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第1篇

健康量化管理服务模式的过程是通过健康信息收集,早期发现健康危险因素;健康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因素干预,通过规范化的服务和个体化的督导,使健康计划变成服务对象的实际行动。核心是“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 [1],应用能量监测仪和饮食运动管理软件技术,对参与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合理用药,体现健康促进的诊疗管理服务模式。它贯彻了战略前移、健康促进、引导自我管理的方针,让管理对象知道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知道怎么活动、活动多少时间,实现知行果的循环,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同时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就医成本的目的。能量平衡量化管理的健康管理模式在苏州已经逐步开展,部分社区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 现状分析

慢性病严重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健康,而这种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巨大。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必须要采取措施立即行动起来对慢性病实施干预。基于大量的防治实践,专家们锁定慢性病防治的关键点是“3个环节”和“3个人群”。“3个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3个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2]。这也是目前开展健康量化管理的背景、途径和目的。

1.1 年龄与性别分布

2008年1―6月,在社区慢性病量化管理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大致相等。随着年龄的增加,患有慢性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21~60岁人群所占比例为42.76%,60岁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为57.24%(表1)。

表1 苏州部分社区参加量化管理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

1.2 病种分布

病种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表2)。

表2 苏州部分社区参加量化管理人群的病种分布

2 存在问题

2.1 缺少与健康管理模式相配套的卫生管理政策和体制环境

健康管理模式已经推出了好几年,但一直没能真正运用,主要原因一是这种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没有被列为治疗项目不能收费,还要社区自身投资买仪器,用仪器,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病人对参与管理之后所产生的检查费用支出亦不情愿,病人的积极性也不高。

2.2 社区居民预防意识不强

居民中存在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膳食不合理、缺少体育运动等,同时对慢性病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防范措施,习惯患病后到大医院找医生,不信任社区医生,愿意花钱“买药”,不情愿花钱“买健康”。社区医生被动找病人,求病人,等病人上门。大部分居民认为社区医疗还是诊断和治疗,不了解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的特色。

2.3 财政经费和人才不足

目前实行的差额拨款制度经常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转显得捉襟见肘,用于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管理的经费就更加力不从心。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上人员结构老化,专业水平较低,特别是全科医生存在不小的差距,而健康管理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和营养学等。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培训,但是这类人才还是相对匮乏,也缺少把人才引进社区、留在社区、为老百姓服务的机制。

3 对策

3.1 制定有利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

由于健康管理是一项预防性、全局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应当引起政府重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行政力量干预和支持才能推进和规范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目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始终定位于医疗,致使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服务等功能严重弱化,实施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各级管理者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明确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定位于以预防保健为主的综合,以维护居民的健康为服务宗旨,落实社区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六位一体”的基本职能,使得社区预防保健功能深入人心。

3.2 创新医保费用管理模式

尽快研究医保制度的转型,从目前所实行的事后支付医疗费用的单病医疗保险发展到防治结合健康保险[3]。尚未患病和亚健康的人把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管理,鼓励患者对病因进行治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个人账户内专有资金用于健康管理,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相应的减少医疗费用。这样就解决了健康保险制度促进健康管理的普及,健康管理帮助化解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问题,使医疗卫生重点从医院下移到社区,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北京市卫生局和劳动社会保障局联合,从2005年5月开始,在城八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知己健康管理服务的试点工作,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1 252名患者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北京市政府明确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纳入公共卫生范畴,由政府“埋单”,这样就推动了这种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更快地发展,保护了居民的健康,也使有限的社保基金发挥更好的效益成为可能。

3.3 社区加强宣传教育功能

以多种形式(如多媒体、印制宣传资料、个人经验座谈会等)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动员、宣传、组织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水平。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疾病因果观和健康理念,引导居民在医疗消费上从被动付费治病转向主动增加健康投资,使个人和家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筛查工作,提高慢性病发现率,对筛查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居民健康管理档案,利用管理软件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评估管理效果。不让一个病人“漏网”,并且锁定高危人群,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同时社区在不断完善自身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人才建设。

