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房地产开发

一、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2),其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市场应用中的现存问题

1、建筑节能意识淡薄

中国的开发商远没有承担更大、更远社会责任的觉悟基础。没有利益的驱动,房地产开发商是很难主动去开发绿色建筑的。一般的开发商认识不够,只是着眼于追逐眼前的利润,这反映了很多开发商社会责任的缺失。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绿色节能的意识不够房价节节攀高,老百姓一筹莫展。增加建筑节能设计势必会造成建筑成本增加,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去为此买单。从长远来看,节能建筑能为消费者省钱,但消费者并不清楚节能技术在未来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收益。

2、建筑节能产品低端

目前我国采用的的建筑节能产品科技含量低、节能效率不高,大多是常规的建筑节能产品,如空心粘土砖、粘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等,高科技的高效保温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范围较窄。因此,政府应增加用于建筑节能研发的费用,积极开展组织设计和攻关工作,组织科研机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研究和攻关,开发包括真空超级隔热围护结构,无CFC高效泡沫隔热保温材料,先进的充气多层窗,低发射率和热反射窗玻璃,耐久反射涂层,先进的蓄热材料,先进照明技术,阳光集光和分配系统,可按需调节能源、水供应和空调的智能控制系统,为我国建筑节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建筑施工技术不科学

当前,大多数承包商只注重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完成项目的各项目标,没有运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充分考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并未随着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运用而得到充分的应用。施工企业更没有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未能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能源。

三、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1、严格实行建筑的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是指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及用户需求,采用一系列先进材料、机械和控制技术,使楼宇系统最佳化,在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能耗、水耗以及废水处理等运营成本。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从对环境影响、建筑物内环境和全寿命周期投资等角度综合做出决策。一座建筑物的“寿命”跨越它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直至其最终的拆除或再利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阶段,所做的决策会直接影响以后各阶段的费用和效率。但负责建筑物设计、施工以及做出初投资的,往往和使用维护建筑、承担其运行费用、支付雇员工资和利息的不是一个单位,这就导致许多建筑在使用中出现各种由于设计不当引起的问题。

2、加强节能的标准化工作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无论建筑节能材料、节能设备的研制和生产,还是节能技术在建筑上的推广应用,都是近二十多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和发挥了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1986年,建设部批准了我国第一部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创了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化的先例。1992年,《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又进一步对公共建筑推行节能技术进行了新的尝试。特别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围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要求,建筑节能标准化得到了迅速、全面、深入的发展。标准体系日臻完善、标准水平不断提高、实施标准与监督标准实施的力度明显加大,建筑节能标准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更加显现。从目前建筑节能标准化发展的现状看,还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从事建设活动各有关方面的标准化意识问题,仍然是困扰建筑节能标准化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标准化的任务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推进建筑节能标准化,发挥标准化对建筑节能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需要围绕标准化的任务,切实做好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工作。

3、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与时代主题密切相关,人们需要明白,建筑节能和科学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只有每个人都主动响应绿色建筑运动,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设计者和承包商,才能扩大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中的应用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建立示范工程,用榜样的力量,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明确政策导向,消除市场风险,吸引投资促进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为绿色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条件,使绿色开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稳定、健康地进行。其次经常地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广泛持久的群众性建筑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和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举办各种方式的培训班、研讨班,普及建筑节能科学知识,大力发展建筑节能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结合我国国情,引进国外先进适宜的技术和产品,加速推进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进步,以达到节约国家资源,提高建筑功能,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

4、发展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体系

(1)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和成熟的节能技术,重点推广保温隔热门窗、门窗密封条、空心砖墙体、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高效保温复合墙体、热反射保温隔热窗帘、间歇机械通风、被动式太阳房技术等节能技术。

(2)研究当代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太阳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建筑的结合,提供新一代更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特别是集建筑智能化环境、智能化系统及智能化管理的建筑智能化技术。

(3)组织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及热环境改造的示范点,研究适应当地条件的新的节能材料、设备和技术,提供可推广的工程化成套节能技术。

四、结语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提升节能技术的效果,需要房地产企业严格实行建筑的节能设计、积极采用节能材料,重视节能建筑设备的开发、加强节能的标准化工作、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发展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凌颖, 王禾.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 物流工程与技术, 2010, (32): 63-64.

[2]江忆, 李慧. 低碳节能视角下房地产发展对策研究[J]. 经济师, 2010, (6): 217.

[3]何庚军. 房地产业的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J]. 住宅产业, 2008: 17-20.

[4]徐坚. 21世纪小康住宅节能系统[J]. 房材与应用, 2001, 29(8): 9-11.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净零能耗建筑;主动和被动技术;技术对比;系统评估

引言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球建筑运行占全球能耗的比例为30%,而我国的该比例为23%。考虑到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建设时期,未来建筑的运行能耗将占更大比例[1]。因此,降低能源消耗、推进绿色节能技术正逐渐成为未来建筑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净零能耗概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者践行这一理念。

一、案例比较

本章节会对中美多个气候区域的净零能耗建筑进行深入比对,重点关注主动式节能技术,相关数据详见表1。当对不同气候区的示范建筑进行横向对比时,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1)年综合能耗目标与建筑面积呈一定负相关关系。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加,年综合能耗目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种负相关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建筑面积增大时,建筑供冷供暖的能耗在单位面积上的分摊会逐步降低;(2)目前的示范公共建筑集中在办公和教学建筑。且由于建筑整体的规模普遍较大,存在着“净零能耗区域”而非“净零能耗建筑”的情况。

1.主动式节能技术

主动式节能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与建筑使用、人员活动相关的能耗设备。不同气候区域项目选取的主动式节能技术有较明显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采取的冷热源方式的不同。表2总结了各个对比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主动式节能技术:(1)在照明上,高效LED灯是大部分示范项目的首选,同时根据不同的项目配备了不同的照明控制装置:对于功能区域独立的部分采用分区控制。(2)在冷热源选择上,不同的示范项目根据各自所处的气候区和建筑负荷选择不同的技术。对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区域采用地源热泵,对于干燥气候区(例如甘肃兰州)适宜蒸发冷却机组,对于建筑周围存在热电厂、太阳能等廉价热源的可优先考虑外部热源。在建筑需求能被满足的情况下,多联机系统可以带来更灵活的设备运行。除去技术的选择,在规划冷热源设备规模上,需要设计者对建筑的使用习性进行预估,从全年的角度统计分析不同负荷程度的时间占比,合理分配各个机组的类型和装机容量,避免长期出现设备供应能力远大于需求的情况。(3)在通风上,很多项目都采用了热回收机组。一些项目利用所在区域独特的气候条件,引入了具有特点的通风模式,如四川成都项目的夜间通风预冷、甘肃兰州项目的新风地道预热预冷。在通风这一项,美国西雅图的布利特中心还引入了控制手段,通过对需求的感知控制通风的程度。

