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第1篇

一、成就和现状

印度独立后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长期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没有出现重大的危机和动荡。年均增长率,从独立到1980年为3.5%,从1980年到1990年为5.8%,从1992年至2000年,则提高到6.4%。90年代中后期的部分年份增长率接近8%。现在,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印度经济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22万亿卢比,约合5000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独立时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01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500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问题,后者又有高估的问题。综合来看,目前的发展水平应当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则分别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设备的自给率从独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业产品自给率达80%,军事装备的自给率达到70%以上。国内市场的消费品主要由本国制造,还能向国外输出纺织、制糖、钢铁和化纤等制造业和电站的成套设备。通过实施和推进“绿色革命”,印度粮食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5500万吨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亿吨,2001年底粮食储备接近6000万吨。大米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麦产量居第四位,棉花产量居第三位,茶叶产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对外经济发展明显加快。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93亿美元扩大到2001年的近1000亿美元。外国对印投资从1990年的1.08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1年的59亿美元。印度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国外贷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债余额1004亿美元,其中长期债务占97%。外汇储备也有巨大的增长,2002年9月中旬达到620.21亿美元。

独立后,印度投入巨大力量发展科技,现已进入世界科技大国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与应用、空间技术、计算机及软件、生物、太阳能应用和前沿科学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经建立起从核燃料勘探、开采、提炼、重水生产、反应堆到核废料处理的完整生产体系,现有14座核电站,9个重水工厂,还有8座核电站正在建设。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享誉世界。生物技术已经从传统的酿造、食品加工、药品生产向现代遗传工程、动植物细胞合成、酶的应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术等方面发展。

二、做法和经验

(一)坚持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

1、铲除殖民地经济体系的残余。独立前的印度经济掌控在英国资本手中。独立后,印度政府接管了铁路、港口、机场、邮电、矿山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通过对外资企业实行严厉的“印度化”政策,排除以英国资本为主的外国资本对印度经济的控制。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通过高关税和许可证制度等手段严厉控制进口,打破英国及其他外国的商品对印度市场的垄断。随着工业体系的建成和工业品自给能力的提高,印度政府明确规定,凡是国内已经生产的或能够生产的产品一般不准进口,以保护民族工业,防止外国商品进占印度市场。

2、实现科学技术自立。印度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采取的做法,一是实行高等教育先行,迅速培养大批高精尖人才,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基础。据称现在印度拥有科技人员340万人,居世界第三位。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国民识字率由独立前的16%提高到2001年的65.38%。二是建立了以中央政府各部门研究机构为核心包括高等院校、邦政府和企业研究机构在内的完整科研机构体系,为推动科学技术自立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不断扩大对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仅在头七个五年计划时期里,政府用于科技的投资就增长了490倍。同时,鼓励企业增加对研究开发的投资。目前印度研究开发投资近200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左右。四是重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取和创新。

3、实行以国内资金为主的资本形成战略。独立后,印度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国民储蓄率从1950年的8.9%大幅度提高到2001年的25%,预计到2007年将进一步提高到29.8%。印度建立了比较发达的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0家,遍布印度全国;全国共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印度的资本市场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在利用外资方面,坚持以间接利用外资为主,争取优惠贷款和外国官方援助,外资比重一般不超过10%。

4、确立内需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独立后,印度成功地打破了国外商品对印度市场的垄断和控制,建设了大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有形市场,建成全国性商品分销网络体系,推动城乡市场的发展。全国估计有超过百万人的市场经纪人、批发商、仓储运输商和零售商从事各种消费品的流通。这个网络大约在3800个城镇和50万个乡村中经营。据称印度现有3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印度还有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最近几年也出现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

(二)发挥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独立后,印度在落后的殖民地经济体系和畸形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选择了国家主导型的混合经济体制,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1、建立强有力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战略管理和计划指导。1950年3月,印度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委主席由政府总理兼任。由印度国家计委掌握、通过计划安排使用的预算资金总额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5%。印度国家计委能在战略上统筹考虑印度面临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等问题,集中国力解决事关国家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重大项目;有能力通过中央政府各部和各邦政府对国营经济活动进行指令性计划控制,对民间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性计划调节,使国民经济发展符合国家战略的要求。

此外,印度国家计委还经常制定和实行相关的重要政策措施,引导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有:农业上的和绿色革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大力发展国营经济,扶持私营经济发展;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保护国内产业;制订实施《信息技术行动计划》,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2、大力发展国营企业,充分发挥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独立后,印度建立发展国营企业的主要途径有三条:一是把英国殖民政府霸占的财产收归国有。二是通过国有化措施赎买本国和外国私人资本在印度的企业,将其转变为国营企业。三是通过五年计划利用国家财政支出和外国援助(主要是苏联援助),由政府直接创办新企业。中央所属国营企业的投资从1951年2.9亿卢比猛增到1991年的11324.4卢比,中央企业数量从5家到246家。印度各邦政府所属国营企业从51家增加到1992的954家。

随着国营企业的建立和不断壮大,国营经济在印度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一是促进了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二是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使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是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特别是在重工业军事工业和基础设施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中占有垄断地位。从而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

