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第1篇

1、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计算机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中发展、应用的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2、建筑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3、软件工程专业: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岗位群;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实施

构建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其目的在于以课程群为中心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创造鲜明的教学特色和课程优势。构建及制定一个符合办学特点、岗位群需求的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是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制定正确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岗位群的技能要求。

1、我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计算机公共课先采用“1+1”分层教学模式。基础教学层,大一上学期统一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完成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是为专业教学服务,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教学层,大一下学期开设《vB程序设计》课程,通过建立程序设计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同时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作好充分准备。由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对计算机技能的不同需求,无法体现针对职业需求的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只有认真学习和积极思考现代教育理念,借鉴其他高校已有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社会需求及岗位群技能要求,才能合理构建更为合理的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

2、构建面向岗位群技能要求的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

“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建设的重点是进行整体规划,以课程基本概念为点,课程内容为线,课程组为面来构建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课程群的建设过程包含明确教学目标、构建课程群体系、优化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建设教师团队、创建教学网络平台、教材建设等方面。

2.1 明确教学目标

要构建面向岗位群的计算机公共课课群,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多样性的特点,在培养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基础上,针对不同岗位群的要求重点培养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需求,将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两层:

基础层,针对全校学生,以能够使用计算机实现简单应用为目的,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组成;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基本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

岗位层,针对各个专业学生,依照岗位群需求分别开设相应公选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除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还依照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本学科的相关工作,该部分教学内容以公选课方式供学生选择。

2.2 构建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

在构建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时,通过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现基础层教学目标;通过开设多种计算机类的公选课程实现岗位层教学目标,其中课程群结构如图1所示:

在课程群的构建上,考虑了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从事管理类的学生可选修《office高级技术及应用》课程,通过学习office办公软件中的实用技术,实现日常办公自动化。从事经济类的学生可选修《数据库技术及应用》,为经后财务系统软件应用和开发的打下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适用于艺术类及新闻类学生;《网站设计与建设》主要培养电子商务类学生学习如何在互联网上构建电子商务(政务)平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目标,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类公选课进行学习。

2.3 课程群教学内容整合

2.3.1 课程群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构建过程中须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a完成这—项内容准备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课程组织上,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群内每门课程采取分层次、依据不同的主线来建设,对基础培养目标型的课程要重基础操作技能,岗位培养目标型课程重岗位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

第二步,在第一步充分做好的前提下,以课程基本概念为点,课程内容为线,课程组织为面对课程群教学内容整体规划,优化整合。

2.3.2 课程群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群内课程均设有实验环节,但目前的主要有以下问题:实验内容和安排单一;综合性实验不多;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

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的实践教学建设必须从整体出发,构建适合我校校情的“计算机公共课实践体系”。在“计算机公共课实践体系”中将实验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课堂必作部分和课外选作部分。同时每部分的实验又根据要求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课程实验、专题实验、自主实验。其中课程实验完成点对点的课程教学内容;专题实验综合部分教学内容,针对某一岗位需求的具体应用进行专门练习;自主实验要求灵活应用课内外相关知识,解决部分相关行业问题。

3、配套教学资源建设

3.1 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的实习资源共享,急需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同时,网络教学平台需要包含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教案、录像、实验指导及习题等。

3.2 教材建设

选用优秀的教材对于课程群的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学内容应该较直观、生动的展示在教材中,同时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另外,除选用优秀教材外,经过丰富的教学经验累积,课程群建设也可以建设适应自身教学情况的系列教材。

4、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建设预期收益与效果

(1)课程群覆盖的学生群体较大,受益面较广,计算机公共课程群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所有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学期平均120个班级开设此课,超过3000人。后续的《vB程序设计》也有相同学生群体。另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office办公软件高级技术》、《计算机常用软件》是全校公选课,每学期有超过800人选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覆盖的学生群体面较大,受益面较广。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素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12-05

中图分类号:G642

1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任务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已历经多次调整,其目的是使课程教学适应技术的发展,真正起到培养具有信息素养、能够应用计算机从事工作的人才的作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础课程基本要求”)中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自己体验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指委提出的课程目标包含3个层面的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知识;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了解计算学科的思维方式。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是我们进一步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必须掌握的。

1)大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达到什么程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操作办公软件等。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许多从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感到这门课程越来越难教。事实上,很多学校已经压缩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学时。更有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及内容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有很多重叠,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取消。

针对目前情况,我们现在能否认为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会上网、会操作计算机,是否就是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目标不是单一的操作计算机,而且对“会操作计算机”应该有衡量的标准,这个问题不能仅凭直觉就下结论,需要有数据予以支持。

2)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是否表明会应用计算机?

