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 C形臂; C形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发生率较高,其主要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等。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和交通业的快速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盆骨骨折易导致患者出现神经血管、泌尿系统和胸腹部等的复合伤,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经过手术复位和骨盆悬吊等临床治疗,患者的骨盆功能基本能够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技术在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临床试验对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C形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C形骨盆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男34例,女26例,年龄20~60岁,平均(40.5±4.2)岁。患者致伤原因包括:摔伤7例,高处坠落伤15例,交通事故伤35例,其他3例。复合伤类型包括:神经损伤3例,尿道破损5例,腹腔器官损伤13例。骨折分型为:27例C1型,18例C2型,15例C3型。

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前,全部60例患者均在早期外固定下行骨盆正位、大重量牵引股骨髁,拍片检查入口位及出口位情况,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待患者环移位基本纠正,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再实施手术。

患者取仰卧位,术前常规消毒,行硬外膜麻醉,在髂后上棘旁约3 cm左右处行手术切口。在C形臂辅助下,垂直置入导针,直至髂骨部位。轻柔缓慢地将Sl椎体沿骶髂关节和髂骨置入。在X线辅助透视下,在Sl椎体中线处置入骨盆正位导针,骶管前方S1椎体处置入侧位导针,在骶岬的前后缘间隙置入入口位导针,在L5~Sl椎间盘下方、第l骶骨上方置入出口位导针。在小手术切口的基础上,将髂骨分离,使用套筒保护周围软组织,防止发生组织损伤。在此基础上,使用空心钻扩孔,将空心骶髂螺钉沿导针置入,依据患者的Sl宽度和骨折程度,使用l枚双侧螺丝钉固定或2枚单侧螺钉固定。所有60例患者均使用直径为7.0 mm的空心骶髂螺钉,其中40例使用2枚单纯螺钉固定,20例患者使用1枚双侧螺丝钉固定。

1.3 功能恢复训练 患者均可在手术1 d后开始进行膝关节、髋关节和床上翻身活动;手术4周后可坐轮椅;手术8周后可扶拐杖无负重下地行走;手术15周后可开始负重行走。

1.4 疗效评定标准 使用Matta标准对放射线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满意:患者骨盆后环位移程度小于4 mm;良好:患者骨盆后环位移不足10 mm但大于4 mm;一般:患者骨盆后环位移不足20 mm但大于11 mm。优良=满意+良好。

使用Majeed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工作、性生活、站立恢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等。85分以上为满意,70~85分为良好,55~69分为一般,55分以下为差。优良=满意+良好。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患者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手术时间(42.3±3.1)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5±2.1)d,术中平均出血量(56.5±4.3)ml,其中,3例合并腹腔器官损伤患者手术出血量高于100 ml,其余腹腔器官损伤患者均大量出血。

2.2 治疗效果 患者放射线治疗后满意49例,良好9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6.7%。临床疗效满意46例,良好11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5%。

2.3 随访结果 术后对患者实施12~18个月不等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6±3.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轻微的骶髂螺钉松动问题,其中,1例骶髂螺钉偏离中线,2例术后骶髂进入了L5~S1的椎间间隙,其他所有患者骶髂螺钉均良好固定,且位置满意。

2.4 功能恢复效果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的功能恢复性训练,骨盆功能均良好恢复,57例重新恢复正常工作,其余3例由于疼痛问题需要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3 讨论

3.1 C形骨盆骨折特征 骨盆骨折主要包括A、B、C三种类型,最为常见的是C形多侧或单侧的趾骨骨折,且在垂直和旋转方向上的稳定性较差,其中,C3型骨折主要是双侧损伤,并伴有髋臼骨折;C2型骨折主要是双侧不稳定型骨折,且伴有髋骨内旋和挤压损伤;C1型骨折主要是髂骨骨折,但无骶髂关节损伤[1]。

3.2 术前评估和处理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因为C形骨盆骨折通常伴有不同类型的复合伤,且具有较强的隐藏性,所以,在实施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骨折类型和程度实施全面系统的处理和评估[2]。脏器损伤和休克会显著增加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早期救治,包括建立静脉通道改善休克症状,及时使用骨盆固定带和腹带进行固定,保持呼吸道畅通,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3]。通过X线和CT等辅检查,了解患者的骨折类型和性质,并实施对症的牵引等纠正措施进行治疗,待患者环移位基本纠正,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再实施手术[4]。

3.3 C形臂巩固手术效果 骶髂螺钉固定术虽然能够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手术创伤,缓解术后痛苦,并显著降低传统手术治疗所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是手术治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像学引导效果的影响[5]。但使用C形臂X线机进行辅助引导后,术者能够对骨盆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能够保证导针放置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术者能够对螺钉的定位情况进行明确的观察,并进行及时的纠正,有助于防止螺钉错位和偏移问题的发生,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6]。

综上所述,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C形骨盆骨折,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且治疗效果满意等显著的优势,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亮.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3):202-203.

