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锻炼方法

康复锻炼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康复锻炼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康复锻炼方法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74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26-01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急,恢复慢,且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征[1]。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为了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更好地回归家庭社会。2008年起我们在神经内科开展了专职康复护理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8月首次入住神经内科经CT或MRT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64例,男性6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4.5岁。于康复指导前后及出院时采取面对面提问方式,用自制问卷了解病人对脑卒中后康复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掌握锻炼方法和坚持锻炼的情况。

1.2 康复护理方法

1.2.1 康复护士选择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都是护理学领域的分支学科,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2]。但由于护理目标不同,采取的护理技术方法不一样。为此选择既有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经验和专科理论知识,又有较好沟通能力的护士,经过一定的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担任专职康复指导工作。

1.2.2 物品准备 疾病急性期在病床旁进行康复指导和锻炼,恢复期可进康复室进行锻炼。为此康复室配备了手法按摩床、电动升降起立床、训练用扶梯、多功能平衡杠、姿势镜、作业疗法器具等不同的器材,便于病人进行训练。

1.2.3 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只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系统症状无恶化,则在48小时后开始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首先做好评估,通过对病人意识水平、生命体征、一般状况、四肢肌力、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等进行整体评估,确定良肢位摆放、肢体按摩方式、进行肢体活动、语言康复训练、站立、行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综合康复护理计划。

1.2.4 康复训练指导

1.2.4.1 心理康复指导 康复训练中,病人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康复的进展,因此要把心理护理贯穿到整个康复训练中[3]。脑卒中病人由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病人出现偏瘫、感觉及认知功能障碍,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异常和情感变化。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引导,鼓励其积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告知病人及家属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让病人明白康复的实质是学习、锻炼的反复过程,是脑功能的重组与再建,解除其焦虑、失望等负面心理,争取使病人早期主动投身于康复训练中。

1.2.4.2 康复知识讲解和方法指导 本资料选取的脑卒中病人均为首次住院,病人不知道何为康复训练,更不知道怎样进行锻炼。由此,护士应告知病人康复训练是将物理疗法(PT)和作业疗法(OT)相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时需根据康复计划给病人及陪护做相关锻炼知识的讲解和方法指导,使病人了解康复的目的,树立科学的康复理念,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一对一进行示范讲解,直到病人或陪护掌握。

1.2.4.3 提供脑卒中康复护理读物 在科内发放一些与病人康复相关的资料。对有阅读能力的病人和家属,推荐阅读相关读物,如《神经内科病人实用知识问答》、《瘫痪肢体肌力检查及康复指导》、《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学》等读物中与病人有关的内容,使病人树立良好的康复意识,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康复锻炼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康复中来。

1.2.4.4 督促或协助病人完成每日训练内容 多数病人虽然明白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但常因为体力不济、情绪不佳、认识不到位等原因难以做到有规律、有节律、有强度的功能锻炼。专职康复护士每日定时进入病房以及康复室,督促指导病人及陪护完成康复训练的内容,鼓励病人坚持,克服懒惰心理,按要求完成康复锻炼内容。

1.2.4.5 随时调整训练计划 根据病情及康复效果随时调整训练方法和计划,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防止无效运动达不到康复效果,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痉挛、废用、误用及肩手综合征等的发生。

1.2.4.6 效果评价 康复认同度评价:给病人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和康复指导后及时了解病人对康复锻炼的认识,评价病人掌握锻炼方法的程度。对认识不到位、方法不正确的给予反复耐心指导。康复依从性评价:定期评价病人坚持康复锻炼的情况,观察康复效果,如语言功能、肢体肌力、吞咽功能等恢复情况,便于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锻炼的连续性。出院时的康复评价:出院时要对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做好出院指导,开出后期康复锻炼处方,提出复诊要求,确保全程康复。

2 效果

2.1 强化了病人早期康复意识 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通过对100例住院病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的病人是接受康复指导后才懂得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专职康复护理人员的耐心讲解指导,使病人懂得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强化了他们的早期康复意识。

2.2 提高了病人及陪护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康复功能锻炼需要医、护、患的共同努力,但病人是康复的主体,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是完成康复锻炼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没有进行专职康复护理指导前,病人的注意力多放在对药物治疗的期待上,康复锻炼难以坚持,专职康复护理人员的督促和鼓励,大大地提高了病人锻炼的自觉性。