3、政府大力扶持民间私营企业发展。印度始终没有搞全盘国有化,即使是国营企业发展达到高峰时期,私营企业仍是印度国民经济的真正主体。1980年,私营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68%,提供了全国78%的工业就业岗位。最近20年来,特别是1991年以来,印度的私营企业更是得到空前的发展。

印度政府扶持民间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一是改善宏观环境,提高企业投资愿意和信心;二是放松管制,扩大行业领域准入,为私营提供广泛的投资和发展机会;三是鼓励国民创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改善经营条件,提高企业效益。

4、保护国内市场,保障产业安全。在外资问题上,印度政府基本上是态度积极步伐谨慎,把握开放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维护民族资本的主体地位和主导权。长期以来 ,印度一般保护性关税率保持在100%以上,最高关税率曾达350%。后来有所降低,2000年度的平均关税为28%,已承诺到2005年把关税降到15%―17%。在非关税壁垒方面,运用许可证、技术壁垒和进口配额等措施,加强对民族产业的保护。

(三)重视科学技术的革命性作用

1、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是绿色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从独立到1965年,尼赫鲁总理实行的是以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战略。从1966年至1978年,印度采取以变革农业生产技术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发展战略,通过各种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率先采用各种投入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政府通过运用价格、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和扩大农业信贷、规范市场等措施,从多方面支持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被称为绿色革命。其主要内容是以推广高产品种为核心,辅之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现入,以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增加农产品的商品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逐步建立起了农业研究系统、推广系统、应用系统和支持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农业科研系统由中央、地方政府农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农业研究机构组成,科研经费的85%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预算,其余部分来源于农业生产税基金、世界银行贷款、国外援助和捐赠。技术推广系统由独立的各级专职人员组成,各邦也相继成立了农业科技推广站和种子公司,支持系统包括农业信贷系统,价格支持系统和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合作社系统。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是绿色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

2、以软件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其主要做法是:

首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给予充分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决心“用电子和教育把印度带入21世纪”。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专门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90年代末,印度设立了国家信息技术和软件发展工作办公室,提出了包括108条政策措施的《信息技术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08年印度软件出口达500亿美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

其次,实行高度优惠的特殊政策。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对产品100%出口的软件企业免征所得税,免征进口软件的双重税收,对软件实施零关税、零流通税等。二是放宽软件企业进口计算机的限制。为方便一些中小软件企业从国外免税引进先进技术,把允许进口计算机技术的企业的资产限额从2亿卢比降至100万卢比。三是吸引外国信息技术公司投资。

第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是依靠高等院校培养。印度有400余所大专院校设置了计算机专业,电子部为其中250 余所提供一定的教学经费,配备了计算机、软件、各类图书等必备的教学条件。二是民办或私营的各类商业性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培训。这些机构必须具有政府或政府授权的专业机构颁发的培训许可证,目前这类机构大约有700多家。三是软件企业自身建立培训机构。四是集中优势兵力办好国家级理工大学和信息技术学院。五是吸引一大批留学或者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高级软件人才。

第四,大规模兴建软件技术园区。1987年印度电子部开始建设普那、布班内斯瓦尔和班家罗尔三个软件技术园,政府给每个软件园投资5000万卢比,并建立了相关的配套设施。软件技术园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印度软件出口基地。目前,印度已建成17个软件技术园,注册公司超过7500家。

3、建设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把国防建设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全面扩张军事力量。在国防建设带动下,印度经济加速增长,高技术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印度始终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善于综合运用包括军事、外交、情报和科技等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可靠的安全环境。

三、战略和政策

虽然印度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印度的人口已超过10亿人,比独立初期翻了两番,而且还在以2%的年增长率继续增长,年新增人口和劳动力都在1500万人以上。贫困问题和就业问题将更加严重。其次,印度目前存在包括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等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第三,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多种姓的多元复合社会,经常爆发民族冲突,宗教矛盾常酿成严重骚乱,甚至造成政府。第四,能源和基础设施短缺。电力仍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平均缺电率超过10%。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在安全、速度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印度的石油进口约占国内消费量的70%,需要花费进口用汇的30%。第五,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程度加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有1.43亿公顷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资本要素和商品服务市场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在农业、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等领域已经奠定的雄厚基础,印度经济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仍然将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提出,经过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努力,到2010年,印度要发展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大国、核大国和生物技术大国。印度政府最近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今后一个时期,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将侧重于以下一些方面:

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率。为实现8%的年增长率,政府加大投资和引资力度,力争使总投资率达到32.6%。

2、科技立国,落实“2020年技术远景规划”。印度政府把科技作为实现2020年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政府编制的“2020年技术远景规划”,采用专题攻关的形式,重点突破电力、服务、农产品加工、电子和通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化学加工、公路等17个领域,加速科技向生产的转化,抢占产业制高点。

