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科技的研究

金融科技的研究

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金融;运行机制;信贷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引言

科学技术创新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早期我国主要依靠政府拨款。20世纪90年代初,科技金融概念被提出。加入WTO以后,中央提出银行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信贷业务。2006年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国务院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将科技金融作为了重要保障措施。

一、科技金融界定

国内关于科技金融的定义没有统一,然而大多数学者认同以赵昌文[1]为代表的学者关于科技金融概念的阐述。他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

二、科技金融的运行机制

1.科技金融的政府支持机制

关于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崔兵[2]认为政府应该是市场失灵的矫正者。沈颖[3]认识到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基本职能:引导职能、补充职能、服务职能、监控职能。然而陆岷峰,汪祖刚提出了政府应该担起引导者、服务者、管理者的职能,整合科技金融资源,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

2.科技金融的银行支持机制研究

从目前的国内情况来看,各类金融资源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我们发现银行与民间资本主要集中在创新产业的中后期,对于种子期与成长期仍然以政府支持为主。王宇伟,范从来[4]逐步建立类似于美国硅谷银行的商业银行支持形式。

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束兰根[5]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商业银行会是科技金融主要参与者。关于科技银行崔兵将其与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比较,认为前者是是国家信用的再延伸,对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是补充。

3.科技金融的民间金融资源支持机制研究

在这里民间金融资源支持机制主要是指: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新三板、IPO、以及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信托等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形式。李士华,邓天佐,李心丹[6]认为创业投资要定位于科技创新、风险分担、价值创造以及区域和产业发展。

关于创业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1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如杨艳萍[7]分别探讨了创业投资风险体系在筹集阶段、投资阶段、退出阶段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方法;2创业投资机构的运作模式研究,付华民,龚胜刚,陈德棉从创业资本的筹资,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阶段的分布、投资过程中的一些方式以及如何解决闲置资本问题角度,探讨我国创业投资运作的特殊性、操作性和限制性。

我国改革逐渐确定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预示着未来科技金融的主要形式必将以民间金融为主,如何引导民间科技金融健康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

三、科技金融未来的发展研究

有些学者认为,当前困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是制度障碍,如:科技创新政府引导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管理机制抑制创新、金融配套服务体系缺失等。由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残留问题较多,导致不能直接引进西方科技金融模式,使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一直停留在政府支持为主,如:束兰根、原二军,韩一萌和注重产权制度研究的刘思培。

有的学者认为,发展科技金融应该转变政府角色,使政府由科技金融的所有者和监管者转变为科技金融的引导者和风险分担者、风险补偿者、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者者、监督管理者,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应该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等民间资本,建立政府科技金融引导基金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如:房汉廷,张维,崔兵,卢金贵、陈振权。

以赵昌文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我国当前金融制度依然是以银行为主导,其他金融机构做补充,然而为了隔离投资于科技创新的风险,应该设立专门的科技银行,从事科技信贷业务。

结语:我认为研究科技金融应该从风险管理入手,首先识别科技金融中的风险,然后是评估和测量,接着是风险的控制措施。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不利于科技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从而实现制度创新,机构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实际操作层面,就目前中国金融现状,发展科技金融应依托银行机构,由于我国的银行机构占有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在支持科技创新过程中理应起到主导作用;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风险投资专业化程度低,使得发展科技金融必须依靠银行的力量;再者随着金融不断深化,银行脱媒现象严重,依靠存贷款利差很难保持银行的盈利性,这也要求银行寻求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创新信贷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昌文,等.科技金融[M].科学出版社,2009.

[2]崔兵.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作用:理论与中国经验[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02):87-90.

[3]沈颖.地方政府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选择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06):61-65.

[4]王宇伟,范从来.科技金融的实现方式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2(10):28-35.

[5]束兰根.科技金融体系中的资源整合[J].金融纵横,2013(04):4-10.

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高技术产业 湖北省

一、引言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也是实行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离不开要素的投入,特别是与金融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衍生出科技金融这一概念。在本文的定义中,科技金融是涵盖科学技术研发、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金融资源以及政策支持服务,其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资源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紧密结合,形成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科技金融目前发挥的效果如何,以及各个变量作用方式的分析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当前研究主要关注于以下几方面:对科技金融这一概念进行理论定义(赵昌文,2009;房汉廷,2011;洪银兴,2011等),一般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内容范畴;科技金融指标变量的选取,包括产出指标(王海、叶元熙,2003),金融投入指标(吕江林,2012)等;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研究(林毅夫、李永军,2001;余泳泽,2011;R.Levine,1993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例如科技企业融资困难、对科技金融某一指标(例如政府投入)作用机制的研究、全国层面科技投入产出分析、科技金融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实证分析、高科技园区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的构建等。

上述文献对于了解科技金融含义以及对其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较少根据实际情况对省际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于作用机制、指标的选取上缺乏经济理论的解释。目前我国完整的科技金融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其作用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的贡献之一在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定义科技金融系统,不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作用机制分析,同时对于系统中各个具体变量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梳理,从而对整个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贡献之二,在于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省际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科技金融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实证来验证在经济理论下对科技金融作用情况的预期,并且对实证结果做出了具体分析,而不拘泥于先前的研究成果。

二、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从总体来看,科技金融作为一种要素投入资源,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作用可分为直接、间接两种:

第一,从直接作用来看,科技金融是作为一种资金来源,属于资本要素投入。鉴于高技术产业自身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二者存在高度契合,因此,科技金融在资金供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资金投入到具体企业中,不管是购买装备、建设厂房、研发试验等等都是推进产业发展,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于高技术企业风险较大的特点,许多高技术企业同时还面临一定的融资困境。

第二,从间接作用来看,科技金融这个体系发挥的功能不局限于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将其归纳为“延伸效果”。例如,风险投资机构还可以进入决策层,通过市场化管理对经理人进行激励约束,或者经验丰富的风投机构能够直接参与企业运营管理,利用自身专业化优势监督指导投资决策,辅助企业创新成功;通过成立高技术产业引导基金带动民间资本对增加对初创型高技术企业的投资;专营的科技银行除了降低高技术企业融资成本和门槛之外,还开发出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在融资的同时加强了对高技术企业发展、管理质量的监督,间接促进企业成长。总之,间接作用的表现就在于,除拓宽基本的融资渠道之外,在提升服务企业的经营水平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针对上述归纳的直接、间接作用方式并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目的在于探究针对湖北省科技金融结合效果如何。鉴于科技金融系统中既有企业自由资金、政府配套专项投资,也融合了金融市场的资助,作用方式各有差异,同时交叉重叠的政策也会使最终作用效果复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科技金融系统中各变量进行具体分析。

本文认为企业自有资金代表着研发最原始的投入,是科技金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阶段特征以及配套的融资方式可以总结出,企业自由资金投入明显的特征是高效,即不仅能够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而且效果显著,这通常与资金的稀缺性以及资金的使用方式、重视程度等有关,因此在本文的体系构建中,特意搜集了R&D项目内部支出经费(代表着企业内部自有资金的投入)这一指标,来进一步证实企业自由资金的作用效果。

