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沉迷游戏心理咨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学校因素;干预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经触及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缩短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距离,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不正确的使用网络,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形成“网瘾”。作为学校和教师,面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因素,并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改善和引导,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网瘾的学校因素分析
1、高校的管理和生活环境为大学生迷恋网络提供了诱因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是相对松散的,学生管理队伍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精力投入不够,往往缺少人文关怀,另外,在大学校园附近网吧随处可见,这样的生活环境客观上也为他们迷恋网络提供了诱因。
2、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缺乏性教育、心理健康及网络教育
首先,我国目前性教育的滞后使青少年对性的认知普遍存在神秘感。目前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性教育课程,性教育以选修课或相关讲座的形式开设的也只有在少数的学校中才有,这使接受到性教育的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当小。由于无法接受专业、系统的性教育,大学生纷纷通过其他非正规渠道,如通过网络观看黄、影像等获取性知识。其次,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真正的系统的开展起来,普遍缺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网络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
3、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
在大学中,两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分别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剂和催化剂,不良的师生关系往往是造成青少年学业不良和品德不良的原因之一。一些大学生由于师生关系出现问题而走上厌学的道路,其中有的将兴趣转向网络,结果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另外,同学关系也是学校中的重要人际关系,同伴群体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学关系紧张的大学生则容易在网络上寻找支持安慰,寻找倾诉的对象。
二、高校防治大学生网瘾的干预策略
1、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对大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矫治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涉及到大学生的道德规范问题,大学生网瘾的预防和矫治必须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的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对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进行正确引导。首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的密切结合,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其次是加强对大学生学习、就业和生活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2、发挥高校教师及辅导员的作用,提高解决大学生网瘾问题的能力。
目前,高校应加强对高校教师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教师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以及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网络技术和网瘾症状,了解相关预防、发现和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手段,并在实践中加以有效应用。高校教师还应该对沉迷网络的大学生进行专门的研究,从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心理状态入手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原因,找出大学生群体沉迷网络的共性心理问题,根据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程度,分别制定典型的咨询和治疗方案,为沉迷网络的学生提供心理服务。
3、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学校自身也要加强管理,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大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规范校内上网秩序,净化内部网络资源。加强学校内部的网络使用管理,可以落实网络实名注册登记,使上网者产生责任意识;加强学生公寓个人电脑使用管理,控制学生公寓用电时间,强化上网的管理;加强学校制度上的检查,比如有学生彻夜不归的、旷课的,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用学校的制度来约束。同时,积极联合和呼吁社会各界,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4、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综合的性健康教育。
当前作为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适当的性教育,减少大学生因为过度关注性而导致网络成瘾的机会。高校的性教育既应该有针对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也应该有针对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选修课”;既应有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卫生院等多方面参与,也应有专题讲座、研讨班等多种形式。
5、加强心理教育与辅导,提高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防范能力。
要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还必须大力加强高校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建立心理咨询体系。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课程,专题讲座和板报,校园广播、网络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让大学生让了解基本的网络心理知识,预防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了解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理性的上网心态;其次,高校要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中心,利用个案辅导、团体辅导和心理训练等方式对已经产生网络成瘾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参考文献】
[1]陶然,应力,岳晓东,郝向宏.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2]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M].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2007.6
[3]何秋敏.高校如何拯救“网瘾”大学生[J].求实,2006.2
别紧张,这不是生活中的犯罪,而是网络中的游戏。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个名为“偷菜”的网络游戏迅速在白领中流行,交换偷菜或保护菜地的经验,成了白领们的热点话题。
针对白领们的“偷菜”热,心理咨询师表示,现代都市中,白领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借助网络游戏,可以将现实中的压力、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通过“偷”安全地发泄。
心理咨询师的分析不无道理,沉迷“偷菜”就是白领们减轻压力、纾解焦虑的一种方式。问题是,当下社会中,难道真的是“越精英,越焦虑”?除了白领,其他人群就没有压力了吗?显然不是。其实现在喜欢“偷菜”的,远非白领一个群体。我就听不止一位大学生和失业女工讲述她怎样在清晨两三点起床,去别人园地里“偷菜”的经验。那种狂热让人困惑,也耐人寻味。
可以说,当前中国人的焦虑情绪已弥漫于社会各个阶层,“偷菜”狂热中反映的,正是一种社会性焦虑。所谓“社会性焦虑”,它是一种广泛的心神不宁,而且不易通过心理调适而化解,很难轻易消退。“社会性焦虑”中,个体焦虑的具体内容未必相同,但合而观之,又有某些共性,细加分析,常常能够从中看到社会的病灶。
我们为什么焦虑?未毕业的大学生忧虑就业,已就业的大学生为一间自己的屋子黯然神伤,小摊贩为守住他的摊子而费尽心机,蓝领担心裁员,矿工为安全而惴惴,高强度的工作使白领憔悴。就是相对强势的一些群体,如“先富起来”的人们起初担心“原罪”,后来又害怕“仇富”,城管时刻处在舆论风波的中心,官员也据说成了一个危险系数最高的行业……
透过这些焦虑的纷乱表象,一个实质问题已经呼之欲出。当代人之所以焦虑,就是因为缺乏对生活安宁、稳定的一种预期。目前生活尚不安宁、稳定的人群,忧虑自己的未来,而一些看似安宁、稳定的人群,又在担心自己得到的东西会不会持久。
社会性焦虑的危害显而易见。在社会性焦虑弥漫的地方,成员对社会的认同感降低,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随之加剧,整个社会的合作程度无法提高。
怎样缓解社会性焦虑?针对“偷菜”热,专家提供了一个“药方”,叫做“融入生活”,“投身社会现实,融入社会群体,走出狭隘的交际圈”。只要我们明了沉迷“偷菜”实为社会性焦虑,就会对专家的这个方子嗤之以鼻。很简单,如果社会提供给你的本就是一种让你没法不焦虑的生活,要想缓解焦虑,“融入生活”岂非适得其反?