2.3 落实了早期康复护理的各项措施 对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避免或减少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关节损伤、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为后期的肢体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病区开展专职康复,在人员上确保了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各项措施的落实。

2.4 体现了康复护理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康复护理应着眼于对病人的整体康复,维持康复治疗的连续性是康复护理的内容之一。根据现代康复护理理念,在神经内科病区设立专职康复人员,从教育指导到康复治疗,全程关注病人的功能康复,起到了医生和护士不能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神经内科康复的全面系统性和连续性。

2.5 避免了护理并发症,改善了护患关系 专职康复人员每天在病区与病人密切接触起到了健康教育者、锻炼指导者、督促者和执行者的作用,架起了另一条与病人沟通的桥梁。他们不仅指导病人的康复锻炼,还关注病人的饮食、睡眠,及时消除潜在的护理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将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相结合,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2008年来,病人对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

3 体会 临床工作中,由于医疗护理工作繁重,医护人员忙于查房、写病历、输液、服药、打针、生活护理等,病人的注意力也常放在伤残、预后、药物治疗或经济方面,穿插在治疗过程中的功能锻炼指导或嘱咐往往不能引起病人或病人家属的足够重视。设专职康复护理人员才能落实一对一的讲解指导,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知识缺乏和不懂得康复锻炼的方法是影响病人接受锻炼的主要原因。康复意识的提高,需医护人员耐心宣教和规范指导。病人及家属对康复的认同是完成康复的必要条件。而康复人员每天按计划督促指导可提高病人及家属的依从性,更好地完成全程康复锻炼。由于脑卒中病人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病变范围不同,病人的症状、体征呈现多样化,加上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不一,使得脑卒中病人的康复锻炼在时机、方法和目标上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个体化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指导是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特点。在脑卒中的康复中,无论是损伤早期还是后期、功能恢复训练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病区床位紧张、病人经济条件等因素,病人不可能在病房完成全程康复,多数病人在完成药物治疗疗程就出院,而出院后的功能锻炼容易放松。因此护士应重视出院康复指导,强调循序渐进的全程锻炼,促进病人功能更好的恢复。同时强调复诊的重要性,通过复诊了解康复锻炼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给以全面系统和连续性的康复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利芬,李付云.影响脑卒中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084.

[2] 石敏,徐永清.骨科病人实用知识问答[M].北京:军事科学医学出版社,2007:243.

康复锻炼方法范文第2篇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骨伤病人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影响功能康复因素进行分析,医护人员为骨伤病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采取干预措施。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结论:对骨伤病人功能康复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骨伤病人的恢复速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伤病人功能康复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08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83-01

在对骨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进行康复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康复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对骨伤患者的早期康复采取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骨伤患者的康复速度,增强康复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0例骨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骨伤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2±12.3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6±11.9岁。两组骨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运用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心理护理以及出院康复方法等。

1.2.1常规护理。医护人员保证骨伤患者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依据骨伤患者病症性质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适当调整。加强患者病房的巡视,对患者生活起居、睡眠、饮食以及等方面进行相应护理。

1.2.2康复训练。安排护理专家进行护理查房,根据骨伤患者具体情况,将其分为上肢骨伤、关节创伤、下肢骨伤、手外伤以及脊柱骨盆等种类,安排护理专家对患者制定功能康复训练计划。主要以常见骨伤病症功能锻炼规范为依据,确定制定标准。骨伤患者入住后,安排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每日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在康复功能训练之前,对患者讲解疾病原理、锻炼方法以及锻炼目的,增强骨伤患者自信心,使其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另外,安排护理专家组对骨伤患者进行指导,对骨伤患者定期进行训练指导,主要对骨伤患者的功能康复锻炼情况、锻炼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1.2.3心理护理。骨伤患者由于具有创伤性,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创伤,而且还给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由于患病具有突然性,并伴有疼痛、出血以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轻则不能使其自理生活,重则使患者长期性的丧失劳动能力,给心理带来巨大创伤,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慌、恐惧等心理情绪。医护人员要注重关注骨伤患者的心理,关心患者,帮助患者,对其宣传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康复知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减少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拥有良好情绪,树立战胜疾病自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1.2.4出院康复方法。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要积极听取患者意见,了解病人锻炼方法的掌握情况。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要对病人家属讲解康复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引起患者对锻炼重要性的理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X2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骨伤病人功能康复主要受到病人自身缺乏康复锻炼、心理负担大、病人关节挛缩强硬以及患者出院后病情复查不易等因素影响,给功能康复带来不良影响[2]。其中,骨伤病人患者自身缺乏康复锻炼指的是由于病人没有及时接收功能锻炼指导[3]。心理负担大指的是由于患者身体受到创伤较大,产生极大地心理负担,情绪不稳,过度担心自身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产生烦躁、紧张、消极心理,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功能康复训练[4]。骨伤患者出院后,由于距离医院较远,不能及时到医院复查,不能保障后期病情康复训练的连续性[5,6]。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缩短骨伤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对骨伤病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淑卿,李红玲,介玉娇.四川灾区骨伤病人功能康复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9,02(22):121-122

