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展厅设计

美术展厅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美术展厅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展厅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极简极美;美术馆;室内;空间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rt museum interior space design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terior design concept is contracted, and general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ior space design art gallery elements.

Keywords: extremely brief extremely beautiful; Art museum; Indoor; Spac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室内空间设计,摆弄形式不难。达到用简单之美来不留痕迹的彰显自然天成不易。设计要感受不到设计,做一个没有商业的浮华,用最简单的摆设、布置构成最自然的室内空间,每个角度都是一副画。以最基本的素描技术为理念,化繁为简,将变化多端的美术流派包容。这种“极简极美(less is more)”的形式没有“装修”肤浅的形式,实现让观众在良好的光线和舒适的尺度空间里欣赏艺术品,在优雅轻礁的背景下,人与作品情感交融,进入一次愉快的心灵旅程。

一、美术馆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变化

(一)传统美术馆的室内空间

最早出现的美术馆,并不是为展示艺术作品而专门设计的。比如著名的法国卢浮宫美术馆,原本是中世纪的一座堡垒。它所展示的艺术作品,以传统的架上绘画、雕塑以及其他传统工艺品、家具。坦率地说,它的内部展示空间对有些作品来说,并不理想,很多展厅几面墙上挂满了画,显得过于拥挤,作品之间相互影响而削弱了各自的力量;许多过道走廊也被用来挂上画,狭窄,视距不够,影响了观众对艺术品的鉴赏和研究。

(二)当代美术馆的室内空间

当代艺术大展由于策划人这一角色的介入,在展示概念上新花样曾出不穷。传统美术馆相对静止、固定的展示空间不能满足现今的需要,因而,一些建筑师在处理当代美术馆的室内空间时,经常选择更为简单的设计,甚至预先留下可变的、灵活的空间以满足新奇的展示设计要求。

(三)无限延伸的空间

当代美术馆不仅是展示、研究、保存艺术品的媒介,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公共活动的空间,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和标志,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甚至成为一座城市的骄傲。因此,当代美术馆的室内空间,除了它的实用功能之外,还具有无限延伸的象征的意义。

二、美术馆的室内空间设计

美术馆尽管是“看”的场所,但成功的室内设计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设计,还要做很多看不见的设计。美术馆的室内设计应该建立在低调的姿态、平静的形态、简约的设计,努力积累这样一种较为克制的空间设计理念之上,“内敛、含蓄、克制、简约”笔者所推崇的设计状态。

“看”的见场所,看不见的设计,让室内设计消失在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表现于无形…“平静、从容、清淡”是空间设计的主旨和目的,几乎以一种材料、一种肌理、一种色彩,让一种从容平静的空间感受贯彻始终、一气呵成。尤其是空间的立面和地面上几乎可用一“平”如洗的纯净手法,将空间的写意、大气、整体的建筑气势做了极致的刻画。

美术馆室内设计强调公共建筑的永久性与文化艺术空间的高雅与简洁,强调以艺术为中心的空间设计,通过对空间尺度的掌控,让室内空间与建筑形态成为艺术的背景,同时采用抽象的设计语言,将东方情绪融合于空间之中,在公共区域中隐藏地域特征的形象,形成宁静舒适的空间对话。

美术馆在用材上强调“粗物精造”“极简极美”,把材料的光亮转变为细腻的纹理,并大量采用本土材料进行深层次加工,通过石材表面拉丝加工实验,使天然石料的自然气息获得释放,有效地满足了背景空间的需求,在柔和的光线下使人们产生隐退的感受,让明亮与色彩留给艺术品,使观众、艺术品与空间融为一体。

例如,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整体室内设计就已宁静、纯粹为主要风格,摒弃了繁琐,豪华的设计,避免给人的视觉压力,力图创造一种质朴简美的亲和力。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内部公共空间主要以田纳西州的大理石饰面作为装饰,外表光洁柔和。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

三、当代美术馆空间设计要点

(一)极简极美•极雅极致

著名现代主义建筑与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曾经提出过一句经典设计名言“少即多(lessismore)”。因而,空间设计宜将“极简极美,极雅极致” 作为主题,遵循“少即多”的原则,延伸原建筑简单之美的理念,来打造简约,别致,却又高度功能化的空间。

(二)视觉色彩设计

在视觉方面,空间应当以黑白灰为主要色调,无色胜有色,将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繁杂自然生态概括于一体,给人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营造出美术馆特有的轻盈,宁静和淡薄。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质的深入思考,设计者应该用一种融合、开放、节制、并且有效的表达方式,来阐述美术馆所应赋予人们的视觉价值与思想意义。

而在功能层面上,可以通过淡化空间本身,来突出展品,达到一种简约但不简单的纯、静、禅的空间氛围。空间内应多以基本几何形态为空间划分的主体形式,而在各功能空间内部、局部位置则可以穿插一些自由构成的形态,如,画卷,书等体现文化韵味的形态,以加强空间的动感、节奏和韵律变化。在空间立面的构成形态中,设计应摒弃了传统繁琐的造型语言,以简约的几何形态创造出简洁明快的视觉空间,排除过多繁杂无用的非功能形式对人产生的视觉及心理潜在压力,创造出自然环境的心理感受。

(三)灯光设计

灯光设计的理念是从功能和美感上最大程度上反映出建筑整体的特点,同时为各种临时的展览提供足够的技术上的空间。设计采光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天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如中庭;二是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如部分引入自然光源的展厅,配合遮光布和避光布,能够更好的营造展厅的气氛;三是全部采用人工照明,如一些全封闭式的展厅。在灯具的选择上,多以轨道灯为主,增强展厅的灵动性。

四、展厅设计和细部设计

(一)美术馆的展厅

装修简洁淡雅,强调以艺术为中心的空间设计,通过对空间尺度的掌控,来突出展品,使展品有最适宜的展出环境,令参观者得到深刻的艺术享受。在柔和的光线下使人们产生隐退的感受,让明亮与色彩留给艺术品,使观众、艺术品与空间融为一体。人们观赏之余,忘却了光线的来源,墙面的装饰,种种低调设计的营造,只为在观众与艺术之间建立自然的对话,在空间艺术氛围中品味艺术品的美妙。

(二)室内空间细部处理

说一个建筑有细部并不是指烦琐的线脚、高昂的造价,而是指在近人的尺度上考虑到细节处理,往往很简单的手法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美术馆的大面积墙、柱面都采用简单统一的浅白色内墙涂料,只在门厅、茶室、书店作条形木板吊顶,

用企口明缝搭配简单的内藏式筒灯,使得服务区区别于展区,暖色调使人更放松,于质朴中见精致。

栏杆、扶手、画框、主展厅的门窗框、家具都是与术吊顶相同的木制品,分格简单中有设计,与美术馆的整体气氛很协调。空调送、回风口结台所在空间,成了线脚或装饰,给人印象十分深刻。

参考文献:

[1]The Architecture of Museums,Francisco Asensio Cerver,1997,Hearts Books International New York.

