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康复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术后康复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术后康复指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DDH术后患儿;石膏;家庭康复护理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ofthe Hip,DDH)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儿童先天性疾病,平均发病率为3.9‰。女孩发病率较男孩高4倍[1]。DDH术后患儿一般需要石膏固定4~6w,出院后家长如果护理不当,不能坚持协助患儿进行功能锻练,很容易发生石膏变形,伤口感染,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因此这期间家庭护理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2~9岁,平均年龄3.9岁,左侧16例,右侧24例,双侧5例。术前均因双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经确诊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DDH),收住入院后行骨盆截骨(Salter)术,术后给予髋人字石膏固定4~6w。

2 护理

2.1摆放 术后患髋采用患肢外展30°、内旋10°摆放,髋人字石膏外固定,这样利于头臼对位塑性、发育。仰卧时垫高双小腿部让躯干放平,以避免由于石膏裤固定后下肢自然下垂导致孩子腰骶部不适;抱孩子时让孩子直立、避免从石膏裤下方伸手托孩子的臀部以免减小髋关节屈曲的角度。

2.2石膏外固定的家庭护理 指导家属妥善保护好患肢制动,不用手按在未干燥的石膏上,以免石膏变形,石膏松紧适宜以能放一个手指为宜,以免影响呼吸。保持石膏边缘整齐光滑,石膏边缘或者表面有粗糙容易导致孩子皮肤磨损的地方可以用医用橡皮膏粘贴,不可与硬物撞击,避免石膏断裂。每天检查骨突部位及绷带受压部位,用2%红花酊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以免发生石膏压疮。根据季节不同保持适宜温度。晨起时拍背,鼓励咳痰,防止术后坠积性肺部感染。

2.3下肢血液循环的观察 给患儿家属发放图文并茂的注意事项小册子,指导家长学会观察石膏绷带松紧度及下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患肢远端的血运、活动、感觉。注意倾听患儿的主诉或哭啼,如患儿哭闹不安或主诉石膏内疼痛,应检查肢体有无压迫。告知家长发现异常如果不能自行解决要及时回医院处理。

2.4会、臀部护理 髋人字石膏固定,应将会阴和尾骨露在石膏外。患儿石膏外固定后3d内,主管护士有目标地对患儿家长进行石膏与会的家庭护理操作演示。叮嘱家长患儿大小便后一定及时清理,必要时可以涂抹凡士林软膏保护等方法。应保持石膏不被尿液浸湿,保持伤口及会清洁干燥。尿不湿必须塞进石膏裤里,仰卧塞前面(会),注意保护好伤口。俯卧位塞后面(臀部),选用窄的尿片或尿垫,可以用弹性的软尺帮助塞进去;指导家长每天协助患儿定时翻身,每2~4h翻身一次。

2.5饮食指导 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指导家长建立科学的饮食方法,可给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防止石膏综合征的发生。

2.6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可引导或协助患儿进行踝、趾关节的屈伸和旋转活动;同时,鼓励年龄大点的患儿进行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可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发生。

2.7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为进一步预防功能障碍,术后2~4w可拆除髋人字石膏髋关节的前半部,轻轻做被动屈髋练习及坐起,术后6w拆除石膏,开始在床上锻炼髋,膝关节,防止关节僵硬。这一时期可允许患儿在床上练习爬、坐,但不允许患儿站立。家长每天抱起患儿,其姿势是使患儿双膝关节外展,双下肢跨在家长的腹部,可以使髋关节得到充分的外展和屈曲[2]。患儿在床上练习活动,以主动活动为主,不做粗暴的活动。对术后拍X线片髋关节间隙在0.5cm以下的,行持续皮牵引3w,牵引重量2~3kg,第1w床上坐起,练习髋关节活动,第2w练习摸足尖,第3w练习摸足跟,去掉牵引练习屈膝活动,术后4w指导其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患儿可先通过练习坐起加强屈髋运动,在患儿能独立完成髋关节的屈伸主动活动后,再渐进指导患儿练习外展、外旋、内收、内旋,直至下蹲运动,使髋关节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3个月下地负重行走,6个月股骨上段钢板螺丝钉取出。康复锻炼方法应体现个体化,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指导患儿及家长配合,督促患儿完成锻炼程序和治疗,锻炼注意循序渐进,且防止摔倒致外伤[3],争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结论

DDH是一种儿童先天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为3.9%。本病如能在6个月~2岁的婴幼儿期及时发现,一般都能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2岁以后一般需要手术治疗,矫形术后石膏外固一般4~6w。对于手术矫形的患儿,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手术成功,术后功能锻练,防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的延续,需要医护人员,家长和患儿的共同合作。以往DDH术后患儿随访时通常x线片效果满意,但常常出现关节僵硬,石膏压疮,湿疹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手术效果。这说明有些家长重视手术效果而漠视功能锻练,或是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法,不能帮助患儿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后指导家属石膏固定的观察、注意事项及家庭康复训练方法极为重要。这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心指导,家长患儿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潘少川.实用小儿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7.