二、我国建筑技术特点及比较

1.我国建筑技术特点

从中国净零能耗示范建筑项目的现况来看,由于大多数示范建筑刚建成,缺乏实际运行的数据和经验,或已有运行数据和经验公开度不足,暂时导致了示范建筑“信息孤岛”现象。在未来,随着净零能耗建筑的投入使用,通过对运行数据分析可以进一步反馈已有技术细节存在的缺陷,帮助设计者和研究者进一步完善中国净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从技术角度来看,仅有个别项目探讨了智能控制,但深度不足,仍然局限在建筑群控的角度,这是目前净零能耗技术体系中较为缺失的一部分。

2.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我国建筑技术特点的讨论和分析,本文认为未来中国净零能耗技术将会将更多的精力和研究集中在主动式节能技术的升级上。图1阐述了在净零能耗建筑改造过程中不同技术领域能承担的部分。在现有的普通建筑中,只存在能源的消耗(电力、燃气等)而不存在能源的生成,因此在普通建筑中能源使用严重偏向支出(如图1中实线部分所示)。为了尽可能实现建筑净零能耗的目标,参考西雅图布利特中心的实践经验[18],可以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实现总节能潜力的50%,主动式节能技术实现总节能潜力的45%,其他节能措施实现5%,再加入可再生能源技术,最终达到净零能耗收支平衡的目标。在主动式节能技术中,通过基础建筑群控技术(包括照明系统的声光控制、区域控制,能源设备的基本群控等)可以实现总节能潜力的25%,通过更加智能化的AIoT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总节能潜力的20%。AIoT技术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更加智能化的设备控制技术。它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对控制对象的全方位感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根据建筑实时需求改变设备控制参数,从而做到在建筑负荷较低的时段调整制冷设备的温度设定,关闭不需要的末端设备,在负荷较高的时候寻找系统运行参数的组合最优值。这样的AIoT控制技术打破了原有的依赖运维人员经验的设定方式,更多通过系统实时运行的数据和状态进行调整。

三、结语

推进建筑的净零能耗,能够极大地促进建筑节能减排,进而减轻建筑能耗对全球变暖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中美典型气候区净零能耗示范项目的资料和数据,在不同技术维度上横向比较各项主动式和被动式建筑技术,分析目前净零能耗建筑技术在我国落地的重点、难点和不足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对未来我国净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的展望。目前我国已将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到净零能耗建筑中,但在主动式节能方面仍缺乏以AIoT为基础的智能化控制,未来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驱动实现进一步节能。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农村住宅专题)[R].2020.

[2]彭亿洲,欧阳学,刘世辉,杨鑫蕊.夏热冬冷地区净零能耗建筑示范研究与实践——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综合楼项目[J].建设科技,2020(409):47-54.

[3]孙冬梅,郝斌,李雨桐,何联涛,牛润卓.夏热冬暖地区办公类建筑净零能耗技术路径研究与时间——以深圳未来大厦为例[J].建设科技,2020(409):37-43.

[4]高庆龙,冯雅,窦枚.夏热冬冷地区净零能耗示范研究与实践——以中建滨湖设计总部项目为例[J].建设科技,2020(409):44-46.

[5]彭建明,赵周洋,彭晴.寒冷地区净零能耗建筑示范研究与实践——兰州新区中建大厦项目1#办公楼[J].建设科技,2020(409):55-60.

[6]李强,张元会,吉柳.寒冷地区净零能耗示范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市未来科学城第二小学办公及宿舍楼项目为例[J].建设科技,2020(409):61-65.

[7]张彧,任立,唐献超.美国“净零能耗”建筑的新发展及启示——以美国教育类“净零能耗”建筑为例[J].建筑技术,2020(03):126-129.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第3篇

1绿色建筑中节能技术实施原则

1.1人本化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施工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出节能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设计人员要遵循人本化设计理念,将建筑细节处理得当,提高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好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合理安排,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通畅,进而实现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舒适度的提升。在采光方面,设计人员要结合用户需求,合理设置建筑采光面,采用先进隔音技术和吸声材料,如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的方式进行隔音,保证房屋建筑的隔音效果,进而提高绿色建筑的舒适度。

1.2低耗原则

在应用节能技术的过程中,其低耗原则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大化降低建筑施工材料的能源消耗或者是浪费,提高生产运输中建筑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材料的使用管理,加大现场监督力度,这样可以对施工材料的使用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节约目的。②在绿色建筑施工规划阶段,实现能源消耗最小,这种能源不仅突出在施工材料方面,还有人工与电力等能源,在停工期间所有施工设备都要及时关闭,采用现代化施工技术代替人力,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实际绿色建筑项目实施中,低耗原则不仅可以降低项目施工成本,实现绿色建筑工程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符合环保节能战略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提高绿色建筑项目的社会效益。

1.3创新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推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的,施工单位要推进新型清洁的能源的合理运用,利用循环可再生资源的优势,降低能源压力,进而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例如,设计人员引入光伏太阳能资源,加大太阳能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在建筑物屋顶、墙壁或者是玻璃等位置合理设置太阳能设备,利用光电转换,将太阳能成功转化为的热能与电能,以供应建筑日常运转需求。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要以环保理念为核心开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最大化降低建筑垃圾的形成,以免给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进而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实现与发展。例如,泉州亿隆美仙山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做到了节地、节能、节水的基础上,还有效保证了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和资源利用,进而达到了绿色建筑的核心目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绿色建筑中常见的节能技术

2.1太阳能技术

①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主要吸收太阳辐射形成热能,并将其热能传输到传热工质的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集热器分为平板型、真空管型等两种类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利用明盖板将太阳辐射投射在吸热板上,吸收后转化为热能,并将热量传输给传热工质,不断提高热量温度,进而促进集热器能量的输出。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把盖层和吸热体间空气转化为真空,核心元件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进而加热内管传热流体。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借助太阳能量加热水,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根据运行原理分为主动型、被动型,主动型太阳能热水器在含水槽、集热器的基础上,还具备水循环泵、控制温度等功能,而被动型太阳能热水器只有含水槽与集热器。例如,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实现办公生活区洗浴热水、施工及办公生活区域夜间路灯照明等,进而有效降低电能消耗。

