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者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23-02

1 引言

自从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概念,这一概念被认为是任何学习者的理想标准。后来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新概念(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修正补充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因为海姆斯考虑到了在特殊的语境中说话者的具体使用语言的能力。海姆斯强调的是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由交际能力诞生了交际教学法。

交际法基本上是强调获得与人交流的必要的技巧。重点放在学习语言的功能、角色扮演和真实的场景。值得考虑的是交际能力是基于说话者的第一语言的能力,是母语者的语言能力。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英语学习者不仅仅局限于和本族语者交流,他们越来越经常的要和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交流。但是目前的教育体系和外语课程仅仅以本族语为标准,对外语或二语学习者是不合适的,所以有必要对交际能力重新思考。

2 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当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的时候,他主要关心的是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分析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后来Canale 和 Swain 对交际能力进行了概括以,Elis对交际能力给予了补充。Canale 和 Swain在他们的文章“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提出,交际能力主要由四种能力构成(1)语法能力即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知识。(2)语篇能力,即组句成篇的能力;(3)社会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4)策略能力,是一种运用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策略。。Canale的交际能力模式对于后来的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模式常常作为衡量英语学习者是否获得交际能力的标准。

几年以后van Ek提出外语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训练学习者的交流能力,也要涉及到他们作为个体的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他提出了外语教学的全面的交际能力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1)语言能力,根据语言规则理解和生成有意义的话语的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能够知道语言形式的选择。这是由交流的场景、交流者之间的关系,交流的目的决定的。(3)话语能力,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合适的策略的能力。(4)策略能力,当交流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找到方法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意思,或者尽力明白别人的意思。(5)社会文化能力,每一种语言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有密切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要熟悉特定的文化语境。(6)社会能力,这涉及到与别人交流的意愿和技巧,例如动机、态度、自信、感情等。

3 跨文化者

但他们的交际能力概念有一个缺点,他们是以本族语为标准的。正如Byram指出的那样,当说到语言规则、习俗、交流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的都是把本族语作为标准的。当说到社会语言能力,也是以本族语的社会文化语境为参考标准。

然而以本族语为标准或许是不合适的。首先设立本族语为标准就意味着为外语或二语学习者设定了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注定了必定要失败。Byram解释说,当前的教育体系为双语学习者设了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Cook也同意在外语教学中本族语者的主导掩盖了成功的二语使用者的天才,为他们设了一个达不到的目标。她建议要重新考虑学习者的目标,承认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本族语为标准我们可能设立了一个错误的标准,可能会造成语言分裂,完全抛弃一种语言而把另一种语言作为本族语接受。

Byram 和Zarate提出对外语学习者用跨文化说话者代替本族语说话者作为标准。由于外语学习者是具有他们自己学习经验的个体,是带有他们本族文化的社会文化身份。即使他们获得了很流利的高级的语言水平,他们也只是达到了本族语者的流利。他们是联系两种文化的中介。用外语和人交流,他们变成了双文化人,他们的本族文化是自己身份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注意的是目标从本族语者转向跨文化说话者不是语言学习者的标准降低了。它只是意识到了跨文化说话者和本族语者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能力。事实上具有这种能力比仅仅具有本族语者的能力更复杂,因为这种能力是动态的,没有最终的目标。跨文化说话者有能力处理不同文化身份、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在Steele看来,把跨文化说话者作为一个标准的好处是把学习者放在教和学的中心。

4 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无论外语学习者有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当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交流时,交流的双方多多少少都具有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自己国家的文化意识,这也是他们带来的一种文化身份,这对交流的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Byram认为跨文化交流可能有三种情景。

(1)在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之间交流,其中一方的母语是英语。(2)交流双方具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3)交流双方是同一个国家,但语言不同,英语是其中一方的母语。很显然当只考虑语言能力的时候,三种场景不能只是以英语是母语的说话者为标准。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能够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种能力取决于态度。

因此,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是:说话者自己文化的知识,对方文化的知识和态度。这些条件在交流的过程中随交流双方的所使用的技巧有所变化。这些技巧可以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解释和确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发现和交流。尽管Byram承认这些技巧可以通过经验和思考获得,不需要老师和教育部门的参与。他还是支持把跨文化交流作为教学的一部分。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结如下:知识,自己国家的和别的国家的知识,交流的知识。技巧,解释和联系的技巧,发现和交流的技巧。教育,政治教育和批评性的文化意识,态度,对自己文化和评价他人文化的态度。

关于自己国家和别的国家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交流的知识,如何洞察谈话的对方,这实际是和解释和联系的技巧有关系的。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一个动作或行为,并把它和自己文化社会团体中相对应的动作或行为联系起来。积极或消极的固有的思维模式都会妨碍交流中的相互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任何关系中都要保持好奇和开放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相对化,评价别人。这对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是一个挑战。当没有另一种文化的背景知识的时候,发现和交流的技巧就会起作用,这种技巧让我们认识到外国环境中的相对应的现象,我们理解并和别的现象联系起来。解释和联系的技巧是基于普遍的知识框架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理解交流的内涵。这个模式涉及到了诸如发现、解释、确立关系这样的问题。Byram对van Ek的能力模式的一部分做出了修正:(1)语言能力,能够运用一套语言的知识去解释和生成口语和书面语。(2)社会语言能力,能够知道交谈者的暗含的意思。(3)话语能力,能够使用发现谈话者的交际策略。

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获得这种能力。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而社会语言能力和话语能力是需要发展和培育的,而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来传授。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目标,例如发现技巧可以放在课程里面。然而有一些目标放在外语教学课堂里就不合适。他指出一些受过严格语言训练的老师更不轻易认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目标。尽管有这些困难,他仍坚持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包括政治教育和批评性的文化意识。他认为在三个地方我们可以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一个地方是教室,老师和学生可以有亲近的交流。第二个地方是在国外,在目标语国家作或短或长的停留,第三是自主学习,这是学习者个人发展的一部分。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愿意为跨文化交流负责。这需要那些教师用于奉献,相信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把它作为一个最终的目标。他们的课程里面应包括容忍歧义,培养共鸣与合作,培育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在Byram看来最重要的问题是当人们认为一个学习者根本没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他入门了。如果他入门了,水平如何。Meyer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单文化水平,学习者只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跨文化水平,学习者能够解释自己的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已经获得的关于自己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信息,他们站在两种文化之间;交叉文化水平,学习者能够借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原则评价差异解决问题。我们能够看出这只是一个宽泛的分类,需要进一步细分。最后一个问题是评介。即使我们看出了获得和分级的困难,我们需要知道学生是否获得了这种能力,到达了什么水平。我们需要改革测试方法,传统的考试在这里没有作用。例如我们需要精心的面试,模拟一些场景,让他们做出评论和分析。

6 结语

在某些时候我们认为语言和语法能力是不够的,交际能力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现在我们应当再前进一步,不仅仅是交际能力。应当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当今的世界许多人经常到世界各地旅游,他们直接或间接的会和许多背景不同的人打交道,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变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Canale, M. & M. Swain.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vol. 1, No 1. 1-47.

