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哲学的了解

对哲学的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哲学的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哲学的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哲学思维 掌握 创新

哲学是人类最高层次理论学问的哲学,超凡脱俗地反映人生、社会、现实世界,是社会意识的理论形态,统一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实际中。具有哲学思维的个体往往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将各种杂乱无章、看似不存在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可以说,个人的哲学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起来的。但对哲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何掌握,还必须回到文本当中,掌握其精神实质。尤其是对哲学的学习,要做到理解经典作家的原意,更需要回到经典作家的著作中,结合经典作家的实践活动,掌握其精神实质。

一、关于哲学的掌握

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了解什么是哲学,而在于通过运用哲学思维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哲学实际上是智慧之学,学习哲学能够使人聪颖,使人富有理性思维。作为一个学习者,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哲学的基本内容,而且还要掌握哲学的精髓,尤其是作为时代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哲学的精髓。因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

首先,从以往的哲学中学习和掌握哲学。哲学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人类知识的历程。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人类社会历史的过程。这种以爱智慧为面目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不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变得淡漠,反而人类的发展还要不断从中吸取智慧的养分,才能够对哲学基本问题有不断的认识,进而理解哲学的创新发展历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是阶级社会走向衰落而向着无产阶级转变这一历史时代的产物和武器,是这一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就目前而言,它既概括了时代精华,又未尽时代精华,它既推动了当代文明,又未充分发挥出重大的促进作用。学习者学习哲学,目的是为了推动哲学的发展。而学习以往人类哲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哲学的发展历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西方哲学和我们民族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而且还要了解哲学的发展历程。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创新的基础,任何哲学的创新都是以以往的哲学为基础的。否则,没有了以往的哲学为基础,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现代的学者无论怎么样对对哲学的进行创新,其基础都是源于对哲学发展的深刻理解之上,尤其是对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的理解,如《费尔巴哈提纲》、《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的理解。

其次,立足于实践进行思考和反思。学习哲学的目的绝对不是面对文本本身,而是面对时代、关注现实,研究新的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开拓新的领域,得出新的结论,乃是哲学发展的根本。我们学习哲学不是为了解释而是创新,回答当代社会生活对哲学提出的问题。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不断的给哲学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实问题进行解答。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就必须为人类的实践提供新的方法,进而为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绝不是传统意义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的那种观点,而是哲学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相统一的理论体系的观点。

二、关于哲学的创新

哲学要不断发展,就必须有发展就有创新,创新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是哲学方法的创新。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在哲学研究中,方法问题相当重要。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的哲学学派都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基础,但是他们的方法论确没有牢固的基础,因为他们的方法论要么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要么建立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而没有建立在唯物辩证法之上,只有建立在唯物辩证法之上的方法才有牢靠的基石。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头脑,对每个哲学社会工作者都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方法论的创新,能够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及其层面,思维和存在的矛盾转化与系统运动等,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哲学的全景画卷,使我们看到了哲学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们从方法的角度,去探求哲学的发展。

其次,哲学思维的创新。一个人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将很难改变。如何对传统思维进行创新,如何使一个人的思维保持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适应的思维方式,这是每个人都面临的事。一个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在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不接受新的事物。因为他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评价模式,习惯于将事物按照自己即有的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评价,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是危险的,因为它会被时代抛弃。可以说不能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就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种新事物的发展,无不伴随着思维创新的过程。在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中,在以牛顿命名的牛顿定律中,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无不伴随着思维创新的历程。他们正是以他们的思考,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可以说哲学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哲学思维的创新:第一,思维创新可以优化、改变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鼓舞激发创新热情。第二,思维创新不但影响哲学的发明创造,也影响着哲学进一步发展壮大,进而促进哲学的繁荣。所以创新是现代哲学不断进步的决定因素。第三,思维创新是直接推动哲学变革的智慧先导。要想实现思维创新,推动哲学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打破思维结构中既有的模式,从问题意识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进哲学的发展。

其三,哲学模式的创新。在我们学习哲学的时候,更多接触的还是传统的模式。即几十年如一日的那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哲学让人感觉哲学就是那么几大版块,如辩证法、唯物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几大块,彼此间不存在联系,久而久之就对哲学产生了思维定势,在传统的教材中我们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即使有的教师在上课时,穿插了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的观点,但是他们的步子是很慢的,仍然跳不出传统的步子。他们开始的时候很可能是哲学是基于实践的、历史的、辨证的唯物主义,到后来就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两大块。而能将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这两大块,进行颠覆式的组合,在体例上重新安排,则能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与传统不同的体系模式,感觉到内在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

总支,哲学的掌握与创新,是时代对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树立起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宜的哲学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然后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哲学的意义。

[参考书目]

对哲学的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哲学;理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79-02

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比解说中、西方哲学,例如有些人认为西方哲学重自然,中国哲学重精神;西方哲学重理论,中国哲学重伦理;西方哲学讲“天人两分”,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等等,还可以列举出许多类似的区别。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贯穿于人类的文明史,哲学的发展之路就是人类的思想之路。在人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多条的思想之路,西方哲学和古代中国哲学就是其中重要的两条。学习哲学不能仅仅学习一家一派的思想理论,而是必须将人类精神已经走过的路都走一遍,把人类精神已经思想过的东西都思想一遍,然后我们才有资格选择或者开拓自己的路。所以,学习哲学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与前人在思想上“对话”的过程,进而也可以看作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思。当两种思想之路走到现今社会,如果能够在我们的兼收并用下达到遇合,那么,先哲的精神必然会更加熠熠生辉。

