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体系 成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51-03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以本科的教学体系为基础,以事实性、概念性和论证性为主要特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已经不适应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也一直在改革,经历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导向”三个阶段。目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已普遍被高职院校所接受。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引入课程,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的需求为引导,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并融合企业岗位操作技能要求,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知识和技能,技术和理论与具体的应用紧密结合。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起全面推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经过几年来的探索,课程体系逐渐成熟,在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于改革的成效还需要进行明确的分析与评价。

二、分析与评价的样本

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能从事各类设备的操作及应用开发的高技能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具有本专业鲜明的特点,如课程多、课程内容抽象、技术发展快等。我们以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作为统计与分析的样本,本院的电子信息专业从2007级到2010级,其教学理念及课程体系是一个逐渐发展、逐渐变化的过程。该专业在2007级是一个新建的专业,其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完全照搬专科院校,然后逐渐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进行改革。到了2010级,其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内容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造。

电子信息专业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可以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包括基本的工程数学知识,公文处理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等。职业拓展能力着重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技术的原理、设计及仿真方法,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有多项,涉及电工操作及电子设备维修、单片机应用、电子线路仿真及制图、图形图像处理及动画设计等。我们取其中的电子设备维修、电工操作这两项职业核心能力作为统计样本,分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创新与开发能力这三个项目进行研究。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效分析

(一)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操作技能、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但是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仍然是重要的。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的定性和定量统计比较复杂,需要对理论知识考核的科学性进行研究,确保试题具有比较高的可信度、有效度和区分度,需要组建高质量的试题库,才能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成绩分布和学习效果作出有效判断,验证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效。我们随机选取了电子信息专业4个年级的彩电原理课程进行跟踪研究,因为彩电原理课程的重点在于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没有过多地涉及操作技能,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电子技术基本理论掌握度。我们在设计考核的题目时,对试题的题量、覆盖面、难易度、区分度等都作了比较合理的安排,理论知识的选取以应用为目的,以必要、够用为度,内容覆盖了电路基本理论、电子元器件及基本单元电路、彩电原理等内容,突出了基础和重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等,我们认为考核结果是科学、可信的,其成绩分布、平均分、及格率等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基本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2007级和2008级,学生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比较低,经过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2009级和2010级,学生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有比较大幅度的提升,高分段的学生也出现了,同时低分段的学生大幅度减少,中等分数段的学生比较稳定,并且略有提升。这表明经过改革,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度是有明显提升的。

(二)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

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是高职教育的属性和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接受相应的岗前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就业时才能适应相应岗位的要求。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方法,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使用,知道电子产品的制作流程,能比较熟练地装配、焊接和调试电子产品,能比较熟练地维修常用的电子设备。

为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进行分析与评价,我们随机抽取一组2009级学生进行研究,这组学生共52人,参加了家电维修中级证的考核。家电维修中级证考核的内容很丰富,有仪表使用与测量、电路图测绘、故障排除等,能比较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相关的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中看出,在52个学生中,故障排除项目在36分以上的有48人,占92.3%;仪表使用与测量项目在12分以上的有51人,占98.1%;电路图测绘项目在12分以上的有49人,占94.2%。在家电维修中级证考核中,三个项目都及格才能获得证书,在这52个学生中,证书获取率在90%以上,特别在最能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故障排除项目上,学生的分数普遍都比较高。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都比较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有成效的。

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仪表使用与测量和电路图测绘属于难度不大的项目,其题型固定,内容单一,学生都受过长时间的训练,如果这两个项目不及格,这可能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或者学习方法的层面上去进行研究。

(三)创新与开发能力

创新是对现有技术成果的再创造, 大学生的创新涉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是衡量和评价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等内容,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培养模式、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

传统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知识更新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在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一直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在学生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电子设计与制作蔚然成风,很多学生设计与制作的作品很实用,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每年学院组织的电子设计竞赛,参赛率超过了50%,从中都能挑选出一些很有潜力的创新人才。

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比如,学生每年都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从2007年和2008年的一无所获,到2009年、2010年、2011年每年都获得广西赛区的一等奖,体现了经过改革后,学生的创新与开发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历年的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成绩统计如表3所示。

四、展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克服了传统学科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相互分裂的缺陷,关注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实现了学习过程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融合,克服了学生学习的内容与企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良好的效果。从以上的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后,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创新与开发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特别是低分段、厌学的学生大幅度减少,成绩优秀且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开始出现,中等分数段的学生数量稳中有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提升,这些现象任课教师都有体会。