[2]Van Ek, J. Objective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86.

[3] Cook, V. Going Beyond the Native Speaker in Language Teaching[J]. TESOL Quarterly, 1999.33/2: 185-209.

[4]Byram, M. Acquir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 Review of Learning Theories[J]. in L. 1995.Sercu: 53-69.

[5]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第2篇

当学生们意识到平时彼此间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必要性时,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英语对话练习,并努力坚持练习。尤其当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理解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形成了进行英语交流的策略之后,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其优势也会凸显。

1. 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有利于了解文化差异。随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由主角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将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异同点,让学生不致犯一些容易让外国人误解的错误,或者做出让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表达。

2. 学生之间英语的交流有利于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由人类社会的所有共享的产品构成”(Robertson,1981)。文化不仅是指物质的东西,如城市、团体、组织和学校,而且是指非物质的东西,如思想、习俗、家庭形式或语言等。简而言之,文化是指一个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即“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要旨所在。一方面,没有语言,文化将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影响,它反映着文化。在广义上,语言是一个民族象征性的代表,同时,它包括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

文化与文化是不相同的。每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即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由于文化不同,因而语言也不同。文化存在差异,语言也存在差异。不同文化交流时,困难就产生了。一种文化需要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但是理解并不是很简单,它需要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

3. 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有利于形成进行英语交流的策略。学好英语不仅指的是掌握发音、单词、习语和语法,而且指的是学习者应该站在将英语作为母语的讲话者的角度,并从那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和运用英语,同时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学习持英语为母语者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其思想、习惯与群体行为的方式,是学习他们“头脑中的语言”。

(1)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即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行动和步骤。

(2)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与所学的该种语言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需要设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语境,尽量创造较真实的场景,帮助了解外国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意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拓展视野,从而有效地展开对话,培养垮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点点滴滴的英语对话练习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熟悉的词汇。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缺乏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而放弃交流。当词汇量不足时,可以通过使用同义词、反义词,或者简单的释义等来帮助表达,让学生相信词汇量是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增多、逐渐累积的。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除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英语课堂,还可以利用其余的时间,如课间、途中等;还可以利用其余的场合,如通电话、一起购物、共同游玩等。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横山马市;民族文化;互动交流

[作者]凌绍崇,百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C95;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144-005

横山马市是南宋时期最大的马市,古称横山寨博易场,通称横山寨。这是南宋时期的名镇,位于今广西田东县城平马镇郊。横山马市的兴起及繁荣,与民族文化互动交流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所形成的横山文化,对于宋代以来岭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横山马市的兴起与繁荣

(一)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的过程

横山寨的得名由来以久。它先于唐朝(公元622年)设立邕州朗宁郡横山县;后来到了宋代,设立了军事行政单位的横山寨;再后来,在邕州横山寨设博易场。于是形成横山马市。1129年(宋建炎三年)起,朝廷派人在此采购战马,宋代周去非撰的《岭外代答》卷五《邕州横山寨博易场》说:横山寨博易场“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之所赍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吾商人所赍,锦缯、豹皮、文书及诸奇巧之物。”∞反映了大理国与南宋以马市为主,开展多种贸易的盛况。时年交易量约1500匹;到1157年(绍兴二十七年),购买数量增至3550匹。横山寨成为当时岭南及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重镇,商贸非常活跃,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茶马大集,也是茶马古道南路东端起点站。横山马市除了官方的马匹生意,民间的贸易也是十分兴旺。据考证,这一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西南通往印度、缅甸的一条重要的贸易线路,流通的商品以茶叶、马匹、盐巴、瓷器为主,被称为我国西南的“丝绸之路”。由此,横山寨成了广西的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兴旺繁荣,横山寨因此而崛起,成为南宋时期最大的马市。

横山系今田东境内右江河谷的一座山岭,延绵数里,气势横亘在河谷平原上,故取名为横山。清代《方兴汇编写》日:横山“在州城东南10里,山势蜿蜒横烈,故名。”横山寨就坐落在这横山山岭的怀抱之中。横山寨外城应是南北宽4公里、东西长5公里的范围。这方圆20平方公里的城区,已经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城市了。横山寨、横山寨博易场、横山马市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设置的横山县治到宋代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的横山寨被毁,历经六百多年,均为右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一定的辉煌的历史和风雨历程。

(二)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的原因

横山马市所以能够兴起和繁荣,有着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

1、政治因素

横山寨原为军事管理单位,因横山一带及其周边战略地位显要而闻名。由于局势原因,当时南宋已不能从西北的新疆、蒙古征集战马了,只能转而求索于西南。宋朝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地位,加强与番国交趾、大理国之间的联系,在这里设置了这一管理机构,这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加强中央王朝的统治地位,与番国搞好关系,巩固国防,安抚边疆。横山马市与横山寨军事管理单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横山马市的形成是在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的贸易发展起来的。中央王朝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的贸易发展,同时也促进民间贸易的发展。当时,在广西设立了三个大的博易场,其中横山寨的规模是最大的。

从政治上看,横山寨的设置和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融合,有利于祖国西南边疆的发展,丰富了中原与面西南边疆各族的生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有利于边疆的发展。宋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依智高举兵反宋失败后,宋代继续在西南地区实行羁糜制,这是中央政府间接统治岭南这一块由少数民族所组成的政治区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横山马市得到了兴起与繁荣。

2、经济因素

横山寨是宋朝中国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是宋王朝和西南大理、南诏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贸易点。随着横山马市发展一直延续至南宋末年。这期间,横山寨成了西南经济集贸中心,商贾往来,马匹、茶叶、日用商品交易日益增长。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也随之兴旺起来,加上横山县治所在、横山寨驻兵,人口多了起来,横山寨便形成了大集市,这是经济贸易发展的结果。