2.2风能技术

风能主要是通过地球表面空气流动而形成的动能,作为一种清洁资源,风能资源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与破坏,逐渐形成广受关注的绿色资源。对于建筑而言,风能主要应用在建筑朝向开口和维护结构热工设计方面,特别是在夏季,要借助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风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有以下两点应用方式:①被动式风能利用。被动式风能利用根据热压原理与风压原理实现室内自然通风,并主要涉及到单面通风、贯流式通风以及中庭通风,不仅符合绿色建筑节能要求,同时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进而有利于环境健康的建设发展。②主动式风能利用。主动式风能利用主要以风力发电为主,利用风能发电供给建筑运行的能源需求。风力发电主要将风所产生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发电原理为图1所示。

2.3浅层地热能技术

浅层地热能主要是储藏在地表下数百米的范围内的地质体的恒温带中的可开发利用的热能,作为一种吸收太阳辐射和地表后的能量转化形式,具有分布范围广、储存量大的特点,主要应用在土壤源、水源热泵技术中,利用换热系统,将地下水与岩石体中的热能进行交换,以消耗少量电能驱动热泵,进而达到建筑物的制冷与供暖需求。其具体表现方式为以下几点:①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主要借助管路、介质和设备把低品位热源能量转化为高品位能量,构建建筑物空调系统,达到制冷或者是供暖的目的。②覆土建筑。覆土建筑主要指全部或部分被土质覆盖的建筑,借助覆土优化建筑物热工性能,促进建筑能源的节约。

3绿色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实施要点

3.1外墙保温、节能设计

建筑外墙保温主要通过厚重砖墙与多层窗户进行构造与实现,其核心目的为强化护结构系统的保温功能,以达到减少热量消耗的目的。在绿色建筑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要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建设材料,合理设计外墙结构,在保证建筑物外墙保温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外墙厚度,进而扩大建筑物室内面积。其外墙内、外保温结构为图2~3所示,为了强化建筑物绿色节能特点,规划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与地理位置合理设置外墙节能结构与遮阳绿化等节能措施,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并合理设置外饰面、钢筋混凝土、空气层、保温层以及内饰面,不仅在材料方面的有效地实现了环保,还能有效地提升建筑物整体的装饰效果,进而提高建筑物外墙保温性能与隔热性能。

3.2屋顶节能设计

在建筑物屋顶设计中,本文主要介绍倒置式保温屋面设计,在屋顶防水层上设置保温层,除了提高防水层屏蔽效果和防护效果之外,还可以降低室内空调能耗,改善和优化室内热环境,进而全面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度。相比于传统屋顶设计而言,倒置式屋顶设计结构简单,具有极强的防水性与抗湿性,达到室内保温隔热功能的基础上,还有效延长了建筑物使用寿命,进而达到绿色建筑的建设要求。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在防水层上设置保温板,利用天然石块、预制混凝土块、聚苯板铺设在纤维层上,以此作为保护层;或者是在的防水层上设置隔热专用水泥砂浆,这种铺设方式造价低,但不容易维修,易破坏防水层。

3.3照明节能设计

在进行建筑物照明设计的过程中,围绕绿色建筑核心理念,以降低电能消耗为重点工作,大量应用光纤照明的方式,除了贯穿到建筑物整个照明系统之外,还要对照明情况和使用方式进行综合设计与规划。从属性方面看,光纤照明相比于普通照明灯具而言,具有寿命长、耐用性高的特点,并作为光纤照明系统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节约电能消耗,符合绿色建筑的核心要求,进而达到建筑物照明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例如,楼道内可以设置声控照明,照明系统对声音较为敏感,一旦感应到声音就会照明,而无声的时候则关闭照明,有效节省电能,满足绿色建筑节能要求,进而达到建筑物照明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与实施要点的研究,在分析绿色建筑中节能技术实施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浅层地热能技术等建筑节能技术,列举绿色建筑外墙节能设计和屋顶节能设计,不断优化和完善绿色建筑节能体系,落实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建设中的应用,进而促进绿色建筑的实现与发展。

作者:庄寿疆 单位: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林波荣,肖娟.我国绿色建筑常用节能技术后评估比较研究[J].暖通空调,2012,10:20~25.

[2]蒋杰.基于新型节能建材的绿色建筑技术的经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徐伟,邹瑜,孙德宇,于震,孙峙峰,李怀.《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编制思路及要点[J].建设科技,2015,23:17~21.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居住区;分析

1、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近些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国家能源日趋紧张,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将节能减排纳入国家发展层面。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对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建筑的节能势在必行。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好的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建筑设计人员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对住宅建筑节能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为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建筑节能技术

2.1 墙体节能技术

外墙外保温技术和外墙内保温技术是当前墙体节能技术的两种主要应用技术,其中外墙内保温应用较为广泛。在强调和推广建筑节能之前的建筑设计中,由于不需要进行节能考虑,建筑墙体的材料采用一般是单一的材料,比如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随着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和强制性措施的要求和需要,这种单一材料的墙体由于其导热系数太大(一般是保温材料的20倍)导致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继而被淘汰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承重材料与保温材料组成的复合墙体,这种墙体因保温材料的位置不同,将节能保温技术分为多种形式。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和应用阶段,在前期外墙内保温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使得其在推广应用方面比较容易,其优势特点就是成本低、施工比较方便。随着我国住宅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内保温的节能技术不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同时外墙外保温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相比而言,具有以下优势。

1)对住宅建筑的主体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提高和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将保温层设置在外墙体的外部,将墙体本身包围,阻碍了与外部接触的程度,继而减少了墙体的受损速度。比如,温度变化、有害气体入侵、紫外线的照射,这些影响都会对结构墙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可以通过这种外部保护层进行隔离和保护,延长有效使用年限,并降低了长期以来受雨雪等自然损害带来的维修费用的增加。

2)降低热桥影响。外保温可以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同时可以消除这种现象带来的热量损失。

3)无需设置隔气层,墙体保持干燥状态。外保温技术能够使外部水汽与墙体材料处于隔离状态,从而保护了墙体中的渗透性高的材料不受湿气的影响而降低自身材料性能。这是内保温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

4)室内温度能够保持稳定。当室内温度受到内部环境影响上升或下降时,墙体的结构层能够吸收或释放热量,来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如果保温隔热层设置在墙体内侧,墙体就起不到吸收或释放热量的作用,继而无法维持温度的稳定。

5)在对住宅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或者装修时,首先不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外保温属于外部作业,室内可以正常生活,其次,装修时,保温层由于在墙外,而不会受到装修得影响。另外,外保温的保温材料在墙体外侧,不影响房屋的使用面积。

