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第1篇

一、中学物理创新实验可利用实际演示进行课堂教学

用实际演示进行物理创新实验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独立构建物理理论概念及对物理规律本质的理解,其主要表现在教师为演示的主体,利用一定实验器具和安全创新的操作方式,将所要讲述及研究的物理理论以某种现象的方式传达给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一理论的思考、分析及讨论.

1.将演示实验与物理教学目标结合

有趣、立体和真实是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特点,将刻板的物理观点与形象的创新实验融合进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还便于学生吸收消化物理理论.进行中学物理授课时,教师不妨采用独特且富有创造力的演示实验方式,制造轻松新奇的物理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物理求知欲,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如讲述物理当中的光与反射现象,单靠课本纸质知识难以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不妨采用反射的演示实验,用简单的材料制造出有趣的实验内容.

2.以重点实验的实际演示引导学生的思维碰撞

物理教师通过专门设计的实际演示突出重点实验内容,内容所显现的物理现象与其规律之间出现一定的矛盾现象,从而冲破固有的物理教材知识范畴,引导学生提升物理认知高度,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具理性,这就是物理思维碰撞.教师适当将创新实验以重点实际演示的方式引入课堂,对学生更具启发意义.如讲述“力的反作用”时,可以用“以卵击石”作为实际演示实验的内容,将鸡蛋与石头之间的碰撞发生的现象直接展现,引发学生对力的反作用这一概念进行思考.

3.使实际演示实验传递的素材资料更具感性

实际演示实验的优势,是中学教师可将一定物理定义以动态形式展现给学生,物理现象及发生过程的直接表现有助于将感性的物理素材专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构建物理概念、了解物理本质及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时的理解能力.如学生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采用特殊的设备装置,通过直观的实验将实际的物理知识及延伸的感性素材传达给学生,如图1.

二、中学物理创新实验可利用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课堂教学

以物理教师指导实验的过程及方法为前提,让学生实际动手进行物理定义及规律验证的创新实验,并根据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一定的信息、数据及结论,最后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最后的探讨,这就是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进行分组的实验可以为初中的物理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1.学生“动手”实践简单的物理创新小实验

在中学课堂上采用创新简单的小实验,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学生只需自己动手就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这种打破物理设备及材料的限制、简单易做的实验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比如,只需要用两手的手指互相进行挤压,观察两手手指挤压弯曲程度,就可直接了解作用和反作用力数值是相同的.

2.学生自行组建物理创新实验器材

创新的中学物理实验,要通过最新奇及简单的实验方式将深奥的物理现象及规律,变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的内容.因此,学生进行小组形式的物理创新实验时,可以自行组建简单的实验器材.简便的器材组建能帮助学生增添物理学习乐趣,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能力.如初中物理课程里关于“电磁铁”的学习,学生们就以教师所提供的指导方向进行了简单的“电磁铁”制作,通过这一制作过程加深了学对电磁铁的理解.

3.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创新形式的“大型”实验内容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分组实验 观察 动手 探究能力

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指出:“物理教学应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物理教学要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过程,提升对实验动手能力的要求,应将以验证实验为主改变为探索性实验为主,从而构建探索型学习过程。”从新课改初中物理教材看,更注重了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科标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把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再现,而且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综合可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动手能力。因此,上好分组实验课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实验准备阶段

1。科学合理分组。实验课前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明确任务及分工。初中的物理实验普遍比较简单,条件允许,实验尽可能做到2人一个组,学生成绩、动手能力优差生、男女生相互搭配,以好带差,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

2.课前做好预习。为了使学生分组实验有序的进行,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要使学生清楚本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及要达到什么目的,即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清楚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原理、用什么方法去完成。

二、实验操作阶段

1. 讲解实验要求。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因此,应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从物理实验过程的指导入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从一开始,结合具体实验,采用套公式的方法讲好实验的每一个思维环节。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消除每一环节的学习障碍,突破难点,同时训练学生整体把握实验的思路。实验步骤的具体化和顺序,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及数据处理,对学生来讲难度是较大的,教师要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重点突破,还可以通过电脑模拟实验过程,把整个实验“装”在学生心中。