由于慢性病防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而建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更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种种困难,遇到了层层阻力。而在目前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人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的有利形势下,我们除了要积极采取合适的对策外,还应制定合理的战略措施,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逐步完善。可按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服务需要,实行健康分类管理。针对社区居民的特点,对社区大部分居民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为主,逐步让其接受健康管理的理念和特点,主动参与进来。对健康意识较高的群众如高校教师、退休干部、公务员等,可率先实行健康量化管理,达到以点带面,重点人群带动非重点人群,少数人群带动大多数人群的效果,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由于健康管理在我国还在起步阶段,关于健康管理的系统理论和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作为慢性病防治工作者,如何结合国家卫生政策,根据本地区人口学和疾病谱特点,使社区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4 参考文献

[1]王烨源,陈建勋,王汉亮,等.从源头上阻断“慢病”自然进程的《健康管理模式》[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2):123-127.

[2]张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1-4.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效果

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逐渐完善,家庭医生制度作为新型医改的重要内容应运而生[1]。目前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服务流程不统一、服务内容随意性强及专科分工化现象[2],故如何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规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是探究和实践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实施前后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价其实践效果。现作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2月自愿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共29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社区常住居民;②能进行正常的医患交流;③依从性较好;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伴有严重并发症;③精神疾病及语言、认知、意识障碍者;④依从性较差者。其中男166例,女132例,年龄55~78岁,平均(6459±649)岁,高血压200例,2型糖尿病98例。

1.2方法

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具体方法如下,①进行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利用全科诊疗、老年人免费体检及预防接种等过程,向患者详细讲解家庭医生服务流程、内容、优势,经患者自愿同意后,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填写服务协议文书,涵盖个人基础信息、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及医保信息等初步资料。②建立健康档案:1周内收集患者及家庭成员详细基础信息和健康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并完善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③评估社会状况和健康状况:对患者家庭情况、居住环境、社会关系等做现场评估,同时进行健康体检,结合以往病史进行全面的身心健康问题筛查及风险评价,做总结分析。④制定健康管理计划:结合健康档案、社会状况与体检资料,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专案,按照管理规范进行追踪管理;对经评估量表调查显示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者,制定针对性心理指导计划;记录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等,制定运动计划、戒烟限酒计划;开展全体性健康教育、家庭成员干预,制定周期性体检、年度健康体检、接种疫苗等全方位健康管理计划。⑤落实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对签约者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落实上述管理计划。采用“动机谈话”方法引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高依从性;为患者提供门诊预约服务,内容包括就医指导、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等;电话、短信方式通知健康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家人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支持;必要时可入户服务,提供康复、用药指导及护理等;每个季度组织社区群体性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指导与交流。⑥定期随访:每月由家庭医生团队对健康管理计划服务落实情况进行随访,对执行效果欠佳者进行预约复诊,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健康计划;患者健康档案根据疾病与管理控制情况进行分级管理,每6个月通过预约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入户方式更新档案信息。

1.3观察指标

比较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实施前后患者档案完整率、社区就诊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对慢性病的认知情况。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分数越低,心理状态越好;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运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患者档案完整率、社区就诊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比较实施后患者档案完整率、社区就诊率分别为8826%、7919%,较实施前的7685%、6443%明显上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2实施前后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情况比较实施后,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001)。见表2

3讨论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患者;慢性病管理;血糖控制;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65-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范围54岁~79岁,平均年龄63.4±3.7岁。将8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43例糖尿病患者给予慢性病管理,可以通过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对患者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来实现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1]。

1.2.1加强家庭保健员的培训

由取得卫生局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培训合格证的医务人员对家庭保健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其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糖果尿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正确有效地指导糖尿病患者,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创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1.2.2组建健康志愿者队伍

社区还要组建一支健康志愿者队伍,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具备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入户随访工作的能力,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舒适、有效的健康服务。

