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的康复训练

骨科的康复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骨科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病人的机能,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1]。康复训练是创伤与疾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病人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2]。

2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2.4在进修提高素质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而且多倾向心、脑、器官移植等科室,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3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医院及科室都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良好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3]。

3.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师的沟通,也利于取得医师的信任。

3.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理人员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促进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无陪伴式护理;老年;骨科;康复效果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老年骨科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部分受限,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极易出现意外事故,且护理难度较大。因此,在考虑老年患者特殊性的情况下加强护理服务意义重大。无陪伴式护理模式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无需家属陪护,由护理人员承担全部护理任务,使患者在享受到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的同时接受精心、细致的生活护理服务[1]。我院实施无陪伴式护理模式护理老年骨科患者取得了不错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3±16.5) 岁,上肢骨折8例,下肢骨折14例,股骨骨折7例,椎间盘脱出6例,老年骨性关节炎11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3.1±18.2) 岁,上肢骨折7例,下肢骨折12例,股骨骨折8例,椎间盘脱出7例,老年骨性关节炎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方法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及饮食干预等,观察组实施无陪伴式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建立护理小组

根据我科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临床经验将其分为5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资历高、经验丰富、组织及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小组长,负责组内护理工作的调度,同时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小组责任制,护士长定期考核各组护理质量,对护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并组织集中讨论会商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2.2无陪护理模式宣传

采用标语、宣传栏、小卡片等形式宣传无陪式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破除老年患者床前尽孝的陈旧观念,使老年患者以新的观念接受全新的护理模式,使患者了解无陪式护理模式可在最大限度减轻患者家属生活负担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

1.2.3护理

老年骨科患者长时间卧床,肢体活动受限,对于不同的手术肢体或摆放要求不同。摆放要求结合人体力学原理,以合适的肢置或生理曲度保持身体舒适,通过取舒适防止身体受压,进而缓解身体疲劳,促进术后康复[2]。

1.2.4康复训练

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掌握康复训练时间和强度,防止过早训练或训练过度,避免出现骨折再移位、假体脱位或再损伤。及时纠正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的错误方法,防止出现骨折部位愈合畸形。

1.3评价指标

康复效果分为康复疗效和疼痛程度评分,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定康复疗效,参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3]中的相关标准对康复疗效进行判定。康复疗效=(护理后FIM评分-护理前FIM评分)/治疗时间,数值越高表明康复疗效越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4]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具体评分如下:将一条长为10cm的标有10个刻度的标尺背向患者放置,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其中0分表示疼痛最轻,10分为疼痛最严重,让患者在标尺上标出能代表自身疼痛情况的相应位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FIM评分及康复疗效比较

两组护理前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护理前后FIM评分及康复疗效比较(x+s)

2.2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护理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x+s)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因此针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需围绕责任心、爱心进行,旨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5]。多数老年患者的儿女因工作忙碌而对老人缺少陪护,无陪伴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被应用于临床。目前无陪伴护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已趋于成熟,但在我国仍处于试点与推广阶段。

无陪伴护理模式让护理人员真正走进病房,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近距离交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专科护理和生活护理。研究表明,老年骨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护患沟通不够、病情评估欠准、康复技能指导不足等问题[6]。无陪伴护理模式在避免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管床护士面对面康复训练指导、一对一健康宣教实现老年骨折患者护理12h在班,24h负责,确保康复训练的质量和安全性。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及护理进行全程负责,在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的同时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通过细心、全面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而实现医、护、患的融洽相处。本研究结果显示无陪伴护理模式可升高FIM评分,降低VAS评分,表明该护理模式有助于老年骨折患者康复,降低疼痛程度,使老年骨折患者真正体会到护理人员给予的关怀与支持,进而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无陪伴护理模式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和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对老年骨折患者护理服务全程负责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燕芳,彭湛贤,何波丽. “无陪”护理模式对老年骨科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3247-3249.

[2] 石荣光,李冬梅,王琳,等. “无陪”护理模式对老年骨科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9-50.

[3] 缪鸿石,卓大宏,南登昆,等.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68-94.

[4] Huskisson EC. Measurement of pain[J]. J Rheumatol,1982,9(5):768-769.

