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特色课程

海洋特色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海洋特色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洋特色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特色高校本科教育;课程群关联模型;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77-02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对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高等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的建设中取得大量成果。有学者针对“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研究[1]。有学者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为对象,对其课程群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2]。有学者提出一个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结构模式,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上区分了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必须考虑的因素,优化划分为5个基本环节[3]。有学者以软件工程专业为对象,展开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的研究[4]。有学者针对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5]。

综合文献分析,目前针对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基本都是以某一专业或者独立学科为对象,而针对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对象,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1 特色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

特色高等院校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为重点,来培养学生具备某一特色领域的技术专长。比如交通类的包括航空航天类高等院校、铁道类院校以及船舶类院校,还有其他的农业类、林业类、矿业以及海洋类等多个类别的特色高等院校。为满足多种不同行业需求,特色高等院校在各国高等教育中都占有较重的比例,而其他综合类大学,也都具备在某一方面的特色,因此,特色高等教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上海海洋大学以海洋水产生命、海洋渔业、海洋工程以及食品等为发展重点,突出以海洋为特色,学校办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向海洋行业的人才发展需要。本文以海洋类特色高等教育教学为入手点,展开对课程群体系与模型建设的研究。

2 基于特色基础课程的课程群分析

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对象,在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之前,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分析归类。在海洋类特色高等工科院校中,流体力学是重要的特色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其他相应课程必备的基础。本文以工程流体力学为对象,作为共享基础,采用层次式递推方法研究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以工程流体力学为底层共享关联对象,以专业为中层,构建以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学院和食品工程学院三个二级学院课程为顶层的课程关联模型。

依托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在分析整理课程教材、实验教材以及实践教材的基础上,顶层课程分析与归类内容包括:

1)海洋工程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以及机械原理等。

2)食品工程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制冷空调自动化、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传热学、自动化控制理论及系统、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概论以及建筑环境学等。

3)海洋科学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流体力学实验、海洋科学导论、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数值计算方法、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鱼类学、海洋渔业技术学、海洋调查方法以及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等。

3 基于特色基础课程的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述分析的层次结构,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特色课程,以专业为中转层,构建课程群关联模型,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能够使得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培养目标依托课程群来实现,理清课程之间的脉络,使得课程之间的联系性更加紧密,交互性与融会贯通性更强。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科架构的能力。在分析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的特征后,本文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共享基础层,以相应专业为中层,以二级学院开设课程为顶层的层次化方式,构建了课程群关联模型,较好地梳理了课程结构体系,使得学生更容易了解掌握课程关系。以海洋类特色高等教育院校为例,基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采用上述方法,构建了以工程、海洋与食品学院的课程群关联模型,实施后的效果良好。本文提出的模式方法,为其他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提供了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61-64.

[2]陆凤仪,徐格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1):18-20.

[3]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39-144.

海洋特色课程范文第2篇

一、聚焦课堂――打造高效模式

1.优化课堂,高效模式初具模型

学校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海精灵灵动课堂”,初步探索了五字教学模式:导――学案先行,预习新知,学――伙伴互助,自主学习,展――小组展示,质疑解惑,练――主动练习,形成技能,悟――启迪思维,感悟创新。引导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制度保障――高效模式有效发展

为了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学校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一是每周教学研讨会制度,安排固定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讨,以求教有所悟,教有所得;二是录像课制度,每天安排一名教师在学校录播室进行观摩课直播,在教学研讨会上进行教师自评、组内互评、专家点评,以求集思广益,扬长避短。

3.课堂展示,高效模式延展落实

通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及课堂开放等活动,校长、教导处深入到教研活动中,了解各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学。师徒通过开展“同研一节课”“同一角度观课”的互助活动,不断发现教学过程的新问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这一系列活动促进了“五字教学法”的进一步深化落实。

创建高效课堂模式对我校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它既要有勇于开拓的胆识和勇气,也要有丰厚的教育理论基础。面对已经取得成绩,我校应进一步结合实际,深入探究高效课堂模式,逐步确立可操作、符合科学教育规律的高效课堂模式。

