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作为底层系统的硬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硬件;系统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underlying hardware of the system. It analyzes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of the computer hardware system.

【Key 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Hardware; System

1 计算机硬件简介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设备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的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部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驱、各种扩展卡、连接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音箱等,这些设备通过接口和连接线与主机相连[1]。

2 计算机硬件技术

计算机硬件技术,是以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核心,逐步掌握各个硬件模块的原理与功能,从而能够利用硬件技术进行系统开发。

3 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范畴

计算机硬件技术主要面向计算机软方向专业开设,因此是一门综合性的硬件技术课程,其范畴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电路元器件、计算机数制、常用逻辑部件、硬件结构及原理、指令与汇编语言、接口与外部系统、单片机系统[2]。

其中,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以计算机组成为例,如下图所示:

图1 计算机硬件组成

图中涵盖了计算机五大硬件模块: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箭头表明了各种信息流向。图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各个硬件模块的功能,从而根据箭头分析各种信息在硬件设备中如何传递。

4 硬件技术的核心

硬件技术的核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组成原理

计算机硬件组成原理为掌握硬件技术的基础。

(2)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核心部件,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微处理器技术,重点是对指令和指令系统的理解。

同一厂商会在一个处理器产品的基础上不断研发下一代新的兼容产品,而新一代处理器与前一代要实现指令兼容,即新一代指令系统包含前一代处理器的全部指令,同时可能增加新指令。而不同厂商之间也可能生产指令兼容的处理器产品。如何提高处理器性能,也是各个厂商争先研究的对象,一般采取的技术包括:流水线、超标量、超线程、Cache、扩展指令集、多核心等。

(3)总线

总线就是严格定义的信号线集合,用于实现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信息传输的通道[3]。总线具备公共性、标准型和可扩展性等特征。通过总线可实现点对点连接或者多点连接。只能实现点对点连接的通道在概念上不是总线,习惯上也称为总线。

在计算机中,总线一般分三种: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

DB:传输数据内容,与内存、I/O之间双向传输;

AB:传输的存储位置,如存储器地址、端口地址等,与I/O接口或之间单向传输;

CB:传输各种控制信号,如存储器读/写、端口读/写等,与I/O接口之间单向传输。

(4)接口

接口是用于完成计算机主机系统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4-5]。接口由接口硬件(接口电路、连接器、连接电缆等)和接口软件(程序)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2 接口电路的构成

接口功能主要包括:数据传送、数据缓冲、信号变换、中断、差错控制、高层通信协议、即插即用、电源管理、动态配置等。接口构成都是通过数据变换机制来完成。对接口的操作是程序对接口的访问(读/写)的方式,不同接口电路支持不同的操作方式,常用方(下转第324页)(上接第128页)式包括查询、中断和DMA控制方式。

5 计算机硬件技术总结

熟悉计算机硬件技术,目的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仅要熟悉各个硬件模块的功能,还需了解相关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新标准,利用硬件性能测试方法,能解决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桂秋,宋维堂.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8.

[2]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57-61.

[3]周洪利,朱卫东,陈连坤.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59-16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创造

1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被应用在军事方面的时候,极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个创造能在若干年后广泛的被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环境中,尤其是借助了互联网作为平台之后,“地球村”已经绝非再是一种概念,凭借计算机各个终端中的相互关联,已经完全演绎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场景。互联网环境在不断的发展,无线数据信号传输所带来的便利带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快的信息处理器仅仅是从硬件方面对计算机技术的提升,软件方面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推广也是日新月异。

2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造

回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其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特点,在所谓“冷战”时期又有计算机被大量的应用在了军事方面,由于涉及到了海量的数据运算,因此对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革新极为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硬件技术一直是各大硬件厂商技术攻关的重点。而当互联网平台搭建起来之后,计算机又被快速的融入到了国计民生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不同的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来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根基,因此一大批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甚至是个人又引领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潮流。总而言之,在软硬件两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技术借助信息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两方面里程碑式的创造,让世人的生活完全迈入了计算机信息化时代。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之后,进而衍生出了互联网+时代的生活。

3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选择

针对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分析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已经逐步的趋于理性化,虽然在宏观上来说仍然本着软硬件两个方向分别开展技术革新与创总工作,但是相互之间的融合甚至是依附关系也逐步的日渐明显。归纳起来说,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本着四个原则:

3.1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不再盲目的追求“速度”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的确需要硬件技术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为支撑。但是相对于以往盲目的追求利用硬件技术的革新来提升其运行与计算速度而言。目前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的选择已经不再盲目强调这一点了。一是,计目前计算机硬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上,无论是处理器还是内存,精巧的体积与超高的性能在一般的民用层面上已经完全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除了极为专业的运算之外,硬件技术已经没有再进行大规模提升的空间;二是,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运行速度的破坏性实验数据来看,当其运算速度长期保持临界值状态的时候,会导致其大大的缩短使用寿命,频繁的更换计算机硬件的话,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好事;三是,目前计算机硬件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已经相对稳定,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技术革新,势必会让其成本激增,这样反倒不利于现有硬件的普及与推广。

3.2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不再盲目的追求“简单”