“基础课程基本要求”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是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能有效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什么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目前,很多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材都以综合案例作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但严格地说,很多案例实际是“样例”,即给出基本格式要求或最终样式,要求学生使用多种基本操作技能完成编辑、排版等工作,案例中用到的操作多为“模仿”操作。掌握了这种仅仅通过简单模仿就能完成操作的人,能否被称为具备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并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是需要我们分析探讨的问题。

2 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2.1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概述

2012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等8家单位共同主办了“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铁道出版社承办了大赛。大赛的主题是“信息素养与核心技能”,主旨是促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提高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大赛主要包含两项竞赛内容:基于IC3(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简称IC3)的竞赛以及基于案例的竞赛。

在大赛的命题、组织实施、竞赛成绩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主办单位的专家就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基本标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内涵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了解我国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的能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目的。

笔者将分析本届大赛的成绩统计数据,调查全国高校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分析“掌握计算机工具的使用是否可判定会应用计算机”的问题,以期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2.2对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评价

2.2.1计算机操作能力与IC3标准

基于IC3的竞赛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于IC3标准的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掌握及对计算机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办公软件基本操作技能等。竞赛方式是上机在线竞赛。

IC3标准是一个国际信息素养标准。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IC3标准将信息社会的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构造为一个能力图表,包括220个知识、技能点。本届大赛借鉴IC3标准,衡量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状况,有利于客观地评价我国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

2.2.2参赛院校和学生统计

本届大赛分为院校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的院校赛在各地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02所院校的11781名学生参加了院校赛。

经院校赛选拔,168所院校的534名学生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学生人数统计见表1。

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为主,本科院校以二、三本院校为主,全国重点院校有不足10所参加。

参加全国总决赛的534名选手既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来自新疆(4人)、(5人)等西部或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本届大赛参赛选手所在学校的地域分布比较广,选手的竞赛成绩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评价的参考。

2.2.3成绩统计分析

1)平均成绩的分析。

2012年5月26-27日,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集中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进行决赛,按照高校类别统计,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成绩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①不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经过一定的辅导和练习,其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达到平均及格的成绩。但若考虑到这534人是从全国参赛高校上万名选手中选出的、参加总决赛的代表,我们认为,全国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不能令人满意。

②按照一般认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方面应该优于本科学生,但竞赛的成绩并不支持这种观点。

③相同类别学生成绩的极差过大,成绩分布比较分散,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最低成绩只有19.24分,极差达到70.31分。这说明,大学计算机的整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

2)按省、市、自治区统计的平均成绩。

按照参赛的部分省、市、自治区统计的平均成绩如表3所示。

各省的平均成绩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相关性不明显。沿海发达地区院校的平均成绩并不一定高于西部地区院校的成绩。处于平均成绩后几名的省、市、自治区,不一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3)重点院校的成绩统计。

参加本届大赛部分重点院校的平均成绩见表4。

重点高校选手的成绩普遍好于普通二、三本院校及高职院校。其中国际关系学院选手的平均成绩达到82.9分,远远高出北京地区的平均成绩(北京地区平均成绩65.7分)。这些重点学校的选手在参加案例阶段竞赛时,表现出很好的信息素养和工作能力。

重点院校选手的成绩也很不均衡。北京某些重点院校的平均成绩不仅低于北京地区的平均成绩,甚至低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成绩。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不能采取统一方案、统一要求的方式,即使对于同类型学校,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应用是大学生的重要基本功。以这次大赛成绩为样本的统计分析,不支持“全国范围内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观点。

2.3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等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本专业工作的能力。目前,教学中以综合“案例”——样例作为应用能力的教学和考核载体,但实际上,多是按照给定的样本“描红模子”。

什么是使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能力?能否认为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就是会应用计算机完成工作?本届大赛专家组对此进行了研究、研讨,确定考量学生应用能力的案例不是简单的模仿操作,而是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包含了调研、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完整工作过程。

2.3.1竞赛案例题的设计

设计竞赛案例的原则:给定问题描述,要求参赛选手能够充分、综合地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解决方案,完成给定的工作任务。竞赛案例如下。