2.2 屋面节能技术

屋面节能技术主要包括架空板隔热、种植绿化、倒置式三种节能技术。

1)架空板隔热技术,是指在屋面和外部环境之间设置一道空气层,利用空气层进行隔热和节能。具体方法就是在已经完成的防水层屋面上方,通过架设平板和设置通风屋脊、风口等,形成一个空气隔离带,将屋面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屋面不直接照射到屋面,而是通过隔热板下方的空气层进行热量交换。

2)种植绿化技术,就是在屋面进行绿化,通过种植花草将屋面隔离开来,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防水性能。对防水十分有利。

3)倒置式屋面技术,是将传统屋面构造中的保温层与防水层颠倒,把保温层放在防水层的上面,结构层往上依次是防水层、保温层、砌块保护层。倒置式屋面将憎水性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同时具有低热导性、高抗压性能。保温层在防水层上方,可以避免防水层受到阳光直射,其温度受到保温层的保护而稳定,不易结露。

2.3 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是维护室内温度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夏季的空调耗能、冬季的采暖。据相关研究,门窗消耗的能量占据热量损失的一半左右。因此改善门窗的保温性、气密性是提高住宅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保证日常的采光、通风等要求的条件下,要尽量减少住宅外门窗的孔洞面积、减少风渗透、提高气密性和门窗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传递,主要有以下节能技术措施:

1)住宅窗墙比的严格控制。窗墙比是窗户洞口面积与所在立面的面积比值,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住宅的窗墙比有明确的规定,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需注意不同朝向的住宅的窗墙比。

2)提高门窗的气密性。通过在窗户和门边设置一些泡沫塑料封条、使用密封性较好的门窗减少空气的渗透。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填补材料主要有弹性松软型(毛毡)、弹性密闭性(聚乙烯泡沫)、膏体密封。框和门窗扇之间需要用密封条(橡胶、塑料、泡沫型)、回风槽、高低缝等进行密封设计。门窗扇之间的密封可以用缝外压条、高低缝、密封条,门窗扇与玻璃之间可以使用各种弹性压条。

3)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在门窗的中间层空腹内填充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板、聚苯乙烯;窗户的玻璃积极使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窗框使用塑料或者钢塑复合型。减小小窗扇的使用,推广使用大窗扇,合理减少各种缝隙和衔接,对开启窗扇的面积要适当减小。

4)温度阻尼区的安设。在进行住宅节能设计时,例如将阳台的外门窗全封闭,外门设防风门斗防治冷风的入侵、楼梯间设计成封闭型。这样可以将室内和室外通过一道中间层隔离开来,减少风渗透和热损耗。

2.4 太阳能技术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是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够,拥有无限的开发潜力,该能源环保、无污染,而且可以说是可再生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日照时间长,可以充分利用。在住宅建筑中,主要的应用有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主动式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水等等。

3、结束语

住宅区建筑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建筑对能源的消耗和使用量占据我国能源消耗的大部分,如何开发了利用建筑节能技术,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大力开展和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保温材料的使用,是当前提高建筑节能的重要举措和途径,需要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重视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将节能减排落实到位、保护环境和资源利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永亮,朱菊梅.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优化设计的探讨[J].陕西建筑,2005.

[2]黄定钟. 住宅工程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J]. 施工技术,2010.

[3]宋金宝. 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J]. 民营科技,2012.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

一、绪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能源危机越来越凸显,阶段性的能源紧缺已经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基础,但是诸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资源日渐枯竭,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避免能源浪费与过度使用成为工民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基于建筑施工低碳环保的指标要求,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加强和完善节能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具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这就增加了资源的消耗,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倡导节能技术,在各个方面创新节能技术,提高节能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在工民建项目中实行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并在立法中对此内容强制执行,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

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在工民建工程中实行节能技术是十分复杂的,要想保证节能技术在工民建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合理地应用各个学科的知识,节约国家的各项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的建筑企业只有认识到了节能技术的重要性,才能够使得自身得到发展,这也是经济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措施的应用,将很大程度度地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措施的完善以及效果的提升。环保与成本节约兼得,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好结合。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措施应用不仅有助于促进环保节能材料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还是其他措施顺利发挥作用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措施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对于工程项目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是极为重要的。

我国现阶段工民建施工节能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由于我国建筑类型多,地理环境复杂,夏季的南方空调和冬季的北方供暖的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建筑使用期限时间长;建筑业主分散,不能分清责任主体;同类型同规模的商业建筑之间存在能耗差别大的现象;单位面积的建筑能源利用密度相对较低,存在很大的节能空间。只有充分认识目前建筑能源节约和利用的特点,才能根据目前状况有针对性的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进行节能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工民建筑施工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第一,楼顶隔热的节能技术。我国的工民建工程遍布全国各地,在高纬度地区容易受太阳辐射影响。夏季顶楼的温度很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楼顶隔热。在没有良好的楼顶隔热措施前,楼顶一般是运用安装空调的方式来缓解楼顶高温因素,然而空调耗能量大,对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很不利。在当前工民建工程的施工中对于楼顶一般是运用空气层隔热,其原理就是通过减缓热能的传递来实现隔热。楼顶隔热技术不仅能用来楼顶隔热,在冬季还能对室内的温度予以保温,在北方昼夜温差大的区域的工民建工程的节能建造十分适用。空气层隔热技术的成本是非常廉价的,其依据降低传热的原理达到隔热的效果,一般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高温地区,此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经常被用到,并且此项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首先,明显对建筑的屋顶、墙体和窗户起到隔热的效果。其次,不仅对墙体有隔热的效果同时还起到保温的效果。在其他地区的工民建筑上楼顶隔热的应用还有浮石砂保暖屋面、高效保温材料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以及倒置型保温屋面等节能技术。

第二,墙体节能保温技术。建筑的墙体是建筑的主体,其墙体的节能措施应用意义在于解决建筑整体的能源消耗问题。墙体节能包括内保温和外保温两部分,内墙的保温方法较为简单,能把保温材料加在墙体内层,防止室外雨水的渗入对保温材料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外墙的传热方式只有热传导,外墙保温只对隔热性考虑。能把防水材料盖在墙体外的保温层上,使太阳辐射对墙体的影响降低。在墙体的外面添加保温材料,一方面可以减少墙体的损害;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温和隔热的效果。随着技能措施的发展,节能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当今国际上出现了玻璃幕墙和双层的幕墙。玻璃幕墙强调的是温室效应和冷房效应的双重追求。双层幕墙又被称为呼吸式的幕墙、通风式的幕墙及主动式幕墙等。双层幕墙通过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冬天能起到保温的效果,夏天能起到隔热的效果,减少了空调的负荷力。双层的幕墙比普通的单层幕墙有更加好的节能效果。