3、废除限制政策,刺激农业发展。印度政府将消除各邦和地区间的设置的贸易壁垒,实现农产品的自由流动,废除任何形式的垄断性购买;分阶段废除对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业的许可证限制;放宽农产品进出口限制;取消农产品存储、期货、合同制的限制;废除对食糖的控制;取消对新建奶场的限制。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发展瓶颈。2002年8月15日瓦杰帕伊总理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15点方案,承诺投资5500亿卢比(100卢比约合2.06美元)进行全国公路建设,保证“十五”期间至少完成13000公里高速公路;投资6000亿卢比用于农村道路建设和改造,将火车提速到100公里/小时;力争将电话普及率提高到2005年的7%和2010年的15%,农村2010年达到4%;争取网络服务覆盖全国;重点投资东北七邦的基础建设。

5、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十五”期间,政府将减少高教补贴,将资金投向基础教育,计划新建10万所小学,将识字率从现在的65%提高到2007年的75%,2012年的80%,并将进行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扫盲。

6、创造高质量的就业,降低贫困率。2001年,印度的经常性失业率为9.2%,贫困率为26.1%。失业和贫困不仅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而且已成为社会动乱的主要根源。“十五”期间,政府将投资1000亿卢比执行农村就业计划,每年创造1000万个工作岗位,加大数字技术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将贫困率降低到2007年的21%,2012年的11%。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业已经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铁路物流在整个物流产业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铁路物流快速发展的时候,当前中国铁路物流正在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笔者在文章中详细的给出了铁路物流面对的有利条件及其铁路物流所具有的缺陷。然后,对中国铁路物流业的发展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铁路物流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一、铁路物流现状

铁路物流利用独特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运营的两个特征,联结货物的供应商和货物的需求商。铁路物流将货物进行一系列的流动结合的过程,这些都利用到了铁路资源配置的优化条件,货物的流动过程是铁路物流将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近年来铁路物流业已成为铁路多元经济中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现代物流将货物流通的整个过程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相互结合起来,使物流过程更加有效率。现代物流需要各个资源的配合,因为现代物流是跨行业、部门、地区的系统化项目。方便、快捷和按时到达是物流企业内在的核心要求。铁路作为物流业的主要环节,货物运输要逐步融人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向现代物流业发展,增强铁路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在铁路物流快速发展的时候,当前中国铁路物流面对着一系列的有利条件和缺陷。

(一)有利条件

政策支持。《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01年3月颁发,然后在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因为政府的一系列的措施,使中国的物流得以迅速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措施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

需求旺盛。中国当前是经济迅猛发展时期,物流业也在迅速的发展,当前的物流市场的前景非常的可观。铁路物流相比其他物流有很多优势。目前的物流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网络覆盖面上都无法与铁路相比。铁路物流以其运量大、费用低、安全性高、全天候运输等优点在货运领域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一直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与其他物流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更适合大批资源的规模化运输。

(二)缺陷

铁路物流的综合服务水平较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输市场对全程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铁路物流中运输方式比较单一,各个路局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不够集中,无法有效的满足物流及时性的市场需求。

没有一套完整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虽然我国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已经开始实施多年,但是根据笔者的了解,其发展速度依然比较滞后。而且铁路信息系统跟其他信息系统不同,它是专网运行,不可能进行信息的共享,导致其难以与物流以及资金流进行同步的衔接,信息流的流畅性不够。

缺乏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与管理人才。铁路系统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分工都与官僚体系很相近,都各自为政,格局非常的分散,因此不适合物流业的发展,其主要的优势资源难以发挥。铁路人员技术单一,物流服务理念意识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第三方物流存在很大问题。

大多数铁路物流企业的信誉度较差。众所周知,在我国,铁路一直都是处于垄断地位,由此造成其市场竞争意识十分淡薄,也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主动了解与分析。与此同时,铁路物流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以及服务水平低的现象, 导致铁路物流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二、铁路物流的发展对策

毫无疑问,铁路物流的发展对经济稳定性具有非常大的贡献作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广且人口众多的国家。物流作为第三产业,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其更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大量的工作岗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运输企业正面临着从现有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当今的铁路物流,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就是其信息化与标准化,因此,要想切实提高铁路企业开展物流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就必须要在铁路企业内部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如:鼓励企业主动的采用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通信系统、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用户反馈系统以及互联网等等各个方面的技术。

建立一整套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铁路运输管理体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的铁路管理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对现有铁路运输组织体系的优化,实现其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的转化成为了铁路物流当前的必然之选。因此,铁路货运要根据铁路的实际情况,并科学合理的以从铁路的实际出发,我们需要学习发达国家关于铁路运输的经验,探索出一些符合在我们国家能够实现的运输组织模式。我们需要建立的一种模式是:让货物安全迅速的运输,简化办理过去那种繁杂的手续,设计出最优的货运计划编制和营造出最负责任的运输组织 ;赔偿机制要尽量的健全,在客户的货物出现意外情况时,要及时的给予赔偿,保证损失降到最低;以准时到达为最基本的目标,像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一样,确保货物的按时到达;对当前的托付和交付手续进行创新性变革,保证办理程序最大化的简单,服务标识要统一,做到服务亲人化,融合其他值得学习的方式,例如:全程和门到门服务等。

