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第1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因素 情感魅力

新课标的历史教学目标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特别强调学历史的情感价值目标,也就是说学历史的作用不是要求学生掌握过去人类那些零零碎碎的历史痕迹,也不是掌握历史上那些残垣断壁,而是历史的情感价值。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具有知识和情感的双重内容。还有教师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情感的因素。在新课改教学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创设情感教育情境,引领学生畅游历史长河,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人类的美好情感。历史学科作为记载、传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自然而然地倾注和体现着人类的情感。因此,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

一.教师的情感影响。

教师的情感,就教学本身而言,应体现在对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有这两方面的情感,在教学中自然就体现了情感教育。一是对职业的热爱。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职责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教师情感必然要表现出对教师职业和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和所教学科充满热爱之情,对自己的教学充满快乐情感,那么,他在备课过程中就会对教材中的人类美好情感进行积极地挖掘和升华;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科情感教育。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体现的情感教育思路,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和感染作用。

换言之,历史教师不仅自己有学科情感,还要在备课和教学中渗透学科情感教育,有的放矢,把自己的学科情感传递给学生,带领学生在历史长河中畅游,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人类的美好情感。二是对学生的热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一位教师曾说,他心目中的学生,不管聪明的、笨拙的、听话的、顽皮的,都是可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表现在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亲近感。有了热爱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就会“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通过“爱”的渠道,把教师对历史学科和对学生的各种美好情感传递给学生,就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情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情感,对教师敬佩的情感,那么,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从历史学科中汲取精神食粮就是学生的情感使然。从现代教育理念看,高中教育是人的生命的激活,即我们常说的,高中教育是人生悟性的感悟和升华。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学就是在知识与情感教育情形下,引领学生在历史的浩瀚大海中穿越时空,倾听历史,展望未来。

二.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学过程是以人作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人类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充满了人类情感。在现代的主体教学论中,学生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学科的兴趣、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和对教师的尊重。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的统一。教育心理学家们指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因素。教育实践证明,那些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热情,努力学习的学生,对学了具有明确的理性认识外,还饱含了浓厚的对学习、对知识的情感,并由此转化为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历史教学有它独特的体现学生情感的优势。

三.运用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师情感意识表达的手段。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历史教师情感意识表达的手段。从历史教学实践考察,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有讲述法、谈话法、角色扮演和现场教学等。

1教师富有魅力的讲述,能勾画人类社会发展的绚丽画面,能再现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嘉言懿行。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如: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学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孟子“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公而忘私精神;祖逖“不扫清中原,誓不回江东”的千金一诺;史可法“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的头可断,而志不可屈”的高风亮节。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2谈话法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促使师生之间情感外向交流,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对教师而言,引而不发,贵在点拨;对学生而言,畅所欲言,要在开窍。在师生双方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不断得到强化,情感不断净化、升华。

3角色扮演是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历史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摸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使其身临其境,置身于历史之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育创新 学科功能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可见前辈们对历史的重视。历史,它连接着过去,揭示着未来。历史的作用很大,怎样教好历史,需要教师长期的钻研和思索。教学多年,下面笔者谈一谈实践中的体会。

一、讲课避免抽象讲解

教授八年级第一课《》中“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时,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和头脑中的意识对不上号。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做一个周详的讲解,那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正在起着变化.前,中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用外权干预,清政府大权在握;后,不平等条约的屡屡签订让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遭受侵犯,一些丧失,这就是“半殖民地”。至于“半封建”,就必须从经济上解释,前,中国自给自足,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经济,后,国外的商品源源不断涌入中国,同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所以说,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渗入,这就是“半封建”。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清楚了,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借鉴历史教训

熟悉历史演变明清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科举制在甄拔人才方面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从明清以后走向了有害的一面,也就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过于拘泥,专门取四书五经命题,对经义做出阐述,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扼杀了思想,形式八股,格式单一,写作步骤单调。

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明朝中后期逐渐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闭关锁国政策,使中西文化交流中断;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束缚越来越严重,但封建王朝重文轻理和迷信落后思想的阻碍,尤其是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的文科不考自然科学的理科,不能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和八股文的形式本身都没有错,问题在于统治者给它做出了限制,专注于利用它维护自身的统治权益,想方设法压抑人们的思想,打击学子们的个性发展。四书五经是优秀的儒家经典,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巨擘,八股文也无可厚非,然而从内容上说,人的精神营养需要从多处吸取,只有四书五经难免偏颇单一,另外几百年只写一种文体,何谈发展?科举制最终被晚清政府废除。

