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第1篇

一、为何要在物理教学中开展STS教育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帮助人类认识自然、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学科和主要力量。同时,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理知识。因而,在物理教学中,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实验技能的指导,更应是“科学”和“人文”的有机整合,也就是要在物理课程中渗透STS教育。

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核能开发的利弊,基因工程带来的伦理问题,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带来的大气噪声和江河湖海的严重污染问题,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引起的土地沙化、地震、洪水泛滥等,这些都需要人们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STS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价值,培养了解现代化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且能够应用科学技术致力于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求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注重渗透技术教育,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价值。

物理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STS的题材,可见其编写也充分体现了STS教育的基本思想。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关的。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理知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与技术、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其基本教学目标之一是向学生介绍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而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运动、力、热、声、光、电等物理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乃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意义上讲,物理教学的内容本身就必须联系技术、生活和社会加以展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很有必要开展STS教育。

二、如何开展STS物理课堂教学

STS教育是与传统教育不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法也应有新的独特要求:从课堂教学着眼,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亲身感受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强调物理教学与日常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多媒体实例,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激发其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如何服务于社会,加深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提高其科学技术素养。教科书中介绍了大量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如现代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激光技术,激光全息摄影技术,防伪技术,纳米技术,核能利用技术,等等。这就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物理规律的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物理课堂更具有时代气息和活力。

开展STS物理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今年五一放假期间我带领班级物理小组对河南省禹州市“龙岗电厂”进行了调查,让学生从能量转化的估算,发电和配电设备,发电功率跟当地用电需求的关系,为什么要把许多电站联成电力网以及核电站、火力电站及水电站的各自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来应用和深化物理知识,使学生在赞叹电厂的宏伟和周边环境优美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参观归来我让学生以“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如何选购电冰箱”“电动车的选购”“太阳能热水器”为题撰写小论文,鼓励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来研究周围的生活和社会现象,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研究中提高学生科学与经济、社会互动作用的认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STS物理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不是用STS教育取代物理教育,也不是用大量的科技发展知识取代对物理知识的学习。STS教育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渗透并不追求全面,而应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也不应该过多地以课外实践削弱物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仍是物理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实施STS教育的基本形式。学生的课外信息收集和科学探索只应该是物理学习的一个积极补充,而学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做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STS教育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形成线索,STS教育是会很自然地与教材中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教学要求和谐地结合起来的。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 高职教育 意义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也引起了人们的很多议论。诸如对高校合并的利弊、对大学圈地的是非、对招生制度的改革、对贫困学生的窘境,等等,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而在各种见仁见智的说法中,在高等院校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可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既符合当代社会教育发展规律,又是教育界人心之所向。因此,必须对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认真探索办好素质教育的各种途径。

一、科学技术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素质教育包括多个方面,比如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在于提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深刻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要实现这一点,开设相应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些课程中,科学技术史不可或缺。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而科学技术史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最佳桥梁。科学技术史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是现行文理分科教育体制下联结文理学科的一座桥梁。是文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精神的理想途径,是理工科学生培育历史意识、学习人文精神的优选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来讲,科学技术史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但是,就中国高校而言,科学技术史的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教学过程来说,如何把握科学史的内容,使之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学者们因为多关注于自己的专业研究,很少有人对之作深入探究,因而显得缺乏相应的思路和理念。

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所谓古老,从某种意义上说,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其萌芽。古代社会的学者也探讨自然现象,他们在探讨自然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前人已有的工作进行梳理,这就是科学技术史的萌芽。而到了十八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各门学科为对象的专门史著作,这更标志着科学技术史的发展。但科学技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树立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研究目的,实现了建制化的要求,并且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事情,是经由比利时学者乔治・萨顿坚韧不拔的努力而得以实现的。从这一时间节点来看,科学技术史仍然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成为独立学科后。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发展,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事业,在民国时期已有李俨、钱宝琮、钱临照等前辈从事过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共和国成立后,首先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该研究室后来升格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大本营。除此之外,在高校中也存在着少数科技史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机构的设立,标志着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制化在我国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199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隆重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史系,它的建立是科学史学科在中国建制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嗣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与科技管理系,以及别的高校中的科技史系也相继成立。这些,标志着中国高校中的科学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高校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当然选择。因为科学技术史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其教育功能。科学技术史以历史上的科学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教授曾经动情地说:“科学史是纵览古今,兼治文理,横参中外,汇通天人的大学科。”此殆非虚言。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史学科的这一功能,它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身和认识应该如何正确应用科学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对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营造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是现代社会教育的制高点,具有如此重要教育功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当然应该在高校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的科学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把握的方方面面

科学技术史联结中外,纵贯古今,横跨文理,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这既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教师在七尺讲台上的思想驰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为教师高屋建瓴纵览全局深入浅出的讲解制造了障碍。内容的博大精深与课时的有限及学生学业的繁重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如果解决不好,不但不能实现在素质教育中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初衷,反而会把学生吓跑。因此,教师在讲授科学技术史课程的过程中,就必须下决心将一些东西不列入教学内容之中。惟有如此,才能突出主线,简明扼要。

科学技术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在授课时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揭示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一种高级思想体验,只有具备历史意识的人,其知识结构才是健全的,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会对人更加宽容、对事更易理解,才会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持更符合社会实际的态度寻找相应的答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方面,科学技术史大有用武之地。科学不是用一个个概念串起来的,也不是用一堆堆成果堆积起来的,而是从活生生实践的历史中走出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科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讲述出来。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可是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史著作,特别是中国科学史著作,大多注重对细枝末节的考证,忽视了对宏观发展过程的把握;注重对具体科学史事件的研究,忽视了对隐藏在各种具体科学史事实后面的原因的探讨。缺乏对因果关系的探讨的著作,极容易误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那些缺乏历史感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在其他课程中接触到的那些科学概念是先天就有的。或者是科学家造出来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形成先验论的思想方法。既然已有的供学生参考的科学技术史著作已经包含了这样的不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应该注意这一点,设法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弥补这一缺陷。任何科学知识体系都有其历史的发展形成过程,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述这个过程。