毫无疑问,哲学作为文明的灵魂,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与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仅与其他所有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且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哲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概括和总结,实际上也是时代精神的塑造者。因此,学习哲学必须深入了解形成于历史上的哲学思想或理论的社会背景和广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背景。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广泛涉猎方式文化、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的有关文献,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发端于古代的小亚细亚和雅典,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扩散,西方哲学延伸到古代和近代的欧洲和北美并在不同时期获得了发展,出现了多种学说,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绵延不绝、绚丽多彩、历久弥新的思想之路。这是一条理性主义的思想之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逻辑论证型的,总体上看,西方哲学的主流是理性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前提是承认对象的可理解性,其核心是对人的理性能力的确信,即认为人的理性有能力认识研究的对象――这种对象也许是自然界,也许是人类社会秩序或许是人的本性,也许是科学知识和语言,诸如此类。并能够把自己的认识和思想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西方哲学的发展之路崎岖不平、曲折多变,它经历了古希腊时期的繁荣,中世纪的“奴婢”阶段,近现代的多种学说的兴起、繁荣以及后现代时期逐渐地衰微,在此进程中理性主义一直是它的主导。在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性主义哲学表现形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中又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另外还出现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理论的认识论等,这些哲学流派均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使哲学产生了伟大的变革。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造就了中国哲学的辉煌。先秦时期中国哲学就形成了一定的思想体系,其中儒家、道家和墨家的思想体系中体现的哲学理念有的至今仍对中华民族产生着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儒释道为主流的思想在不同时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领地,在中国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随后,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魏晋、隋唐以来的佛教以及宋明之际的心理学和心学都富有博大精深的内容。古代中国哲学是一条直觉主义的路,因为这些思想家的思维方式是直觉或体悟。在尤其是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明显增多,这就有了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相遇、碰撞和整合,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现代中国哲学的出现。

中国古代文明和古希腊文明都是最古老的人类文明形式,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明并在之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哲学体系。由于历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原因,世界上的其他古老文明如古巴比伦文明等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这些古文明的中断是世界文明和世界哲学的损失;有的虽然没有中断,但是迄今尚未开发出完整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哲学系统,如印度哲学,它和西方的相遇几乎与中国同时,目前也和中国一样处在探索和形成新哲学的时期,还没有成熟到成为范例的程度。与印度不同,犹太人的宗教传统在与西方哲学相遇和碰撞后,进行了对话和整合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后来东西方哲学汇通的成功案例。与犹太哲学的发展背景类似,现代的中国也是在和西方哲学相遇、碰撞和对话的大背景下发展自己的哲学的。现代犹太哲学的发生与发展启示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相互对话”、“相互结合”之路是可行的,而现代犹太哲学也证明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必须以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基石,从而形成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新文化,这些对于正在建设的中国哲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人们有共同生存、安全等共性需求也有宗教意识、精神追求等个性,由于所处历史环境、自身所接受教育等不同,处于不同历史环境、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阶层的人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式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哲学思想的多元化。这样在对待中西哲学相遇时,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形成的历史,了解其具体观点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了解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共性与个性,从中学找出两者的契合点,要全面地理解西方哲学的精神及其发展趋势。我们要知道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要具有现代问题意识,都是能够运用于现代社会具有适应功能的思想体系,充分发挥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本质特性,才能真正做到与西方哲学的相互对话、相互理解与吸收、融合,从而在更高境界和更深层次上诠释中国哲学和发展中国新哲学。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西哲学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形成了各有的特点。中国哲学注重思想的传播,注重方法,具有知识学传统,其哲学体系富含人生智慧和对生命的诠释,注重人性、心理、和情感,但过于知性化。中国古代语言简洁但富有寓意,每一种哲学思想都有其核心精神,每一种哲学体系的论证严密,逻辑清晰、思维性强,但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概念的定义相对不明确。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强,概念清楚,但对于某些体系或学说来讲,自身的论述逻辑又不是很严密。在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兴起的某种哲学思想更多的是因为注重解决某一问题而出现的。虽然中西哲学的特点不同,但是不能简单地用“是”与“非”、“好”与“坏”来评价。我们之所以深入了解西方哲学尤其是现当代西方哲学,是为了更好地发掘其精髓并对中国哲学反思,从而促进中国新哲学的发展。

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哲学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其哲学思想与哲学思维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当今的中国已不是闭关锁国的中国,当今的世界也已经是多方位交流和互通的世界。中国的思维方式需要接纳西方思维方式,而西方思维方式也需要中国思维方式的参与。这样作为思维方式的哲学,如何处理好与西方哲学的关系则是当今中国哲学需要面对的问题。

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枷锁的解开,人们加强了对中西哲学关系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三种观点,即“两极对立”、“西体中用”和“综合创新”。在这三种观点中,最早被人所否定的是“两极对立”,两极对立也就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最终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其后,有更多的人倾向于“西体中用”,但是这种“西体中用”存在的问题也较明显,世界哲学不仅是西方哲学一种,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要面对的是多种的传统和新型的文化与哲学思潮,而且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各自成体系,每一种哲学都以自己的特有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用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当代中国的思维与行为,不仅是与人们传统观念的严重冲突而且与社会的发展与前进也不相容;这样“综合创新”即“相互对话”、“相互结合”成为人们的新选择,而这种中西哲学的“综合创新”模式不仅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且是世界哲学的发展趋势。“综合创新”就是“洋为中用”,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环境和趋势,分析自己的优劣势,综合评价西方哲学的观点和思维模式,吸收其精华摈弃其糟粕,将其精华部分作为中国哲学的缺陷部分和不足部分的补充,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哲学。

在中国新哲学的形成进程中要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并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传统哲学已经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种风俗习惯等全部社会基础融合在一起,已经根植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观念,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哲学还是对时代精神的浓缩与总结,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不是简单地吸收西方哲学的精华,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与时展向适应性和前瞻性,这就要求中国哲学创新的脚步时刻不能停止。

在中华名民族向现代化的历史时期,要发展中国哲学,就必须要提倡理性精神。我们要敞开胸怀,积极吸收西方哲学中的有益成果,这样,我们更能发扬先哲的精神。从现代视野的角度,发扬时代精神,进一步审视中西哲学的精神内蕴及其内在价值的同时,挖掘中西哲学的精髓,进行中西“对话”,使中国哲学在“综合创新”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陆思贤.神话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5.