事实上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还需要更有效的工具及统计样本,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形成学生成绩的正偏态分布曲线、负偏态分布曲线图、低阔峰分布曲线图、高狭峰分布图、丁型分布图等,才能更精确地说明试题的质量以及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观念问题和特色问题。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术的观念,要考虑本校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另外,要正视男女生动手能力的差异性,女生的感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往往比较薄弱,对这些问题要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的学习动力、智力、个性特点及教学环境等因素,需要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加以改革,才能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这种课程体系是以工作任务和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为主要内容的,而实际上工作任务和产品的数量巨大并且具有差异性,要分析清楚每一项工作和产品的任务是困难的。其次,这种课程体系增加了教学和管理的难度,需要比较完善的实训基地及高水平的教师。第三,在如何培养学生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变化,增强学生发展的后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以上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效作了初期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改革后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创新与开发能力都有了提高,改革是有成效的。但是,由于课程体系改革成效分析内容与指标的多样性,本研究的成果有一定的局限,需要更多的统计样本和时间跨度,需要更有效的分析工具,才能作出更科学的评价,同时也需要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这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瑜,陈玲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2]宋宝瑜.高职生理论知识测试的科学性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9)

[3]曹剑辉,陈启买,周合兵等.构建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

[4]哈艳,何莉辉,薛澈等.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5)

[5]邱永渠,方银汇.提高高职生实践动手能力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6]王凤基.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探索,2010(4)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是《生活与哲学》课程的主题和任务。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离不开知识,没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就会失去载体而无从实现。因此哲学教学的智慧应当包括并且体现在哲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上。教学中,教师要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生要尽可能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哲学教学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必须防止把传授知识当作哲学教育的唯一内容。智慧不等于知识,哲学教学就不能等同于哲学知识的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把哲学仅仅当作知识来看待、把哲学教学等同于哲学知识教学的错误倾向,缺乏追问、总结和反思,这恰恰偏离了哲学的本性。这类做法,从这门被称为是“智慧之学”的课程中,学生无法感受哲学的智慧,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智慧是对知识的有效生成与灵活运用,哲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智慧,就应当注重生成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理解、确认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提高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生活、参与生活的能力。

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具有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没有能力的培养,没有哲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就无法体现出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课程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而《生活与哲学》课程则通过让学生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与哲学》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哲学教学也应当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对哲学知识的学习,运用哲学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生活,使哲学真正成为指导学生生活和实践的工具,充分发挥哲学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智慧。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材四个单元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从而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这门德育课程的要求,也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内在要求。培养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高中哲学教学所应追求的“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指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在一个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上,因此,要通过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高中哲学教学应当如何追求“智慧”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使哲学教学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结合高中哲学课程的特点,我认为应当突出做好以下两点:

1.在生活和实践中追求“智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要求,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与哲学》模块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哲学知识为支撑,把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坚持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实现哲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哲学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出所要探究的哲学问题;二是结合实际生活,生成和理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三是回归实际生活,运用和体会哲学理论。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真正的哲学的功能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脱离了生活和实践,就没有哲学的智慧,离开了生活和实践,任何哲学的智慧都会失去意义。

2.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追求“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离不开生活,但它更离不开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正是因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对世界的深深关注和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才有了哲学的智慧和思想。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追问、总结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是热爱知识、追求智慧的学问,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比“智慧”更重要。因此,哲学的本性和特点决定了在哲学教学中应当注重探究式教学,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使学生增长智慧并感受哲学的智慧。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训演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135-02

高职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大部分是“理论灌输”教学。似乎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教师所讲授的基本方法,就找到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可事实上,很多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就会发现,在学校所获得的“灵丹妙药”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包治百病,甚至派不上用场。事实表明,许多在校时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工作岗位上却表现平平,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胜任工作。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基本公式、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使用有很严格的前提假设。而实际工作环境却很复杂,已知的信息、资料往往不真实、不完整,很难完全获得如书中所假设的条件。若学生在学校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材和教师灌输的公式、原理和方法,到实际工作生活中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这些公式、原理进行灵活的变通运用,就会产生“所学知识无用”的想法。这种现象虽然与经验的积累有关,但也暴露出高职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的问题。传统的重概念轻方法、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演练、重教师主导轻学生参与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寻找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

高职工程经济学课程开展

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又称案例研究,是1870年由当时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种有效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运用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由于该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枯燥的理论阐述变成解决问题的研究讨论,把教师的单向讲授变成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解读变成集思广益,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全方位思考、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医学、法学、经济、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实践。

(二)工程经济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必要性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以工程为依托、以经济基本理论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理解经济学基本概念,会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基本经济判断。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工程项目在各种经济政策环境下的经济评价。

以往的工程经济课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理论教学结束以后通常没有设置专门的实践环节。学生缺少体验实际工程项目的过程,得不到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很难全面系统地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中。