[2]关:贾斯廷•哈德森,编著.孙硕译.博物馆建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Richard long oficial website,WW1N.ri chardlong.org.

美术展厅设计范文第2篇

1.1保护和使用是收藏的最终目的美术馆收藏品的保护尤其重要。关键是要加强收藏品的“六防”意识,即收藏品的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虫和防霉意识。在美术馆收藏品的保护中防盗是第一位的,藏品库房严格双人双锁出入制度,整个泰州美术馆由专业保护单位安装六套明装和暗装24小时全天候监控各个门窗、库房等出入口;库房和展厅严禁烟火,各个控制电路建立严格检修制度,特别是对投影仪、电脑多媒体、电视机等严格电线的走向、接法等;空气中的灰尘具有酸性,因而对藏品具有腐蚀性,所以要做好防尘工作还必须与防虫和防霉相互关联,泰州美术馆现已对五层其中的一间重要库房安装了恒温恒湿设备,定期严格检查温湿表,定时定点投撒防虫剂和防霉剂。当然收藏品的管理还必须有相当严格的制度。按标准建立藏品的档案,以便将来很好地与省级美术馆,甚至包括与国际美术馆接轨。1.2重视美术馆收藏和策展的关系泰州市美术馆一是要有目的性地策划展览。要从收藏历史经验来策划带有收藏性的布展工程,从一开始策划就面对收藏。二是要不失时机的外出去接触展览活动,开展收藏。在当代艺术的收藏方面,泰州美术馆要抓紧时间,以期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系列化。三是要加强注意藏品与展览之间的关系。重视艺术家们完整的背景,包括各个时期的照片、生平、年表等等相关研究性工作,这些准备泰州美术馆在四楼序厅的墙壁上已经有所表示。目前,泰州美术馆已建立了一整套的收藏制度,成立了专业部门,包括收藏评鉴委员会、收藏工作组、收藏部。同时还建立了严格的收藏程序。

2工程涵盖内容

陈丹青先生曾在2007年就提出:“美术馆不是挂几幅画、摆几件文物的地方,也不完全是办展览的地方,美术馆顶顶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它的社会角色,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作用。美术馆,是一本巨大的活的百科全书,因为美术馆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是所有人。”[2]2.1景观造型泰州美术馆远远看过去并不是很显眼,在设计的过程中,含蓄内敛的风格是贯穿于整个室内外建筑设计的,在造型上隆重而不铺张,厚实的风格、方正的造型,让带着对艺术满腔热情而来的人,能够去细细品味其艺术的魅力。这种简朴而大方的设计正是为了让参观者尽快地进入到一个艺术世界中去,将目光凝聚到馆内的艺术品中去。2.2墙面设计站在泰州美术馆前面的广场上,参观者静下心来,可以感觉到这栋建筑物的细微变化,感受其营造出的那种艺术氛围。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美术馆外墙面上的光、影、线条、色彩也在悄然起着变化,仿佛一只神奇之手在不断地画着大写意般的素描画。泰州美术馆的过人之处,正在这些不太为人知的细节上。2.3细节处理泰州美术馆室内设计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其主入口,她坐落在整个馆厅的西边,第一次来此地的人可能会绕着整个建筑一圈才能发现。尽管有些难找,但这它的妙处在于,瞬间进入到馆内,你便会觉得眼前一亮。底层大门厅上方设计有一个光棚,宽阔的玻璃天窗将成片的阳光投射在门厅里,令人觉得开阔通透。左前方玻璃门外有一处明亮的庭院过道,这个中庭园最初的设计是做一个小型的雕塑展览,将来要展示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个人艺术展。小憩的地方,窗外翠竹自成一景。亲和在这里,人可以最近距离地亲近艺术。

3具体处理方案

“传统”常常被人们用来作“陈规”,成了不求进步的“盾牌”[3]。所以泰州美术馆室内装饰就要打破传统观念,要根据建筑自身的特色和美术馆所占空间的特点,在各个楼层设置不同的功能区。一楼入口处设置了门厅,门厅着重展现恢弘大气的风格。门厅主墙面可以考虑“祥泰之州”或“泰式民居”为主题的大型壁画,也可以用现代化的理念:用木质和玻璃进行结合,将泰州历代书画名家及文人的照片、简历、成就雕刻或影印其上,在泰州美术馆的4楼与泰州图书馆的共用空间里,设置了大展厅、序厅和茶吧。四层大展厅是美术馆的主要展示空间,以呈现美术作品为主(见图1)。5楼独立空间里,设置了小展厅。泰州美术馆还专门开设有一处画廊画廊里不仅可出售名贵的文房四宝,满足喜欢书画艺术的市民创作需要,还将为泰州书画收藏家提供一个购买收藏正宗名家作品的交易平台。3.1展馆不可太张扬美术馆既是为大师服务的,也是为大众服务的。比如说,美术馆里有几个带卧室的专家创作室,可以让邀请来的大师在这里即兴创作;另一方面,美术馆的文化广场是为了举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而预留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是泰州美术馆设计的初衷。由此可见,美术馆的焦点是在馆内的展品,如果建筑的风格太过张扬了,很容易喧宾夺主。3.2退隐是为了让艺术品成为主角泰州美术馆应该以艺术品为主,而美术馆本身应该是一个背景空间,这样才能让参观的人们进来之后能感受到艺术的氛围,整个泰州市美术馆的设计都是这个思路。灰色,自然,是处理背景空间中的做法,我们要求把色彩让给艺术品,所以采用了“退”的手法,对背景进行虚化处理。设计者花了很多工夫在灰度的处理上,包括材质,都是没有光泽的。在照明上,有直接光线和间接光线两种,都是非常安静、自然的状态。3.3细节的人性化进入每一个展厅,参观者一定对厚重的木门有很深的印象。其实这实木木门本身没有特别之处,但每一扇门打开之后,都被巧妙地镶嵌在深深的门套里,人们进出的时候,既能明显感受到门的存在,却又对出入没有造成丝毫的不便。