对哲学的了解范文第3篇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第一部由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写成的哲学著作。罗素将哲学看作某种介乎神学和宗教之间的东西,基于对哲学的这种理解,他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把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揭示了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与哲学交互作用的。罗素对哲学发展史有独到的理解,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西方哲学史发展的线索,及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的认识。他真不愧为数学家出身的哲学家,对于哲学的研究也像对待科学一样认真,数学家的逻辑性和理性在《西方哲学史》这部著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他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常人的位置,从不忘记用常识去批判他们,对于哲学本身的理解,他永远站在一个人本主义者的立场,不偏不倚。但由于罗素本人就是一个著名的现代哲学家,所以他的哲学史就会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在他的哲学史里,几乎否定了一切的情感派哲学家,如卢梭、康德、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他只欣赏理智派、经验派的哲学家,如休谟。他是一位永远批判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但却几乎对所有通往理想的路径都提出了怀疑,因此梁启超称赞他具有“真正学者独立不惧的态度”,是“真正为人类自由而战的豪杰”!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不仅仅介绍了各个哲学家的生平和哲学观点,而且注重对于历史和社会性格及其与哲学家个人之间关系的分析,其叙述年代从古希腊的泰勒斯到中世纪的教会哲学一直到他本人的逻辑分析哲学,几乎涵盖了西方所有的重要哲学思想家与历史沿革。在书中,罗素复述了沉落于历史中的众多大智者的精彩对话,不仅是对历史上各种盛行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的一般表达,而且具备明畅的犀利文风。罗素说:“严格的说来,全部的西方哲学就是古希腊哲学。”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前提,但没有希腊哲学的修养。而近代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继古希腊哲学后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以洛克、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以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不断争夺着真理的话语权。而卢梭、叔本华和尼采则把主观主义的哲学思潮推向了政治学、伦理学与美学。如果说笛卡尔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话,那么培根就是“近代哲学之母”,他开创了与唯理论相颉颃的经验论思潮。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实现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改变了认识论的路线。黑格尔则是典型的甚至可以说哲学史上最大的建构者,他“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但罗素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态度是相对贬低的。

二、选材视角独辟蹊径

罗素《西方哲学史》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视野来审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全面考察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从公元前6世纪人类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开端,直到近代哲学的兴起,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是一部智慧的史诗!既具艺术的美感,又有悲剧的震撼。

罗素的这部著作颇具特色。他把哲学家既看作果,也视为因,认为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正因如此,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西方哲学发展的影响的大小来决定详略取舍。他只提到与他们的生平以及社会背景有关的东西,对于那些他认为似乎不值得详尽处理的人物他就完全掠过不提。比如在此书中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典和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文艺复兴,罗素选的人物,也包括了政治家和诗人,还有科学家,以及一些通常被认为与哲学并无太大关联的人物如拜伦等,将公元6世纪至20世纪的哲学家和哲学派别作了详尽的阐述。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罗素在书的开头的“美国版序言”的开始就这么写道:目前已经有不少部哲学史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之中再加上一部。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这句话可以说是他整部书的提纲和写这本书的目的。作为一个文化的大家而非纯粹的哲学家在哲学学问上肯定没有那些科班出身的哲学家来的深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哲学功用的理解深度。

三、哲学史是思想性的历史

罗素《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带有浓厚思想史色彩的哲学史,罗素主张在哲学史中要插入一些纯粹社会史性质的篇章,不这样做就很难理解某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因而书中对一般历史的叙述也比同类著作做得要多。只有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内在关联。

罗素认为,如果要想对一个哲学家有深入而同情的理解,也有必要叙述一般的历史。这样,比起标准哲学史来,罗素用较大的篇幅来叙述一般的历史。他在《西方哲学史》序言中写道“今天正象在已往任何时候是同样地真确。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要了解它的哲学,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就是哲学家。这里就有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决定他们的哲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反过来他们的哲学又在决定他们的环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罗素在本书中,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为了把哲学家放进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该书用大量文字叙述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在该书中,罗素特别强调了哲学家们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成的这一基本观点,并特别注意各种思想之间的历史的关联。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

正如孙正聿教授指出的“: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与史学是密不可分的”。哲学史虽然定义了其“哲学”的领域,但它终究还是“史”,所以哲学史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历史学的方法。把哲学史还原为历史而加以考究是必要的。

四、总结

对哲学的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形而上学;哲学;研究;运用

1 形而上学与哲学之缘

形而上学在西方的哲学中非常重要,是亚里士多德的一部书名,但是从诞生之日起,形而上学就和哲学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西方哲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之中哲学在不断的演变,很多的哲学家对形而上学都进行了自己的解说。

“康德说,形而上学是人的本性”[2]。他认为形而上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理性的东西,人生如果没有形而上学,就没有了任何意义。这里的形而上学我认为康德的理解就是人类的精神方面的东西。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精神支柱,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信仰,这样人们根据这自己心中的信仰而在不断的向前一代一代的发展和壮大。如中国的五千年的信仰就是儒家文化,也成为了很多人们在生活的时期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如在中国的古代,很多知识分子没有丰厚的家业,没有当官的背景,因此如果想当官,就要进行科举考试,因此,科举考试成为了他们的目标。而科举考试的儒家伦理道德,也成为了每一个当时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信仰。因此,我举例想要说明的就是,康德人为了形而上学是存在的,他认为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就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只有这个支柱存在,人类才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向前。