学生只有在获取经济评价基本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即通过经济评价实训环节,进行真实演练,才能真正掌握对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这样,学生在学校时就可具备适应社会所必要的心理素质和知识结构,获得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将学校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工作生活的实际应用无缝对接,让高职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适应并胜任岗位要求。

另外,工程经济学是高职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为数不多的经济类课程,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哲学思维和经济效益观念的重任。经济方面的理论观点和话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存在很大的争议性,提倡百家争鸣。这就要求教师在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中不搞一言堂,应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自由发言。

鉴于上述原因,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推行案例教学和开展实训环节势在必行。

高职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

教学和实训环节的组织与实施

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及实训环节,是对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经济问题及对工程项目客观、真实的情形进行调查、收集和加工,整理成满足教学目标的案例和实训项目展开的。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通过思考、讨论、查找资料、动手演练,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最后经归纳总结,全面系统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全过程。

(一)教学案例与实训课题的选择与制作

案例教学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工具,实训环节以工程项目资料为演练对象。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训演练之前,先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分析对象、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将资料编制成工程经济评价案例及实训任务书。案例与课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

代表性(典型性) 工程经济案例应当能代表某种性质或类别的工程项目,具有同类项目的共性,能实现某个教学目标。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类似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度的仿真性 案例的内容(包括附图、附表)要基本真实或接近客观实际。所给的信息或资料是隐含的、比较零乱的。这样,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增加学习的乐趣,增强观察、分析和判别信息真假虚实的能力。同时,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地有探讨的余地,否则,学生会觉得太简单无趣,不值得思考。若教师有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研究以及工程项目经济决策等实践工作的机会,在保护好服务单位信息的基础上,可以将实际项目资料整理、修改,制作成教学案例或实训课题。

综合性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前期的理论模块学习时,各章节知识点往往比较零散无序且不够全面系统。这就需要通过后期的实践应用模块对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将其融合成有关联的、系统的知识。因此,案例和课题应当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时效性 经济评价与国家现行的法律、行业规范、经济政策等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不断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政策、规范和制度。

(二)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与实训环节的实施

为了巩固学生已学理论知识,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及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应将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基本理论教学结束后的1~2周内,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从而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施案例教学与实训环节把握好以下几点。

做好案例教学和实训环节的准备工作 进行案例教学和实训环节之前,教师应当亲自对案例和实训项目进行分析和演练,对教学案例、实训项目的内容以及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有充分的把握。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实训课的准备工作。对于信息量丰富或者比较复杂的案例和实训项目,教师应把案例和实训项目的材料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们先了解资料、查找收集相关的信息,为案例分析和实训环节做好准备。

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与经济评价实训环节更注重的是分析问题的过程 同一个案例或实训课题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开放性的,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同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就可能有多少种答案,即使同一个人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其结论也有很大差别。教师在案例教学和实训环节中的任务就是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互动,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思考,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用的信息和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有意漏掉一些重要数据或资料,让学生去发现并寻求解决办法。例如,进行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实训时,资料中有意缺少了基准收益率、产出物单价等重要参数。这就迫使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些重要参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等。在提问和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潜力也被激发和挖掘出来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案例教学和实训环节中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给予及时点评和总结 阐明案例或实训课题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焦点和难点。教师的总结可引而不发,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例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从案例分析、课程实训过程中掌握了哪些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什么,从中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等。不能事先将自己认定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这会使学生成为只会回答问题的“理论高手”。同时,根据课堂讨论和教师点评,对思考、讨论的成果进一步的完善,并形成报告书或计算说明书等成果。这样,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建设项目经济分析基本理论。

综上,本文对高职工程经济学课程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和设置实训环节做了探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和实训环节可以完全取代课堂理论授课,也不能认为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训演练,就找到了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宝,因而,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检验已学的知识,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

参考文献:

[1]刘子操,刘璐.案例教学在保险课程教学中的推进与设计[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2]黄有亮.工程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马立强,曾繁伟.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2008(8).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司法部于2002年3月举行全国首次司法考试,确立了我国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考试,其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搭建桥梁和平台,为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赋予了机遇。当前,作为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一道门槛,能够顺利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在将来从事法律职业是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的梦想和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司法考试作为高难度和低通过率的新型考试,对循规蹈矩的法学本科教学工作提出挑战。十几年的实践显示,高等学校法学本科生虽然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法学教育,经历过比较系统地专业学习,但在每年司法考试前,大多数考生首先在各类司法考试辅导班中经过几个月的补习、冲刺后才参加考试。因为未参加考前辅导班的学生很难通过考试,所以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出现了或者奔走于学校和司法考试辅导班之间的“双学校”或者干脆放弃接受大学法学教育,而专注于辅导班的现象。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成了衡量其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学生和社会舆论中流行着“辛辛苦苦学四年,不如培训几个月”的说法。这些情况一方面表明我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未能达成有机统一,法学教育长期脱离法律职业化的进程和要求,法学本科生缺乏应有的法律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思维;另一方面也证明我国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与新型的司法考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二、司法考试对刑法学教学的影响