第三,太阳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太阳能由于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采集容易、无污染等特点,而广泛的被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利用。新型建筑节能是将散热、太阳能收集和遮阳一体化,为建筑提供天然的光照和热能,是节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的重要措施。通过在工民建楼顶的太阳能系统收集太阳能,可以将其转换成电能或水的内能,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内部提供电力供应和热水。

太阳能的应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人类可以利用的最洁净、最丰富的能源就是太阳能,目前我国建筑项目的施工中,尤其是在北方,太阳能措施已经被普遍应用。现代工民建筑中太阳能措施的应用,主要是将遮阳、散热与太阳能收集一体化,并逐步向混合型太阳能应用措施的趋势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在建筑楼顶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通过能量转换的原理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成电能,再由蓄电池组将电能储存连接到相应的供电设施上,能够基本满足建筑物楼内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量;在北方利用太阳能措施采暖和供热,实现节能建筑日常供热需要;利用太阳能措施控制建筑物的采光面积和采光量。太阳能措施的应用是现代节能科技与建筑施工措施的完美结合。太阳能使用安全可靠、无污染、不消耗燃料、维修维护简单、方便安装,是未来节能建筑的重要内容。对于北方城市的建筑,主要是利用阳光反射装置为建筑物提供光照和热量,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发挥建筑的热源效率,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对于南方城市的建筑,可以利用太阳能改善建筑物自然通风措施和遮阳措施,减少空调的能耗,实现环保节能的效果。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对建筑节能技术研究的高度重视,目前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在各种建筑工程中,但是这种运用还缺乏一套相应的节能设计规范,再加上很多的节能技术还面临着从根本上提高技术水平的考验,因此,对于工民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而言,未来的工民建工程节能技术必须要有完善的设计标准和加强节能技术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未来国家对建筑施工行业提出的新的标准,才能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发展。首先,在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的过程中,加紧对建筑节能技术设计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并借助一些专项政策来制定出相应的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其次,我国还应继续加强对研究建筑节能技术的投资,并将节能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相结合起来,支持节能技术的研发。总而言之,节能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必将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理念,因此,只有将节能技术充分地运用到建筑工程中,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的双重收益。

参考文献: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型节能;技术应用;建筑工程

1 建筑节能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建筑能耗在一个国家的总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今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居住面积的增加,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高,包括适宜的采光、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因此,我国未来的建筑能耗比重大幅度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也将日益显现。节约建筑能耗将减轻我国的能源供应、运输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节约建筑能耗,可以延长能源资源的使用年限,以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建筑能耗还能保护环境。

我国建筑开发商缺乏建造节能建筑的积极性。虽然从理论上讲,为建筑的保温隔热而增加的成本可以在几年的使用中通过节能来回收,但由于先期付出成本的是开发商而最终收益的是消费者,主体错位也影响到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的积极性。我国建筑供热收费制度改革滞后。总体上还采用按建筑面积收取固定费用的供热收费制度,冬季供暖的能源浪费较大。虽然已经明确了实行分户计量收费的改革方向,但由于供热计量设施的安装和改造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供热企业又由于热费的欠缴等因素致使资金周转十分困难,因而无力承担改造费用。并且我国建筑使用寿命短,二次装修造成巨大浪费。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施工均要消耗能源,尽可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就是对能源与其他资源的重要节约,减少在二次装修的过程中大拆大改,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降低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2 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

2.1 建筑墙体节能技术

我国大多数建筑都是以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是和重要的。

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玻璃幕墙节能环保思想追求设计功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设防为主动利用能源。新型玻璃技术主要有光谱选择透过性玻璃、透过率可调玻璃、惰性气体隔热玻璃、气凝胶隔热玻璃、真空隔热玻璃、隔声玻璃、自清洁玻璃。还有新型的新型幕墙结构,采用双层幕墙结构体系,外层采用透过率大的单层透明玻璃幕墙,如点式幕墙等,内层一般为中空玻璃幕墙。在两层幕墙中间有一个一定宽度的空气通道,在通道的上下两端有进风和排风设施。通道的高度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层高,也可以是整个建筑高度。主要用来遮雨、遮阳以及防风等,可以在外界环境与工作生活空间之间形成了一个缓冲区域,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空间。这样,既提高了内侧幕墙的外表面温度,又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散失,从而可以降低建筑物采暖的运行费用。可以用利用幕墙上的光线反射装置把室外的日光反射到室内的天花板上,再由天花板反射到工作或者生活区域,为人们提供照明,取代传统的遮阳机构。不但消除了由直接入射的强烈阳光在电脑或者电视屏幕上造成的眩光,改善了日光在整个房间甚至建筑物的分布,还可以深入到各个边角区域,减少照明费用。光线反射装置可以安装在在建筑物外墙的高侧窗部位,也可以是安装在幕墙内侧或者外侧的反射百页。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把以前被当作有害因素而屏蔽掉的太阳光,转化为能被人们利用的电能。这种新型的节能技术被称为光电幕墙。这种幕墙集合了太阳能光电技术与幕墙技术,是一种集发电、隔音、隔热、安全、装饰功能于一身的新型建筑幕墙。光电幕墙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它把太阳能发电技术集成到建筑幕墙产品中,不占用专门的土地,而且太阳能光电板也可以替代传统的玻璃等幕墙面板材料,无需重复投资。这样通过对太阳能的合理利用就可以显著地节省能源。

2.2 遮阳的技术应用分析

外遮阳设计在亚热带地区是节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影响整体空调耗能变动约两成左右。举例来说,南向仰角 45。的水平遮阳板(1m 窗高,1m 遮阳深度)可轻易遮去60%的日射热,而室内遮阳百叶帘只能遮掉 17%的日射热。建筑应该具有比较恰当的开口率;建立较为恰当的建筑物的窗墙比。也就是在建筑物的窗户在洞口的面积和立面的面积的比值要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标准。而且对于湿热性气候的地区而言 ,外壳遮阳所起到的作用比隔热要好得多。外遮阳设施有助于减轻日射负荷,其节能效果对于室内发热量大的建筑物更形明显。对于东西立面可调节式遮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太阳的入射高度角是较低的,使固定的遮阳设备形成一个准确的支出角度。可调节式遮有较大可控性的,可以选择和调整太阳光的强弱和视野。可以调节的系统有水平滑动屏风式,天窗式遮阳棚,曲臂遮阳棚和可调节式外遮阳百叶。