[2] 邓少林.骨盆C型骨折的手术重建[J].西南军医,2009,11(2):175-176.

[3] 孔建中.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骨纵形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6):410-411.

[4] 陈红卫.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6):444-445.

[5] 宋世峰.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1):1191-1192.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接到求助电话以后,我刊相关编辑立即联系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专攻骨盆手术的孙玉强教授。孙教授表示,我国开展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时间较晚,直到2000年前后,才开始在国内几家较大的医院陆续开展,许多医院目前还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不过,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优势已逐步显现,并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若患者有手术指征,应当积极手术。

为让更多读者了解骨盆骨折的治疗新进展,本刊特邀孙玉强教授撰写下文,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骨盆由左右对称的髂骨、耻骨、坐骨和后方的骶骨组成。它承担了保护盆腔重要脏器(如膀胱、生殖器官)的任务,同时也是承接躯体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连接器”。在髂骨、耻骨与坐骨组成的“人”字形交叉的部位是髋臼,其与股骨头共同组成了髋关节。广义的骨盆骨折,包括了纯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两种。

骨盆因为解剖位置特殊,加上周围肌肉等组织丰富,一般很少发生骨折。不过,随着现代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等)时有发生,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亦较以前有明显增加。据9年来笔者对髋臼、骨盆骨折手术患者的统计,近76%乃交通事故所致,近20%为高空坠落伤引起,其他原因导致的损伤较少。

国内外多项资料显示,在交通事故中,骨盆骨折是仅次于脑外伤、胸部外伤的第三大死亡原因。由于局部解剖的特殊性,骨盆骨折患者常伴有严重出血(最多可达3000毫升以上,占全身血液总量60%)。因此,严重骨盆骨折患者除了受伤部位的疼痛、畸形外,休克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导致患者很快死亡的主要原因。

手术治疗:从备受争议到被认可

过去,骨盆骨折的治疗以抢救生命和骨牵引为主。自上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研究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方法,包括手术入路的探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术后康复训练。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医学界对“骨盆骨折患者是否需要手术”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争议双方都将各自治疗的优良病例与对方疗效差的病例作对比,彼此“攻击”。不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量大样本、复杂骨盆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基本或全部恢复正常功能的病例被陆续报道,而那些经非手术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骨盆畸形、双下肢不等长(跛行)、腰骶部持续疼痛、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从此,有关骨盆骨折治疗方法的争议才逐渐减少,手术治疗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医生的认可。

治疗原则:先救命,再处理骨折

骨盆骨折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大出血、颅脑及胸、腹部的损伤。出血量较大、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先抢救生命。大出血是导致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抢救大出血患者,主要依靠大量输血和输液治疗,骨盆骨折患者输血3000毫升以上的,很常见。一般情况稳定者,通常先行骨牵引。伴有髋关节后脱位的髋臼骨折患者,可在腰麻或全身麻醉下先行复位,再行骨牵引。

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医生可根据骨盆X片和CT片等影像学资料,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和骨块的移位方向,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当然,由于骨盆手术是骨科最大、最复杂的手术,手术复位的结果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故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实施,否则手术效果难以保证,甚至可能比保守治疗的效果还要差。

手术时机:伤后3~14天

通常认为,累及髋关节负重区、移位的髋臼骨折,除非有手术禁忌证,原则上应通过手术恢复正常的解剖学形态。对累及骶髂关节和骶骨的不稳定骨折,也需要手术。具体而言,骨盆骨折的手术指征包括:骨盆有垂直方向不稳定(包括骶髂关节分离或脱位)、耻骨联合分离超过25毫米、髋臼承重区骨块移位超过3毫米、髋关节内碎骨块影响关节复位、髋臼后壁超过40%等,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通常在伤后3~14天内进行。

手术方法:复位+内固定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内固定技术和工具、手术入路的开发、内固定材料的研发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彻底打破了骨盆骨折乃“手术”的说法,使许多原本可能病废,甚至死亡的患者重获新生。

目前,骨盆骨折手术主要有后方入路和前方入路两种,严重的骨盆骨折,往往需同时采用前后方2个切口,术中,医生会使用一种特殊的、可多向塑形折弯的重建带或重建钢板,对骨折块进行固定。伴有骶骨骨折的骨盆骨折,常采用骶髂关节的拉力螺钉固定。移位严重,甚至粉碎性骶骨骨折,多使用TOS系统(同时在腰4、5和髂骨使用特殊的装置复位和固定,移位较小的,仅用单侧即可)进行固定。

