铺设复合土工膜时保持平整无褶,并及时铺设中粗砂覆盖且夯拍密实。

复合土工膜采用两幅搭接时纵向搭接0.5m高端压在低端之上,双线地段横向搭接时;曲线地段外侧搭在内侧之上;直线地段宜统一按左幅搭在右幅之上,搭接宽度≮0.3m。

铺设的复合土工膜和中粗砂上下底面高程误差,纵横向坡度及平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的要求。对于每一批产品的性能经国家授权的有资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不少于3组),不合格产品不得进行铺设。基床开挖断面必须达到设计标准,表层中粗砂及底面不应含尖锐杂物及碎石。

3.护坡平台施工

平台土方与路堤本体同步施工,其压实质量和检测要求与路堤本体相同。平台浆砌片石防护在路堤刷坡完成后立即组织砌筑。

浆砌片石应分层、分段砌筑。分层水平砌缝应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相互错开,砌层片石纵、横向搭接压缝,间隙塞满,外露面整齐。砌筑时应保证垫层符合设计要求,做到随垫随砌。

浆砌片石石料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的有关规定。片石护坡厚度均匀,基础埋置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平台砌体施工注意不得对测试器件及其引出线造成破坏或损害。

五、结语

在对边坡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提升管理意识,做好协调与统筹,对于施工中遇到问题需要及时给以妥善处理。技术人员一定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对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序加强施工的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夏玉美.公路高边坡防护监控和治理[J].科技资讯,2009(26).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村村通、沥青加铺改造、水泥公路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2006年伊始,国家“五千亿元建设农村公路,逐步实现村村通”工程启动。将近十年的建设,目前的农村公路网已经基本建成。截止2012年,交通部农村公路统计结果显示:全国99.97%的乡镇已通公路,其中97.43%的乡镇开通了硬化公路,全国农村公路(包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67.84万公里,接近十二五规划390万公里的目标。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基本上大部分采用黑色路面(沥青路面),甚至一些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的县道、乡道也基本实现了黑色化改造。但是之前的农村公路大部分采用的是低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早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现代农用机械以及新农村生活的需求,需要对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升级化改造。

1农村水泥公路加铺改造技术

旧水泥路面加铺改造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较长的历史,并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美国在1985年出版的路面修复手册就介绍了相关技术,1988年对其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到1995年正式出版了AC/PCC修复与评价指南。随后国内引进先进技术,并做了大量的试验段,总结国外技术的同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国内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遍采用以下三种改造措施:“白+白”;“白+黑”或“白+补强层+黑”;“破碎+黑”或“破碎+白”[1]。

这三种措施都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使用过程根据实际工程状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由于“白+黑”或“白+补强层+黑”技术在应用上能明显的改善原有路面的使用性能,且施工方便,开放交通早,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使得在农村公路改造过程中应用最普遍。但是由于水泥路面不是连续的统一整体,在板与板的接缝处很容易产生反射裂缝,大大减少了铺装层的使用寿命,成为了白改黑路面的致命弱点。因此,道路工作者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反射裂缝,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破碎化技术是对水泥路面损坏严重且无法直接加铺沥青层的路段采取的处理手段,通常采用特殊的机械对破碎路段的混凝土板块破碎到更小的粒径(不大于30cm)后进行压实,然后在上面铺筑路面。

a) b)

图1 农村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

2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推荐的典型沥青加铺层结构,结合农村公路改造实际应用情况,推荐农村水泥公路加铺层结构组合(见图1):

其中对于旧水泥混凝土板体,通常采用局部挖除或压浆的方法对其进行处治,常规应力吸收层采用橡胶沥青、改性沥青砂或软沥青混凝土类,特别是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使用效果明显,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采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或温拌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进行大胆的尝试[2]。