二、依托课程――创建特色品牌

我校立足学科教学,开发系列海洋教育课程,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引领学生认识大海、亲近大海、热爱大海。

1.以基础型课程为根基,承载特色

学校通过在国家课程中融合渗透,以国家课程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为主体,结合年级特色目标,寻找与海文化要素相关的内容,建立学科“海文化”渗透系列。语文课开发“我爱大海”主题阅读微型课程,并要求每名学生诵读8首海洋诗歌;科学课开展海洋动植物的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关注大海、保护海洋资源与环境的意识;美术课开发微型课程“海洋生物剪纸”,通过画、折、剪纸这些活动,使学生对海洋生物有更直观的认识,在观察、想象、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音乐课开发海洋歌曲展播,各学段学习课本中关于海洋的歌曲,以及歌唱威海的歌曲,如《海滨小城威海卫》《威海之恋》等。

2.以拓展型课程为主体,凸显特色

我校开发的海洋特色主体校本课程,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海洋生物为主要素材,通过对海洋生物习性、生存环境、经济价值等的探究,达到科普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等目标。去年9月,首套海洋教材《蓝色家园》走进我们的课堂,我校以这套教材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海洋教育的普及,为师生树立了正确的海洋观等,促进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3.以实践型课程为载体,深化特色

实践型课程包括社团课程、班本课程两大方面,是以学生实践体验为特征,遵照自主选择、多元发展的原则,以激发兴趣、人人参与、个性发展为目标的选修课程。

(1)学校成立船模、鹅卵石绘画、贝壳贴画、海洋生物剪纸、海之声合唱团等学生社团,制定社团管理、考核和评价等系列制度,确保社团课程良性发展。“自主选择、多元发展”的课程建设思路,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动手动脑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特长。

(2)学校提出“班班创特色”的海洋特色班级创建策略,要求每个班级选择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海洋生物作为班级吉祥物,并从这种海洋生物的特点中提炼出班级精神。憨态可掬的企鹅,霸气十足的螃蟹,温文尔雅的海星,搏击风浪的海燕,以静制动的海螺等被学生推选出来,校园氛围也显得愈发活泼。今后,我们还需要在“全员参与”和“传承海洋精神”这两个方面不断完善班本课程,引导师生在参与、体验、创造的过程中,共同构建富有个性的、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

三、活动采撷――提升特色品牌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学到很多知识,还要使学生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我校每年都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读书节、算术节、英语节、体育艺术节、校园文化节就如同一条美丽的珍珠链让师生全员参与,锻炼自我,展示自我。

本学年,乘着省规范化检查的东风,我们重新整修了各种功能室,新增添了美术室、综合实践室、科技活动室、舞蹈室、音乐室及器乐排练室,整修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等。这些为学校兴趣小组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围棋、朗读、船模、剪纸、软笔书法、贝壳贴画、鹅卵石绘画等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先后举行了“聆听大海、书写情怀”软笔、硬笔书法比赛,“海之韵,说之乐”英语口语比赛,“海洋世界巧手剪纸”比赛,“海精灵之佳作大比拼”活动,“搏击长空,勇夺桂冠”数学趣味比赛,“海精灵之海湾蓝色阅读”英语情景剧、英语故事比赛活动,“逐浪竞千帆,巧手制船模”活动,“海魂训练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展示等活动。

同时,学校结合“体育艺术2+1”模式,开展了系列“阳光体育”活动:举行了“千锤百炼,铸就军人本色”队列比赛,同学们精神抖擞,体现军人本色;“绳舞飞扬,运动快乐”跳绳比赛,同学们全力以赴,赛出优异成绩;“百舸竞帆、活力飞扬”秋季趣味运动会的赛场上,全体运动员继承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优良传统,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取得可喜成绩;“千帆同竞进,追梦展风采”2014年春季趣味运动会,使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学韵律动,海燕竞飞”队列队形及七彩阳光广播操比赛,让学生的广播操成为展示我校学生的一个亮点、窗口;“阳光体育大课间,律动体操展风采”活动如期开幕,展示了各班良好的精神风貌。学生在各种体育运动中,不仅锻炼了体能,更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海洋特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海洋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松(1977-),男,辽宁辽阳人,大连海洋大学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副教授;李莉(1972-),女,辽宁锦州人,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中华农业基金项目(项目编号:NKJ201203004)、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项目(项目编号:LNAFCE2012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25-02