对于政府财政经费对R&D投入而言,目前的研究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多数研究表明政府科研资助对企业研发有激励作用,但李左峰等(2012)学者通过细化政府补贴类型后总结出,政府R&D补贴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都存在,既取决于企业技术商业化能力,也取决于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和水平,还可能受到企业所有制、研发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最终结果要根据样本的情况实际分析。本文正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下去,根据具体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分析再看实际效果。

对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效果(包括银行贷款、风险机构投资等),目前的研究结果相对一致。理论和实证层面都证实金融机构的支持对于企业融资进而研发、产业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后续的实证中,本文会根据实际情况,去验证其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效果。

三、实证研究――以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为例

湖北省地处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过渡地带,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和全国交通枢纽,科教文化资源位于全国前列,同时承东启西肩负着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战略地位。因此,在发展模式上湖北省要力争从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质量的提升,并且要强化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湖北省在科技创新驱动方面一大亮点是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后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根据科技部公布的最新全国高新区排名,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列第三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第二,显示出较强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在2009年国务院的批示文件中明确指出,东湖高新区可以参照中关村科技高新区的有关政策,开展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探索科技金融高效合理的作用机制不仅是东湖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湖北省“十二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湖北省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的发挥都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本文选取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试图揭示其中的作用关系并找出当前科技金融所取得的成效,并湖北省为科技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

1、数据与变量说明

本文着重考虑科技金融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最终选取的样本周期为2003――2011年,以有效发明专利数、高技术产品出货值、R&D项目内部支出经费、政府财政投入、金融机构贷款数、创业风险投资数量构成研究变量,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年鉴》、《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其中的创业风险投资数量通过《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整理补充得到。

所选变量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科技金融变量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变量。变量的选取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金融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研究,其中,高技术产业发展变量包括有效发明专利数、高技术产品出货值,从衡量角度来看,高技术产品出货值可作为“量”指标,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质”的指标。考虑到实用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都只是一种小的改进(叶子荣,2011),所以选用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衡量企业年度创新能力的一个指标,代表技术的突破性;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高技术产品出货值可以反映出高技术产品技术的可信度、成熟度以及技术附加值,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直接的体现;因此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经济含义,选取这两项来衡量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科技金融的四大变量是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R&D项目内部支出经费代表着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对于我国相当部分尤其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来说,企业自有资金是其初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代表着科技金融体系中底层的投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财政投入代表国家层面资金对科技领域的支持,是科技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技术创新基础保障,一般是通过对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配套的税收优惠、贷款担保、引导基金等方式来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金融机构贷款数主要是指政策性、商业银行、保险、担保机构等对高技术产业资金支持力度,在信用体系健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缓解科技创新的资金压力,从而起到促进作用;创业风险投资数量对于初创期、成长期的高技术企业融资非常重要,并且如前文所述,经验丰富的创投资金还代表着对高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新管理,既通过融资直接支持创新活动,也通过管理间接带动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为了下文分析方便,下表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变量及其缩写做了整理,便于分析。

2、计量模型

鉴于文章分析目的和数据特征,以及前人所研究成果,本文选用最普遍采用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科技金融促进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函数表示如下:

Techi=ARDF■■GC■■FC■■VC■■e■ (1)

其中Tech代表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指标,代表着有效发明专利数、高技术产品出货值。RDF、GC、FC、VC分别代表研发项目内部支出经费、政府财政经费投入、金融机构贷款数、创业风险投资数量。?坠,?注,?酌,?准,?浊分别代表企业内部资金投入、政府资金投入、金融机构投入、风险投资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弹性。e代表随机误差项。

考虑到本文分析中所用样本数据较少,为解决内生性和自相关等问题,先对(1)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下列(2)式:

lnTechi=lnA+?琢lnRDFi+?茁lnGCi+?酌lnFCi+?准lnVCi+x (2)

进一步使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检验。GMM方法不仅在动态面板数据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中也有理论意义。对于有限样本来说,其估计结果也会更有效。因此,最终使用GMM方法验证模型为上述(2)式。

3、实证结果与分析

从实证结果来看,总体来说科技金融指标变量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有着较好的解释能力,下面对科技金融具体变量的解释能力做详细分析。

(1)从高技术产品出货值这一指标变量来看,研发资金投入和创业风险资金投入作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且都为正向关系。政府财政支出和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贷款对于高技术产品出货值解释力明显不足,鉴于这两项投入资金的作用机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偏误,直接拨款和贷款的目的性和影响可能会打折扣。目前,湖北省科技金融尤其是针对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金融创新体系还有待于提升,特别是科技银行在对高技术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上需要加强,需要对高技术产业金融服务进行创新,落实好金融投入特别是科技银行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的作用(殷兴山,2010);相比较而言,企业自有资金支出(R&D项目内部支出经费)和创业风险投资数量对高技术产品出货值促进作用则较为明显,尤其是企业内部R&D项目支出经费每增长1%,能促进高技术产品出货值增加约1%个单位;创业风险投资数量每增加1%,相应能提0.1%的出货值,符合分析预期,反映出这两项资金在使用效率方面比较高,成为缓解高技术产业融资压力、分散风险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从有效发明专利数来看,企业内部R&D项目支出经费数和创业风险投资数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贷款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作用显著为正,符合预期的分析。企业内部R&D项目支出经费弹性最大,每增加1%的企业R&D投入会带来0.32%单位的有效发明专利产出。作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最直接的指标,有效发明专利数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研发能力,企业R&D经费和市场创业风险投资数量是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强有力的,代表着高效率的资金投入。实证一方面说明企业目前是而且应该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活动的资金配置效率要高于政府投入和金融机构的投入,另一方面说明,高质量的创业风险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对其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这有区别于对高技术产业出货值的影响。对比可以看出,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更主要还是表现在其创新研究领域,金融市场的效率大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投入,这也为今后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的制定和改善提供了一定方向。

(3)无论是对高技术产业出货值还是有效发明专利数而言,政府资金投入都不显著,缺乏解释力。对于政府资金投入效果目前已有专门的细致研究。由于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与科技体制发展的不同步,会导致政府资金投入的滞后性;对于湖北省而言,政府资金投入的滞后效应为3-4年,高于发达省份的平均水平;现有政府直接投入还包括直接拨款、低息贷款、政府采购等内容,各类政策的投入效应交叠或者抵消,较难分析出实际的作用效果。本文分析认为,现阶段政府资金投入作用不显著可能是多部门管理政府配套资金导致资金定位不准确,最终影响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主要是构建健全的科技金融投入体系,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因此政府投入主要是针对初创期和成长期面临突出融资问题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在中后期应该让位于主要的市场金融资源来配置科技金融服务。受数据获取的限制,本文没有对不同阶段企业政府资金投入的效应区别分析,也可能是造成政府资金投入不显著的原因。总之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政府资金投入的效果问题值得重视,在资金的投入方式、数量、落实情况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也许会有值得完善之处,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对高技术产业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1、结论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的影响。实证部分以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和配套的科技金融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数据的经济意义、可得性以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最终选取2003-2011年度数据,有效发明专利数、高技术产品出货值等七个变量,分析了科技金融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的绩效问题,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在本文所讨论的科技金融体系中,企业内部R&D经费支出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作用最为明显,表现出较高的资金使用效率,代表着目前高效、专业化的资金来源,另一个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对高技术产业贷款,也是科技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政府资金投入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作用不显著,可能与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有关。