通过手术植入的内固定钢板,除非患者有不可忍受的不适或局部感染等情况,原则上不用取出。对女性而言,骨盆骨折固定对生育几乎没有影响。当然,做过耻骨联合内固定的女患者若考虑顺产,可以考虑在怀孕前,先将钢板取出。

术后康复:与手术同样重要

对骨盆骨折患者而言,骨折的解剖复位非常重要,手术后的康复锻炼也不容忽视。有些患者虽然骨折复位做得很好,但由于术后康复锻炼做得不好,关节功能恢复就不甚理想。一般地说,患者在术后即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有限的、被动的患侧下肢的伸屈活动;1个月后,可逐步坐起;2个月后,可扶拐下地行走。正常情况下,术后3个月,骨折基本愈合,患者可以自己行走,并可逐步加大锻炼的幅度和强度。至于具体的康复锻炼计划,患者应该与手术医生多沟通,必要时,可请康复科医生共同参与。当然,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还需克服各种不适或疼痛,切莫因怕痛、怕苦而不愿意锻炼。

专家忠告:交通伤是导致骨盆骨折的重要原因。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和避免意外伤害的最好措施。国外的汽车保有量很大,但严重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却比中国低很多,这对我们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专家简介

孙玉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委员会委员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随着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因交通车祸以及高空坠落所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逐渐增多,在骨盆骨折的传统治疗中,常采用骨牵引、骨盆悬吊以及石膏固定等方法,有的患者也可治愈,但是这些治疗方法的致残率较高。选择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AO分型为B、C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AO分型为B、C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17~66岁,平均(39.5±17.2)岁。致伤原因:交通车祸伤29例,高空坠落伤17例,重物压砸伤8例。其中合并有肾挫伤3例,肠破裂2例,14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腰5横突骨折2例,髋臼顶骨折6例。根据AO分型(Tile-Muller),B型26例,其中B 1.1型6例、B 1.2型4例,B 2.1型9例,B 2.2型4例,B 2.3型2例,B 3型1例;C型28例,其中C 1.1型12例、C 2.1型6例、C 3型10例。

1.2 治疗方法 首先在早期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术前双侧下肢股骨髁上骨牵引,合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的患者加患髋大转子部侧方牵引,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者采用布兜悬吊。受伤至手术时间6~16 d。骨盆内固定器械采用GE、Depuy公司,在术前根据标尺及CT片,通过在标本上描绘出骨折线及旋转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手术方案。本组54例患者均全麻下进行手术。对于单纯耻骨联合分离病例,采用Pfannenstiel切口,其余病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其中10例患者联合后方入路固定骶髂关节。术后根据骨盆稳定情况决定负重时间,6~8周根据复查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4 h,平均(2.4±1.5)h。术中出血280~1900 ml,平均(750±150)ml。原始骨折移位为8~40 mm,平均(22.5±8.7)mm。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2.4±6.3)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评分标准进行评定:骨折块分离的最大距离,20 mm,无1例。功能评定按Iowa骨盆评分法评定:本组患者中,51例患者可以做以前的工作,患者家庭生活均满意;1例患者术后出现异位骨化,口服消炎痛以及局部放射治疗,异位骨化没有出现加重,不影响患者负重行走;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中神经吻合后6个月基本恢复。本组无骨不愈合、深部血肿及深静脉血栓发生。

3 讨论

在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矫正畸形,早期活动,预防晚期骨盆不稳和骨不连接,争取达到无痛和功能满意。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对于旋转不稳和垂直不稳的骨盆骨折,早期手术施行内固定可以尽早的恢复骨盆的稳定度,显著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骨折恢复后期的功能,同时稳定的内固定可以更好的去解决并发伤,有利于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治疗[1]。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时,要掌握好指征:患者为不稳定性骨折、合并有髋臼骨折、外固定后残存移位、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闭合复位失败、没有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耻骨联合孤立性分离>2.5 cm。

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在能够维持骨折稳定复位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简单有效的内固定物,可以减小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术后恢复。在安装内固定时注意髋臼周围螺钉拧入的方向,避免螺钉进入髋臼内。复位结束后手法活动髋关节,仔细体会有无异常响声或阻挡感以判定内固定物是否进入关节内[2]。对骨盆骨折前后环同时不稳者,一般先稳定后环再固定前环,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针对C型骨盆骨折的后环损伤,前路钢板内固定更加安全,可以解剖复位,提高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其缺点是对骨折仅起连接作用,抗应力作用差,不能早期下地[3]。