 

1.司法考试对刑法学教学的积极影响。司法统一考试能促进刑法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平衡刑法基础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培养机制。我国高校法学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是从事检察官、法官及律师职业,这不但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有较强的司法实践能力。受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法学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学本科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刑法基本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刑事司法职业的系统强化训练。司法考试为刑法基础理论知识提供了练兵场,司法考试命题格外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其所选题相比教材或参考书更深入贴近生活实际,考察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此来测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司法考试的这一命题趋势,使刑法学教学更加注重刑法理论联系刑事司法实践,在学好刑法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刑事实务能力。同时,司法统一考试将推动一些有争议的刑法理论问题在教学中得到解决。司法统一考试是进行司法执业的必考之试,它的命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虽然在每年的考卷中都会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试题与观点,但这并不影响它代表着的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主流观点。所以,在实践上,司法考试中所体现出来的观点为那些因理论争论而难以抉择的案件处理提供了参考标准。同时,在刑法学教学课堂里,也有利于教师对那些具有争议的理论的讲授,避免给学生带来不确切的判断。

 

2.司法考试对刑法学教学的消极影响。司法考试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是一把双刃剑,2002-2015年这十多年的司法考试实践,它在给我国刑法学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良好契机的同时,也给我国刑法学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首先,司法考试严重影响着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律思维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司法执业。司法统一考试所考察的范围以16门核心课程为基础,在刑事法律方面,主要是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而对于一些非应试的基础学科,比如外国刑法,西方刑法史等却从未在司法考试中体现。我们必须承认,虽然这些科目没有纳入司法考试的大纲范围,但并不代表其不重要。这些学科的存在,对于培养学生相关法学意识、法律价值观与法律思维具有重大影响。司法考试的这种考试范围划分方法,无疑使学生倾向于应试科目而忽略那些不在考试大纲之内却又很重要的科目。这不利于学生掌握刑法基本理论与建立刑法知识体系。其次,由于司法考试的实践性与刑法学教育的理论性脱节,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浪费教育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司法考试在于选拔法律职业资格者,是一种资格考试制度,这就与侧重于法学理论知识教学的高校法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有所区别。一方面,高校法学教育不是司法考试的应试教育,对于学生参加司法考试的知识储备和应试培养,高校法学教育所提供的帮助有限,刑法理论学习对通过司法考试也只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就使得大多数埋首于司法考试培训班的应试技巧训练中的法学学生忽视了对于刑法基本理论的透彻理解。

 

三、司法考试导向下高校刑法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坚持教学目标,适应司法考试带来的挑战

 

法学教育的目标要远高于司法考试的目标,刑法学教学应主动适应司法考试带来的挑战,但不能使司法考试成为自己的指挥棒。加强刑法基本原则、制度等理论性学习探讨应该是刑法学教学必须坚持的方向。在教学目标上,不惟司法考试是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法学理论教育,是目前法学教学的一大特点与优势,这方面应该继续保持并完善。因为,刑法的基本理论与原理是法律从业人员理解刑法、运用刑法以及进一步完善刑法的前提。教师只有以坚实的法律理论功底和勇于思考的思辨能力为基础,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刑法学教学的要求。对于刑法学中理论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刑法学教师应该摒弃功利主义的思想,详细讲解该部分内容,给学生推荐经典的刑法学书目,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夯实基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与司法考试注重实务能力相适应,本科刑法学教学应在实践教学环节多下功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探讨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综合教学法培养的学生才能更符合现代对法律职业者的需要。(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其适应司法考试目的

 

法律科学的本质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与活生生的司法实践紧密相连。传统法学本科教育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过于重视法学理论的培养,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也仅限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这就导致法学教育的知识面过窄,信息量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学教育的要求。国家设立司法考试制度就是为社会挑选出足以为这个社会“定争止分”的法律工作者,而不是选拔什么“哲学大师”、“思想家”等纯碎的理论工作者,这说明司法考试的内容以现行法律法规为纲,考察重点为法学基础知识和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考察范围也比较广泛和细致。针对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高校法学院系必须充分认识司法考试的性质和目的,不断地改革其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使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与司法考试的目的适当相符合。就法学专业教师而言,衡量其课堂教学水平高低时,不仅要看其是否重视采用最新版的教科书,而且还要看其能否将国家颁布的新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法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来。具体而言,法学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与司法考试相关的信息,并在上课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方法,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其中,案例教学有益于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开设专门的案例分析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案例讨论课应当涵盖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具体做法上,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供案例让其课后研读,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分析。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强由事实推论法律的能力。