整合铁路运输的资源,向第三方物流发展。为了将铁路物流企业发展成现代物流企业,我们需要整合物流的程序、设施和系统,这样才能发挥铁路物流的资源优势和专有优势,这样的企业也会有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将物流资源和物流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创新,建立新型物流体制、物流系统和优秀的服务体系,这样物流价值也会得到提升。铁路物流需要将重点转向货物的管理,对不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制度加以修订,这些都是在铁路物流良好的开展了物流服务、体制转变的基础上完成的。铁路物流需要将各个业务进行整合,加以全程优化,并将各个环节进行无线链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系统,每一个物流中心都有自己的服务特性,根据各个中心的不同特性,开展个性化、特色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辛建明.整合铁路资源,发展铁路物流业.《中国铁路》,2010;5

[2]李文斌.浅析铁路物流现状与措施.《物流工程与管理》,010;6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议

一、构建完备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顺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健全信用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以信用交易为主要市场交易手段的成熟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我国加人WTO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连通为一体,在国际贸易中,守信用的企业必将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守信用的企业必将被淘汰。同时,完备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将有利于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和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燕、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有利于政府执行经济管理职能,提离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

完备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能够使政府有关部门便捷及时地获取中小企业资信和经济信息,不仅有助于贯彻、执行政府调控目标和经济发展战略,而且够实现政府决策建立在准确的市场信息基础之上,及时地制定和调整政府发展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动态化。

(四)有利于提高社会信用管理水平,节约社会交易成本

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各交易方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改变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公平、公正地市场交易,极大地促进社会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地遏制一些人在交易中通过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谋利的行为,从而有效降低市场交易的风险,节约信用交易成本。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信用建设最大的问题是尚未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进而影响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具体来说,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运行的法律环境差

我国针对中小企业制定的法律仅有一部《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需要相对完备的法律作保障,从征信、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以至失信行为惩罚等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全过程都需要专门的法律与其对应。与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立法还比较落后,国家层面尚没有统一的有关社会诚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这便得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基础薄弱。

(二)“第三方征信”制度不健全,信用中介机构执业不规范

发达国家在建设信用中介机构方面一般采取“第三方征信”制度。“第三方征信”制度,即在银行和个人作为当事者之外,由“第三方”即中立机构组建社会征信机构。我国信用中介机构建设刚起步,中介机构执业不规范,“第三方征信”制度不健全,有些信用评级机构违背诚信公正的规则,不顾实际情况,以经济利益至上,迎合被评级对象的要求尽量把信用等级评高,致使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得到科学、合理地评估,造成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的动力不足。

(三)中小企业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正常获取信用数据途径不畅通

我国征信数据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而且部门之间彼此不能完全实现数据共享,互通有无,加之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统一的检索平台和社会共享机制,信息获取途径的人为和天然阻碍是导致信息弱势方上当受骗、失信者能频频得逞的客观基础。

(四)中小企业内部缺乏基本的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是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机构成部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少甚至无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不注重内部信用制度建设和践行,导致信用管理混乱,自律性不强,由此带来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频繁发生。

(五)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

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体系,政府也没有形成对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系统。大量处于罪与非罪、刑事与民事、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失信行为,往往得不到明确的界定和及时准确的惩罚,失信成本过低而获利过大,导致失信者侥幸得逞的心态恶性膨胀。再者,我国失信惩罚机制还没有建立系统的信用联防网络和运行机制,失信者的“黑色记录”得不到合法搜集和有效传播,造成了守信成本高、失信收益高的结果。

(六)杜会对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

建国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普遍缺乏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再者,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使得很多企业对于信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很多人和企业对信用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道德层面上,认为信用仅仅是衡量一个人或企业道德标准,认为信用是信用文化,只能靠思想教育来实现。

三、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加快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并制定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具体条例和实施细则,在中小企业征信、信用评估、失信惩戒等环节上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不究,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法制环境。

(二)建立中小企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在中小企业信用法规建设的基础上,应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手段,建立中小企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用档案,记载和反映中小企业信用行为状况的原始材料,而且企业的帐户和信用往来应实行“实名制”,通过互联网建立企业资信数据库,证实企业是守信或是失信,并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监控。对失信者进行及时惩戒,如公布失信企业的“不良记录”、“黑名单”,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和名誉代价,直至被市场淘汰,金融、商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给予优惠和便利,让它们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健全“第三方征信”制度,扶持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机构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扶植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机构,真诚鼓励外资、合资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机构,积极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有关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机构,形成公私并存、内外资相竞争的良性发展。同时,要在扶持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机构的同时,应坚持市场化方向,遵循市场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健全中小企业“第三方征信”制度,建立严格的中介机构市场准人和退出制度,最终建立独立于政府和客户当事人之外的“第三方”,即让中立机构组建社会征信机构,保证信用数据信息的客观真实有效。

(四)完善信用管理机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检索平

首先,应由政府牵头,通过使用统一的信用编码,建立起完整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数据库,提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检索的共享平台,实现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工商信誉管理系统以及税务、质检、公安、司法、海关、证监等部门和各类行业自律组织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共享,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交流及共享的社会化。其次,强化对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高层管理人员个人信用信息管理。参照国外的成功做法,把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信用行为,如借贷、租赁、交易记录和刑事行为记录等纳人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来,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信用约束机制。其三,加强对信用评估机构的管理,建立信用评估机构和人员的准人和资质管理机制。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按照“超脱、公正、独立”的原则,完善信用评估制度,扶持和培育专业的资信评估机构,建立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准则和管理办法。