当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还处于3.1时代的时候。诸多计算机业内人士就大胆预言说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到了“一键式”时代了。的确,视窗操作系统完全颠覆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个体式”发展格局,把软件技术完全囊括在视窗操作系统的“配套式”发展模式下。不过,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日臻完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较为明显的显现出来,因为视窗系统的漏洞导致的大规模病毒扩散、数据泄漏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目前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已经也不再盲目的追求这一点了。一是,视窗操作系统的简便操作给系统的稳定带来很多的隐患。黑客大规模的利用视窗操作系统的漏洞来窃取相关核心数据已经并非个案,而视窗操作系统对对应措施仅仅是在事后做出技术修补,这对于大多数专业化运行体系而言绝对是一种巨大的阻力;二是,视窗操作系统商业化概念炒作的盛行导致了更新速度的提升,但是在这种系统更新的背后其核心技术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突破,反倒是客户需要因此支付高额的费用,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上考虑,过度依赖视窗操作系统并非明智之举。

3.3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之间存在交叉与融合

黑客问题一直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绕不过去的矛盾点。在软硬件技术各自为战的时期,虽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效果并没有太明显,但是将软硬件技术融合在一起之后,采用硬件防火墙与软件防病毒系统兼容的形式,可以极大的提升计算机运行终端的稳定性,这就让软硬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抓住了融合与交叉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城域网”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优势。

3.4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都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

互联网无线环境的推广与应用,给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软件需要配合在无线环境下确保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处理稳定,硬件需要在无线环境下确保数据终端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精准。因此,目前全球各大计算机软硬件供应商都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目标围绕着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作为一个全新的“风向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从技术的角度上满足计算机的实际运行与应用,一方面可以从营销的层面上满足软硬件设备的市场需求,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在无线环境下,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都区域模块式发展的新方向,广泛的参与其中之后,对于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完全能够把握先机。

4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创造也会越来越重视实用性和技巧性,这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规律,更是时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康文德.计算机技术在面向市场需求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1).

[2]段彩霞.论述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滞碍;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07

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各种的便利和影响,深深的转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方法。随着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发严重的今天,改进计算机的相关项目课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相关计算机硬件的研究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计算机硬件作为计算机的重中之重,是计算机系统可以如常工作运行的基本,它相对于计算机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然而,在日常使用中,因为多人的不注意维护计算机或者时常进行错误的指令操作,从而引发了计算机的各种各样的滞碍问题,让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运行。而计算机硬件的各种滞碍问题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于计算机硬件的障碍问题的分析和根据分析成果进行改造和出台解决方案则显得十分重要。

1 计算机硬件的概念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的核心,在计算机的如常工作运用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内的机械和光电元件等许多器件组成的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在计算机运作的过程中按照计算机内设的系统结构要求各自运行从而确保计算机软件运行无阻。所以硬件的作用大多数为输入和储存各类的数据和程序,再利用各种程序对数据进行分类运用,为计算机软件的运用提供物理基础。

计算机硬件有主机和外设组成。主机则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其中的中央处理器则有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控制中心,按照人们对计算机发出的指令,进行逻辑运算和处理存储数据等动作。而内存储器则由只读存储器、随机读写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组成。顾名思义,存储器的作用则是用于存储和调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和程序。主机是计算机日常工作所必需的,是计算机运行的重中之重。外设则由外存储器(软硬盘、光盘、U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打印机、显示器等)和其他(网卡、声卡、显卡等)组成。其功能各有不同,也并不是计算机所必需的器件,是根据人们自身的需要而安装和设置的。所以计算机硬件的运用和维护对于计算机而言是十分重要而无法忽视的。

2 计算机硬件普遍滞碍分析

计算机的硬件是整个计算机如常运用的核心部分,对整个计算机的系统运作有着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因此,针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滞碍的分析和进而排除障碍对保持计算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基本了解维护整修计算机的各种技巧。

2.1 计算机系统死机重启。计算机系统的死机重启的状况是计算机用户里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滞碍,很多计算机使用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数原因是因为软件的不兼用。然而,出现这种滞碍的主要因由是计算机硬件出现障碍,例如计算机硬件中内存和外存储存器不兼容,导致计算机运行较慢;硬件散热功能不能满足硬件的散热需求,导致计算机温度过高;主板和CPU的不兼容等情况的出现都能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死机重启,都是由于计算机硬件出现滞碍而引发的结果。

2.2 计算机蓝屏。计算机蓝屏也是计算机硬件出现滞碍的症状之一。例如:计算机硬件局部存在坏道;主板翻松;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内存条接触不好等滞碍的出现也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蓝屏。虽然软件的不兼容也会导致蓝屏的产生,但是计算机出现蓝屏的因由也是计算机硬件出现问题居多。

2.3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配合问题。计算机的工作内容是由软件和硬件的相互结合才能如常运作。因此计算机的软件对计算机硬件的作用力也是十分巨大的。软件的非正常使用或者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不兼容都会导致计算机的滞碍出现。例如软件病毒的出现和计算机硬件是否支持某些软件的正常运行等。