4结语

美术展厅设计范文第3篇

来自比利时的收藏家尤伦斯男爵经营家族生意逾40年,而后退出商界,和妻子一起从事慈善文化活动,还任古曼东方美术馆、英国泰特美术馆等博物馆董事。不过,他最得意的艺术事业,还要属798艺术区包豪斯厂房内,以他名字命名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艺术中心的整个空间8000平方米左右,分上下两层,主要由南北两个11米的高跨和低跨组成。设计从原有工厂建筑原貌出发,保留了原有结构的完整性和大工业时代的种种印记。

高达50米的大烟囱成为一处壮观的室内景色,同时也成为整个艺术区的标志性建筑物。整个建筑内部以白色为主,深灰色辅之,还运用了铁件、不锈钢、玻璃等材料,从而凸显出一种朴素而又原始的工业时代的美感。

在建筑的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是1、2、3 三个展厅。1 号展厅约为2500平方米,由于面积较大,由展览主办方自由分隔空间,为国际巡回展、国际文化交流展提供宽阔的场地;2 号展厅是三个展厅中规格最高的展厅,在设计时借鉴国际知名博物馆,内部空间保持恒温恒湿,给大师级的艺术家提供展示舞台;而3 号展厅则主要为一些风格突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创新作品所量身打造的展示空间,同时也给一些青年艺术才俊们提供试验性展览。

这里有独特的调光系统和地面出风智能系统,在太阳升起时,调光百叶会随着日光慢慢张开,光线被吸进展厅,并在整个空间中弥漫开。随着柔和的折射光线,同时脚下传来柔和的清风,仿佛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

正在展出的展览名为《后网络艺术》。由凯伦・阿契和岳鸿飞通过考察欧美最年轻的数字土著,从而挖掘到素材,对这些艺术家而言,网络的二次元世界是他们存在最基础的模式。展览包括一系列影像艺术作品,向大家呈现当今技术的多样性:电影体验、放映室、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电视等。

同时,这些趋于个人化的放映亦是这些艺术家们自我检验的方式,他们在这里,与参观展览的人们进一步探讨“后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那些历史性的转换时刻,及对艺术人生的全新思考。

美术展厅设计范文第4篇

现代展示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艺术设计、文化内涵与先进科技结合的产物,它有着丰富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而不断再充实,涵盖了空间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多媒体数码设计等众多设计门类。“展示”一词从字面上可理解为陈列、展现、显示、演示等含义。从展示设计的角度而言,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以及各种组织策划,有计划、有目的、符合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计划传达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展示设计是以招引,传达和沟通为主要机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形象宣传的空间设计。从展示的形式分类,主要有博览会、展览会、博物馆陈列、橱窗展示、购物环境展示等。本文所涉及到的展示空间,主要为展馆、展厅等室内的展示设计。

借景是相对造景而言的,它不是重新再造而是借助现有的景观,利用开创朝向和各种空间的组织使使用者可以欣赏到现有的景观,来丰富空间层次的一种手法。在园林设计中依靠“借景”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园景更加丰富。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对传统文化愈来愈重视的今天,借景手法在很早就被运用于建筑和景观设计艺术中,在长期的科学渗透和理论拓展过程中输送了丰富的传统美学养分,并形成一定的美的法则,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如何应用借景的手法使空间环境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利用到现代展示空间的设计中来,丰富展示空间的层次和审美情趣,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这是我们值得探索的。

想要更好地把借景艺术运用到现代展示设计中去,了解选择借景对象和处理好本景设计与借景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到“借景有因”,就是说可以用外在某种使人触景生情的景物对象来创造艺术意境。为了艺术意境的需要,当选择不到合适的自然借景对象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设置人工借景对象。如小品、山石、花木等,这在古代庭院中十分普遍,近现代设计中也广为应用。根据展示空间的空间形态上分类有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动态空间、静态空间、流动空间、共享空间、母子空间和交错空间等。要处理好借景对象与本景设计之间的关系,必须重视展示设计前期对展厅的平面布局规划、人流路线的组织等,以及确定适当的得景时机和眺望视角。在展示设计的前期规划中,需要顾及借景的可能性和效果,除认真考虑朝向、对组景效果的影响之外,在空间收放上,还要注意结合人流路线的处理问题,或设门、窗、洞口,以框景;或设山石、花木,以补景。静中观景,视点位置固定,从借景对象所得的画面来看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夹杂采用一些对景的处理手法。若是动中观景,由于视点不断移动,建筑物展示空间和借景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随之变化,画面也就出现多种构图上的变化。为能获得众多的优美画面,在借景时应该仔细推敲得景时机,视点位置及视角大小的关系。所以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展示空间的实际情况,如空间大小、形态和观展者视线角度等方面来选择不同的借景手法。

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中所诉:“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将借景归结出五种方法。我们从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作品——“桃源乡”出发,以位于日本的MIHO美术馆为例,来探索怎样将这五种方法完美的融入到现代展示设计中。

(1)远借。远借是指在空间设计中借入远处的景物、景观等来达到丰富本体空间的作用。

位于日本滋贺县信乐山的MIHO美术馆虽然名为美术馆,但实际上是一个展示大量私人精美艺术收藏品的博物馆,单从建筑设计上就体现出了现代科技与传统东方的美学内涵的结合,是一个极具东方意境的现代展示空间。MIHO美术馆的立意来源中国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山坡、峡谷,周围云雾缭绕,建筑掩映在森林之中若隐若现。建筑本身就借用了信乐山无限的自然风光,不论是早上、下午或黄昏,MIHO美术馆都被信乐的群山所围绕,不同时刻均可欣赏到不同的美。

MIHO美术馆的亮点之一就是,为了达到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在不破坏当地信乐山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为了到达深山中的主体展览馆而修建了吊桥和隧道,这就形成了展示空间精彩的入口区域。正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意境。观展者穿过隧道就可以远眺到展览馆的主建筑物,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主体建筑物被有意识的借入到画面中(图一),开放的大自然和展览馆充满动感地展开。而在进入主建筑物之后,再转身回望,透过以传统月门为符号的现代伸缩门,就会发现隧道出口也被恰好借入到了眼帘(图二)。圆形月门的传统元素和现代的钢结构吊桥,环环相扣,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律动感。

 (图一) (图二)