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6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09-02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以人工关节替代坏死髋关节的手术,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髋关节部位疼痛,帮助患者恢复行走功能。尽管目前髋关节置换术已取得了新的发展与进步,但既为手术就必然有其损伤性,术后患者多需卧床制动,后期恢复也有赖于物理康复训练。如何防止术后并发症与促进髋关节功能的康复则成为临床护理的要点。我科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均收获了较高的满意度,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均为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于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5士7.6)岁;致病原因:股骨头坏死18例,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例,股骨颈骨折6例,38例行单边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未合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者,均首次接受全髓关节置换术,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如入院指导宣教、心理辅导、功能康复训练、家庭护理指导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①术前护理:术前根据个体情况给予必要的基础对症治疗,使患者符合手术指标;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意义与疗效,介绍治疗医师的临床经验与成功案例,打消患者疑虑,提高其配合度;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自主咳嗽、深呼吸训练;常规灌肠、备血、备皮、准备手术器械;②术后护理:常规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意识与各项生命体征,记录术肢肤色、体表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手术切口与引流情况,定时更换敷料,按摩肢体,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正确的翻身与按摩方法,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饮食建议。

1.2.2观察组该组患者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于围手术期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入院指导与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安排登记,如个人基本资料、既往疾病、临床症状等,以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全面的了解,向患者讲解治疗与护理的大致方法与流程,让患者知道如何做好术前术中的配合,了解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

1.2.2.1心理护理主动了解患者的临床治疗感受,通过对话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由责任护士对每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尽量于术前消除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术后通过心理辅导增强患者对于后期康复的信心,取得患者对于治疗与康复护理的支持;详细讲解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引起患者的重视。

1.2.2.2物理康复训练[1]术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示范功能康复锻炼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或通过宣教资料、录像等形式使患者了解康复训练的大致流程与方法,在患者能力范围内先进行一定的功能训练,如直腿抬高练习、踝关节背伸、趾屈训练、下肢肌力练习,引导患者进行助行器与拄拐的练习;术后早期开展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术后1-2d进行主动呼吸训练,以预防心肺系统的并发症,膝关节伸直下行踝关节的背伸、趾曲训练;第1-3d重点进行肌力康复锻炼,引导患者绷紧双侧股四头肌,膝部下压,膝关节保持伸直并维持5s,休息5s再重复,10次/d,下肢呈中立位,膝关节保持伸直下将足部下压,维持5s再重复训练,收紧臀大肌5s,休息5s后重复练习,10次/d,拔除引流管后,据病情配合CPM机对下肢伸曲度进行训练,以关节耐受度为宜;术后4-7d在患肢外展的条件下,协助患者于床上坐起,在助行器协助下进行站立行走练习,身体状况允许者则可以拐杖进行行走练习,术后第六天进行卧位-立位的转移训练,允许病人坐高椅,保持膝关节低下,引导患者在自制的加高座便器上如厕,禁止双腿与踝关节的交叉坐位,前俯不宜超过90°,术后两周内禁止弯身;术后第7d进行轻微负重训练;术后第11d至一个月,该阶段患者疼痛得到大幅度缓解或消除,假体周边韧带、肌肉逐步开始修复,该阶段以离床锻炼为主,假体为非骨水泥型者应于15d后开始:卧位外展练习:取仰卧位,下肢尽量伸直并外展,每天可重复约120次;卧位-坐位练习:双臂支撑,患肢进行外展,借助双手与健侧腿部力量将术肢移到床边,每日可进行约30次;坐位-站立-扶拐练习:患者移到床边,让健侧肢体先着地,术肢后着地,借助双拐并利用健侧肢体与双拐的支撑力进行站立,初始站立训练可维持2min,警惕性低血压,站立时间可逐步增加,进行站立-扶拐的行走练习时,术肢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扶拐行走,需有陪护人员从旁给予适当的协助与保护,以防止意外发生,行走时间据患者体力而衡定,以不超过15min为宜,每日可分3次进行。

1.2.3家庭护理指导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家属讲解全髋置换术后护理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相应的指导训练,患者大多术后2周可出院,此时后期康复锻炼需在家庭中完成,责任护士可于患者出院前将家庭护理计划以文字转给家属,并可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指导。