1.2.3饮食与锻炼指导

对饮食习惯不合理、肥胖、缺乏体育锻炼的患者,可以发放能量检测仪,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与运动。鼓励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饮食,饭后进行适量运动,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1.2.4在社区进行大范围的糖尿病知识宣传

通过网络及宣传手册来宣传如何预防与防治糖尿病,为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并客观地宣传糖尿病的疾病原理及防止措施,引导人们走出对糖尿病认识的误区,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的疑问,设置一个问答板来解答大部分社区居民对糖尿病存在的疑问及列出预防与防治糖尿病的措施。

1.3疗效评定标准

研究患者在进行干预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HbAl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及2hPG(餐后2h的血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通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FP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及2hPG(餐后2h的血糖)在实施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各个指标在干预后有明显的改善(P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加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防护工作势在必行。慢性病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还会对患者及社会造成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及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给我国的卫生资源带来一定的负担。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中对人们生活及身体健康有严重负面影响的常见疾病,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完善慢性病管理服务,提高患者的信任及认可度,通过慢性病管理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2]。

通过对家庭保健员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家庭保健员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 ,充分发挥家庭保健员的能动作用,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引导糖尿病患者与家庭成员共创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社区医务人员每年都要对患者进行适量的面对面的随访服务,规范使用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服务记录表。与此同时,社区还要组建健康志愿者协会,加强志愿者关于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原理的培训,协助入户随访工作的进行[3]。然而,慢性病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并不高,没有跟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脚步来进行慢性病管理,社区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有限,距离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在社区宣传糖尿病的预防与防治措施,发挥慢性病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银侃.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5(17):39-41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健康管理;社区;实践;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的居民健康问题,需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解决措施,对我国居民实行有效的健康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具体内容为:①要减少慢性病对居民健康的损害。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居民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控制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使居民可以逐渐降低慢性病对生活的影响。在1972年美国经过实施健康管理之后,在以后的20年之内,居民出现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明显降低,其降幅明显超过75%。②是要降低居民看病的花费。由于慢性病具有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的特点,要彻底治疗需要花费大量的治疗资金,因此如果可以降低居民长期治疗的费用,则可以有效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降低慢性病的存在几率。③需要提升政府卫生投资收益。经过大量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慢性病治疗费用已经占政府总医疗范围的80%以上,说明政府的卫生投资过大。而在应用健康管理之后,发现政府的医疗支出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健康管理的作用,提高政府的实际收益。另外事后管理的效果远远比不上事前预防,因此也需要在进行慢性病管理的过程中增加预防的措施,提高治愈慢性病的几率。通过这些措施的探讨,可以发现进行健康管理对于维护居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慢性病、亚健康等带来的社会问题。该文通过对健康管理内容进行探究的前提下,对我国某地区开展健康管理工作进行实际探索,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1999年,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阶段。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并且由于得不到有效控制,使得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超过许多西方国家[1]。而老年人是患上慢性病的多发人群,因此实施健康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进行健康管理的时候需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了解引发慢性病的原因,对健康管理工作深入探索,确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解决我国居民的健康问题,促进我国的快速发展。