在当今的时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文社科类学子都不能以“科盲”自居。而要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进行现代科技教育,弥补其因过早实行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缺陷,科学技术史就应该是一门优先考虑的学习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生来 说,他们所拥有的科技知识,大都局限于其专业领域之内,因此对他们也同样存在着进行科普教育的问题。面对这种现实,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史教育时,必须重视对重大科学技术史事件中所蕴含的具体科学知识的讲解。例如,我们在学习“开普勒的历史作用”时,不可能不涉及对太阳系天体运动状况的介绍,以及对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阐释,这种介绍和阐释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样,在讲授“量子力学”时,如果对量子力学所涉原理讲述不够,未能使学生充分把握,那么,要让学生懂得量子力学史,就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技术史教育的同时,学到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史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科学本身的理解,这是科学技术史教育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为教育界所公认。作为一个科学技术史教育者,我们的任务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史学科的这一功能,让它为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注重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

在讲授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技术史课程时,还要重视对科学精神的宣扬。科学界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例如从自然本身出发来解释自然的信念,不迷信、不盲从的理性批判意识,注重实验、讲求实证的实践精神,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上伪科学的当,究其原因,不在于他们缺乏科学知识。而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精神。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才一直在提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历史地位,正是它一次又一次超越伪科学、超越迷信的结果。讲授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进行科学技术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充满人文精神。科学技术活动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工作者首先就要处理好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就包含人文因素在内。所谓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社会和自然。这些因素既是科学能否发展的前提。更是人类社会肌体是否健康的关键。科学正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史所记录的,就是这一过程。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的历史。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的科学技术史教育,对此应该有充分的反映,以期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社会和国家有责任感等方面有所提高。

四、高职院校尤其应引进科学技术史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同志曾于2007年对北京、河北、浙江、广东、山东、重庆、河南、吉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市所属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26所高等职业院校的987名教师、40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关高职院校的校(院)长进行访谈。调查表明,由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厚,加之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具体表现在:(1)人文教育未列入学校整体规划;(2)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3)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4)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职业特点;(5)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不高。为解决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作者作了诸多探索,其中一条是: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虽然作者只谈原则,未能给出具体的操作手段,但却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共鸣。

大力加强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操作手段,高职院校尤其应引进科学技术史教育。

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除注意以上所述基本原则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对课堂讲授内容要有合理的偏重和进行合理的取舍。

科学技术史可讲授的内容非常多,而本课的课时数又肯定非常少。所以我们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精选精讲,凡涉及的内容一定要讲深讲透,确实做到让学生领会要点,并能举一反三。

避免只讲授抽象的理论,通过讲授具体案例生动地展现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具体的人和事中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注重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或本人的学科与专业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一般的科学史知识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方向,或更进一步体会学术研究的要领和规范。

2 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 风险 现代性 反思

近几十年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运动,伴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带给人类的不全是福祉,这一过程还加剧了全球经济和生态失衡。全球经济失衡潜藏着全球社会的动荡风险,而生态失衡将使整个人类面临生存危机。随着科学技术双刃剑效应的凸显,人们对如何消除科技危及人类自身安全的全球性风险,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对科技发展的现代性设计充满质疑,科技风险议题由此也成为全球性问题的焦点。

现代性与科学技术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技术与人类一直相伴而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直至18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自然科学建立起来,从此技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形式和应用。一方面,科学通过技术的普及被应用于生产实践;另一方面,技术由于科学的升华克服了经验的局限性。科学和技术相结合,在现代社会成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繁荣。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社会是现代科学和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展的结果。与之相应,作为现代社会之属性的“现代性”的概念,深深打上了科技理性的烙印。

在肇始于启蒙运动的现代性进程中,科学技术既是其原因又是其结果。人们确信依靠科学以及建基其上的技术,人类能够在征服与改造自然的胜利中确证其主体性和理性的力量,人类也将由此摆脱束缚,获得自由。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十八世纪为启蒙哲学家们所系统阐述过的现代性设计含有他们按内在的逻辑发展客观科学、普遍化道德与法律以及自律的艺术的努力”。而这项设计却至今远未完成,它“过分地奢想艺术与科学不仅会促进对自然力量的控制,而且亦会促进对世界、自我、道德、进步、机构的公正性甚至人类幸福的理解”。①

为什么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与启蒙思想家的设计大相径庭?人们原以为,现代性意味着理性的兴盛,理性主体能够发现客观真理和普遍规律,科学知识的增长能够使自然和社会日益臣服于人类的需要,把人类从各种匮乏、压迫和限制中解放出来。然而,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受了空前灾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却意味着“自然的终结”和生态的恶化。高新科学与技术变成了当代人类的图腾崇拜,却没有理所当然提升人类的安全感和道德水平,反而使人类面临先前年代无法想象的高科技风险……这一切令人惊惧地认识到启蒙设计的局限和现代性的双重性。如果说“现代性就是理性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确立自身地位的进程”②,那么,当科学技术代表的工具理性僭越为现代社会中绝对的理性,科学技术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现代社会反而由此身陷“工具理性的牢笼”,成为了现代性的风险或危机。可见,发达国家今日面临的现代性危机或风险,乃是单向发展科技所致。从科学技术与现代性的特殊关系看,现代性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科学技术的风险。

科技风险的现代性归因

风险并非今日社会所独有,而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只是当今社会的风险与传统社会的风险有所不同。这些风险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由自然灾害、宗教恐惧等外在力量所致,而更多地来自于人类自身利用科技干预自然和社会的结果,是“人造风险”。这正如吉登斯所言“在工业社会存在的头两百年里,占主导地位的风险可以称为‘外部风险’”和“在自然和传统消亡之后生存的世界里,其特点是从外部风险向我所说的‘人造风险’的转移。”③“人造风险”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副作用,它源于人们的重大决策,并且是由现代社会整个专家组织、经济集团或政治派别权衡利弊得失后所做出的理性的决策。④

