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方向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探讨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新方向 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探讨 农村改革的新方向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完善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FS)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特征及趋向 论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现状与对策分析及发展研究方向 关于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 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与改革的路径依赖 适合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方向分析 我国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晋奇, 张成玉. 农业信贷需求发展瓶颈及对策农业信贷需求发展瓶颈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1):16-17.

[4]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2008: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R/OL]. [2013-04-03]. http:///history_file/files/att_17775_1.pdf.

[5] 中国农村金融现状调查.[EB/OL]. (2012-11-28) [2013-04-03]. http:///2012_nongcunjinrong/.

[6] 刘磊.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三农金融,2011(3):66-68.

[7]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课题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8] 田婕,陶小平.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管理论坛,2011(2):38-39.

[9] 谢平,徐忠.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10] 王永刚.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J].工作研究,2011(6):37-38.

[11] 何燕,解睿. 山西省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12):1 315-1 318.

[12] 布仁吉日嘎拉,唐邦勤. 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撑体系的组成与构建[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46-148.

[13] 尹明理.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49-152.

[14] 陈树杜.对发展农村小型合作银行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6,21.

[15]于仰南,孙艳春.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0):48-51.

[16] 徐竹英.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J].河南农业科学,2008(8):10-11.

[17] 申潞玲,任红燕. 参与式方法在农业投资项目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5(3):23-26.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 金融学科建设;“大金融”战略;学科团队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62-03

一、“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金融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金融人才,因此金融学科建设要在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服务经济发展,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金融学科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并把金融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金融学科建设之路。

(一)“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定位的新认识

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学科对于研究范围与研究重点的定位都有所不同。

传统的金融学科以“货币经济学”为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货币理论、利率理论、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等。金融学教育采取“经济学院模式”,培养的学生多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经济政策研究,体现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融合。

20世纪70年代,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极大地促进了微观金融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技术方法研究微观金融问题, 金融学逐渐数学化、 模型化和微观化。金融学科的研究对象转向金融市场,研究内容包括金融工具及其创新、风险度量和管理等。金融学与管理学相融合的“商学院”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多从事市场化的金融应用工作。

然而, 将金融学科划分为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并无益于金融学科的发展,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就暴露了这种两分法的弊端。 要准确理解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寻找可行的治理与防范措施,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具备“大金融”意识,不仅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市场等在内的微观金融学知识,也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金融危机的本质。“大金融”概念, 最早是由我国知名金融学家黄达先生于本世纪初提出的(黄达,2003),主张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有机结合,这一概念经陈雨露等的秉承和创新 [2-5] ,如今已非常清晰。所谓“大金融”,具有三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是在金融学理论上强调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系统整合, 二是在金融理念上强调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和谐统一, 三是在金融实践上强调一般规律和“国家禀赋”的有机结合。这一概念体现出现代金融是一个高度复杂、高度综合、高度开放的系统,同时也使金融学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数学、信息科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交融而呈现出“学科群”特征,金融学科建设需要有“大金融”意识和“大金融”战略 [2] 。

(二)“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大金融”战略对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以下四点新要求:

1. 高校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身办学目标。“大金融”战略固然给金融学科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求金融学科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用立意高远的战略眼光,对其进行准确定位,但切忌求大求全,金融学科建设的定位须与自身办学目标相一致。首先应明确办学目标,考虑是把自身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还是定位为富有地区、行业特色的学校。其次要确定学科性质的定位,财经类、师范类、综合类或其他性质的院校,在学科建设目标、方向和重点上都会有所不同。最后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不同的金融学科建设方案来支持。

2. 以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中必须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一组高质量的统帅课程,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出优势特色学科。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上,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对金融学科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发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课程,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型、反思性、合作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最后,应特别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注意产学研结合,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举办金融情景教学、金融学沙龙等学术型社团,活化学生的金融理论知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活动,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3. 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一方面,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是否有优势、有特色的重要衡量标志。“大金融”战略下的金融学科建设,应坚持金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建立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努力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需根据金融学科的建设需要,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及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4. 认识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发掘金融学科建设新亮点。现代金融的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性,例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需要从金融活动的视角研究法律问题,或者以法律的方式考察金融问题;又如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 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纳入金融投资行为分析; 再如计算机技术推动金融朝着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金融学科建设必须顺应“大金融”的发展趋势,高校应在学科交叉和空白地带挖掘金融学科建设的新亮点。