宋代在这里设立马市,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马匹交易市场,从这里运走不计其数的马匹支援北边的战事;云南和广西都是产茶和马的地方,是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古茶马道南路的东起点,当时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茶叶、盐铁、布匹、丝绸等货物也在此交易,是有名的“茶马古道”,可以说当时的横山寨异常繁荣昌盛。

3、文化因素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总是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是民族融合的催化剂。横山马市贸易的发展,自然促进了横山文化的发展。横山文化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横山文化是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西南文化的互动交流的结果。民族经济的融会,推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而文化的交流,语言的沟通,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又促进了横山寨市场贸易的繁荣。

4、地理因素

横山马市交通便利,靠近右江边,是宋代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是邕州通往云南的通道口,南宋决定设马市于横山寨是由其交通地理位置决定的。“运马临安山十分方便”。从水路上看,自横山寨东下可达邕州、梧州,经珠江水系又可从灵渠进入长江水系经湘水、洞庭进入中原,江南的商品,下漓江、郁江进入右江,船运到横山寨;往西沿右江、西洋江、驮娘江可往云南;往南经右江东下拐弯左江可通往交趾。从陆路上看,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往今广西德保、云南富宁源源不绝地传播到西南各地,大西南各古国,如大理、罗殿、特磨道以及黔西面直至缅甸、印度直到西亚,重新开辟了一条中国大西南的丝绸之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后来横山寨演变成了茶马古道东端的起点站,进而成为南宋中国一个颇具特色的马市大集。这与其地理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

二、横山马市与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过程和发展

(一)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随着军事和民间贸易的发展,横山马市汇聚了各路人员,中原汉人来到西南的横山马市,与当地壮族和西南各民族人民集中在一起,进行了贸易经商,这是一次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机会。在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横山寨不但成了南宋官方的交易场所,也成了西南各民族人民文化交流的地方。在当时南宋中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成了壮族与其他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见证。大量汉人定居横山寨及其周边,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影响了当地土著民族。如宋朝时道教沿珠江流域从湘粤向桂传播,道士足迹遍布壮族地区,道教在壮族地区进入全盛时期;道教等汉族宗教文化的南传提升了壮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层次,促成了麽教这一壮族原生性民

族民间宗教的形成。由此可见,横山寨不仅是壮族古代的经济繁华之地,也是文化昌盛之都。

(二)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中转站

横山寨不仅具有商埠的功能,成为一个茶马大集外,而且还起到了文化中转站的重要作用。所谓文化中转站,就是将先进文化不断向前推进地方,具有运筹、中介、协调、传播的功能。据史书记载,“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大理“每贾人到横山,多市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本草、王叔和胍诀、千金方等书”,可见横山马市还是一个重要的书市,汉族文化和壮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互动与交流,这种互动与交流所产生的创新文化,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源源不断地地传播到西南各地,深刻地影响了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横山马市的交通便利使中原和西南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结果――横山文化的发展

横山文化源远流长。横山马市是南宋最大的马市,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昌盛之都,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横山文化由此而来。可以看出,横山文化发展包含着几个特性:即民族性、兼容性、多元性。

1、民族性。横山文化产生于桂西壮族地区,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壮族文化吸收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创新文化。融合与交流是横山文化形成之基石。人们对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和期望,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优长,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并使之适合时代的需要。可以说,横山文化正是壮族布洛陀文化、铜鼓文化的再生与发展。壮族的古壮字也正是那时候发展起来的。古壮字亦称土俗字。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再如壮族“唐皇调”等音乐曲艺是用壮语演唱的长篇曲艺,唱本有《李旦与凤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内容多是内地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长篇曲艺是怎么传人呢?那是汉族商人、文化人从外地传入横山马市,然后与壮乡的山歌相结合,成为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文艺表演形式,长篇曲艺起于宋而盛于明,它是典型的市民文学。长篇曲艺在今田东能广泛流传,说明古代的横山寨及附近的平马已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他们的文化需求直接刺激了曲艺艺术的兴盛,使横山一带成为壮族文学艺术发达的地区。

2、兼容性。横山文化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的表现形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横山文化是一种包容性较强的文化。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多方面,其中包括的“和亲”、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等因素都在横山文化中表现出来。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主要因素是婚姻。在民族文化互动中,婚姻结合的濡染是最长久的和影响是大的。当中央王朝的兵士和中原的商人,由于各种原因,留在边疆,就会和当地少数民族女子通婚,形成了新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横山马市的兴起和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有力地加强了中华民族一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在精神文化的创造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各具特色。各自的民族语言、文学作品、民族音乐舞蹈等,在这里交汇融会,,如产生在横山一带的壮族《嘹歌》、《排歌》等鸿篇巨著,就兼容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因素。在长期的交往中,壮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铸造了祖国的灿烂辉煌的文化。

3、多元性。横山文化之所以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的典范,是以其有着多元性的特征。横山文化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有益外来文化,而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比较早的地方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在集市贸易中,壮族与汉族和西南其他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所形成产生的横山文化自然带有多元性的特质。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是多元性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是经济贸易。横山马市正是具有这样的功能。横山马市的经济文化幅射功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了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之需,壮族在积极与汉族及周边的其它民族发生了贸易关系,从而在聚居地与其它地方连接的要道处形成了以横山马市为辐射的众多的墟市,马市贸易刺激了横山寨及沿途贸易。

三、横山马市对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意义

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体现出一定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横山马市对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具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民族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认为,社会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也将发生剧变,上层建筑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横山经济贸易发展,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族经济的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横山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假如经济发展得好,可以给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在横山马市的贸易发展中,从内地输入的则有汉文书籍、缯帛、磁器、沉香木、甘草等药材和手工业品,内地先进的科学文化传人广西,对文化、农业、科研、医药等方面起了促进作用。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感知能力 有效交流

交流素养和能力的构成,包括文化宽容态度和文化尊重意识,即尊重参与沟通,协调、进行信息分享各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包容不同于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谈吐表述模式;出于各自的立场,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用包容的态度达成彼此间的理解;以对方的表述习惯和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使参与交流的各方在一定程度上,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独特的,它的形成有着的深远的历史背景、地域因素的影响;其中占重要影响地位的因素主要有:该国家或民族所经历的特有的历史事件、其独特的历史经历;该国家或民族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等等。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地交织、演变并逐渐积淀最终了形成某国家或某民族的特有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这一切构成了各民族之间特有文化,导致文化上的彼此差异。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具有的文化都是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对各种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外来文化的尊重包容意识,是文化理解能力的一项基本要素。