1健康管理概念及发展情况

健康管理(managedcare)的提出起源于美国,其主要作用是医疗保险机构对重点客户或者病重患者所开通的健康管理,以达到控制病情和减少医疗费用的作用,从而降低医疗保险所需要赔付的损失。虽然现在国际上对健康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我国的学者把健康管理统一定义为:对居民或者个人的健康实施有效的分析、监测和控制,并且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帮助患者解决身体的健康危险因素。其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及时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维护居民的健康。在西方国家当中已经逐渐将健康管理应用到各个地区之间,并且通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人们主动进行治疗慢性病的几率。常见的健康管理模式有:①设置居民健康计划使健康管理得以有序进行,并且寻求医疗集团的帮助,为健康管理提供足够的资金,这是全方面实施健康管理的美国模式;②将医疗预防和医疗保险进行结合,这是以预防为主的德国健康管理模式;③通过印发健康手册主要健康管理方式,并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这是法律制度为基础的日本健康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行健康管理,我国开始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尝试。常见的健康管理模式为:①是以医院为主导的医院的慢性病管理;②充分利用体检中心的作用,实施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③是社区为主要范围的健康管理。以医院为主的健康管理表现为对慢性病进行有效治疗,使患者可以早日康复。主要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进行健康管理。以体检中心为主的健康管理表现为及早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并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诊疗管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1]。主要是对存在心理疾病、亚健康、慢性病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以社区为主的健康管理是通过定期体检、是在社区通过健康体检、身体评估、治疗干预等方法,正确了解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并且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做到预防与控制于一体,降低由于居民的不及时治疗对卫生资源的浪费[2-3]。通过这些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社区健康管理是以每个社区为范围,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全面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帮助居民预防和治疗慢性病,保障居民的健康。

2某地区开展健康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实践

2.1人口结构与疾病死因谱

该文选择某地区的健康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全区人口在35万左右,其中老年人大约4.5万人,是显著的老龄化人口社会。在2013—2015年之间,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致死率最高的前两位,同时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成为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另外随着时间的发展,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现率也逐渐提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发现,某区慢性病具有较高的发现率,具体情况,见表1。

2.2工作基础

现在在地区总共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且在各地散落着30家服务站,使得当地的65个社区得到覆盖。在2013年1月,该区的中医院正式运营,随后在有4家服务中心也建设了中医馆。到如今,在全区已经有24家以中医药为主要特色的服务站。另外在社区服务人员方面,现有社区卫生从业人员700名左右,包含医生大约有250名,护士150余名、护工300名左右,可以有效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2.3信息化基础

为了使健康管理得以顺利进行,卫生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卫生信息化包含咨询服务、行政管理、卫生控制、医疗管理这几个方面,而在咨询服务方面包含挂号、引导、信息查询、获取报告等服务;在行政管理方面包含信息分析系统、总资产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OA)这3个部分;在卫生控制方面是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CMIS)这个主要内容;在医疗管理方面患者信息处理系统(HIS)、实际检验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控制系统(PACS)远距离实施会诊系统、远距离实施心电诊断系统等,见表2.

3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健康管理服务理念滞后

现在我国在进行居民健康管理的时候常常受到来自各方面质疑的影响,这多是因为人们存在对健康管理这一理念不熟悉、不信任的情况[4]。主要表现为:①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理论比较陌生,并且平时也不注意养生,过少关注健康方面的信息,多是在身体较不适的时候才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使得健康管理的实施受到一定阻滞[5]。②施健康管理的部分医护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常常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而居民的健康和预防措施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当地的健康管理工作效果不佳,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健康管理理念扩散到更多的地方[6]。

3.2健康管理专业人员不足

健康管理是一门内容比较复杂、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涉及到医学的内容,也涉及到社会科学等知识,并且营养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等内容均与健康管理息息相关。但是我国的大学或者医学院当中还没有专门设置这一学科,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所以由卫生部门以及职业考试中心所认可的健康管理师在近几年才出现,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7]。

3.3健康管理理论内容不完善

由于健康管理在我国推行的时间比较短,许多地方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有推行过晚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健康理论知识不够完善,也成为人们无法放手开展健康管理的重要的原因。在我国对健康管理进行解析或者探究的书籍比较少,专家们对健康管理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许多工作无法得到有力理论的支持,使得人们在实践的时候束手束脚,无法使健康管理工作在各大社区当中进行全面开展。

3.4健康管理医保政策不健全

国内推行的“医保”制度主要是针对居民“看病贵”的问题所提出的。这种制度的出现,虽然可以给参保人进行经济补偿,减少人们在看病方面的花费[2]。但是也可以看出医保的重点放在治疗费用的控制上,只能提高患者到医院看病的几率,而无法使人们主动进行健康预防。长此以往,这种防治分离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使得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加剧了“看病难”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4推进居民健康管理工作的措施