一、海洋特色的战略意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海洋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表明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课题,其完全依赖于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全球陆地资源面临枯竭,但海洋资源丰富;我国的海洋开发程度和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新产业对海洋高新技术及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些现状要求把培养海洋类专业人才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国内各海洋类高校要肩负起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要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健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实现“科技兴海”提供必要的科技和人才保障。[1]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多学科高等院校。进入21世纪后,学校在规模、教学条件等方面得到一些发展,但由于观念、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要想在人才培养中脱颖而出,必须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求生存促发展,这也是地方性海洋高校发展壮大的一条必然出路。

近年来,大连海洋大学明确以“海洋”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提出以“海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措施等相关建议,把培养具有海洋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对海洋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诸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大连海洋大学目前的改革情况谈谈对地方性海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二、学科专业建设

1.建设思路及总体目标

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高校目标定位的框架下进行。[2]大连海洋大学未来发展的定位是“海洋特色”,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制定了“控制规模,适度发展,注重内涵,严抓质量”的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需要,调整优化各专业布局,适度增设一些与海洋发展前景相关的新专业,以形成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多学科专业体系。并计划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将学校专业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努力提高现有重点学科、重点(特色)基地建设水平,逐步形成了“农、工、理、管、文、法、经”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4个、本科专业达到47个,学科建设保持着持续、良性的发展势头。

2.培养方案的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大连海洋大学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上紧密围绕着专业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发展主线,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及与海洋学科间的关联,注重科技创新思想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方案还要兼顾鲜明的时代特色,每隔两年时间要进行调整,保证其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课程群建设

以往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比较简单,即设置若干门主干课,再围绕它们扩展体系建设。这种做法的弊端是:较少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造成有很多课程内容重复,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课程的教学处于封闭状态,学生无法建立课程体系间的联系;缺乏对课程体系的系统规划,严重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为此,近年来大连海洋大学采取建立课程群的方式,有效解决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的问题。课程群是为了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和问题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的课程体系。[4]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为:把建设重点从单一课程转到课程群,把追求单课内容严谨完整的局部优化转为追求课程群的全局优化,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专业性、知识点的合理选取,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海洋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技术特色,尽量将非海洋类学科专业与海洋应用领域相结合。为此,学校专门组建了很多海洋应用类课程群,例如海洋遥感观测、海洋信息技术科学、海洋生态科学、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海洋环境治理、海洋水产食品等课程群,内容涵盖海洋生命科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和气候、海洋经济与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努力把大连海洋大学建设成为面向21世纪的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摇篮。

三、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的核心。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管理也必须创新,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大连海洋大学实行课程群负责人管理制度,负责人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指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实现科学化教学管理。学校成立教学质量考核小组,由退休资深老教师组成,定期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考核,同时,安排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师的授课情况。组织教学效果评比,授课效果不佳的教师按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停止授课限期整改,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学校的各学院都成立学术质量评价小组,由学术骨干组成,负责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大型学术实践活动的监控任务,按照学校制定的规范严格管理。

四、实验室建设

高校实验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实验场所。为此,高校应该持续建设与完善一批先进、高水平的实验室来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求。目前,大连海洋大学建有国家级加工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逐年加大实验室科研费用的投入比例,购买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实验设备最大的科研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实验室应尽可能参与社会化服务,[5]为自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学校的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常年对学生开放,为学生实验、实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五、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