此外,历史教学也需要让学生参加了一些活动,亲眼所见历史古迹会加深学习的印象。历史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对历史剧的编演、历史知识有奖竞赛、历史谜语趣味竞猜、开展历史人物辩论会等,方法多多,不一而足。总之,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引领和教化作用,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教师们深深懂得: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学得越积极,获得知识的速度越快。相信通过教师不懈的努力,历史课必然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式,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想,有这几点值得注意:

(1)角度创新。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

(3)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新型人才,通常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参考文献: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第3篇

摘要: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出了累累硕果。

关键词:浅谈 提高 初中 历史 课堂 效益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和智慧,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实现教学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依托《课标》,优化教材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历史老师要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托和导向,并将其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研读《课标》,我们能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既落实了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也让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由“虚”到“实”从而可以避免教学目标笼统、模糊,教师在课堂上“盲人摸象”的弊端。教师可以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原始教材进行优化与整合。众所周知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作为课程资源的历史教材也在不断地适应时代,适应实际,散发出新的光芒。历史新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是教学的一线资源。但初中历史教材的文本资源毕竟有限,除了借助多媒体等其他方式补充以外,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托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

二、注重学法,培养兴趣

历史学科是学生上了初中后新增的科目,历史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如果不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能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是很难学好、学透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同时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尤其是在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背景下,很多学生过分的依赖教材,认为只要翻翻书本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的学生尽管对历史科目有兴趣,但是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影响了学习效果。注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的培养与指导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历史知识点都是以记忆为主,就得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如说联想记忆,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归纳和比较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运用。

三、联系实际,增长智慧

因为时空的阻隔,许多历史问题初中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一些学生总感到历史教学老是陈年旧账,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古人云:“六经皆史”,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事实上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力发掘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学会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伴随着历史的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

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 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出示课前准备的能反映经济的全球化的实物素材,同学们各显神通,拿出了诺基亚手机、海尔DVD的遥控器等。有位同学则当堂脱下了运动鞋,原来是阿迪达斯牌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借题发挥,给学生介绍了像海尔这样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马上又接着介绍了几个外资企业给我国带来严重污染的案例,学生经过思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全球化就在身边,我们要顺应这个潮流,也要尽力规避它的不利影响,我们青少年要发奋图强,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强做出贡献。可见,“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日常存在”促使他们观察思考,新掌握的生活常识让学生有收获成就。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看似枯燥的历史因为有了生活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音乐 研究

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第四届年会于2013年9月22日上午八时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近二百余代表参加,此次会议是继第三届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会议全程分三个会场进行,囊括五个部分(详见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和西学前沿论文要述汇编.乐府新声(特刊).2013.9):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历史、特色与前瞻;中西音乐比较:方法与途径;当代西方音乐学术研究的走向与反思;瓦格纳、威尔第专题研究;其他研究(西方早期音乐研究、古典浪漫时期音乐研究、20世纪西方音乐及分析理论研究、西方音乐文化宏观理论研究)。

从以上五个大的部分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西学界’对西方音乐史研究的重视度非常之高。

一、相关背景与现状

众所周知,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西方音乐史研究是在20世纪的中国才逐渐展开的。1927年上海国立音专的组建、以及当时留学欧美的专业音乐学者都对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传播与其在中国学术界的扩大有着重大意义。由此算来,中国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八十多年,在此期间,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在中国经历了兴与‘摔’。笔者在这里选用‘衰’的谐音字旨在于陈述目前西方音乐史研究在中国的现状,因为笔者认为,目前的西方音乐研究并没有走向衰败,而是在探索新方法和新的出路中‘摔’了一个跟头而已。而这个‘摔’能够更加确切的说明西方音乐史在中国所遇到的瓶颈状态。很多学者在自己的陈述中常把这种瓶颈状况归咎于‘他者’、‘客体’、‘异文化’,而熟不知这种现状的始作俑者正是他们自己。他们过早的将自己从现有的语境中剥离出来,理由却是站得高看的远或是跳出来看整体,然而却在看的过程中走进了死胡同或是沿途折返,而这个时候‘客体’、‘他者’、‘异文化’便成为逃避问题的最好理由。