4.1加强健康管理理念的宣传

为了提高人们对健康管理的欢迎程度,需要通过加强健康管理理念的宣传,才能使健康管理理念更加深入人心[3]。①在社区卫生部进行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健康管理理念的内容,并且将健康管理理念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工作当中,改变以往以治病为主的观念,做到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健康预防力度。②政府卫生部门需要深入社区或者街道,大力宣传健康管理的知识,使广大居民可以了解健康管理理念的知识,并且按照健康管理理念的内容进行自我防护,提高健康管理工作的效果[8]。

4.2规范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行为

为了使健康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9]。①需要政府需要相关的工作规范,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规范,使当地的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以及医院等机构可以按照工作规范进行操作,使预期的健康管理工作目标得以实现。②需要把健康管理工作的表现情况列入工作人员或者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当中,考核的内容可以包含居民的满意度、健康管理工作完成质量、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这几个方面。通过考核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有效规范健康管理行为,维护健康管理的进度。

4.3增加健康管理人才的数量

由于我国的健康管理推行时间不长,使得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解决:①可以在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医院选择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参加国家健康管理师培训,使其可以提高自身的健康管理水平。②需要鼓励社区医务人员参加常规的健康管理培训,逐渐适应健康管理的工作流程,使其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完成健康管理工作内容[10-11]。③可以选择健康管理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者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健康管理专家小组,定期到各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讲座,使从业人员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工作经验或者先进的健康管理理论,提高自身的健康管理工作质量[12]。

4.4加强健康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因此可以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的作用,为健康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有效的帮助。①可以给社区居民设置个性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将居民的信息完整地记录在案,为工作人员给居民进行健康预防、身体评估、治疗干预提供有效的帮助[13]。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居民可以直接和医务人员进行对话,使居民的健康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的监测,保障居民的健康。最后可以开发自助进行健康管理评估和干预的软件,使居民可以在软件当中进行自测,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医务人员也可以根据居民的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健康管理的质量。

5结语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行为干预

6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400例,其中男性患者250例,女性患者150例,平均年龄为76.5岁。患有多种慢性病。

1.2方法①家庭护理:家庭护理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的训练,使患者得到较为完善的服务;社区全科医护人员应指导慢病患者及家属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通过家庭关系影响并调整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注重对慢病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预防。②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社区全科医护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疾病的看法,根据具体情况向患者进行相关的介绍,也可以通过定期向患者发放相关资料,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参加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等;在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积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共同制定适宜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包括护理的计划、饮食的调整以及用药的指导等方式进行干预,重点是对其生活行为的干预使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照顾。③心理指导:社区全科医护人员应该定期以诚恳、主动以及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在与老年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勇气,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疾病,积极主动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等。

1.3效果评价方法干预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满意度、主动要求健康体检和主观幸福度的调查,共发放问卷400张,回收有效问卷400张。干预一年后再次进行填表调查,由受试者根据近期情况自行填写,回收有效问卷400张。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Excel,用SPSS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3讨论

3.1提高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度及生存质量本次调查得出通过社区医护人员实施家庭健康行为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明显增加,慢性病门诊及管理服务满意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2体现社区全科医护工作的社会价值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是社区全科医护工作者开展慢病健康干预的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全科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全科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生理、心理、专业技能、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和优良的品质的形成。开展社区老年人慢病管理健康行为干预,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能有效调动全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水平,并在更广阔的空间中体现处社区全科医护人员工作的社会价值。

总之,老年慢性病患者与社会脱离,产生孤独、压抑情绪,严重影响了主观幸福感及其生存质量。通过社区全科医护人员从门诊到家庭的全方位健康行为干预,使患者从知、信、行三方面接受健康指导,能够有效延缓和遏制慢病并发症的发生,使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最终提高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度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完善 分级诊疗 借鉴 改革