2 康德对形而上学认识突破

在康德之前的很多哲学家,他们也认同形而上学的存在,但是在他们认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单凭自己的理性就可以认识对象。其实这种理论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在西方近代哲学中开始着重研究认识论的问题时,就暴露出来了很多唯理论的存在弊端。在这个时刻形而上学的存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康德挽救了形而上学在哲学的地位。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是有认识论部分和道德的部分,康德认为形而上学的对象是一种现象,他认为道德论的部分才是形而上学的核心部分。康德认为形而上学讨论的一些问题,如情感、理智、理性等等都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并且这些也都是属于人类特有的情感和意志。所以应该以人为对象对其进行研究。[3]

因此,从康德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哲学中,形而上学应该是合理存在的,是人类哲学中不可缺少的。因为形而上学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人类所拥有的一些情感和一些意志,都是人类的一些终极的追求。是伴随着人类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中的“道”是“存在”的。这种存在其实就是指人的“存在”。因为,只有人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3 结论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康德认为的“形而上学”是在哲学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人是世界上实在存在的,人存在的感情,所谓的七情六欲都是人的情感,因此,人的这种情感康德就认为是道德的一部分,而道德的部分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就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部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论述得知,形而上学在哲学中是占有着自己的位置,是存在的。从形而上学的角度上还可以更好的让普通的人们了解哲学,这右哺容易的对哲学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认知,从而也可以更好的得心应手的去悟哲学。

所以我认为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其存在也是有着自己的合理性。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哲学是非常深刻和难懂的,但是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形而上学,就可以具体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情感,从而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哲学。

参考文献

1.秦龙,“形而上学”及其在文化重建过程中的意义考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陆杰荣,西方哲学研究重心的演进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命运(概要)[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moonye出版社;2014年3月20日出版 (韩)

对哲学的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活哲学 生活视阙 哲学内涵 哲学阐述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哲学要指导生活、批判生活,但是在指导和批判之前,我们首先是要懂得生活,没有生活的基础,我们又要指导什么呢?我们生活在生活里面,但其实对生活并不了解,我们只是接触到我们接触的那一部分,就像盲人摸象,无法正确形容一项事物。要想批判生活,就要真正对生活有体悟,真正懂得生活,如此,当我们用哲学对生活进行批判时候,才能有针对性,而不至于茫然无序。

哲学与生活存在的必然联系

从胡塞尔开始,哲学开始了向生活的复归,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这次生活复归运动中,产生了诸多的流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流派却并不真正懂得生活。作为回归生活哲学的践行者,存在主义有着关注生活、聚焦生活中的人的倾向,这是这一面旗帜下不同观点的哲学家的相似之处。虽然以此为自己哲学努力的方向,但是存在却只是摆出了困在某个境遇下的人的环境,将人身边的环境归为荒谬,把人的个人存在抹去,认为人的存在是偶然、非个体、失真的。这样的人在荒谬的环境里头,他的努力是没有用处,没有人理解,也没有出路。以存在主义构建出来的生活,人们面对荒谬的生活,只能无奈、无力地表现出自己脆弱的心灵――那些恶心、恐惧、焦虑的情绪。但是,存在主义并没有解释人要如何才可以超越和改造自己的生活,没有切实可行的表述导致了这一理论的苍白,如同是在自欺欺人一般,给予自己一片美好的幻想。

受困于对真正生活的不了解,是存在主义的缺憾,可如果这样,真正的生活要如何去认识,或者说如何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也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马克思的哲学观里头,人的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之上的,人的生存和发展又受到物质基础的制约。从出发,正确认识生活的途径就是要从物质着手,去研究物质生产对我们生活的制约,把我们的认识牢靠地建立在生活的实践基础之上。把这样的精神作为基本精神来分析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及各种矛盾产生的缘由,在冷静和缜密的分析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哲学,这是无法颠覆的真理,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多么伟大的哲学也无法挣扎出这个局限。的提出距今已有百来年,生活环境和时代特征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几百年前时代精华的来说,放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无法给予这个时代帮助了。如果简单地将套用到现在的生活环境中来,用来解释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话,就会出现错误。与时俱进,是的一个重要品质,让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把握住“人的生活是建立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一观点”,科学认识我们的生活,明了我们社会前进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中国逐渐确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遭环境改变迅速。在哲学界,有一批人开始对掀起了新的范式研究的讨论,不过存在很大的不同,关心的重点各不一样。这其中,有的学者重视某一个范式,实际上,是抓住生活的那些。这样看来,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的范式的超越,它重新审视了人、人的实践、发展和环境保护,从一个整体上来了解人当前的生活。

生活哲学提出的原因

当下,我们看到生活哲学正在兴起。这场哲学活动把我们的生活当做了主要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宇宙和人生这种范围广阔的范畴。我们的意识是由实践决定的,哲学属于人的意识,它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我们去更好的生活。但是一直以来,哲学都是高居在文化殿堂里的东西,晦涩、深奥、难懂。现在,哲学开始复归生活,这是由这个时代的特征决定的。生活哲学得以提出,是归结为一些哲学家对现今哲学的不满,在大多数的时代里,哲学不能够为实际生活提供价值观上的指导,无法给人提供实践上的动力,它远离人们的生活,远离时代,和现实中的人相距甚远。纠缠于思辨和只关注过去,这是哲学长期陷入的不幸。其实,追溯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罗马哲学里头,哲学是为生活而存在的。在中国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里头也差不多,诸子学说关怀生活,希望拯救百姓于水火。在哲学的起始时候,哲学就是以生活哲学的形态存在。可以说,现在哲学回归生活,是哲学上的复古。

现在社会面临重重的问题,各种矛盾正在急速发展当中,百姓的生存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小范围的改革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当前的实际,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出现了许多的矛盾,并且冲突极为激烈,难以调和。当前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里,既有环境保护问题,又有各种体制的变革问题,以及城乡之间差距的问题。这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个人面临的问题是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个人艰难的生活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中国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却陷入了狂乱追逐金钱的疯狂里头。物质上丰足的同时,精神上却失却了明朗,在虚无中迷失。正是对于当前中国实际的不满,哲学家开始反思这个社会出现的问题,想要掀起一场新的哲学讨论,来整合当前多元的思想,达成精神上的一致。哲学家的责任驱使着他们,开始关注当前的社会,要从哲学层面上来理清这个混乱的时代。