我们反思科学技术风险的首要问题是理解风险形成的原因。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对科技风险的反思是对当代日益增多的“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等全球性“技术公害”问题的现实回应。20世纪后半叶以来,显而易见的科技风险问题,不断出现在公众和各种传媒的视野中。科技风险作为一种现代性的意外后果,改变了社会对科技发展的态度。人们不再盲目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不再把科学技术的副作用视为理所当然应该承受的发展代价。相反,人们吁求对科技发展模式进行根本质疑和反思,重新审视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复杂影响。

从认识论层面而言,科技风险根源于西方确定性的科学世界观和主客二分式的分析性思维方式。在工具理性与科技理性主导下的社会,人们确信自然是有规律的,自然的规律是人可掌握的,自然是人可控制的,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结果总是在人们的预期中。然而事与愿违的社会现实和日益凸显的科技负效应,迫使人们在理性的反思中,发现了主客二分式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简单肢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实是误把一种方法论程序当成了本体的现实。由此,今天人们不得不以一种反思性的方式生活,反思性是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的代名词。现代性的风险警醒人们,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最纯粹的理性形式,不确定性其实是其内在属性。换言之,风险是科学技术的内在属性,人类运用科技改变历史进程以及自然形态的企图包含了更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并没有相互对应的确定模式,其后果难以预期。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彻底否定科学技术,要理性地对待启蒙以来的科技理性。

从制度层面分析,它源于科技一体化的体制结构和科学技术的市场化发展方向。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舞台上演以科技创新争强取胜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情景剧。同时,科学与工业企业的合作、科学与政治的结合使科学活动向群体协作的“大科学”事业转型,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直至生产应用的周期逐渐缩短,体现为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和生产开发结合为一体。因此,在科学与技术的分界越来越模糊的今天,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社会建制也使得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逻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前现代时期,科学研究活动只是一群业余爱好者的闲暇活动,科学和社会的联系也不紧密。而在“大科学”事业的研究活动中,科学家不再是首先将所研究的对象放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实验成功后再生产出来投入应用,而是先投入应用,然后再开始观察、实验、总结;也不再是先进行充分的研究,然后再投入生产,而是先制造出来,然后再进行研究。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使社会成为实验室。与之相应的是,在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风险和灾难的科学技术领域,在特定背景状态下,这种研究、应用和生产的逻辑颠倒,使得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与灾难将大大加深。

同时,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无不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相联,而这两类产业又都更加依赖它们所聚集的资本。正如法国学者让雅克・萨洛蒙所言:“在技术巨变的洪流中,人们很难再把严格意义上的知识风险同竞争中的企业利益分离开来。”⑤因此,科学研究的日益商业化和市场化,使得社会公众对科学的客观性及其后果充满质疑。由此而生的是公众对科技共同体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凸显了制度性的科技发展风险。

结 语

现代化的社会本身就是以科学技术为根基的,科学技术不仅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而且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社会这种高度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反思科学技术的风险成为反思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日益严重的科技风险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的意外后果。在反思性的现代性语境中,我们既无法简单地认同科学技术的控制逻辑,也无法简单抛弃科学技术。我们所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能够负责任地使用科学技术来提升人类生活的安全和质量的智慧,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智慧的社会制度。笔者以为目前学术界有关科学技术的人性化、民主化与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探讨,都是针对科技发展的控制逻辑的反思,是对人类如何褒有运用科技强力的智慧寻求。如果说我们关于科技风险防范的制度思考和预期,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方案和思考将对现实发生影响,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断深化反思科技风险问题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本身也是积极应对风险的自省行动。(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讲师)

注释

①哈贝马斯:“论现代性”,转引自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页。

②杨大春:“反思的现代性与技术理性的解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2期,第48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风险社会:英国政治的背景”,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夫・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93~194页。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44-02

近几年互联网的盛行,不断的深入到人们的基本生活中,并且为人们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在不断威胁着计算机互联网安全。因为现在的计算机在不断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出现问题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所以在进行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于其中互联网安全防范方面提升。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计算机互联网网络安全维护方式具体分析,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维护方案,为计算机的使用提供更多的安全管理。

1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渐的进行成熟,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质,在一方面促进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在里面,需要我们更加注意。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在实际的运行中存在很多不足,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种:

1.1 网络安全系统访问的控制与管理

随着我国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逐渐地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正在不断进行着优化,不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还为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渠道。所以很多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中的系统访问以及控制管理等进行比较严格的把关。但是现在的计算机应用,我国计算机在系统的访问阶段以及信息的控制管理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其中数据的丢失等问题频繁的发生,已经逐渐地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最大的安全隐患,在很大的方面为信息的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不便的影响。

1.2 数据信息的安全监测

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主要存在主观与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有很多,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行。很多相关专业人员经过长时期研究分析进行问题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的缺陷,但是就目前来讲只能进行控制与管理已经发生的问题,对于潜在的威胁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样的情况会逐渐导致互联网出现新的问题与各种新的威胁,破坏整个计算机系统。为了更好地促进与解决现在的网络安全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对现阶段的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安全系统检测,不断地进行更新与完善,增强其能够更好的组织一些攻击,并且能够及时的发展与报警,避免互联网的安全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尽最大能力保护系统的内部信息使用安全。

1.3 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与软件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们都知道,使用的计算机主要分为计算机网络硬盘以及计算机中系统软件两个方面,计算机为了不断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会为使用者留出一定的进入使用系统的入口,或是通过网络信息的中通信协议的客户端口进入系统的内部,其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登录客户端或是系统服务器等方式进行系统中。但是计算机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设计不足的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系统就会受到电脑黑客的攻击,利用一些病毒软件进行入侵,导致使用者信息的泄露,电脑系统受到严重的侵害,用户电脑受到攻击。

2 完善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1 防火墙技术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中重要的方式就是防火墙的使用,系统通过防火墙技术能够很好地将没有经过允许的互联网用户进行阻碍与拦截,将其拦在系统之外,并且能够为系统增加一项更加安全的保险,还能够降低一些非法分子对于想要窃取信息的行为,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增加网络安全防范的机率。防火墙主要的工作就是通过系统设置将内部的网络与系统外部的网络间建立一个安全的屏障进行保护内部网络的使用,这样就会阻碍电脑黑客或是一些不法分子对于电脑的入侵,有效保护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部系统使用。此外电脑中防火墙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将系统内部网络通过不同等级进行模块的分类,设置不同的账户以及使用密码,还可以降低电脑漏洞的出现,防止电脑受到攻击。电脑中的防火墙通过一些监控系统进行记录电脑系统访问者的身份,这样可以很好的保证一些非法的用户进入到电脑系统中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西系统报警。