本组患者中,经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51例患者恢复工作,家庭生活均满意;1例患者虽然术后出现异位骨化,但经过治疗后,不影响患者负重行走;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中神经吻合后功能基本恢复。本组患者没有出现骨折不愈合、深部血肿及深静脉血栓发生,临治疗效果良好,说明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以尽早恢复骨盆稳定度,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后期功能。同时,稳固的内固定使并发伤治疗问题更易解决,更利于多发伤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施能兵,王金波,尹卫东.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临床骨科杂志,2008,11(6):534-535.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骨盆骨折;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43-01

骨盆骨折是指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常见的病因是外伤,如压砸、轧碾、撞挤和高处坠落等。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移位的骨片可能会刺伤其周围的血管、神经、输尿管、尿道、膀胱、直肠等结构,造成严重的合并损伤。由于骨盆具有负重、保护盆腔脏器和传递人体力线的作用,因此,严重的骨盆骨折不但会引起盆腔脏器损伤,而且对人体负重会造成严重影响[1]。经过治疗和护理,使患者焦虑或恐惧心理减轻;皮肤完好,无压疮发生,骨折愈合良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或自理能力提高;掌握功能锻炼的知识,并积极进行锻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骨盆骨折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22~6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5例,高空坠落伤26例,压砸伤9例。入院时并发失血性休克15例,5例合并尿道损伤,3例发生腹膜后血肿,急诊入院时间为伤后0.5~4小时。

1.2 治疗与结果:骨盆边缘性骨折,只需卧床3~4周;骨盆环单处骨折,骨盆兜悬吊牵引5~6周;骨盆环双处骨折,骨盆外固定架固定;骨盆环多处骨折,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由于骨盆骨折病人起病急,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意外受伤,受伤后疼痛以及对预后的担忧等因素,会引起病人的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感,担心生命危险及残疾。应积极消除伤员思想顾虑,鼓励伤员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住院治疗的安全感,使其早日康复。因术后卧床时间长,易产生厌烦情绪,应多开导,并取得家属的支持,共同为病人制定比较周密的康复计划并督促实施,适时鼓励,提高病人治疗的积极性。

2.2 疼痛护理:卧硬板床休息,防止疼痛加重或骨折再移位。关心病人,鼓励病人诉说有哪些不舒适感,并给予心理安慰,指导病人做松弛疗法。对疼痛剧烈者,可适当应用镇痛药物,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动作要轻柔、准确,避免粗暴剧烈而引起或加重病人的疼痛。

2.3 症状护理:压疮维持骨盆兜带悬吊有效牵引,牵引量以臀部抬高床面5cm为宜。在骨盆两侧的兜带内置衬垫,以预防压疮。鼓励病人多饮水,2000~3000ml/d,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利于排便。术前日必须排除肠道内淤积的大便,以利手术操作,减轻术后腹胀。

2.4 牵引护理:骨盆悬吊牵引吊带要保持平坦完整无皱,并要保持吊带宽度适宜,且不要向上、下移动位置;大小便时注意不要使之污染。下肢牵引时一般都是双下肢同时牵引,因为如果只牵引患侧一方,易使骨盆出现倾斜,容易造成肢体内收畸形,影响以后的走路功能,并可发生腰疼和髋部疼痛。

2.5 术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与麻醉科医生交班,了解病人术中情况,予以特别护理,应使用心电监护仪器,每15min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注意病人神志及皮肤黏膜出血征象,并做详细记录,为抢救提供有利依据;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楔压,如有严重休克发生,应转入ICU病房实行全面监控治疗。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若有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更换,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以防感染。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2]。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折叠、脱落,保持负压引流瓶适当负压,以便及时引流出伤口积血,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

2.6 并发症护理

2.6.1 休克的护理:取仰卧中凹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尽量减少搬动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减轻组织缺氧症状。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必要时行静脉切开,及时补充血容量。

2.6.2 腹膜后血肿及内脏损伤的护理: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部情况,注意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胀、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症状。在抗休克时应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做好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若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多为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或神经紊乱所致,可给予禁食、肛管排气、胃肠减压等处理来缓解症状。

2.6.3 膀胱及尿道损伤的护理:应妥善固定导尿管,以防脱落。导尿管及尿袋应低于身体,每日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尿管,防止感染。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每日用生理盐水250~500ml进行膀胱冲洗1~2次,预防血块及分泌物堵塞尿管。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尿液的排出。尿道不完全撕裂时,留置导尿管2周并妥善固定;对于行膀胱造口的病人,须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或折叠。造口管一般留置1~2周,拔管前先夹管,观察能否自行排尿,如排尿困难或切口处有漏尿则延期拔管。保持会的清洁卫生,每日用温水擦洗会,并用活力碘棉球消毒尿道外口,2次/d。对于会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的病人,在分泌物多时,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冲洗擦干,及时更换敷料。