近几年来,‘中国特色’、‘中国视野’、‘中国视角’或‘中国视域’作为一条所谓的‘出路’逐渐开始活跃于国内西学界。对于以上四个词的提法,笔者较赞同孙国忠老师的观点:“究竟这种‘中国特色’、或‘中国视野’的内容实质是什么?如何在具体的研究中去展示这种‘特色’或‘视野’?假设‘中国特色’或‘中国视野’在西方音乐研究中是能够得到呈现的话,那么这样的追求是否就是我们研究西方音乐的终极目标?”显然,“学术研究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劳作,它体现了个性化视角、思考与理路中的对象考察和问题研究。因此,它不可能存在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群体化视野’。”也就是说学术研究是一种思想的体现,是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一种主观行为。而理想的学术研究是超越国界的,其本质是international。(孙国忠.西方音乐史研究:学术传统与当代视野.音乐研究,2013.4)

二、对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去接受、理解和对待这种具international意义的学科?山艺的学者郭磊提出i个人本主义概念:第一人,逐步推进西方音乐研究体系化建设,为人理解;第二人,徜徉西方音乐中的自由与审美体验,为人思考;第三人,西方音乐研究需要第三者,为人策略。(郭磊。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西方音乐研究的“人本主义”思考.乐府新声(特刊),2013.9)而闫霏则认为西方音乐史研究需要在当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部分地”进入中国语境下的社会学、人类学等重要人文学科的学术话语,以跳出音乐学科自身、融入全球整体文化视界的方式进行新的学术尝试。(闫霏.中国“西方音乐史”学术发展变迁.乐府新声(特刊),2013.9)总而言之,还是绕不开中国视野、中国语境。然而我们却忽视着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所研究的是什么?(What)该如何去研究?(How)我们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Why)

(一)研究什么?

西方音乐史即有关西方音乐的历史,西音史的研究自然离不开西方音乐史学,那么,西方音乐史学又是什么呢?西方音乐史学一词涉及三个层面:史学、音乐史学和西方音乐史学。所谓史学,即历史学,研究与历史相关的事实,用理论和概念加以整体思考、认识,以求系统的学问。主要研究对象是历史学家的学术研究活动。音乐史学则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研究与音乐相关联的现象并加以理性思考与总结的学科。而西方音乐史学即是中国学者对以文化体系的认知与理解。(李应华.西方音乐史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11)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音乐本体的研究,而且包罗与音乐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各种元素,如:音乐文化、社会历史等。因此,西方音乐史学,首先是历史学,尊重音乐历史的事实,其次才是西方音乐史学。

(二)如何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西方音乐史学界就已经开始了从各个角度来探讨中国人该如何研究西方音乐史这一热潮。女性主义、历史结构学、音乐叙事学、诠释学、音乐批评学等诸多现代学说充斥着整个学术界,且都被凌乱地使用着,而本学科中积极有效地方法体系却始终未形成。因此,如何去研究也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诸多学者所提倡的“中国视野”、“自己的方法论”、“中国语境’’等观点,是否能够回答如何研究这一实质问题呢?当然,笔者在此并不否定这些提法。既然西方音乐史作为异文化而存在,我们必然要先融入到它的语境范围内,以主体而不是客体的身份去体验。其次,我们需要带着疑虑去拷问音乐历史的真实性,是否为我们所理解。爱默生曾说过:“All is riddle,and the key to a riddle…is another riddle.”(所有事物都是谜团,而解开一个谜团的钥匙……是另一个谜团。)再次,我们需要站在西方学者的角度与中西文化的差异来触碰出火光,而这一束光才真正是我们解开西方音乐史这团迷雾的钥匙。

(三)研究的目的何在?

鲍新伟认为,西方音乐研究的目的有三:1.了解西方人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音乐活动方式。2.考察世界不同区域在各种时期音乐活动之间的影响与交流。3.反作用于我,处理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微妙关系。更直接地说,西方音乐研究的目的在于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西方音乐的动态和研究现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途径,使得西方音乐的研究不在作为异文化的一种借口。除此之外,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西方人的音乐及其思想,进一步促进灵魂的交流。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新世纪新时代新要求,为适应全球化,教育部制定了《新课程标准(实验)》。如何保持和发扬民族特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是历史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新课标提出了“明确规定要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在重大的历史使命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历史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知识,它是关于为什么我们是我们,以及接下来是什么的解释性语言。作为教育的内容,作为承载我们心灵飞升的载体,历史与文学对于拓展我们的精神空间,丰富我们的内心感受,对抗我们的精神的平庸和堕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历史如此重要,然而历史学科地位低的实际情况却让很多历史老师寒心。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任何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学,而对教学起决定性支