从教学水平、血缘结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考察教师的综合能力,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学校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高学历、有深厚科研背景的杰出人才。同时,聘请各专业领域内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积极拓展学校科学研究的领域。定期选拔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进修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制订各项科研奖励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与海洋学科交叉的科研基金课题,积极参与海洋热点问题研究,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向前发展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年大连海洋大学实施“青年英才工程”计划,累计共选出46名优秀青年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资助,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共选拔47名45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评选出266名硕士生导师,逐步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牵头、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教学科研梯队。

六、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一所大学存在之根本,学术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源泉。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大连海洋大学学生从入学伊始,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的同时,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形成一定的认识,鼓励使用图书馆和资料室的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学术研究能力。定期举办各类科研会议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科研动态。学生可以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开展初步,并且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科研资料、参与撰写项目申请书和科技短文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切不可大包大揽又不可放任自流。此外,教师要着重强调外语、数学、计算机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使学生认识到搞学术研究是提高自身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七、结束语

随着对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对海洋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海洋类高校应肩负起海洋人才培养的重任。海洋类高校首先要确立“海洋”办学理念,以“海洋”特色学科为支撑,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努力做好海洋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储备,对于促进海洋经济与海洋技术的协调发展、保障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年冬.彰显海洋特色:地方海洋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6):149-153.

[2]甘杰,杜环欢.地方高校目标定位与学科专业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7):22-24.

[3]杨德森,赵琳,朱志伟.在研究氛围中培养学生资助创新精神[J].中国大学教育2009,(1):27-28.

海洋特色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值模拟;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海洋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84-02

海洋数值预报系统是一个国家科学与技术综合国力的体现[1],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目前海洋数值模拟方向的海洋科学人才匮乏,面对国内高校本科生开设海洋环境数值模拟的课程很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探索[2]。此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也是当务之急。本文把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与《海洋数值模拟》课程建设相结合,以培养海洋科学类专业的数值模拟技能为目标,以研究海洋环境动力机制为导向,通过研究教学案例提高了学生的数值模拟技能,探讨了海洋数值模拟方向海洋科学大类本科CDIO+CBE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

一、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

目前淮海工学院海洋科学大类培养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该大类包涵两个海洋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探索海洋科学大类培养经验,我们把共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能力本位教育(CBE)和海洋技术专业创新应用能力(CDIO)教育理念融合,提出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从而优化配置共享资源,推动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

二、课程教学内容

我校测绘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系《海洋数值模拟》课程设为专业选修课,安排在第7学期,理论教学24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共计32课时[3]。授课内容涵盖了海洋数值建模的若干重要方面,从基本的守恒原理出发,探讨了1D,2D,3D模拟中若干重要物理过程,真正体现了数值模型与海洋物理现象的统一。讲解内容如表1所示。

三、课程教学特色

目前类似课程《近海环境数值模拟》刚被列为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本科生的特色课程。国内部分高校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将计算流体力学等课程纳入本科教学体系[4,5],课程开设后,学生普遍反映较难[4]。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把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与《海洋数值模拟》课程建设相结合,注重讲解海洋环境动力学经典方程及其物理意义,以培养学生的数值模拟技能为目标,探讨适合海洋科学大类本科学生《海洋数值模拟》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四、学生能力展示

学生结合课堂教学,针对数字海洋这一热点话题,设计并实现了海州湾模拟预报系统如图1。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数据生成、数据处理、数据展示。由于海洋数据的动态性、海量性、多维性等特点,本系统是基于B/S的体系结构,使用Silverlight插件,是跨浏览器、跨平台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被这种高效开发工具所吸引。将海洋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是本系统的最大特色,以地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直观,并提供查询服务。

通过《海洋数值模拟》的教学实践,把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与《海洋数值模拟》课程建设相结合,教学模式基本得到学生的肯定,学习兴趣浓厚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后面我们会开发ICBE教学过程工程化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方利.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数值预报关键技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5):59-60.

[2]张学庆,刘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近海环境数值模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0,(5):195.

[3]吕海滨.《海洋数值模拟》课程建设的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2012,(6):170-171.