(2)邻借。在空间中欣赏借入到相邻的景物、景色等。在进入MIHO美术馆的大厅,就有一面巨大的玻璃幕墙,将外面的老松斜影尽收眼底。(图三)用自然山水作画来达成与现代展示空间相融合的意境。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如瀑布、花木、小溪、亭台、禽鸟等,在不同的区域造不同的景色,有的是小桥流水,有的是花团景簇,有的是亭台溪水,有的是鸟语花香,有的则是林木繁茂,打造出不同感受的空间环境。那么相邻的区域就可互相欣赏邻区的景色,使空间丰富多彩。除了借入相邻的自然景物外,贝聿铭还借入了自设的山石、花木,以补景。(图四)随时取景,步移景异。

(图三)

(图四)

(3)仰借。主要指在空间中仰视空间外的风景等。在现代展示空间中 ,一般以运用天窗来处理比较常见,设计天窗一来可以增强室内光线,二来可以将各天文象借进室内中来,如日出、日落、朝晖、晚霞、圆月、弯月、星斗、云雾等,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通过天窗观赏到的景象各不相同,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各不相同,使空间充满变化富于动态。

采光与照明是展示设计空间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为展示空间营造气氛,影响着展品的陈列方式和信息的传达方式。新的发展、新的照明理念为展示采光与照明设计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仰借的手法在MIHO美术馆中的体现,就在于它特殊的照明方式。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结合的非常到位,除了大量的使用焦点照明来凸显古文明艺术品的神韵,就是利用头顶的自然光。日光透过天窗被借进展馆,天窗不反光的玻璃让自然光扩散,既可以清晰的表现艺术品又不会反射耀眼的光线。光线柔和的进入展示空间,使得空间流动起来。在幽暗的展厅中,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下,展品在亮度、角度、照明范围都经过精心设计(图五),显得空灵而又神秘,像神灵一般发出召唤,游客不由自主被吸引到展品前和艺术品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

在南亚美术展厅中,展示公园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犍陀罗雕像的顶部专门设计了一系列天窗,仰借了大自然的光线,让雕刻极具东方的历史感(图六)。自然光线与人工焦点照明的交叉运用,不仅突出了展示空间的展品,也刺激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记忆,升华了展厅的意境。观展者好像置身于千年前的文明古国一样,仰借光的艺术放大了人类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贝聿铭通过仰借这一手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空间魅力。

 (图五)  (图六)

(4)俯借。在空间中的高视点,俯瞰低视点的景物。天井是一个常见的处理手法,通过天井的绿化,可以实现将自然引入室内的愿望,特别突出的是它增加了居室内部的采光、通风性能,而且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具有天井设计的空间,让观众觉得心旷神怡。根据天井的实际面积、具体情况,灵活对天井加以利用。一般多在里面种植青草、竹子、花等植物,如果面积较大,还可以在里面摆放石器、桌椅等。

(图七)

(图八)

在MIHO美术馆中,设计师也根据建筑空间的结构在偏厅设计了这样一个天井(图七)。观展者在上方穿越不同展厅时,俯瞰也能获得“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感受。通过移栽的树木,将展示空间外的景色引入,让人吸收到更多自然的气息。同时恰到好处的展示出一个大面积的浮雕画展品,仅从一楼的平面上观展可以清楚的观赏细节,而到二楼,通过利用设计师精心处理的俯借手法,就能将整个浮雕画尽收眼底。

(5)应时而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应时而借的手法可以结合远借做落地窗、邻借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仰借开天窗的方法灵活表现,在展厅内部透过不同介质观望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景观。还可以通过像MIHO美术馆中通过金属构架的屋顶,使展示空间内部阳光灿烂,树影婆娑,宛如室外,根据室外四季变化和一天的昼夜变化使室内空间变幻莫测。天然光线会随着每日阴晴雨雪不一样的天气,一日不同时间,一年不同季节而变化,构成光与影的图案。

除了展馆内部空间,整个展馆建筑本身也是通过借景这一手法,使得建筑本身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是通往主展馆的隧道外,两边种满了樱花,春季樱花开放的季节,恰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感。而明媚的秋季又会被广场上红色枫叶的热情所感染。

美术展厅设计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侯令,男,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评选”小学组评委。

“2014年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第七届全国赛课)已落下帏幕。大家一致认为,本届赛课的整体水平高于往届,是课程改革十几年来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过去一些“不起眼”的省份正在异军突起,虽说发达地区的优势仍在,但差距已不明显;特别是教师们在“欣赏·评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有了新的探索与突破,令人耳目一新。这种你追我赶的局面,预示着美术课程改革,在中央关于“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精神指引下,将有更加丰硕的成果。笔者就本次活动的几个优秀课例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这些课例对广大美术教师今后的日常教学,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素养,产生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课例一:《我们即将毕业——看画展》(图1至图4)

这堂课是六年级的课,执教者是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小的于宏老师。于老师通过为学生创设几个虚拟的“展厅”(设置一、二、三号展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美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即看展览应当“看什么”和“怎么看”。

课前,于老师就把美术作品陈列在画架上,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教室不一样的“文化情境”。在让学生走近“一号展厅”作品前,她让学生着重感受画面的气氛。例如,学生发现,在表现重建家园的不同作品中,色彩完全不同,一个“火热”,一个“沉闷”。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欣赏和教师的引导,学生渐渐认识到色彩与作品内容的密切关系。于是,教师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得出怎样看画展的第一个要点——看“色彩”,色彩是烘托主题的。

对于“二号展厅”的作品,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除了色彩之外,还应从哪些方面感受作品气氛的不同?学生们面对作品纷纷说道:“疯狂的感觉”“都在运动”“喜悦”等。而这些感受都是他们从画面中物体的形状体验到的。于是,教师向学生讲解了另一个美术表现语言——“造型”。“三号展厅”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构图,其中又分为“单个主体物的构图”“多个主体物的构图”和“密集主体物的构图”。通过以上3个展厅作品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和构图在作品主题表现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于老师边讲边画提示图,归纳学生的观点。在看了“一号展厅”后,她板书的是“色彩”,看了“二号展厅”“三号展厅”后板书的是“造型”和“构图”。总结了这几点时,她又问学生:除了这几点之外,你们还从画中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回答:还看到了当时的历史、人们的生活等。于是,她把它们概括为“生活经历”“民风民俗”“画种风格”。这几个概念的归纳,为她下一步引入“文化”打下基础。于老师出示的最后一张提示图正是她当天要引导学生观看展览时应注意的要点,也是对这节课的归纳与总结—一色彩、构图、造型、主题、文化。