2.示范操作引领。教师在实验中操作规范,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组织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作一些典型错误操作,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把此示范演示放在教室进行,因为学生早已适应了教师在教室讲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和演示实验过程,能静下心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入实验室,他们就能有目的、有条不紊的亲自动手操作,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 加强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时,应创造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对其探究内容不过统得过死,否则可能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操作实验时,教师要边巡视边指导,指导他们认真观察现象,并要求要求他们如是客观的做好实验记录。对学生实验中的困难、错误和不规范,教师在巡查中要及时发现,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做实验,对于女生和不爱做实验的学生更要如此,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给学生打下手,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初中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大,好奇心强,理解力差,他们中有一部分学生胆大、好动,注意防止意外发生,如触电、试管破裂、沸水溢出等,万一发生立即处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总结阶段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实验做完后,学生总是有许多问题和感受要问、要交流,教师要让学生分享同学实验后的一些新的思考,从中受到启发和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教师还要不失时机的点评实验的得与失,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可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在学生实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对深化实验,完善实验,拓展实验,活化实验,形成实验操作的技能与技巧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实验课上的观察和学生写的实验报告对实验的成败做出总结。多表扬学生做实验积极的一面,并提醒他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得出和正确性,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好实验中学生的过失,不要过分指责他们,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往往是从物理实验开始的。实验不仅是帮助初中学生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手段,也是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实验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督促学生重视和学好实验,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新课改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要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成国芳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20期

3.宋京学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2010 年第 5 期

作者简介:向美珍 女 1963年1月出生 大学本科毕业 中学物理实验师

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及管理

工作单位: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第3篇

一、 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1、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2、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对试验班毕业前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占86.4%,不喜欢的仅占2.7%。从初二到初三,学生对物理一直感兴趣的占34.8%,一直不感兴趣的仅占6.8%。在学生所学的7门主课中,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

2、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 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边学边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边学边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边学边实验,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开展边学边实验,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第4篇

1. 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1)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2)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3)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教学方式。

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2.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边学边实验教学方式后,对初二(三)班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占86.4%,不喜欢的仅占2.7% ,在学生所学的课程中,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

(2)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边学边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边学边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边学边实验,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开展边学边实验,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4)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

边学边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第5篇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设备仪器配置不足

当前,科技发展迅猛,实验设备、仪器不断更新,而许多学校在初中实验方面往往投入不足,实验室的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实验设备陈旧落后,仪器不配套,不能及时得到维护和更新,学生的分组实验仪器不足,从而制约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展.

1.2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有的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认为考试尤其是高考不进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学生会不会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没关系,只要学生记住实验的一些要点.例如:实验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只要能够动笔去考实验就行了.感觉“做实验还不如讲实验”来得实在.物理实验的教学往往停留在 “重知识,轻方法”、 “重结论,轻过程”、“重讲解,轻动手”上,忽视了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以及实验习惯养成训练.同时,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有的物理教师采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物理实验,用电脑模拟替代实际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通过视频“看实验”,实验操作变成了“看录像”、“看投影”,认为这样可以省去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麻烦,感到既省时又省力,对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积极性就更不高了.事实上,由于学生缺少了经历实验的实际过程,没有亲自动手操作,缺乏对实验的实际体验和真实感受,在遇到一些实际的物理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

1.3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过去传统演示实验模式无非是“教师做,学生看”,而学生分组实验则是按照给定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照着做.因而,教师对于物理实验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缺少深入的研究,物理实验没有计划,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没有针对性,从而导致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物理教学的任务安排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手包办”,或让学生“机械模仿”,不让学生动手,学生也不敢动手.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具体指导,学生缺少自己动手实验以及动脑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低下,学生在面对实际物理问题时就不知所措,更谈不上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1.4学生对物理实验态度不够端正,缺乏热情、积极和主动

由于有的学生认为考试时不会考到实验的操作过程,考试中物理实验试题只须在考试前“背一背、记一记”就行.因此,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过程中,只是看看热闹,不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不注意教师的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中所要注意到的有关问题,更不进行深入地思考.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由于一般是2至4人一组,由于全班同时做同一实验,且又用相同的仪器、同样的实验方法,最后得到同样的结论,因此就出现:有的同学看别人如何做,自己照着做;有的同学只看不做;有的同学甚至在一旁自己玩,也不留意观察.有的随意观察,随意操作,实验过程马马虎虎;有的为应付教师的检查,对错误的实验数据进行篡改;有的同学实验之前不作必要的准备,教师讲解时又不注意认真听讲和思考,实验时对实验的仪器与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没有认真地研究,对实验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不熟悉,在实验时胡乱操作,从而导致实验的失败,甚至是实验仪器的损坏和酿成实验事故.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2.1更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提高物理教师实验素质

初中新课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认真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积极地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同时必须具备进行实验教学的素质,即:实验观察、实验思维、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素质.教师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走出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角色的转变,成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者、实施者、创新者.同时,教育部门各级领导也要更新观念,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在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验经费的投入、师资配置方面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能充分地考虑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加大物理实验教学设备和仪器的投入,以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的教学必须注重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思维的可见度.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伏安法测灯泡电阻”时,提出问题:“如果灯丝断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如果没有做过实验,用欧姆定律进行推导,往往耗时,而且有些同学还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学生以该问题为观察点进行观察,很自然地可以观察到了“结论”.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论呢?能否用物理规律进行解释呢?结合欧姆定律对现象进行解释,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了.