2、政策建议

(1)政府应该探究对高技术产业财政投入方式,重点是初创期和成长期阶段,同时提高资金投入的管理方式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在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方面与财政直接投入相配合,协调配合提高政府资金投入的效率。

(2)鼓励现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宽科技融资渠道,创新并开发推广符合高技术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例如知识产权抵押、健全信用体系、设立专营科技银行、降低信贷门槛以及调整绩效评估考察方式等,使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能够在科技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重视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规模和质量,特别是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助高技术企业一臂之力,同时创业风险投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经营管理的专业性,积极参与到科技企业前期的经营管理中,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3(6).

[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3]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3).

[4] 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 洪银兴: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经济学家,2011(6).

[6] 薛澜、俞乔:科技金融:理论的创新与现实的呼唤[J].经济研究,2010(7).

[7] 殷兴山: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J].武汉金融,2010(11).

[8] 孙杨、许承明、夏锐:研发资金投入渠道的差异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9).

[9] 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8).

[10] 余泳泽:创新要素聚集、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经济评论,2011(2).

[11] 房汉廷:促进科技金融深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科技产业,2011(1).

[12] Cassar.G.:The financing of business start-up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19).

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第3篇

Abstract: Based on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M), the paper tests the lead/lag & feedback effects betwee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Changzhou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We find that there are strong relationship and feedback effects between them, at the same time, the lead effects of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stronger.

关键词: 科技;金融;向量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finance;VECM;Granger Causality Test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85—03

0 引言

科技与金融堪称现代经济中最核心、也是最活跃的两大基本要素。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还是整体经济的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另一方面,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命脉,无论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由此带来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目前,学界一致认为金融对科技创新、产业结构演变乃至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Beck and Levine,2002)。

Allen and Gale(1999),Carlin and Mayer(2003)等的研究发现,强有力的银行体系能促进企业的信息披露,监督企业还款,同时,银行能够利用自身条件对那些需要外部融资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国有银行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现象,把国内储蓄引导向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设施以及战略性产业方面。对于不具有私人收益的技术创新项目,银行还可以提供特殊的金融服务,由此激励企业的创新研发。King & Levine(1993)通过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指出,金融和技术创新的结合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Beck and Levine(2002)利用65个国家的不同产业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指标以及法律体系效率指标,对高研发密度、高外源融资依赖产业的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推动作用的结论。Benfratello等(2006)基于意大利数据的研究则认为地方银行的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而言更加明显。Atanassov等(2007)的研究也认为,金融对技术创新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税收、财政政策方面的改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安排,进而影响到技术进步及经济的增长。

在国内,相关领域的探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陈峰(1996)是较早关注金融对产业结构影响问题的国内学者,他认为随着投资格局的转变,金融对科技发展乃至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作用将越来越大。巴曙松(2000)和胡志强(2003)等的研究一致认为,金融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且金融业可以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促进产业结构变动,从而带动区域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杨德勇(2007)从区域金融和区域科技产业发展的联系角度指出金融因素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变迁和产业布局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并提出通过金融深化来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来缩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田霖(2007)通过定量模型得出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效应。马智力(2008)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宏观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对金融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做了实证检验,得出二者在长期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

可见,关于科技发展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现有研究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但却鲜有关于二者之间引导/滞后及反馈关系的讨论。此外,由于各国家、地区间在科技、金融及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研究结论不一定具有可比性。因此,在常州市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背景下,讨论常州市科技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引导/滞后及反馈关系,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后续内容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对本文实证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实证数据的相关说明;第三部分则是实证的过程及结果;第四部分是结论。

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科技;保险行业;互联网;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07-0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兴科技的高速发展,金融科技概念应运而生,成为继互联网金融之后金融行业发展的新风口,为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改造升级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金融科技的崛起是技术手段变革引发的金融创新,能够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减小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金融实现资金融通的本质作用。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业重要产业之一,在金融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正在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

一、互联网技术给保险行业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保险行业有机结合的产物,互联网保险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互联网技术正从渠道、产品、技术和理念四个方面改变着保险行业。

(一)“互联网渠道+保险”。保险公司借助互联网渠道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能够越过公司和人,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向不同地域的客户提品和服务,大幅减少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

(二)“互联网产品+保险”。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上网”时代进入“在线”时代,改变了社会公众的传统消费和支付习惯,网络消费、网络支付等行为中蕴含的风险能够派生出新的保险需求,为保险行业开辟出新市场和较大的产品创新空间。

(三)“互联网技术+保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保险公司可以将保险服务“无缝式”嵌入互联网消费的购买、支付、物流等各环节,能够快速、便捷、低成本地满足客户高频化、碎片化的保险需求;互联网技术能够提升保险公司市场反应速度和能力,能够及时掌握保险行业发展新动向、挖掘潜在客户群体并随时采取适当的经营策略;互联网技术使保险公司核心运营流程和客户服务实现网络化和自助化,提高了保险公司业务效率、管理水平与客户满意度。

(四)“互联网理念+保险”。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凸显“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原先以保险产品为主导的销售模式将逐渐转化为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销售模式,互联网使得客户不再被动接受保险公司推送的信息,客户需求成为新险种出现的源动力,其行为数据将成为保险产品设计和服务改善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推动保险行业全面升级改造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更新迭代,大数据技术在保险行业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保险行业天然具有大数据基因,其本质上就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预测来管理风险的行业。当前,大数据战略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我国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大数据技术将从经营理念、商业模式、产品设计、管理流程对保险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

(一)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构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数据就是核心资产,数据分析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能够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整合、挖掘等技术获得价值信息。

(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运用,保险公司获取和深入挖掘数据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客户行为数据将逐步实现可获取、可分析、可预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直击客户“痛点”、实现精准营销将成为保险公司重塑营销体系的主攻方向。

(三)大数据技术将帮助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宽保险市场,使保险公司能不断提升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将以前无法或难以有效管理的风险纳入保险公司能力范围。

(四)基于大数据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实时获得消费投保标的数据信息,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技术,能够根据客户不同风险程度,提供个性化风险解决方案。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加强对业务风险的管理,提升反欺诈技术。