[2]付利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响功能康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0(02):98

[3]张玮.骨伤患者功能康复教育实施现状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53-54

[4]董琼岚.中风偏瘫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8,07(11):23-24

康复锻炼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康复护理计划单 Harris评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术后的康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术前期待的手术疗效 [1]。有学者认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2]。以往我们采用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的方法进行患者的康复训练,存在患者容易忘记、主动性不强、护士因为工作忙减少程序等缺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将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计划单应用于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收效显著,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男 44 例,女36 例,年龄44 79岁,平均6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4例,股骨头无菌坏死36例,其他病损10例;骨水泥固定44例,非骨水泥固定36例;住院时间最短 16天,最长30 天。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10 42分,平均32.8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无严重脑血管意外、肿瘤、精神异常等不能配合锻炼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说明锻炼目的及意义,同意者列入本范围。资料收集、计划、评估及实施人员均接受正规培训。将80例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术前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术前练习床上排便,交待注意事项,心理健康指导;术后当日保持患肢外展20° 25°中立位,指导患者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锻炼;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三点支撑引体抬臀锻炼、卧床期间有效的咳嗽及扩胸运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康复护理计划单给予有计划地康复锻炼。①计划实施之前给予心理康复以增强信心,对每个患者说明锻炼的目的、意义、对术后功能恢复有何影响等,使其积极配合。②在患者乐意接受的情况下将每个锻炼的动作、方法示范给患者,并将每个动作绘制成图谱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患者掌握要领。③将计划单的锻炼内容教给患者或家属,以提醒患者复习,防止患者因年龄大记忆差忘记锻炼方法,并说明锻炼的开始时间、次数、每个动作的注意事项等。康复护理计划单内容见表1。表1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计划单

**下床前先将床头摇高45° 60°练习坐位,每日3 5次,每次20 30 min,以减少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扶拐行走时,患腿由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行走时间。

1.2.3 效果评定 观察对比2组并发症及术后功能康复情况。并发症的观察从术后至复查。采用Harris评价标准[3]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日常活动能力和步态占47分,疼痛占44分,关节活动占5分,关节无畸形占4分,共100分;90 100分为优,80 89分为良,70 79分为中,低于70分为差。出院6个月后来院复查,由专业人员进行效果评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及发生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疗效 2组患者按照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的功能评分,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6个月后疗效比较

3 讨 论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康复护理是骨科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术后不进行积极的康复,将产生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如:关节僵硬、韧带挛缩、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感染等,造成新的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手术的预期效果,给患者和家庭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积极正确的康复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和增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及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机体抵抗力、恢复日常生活的协调性,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和全身功能,同时也能有效地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促进心理康复。在护理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的、系统的、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及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就目前我国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康复条件来看,专业治疗人员严重不足,有专门的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康复锻炼的单位不多。护士参与康复锻炼是有效解决骨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护理人员护理任务重,往往仅限于手术前后指导及健康教育,很少能有时间一对一地参与患者康复,患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一些指导,目标不明确,锻炼的次数、力度、时间不到位,容易忘记,不能坚持,达不到目的。

Orem认为个人应对其健康有关的自我护理负责,护理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个人自护能力提高后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自我满足感就高;其原则是不要强迫患者接受附加的东西,而是满足患者的需要,尊重其能力和决策,努力提高其行为能力,在患者不能提供自理需要时,护士确定患者的活动并参与患者的活动[4]。康复护理计划单的应用正是以自理模式的康复护理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了自理模式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计划单,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示范给患者,使其掌握方法、技巧,自觉主动地参与锻炼,调动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行为能力,真正达到了康复目的。计划单的内容是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并教给患者或家属,因为患者每天有计划任务和目标,锻炼的积极性较高,所以观察组所有患者基本上都能按计划执行;护士因为要按照计划单完成康复锻炼内容,其责任心增强,真正达到了参与的效果和目的,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参与模式。

目前,临床上年轻护士多,接受过康复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太少,为了患者术后康复,培养护理人员的康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自强,苏佳灿,张春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及功能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238-3239.