2.2改革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重视师生互动教学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能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的形成.演示实验要做到重点突出,易于观察、操作,实验现象明显,通过演示实验还要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能让学生从所观察的物理现象中去寻找、发现其它一些不太明显、不显著但又极为重要的物理属性和物理特征.演示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感性认识,同时还能在教师的一步步地启发、引导之下,将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不断深入下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把玻璃杯装满水后用纸蒙在杯口上,问学生玻璃杯倒置之后水会怎样,大多数学生会认为“一张纸是封不住一杯水的” ,“水会因受重力而流出”,而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又如讲《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用漏斗倒置吹乒乓球,实验现象也是完全与学生之前的猜想相反的……在这些情境下,学生往往会抓耳挠腮,迷惑不解,急于想知道个中缘由,接下来他们肯定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搞不清问题不罢休”,教师还要担心他们上课时思想“开小车”吗?实验的作用是任何精妙的理论无法代替的.

2.3引进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里的学生应该是“全体学生”,为此,我们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能力、思维的发展,不过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困生更需要我们给予信心激励,笔者认为,所有的学生在动手操作这个环节上困难是不大的,而且容易集中注意力,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能够实现“生教生”的教学效果,组间交流和良性竞争更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带动学习情感的正向发展.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物理实验;素质教育;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22-01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的加以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抓以下三点:

一、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亲身经历和学识限制,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并且会怀疑其客观性。而实验就起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因为单纯的讲实验,便贬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也难于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

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正确完成物理实验的保证,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无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开始几次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仪器都是学生首次接触,如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等,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察看铭牌或说明书。弄清:(1)测量范围;(2)最小刻度;(3)零点及其调节方法;(4)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点,才能保证实验精确的完成和仪器、人身的安全。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加强主导,既不能统得太死,又不能放松,努力创造一个活跃、快乐、紧张、有序的良好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1.加强示范操作。学生对教师的所做的示范操作的模仿是形成动作技能的最初阶段,可减少实验的盲目性。示范可采用投影、挂图、示教板、实验小组长等形式。2.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操作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如独立操作、小组协作操作,放开式讨论操作等。采取何种形式,要视实验内容而定。在实验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好的及时肯定表扬,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操作。如学生通过做《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后,可布置:只有电压表,无电流表,其它仪器自选,测定标有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在给定条件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操作,这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天华.物理教学中的方法论教育――物理教学与教书育人体会之一[J].大学物理,1997(12).

[2]申先甲,李艳平,刘树勇,王士平.谈谈物理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续)[J].大学物理,2000(12).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第7篇

一、利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特点

所谓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

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教学与实验相结合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二)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二、充分发挥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功能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开展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

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兴趣(情感领域)、知识(认知领域)、能力(动作领域)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直接参与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验是获得物理事实的根据;实验是检验假设真理性的标准;逐步领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物理事实,并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的。可见,通过长期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训练,学生将会逐步掌握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实施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策略

(一)恰当地选择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内容。

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内容。

1、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能力、技能的具体要求,安排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内容。

2、对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3、将课本上的部分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二)认真准备好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仪器。

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学具的活动,不仅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为物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实验条件,而且学生通过自制教具和学具,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动手能力。

(三)认真上好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内容。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导入 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而初中物理知识多数是通过实验引入或验证的,可见,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也决定了科学实验所处的重要地位。

初中生正处于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过程中,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需要有直观的形象支持。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就能通过眼观手动获得所需要的经验。

可见,物理实验课程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对教师而言,有必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更深的层次认识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设计实验导入的重要性。

从物理本质的角度来看,它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主体的学科,其物理规律决定着它的地基为实验。

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看,一般规律是:先是感性认知阶段,然后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挑取精华,最后慢慢地上升为理性认知。而这些感性材料越具体生动,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就是让这些感性材料变得直观、具体和生动的搅拌机。教师利用实验导入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同时也让学生觉得学习物理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概念体系和教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保证。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

3.形成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同样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物理教学必须以概念、规律为核心,因为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理论的重要部分,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的物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形成概念和认识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这些过程和方法不仅对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来说很重要,而且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式和方法与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实验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对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验应该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学生由于亲身经历和学识限制,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并且会怀疑其客观性。而实验就起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因为单纯地讲实验,便贬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可利用学生边学边进行实验教学的形式,也可以根据教材、学生和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师必须是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物理教学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条:(1)培养科学的价值观;(2)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3)学习科学方法和培养能力。离开了物理实验,这三条目的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虽然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只来源于实验提供的物理事实,还可以来源于生活,但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本质的、非本质的因素交融在一起,仅仅通过这种途径使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有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实验则可以提供经过简化和强化了的感性材料,具有典型性、可控性和重复性,因此,它能提供给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和“纸上谈兵”,其结果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学生理解,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看到,物理实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把实验当做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六、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