如何将优质服务延伸至基层,实现近距离的健康服务,是一个复杂的卫生经济学课题,是建立在四大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础上。一边是大医院患者人满为患,一边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患者门可罗雀,如何引导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也是医改的一个方向。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是在根本改变就医者“80%集中在大医院,仅有20%在基层医院”的无序就医问题及社区医院资源闲置的不均衡状态,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

一、改革措施

(一)多举措创新管理机制

全国各地进行医联体、集团化模式试点,以管理、资产和技术为纽带,在市区以三甲综合医院为核心,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整建制并入。如上海统筹规划联合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功能布局;在联合体内部实行人员柔性流动;加快推进预约诊疗、临床路径管理等服务;通过推动家庭医生签约、社区首诊服务。镇江利用医疗集团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的平台,重点推进了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等一体化管理;探索学科一体化管理,成立临检、影像、病理三个临床诊断中心。

(二)探索联动服务模式

全国各地积极进行联动服务模式的探索,创新建设基层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推动卫生服务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表1)

(三)加强政策引导

1、向社区引导优质资源

包括:三级医院专家查房会诊、设立社区首席健康顾问等人才支持;建立远程医疗信息平台,整合建立诊断、影像技术中心等技术、设备支持。

2、医保积极引导管理

明确二、三级医院需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重点病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下转病人建立家庭病床或住院康复治疗,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单独核算。

3、物价杠杆调节

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适当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部分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二、取得的成效

(一)分工协作机制初步形成

通过规范双向转诊机制,实施上下联动和分工协作,让患者在附近的社区得到更加便捷、规范的诊疗。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能力,让康复期患者回到社区进行后续治疗,让二、三级医院节省出更多卫生资源、工作精力用于疑难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医疗队伍的教学培训和学科建设,从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的效率和效益,缓解“看病难、住院难”。

(二)社区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思路提出 “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各试点城市作为医改先行者已在进行探索和尝试,争取早日让社区卫生服务走进家庭、更加亲民化。如上海市已在17个区(县)的18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了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共有家庭医生3212人,签约常住居民588万人,常住居民签约率达到32%,签约居民利用过家庭医生诊疗服务的比例为56%,建立健康档案率达到94%。上海的家庭医生采取定期上门提供家庭保健、健康咨询、康复治疗等服务方式,已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2012年11月份,镇江设置康复联合病房,推进“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建设,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为下转的康复期患者提供后续治疗、护理服务,给社区居民带来健康福音,提高了社区诊疗水平。

(三)群众就医负担有效降低

通过医保政策引导,群众小病就近能获得便捷、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大病能顺利的转到上级医院,从而降低了就医成本。主要引导政策有:社区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降低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个人自付比例;规定诊断和治疗方案明确的慢性疾病参保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免收挂号费、诊疗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0%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2010年-2012年X市社区医疗机构收支情况分析表,从中可以看出:(表2)

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比例从2010年的4.64%已上升至21.36%,但仍显得经费补助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主要来源于业务收入。

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配备不到位,医疗设备配备不全,技术力量不足,服务形式仍以为门诊慢性病人、老年人开药、输液为主,门诊收入占比仍在80%以上,药占比超60%,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很难提高,影响居民到社区就诊的积极性。

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充分发挥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因慢性病用药品种不全的问题,导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频繁建档撤档,没有根据疾病初期、治疗康复期病人的不同健康需求,健全慢性病健康档案。

四、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

英国、澳大利亚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执行较完善,有以下值得借鉴之处:

(一)英国借鉴

1、各司其职的团队化管理,共同发挥服务效能

全科医师团队包括:全科医师、地区护士、执业护士、健康管理助手等。全科医师为居民家庭提供初级保健和健康管理服务。地区护士每天安排督促服药,主要负责进行临终关怀,开展慢性病随访以及健康教育等。执业护士的工作职责是糖尿病,哮喘护理以及儿童计划免疫等。健康管理助手负责对居民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及健康教育等。