1.3观察指标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第3个月需来院复查,以髋关节Harris评分与Barthel指数对患者术后第2周、第1个月、第3个月髋关节改善情况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关节评分、康复程度四方面,得分越高,关节功能康复效果越好,3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康复效果评价指标为:无效:患者关节疼痛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患者仍无法自主行走,或病情恶化;好转:患者偶见轻微疼痛感,生活可基本自理,可适当运动,无法进行大量的负重与剧烈运动;康复:疼痛感完全消失,可自由行走,可进行跳舞等日常娱乐项目[2]。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见表1。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有4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髋关节脱位,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1例发生髓关节脱位,并发症发生率为5%。组间比较P

3讨论

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重庆市武隆县人民医院 重庆市武隆县 4085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98 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70.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技巧;骨科护理;运用研究

骨科患者多是因外伤急诊入院的,生活难以自理且卧床休养时间较长,再加上患者对自身病情过于担心,常常出现焦虑、恐惧、急躁的消极心理,影响恢复情况。护患沟通是一种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手段,能够让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与尊重,生理与心理状态都能得到很大改善[1]。我科为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98 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 年10 月至2013 年10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8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 例,对照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9 例,女21 例,平均(43.2±3.4)岁,车祸患者21 例,工伤患者15 例,打架斗殴患14 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 例,平均(41.9±4.1)岁,车祸患者19 例,工伤患者14 例,打架斗殴患1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术前指导、术中护理、术后患者生命特征监测、饮食指导以及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加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强与新入院患者的沟通

护理人员对刚入院患者详细讲述住院环境、病情具体情况、医护人员详细资料等,加快患者对医院的熟悉。护理中使用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专业的工作技能,主动与患者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感。

1.2.2 与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交流

患者在手术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之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帮助患者解答疑惑,并详细告知患者手术前注意事项与具体流程,让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1.2.3 加强与患者在术后的交流

护理人员对于术后患者,要主动、耐心的进行交流;患者术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要采取多种手段减轻患者疼痛;手术成功后,给予患者必要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

1.2.4 康复患者的沟通技巧

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要详细介绍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意义与重要性,护理人员要做好协助工作,介绍相关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注意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给予一定心理支持,让患者用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训练,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 分,调查表得分≥ 80 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在60—80 分之间,表示比较满意;得分≤ 6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观察数据,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40 例(80%), 比较满意9 例(18.0%), 不满意1 例(2.0%),护理满意度为49 例(98.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9 例(60.4%),比较满意5 例(10.4%),不满意14 例(29.2%),护理满意度为34例(70.8%),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科患者通常是因外伤急诊(车祸、工伤、打架斗殴等)入院,来自事故的惊吓、伤情的担忧以及肇事者或单位能否承担住院费等复杂心理,再加上疼痛的困扰,导致患者易产生焦虑、暴躁的心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患者身体上的护理,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在骨科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技巧,在术前、术后康复等阶段加强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提升骨科护理水平。在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采用灵活、有效的沟通方式,了解患者需求;积极进行健康指引与科普宣教,提升服务意识,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健康知识程度。

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7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2004年4月-----2010年4月,我科8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患者。方法: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加强营养,及时进行心理康复训练,消除其顾虑,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针对其主要并发症,如关节脱位,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坠积性肺炎,压疮,假体松动下沉等问题。经过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加强功能锻炼及心理康复护理。结果:8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72个月。无1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身心健康基本恢复。有2例都进行了二期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及时进行心理康复护理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并发症和致残率,强化心理康复指导意识,以充分体现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康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所有的骨科问题都与康复有关”这一观点已经为骨科医护人员所认识和接受。治疗是用以逆转原始的疾病程序,而康复则是集中于功能锻炼与恢复。它的宗旨是减少和防止病残发生,康复的观点应融会贯通于骨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从抢救或治疗一开始,就着重于病人的功能保持和恢复。将可能发生的病残率降到最低限度。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躯体上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而心理康复在全面康复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灵活运用,现将心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心理康复可谓是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功臣。对于该组患者来说关键是康复过程,而要想得到其积极主动的配合,首先要做好其心理康复这一难关,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让他们在心理上真正意识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这一点,现将分析一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2.1 焦虑: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年龄都在60岁以上,老年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不服老,但又确实年老体弱,力不从心,住院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顾虑多,易产生焦虑。

2.2 紧张恐惧:该组患者大多数是由于股骨颈骨折造成的,突然的刺激会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特别是骨折后的疼痛,让他们感到了死亡的危胁。