一个人的焦虑是心理问题,不同阶层共同焦虑是社会性焦虑,社会性焦虑是社会问题,它无法靠几句心理暗示就获得解决。
社会性焦虑并非中国独有,已迈入现代化的国家中,社会性焦虑在社会转型期也曾几度泛起。别人的经验或许可资参照。关键在于建立成熟、透明的规则,规则具备普适性,整个社会围绕规则运行。面对规则,任何人、任何群体预先都知道,他能得到什么,不能得到什么,对未来前景的把握实际上在他自己,而非不可控的力量手里,这样,对生活安宁、稳定的预期建立起来,“社会性焦虑”也就迎刃而解。
关键词: 专科院校 新生 信息联络员制度 心理问题
研究目前专科院校新生心理状况,发现大致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首先,自我管理能力差。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经济的提高和相应心理教育的落后之间的差距,导致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九零后新生普遍存在任性自私的问题,不能良好地开展学校生活和顺利地与人交往。其次,自我调适能力差。在高等教育大热潮中,一些专科院校盲目办学,教室和实验室硬件设施相对简陋[2],设施的落后与新生入学之前期望有所差异,报到后心理落差大,自暴自弃或随波逐流的较多。最后,自我发展能力差。由于新生因地域差距而形成的参差不齐的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3],对于就业规划或人生规划的不同,导致新生在校行为差距很大。通过建立“班级信息联络员制度”分析新生心理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出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一、班级信息联络员制度
为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入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促进新生心理管理工作建设,建立班级信息联络员制度,从而搭建有效的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学生三方的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班级信息联络员提供对学生心理问题有价值的信息汇总,期望做好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的工作。各班推选两名班级信息联络员,负责协助辅导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
(一)对班级信息联络员的具体要求[5]
(1)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2)热爱同学,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3)智育成绩在班级的30%以内,保证其学有余力担当此任;(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与人沟通;为人乐观开朗,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5)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保密原则;(6)能够切实协助辅导员做好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班级信息联络员的选拔程序
通过学生自愿报名或推荐等方式,确定各班的班级信息联络员,每班一男一女共两名。选拔完毕之后,由学生处心理咨询室专业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方能担任。
(三)班级信息联络员的管理
班级信息联络员由学生处心理咨询科管理,每个自然班产生男女生各1名,每个学院成立一个学生信息站,设站长1名(总辅导员担任),副站长1名(学生会主席担任)。学生信息站站长负责本学院班级信息联络员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及书面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副站长协助站长工作。
(四)班级信息联络员的工作职责
(1)班级信息联络员应从实际角度出发,严肃、认真地搞好信息工作,客观反映本班同学心理状况,同时将学院方面有关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中,信息要求真实、准确。(2)认真学习并积极宣传学院的各项管理规定。(3)积极配合辅导员完成各项学生心理管理工作。(4)配合学校成立各学院心理小组,做好新生心理调查工作。(5)形成每周一报制度,汇总信息后与每周一汇给副站长,由副站长报给站长。(6)突发事件的上报,直接报给站长和相关辅导员。
(五)班级信息联络员的奖罚
(1)班级信息联络员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等级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2)学院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班级信息联络员”评选活动,对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信息员给予表彰。(3)在综合素质测评中,班级信息联络员与学生干部享有同等待遇,可在德育考评中给予适当加分;对实行学分制专业的班级信息联络员,根据考核等级获取相应的附加学分(优秀:1.5学分,称职:1学分,基本称职:0.5学分)。(4)对任期内不能较好履行职责者,予以批评教育,仍不改正者予以取消职务。
通过对班级信息联络员进行培训,可以让班级信息联络员在自助的基础上学会互助,在互助中和谐成长。班级信息联络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最容易发现问题,最容易彼此沟通。以下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班级信息联络员汇总的新生心理问题。
二、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学习动机缺失,自卑心理严重[6]。
这是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大部分新生知识基础较差,学习上具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加上有些家庭给子女已经铺垫了太多,自己没有进取动机,进而出现诸如对学习的焦虑、厌学、逃课等心理问题[7]。有些专业没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为依托,新生慢慢产生做兼职为主和沉迷游戏的现象,整天无所事事,不积极进取,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由班级信息联络员的及时上报,得知2012级有一名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导致自己具有严重自卑的心理,在宿舍其他同学嬉笑打闹的时候,对号入座地觉得其他同学在嘲笑自己;严重的时候,坐公交车都认为其他乘客在议论他,并且在网络上攻击他,最后产生妄想的症状,只能选择退学治疗自己的心理疾病。
(二)缺乏心理调适能力,宿舍人际关系差[8]。
最容易出现的新生心理问题是宿舍人际关系。由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新生第一次远离父母住进集体宿舍,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然而,大部分九零后新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娇生惯养,不能调适自己包容他人,从而产生很多人际矛盾[4]。男生宿舍以沉迷游戏为主,生活的不规律导致了很多问题,有些本来想学习的新生,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不再积极学习,甚至排挤不沉迷游戏的同学。而女生宿舍互相攀比的心理非常严重,有些新生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也不努力学习,只想走捷径,而且女生细腻的心理容易引起摩擦,有的女生为了排挤看不上的同学,故意栽赃嫁祸或是指桑骂槐的挑起事端。