术后康复指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康复

近年来,随着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病变,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患者越来越多,现代医学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使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消除临床痛苦,使大多数髋关节病变患者从摆脱病痛。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临床上进行术后护理以及康复锻炼指导,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髋关节恢复功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1]。对本院2011年5月~2103年5月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护理,术后对患者随访6~12个月,恢复满意,现笔者将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患均来自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科室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8.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导致患者行走不便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50例患者均采用髋后外侧切口显露途径。

1.2术后康复指导

1.2.1术后床上功能锻炼 手术后,移动患者至病床时,要托起患者臀部,不能托起腰部,会导致髋关节变化,患者术后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平卧姿势,不可随意乱动,以防止假体脱落和出血,局部水肿。术后第1d,除了医嘱除了活血止痛抗感染处理之外,还应该从患者心理上给予护理,消除患者术后的内心恐惧感,在患者恢复功能期间,应该给予患者足部和下肢部的按摩,以增强患者术后恢复能力。患者术后2d,应该轻微对患者进行伸屈练习,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腓肠肌进行收缩运动。术后3~5d,持续直腿抬高训练,直腿抬高幅度应由小变大,运动量由小到大,活动量时间有短变长。

1.2.2术后离床训练 患者术后7d,可以进行地面活动,之前,在床上可进行半坐卧位,患者要自己提高离地活动,首先借助床边,轻轻移动自己的腿部,使足部着地,患者注意不要过分外展,尽量小于45°[2]。然后护理人员抬起患者患肢,拄双拐着地,上床时候,注意患肢不宜压倒。

1.2.3康复指导拄拐 给患者准备高度适宜的拐杖,底部装有防滑橡胶底,顶端则有棉垫包裹,防止压迫腋下神经,练习使用双拐和健腿的支撑站立活动,在患者下肢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行走。

1.2.4出院指导 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出院后要靠自行恢复也是很重要的,使患者自己学会功能训练,克服紧张情绪,逐渐增加走路的活动量,腿部肌肉的自我训练恢复,防止局部坏死的和血栓的行成。①出院前,交代患者正确的穿衣脱裤行为,避免不注意而使得患者术后恢复不良。注意术后的饮食调理,尽量不要单独外出行动。②卧床时应采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内侧卧位,不宜剧烈运动不可盘腿蜷曲动作。③注意避免患肢负重,尽量双拐行动,术后3个月可单拐行动,避免患肢下蹲[3]。④出院后要求患者及时来院复诊。

2临床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患者术后6h,保持心电监护,注意患者意识状态以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1.2引流管换药护理 患者患肢留有引流管,妥善观察负压引流器有无漏气损坏等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量以及观察引流液颜色,密切观察企伤口处,积极换药预防感染。

2.1.3保持 患者术后采取患肢的外展,避免患肢屈曲内收,这样会使关节脱位,在患者患肢大腿根部放置棉垫,防止内收。

2.1.4基础护理改善 患者因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患者容易出现褥疮便秘等,此时因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老年患者因注意肺部护理,嘱患者咳痰咳嗽,避免痰液聚集肺部引起继发性肺炎。

2.1.5饮食指导 患者术后因注意清淡饮食,多食瓜果蔬菜,少吃油腻,多饮水,老年患者则注意补钙。

2.2术后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此时应开导患者,减少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参加到术后恢复中来。

2.3预防处理并发症

2.3.1预防下肢薛栓的行成 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术后如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形成,术后患者恢复期间,应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恢复方式,加强患者的功能训练,减少患肢局部压迫[4]。

2.3.2预防局部伤口感染 患者术后应给与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术后注意引流管液体引流量以及颜色注意换药。

2.3.3 注意患肢关节脱位 患者术后关节处于恢复期,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及不当,此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使患者患肢保持外展中立姿势。

3结果

本组患者共50例,均是在顺利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患者,目前患者关节恢复满意,全部患者均可独立或者拄拐行走,按照按照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其中优28例, 良18例,中2例,差2例, 优良率达到90.1%,术后经6~12 个月随访,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恢复满意。

4讨论

目前随着髋关节置换患者越来越多,在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是目前临床所需要的,髋关节的置换可以解除患者因为关节病变而产生的行动不便,关节疼痛等问题,正确有效的术后护理及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以及患肢活动功能的恢复,有效的减少了各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5]。而术后的康复指导则体现了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嘱患者注意日常生活行为以及饮食调理等等,给予患者信心,提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积极性,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护理上,术后护理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这都需要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上给予正确的术后护理指导以及康复指导,这样才可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蒋小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莫秀娟,莫婉琼,郭玉姣.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康复指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01):141-142.

[3]王旭蓉,杨翠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J].护理研究,2008,4(S1):39-40.