防火墙在计算机的使用中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护系统信息安全,这也是最基本的职能,是电脑中最基础的硬件,并且在安全保障防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当然如果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反应以及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不断下降,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对于系统安全的适时保护,降低其主要的保护作用,其自身还会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进行防火墙的使用中一定要及时的注意其功能中的辨识度,选择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进行使用。

2.2 强化信息加密技术

随着计算机不断发展以及使用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为了保障使用者的信息安全不受到侵害,网络的专业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逐渐产生了信息加密技术,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到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计算网络安全中的加密技术不仅可以保护使用者基本信息的安全,避免其受到计算机病毒侵扰,还可以使用户放心的使用计算机。使用者的信息在经过技术加密之后,受到侵扰的可能性就会逐渐地减少,很多时候他们不能得到真正的数据资料,并且还可以及时发现侵扰者,尽最大的限度保证使用者信息的安全,信息加密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密码的不可解性质,为网络安全做到进一步的完善,提升对于网络安全的保证度,用户也可以放心的使用计算机。

2.3 病毒入侵检测

计算机中的入侵检测主要是通过信息收集以及计算机系统分析进行网络中或是系统中不同关键点之间的联系,逐渐发现网络中或是计算机系统中是不是存在一些违反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的计算机系统行为,或是系统被攻击现象的发生。入侵检测其实是对计算机中防火墙的补充说明,主要的作用就是辅助计算机系统进行抵挡网络上的一些攻击,不断的加强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管理能力,可以促使信息的使用者以及信息安全基础更加牢固。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经过比较严格的认证之后对于系统中的互联网用户具有一定的访问权,并且可以进行身份验证以及系统消息验证,这样主要是为了更好的避免一些具有攻击性质的用户伪装成合法的用户进行系统的入侵或是恶意篡改数据。其中数字水印的作用主要就是将重要的信息进行特殊处理,利用一种特殊的符号将公开信息进行更加完美的隐藏,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证计算机信息使用者的高度隐秘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

2.4 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

计算机使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病毒的入侵,众多安全因素中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病毒的入侵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对计算机造成严重的影响,还有些时候因为病毒入侵之后,会在系统中潜伏一段时间,不会立刻就爆发,在潜伏期中不断的窃取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一旦爆发就会产生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影响的后果不堪设想,严重的时期还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瘫痪。所以在进行计算机的使用期间一定要注意对于病毒的防范,做好一切防止病毒入侵的安全保护措施,使用期间一定要安装正版的专业杀毒软件,同时还要进行定期的杀毒,保证在杀毒软件安装的过程中不要与系统中其他的软件一起进行安装,并且及时进行系统的更新,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病毒入侵的紧张度,可以运用系统补丁的方式来充分的避免病毒对于电脑的侵犯。我们计算机的使用者还需要注意做好计算机中各种数据的备份与保存,这样能够很好地避免病毒对电脑的入侵。

3 结束语

在现在的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正在逐渐进行着更新与完善,并且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的进入到了千家万户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但是不管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利弊两个方面,计算机也不例外。计算机的使用网络安全方面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中最大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的威胁,所以需要我们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维护,做好这方面的安全维护可以很好的促进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可以很好的保证人们的信息安全,是计算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强立新,何炎.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5(7):69-70.

[2] 张邻.试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2):183+185.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第5篇

技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及人类自身的技术。技术过程是客观自然的一部分,但技术必须服务于人类,满足社会需要,它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产生和实现。技术是自身内在的使用价值与现实的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

科学是科学家对经验事实的普遍描述,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正确的求真的认识,但科学并不是对世界所发生现象的被动记录,它是科学家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加上想象、情感对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假设。库恩说,科学是解谜。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都将科学看成是已有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同时科学也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它从一开始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的。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二者几乎已连成一体。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物,其目的都是利用、控制、改造和保护自然。科学认识自然是前提,技术原理往往是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践与运用,是从科学的认识世界过渡到改造世界。

但不能笼统地把科学与技术合二为一,科学活动是认识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交流;技术是经济活动,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它本身不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科学对生产力的影响需要以技术为中介,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帮助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都多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已加入生产过程,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技术成为劳动手段,具体化在人、原料、设备、程序中。现代技术已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它能改变竞争态势与产业结构,是经济与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生产日趋高度自动化,技术利用和各种自动装置已取代和优化了人的体力劳动,把产品设计、工艺编制、加工制造、管理决策等各部门综合化为一个自动化系统。高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高度的创新、竞争、效益已给人类带来了最强的福音。高技术旗下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如转基因羊的半升奶中就含有10克人体AAT蛋白,每天创造价值100万美元。

当代生产的主题是提高效率和方便人的生活需求,而技术内在具有的功能与效用恰好满足现代人的这一要求。技术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高新产业的发展,现在出现了第四产业---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行业。正如霍而巴赫所说,科学技术越发达,物质财富就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

在享受技术带来的美好社会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技术的灾难。卢梭认为“科学与艺术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罪恶。”科学光芒升起,德行也消失了,技术的专门化操作造成了文化和个性的毁灭。

技术扩展了人类的劳动对象与劳动范围,越来越多的客观实在成为了被改造的对象,上至太空下到深海都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对一项新技术人们首先权衡利弊,趋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以来就导致了对被改造对象的过度开发利用直至无利可求为止,生态环境危机、不可再生资源枯竭都源于此。

技术发展带来的反面影响不仅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它已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对人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萨顿指出:科技专家对技术的专注以及由此而来的麻木不仁和无知无觉,致使他们的精神对人性已完全排斥,他们的心灵对仁慈已毫无感觉。现代科技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已成强势力量,且存在排拒伦理的倾向,使得伦理道德等文化都要以科技为标准,甚至服从它,出现了“技术至上命令”。