2.6.4 直肠损伤的护理:行直肠指诊,以明确直肠有无损伤。明确诊断后应给予禁食,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做好直肠修补、造瘘手术的术前准备。对于造瘘术后病人,应注意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洗后外涂氧化锌软膏,注意及时更换敷料。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和组织有无感染的征象,以及体温的变化[3]。给予高营养饮食以补充机体需要量。

2.6.5 神经损伤的护理:仅出现神经如坐骨神经痛时,可进行保守治疗,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时,应鼓励并指导病人做抗阻力肌肉锻炼,同时作按摩、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足下垂时,用软枕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防止跟腱挛缩。

2.6.6 压疮的护理:为防止骨折移位,切勿随意搬动或更换,但应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可每2h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皮肤;合理使用防压器具,以预防压疮的发生。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所以要防止并发症发生。病人床铺要保持平整、干燥、无碎屑,保护骨隆突处,可每2h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皮肤,合理使用防压器具,以防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6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省第五医院)骨伤康复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摘要] 目的 评价关节粘连松解术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84例关节粘连患者,给予关节粘连松解术以及配套的康复治疗,评价关节活动度改善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髋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角度与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与踝关节屈曲度数、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伸展度数低于治疗前,患关节伸展度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与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早于髋关节,踝关节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早于膝关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粘连松解术适用于髋部、膝部、踝部等骨伤术后粘连治疗。

[

关键词 ] 康复医学;骨伤;关节粘连;关节粘连松解术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56-02

[作者简介] 李旻(1977.11-),女,山东黄县人,学士学位,现供职于黑龙江省康复医院(黑龙江省第五医院)骨伤康复科,研究方向:康复医学。

关节粘连是骨伤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长期制动、功能锻炼不足患者,是致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关节粘连还是关节僵硬、软组织挛缩、骨折愈合畸形主要风险因素,防治关节粘连是骨伤康复重要内容之一[1]。中医对关节粘连认识较早,认为其为气血瘀滞、寒湿凝结所致,关节粘连松解术运用历史悠久,被证实防治关节粘连效果显著[2]。该研究在2013年1月—2014年4月就关节粘连松解术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总结运用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共收治骨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4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5~78岁、平均(43.8±11.9)岁。骨折与损失类型:骨盆骨折13例、股骨骨折20例、膝部骨折与韧带损伤10例、胫腓骨骨折23例、踝部骨折9例、足部骨折9例。共涉及108各关节。病程4~5周。手术至伤后时间3 min~1周,平均(3.2±0.8)d。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均接受过该院或外院手术治疗;(3)骨折愈合良好;(4)单纯性关节粘连,未合并关节畸形等严重并发症,有康复希望;(5)已无需外固定,表现为关节不同程度活动受限。

1.2 方法

1.2.1 热疗 主要包括蜡疗与中药熏洗两种。蜡疗通过热传导可起到消炎、、软化瘢痕、粘连松解作用。取医用石蜡加热涂抹覆盖关节皮肤,一般40~45 ℃左右,治疗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可通过揉搓、按压等方法减轻不适。1次/d,30 min/次。若皮肤过敏或效果不佳,可换中药熏洗。

1.2.2 松解术 先进行必要的肌肉练习,避免松解术产生继发性损伤。取关节放松位,此时皮肤温度尚在40 ℃左右,以揉法、捏法,放松表面皮肤,一般需1~2 min,而后以弹拨法,分离松解局部肌肉肌腱,逐层松解至关节周围。而后,据关节解剖位置,采用牵伸、摇晃、抖动、挤压、牵引等手法进行关节松解。一般徒手操作,以低速度、大振幅操作为主。以常见的膝关节粘连为例,具体操作方法:(1)纵向牵引股胫关节,前后、侧方滑动,伸屈膝摆动;(2)推住髌骨两侧边缘,缓慢上下左右极限做工,20次/组;(3)单人操作,一手扶住股骨远端,一手扶住胫骨近端,缓缓牵伸膝关节,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准,维持60 s/次。

1.2.3 辅助治疗 (1)肌肉训练: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肌力,增加关节稳定性,预防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

(2)冰疗:预防、治疗疼痛与肿胀,冰敷20 min/次,1~2次/d,每次间隔5 g左右,10 d 1个疗程,直至关节消肿、疼痛缓解。

(3)其它:①若肌肉萎缩较严重,可给予推拿;②若关节肿胀、疼痛逐渐加重,冰敷无显著效果,以治疗仪中频消肿;③出院后进行关节训练,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适度与适量原则,不宜过早开展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参照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3],评价患者患病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以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统计记录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