二、金融学科建设现状与未来着力点: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学科始建于1952年,拥有60 多年的办学历史, 在河北省同类学科中始终处于教学、科研、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领先地位,现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该学科在建设过程中秉持的目标是: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金融学科建设的牵引和辐射作用,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在国内、 外金融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金融学科建设现状

在上述建设目标的指导下, 河北金融学院积极加强金融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学科方向凝练、 科研平台构筑、 专业人才培养和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科团队不断凝练研究方向, 紧紧围绕农村金融、金融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开展相关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取得了一定的原始数据资料和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金融学科的内涵,推动了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为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学科团队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鼓励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其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2)完善科研项目配套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研究方向;(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国内外有名望的专家、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有关学术会议;(4)组建农村金融科研基础团队, 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

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各专业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面向行业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团队教师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完成多项教改课题。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专业学生在河北省、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英语演讲比赛、数学建模等各项赛事中均有奖项斩获。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在金融系统内的就业率达70%以上。此外,金融学科为河北省金融系统员工提供业务培训近万人次,发挥了为地方金融服务的功能。

学校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且与部分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建立了稳固的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探索与行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同时还能及时掌握国内外金融业实务及发展动态、学科前沿,促进了学科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虽然该校在金融学科建设中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大金融”战略指导下,学科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二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新团队人才缺乏,学科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四是学科团队的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有待提升。

(二)金融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1. 凝练学科方向。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需进一步梳理、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明确各研究方向建设目标和措施,使学科建设规划更趋合理。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把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金融+X”多专业交叉与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形成金融经济学、金融统计与数量分析、金融会计与审计、金融营销、金融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英语、金融法等一批具有金融特色的新领域和生长点。

2. 加快学科团队建设。 现代学科发展越来越显现出交叉、融合、综合性特征,不同学科学者之间需要合作、协作,共同完成一项科研工作,特别在应用研究领域。科研成果是团队合作的综合产物,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不能完成的。因此,科研队伍建设要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特色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建设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研究团队。

3. 改革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宏微观并举、 理论和应用并重的课程体系。学校可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设计并开设一些紧扣金融学前沿或富有地方、 行业特色的选修课。 (1)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开设课程,如网络金融等课程;(2)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设能够发挥学校属地优势的课程,如“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融资方式专题”、“地方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加深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与理解, 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另一方面, 加强与金融行业的友好合作,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调研及各种实践活动,不断优化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AFP、CFP职业能力要求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4.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首先,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如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研究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院系二级科研管理体制,降低管理重心,整合科研资源。其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继续推动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科研平台建设, 努力申报省级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最后,建立行校合作的产学研长效机制。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因此,通过科研项目实现与行业需求对接, 不仅能够实现行校双方资源共享, 而且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做到真正与实践接轨,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长民. 对金融学科建设问题的几点认识[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3).

[2]陈雨露. 中国需要“大金融”战略[N]. 环球时报,2013-05-25.

[3]陈雨露. 走向核心国家:中国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R]. 2013-05-25.

[4]陈雨露. 大金融战略的内涵和实践路径[J]. 中国金融,2013(12).

[5]陈雨露,马勇. 大金融论纲——一个全球性的命题[J]. 环球财经,2012(11).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 煤电化基地 双鸭山市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202―02

金融生态作为一个仿生学概念,最早是在200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他将生态学的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无论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煤电化基地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

金融生态是由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调节所构成的一个协同的系统。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讲,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与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相互影响关系的社会与自然因素的综合,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地理、风俗习惯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面。从狭义来讲,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影响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本文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分析主要是着眼于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对金融生态环境指标分析

影响煤电化基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从中选择部分既有代表性,又能对影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作出迅速、准确反应的指标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由于数据获得渠道限制,本文选取2011年双鸭山煤电化基地的以下指标做相关分析。(数据来源:哈尔滨人民银行统计数据)

1.环境因子指标。

(1)经济环境因子指标。

经济环境因子是金融生态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的方向、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双鸭山的财政收入与同期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较低,但是GDP增幅较快,和政府的调控能力是分不开的;2011年煤电化基地累计投资137亿元,企业总产值123亿元,拉动了本市经济增长。