(五)完善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管理

一是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信用管理政策,选用专人对企业进行全程信用管理;二是中小企业应注重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开发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靠质量取信于民,在企业内部培养一种“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经营理念,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加强企业信用自律意识;三是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地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同时,完善企业自身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建立财务核算制度、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和应付账款管理制度,防止自身发生失信行为,塑造企业守信的社会形象;四是完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包括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管理规章,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财政支出;政策优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发展关系着国民生活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正外部性较为明显,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财政支持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传统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中,农业的薄弱性就暴漏了出来。农业支出不完善的实施机制,造成了农业生产结构散乱,农产品销售受到阻碍,农民没有得到有效的教育医疗保障。在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推进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财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必须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最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一、农业现代化理论

1.农业公共产品论

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公共服务是主要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财政支出应予保障的范畴。

2.农业基础地位论

(1)农业是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在此基础上,也制约着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农业得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才能进一步发展。

(2)农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农产品的供给也对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二、农业财政支出管理构成要素和特点

农业财政支出也称财政支农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是以农村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投放资金。具体操作是由中央财政安排预算,各级地方结合中央的安排和自身实际情况,以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为发展目标,通过财政支出,在基础设施之外,扩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1.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的构成要素

(1)财政支出的投资主体以及资金管理者,主要指的是各级政府和相关地方部门。

(2)财政支出的受益主体,主要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组织,例如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生产、销售等。

(3)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指的是合作机构、各大银行、农村组织等市场经济的中间主体。

2.农业支出管理的特点

(1)国家财政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无论从收入支出还是管理,都是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才得以实施。我国农业财政的来源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体,地方农业为辅助,采用多方位的资金流动方式扩大农业财政支出的影响。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是全方位的,农业财政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其支出有财政补贴,也有通过银行、农村合作医疗等。两者区别在于政府的财政支出是为了国民生活, 具有公共的性质;而地方的支出则是以经济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现状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农村的经济建设处于薄弱环节,基础设施不完善,政府对水利工程、气象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力度还不够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传统小农经济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完整的农产品产业结构。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这就意味着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经济的投资。

农业财政支出不合理导致双重问题,一方面,不完善的自身行政体系,导致农业经济结构滞后。在市场经济中,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易造成损害,不能获得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农民越来越不重视农业的发展,自身的薄弱意识使其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由于没有完善的检测机制,生产的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在牺牲了农村环境的基础上,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此外,农业财政支出对于农业经济中的创业经济扶持力度不够,农民创业普遍反映缺乏资金,对于农业基础研究虽然投入较多,但是对于农业实践技术开发支持和技术推广方面,财政投入还不够多,很多农业从业者苦于没有资金发展实践专业技术。

四、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管理政策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为了保证农业稳定增长,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因此要增加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农业补贴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应当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原则,在预算内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及信贷投放力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资金支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优先供应财政支出资金,并且要按时按量,要实现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在支出总额中比重逐渐提高,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提升农业财政资金支出使用效率。另要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主体,积极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注重财政支出结构

传统农业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提高农业科技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扩大三项科技 费用比重。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资金不足的局面上,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健全农业科技体系,是推动农业进步、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增加科技项目投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改善投资结构,衔接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实际,最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3.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中央政府是保障全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直接的政府补贴,投入农业科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是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民耕地补贴,社会保障等。要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通过稳定的支出结构,减少层级之间的资金损耗,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缩小城乡差距。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分工,可以互相监督,促进财政管理的公开公正,共同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也比较有限。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难以避免。而作为该学科建设的主力军,林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协同开设该学科的高校,在充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尽快提高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水平。

1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1.1 学科的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无论什么样的学科,其建设发展最根本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同样,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不例外,它是为了发展日益迅速的林业经济而建设。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经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植下,从微不足道的经济体迅速地成长为了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部门。特别在新的发展时期,在林业经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林业经济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了支撑国民经济的一根强有力的支柱。因此,林业经济部门迫切需要林业经济管理人才。但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建设却出现了明显地滞后性,其具体表现在:学科建设的许多方面还流于形式,深层次的学科改革和基础性的学科建设还滞后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学科的定位、学科研究的领域和范畴、学科的理论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相关人才的培养越来越不能满足林业经济的发展需求。

1.2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存在重大缺陷

一个学科的出现,需要研究人员的灵感和创造。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离不开雄厚的理论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而言,在缺乏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其发展和建设就成了无根之水。然而,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产生的时间比较晚,发展起点也比较低,发展时间也比较短,使得学科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例如,从整体情况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比较零碎,形不成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体系。而且,由于不同的理论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研究出的成果难以被有效地被整合起来,自然也就形不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很多研究者在开展学科研究工作时,基本上是处于缺乏理论的状态下进行的,导致研究成果缺乏较高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理论研究系统性缺乏造成研究视角狭窄,成果难以实际应用,很多研究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重复,使得理论体系长期得不到完善。