 

(三)加强高校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既懂法学理论,又通法律实务的教师队伍

 

就高校学生而言,教师所具备的修养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考试,其不仅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还重点考察考生对法律的实际运用能力,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要求高校法学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基于这点,有必要造就一支既拥有扎实的法学理论修养,又具备较高的法律职业基本素质和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进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这些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法律题和积极应对司法考试的能力。为此,各高校有必要在学校和各级司法机关之间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知识沟通机制。比如,应支持和鼓励法学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在外面从事兼职律师、公司企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在司法机关担任人民陪审员等。此外,还可以从司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聘请优秀的法律职业人员到高校法学院系来开展授课或专题讲座等活动。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原理”课教材在2001年出版后进行了多次修订,2015年版教材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凝练之外,还融入了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和新精神。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必须精心规划,对“原理”课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必须以认清课程性质、制定教学目标为始端〔1〕。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计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和选取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原理”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然而,目前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由于没有认识到“原理”课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很好地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导致其制订的教学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许多大学生认为“原理”课理论性、政治性太强,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往往对其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对其产生反感并加以排斥。因此“,原理”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避免将教学目标制定得太高、太大,既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以基本原理为主体,又要关注世情、国情、民情等时政热点话题,用理论去分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与他们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其将抽象、单调的思想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科学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为例“,原理”课教师要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去设计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通过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回答出物质的概念和存在形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其次“,原理”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第三,“原理”课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其理想信念。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只有把以上三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具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设计符合教育对象特点的教学内容

“原理”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教育对象是除思政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应用到的知识点较多,课时数却不像专业课那么充足,使得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全部教学内容都讲授到。因此,原理”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一些“原理”课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一方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都相同,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另一方面,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未能很好地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观点运用到实际中去,忽视了教学内容中主要问题、重点问题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从学生原有的关于理论的知识基础出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又要从“原理”课内容多、课时数少等特点出发,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和重点问题。只有这样,“原理”课教师才能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首先,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原理”课教师在讲授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对汉语言文学、历史等有一定哲学基础专业的学生适当地引入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更好地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而对于数理化、机械等哲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就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这种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层次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方法,满足了各个专业学生不同的需求,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其次,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如“原理”课教师在对“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明确这一章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原理”课教师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应该抓住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条基本主线,联系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讲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原理”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关键,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三、创新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高校“原理”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所要讲授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这一课程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这是确保“原理”课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许多“原理”课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比较单一和僵化,往往选择灌输法,而没有从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讨论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单一、机械地采取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原理”课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以“原理”课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选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选取案例教学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更能生动地说明一些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及记忆,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2〕。讨论法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这一节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选取“猪孩”王显凤这一典型案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辽宁鞍山“猪孩”王显凤因缺少父母关爱,幼年时一直与猪为伍,没有人类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后来在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她逐渐熟悉了社会环境,恢复了人的意识的真实案例,并且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提出“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等理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其次,选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如教师在讲授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时,由于其侧重于方法论问题,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学生也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所以可以采取以上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要求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别讲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三部分内容,每组讲述时间为十分钟左右,每组讲完之后留五分钟时间让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上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讲课能力,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制作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满足“原理”课教学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原理”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之前,依据“原理”课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是,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太过于机械化,把全部教学内容都用PPT课件放映出来,致使PPT上文字太多,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反感。还有一部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如加入了一些华而不实的音频和视频,虽然课堂气氛有所改变,但课堂的重点、难点并不突出〔3〕。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制作出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既美观又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在设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课件时,教师一方面要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个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在PPT课件上面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又要把“猪孩”王显凤的真实案例和《人与宇宙》这一科教片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播放时间不能过长,不仅要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变得生动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在对“原理”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原理”课教学设计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黄艳,张红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与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96-98.

〔2〕杨霞飞《.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9.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技术;一体化教学;教学计划

[DOI]10.13939/ki.zgsc.2015.15.146

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是化学工艺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化工生产操作和化工生产小试工作奠定基础。化学实验技术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需的化学实验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具体要求是:①了解化学实验的类型和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②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性能和操作原理;③能正确理解各类实验的操作原理,熟悉掌握各类实验操作技术;④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正确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并能根据各类试验性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⑤学会分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正确科学的表达实验结论,规范的完成各类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既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师与实习操作指导教师各负其责,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在教室讲授理论知识,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缺乏想象力,似懂非懂,只能死记硬背,难学易忘;实习指导教师在实验室负责实习操作,学生虽然感兴趣,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分隔,专业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只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无法形成系统的操作技能。由于理论和实验操作相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主动性难以调动,学习化学实验技术的方法和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