2.4 计算机硬件电源滞碍。随着计算机的长时间的使用,计算机硬件如果使用三年以上,将为出现电源滞碍。该滞碍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突出的症状,而计算机内部硬件则会发热快而散热慢。而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则会导致计算机各方面障碍的产生,加大计算机的死机率。所以必须要定期对计算机硬件电源进行维护保养,必要时进行替换。

2.5 器件老化引起的计算机硬件滞碍。随着计算机的长时期的使用,计算机内部的各个器件,包括电容、电阻、集成电路等将会面临老化的滞碍。所以一定要对计算机各器件进行定期的维护,进行替换,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作。

3 计算机硬件出现滞碍时的解决方案

3.1 内存滞碍解决方案。计算机的内存出现滞碍时,计算机通常会发生死机和蓝屏等状况,甚至在开机时会出现声响。在出现这些状况时,必须要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查。首先把电源切开,检查内存条的安装是否存在问题,再检查机箱内的各种电路板和芯片是否有破损。如果内存条存在问题,必须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3.2 CPU滞碍解决方案。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如果CPU的温度过高,将会烧损计算机硬件或者直接导致计算机的死机瘫痪状态。因此,在维护计算机硬件的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必须要降低和保持CPU的温度很重要。为避免计算机CPU温度过高,必须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检查和维护;擦拭散热片,避免灰尘阻碍散热片工作;保证散热小风扇的正常使用;在CPU涂一层硅脂,加快其散热速度,但要注意剂量,剂量过多将会影响CPU的正常运作,也要注意其灰尘等污染,灰尘可能会影响散热功能,甚至影响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也可以从计算机外面进行散热,例如外增散热小风扇,增添计算机底座等。

3.3 主板滞碍解决方案。主板的滞碍也是计算机硬件普遍的问题,其症状为计算机的系统无法开启或者显示器没有显示等。

(1)当主板出现滞碍时,例如驱动器出现滞碍等。计算机将会十分不稳定,该系统将会出现反复死机重启和蓝屏等。当出现这种状况时,必须要重新安装驱动器、显卡和内存等硬件。(2)若是显示器没有反应,没有图像等状况出现,则是表明主板的CMOS电池出现滞碍。这个时候,必须要使CMOS电池完全放电和调整其跳线。如果滞碍尚未解决,那就是CMOS电池的电压不足,这时就必须要运用替代法。替代法的用途十分广泛,运用的范畴也十分广,例如升级配件,预防和杀除病毒入侵和兼容软硬件等。(3)主板滞碍范围十分广泛,其中还包括硬软件的不兼容和病毒入侵BIOS系统等滞碍。而这些滞碍都会导致计算机出现蓝屏或者会使计算机显示屏没有图像。而解决这些滞碍的方法则是对BIOS进行刷新行为,并且注意在刷新过程不能因外界物理的强制终止,不然主板会直接受到伤害,甚至会报废。

4 结束语

现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计算机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计算机对人们和世界的影响已经是不可磨灭的了。因而,为了计算机能够更好的为人类所利用,能够发挥其该有的影响,定期维护修理计算机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步骤。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修理才能增加计算机的寿命,而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定期的维护修理则是护理计算机健康的重点之一。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管理均为计算机日常运用的基础,对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作和工作的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所以,长期加强维护计算机硬件的各种技巧则是每计算机使用者都必须要清楚了解的计算机常识。

参考文献:

[1]方黎,陶建儿.浅谈计算机硬件维修以及故障检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4).

[2]张健.计算机硬件维修与故障检测分析[J].福建电脑,2011(08).

[3]林征宇.计算机硬件维护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刊,201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维护方法

信息时代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已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其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以及休闲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计算机更是走进了千万家庭中,在我国实现了大规模的普及。而随着计算机的全面普及,其日常保养和维护越发重要,但是由于多数用户缺乏专业的养护知识,导致硬件设备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由于计算机硬件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而问题也相对复杂,因此,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正确的维护和保养,是计算机用户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1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主要原则

1.1以预防为主

人们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的理解,通常是维修硬件,但是实际上,维护与维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维护是预防与维修的充分结合,并且更加重视预防。因此,用户要在平时的计算机使用中,养成良好以及正确的习惯,进而正确使用计算机,延长其使用年限,保证计算机性能稳定,满足用户的工作以及学习需求。计算机如同人体,当硬件出现问题后,不能着急而胡乱处理,如果在平时不注重硬件保养,在出现问题后又随意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因此,用户一定要注重平时的预防工作。首先,一些用户认为开机比较简单,但简单的开关机中却蕴含了大学问。正确的开机做法是:在打开电源后,过一段时间再启动计算机,因为我国家庭用电电压为220V,但是计算机电压为110V,如果在接通电源后立即启动计算机,由于电压瞬间增大,会对其硬件性能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在关闭计算机的过程中,用户也要注意使用计算机系统关机,不可以为了省事,在非特殊情况下按动主机按钮,进而确保其使用寿命和运行良好。最后,在关闭计算机后,需要拔下电源插头,这样不仅省电,同时也消除了火灾隐患。

