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外;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国外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减少污名在残疾大学生中的使用增强其自信心

污名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Gofman在1963年《污名:受损身份管理诠释》一书中引入的,他认为“污名是个体的一种不被信任和不受欢迎的特征,简单地说,这种特征使得他们从有用的个体变成了无法最大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研究表明,污名对残疾学生有两种影响,一种是直接的,一种是间接的,直接的影响就是污名使其心理受到伤害,从而使其本身的残障程度更加明显;间接的是影响残疾学生的社会交往。为了消除公众污名对残障学生的不良影响,国外机构从社会环境、公众态度、人际交往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的策略,实践证明这些活动限制污名对残障学生的侵害,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全纳安置有助于残疾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美国在1975年以前对残疾学生都是进行隔离教育的,但是这样不仅花了很大的精力还给残疾学生带去了心灵的创伤,于是美国政府在1975年颁布了《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规定要保证残疾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中接受适当的免费教育,要最大限度地让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接受教育。”这样在大学阶段就更好的适应大学环境,30多年的实践证明,全纳安置政策对残疾大学生人格健全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用法律手段为残疾学生顺利实现其权利保驾护航

法律手段是残疾学生顺利实现其权利的重要保障,这点在国外做的很好。我们知道在1975年之前,美国的残疾儿基本上被童安置在隔离的环境中,但是当人们发现这已经影响残疾儿童教育后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利。如1975年颁布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及其后来的多次修正案都规定要保证残疾儿童的权利。1983年的《残疾人教育法修订案》、1990年的修订案、1997的《残疾人教育法案》修订案、2004重新审定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法案》等一系列法案,都强调了这一点。

二、我国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点

(一)残疾学生一般易产生孤独、自卑、敏感等不良心理

目前我国高校给残疾学生的资源和服务有限,残疾学生在学习、生活、经理上存在的困难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心理障碍。残疾学生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往往自卑,缺乏社会安全感,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程度不够,加上校园设施的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从面导致其自我价值观迷失。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且容易情绪激动,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

(二)学校社会给残疾学生的空间太少,无障碍设施器材缺乏

北京残奥会有20个大项,在世界和国家的体育赛事中,我们都能看到残疾同胞的身影,可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却怎么也看不到残疾同学的身影。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由于学校没有考虑残疾学生的需要,无论设备还是道路都阻碍了残疾学生的参加和观看比赛。

(三)学校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不够

残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对其的仅仅停留在经济方面,而对他们的思想,心理善关注甚少,而且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意招聘残疾大学生,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残疾大学生所面临的职位或待遇也令他们心灰意冷。因此,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变成大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因各种客观因素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三、国外残疾大学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们应该为残疾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注意和重视污名对残疾学生和学生家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对他们的伤害。同时要关心和引导残疾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避免孤独和自卑心理的产生。

(二)政府不仅要在小学、初中阶段加大全纳安置教育的投入,并且高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高校校园不仅要景色宜人,更要给予残疾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尽量让每一个残疾学生融入集体,让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从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三)政府和社会在加强为残疾立法保障其权利的同时,高校也应该为残疾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加强残疾大学生心理引导,建立残疾大学生心理档案,帮助残疾大学生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强残疾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同时学校对残疾大学生的学籍管理要灵活有别,奖学金评比体现关爱。在残疾学生就业上也要切实创造条件,为残疾学生毕业后的出路负责。

参考文献

[1]甘开鹏,刘 洪.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M].云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

[2]张韦韦.关爱特殊人群: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7):83~84.

[3]崔凤鸣.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与残疾人高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70~81..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综合能源状况调研报告[R].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助残;青年;志愿服务;徐州市

1.徐州市助残青年志愿服务的现状

1.1残疾人的现实需求

(1)宽容和接纳的良好社会氛围

残疾人身体上的缺陷使他们看起来与正常人不同,社会上存在不平等的态度和风气。而残疾人又往往行动不便,可能会给市民带来一些麻烦,在生活中很容易被人嫌弃甚至歧视。

(2)健全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机制

特殊的身体缺陷使其对公共设施产生特殊的需求。但是在火车站、银行等常见的公共场合都没有无障碍通道,也没有专为残疾人服务的配套设施,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的可能性减弱。

(3)帮助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陪伴

残疾人身体不便,日常的生活行动比如到银行办理业务等活动都需要陪伴。他们有的独居,有的家人无暇顾及,这时候他们需要志愿者给予一定的帮助,使他们得以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1.2助残青年志愿者队伍现状

(1)助残青年志愿服务方式

目前的志愿服务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包括丰富视障、听障和肢体残疾人群的精神生活的文艺演出、游戏娱乐服务和有针对性地创业就业的培训与项目开发。但关注残疾人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的服务、关于解决残疾人公共设施建设等相关问题的活动以及针对其心理健康的服务较少。

(2)青年志愿者组成及管理方式

助残青年志愿者的组成包括自我报名或者熟人介绍的社会人员和高校学生。其中,高校学生是志愿者的主力。服务机构一般会通过志愿者交流群等多种交流形式与志愿者进行互动。在志愿服务之前,机构会对志愿者进行基本的培训,并会采用联欢等方式促进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和信任。