(2)法制环境因子指标。健全的法制环境是维护是良好金融生态的主要方面。双鸭山地方政府出台了协助金融部门维护债权的有力措施,对逃废债行为不仅予以媒体曝光,由公检法部门协助清收。但是在金融债权胜诉的基础上,要提高执行收回贷款总量/应收回的贷款总量的比率。

(3)信用环境因子指标。

信用环境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业的空间结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双鸭山煤电化基地企业不良贷款率较低,担保贷款占比较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但是一是要注意抵押物的可行性,其市场价值、流通性、抵押率、是否重复抵押等;二是抵押品产生的相关费用的合理性。

(4)制度环境因子指标。黑龙江出台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等诸多优惠政策,这对双鸭山市煤电化基地建设和接续产业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政府主导金融生态建设方面,双鸭山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为切入点,自上而下推动社会诚信建设;同时协助金融部门出台了维护债权的有力措施;启用各种平台,提高政策传导的时效性;以优化区域金融生态为落脚点,构筑监督检查平台。制度保障因子力度较强。

2.金融主体内部指标。

金融机构内部指标是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区域金融处于何种状态,以便针对不同的金融状况作出相应的对策,从而防范金融风险。双鸭山的存、贷款规模较2005年均有一定规模增长,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说明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有所提高,资产质量实现跨越,盈利能力增强。但是在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注意贷款的结构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同时加大业务创新能力。

三、改善双鸭山煤电化基地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1.建立区域经济金融联动机制。一是建立黑龙江东部六市经济金融联动机制。工作重点是协调六地市产业整体布局,避免内耗性竞争;二是建立各地市自身范围内的经济金融联动机制。工作重点是建立良好的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统筹本市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筛选项目,确立金融支持的重点,合理高效配置信贷资源。

2.加强法律环境治理。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制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债权人在企业破产和重组中的法律地位,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参与企业改制、兼并和破产的合法权利,防止企业借改制、兼并和破产之机逃废金融债务;强化司法公正,加大执行力度,提高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结和执结率。

3.推动外部增信机构建设。一是要正确运用组织增信。组织增信是政府与金融机构的一种合作方式,双方通过共建信用体系和制度体系来防范风险:二是要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降低融资风险,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三是要大力发展资信评估机构,在煤电化基地建立一批政策性和市场性并存的担保机构、资信评估机构。

4.强化制度环境。区域金融政策除了要加强与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协调配合外,还必须重视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应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向黑龙江东部地区倾斜的力度逼过预算扩大煤电基地专项补助的范围和数额,并合理确定转移支付的基数;对相应地区的金融机构,在税收政策上应该给予优惠,以支持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和接续产业的发展。

5.金融主体的自我调节。一是科学把握信贷资金配置方向。优先支持重点推进项目、在建工程项目和即将投产项目建设和配套资金。抓好银企洽谈签约项目的落实,加快授信审批进度,确保已发放资金流向煤电基地建设项目;二是实行差别或优惠利率,扩大货币资金供给。如对重点扶持产业实行低利率政策等,发挥金融部门的导向作用;三是全方位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信贷产品和避险产品,并指导企业开展多元化融资;四是正确处理信贷集中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适当逐级下放贷款审批权。

[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在新时期的形成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1D022);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中金融生态环境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514133)。]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张利珍(1989-),女,四川内江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

摘 要: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科技与金融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也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科技发展各阶段的资金投入进行分析,同时与发达国家比较得出我国对基础阶段研究投入不足以及融资难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得出要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就要改变政府单一投入的现状,同时优化资金来源以及资金资源配置结构。

关键词:经济形势;科技金融;发展动态;融合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的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的金融产品也是日新月异。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动态以及发展的方向趋势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何使科技与金融更好的融合并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是我们亟需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与发达国家研究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的比较,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R&D经费,不仅在量上有决定的优势,而且在质上更有良好的优化配置。大量而且优化的资金投入不仅为美国的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而且成为近些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点。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我国的R&D经费总量在世界上处于中上等水平,但是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非常低,并且经费的优化配置非常不合理,中国的R&D经费投入大多集中在“试验发展研究支出”,投入在产品的末端,中国的基础研究支出最为薄弱,因此造成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的难度非常大,中国产品附加值低,只能通过较低的人力成本取得收益。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且优化资金来源及资金的投入方式。