2.3 感觉过敏.夸大伤痛: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对于新事物接受比较保守,特别是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他们一时很难接受,最主要是担心手术会不会成功,有没有生命危险的切身问题而流露出烦燥不安。感觉过敏或夸大伤痛等情绪。

2.4 孤独心理:病人离开家庭,住院后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孤独心理。

2.5 依赖心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都是老年人,反应能力差,对治疗护理,特别是功能锻炼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一切都希望得到照顾。

2.6 抑郁期望心理:该组患者思想负担重,一方面担心给儿女带来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希望被儿女理解,期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2.7 抵触心理:该组患者大多数对功能锻炼这一过程不能理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原因有:第一骨折本身就非常疼痛,再加上功能锻炼,那简直是雪上加霜。第二就是没有骨折的患者,术前的床上大小便训练,呼吸系统训练,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也让他们身心疲惫。记得一位老爷爷刚一开始非要闹着回家,他的经典台词是:那是在折腾。后来经过我们认真细致的沟通,最后不仅做了手术,术后还非常配合地做康复训练,恢复的非常满意,出院时笑着说:“还真叫你们折腾能跑了。”

3 心理康复的护理方法:

3.1 把心理康复做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其积极性,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与和投入机能康复训练。如果心理障碍存在,表现的自然是消极的情绪,主观上不配合或者流于形式。护士来时象征性的动一下,真正起不到锻炼的目的。再好的训练指导也无济于事,所以只有在心理上意识到功能锻炼对整个机体康复所起的作用,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所以心理康复在全面康复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3.2 心理康复护理对护士的要求:护士的言行举止,面貌态度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状态。尤其对老年患者更为突出。良好的语言行动,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认真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都可提高病人的情绪,增强其康复的自信力量。护士的语言对病人的心理康复尤其重要。要求护士注意说话的技巧和内容分寸、善于使用美好语言,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语重伤人不可取,言过其实要不得。例如面临一位高龄患者说:“你看你笨的,,都教你无数次了,怎么还不会?”这种语言不仅伤人,还会加重其心理负担,也违背了我们的职业道德,绝对不允许。要对病人进行耐心的康复知识教育,同时还要让其正确认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康复观。

3.3 尊重病人的人格,护理要不厌其烦,不嫌弃,不鄙视,反复多次地讲解.沟通,在尊重中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和自卑情绪,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感到与正常人一样,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3.4 善于观察患者的心态反应,对于反常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不可忽视,以防意外的发生。

3.5 “鼓励.表扬”是培养积极情绪的心理康复方法之一。对训练不成功的动作,对不到位的动作,不可指责,而要耐心指导,甚至是不厌其烦的帮助其进行。对于训练中笨拙的动作,不得急躁,而应鼓励,对每一细微的进步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打消其顾虑,增加信心,从而使其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下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3.6 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在较短时间的接触中使患者感到受尊重,受重视。把忧虑恐惧心理转移,解除其心理负担。

3.7 积极的暗示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从而精神振奋,促进疾病向积极方向转化。

4 运用总结:

在心理康复指导下,逐渐使认识得到转变,并且树立起新的生活目标,发挥自己的健康机能优势,积极投入康复训练,向着新的生活目标奋斗,以最大的努力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尽快恢复其身心健康,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这就是心理康复最应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骨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杜克 .王守志

[2] 华蕾.3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08)

[3] 陈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J].临床医学,2005(04)

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第6篇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功能锻炼;运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主要症状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征、肌瘫痪等。为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训练与护理对功能的恢复和恢复程度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2月~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4例,女46例,年龄23~62岁,病程5年以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纳入标准:①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腰臀部及下肢不适,酸痛麻木,弯腰困难,相应椎间隙或椎盘压痛,直腿抬高阳性;②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择期进行了髓核摘除术;③所有患者都签属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采取常规护理,患者量力而行进行康复锻炼,开始锻炼的时间和幅度不做具体要求。研究组术后麻醉消失后就开始对其进行不同阶段系统,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与护理。