(三)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现象严重[9]。
进入大学校园以后,没有升学压力的大学新生又处于青春期,因而“爱情”就成为大学新生一个常见的话题。但是由于许多新生心理的不成熟和对情感的轻率,加之社会自我道德规范的失控,很多突发事件都源于感情纠纷。
三、新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山东广播电视大学通过辅导员和各班班委,在各学院各班建立班级信息联络员制度,负责反馈有心理问题的新生,并及时上报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处理问题,避免难以预料的悲剧发生,并配以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建立新生心理发展档案。
坚持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调查,心理咨询科建立新生心理发展档案,及时发现新生的心理问题,反馈与辅导员,重点关注有问题的新生,尽量与问题新生家长建立一定的联系,并配合心理咨询科尽快解决。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一直实行辅导员巡查公寓制度,确保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及时而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认真处理,特别是针对新生,可以迅速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二)引导新生心理自我发展。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从实际出发,制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在新生入校军训及安全教育当中,给新生开专题讲座,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第一时间对入校新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宣传;以辅导员为基础、以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为依托,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开设讲座,丰富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新生对自我角色转换和适应能力调节的把握;除此之外,心理学专业的教师通过新生入校选修课的形式与新生进行交流,设立校级心理咨询室给新生免费咨询。辅导员要多深入宿舍,与新生保持密切联系,以班会或主题会议或有目的的聊天交流,指导新生自发加入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情感,以吸纳新生自我完善健全校园心理健康组织结构[10]。
四、取得的效果
大部分新生本身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甚至有些父母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孩子,所以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从办学理念上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通过设立“班级信息联络员制度”,有效地收集新生心理问题,进而优化校园规章制度,严肃学生毕业问题,消除不良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促进全体专科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掌握一门专门技术,积极争取就业或升学,从而为社会造就更多的合格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以及市场竞争力,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争取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徐静英,马慧.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吕军.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不良及调节[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4(04).
[3]陈振乾.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4).
[4]郑捷琴.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集美大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09(10):3.
[5]罗爱梅.论专科学生对DutyReport的抗拒心理及疏导方法[J].当代职业教育,2013(03).
[6]张献,邓蕾蕾,宋立军.高等学校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6):5.
[7]甘庆华,甘鹏飞.浅析高校学生信息员在信息互动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
[8]孙新.高等学校实行学生信息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3(7):1.
调查全面,学生参与度高
据悉,这次调查方式为问卷式,分别在《课堂内外》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上刊登调查问卷,同时,在课堂内外官方网站设立“2010中国小学生成长状态调查”专区,点击后进入相应的问卷调查栏目。问卷的统计采取随机抽样统计。另外,通过网上调查专区填写问卷的,其调查数据自动进入信息统计库。这部分青少年必须是有上网条件和上网时间。调查数据显示,他们往往来自城市和城镇,在周末集中上网的比例很高。一些青少年在回寄问卷的时候特别写信说明,家里有电脑可以上网,但因为住校上网受限制,或者上网填写问卷需要注册,不如直接寄信来方便。
2010年青少年成长调查从今年1月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共回收邮寄以及网络有效问卷超过十万分。采样范围包括中国内地所有地区,来自生活于城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问卷占大多数,其调查结果主要反映了这部分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和自我认知。
网络游戏并不是狼来了
调查结果显示,当今中小学生对于网游的选择上更加趋于理性,每周玩两个小时网游或者基本不玩的小学生占到了64.21%,这一选项在初中是84.30%,高中生则达到了88.37%。
66.67%的小学生、72.36%的初中生和62.06%的高中生认为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不沉迷就好。”网络游戏在中学的盛行度并不像传说中那么严重。
韩寒不敌郭敬明,鲁迅成为中学生最喜欢的现当代作家
在中学生最喜欢的80后或90后作家中,郭敬明虽然饱受抄袭门、炫富门等种种非议,但仍显示出其强大的人气力量,在初中生中以50.63%的支持率超过了第二名韩寒(43.72%)以及第三名张悦然(10.18%)。在高中阶段,郭敬明仍以43.17%的支持率超过了第二名韩寒(29.36%)以及第三名徐鹏(18.31%)。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0后作家无论影响力与支持率仍旧无法与80后作家们相抗衡。
与80后和90后作家之间的竞争相比,现当代作家之间的选择则显得平和许多,初中阶段的前三名分别为鲁迅(50.75%)、冰心(39.20%)、朱自清(29.40%),高中段的鲁迅仍旧成功成为第一(33.87%)、余秋雨则以21.37%的支持率紧追其次,金庸的排名是第三,支持率为19.19%。