1.2具备计算机维护常识

首先,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相关硬件会发出一定热量,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机箱会快速升温,而如果温度较高,不仅会影响计算的运行速度,同时也可能为硬件带来伤害,因此,为了保证有效散热,用户需要将计算机安放于通风和阴凉的地方;其次,在下雨打雷等恶劣天气下,用户尽量不要使用计算机,防止计算机遭遇雷击,进而为硬件带来伤害;最后,用户不要频繁关闭和启动计算机,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要通过正常的关机程序将其关掉,同时,为了保证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要选择正版软件,盗版软件也会为计算机硬件带来一定的伤害。

1.3保证卫生环境良好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最佳工作温度为20~30℃,计算机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为计算机硬件带来影响,轻则导致硬件老化,缩短其使用年限,重则会导致硬件损坏,致使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因此,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将其放置于空气流动好以及通风效果好的地方,调节计算机温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其配置专用空调。同时,用户需要注意,不能将计算机放置于阳光直射下,由于温度较高,会导致计算机运行温度不断升高,而阳光直射也会为屏幕带来一定的损害。计算机运行环境的湿度要合理,如果环境十分潮湿,可能会导致电路板元件引线和触点腐蚀生锈,出现短路以及断路的情况;如果环境十分干燥,其产生的静电会导致计算机出现开机错误,造成硬件损坏。因此,在冬季或者秋季,天气寒冷干燥,用户一定要注意控制环境湿度,根据气候调解环境。在阴雨季节,要保证计算机每周工作两个小时,避免由于环境潮湿而导致元件受潮。用户在检测故障的过程中,要使用毛刷细致清理计算机机箱,排除由于粉尘而引发的故障。

2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主要方法

2.1合理分配计算机资源

用户在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为计算机分配动态内存和资源,为了保证其工作正常,分配的动态内存都是唯一地址。对于即时性设备,系统分配的资源都能够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对于非即时性设备,系统分配的资源不能完全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因此,需要用户进行手动分配,保证计算机正常使用。具体分配步骤如下:右键点击“我的计算机”选择“系统属性”选择“硬件”选择“设备管理器”选择“属性”选择“资源”选择“设置基于”选择“更改设置”选择“确定”。在完成上述步骤后,计算机配置就已生效。

2.2应用系统还原功能

如果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后,用户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置,系统还原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系统还原功能保存系统最好的状态,如果用户在使用中系统出现了问题,可以使用系统还原功能,将计算机恢复到最好的状态。系统还原功能十分实用,如果计算机硬件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利用系统还原功能将其恢复到最好的状态,并且不会丢失以前的数据,在系统还原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会得到较大提升。

2.3科学保护主机

显示器和主机是计算机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而主机对于计算机,如同大脑对于人体,主机中的CPU相当于大脑,声卡相当于听觉系统,显卡相当于视觉系统,主板相当于神经系统,每个硬件都有属于自己的功能和职能,因此,对每个硬件的维护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不能频繁开关机,通常情况下,每次开关机都需要间隔六十秒以上,在进行关机操作时,要注重关机顺序,在软件全部关闭后,进行关闭操作,防止出现软件损坏以及数据丢失的情况;其次,如果用户并非专业人士,不能随意打开主机箱,尤其要注意不能在开机状态下触碰电路板,防止出现电路烧坏以及人体触电的情况;最后,计算机如果处于开机状态下,不能随意搬动机箱,更不能将主机与液体容器放在一起。

2.4正确维护硬盘

硬盘是储存数据的重要硬件,因此,用户要重视正确维护硬盘。首先,用户不能频繁进行开关机操作,频繁操作会导致硬盘处于频繁启动的状态下,增加了其出现故障的概率;其次,硬盘要尽量远离磁场,否则可能导致其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再次,硬盘处于工作状态下,其指示灯会不断闪烁,这证明其正在储存数据,在这个时候,用户不能进行关机操作,如果此时突然关机,可能会为硬盘带来伤害,因此,需要等到指示灯不再闪烁时关机,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电脑死机,用户可以利用热启动键,重新启动计算机;最后,为了防止由于病毒感染而为硬盘带来破坏,用户需要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且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病毒查杀,当前,主要使用的软件包括瑞星、360以及卡巴斯基等,用户还要定期检查硬盘,确保硬盘数据的安全。

2.5正确维护显示器

人们利用显示器开展工作和学习,因此,为了确保显示器的正常使用,用户需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显示器需要远离电话卡、银行卡、手机以及电视机等磁性物品;其次,如果用户长期不使用显示器,需要用防尘罩对其进行保护,防止灰尘落到其电子元件以及内部电路上,出现短路的情况;再次,显示器不宜过亮,如果过量会导致荧光粉和显像管老化,缩短其使用年限;最后,分辨率不能超出额定范围,设置保护程序可以有效防止其出现老化的情况。

2.6正确维护键盘与鼠标

键盘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部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力适中,如果用力过大会为其带来伤害,降低键盘弹性,键盘要保证整洁干净,液体不能落到键盘上,在不使用键盘时,需要使用保护罩对其进行保护,并且定期清理键盘。当前,鼠标基本为光电式,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灰尘进入鼠标中,保证鼠标垫的平整和清洁。

3结语

新时期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键工具,因此,用户需要注重维护和保养其硬件,延长计算机硬件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文平.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问题探讨[J].煤炭技术,2012,31(1):251-253.