一、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这里所提的文化交流涵盖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日益频繁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使对于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也逐渐明确地分离出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的不同层次,各有着不同的侧重。

(一)文化交际的含义

从民间的、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交流层面讲,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机构之间交流活动,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它侧重于各种形式的交际往来,其愿望主要是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睦彼此间的关系,这种交流侧重于是不同的文化交际,发生的层面广泛多样,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基础。

(二)文化交流的实质目的:信息共享

从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三)有效的文化交流的能力要素: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者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都必然植根于特定文化的环境之中,是某特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该特有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自身文化又起着载体的作用:传承特定文化的内涵,并使之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也必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然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实际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的流畅度。文化的交流、交际能力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仅取决于外语语言能力、语言技巧,它还涉及到语言以外诸如政治、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许多因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母语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即使双方都使用相同的语言交谈,并且语言表述都流利到几乎没有语言障碍的程度,也同样会产生语用的不得体或语言迁移的错误,究其缘由,是因为双方母语文化背景的差异,最终导致交际中的文化性失误,即一方不了解另一方的文化价值观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甚至特有的身体语言所能提示的信息、意图所至,归结为交流者的文化能力有所欠缺。

二、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于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同步发展

对于文化能力,H.H.Stern(1992)认为:它不仅包含谙熟社会的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定位,而且还包含从文化的视角辨认重要事实的能力以及具备区分可接受的文化成分和不可接受的文化成分。

文化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力。文化理解能力是文化能力的实质核心,是深层层面不同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只有具备了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在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中做到得体,减少不必要的曲解和误会,它有力保障达成交流的愿望,从而提高交流的有效度。文化理解能力除去对其他文化特性特点的敏锐感悟力,而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要树立文化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合理性的。在文化交际交流中,对不同于本族文化的他文化具有包容意识。由此可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在必须具备良好的目标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对其他文化特点的敏锐感受力、充分尊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不排斥与自身文化相异的其他文化意识中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交际双方变换视角,以对方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作所为,跳出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习惯性定势,容忍、尊重并理解彼此间存在的不同。对其他文化在交流中应持有的态度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由于文化能力所包括的最基本组成有:对其他文化特点的辨识力,即感受力;对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包容意识,即对其他外来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识,它们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认知其他文化的先决条件是对其他文化的敏锐度,表现为在与他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对对方的意愿、态度给予及时的反应和反馈;文化包容意识,这个文化能力的基本因素,即对与自身文化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充分理解和包容,影响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各参与方的所持的态度,认同感以及相互间的接纳程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由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要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而且还要使他们通过学习了解该语言所依附的文化,使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才是避免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交流中的误会、失误,充分地交换各种交流信息,理解彼此的交流意图、交流愿望,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文化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关注

2004年由高等教育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两大不同点:

其一,特别强调了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其二,突出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

外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在这里清晰地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外语学习者以按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和交流模式,明确地表明态度、观点,阐述理由,进行论证说明,采用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对方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才能循得有效交流的有效达成途径,保障可能收获的最大交流成效,才真正地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敏锐感受力和包容意识,外语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同时,让外语学习者真正理解文化能力内涵,并实践性地运用文化能力;为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文化意识:既不能盲目模仿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也不能看不起自身的母语文化;每个文化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上、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成因,在跨文化接触交流中正确地理解来自它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在深层次上进行观念、意图上的有效沟通。

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为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坚持文化交流原则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形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不仅掌握孤立的语法规则、词汇或句型,而且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并习惯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切实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文化因素的导人在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交往时应该非常实用。坚持相关性与实用性原则,着重选择在跨文化交际中会经常用到,并可以促使这些交流顺利而有效地持续进行的文化内容,结合语言的教学和训练施教,使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卓有成效。(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四、文化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教师必须使文化教学始终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把文化教学融合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培养对各种他语文化间的深层差异的敏锐感知和辨认力,对学生进行文化能力训练,使它不游离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其它文化的宽厚的包容意识,坚持以文化交流的原则为出发点,发掘教材的内容素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使英语学习者在发展英语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起不同文化交流中必需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包容意识,奠定良好的文化实际交流基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以其它文化背景人士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习惯的从事习惯,进行不同种类信息的充分分享、交流。尽可能地减少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交流误会、沟通障碍,以达成卓有成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厚宪,赵 霞:《论文化教学原则》(2002年9月, 外语教学第23卷第5期)

[2]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 P3-4.,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4]官希慧:《论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跨文化网络传播是当代人不得不面对的一种生存境遇,对人的文化生存带来诸多影响。在这些文化影响中,文化认同危机的加剧、文化冲突的易发性等问题构成了网络空间跨文化“交流的无奈”。这种交流困境的存在可以从全球化的文化影响以及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解释。摆脱这种交流的困境,跨文化网络传播也需走向伦理结构。

如今,没有谁会否认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伴随着地域性界限不断地被打破以及跨国、跨地区之间各种往来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彼此之间“相遇”和“交流”的渴望也日益迫切。这正如上世纪末美国衣阿华大学教授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在佼流的无勘一书中预言的“‘交流’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现代问题,越是看不见的东西,渴望便越是迫切”。

    1990年以来,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又为跨文化传播构筑起全新的场域—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信息在网络空间加速流动,人们对于异质文化的信息接触量与日俱增,一些地域性的文化景观经由网络迅速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焦点,世界在人们面前加速呈现。在网络中,属于不同文化类型的个人、组织或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整合于一个平台,网络建构了一个跨文化传播的立体化空间,提高了人类跨文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交锋、碰撞日益加深。网络似乎“从技术上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文化间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大众传播媒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信息的流动达到一个新阶段,但它同时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难度。彼得斯早就对所谓“技术说”的乐观主义倾向提出过批判,“今天有关交流的紧迫问题一—时空的远望(如因特网)、经验和身份的复制(如虚拟现实)—在过去的年代,就曾以类似的方式探索过了”,在他看来,这种随着大众媒介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交流难度的增加并非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对原本就存在的障碍的“扩大”,或者是使某种希望在最基本意义上的再次“落空”。