90后消费更显理性,国货整体不如国外品牌
在消费分栏调查中,71.10%的高中生和68.86%得初中生认为质量是第一位的,价格其次,但在外形、款式与功能上,初中生更注重前者,说明针对初中生的产品在外形设计上要更加前卫时尚,满足他们追求“酷”的性格特点。高中生则没有太多区别。
在同时的“2010中国青少年成长状态调查排行榜’可以看出,在消费领域,在休闲衣物、食品等方面,国货整体支持率要高于过国外品牌,出电脑品牌外,绝大多数电子消费类产品均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国货品牌仍未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多数中学生承认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有消极心理
在关于心理方面的调查中,68.49%的初中生和78.11%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心理比较健康,但有时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其中69.75%的初中生和67.84%得高中生认为已普遍出现过焦虑情绪的体验,同时,来自身边人的影响(尖子生、学习竞争、找不到朋友)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个别人产生自卑、嫉妒、封闭心理。
面对这种心理焦虑,极少数同学作出的类似离家出走、自杀或犯罪等极端行为,对此,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最大的原因是成绩不好,学习、升学压力太大,其次是心理有障碍,认为是因为家庭不幸、不适应社会、失恋的比例要低于初中生的选择,说明高中生更愿意从当事人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今青少年普遍缺乏专业心理健康老师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
1.自我形象的偏差
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阶段的高职学生,因为心理的成熟与生理发育的不同步,要经历心理、生理上的困惑甚至困扰。青春期是个体努力获得社会认同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努力思索着一系列关于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问题,构建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想象自己的外貌与气质,构建自己成熟的个性特点和处事方式。但由于高职学生的自制力较弱,加之缺乏应对与处理的经验,在处理问题时经常采取消极手段,非常容易走极端,甚至出现违反常规的行为。在现实或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上的幼稚,往往会遭到父母、老师和同伴的不认同。当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被老师、同学或伙伴评价后,他们无法接受理想化的自我构想和现实的差距,自然也会造成青春期自我形象的困惑和迷惘。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相对早熟,由于青春期爱面子的特殊心理,一些来自社会和同伴的对高职院校的文凭的否定会使一些高职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一些学生会采取一些偏激的行为,如逃学、抽烟、酗酒等来维护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2.学习困难导致的厌学心理
高职学生偏离了“参加高考”的轨道,丧失了求学的目标和动力,出现“目标暂时真空”状态,学习困难现象较为普遍。其中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时间与方法的不恰当、学习氛围不浓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一些高职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角色,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高职学生读到二年级时仍然无法正确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内涵和作用,不知道自己的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契合点,甚至部分学生不知道所学习的课程中哪些属于专业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进入高职学习阶段,学生的自主时间偏多,教师的看管变少,部分高职学生的自我控制力相对薄弱,因此造成学习进度赶不上,最终导致厌学、逃学等现象发生。再者,目前高职院校的学习风气不佳,上课迟到、无故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听耳机、玩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单科成绩不及格也是常见的现象,一些意志薄弱和奋斗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开始走上“混日子”的道路,最后沦为后进生。
3.对互联网的迷恋
许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沉迷于互联网游戏、聊天室。由于部分学生经常“开夜车”、熬通宵,严重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学生在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受骗,甚至会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学会说谎、行骗和暴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人际交往脱离了现实的情景,一些学生在线时的热情、大方、平和,一旦离线就表现出冷漠、紧张、易怒,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失调。再者,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生活节律发生紊乱,精力不济导致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等,但无法摆脱玩游戏的渴望,继而出现了体力上的不支和精神状态欠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几点措施
1.高职院校可以将心理健康课程设为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向全校所有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能消解学生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青春期发展带来的冲突和不适;学习不顺导致的心理焦虑;人际关系不良产生的心理烦恼;正确对待网络的态度。在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调控自我、乐于学习、善于合作,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明确的生活目标,养成健全的、独立的人格。
一、基本资料
邹晓t(化名),男,12岁,初一,和父母弟弟一起生活。做外贸生意的父亲于2015年的一个冬夜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一个月后去世。母亲为全职太太,抚养两周岁的弟弟。
二、辅导缘起
2016年9月的某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晓t在班主任陪同下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经过之前和班主任的电话沟通,我了解到晓t在父亲去世后至今一直沉迷于电脑游戏,学习上萎靡不振,成绩大幅下滑,人际交往趋于闭锁,同学老师基本无法和他交流,班主任家访时也闭门不见,整日郁郁寡欢。