只有融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为一体,才能消除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在教师一边讲授基本理论,一边通过实验手段演示工作原理且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情景和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然后更多地给学生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吸收消化。

在化学实验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习操作一体化很有必要,而且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施化学实验技术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准备:

1 任课教师的选用

一体化教学能发挥其显著特点,高水平的一体化教师是关键。一体化教师不仅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同时还要是“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即应具备教师的“三术”――学术(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精湛的操作技能)、艺术(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一套娴熟的技能技巧)。“双师型”教师在完成一体化教学任务时,艺术性(课堂教学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无数事实表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有人说,一堂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课,应该表现出哲学家的雄辩、科学家的严密、演说家的魅力、艺术家的激情和幽默、军事家的指挥组织才能。一个“双师型”教师如果不掌握教学艺术,虽“嘴功”很强,“手功”也很强,但他的教学一定没有吸引力,何况中职学生在实验室(实训场所)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教师不能很好驾驭一体化教学以失败告终也屡见不鲜。

2 教学场所、设施的配置

一体化教学场所除有充分、先进的实习仪器、设备、工具和实习材料外,还应设置讲课场所和相应的教学设施,供专业理论和实习操作授课用;有效的多媒体演示、仿真模拟教学、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施。

3 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体化教学计划要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制定。总的计划要按课题进行编排,而每个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也要做出详细的计划。专业理论课时合并在实习操作课时内,总称为一体化学时,应占教学学时的50%~60%。

针对中职学校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化学工艺专业《化学实验技术》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理论与实习操作一体化的探索。将化学工艺专业的《化学实验技术》教材根据学校具有的实习实训仪器的设备情况,结合后续进行的《化学检验工》实际操作工考培训的技能训练内容,划分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物质的物理常数测定技术、混合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物质的制备技术、物质的定量分析技术等五个部分。理论与实习操作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

3.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的玻璃器皿的名称、用途、洗涤及干燥方法;②熟悉实验室常用量器的使用及试剂的取用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250ml、0.5mol・L-1H2SO4溶液的配制方法

3.2 操作流程

先讲相关理论知识,再讲解课题,练习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目标要求,然后操作示范,最后是指导练习,课题结束做分析总结或考试验收。

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围绕课题练习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以一体化教材为基础,拓展到其他基础课的相关内容,要作清晰透彻的讲解说明。讲解常用玻璃仪器应抓住主要用途这一要点,突出实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各种玻璃仪器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事半功倍的效果,发挥了直观性的优势。学习初期,开展的《化学实验基础操作技术》大多是基础性的,需要讲的内容多,讲授理论知识所用时间比例较大;随着学习进程不断深入,学生积聚的知识量逐渐增加,讲授理论的内容相对减少。所讲知识必须确保课题练习的正常有效进行,不可过于简化。理论知识讲解与操作技能训练循环交叉,逐层递进是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如:讲化学试剂的取用时,先讲固体试剂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作固体试剂取用的操作示范,再指导学生进行固体试剂取用练习,最后讲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由于有了固体试剂取用的经验,可由几个操作规范的学生示范液体试剂取用的操作,再启发学生如何取用5ml液体试剂的操作方法。如此交叉往复讲解、讲课、演示和实验直观地结合起来,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边做,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主动性增强。

3.3 操作示范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一是分解动作阶段:把课题练习的操作过程从头至尾分解成若干步骤,边操作演示边讲解其要领和注意事项。如:本课题的能力目标,配置250ml、0.5mol/L的硫酸。通过计算得知,浓H2SO4的体积为6.8ml,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8ml浓H2SO4溶解,其关键步骤是:先加水,后加酸,千万不可颠倒步骤,接着溶液转移、洗涤,最后定容摇匀。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动作要慢,让学生看清楚,讲解应详细、明确,特别是关键步骤,涉及安全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做特别的强调,引起学生的重视。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操作的基本方法,以便开展练习。

二是系统熟练阶段: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课题,练习应达到的水平,动作熟练,操作规范。

指导练习是学生由技能形成到熟练提高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巡回各练习之间,对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要及时纠正,发现共性的问题要集中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手段,达到理论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目的。