    于是,不得不怀疑人们对跨文化网络传播所做的浪漫期盼只是一种新技术到来时常患的“欣快症”。互联网技术虽然进一步强化了詹姆斯认为不可能存在的“中央转换器”的作用,在接触层面上增加了文化间的交往机会和频率,或重或轻地在“唯我论”所宣扬的那堵无法逾越的“心灵之墙”上凿穿了几个小孔,但这种交往方式的改变却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基本困境。网络绝非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可以将隔阂一捅就破的“传心术”,在本原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法直达心底或真正分享内心经验;网络空间的跨文化传播仍被重重迷雾所围绕,无法绕开“交流”所固有的“宏大而哀婉”的属性。

    一、数字化文化冲突如期上演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融合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几乎没有一种本土文化能够固守自己的边界而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间的吸引渗透促使每一种文化做出一定的调适甚至转型,当某种文化打上了异质文化的标记时,文化融合便发生了。在自主选择和均衡传播下发生的文化融合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自然的过程,它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就这一层面而言,网络空间整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技术的融合的确增加了文化融合的机会。

    然而,文化融合必定要经历各种文化缓冲体的抵御,特别是处于文化深层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情感定式、思维方式等,这些往往难以穿破。“网络交往中虚拟身份依然可以演绎出多重交流情境,但现实文化身份还是起到统摄的作用,越是深人的交往,越是能接近面具背后的真实脸孔”。彼得斯曾明确地指出,“无论如何,交流问题的最终答案在于人自身,人们真正担心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或文化的降格,……,我们内心深处也塞满了不速之客。人与人的心灵交流原本就存在着许多不可逾越的‘鸿沟’和‘无奈”,上述基于不同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差异正是彼得斯所言“内心深处不速之客”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构成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冲突的主要根源。

    在网络空间的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间的相互吸引渗透并未轻易逾越文化深层的基础结构。网际交往虽然以在线身份来进行,但虚拟文化身份背后的真实文化身份却起到制约与统摄的作用。近年来,以黑客攻击、网络抵制为代表的跨国网络传播事件凸显了人们对于民族主义的热情,“植根于现实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化差异并未因数字代码的兼容性而被抹平”。因此,网络空间的跨文化交往并没有真正打破现实的藩篱,文化深层结构的排他哇导致跨文化冲突难以避免,文明的冲突只不过换了种数字化的方式加以呈现。

  二、文化认同难逃“离散化”梦魔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认同是另一个核心问题。“文化认同是指文化身份的确认过程,它为社会行动者提供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个体进行文化定位、避免文化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方式”对处于跨文化传播情境中的人来说,文化认同可以提供“方向感和宗教性的支持”。应该说,依靠文化接近性形成的在线聚集是跨文化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处于跨文化情境中的人可以通过在线社区来与原有文化保持不断的联结,从而在新的旅居者文化身份和既有的文化身份之间建立一定的平衡。

    然而,彼得斯指出,“大众传媒的常规观念捕捉到的,仅仅是巨型信息系统中异化的潜在趋势,而不是人际魅力的多重技巧”,这段话的背景虽然是针对20世纪50年代造就的“大众传播”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比所存有的缺陷,却也应验了当今网络空间跨文化传播的尴尬—尽管就技术而言,网络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文化调适方式,但这毕竟是一种虚拟的联结,“传媒和信息交流网在提供文化交流的非地域性的同时让我们轻信一种近邻性,而这种近邻性则是一种假象、一个陷阱。

    文化认同的危机不仅从未在跨文化网络传播中消失,而且伴随着现实社会深度文化依存的打破,在网络空间中反而不断加剧。在网上,人们通过建立各种虚拟社区发展出一些新型的文化交往方式,这些虚拟社群逐渐替代传统的社交场合成为最新的亚文化培育场所,并且不断地向现实空间延伸其利益诉求。在网际交往中,身体不再有效地限制主体在交往结构中的位置,主体的构型因此发生很大变化,“信息方式把主体重构在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这种人所熟知的现代主体被信息方式置换成一个多重的、撒播的和非中心化的主体,并被不断地质询为一种不稳定的身份”。在网络中,构建和发展新型的文化身份变得十分容易,文化认同走向多重化和离散化,有学者指出,“文化身份认同问题随着全球信息传播的流动加速变得十分普遍,人们正在日益走向一种混合型的、拼接型的、多面性的文化生存。

    三、网络传播:反思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面视镜

    跨文化网络传播可以将现实交往关系延伸到网络空间,以产生跨时空的高效迅捷模式。网际交往不仅是对现实交往的延伸,还是一种“数字化”的创造,它可以生产出具有网络文化特征的虚拟交往方式。于是,跨文化传播的所有关切问题都集聚在网络空间,演绎出跨文化网络传播的复杂格局。

    由此,我们需要拨开迷雾见本质—跨文化网络传播的核心是技术和文化的关系问题。解除人们成长于其中的文化所带给他们的观念的绝对边界,是达至跨文化传播目标的前提,然而传播技术改变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态,处于文化深层的心理结构作为历史的建构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网络空间并不能造成现实文化基础架构的崩塌和重组。跨文化网络传播延续了“交流的无奈”,这并不是技术导致的结果,而有其文化的根源。无怪乎彼得斯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历史长河中,似乎只有当代人才会在“交流”问题上有如此的焦虑,他们彼此虽近在咫尺,却又相距万里!”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闽台;交流;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80-05(257,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1-1457-03

1 两岸体育文化交流成效与局限性

1.1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成效 回顾两岸体育文化的交流进程,从两岸学者论述演说的言语和论著、报刊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个共识,即:认为两岸体育交流是不可逆转的。两岸学者评析两岸体育交流也各具特色:台湾学者主要是从问题的外部入手,逐步进入问题的内部,即以两岸体育交流事件为例,从中追溯两岸同根同宗的渊源,说明为什么两岸体育交流如此受欢迎,发展如此神速,为什么两岸体育交流比其它方面的交流更为可行;大陆学者则主要是从问题内部人手,即从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视角上去剖析两岸体育交流的必然性,可行性。这诸方面的研究已不限于体育学范畴,已构成从体育学、生物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角度、多专题来剖析两岸体育交流的文化现象对两岸关系影响成因的框架。