2.3 屋面节能技术分析

选择较好的屋面隔热保温材料。在漂浮屋顶的运用上可以覆盖到整栋建筑上保护建筑的核心部分免受热辐射,并使凉爽的微风从底下吹过。还可以在屋面上种植绿色植物,不但能遮阳还能美化环境,给人以经审核视觉上的享受。但是就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看来,许多的节能材料其实并不能有效的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由于其制造费用昂贵,导致高成本,不能推广使用。对于能源环境急剧恶化的局面,各种各样的节能技术都是被不断的开发和利用,探寻各种节能技术及节能设计手段势在必行。相信不久的将来,新型的有效的节能技术必将转化为生产力,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在大范围内推广开来,造福所有的百姓。

3 重点发展的节能技术探究

根据既有建筑不同的建筑构造和使用条件,开发对其墙体、门窗、屋面和采暖空调照明设备和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的多种技术。处理好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关系,并积极推广应用。在不同的气候下都能适应的节能墙体或者门窗、屋顶等等都是需要重点发展的地方 。建筑节能应该重点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和高效节能窗技术,包括用粘贴、钉挂、浇入和涂抹等方法固定高效保温材料的多种外墙外保温技术,以及采用中空密封玻璃、低辐射玻璃、充惰性气体玻璃以及断桥合金窗框、复合塑料窗框和活动外遮阳帘等多种节能窗技术。对于高效的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是非常需要关注的重点,将太阳能技术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 ,还有再生能源的供热制冷技术。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热为主导或者多种方式的供热系统相结合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结合供热体制改革,在供热厂等的网管上也要进行节能技术的改造,开发和应用采暖温度控制与热量计量技术,包括采用温控阀、热量表、热量分配计的双管或单管采暖系统技术。发展燃气空调及热电冷联产联供。

4 结语

我国目前对于新型的节能技术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的,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社会资源所带来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现代人基本上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生存压力,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完善各种节能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为节能型建筑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建筑工程建设实施的每个环节主要是出自建筑师的理念和思考,应该合理应用施工新技术,采用新型节能材料,努力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波.浅谈建筑节能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魅力中国,2008,27.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953(2009)04008002

The Inquired of Strategy on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Control

XIAO Jun,LUO Hongge

(Southwest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basic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Mianyang 621010,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control strategy is guaranteed the reduced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saves the resource, improves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quality the important action. Must enhance the public for this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ciousness, the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structur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ergy;conservation;control;strategy

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均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对建筑物舒适性的需求提高,以及采暖与空调制冷的区域不断扩大,使得今后建筑能耗持续增长将是不可避免的。据专家预测,如果维持目前的用能标准和建设速度,到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为2000年的10倍以上,必将造成对我国有限的能源和资源的巨大压力,影响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如果国家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则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7.54亿吨标准煤,增长约1倍,比不节能少2倍,必将大大缓解能源和资源的约束矛盾,有利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探究建筑节能管理机制,强制推进建筑节能,并使其走上市场化的进程,是当今唯一的解决途径,也是建筑业乃至全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

1 提高公众的建筑节能意识

将建筑节能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增长相适应,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国家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筑节能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定期组织政府节能管理人员、重点企业节能管理人员及社会公众,开展建筑节能教育和培训,树立建筑节能的新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意识到,在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下,只能走一条比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筑节约应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成为公众主动意识的产物。

2 建立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政府应将建筑节能作为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到有关工作计划中,并责成相关部门对建筑节能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政策。同时,建议国家政府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及其他重要节能法规建设,在已经制定的重点用能单位、节约用电、节能产品认证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能源效率标志、节能监督、节能信息、节能机构管理、节能人员管理、节能设计规范等法规,协调有关部门的责任、义务,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和监督节能工作。

3 设立建筑节能管理机构

建筑节能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协调工作量大,应建立国家的协调管理机构。把建筑节能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体制之中,协调各方利益和各部门关系,明确有关职责。建议国家政府成立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各地也相应建立和健全建筑节能的执法机构,建立以政府监督考核为主,与企事业单位自我考核相结合的建筑节能检查监测体系。

4 制定经济鼓励政策

建筑节能工作的有序实施将大大扩大内需,拉动相关产业,如建材、电子仪表、化工、轻工业等的发展。但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供暖收费制度改革中,用户、产权单位、供热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政府应当权衡并采取必要政策及经济激励措施调动住户的积极性。另外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也需有政策性投入。要借鉴和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和模式,建议国家建立建筑节能政府基金。由财政单独安排建筑节能资金,专项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供暖收费制度的改革以及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和技术调研、科研开发、试点示范等。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建筑节能的开发应用。鼓励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如太阳能、天然气、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的应用研究。

5 进行供热收费体制改革

供热采暖的费用由单位和国家财政补贴,这种包烧包供体制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城市住房体制改革的成功,使建筑的使用权、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消费主体的变化,使得建筑用"热"的商品属性已显现出来,因此把原来的用热福利部分计入工资,改革用热和收费体制,已势在必行。另外福利制的包烧,使得用户对建筑的节能没有积极性,成了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个堡垒,成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障碍。建议借鉴国家住房体制改革的经验,加快改革城市供热收费制度的步伐,制定合理的热价管理和收费办法,使职工供暖货币化、商品化,改暗补为明补,并加大对采暖供热系统实施分户调控室温,以及按热量计量收费工作的力度。

6 建立配套的建筑节能的评估认证制度

建筑节能产品的专业性强,与建筑物安全性和长期使用寿命有关,但由于目前建筑节能技术水平低,性能还不完善,市场机制也很不规范。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建立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评估认证制,成立评估认证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成立评估认证执行机构,建立推广和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市场,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其次,还要建立建筑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志制度。能源效率标志是表示用能产品消耗量、能源效率等能源利用性能的一种标签。用能产品上加上能效标志后,可以使消费者在购买用能产品时,得到直观的能耗信息,以判断同类型产品中哪些型号能效更高,使用成本更低。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公认的能效基准,有助于能源供应部门和政府节能部门鼓励消费者购买能效高的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志不同于目前我国开展的节能产品认证。认证是对数量一定且符合指定标准要求的产品提供一种统一的标签,标签上没有具体的能效信息,仅表示产品达到标准要求,不表示程度的高低。在我国实施能效标志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较好的节能管理模式。因此,我们应依据节能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能源效率标志管理办法,为能效标志制度的实施确立法律基础和实施规则。