术后康复指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010-01

The postoperative care of hip arthroplasty and rehabilitation

He kailian

(The frist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Sichuan Yibin 64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ostoperative care of hip arthroplasty and rehabilitation good effect. Methods80 cases as total hip replacement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such as preoperative heart conditions, better nutrition, mak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surgery for major complications after joint arthroplasty disease, such as dislocation, thrombosis,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other issues, for rehabilitative care. Results 8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36 months, recovered preinjury function. ConclusionsHip arthroplasty proper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is essential for its function.

[Keywords]femoral neck fractures; hip replacemen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置换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某些关节疾病已越来越被重视, 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骨科领域治疗严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最有效和可靠的手术方式之一,在成功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过程中,护理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逐渐增高,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高,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通过良好的护理,及时准确系统的康复指导,对缩短患者的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对8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总结。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55~88岁,平均69岁。其中全髋置换65例(双髋置换8例),半髋置换19例,术中放置引流管45例。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先给予患肢皮牵引,完善相关辅查,术前均先处理合并症,全身情况稳定后行手术治疗。在全麻下行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护理

2.1 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 向患者交代手术的目的、 疗效 和优点,术后早期积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其了解有关疾病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知识,消除顾虑,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 医生 、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要充分沟通,使病人及家属能清楚地了解可自手术中获得什么,了解术后的长期疗效并不意味着能完全恢复所有的跑跳动作,可提供信息访问曾做过这种手术的病人,以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信息及对困难的估计和心理准备,以便配合治疗。患者至少在术前2周戒烟。注意术前的 锻炼 ,包括加强心血管功能的耗氧锻炼和受累关节附近肌肉的力量性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及腋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将家里的床升高,座位升高,包括马桶都要升高,如果是蹲厕式而所应改为坐式马桶。

2.2术后病情观察

2.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观察切口引流管,并做好引流管护理。

2.2.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便秘,肺部感染,肺不张,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褥疮,伤口感染,关节松动,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陷等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褥疮和肺部、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纠正营养不良,注意饮食调配,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吸氧,必要时进行超声雾化。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选择硅胶气囊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翻身时注意尿液逆流,会每日2次用0.2%碘伏抹洗;能自解小便,病情允许应早拔除尿管。全麻术后患者尽可能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协助适当的翻身及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消炎,化痰药物雾化吸入以预防肺部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应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髋关节不能外旋和内收,以防止脱位。

2.3术后在院康复护理

2.3.1 一般康复护理 术后当天,尽可能带镇痛泵,以减少疼痛刺激,保证休息,在术侧肢体下垫适当厚度的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术后应保持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患侧足穿防外旋鞋,两大腿之间可放置软枕,以防患肢外旋内收,并减轻疼痛。

术后第1天,撤除软垫,尽量伸直术侧下肢,继续穿防旋鞋,开始作踝关节的主动屈伸。具体的练习方法是:股四头肌、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即绷紧大腿肌肉约25s,再放松,每小时5~10次;臀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即把两边臀部收缩在一起2~5s,再放松,每小时5~10次或更多,反复练习。给病人进行患肢的被动推拿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病员只能仰卧,避免侧卧,也不能翻身或交叉双腿。可在腰后垫软枕,并把床头稍抬高,以便于进食及调整皮肤受压部位,避免发生褥疮。同时指导进食一些富含营养的汤、粥、面条之类的饮食。

术后1-2天,拔除引流管,一般放置不超过48h,X线片判断假置正常可开始髋膝关节的小范围屈曲练习和髋关节的旋转练习,逐渐由起始的被动向主动加辅助到完全主动练习,但注意臀部不能离床,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外旋伸直位,两腿间置入三角枕保持术侧肢体外展,如果要翻身,腿间夹枕头,整体翻动,似“滚木头”;继续穿防旋鞋以防止下肢外旋。同时可行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以便术后较好的使用拐杖。在术后早期体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外旋伸直位,为防止患者向对侧翻身,床头柜应放置手术侧。②抬高对侧床脚或保持术侧肢体的外展。或者双腿间置三角垫,但需防止下肢外旋。③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以免出现关节僵硬。④如有术侧髋关节中度屈曲位不稳定,在座位行髋关节旋转练习时,应避免上身向术侧倾斜。

2.3.2特殊康复护理术后一周,患者体力多恢复,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的患者,已经可以进行下地功能康复练习。康复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同时进一步提高肌力,需注意的是下面所有特殊康复练习必须在医生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患者全身情况,有选择性的制定各自的康复计划。术后7天以后,除进一步提高肌力外,主要还要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卧位可作有限的髋关节屈曲(小于60°)及髋关节外展活动(小于45°),仍然是每天3 次,每次10个动作;还有下列站立位的练习:①站立位伸展髋关节练习:后伸术侧下肢,健侧髋膝半屈,抬头挺胸,作骨盆前移动作,拉伸髋关节前关节囊和屈髋肌群。②站立位髋关节外展练习:骨盆左右摇摆,使双侧髋关节交替外展、内收,外展要多练习。③站立位屈髋练习:抬高患肢,搁在一定高度的踏脚凳上,上身用力前倾,加大髋关节屈曲。通过调节踏脚凳的高度来控制患侧关节的屈曲程度;每天3次,每次10个动作。④上下楼练习:“好上坏下”,即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术侧先下。⑤踏车练习:手术3周后可进行,最好在有康复中心、康复器械及康复治疗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