在科技应用于生产的过程中,人逐渐物化、商品化了,人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正如器官移植使得肾、肝成为商品。有利可图成了技术的宗旨,这与生命伦理学提倡的行善、自主、公平、公正背道而驰。技术的高度辐射性与风险性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并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人类的伦理价值观。科技的发展可以延长寿命,治疗绝症,但有钱与没钱,成了生与死的界限,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原则消失了。技术手段代替生活目的,意味着对精神的贬低与毁灭,没有技术就不可能有文化,但是技术在文化里的胜利及向技术时代的迈进都将引起文化的毁灭,人格将遭到掩埋。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机器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反过来要求服从机器法则。在科技产生机器大工业后,机器的标准化、专业化带来了更高的效率,但却使工人异化为机器的一个零件,极端的劳动分工关注的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的某个劳动器官,专业化像分解物一样分解人,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的专业化,文化也被肢解了。

技术的利用会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有我们喜欢的也有我们厌恶的。人们利用技术就是为了获利,但不利变化很难完全避免,对于技术造成的不利有的是无法补救的,可救的也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疾病蔓延,很多是我们无法治愈的。苏联的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可以说是技术带来的一种毁灭形式。对技术的应用源于人对利益的追求,而人的利益是多方面的,技术应用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复杂的。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技术应用者的目的达到了,但却伤及他人利益,如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效率,但带来的污染却伤及周围群众。更为可怕的是损害别人的利益正是应用者的目的,核武器的运用以伤害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

用新的视觉看待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带来的方便与效益让人类无法拒绝,我们无法再回到田园牧歌时代,但技术带来的毁灭性灾害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何将科技的益处发展到极限,将科技的危害降到最低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大问题。在中国的近代,鉴于二战很多有志之士认为科学技术已走向反面。梁启超在欧洲旅游归国后说,科技万能的梦想在欧洲已破灭。则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科学而不是批判科学,因为科学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萨顿曾说:“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认识到自然科学是核心,它是智力与健康的源泉,但不是唯一的源泉,无论它多么重要,它都是不充分的。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只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忽视对环境、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发展观,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只以自己为中心,过分强调自身需要的满足,自然的一切只为满足人而存在。

利益最大化原则让人忽视了道德。技术的应用具有不确定性,其后果会大大超出创新者与应用者的预料,它引起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后果往往具有潜伏性,一种药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在许多年后才出现,这样以来人们无法判断科技所具有的全面影响,在每个人都力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时,都选择最有利的行动方案时,却在一定条件下都落了一个最坏的结局。

技术是实现目的的有效工具,但它是中立的,它本身没有规定特定的使用方向。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技术手段具有精神因素,技术是人劳动思维高度发展的产物。科技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是内在价值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评价科技要综合环境、人口、社会贫富等多个方面,同样是一种技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目的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重视人本,强调自身修养,要求“内圣外王”,所以中国的科技在古代没有出现大型杀伤武器。孟子提出:以时入山林,树木用之不尽。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描绘了最早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国古代的哲学观为现代科技指明了最好的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寻求技术与人性的融合。很多学者将道家哲学解读为一种要求完全取消人的自我,贬低人的欲望、情感和价值的悲观鄙世的人生哲学。老子“无为”的真谛在于:这是一种存在论上更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对于作为我们的行为对象的存在与独特性给予一种基本的承认与尊重,反对任何对这种“他者性”的外来强制与侵犯。

科技的负面效应需要伦理来规范,科技发展与伦理应是同步的。波普尔曾说:“科学进展是悲喜交集的福音,很少例外。”克隆技术可以用来治愈疾病,但也可引发基因歧视。伯格在基因重组时呼吁出台相关的伦理、法律来保障人权。

技术的研发应有其道德标准,不能损害人的利益。技术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的大地时期,能为人提供改造世界的最大力量,在本质上,技术是为了寻求人类的解放,社会需求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古代的中国数学技术发达但只用于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现在的数学知识广泛地用于计算导弹射程。

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的责任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爱因斯坦说:“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乱,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提高技术应用的正面作用,降低其负面影响,关键是要强化我们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待技术应用。技术创造出来的工具,对人会有什么影响是技术研究必须考虑的。科学探究无,但科技应用有,如果科技应用损害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禁止,这个利益包括诸多方面,不能因技术的应用而导致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在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技术系统的过程中,应该思考我们所创造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新技术所支持的是什么样的人性品格与社会实践,对科技不能仅仅考察其经济收益,应该问这一技术对人类的自由有何贡献,它的作用是加强了还是消弱了社会公平的条件。技术的善恶只相对于其应用,但其成败、得失责任全在于人,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是否正确。协调人与技术的关系,实际上是协调在技术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我们需要先进的技术同样也需要正确的技术观与人生观。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技术风险;原因;途径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89-02

技术为人类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和伦理丧失等问题。这不仅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应用技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由于当今时代的全球化特征,各种风险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可以说,技术风险也相应地全球化了。但是,人们不会因为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拒绝它为人类发展服务。我们只有理性地分析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的成因,并找到规避技术风险的途径,才能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

一、技术风险的概念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特点

(一)技术风险的概念

1986年贝克第一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首次将“不确定性”引入了社会概念中,指出风险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即人类开始由以财富为主题的阶级社会向以风险分配为主题的风险社会转化。而技术作为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其弊端决定了似乎只要人们决定应用和使用某种技术,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如生命健康、生态、经济、法律政策等风险[1]。可以说,我们当今生活的世界即呈现技术性的一面又具有风险性的一面。我国学者郭瑜桥等人认为:在宏观上,技术风险是指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由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导致人类及其社会可能发生的利益损失;从微观上来说,技术是使主体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并取得收益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微观上,技术风险是指特定主体从事某项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必然面对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60。在本文中“技术风险”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由于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带来的难以预见的各类危险。

(二)技术风险在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特点

1.生成的潜伏性。技术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同样的,技术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技术风险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潜伏性,技术风险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是难以预见的。