1.3 学科研究方法不够先进

研究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结果。一般来说,研究方法越先进,研究手段越丰富,越可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研究体系的整体建设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非常明显。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并不注重与国外先进研究团体进行经验交流,而专注于闭门造车。这不仅导致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长期得不到提升,也造成研究成果缺乏时效性,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比较低。总而言之,学科研究方法的落后,直接导致研究水平普遍不高,多数研究难于与国际接轨,也落后于国内的其他相关经济管理类学科,一些复杂问题研究难以进行。

2 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建设的一些建议探讨

2.1 强化学科和学术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是本学科点的的林业经济管理核心。也就是说,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建设,强化学科和学术研究队伍是必由之路。特别是在一些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队伍,更应该把师资力量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才能够将学科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上。总而言之,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使本学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例如启动培养一批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中青年专家人才工程,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学术尖子,将部分人发展为为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等。

2.2 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各种“硬件”,“软件”建设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学科研究水平的关键。首先,国内林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协同各高校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的培养提上到学科建设的战略层次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科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相关人才;其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革新培养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故而,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代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因此要积极革新培养理念,将培养的重点由理论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上来;最后,学科人才还要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国际先进研究成果,在提高我国研究人才自身素质的同时,增强我国学科学术的综合竞争能力。

2.3 学科研究要突出重点和热点

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林业经济管理人才。这就需要我国在短时间内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水平提升上去。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有从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着手,才能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因此,学科研究机构要及时了解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并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尽快提上总体研究水平。综合来说,针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与政策、区域通过学科建设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成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加强森林资源核算,使学科的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2.4 建设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是实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也是开展研究必备的物质条件。针对我国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缺乏实验室的情况,国家主管部门应当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快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实验室建设成高水平的现代化实验室。

3 结束语

为了给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主管部门也应当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寒艳.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现代园艺,2011年11期.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第6篇

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层级。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是活力不足、动力不够,而制约其活力和动力的因素之一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存利去弊,清除障碍,激发县域活力,凝聚强大合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尽快实现新的跨越。

为此,今后五年,__应坚持以有利于增强县域发展活力为标准,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着眼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不断强化县(市)、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而建立起一个“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县域管理新体制机制。笔者以为,具体要抓好以下“五个创新”。

创新管理权限设置 着力扩大县(市)、镇的自

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上级政府应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凡是县(市)能办的事,都放手让县(市)去办。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市)更大的自。对经济较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镇,各县(市)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委托或明确职责等形式,向镇(街道)下放有关管理权限。

积极探索改革“市管县”体制。可分三步:一是选取综合实力较强、城镇布局较合理、改革基础和发展潜力较好的若干县(市)进行试点,省对试点县(市)的财政进行直管;二是省对试点县下放相当于地级市的管理权限,赋予县(市)包括经济、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方面的管理权;三是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和正常运作,地级市与县(市)解除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分治,实现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创新组织机构体系 着力理顺政府部门、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

一是以精干高效为目标调整政府组织机构。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县(市)、镇政府组织机构,合理配置机构职责,优化部门之间和层级之间的职能配置,避免交叉重复。二是以权责统一为原则理顺条块关系。理顺县与镇、县直部门与镇之间的权责关系。国家和省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由县级政府和部门承担的责任,不能转给镇级政府承担。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镇级配合工作的,必须提供必要的经费,并赋予相应的权限;着力理顺税收、工商、国土等垂直管理部门与县级政府的关系,重点解决垂直部门工作任务目标与当地整体发展战略的关系,加强垂直部门与所在地政府的协调与配合。三是科学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对不同类别的镇,在分类确定机构限额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并相应核定人员编制。同时精简镇级领导职数,提倡党政领导交叉兼职。继续推进镇级事业站(所)改革,对不同类别的事业站(所)实行不同的改革方式。要探索理顺镇与村委会关系的新方法,进一步规范镇派驻机构设置。

创新决策机制 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

完善县(市)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采取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决策透明度。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对涉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开展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推行政务公开,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市)政府要依照行政许可的新要求,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按照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要求,强化镇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镇级政府要积极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回应公众诉求,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和谐稳定;指导村(居)民自治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重点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按照政企、政事、政社、事企分开原则,加快镇级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既减轻农民负担,又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根据公益的不同特点,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公益社会化、市场化的有效实现形式。

创新公共财政体制 着力保障基层政权运转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第7篇

2012年2月28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共同承担,50多位国内外专家耗时15个月完成的题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研究报告正式。报告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对于诸多西方媒体的报道与评论,概而言之,企图就是鼓吹私有化、煽动新自由主义。为厘清非议,有必要对以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国企私有化:是福,是祸?