3出院标准

时间一般在术后2~3周,具体标准为:①扶双拐自己行走,无需他人帮助,能独立坐起,这样出院后生活基本自理。②没有任何术后早期并发症迹象;③病人及家属已经掌握或了解出院后的康复计划。

4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类骨折。而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于旋股内外侧动脉,两动脉环绕在股骨颈的基底部,股骨颈骨折时,尤其是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时,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受伤最重,对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影响也最大,因此骨折很难愈合,极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长期的卧床,出现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3年来,我科通过对8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的上述护理措施,所进行的阶段性的系统的康复知识指导,杜绝了老年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展风仙.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6.

术后康复指导范文第4篇

方法:对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康复锻炼指导。

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充分肯定护理人员做好术后护理和指导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49-01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最有效最成功的方法之一,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创伤关节炎、膝部肿瘤等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外科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其目是切除病灶,缓解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恢复并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我院2010~2012年共收治2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对其实施科学的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56~77岁。术前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术前症状为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伴跛行;术前患膝活动度为30°~100°,膝关节HSS评分为23~55分。一期双膝置换5例,单膝置换15例。

2 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甲愈合,未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3年,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膝关节活动度为95°~120°。膝关节HSS评分为83~92分,患者生活均可自理,效果满意。

3 术后护理措施

3.1 病情观察。术后24h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保持膝部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血块堵塞;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肢体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注意患肢保暖。术后接好导尿管,并记录尿量,保证尿量在每小时60ml以上。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2 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故术后6 h多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适当抬高患肢,一般是高于心脏水平面30°,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2]。膝关节取伸直位,股四头肌给予约4kg重物,以利于膝关节伸直,关节周围持续冰袋冷敷24h~48h,减少切口出血并减轻疼痛[3]。

3.3 疼痛的护理。术后疼痛不但使病人痛苦而且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防止病人焦虑烦躁,还可以减少术后应激反应,促进组织创伤后修复,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肺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4]。为了患者早日康复,术后常规放置镇痛泵2―3d。镇痛泵撤离后给于西乐葆口服。指导患者听音乐、看电视使其转移注意力。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

3.4 饮食护理。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宜进糖尿病饮食,高龄患者适当补钙,如排骨汤、牛奶、豆浆等。

3.5 心理护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暂时失去自主活动能力,以及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正性的心理疏导,及时消除患者心理障碍,适时施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对护理服务态度和自身病情了解的需求,又有对疾病治疗护理方法了解的需求,还有对医疗护理技术的需求。因此,要满足患者的需求,仅靠躯体的护理是不够的。心里护理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反应,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还能改善护患关系。

4 预防并发症

4.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DVT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它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40%以上[5],DVT 的后果不尽相同,轻者引起下肢肿胀、疼痛,住院时间延长,影响功能康复;重者可因肺栓塞而导致死亡。DVT的基本预防措施:鼓励病人尽早开始足、踝的主动活动;尽可能早期离床下地活动,下肢可穿逐级加压弹力袜;足底静脉泵、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力袜;抗凝治疗:抗凝血疗法是现代治疗DVT 形成的主要方法之一[6],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等,若发现患者有下肢疼痛、小腿水肿、浅静脉充盈等循环障碍现象,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4.2 预防肺栓塞肺栓塞。肺栓塞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之一,是因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疾病。急性肺栓塞常见的症状有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疼、咯粉红色痰、晕厥等,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吸氧、止痛、控制心力衰竭,抗凝和溶栓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①术后6h 即可适当摇高床头,使患者半坐位。尽量鼓励患者早期进行上肢运动及扩胸运动,鼓励患者咳嗽,如有痰不易咳出时,应采取叩背、雾化吸入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②遵医嘱给与抗凝治疗,术后即可进行患肢被动运动,如足背伸、跖屈运动和被动的向心性按摩。

4.3 感染的预防。注意保持切口外敷料清洁干燥,出现渗液、渗血应及时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4h测体温一次,观察体温变化并遵医嘱合理安排抗生素。患者在术后1~3d体温略高,多在37.5℃~ 38.5℃(腋温),为吸收热,无需特殊处理。如体温持续在38.5℃(腋温)以上,关节疼痛明显且活动时加重,关节肿胀充血则提示有感染征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鼓励患者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4.4 防止假体脱位。功能锻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基础动作开始,由易到难,不能急于求成。防止过度训练导致假体松动脱位。