眼前这位男生耷拉着头,眼睛呆呆地看着地面,略长的头发遮住了额头。在默默陪伴了一阵后,我采用了共情技术去靠近晓t内心的感受。他的脸上看不出大的情绪起伏,只是在我谈到“这段日子来,你心里一定很不好受,所以让自己躲进了游戏的虚拟世界。”这句话时,他稍微握紧了右手,然后拿起杯子喝了口水。首次咨询进展不大,但我相信,这是个还算不错的开始。基于晓t喜欢上网打游戏而不愿意主动沟通,在征询意愿后,我带他到心理测量室上机做了SCL-90测量,从而对其近期的心理状况有了初步了解。
从测量结果来看,晓t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多个维度都超过了3分,尤其在“抑郁”及“恐怖”维度的得分甚是令人担忧。
三、辅导过程
阶段一:母亲来访
负责又细心的班主任在家访时发现晓t母亲的心理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于是要她在第二周的周四下午来咨询室接受心理疏导。作为家长能依约过来找儿子学校的心理老师,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尽管丈夫去世一年多,晓t母亲依然沉浸在深深的哀伤中,黑色外套,头发微乱,脸色灰暗而憔悴,落座后先是红着眼默默流了会儿泪,继而讲述起丈夫邹先生的事――
因少年时的一次意外,邹先生做了开颅手术,之后成绩突飞猛进,考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但他生性孤僻少有朋友,毕业后回到家乡做外贸生意起家,为家庭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大儿子邹晓t从小衣食无忧,学习上不太努力,自己则一直是全职太太,两年前生下了小儿子。一方面,患有高血压的丈夫并没有服用药物,而是靠每天晚上的千米长跑这种并不科学的方式来控制血压;另一方面,对于国内的教育教学方式他并不认可,所以当小学阶段的晓t沉迷网络游戏、成绩垫底时,邹先生提出了以后送孩子去美国留学的想法,并在五年级开始给孩子办理去美国的旅游签证,这使得晓t对学习更不用心,对去美国充满了向往。
2015年的一天冬夜,邹先生突发脑溢血被送去医院抢救,而这过程中晓t的母亲并没有叫醒熟睡中的孩子,因此他并没有目睹父亲病发的经过。尽管请了北京的专家过来医治,最终还是回天乏力,邹先生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后,带着对妻儿和父母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在此期间,晓t曾经被带到医院去看望昏迷中的父亲,但他一直否认父亲重病和离世的事实,他拒绝参加父亲的葬礼,木然面对悲痛的家人,并激动地冲母亲喊叫说父亲还在外面忙生意,不久就会带他去美国念书。
和晓t母亲的这次面询以她的倾诉为主,陪伴、倾听和共情是我采取的主要方式。待到她倾诉完带着我的安慰和鼓励离开后,我累得靠在沙发上,久久没有缓过来。心理咨询,有时候真是把咨询师的心理能量掏空了,输给内心枯竭的来访者。
阶段二:初定“沙游”
次日,平复了心情的我开始翻阅以往培训中的各类资料,梳理晓t的个案辅导对策。根据DSM-IV 诊断标准,当丧亲个体表现出悲伤缺乏、悲伤抑制、选择性遗忘、悲伤延迟等症状,并发生于丧亲发生后六个月以上,可诊断为复杂哀伤,晓t基本符合这种心理状况。基于晓t目前的情况,我决定将“沙盘游戏”引入本次哀伤辅导中。“沙盘游戏”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技术,为来访者创造了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在沙盘中运用沙具来表达自己的无意识世界,可以使其“自我治愈力”得以l挥。采用游戏疗法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时威望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而12周岁的晓t正处于从儿童期过渡到青春期的当口上,沙盘游戏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辅导手段。
第二次咨询,我把晓t带到沙盘室,让他感受了沙子,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在沙盘上自由摆放,一刻钟后,晓t的作品完成了。
晓t的初始沙盘看似放了很多物品,但总体无章可循,呈现出混乱的场面,区域间界限不清。混乱是一种受伤主题,表现出晓t内在受伤的自我状态。但初始沙盘也呈现出晓t问题治愈的可能性与方向。在象征理论中,沙盘的右方是未来的象征,晓t初始沙盘的右上方以几只动物为主,动物往往是与人类理性和判断相对应的本能、直觉、冲动和阴影等的象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他无意识中压抑内容的表达。右下有象征着动力的四辆小车,但车头朝向左边,有退行和回归的暗示,可能象征着无意识自我的准备状态。这次的沙盘内容和晓t的现实生活并无联系,应该是丧亲后心理的一种创伤状态。
在随后的交谈中,晓t虽然还是低垂着头,但断断续续地愿意表述出内心的想法:爸爸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而自己在学业上的挫败感让他把无限希望寄托在去美国念书上。他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堆里,唯有拒绝承认爸爸的离世,那么出国就还有希望,家里的顶梁柱就还在。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他从妈妈的泪眼和弟弟的哭闹里读出了悲伤和无望,学业垫底让他在班里抬不起头,只有沉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披荆斩棘一路通关,他才觉得自己是能力超群、受人崇拜的,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
从晓t的诉说中,我感受到他内心对于获得认可的渴望,而他如果能把用在游戏上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应该能取得明显的进步。然而,如何让晓t重新振作起来呢?我决定从让他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接受父亲已经离世这个事实开始。
阶段三:宣泄与告别
第三次来访的时候,晓t和我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咨询关系。回忆了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场景后,晓t又一次被我带到沙盘前。约莫过了二十分钟,作品完成了。和上次相比,晓t在选取沙具的过程中多了些选择和思考,作品不那么混乱了,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经由他解释,这是在家里小区的中庭里,妈妈抱着弟弟带着他在玩,爸爸忙完生意回来,远远注视着一家人。这次的作品中有了具体场景和故事情节,值得注意的是,他和妈妈、弟弟所在的中庭被划出了大半个圆形,透露着些许沙盘游戏中曼陀罗的象征,这意味着晓t内心从混乱创伤向秩序治愈的方向发展,是其逐渐修复、酝酿和积累心理能量的过程。只是父亲的人偶放在了圆形的外面,给人一种站在另外一个世界看着自己妻儿的感觉。将晓t从悲伤延迟和悲伤抑制中拉出来,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事情,我思忖着。
“你一定很想念爸爸,也有很久没和爸爸聊天了吧。”边说着,我搬了把椅子放到沙盘前,“坐下来,看着爸爸,跟他说说话吧。”
晓t在沙盘前坐定,望着沙盘中代表父亲的人偶待了一会儿,忽然眼眶发红,瞬间蓄满了泪水。见此情景,我悄悄退出了沙盘游戏室,在外间陪伴和关注。里面的哭声从压抑慢慢变成放声痛哭,像是淤积太久的堰塞湖终于崩裂了口子宣泄而出。哭了足足有七八分钟,晓t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我过去给他递了些纸巾,陪他注视着沙盘中的父亲人偶,就这样默默坐了一会儿,我对他说:“爸爸的去世让你非常痛苦,也难以接受,但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对么?”他缓缓点了点头,“那么,你愿意跟爸爸告个别,让爸爸安心地离开吗?”