2.1水泥路面状况调查

以河南某地区乡道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工程为例,该地区自然区划为Ⅱ级,原水泥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16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石灰土;交通调查结果显示:按标准轴载BZZ-100设计,最重轴载Pm=200kN,设计车道的设计轴载日作用次数为853次/d,年交通量增长率为7%,已通车7年。经路面状况调查结果推荐采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路结构参数调查结果如下:实测弯拉强度4.5MPa,基层顶面回弹模量为100MPa,弯拉弹性模量29000MPa,以上结果均为标准值,确定沥青加铺层厚度。

2.2沥青加铺层厚度确定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附录A进行交通分析。

根据HPDS-2011计算结果显示:

HA=100 DC=19.78 R=0.705 SPSA=1.796

SPMA=3.446 SPRA=3.611 SPMAXA=2.998

CL=1 BL=0.723 STMAXA=1.174 KT=0.35

STRA=0.411 SCRA=4.022 GSCRA=4.22 RE=-6.22%

SCMA=4.172 GSCMA=4.38 REM=-2.67%

表1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厚度设计中间计算结果

由表1知,旧混凝土面层荷载疲劳应力为3.611MPa,旧混凝土面层温度疲劳应力为0.411MPa,考虑可靠度系数后旧混凝土面层综合疲劳应力为4.22MPa(小于或等于旧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旧混凝土面层最大荷载应力为2.998MPa,旧混凝土面层最大温度应力为1.174MPa,考虑可靠度系数后旧混凝土面层最大综合应力为4.38MPa(小于或等于旧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3],因此满足路面结构极限状态要求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厚度为100 mm。

3沥青加铺结构层防反射裂缝措施

板块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引起加铺层的反射裂缝,控制该裂缝的发展成为旧水泥路面加铺层设计的关键。道路工作者对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除增加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抗拉强度外,常用的手段包括采用能吸收和消散裂缝尖端应力的夹层及中间层,如在层间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或铺筑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等。

3.1土工合成材料夹层

常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夹层一般采用土工布、玻纤格栅和塑料格栅等,设置在沥青加铺层与旧水泥路面之间。这种材料厚度薄,密度小,抗拉强度高,变形能力较强,在抗反射裂缝上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隔离阻断作用、加筋作用、传递荷载作用。研究表明,其对减少层间剪应力的作用不大,但对减小由于温度作用引起的水平拉应力效果显著。

3.2应力吸收层

橡胶沥青、改性沥青砂或软沥青混凝土作为应力吸收层在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工程实践中使用效果显著,且技术日渐成熟,尤其是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应用最广泛,但是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尤其是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发展空间与前景最好,在农村公路白改黑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3其他措施

级配碎石中间层和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中间层在高等级水泥路白加黑改造时应用广泛,应用在低等级路面时,费用较前两种技术更加昂贵,因此在农村公路白改黑对采用前两种防治反射裂缝措施。

4结论

在农村公路水泥路面改造过程中,结合现有改造技术对路面状况优良路段采用“白+黑”或“白+补强层+黑”的处治措施,而对于损坏严重路段采用碎石化后加铺面层的改造措施;在路面结构加铺层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充足的前期调查,确保各参数的准确性,依据标准计算该段路面沥青加铺层厚度为10cm;结合农村公路的特点以及现有技术水平,农村公路防治反射裂缝应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夹层和应力吸收层两种措施,必要时考虑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拴发,杨斌等.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2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石油化工产业;现状;竞争力分析

前言

石油化工产业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油等石油产品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石油化工产品的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其生产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油等石油产品可直接为交通运输业、工农业、国防提供其它能源难以替代或者难以大规模替代的燃动能源;生产的三大合成材料等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因此,石油化工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未来中长期是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分析

在许多发达国家,化工产业的产值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相当于工业生产总值的7%-10%;石油化工产品销售额在销售份额比例中,约占全部化工产品的45%;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消耗量60%。五十年代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工业已发展成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关键地位的产业。石油是工业发展的动脉,而传统农业、与石油相关的生活日用品制造业、现代交通工业、建材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乃至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及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石油化工。石油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贡献。