1.2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研究的局限性 因受社会体制不同、信息不畅、交通阻隔、观测出发点不一等因素影响,两岸学者的研究仍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内容上,过于偏重对竞技体育交流的研究;对在闽台两地特别是在台湾社会族群中广为流传的更能体现同根同宗的民俗体育交流的研究甚少。对正影响着年青一代成长的两岸学校体育和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两岸社会体育的交流研究更是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调查法,而较少采用必须有行政机构、社会团体支撑的,需要经费支持的实验法;并且研究分析表层化,揭示由于体育交流、文化传承而激发两岸关系互动的研究也尚少。

2 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新思路

统计表明,闽人及后裔占台湾人口的73%,闽台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史缘久、地缘近、文缘深、血缘亲、俗缘同、语缘通、神缘合、商缘广和亲情、乡情、友情浓厚的诸多特点。闽台两地密不可分的自然联系,使闽台社会在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合作或其它的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2.1体育文化交流结构尚须改变 竞技体育的交流主要由两岸管理层操办,但两岸竞技体育因项目的不同,水平悬殊,有的交流结果反而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增进友谊”的目的。有台湾学者在总结十多年来两岸竞技体育交流的成效中指出,因台湾竞技体育与大陆有较大差距,促使其交流结果“处处矮人半截,岂是交流本意?”;“如果只是单方面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思考,到最后会发现台湾与大陆之间能够互相截长补短的项目不多,最后恐沦为单向的技术传输。”。两岸竞技体育的交流率先打破了台湾当局在1980年宣布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这是功不可没。但在现阶段,竞技体育的单一性钳制了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广度、深度和功效度。

所以,必须发挥民俗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体育活动的功能,改进体育文化交流结构。民俗体育系指民间风俗中与体育有关的舞龙、舞狮、划龙舟等。另外,闽台的祭祀活动中采用的舞蹈、竞技和角力来进行祈祷,娱乐神祗,祈求庇护,藉以表示对祖先寺院神灵的虔敬,还有徒步巡礼(赶庙会)步行化缘等都含许多体育因素。这些活动对强身健体、锻炼身心有着直接的作用,并能营造浓烈的祭祀活动气氛,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推崇,代代传承。根据目前两岸现状,就祖国大陆方面,由政府来扶持两岸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体育的交流,发挥闽台同根同宗的民俗文化优势,是非常必要的。

2.2体育文化交流研究要注重实践 笔者认为:两岸,特别是闽台两地,有诸多对口体育交流合作单位,研究机构可与基层单位联手,通过项目设计的形式进行研究与应用。台湾方面,在广大“民意代表”的倡议下,台湾管理层颁布了台湾学者、民众赴大陆学术交流、体育交流经费补助的条文,如:“补助最短行程之往返经济舱机票款及会议期间生活费。”,和“藉助体育院校师生互访等活动”“加强‘奥会模式’教育宣传,建立两岸体育交流秩序”等规定,这些规定对两岸的体育文化交流是非常有利的。

2.3体育文化交流通道尚须便捷化 首先需简化两岸互访审批程序,这一点需由负责口岸的大陆机构精心研究;其次可加强两岸单纯的体育文化交流的计划性,提前把交流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经费落到实处;第三,要重视两岸共同的民俗文化节日的民俗体育活动,现阶段政府有必要介入加以引导,列入两岸体育交流的议事日程;第四,由于厦门――金门“小三通”的运载能力已得到加强,可以利用这一渠道和契机,在金门或厦门建立可共享的体育基地,使之成为大陆与台湾常年的体育交流的实体。第五,可以动员在闽的台资企业机构参预西岸的体育活动,使台资企业同时推进两岸的体育文化交流,成为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中介力量。

2.4体育文化要凸显中华文化的传承 同志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由此批准实施“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今天,全面弘扬中华文化的“纽带”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认同感和向心力,反对分裂祖国、分裂民族的各种图谋,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实践评析

3.1闽台体育交流实践概述 从列表中不难发现:闽台活动项目比例约为3:1,人数比例约为1.5:10。可见目前闽台体育交流项目仍以大陆区域活动为主,闽方赴台人数仅是台方赴大陆人数的15%;对闽台体育文化的交流,闽台领导层都频频介入,管理层有意进一步推动两岸体育的交流合作;闽台体育交流涉及社会体育、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的学术交流,涵盖面广;闽台文化交流的参与人数在逐渐扩展;以闽台体育交流为契机,搭建闽台行政高层领导者之间以及领导者与基层的沟通平台,也是闽台体育交流水到渠成的自然景观之一。

3.2闽台体育交流结果评析

3.2.1形似意合、互动共鸣 由福建省厦门市游泳协会与金门县“四季晨游泳协会”联合发起,每年正月初五在厦门举行的“迎新春、盼统一”冬泳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成为海峡两岸共迎新春佳节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金门行政机构负

责人李炷烽是台湾方面此项活动的发起者之一,也是参与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他为了表达金门民众的肺腑之言,2004年引用了宋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典故,题写“海峡水暖,两岸先知”,意韵深长。2005年题写“金厦海峡水暖,两岸乡亲同心”,2006年题写“金厦一脉,两门同心”。

3.2.2涉项宽泛、层见叠出经过两年来闽台两地体育的交流实践,我们可以发现相似或相同的交流项目屡屡再现,形成相对固定的,有可持续开展的长效交流项目。如:可容纳上千人的,社会各界踊跃参加的,在闽台两地易于开展的海上长泳活动;吸引大量参观者的,两岸共同的民俗节日的龙舟竞渡;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祭祀大典;中华武术文化的交流研讨;各种群众性的球类邀请赛;闽台两地分别主办的每年的马拉松比赛;专门的体育学术研讨会等。

3.2.3沟通管道、潜心打造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管道因赴台或赴大陆的目的地的不同而不同。从台湾赴大陆有二条管道。第一是通过台湾地区的金门、马祖直达福建省的厦门、泉州、这是一条最为便捷的,也是目前体育团队流通量最大的通道,深受闽台民众的欢迎。但可经此通道往返的台湾民众,其身份深受严格限制。但,“小三通”管道仍有其极高的实效性、经济性和可拓展性。即使将来实现了“大三通”,这一条双向“小三通”通道将继续发挥情系中华,联结闽台的最为直接、最为便捷的链接效能。第二是是通过第三地辗转至大陆,通常是取道台湾――香港(澳门)――大陆往返,这是一条耗时耗钱耗精力,且是台湾当局目前仍顽固坚持使用的一条人为设障的主要通道,令两岸人民怨声载道、口诛笔划。