1.4 统计方法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力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运动功能

治疗后,髋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角度与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与踝关节屈曲度数、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膝关节伸展度数低于治疗前,患关节伸展度数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症状改善时间

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与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早于髋关节,踝关节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早于膝关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祖国中医并无“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粘连”名词,但从症状表现、体征来看,关节粘连当属“筋伤”范畴,现在中医研究内容较丰富,最受认可的证型包括气滞淤血、气虚血瘀、寒邪凝滞,表明关节粘连应为实证,也可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标本兼治或直接作用于局部[4]。但应注意的是,关节松解术从本质来看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力学作用,人为松解关节、解除粘连,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若粘连较严重,强行行粘连松解术,还可能造成继发性损伤,粘连松解术还易引起无菌炎症,加重术后疼痛、肿胀症状表现[5]。故,为配合粘连松解术,降低风险、增进与巩固疗效,还需配合其它康复措施。该组患者采用术前热疗、术后冰敷,贯穿于始终的康复训练,以及中频等对症治疗。

结果显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为(1083±216)、(948±126)、(975±217),多数患者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恢复,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就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症状改善与康复情况来看,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4.7±1.6)、(4.2±1.8)早于髋关节(6.1±1.2),膝关节、踝关节无扶持下床活动时间(6.9±1.3)、(5.8±1.2)也早于膝关节(8.6±1.0),与膝关节相比,髋关节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以关节粘连松解术为核心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骨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

参考文献]

[1] 刘皓. 五扳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2] 靳立巾,张杰,贺媛,等.功能锻炼督查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1):43-44.

[3] 朱雄武.血瘀证与骨折迟缓愈合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3:33-35.

[4] 王晓兰.膝关节置换术后CPM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32-33.

[5] 张利,梁永宁,张海涛.股骨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2(33):43-44.

[6] 张鑫,刘波,刘辉,等.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3,25(4):34-36.

[7] 黄淑明,兰树华,郑荣宗,等.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的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7):644-646.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皮;椎弓根钉;胸腰椎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83-02

胸腰椎骨折占据了脊柱骨折的大多数,特别是胸腰段骨折,其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已被证实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是安全可靠的,传统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区组织需广泛剥离,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护理观察较繁杂。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失血少、组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护理更简明的优点。2002年10月~2006年6月,我院共开展此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2年10月~2006年6月,我院共为1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了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男14例,女3例,年龄19~46岁,平均2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h~7d,平均3d。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伤7例,重物砸伤1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11例,爆裂性骨折6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1]:C级2例,D级5例,E级10例。合并骨盆骨折4例,右股骨颈骨折1例,尾骨骨折2例,双侧跟骨骨折4例。

1.2手术方法本组17例病人均采用俯卧位于手术床上,C型臂X线机下定位椎弓根小切口置入椎弓根钉,经皮下导入固定杆,行转棒支撑,固定使骨折复位,恢复脊柱立线。手术材料采用的是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装置。

2结果

17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80~24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0ml,术后病人身体状态恢复较快,Frankel分级E级者与无合并伤者术后麻醉过后即可床上活动,1周后可在胸腰保护支具保护下下床行走。

3护理

3.1术前检查护理胸腰椎骨折病人在入院后,术前除一些常规化验检查外,还需做腹部“B”超、胸片、脊髓造影及CT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这需要反复地搬动病人,可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此时,我们需要在搬动动作上轻柔外,还需耐心地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各项检查对其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3.2心理护理脊柱骨折病人多是由突发事件所致,受伤后病人的心理负担重,心理状态严重混乱,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担心手术的创伤及术后能否治愈,甚至有轻生念头等,应针对病人的不同反应及不良情绪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在自身充分了解该术式的先进性:损伤小、失血少、固定确切、术后恢复快及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的差别后,结合以往成功的手术病例,或让现有住院手术的病人进行当面身教,向病人讲解该手术的先进性等优点,使病人增加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并主动地向病人家属做宣教,一同帮助病人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

3.3术后护理该组病人全部都是采用全麻下俯卧位的方式进行手术,术后回归病房首先要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注意病人颜面部、眼眶周围、胸廓及双侧髂脊等隆突部位是否有皮试压迹,并给予及时的皮肤护理,避免压疮的发生。