参考文献: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时政资源;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读政治,完全被动地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因而教学效果不佳。然而,在多年的政治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不喜欢上政治课,但每次谈起国内外时政热点,却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由此,我得到一个启示:有效地将时政热点融入政治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事半功倍,提高课堂实效。此外,可通过时政教育,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中学生从中了解近期内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大事等内容,进而形成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它既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试中的重要考察要点,在课堂上对时政资源的运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1.利用时政资源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1.1 能够对政治教材进行拓展和完善。政治形势的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而教材编成后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特性导致了政治学科教材对反映最新的现实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因此,通过精挑细选当今社会正在发生事例材料形成时政教育,更新教材内容,能够对政治教材的滞后性进行补充和完善。新的时政热点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当今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2 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具贴近实际易于吸收。政治教材的设置,必不可少的是大量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和哲学方面的知识,较为枯燥难懂,学生往往也比较排斥。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贴近生活的时事政治内容,能够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趣味中学习政治基础理论,帮助学生扎实牢固的掌握知识,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3 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以这些重要内容为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常见的重要题型。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案例,加上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这样的学习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得到培养和提升,政治敏锐度也不断提高,并且在无形中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

2.利用时政资源,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

2.1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的引入时政。大家知道,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因而,课堂显得比较呆板、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知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这时的课堂犹如催眠曲,导致学生昏昏欲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例如,在讲到《经济生活》关于“物价上涨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在学生熟悉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又受到供求关系影响的时候,启发学生讨论一个现实问题:“如果物价持续走高,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在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后,老师又适时引入时事:“你了解2012年8月份我国的总体物价吗?你了解8月份的CPI吗?你知道CPI上涨与银行利率的关系吗?”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接下来,笔者再利用多媒体手段,与学生一道探讨了CPI上涨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使学生既深刻地掌握了书本知识,又联系实际了解了社会热点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利用时政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由于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部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但事实上,大多数同学都非常关注自己的生活,包括国家大事、社会热门话题等,只是他们没有把书本上的政治知识与此联系起来罢了。因为,时政材料与教材理论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时政材料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政材料之中。要理解基本理论必须从具体材料出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因此,每每遇到抽象的道理时,我尝试结合时事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变抽象为具体,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通过时事素材解释教材中枯燥、抽象的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用课文中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则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生活与哲学”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哲学原理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原理内容后,笔者引入当前的社会热点——“2012年我国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限购令”的内容,适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探讨:“限购令属于物质现象还是意识现象?”“限购令提出的依据是什么?”“限购令将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我国应对房价过快上涨的限购令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书本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利用时政资源的时效性,发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基于政治课的时政性特点,教材部分内容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同时,由于教材中的事例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及时更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增强现实感和新鲜感,学生普遍没有兴趣去接触,更谈不上会主动认真去学习。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因此我们要用新的热点时事来取代旧材料,这样能从横向上扩展教材的广度,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里,理论联系实际,用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理解并主动接受新的知识点。这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时政热点,挖掘鲜活的时政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以弥补这一不足。例如,讲授《经济常识》宏观调控手段时,结合当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我首先通过提问“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什么”?对于该问题有的学生一知半解、有的学生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一概念,这样,可以通过设问,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然后,我趁热打铁,向他们介绍了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具体形式有哪些,并向学生介绍国家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引导学生找到答案: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利用时政资源的时效性,使学生既能用教材知识阐释时政热点,又能依托具体的时政热点,理解教材抽象的原理,既能发展教材中相对滞后的内容,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4 紧密结合时事新闻梳理课本相关的知识点。高中思想政治包括不同的学科,每一学科又有很多原理需要学生掌握。而同一时政素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中的不同原理来分析。这要求教师善于把时事新闻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与教育。例如,经济生活中学习“市场配置资源”时,既可以运用价格供求和市场竞争的知识来阐述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也可以运用有关物价上涨对生产生活影响的知识;面对市场经济的缺陷也可以运用公司的经营知识引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融合使用时政热点,不论是市场经济中的地沟油事件,还是染色馒头事件,还是三鹿奶粉事件,都是由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反映出了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这些社会时政热点也可以在下一框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以应用。

这样,既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又进一步巩固了课本知识,教会了学生运用时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

3.运用时政资源激活政治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3.1 俗话说:“你要给学生“半桶水”,你必须有“一桶水”。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梳理基础知识,并理出其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知识脉络清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政治时事随之变化万千,教师平时养成读书看报听新闻的好习惯,掌握的新鲜材料丰富多彩,这样才会在备课过程中激发灵感,由书本知识点自然而然地联想起相关的时事。而只有具备时效性的材料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认真分析。

3.2 根据有关知识点挑选、准备好时政材料,不能把政治课变成单纯的时事课,基础知识是“源”,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梳理和落实;时事材料要精心选择,既要注意覆盖面,又不能太滥,同类材料中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社会关注度高的,贴近实际生活的时政热点,才能调动学生兴趣,使基础知识学习与时事学习相得益彰。也可以选择具有一定争议性的材料,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信念和政治立场。