“嗯。”晓t坐直了身子,哽咽道,“爸……我会懂事起来,把学习搞上去……我会照顾好弟弟和妈妈,不让你担心……爸爸,再见!”泪水划过晓t的脸庞,但当他站起来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变得轻松和明朗起来。
阶段四:重建与启航
对于失去亲人的初中生来说,班级老师和同学的心理支持有助于他尽快摆脱困境,恢复心理平衡,从而安全地度过心理危机。晓t之前的行为表现让同学们很难靠近和帮助,但这次宣泄完以后,他的内心已经不同以往。等晓t离开咨询室,我联系了他的班主任,向她了解并反馈了晓t的一些情况,达成一致意见:继续关注晓t的情绪状况和行为表现;私下安排两位学习认真、性格开朗的同学在日常学习中多关心和帮助晓t;科任教师则提供有针对性的学科援助。随后,班主任又和晓t母亲进行了电话沟通,请她在家里也多关注、常鼓励,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表达对晓t爸爸的思念。而我,在随后的心理辅导中,采用了代币疗法来消退晓t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并结合精美的学习用品、励志书本等礼物来鼓励他请教老师问题、和同学打篮球、运动等积极行为。期间,晓t也会来“心灵氧吧”摆摆他喜欢的沙盘,我关注到他的沙盘中慢慢出现了植物、小船等沙具,而这些物品正象征着晓t内心自我能量的恢复。
11月的期中考试结束后,晓t又一次预约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老师,我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垫底了!老师说我年级总分进步了28名!”从晓t的叙述中我了解到,在过去的这两个月里,他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应该迅速成长起来,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妈妈和弟弟,这样才能让爸爸安心,更是对爸爸的爱的最好报答。妈妈在社区的街道找了份工作,她可以一边照顾弟弟一边补贴家用,还认识了很多朋友,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老师,谢谢你送我的书,真的很不错,看完以后充满了正能量!……爸爸曾经是个学霸,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学霸!”看着眼前这个神采奕奕的少年,回想起他第一次来访时了无生气的样子,我不禁在内心暗暗惊叹晓t面对伤痛时强大的内在自愈能力,也感动于他们父子间浓厚的亲情。
“再玩一次沙盘吧!”我笑道。
“好啊!”晓t起身去了沙盘游戏室。
这次的沙盘里出现了大量的绿色植物以及带有水车的假山,左下方还种上了一丛美丽的小花,这是新生力量的展现;位于沙盘中心的河流和驶向前方的帆船象征着开始新的航程,这是治愈系的体现。桥梁意味着人际沟通的意愿,看来晓t和周围的同学老师及家人相不错;而位于沙盘右边的位置上放置了围坐一圈、专注于琴棋书画的四个小和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园的学习生活让晓t感受到了乐趣。从沙的使用来分析,相比前几次作品,这次晓t动沙的幅度大了很多,尤其体现在河流的挖掘上,而动沙需要来访者强大的自我能量,由此可以推断经过这段时间的多方合力帮助,晓t内心的自我能量大大增强。
一周后的SCL-90后测中,晓t的十项数据全部回归正常。
“爸爸虽然离开了,但他永远在我心里,为我加油!”