二、我国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动态

科技金融是金融资本促进科技创新以及帮助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简单说来,就是金融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的产生离不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从高技术产业出发,探究科技金融发展的动态,通过总结我们得出:在当今形势下科技金融具有以下特征:

(一)我国科技与金融发展稳步增长,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升高,从1995年的0.065增加到2011年的0.187,比重增长了将近二倍,由此可见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企业的转型。

(二)我国R&D经费投入以政府为主,企业投入严重不足,但这一现状在逐渐改变,企业投入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但仍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并且R&D经费投入的分配不合理。比如2011年我国R&D经费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经费的分布结构为4.7%、11.8%、83.4%,由此可见我国经费的投入大多集中在“试验发展研究支出”上,照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企业主要侧重于试验发展活动,因为试验发展的投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基础投入的高风险相比,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也照成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及有效专利水平不高,基础研究非常薄弱,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三)高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高,无形资产往往高于有型资产。传统型企业在创办时大多以设备、机器等有型资产为主,而在高技术企业则不同,在中国的科技型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有形资产规模小,通常拥有的是专利权、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等,由于无形资产占比高,也就造成了高风险性。

三、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问题及分析

(一)R&D经费总量与分配不合理

我国的R&D经费从1995年的384.67亿元到2011年的8687.01亿元,扣除CPI的增长也是有了不错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R&D经费占GDP的比重来看,从1995年的0.0085到2011年0.0185,也有了不小的提高,所以我国高新技术研发投入量是在稳步增加,从市场上来看,我国的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良好,并且其主营业务收入也在稳步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来看,还是有很大差距,并且相关投入的分配也不合理,资金的来源也没有优化,政府负担绝大多数的研发资金。在资金分配方面,以2011年为例,美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的百分比分别为16%、23%、61%。然而在我国以上三种研究支出比例为:4.8%、11.8%、83.4%。由此可见我国的R&D经费投入大多集中在研发的末端——试验发展研究,这就决定了我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现状,这也是我国产品低附加值的根本原因。

(二)高技术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经历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当今无论世界上还是我国,银行业都高度重视风险控制,普遍以安全性为经营第一原则,严格实施贷款责任人追究制度,减少银行的坏账率。由于科技金融存在高风险,使得高科技中小企业要获得贷款,尤其是研发贷款非常困难,这就制约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讲,目前政策鼓励银行向高科技中小企业贷款,有相应的扶持,通过贷款支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以及高科技产业得到发展时,虽然银行承担了高风险,但是因为我国贷款利率的管制,也无法实现与风险对应的收益,这就势必降低银行实施贷款的积极性。

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增大基础研究投入量,提高企业投入积极性

我国应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体系,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企业是研发的主体,我国也应该通过鼓励企业自身进行基础、应用、试验发展全链条研究,再通过完善的专利保护体制,合理的技术转让条例保护企业的研发利益,增加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二)完善科技型企业贷款机制,建立市场化融资模式

由于我国金融没有完全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受到管制,银行的信贷收益是相对固定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虽然承受了高风险,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违背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第一,建立专门性的科技银行,专门针对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这肯定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第二,从根本上讲,建立良好的贷款担保机制,将高科技企业贷款进行市场化融资,成立对科技企业专门的审批机制,适当增加银行的自,此外还可以让民间资本参与其中,让政府和民间共同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低碳经济浪潮下科技金融的发展动态及融合趋势,CX2014SP124)资助。

参考文献

[1] 赵昌文.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6

[2] 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0)

[3] 约瑟夫·熊彼特.何畏,易家详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0-60

[4] 索洛.对增长理论的贡献[J].北京:经济学季刊,1956,(2)

[5] 王新红.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特区,2007,(10):270-271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民营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步伐,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坚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国内学者也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文仅探讨苏南模式和中关村模式。

(一)苏南模式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苏南乡镇企业模式是最早形成的民营经济模式。由于苏南地区紧邻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和苏州等发达工业化城市,处于经济、技术辐射范围内,在1953-1957年间,苏南农村工业积累了一定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抓住改革红利,进一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模式。