这节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再加上教师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受到了全场的好评。特别是于老师的板书,简明扼要,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概括性,和一些花花绿绿的板书相比,它的平淡无奇更加“出彩”,对“怎样看展览”这一教学重点的提示、归纳和总结更加明确有效。

课例二:《着衣母婴卧像》(图5至图7)

让五年级学生学习欣赏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全国大赛的课上,如果教师采用讲授法,看起来既有条理,又很“保险”,但这并不符合北京市海淀实验小学汪秀华老师一向的追求。因为自课程改革以来,汪老师就一直在探索怎样让学生在欣赏课上通过主动的发现和探索,以提高评述水平。 这节课,汪老师为学生设计了许多独特的学习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前的“前测”中,她请学生对这件艺术品提出不解之处。学生提出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问题:“作品为什么如此奇怪?”课—开始,教师出示作品的后半段轮廓,然后呈现完整的雕像全貌,引导学生从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亨利-摩尔的雕塑。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石头、贝壳等物品,进行小组的观察和分析活动,探究这些自然物对亨利·摩尔雕塑创作的影响。接着,她又请学生对比欣赏其他艺术家在“母与子”同类雕塑和绘画创作中,与亨利·摩尔的处理有什么不同。学生在下课前写出了自己对作品的新认识。课的最后,教师还不忘问一问是否有不喜欢这件艺术品的学生,关注了个别学生的另类感受。下课后,教师又“节外生枝”,向学生推荐了几本介绍亨利·摩尔的课外书。

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一直处在与教师和同学积极的互动中:时而面对作品图片观察、分析,时而在小组里面对实物讨论,时而写下自己的感言……课堂教学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的“解惑”的探究气氛。

汪老师的教学体现了教师的立足点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教师的教,加上她深厚的艺术功底,赢得了观摩教师们的理解和称赞。

课例三:《小小食品店》(图8至图10)

美术课上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在云南省沾益县望海小学范朝飞老师的课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节一年级的课上,范老师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介绍云南地方饮食文化,二是“订餐”。

在第一个情境中,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了云南地方美食“拼盘”的魅力。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引来了孩子们的阵阵惊叹。教师的一句话立刻又使孩子们产生了新的兴趣:“是我做的,相信吗?”他的厨师装扮和极度放松的样子不仅吸引了孩子,就连台下的观摩教师们也难辨真假,这为孩子们的良好学习打下了一个基础。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情绪高涨地投入到对橡皮泥的揉、压等活动中。接着,教师又传授了“拼盘的关键”:什么是放射状的、什么是条状的、什么是色彩搭配,等等。课堂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而这时真正的学习才刚开始。

第二个情境是,正当孩子们忘情于美食制作时,课堂上的电话响了,只见教师拿起电话一听,原来是一个订餐电话,然后他告诉学生,是客人打电话到美食馆订餐。孩子们听到这个好消息,情绪更加高涨,教师适时地提出了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更高……

此时,台下的观摩教师们也异常活跃、掌声不断。有的教师说:“我这下明白了什么叫创设情境!”有的说:“男老师和女老师对课的处理就是不一样,瞧,这多大气!”还有的说:“这样上课太适合低年级学生了!”

课的最后是作品展示和教师讲评。学生也没忘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他们对小伙伴们的作品给予的评价是:色彩鲜艳、价格便宜、饱满,等等。教师带领学生在“过家家”“吃饭”的游戏和欢乐的舞蹈中结束了全课。

课例四:《敦煌壁画》(图11至图13)

在各地的教学观摩活动中,五年级的“欣赏·评述”课《敦煌壁画》较为常见。有的教师在上这堂课时,让学生欣赏一些敦煌壁画后临摹飞天,体验飞天的线条美,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学生评述能力的提高;也有的教师把敦煌壁画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如兴盛期、衰落期等,通过大量图片的观摩、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再引导学生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有的教师不敢从宏观上加以分析,深怕自己驾驭不了教材,只欣赏了飞天的线条和色彩而已。

但是,南昌市文教路小学的熊亚琼老师在上这堂课时有两个独到的处理:

一个是熊老师在引导学生探讨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时,并不是像有些教师那样把敦煌壁画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通过图片观摩、小组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而是把应当讨论的几个问题,同时分给各个小组,每个组重点研究—个问题。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让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

另一个是熊老师在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修复壁画”的环节。她向学生展示了壁画因为年代久远而剥落的图片后,让学生到准备好的4块模拟的“壁画”前进行修复。学生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他们纷纷走下座位,很快地找到了各组的位置,用相应的色彩,把剥落的部分涂好,亲身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修复”工作。这个独到的处理,让学生从保护文物的高度,体验修复工作的程序,增强了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的意识,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和升华。一线教师能有这样的创新处理,是值得称赞的。

美术展厅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纽约 艺术博物馆 业务活动 藏品

纽约是一座喧嚣的城市,博物馆、画廊林立。纽约博物馆是艺术回归大众的社会基础,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机构,还对促进社会进步,科技有发展,国际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美国博物馆种类众多,有综合的,有专科的;有大型的,有小型的;有政府部门的,也有私人财团的。艺术博物馆是各类艺术作品的藏家、买家,也是推出新人、新艺术、新流派的主要机构,有比较成熟的运做机制和面向公众服务的平台,其业务活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博物馆是艺术机构,学术研究、交流、收藏、保护及各大中小学教育机构协作的组织,通过合作宣传艺术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博物馆应各类院校的要求,协助完成各种课题研究。这是一种联合的学习交流项目。借助当代艺术及教育发展的资源整合融人课堂,由教育领域,项目研究方面著名学者来主持。

2 博物馆依据藏品、系统的调查研究将其研究成果展示,使研究与展示一体化。同时是资讯中心,提供与艺术相关的服务,包括向国外研究机构、研究者、艺术家提供艺术和文化的资讯,相关场地和合作交流。

3 档案馆负责机构展览的记录,图片的保存,馆藏的研究,艺术家信件,录音和录像,委托人档案和机构演变,体制文件的记录,以及艺术发展史调研和研究。

4 各馆馆藏有自己的特色。就历史、考古、民俗范畴的实物、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有系统地研究和展示。除了经营性的面向公众开放外,还有特殊性的展览。