[2]王华瑜.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问题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2):224-225.

[3]申冬.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问题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13):293,295.

[4]赵金伟.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维护方法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5):307,309.

[5]朱颖杰.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问题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182.

[6]李继然.试论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原则及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0):246-247.

[7]齐志才.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问题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0):249-250.

[8]王远.探究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和方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1):243,245.

[9]李克锋,高飞.计算机硬件全面维护的原则与方法探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8):120-12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25-03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consensus of the comput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hardware courses is put forward by combining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hardware courses,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hardware courses.

Key word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omputer Hardware Course; Teaching Mode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不同的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有很大的差异,因而许多高校教师面临一些困惑。如,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面临取舍问题、教学内容选择问题、学时数问题、教学与实践的学时分配问题等。2006年周以真[1]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给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指明了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随后计算思维在国内外计算机界引起广泛关注,计算思维迅速成为了计算机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2-5]。2011年四川师范大学的牟琴和谭良[6]对计算思维的研究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并进一步提出展望。总体看来,教育工作者们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差别较大,但普遍认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业已形成的共识[7]。然而如何将这种共识变成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仍然需要继续探讨和坚持不懈的实践。

面对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空间”,战德臣、聂兰顺[8]从宏观上提出了“计算之树”描述计算技术和计算系统,并给出了一个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朱亚宗[9]提出了计算思维的基本原理,包括三点:一是可计算性原理,二是形理算一体原理,三是机算设计原理。我们认为这至少从计算机的产生过程方面对计算思维的基本原理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本文试图结合文献[9]的计算思维的基本原理,根据计算机硬件课程的特点,提出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

2 计算思维的基本原理

2.1 可计算性原理的核心是递归

计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过,人们一直较为直观认为:计算就是按照预定的规则,将一些原始数据变换成另一些需要的数据的处理过程。那么,按照确定的规则,将给定类型问题中的任何具体问题在有限步内完成求解,便称为这类问题是可计算的。但进入20世纪,人们发现很多问题找不到算法,例如:半群的字的问题,希尔伯特第10问题等。这时人们反思,尽管通过构造出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对计算的理解依然不明确。

美国数学家Kurt Godel于1934年提出了一般递归函数的概念,并给出了重要论断:凡算法可计算的函数都是一般递归函数,反之亦然。1936年,著名的“丘奇论点”指出算法可计算函数等同于一般递归函数或λ可定义函数。就这样,经历数学教们的努力,可计算函数有了严格数学定义,但对具体的某一步运算,选用什么初始函数和基本运算仍有不确定性。为此,Turing在“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一文中,全面分析了人的计算过程,把计算归结为最简单、最基本、最确定的操作动作,并使任何机械的程序都可以归约为这些操作动作。这种方法以一种“自动机”为基础,算法可计算函数即是这种自动机能计算的函数。后来人们将这种“自动机”称为“图灵机”。

因此,“递归”的思维是可计算性原理的核心。采用一个或多个前导元素运算后续元素,从而实现求解一系列元素。周以真教授也指出递归是计算机技术的典型特征,递归使无限的功能在有限步骤内可以描述或运行。

2.2 物理机制与计算方法对应是形理算一体关键

数学能够充分地表达各种物理规律,对物理规律有明确表达,但是同一物理规律可能有多种数学表达方法,如我们在笛卡尔坐标和极坐标下描述椭圆,就可以形成不同的表达式,这样在计算上就不等效。因此,要使数学物理的离散计算步骤完全可以上溯到形象思维层次的物理模型,计算思维必须与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融合为一体。

2.3 机算设计原理的根本是“0-1”和“程序”思维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模型应该是计算思维的根基。众所周知,计算机的根本特征是程序存储和程序的自动执行。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的基本机构为:计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5个构成部分,并确定了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自动执行指令,这样就充分利用了逻辑学家和电子工程师的智慧。因此,计算机的基础原理离不开“0-1”思维和“程序”思维。计算机的硬件电路由晶体管等元器件实现,再进一步组合形成逻辑门电路,然后再构造复杂的电路,从而实现计算机的复杂功能。正是硬件能够存储和执行逻辑值,0和1就是逻辑值的符号,通过0和1,把所有的操作或处理都符号化为0-1序列。这就是“0-1”思维。计算机的各种复杂的操作都是由基本操作构成的,实现系统仅仅需要若干基本操作进行组合,形成基本动作的次序,也就是程序,即是“程序”思维。

3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硬件课程主要由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6门课程。这些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部分,多数院校都对这些课程比较重视,但大多数学生都反映对硬件知识掌握不牢,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几乎不能理解简单硬件系统的原理,更谈不上硬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等问题。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与教学模式有很重要的关系。

3.1 课堂教学内容无新意,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计算机硬件课程仅仅按照教材的组织授课,整个知识的过程是填鸭式,一灌到底,最终只能是知识堆积,给学生感到内容繁杂,难以理解,学生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3.2 强调理论知识,不重视实践训练,难提升思维方式