参考文献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产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能力;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TU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2705一、建筑节能专业方向设置背景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必须的建筑环境过程中,对全球能源环境状况有显著影响,因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成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不断受到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影响,人类在建筑内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规模不断增大,对建筑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保障建筑环境质量的设备工程系统也就更加复杂化、综合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相继开展了建筑节能研究,少数高校涉及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课程。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建筑节能和建筑环境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在室内环境调控、建筑节能、建筑防灾等方面研究水平已接近国际前沿,但建筑节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仍然滞后,急需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此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进一步开展了建筑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学科研究。21世纪初,建筑环境质量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相关技术发展迅速。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2010年7月12日《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2010﹞7号)》公布的高校新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716S),是批准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新增专业之一,表明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首次获得教育部本科专业地位,体现了建筑节能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1年本科专业目录(二稿)又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个方向,因为建筑节能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就是降低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能耗,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改进,以及建筑引入可再生能源的目的也是为了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这更符合目前中国建筑节能的核心性工作均由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来完成的现状。

现行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在水、暖、电、燃气等工种领域内理论扎实、技能强、能独立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样的专业人才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专业的发展,建筑节能、建筑能源的可再生、低碳或零碳建筑能源结构的建设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该领域对不同工种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不再是功能单一的系统。因此,建环专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培养专才的层面上,还应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工程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通识型人才,这一要求在建筑节能领域人才培养上更加突出。

文章基于对建筑节能产业发展的认识和对建筑节能工程特性的理解,探索构建建筑节能工程岗位人才的能力结构,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建筑节能产业及其发展分析

(一)建筑节能产业的构成

建筑能耗约占到社会总能耗的1/3,建筑节能是实现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型社会的关键,已列入中国的基本国策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建筑节能产业是指因建筑节能的兴起、发展而引起的各种产业的总和[1]。构成建筑节能产业的各部分以建筑节能领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节约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主要为各种咨询服务、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商业流通、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行业服务(图1)。

图1建筑节能产业构成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余晓平,等面向产业需求的建筑节能工程人才培养探讨

主导产业在建筑节能全局中起主导作用,引领节能行业的发展方向,这部分产业的发展可带动整个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基础产业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建筑节能的开展状况密切相关,对建筑节能有很大的依赖性。相关产业与建筑节能有相关性,其服务含有建筑节能的内容;其企业的发展对建筑节能开展状况也有影响,同时又独立于建筑节能;企业中有关建筑节能的服务质量,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显著:因而,会受到建筑节能的制约。以上三部分产业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涉及设计、咨询、施工、监理、运行维护、检测、评估等多个领域的建筑节能集成产业,正逐步成长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二)建筑节能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国内现有建筑节能技术人员大部分是原有的建筑从业人员通过实践和自学的方式获得节能知识,知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2]。近年来各行业协会牵头开展了一些节能短期培训,如针对照明行业开设的LED路灯散热及二次光学设计培训班;或者由大学和地方政府联手,对专业人士进行对口集训,输送节能管理人才,如上海市就率先把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多个行业的节能人才的培训纳入全市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范畴,2008年9月启动以来已开班7期,培训数百人。但是这类短期培训主要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对节能知识不具有前瞻性,知识体系也不完备,加上培训时间短,培训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满足建筑节能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中国《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中指出,建筑节能的市场主体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筑节能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重点用能系统、设备的操作岗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这是国家首次在行政法规中明确了建筑节能技术人才的能源管理岗位。作为社会活动的建筑节能,其实践主体的广泛性决定了建筑节能教育既包括面向公众的建筑节能科普教育,又包括面向建筑节能从业者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现有建筑类专业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中培养出具有建筑节能意识、能在建筑某个阶段(设计、施工或运行管理)从事建筑节能咨询、研发或技术服务等复合型人才;二是通过设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系统讲授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培养针对建筑节能专门职业岗位的工程教育。

建筑节能产业的岗位职责决定了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特点。建筑节能岗位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为政府制订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提供科学理论根据;参与制订各种标准、规范。(2)为建材、设备厂商研发新产品,通过技术合作研发节能技术、产品,研究适应中国国情的新技术或产品;在技术服务中推广节能技术或产品,促进科研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3)为开发商提供设计咨询服务,通过建筑节能设计研究,开展建筑能耗评估、建筑能效评价,为开发商提供咨询服务;为开发商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建设提供设计、建造技术服务。(4)为业主提供投资或改造咨询服务,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成员的节能意识;为房屋购买者提供投资咨询;为建筑改造者提供改造设计、评估等技术服务。(5)为物业公司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为物业管理提供技术咨询,促进设施设备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物业公司合作,通过项目示范获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深入开展科研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等。

三、建筑节能工程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

(一)建筑节能工程的涵义

建筑节能工程是指在建筑的设计、建造、改造和使用过程中,以保障和提升建筑使用功能为前提,以提高建筑使用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各种技术措施的关联集合[3]。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在建筑的设计、建造、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未包括建筑拆除。这是因为建筑拆除阶段与建筑建造、使用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没有关系。在寿命周期的时间维度上,建筑节能工程过程从属于建筑节能活动过程,但并不覆盖建筑节能系统的全过程,即不包括建筑拆除阶段。

第二,“以保障和提升建筑使用功能为前提”,体现了建筑节能以人为本的宗旨,建筑节能工程不能以降低建筑使用功能、环境质量和居住水平为代价。

第三,“以提高建筑使用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体现建筑节能工程的目的,是节约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不涉及建筑施工或建造的能耗。因为建筑施工或建造中的节能属于工艺节能或建筑部品节能的范畴,具有生产领域节能的特征,其技术策略显著不同,更多依赖限制和强制手段。建筑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是建筑节能潜力高低的先天条件,对建筑使用能耗有直接影响,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是一种消费,不能完全依赖技术途径,还需要依靠政策引导。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仅要依靠建筑使用过程的节能管理,还需要从工程系统的角度抓好建筑节能工程的设计和建造环节。

第四,“技术措施”是建筑节能工程的基本内涵,体现建筑节能工程是狭义的,突出工程以技术为主体,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政府官员、企业家、投资人等可以决定某建筑节能工程要不要做,但怎样做应由工程技术人员决定。法律、行政、经济、文化措施不是建筑节能工程的基本内涵,没有技术措施的建筑节能行为不能算建筑节能工程。