(五)大数据技术将渗透到保险公司经营的关键环节和流程,优化保险行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客服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管理和运营、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客户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云计算技术是推动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器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主机架构模式,实现了系统分层和分布式架构,即通过网络便捷、低成本、随时、按量付费访问定制化、共享化的资源池。云计算技术为保险行业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保险公司产品创新、构筑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经营效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一)云计算技术将助力保险公司业务创新。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为企业量身打造“保险云”,在云端开发保险核心业务模块、财务模块、流程管理模块等,客户通过云端可以“一站式”完成投保、理赔等保险服务,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在非高峰时期,可以将保险核心业务模块、财务模块、流程管理模块等租借给其他保险公司使用,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云计算技术将为中小保险公司发展提供新机遇。保险公司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保养和维护、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专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效益比相对较低。借助云计算技术,中小保险公司可以租用通讯供应商、大型保险公司的设备,将节省大量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可以将资金更多用于渠道建设、产品研发、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方面。

(三)云计算技术将为保险公司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支持。在信息时代下,保险行业数据规模急剧扩大,保险公司时刻需要处理内外部的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和信息。云计算的可扩展性可以为保险公司深入采集、存储、分析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大数据分析能力。

(四)云计算技术为打造“行业云”创造了可能,有利于促进整个保险行业加强信息共享。随着云计算技术出现和成熟,在省级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搭建全国保险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成为了可能。未来,基于云计算技术,将各省信息共享平_整合起来,实现数据跨行业、跨部门共享,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服务水平,提高保险行业整体效率。

四、区块链技术给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区块链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以验证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并生成下一个数据块。区块链技术在记录交易信息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交易参与者的身份信息,并将交易信息盖上时间戳后在全网公开,同时发送给网络内的每一个节点,由所有节点共同验证形成“共识”,从而形成无须第三方介入的创新型信任机制。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互联网保险未来发展所关注的“互助保险、数据安全、信息公开透明、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客户体验”等要求存在很高的契合度。

(一)区块链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点对点”交易成为可能,有助于形成“去中心化(或中介化)”的自治型保险组织,提供了一种点对点之间的风险融资解决方案,为互联网微型互助保险创造了发展机遇。这种自治型保险组织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在不需要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让具有共同需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客户自行完成保险交易,通过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摊金的方式直接、主动管理风险。

(二)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保护。虽然全网每个节点都保存着每笔交易信息数据,但通过公钥和私钥的设置,每个节点在进行信息查询时,只能查询到交易数据,而个人信息则是隐匿的,保障了个人信息免于泄露,也能够使节点在完成交易的同时不受其他信息干扰。

(三)区块链使智能合约从虚拟转化为现实。比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储存一个到货延迟险,并借助互联网渠道与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相连接,获得购买信息、物流信息。交易完成并确认后,区块链会自动对购物交易进行记录,包括物品信息、发货信息和商家承诺到货时间等,一旦到货时间发生延误,智能合约就会被触发,对投保人进行支付理赔。由于此前交易信息已经被记录且在区块链上并形成“共识”,故而排除了个人主观判断因素,也不会存在信息伪造或篡改,一切都是在智能合约事先设定的程序下运行,即做到了自动和及时理赔,也避免了欺诈行为,还减少了理赔处理成本。

(四)区块链技术构筑的信任机制能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平台和客户之间打造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向客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购买体验。客户购买保险服务后,全网所有节点都保存有购买行为的副本,购买行为在全网范围将被共同验证并形成共识,确保购买行为真实有效。

(五)区块链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互联网保险平台信息不对称风险。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互联网保险平台、客户、体检机构、医院等相关交易方共同验证的信任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险生态圈。客户身体状况、职业信息、体检、医疗等相关信息和数据将被记录并在全网内实时广播,并得到相关交易方的共同验证,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从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六)区块链技术能够进一步压缩互联网保险成本。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所有交易按照既定的规则执行,这对于定制化风险评估、缩短承保周期大有裨益。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服务,投保、承保、理赔等环节基本可以不需要人为操作,能够有效避免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压缩保险成本和互联网保险平台面临的风险,进一步释放保费空间。

(七)区块链技术能保证交易信息安全、真实可靠,提高了保单的可查询性。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记账的特点,使保单不仅是存储在“中心”机构(或中介)的服务器,还在全网所有的节点保存有交易副本,即使“中心”机构(或中介)存储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因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数据丢失,客户的保单依然可以通过区块链上其他节点的交易副本进行查询,提高了保单的可查询性。

五、物联网技术将颠覆保险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

继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之后,物联网作为一项改变生活、生产、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兴科学技术,实现了由“人的互联”向“物的互联”的转变,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随着智能设备在家庭、企业、城市、国家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势必影响保险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

(一)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颠覆了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保险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重视。但从总体规模上来看,我国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总体规模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可穿戴式设备的出现和发展,将成为我健康保险市场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1、可穿戴式设备的发展将创新健康管理模式。未来,随着可穿戴式设备的发展和普及,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现代医学科技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可穿戴式设备、呼叫中心、急救中心、医疗机构,可以构建一套集预防、监测、诊断、救助、康复指导于一体的远程健康救助服务系统,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监测,减少去医院就医的次数;通过将健康数据上传到云端,形成电子健康档案,不仅可以将数据和分析结果直接提供给患者,也可以在获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医疗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医疗”。

2、在健康保险领域,可穿戴式设备将成为数据采集的重要“入口”。按照程序设定的可穿戴式设备能够自动采集客户相应的健康数据,海量的数据积累将为挖掘客户保险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健康保险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大数据基础。

3、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将实现健康保险的差异化定价。可穿戴式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客户的健康状况、饮食状况、运动状况等信息并上传到云端,形成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实现客户健康状况的“数字化”,精准地评估客户的健康风险状况,并将风险状况作为保险产品定价的依据,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健康保险产品定价模式。

4、可穿戴式设备将为风险减量管理手段提供依据。可穿戴式设备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示警提示等重要功能。一旦客户特定行为导致其身体健康指标出现异常时,可穿戴设备能及时向客户发出示警信息,对影响客户身体健康状况的特定行为进行纠正和干预,引导客户避免再次出现类似行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降低客户风险水平。

(二)车联网在保险行业的发展与应用。车联网的概念来自于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能够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车联网的应用不仅改变着传统的汽车行业,也将深刻影响保险行业,它将变革车险定价模式,全面促进保险行业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水平的提升。

1、车联网的应用将推动车险定价模式变革。车联网推动的定价模式变革包括数据基础的变革、定价依据的创新以及定价频率的提升等。基于车联网技术,车险产品将不再仅仅依靠少数几个数据来定价,而是在多维度、高精度的海量数据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精准定价;车险产品也将不再仅仅依靠历史数据定价,而是根据实时更新的数据定价;车险产品定价频率将改变过去以年为单位的计算模式,实现以日、甚至是以单次行程为单位的微分化定价模式。

2、车联网的应用将有利于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减量管理。通过OBD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车辆状况、行驶路段、驾驶里程、百公里内急加速/急刹车次数、行驶速度等数据,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掌握客户驾驶习惯,通过实时监控、报警提醒等功能,一旦客户发生危险驾驶行为,能够立即对其进行干预和纠正,并能够通过差异化费率引导客户安全驾驶。