2.扩散的迅速性。技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比以往更加便捷,所以技术带来的风险扩散也更加迅速。科学无国界、技术风险也无国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和部门出现技术风险问题,都会随之波及其他地区和部门,引发连锁反应。

3.破坏的严重性。在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已突破地域的局限,时常带来一种全球性的灾难。而且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核战争危险、德性在理性的僭越下退化、审美情趣的凝滞以及高精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强烈冲击,令人触目惊心[3]129。技术风险的这种破坏性也可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扩散的原因

全球化不但改变了传统风险的时空结构,而且增加了技术风险的来源,扩大了技术风险的影响。故此,我们应该深刻探讨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扩散的原因,并且制定出规避技术风险的一些有效途径。我认为,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扩散主要原因如下:

(一)技术风险意识淡漠

有些国家过多地考虑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正面影响,而对技术可能造成的负面危害注意较少,技术风险意识淡薄。自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到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中对后工业社会的诠释,技术乐观主义早已渗透到人们对待技术风险的观念中。技术乐观主义的实质是“技术崇拜”,其基本特征是把技术进步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技术风险所造成的社会或环境危害都显得不再重要,科研组织、依赖技术成果的大众等对技术发展和应用中潜在的风险丧失了警觉和预见。

(二)预测和防范技术风险的复杂性

由于技术风险本身具有一定的潜伏性,所以其影响通常在技术活动发生之后,甚至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所暴露。例如,虽说应用转基因技术,把生长素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卵细胞或受精卵,可以培育出生长周期短、泌乳量高、皮毛品质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但是,一些研究者认为,人工提炼和添加基因,可能在达到特定效果的同时,也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这样就增加了预测和防范这种技术风险的复杂性。

(三)企业界盛行功利主义

企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科研主体,而且科研队伍相当庞大。有些国家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以追求功利化为目的,研发技术时可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不顾人们的利益,超浓度、超量、超种类排放污染物。如果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久而久之,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就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四)技术工作者伦理责任的缺失

技术工作者在具体的技术活动中,不仅要为其所在的企业承担一定的工作责任,而且也应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其研发的技术是否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有些国家的技术工作者,由于受传统技术伦理中道德他律和私德意识的影响,只培养和锻炼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专业能力,而忽视自己在技术活动中的伦理责任意识。故此,诸如银行卡盗用、黑客非法入侵等高科技犯罪活动时有发生。

三、全球化时代规避技术风险的途径

从技术风险扩散的原因来看,规避技术风险并非易事,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技术风险会层出不穷,日益增加。面对技术风险,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又不能丧失信心,应该努力探究一些有效途径,使技术风险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我认为全球化时代规避技术风险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提高全人类的风险意识

面对现代技术所潜藏的巨大风险,每个国家都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培养人们的风险意识。面对技术风险,人们应该事前预防,而非一味地事后弥补。所以,各国都应该尽早对其公众进行风险教育,要求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技术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不断地提高公众对技术风险的认知水平,以便提高全人类的风险意识。另外,公众自身应该避免技术崇拜,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科技素养。多数事实已经证明,危机发生时的恐慌及其造成的严重损失,大多是由于人们掌握的知识不够和信息交流不畅所致。

(二)加强技术风险评估

技术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状况、风险后果等作出评估。完善的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估的合理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最基本条件[3]130。在全球化时代,由于技术风险的扩散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活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可能产生风险,应对其不同阶段所存在的可能风险进行评估,以增强对技术风险的防范。为有效发挥和增强技术对人类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只有加强对技术风险进行评估,才有可能减少和消解技术风险带来的消极后果。

(三)企业界应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单位,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其所处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只讲规模和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将会丧失竞争力。我国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企业在技术活动中,当自身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往往逃避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由此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各国企业都应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开发技术产品时兼顾社会大众的利益。

(四)加强技术风险防范的国际研究和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技术风险扩散相当迅速,局部的或地方性的技术风险也有可能扩散到全世界。所以,要规避技术风险,必须依靠全球范围内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而不是依靠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单边”行动。因此,各国政府和组织应该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有关技术风险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规避技术风险,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的发展。

总之,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享受着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应该如何处理技术风险带来的各种问题,进而如何更好地做好技术风险的防范与预测,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迫切要求全球相关部门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通力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各类技术风险问题,使技术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

[1]罗天强.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审视[G].首届全国“面向技术风险的伦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02.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技术

“技术”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技能”、“技巧”。在我国古代,泛指“百工”。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应用导致了技术的理论趋向产生了技术科学。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进化史,技术容精神与物质为一体,它是人类感觉思维器官与劳动器官的延长,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的统一。海德格尔认为,不能把技术简单地归结为手段或人类活动,而是展现一种与自然不同的非自然的展现方式。技术不是自然界进化或协调的结果,而是人通过对自然界的重组制造出来的,改变了自然界原有的物质结构和运动方式,是人们依据对改造对象的认识而制定的方法和应用物质手段。

技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及人类自身的技术。技术过程是客观自然的一部分,但技术必须服务于人类,满足社会需要,它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产生和实现。技术是自身内在的使用价值与现实的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

科学是科学家对经验事实的普遍描述,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正确的求真的认识,但科学并不是对世界所发生现象的被动记录,它是科学家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加上想象、情感对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假设。库恩说,科学是解谜。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都将科学看成是已有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同时科学也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它从一开始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的。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二者几乎已连成一体。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物,其目的都是利用、控制、改造和保护自然。科学认识自然是前提,技术原理往往是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践与运用,是从科学的认识世界过渡到改造世界。

但不能笼统地把科学与技术合二为一,科学活动是认识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交流;技术是经济活动,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它本身不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科学对生产力的影响需要以技术为中介,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帮助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都多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已加入生产过程,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技术成为劳动手段,具体化在人、原料、设备、程序中。现代技术已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它能改变竞争态势与产业结构,是经济与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生产日趋高度自动化,技术利用和各种自动装置已取代和优化了人的体力劳动,把产品设计、工艺编制、加工制造、管理决策等各部门综合化为一个自动化系统。高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高度的创新、竞争、效益已给人类带来了最强的福音。高技术旗下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如转基因羊的半升奶中就含有10克人体aat蛋白,每天创造价值100万美元。