第五,“关联集合”要求各种技术措施之间必须相关联,互不关联的节能技术措施堆砌,也不是建筑节能工程。从技术角度分析建筑节能工程,强调技术措施的关联集合,才能把握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的系统性,体现建筑节能工程整体节能的目标要求。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的知识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

图2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的知识系统构成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的知识系统是指与建筑节能工程联系的技术和特定的、具体工程中所使用相关技术的知识集合体。建筑节能技术系统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技术系统本身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主要解决技术与技术之间通过兼容方式相互匹配耦合的有效性问题;第二个层次是技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建筑节能工程环境的关系,表现为技术系统与工程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的知识系统,表明建筑节能工程人才应具备知识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对工程人才能力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二)建筑节能工程人才的能力特点

建筑节能工程的内涵和重要特性表明,建筑节能工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建筑节能技术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建筑节能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组织协调能力,即沟通能力、介入能力和辨析能力。

第一,沟通能力。由于建筑节能工程的附着性和使用价值的潜在性,建筑节能专业人才需要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建筑电气、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协调、沟通,共同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交叉问题。同时,建筑节能工程具有的公益性,要求建筑节能专业人员能与建筑节能工程受益的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使公众了解建筑节能工程,并主动参与建筑节能工程运行使用阶段的节能实践。

第二,介入能力。由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渗透性,使建筑节能工程的子系统和各要素相互影响,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技术、工程生态和工程社会等属性对特定地域条件下的工程活动集成、建构,形成特定的建筑节能工程。所以,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人员对各种技术措施的关联集成要有介入能力,要能综合各种技术手段,形成对建筑节能工程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三,辨析能力。由于建筑节能工程具有内涵的不确定性、边界的模糊性和冲突性,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辨析能力,在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进行技术决策时,能坚持正确的意见,而不是盲目或违心地听从“上级意见”或“领导意图”。由于建筑节能工程主体的泛化性,不同主体利益存在一定冲突,以及建筑节能工程的相关企业价值目标和与社会目标也不完全一致,当技术决策涉及到企业利益或与社会价值目标冲突时,如企业行为直接危害公众利益或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的问题,工程师应当坚持自己的主张,采取适当的和负责任的方式行使符合专业伦理标准的权利。

(三)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工程素质要求

工程素质是指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包括基础学科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与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搜索和学习能力、专业工作的交流能力、工程技术文件的写作能力等。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工程素质,应体现建筑节能这一大系统所具有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工程环境,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环境和条件差异进行综合培养。

设计单位需要的是工程师而不是绘图员,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能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系统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求他们在了解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技术措施基础上,理解系统设计的形式和参数,掌握系统所需设备、部件的性能参数,整体掌握设备、部件组成系统的整体性能、参数与设计系统参数的符合程度,熟练掌握行业施工工艺标准与施工验收标准,随时把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与系统设计参数之间的满足程度并为设计院提供可靠可行的变更修改建议,组织实施设备单机试运转和系统无负荷试运行与平衡调试。咨询、研发单位需要具备绿色建筑评估咨询、能源规划、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能源诊断及测评以及系统运行管理能力的人才。

实践证明,只懂建筑节能规划设计不懂节能运行管理,或只懂运行管理不懂规划设计的建筑节能专业人才都有较大的知识缺陷。前者重视新建建筑的节能规划设计,常常忽视建筑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主体行为习惯、居住实况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过分强调建筑本体性能的改善,使设计节能的建筑实际运行并不理想。后者则容易陷入既有建筑的技术枝节问题,对先天设计缺陷的建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全局和系统节能的观点,难以协调建筑能耗与室内环境品质之间的关系[4]。建筑节能企业岗位所需的节能工程专业人才应为技术型与管理型兼备的人才,在具备一般工科学生应具有的工程素质内涵基础上,还应侧重建筑节能技术知识、能源管理、节能项目综合效益评估、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等能力的综合培养。

工程素质还体现在各种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关联集合过程的创新能力要求上。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解决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能源与环境危机”问题而产生并被社会逐步重视的。由于建筑发展过程中“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其建筑环境要求和能源服务条件会截然不同,建筑节能专门人才必须具备特有的专业素质和工程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建筑节能岗位人才素质的需求。总之,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工程素质的核心表现就是树立建筑节能工程观,掌握系统的建筑节能工程科学知识和工程实践方法。

四、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建筑节能贯穿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整个过程,其知识体系跨越了多个阶段,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能源、建筑环境、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筑节能人才可以在规划、设计、施工、物业以及建材和设备制造安装等多个行业就业。

开展建筑节能专业教育,培养建筑节能岗位专门人才,需要建立建筑节能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用符合该专业教育观的教育方法指导工程教育实践,适应该专业产业发展对专业岗位的人才素质要求。建筑节能专业方向的知识结构包含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到专业实践知识三个层次,对应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专业方向理论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三大模块,不同模块的知识体系不同,教学目标和培养能力要求就不一样。专业基础理论中应包含建筑节能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理论中应包含建筑节能技术科学的理论;专业实践课程应包含建筑节能实践的实验、实训和设计等方法[5]。这样才能形成面向建筑节能工程问题培养具有工程师素质与能力的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教育过程、为实现教育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制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四个方面。专业知识结构是制定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载体,并通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来实现。

根据建筑节能岗位的特性,学生的知识把握层次可以概括为:了解建筑节能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全方位了解建筑建造与运行、维护的全过程;熟悉建筑本体和设备系统的能耗特性;掌握提高建筑能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建筑节能知识体系是专业教育的信息载体,不同高校通过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课程可以按知识领域进行设置,也可以由一两个知识领域集成一门课程,还可以从各知识领域中抽取相关的知识单元组成综合课程,但最后形成的课程体系既应覆盖知识体系的基本知识单元,还应按照学科属性和层次特点组建具体课程,使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避免造成学生学习后只是知识的堆砌而无法形成能力。这是由建筑节能本身系统性和建筑节能学科综合性决定的。

五、结语

建筑节能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是建筑节能岗位人才职业化的前提,为满足建筑节能产业不同岗位对建筑节能工程人才的需求,需要结合建筑节能产业发展需求和建筑节能工程的特性,探索认识建筑节能岗位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结构,为建筑节能专业化教育提供支撑。开展建筑节能教育,培养建筑节能工程技术专门人才,还需要深刻认识建筑节能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用符合建筑节能教育观的教育方法指导工程教育实践,适应建筑节能产业发展对专业岗位的人才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付祥钊.重庆市建筑节能产业研究报告[R].重庆大学,2011.

[2] 王军,吴雯雯.建筑节能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水运,2009(9):117-118.

[3] 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