请根据如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背景:A公司,有员工45人。(本题省略45名员工的基本信息)

人物角色:假设你是这家公司的行政助理。

任务描述:公司要安排全体员工一起外出旅行休假。请设计旅行休假的建议方案。公司提出的基本限制约束条件如下:

(1)人均费用在4000~5000元人民币或20000~30000元台币。

(2)旅行休假时间不超过1周。

(3)公司全体员工都参加。

要求:设计旅游休假的建议方案。设计方案时,请考虑要求:

(1)本方案的目标读者是公司管理者。

(2)至少提出3个可选的旅行休假方案。

(3)应分析员工的构成和爱好需求,作为设计方案的基本考虑。

(4)每个方案至少应包含行程特点、主要景点和经费预算。

(5)标明资料来源。

(6)完成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相关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形成文本形式的最终方案。

(7)请将完成的旅行休假建议方案发送到指定邮箱。

竞赛案例的评价指标设计参照了科学工作的基本过程。评价的观测点是:

①分析问题的需求和约束;

②充分有效地搜集和筛选素材;

③按照要求形成报告;

④尽可能多地使用信息技术。

2.3.2成绩分析

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参加了竞赛案例的比赛。台湾学生包括高中生、职业学校学生以及大学生;进入这个竞赛环节的大陆学生在基于IC3标准的竞赛中,成绩最低分为86.14。也就是说,按照国际信息素养的标准,大陆选手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的程度很高。竞赛案例的成绩分析如表5所示。

大陆选手(不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成绩整体不如台湾选手。仔细分析大陆选手完成的任务,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与台湾选手有如下差距。

1)不知道如何着手完成一项工作。

大陆选手拿到竞赛案例题目时非常茫然,所提交的解决方案思路不清晰,逻辑较混乱。

2)不明白竞赛案例题目中给出的约束条件和要求的含义。

大陆选手对理解需求、遵从约束的意识及能力较差,有的学生直接把旅行社的行程单作为解决方案。有的方案安排六天行程,从三亚飞到杭州,再飞到北京,只考虑有海景、有园林、有古迹,而无视经费和时间的约束。

3)不会分析基本数据。

竞赛案例给出了公司员工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员工的爱好、年龄等多项信息。实际上,要求学生使用软件工具分析这些数据,尽可能多地顾及员工的爱好,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旅行方案。但有些方案没有数据分析,还有些方案没有使用软件工具进行统计。

4)资料来源单一。

有的解决方案所参考的旅游信息全部来自一个网站,缺乏广泛地收集和筛选资料。

5)不懂角色的含义。

题目给定选手的角色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但有多个解决方案不像是提交给公司管理者的报告,而是提交给老师的作业。

本届大赛的竞赛案例没有涉及任何专业领域,仅仅是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个信息收集、整理和呈现的工作,应该属于比较简单的案例。而这些进入最后决赛环节的学生完成竞赛案例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

由此可以认为,熟练地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掌握常用软件使用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些技术完成既定的工作。

3 结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得大学计算机课程面临着挑战和改革。教育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设计思想,结合本届大赛中所进行的探讨和实践,我们有了如下认识:

①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意见非常必要、及时。

②应该建立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衡量标准。

③尽管中学已经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该课程是非高考课程,属于被边缘化的课程,加之地区差异、学生个体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原因,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远未达到可以取消课程的程度。因此,本研究成果不支持“从全国范围,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观点。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第4篇

一、引导学生和计算机硬件对话

计算机是一种硬件组合较为复杂的电子产品。以一般的家用电子产品来说,一般学生购回其他的家用电子产品时,不需要安装组合太多的电子产品,多数产品已经组合完整,部分产品即使未组合完整也只需要按照说明书做简单地拼合就能使用。计算机的组合比较复杂,如果学生不能了解计算机的拼合方式,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使用障碍。

例如,要引导学生拼合一台台式计算机时,要先引导学生以和计算机交朋友的视角来理解计算机的硬件。要先引导学生观察,如果计算机是我们的朋友,那么我们是否熟悉计算机的外观呢?再引导学生观看,屏幕就像计算机的脸,我们天天面对的就是计算机的脸;机箱就是计算机的肚腹,它最重要的部件都是装在肚腹里的;键盘就是计算机的手,我们每天触摸计算机,就像摸着它的手一样;鼠标就是计算机的尾巴,我们可以捏着它的尾巴来向它下命令……这样形象地引导学生熟悉计算机的硬件、连接线及相关的设施,令学生了解如何简单拼装计算机。