生活哲学的内在蕴含

生活哲学能为我们做什么,能够改变什么?这是我们在讨论生活哲学时候需要明白的问题,在说明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清楚地了解生活――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生活里,我们要怎么正确对待人事。

在当今的生活哲学上,大多数学者停留在孤立和片面的生活岛屿上,从自己的生活来归纳哲学,将自己的生活作为哲学来源的最初的伊甸园,孤立地从自己认为的生活上面来讨论,阐述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有的把日常生活看作是生活哲学里头的“生活”。可见,当今的生活哲学,还存在许多局限。事实上,生活从来不可以被孤立的看待,它是一个融入了万事万物的整体,如果说生活哲学的检点只是停留在对生活某一方面的关注上头,那么这样的哲学也无法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只是一个零碎的拼图的一角罢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物质的生活,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生活,我们一生似乎就是为一套房子、一辆车子而活。在这个生产力足以满足我们生存的现代,与其说我们是物质上贫困,不如说是不能充分满足我们对物欲的追求。因为我们只关注生活中的这一部分,我们只追求生活中的这一部分。

无论是我们接受的教育,还是说我们接触的书籍,大多都要求人要对生活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乐观的面对生活,如同阿Q自得其乐,在痛苦的生活保有快乐的因子,要微笑地面对生活的不幸。这其实是裸的欺骗,让自己得以有生活下去的希望。作为人类的智者,哲学家们要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当前的生活,这个实际上矛盾相当尖锐的社会。解释世界的工作在近代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科学取代,哲学在当今的主要任务和重要任务实际上是改造社会。批判这个时代,从而让人们寻求改变现状的途径,追寻一个比现在好得多的未来,是哲学家、是生活哲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生活哲学的思辨艺术

自生活哲学诞生伊始,就争论不断。作为一门探究世界根本性的学科,却被用来研究平常的生活,是很大一部分学者反对的理由。虽然如此,但是如果哲学一直锁在象牙塔里,而不走出来直面这个时代和社会的话,只是作为少数人的珍藏的话,终有一天将被取代。只有关注生活,哲学才能不断地适应当前的时代,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为现今的社会指明道路和方向。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世纪,新生的无产阶级和老牌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在工人斗争的胜利里,马克思结合时代的经济、政治情况,做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预言。

对哲学的了解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85-04

教育部于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提出大学“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是在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基于研究的学习方式;是在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旨在促进学生由学习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向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过渡的学习发展环节;是在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从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发现学习的转化环节。”研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爱好、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因此,“研究性教学是结合学科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进而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整合性教学活动”。

哲学,作为“诸学科之母”,既是出现最早的一门学科,又是对思维能力与好奇心要求最高、最多的学科。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对学习哲学来说,具有绝对的必要性。西方最早的“学院”即柏拉图所创立的阿卡戴慕,从流传下来的对话录中可知,其中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苏格拉底所独创的“辩证法”,即以对话的方式从对方心中引出真知。这正是一种“研究性教学”的方式。可以说,只有通过研究性的教与学,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学到“哲学”,而非哲学家、哲学理论等知识点的灌输。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国内院校的哲学本科教学方式还较为传统,以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较为缺乏。这就导致学生对哲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也缺乏积极主动性,降低了学生在本专业上进一步深造下去并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的可能性。而哲学这一原本由对世界、宇宙与人生充满了好奇的哲人创立的学科反而给人以刻板教条的印象,也不由得让人遗憾和深思。因此,在哲学专业本科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就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哲学本科教学专业课大约可分为三大块,即“中西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哲学。其中,西方哲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清晰的历史脉络,属于较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西方哲学的各个知识点较为独立清楚,在难度上,既有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部分,也有需要相当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知识储备才能够掌握的难点,容易在学生中进行能力区分,并易于考察。而在学习西方哲学理论的课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则是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学习的基础,可以说,只有在学习西方哲学史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到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始于古代希腊,兴盛于古典时期的雅典,经历了希腊化时代、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低潮,在近代走向又一个巅峰。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始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终于近代晚期的德国古典哲学及其终结。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思想巨擘比肩而立,名家著作浩如烟海,其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难点重重,任务艰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该门课上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教师可以抓住各个时代的主题以及每个思想家思想的重点,理清逻辑,便于学生对该门课系统化、体系化的认识与学习。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这也是国内部分大学本科哲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但是,“一门课程不仅要反映出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要反映出理解知识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性质”。西方哲学并非封闭固定的体系,但在讲授式的教学中却往往会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使学生忽视了西方哲学发展自然原生与派系林立繁杂的一面,难免引起学生对这一有机发展的思想史的固化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方哲学的历时性发展,就成了该门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着眼点之一。

由此,在“西方哲学史”的本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主要路径有:

一、引导学生阅读哲学原典

阅读哲学原典,是与先贤思想接近的最好方式。因此,才会单独开设“西方哲学原著导读”课程。但是,原著导读课程通常也会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选读的原著有限且多为节选,有时甚至会脱离具体的语境而引起学生的误解。而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阅读原著”可作为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深入环节。一方面,课前阅读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著作(如在讲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前要求学生阅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部分章节等),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全面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了解某些观点的形成过程与其间的种种变化。另一方面,课后的拓展性阅读则是教师提供书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阅读部分文本,其中既可以有先哲的重要著作,也可以有后人的研讨性著作。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与思考和辨别能力。这两种阅读方式的结合,可以将教学于课外进一步拓展,并有区分、有鉴别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由此,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理论素养,也可以调动某些希望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学生的钻研热情。