很多院校对课时量压缩,教学内容大大减少,教师在课堂上只讲解基本原理,使学生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较弱。另外,实验课内容以验证型居多,致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不清楚,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建立连续的、渐进的设计思想和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4 新型教学模式构建

结合目前计算机硬件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具体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计算思维能力融入到个人解决问题的备选思考方式库中。经过四年的熏陶,会主动甚至无意中运用计算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进行如下改革。

4.1 优化教学内容组织

以计算思维为指导,保持原有的教学内容,挖掘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重新组织和优化教学内容,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找出知识脉络。这里给出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模块化,一些具有计算思维特征的教学内容可设为知识模块。如,“0-1”模块、“存储程序”模块、并行模块、递归模块等。数字逻辑的逻辑部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数据表示方法等内容设为“0-1”模块,数字逻辑的存储电路部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多层次存期器系统、指令系统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存储器部分可视为“存储程序”模块等。同时,内容组织可以与社会环境中场景类比,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计算思维,丰富其联想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复合型思维。

系统化,以项目驱动的方式组织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计算技术与计算系统的宏观认识和理解。由项目的问题为导向,逐步探寻知识结论的思维轨迹和模式,改变陈旧的教学内容呈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为重点,加强教学深度,达到训练计算思维的目的。譬如:在讲授数字逻辑课程中,以设计一个复杂数字系统为例,为完成给定的系统,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总体功能分析设计和各个部件的设计,然后分析数制与码制、逻辑门、逻辑电路设计及优化等相关主题,最后再总结归纳设计思想。

4.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更重要的是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即是教学方法上改革。下面是我们已经过在实践应用的两种教学方法。

4.2.1 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当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已经相当丰富,大学生有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并理解一部分知识。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是当前较好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也应当合理地借鉴,将其融入自主探究式学习中。首先让学生提前在网络上学习一些课前的基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再重复学生可以方便获取、自学的东西,多留出时间让师生交流。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完成部分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师生交流,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形成计算思维能力。

4.2.2 促进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当今的教育理念都倡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给学生动脑和动手机会,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此,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如下改革:

⑴实验进课堂。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共性是实践性强,如果单纯地以理论课的形式授课,学生会感到抽象,无法完全理解。如果能将验证性实验在课堂上演示(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存储器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定时器、数码管显示实验等),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⑵实验平台自行设计。目前,多数院校采用购置的实验仪安排实验内容,且安排相对固定,学生只需要插入少数连线,就可以将实验做完。这样,教师无法灵活安排实验内容,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谈不上系统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为此,购买一些最小系统开发板,自制实验平台具有较多好处。一是,可以选择最适合本校学生的软硬件资源,编制难度适中的实验内容;二是,有利于锻炼教师能力,改善教师专业素质,自制实验平台以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共同提高;三是,成本低,功能全;四是,方便维护,改变实验仪维护周期长的问题。

4.3 改进综合评价体系

考核是评估教学目标完成程度的一种手段。通常,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评价体系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是学生课堂出缺勤情况,占30%,而期末成绩则以测试记忆性的知识考核为主,占70%。但是,在计算机硬件课程中,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可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原因在于计算机硬件课程带有一定的综合设计和实践能力,试卷成绩根本无法体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提高计算思维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对计算机硬件课程采用综合的评价系统,一门课程的评价应由平时成绩(占10%)、平时实践成绩(体现运用和创新能力,占50%)和期末成绩(占40%)。这样不仅考虑到学生出勤情况和记忆知识的考核,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的平时实践创新能力,这样,实践考核成绩不仅容易判别学生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以及其运用能力,还能反映问题求解过程或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5 总结

本文根据计算机硬件课程的特点,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硬件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硬件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解决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难以落实到具体课程的难题,为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Wing J M. Computational thinking [J].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2006, 49(3): 33-35.

[2] CS2001 Interim Review [EB/OL] http:///cs2001/index.php?Title=main_page, 2008.

[3] Philips P.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 problem-solving tool for every classroom[EB/OL] http:///Resources/sub/ResourceFiles/ComputationalThinking.pdf, 2008.

[4] Bundy A.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s pervasive[J].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Computing, Noted Reviews, 2007, 1(2): 67-69.

[5] 董荣胜, 古天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J].计算机科学,2009, 36(1): 1-4, 42.

[6] 牟琴, 谭良. 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 38(3): 10-15, 50.

[7] 陆汉权, 何钦铭, 徐镜春. 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9): 5-58.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第6篇

自上世纪末9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科技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之同步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也在不断顺应着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着高速的改朝换代,从而达到匹配其需求的目的。时至今日,随着人机互动系统的不断完善与普及,各种新颖的输入/输出硬件不断的刷新市场,这都给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使计算机硬件教学顺应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是摆在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1.当前计算硬件组装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相对于软件教学来说,教学知识概念比较繁复,而且一些硬件与具有着高集成化的特点,这就是说计算机硬件在教学内容本身上就存在着学习的硬伤,再加上教学时许多问题比较抽象,如果不亲自动手操作很难让学生产生认同感,这就导致了当前学生们普遍的“喜软(件)怕硬(件)”的情绪。同时,由于许多软件教学课程实践中并没有和硬件产生必要的联系,这就容易让一些计算机专业学生产生轻视硬件组装课程学习的心理。