因此,计算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和硬件对话,学生在遇到简单的计算机问题时才知道如何解决。比如学生只有熟悉了计算机的硬件之后,才知道当计算机屏幕不亮了时,可以应用插拔屏幕线来排除是不是计算机硬件出了问题。教师要应用人与硬件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计算机硬件操作。

二、引导学生和计算机软件对话

学生在应用计算机的时候,一般是应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操作。如果学生不熟悉计算机软件,那么学生就不能应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需要的操作。计算机的软件类别很多,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应用计算机软件。教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分类对话的方式操作计算机软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例如,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时,先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就像是一台智能的机器人,它的智能就体现在分类上。比如现在我们需要在计算机上获取信息,我们就需要了解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软件,一般我们可以应用计算机自带的Internet Explorer软件获取信息,也可以应用其他相似的软件获取信息;如果我们希望能在计算机上办公,我们就可以应用Office系列软件或wPS系列软件……以此类推。

一件普通的电子产品,它的功能几乎是固定的,学生只能应用它预设的几样功能。计算机的拓展功能极强,学生只要在计算机上安装一个新的软件,就能拓展出一项计算机的功能。计算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和软件对话,教学生学会筛选、安装、应用、卸载软件,当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计算机软件以后,学生就能和计算机进一步交流,强化计算机的应用功能。

三、引导学生和计算机风格对话

当学生学会简单的操作计算机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改变计算机的风格,让计算机的风格越来越贴近自己的风格。

比如引导学生学会更换计算机分辨率、墙纸、保护屏、应用菜单、文件夹显示方式等。先让学生思考,我们刚购置一台计算机的时候,计算机往往是没有太多风格的,装机人员只会为学生准备标准配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标准配置的计算机变成带有自己风格的计算机,让计算机的展现风格、操作风格越来越贴近自己的风格,应用这样的计算机,学生能够感受到应用计算机的乐趣。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第5篇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我国高职院校中普遍设有的一个专业,也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计算机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发展、应用的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然而计算机应用专业具体的专业科目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繁琐,而每一科目又必须细节化,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比较笼统,针对于此,在教学改革方面,教师应该结合该专业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使学生用心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自主学习,使书本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又要给学生创造网络项目实践工作的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构建

1.掌握有效知识

针对现在企事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学校教学目标既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可贪多求广,浅尝辄止,要把知识体系的重心放在计算机知识的基本应用上,使学生真正学习到有效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是时代的要求,就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而言,首先要有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就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其次要有运用编程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训活动,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解决编程问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进行项目化教学,比如,让学生组成项目开发小组,进行简单的应用软件开发,使学生在软件开发中深化对软件编程知识的理解,学会应用,达到融会贯通。再次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敢于创新,教师可以具体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主体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如教师不预设解决方案,先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任务的途径,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对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给予表扬,组织指导学生对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进行分析和讲评。最后,要有职业生存的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加上良好的专业能力,才能使毕业生符合软件行业的要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比如模拟企业的工作方式,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已经是有工作经验的待岗人员,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3.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知道,当今时代的竞争已经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得自教育,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过去只强调传授知识人才培养模式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高质量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高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使知识和能力得以更好的发挥。本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三年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全面发展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人。因而,我们应该从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等三方面准确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要通过深刻理解软件蓝领的职业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要创设良好的职业氛围,促使学生构建积极、适当的自我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塑造自我。同时教师把教育艺术的美和生活艺术的美,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激励学生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美,使学生从外形美到内在美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改进

1.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定都由学生自己负责,以项目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以将课程中的各知识点用融入到项目中,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写作、研讨、组织、演示讲解、团队协作、沟通等基本能力。教师则需要有指导项目完成的专业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鼓动能力等。此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较大。

2.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训教学相结合,突出技能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现实生活中的业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课堂教学的简单的验证,主要是教给学生理论,很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很难使学生了解真实的网络环境,更无法体验网络项目工作和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所以实施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教学课程,对职业学校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将理论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二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融为一体;三是全课以项目为主线题贯穿始终,以学生完成课题教学目的;四是学生以小组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作品的形式的作为考试的结果。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的实际特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三方面同时并进,落在实处,我们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有较强就业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3.项目教学法综合评价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第6篇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说明