针对“西方哲学史”课程开设的现状,学生阅读哲学原典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而不能是随意盲目的。为了达成课程教学的任务与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其一,开列的书单必须与课程的教学进度紧密相关,能够与课堂教学一起,共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都要做到教到哪一部分,就指导学生研习哪一方面的原著。尤其是课前,尽量不去开列后人的研究性著作,避免有倾向性的解读影响学生对哲人理论观点的自发性见解。而在课后的拓展性阅读中,如果学界对课程涉及的学者理论有争论和冲突,也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观点,不至于有失偏颇。

其二,选读的书目要做到难易适中,详略得当。西方哲学史所涉及的哲人及其著作中,既有文笔优美,易于理解的;也有逻辑严谨,体系完整,推理一环扣一环的;更有一些晦涩难懂,甚至佶屈聱牙的。而针对本科学生的学术水平,注意选取文本的难度也很有必要。由于课本内容中对学者的理论根据难度已经做了一定的取舍,对原典的选读也可以比照课本的难度要求,并在选读数目上有所提高。而对于某些课本中由于难度或篇幅等原因没有涉及的理论,则不做强行要求,但对此有兴趣的学生可开列一定的合适书目,对他们的学术渴求加以正确的引导。

其三,原典阅读以课外时间为主,尽量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关于这一要求,主要有两点考虑。首先,“西方哲学史”课程内容十分丰富繁杂,即便是针对哲学史上最主要的哲人理论的基础讲授,也几乎占据了相当大比重的课堂教学时间。而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点在课堂教学中也必须有所体现,因而又将占据很大一部分课时比重。此外,针对部分学生的进阶教学和答疑等,也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分配之下,按时完成教学进度已属不易,更不可能留出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原典的时间。其次,在西方哲学的教学体系之中,已单独开设了“西方哲学原著导读”课程,以课堂讲授西方哲学原典为主,学生自主阅读为辅。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虽然也主要是课外阅读,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空出少量课堂时间交由学生集体诵读,以达到特定的目的和效果。因此,在“西方哲学史”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西方哲学原典难以实现(时间有限),也非必要。

阅读哲学原典,与哲人先贤在文本、思想中交锋碰撞,在调动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哲学思考能力等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绝不能在“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中满足于对课本中哲学理论的灌输,而要以学生的理解、领悟和深思为教学目标,绝不能放松阅读哲学原典的要求。

二、以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今天,西方哲学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完整文本是柏拉图的《对话集》。其中多数是由苏格拉底通过“辩证法”,以问答的形式从对话者那里“接生”出“知识”。这种学习哲学的方法,其原有的基础(“知识即回忆”)已基本不再有人认同,但这一方法本身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却不能被忽视。相比阅读和深思,不同思想在对话中的交流和碰撞是理解哲学理论、“解惑”的另一重要途径。在“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中,无论是原典的阅读还是教师的讲授,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关注的要点都有所不同,并且其中也不乏不完整、不全面之处,甚至误解误读。此时,分小组讨论原典、课本与教师讲授中的某些重点与难点,是深化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最好形式之一。而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也正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分组讨论,同样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好分组讨论的时间与分寸。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分组讨论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因此讨论必须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进行。此外,学术讨论必须在一定限度内进行,不可变成互相攻击或漫无目的的闲聊。

其次,在学生走题或陷入僵局时适当加以引导。在课堂讨论中,偏离主题或陷入僵局、难以突围是常见的两种情形。在这种时候,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偏题时,要尽量引导学生回到主题;在学生陷入瓶颈时,更要巧妙地提出合适的问题,带领学生走出僵局。例如,在讨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命题时,学生可能会对此处推理的逻辑产生疑问,如不明白为什么可以从“怀疑一切”中推论出“我思故我在”,而无法推论出“我吃故我在”“我走故我在”等。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向他们提出“怀疑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这样的问题,当学生得出“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能从“怀疑一切”中推导出“无法怀疑自己在思考”,从而得出“我思”不能怀疑,因而“我存在”的结论(当然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逻辑结论的反思,如“思考”与“我思”的关系等)。

最后,讨论结束后,要求每组推选代表汇总讨论结果,并进行点评。由于课堂讨论是分组进行,教师不可能完全参与并倾听所有小组的讨论过程,而只能适当倾听指点,因此,要对每组学生的讨论过程和结果都有所了解,就必须有总结环节。针对学生总结,主要要求大致有:掌握时间,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详略得当。这些要求需要正确的锻炼与引导,分组讨论也是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之,作为研究性教学中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学术水平的重要课堂教学形式,分组讨论必不可缺。同时,在课堂分组讨论中,教师必须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使讨论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今天的课堂上已经十分普及,尤其是许多年轻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可谓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五花八门。但是,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与课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程度并不一定呈正比关系。在研究性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围绕“以学生为主”的中心进行设计。因此,重要的不是设计好看的课件,而是提升学生的参与欲求,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中这一点也必须有所体现。多媒体教学对此的促进作用主要有: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考虑如何回答;引入恰当的内容,引起学生反思。前述的阅读原典与分组讨论都可以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即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提出进行引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其次,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应与课堂教学要求相适应,而不可盲目追求丰富多样。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不再仅仅由教师的讲解、提问与板书组成。但是,过于花哨的形式也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干扰教学。以学生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反思,也不需要过于繁杂的教学形式。因此,多媒体教学应以“有用”为目的,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着眼点,再丰富多彩的形式也只不过是协助教学的手段,不可主次颠倒,把手段当成目的。

最后,多媒体教学内容要线索清晰,逻辑严谨,易于理解掌握,而不可过于繁杂。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必须有所体现。因此,课件中应以课程的主要线索、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文献摘录等为主,着重促进学生的理解,理清逻辑思路,启发学生深思。至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等,完全可以要求学生自学,并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加以适当讲解并提出要求,知识要点体现在板书上而不必一定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中。