[2] Long WT, Dorr LD, Healy B, et al. Functional recovery of noncemen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93,288(4):73-77.

康复锻炼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 上肢机能障碍 功能锻炼 效果比较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后患肢经常发生上肢肌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和肌力低下等。患肢功能锻炼过早或强度过大会影响切口愈合,过迟或强度不当会影响术后功能恢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3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科内制定的阶段性个体化患肢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1月期间乳腺癌手术患者共70例,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国际肿瘤TNM分期II期56例,III期14例,随机分成两组,康复组35例,年龄34~75岁(41.52±5.87),按阶段性个体化患肢功能锻炼康复训练。对照组35例,年龄29~70岁(40.61±6.64),按常规康复训练法,只告知患者锻炼的重要性,由患者自行锻炼。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乳腺癌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方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方法:术后12h开始用健侧手按摩患侧上肢肌肉,患侧手握拳、旋转腕关节、伸屈肘关节,用患侧手洗脸、梳头、爬墙、摸对侧耳朵。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实行床边督促指导,每天3次,每次10-15min。出院后指导患者继续进行上述内容的功能锻炼。

2.2 康复组

采用阶段性个体化功能锻炼,术前由专职护士负责介绍阶段性个体化功能锻炼指导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模拟示范,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康复锻炼的的重要性、必要性,掌握锻炼的知识和技巧。术后在专职护士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阶段性、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患者家属协助完成,并给予监督和支持。具体方法如下。

2.2.1 第一阶段(术后1d):开始进行手指和腕关节的伸曲和伸张运动,以掌指关节运动为主,每次10min,每日4~5次。其中指关节曲伸运动,以儿童游戏手势 “石头、剪子、布”交替进行和握弹力球运动为主[2]。手臂应保持内收状态,手部垫枕抬高,高于肘,肘高于肩。

2.2.2 第二阶段(术后3~5d):开始患肢肘关节的功能锻炼,能进行日常自理活动如用患侧的手刷牙、洗脸等,不能做上举运动,避免内收,以防造成腋下窄缩,引起不适。引流较多的适当缩短活动时间,减少活动量。锻炼目标为患肢能摸到枕部。从患肢肘关节逐步发展到肩部的功能锻炼。

2.2.3 第三阶段(术后7~10d):作肩部运动,每次20min,每日4-5次,主要作肩部环绕运动,幅度不宜太大,不易做外展运动。

2.2.4 第四阶段(术后10 ~14d):腋下引流管拔除后,从肩部逐渐作上臂的全范围关节运动,锻炼目标为患肢能摸到对侧耳部。①手指爬墙运动:用键侧手沿墙壁向上伸至最高点为目标,面对墙,双手从肩部开始沿墙向上爬,渐渐提高患肢的摸高点。②划圈运动:取一根绳子,一端系于门柄上,另一端握于患侧手里,面门而立,以画圆圈的方式转动绳子做圆周运动,由小到大,由快到慢。③滑轮运动:将一根绳子置于晾衣杆上,双手握绳两端,用键手拉绳,使患侧手臂抬高,然后抬高键侧手臂,使患侧手臂下降,如此反复,以拉伸患肢肩关节。④手臂摇摆运动:先直立,上身前倾,双手前后左右摆动,摆幅的强度以身体耐受为度。

2.2.5 出院指导:出院后要坚持功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到术前。①上肢旋转运动:先将患肢自然下垂五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动作要连贯,也可以反方向进行锻炼。②上肢后伸运动: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后伸,轻度扩胸运动等,1~3/d,避免劳累,循序渐进。③患肢禁忌静脉输液、静脉采血、测血压 。

2.3 评估方法

评价上肢机能障碍的主要参数包括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幅度和肌力等,由术者和专业护士各一名分别评价,计量资料取均值,用皮尺测量上臂周径(肘关节上方10cm),大于健侧上臂周径为上肢淋巴水肿,正常的肩关节运动幅度为0°~180°,﹤180°为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90°为肩关节运动幅度严重受限,肌力共分5级,﹤5级为肌力减退。出院时的评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2.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0.0 统计软件,采用计数资料的X2检验。