5 术后功能锻炼

为了预防和治疗膝关节活动障碍,早期康复锻炼很重要。患肢肌肉收缩可促进肢体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关节粘连与关节外肌肉粘连、挛缩、消除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锻炼:麻醉完全清醒后即可指导病人行踝关节背伸跖屈练习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术后1d~3d,病人疼痛较重,一般不主张活动关节,可抬高患肢,继续主动行踝关节背伸跖屈练习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天3组~5组,每组10次~20次,循序渐进,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7]。中期锻炼:术后3d~14d,病人疼痛明显减轻,此时康复锻炼的重点是促进膝关节活动,使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达0°~90°,术后第3天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首先CPM训练范围为0°~20°,每次进行1 h,每天2次,训练量由小到大,以患膝无不适为宜,每次逐渐增加5°~10°,1周内尽量达到90°,CPM训练强度和频率可逐渐增加,对早期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有很大帮助。不适用CPM训练的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膝关节屈伸活动,床边膝关节屈伸锻炼,床上侧身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下床站立下蹲锻炼等,可在医生帮助下被动活动。晚期锻炼:术后2周~6周,主要进行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并保持关节活动度训练。指导病人坐在床边,主动伸直小腿多次;坐在床上,膝关节下垫一小枕,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主动伸直。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配合全身关节运动,如散步、上下楼梯等。

6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前,护士教会病人及家属训练方法,指导病人可在家做一些家居运动,来继续增加肌力和保持人工膝关节的活动幅度;嘱病人出院后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可搬运重物,站立或行走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膝关节负重;同时配合全身关节的运动,如散步、上下楼梯等,这样不仅使膝关节得到锻炼,同时使全身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训练,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和急转运动,防止关节的挫伤,卧床休息时将双下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定期门诊复查,检查膝关节功能及下肢的功能恢复情况。

7 小结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较大,对病人的心理反应、机体能力、手术耐受性有比较高的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掌握全膝关节置换各环节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理论,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总结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经验,为病人制订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最大限度地调动病人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以尽早恢复患肢肢体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勤,朱红英.4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这的康复训练[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6

[2] 陈天艳.预防和治疗下肢肿胀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28):2753―2754

[3] 曹淑慧,张继萍.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术后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增刊1):34

[4] 鲁昕,邱贵兴.围手术期镇痛在骨关节手术中的新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4):1873-1874

[5] 赵定麟.现代骨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67

术后康复指导范文第5篇

我国每年有10万以上人需要作肠造口 [1] ,直肠癌患者施行肠造口术后,因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气,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进行康复期护理指导,加强造口的管理,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168例直肠癌患者肠造口的专科护理,归纳了五方面的康复护理指导内容,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8例,男90例,女78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3岁。施行腹壁结肠单腔造口者140例,腹壁结肠双腔造口者28例。出现并发症者23例。

2 护理指导

2.1 心理康复指导 肠造口虽是治疗疾病的措施,但患者往往很难接受,常会表现出悲观、失望、焦虑和不安的心理反应。因此,我们在术前就向患者讲解手术情况及手术的必要性,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身心处于有利于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术后由于造口不规律地流出大便及消化液,加之消化液刺激造口周围皮肤引起湿疹及糜烂的痛苦,造成患者心理上新的压力。因此,要主动关心和照顾患者,详细介绍同类患者治愈的病例,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我们除了向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外,特别注意做患者家属工作,让他们给予患者必要的关怀和体贴,同时增强家属对患者的责任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事实证明,这类相关人员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另外,患者出院时,应就在家庭日常生活和工作岗位上有关造口的护理进行指导,增强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使其尽快接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2 饮食护理指导 加强营养,保持大便粘稠与成形,非常重要。术后造口开放后进流质,1周后进软食,2周后进普食,提高饮食的质和量,即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豆制品、蛋、鱼等为最佳,另加菜汤、果汁等加强营养,尽快恢复体质。此外,饮食要定时,定量,食品调配要适当,选择易消化少渣食物,避免太稀或粗纤维太多的食物;酒类、辛辣类食物要适当控制;脂肪摄入不能过量;产气类食物要根据个体差异注意控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进食应有规律,防止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2.3 排便的护理指导 排便排气失控,常使患者感到窘迫,也害怕别人讨厌自己身上的臭味 [2,3] 。为避免排便排气失控,应做到:(1)定时肠道灌洗,术后1周即可开始,每次晚餐后2h左右,用500~1000ml温生理盐水灌洗,连灌2次,开始由护士示范,以后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灌洗,并注意灌肠插入肠管时用力不可过猛,防止肠穿孔,嘱咐患者仔细体会,从中找出排便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2)给予适当的药物如易蒙停、复方樟脑酊、次铋酸肽、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增加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来控制排便次数。对于肠道炎症所致的大便失控给用抗生素类药物口服。