大陆赴台的惟一管道是以上谈到的第二条管道。即: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往返。管道被台湾当局人为地改直为曲,从交通上影响了闽台两地的体育文化交流。但,这毕竟是目前两岸交流的正式通道。要发挥体育文化交流的特殊效能,为拓展闽台“小三通”,打通两岸“大三通”,直至两岸全面通行尽力尽职。

3.2.4传承文化、勤于实践从民俗文化视角上看,台湾社会直到今天仍然保留源于福建的浓郁的闽南和客家传统特色,现在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其祖庙绝大部分都在福建。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已深深地根植于台湾的传统社会,成为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尽管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但这种建立在对中华民族道德思想认同基础上、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壤中的俗缘,和与生俱来的血缘一样,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切断的。文化的传承与族群的原籍属性、原籍传统文化传宗接代和新一代人的信仰理念有关。闽台同宗同源无可厚非,原籍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仍在持续,但,文化的传承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接才得以持续。50年来的两岸军事对峙,口岸封闭,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这是海峡两岸口岸开启时,文化交流所急需填补的空缺。

3.2.5情感交流、共铸同心 体育的交流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包含了扩散、交流、传承和发展的多重意义。闽台体育的交流,首先是双方有共同的意愿,期望通过共同熟悉的体育项目进行交往,约定交流时间、地点、形式;其次是通过交流,了解对方,消除隔阂。承办交流项目的一方,热情好客,闽台语言方言相通,特别是说起闽南语,聊起祖籍地,备感亲切难于忘怀;体育交流过程,双方身体力行,全力以赴,既争拔头筹,又不忘相互鼓励,形成浓烈的竞争与互助的氛围,竞赛都是定位在亲情互助的基础上;体育活动空闲之余,主办方组织参访、游览祖国名胜古迹或祖国宝岛锦绣山水,共同追忆同宗同源同文的历史遗迹,感慨无限;体育交流接近尾声,双方忙于交换联系方式,称呼、地址、电话、单位,约定下次的交流,并介绍更多的同行加入,提出交流的改进意见等等。双方都意识到:“心通,什么都通。”体育文化交流是亲缘沟通,是情感交流,是促进两岸团结统一的催化剂。

4 小结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视媒体 两岸媒体交流 合作机制

台湾媒体受多党民主制的政治环境影响,被贴上明确的政治标签,其观点立场带有很强的党派色彩。因此,纵观两岸新闻交流的历程,由于台湾相关政策法规的政治过滤而多有曲折。①

本文首先对大陆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CCTV4”在台播出情况演变的分析,把握两岸媒体局势的脉搏,并具体了解地方媒体、民间电视集团的合作情况,把握两岸电视媒体交流的前沿动态,以及宏观传媒政策下形成的业界反应模式。进而,有助于展开对两岸电视媒体合作模式的探讨。

一、从CCTV4在台播出历程看2000年后两岸媒体交流进程

1、2000年-2008年:主流电视媒体交流停滞不前,陷入僵局

CCTV4在台湾落地的历史可追溯到八十年代台湾开放、报禁之际,当年除主流电视台外,涌现几十家号称“第四台”的各种电视频道,其中许多有线电视台通过卫星接收器接收大陆卫星频道,非正式地向观众播出。而官方落地则开始于1996年,台湾当局以接受各家有线台提出报备的方式,许可大陆电视节目在台湾落地。②由于两岸观众文化及亲缘相系,大陆节目在台湾开播初便引起广泛关注。截止1997年7月,台湾已有112 家有线电视台在全岛转播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 有近274 万户可以收看, 占台湾有线电视410万用户总数的67%。③

在两岸媒体交流迅猛发展之际,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媒体交流遭遇严峻考验。2000年3月18日,候选人当选“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其在就职演说中回避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隐形”的立场,2004年3月20日,连任。期间,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两岸电视媒体间交流合作也受到波及。

2001年11月2日,《联合报》报道称,台湾的“去中国化”路线将向文化影视领域推进,④报道反映了台湾当局在媒体领域计划开展的新动作。果然,2002年04月10日,中国大陆在岛内获得台湾当局批准落地播出的唯一的一套电视节目-CCTV4,在岛内的有线电视线路中都处于停播状态。⑤虽当局声称停播仅为商缴费原因,但难掩其政治意图。2003年3月6日,台湾当局正式宣布禁止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在台湾播出。⑥停播后,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受观众喜爱的央视著名栏目如《天涯共此时》等,在中天电视台以单独栏目的形式继续播出,但毕竟只是挂靠在台湾本地电视台名号下的播出,与真正的“全频道”播出不可同日而语。

可见,执政期间,作为权威媒体的电视媒体总的来说,受执政当局的影响,官方交流停滞不前,陷入僵局。

2、2008年至今:主流电视媒体交流稳步发展,但滞后于其它领域

2008 年重新执政,2012年大选中,再次连任。在此期间,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从两岸媒体的人员交流上看,2008年6月30日,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通过恢复《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两家大陆媒体在台驻点案。⑦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新闻局”也宣布,同时放宽大陆媒体赴台驻点记者在台停留时间。2008年12月18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东南卫视的4位记者赴台驻点采访,成为头两家获准驻台的大陆地方媒体,人员交流从中央扩展到地方,合作领域得到充分延伸,两岸主流媒体人员间的人员交流稳中有升,这都得益于台湾当局政策的积极配合。

从两岸电视媒体内容交流局势上看,官方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但并未有实质性进展。2008年7月2日,台湾“新闻局长”史亚平表示,目前当局对包括央视和凤凰卫视在内的两个频道采取“松绑”的态度,会核准其落地。《台湾经济日报》也表示,“新闻局”已开始研究拟定两岸电视台对等谈判的方案,目前正“一边审查凤凰案,一边研商两岸电视台开放对等谈判”。⑧但大陆频道始终没有恢复落地。

可见,尽管两岸媒体交流,特别是电视媒体交流出现新契机,但发展进程缓慢,一方面表现在行动相对于态度的滞后性,另一方面表现在相对于经贸上的合作,两岸媒体合作仍处于滞后水平。中国记协台港澳办主任李安表示,在两岸关系低点时,新闻交流并未中断,但自2008年两岸关系大发展以来,新闻交流步子迈得比较小,没能跟上大趋势。