1.1 课程定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是高职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层次的课程。主要内容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包括计算机日常操作与维护、计算机存储、文字处理技术、电子表格制作技术、演示文稿的创建、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信息安全等基本内容。它是高职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

1.2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会在计算机中管理文件及资源的操作方法;能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会创建图文混排的文档;会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了解使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并在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几个问题

2.1 教学过程中纯人机本文由收集整理对话教学占主要地位。作为计算机课程,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势,这一举措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一切均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去解决问题,例如,或全部在机房上课、或大部或全部让学生使用电脑自学等。这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时间交流。包括多媒体教室上课,课堂上教师似乎是一个“放映员”,图片、动画等一个接一个。教师的主导地位交给了电脑,自己只是一个操作者。

2.2 软件界面作为教学的主要界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大多数是教软件的操作,大多时候教师都选用了计算机程序(软件)的界面作为教学界面,而忽略了教与学是互长的。

2.3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中上机课等同实验课。在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时,基本上实验课程等同上机课,未考虑实验课自身的合理性,是否符合企业环境需求。

2.4 计算机应用基础仅教会学生使用几个典型应用软件。在高职学生学会office类软件操作后,就包括一些学生考取了osta认证后,依然对信息的处理充满了疑问。以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这样算不算是完成教学任务。

2.5 授课内容众多,实际授课时数少。对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来说,其内容包括计算机日常操作与维护、计算机存储、文字处理技术、电子表格制作技术、演示文稿的创建及互联网的基本应用等等。作为大一的新生,从九月入学开始就要经历军训和国庆假期,算下来仅有15周的课时,学完如此多的内容,这是多么的艰巨。

3 解决问题方法与手段

3.1 构建岗位情景。以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为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情境。它不同于传统的情景教学,是经过对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职业岗位调查分析而得到的。从岗位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学生就业岗位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工作体验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如身临其境,充当某一个角色,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因素,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设计模拟场景--进入模拟角色并掌握知识点--教师引导点拨--归纳小结升华。

3.2 新型教学平台搭建。前面提到的,仅依靠常规上课的时间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渠道。如果说让学生通过与软件界面的交流进行自主学习,那就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因此我们提出构建新型的教学平台

(一)网络在线教学平台。通过moodle等以社会建构教学法为其设计基础的软件搭建在线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提供了生生、师生之间会谈的空间和交流的工具,记录可长久保存。教师易于组织与提供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学习材料、资源和活动等。参加者需要通过经常性的联系来维持一定程度上的互相关心和理解,从而形成对整个群体的归属感和社会情感纽带。因为这种教学交往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有助于群体的形成和保持,因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可以实现以下作用:(1)网上辅导:在音像教材和文字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并进行实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2)网上答疑:主要通过bbs收集与解答问题。(3)网上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讨论组里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教师会不定期地提出学习中的难点或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增强教学的交互性。

(二)在线考试平台。与传统的考试方式相比,在线考试系统的好处有:(1)可以动态地管理各种考试信息,只要准备好足够大的题库,就可以按照要求自动生成各种需求的试卷;(2)考试时间灵活,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的任意时间参加考试;(3)考试地点灵活,在有网络的任意地点都可以登录后进行考试;(4)在线考试的阅卷快,系统可以在考试结束时当场给出客观题考试成绩,计算机阅卷给了考生最大的公平感;可以进行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考试信息的自动保存;学生可以登录在线考试系统的地方进行测试,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等。

(三)cai教学平台。cai就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将我们前面提到的工作情景,应用多媒体、超文本、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再现,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做成视频文件供学生学习。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第7篇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建模理论,以及相关的应用性工具共同建构的仿真性系统应用模型,并在一定的实验检验环境下,实现对已经建立的模型之综合性检验的实用技术。依照计算机设备的具体类型状况展开分析,可以将现有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划分为:模拟仿真、数字仿真,以及混合仿真三个基本的类型。伴随着当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客观发展,以及计算机设备在运算速度与运算能力方面的提升,建立在数字化技术背景下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对传统模式下的原始仿真技术模式是实现了较为完全的实质性替代,这种新式的仿真技术易于运作与修改。计算精度高且速度快,实验结果较为可靠等特征。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应用流程