2.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4.1 造口周围皮肤湿疹及糜烂 造口周围皮肤由于受粪便及消化液的刺激腐蚀,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等,若能早期注意,是可避免的。首先,要注意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在造口周围放消毒卫生纸数张,或用凡士林纱布,或氧化锌油膏、猪油膏敷于造口周围,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擦洗后再重新更换,防止造口周围皮肤的炎症。若已发生皮肤湿疹,可用清水冲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局部糜烂时,要控制大便,大便不能太稀,保持造口周围清洁,严重时可用京万红、派瑞松软膏等效果均好。

2.4.2 肠疝 由于手术缝合不严密,或者年老体弱腹肌无力,若过度增加腹压可引发肠疝。因此,要适当掌握活动度,情绪要稳定,剧烈运动和弯腰活动要适当节制,避免过度增加腹压,站立时裹一腰带。若已发生肠疝,应及时手法复位。当脱出的肠管发生嵌顿,肠壁水肿,甚至瘀血坏死时,要及时通知大夫处理。

2.4.3 造口狭窄 部分患者术后因瘢痕挛缩而引起结肠造口狭窄。因此,术后应酌情扩大造口。方法是,用食指带指套涂剂后徐徐插入造口,在内停留5min即可,操作时要慢,切忌粗暴。术后1周左右指导患者自己操作,也可并用造口灌洗法。若已发生造口狭窄且尚能容纳小指时,可每日用指扩张,多数可好转,若狭窄严重已不能再扩张或扩张无效时,则需手术治疗。

2.5 造口袋的正确使用 由于造口没有正常的括约肌而基本丧失了控制粪便的功能,因此,临床上多用造口袋来防 止粪便的外溢。但造口袋的不正确使用可导致造口摩擦、出血、感染、粪便外溢污染衣裤及产生异味,所以加强造口袋使用的正确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指导方法是,一个患者应备2个或2个以上造口袋,交替使用,用袋前先用清水将周围皮肤洗净,然后涂上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袋口贴放于造口处接盛粪便,用弹性腰带或普通纱布将袋系于腰间,松紧适宜。袋内积有粪便时应及早倾倒、清洗,最好每日能煮沸消毒1次,避免感染和消除异味。最好选用透明造口袋,可以观察造口局部情况和粪便性状。若患者肠内产气较多、气味较大,可选用带有除臭片的造口袋。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造口袋品种繁多,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健康观的改变,人们要求不仅要治疗好原发疾病,长期生存,还要求生存质量能适应社会生活,达到社会治愈的目的。我们通过运用以上的护理指导内容,对168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期护理指导,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唯勤,施晓群,郁宝铭.培养我国造口护理队伍的措施.浙江肿瘤,1998,4:204.

术后康复指导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康复指导;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术后影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08-0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将患者肿块所波及的乳腺与其周围皮肤、脂肪组织、淋巴结、胸大小肌等全部切除,作为女性特征重要体现部位,一旦经手术切除后,患者多会产生较大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等反应。采取积极的康复指导与心理护理,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现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00例,对其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与心理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00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46.2±5.1)岁;其中左侧54例,右侧44例,双侧2例。患者间的年龄、病史、文化程度、肿瘤分期、病情程度等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入选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予以康复指导及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护理。具体如下:

1.2.1 康复指导

1.2.1.1 上肢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合适的方式锻炼。①手术后可进行适量的握拳与转腕等基本活动。②手术后2天可逐渐开始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③手术后3-7天逐步开始患肢的锻炼;单侧患者用健康肢体辅助患肢进行举手运动,同时尝试用患者手指沿墙面上行;若双侧患肢则视情况逐渐开始沿墙面进行上行练习。④手术后7-10天开始患肢手掌自行举过头顶高度的练习,并逐步尽力触及自己的另一侧耳朵、尝试自己梳头[2]。

1.2.1.2 肩关节锻炼 手术后两周左右,患者可开始肩关节锻炼,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操训练,如让患者运用肘部、颈部、肩部、上臂等相关功能锻炼,以逐步促进患者肩关节灵活度、促进康复。

1.2.1.3 防止水肿的训练 由于手术常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淋巴系统受损,使得患肢淋巴水肿,因此可通过锻炼预防水肿。①将患肢垫高以避免血供受到影响。②避免用患者输液、测血压、持重物、抽血等。③按摩及拍打患肢,沿淋巴走向与外及内、由下及上的进行轻拍和按摩,利用淋巴的流动[3]。

1.2.2 心理护理

1.2.2.1 运用恰当的语言沟通 护理人员应采用温柔和蔼的服务态度,注意沟通语言的使用,避免语言使用的不恰当,导致患者心理负担的加重。

1.2.2.2 增强患者安全感和自信心 由于外观的缺陷与自身过多的担忧,是患者出现自卑、低落、消极的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其从外观上弥补,提高患者自信;并换位思考,耐心予以患者关心及体贴,让患者感受到温暖,而克服不良情绪。