[4]毛军,熊艳,薛琳.实施计算流体力学本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2):46-52.

[5]毛军,薛琳,熊艳.在本科力学课程中引入计算力学内容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2(2):54-59.

海洋特色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航海院校    课程改革    探索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一倍多,国家对开发海洋极为重视,航海类院校是培养开发海洋人才的基地,航海类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否符合开发海洋人才培养目标关系到开发海洋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开发航海人才的身体素质是否强健,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海洋开发经济建设。因此,航海类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应符合开发海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航海”特色,具有时代感。本文拟从航海类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体育与健康》教材精神为依据,对航海类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提出几点浅见。

    1 航海类院校承担开发海洋人才培养的任务与重要性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已被称为“未来的财富,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

    我们知道:开发海洋要具备高科技,而高科技的开发则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没有高规格、高要求、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人才,开发海洋,就无从谈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洋资源开发是否成功,关键看开发海洋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则由高等院校来承担特别是海洋类院校。因此,我们说海洋类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那么作为航海类院校如何培养具有高规格、高水平的开发海洋的专业人才呢?我们认为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培养学生强身健体的方法与终身锻炼的习惯,只有有了健壮的体质与健康的身体才能从事开发海洋的工作,而学生强身健体的方法与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关键在于海洋类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2 围绕航海院校培养目标改革体育课程设置

    航海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具有高素质的体格强健的专门人材。航海类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围绕此目标进行。

    2.1体育课程改革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2.1.1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搞改革不是对过去的所有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一概否定,而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过去哪些课程的设置,保留精华突出特色,反映时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改革更新课程的依据,才能使改革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既是新颖的,又是科学的、发展的。

    2.1.2处理好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关系

    航海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专业方向,学术知识层次及相应的服务范围,一句话,就是人才的具体规格。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的课程结构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目标决定课程,课程体现目标;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特点,充分体现海洋专业培养人才规格。

    2.1.3处理好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教学大纲是圆满地完成培养目标赋予体育教学所不可缺少的计划文件,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教学管理机构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因此,制定好教学大纲,要从培养目标出发,要切合所培养对象的质量要求。

    2.2体育课程设置改革要符合开发海洋的需要

    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航海类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开发海洋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坚持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对课程类型、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作了相对灵活的规定,各高等院校可根据本校、本地区、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既要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一本多纲的要求,又要充分反映出本校的特色。使之符合开发海洋的需要。

    2.2.1学制、学时的改革

    前面我们已提到开发海洋需要高规格、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素质中当然包括身体素质。要获得强健的身体素质,就必须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方法则通过体育教学得以掌握和发展,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而体育教学的任务则是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锻炼方法,获取科学锻炼的知识,建立 “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们知道:拥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本钱,而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则其它的一切一切就免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 “健康”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才能工作,才能生活,才能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才能使其所拥有的知识、金钱、权力等增值。

    健康来源于平时的锻炼,只有一生中坚持不懈地锻炼,才拥有健康身体,因此,体育锻炼应是终生的。体育教学不能像其它专业课那样可以集中安排1-2学期学完,而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于不停地坚持与延续,在高等院校正在大力压缩学时数的今天,唯有体育课的学时不但不能压,而且还应增加。从近几年学生健康体质逐年下降的现实来,高年级学生开设体育课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建议大学体育课学制、学时应同学生的专业学制相配套。大学的体育课应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至少应开设选修课。(每学年至少30学时)

    2.2.2教材内容的改革

    航海类院校体育教材的选择应结合海洋类专业的特点,考虑到航海专业体育的特殊性,选择一些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特色教材。因为航海专业院校学生将来要与海洋打交道,因此必须选择一些航海特色的体育教材,如:游泳、潜水、水上求护、水球、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教材,有条件的院校还可开设海模、划船、帆板等介绍项目,同时,还应选择一些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学生海上、船上操作活动的教材;如:浪木、转体、千秋、爬杆、爬梯、爬绳等。总之,教材的选择应充分体现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有目的地选择。