1.2.1康复训练 ①研究组康复锻炼应由专科护士指导进行分别在患者住院等2d、手术前1d、手术后和出院前进行多次示范、模仿,监督患者练习并纠正错误,患者可根据训练计划选择所需内容反复观看、练习,直至掌握。出院前1 d指导患者回去后继续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维持正确姿势,同时演示床边腰肌锻炼(坐起式、蹲站式、扶床行走等);②术后7d~6个月,进行加强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锻炼,使腰背肌强壮有力,增强腰椎稳定性,纠正腰部不良姿势,治疗和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复发。方法:指导患者戴腰围及上下床的方法,进行纠正腰椎姿势和平衡能力的训练,坚持腰臀、背臀肌锻炼,腰肌放松和伸展运动,下肢肌肉锻炼;③术后3w以后的长期运动方式:此阶段要逐渐加强腰背肌肉训练,柔韧度训练,有氧训练,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部活动的自我保护,防止复发。方法:鼓励患者在腰围保护下开始下地行走,进行腰背肌巩固锻炼,教会蹬脚、踢腿、伸展、转腰、悬拉,快速行走,退步行走,慢跑和游泳等运动的方法。

1.2.2康复护理 ①重视心理康复LDH因病程长、易复发而使患者在理上始终受到疾病的困扰,应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做好健康宣教不但需要做好一般的出入院宣教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观看录像和宣传栏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知识、治疗特点、配合方法、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充分重视其对治疗护理措施理解及对疾病的认识,患病期间应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出院前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发放宣教资料,进行具体示范和指导,使患者了解防止复发的知识;③随访方法出院前1d发放医患联系卡,卡上有医患双方的联系电话、地址、复查时间,并交代注意事项和复查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登记患者来电咨询,研究组回院复查的时间为1次/w。

1.3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后进行康复评分,参照中华医学会脊柱外科组1993年制定的评定标准表[2]:①优:术前症状完全恢复,工作生活中无不适,无复发,患者感到满意;②良:术前症状大部分恢复,工作生活中有不适,无复发,患者基本感到满意;③差:术前症状减轻,工作生活中仍有不适,有复发,患者基本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TATA 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多样本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后评分优、良、差分别为:50%、34%、16%,对照组的优、良、差分别为:30%、34%、36%,观察组优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LDH是一种常见腰腿痛疾病,多发生于20~50岁青壮年,与年龄、、劳动强度及脊柱承受压力等有关[3]。临床上以L4~5及L5~S1两个节段最为多见[4],择期髓核摘除术可有效地缓解或解除患者腰腿痛或肢体麻木的症状,其术后功能锻炼则是巩固其疗效和恢复其功能极为重要的措施。而临床上,患者由于疼痛及认识不足或方法掌握不够,导致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尤其是术后卧床,肌力进一步减弱,使脊柱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从而影响疾病的愈合,所以进行术后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合理,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与护理非常有必要。表1术后康复锻炼恢复情况可得研究组患者恢复的优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娄湘红,杨晓霞,主编.实用骨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5-33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27.

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旨在对围术期患者实施相应措施, 降低患者心理和身体遭受的创伤应激, 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1]。目前, 快速康复外科已成功应用于骨科患者围术期, 可控制手术应激,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加速康复速度, 减轻患者疼痛, 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以行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到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中, 并与传统康复训练方法对比, 观察分析其疗效, 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为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科进行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30例。A组患者男18例, 女12例;年龄51~77岁, 平均年龄(65.29±4.21)岁。B组患者男17例, 女13例;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65.34±4.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进行传统康复训练:术后常规保温;用阿片类和静脉止痛泵止痛, 并预防性口服非甾体抗止痛药;下床后拔除尿管, 伤口引流量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并发症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 观察分析其疗效。在术前及术后1、3、10 d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包括进食、穿衣、上下楼梯等项目,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 自理能力越好。其中, ≥60分表示基本可自理;41~59分为部分依赖;≤40分为较大依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 术前勺楦牧Barthel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改良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 B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 费用少于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由丹麦外科医生提出后受广泛青睐, 目前在胃结直肠外科、妇科、泌尿外科等围术期成功开展。Bandholm等[2]表明膝关节置换者尽早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加快患者康复, 及早恢复正常生活与学习。Larsson等[3]表明股骨颈骨折者尽早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过亚飞[4]研究显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快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研究显示[5],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减轻疼痛水平, 加快康复进程。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目前无固定模式, 任何能减轻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有助患者康复的治疗方案都可归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范畴[6-11]。其主要包括麻醉方法优化、术后镇痛、早期肠内营养和下床活动、积极康复锻炼等[12-14]。

本研究中, B组在传统康复训练基础上, 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结果显示, B组与A组比较, 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 费用更低, 并发症更少, 改良Barthel指数更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置换术围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暂时无文献报道, 本研究的实施可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Kehlet H. Fast-track surgery-an update on physiological care principles to enhance recovery. 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2011, 396(5):585.