1.2.2.3 增强患者幸福感 积极与患者丈夫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让其家属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理解,使其感受到自己家的温暖,而树立新的自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帮助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若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后经上述护理后出现负面情绪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P

3 讨 论

是女性性征的标志之一,手术切除后,患者难免会出现自卑、焦虑、优于等负面心理,不利于手术治疗后的及时康复。

及时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康复指导与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重建自信,从而乐观积极面对生活,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本研究显示,相对于常规护理,科学积极的康复指导与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提升患者手术后的整体康复效果,同时也得到患者较高的认可度,给予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明显的积极影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蕾,邹燕.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与功能锻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01):24-25.

术后康复指导范文第7篇

方法:对6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后的观察、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康复指导。

结果:本组病人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结论:通过术后观察,完善的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康复训,可恢复关节功能。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护理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80-02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关节手术技术不断提高,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关节来置换被疾病或损伤破坏的关节面,减轻关节疼痛及强直或屈曲挛缩等疾病的有效方法。它不但能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还可以纠正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7年6月—2010年10月为68例患者实施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经术后随访65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解除,关节功能得以恢复。现将人工膝关节术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07年6月—2010年10月,我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68例。女性42例、男性26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6岁。其中骨性关节炎39例、类风湿关节炎20例、其他炎性关节炎9例。

2术后护理

2.1护理。给予腰麻术后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膝下垫软枕,保持膝关节屈曲30°功能位,小腿至足跟持续抬高15—20CM,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患肢肿胀,促进血液循环。

2.2病情观察。

2.2.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30分钟~1小时测量T.P.R.BP一次,持续吸氧2升/分,监测SPO2。

2.2.2观察患者末梢血运。观察患者患肢足背动脉搏动,足趾活动,皮肤颜色,肿胀情况,如患肢肿胀明显,皮肤颜色苍白或紫绀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3伤口引流管的护理。术后保持伤口引流管固定,引流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脱出,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及量,如出血量≥200ml/小时,立即通知医生,以防发生失血性休克,术后根据引流液情况,24—72小时即可拔除引流管,减少切口感染。

2.4感染的护理。

2.4.1因膝关节局部血运差、抗感染力低,因此要注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无污染,定时换药,合理应用抗生素。

2.4.2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5日,病人主诉切口疼痛加重、伴体温升高、脉快、白细胞增高、局部红肿、压痛,应即时通知医生处理。

2.5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可进食,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营养、富含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饭后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预防便秘,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如:开塞露、甘油灌肠剂。

2.6疼痛的护理。疼痛可使患者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患者烦躁、忧郁,从而影响机体术后康复,因此应保证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治疗,日间可采用放松疗法,如鼓励患者与家人聊天,听音乐,看书来分散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夜间给予镇痛药物应用,常用药为:杜冷丁注射液50mg一次肌注。

2.7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多是老年人,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更加关心,理解病人,治疗准确到位、细心观察,帮助患者了解所需要的信息并给予正确的帮助和指导,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努力配合治疗。

2.8并发症的预防预防及护理。

2.8.1因术后患者需卧床,活动量减少,故需预防肺部、泌尿系感染及压疮,具体措施:

2.8.1.1教会病人深呼吸,自主咳嗽,咳痰、扩胸运动,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500ml,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

2.8.1.2留置尿管者应每日两次用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消毒尿管,督促患者多饮水,根据患者情况应尽早拔除尿管。

2.8.1.3由于老年人血循环差,手术后卧床,活动减少易发生压疮,所以应保持病人皮肤、衣物、床单位清洁干燥,正确使用大小便器,协助患者定时抬臀按摩骶尾部及骨隆突处,防止皮肤破损。

2.8.2深静脉血栓。深V血栓是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的可能,因此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以促进下肢V回流尤其重要,首先术毕即可给予患肢肌肉向心性按摩及膝关节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使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钠3000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点,一日一次,连续3天,并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注意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肢肿胀情况与健肢对比,如肿胀明显,应停止按摩患肢,给予地塞米松等消肿药物应用。68例中有3例患肢轻度肿胀,其余未发生下肢深V血栓形成。

2.9康复指导。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莫过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早期进行活动关节的有利条件是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机化,因此可较快的恢复患肢功能,具体方法如下:

2.9.1术后第一天进行适量的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及踝泵运动,每日三次,每次25~30次。

2.9.2术后第二天使用CPM机协助患者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从30°开始,每天增加5~10°,每日2次,每次45分钟,若疼痛剧烈或有皮下淤血应适当减小活动度数。

2.9.3术后第三天可开始患肢的直腿抬高练习,床边进行踢腿练习,术后一周膝关节屈伸达90°。术后三天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并可不扶拐患肢完全负重,但每次下地行走时间不超过5分钟,每日行走时间合计不超过20分钟。