苏南模式的良性发展体现了以下优势:利用政府信用,发挥政府的权力优势,把苏南闲置的生产要素最大化的组织起来,发挥集体优势;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条不紊的发展三大产业,促使大部分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积累了高质量的政府信用,掌握了积累的支配权,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社区的繁荣。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苏南的乡镇企业模式显露了一些弊端,比如产权不明,政企不分,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集体经济不利于激励个人积极性,容易出现“搭便车”的现象,问责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包办意识,使得当地村民自主能力不够竞争意识不强,投资需求不足,抗风险能力较低。

当地政府看到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便从1996年开始,苏南各地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对民营企业进行改革,如进行股份制改革、全资拍卖、租卖结合、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改革方式。改制后,也意味着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走向了终结。

(二)中关村模式

中关村模式的前身是电子一条街,是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由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带领科技人员组建的“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之后四通公司、联想公司等科技公司相继成立,中关村逐步形成我国高科技民营企业群体。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标志着“以中关村模式”为代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中关村里的大部分企业都于国家或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企业内部产权不清,制约其发展。在科技园区中还设有管委会,且管委会中行政部门林立,使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趋向于准行政区域式的管理,这种状况的存在,会使科技园里的企业发展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缺乏自利,不利于长远发展。但中关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基本上是自发的,在经营机制上仍然是比较灵活的,并没有受到政府的很大的干预。产权问题最终成了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难长大”和“难死亡”的根本性原因。

目前国内关于民营科技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定问题的剖析,如对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民营科技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创造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

二、中原经济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中原经济区的民营企业也从弱到强,逐步成为区内经济的中坚力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1月份,河南省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2.11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8%以上;带动社会就业1238.26万人,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完成总产出59904.26亿元,对全省GDP贡献达到71%;实现营业收入58443.54亿元;实交税金1515.27亿元,税收贡献占全省的60.5%;实现资产总额29029.06亿元。已成为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促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生力军。

尽管河南省民营经济在近几年里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从整体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民营企业产权安排效率较低。河南省许多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大部分企业财产所有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企业主家庭或家庭在企业产权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企业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很低,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二,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多数民营企业满足于小型化、分散化发展,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第三,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不够健全,贯彻落实不到位。河南省尽管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措施,但是还没做到像江浙地区那样,及时在不同阶段制定出具体较强针对性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系统配套措施。

三、中原经济区民营经济发展对策

为促使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家应借鉴苏南模式和中关村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区内民营经济发展力度。首先,加快相关民营企业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植措施。其次,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使产业科技化,创造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第三,加快股份制改革,促使产权明晰,提高劳动效率和资本运用率,提高民营企业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宝敏.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的比较[J].改革,2001,(4).

[2]谢健.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第6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内研究 总结和评析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2009年9月,总理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刚起步而已被较广泛研究的领域。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中找出研究脉络,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回顾方面,有两位学者已经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回顾研究。欧阳 (2010)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产业、主导产业等概念的描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危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冯春林(2011)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回顾都只是从某种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进行归纳,而且并未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设想和总结。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方兴未艾,短时间内成果不断涌现,对于文献的回顾也须更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即在于此,通过5个分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研究进行相对全面地整理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梳理,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国际发展经验、产业选择与评价、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当前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认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看法:从“战略性”和“新兴”双重内涵来界定和侧重“战略性”内涵的界定。持前一种看法的学者较多。

总理(2009)指出,“战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华文(2010)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战略性”指这些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极强的拉动效应;“新”是相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组织形式是以前没有的;而“兴”就是指刚刚崭露头角,未来可能会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的产业。骆祖春(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其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新兴”则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科技部部长万钢(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朱瑞博(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牛立超(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利用先进科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国际发展经验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发展经验的研究,现阶段较少,主要集中于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和发展现状特点的总结。骆祖春(2011)分别研究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特点与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政府的建议: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资金支持为主向政策支持为主转变等。陈文锋(2011)从产业规模、产业技术方面描述了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总结了三大关键发展措施:提升战略地位、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和扩大开放程度。刘铁(2011)概括了美、日、欧、韩等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措施,指出重要经验在于:政府的规划、调控、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关键,实施财税优惠、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是保障。邹辉霞(2011)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程郁(2011)以风能产业为例,比较了其国际政策经验,提出了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