5 博物馆是市民大学,有固定的时间对公众免费开放,尤其对12岁以下的儿童。各个博物馆有最新的艺术品展示专区、刊物发行、礼品区、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的项目,它是市民大学,也是公众文化活动中心。

6 博物馆教育计划以教育署纽约蓝图的教学为参考。学校和研究机构使用展品和临时展览计划,对美国文化和艺术,艺术与生活,展示与调研,研讨与跨学科的资讯交流进行了解。博物馆配合计划安排和学术需要,就选定的项目合作,这些活动大多是对学校教材的补充。

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它是美国最大也是拥有藏品最多的博物馆,位于纽约第五大道82街,由J.乔伊提议筹建,从1866年至1880年,几经迁址扩建形成现在的建筑风格。灰色印第安纳石灰岩为建材,大台阶和高大的廊柱为特征,中心是回廊四周为陈列室。除了陈列室外,还有文物收藏研究室和学术研讨室、实验室、声像室。同时设有创作活动室、书刊室、餐厅、安全防护系统等。藏有世界艺术珍品及近现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藏品330余万件,包括古今不同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有19个部门负责各类藏品的征集、保管和展览。常年展出的几万件展品仅是该馆总库存的冰山一角。服装陈列室是由服装艺术博物馆发展而来,1946年并入该馆,藏有世界各地服装1万多件,设有图书资料室和供专业设计人员使用的设计房。在大都会,你可以去任何一个喜欢的展厅。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欧洲各国、非洲等几乎地球仪上每个有标识地方的艺术品,以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欧洲中世纪、亚洲、近现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艺术品,在大都会博物馆都有专设的展厅。博物馆展出的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从古代文明到当代的艺术,作品显示了人类艺术创造的辉煌。大都会呈现给观者的藏品,从古罗马的花瓶到古埃及的雕像,包罗万象。在大都会藏品应有尽有,虽然不像现代美术馆或惠特尼美术馆那般旗帜鲜明,但自有它超凡的气派和价值。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作品的历史真实。探访展品更易国度的足迹,从展品中也能看到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它所属时代的社会图景。

2 惠特尼美术馆。1931年由葛楚・范德伯尔特,惠特尼女士成立,位于麦迪逊大道75街,由马歇尔,布鲁尔设计,表面是黑色和暖灰色花岗石。美术馆位于一个下沉雕塑庭园的后面,建筑主体从庭园拔起,沿麦迪逊大街延伸至下沉庭园并包裹着从外墙凸出的窗户。从底层看建筑与人行道之间有一个下沉的雕塑庭园,人口天桥横跨其上构成行人与建筑的联系。展厅宽大的空间与活动隔断的组合经过精心的处理:接近大地的材质,质感粗糙的混凝土顶棚,石板地面,以及用画布裹面的墙。三层展厅空间简洁,作为展品的背景使参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展品上。一些未分区的大面积展厅空间,分隔空间的是易于变换的通高的隔板。顶棚上的格网系统及照明布置也有利于隔板的灵活变换。所有的墙与隔板均为淡灰色,混凝土的顶棚为另一种灰,地面则相应为一种暗灰。展厅高约3.9米,顶层约5.3米,是为了适应大幅绘画的展示。四层展厅有可以人工控制的通风、采暖和制冷系统,所有展厅都用人工控制可调节的照明系统。五层董事会室尽可能多采用自然光,透过玻璃墙从房间可以看到屋顶平台。

该馆以收藏美国现代艺术闻名,早期收藏偏向于写实派的绘画作品,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现代艺术、抽象艺术与概念化的作品居多,包括具有流行意象、反讽的波普作品和雕塑作品展及丹尼斯・欧本海默和麦可・海泽的作品:在布朗斯区展出了地景艺术家罗勃・史密森的《螺旋堤》。1975年后,将录影、摄影或电影艺术列入收藏。80年代后收藏以装置作品、行为艺术作品为主。这使得惠特尼成为美国当代艺术的支持者和先驱,奠定了它在惠特尼双年展中的地位。该馆收藏了爱德华・霍普的许多作品,近年发展网络艺术展览和收藏,在博物馆的网站上,有网络艺术的专门区域,称为“Artport”。惠特尼图书馆收集了37000册书籍及展览目录,包括美国艺术七十年的资料。博物馆档案馆存放有艺术机构的展览记录,艺术家的信件、录音和录像,受托人和体制文件。这些文件记录了机构的演变及惠特尼的历史使命和背景。博物馆重视教育责任,利用教育计划、导游和自导游、课堂合作、专业发展研讨、教师研讨会等形式加强艺术的宣传。馆内设有不同规模的讲演厅和教室,经常举办电影、音乐和剧目演出活动。该馆展墙可活动,灯具可滑动,显示了优美、开放、自由无限的可能,也是建筑艺术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典范。

3 纽约现代美术馆。(简称MOMA)。位于曼哈顿53街,于1929年创立。早期建筑由菲利浦・葛文和爱德华・斯顿设计。1997年日本建筑师谷口义雄设计,面积扩大达两倍。二楼是现代艺术画廊,收藏画廊在顶层。“一楼人口大厅从54街一直贯穿到53街,不仅给予入口大厅双向的通畅空间,而且巧妙地将MOMA融入周围的都会生活,和环境产生互动”。当你站在大厅里,视线会不自觉地接受户外雕塑花园的邀请,园里园外虽只是一个玻璃墙的隔段,景致呈现的却是各自不同。

该馆最初以绘画展品收藏为主,逐渐扩大到雕塑、版画、摄影、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藏品达15万件,另有2万多部电影及400万幅影视剧照。从19世纪末 至今,包括凡高、达利、莫奈、塞尚、米罗等人的作品,以及美国现代艺术家,如波洛克、辛迪・舍曼、霍普、安迪・沃霍尔等人的作品,均有收藏。由爱德华・史泰钦开始收藏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作品,约翰・扎考斯基将其扩大到电影、电影剧照等。这使它成为美国电影与影片收藏的重项。该馆收藏的设计作品,包括野口勇、保罗・拉兹罗、埃姆斯夫妇的作品。四楼展出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及家具和手工艺品。馆内不仅陈列着汽车和直升机,还展出自行车轮子和抽水马桶。洛克菲勒雕塑园中有罗丹的《巴尔扎克》、毕加索的《山羊》、马蒂斯的浮雕《后背》、纽曼的《断层方尖塔》等。二楼有塞尚、高更和凡高的绘画与雕塑。该馆藏有毕加索63件作品,包括《亚维农少女》、《三个乐师》和《山上的房子》等作品。