3 结果

本研究中康复组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障碍及肌力下降的比例分别是8.6%、17.1%、5.7%,而对照组分别是20%、54.3%、 34.3%,两者相比肩关节运动障碍及肌力下降的比例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有(P

详细资料见表一。

表一 两组术后患肢机能障碍比较(n=35)

*康复组VS对照组P

4 讨论

4.1 随着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乳房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和对健康认识的提高,对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上肢机能障碍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6%~65%[3],主要表现为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和肌力低下等,其程度取决于手术术式、手术技巧及功能锻炼,研究及我科实践表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有利于改进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手臂的肌力及生活质量[4-7]。参照日本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规约中的康复训练方法,与我国现有的训练方法相结合,我科制定了阶段性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法,从而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此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掌握,使患者自行锻炼中增强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4.2 阶段性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法提倡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就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减轻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术后并发症,防止肌肉萎缩,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研究表明[6,8],早期锻炼是安全的,它以没有疲劳的锻炼为理想的方法,不提倡较大的力量进行锻炼。阶段性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法本着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掌指关节运动开始,逐步进行腕、肘关节运动,肩关节运动及全上肢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切口及创面的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从而降低上肢机能障碍的发生。

4.3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疼痛是影响患者早期锻炼的一个因素,康复组2例患者因害怕疼痛,未能坚持锻炼。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强化锻炼重要性,让患者自觉自愿按计划完成。

参 考 文 献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M].北京2004,3.

[2]谭爱梅等.康复训练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J].2005.40.

[3]Engle K,Muller A,Anton W.Side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in breast-saving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 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J].1989,49(4):367-374

[4]McKenzie,DC; Kalda,AL. Effect of upper body exercise on secondary lymphedem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pilot study [J].Clin Oncol,2003,21:463–466

[5]Kilbreath,SL; Refshauge,KM; Beith,JM; et al.Resistance and stretching shoulder exercises early follow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a pilot study[J].Rehabil Oncol,2006,24:9–14.

[6]Turner,J; Hayes,S; Reul-Hirche,H.Improving the phys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 treated for breast cancer: a pilot study of a structured exercise intervention [J].Surg Oncol,2004,86:141–146.

康复锻炼方法范文第5篇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骨科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患者的机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患者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2]。康复训练是伤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患者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

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患者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3],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护士是医生治疗后患者恢复阶段的指导者,也是负责人,最了解患者康复锻炼情况,可以直接评估病人的康复锻炼程度,并按医嘱执行各项康复锻炼活动,并依据临床经验直接采取健康适当的康复锻炼措施,让患者及早快速的恢复骨骼机能。因此,恰当、及时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减少患者致残率。而不恰当、不及时的康复锻炼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导致患者长期的肢体功能障碍,不但使患者蒙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今后的生活造成诸多困难,也让患者和社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对骨科护理中的康复锻炼,各地、各级医院的发展状况不一而足,特别是医院的等级阶梯式发展状态明显,医院的级别越高,骨科康复锻炼护理发展的越好,并通过定期组织讲座,选送护理人员进修,日常工作中注重培训护理人员的康复锻炼技能等,使骨科护理健康发展。反之,低级别医院的骨科护理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起效甚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患者康复锻炼。这些思想上的原因,致使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生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患者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医生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生指导方式的不理解等等原因,导致了骨科患者在恢复阶段未得到最好的治疗。

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4、在进修提素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且多向心脑科倾斜,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三、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院方、科室均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实证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日常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4]。

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即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生沟通,也利于取得医生的信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努力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上下功夫,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医生学习、多向实践学习,从而加强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康复锻炼工作[5]。

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和学校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士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士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士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进而促进其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4、双向引入,进修提素。

我国的护士平均年龄较低,平均护理工作时间不满6年。与美国护士平均工作年限15年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是我国高年资护士的大量流失所致。高年资的护士可以积蓄丰富的临床经验,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刚走出校门,刚走上岗位的新护士所无法直接获取的。为此,我国的骨科医疗护理专业应从人才引入和人才留住双向入手,引入高学历、高技能的新生人才,留住高年资深护士,并为高年资深护士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通过双向引入,进修提素,即让高资护理人员有进取心,又让新生人才有方向感,对于提高护理专业质量必将发挥较强的作用。