产业选择与评价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无统一说法,导致它所涵盖的产业领域并无一致认识,这就引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选择的同时又需借助一定的评价标准,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研究往往结合在一起进行。现有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评价。

(一)国家层面

高友才(2010)认为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刘洪昌(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创新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贺正楚(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体现产业全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动态性这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利用Weaver-Thomas模型来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区域层面

胡振华(2011)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信息熵法(IE)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现有产业选择与评价方法应用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不足,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特殊性,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郝明丽(2011)提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四大原则:比较优势、市场需求、技术自主、生态化,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胡莺(2011)用因子分析法,处理辽宁省19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研发效益、产业规模、产业生产效率的分数以及产业的综合评价分数,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结果。臧学英(2011)、欧阳佳妮(2011)分别从非粮生物质能源领域和生态学视角研究了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此外,少部分学者专注于已被选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研究。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张良桥(2010)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评价;樊茗 (2011)结合波特钻石理论,构建了以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需求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模型。

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

作为应用研究的热点,国内众多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策,文献非常丰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定位,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支撑,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创新以及区域单一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等。

朱瑞博(2011)认为政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应由创新链整合机制、产业链整合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机制、社会系统配套机制四部分构成。于新东、牛少凤(2011)、剧锦文(2011)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一定要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主导下的内生发展路径。在发展初期属于幼稚产业,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外力扶持,但政府仍然属于外生性因素,市场调节才是其发展的内生变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金融和财税政策。袁青松(2011)提出了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策略:明确方向、创新思路、创新产品、综合服务。顾海峰(2011)以生命周期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业态演进为切入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李波(2010)认为应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衔接,并提出了具体的税收政策内容。童汝根(2010)认为人力资本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邓保生(2011)认为,应明确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税收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通过具体税种的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刘志阳和程海狮(2010)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模式,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实质上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扩散的过程。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创业扩散分别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的形成。李扬(2010)在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进行了比较。孟玉静(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

刘辉锋(2011)认为当前我国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质在于抓住国际上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机会窗口”,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邓龙安(2011)根据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的一般创新理论,得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行模块组合和构架组合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块网络的组织创新管理和综合开发的市场创新管理的结论。陆国庆(2011)、吴福象(2011)用不同的模型和实证分析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绩效研究。

李赶顺(2011)、王薇(2011)、薛艳杰(2011)、吴先满(2011)、陈蕊(2011)、杜丹(2011)、黄先海(2010)等学者分别探讨了河北、江西、长三角、江苏、云南、广东、浙江等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对策与趋势。张雄(2010)、张吉吉(2011)、仲雯雯(2011)等学者分别探讨了现代中药、光伏、海洋产业的发展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熊勇清(2010)提出了战略性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解决思路,对两类产业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刘嘉宁(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关系,二者之间耦合通过产业内部网络系统实现,耦合点包括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着眼点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段炼和赵德海(2011)、裴长洪(2010)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即制造业服务化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结和评析

近两年来,国内学者们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理论研究也必将不断发展,目前研究中的主要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内涵、特征界定不清晰

学者们在实际选择和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往往更加重视“战略性”特征,忽视“新兴”特征,导致选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没有区别,使得选择失去意义。同时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应在抓住“战略性”和“新兴”两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应具有自己的区域特色,不可能与中央政府制定的七大产业完全一致。

(二)理论基础薄弱

由于这一概念提出较新,缺乏理论积累,现阶段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量研究集中于应用层面,如发展现状、发展对策等,却忽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机制、作用机理、替代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各组织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以研究报告或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相关专著和学位论文较少,也反映了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

(三)定量研究、实证分析较少

目前少量的定量研究仅集中于产业的选择与评价、产业绩效的创新方面,缺乏其余环节如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定量研究。此外,实证分析较少,仅有少数文献利用区域性单一产业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对策普遍相似。实际上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产业特性,使得其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不可能相同。这是因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者大部分都是产业经济方面的专家,并非某一个产业的专家。同时,现有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的研究,大都注重宏观的思想性材料的列举,比如提到产业引导、科技支撑、优化环境等,都是一些比较宏大的、抽象的策略与建议,没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可见,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不论从理论上、实践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不足。这需要广大学者在产学研合作、跨学科整合的基础上,研究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及内涵,根据区域特色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并更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其发展现状、关联效应、发展绩效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欧阳,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2.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1(1)