近些年,我国中国石油化工工业大力推行重组改革,使石油化工工业企业大大提升了在相关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在石油化工行业领域的改革,成功组织建立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个最大的国有集团公司。进入21世纪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的主要发展目标集中在和国际石油化工产业的接轨上,参考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运营制度,分别建立了股份制,而且在中国和海外纷纷上市。

二、 中国石油化工工业的竞争力分析

(一) 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石油化工产业的整体布局在我国得到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3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年的2座增加到7座,乙烯装置在普遍完成第一轮改造的基础上,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生产能力均达70万吨/年以上,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装置生产能力均达到20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重点扩建了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旺盛地区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2003年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炼油能力占全国炼油能力的比例比1998年上升2个百分点,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缓解“北油南调、西油东运”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已建成镇海、大连、金陵、高桥、抚顺等一批大型炼油基地,以及燕山、上海、扬子、齐鲁、大庆、茂名、吉林、兰州、辽阳、仪征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二) 装置结构

通过不断调整装置结构,已基本趋向合理,已基本适应了资源和市场的需要。炼油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适应进口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的需要,2003年高硫原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300万吨。还增加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能力,2003年两大集团公司加氢裂化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比例继续保持1998年时的5%,加氢精制能力所占比例已从1998年的12%上升到24%,催化重整比例从1998年的6%上升到7%,满足油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 我国原油输转体系

随着原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原油输转设施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功能比较完善的原油输转体系。在原油接卸设施方面,沿海地区已形成了多个20万吨和10万吨以上不同等级的原油码头,2003年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原油接卸能力已达到135亿吨。在陆上原油输转设施方面,我国原油管线总长度已达16800公里,管道运输比例已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原油运输管道化,并初步形成网络,可以满足进口原油的需要,并为降低原油运输成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 我国成品油销售网络

在1998年石油化工工业战略性重组中,各省市石油公司按地域分别划归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为建立全国性油品销售网络奠定了基础。自1999年开始,为迎接入世挑战,两大集团加快收购、兼并、调整、新建加油站和油库的步伐,大力发展终端销售网络,扩大零售和直销比例,努力提高国有石油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03年底,我国加油站总数约为8万多座(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合计5万座左右,约占全国的60%),成品油总库容约2560万立方米,具备2000万吨的储存能力。

结语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现在是中国国民经济里的龙头产业,支撑着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能够持续高速的前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在国际化市场上,不仅仅是中国,整个石油化工产业都要面对前所未有的调整。唯有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契机,确立适宜的发展策略,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才能(下转第32页)

(上接第45页) 真正提升我国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是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贾散.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J]. 中国化工信息, 2004.

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气体膜 分离技术

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气体膜分离技术就已经成熟发展起来,而且与之前比较传统的冷凝分离技术相比,有较大的差异,首先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其次就是分离的更加彻底,工作效率较高,而且这种技术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然而,气体膜技术并不是完美的,因为高效的膜分离材料难找,气体膜分离技术只能限制在某些领域应用,而不能应用在更广阔的领域。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气体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对气体膜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些研究。

1 进行气体分离膜所需要的关键材料

气体分离膜技术的实施需要几个关键材料,根据材料性能上的差异,可以把膜材料分为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和金属材料三种,详细的说明如下:

1.1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组成成分并不是单一的,主要是由聚二甲硅氧烷、聚砜、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早期气体所合成。在分离膜材料的实际应用中,通常也采用其他的成分应用在分离膜领域。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者开始对高性能的气体分离膜进行多面钻研,尽力找出各类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气体分离性能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际应用可得应用高分子具有很高的透气性,在气体分离领域有着很多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2 无机材料

和高分子材料一样,无机也是一种合成材料,目前主要有陶瓷膜,微单玻璃膜,金属膜和碳分子薄膜等作为主要成分合成的无价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能和热稳定的无机材料,它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强酸性环境,沸石膜的无机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化学降解性能,但缺点是该分子膜的制备环境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目前只能在实验室中生产,在其他工厂由于无法运用严格的技术设备进行控制而无法量产。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无机陶瓷材料,因为其与无机膜和玻璃膜相比具有许多特点使得生产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其过滤面积大,能够使气体分离更加彻底。