该馆地下室有两座电影厅,几乎每天都放映两到三部电影。从早期的黑白片到现代的科幻片,从前苏联的《复活》到中国的电影,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国的电影作品,保存了历史上多样的流派和风格。每年一度的纽约电影节就是由MOMA的电影部和林肯艺术中心联合发起的。此外,不时有“日本电影周”、“德国电影月”及介绍新导演、新电影、名导演和名演员的电影回顾展或个人展等。该馆定期向美国公众提供一种公共教育课程,教导公众如何欣赏现代艺术。

纵观纽约博物馆业的发展,它是开放的,对文化的关注是全球性的。博物馆规模不论大小,力创一流,突出长处。博物馆立足于文化传播,普及国民教育。采用先进的技术,用于收藏、陈列、展出。同时是对教育的补充,通过参观、鉴赏、临摹、专题研究等形式与学术机构合作。经常性的专题讲座、创作指导、研究成果、艺术欣赏和刊物介绍,提高了大众的文化素养。博物馆业不断拓展空间,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联盟,共享资源互动。从早期的单纯收藏、陈列发展成为拥有社会教育、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多种功能。它独特的建筑特色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场所。

参考文献:

[1][美]古尔・约翰斯著.沅柳译.现代画廊一百年[J].世界美术,1995,(12):8.

美术展厅设计范文第7篇

区氏臻品镶嵌红木家具――古镇镇

国家颁布的两个“红木之乡”金宇招牌都在广东,其中一个就在中山。中山有中国最大的红木家具市场――隆都,濠涌和大涌三大家具卖场连接成片,在105国道旁那块风水宝地崛起。

想看红木家具,不妨探访中山的“十里家具长街”,而想看红木家具中的精品――工艺精妙的镶嵌红木家具,一定不能错过古镇镶的区氏臻品家具展厅。

中山的区氏臻品创立于1980年,早期以“风行御宝”品牌经营推广,近年改为“区氏臻品”。与伍氏兴隆,美联家私并称“岭南古典家具三大家”。此三大家各有所专长,伍氏兴隆“型精韵深”,注重造型,美联家私“鸿篇巨制”尤善大件,而区氏臻品“选材精良,雕镂精细,尤善以象牙美玉为饰”,最大的亮点就是镶嵌工艺。

为什么带有镶嵌工艺的家具显得特别珍贵受宠呢?这得从清代家具的发展特点说起。

中国传统家具制作,向以清代最为讲究。如果说,明式家具以造型简洁疏朗大度,不重修饰而重家具材质取胜,清式家具则更注重人为的雕刻与修饰,流行在家具器物上镶嵌各种精美的装饰,宫廷家具尤甚。

乾隆时期,正处清朝社会经济发展的顶峰,百业兴旺、国力充实、皇家有足够的闲情和资金来满足其奢华的生活需要,宫廷中的家具,远远超出了基本使用的需求,形成“求多、求满、求富贵”的风格特点。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日渐频繁,南洋地区的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流入境内,又给清代家具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区氏家具展厅

华南地区最大的传统家具展厅在中山古镇镇,展厅面积竟然达到四千多平方米。展厅设计很有区氏风格。设计者考虑到目前、未来都很难有大规模的明清时代园林,宫室建筑,所以展厅设计采用古今相融合的风格。梁柱、雕龙画凤、字画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修饰点缀随处可见。布局上采用较现代的居室空间间隔和摆设方式,配合现代灯光技术。营造了一种高雅古典的艺术气氛,凸显传统家具在当代生活环境中的感染力。

流连区氏家具展厅,可以见到他们的小叶紫檀嵌玉家具作品,其家具型制之肃穆中正、雕玉手法之娴熟精美,无不复现清代宫廷家具之风貌意蕴。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冈东美利围工业区

电话,0760-22356813

清式家具所取得的成就,与清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最为密切。清代的工艺美术,门类丰富多彩,艺术流派争奇斗艳,理论著述琳琅满目,兼之西方工艺的大量传入,与封建王朝已有的文化成果互相影响,导致审美风尚更趋奢华靡丽。特别到了清代中期,国力强盛,“四海来朝,八方入贡”,使民间工艺美术发展获得大量新材质。这一时期的陶瓷,玉器、竹木牙角、漆器、金属、珐琅、织绣、玻璃等制造技艺都得到飞速发展。工艺美术取得的巨大成就自然给家具制造注入了活力,使家具制作用料日益奢靡。如对家具器物进行镶嵌:“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檀梨漆品之上。大则屏风、桌几、窗隔、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籍、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 “材美工巧”,极尽精致之能事。

镶嵌工艺,这种曾深受清代贵族喜爱的工艺技术复杂,一般工匠难以把握。比如嵌玉,首先要对玉石很了解,否则根本做不好。区氏臻品师傅不但要对玉石的色泽,硬度、形状进行挑选,还要按需要进行打磨雕琢,花很多工夫。因为难,镶嵌工艺几乎失传,一般红木家具厂都不生产。只有区氏掌握独门技艺。他们花费大量成本,潜心制作嵌玉、嵌象牙、嵌黄杨木、嵌螺钿等工艺家具。对同样几乎失传的镶珐琅彩、描金漆雕漆等家具装饰工艺亦大量投入,精工细作。

镶嵌家具或镶嵌工艺品,所涉及工序多,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因此制作的进度比较慢。例如嵌玉石的家具,先要选择各种颜色的玉石来搭配,选好材料后进行雕刻描绘,玉石的硬度比木材大,雕刻费工时。还有很多小工艺品,规格虽不大,但是要真正做好,非能工巧匠不可。

区氏出品的小叶紫檀嵌百宝石精雕花卉纹笔筒,构图清理脱俗彩玉色泽华美,质感圆润绚丽,而紫檀木纹理细腻缜密,色彩沉稳内敛,以此相配,互为天成,令人爱不释手。即便做常见的红酸枝或小叶紫檀的棋桌,区氏也坚持精工细作。很多厂家做棋桌,直接在桌面上用刀拉凹线,刻出棋盘的纵横线就算完工。而区氏制作棋桌总会先刻凹槽,然后选择黄杨木切割打磨成细细的木线,再认真镶进去,深色的木材搭配上黄杨木,相当漂亮。