[2] Bandholm T, Kehlet H. Physiotherapy exercise after fast-track total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 time for reconsideration?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2012, 93(93):1292-1294.

[3] Larsson G, Holgers KM. Fast-track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ip fracture. 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 2011, 42(11):1257-1261.

[4] ^亚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8):106-107.

[5] 张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椎间盘手术中的应用.西南军医, 2014, 16(4):451-452.

[6] 廖春容.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6):154-155.

[7] 陈捷. 保留与不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疗效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3, 21(1):19-20.

[8] 陈雪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进展. 药物与人, 2014(11):30.

[9] 周雁, 黄伟, 赵尹松. 保留关节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现代实用医学, 2016, 28(1):60-61.

[10] 杨伶俐, 杨柳, 陈鸿, 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的应用进展.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24):3499-3500.

[11] 程黎阳, 谢正勇. 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下的创伤救治研究. 创伤外科杂志, 2012, 14(1):76-79.

[12] Eglinton TW. The era of ERAS: a new standard of perioperative care. New Zealand Medical Journal, 2013, 126(1369):6.

[13] 李振刚. 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 27(8):712-713.

骨科的康复训练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工;全髋骨节置换;康复指导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人工全髋骨节置换术也越来越完善[1],而且人工全髋骨节置换也是解除髋骨节患者的病痛以及恢复关节功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康复指导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2]。在本次的研究中,为了对人工全髋骨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指导进行探讨,选取了我院进行人工全髋骨节置换患者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指导,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进行人工全髋骨节置换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在55~86岁,其中有股骨头坏死3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股骨颈骨折15例。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

1.2康复指导方法

1.2.1心理康复指导 首先,康复治疗师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从而更好的去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此外要向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进行康复训练,让患者增强可以尽早康复的信心。

1.2.2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康复治疗师先将患者安排在有拉手的病床,然后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翻身,在第1d时患者应保持平卧,可翻身10°~20°,此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翻身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②指导患者功能训练: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前几天避免过多活动,康复治疗师可对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如按摩等,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 等[3];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康复治疗师要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以便指导患者进行下一步的康复训练。③床上训练: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腿部肌肉的收缩练习,上午、下午各5~10 min。④立位行走练习:康复治疗师应根据患者实际的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立位行走的训练,要注意初次行走时间不超过30 min,同时康复师还要注意保护患者避免患者跌倒,让患者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来不断的恢复关节功能。⑤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根据患者的身高以及臂长为患者准备合适的拐杖,在拐杖的底部应配橡胶装置,顶端用软垫包裹,对可以行走的患者训练使用方法,让患者练习利用双杖的支撑力来站立,训练患者在不负重的状态下站立并行走。⑥自理能力训练:鼓励患者进行基本的自理活动,如洗脸、进食、更衣等日常基本活动。

1.2.3出院康复指导 患者在康复训练结束后,由于恢复时间较长,所以一定要重视出院后的康复护理[4]。康复治疗师在患者离开前应详细的告知患者在家中患者应要进行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指导:依然保持平卧或半卧,在3个月内避免侧卧,尽量坐有扶手的椅子,在3 w内避免屈髋>45°,以后可以逐渐增加,但不能>90°。②嘱咐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训练,并在承受能力范围内逐渐的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③出院后1个月需去康复治疗师那进行复查,确定患者的康复情况。

2结果

20例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均得到治愈并出院,见表1。

3讨论

人工全髋骨节置换也是解除髋骨节患者的病痛以及恢复关节功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康复指导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康复治疗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心理康复指导、康复训练以及出院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康复训练方案[5]。在本次的研究中,可看出通过对20例人工全髋骨节置换患者进行了康复指导训练后,患者均得到痊愈并出院。所以,只有制定针对患者的训练方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人工全髋骨节置换的成功,帮助患者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华蕾,宋艳霞,孙燕,等.3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36(8):500-600.

[2]葛智纯,王慧玲,刘若群,等.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12,15(7):513-514.

[3]陈丽珊,唐垂丽,陈如冰,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吉林医学,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