2.计算机硬件科技发展的背景

从学生的就业形式上来考虑,学生们所学习的计算机硬件组装知识,必须是计算机产品最前沿的产品,所以制定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实践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要时刻关注计算机市场动态,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相应配件的换代情况。但这对于计算机学校的财力要求比较高,要尽量协调资源,尽量避免用废弃教学机或是淘汰落后品来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实践的情况发生。wWW.133229.CoM同时,从2010年对我国计算机维修市场的调查统计中显示,只有5%的硬件维修任务是出在硬件实质损伤维修/维护上,也就是说有95%的的硬件故障任务用简单的更新/更换硬件方法得到解决,粗糙而浪费资源,这客观反映出当前我国计算机硬件市场急需硬件专业技术人才,这也为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工作提供了动力。

3.以计算机科技发展为基进行硬件组装教学的原则

3.1 将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

首先由于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如:电子电路基础、各电子元配件(包括电阻、电容等)工作原理、相关硬件的匹配原理等都是具有着极强知识性和极强实践性的知识内容,需要通过多课时、多层次的实训教学才能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的。因为将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是以计算机科技发展为基进行硬件组装教学的首要原则。

3.2 以学生就业需求为教学目的

随着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形式的日趋严峻,以就业为主导向的职业人才培养教育形式已经成为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思路。同样的,计算机硬件行业也迫切需要适合计算机科技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聚合性、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效果,在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设计初期,就要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教学根本原则进行设计。

4.针对计算机科技发展的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训改革措施归纳

4.1 灵活应用调研/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欲望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前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组装课程时,绝大多数是被动式学习,只能通过机械的反复操作,反复记忆达到一种,“心里没记住,但手却记住了”的操作熟练状态。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对计算机硬件组装学习的厌恶或抵触情绪。所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尽量的多利用多媒体手段,(当然如果能找到硬件实物则更为理想)模拟制作相应的硬件实体课件,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的作到知识点与实物结合。同时,要尽量用多媒体课件代替相对枯燥的板书教学,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量多的获得信息量,如果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工作量比较大,可以进行全体教师的调配,大家分章节制作课件,然后串换使用,这样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演示操作可以使枯燥的硬件装机内容尽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要尽量多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相关的硬件信息调研或市场调研任务,这样学

转贴于

生在进行实际调研过程中客观了解到所接触到硬件的价值所在,有助于学生对硬件的理解和记忆。

4.2 尽最大努力多安排实训课时

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最忌讳的教学效果,就是培养出的学生“眼高手低”,所有的操作知识步骤都能靠着反复死背而记牢,但当进行实际操作或是出现一些灵活问题时就变得不着头绪。因此,要尽学校最大的努力多安排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实训课程,这样在学生巩固所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就业工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给学生多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专业公司协商,承接一些计算机硬件维修任务。初期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任务,后期达到独立完成维修任务的目的。这样通过具体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心的思考所学过的知识技能,并将其用在实处;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代入到实际存在的故障中,将实训课程的内容和社会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成长。并可以和市场上一些专业公司合作,推荐一些在实践操作中比较优秀的学生,去该公司进行实习,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与以后走入社会生存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提前作出规划。

4.4 考核体系的完善

在传统的计算机硬件组装考核体系中,学生的成绩基本都是由实践操作报告来进行分数评定的,这样得出的分数与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出入,因为考核所进行的操作部分题目大多是验证型题目,学生比较容易通过完成,这样所得出的分数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计算机硬件组装能力。因此为了针对计算机科技的发展需求,对于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的考核体系也应当系统化,比如制定相应的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考核标准,或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国家统一的认证考试,比如: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即通常说的citt)、信息产业部推出的硬件工程师认证考试等等。

5.虚拟实训室的建立,符合计算机科技发展需求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第7篇

 

一、抛锚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环境中去体验。建构主义中的抛锚式教学法,主张课程要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个真实事件或问题被比作“抛锚”。

 

抛锚式教学法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组成。

 

二、抛锚式教学法在计算机硬件系统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笔者通过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总结和反思六部分按照前文中提到的抛锚式教学法来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这部分课程。

 

(一)前期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系统、输入输出设备,主机内部重要的部件主板、CPU、内存以及各种接口等为本节课的重点。

 

2.学习者分析

 

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各部分零件的实物及对应的功能不太清楚,所以将本次课设计成动手实践课,由学生自己打开机箱,通过自学课本、上网查阅资料以及相互讨论的方法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主机内部主要认识主板及主板上安装的若干芯片接口卡槽、CPU、内存、各类存储器以及各种总线与接口等,掌握各部分主要功能,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培养学生通过浏览资源网站,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概括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查阅课本、网上搜索资料的过程,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研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计算思维和研究探索精神。

 

(三)教学策略

 

学习方法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运用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中的抛锚式教学法:教学资源包括计算机主机若干、网络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参考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中的抛锚式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抛锚式教学法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来实施。

 

1.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利用台式机的主机,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实践探究的情境;学生活动:观察主机内主要硬件设备,思考各部分功能;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境中发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确定问题

 