    2.2.3课的形式与结构改革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开设置形式大都为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为专项课,这种形式限制了学生主动选教师选教材的自由。特别是普修课更是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掌握2-3项终身锻炼技能不符。因此,我们认为改革现有的体育课程结构是很有必要的,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建立终身体育观念。为此,我们建议航海类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应以一、二年级主、副项制体育课为主,高年级开设提高班和学分制选修课。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运动场地器械与师资力量)推出学生喜爱的感兴趣的具有时代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3 课程改革与目标培养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航海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实现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同时,首先应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室外教学环境)和多样性(群体动态过程),加强对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训练,主动迎合开发海洋振兴海洋经济的需要。其次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3.1开发海洋对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要求与能力培养

    加强航海专业人才基本“职业技能”素质的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是注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教育,这给我们海洋类院校体育课程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航海院校培养的人才  有专长又有多种能力,要“头脑复杂”又是“四肢发达”,以适应开发海洋、全民健身之需要。

    为使学生掌握开发海洋的多种技能,符合STOW《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所规定的要求与标准。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水上活动能力,如:游泳、跳水、潜水、水上救生等能力,同时作为航海院校应将开展水上项目特别是游泳项目列为体育课程的重点教材;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抗晕船的特殊本领,掌握适应开发海洋需要的科学健身方法,提高海上、船上的工作岗位操作能力,选用教材有浪木、转体、千秋、爬杆、爬梯、爬绳等;第三,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能力,(海洋性气候)顽强的意志品质,(与风浪搏斗)良好的心理素质,(耐得住寂寞,航海、捕捞海上作业一般一航次多则一年半载少则一月10天);第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力量、耐力、灵敏及平衡与安全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海洋特色课程范文第6篇

(一)核心:职业文化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

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

职业文化内容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海洋特色课程范文第7篇

(一)专业设置与“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发展适应性分析按照“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关于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我校与之相契合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法学(海商法)等10多个等面向海洋的本科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的20%左右。

(二)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适应性分析按照《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做强做大电子、机械、航运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与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我校与之契合的有电子信息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学类、计算机类等近30个专业,占我校现有专业的45%左右,从比例上看,学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分布与区域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相协调,但这些专业中,背靠产业支撑、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或不可替代的专业仍显不足,缺乏大规模多对象的协同合作,合作的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

(三)传统通用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根据厦门统计局的《2012年厦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2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25.21亿元、1374.01亿元和1417.85亿元,分别增长0.4%、12.6%和11.7%。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0:51.1:47.9调整为0.9:48.8:50.3,二产比例略有下降,三产比例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建设中心任务是不断推进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金融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一区三中心”建设。突出发展金融商贸、航运物流、会展旅游、科研文教等现代服务业。学校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数量不多,有些专业存在特色不明显的问题;部分专业的办学力量还不强,主要服务面向和功能定位不清晰。

二、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学校专业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学科是专业发展的根基,学科与专业是“源”与“流”的关系,新一轮的专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融合、优化、发展”的总原则,以理顺专业关系为出发点,整合资源,将有利于做强一级学科的相关专业,以及服务对象相近、相互支撑的专业相对集中,使调整后学院的专业建设任务及服务面向更加明确,形成集中度较高的专业群体,推动学科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增设新专业,调整改造老专业,凝练特色,提高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重点发展领域的契合度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结合学校现有基础,增设相关新专业,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推动专业与社会的对接,提升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是做强海洋工程、海洋技术及相关学科,以适应福建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根据“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关于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学校的发展定位及办学特色与优势,应当积极培育为海洋产业发展服务的新兴交叉学科,大力培养适应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海洋经济强省建设需要的海洋经济、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等人才。根据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调查研究预测,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道设计与施工人才、深水港建设人才、引航人才、港口机械装卸技术人才、航运经营与管理人才、航运金融保险人才、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物流经营管理人才、海事法律人才、航运网络经济人才及邮轮经营管理人才等11类复合型人才为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急需人才。学校可结合以上人才需求,量力而行的增设新专业,如结合学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及地理信息科学及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多年来的办学优势,增设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结合学校海上专业及机械类、能源动力类及土木类专业的办学优势,增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二是强化特色,在现有专业中凝炼涉海方向。如结合厦门游艇基地建设,航海技术专业可增设游艇驾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可增设游艇设计制造方向;结合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经济学类专业可增设航运经济、航运金融保险方向等;按照厦门市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邮轮母港发展规划以及海洋旅游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加强酒店管理方向和休闲与海洋旅游方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可增设邮轮经营管理方向;电子信息类专业可结合学校海上专业优势,发展海上通导方向,培养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结合福建是海洋大省,水产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增设水产品加工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增设渔业机械方向和港口机械方向;结合福建省建设海洋强省的策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增设水上运动休闲方向等。三是加强对传统通用性专业的调整、融合,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对传统通用性专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如结合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可增设涉外法律方向的课程;应用心理学专业可增设增设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等;结合英语专业毕业生全国总体大量过剩;但结构性供给不足,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可增设翻译方向等。此外,对于某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可进行撤销、归并或调整。