撑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材。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虽喜欢历史,但不喜欢记忆负担沉重的历史学科,更厌恶长篇大论的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师所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效果。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同时又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21世纪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是“一专多能”,由历史学向哲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拓展,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要求。因此,为求实现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学习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等目标,教师自身的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

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我们能够承担怎样的教学任务呢?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一定是“最牛的历史教师”,不一定是“荣誉很多的教师”,因为“优秀”指的是教师的综合素养,而“最牛”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荣誉”的获取可谓是殊途同归。真正的优秀不需要荣誉证明,正如太阳不属于任何星座。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历史教师呢?每个教育工作者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好老师”,虽不能达到,但却心向往之,以求与之拉近距离于万一。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不管想成为什么样的好教师,也不论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事实上不外乎三类教师:一类是学师,即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一类是经师,即在专业上有造诣和见解,能发展学生思维;一类是人师,即在知识和思维之外,能引导学生修德和成人,让学生受用终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自己的改变带动学生的改变。自己是什么样的老师,不是自己想或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的感受,假如自己在学生的记忆中能保持越

久,就越能证明教师的教育影响力。

好教师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是不是善于独立地思考,是不是勇于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做有思想的历史教师,是要善于理解复杂的历史性状和文化情境的。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课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应是人,而不是学科本身。新时代的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其前提是发展学

生的个性。只有有个性的人,才能发展成有创造性的人。对此,我们不但要把自己也列入受教育者的行列中,成为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示范者,而且要善于启迪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自觉地走向神圣的精神殿堂。

出发之前是梦想,出发之后可能是幻想。唯有不懈地坚持与努力才会使梦想开花结果。置身于教育的最底层,主要的工作是教育实践,尽管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理论和哲学的支撑和指导,但毕竟只是理论的“应用”。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做好理论的教育应用,也是理论的一种继承发展,或许这才是“理论”的最大价值、教师的最大价值。

教育需要大视野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不仅要为每一个

学生的未来负责,更要站在历史、民族以及人类未来的角度思考教育。我们不仅培育孩子的未来,同时也哺育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前途!没有一个学生在日后会指责对他负责任的老师。我们的后代同样也会记住今天那些高瞻远瞩的“伟人”,正如我们会记住“昨天的伟人”一样。我不会成为伟人,但我会成为伟人中的一员!

成长=实践+反思,望求自己紧随时代步伐,跟紧新课改,较快成长!

参考文献: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论文统计与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2]Peter Seixas, BENCHMARKS OF HISTORICAL THINKING:A REMEORK FOR ASSESSMENT IN CANADA[P/ON]. [2016-09-23]http://historicalthinking.ca/sites/default/files/files/docs/Framework_EN.pdf.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第7篇

1.读书小组的成立过程。武汉人学历史学本科专业按人类招生,每年招生人数一百人左右,一年级上学期为大班教学,至一年级下学期,按照个人兴趣分为三个小班,即历史学基地班、考古学班、世界历史实验班。其中历史学基地班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中国历史,2009级历史学基地班共有四十名同学。自2010年秋季(大二上学期)开始,以中国历史的发展时段为标准,我们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四个小组(也有一位同学参加数个读书小组的情况),即先秦秦汉史读书小组、魏晋隋唐史读书小组、宋元明清史读书小组、近现代史读书小组,分别联系相关的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读书活动。另外,每个小组指定一人为组长,负责具体事宜,包括本小组成员的召集、阅读材料的复印分发、读书活动时间地点的确定、以及与指导老师的联系等。

2.阅读内容与活动程序。以先秦秦汉小组为例,2011年共开展十五次活动,除去假期和期末考试时间,基本上每两周一次。阅读的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主要包括《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汉书•食货志》、《汉书•艺文志》、《资治通鉴》秦汉部分、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等,基本上都是原始史料,甚至还包括新公布的出土文献。每次阅读之前,小组成员先进行预读,并记录下有疑问之处。每次的读书活动大约持续三个小时。首先由指导老师对文献本身作简要介绍,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由组员按照顺序逐字逐句阅读,每次由一位组员导读、解释,其他组员遇到问题随时提出,共同讨论;文献通读完成后,就文献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讨论。组员若有感兴趣或认为需要深入探讨之处,则在读书会后撰写读书笔记,并在后一次读书会开始前交由指导老师评阅、修改。