康复锻炼方法范文第6篇

当然,在住院期间由于病情严重,康复锻炼必须在医护人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那么出院后是否需要继续康复锻炼呢?回答是肯定的。患者出院后只有坚持进行康复锻炼,才能真正恢复健康。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锻炼不同于正常人的体育锻炼,既要让心脏受到一定的锻炼,又不能让它负担过重。如何正确掌握这个尺度呢?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心率。康复锻炼心率值的计算方法是:出院时先在医生的监测下作一次低水平的运动试验,或登1~2层楼,测出最大耐受量的心率值(称峰值心率)。康复锻炼心率值=(峰值心率-休息心率)×60%或70%+休息心率。比如,峰值心率为160次/分,休息心率为60次/分,那么,康复锻炼心率值=(160-60)×60%或70%+60=120~130次 / 分。这位患者在康复锻炼中应尽量达到这一心率值。

康复锻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开始时先采用运动量小的活动,如自理生活、养花种草、家务杂活、气功站桩等,逐步进展到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打网球、慢跑、轻体力劳动等。活动项目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体力及环境条件自行决定,只要能达到康复锻炼心率值即可。

在锻炼过程中还应注意:

1.康复活动后不应感到疲劳。患者应学会自我评定锻炼后的感觉,如果没有持续的疲劳感,没有关节与小腿的疼痛,以及失眠等现象,说明活动量是合适的。否则就要减少活动量。

2.每次康复锻炼前后,都要进行8~10分钟的准备活动和还原活动,方可正式开始锻炼或休息。准备活动和还原活动可采取一般速度的步行或弯腰伸臂等活动。

3.学会在10~15秒内计算出1分钟的心率,以防活动时心率超过康复锻炼心率值。锻炼后,必须充分休息15分钟以上才可进餐或洗澡。

4.每次进餐以八九成饱为好。忌食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如酒、咖啡、浓茶等。夜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8~10小时),中午适当午休。衣服要宽松易于穿脱,保持不冷不热。鞋宜软底,或垫以厚软垫。

5.遇有天气变化,过冷或过热、下雨潮湿等,都会额外增加体力的消耗,需适当减少活动量。如遇感冒发热等,应暂停活动,待痊愈后再根据体力情况进行活动。身体特别衰弱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由低水平活动量开始。

6.消除不利因素,如戒烟,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7.定期去医院检查,经常取得医生指导,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调整康复锻炼的活动量,以便获得最好的效果,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康复锻炼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乳腺癌;手术;程序化;健康教育;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117—02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已占女性肿瘤的第一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术后功能锻炼创口疼痛、持续时间长等原因,患者往往对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的依从性不高,容易造成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和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影响了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索和改进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对功能康复锻炼指导的依从性,作者对所在科室2007年1月~2011年12月的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试验组)与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同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好于常规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均为女性;行乳腺癌根治术35例、改良根治术4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9岁,平均年龄46.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例,高中10例,初中26例,初中以下39例。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之间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治疗方式、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2 教育方法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由责任护土负责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试验组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方法如下:①评估 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全面收集患者资料,认真进行护理体检。②诊断 由责任护士、主管医师根据评估,确立教育目标及措施。③计划 由责任护士、主管医师、科主任、护士长根据患者个体评估和诊断,共同制定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功能锻炼计划)。④实施 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及其家属按时开展教育、演示,并在患者出院前1天,对患者功能锻炼等康复内容进行提问和动作演示,对未掌握的内容再进行教育,对出院后的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作详细交代,再通过化疗复查、电话随访等时机进行督查落实,确保健康教育计划付诸实施。⑤评价 结合护理质量控制,由护士长组织计划的实施情况分阶段进行总结评价。

1.2.3 教育内容 对照组按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常规的内容随机开展教育。试验组按照经过评估、诊断后制订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个体健康教育计划程序进行教育,主要内容为心理干预、康复指导、功能锻炼三个方面,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尤其是心理状况评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个体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入院后至手术前:介绍医院环境、住院须知、各种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治疗手术方案介绍、心理护理、术后康复锻炼要点及重要性;术后24 h内介绍预防患侧上肢水肿注意事项,告知睡眠时取半卧位或健侧卧位、指导活动手指及腕部,进行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术后第1~3天:进行屈肘、伸臂等活动,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