(二)整合资源,搭建专业平台,增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支撑,形成若干个优势学科专业群按照“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全校带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基础性的资源和平台统一集中,优化重组。创新体制机制,实行开放式运行,面向各学科、各专业的师生和社会人员开放使用。各学院、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和项目的需要申请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加入各种项目,尤其是各专业实验室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和项目的基础上应接受其他专业学生的使用申请。同时鼓励各平台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服务,以增加平台的利用率、使用效益和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结合“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和工程研究中心,打破学院壁垒,搭建“海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能源与动力工程、航运经济与管理、机械工程、海洋环境工程、电工电子”等学校层面的学科支撑平台,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学科的交叉、综合、渗透和延伸,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从而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相互促进、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带动专业群甚至整个学校实力的提高。

(三)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的基础上,更要强调专业内涵的建设,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学校要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同时,遴选建设一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形成三级建设体系,以专业内涵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强化特色,通过课程体系的整合、重组,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鼓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及时、大胆的吸收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鼓励创新和实践,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能够扬长避短,办出特色,以满足行业、产业集群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海洋特色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舟山群岛新区; 高职院校; 服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54-002

在我国,多数的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依托于地方,地方经济的发展战略方向和资源特色往往决定了地方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同时高职院校也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标志着舟山的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将按照顶层设计转型升级。因此,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海职院)作为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按照相应的要求,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接轨,形成联动机制,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为此本文从新区发展的要求入手,分别从新区人才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产业发展需求三个角度,探究浙海职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期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从新区人才需求出发,优化专业设置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指向,拓宽专业的适应性。《舟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舟山市目前人才资源总量为16.7万人,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将会达到29.7万人,增长13万人,增幅为77.84%。人才缺口非常明显,需求量很大,尤其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宗物资加工、港口服务、海洋旅游、海洋新兴产业、临港石化和现代渔业等重点发展产业,到2015年需培养和引进约11万人,到2020年需培养和引进约24万人,地方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需求紧密关联。

在办学特色上始终突出地方性、区域性,寻求特色化和差异化,形成了海上运输、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四大主专业群,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获省特色专业,顺应了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2013年,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功能定位要求,学院又申报了船舶检验新专业,开设了风能和数字媒体技术二个新专业方向。

在专业需求上,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人才需求白皮书》,新区重点发展产业人才需求涉及120多个专业,近50个二级学科,其中在高职层次,需求量比较大的是港口机械应用技术、船舶检验、酒店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方面。要根据新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对接新区海洋工程和船舶产业、海洋旅游产业、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广泛社会调研与需求分析,做好学院专业发展规划,拓展新专业,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二、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加强校企合作

地方高职院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扎实有效的推动校企合作,牢牢把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路,构建“学院与企业、学院与政府、学院与名校”三方联动机制,建立“企、政、校”三位一体合作关系。