三、辅导感悟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坎坷,处于初小衔接期的学生在承受学业压力的同时,又遭受了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心理上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当晓t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时,不仅是孩子,家里的母亲也沉浸在悲伤无助中。幸运的是,细心负责的班主任得知这个情况后,及时给予了关注并鼓励孩子接受心理辅导,这对该生在今后初中生活的适应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沙盘游戏疗法在提高丧亲青少年的个体和家庭功能上具有较好效果,这在本次心理辅导中得到了印证。它通过深入展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与潜意识对话,了解自己的深层次需求。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对于情绪压抑的晓t,沙盘游戏的使用帮助其进行了情绪的疏导和宣泄,完成了对去世亲人的哀伤表达,并重新联结了晓t的过去(父亲在世时)、现在和未来,实现了他的自我统一,他的沙盘作品也由此经历了“混乱与迷茫―宣泄与重建―转化与整合―自我治愈力展现”这四个主要阶段。
1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
当前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并没有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这个问题,尤其是理工科男生,较多同学沉迷在网游戏当中。据笔者对所带的学生群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学生较为沉迷的主流游戏主要分为两类,以dota和《英雄联盟》(LOL)为代表的魔兽局域网对战游戏和以穿越火线为代表的CS类对抗游戏,两类游戏特点鲜明,画面场景鲜活,诱惑力大,影响范围较为广泛。由于这两类游戏有团队合作和战术配合的特点,需要队员组队进行,很多学生宿舍成员会拉帮结派组队参赛,有些同学本身并不玩游戏或者对之没有兴趣,但是为了要合群或者自制力不够不得已加入。据笔者做过的调查统计,88%的学生曾接触过网络游戏,而其中近26%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有个别学生因过度沉迷导致严重影响学业。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里废寝忘食,组队做任务时往往通宵达旦,或者一天就睡短短的几个小时,仅以泡面度日。且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过程里,人的精神高度紧张亢奋,人体长时间处于这样亢奋紧张且疲劳的状态极易导致猝死,曾有报道大学生在宿舍通宵玩游戏导致猝死的惨剧,可见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对人的身体健康将产生极坏的影响。
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长期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许多人沉溺在网络的虚拟实际借此逃避现实世界中人际、工作、生活等的压力,将网络世界当成真实世界来经营,反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造成人际交往、生活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巨大缺陷。同时,当前的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血腥,崇尚武力解决一切,往往误导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性格,进而将网络世界中的血腥、暴力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带来影响极重的后果,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甚至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生成才计划。为了取得网络世界的胜利,学生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当中,通宵达旦不眠不休地做任务、闯关、升级,导致学生本应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大减少甚至完全不学习,天天窝在宿舍玩游戏不去上课,笔者所调查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当中,都存在因玩网络游戏导致旷课、逃课的现象,甚至有部分严重的学生因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天天旷课,导致学业严重受影响,最终影响到能否顺利毕业。
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分析
网络游戏的危害如此大,为何学生却认识不到网络游戏的消极面,反而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据笔者的调查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内在断乳期中失控松开的安全阀。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渥,吃穿不愁,再加上长辈的过度溺爱,养成了他们好强、自我的性格,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比较强,再加上经历了之前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后骤然松弛悠闲的大学生活让他们一下无所适从,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多,与过去高中时期家长、老师主导的紧张生活相对比,宽松自由的大学生活以及自小所拥有的优越的生活环境造成他们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差,缺乏生活目标,易受外在不良诱惑,而网络游戏的惊险、刺激对他们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在虚拟世界中虚构的情感和归属的实现。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亚拉伯罕马斯洛在他的层次需求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层,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低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和实现的时候,人类会自然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前进。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有了极大的保障,自然转向更高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别人的关心和认同,希望自己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往往现实却是部分大学生发现上了大学之后,发现自身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得不到周围同学和老师高度的认可,但是内心又迫切想实现自我,展示自我,这种自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在现实当中得不到满足,但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能够予他们足够的刺激和体验。在所调查的学生群体对爱玩网络游戏的理由中,很大部分同学认为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队员之间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以主动性、自主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每一名成员都能很大程度地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的愉悦,进而在这样的网络游戏中寻找到实现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机会,体会到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到的刺激、成功和尊重,从而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依靠虚拟世界逃避现实压力。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家庭、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多重压力,面对这些现实当中避无可避必须面对的问题,许多学生选择了逃避到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在游刃有余的网络游戏中逃避自己在现实当中必须面对的压力。网络游戏当中的打怪升级完成任务映射在现实当中就是学业、事业有成,队友之间的互相协作亲密无间共同完成任务,则让他缓解了现实当中存在因缺乏沟通导致的人际关系不佳的压力,网络世界成为很多学生逃避现实世界许多压力的最佳选择。
简单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就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直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网络游戏基本都是要靠组队完成相应的任务,当周围的同学都在参与这些游戏时,为了更好的融合到同学圈、朋友圈中,一些原本没有接触网络游戏而意志力又较为薄弱的同学就会受消极的从众心理影响,开始跟着身边同学一起组队打游戏做任务,沾染上玩游戏的恶习,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彻底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3 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祖国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面对网络游戏,做到张弛有度,杜绝学生过度沉迷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应对负面情绪。当前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学生工作相当重要的位置,高校普遍配备了心理教师及相应的心理咨询的场地设施等,这正是基于普遍认识到不良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成长的不利影响。面对大学生的迷茫、逃避、恐惧等心理问题,应当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层面加以积极引导和排解,帮助大学生直面人生压力,正视挫折,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自制力,避免大学生在负面情绪的主导下沉迷于网络游戏。
积极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多元化提升拓展学生素质和认知。与高中紧张被动的学习氛围不同,大学生活的整体氛围是轻松而愉快的,大学生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如何引导他们利用充裕的课余时间将会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产生巨大的影响。丰富的校园活动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从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走出宿舍走出网络世界,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得以充实,得以提高,在现实的世界里得到被尊重和实现的成就感,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归属感,从而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脚踏实地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抱负,体会到成功。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加强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指导。经笔者的调查了解,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和了解,或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没有全面的了解,进而丧失了对学业的学习兴趣。面对学生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此时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合学生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决不能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与帮助,帮助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认识和目标,并引导学生将精力投入到这个目标当中,为之奋斗,当生活和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人生势必过得有意义且充实。