当代生产的主题是提高效率和方便人的生活需求,而技术内在具有的功能与效用恰好满足现代人的这一要求。技术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高新产业的发展,现在出现了第四产业---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行业。正如霍而巴赫所说,科学技术越发达,物质财富就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

在享受技术带来的美好社会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技术的灾难。卢梭认为“科学与艺术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罪恶。[1]”科学光芒升起,德行也消失了,技术的专门化操作造成了文化和个性的毁灭。

技术扩展了人类的劳动对象与劳动范围,越来越多的客观实在成为了被改造的对象,上至太空下到深海都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对一项新技术人们首先权衡利弊,趋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以来就导致了对被改造对象的过度开发利用直至无利可求为止,生态环境危机、不可再生资源枯竭都源于此。

技术发展带来的反面影响不仅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它已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对人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萨顿指出:科技专家对技术的专注以及由此而来的麻木不仁和无知无觉,致使他们的精神对人性已完全排斥,他们的心灵对仁慈已毫无感觉。现代科技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就是力量[2]”,科技已成强势力量,且存在排拒伦理的

倾向,使得伦理道德等文化都要以科技为标准,甚至服从它,出现了“技术至上命令”。

在科技应用于生产的过程中,人逐渐物化、商品化了,人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正如器官移植使得肾、肝成为商品。有利可图成了技术的宗旨,这与生命伦理学提倡的行善、自主、公平、公正背道而驰。

技术的高度辐射性与风险性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并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人类的伦理价值观。科技的发展可以延长寿命,治疗绝症,但有钱与没钱,成了生与死的界限,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原则消失了。技术手段代替生活目的,意味着对精神的贬低与毁灭,没有技术就不可能有文化,但是技术在文化里的胜利及向技术时代的迈进都将引起文化的毁灭,人格将遭到掩埋。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机器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反过来要求服从机器法则。在科技产生机器大工业后,机器的标准化、专业化带来了更高的效率,但却使工人异化为机器的一个零件,极端的劳动分工关注的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的某个劳动器官,专业化像分解物一样分解人,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的专业化,文化也被肢解了。

技术的利用会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有我们喜欢的也有我们厌恶的。人们利用技术就是为了获利,但不利变化很难完全避免,对于技术造成的不利有的是无法补救的,可救的也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疾病蔓延,很多是我们无法治愈的。苏联的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可以说是技术带来的一种毁灭形式。

对技术的应用源于人对利益的追求,而人的利益是多方面的,技术应用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复杂的。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技术应用者的目的达到了,但却伤及他人利益,如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效率,但带来的污染却伤及周围群众。更为可怕的是损害别人的利益正是应用者的目的,核武器的运用以伤害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

用新的视觉看待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带来的方便与效益让人类无法拒绝,我们无法再回到田园牧歌时代,但技术带来的毁灭性灾害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何将科技的益处发展到极限,将科技的危害降到最低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大问题。

在中国的近代,鉴于二战很多有志之士认为科学技术已走向反面。梁启超在欧洲旅游归国后说,科技万能的梦想在欧洲已破灭。则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科学而不是批判科学,因为科学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萨顿曾说:“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3]”认识到自然科学是核心,它是智力与健康的源泉,但不是唯一的源泉,无论它多么重要,它都是不充分的。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只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忽视对环境、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发展观,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只以自己为中心,过分强调自身需要的满足,自然的一切只为满足人而存在。

利益最大化原则让人忽视了道德。技术的应用具有不确定性,其后果会大大超出创新者与应用者的预料,它引起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后果往往具有潜伏性,一种药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在许多年后才出现,这样以来人们无法判断科技所具有的全面影响,在每个人都力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时,都选择最有利的行动方案时,却在一定条件下都落了一个最坏的结局。

技术是实现目的的有效工具,但它是中立的,它本身没有规定特定的使用方向。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技术手段具有精神因素,技术是人劳动思维高度发展的产物。科技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是内在价值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评价科技要综合环境、人口、社会贫富等多个方面,同样是一种技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目的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重视人本,强调自身修养,要求“内圣外王”,所以中国的科技在古代没有出现大型杀伤武器。孟子提出:以时入山林,树木用之不尽。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4]”。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描绘了最早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国古代的哲学观为现代科技指明了最好的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寻求技术与人性的融合。很多学者将道家哲学解读为一种要求完全取消人的自我,贬低人的欲望、情感和价值的悲观鄙世的人生哲学。老子“无为”的真谛在于:这是一种存在论上更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对于作为我们的行为对象的存在与独特性给予一种基本的承认与尊重,反对任何对这种“他者性”的外来强制与侵犯。

科技的负面效应需要伦理来规范,科技发展与伦理应是同步的。波普尔曾说:“科学进展是悲喜交集的福音,很少例外。[5]”克隆技术可以用来治愈疾病,但也可引发基因歧视。伯格在基因重组时呼吁出台相关的伦理、法律来保障人权。

技术的研发应有其道德标准,不能损害人的利益。技术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的大地时期,能为人提供改造世界的最大力量,在本质上,技术是为了寻

求人类的解放,社会需求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古代的中国数学技术发达但只用于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现在的数学知识广泛地用于计算导弹射程。

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的责任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爱因斯坦说:“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乱,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6]”提高技术应用的正面作用,降低其负面影响,关键是要强化我们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待技术应用。技术创造出来的工具,对人会有什么影响是技术研究必须考虑的。科学探究无禁区,但科技应用有禁区,如果科技应用损害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禁止,这个利益包括诸多方面,不能因技术的应用而导致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在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技术系统的过程中,应该思考我们所创造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新技术所支持的是什么样的人性品格与社会实践,对科技不能仅仅考察其经济收益,应该问这一技术对人类的自由有何贡献,它的作用是加强了还是消弱了社会公平的条件。技术的善恶只相对于其应用,但其成败、得失责任全在于人,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是否正确。协调人与技术的关系,实际上是协调在技术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我们需要先进的技术同样也需要正确的技术观与人生观。