2、严谨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实现健康档案的有效建立

通过信息系统中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能让全科医师方便识别慢性病人,将其进行风险分级,并按照不同的风险级数进行疾病诊断。同时信息系统中会非常的人性化、智能化地提供给全科医师诊断及治疗方案,动态化管理居民健康档案。

(一)澳大利亚借鉴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式多样,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澳大利亚的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特色化的卫生服务,如专门为出院后尚需治疗或康复病人提供服务的社区及老年保健中心;专门为儿童提供保健服务的儿童保健中心;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照顾的护理之家和老年公寓等。

2、社区护士成为服务主体,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

护士在社区分成很多专业,如全科社区护士、老年保健护士、精神卫生护士等。社区护士通过对居民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能及早发现居民的健康问题,还能通过对居民宣教预防、保健知识。

(二)借鉴意义

建设全科医师团队,规范其工作职责,使其能分工协作,不断提升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效能,使社区卫生服务真正走入家庭,系统化、全程化地服务居民。

由于我国疾病谱变化,属于慢性病高发国家,以社区为良好服务平台进行慢性病科学管理,重视医疗的同时,不轻视防治,引导居民在社区体检,对辖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分析,以提高健康档案的使用效率。

我国人口老龄化、引导“康复回社区”等原因,迫切需要特色服务机构,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才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最大化地发挥护士服务效能,进行护士分层管理,不仅能配合全科医师的诊断治疗,而且将服务功能从治疗护理向疾病预防、身心康复转变。

五、改革方向

(一)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政府财政应根据卫生事业发展中 “强化各级政府经费保障责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以及“调整卫生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 的要求增加经费投入,对医疗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安排专项预算资金,探索建立政府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科学规范的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强社区医疗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将培养全科医师、专业护士列入每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计划。通过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和诊断、影像等技术中心的建设促进医疗优势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辐射。

要求二、三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帮扶协议,一方面安排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到二、三级医疗机构进行长期进修或短期培训;另一方面安排二、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定期到社区进行坐诊,定期举办讲座,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工资待遇、职称聘任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二、三级医院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将优质管理理念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

(三)完善配套改革制度,积极引导分级诊疗服务

1、积极推行分级医疗和社区首诊制度

根据卫生部门制定的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流程和处理规范,并纳入对医疗机构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上转病人建立就诊绿色通道;对下转病人做好跟踪服务,提供后续治疗方案。

2、扩大医疗保险给付范围

从政策上引导参保人员主动进行健康体检,增强参保人员的预防保健意识;适当扩大社区医院基本药物目录,满足慢性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提升改革成效。

3、实行更多优惠政策保障

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执行“惠民医院”优惠政策,优惠减免的医药费用由救助基金或同级政府财政承担。

(四)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彰显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因目前“重医轻防”现象仍较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要转变服务观念,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应积极推行以全科医生为主的服务团队模式,发挥护士的作用,对于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上门随访、家庭病床等服务形式为主,对医疗服务对象开展综合性、持续性、可及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根据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中医师、口腔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或通过专科医院社区坐诊形式,开展中医药、口腔护理等特色服务。

丰富社区医疗服务项目,拓展社区医疗服务内涵,服务内容从治疗延伸到预防、养生保健、康复护理、计划生育。积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探索建立儿童保健中心、老年保健中心。

参考文献:

[1]镇江市构建分级医疗服务模式做法[EB/OL]. . 2013-04-07

[2]上海积极推进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尽快落户[ EB/OL].

http://.cn/roll/20131216/204917651002.shtml. 2013-12-16

[3]王岚,杜亚平.中英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比较与探讨[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3):241-245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第7篇

一、 上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字。

2、 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 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 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 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 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XX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 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应分级及时按月做好随访工作。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慢病的管理率达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达25%。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100%。同时加大筛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范文第8篇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20__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区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于今年3月份开展了20__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办事处居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居委会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专门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站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站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截止20__年11月底,我站共为七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3974份,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包头市20__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20__年11月,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220人。并按要求录入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包头市20__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__年11月,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204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__年11月,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25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苏木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5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20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48次。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0__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