3.华文.集思广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领域[J].新湘评论,2010(11)

4.陈磊.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N].科技日报,2009-9-7

5.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6.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7.骆祖春,范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8.陈文锋,刘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0(9)

9.刘铁,王九云.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J].学术交流,2011(9)

10.邹辉霞,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基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0)

11.程郁,王胜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风能产业国际政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11(3)

12.高友才,向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J].经济管理,2010(11)

13.刘洪昌,武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3)

14.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5)

15.胡振华,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16.郝明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

17.胡莺,赵景兰.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6)

18.樊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

19.于新东,牛少凤,于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分析、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4)

20.剧锦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J].改革,2011(3)

21.袁青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1(5)

22.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体系及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23.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5)

24.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25.孟玉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1(3)

26.刘辉锋.自主创新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窗口”[J].中国科技论坛,2011(9)

27.邓龙安,刘文军.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适应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

28.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及作用机制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1)

29.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耦合机制分析[J].求索,2011(7)

作者简介: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再工业化;再农业化

一、“再工业化”理念提出背景

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因此,“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本意是在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对传统工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工业化”理念再次重提,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 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很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美国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实体创新而非金融创新,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过度扩张及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无法控制等等。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所谓“新经济战略”: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这也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回顾美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 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传统产业失宠于投资者;今天的美国,正实现着由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 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的快速转身,这个调整和“转身”令人关注。

应当看到,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尽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于经济总量巨大,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仍高达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现在,美国力图通过“再工业化”重振本土工业,一方面是防止制造业萎缩失去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一方面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像“智慧地球”一样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而不是仅仅恢复传统的制造业。

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就是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再一次依靠“再工业化”来推进实体经济的转身与复苏。

二、“再工业化”内涵与实质

(一)“再工业化”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动。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 Rothwell和Waiter 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Random House Una-bridged Dictionary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这一概念的再次盛行,反映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

(二)“再工业化”精神实质。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在二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三次工业化,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如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环保、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这对于正在试图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形中增加了新的发展障碍。

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从长期看,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各国需要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短期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三、“再工业化”理念对我国农业发展启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农业也同样存在“去农业化”的现象和发展趋势。最近几年,虽然我们国家在工业与其他产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产值占总产是的比例很小,已经低于15%,但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业是我们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存的根基,尤其从从业角度看,农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去农业化”不仅是农业高校发展之忧,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忧。现在,我们对“去农业化”不加反思和行动,将来,“去农业化”可能会让我们食不果腹,社会和谐也将受到威胁。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工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工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然而,随着近代科技革命,古代农业文明让位于近代工业文明,农业进入了工业化农业时代。以无机能源为支撑的近代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因此,鉴于目前农业工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一定问题,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有必要对“去农业化”现象进行再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

金融科技研究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互联网金融 融资 模式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小微企业解决了我国1.5亿就业人口,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截至2013年年末,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而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越发凸显。因此,它的生存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十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我国近年来出台了很多政策给予小微企业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政策的号召下,也提高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服务力度。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其发展。截止201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仅仅余额17.39万亿元。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话题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赢得了社会的关注。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之树。互联网金融因高效、快捷、普惠、低成本等的特点,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大部分主要是从融资难成因、融资渠道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目前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研究还较少,主要是针对互联网金融融资的特点和优势,其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在传统融资中信息不对称、成本高、缺乏信用等难题。

吴晓光(2011)认为,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补充和完善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也利于小微企业通过平台和银行融资。但也应加强网络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李安朋(2011)指出: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降低融资门槛、弱化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非常符合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为小微企业融资指明了道路。但目前很多网络信贷平台运行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合理,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信贷模式的健康运行。高国华(2013)认为一直受到传统金融忽视的小微企业将是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互联网金融将是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好的方式。陈轩,苗丹丹(2013)指出阿里小贷利用自身信用数据库与交易平台,开创了无抵押、担保的全新信贷模式,将改变小微企业因缺乏信用难融资的困局。郭喜才(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有利于解决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小微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众筹和P2P网贷等模式更加快捷高效地融入资金。徐洁等(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之间具备协同合作优势,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具有普惠性、便捷性、针对性等特点,更好地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三、小微企业与互联网金融融资创新模式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其主要原因有企业自身经营不稳定、信用风险较高,再加上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融资相对不倾向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小微企业主要向传统金融融资的模式,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开辟了新的路径。目前,小微企业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融资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三种: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电商模式和众筹融资模式。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