1.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学院与企业联动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双方要根据双方的需求和自身的能力,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确定合作项目。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主动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研发、订单培养等优质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共享人才资源、共建专业、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一方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企业调研、专题研讨、专家论证等形式,不断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践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人才培养过程。如航海技术专业构建了校企联通、陆海贯通、学训互通、课证融通的“四通耦合”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依托船舶行业,与舟山各大知名船舶企业形成了“与船同行,融学于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合作教学项目。实行“一课双师”的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由各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对接1名企业技术骨干;与企业开展“订单”合作教育,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招学生,共同确定培养方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内容,设立企业奖学金激励学生,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和考核,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新区行业企业需要和实用的人才。

2.扩大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学院与政府联动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层次

高职院校要通过科技指导员、渔农村暖促指导员、挂职锻炼等方式,充分了解和收集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第一时间掌握政府部门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文化建设等领域的需求,通过对接交流来展示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高政府部门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重要性的认识,达到良性互动。

3.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构建学院与名校联动机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由于地方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由中专升格而来的,缺乏品牌效应,因此要善于“借力”,主动联合科院校借势创造品牌,借各校名牌优势,创学历教育品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学院要继续实施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共同选招学生,共同确定培养方案等,实现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同步,企业职业标准与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对等,企业生产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结合、企业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培养同步。

三、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提高技能素质

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地方既是本地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的重要依托,又是人才输送的重要市场。紧密联系新区产业发展,尤其是当第四代现代港口已经发展为以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与人才流汇聚的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对海运、港航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应着眼于产业发展与时俱进的进行调整和优化。

1.形成复合型培养模式

新区要求培养的人才应该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要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多样化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因此,浙海职院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区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距。

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评估体系等环节组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从这些环节的改革着手。首先,浙海职院要根据新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如“培养一批技术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等类型的人才”。其次,以科学性、层次性、合理性、创新性为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个核心,全方位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增加新区重点产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教学模块等。最后,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能局限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要推进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增加实践教学的指标比重。

2.构建立体式教育体系

新区对本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是“积极打造‘人才特区’,加快区域性、特色性的海洋经济人才高地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新区建设明确了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并对本地的人才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立足全日制教育。浙海职院对内通过建立和完善“五年一贯制”、“3+2”等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加强与新区本地中职学校的合作,有计划的储备本地生源。对外积极争取并获得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邮轮乘务、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等专业“三位一体”自主招生资格,扩大了本地生源招生数量。同时,学校确立了“以服务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力度,以实习带动就业”为指导思想,与本地多家企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以实习带动就业,为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门路,鼓励学生在本地实习就业,学院2013届毕业生在舟山就业实习学生比例高达51.6%,在舟山本地就业的学生数370名,约占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做大在职继续教育。浙海职院要大力培养在职海洋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成为新区继续教育和文化传播中心。充分发挥学院和合作院校各类在职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在职海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业密切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训基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社区海洋文化建设。

――拓展海员素质培训。浙海职院是浙江省外派船员培训基地、浙江国际海员培养基地、舟山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等各类培训基地,积极完善服务社会机制,大力推进渔民转产转业,推进国际海员劳务输出。根据新区产业发展需要,学院还为舟山市旅游局、舟山市教育考试中心、舟山市检验检疫局等开展各类技能资格考试提供服务。学院要依托已取得国家海事局认可的25个培训项目,积极与海外航运企业、国际航运组织等合作,做好“舟山海员”国际品牌建设。

――做强国际交流培养。浙海职院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新区培养国际化人才,学院应大力借鉴学校和乌克兰国立马克洛夫船舶制造大学联合招生成功经验,与国外相关高水平和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加大合作力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实施教师和学生交流,扎实推进国际化教育,积极培养国际视野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配合新区外资引进,开展外籍人士专业进修、业务提升、文化熏陶等培训,以满足新区国际化发展需要,提高学校职业教育国际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教科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背景下舟山高校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研究》[编号SCG383]节选

参考文献:

[1]舟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舟山市“十二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Z]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