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适应教学要求,突出“以学为主”,而不应喧宾夺主,否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开展课外研讨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研讨会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交流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中尤为重要。与课堂分组讨论不同,课外进行的研讨活动时间较为充裕,且不会占据课堂教学时间,因此相对而言也容易讨论得更加深入。针对哲学本科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课外研讨活动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课外研讨活动需要定期、有组织地开展进行。学习哲学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课外研讨活动作为其中的一种学习形式也是同样。因此,每学期都应制定好活动计划,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地点等,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同时,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在确保活动按时进行的同时,也要确保活动的参加者到位。研讨会的参加与讨论原则上应以学生自愿为主,但有时也可通过指定、轮流或学生推选等方式确定主要发言人、主持人、点评者等特殊角色,并促使其做好事先准备工作。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对于课堂教学,课外研讨活动更需要以学生为主,但是也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与课堂讨论一样,教师起到的主要是引导作用。也就是说,要引导研讨活动围绕即定主题,健康、有序地进行。同时,由于时间更为充裕,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也将更为充分。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这点。

最后,人员组成上也要注意合理搭配。研讨会的主体是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可以考虑一年级旁听为主,二、三年级作为主要参与者,四年级自愿参加(但可建议保送或考取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积极参加)。同时,可以考虑让部分研究生也参与进来,如承担主持人或点评者的角色等,进一步确保研讨会的学术氛围。此外,邀请一部分哲学专业的其他教师,甚至校外专家、学者参与进来,这也是激发学生讨论积极性、提高研讨会学术水准的重要手段。

总之,一方面要确保学生作为研讨会的讨论主体,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研讨会本身的学术性、启发性,使学生能够有所收获。

此外,还可以鼓励、指导部分学生撰写研究性论文,并帮助发表。一般而言,研究性教学更为重视导师的作用。学生入学以后,就应该确定相应的指导教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对哲学学科课程进行整体性、一般性把握的同时,着重考察一些较能吸引学生兴趣的课题,并将其视作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此外,也要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水平,如指导其进行文献检索,培养其写作的规范性等。而对那些展现了较强的学术水平的学生,可以鼓励其独立写作研究性论文,并对其论文进行修改、指正,帮助其发表。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积累下学术成果,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侧重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的提升,也属于研究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性教学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学习者、问题的探究者。”在哲学专业本科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但提问、思考、研究、交流本来就是学习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史”课程的应有之义。西方哲学史中学者的哲思往往同时兼具了明晰的思路、坚实的体系与反思性的治学态度,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对这一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加以梳理、探索,更有助于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学术素养以及看待事物的全面整体的态度。同时也能为哲学的学习奠定更坚实、完整的理论基础,了解哲学发展的理论渊源,从而获得更好的理论视野,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一科学的哲学思想。最后,开展哲学专业的研究性教学改革,也能引导更多的学生对哲学研究产生更为深入持久的兴趣,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研究、学习哲学,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哲学方向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能够改变我国部分大学哲学本科专业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给哲学专业本科建设带来更大的刺激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建林.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76-78.

[2] 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24-25.

对哲学的了解范文第7篇

学习哲学的目的:

对于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学哲学本身就是学哲学的目的。即为哲学而哲学。生存就是为了哲学研究。人生的一切意义就在于哲学研究。

对于非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而言,学哲学的目的是:挖掘、构造、强化和改造人的思想(自我的和他/她人的);规范和批判人的思维方法,进而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指导、反思和检验人的具体思考和实践行为,进而达到个体和社会的自我否定、主客统一,实现个人的有效实践、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续。

学习哲学的三个必要前提:

一、明确哲学的意义——哲学是人生的意义之源,学哲学能让人懂得人生的来龙去脉;系统地学哲学,人的智慧就能呈几何级数增长;能在哲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必然青史留名,并往往长寿。

二、拥有自我批评、闻过则喜、知错能改、纳谏如流的操养、勇气和习惯。

三、有一定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积累。一般高中文化是基础。

学习哲学的方法:简言之,就是用兴趣引导阅读,用思辨形成体系,用实践检验学习。

一、培养兴趣。长期、间断性地刺激对哲学的爱好之情——说白了就是不停地问为什么,并为此感到喜悦。

二、反复阅读。阅读原著、评论、总论等各种哲学类书籍,可以从哲学故事、哲学史、哲学人物传记等大众读物读起,这样利于兴趣的积累,先凭兴趣翻阅,然后由翻阅扩展为泛读,再然后是精读感兴趣的某类哲学著作和该哲学的哲学史,最后是全面系统地阅读各流派哲学著作和哲学史。阅读中肯定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一定要立刻解决(有些也不用解决),要保持这种发问的心态——这是不断、反复阅读的内在动力。

对哲学的了解范文第8篇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哲学

在中国似乎任何一个学科都没有象音乐美学这门学科一样,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为学科的名称和他的定义争论不休。在各种教材和专家的论文中,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名称都频繁的出现,两者在很多的地方都是通用的,但是又好像有不同之处,只是这个“不同之处”却从来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在本文中分两个部分来论述,一个是关于学科的哲学基础,另一个是学科的应用与发展。

学科的哲学基础

现在所讨论的这一学科的名称不管是音乐美学还是叫做音乐哲学,经过这么多年的讨论,在学科的哲学基础上基本是达成了一致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名称的争论,在此笔者先明确几个概念:

1.“大”哲学还是“小”哲学

哲学是什么?可能很难给一个标准答案。通用的说法是:哲学是研究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的学科,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所以在西方早期社会,哲学似乎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的一个“万能”学科。但在现代,哲学已不占据全部学科的统治地位,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最主要的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至此,问题出现:音乐哲学中的哲学是涵盖所研究对象的所有方面(即所谓大哲学)还是只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即小哲学),如果有人说,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就包括了对象的所有方面,这其实是“哲学万能”的另一种表现而已。