1.3 金属材料

这里所指的金属材料,并不包括所有的金属,而主要是稀有金属,尤其是钯以及合金材料,在分离膜技术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一般用于H2的分离。钯银合金的特点使得其在分离膜的构成材料上得到较好的应用,这主要在就在纯钯在气体分离的过程中会变脆,影响分离的效果。目前,钯膜材料已应用于加氢、脱氢及氢氧化等过程。

2 气体分离膜的应用

根据市场和油田企业的需要,气体膜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实际应用主要包括:

2.1 有机蒸汽的净化及回收

气体分离膜的应用是较为广泛的,在石油、化工和喷涂等行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机蒸汽,这些气体所含的许多有机物是有毒的,而且气体中有些成分还易燃易爆,如果不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处理,及时的进行净化,整个企业的安全就存在着较大的威胁。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运用气体膜分离技术,将这些蒸汽进行较好的分离,保证环境不被污染,回收利用有价值的气体。我国自1989年采用了第一套膜法有机蒸汽回收装置(主要用于汽油罐区的排放气的回收)以来,经过了多次改良,目前已经能够较好运行,一套膜的使用寿命长达4年之久,这充分表明了气体分离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有些化学工厂中,运用了气体膜分离技术,不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气体,还能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这样就为企业增加额外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2.2 气体脱湿

进行气体分离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气体进行脱湿处理,一般情况下,气体脱湿主要包括天然气脱湿、空气脱湿两种。天然气脱湿主要是处理水溶液中的第二天然气,在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必须及时对水中的天然气进行处理,且天然气的含水量要低于6立方米。从膜中的酸性气体脱除天然气中分离,而且去除水分,因此没有额外的空气干燥脱水设备。在这方面,传统的机械设备不但投资大,效果不佳,而且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因此,气体脱湿过程中采用一般是空气除湿,其设备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且分离效果也符合技术要求。经过空气除湿后,空气露点温度为60 ~ 40℃。达到标准的天然气管道,将需要的水分去除,膜分离,其原理就是天然气自身的压力作为分离动力,这样一来能源就会大大的节约,这种去湿过程不会添加分离剂,容易操作和控制。

2.3 天然气中H2的脱除及油田二氧化碳回收利用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的一些石油企业就已经采用了三次采油的方法,这个步骤主要是将二氧化碳压入进行自喷称为一次采油,然后进行注水采油称为二次采油,这两个过程采油比较多,而当油井枯竭时,还需要进行第三次采油,也就是对残留在井中的余油进行开采。当然,除了油田企业使用气体分离技术外,在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和沼气分离中也要采用,基本是运用二氧化碳分离膜进行分离。处理天然气使采用膜技术,不但具有装置小易于操作的特点,还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3 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气体膜分离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出现的新科技也随之增多,目前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3.1 不断开发研制高效的气体分离膜材料

经过研究表明,聚合物的渗透性和选择性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当聚合物的选择性加强的时候,其渗透量就减少了,这样的特性就导致其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正因为这样,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新的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以克服一般聚合物的缺陷,目前研发的聚酰亚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2 积极开发膜组件组合及优化

传统的膜组件主要有空心纤维膜组件、卷绕式膜组件及垫套式膜组件等等,这几种膜组件各有优点,但同时又存在着弊端,就螺旋卷绕式膜组件来说,其粘合技术较低,且粘合宽度的减少,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科研中不断改进以加强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3.3 发展集成分离技术

无论哪种技术,都具有技术边界和经济边界,膜分离技术也是如此,正因为这样,在特定的条件下,膜分离技术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于是,在实践中,需要将膜分离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实现最优的工艺组合和最低的经济投资,同时也扩大了气体膜分离技术应用的领域和适用范围,如采用固体脱硫和膜法脱水相结合,进行天然气外输前的净化处理。此外,在净化和回收卤代烃上也研究出了新方法,就是采用膜分离和冷凝法两者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