关键词:高职;学习者特征;学习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244-02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用人单位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高职大学生日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部分,因此,对高职大学生学习者特征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参与高职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总结了高职大学生的几点较为明显的学习者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职大学生学习的建议。
一、高职大学生比较明显的特点
1.多样的学习起点。高职院校中,普通高中生源和职业中学生源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比例因学校、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普高生源多于职高生源。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条件、招考方式的不同,以及中等教育阶段教学侧重点的不同是高职大学生多样化学习起点的主要原因。在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上,普通高中生源有较好的基础;在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上,职业中学生源有一定的基础。加之各省教学内容的差异,因而,高职大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起点能力。
2.热衷上网娱乐。高职大学生使用网络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高职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大多在于娱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较少;第二,高职二年级学生上网时间明显多于一年级和三年级;第三,男生大多热衷于网络游戏,女生热衷于电视剧、娱乐信息和网上购物;第四,手机上网和笔记本上网都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较多;第五,非计算机专业高职生计算机操作和网络运用能力一般低于普通大学生,大学期间信息能力有提升但程度不大。
3.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大学生。现有研究成果均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卡特尔16PF测验显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业成就水平略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的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一样的是,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成长经历、社会环境、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等。结合现有调查研究成果及笔者参与高职与普通本科生活的经历看,高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在于学历层次、就业压力、家庭教育三个方面。
4.高职大学生与社会互动频繁且热衷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及学生会。高职生与社会互动的途径主要有兼职工作、网络、实训、实习等。兼职和实习是高职生与社会互动的主要途径,高职的培养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因此课程要求的实习实训较多,实习实训也是高职生与社会频繁互动的重要途径。
高职生大学生热衷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其原因在于:刚进入大学的新鲜感;从众心理,别人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自己也要参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结交兴趣相同的朋友;希望通过社团、学生会活动实现自我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各种网络通讯方式,微信、微博、论坛等也日渐成为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社会互动的重要途径。
5.厌学现象较为普遍。高职生厌学情况较普遍,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均低于普通大学生。不爱看书,不喜欢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静不下心来是高职生的显著特点。高职大学生更加热衷于考证,对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其实很多高职生并不缺乏学习的热情,但懒于学习,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下去,长期以来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搁置学习计划。
二、优化高职大学生学习的建议
1.部分课程实行分级教学。针对高职生多样化的学习起点,课程培养体系也应与之相适应。调查发现高职生学期起点差距相对较大的课程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有部分学生入学就具备良好的起点能力,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水平,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夯实基础以达到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2.基础课与专业程并重,知识与技能并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多以工作流程为体系组织课程,重视技能的培养。过多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知识的学习,过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都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际观察发现,很多岗位技能的培养只需3~4个月,对于这些能在几个月就能学会的技能没有必要让高职生一入校就学,一年级、二年级应重视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大学生除了在正式的显性课程进行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教学材料、校园文化和集体生活等受到潜在的影响。
3.培养学习兴趣,适当放宽专业选择。很多高职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没有兴趣,选择这个专业是服从安排或者完全为了就业。学习者对课程涉及的知识不感兴趣,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热情、爱活动、不爱看书是高职生的显著特点,可以通过举办与专业相关的活动、竞赛,让他们多接触实践,在竞赛中获得满足感建立自信心。课堂上,采用启发式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滥用小组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用“接收式”学习模式和“发现式”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识水平。
4.引导高职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沉迷电视剧,过度娱乐,手机依赖的现象很常见,对此,很多学校完全禁止大一学生在宿舍使用电脑,或者只允许学生访问指定的几个网站。观察发现,这样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他们会在二年级或假期找“补偿”或者转而沉迷手机上网,或者去网吧上网。控制大学生上网行为为应当“软硬兼施”,既要加强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性,也要通过时间限制、带宽限制、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控制学生的上网行为,但控制应适度,过分限制大学生上网并不是有利无害的。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适合大学生使用的教育软件、网络学习平台越来越多,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时间,改善认知过程等。MOOC、微课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MOOC可以让高职大学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展视野。微课做出来更要用起来,它可以帮助高职大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他们生活的场所,学校是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然而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模式陈旧,过度重视传递价值其实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校园文化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短期内不易察觉,但意义更深远。学校在重视传递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6.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心理健康始终是一个比较敏感又往往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大学生往往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均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对心理咨询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认为去心理咨询的人就是心理有病。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大学生,可见落实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他们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正确地看待心理咨询。学校方面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就业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足够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更加要重视情感与体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搭建有效的心理咨询空间,及时干预心理问题。
7.对各年级的学生都要充分关注。很多高职大学生升入二年级之后会感觉学校对自己的关注少了,觉得“自己的时代过去了”。其主要原因在于,进入大二的学生对于大学校园逐渐失去了新鲜感,各种校园活动大多也只针对于新生,没有担任学生会或社团干部的学生一般没有机会再参加。学生管理方面一般一年级比较严格,二年级明显宽松。部分学生从大二开始逃课、整天上网或者过多兼职。
8.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拓宽上升空间。普通本科生毕业后上升空间较多,可以直接考研、留学、参加很多单位的招聘考试,因此很多普通本科生有相对明确的计划,且本科生平时学习成绩对他们实现这些计划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普通本科生比较注重在校的学习成绩。相对而言,高职生的上升空间窄得多,平时学习成绩即使好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影响,很多高职生学习只是为了通过平时的考试。高职生的优势在于具备一定的技能,毕业就能较好地就业,很多高职生毕业就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但也有很多高职生渴望继续深造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所以职业教育体系既要考虑学生目前的就业需要,更要关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香.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教学探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2-54.
[2]张敏.论高职外语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39-41.
[3]王利华,肖凭.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