3、车联网技术有助于降低减少保险欺诈风险。通过事故发生前的轨迹回放、数据分析,可重构、还原保险事故出险现场信息,从而改善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增强保险公司对保险欺诈的识别能力。

4、车联网技术将助力保险公司创新服务内涵。在传统的车险模式下,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是“弱联接”,只在购买车险产品、发生事故理赔时才发生“联接”,客户才有机会享受到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一般而言,不发生事故或发生事故次数较少的优质客户反比经常出险、频繁理赔的客户享受的服务少。通过提供车联网及后续服务,保险公司将增加与客户的接触点和接触频率,形成两者之间的“强联接”关系,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提升客户体验,进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磊,姚余栋.新金融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谭磊,陈刚.区块链2.0[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王和.大数据时代保险变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4]徐明星,刘勇,段新星,郭大治.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赵大伟.互联网保险的九大发展趋势[J].清华金融评论,2016,(5):87-90。

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基金 科技保险

1 前言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洗牌,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不仅是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更是面向未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当前,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这两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进入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阶段,这一趋势奠定了科技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1]。所谓科技金融就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金融领域,并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虽然“科技金融”一词在实践中已开始应用,但在理论上仍未被科学地界定和研究。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等多种方式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福建是海西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经济的发展对于海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福建的科技创新一直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金融资金作为科技创新的外部资金来源之一,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拓宽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对于解决科技创新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2 福建科技金融的现状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别是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些年来,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如表1所示,福建科技金融状况明显不如其它各发达省份,且差距较大。

2.1 科技金融支持系统结构单一

目前,福建省科技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福建全省的科技经费投入以福州和厦门两地为主。2008年科技投入方面,厦门60.45万元、福州49.78万元,除泉州外省内其他地区仅不足10万元[2]。美国的科技资金则来源于大企业、传统金融机构、富有个人、养老金、国外投资者、保险公司、各种基金和政府投资等多种渠道。相比之下,福建省科技金融体系的结构单一,缺乏一个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支持系统。

2.2 社会资本投入目标不明

高技术产业资金来源方面,福建与江苏差距很大,且仅广东省吸引了债券投入[3]。缺乏大型高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和机构,单笔业务过小,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针对科技活动的社会基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国际资本受到外汇政策限制,使企业和资本被大量地分割管理,资源不能有效流动。就市场本身而言,社会性资金、资产向科技的流动投入存在着重重障碍,存在着社会资金不知投什么好,科技资金需求不知道找谁去要的问题。

2.3 相关法律不健全

福建省的高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投入规模偏小,由于缺乏风险资金的支持,致使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和推广应用。这是由于风险投资者适用的法律及法规严重缺失,中小企业经营者与民间投资者之间没有沟通渠道[4]。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民间资本,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而举步维艰。

2.4 福建风险投资发展缓慢

福建省风险投资规模低于先进省市,且差距较大。目前福建省真正规范化的风险投资企业仅三家:厦门高新技术投资公司、厦门火炬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华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且三家都是国资背景,发起人企业的前身都是福建省财政厅的下属企业。而非专业性的民间投资资金不够活跃,比如天使投资或一些跨国企业的风险投资部门还没有进入福建市场。另外,风险资本在退出机制上存在的种种障碍,也降低了它对投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5 证券市场融资难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创业板在2009年底才正式推出,主板市场的上市门槛过高导致高科技企业无法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福建是全国最早进入证券市场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上市公司共61家。尽管如此,一批盈利较好、具有福建产业特色和优势的高技术、高成长、高增值的科技企业由于资本规模较小、盈利不稳定等因素,仍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取得发展所需的足够资金。

综上所述,福建省科技创新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此,我省可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来构建合理的科技创新金融平台来更好地促进自身经济的大发展,完成我国对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布局。

3 典型省市发展科技金融的实践

为了满足创新型企业多元化的有效融资需求,部分省市通过积极创新,构建了局部优化的环境,促进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国其他高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3.1 北京

2009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且专门指出:“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5]。科技园区投融资体系的建设,以企业信用建设为基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企业信用体系来拓宽间接融资渠道,通过促进创业投资、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等多渠道,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另外,区政府还构建了“金融走廊”, 为高新技术产业群体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形成新世纪科技加金融的先进生产力。

3.2 浙江

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是浙江省首家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该行建立起“银行+担保+额外风险收益补偿机制”商业可持续业务发展模式[6],开创了国内先河。该行还建立“科技企业的价值发现机制”也是这家“科技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重要特征。发挥地方科技计划专家库的优势,组建一个由行业专家、担保公司、风司专家组成的“科技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重大信贷项目和业务的信贷评审,突破银行在科技专业方面的局限。

3.3 天津

天津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且市科委与天津银行签署了《科技与金融业务合作协议》。天津市科委牵头成立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专门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小额贷款公司[7],是地方探索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的新模式。该公司与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紧密结合,从事科技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票据贴现、贷款转让、与小额贷款有关的咨询业务以及贷款项下的结算业务,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职能,逐步发展成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业金融机构。

4 构建合理科技金融平台

福建省科技投入不足是当前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它严重制约福建省科技创新的积极开展,限制了海西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我省急需建立一个合理开放的科技金融平台,多渠道募集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解决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促进我省和海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入手。

4.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一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建立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直接融资机制。二是拓宽私人风险资本对福建科技创新的投资渠道,使更多民间资本投入福建科技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三是建立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那些与产业开发创新和提升科技水平相关的企业。四是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债券的发行过程,增强债券购买者的安全感,并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知名度。

4.2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及多层次的证券市场

逐步建立并完善福建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效益评估标准和证券估价原则,并实施信用保证制度,来促使风险投资的稳健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推进和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进行上市融资。完善证券的退出机制,“优胜劣汰”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真正优秀的企业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融资环境。

4.3 建立科技信贷体系

首先,建立“创业企业股权交易市场”,为创新型民营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和创业投资的资本退出通道,实现资本市场全面良性循环。其次,设立科技发展银行并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商业银行科技创业信贷业务试点。最后,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

4.4 完善科技保险体系

科技保险是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保障,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保险品种,对参加科技保险并符合科技计划立项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将以保险费补助形式给予相关的支持。利用科技保险,可以解决科研开发中的风险问题,为研究开发提供风险防护机制和保护体系。

5 总结

福建是海西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对于福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实现海西经济区的建设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讨论了当前福建省科技金融的现状并指出五大主要不足,其关键是缺乏合理的科技金融平台来支撑福建的科技创新活动。为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五大方面着手,建立一个合理开放的科技金融平台,多渠道募集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解决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社会科技篇[M].(2001-2008).

[3]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8.