第一,对问题进行描述。透过开展目标问题的描述实践,切实明确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对象、目的,以及相关的基础性要求,之后依照教学研究工作的目的和实践需求,具体确定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规模特征,以及约制条件。第二,初步建立原始化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针对某种特定的事物系统或者是数量关系对象,使用规范化的数学语言,实现对数学结构的近似化或者是概括化描述目标。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种基于模型技术的全新技术,其模型建构的准确性对仿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第三,建构仿真系统数学模型。在原有的数学模型的建制基础上,引入计算机辅助科学技术模块,对之前已经建制完成的模型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这个过程也可以简略性地描述为二次建模。第四,开展编程和调试行为。要将仿真技术系统前期建制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模型,进行具体的编程和相应的调试行为。第五,进行仿真实验。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开展之前设定的实验内容,进而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第六,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验证。通过反复开展仿真实验,对已经建制的模型进行验证以及修正,实现对仿真技术应用模型的预期建设目标。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体育学科实践领域的应用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当代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伴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深化发展,这项实践技术在理论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实现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对对象学生群体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要逐步帮助学生加强对复杂知识项目的理解能力,切实实现教学质量实践水平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在现行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目前阶段,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都是使用示范的模式来开展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但是,伴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以及教师在体育运动技战术水平掌握层面的客观差别,有时可能很难在教学训练实践中,顺利完成对体育运动技战术知识的讲授,以及训练实践目标,在一定的考量角度上,不利于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有效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逐步开展可视化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仿真技术的开发实践,可以针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仿真模拟化的运动过程技战术软件,之后指令学生在模拟化的运动环境中开展相应的教学与训练环节,有效实现学生成绩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开展运动训练指导实践中的应用。

计算机图形学本身具备着极其广阔的客观性应用范围,它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实现对某些重要的系统,或者是重要的现象的模拟与仿真实践。将系统化的数学模型转换成系统化的仿真模型,之后,再依照计算机辅助程序获取到数学模型的解,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果,并在科学的运作程序背景下,实现对已经获取到的数据对象的分析,以及验证目标,最大限度地,使用数据科学技术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实践行为,进行科学化的实践指导。

结束语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范文第8篇

一、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

(一)社会职业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具体到学校中,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有技能,而成为所有学生适应工作需求、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普及和广泛使用。有人说:“21世纪不懂得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就是‘半文盲’。”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不仅是信息社会对未来劳动者的要求,而且是对培养社会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提高所有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与社会接轨,毕业后尽早地融入到信息化社会,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服务本职工作,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揭示培养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职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起点比普通学生要低一些,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在职业学校中,很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因家里经济困难,没有计算机,他们基本就没摸过或很少摸过计算机,对于计算机学习有一种畏难心理和恐惧情绪。第二类学生虽在初级中学阶段学过计算机课程,能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很差,一上机就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摸什么。第三类学生基础较好,能够进行简单操作,但是经常进行的是游戏等娱乐活动的操作,对于计算机的专业应用则并不熟悉。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采取适合学生的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姿态一视同仁地爱护所有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给学生树立很好的榜样,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教师准确迅速地解决学生遇到的操作困难,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环节。

(二)激发和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课本教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平面设计”时,教师可先展示一些吸引学生眼球的素材,提升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经过层层提问吸引学生集中精神进入课堂学习。接着,教师应在实践环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激情,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搞“一刀切”,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不同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应通过测试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上等、中等、后进),然后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进行分层练习、分层考核和分层评价,让所有的学生在不同的发展区域内都能得到提高,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四)建构形成性的考核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方式下,很多学生通过考试前啃书本、开夜车等突击复习方式作为通过考核的捷径。因此,仅靠期末考试的一、两个小时,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说,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采取“考试随堂走”的考核方式,将原本在期末进行的一次决定性的考核变成平时课堂中进行的多次考核,并且对学生的评价也从期末成绩“定终身”变为“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考勤情况”等,成为一种形成性的评价体系。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消除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感,降低了期末考试的压力,而且体现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师生都能得到及时地调整和提高。

(五)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使人们不再受时间、空间地限制而能接收到更为丰富、更及时的知识。并且,计算机教学与网络技术的练习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紧跟计算机发展的脚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一些教学活动,比如课前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最新的计算机发展动态;在校园网上教学信息、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校园网上浏览教学内容、下载教学课件、提交作业;在校园BBS论坛上交流学习经验、展示心路历程等。这样的网络学习,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