由于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失血少,固定确切,病人身体状态恢复较快,术后2h就可给病人胸腰做保护支具,针对病人是否有合并伤,采取半卧位,定时翻身、叩背,帮助病人做胸腰部活动,避免在翻身过程中出现脊柱旋转,对病人的双下肢感觉运动进行观察,对出现脊髓损伤症状或脊髓损伤加重者及时告知医生。由于切口小(四个1.5cm长的纵切口),一般失血很少,如有出血及局部肿胀,给予及时检创,更换辅料。对有排尿功能障碍者,尽早进行膀胱训练。由于该组病人的选择脊髓损伤较轻,大多数病人术后即能自行排尿。对排便功能也要给予观察重视,及时指导。鼓励病人尽早做下肢肢体运动功能练习,无合并伤的病人在伤后1周即可在胸腰段外支具保护下下地行走练习,进行康复训练。在精神上的护理伴随着整个治疗过程。

4小结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7篇

1.1心理护理:髋臼骨折多由强大的暴力所致,病情急、伤势重,又因暂时失去肢体运动能力,使患者的精神压力急剧加重,从而产生悲观、焦虑等不良的消极情绪。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引导、抚慰,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和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并使患者了解有关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使其主动积极理解和配合治疗[2]。在术后,及时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尽快恢复其肢体生理功能,缓解其紧张心理。

1.2配合麻醉:协助麻醉进行静脉给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待插管成功后,固定导管,防止术中变换患者使导管脱落。同时术中密切注意导管情况,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1.3术中配合

1.3.1巡回护士配合:患者麻醉后,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共同配合安放患者,动作轻柔,防止再损伤的发生。所有患者均采用健侧卧位。需注意的是采取漂浮安置患者时上肢与躯干之间呈直角,防止因长时间压迫而损伤臂丛神经以及血管;双下肢保持伸髋屈膝位,防止损伤坐骨神经;同时约束带不可束缚过紧,以便于术中变换。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坠床等事件发生,患者身体前后必须有手术助手保护。

1.3.2器械护士配合:手术中应密切观察手术进程,熟练配合手术医生及时传递相应的手术器械,如拉勾、骨剥离器、咬骨钳、复位钳等。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配合手术医师逐层关闭伤口。此类手术不同于常规手术,术前器械护士需详细了解骨盆手术器械的功能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术前、术中与医生及时沟通,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仔细检查所用设备有无损坏及丢失,及时清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2结果

本组14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仅有1例轻度异位骨化的发生。术后随访6~36个月。疗效按Ceunnar标准评定,愈合效果良好13例,较差1例,优良率为92.9%。

3讨论

髋臼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或挤压暴力所导致,可能同时有盆腔内大出血、尿道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合并伤的出现,病情变化明显,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可能影响患肢活动功能,严重可能导致下肢畸形甚至残废的严重后果。对髋臼骨折患者采取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使骨折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辅以坚强内固定,对于髋关节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以及关节畸形的防止及骨性关节炎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8篇

血运重建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殷林,邬波,宗丹,付东宁,关和宇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陈印明,王本龙,胡勇

2~5指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间动脉缺损的修复 邹书文,甘求恩

第3卷第3期A DIFFICUT FRACTURE UNDER ANY CIRCUMSTANCES答案

军事训练中应力性骨折76例分析 陈东风,黄建强,郑小飞,王俊,莫建勋,金炜东,牛玥

FK506加速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陈国奋,顾立强

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基础和生物力学研究 肖进,冯宗权,原林

双侧股骨髌骨粉碎型骨折1例 朱兴仁,钱耀文,田永山,龚铁军,丁旭明,孙丽敏

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附4例报告) 徐宝有,梁作双,王宝琛

后路椎管前方减压哈氏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廖平,杨日新,刘文庚

近端逆行穿针法治疗锁骨骨折 韩来春

前臂闭合性伸肌腱断裂的漏诊 林格生,徐煜,王蜀江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刘秉锐,邢玉霞,闫荣军,田培文

少年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曹飞,郝海群,孙振华,张福华,王华民,许国华

胫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坏死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丁旭明,朱兴仁,龚铁军,陈燕霞,孙丽敏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59例体会 舒迅,杨宜

改良切口取髂骨121例治疗体会 张维兵

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0例报告) 方均强,廖坚文,林冷

中西医防治骨筋膜室综合症 宋锡刚,张惠萍

应用网状小切口再植修复皮肤撕脱伤(附22例分析) 朱辉,周亚平,徐伟,李学则,邵礼武

中老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叶福平

部分肱骨小头重建尺骨冠状突1例 赵刘军,崔勇,毛伟民

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覃昱,裴国献

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结核1例 潘贵江,马祥山,包炳晨

骨盆倾斜型臀肌挛缩症 肖进,原林

特殊类型复杂髋臼后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王钢,汪群力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郭澄水,郑良国,韩国华,孔祥飞