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金融创新;耦合;特征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20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如同经济发展的双翼,二者协同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继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之后,2015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诚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强调科技创新核心作用的同时,也须重视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对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起支撑作用是众多学者持有的共识。科技创新通过科技扩散提升金融创新平台并拓展金融创新空间。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工具及制度的创新,打开了资金供给的大门,涌出的金融资本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发生和扩散都具有重要作用[12]。此外,良好的金融创新系统通过对资源进行跨期转移、风险管理、信息提供、激励设计等,有效地解决科技创新遇到的难题,进而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期化、持续化和稳定化[35]。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文献研究证实金融创新的作用可能被低估,金融创新不止于对科技创新起支撑作用,更可领先经济或科技创新而发展。约翰・希克斯 [6]较早指出工业革命并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或者至少不是其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结果,原因在于工业革命早期使用的技术创新大多在工业革命之前业已存在,即技术创新既没有导致工业革命也没有引发经济持续增长,从而出现“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的局面。姜海川 [7]则明确指出金融不应是被经济需求所驱动的被动产物,金融可以领先甚至引领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优先发展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主动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有文献突破了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单向的研究,开始探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双向关系。King和Levine [8]认为金融创新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反过来也会影响金融创新,互联网和计算机领域的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作用非常明显。陈迅,吴相俊 [9]则进一步指出了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存在互动关系。童藤 [10]从耦合的视角出发,探究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共生、互动、匹配、协同”的关系。在实践方面,陈作章等 [11]通过对苏州地区商业银行科技融资调研发现,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依然存在,在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过程中,除了科技支行与科技公司参与外,还需要政府、保险、担保、创投及科技小贷等主体的参与。王仁祥和杨曼 [12]基于面板数据,从最优化的视角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最佳耦合协调的存在性。这些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双向关系,给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以耦合的视角研究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并不少见,但鲜有文献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特征及模式进行探讨。本文从历史视角出发,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特征进行了概括,对二者的耦合模式进行了划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模式存在多样性,对二者耦合模式的划分,不但深化了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关系的认识,更为创新主体或决策者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结合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内涵及特征

科技创新源于技术创新并丰富于技术创新,强调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的发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1315]。金融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研究的金融创新是狭义的概念,主要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耦合源自物理学概念,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等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之后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基于历史视角,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彼此有着独立的发展过程并具有内在动态性,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愈加紧密且呈现出复杂的互动关系,形成类螺旋形态结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这些独立基础上相互影响并改变着彼此属性的特征是符合耦合理论要求的。因此,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存在耦合关系,我们将其耦合内涵界定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彼此独立的情况下相互影响,紧密联系,以至于联合起来的动态过程。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特征是指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耦合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显著特点或普遍现象。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特征呈现在如下三大方面:

(一)共生性

20世纪80年代,Goldratt提出瓶颈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认为任何系统至少存在一个制约因素,否则它将可能无限的产出[16]。科技创新系统与金融创新系统均存在瓶颈。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周期,需要经历研发、成果转化以及产品的规模生产等过程,将面对巨额资金投入、风险管理以及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些制约因素无疑构成了科技创新的瓶颈。同样地,金融创新也面临诸多瓶颈,其中最典型的是技术瓶颈,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时效性的要求以及对大数据的处理使得脱离科技支撑的金融创新举步维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呈现出共生性特征,并伴随着瓶颈打破效应和优势互动效应。纵观科技创新史与金融创新史,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均面临诸多瓶颈,越是往前考查,这一现象就越明显,它源自单一创新系统天然的、内生的缺陷。随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以及人为力量的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不断融合,其中伴随的瓶颈打破效应奠定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基础,成为二者持续耦合的第一关键。例如,股票、债券、基金、权证等金融创新有效地实现了巨额资金的融通,打破了科技创新的资金瓶颈,而期货、期权、互换、结构化衍生工具等一系列金融创新则实现了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金融创新所具有的信息甄别功能,也成功解决了科技创新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成本问题,促成了科技创新。同样地,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支撑也是显而易见的,铸币、纸币、ATM机、POS机、网络银行等一系列金融创新的背后无不闪现着科技创新的影子,尤其是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更是使得金融创新无法脱离科技创新而独立发展。除了瓶颈打破效应,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过程中也伴随着优势互动效应,这是二者持续耦合的第二关键。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除了内在的短板瓶颈,更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长板优势。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利用彼此的优势补充、完善以及提升自己,形成一种优势互动效应。在科技金融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优势彰显、强强联合、多样化互动,逐渐形成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耦合共同体。瓶颈打破效应奠定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坚实基础,优势互动效应则使得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爆发出强大生命力,瓶颈打破效应与优势互动效应的有机结合使得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彼此支撑、强强互动,逐渐形成耦合共同体,呈现出共生性的特征。

(二)联动性

从整体上看,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是一个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动态过程,科技创新不断地为金融创新提供新科技、新平台等,金融创新反过来为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风险规避工具等,如此循环互动,螺旋式上升,呈现出联动性特征。从细微处分析,根据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程度,将二者耦合的联动性分为独立联动性和共同体联动性两种。独立联动性是指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耦合过程中双方能够明显保持各自独立性,而共同体联动性则是指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形成耦合共同体,联合起来协同发展的特性。独立联动性与共同体联动性的区别在于双方独立性的保持程度以及整体性的显现程度,独立联动性凸显了独立性而弱化了整体性,而共同体联动性则凸显了整体性削弱了独立性。例如,科技银行的典范――硅谷银行与高新科技企业通过资本纽带、股权债权匹配创新等促进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即便二者在投融资方面关系密切,甚至在公司管理上有所渗透,但并未削弱二者的独立性,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与金融耦合的独立联动性。而共同体联动性较常见于企业内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虽为独立的创新单元,但因服务于企业总体目标,二者耦合过程中弱化了独立性而凸显了整体性,体现了共同体联动性。

(三)风险性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面临着更多不确定因素,即将耦合或正在耦合的创新系统会因外界条件、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原因而改变或中止耦合的过程。相比单一种创新而言,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因其涉及创新系统广、需协调因素多、环节相对长等特点更显脆弱性。耦合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因匹配协同不当而导致的风险。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通常从自身的视角出发进行创新,缺乏针对性,因而在耦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匹配度不佳或协同度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耦合风险的发生。耦合的风险性还体现在其影响具有杠杆效应。一些金融创新工具,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很强的杠杆性,当这类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不当而激发风险时,不利影响便会向两端扩散,产生倍级性的破坏作用。

三、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模式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模式是指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互结合的方式、方法或路径。从时间维度、动力源泉以及实际结合方式出发,我们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模式划分为如下五种类型。