3.3 利用时政设问要巧妙、得当。只有问得好、问得巧、问得有的放矢,才能把时政事例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课本知识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如果问题设计过于宽泛、简单,就会导致事例和课本知识脱节。因此,笔者在设计问题时坚持从教学需要出发,围绕课本知识选定事例使用的角度,再以角度设定为指导层层深入设问,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加深对事例的理解,从而自觉归纳出课本结论,这样才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深入浅出”。

其四,精心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题,讲练结合,巩固提高。训练题的编制,以时事材料体现基础知识为主,以多种题型、从多个角度命题,力求达到既能再现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效果。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利用时事资源来提高课堂的效率,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注重结合最近时期国内外发生重大事情,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任何重大事情,都应注意抓住大事,紧扣社会热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国内外大事,将时事教育寓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找准时事热点与教材的切合点,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分析时事、理解时事、认清形势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木君,张学枚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思想品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 邓浩,《高中思想政治课时事政治的运用与思考》,吉林教育,2008,第32期

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形势 保险教学 创新模式 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保险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保险业不仅在金融行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高的地位,还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力求满足保险实务和保险理论、保险创新和保险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之间的有机结合。所以,基于此背景,我们应该积极的对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思考,从而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1]

一、创新保险教学模式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相关高校的保险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以讲授知识为主,而教学内容则以保险学原理为主,而缺少实践教学与互动教学的应用。除此之外,保险教学并没有有机的与保险实务进行联系,以此很难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进行培养,所以导致我国保险业严重的缺失具备高素质与高技能专业人才。所以,基于此背景,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对保险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进行探索,并不断的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质与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同时,还应该通过对保险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来使学生更加熟练的对保险专业理论进行掌握,并且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对专业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2]

二、创新保险教学模式的实践

1.关注保险新闻动态

在对保险学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既具备着较强的理论性,还具备着较强的实践性与实用性。换言之,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单一的对基本理论学习进行重视,而忽略了对保险时事以及行业发展动态的重视。合理有效的对保险新闻动态与保险时事进行跟踪,有利于把实际情况与基本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深入的对“911恐怖袭击”以及“512汶川地震”等事件进行剖析与讨论,则有利于学生深刻的对保险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比如,针对512汶川地震,教师则可以设计出下面的问题:“一般而言,地震是否为可保责任?在我国是否存在地震险?”这样教师则可以发现,对保险新闻动态与保险时事进行跟踪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具有着非常积极的学习热情,而学生还可以在真实的事件中来深刻的对保险原理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查找来对实际问题的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进行了解与掌握,并应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仔细的探究与分析,以此有效的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能力。

2.整合教学内容

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取的过程中,主要把典型工作任务当作依据,把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当作标准,对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进行整合与再造。为了更好的对保险市场变化进行适应,并形成再保险、财产保险、保险知识准备、人身保险与保险业务流程等学习单元以及学习情境实施教学设计。同时,每个学习单元依照评价建议、学习内容与学习标准等,对单元课程以及整体课程进行设计,从而充分的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并有效的对学生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等进行培养。

3.开展保险实践教学专题

保险学课程具备着知识点繁杂、难度大、理论体系深以及牵涉范围广等弊端,促使学生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缺失学习兴趣而出现厌烦的心理,而为了有效的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进行调动与培养,则可以开展关于保险实践教学的专题。

例如:《购买保险需注意的问题》、《个人理财和保险》《怎样购买保险更加划算》、《保险的相关价值》等。在对这些专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对专题实际性进行考虑,确保所设计的专题可以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们比较关注与关心的问题。凝练与加工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并且把不同章节中的相关知识点有机的融入至同一专题中,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还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的对保险知识点进行理解与掌握。[3]

4.引进励志教学法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的保险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失诚信、人整体素质偏低以及发展历程较为短暂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则导致保险业难以在大众的心中树立良好形象,甚至导致很多人对保险有着很大的偏见。所以,大量金融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择业时往往选择银行与证券公司,很少有学生愿意选择进入保险公司工作。同时,工作氛围中比较重视业绩,且工资制度为没有底薪,促使很多大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在进行保险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引进励志教育则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既有助于学生彻底的对传统观念束缚进行摆脱,树立正确的保险认识,还可以使学生的内心更加的强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励志人物的事迹,设计出相关的专题报告,并详细的把励志人物的相关从业经历向学生介绍。例如:亚洲首富李嘉诚、保险达人陈明利以及销售达人陈安之等。这样的话,则可以有效的对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行培养,并有效的对学生学习的斗志与热情进行激发。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不断的对教学创新模式进行实践和改革,可以得出以教师为主导,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具备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的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并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层次与高素质的保险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承祯,何丽华,吴琼华,林立群.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控制与管理的理论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