于润洋先生在《当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的后记中有一段话:

笔者之所以在本书中采用“音乐哲学”的这个术语,是基于以下的认识:音乐美学这个名称的外延较容易引起一种误解,以为其对象主要是探讨“音乐美”的问题;而音乐哲学的这个名称的外延较宽,他既包含音乐美的问题,更涵盖一系列更为广泛的设计音乐艺术本质的问题。①

在这段话中,于先生认为音乐哲学的外延比音乐美学的外延更宽,或者说音乐哲学包括音乐美学。但是在书中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哲学视野下的音乐本质等问题,对音乐美这一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却提及很少,也就是局限于上文所说的“小哲学”,而名称却是“大哲学”的外延范围,有自相矛盾之嫌。

2.理性的还是感性的,理论的还是实践的,

哲学和美学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也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但对于实践的反作用却并不完全相同。哲学需要寻找对象的共性,在实践之中形成理论体系之后,可以在理论内部进行单纯性思辨的活动来发展,以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式再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而美学则要把更多的目光注视在艺术对象的特点上来,对于音乐美学,也就是要把目光更多的注视在人如何用声音――这个感性材料创造艺术的过程之上。美学要更多的依赖实践,依赖具体的音响作品。音乐美学的研究决不能脱离音响本身,不能从音乐的谈论音乐。

哲学和美学在这几个特征上是有区别的。在韩N恩《释(Aesthetics)并及音乐美学“论域”建构》②一文中在例举了18世纪鲍姆嘉通、19世纪《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以及20世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美学”的定义后,总结说“以上诸解……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美学’与人的‘感性’和‘经验’的关系”,在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上的发言也说出“音乐美学是人用理论的方式去研究人把握(以经验的方式)音乐世界的实践现象,而音乐哲学则是人用理论的方式去研究人把握(以观念的方式)音乐世界的理论现象”。陇菲老师在《有关“音乐哲学”》③一文中也引用了这段话,但他认为:“‘区分’混淆了问题的实质”,因为他认为所谓“音乐哲学”主要意指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而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都既涉及“音乐世界的实践现象”,也涉及“音乐世界的理论现象”。而我认为陇菲老师与韩N恩老师的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即他们所认为哲学的外延是不同的,也即上文中所说的“大哲学”(陇菲)和“小哲学”(韩N恩)。

学科的应用及发展

1.学科的应用

早在1982年求真同志就对音乐美学学科发出疑问:

我不明白……研究音乐的美的学问是那么的枯燥无味,所用的语言是那么的晦涩难懂…大段大段的令人费解的“哲学语言”,好像这个领域只能为少数理论专家们服务的,不是为了广大的音乐工作者服务的。其次,…找不到(或极难找到)跟我们现实群众音乐生活中所提出的、跟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工作和音乐爱好者所迫切关心的问题的讨论和分析。④

而现在几十年过去之后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没有!音乐美学仍然只是少数音乐理论研究者的专利。不要说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就连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也对音乐美学这个学科知之甚少。难道音乐美学只能有如此少的受众吗?这并不正常。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作品美的产生和规律的,能感受到音乐美的人和想了解音乐美的人简直太多了,可是有多少人对哲学、尤其是对近现代哲学非常了解的,恐怕为数不多。

陇菲老师对音乐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颇为担忧,认为已经偏离了西方的哲学传统。从辩证的角度看,不见得是一件很坏的事情。首先,国内外的教学体制并不相同。国外的音乐美学专业大多设在文学院或者哲学系,而中国几乎都设在专业的音乐院校里,学术的背景就有很大的差别,研究的侧重点自然也有区别。其次,注重美感和审美,可以说是现在中国音乐美学的特点之一,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音乐美学这一学科,应用面自然也就可以更加广阔。再次,现在学科之间的交融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在音乐学科内部,美学已经渐渐成为其他学科借鉴研究的学科,如演奏美学、表演美学等等。如果单纯的强调美学的哲学性质,就音乐哲学的这个名字,就可以吓跑很多人。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东西,而哲学太过理性化,美学刚好折中了这两者,成为感性和理性之间最好的桥梁。

2.学科的发展

一个学科没有受众,就很难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学科发展方向的思维模式是发展的首要问题。

在何乾三老师的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讨论会的总结发言⑤中提到了对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她大体上分了三类:第一类,强调音乐美学的哲学性质;第二类,强调音乐美学的审美心理性质;第三类,强调音乐美学的文化人类学性质。

其实这三个性质都可以说是音乐美学的性质特点,至于应该强调哪一方面,我认为应根据各个研究者的不同特点去决定。因为不管事那一方面都与美学有深刻的联系,但是如果每个研究者都要面面俱到,那简直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每一个方面要学习的东西都能成为一个深奥的学科 。也许有人会问,那音乐美学学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相对确定的答案?笔者认为这正是这个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也应该与哲学一样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充实发展的学科,在学科内部也应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要有人去搞纯思辨的哲学意义上的美学,但更多的人应该尽可能的开拓音乐美学的视野。

在学科的研究方法上,也应该使用多种方法――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人文学的等等。这样音乐美学的发展就可以不局限于少数的音乐学家,而是可以惠及到更多的喜爱音乐的人。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音乐美学有自己相对的学科独立性,它并不是依附哲学存在,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也有可能突破现在已有的模式。总之,音乐美学的叫法比音乐哲学更具准确性和科学性。

注释:

①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后记.湖南教育出版

社,2000版

②韩N恩.《释(Aesthetics)并及音乐美学“论域”建构》,

载《音乐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四期

③陇菲.《有关“音乐哲学”》,《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一期

④求真.《音乐的美与现实――读王朝闻《无声复有声》后

感》,原载《人民音乐》198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