1.2.4 效果评定方法[2] ①功能锻炼达标的评定。术后第3周进行功能锻炼达标评定;评定标准:肩关节能前屈>90°、后伸>30°、外展达90°,即评定为功能锻炼达标;②患侧上肢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术后半个月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ADL对穿衣、梳头、洗脸、刷牙、进食等进行评定;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的评定。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术后20 d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即主要评估患者术后有无发生上肢水肿的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掌握相关知识率、功能锻炼达标率及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3.1 程序化健康教育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系统掌握术后功能锻炼等康复知识

由于常规健康教育不像其他护理操作具有可视性,护理人员存在可做可不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思想,使健康教育的落实得不到保证[3]。而程序化健康教育将护理程序应用其中,通过对患者个体的评估、诊断、制订教育计划,并对实施情况开展监测评价,不仅使教育计划不断得到补充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更加全面具体,而且使护士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逐项落实,促进信息交流传递,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4]。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程序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对功能锻炼等康复知识的系统掌握。

3.2 程序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对康复锻炼指导的依从性

乳腺癌术后及时而正确的功能锻炼不仅使术后上肢的功能得到康复,并能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5]。但由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功能锻炼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加上康复锻炼繁杂、艰苦,因而使许多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全体掌握卫生知识,树立健康观念,采纳有利于健康的健康活动与过程[6]。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达标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上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程序化健康教育通过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地进行沟通教育、检查督促,比常规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增强对医务人员康复指导的信赖感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对治疗和康复指导的依从性。

3.3 程序化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需求日益增加,不仅希望疾病获得满意的诊治效果,而且追求精神上、心理上的舒适和治疗上的参与性、选择性[7]。程序化健康教育将传统的健康知识笼统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程序化教育规划设计,并通过对患者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环节实现护患沟通交流,使护患双方对健康教育的工作标准、规范与职责任务更加明确,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达到“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宗旨要求。

[参考文献]

[1] 田富国. 乳腺癌现代非手术治疗[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3—24.

[2] 叶和珍. 全程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2005,4(5):387—389.

[3] 曾淑贤. 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现代护理,2005,11(21):1844—1845.

[4] 夏颖,王瑞红,朱欢欢. 应用临床路径开展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 现代护理,2006,12(25):2431—2432.

[5] 李伟汉,张浩,赵玉亭,等.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析因[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721.

[6] 杨迎春. 骨质疏松症患者合理饮食的健康教育[J]. 护理与康复,2010,9(6):537—538.

康复锻炼方法范文第8篇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复锻炼治疗。1个疗程为10天,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明显低于观察组(p

关键词:针灸; 康复运动; 中风后遗症; 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reatment stroke sequela. Methods 82 cases of sequelae of stroke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herap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herapy. 1 10 days for a cours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after 3 courses.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 process,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has bett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Stroke; Clinic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07-01

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临床表现主要是猝然昏仆,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和语言不利等。[1]我院应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4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经MRI和颅脑CT检查之后,确诊为中风,均辩证为中经络。所有患者主要症状,均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和口角歪斜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患者应用康复锻炼进行治疗。

1.2.2 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康复锻炼进行治疗。针灸疗法主要内容:(1)上肢不遂:可取穴肩、肩贞、手三里、外关、肩井、曲池、手五里和合谷。(2)下肢不遂: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应用俯卧或者仰卧进行交替针刺。(3)口眼歪斜:可取承浆、颊车、鱼腰、迎香、阳白、地仓、大迎、翳风、攒竹。(4)语言不利:可取上廉泉、哑门、通里和丰隆。1个治疗疗程为10天,患者需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康复锻炼治疗,主要是在本科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治疗。锻炼疗程与针灸治疗相同,需每天进行2次康复锻炼,每次锻炼30分钟。

1.3 疗效判定[2]: 完全恢复:可实现生活自理;显著有效:体征和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好转:部分体征和临床症状得到好转;无效:体征和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完全恢复+显著有效+好转。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完全恢复14例,占34%,显著有效24例,59%,无效3例,占7%,治疗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完全恢复6例,占15%,显著有效18例,占44%,好转12例,占29%,无效5例,占12%,治疗总有效率为88%。

3 讨论

随着人们肢体健康观念的不断转变,对中风后遗症即患者的肢体康复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生活质量。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应用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属于现代康复手段与祖国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风后遗症治疗途径。针灸可振奋患者正气,激发潜能,对患者各脏腑和脑功能进行调节,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的康复。联合康复锻炼具有协同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迅速恢复,激发患者大脑损伤后的代偿潜能。[3]

综上所述,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方法,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