有专家指出,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只是一个政治决策问题,办法其实很简单,如果一旦下定决心解决它,没有什么困难。现在国有资产是15万亿,拿出40%的股份,外汇储备再拿出1万亿美元,两项加起来就是13万亿人民币,发到每个人手里是1万元钱,5口之家将分到5万,这将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

现在我们无法评价专家的方案是否可行?效果可好?但不妨看看这一“高招”的现实版本。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由改革派把建立“私有制”视为通往西方“天堂式”生活的法宝,将私有化看作是拯救俄罗斯的“灵丹妙药”。俄罗斯“私有化”改革的后果怎样?据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航空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只有原来的12%一15%,由之前年产400架各种类型的飞机,缩减到年产不超过20架。据俄杜马听证会公布的材料,从1992年到1996年,私有化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按1995年价格计算,超过9500万亿卢布,相当于卫国战争期间损失的2.5倍,并且引发恶性通胀,81%的国民被掠夺一空。“私有化”改革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据俄罗斯国家杜马私有化结果分析委员会委员弗·利西奇金提供的数字,截至1996年,俄罗斯已售的12.5万家国有企业,平均售价仅为1300美元,其价格之低廉创世界纪录。俄罗斯500家大型国有企业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只卖了72亿美元。俄罗斯私有化灾难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外汇储备不足,国家汇率受到冲击,造成汇率失控,继而不得不出让部分国家核心产业,交出了国家经济命脉,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殖民。

自由市场经济是万灵的吗?

世行报告的核心思想就是“力劝”中国政府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目前,学术界大都认为新自由主义所推崇的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核心政策主张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与2008年爆发、迄今尚未结束的经济危机有着深层次的因果关系。我们姑且不去评说新自由主义,不妨看看我们的近邻印度,号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自由的国家在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后的发展状况。

在印度以前的经济体制里,公私营经济并立,国营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银行将贷款与经济结构调整相联系的做法,促使印度在80年代悄悄地进行了一场旨在使经济朝着自由化方向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运动。

从其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来看,私营经济成分不断扩大,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尼赫鲁立国思想的主导下,印度一直实行封闭的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经济增长缓慢。1991年,拉奥执政后,为摆脱国内经济困境,印度开始进行以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自由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

印度的经济改革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增长以服务业为支撑,工业、制造业对GDP的贡献过低,导致经济的持续增长缺乏工业化的基础;就业和贫困问题突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大量贫困人口未能分享改革的收益。1990年,印度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是4000亿美元,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010年,世界经济规模增长到1990年的2倍,超过60万亿美元。同期,印度的经济总量扩大了3.5倍,GDP达到1.8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达到3%。同期,中国经济几乎增长了15倍,GDP将近6万亿美元,是印度的3倍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有与民营,只能是“零和”博弈吗?

有人认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彼此独立的,国有企业不退出,民营企业就发展不了。这种把国有和民营人为对立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

中国的国家产业竞争力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我国的民营企业、广大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很强,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在提高,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开展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在其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要迅速崛起,占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制高点,还要成为几百个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带头“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也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组成都分。这几个层次缺一不可,互不矛盾。国务院国资委邵宁副主任指出,不能说在竞争性行业,只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不要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少了哪一方面,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都会塌一块。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指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属于资源密集型、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创造就业岗位在1000万人以上,能够有效地帮助地方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些领域发挥民营企业灵活性强、创新力强的优势,已经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说,国企与民企同台竞技,不存在“与民争利”的问题,相反能够相互产生“鲶鱼效应”,可以引导市场有序发展,增进社会福利。

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世行报告之所以备受关注,国内甚至有不少专家学者为其摇旗呐喊,笔者以为,是报告本身在理念、口号和学术层面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说打破垄断、强化竞争、鼓励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缩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等。但是,世行报告的方法论是原原本本、地地道道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是西方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充分运用,报告正是利用了这一流行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提出了诸多契合当今社会的理念、口号,而这一理论体系正是不少学者接受的正统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因此,受到这部分人士的欢迎和追捧也就不足为奇了。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间资本;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引言

多年来政府部门一直对民间金融进行取缔和严厉打击,民间金融只能戴着非法的帽子,艰难地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是大批中小企业资金紧缺融资无门,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民间资本闲置或低效率运转,这种资本配置错位的矛盾刺激了地下金融(包括地下钱庄)的快速滋长。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0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房产限购政策使得股市、楼市不振,越来越多的资金从股市、楼市中撤出,全国各地闹起了“钱荒”,随着借贷利率高起,民间借贷渐渐成了居民新的“投资渠道”,民间资本开始活跃起来。目前民间借贷的年利率高达120%,即使这样,民间融资还是供不应求。如何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活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防范高利贷风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在融资面临的困境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被称为“最活跃的经济细胞”,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完成了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然而,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举足轻重相反,该类群体在融资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有关数据表明,近年来,作为我国银行业主体的国有银行,其新增量信贷资金的70%都投向了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得到的只有30%左右的信贷资金。因此,可以想象,90%的企业抢占30%的资金,是根本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在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规模较小的30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是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体系中,其融资需求就被列为更低层次了。渣打银行的调查显示: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因素主要有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无有效资产抵押、贷款利率高、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获得贷款的附加成本高、自有资金比例低等,而这些因素又恰恰是由贷款交易双方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具有难以消除性。

2011年年初北京两会确定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名为稳健实为紧缩。央行在2011年已经六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三次加息。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实施之后,使得南方沿海城市大面积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进一步加重,现在逐渐向内地转移。