3.总结与汇报。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各组长撰写总结报告,指出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不足,并在下一次活动时进行改进。以先秦秦汉小组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为例,总结报告谈到:“本次读书会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秦始皇的成长与秦的宫廷斗争;秦国统一六国的的路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政策。此次阅读主要在秦始皇所立刻石铭文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老师为我们分析了秦在统一战争时所经过的路线以及秦始皇巡游的路线,并指出释读秦刻石时的一些误读,告诉我们虽然司马迁将这些资料写入《史记》中,但是这些材料多半是歌功功德之语,以后阅读刻石资料时应该谨慎使用。[2]每学期期末,各组长将本学期的报告汇总,班主任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并对下个学期的活动作统一规划。如2010-2011年下学期读书会结束后,一位小组长的报告中说:“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感觉到自我的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通过读书过程中的探讨,学会了在讨论中发掘深层问题。同时,在运用史料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感觉自我的古文功底仍然十分薄弱,对于原始史料的阅读量不够,这是我们小组成员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经过小组的讨论,我们计划在下学期加入对于论文的阅读,了解学术动态与各个史家的治史思想,在阅读传统文献的同时提升分析材料的能力。”[3]由此可见,读书小组的开展对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史料阅读能力的提高颇有助益。同时,在史料的阅读与过程中,学生的史学研究兴趣被激发出来,能够有意识地针对某一学术问题搜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所阅读的史料开展研究,学术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经费保障。由于阅读材料多是原始史料,对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本科生来说,购买或复印这些材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负担较重。历史学院主管本科生教学的副院长刘安志教授获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向学院争取经费支持,学院领导也十分重视,2011年共为这四个读书小组拨出经费7000元,解决了同学们的后顾之忧。2009级历史学基地班由一位班委和四位小组长共同组成经费管理委员会,规划每一笔开支,确保经费完全用于读书活动的开展。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各读书小组的活动已经走上了正轨且逐渐制度化,在培养学生的史学兴趣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现行的历史学本科专业教育与史学研究之间的错位,效果显著。

二、试行读书小组制度的总结

读书小组制度的实施,调动了本专业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效显著:

1.扩大阅读量,加强专业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众所周知,受到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大院校招收的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中,以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学生不多,大多数是经过专业调剂后入学的。入学后,学生普遍存在专业信心不强的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读书小组活动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独立阅读、独立分析、讨论交流的良好机会,不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2.结合读书活动,撰写读书笔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如果说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复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居于被动地位的学习方式的话,那么读书小组活动则是以学生自身为主导的主动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之后,他们会自觉、自愿地投身于阅读之中,乐此不疲,当有新的发现、认识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提笔书写。这些读书笔记虽然略显粗疏稚嫩,却是千里之行的开始,有助于独立的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能力的砺炼。

3.初步明确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向,有利于提前适应研究生专业教育。武汉大学历史学本科专业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会被保送攻读研究生,因此要求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具备初步的进行独立史学研究的能力,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读书小组的划分和独立、自主的读书活动的开展,不少同学建立了各自的专业兴趣,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尽快地适应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

4.加强了与指导老师的联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学术沟通,融洽了师生关系。本科新生入学后就会发现大学与高中的不同,学习基本上要靠自我监督,不再是老师的耳提面命;他们同时会感觉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太少,除了上课时间,基本上很少有近距离的接触。老师们则专注各自的科研,有很少会主动地与学生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关系不免日渐生疏,对学术的传承和学科的发展相当不利。近两年的读书活动在师生之间建立了固定的交流互动机制,同学们在平时的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向老师请教,老师也非常乐意为他们释疑解惑,师生关系在学术沟通中得以融洽。

5.通过组员内部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讨论氛围,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的活力在于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砥砺,读书则是一切交流的源泉。读书活动的一个宗旨是带着问题去读,用怀疑的精神去读,除了让学生们形成了研习原始史料的习惯之外,还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拓展了学术视野,锻炼了他们的学术敏感性,为史学研究储存了不少后备人才。

三、结语与展望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第8篇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结束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6.2.

[2]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3]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袁英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汇2008.7

[6]余伟民历史教育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