2.9.4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加强关节活动度,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功能。锻炼顺序可遵循站、立、坐、蹲等。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年来院复查。

3结果

通过对68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总结出细致的护理计划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严格执行术后各项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计划的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25例患者术后患肢轻度肿胀,无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4讨论

膝关节病变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影响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明显的手术,通过护理我体会到:通过严密的术后观察、完善的护理措施、正确的康复训练,从而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确保手术的成功,使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术后康复指导范文第8篇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86例,男106例,女80例,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60.5岁。新鲜股骨颈骨折10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52例,肺气肿22例,冠心病16例。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应用生物型66例,骨水泥型82例,混合型38例。在连硬外麻醉或全麻下手术,均采用后侧入路。

1 术前准备

1.1 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评估病人全身情况,及时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讲解手术疾病的相关知识,根据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能力,通俗易懂的讲解手术、麻醉原理和步骤,耐心的告知病人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解除病人恐惧、焦虑的心理,使病人愉快的配合手术。

1.2 术前康复指导。术前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了解注意事项,为术后康复做准备。①:术后平卧位或半卧位,患髋屈曲

1.3 术前合并症的处理。关节置换病人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需要进行术前处理。高血压病人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无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病人入院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由于糖尿病病人术后感染风险较大,术前不能急于手术要综合调整,确定适合于患者的长期治疗方案。心脏病人术前评估心功能状况良好,无严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患者。

2 术后康复指导

半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关节囊完整,关节较稳是可以早期活动锻炼,只要伤口不疼痛,术后第一天就可以坐起。

2.1 被动锻炼。术后6小时床上做简单的活动,三点支撑抬臀练习,以防褥疮:①踝关节伸屈运动:慢慢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脚面绷直,每隔5~10分钟练习数次,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2]。②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③术后3天开始使用CPM,生物型术后第二周起使用,有效防止周围软组织粘连,又可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CPM活动度:开始30°~40°,2次/日,每次30~60分钟,达到100°~120°为止。逐渐增加髋关节活动度。

2.2 主动功能锻炼。①屈伸膝关节:生物型术后第三周开始,屈曲膝关节使患者脚跟滑向臀部,然后伸直,注意不要使膝关节向两侧摆动。②臀部收缩: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绷紧,保持5秒钟。③外展练习:平卧位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然后收回,注意不要完全并拢。④股四头肌收缩:绷紧患者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每隔10分钟练习10次或直到患者肌肉有疲劳感。⑤直腿抬高:绷紧患者大腿前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离床面10cm) 慢慢放下,重复练习。⑥床边站立:第一次站立由一名护士及家属陪伴,先将身体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足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护士协助坐起,将患肢离床足着地,如患者疼痛不适,则拄双拐行走练习,生物型术后应卧床1个月,1个月后扶双拐下地行走,并练习部分负重,术后3个月可扶单拐行走。

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3.1 脱位。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与麻醉后髋部肌肉松弛、术后不正确、搬运或翻身时不正确以及不当的功能锻炼有关,尤其是老年人缺乏协调性,易造成脱位,关节的稳定决定手术的完美,关节结构的完整靠臀部肌肉的力量。

避免脱位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病人术后回房要保持髋关节稳定,应用中单托住骨盆及髋部,将髋部整个托起进行抬移病人。②术后患肢外展30°中立位,禁止患肢过度屈曲内旋。内收式盘腿位,翻身时避免手术侧髋关节置于伸直内旋位。③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防止患侧髋关节过度活动,6~8周内屈髋关节不要超过90°和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情况下拾东西,6个月不坐低凳子,不翘“二郎腿”[3]。

3.2 感染。关节置换术创伤大,尤其双侧置换术易发生感染,如果发生感染处理非常困难。因此术前一天患肢备皮,预防应用抗生素,术日碘酒、酒精消毒,无菌布包裹。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术后体温超过38.5°通知医生,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注意负压引流的情况、性质、量,防止引流液倒流。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留置尿管的病人保持会清洁,做好尿道口的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保持尿量在2500ml以上,预防泌尿系感染。

3.3 血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达47.1%,术后注意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有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有胸闷、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早期应进行:①患肢主动肌肉收缩锻炼,CPM配合被动锻炼,促进静脉回流。②药物疗法:低分子肝素钙0.6ml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单一,出血危险小,是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药。

4 出院指导

4.1 患者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适当的活动量,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如出现长期低热或局部出现感染病灶,应及时控制以防关节感染。

4.2 禁止跳跃、单足跳等剧烈活动,半年内不睡软床,不做盘腿动作。

4.3 如有不适症状及时来医院复查或同医护人员建立电话联系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参考文献

1方汉萍,杜杏利,郭风劲,许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6-19

2王秀萍.14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指导.浙江预预防医学,2006,18(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