骨盆骨折槽型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附31例临床分析 陈德满,苏继承,付伟,王天明,曲天义

带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髋臼骨缺损 徐栋华,张征宇,王靓洁

三维CT重建在骶髂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曹向阳,张俊,陈可新,张智

手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16例 刘敬梅,王传华,潘峰勋

第一届全国骨盆与髋臼骨折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高级讲习班在广州举行

钢丝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5例报告 付秀利,季晓风,梨兆本

第七届全国人工关节学术会征文暨全国人工关节学习班通知

髋臼横形骨折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估 陆爱清,孙俊英,董天华,唐天驷

骨盆骨折的处理 梁国穗

脊柱内固定新技术新理论讲习班通知

三维CT在骨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王劲,张雪林,李树祥

髋臼骨折10例治疗体会 王宏修,宋兴杰,武爱民,刘帮超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后脱位的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李卓球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姚士军,郭贺荣,周云飞,李勇

髋臼骨折的治疗 白玺先

髋臼骨折内固定材料选择 罗志平,边子虎,杨立文,黄大江,饶海群,刘思海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24例报告 张俊

髋臼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郭澄水,陈维鹏,孙东升,蒋学金

介绍一种骨盆骨折新的分类方法 王钢,汪群力

移位性髋臼骨折之外科治疗 邱方遥,陈全木,罗惠熙

骨盆的解剖和生物力学 原林,高梁斌

髋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 原林,高梁斌

骨盆骨折与腰骶丛损伤 顾立强,王钢,裴国献

骨盆的开放复位和内固定 汪群力,王钢

髋臼骨折的内固定 张旭辉,王钢

骨盆骨折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 孙永建,王钢

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贺长清,王利民,吴学建,陈聚伍

髂内动脉结扎治疗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大出血 张奎,高劲谋,黄世龙

前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廖进民,刘铭,原林,谢元平,黄文华,李忠华,钟世镇

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王珂,裴国献,陈滨,金丹,魏宽海,任高宏

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方法研究的生物力学模型 朱立军,何柏康,吕维佳,梁佳利,周肇平

几丁糖-胶原止血海绵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叶春婷,陈鸿辉,李斯明,邹海燕,梁佩红

筋膜条固定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二例 徐自强

曲尼司特对单纯周围神经损伤后抑制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白跃宏,史桂秋,张龙海,时述山

膝关节半月板和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 李绍林,张雪林,王钢,史占军,陈燕萍,成官迅

应力性骨折影像诊断 王林森,王植,王淑丽,蔡琳

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陈彤春,李智勇,严凤娇,徐伟,何翠环

亚洲创伤骨科学会十周年志庆2002年国际会议纪要 王秋根,吴剑宏

第二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及其进展 侯铁胜,陈语

血管新生因子及血管新生疗法在重建外科应用研究进展 潘朝晖,王成琪

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初步体会 叶伟雄,陈鸿辉,梁伟国,陈瑞光,周子强,莫子丹,陈志光

动力髁部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吕夫新,仲崇昆,胡义明,李晓辉,高伟,刘涛

应用动力髋部螺钉加拉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李洪瀚,郑亚才,严康宁,柯顺忠

三种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徐云钦,冯水云,梁再跃,谭俊铭,陈才平,朱亚中,王朝阳,陈金富,冯炜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张秉文,中安秀,杨建业

单臂外固定支架配合跟骨牵引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林清泉,李懿,吴珊鹏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

第16届爱丁堡国际创伤学术会议见闻 郭刚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鲍琨,姜佩珠,于晓雯,陈东,马燕红,曾炳芳

拇短展肌肌力定量测定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作用 刘璠,H.Kirk Watson,Lois Carlson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陆晴友,王秋根,张秋林,唐昊,吴剑宏,王万宗

拇外展功能重建不同术式的比较 姬亚飞,杨克非,张友乐

复合性骨盆伤的早期失血及救治相关因素 田利华,刘谨文,高伟

解剖型钢板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唐本森,向阳,尹培荣

胫骨平台骨折52例临床分析 李新志,郑之和,韩庆斌,黄晶

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李进,杨述华,杜靖远,邵增务,肖宝钧,杨操,许伟华,刘国辉

椎弓根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杨明连,王东,黄承,许猛子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早期治疗 张康乐,蔡国平,刘德昌,熊敏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 王洪,罗怀灿,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朱通伯,孟春庆,刘勇

手外伤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王利,朱小弟,李文庆,宫云霞,王文胜,陈传煌,邵明,盖炼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