二、台湾媒体政策下的两岸电视媒体地方合作及民间合作

从上世纪80 年代末台湾的解禁以来,两岸电视业的地方合作及民间交流由对峙到交流,从简单合作向纵深发展。为满足台湾观众了解祖国的强烈愿望,及台商为寻找两岸商机对大陆信息的渴求,尽管两岸媒体交流政策不断反复,但电视媒体的地方交流和民间交流热潮却始终不退。一方面,各大传媒集团合作愿望强烈,中视公司董事长林圣芬在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与大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合作协议签定会上说:“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在文化方面有很多面向可以合作,一起取得以中华文化为底蕴的话语权,路是无限宽广。”另一方面,次级主流媒体在推动两岸关系上发挥出巨大力量,如1998年,东南卫视凭借其地缘优势,成为首家在台湾落地的省级卫视,坚持台海特色,成为台湾和大陆地区媒体交流的重要窗口。

从合作形式发展上看,1987 年11 月1 日,台湾电视制作人凌峰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和阻拦,到大陆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⑨,掀起两岸合作拍摄的热潮,相继出现《福建行·两岸情》、《京杭运河·两岸行》等影响力较大的电视节目,内容联合制作的形式得到广泛发展。不同于在大陆设特派记者,加工选取主流媒体的镜头画面素材等传统合作方式,联合制作的节目内容较为通俗轻松,成为富有特色的创新合作形式。在两岸长期隔绝及媒体带有强烈意识形态对大陆信息进行加工的情况下,部分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偏见,而通过轻松的人文性内容,可以唤起两岸民众的亲缘观念,避免通过直接路径对受众观念进行改造带来的厌恶情绪。

此外,两岸间媒体合作讨论会等两岸学界业界交流活动,为两岸间的电视媒体合作提供了机遇。在两岸经贸发展的驱动下,两岸电视传媒专家、学者就两岸电视传媒的交流合作机制、区域联盟框架等方面都展开深入讨论,学界的讨论与业界合作形成默契互动,使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合作不断涌现。

可以说,两岸电视媒体的非主流媒体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浅入深, 交流形式日益丰富、规模日益扩大、层次不断加深,成为两岸媒体交流的核心力量。

三、两岸电视媒体发展趋势及媒体交流模式构想

两岸电视媒体交流是民心所向,在台湾还没开放中国频道在台落地播放时,民间“小耳朵”满天飞。近年来,虽然台湾政局变化动荡,媒体交流政策出现反复,但始终无法阻挡两岸民间交流的步伐,在民间压力的驱动下,两岸主流媒体应化被动为主动,应时而动,积极寻找合作模式。

1、从宏观上看,两岸电视界合作的发展趋势

(1)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开展内容合作。鼓励两岸媒体集团以投资的方式开展合作,共同拍摄,不断磨合,台湾电视节目追求“短、平、快”,节目的娱乐性更强,而大陆的电视节目更强调文化性和教育性,如何在两种发展模式中寻求平衡点,需要长期大量的实践,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化合作机制,能形成强大的市场驱动力,有助于合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2)以民间合作为基础开展官方合作。两岸同宗、同根、同源,有无法割裂的文化情感渊源,成为两岸合作的重要基础,民心既是两岸市场发展最强大的驱动力,也对政府决策产生巨大影响力,可通过民间力量呼吁政府放松管制,为电视媒体发展提供政策环境。而且,目前两岸电视界的合作也以民间合作为主,应借助已有的合作经验并借鉴成功的合作模式,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主流媒体合作。

2、从微观上看,两岸电视界合作的发展模式

(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不必要的媒体运营成本。为满足两岸观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两岸动态的需要,加大信息互换的力度,采取部分媒体落地等形式,逐步减少两岸资讯的再加工,以求客观全面地提供即时资讯。

(2)鼓励两岸新闻业界、学界的交流访问。通过建立两岸新闻学者长期交流机制、两岸记者互派采访制度等方式,形成业界与学界的互动,为媒体交流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实践的源泉,并通过身体力行的人际传播帮助逐步消除误解,建立互信。

(3)取长补短,从资源合作向内容合作过渡。台湾媒体经营理念先进,但市场环境狭小,而大陆市场广阔,平台丰富,为实现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两岸应不断加强资源合作,在资源合作发展过程中,寻求内容合作的发展机制。在台湾生活化的节目风格及大陆文化性的节目风格中寻找平衡点,取长补短,开发为两岸民众共同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而加深文化认同,促进两岸关系友好发展。

结语

以上从两岸电视界的中央主流媒体、地方媒体、民间传播集团的交流历程出发,为两岸当局尤其是台湾当局制定媒体交流政策提供个人思考,以期通过政策带动实现两岸媒体交流的更快更好发展。我们期待台湾当局能释出诚意,放开管制,为两岸媒体交流出台有利的政策制度,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⑩

【基金资助: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项目“闽台传媒业合作先行先试研究”(编号:CXB201100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台湾新闻自由与闽台传媒交流先行先试研究(编号:2011A035);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闽台传媒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编号:2011R0089)】

参考文献

①史冬冬:《政治过滤:台湾两岸新闻交流政策法规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2012(3)

②《当局拟封杀央视第四套海外频道》,《联合报》,

③《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在台湾落地工作取得较大进展》[J].《电视研究》,1997(7)

④《当局拟封杀央视第四套海外频道》,

⑤《央视第四套在台湾被停播 当局称公司疏忽》,

⑥《央视将“重返”台湾?被禁播前曾是台第18频道》,

⑨⑩马海江:《台湾电视媒体对大陆的报道现状》[J].《声屏世界》,2010(11)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范文第8篇

台海网10月28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林芹)导报记者昨日从福建省人民出版社获悉,首部由福建省宗教研究会会员撰写研究两岸宗教情缘的论文集 《宗教缘·两岸情》已正式出版发行。

《宗教缘·两岸情》一书共收集了论文36篇,长达26万多字,为海内外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闽台宗教关系提供翔实资料。

论文集从 “五缘”方面论述闽台宗教同宗同根的渊源关系,围绕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的资源优势、交流形式、主要成效和新形势下开展交流的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