(一)泛耦合模式

泛耦合模式是指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主要依靠市场力量的推动而耦合的模式。泛耦合模式最大的特点体现为泛,即它不具备明确的干预主体,亦不带有特定的针对对象和主观目的,它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而自发形成。从时间维度上看,泛耦合模式出现最早,时空跨度也较大,贯穿经济发展过程;从动力源泉分析,泛耦合模式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的结果,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据可查史料记载,冶铁(商朝中期)、造纸(中国西汉时期)、计算机(1946年)等科技创新,分别对铸币(商朝晚期)、纸币(1023年)、电子货币(1995年)等金融创新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则有效地解决了科技创新资金需求、风险管理、应用扩散等一系列问题。不难看出,类似上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一则时空跨度大,缺乏目的性;二是不具有明确的干预主体,主要通过市场作用而自发形成,但最终都显著改变了双方固有属性,促进了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良好互动、协同发展的局面。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泛耦合的作用机理为:首先,耦合过程中的瓶颈打破效应有效地破除了另一方创新的瓶颈,促进了对方创新与发展,并拓展了其创新的领域。事实上,任何单一系统均存在创新与发展瓶颈,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也不例外。没有冶炼技术、造纸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铸币、纸币与电子货币便不可能成为现实,这些科技创新是金融创新迫切需要而又无法凭借自身能够实现的,科技创新打破了金融创新的瓶颈并与之协同发展;反之亦然,没有股票、债券及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科技创新很难获得巨额资金的支持、有效的风险管理以及信息的筛选甄别等,这些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鸿沟也是其凭借自身所难以逾越的,金融创新打破了科技创新的瓶颈并极大地拓展了科技创新的空间。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有效地弥补了彼此先天的不足,打破了对方固有的瓶颈,有效拓展了彼此发展的空间。其次,耦合中的链级效应推动了创新结构的优化,在“创造中毁灭”,在毁灭中萌生更优质的创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所产生的影响是发散性的,单一科技创新或金融创新会对系统内与系统外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变革,当市场足够有效,这只“看不见的手”往往能够引导创新走向对人类趋利的一面,实质上是对创新进行了定向的选择,即淘汰劣质的创新,而保留优质的创新,并使得这些优质的创新突破时空的局限进行不断的融合,最终优化了创新的结构。最后,通过反馈机制,一方的创新在促进另一方创新的同时,凭借另一方呈现出的优势反过来提升自身更高层次的创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是动态的、可持续的,二者一旦耦合往往能够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形同两个齿轮,环环相扣,协同发展,形成联动效应。泛耦合模式如图1所示。

(二)内部化耦合模式

内部化耦合模式是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纳入同一个企业或组织体系内,使二者结合更加紧密,匹配更具针对性,操作更有可控性,以期达到互为支撑、协同共促、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效果。内部化耦合模式如图2所示。图2内部化耦合模式示意图

随着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重要性的凸显,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或组织体系便自建互补的科技创新系统或金融创新系统,以便实现支撑发展、匹配协同、降低成本、利润最大化等目的。如,通用电气公司(GE)早在1943年便成立了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GE金融),西门子公司于1997年建立西门子金融服务集团(SFS),花旗集团于2002年在上海建立了花旗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CSTS),IBM,Caterpillar等也在这种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模式中获得了成功。以GE为例,GE创办于1892年,是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现已发展为多元化跨国经营公司。GE最早的金融业务始于1905年,起初仅经营少许商业信贷。1933年,GE开始向顾客提供消费者信贷,目的是为了帮助电器经销商推销GE生产的冰箱、电炉等商品。20世纪60年代,GE开展设备租赁业务,并于70年代末拓展到二手贷款、商业房地产以及个人信用卡等业务领域,GE金融也逐渐由过去的协助集团推销产品和提供服务转变为专业的金融服务部门。进入80年代后,杰克・韦尔奇通过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使GE金融获得了巨大发展。

(五)一体化耦合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横向拓展,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也逐渐突破国家或地区的界限,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有目的地耦合。一体化耦合模式是指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两个或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展开有目的性的互动、匹配及协同发展的模式。一体化耦合模式是空间拓展与目的推动的有机统一。与泛耦合模式相比,一体化耦合模式目的针对性更强,不再是盲目性的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完成,而是有着明确的干预主体。与其它耦合模式相比,一体化耦合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空间的拓展,这也意味着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匹配和资源的整合利用。例如,2015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创新科技与金融资本对接峰会以及在天津举办的科技金融与跨国并购会议,展望了科技与金融的“走出去”及“走进来”战略,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联合提供了思想指导及实现路径。

一体化耦合模式是对全球创新资源有目的性地整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创新成本与学习成本。突破单一企业、国家或地区,站在更高的高度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一体化耦合模式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它是对全球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资源的消化吸收,有效地避免了创新资源的浪费;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协作、匹配对接的窗口,避免了重复创新、劣质创新甚至淘汰式创新,双方或多方基于协作共赢精神,互取所长,互补其短,可以极大地降低创新成本和学习成本。

一体化耦合模式具有强大的撬动效应。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作用及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一体化耦合会通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两大链条,从横向及纵深两个方向渗透蔓延,对更多国家或地区的其它行业产生辐射性的影响,从而产生强大的撬动效应。

一体化耦合模式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传导效应。一体化耦合模式使得国家或地区间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得更加紧密,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某环节失败或因政治经济环境改变而被迫中断,风险便会逆向扩散,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基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一体化耦合模式互利共赢的情况下,更需注重风险的定期评估及控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隔离墙。

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评析

总体上说,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五种耦合模式既存在关联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耦合模式划分的依据、案例的辅助分析以及逻辑抽象,我们从效率、稳定性、影响度以及适用对象四个方面对五种耦合模式作出简要的评析。

(一)效率分析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效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目标的实现程度,或者说完成一个耦合过程所需要时间的长短。显然,耦合效率会受到诸如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空间障碍、推动力量、目的性强弱以及耦合规模大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泛耦合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赖度较强,主要受市场力量推动而自发完成,缺乏目的性且时空跨度大,因而其效率比较低。内部化耦合模式因其目标极其明确、对接较为便利、互动非常紧密、匹配协同度较高等原因,其耦合的效率较高。直接耦合模式目的性也较强,大多经过风险评估,匹配度较高,但因其是外部性耦合,会受到信息不对称以及发展战略不一致等因素的干扰而削弱效率;同样,平台化耦合模式借助平台化运作优势极大地提高了耦合的效率,但平台化耦合模式也有局限,比如制度完善程度、软硬件配备情况以及产权化发展程度等参差不齐,所以,直接耦合模式与平台耦合模式的效率适中;一体化耦合模式虽然是趋势所在,但因需要克服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其耦合的效率一般。

(二)稳定性分析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稳定性是指耦合系统对风险的抵抗能力以及稳定协同发展状况。泛耦合模式是受市场力量自发形成,是市场对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所形成的耦合系统往往具有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因而稳定性较好。与此相当的是,内部化耦合模式因其独特的框架设计以及紧密而有效的匹配协同,其稳定性也较好。直接耦合模式与平台耦合模式主要是基于利益关系的外部协作,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因此二者的稳定性适中。一体化耦合模式因其庞大的组织体系和众多复杂的因素处理,其稳定性一般。

(三)影响度分析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影响度是指耦合系统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所产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泛耦合模式与一体化耦合模式影响范围较大,呈渗透延伸趋势,二者的影响度均较高。平台耦合模式与直接耦合模式因其受众面相对狭窄,影响范围有限,二者的影响度适中。内部化耦合模式影响范围极为有限,其影响度较低。

(四)适用对象分析

泛耦合模式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没有明确的适用对象,或者反过来说,任一个市场参与主体都在泛耦合模式的适用对象范围之内,因此泛耦合模式适用对象最广泛。内部化耦合模式的适用对象最为狭窄,往往适用于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或大型的组织体系。与内部化耦合模式相反,直接耦合模式往往适用于一些实力弱小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平台耦合模式的适用对象较直接耦合模式的适用对象广泛,它提供的是平台式的交流协作,既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也适用于大中型企业。一体化耦合模式较适用于外向型企业或需跨国合作的项目,它为企业有效地参与到国际协作中提供了视野。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Perez C.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Finance Capital [M]. London: Edward Elgar,2002:5060.