三、民间资本的现状

民间资本是掌握在民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中属于私人股份和其他形式的所有私人资本的统称,主要指私营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中国经济改革30年成就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藏富于民”。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城乡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0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30万亿人民币。然而,由于实业投资方面的市场准入障碍,民间投资转化为实业投资的比重较小,使得巨大的民间资本的运用效率或创富能力从总体上还是比较低,持续发展的能力令人堪忧。

当然,民间资金的所有者并不情愿将规模资金存放银行仅获得孳生利息。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的经济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法律不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民间资本等于空白。伴随着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形式的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大量的私有资产为民间金融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基于金融体系稳定的考虑,国家为金融行业设定了高门槛,私人经济并没有在金融领域获得像实体经济中所获得的发展空间。随着民间资本的越来越壮大,其参与金融生活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近些年来民间资本以其他各种方式参与资金的借贷业务,包括私人借贷、集资、地下钱庄以及一些古老的方式例如合会等都体现了这一愿望,而这些方式又大多发生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中。民间资本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高利贷、非法集资、诈骗等一系列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随着国家对民间金融态度的转变,民间金融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因而以什么方式引导和利用好民间资本为经济服务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急迫问题。

四、利用民营资本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策略

(一)利用民间资本继续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让全国性大银行去放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是不经济的,尽管大银行为了降低成本,在开发计算机筛选系统进行小额放款,但这很难对小、微企业生效,也不利于控制风险。因为小、微企业的特点就是经营不稳定、不规范。中国存款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但贷款的需求满足程度还有不少差距,政府要充分尊重民间资本的投资欲望和热情,正确引导民间资本流向,激活民间金融市场,鼓励民间资本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去做这样的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由民间资本组建的中小民营银行

民营银行是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然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建立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营金融机构将有助于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缓和外资对国内金融业的冲击。从政府的政策导向、法律体系的建设、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的完善、产权制度的改革、投资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配套的改革,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对于启动民间资本,降低政府负担,化解金融风险,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积极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利用民间资本投资兴办民营银行为中小企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建立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的联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鼓励民间资本成立担保公司

作为银行,其固有的贷款模式流程,造成中小企业主大量时间浪费,小企业向银行直接申请贷款受理较难。加快发展由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或者由政府引导和激励民间出资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在银行融资开辟新方案,已是现实的必然。

首先,在贷款的风险控制方面的管理成本较高,而收益并不明显,对于这类贷款,担保机构可以通过优化贷中管理流程,形成对于小额贷后管理的个性化服务,分担银行的管理成本,免去银行后顾之忧;其次,担保公司表现出灵活多变的为不同企业设计专用的融资方案模式,大大节省了企业主的时间与精力,能迎合企业主急用资金的需求;再次,银行贷款的事后风险被担保机构的现金代偿所释放,大大解决了银行处置贷款抵押物难的问题,有些担保机构做到1个月(投资担保甚至3天)贷款逾期即代偿,银行的不良贷款及时得到消除,之后再由担保机构通过其相比银行更加灵活的处理手段进行风险化解;最后,担保公司在抵押基础上的授信,额度大大超过抵押资产值,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需求资金。

(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市场

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是一种权益投资。从风险投资比较成功的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风险投资大多来源于私募融资。发展风险投资主要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政府直接出资不是主流,民间资本才是风险投资的主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由于决策富有效率,在退出机制完整的制度安排中较易获利,因而构成市场主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既是实现民间资本增值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风险投资机制的双赢之举,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现实、合理的选择。

(五)完善资本市场,推进民间资本投资中小企业股权和债券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健全,股权和债券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应用还存在较多困难。然而,从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看,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并非从银行贷款,而是股权融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主要还是以企业家自己投资为主。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减少在这方面的政策及行政上的障碍,实施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另外,企业债券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逐步放松规模限制,减少进入障碍,扩大发行额度;完善担保和信用评级制度,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能够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还应放开债券利率、丰富债券品种,让中小企业以其可承受的利率获得生产发展所需资金;为便于中小企业债券的发行和流通,也应加快中小企业债券二级市场的改革。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本市场,加强中小企业自身信用体系建设,消除中小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以方便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六)建立中小企业统一的征信体系,降低民间资金融通成本

通过由政府或民间主导建立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机构,开展联合征信业务,从企业、金融、经贸、财政、税务、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全方位地收集企业的生产经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情况等综合信息,建立企业档案,形成客户信用调查报告。并逐步建立信息、信息共享和网络化的信用监督体系,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上网查询,实现中小企业信用资料的查询、交流及共享的社会化,为民间资金的投向提供有力的支撑,降低民间资金的贷款和流通成本。可以说,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库,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在搭建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融资的桥梁上奠定了根基,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治本良药。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将民间资金纳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把民间金融的固有特质与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相契合,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出路。但是,由于受缺乏法律规范、监管乏力且来自相关部门的指导不足,担保制度不完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等体制上的因素的制约,使得民间融资在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从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结构、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与多层次的国民经济体系相呼应,各尽其职,各取所需,在有效控制民间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调整民间金融供需矛盾,加快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为打通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融资通道奠定了基础,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更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彩虹.美日中小企业融资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J].现代企业,2002(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