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是指点对点融资,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融资模式。它是小微企业通过第三方网络借贷平台寻求有资金实力并愿意满足其融资需求的借贷人群,从而使资金供需双方通过平台直接进行资金借贷,以帮助借贷双方进资金匹配的融资模式。互联网具有涉及面广、用户集中、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增强小微企业与贷款方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与对称性,使小微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借贷利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而贷款方也可降低投资风险通过共同分担融资资金。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主要有三种:线上模式(如拍拍贷)、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宜信模式),因其贷款门槛低、资金到位快,逐渐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短期周转资金不足。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根据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要求,小微企业需要上传企业的营业执照、银行流水账单等材料,以获得资平台对其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的认证。第二步,在互联网融资平台上,小微企业可以自主的选择与其融资条件相匹配的利率,贷款方也自主的选择与其投资收益相匹配的利率,双方进行双向筛选工作,达成初步借贷合作意向。第三步,达成初步借贷合作意向的双方签订电子合同,并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审核后,借贷双方正式确定借贷关系,然后小微企业按月向贷款方还本付息。

(二)电商模式

电商模式是指由电商发起设立的小额互联网贷款公司,为满足电商平台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电商企业利用自身大数据的优势,为其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需求,为线上小微企业提供了生产、销售、融资直到结算的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有效增加了电商平台的粘性,营造出良性共赢和发展的局面。这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平台融资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需要抵押物的局限性,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其在平台上的各种信用数据直接获得融资的需求。因此,电商模式具有融资门槛低、融资金额小、资金周转快、贷款灵活等特点。该模式以阿里金融(平台+小贷)为典型代表。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在小微企业向平台提出贷款申请后,电商平台对小微企业开展贷前还款能力评估。电商平台通过引入网络数据模型的方式,对小微企业历史经营及第三方认证数据进行交叉检验,评估其还贷能力。第二步,电商平台利用其平台对已贷款小微企业的经营行为、交易状况和现金流等财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小微企业在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转换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

(三)众筹融资模式

众筹融资模式是指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或创意向公众募集融资资金的模式,而大众投资者通过投资少量的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完成项目或创意,并获得相应的股权或者产品等,具有大众化、门槛低和创新性强等特点。股权众筹融资平为小微企业网络融资开辟了一条新渠道,打破了传统股权融资模式的高门槛的要求。同时,创新项目众筹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创新产品生产的资金,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创新产品的提前销售。

总结其融资模式流程如下:第一步,在众筹融资平台专业审核后,小微企业将融资需求和项目创意计划在众筹融资平台上,融资信息主要包括项目概况简介、融资规模与期限、预期收益率等相关内容。第二步,投资者通过浏览众筹融资平台,对自己认同的项目进行投资,将投资的资金打入众筹融资平台指定账户。第三步,若项目众筹成功,小微企业必须按约定给投资者回报,如股权或者产品等。

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体系建立

互联网金融高效、快捷、低成本等的特点,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支持发展就是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因此,政府加强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体系建立,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小微企业共同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刺激传统金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多元化合作,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政府也应该出台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和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二)完善监管体制

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且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仍然存在网络安全、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投资者参与互联网金融力度,促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这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多方的努力。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保障投资者、小微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利益。金融监管机构应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监管,控制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和投资者的利益,以促进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加强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的管理。

(三)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立

为了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应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银行无法真正的了解小微企业信用,而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数据积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建立针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征信系统,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和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实现共享,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实现共享,鼓励互联网金融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接,实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安宝洋.互联网金融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J].财经科技,2014(10):1-8.

[2]陈轩,苗丹丹.“阿里巴巴小额贷款”金融模式的前景探究[J].经济视野,2013(10):192-194.

[3]郭喜才.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4):109-112.

[4]高国华.中小微企业或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最大受益者[N].金融时报,2013-7-15(007).

[5]茹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新选择[J].经济纵横,2014(10):88-91.

[6]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