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第7篇

1.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技情报研究的内容来看,科技情报研究涵盖了多项信息和数据,其中金融情报研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情报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当前科技情报研究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科技情报研究必然要围绕着金融情报做文章。由此可见,金融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金融研究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体效果由于金融情报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情报研究的整体效果,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质量。为此,只有认清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努力做好金融情报研究工作,才能为科技情报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保证科技情报研究能够在实效性上得到提高。

3.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开展来看,金融研究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考虑到金融情报研究占有重要比重,只有认识到金融研究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金融研究,才能满足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需要。

二、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金融情报研究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积极开展金融情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效开展金融情报研究,不但成为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了提高科技情报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认真分析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的必要性。

1.科技情报研究开展金融研究,是满足科技情报研究需要的必要手段在科技情报研究中,金融研究作为科技情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研究的效果,关系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体成效。为此,积极开展金融研究,提高金融研究质量,成为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也成了衡量科技情报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对金融情报研究的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应将其作为满足科技情报研究需要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金融科技的研究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科技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金融概念,并从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构建其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拓展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开辟了农业科技金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对于实现科技创新战略、“四化”同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技金融 农业 理论框架 逻辑起点

引言

农业科技金融是在科技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农业自身的特征,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限定在农业领域,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以及本质等重要概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界定。本文首先依据历史的逻辑对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演进进行回顾,进而对农业科技金融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最后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是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拓展,对未来科技金融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也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的研究逻辑上来看,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农业科技金融的铺垫阶段和农业科技金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阶段等。

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阶段。在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初期,国家政策主要是推动科技和金融的融合、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在这一时期,科技贷款、风险投资等形式也开始起步,但金融资源的配置并没有体现市场的特点,更多的是将金融元素“有计划”的引入科技领域,以实现资金对科技的支持。

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铺垫阶段是指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重视农业科技与资金的结合,这其中又分为农业科技金融雏形期以及农业科技金融形式不断创新的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这一阶段。这一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风险投资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科技金融的其他形式更加的丰富,并且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形式日益成熟。

农业科技金融概念的提出源于2010年7月首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举行。这次大赛开创了农业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新模式,创新了农业科技领域科技管理体制,延伸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也为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材料。

上述对农业科技金融发展历程的回顾表明,农业科技金融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进的。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

鉴于国内对科技金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体系还很不成熟,本研究借鉴目前农业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总结农业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经验并加以提炼,进而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这一过程遵循归纳式理论构建模式,属于理论构建研究。

本质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本文采用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认识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起点,从本质出发,可以把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结构中各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且有利于农业科技金融各项工作更好地运行。

(二)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构建路径

本文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构建过程,以本质为起点来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构成要素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

1.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农业科技金融可以理解为一个产业概念,即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就可称之为农业科技金融。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完整概念应该是:在一定制度背景下,汇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有机结合,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该定义需要进一步说明:

政府和市场的结合。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较低的资本产出比和较高的风险等特性,使其很难吸引市场化的金融资本进入该领域,再加上我国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以财政性的资金为主。但是完全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在资源配置上又有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上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大胆的创新。

农业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农业科技金融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有需求,农业科技创新要求金融工具或是金融服务形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满足包括融资、分散风险、监管在内的各种需求。

农业科技金融是全社会投入性活动。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需要政府、银行、科技企业自身、担保机构、各种中介机构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进行资金投入的一体化组织构架和机制。

2.农业科技金融的主体。一是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根据前面对农业科技金融定义的阐述,农业科技金融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融资需求、农业科技金融服务需求。其需求主体包括:农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政府和农民等。其中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科技金融的主要需求方。

二是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与农业科技金融需求相对应,农业科技金融供给包括:资金供给、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供给。供给主体包括: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政府和个人等。其中,投资机构是农业科技金融最有潜力的供给主体,在提供资本的同时,还能提供人力资本、企业管理方法及社会资源等附加服务。

三是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是连接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桥梁。中介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中介机构;另一类是金融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担保公司、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主体的融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性机构。包括:信用评级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咨询公司、以及各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

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供给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及其活动构成了农业科技金融市场。

3.农业科技金融的功能。满足科技资源的融资需求。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农业科技金融的核心。农业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无足够的固定资产,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类的“软”资产很难变现和估价,导致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融资。再加之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现阶段无论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探索科技银行、建立政府引导基金,还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都是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科技工作提供包括融资、担保、评价、监管在内的一系列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融资前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价,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担保,融资后的监管等诸多问题。因此,农业科技金融不是简单的投融资体系,而是包括投融资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政策法律体系等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其作用是为了满足融资以及为融资提供相关的服务。

4.农业科技金融结构生物学视角剖析。和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似,农业科技金融也呈现出双螺旋结构。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中,农业科技和金融分别是两条主链,这两条主链也呈现反向平行的方式。农业科技金融实际上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从结合到高度融合的演进过程。当农业科技与金融达到高度融合,农业科技金融也就达到了稳定的结构。第二,科技活动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会有不同金融的工具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配置金融资源。这就实现了农业科技与金融的“配对”。第三,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由于金融资源与农业科技活动结合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农业科技金融形式的多样性。第四,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充当“氢键”的是一系列的运行机制,包括: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信息共享、财政投入、金融支持、风险管理以及创业风险投资等一系列的运行机制。第五,DNA处于一定的环境当中,不同环境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农业科技金融也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即政府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

5.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当农业科技金融双螺旋结构稳定后,就会实现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可以分为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

初级目标是帮助农业科技资源解决融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但是在科技创新的初级阶段对金融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而该需求是农业科技企业自身难以提供的。农业科技金融能够用金融资本来孵化、支持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最终目标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四化”同步。农业科技创新是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但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将农业科技与金融结合,就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为农业科技注入大规模的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科技的资金问题,而且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浪潮。

6.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内容剖析。农业科技金融的体系分为农业科技金融的投融资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支撑服务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政策法律体系三部分。

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是为了满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按照金融制度的一系列规则,而建立的资金融通系统。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将金融资源进行聚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配置。在借鉴国内外融资体系建设,并结合目前我国融资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农业科技企业融资体系应呈现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政府支持体系为辅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