结论

科学技术的应用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必须走科学人性化之路,科技在成为填补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鸿沟的主要手段时,更应该自觉地为人类利益服务,满足人类需求。

参考文献:

[1][3][5][6]林宏德.科技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找矿原则;找矿技术;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大部分金属矿山的地形较好,这使得多年来我国矿山探查和开采深度通常都停留在500m以上范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矿产需求越来越大。而进一步深入找矿,则会因地质构造环境复杂,探测仪器等设备及技术的局限,增大找矿的难度,阻碍深部资源的勘查开发。因此,如果能加强地质勘查技术的改革力度,不断开拓创新技术领域,将可以有效地开展深部定位预测,探索新的矿源和资源,这不仅解决我国日益短缺的矿产资源,更能促进生产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1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

目前地质勘查有两种重要的形式:一种是公益性的地质勘查,另一种是商业性质的地质勘查。在勘查技术的选择上以及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勘查的具体条件、地质环境来综合性地制定科学的对策,充分发挥地质勘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通常情况下,地质勘查工作一般都是提前部署的,这样可以保障能源地持续供应和合理分配。

1.2突出重点,拓展勘查的领域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作业活动,期间不仅涉及到地质条件、环境基础、工程实施的内部条件、市场环境等,同时也需要我们根据其具体的需求来综合性的研究。面对如此复杂的工作,全面的实施肯定会出现投资大、风险高以及相对利益较小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重要矿源以及重要资源的勘查工作,努力将勘查工程实施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全面的发展地质勘查工作,将其应用到更多、更广阔的领域中去。

1.3遵循地质以及资源分布规律

地质勘查工作主要的目的是寻找矿产和矿源,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资源分布的规律来开展各项工作,否则就会脱离根本,达不到最初制定的目的。而地质勘查工作的对象是土地,土地地质结构以及相关条件的不同,自然也会对地质勘查产生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地质勘查工作中我们应该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结合地质条件、人口分布、国土利用以及建设发展和城镇化格局的需要来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权衡工作开展的利弊得失,不能因为单方面的利益而影响了整体的利益。

1.4创新科技,加强勘查工作能力

在技术发展以及知识更新迅速的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都是时展的要求或者说是自然演变的要求,当然勘查工作也不例外。当前国内矿产资源进入深度开发的重要阶段,新的以及低碳发展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也将会对新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提出新的技术要求。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做好找矿技术创新工作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了。因此,我们应该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把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推动找矿理论的完善和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努力完善信息化的全面建设,从而提高地质勘查的科技能力,将科学技术与勘查工作完美结合,形成完善的勘查技术体系。此外还应该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地质勘查队伍,给地质勘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

1.5立足国内,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与世界上其他的经济贸易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其商品带有一定的特殊性罢了。因此,我们应该将国内的资源优势以及国际的资源优势进行完美的结合,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比如说,我们通过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地与国外企业就中国的能源勘查与开发进行合作,从而学习他们先进的勘查、开发技术。同时,也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地去参与国际资源勘查开发工作。

1.6完善体制,理顺机制

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地质勘查多渠道投入新机制的形成,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2找矿技术创新的方法

通过我们对地质勘查原则进行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地质找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与环境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因此找矿工作也将会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对找矿技术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与现代化的技术体系相结合

找矿的技术有很多种,具体的需要根据矿藏的综合条件以及所要达到的开采目标来综合性选择。目前,找矿的思路已经逐渐从地表浅处向地面深处过渡,找矿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找矿必须运用更多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复杂的理论体系支持。目前我们经常运用的是:

首先,从岩石物理性质差异上来分析地表到深度的具体情况,然后结合

成矿的规律推测有无矿产资源存在。其次,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构建现代化的找矿体系,应用精密地球物理仪器测量,这样获取的数据就比较准确,同时适当校正数据、图表,输出高精度的资料图谱,从而提高找矿的准确率以及精密性。最后,还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从而为各项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加强所有相关工作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在找矿工作中的默契度和配合能力,这对于找矿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2“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方法

“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方法的创新,就需要我们对其实施的特点以及根本的原理进行详细的研究,然后对这项技术进行有区别性的选择或者是相互补充使用,以起到更加适用的目的。这种技术方法更加适合在老矿山的深部和覆盖区的定位预测中使用。虽然这种技术的实施有使地质勘查工作创新的趋向,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加强。这就促使了找矿新技术的发展,如最近几年新研究出的铅锌矿找矿技术,即X荧光技术和甚低频电磁法。

2.2.1X荧光分析技术

X荧光分析技术在获得矿产元素成分和品位的过程更加快速、灵巧、轻便,这也奠定了其未来在地质找矿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种技术找矿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它实施的主要原理是某些物质在收到光线激发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出比所激发光波更长的荧光,这被我们称为X特征射线,我们利用各种物质在这种射线上的差异性来勘查找矿就叫做荧光技术。

2.2.2甚低频电磁法

甚低频电磁法是面对当前矿产深、勘查难、地质条件复杂而被开发出来的一种技术。其实施的原理主要是对测量电磁频率的数据进行Fraser滤波处理,然后再根据找矿规律、控矿规律以及勘查矿体的赋存规律,准确地圈定测定区内异常地质和矿区的分布,以便获得矿区的准确部位,从而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2.3GPS感应系统在采集信息中的使用

GPS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它是通过卫星、施行无线电导航定位,然后向我们提供精确的三维数据坐标。我们想要将这项技术运用到找矿工作中,就需要先构建一个由GPS系统体系以及信号监控、接受、转换、分析等体系相互组合而成的系统体系。其实施的原理主要是,在岩石矿物中有着比较稳定的物理结构以及化学成分,这也使得这些物质具有稳定的光谱吸收特征,通常情况下,不同的矿

物质都有着其特有的辐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波普仪对采样进行光谱曲线测量,再把测量得到与资源库的光谱进行对比,就可以判定地址中有哪些矿物质组合而成。

3.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提高矿床发现能力,探索新的矿源和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生产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穆仕坤.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J].山西科技 ,2008,(4).

[2]王华政.地质勘测中的综合物探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