教师活动:分配主机,布置本节课任务:通过自学查阅课本或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熟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各部分构成及其作用;就近3人结组,小组内竞赛,分别轮流对照主机指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并说出各部件的作用,看谁用时最短;学生活动: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始拆卸主机,认真观察内部组成,积极思考主机内部重要部件、CPU、内存条等重要组件的实物识别等问题:设计意图: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

 

3.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维持基本的课堂秩序:学生活动:首先通过自学课本知识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的学习。然后通过在网上查阅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协助学习

 

教师活动:维持基本的课堂秩序,对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学生活动:对个人仍然存在的疑问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找老师答疑;开始小组内竞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互评和自评;学生活动:按照学习过程中同学表现进行互评和自评;设计意图:通过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五)教学评价

 

即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六)总结和反思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相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能对本课知识已经熟悉,可以适当分配给他们其他任务,例如做老师的助教帮助其他同学;学生上网可能浏览与课程无关的一些信息,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互联网搜索资源;在课程的最后加入问题总结和知识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教育改革

1计算机类学科的专业特点

1.1知识更新速度快

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猛,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其范围有科学计算、文字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工业把控等多个方面。计算机的种类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主要划分为单片机、个人计算机、工业控制机和大型计算机等。计算机技术的大量使用和迅速发展,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适当的传递新型的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当然还是要以不增加课时数量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这样才可以保证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新的知识内容。

1.2知识体系关联紧

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划分为软件课程和硬件课程。不但软件、硬件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软件和硬件之间关系也十分密切。在现在多种多样的课程中,很多课程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现在很多教材为了保证内容的完整性,把和专业有关但是联系不紧密的内容融合在教材中,使得很多课程内容出现重复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得学时过于紧张,这样不但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对教学效果的融合性造成了阻碍。

1.3动手能力要求高

计算机使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不论是在进行软件学习,还是在进行硬件学习,都需要利用实践来认识和理解学习的关键内容。如果只是重视教学理论,而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这样就会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学生不会操作,就不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所以在课程内容安排的过程中要表现其实践性。如果理论知识较多,并且没有其实际价值,就让使用技术方面的课时白白浪费,从而阻碍教学水平的提升。

2高职硬件教学改革的措施

2.1调整课程体系

教学效果模型R=f(T,S,B)中的三个要素分别是T(Teacher)也就是老师,S(Student)也就是学生以及B(Bridge)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中介。在这里中介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模式,像是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教学组织形式等。其中的教学质量R(Result)需要教学活动中的老师、学生和中介的相互配合,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质量。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计算机学科课程系统中介模型,也就是B=f(H,S,A),这里面的硬件课程H(Hardware)、软件课程S(Software)和动手能力A(Application)三个元素之间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学生在学习软件课程的时候需要硬件知识的配合,在学习硬件知识的时候还要掌握软件是怎样对硬件造成影响的,只有学生熟练的把握这些课程知识之后,才能够熟练的使用软件和硬件知识,从而研究和设计出更多的具有创造力的产品。现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硬件课程、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2有机融合课程

转变课程系统的直接方式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节。并且把技术比较落后的或是使用数量比较少的内容从课程体系中去掉或是缩减,把一些联系紧密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把一些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时准确的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的顺畅,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并且还可以用更多的空间来填补新的科学技术到课程系统中去。

2.3加强动手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所必备的因素之一。针对软件课程和硬件课程中的实践操作能力来说,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在学习软件课程的时候,因为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因此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但是在进行硬件学习的时候,需要给实践操作相对应的环境和设备支撑,如果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只是学习一些乏味的理论知识,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操作训练,就会让学生对硬件课程丧失兴趣和热情。因此在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强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而且还要安排相对应的实验设备和相对应的场地。有的学校把实践的部分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课程。

3高职教学改革的实践

3.1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

针对上面的改革方式,我们在实践训练的时候,第一步要对教材进行改革。通过研究计算机的学科特征,并且以《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路技术基础》几门课程的内容为基础,编写出适合改革潮流的教材。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把一些所占空间较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计算机专业运用比较贫乏的内容进行抽象的讲解,只是对其中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再者就要把有些内容进行融合,例如把电源的内容融入到二极管的使用中,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有的内容介绍的是新型的科学技术,像是数字电路中很多都是以大规模的电路为主要案例进行分析。

3.2现代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措施

(1)构建讨论区。在网络课件中构建“在线论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论坛中表述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或是利用论坛来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索一些问题。并且老师也可以通过论坛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思想变化。(2)构建聊天室。“聊天室”是为了实时的处理问题或是进行问题的讨论,在“聊天室”中同学可以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老师还可以使用聊天室进行问题的处理。站在使用的层面上来看,有的公式不容易进行详细的表述,这也是网络课件在以后急需要进行完善的地方。(3)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展现课程内容的主要方式。在电路中有很多内容和语言是传统媒体不能展现的。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具有难度性的知识内容,可以利用flas把抽象的概念更加的具体化。

4结语

高职教学改革的工作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变化,还需要不断的吸取和总结经验,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合理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晓丹,王晓楠等.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z2):307~311.

[2]黄勤,唐丹,李楠等.融计算思维于"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