采取了镶嵌工艺的家具,显得特别精致,这是多种工艺的汇集,传统手工艺制品的韵味流转其中,艺术价值显得更高,当然也使之更具收藏价值。

区氏作品曾得到故宫博物院专家曹静楼等专家的高度评价。2009年度被中央电视台《鉴宝》杂志评为“岭南古典家具三大家”之一。因为这份坚持,区氏出品很受欢迎,往往按照定单来生产,制作完成就被订户取走。因此,市场上基本看不到此类珍品。

红木雕刻艺术――大涌镇

大涌红木雕刻艺术馆位于中山市大涌镇大涌图书馆一楼。展馆共分雕刻艺术精华,红木家具组件、红木家具精品套装雕刻家具明清家具组合等六大板块。收集了100多件雕刻精品和图片,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大涌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史,陈列了仿清和明式的红木家具,精品木雕以及镂雕艺术作品。展示大涌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和“红木雕刻艺术之乡”的独特文化内涵。

伊泰莲娜DIY地带――坦洲镇

DIY地带坐落于中山坦洲伊泰莲娜首饰工业城,是中国首家首饰主题文化公园,共分六大部分一一首饰景观(展示)区,DIY空间,爱神广场、梦工场、欧洲小街和食趣园。它巧妙地将首饰的时尚文化、制造工艺及其自身观赏收藏价值和情感因素融于一体,并以此延伸出众多的DIY项目。

美术展厅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色彩 展示设计 主调 调和

随着展示行业的蓬勃发展,展示活动作为人类重要的相互交流的传媒方式,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广泛性和参与性而成为当今社会的文化、教育、传播和贸易的中心元素。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形式下为满足参观者求新、求奇、求变的审美心理需求,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色彩对展示空间的作用和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一、展示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形式

色彩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基本工具之一,设计师可以运用色彩这种设计元素强化设计作品、彰显设计理念。色彩设计是展示空间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展厅环境能够使观众更好地接收和理解信息。

1.色彩的对比与统一

展示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这就要求在展示的空间、道具、展品、装饰、照明等方面,都应在总体色彩基调上统一考虑,运用色彩调和方法能产生事半功倍地效果。比如类似色相调和能产生富有变化的美感,这种调和方式的运用,能体现展厅的统一风格形成系统的主题色调。

但是展厅中光有统一的色调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展示的功能,还需要色彩的对比。没有色彩的对比,就没有色彩的表现。对比是展示色彩设计求得生动变化的最基本的着眼点,没有对比的色彩关系总是相对平淡的。如果观众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色彩对比刺激就会感到平淡乏味。因此,在展厅色彩设计时,应避免过于单调或过于统一而没有变化。

2.色彩的节奏感

色彩的创意表现在既简洁又丰富上,如何处理好色彩的节奏感便是关键,将表达设计概念的颜色用在关键性的几个部位,从而使整个空间展示被这些色彩所控制。

结合展示的主题,使用不同的色彩。例如食品类别的展览会,人们比较习惯使用暖色调,如橙、乳黄、红等暖色作为主色调,因为这些暖色比较有食欲感,而搭配其他的冷色调,如中绿、浅绿、碧绿等代表健康、环保,以及绿色食品的色彩,使这个展厅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富有节奏感的空间。

二、 展示色彩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在展示设计中通过对展览主题、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在展示形式上要根据展示的主题内容、环境空间、展具、企业形象以及文字说明等进行艺术处理,使其达到以人为主题,人与物即展示对象与观众的有机融合为理念而进行的设计,在展示设计的诸多因素中,其色彩设计在展示作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确定主调

展示色彩应用应有主调或基调,冷暖、气氛、变化都是通过主调来体现的。对于规模较大的空间,主调更应贯穿这个展示空间,在此基础上在考虑局部的、不同部位的适当变化,主调的选择是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因此必须与展示活动的主题十分贴切,即希望通过色彩达到怎样的感受,是典雅还是华丽,是安静还是活泼,纯朴还是奢华。用色彩语言来表达是很不容易的,要在许多色彩方案中,认真仔细的去鉴别和挑选。

主调确定后,还要考虑色彩的施色部位及其比例分配,如展示空间的地面、墙面、天花板,以及其中展品的色彩等,作为主调,一般应占有较大比例,而次色调只占小的比例。

2.充分利用色彩特性,协调展品与展示道具的关系,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

展示道具是展示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它既是围护组合空间、承托陈列展品、引导指示说明和保护展品等的设备,又是展示整体设计中使观者直接感受的界面实体。其造型、结构、色彩、材料,以及制作工艺可直接影响展示风格,因此展示道具与展品的色彩关系、结构形式要形成统一的风格。

例如,在2003年广州国际礼品展上,一家展商的展台用白色作为背景,衬托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三原色展台,在参观中人们的目光不由得被吸引到三块非常醒目的色彩上,其实这三块颜色就是普通的单纯颜色,仔细看,目光最终被展台上的玩具熊所吸引,这是一种间接吸引观众的手法,设计师从另一个角度把展品和展示道具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手法简练且内涵丰富。

3.展示色彩设计应结合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体现行业特征和企业的整体文化内涵

展示设计色彩首先要考虑它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套既定的标识系统中,因此,展示的色彩与其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生成一个有序的色彩系统。

一般而言,企业标志的标准色即为展厅的专用色,在展场内色彩设计中应充分运用企业的标准色,为企业做宣传,包括墙面海报、悬挂旗帜、POP广告、指示标牌等处,使参观者进入展馆时对企业的形象形成深度记忆,有利于企业品牌效应的形成,使整个展位形成一个非常统一、和谐,有别于其他展位的视觉环境。

4.展示色彩设计要充分利用灯光照明特点,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照明是实现展示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创造出有特点的艺术氛围,针对视觉要求合理的进行展厅的照明设计,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运用照明技巧达到展示的最佳效果。

展厅的照明设计应根据展品的特性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例如,在重要的展示区域或展示贵重物品可采用重点照明方式,即用较强的照度,使局部展示内容更为突出,利用光的聚射、虚实、深浅等,最大限度地突出展示局部区域或展品,完整的呈现展示内容的形象,创造出丰富、生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总之,展示色彩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能把一种类型的展览规定成一种颜色,那样,展示色彩设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能否合理地运用与搭配色彩,能否吸引观众的视线,展示设计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色感和空间处理能力,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符远陈炬:展示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赵海频林思涛:现代商业展示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