1.3供需矛盾问题凸显

造成供需矛盾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残疾人需求的特殊性对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及其专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志愿者因为服务专业性不足和服务热情不够等情况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久而久之产生倦怠情绪,甚至不愿参与助残服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间与残疾人的要求不匹配,且目前徐州市的助残志愿者主要由高校学生组成,其志愿者服务不具备连贯性和长久性。

2.徐州市助残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

(1)相应的支持性政策不健全,活动资金不足

徐州市很多志愿服务中心,活动资金主要来自于公益创投资金和活动奖励,对于公益基金会所支援的资金,还需要上交大分数额的税款,这无疑给中心在经济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直接影响其活动质量和服务。

(2)良好的助残爱残的社会氛围的缺乏

事实上,车祸、血栓等生活变故都可能造成残疾,而这样的隐形残疾群体也是不计其数的,但是助残意识、助残观念的缺乏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旦成为残疾群体,就意味着其将永远被隔绝在城市生活之外,等同于被判了死刑。

(3)助残机构和助残志愿服务机构混乱

据本次调研的中心反应一些针对脑瘫康复、儿童康复的机构其实是打着助残旗号收费的康复机构,并非专门的助残志愿服务机构。目前,政府和社会对两种组织机构没有明确的界定,这直接影响到了对相关机构的管理和政策经济支持。

3.解决性建议

3.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和帮扶志愿组织,开展专项扶持项目。

(1)加强青年志愿服务专项资金制度建设

通过相关优惠政策的倾斜和专项资金拨款和公益创投等多种形式为助残志愿服务机构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调配专业的社工和义务人员进入非官方服务机构,配套保障其工资和相应福利,解决“服务机构一个专职人员都养不起”的尴尬现状。

(2)培育和帮扶民间青年助残志愿服务组织

可以将残疾人纳入“居家养老”的服务范围,提供政府买单,外包服务的家政服务、生活服务,减轻残疾人家庭和助残服务志愿团队的压力,培养专业的服务人才,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残疾人的生活需求。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向“一专多能”发展。

3.2加强青年助残氛围建设,提起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重视和服务热情。

(1)多种媒体形式,还原残疾人生活

采用报纸等纸质媒体记录典型残疾人的故事,公益广告等电视媒体在公共场合播放关于残疾人生活和助残服务的公益广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使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交流联系,这些媒体形式能使更多的市民了解残疾人的真实生活,增进理解信任。

(2)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宣传青年助残志愿服务

大力推动开展“公益大讲堂”、“公益志洽会”、“公益项目推介会”等公益系列活动项目,通过丰富多彩、年轻时尚的系列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实现价值,同时在系列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敬业性。

3.3关注残疾人自自我成长,鼓励残疾人在工作中自强自立。

(1)通过宣传优秀残疾人榜样的奋斗事迹鼓励和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自强奋斗,成就精彩人生。通过寻找和宣传优秀残疾人代表,大力弘扬身材残志坚精神,发现身边不一样的榜样。

(2)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和精神陪伴工作,定期开展活动,关爱成长。残疾人群体因为身体缺陷心灵更加敏感,又因为其生活中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不顺,这些都需要相应的心理辅导和精神陪伴,心灵和精神的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残疾人的精神生活,成就“残健同乐”。

(3)加强残疾人创业就业支持,鼓励残疾人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生活热情,享受美好生活。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是现有服务的主要形式,但也存在很大的空间。本次调研的心缘志愿服务中心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就业活动,包括手工坊、盲人按摩等形式,鼓励帮助和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

助残青年青年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助残青年服务提出了更多特殊的要求。解决助残青年志愿服务的供需矛盾,营造助残爱残的社会氛围,激发青年志愿者的热情,充分调动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千里之行,基于跬步。希望本报告能对助残青年服务的发展壮大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网成.中国公民志愿行为研究(2011 )--现状、特点及政策启示[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3篇

一、人性化突出

以前我参加过很多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培训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认真的听,记录。讲和听的人大都很烦躁,内容枯燥,没有真正学到什么业务技能,都是一知半解。而这次培训,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身体力行,用幽默风趣的游戏,给我们传递信息,游戏结束后说明感受和体会,从游戏中让我们感受不同的道理。

二、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和重要性

在团体中,做一些认知游戏,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学员坐在一起,如何在最快的时间记住对方的姓名,地址、兴趣爱好,通过沟通、联系、团结互助等游戏在最短的时间里增强了每一个陌生学员的团队精神和彼此的友谊。

三、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

在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有心理问题的民警,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民警需要帮助时,心理辅导员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心理辅导员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保守他人的隐私,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四、通过游戏感悟人生道理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残疾儿童家长 心理危机 干预体系

分类号 G760

1 问题提出

2011年5月,《南方日报》和央视等各大媒体报道了一则“白领母亲溺死双胞胎脑瘫儿”的新闻:曾是银行经理的韩群凤,在经历为儿子辞掉工作、含辛茹苦、耗尽家财13年后,面对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孩子的康复无望、经济拮据不堪的残酷处境,曾经坚强的她再也承受不住,最终选择溺死孩子,然后自杀,以此来寻求解脱。该新闻报道后轰动全国,残疾儿童家长面临的心理危机问题随之引起学者和其他社会各界的集中关注。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G.Caplan)认为,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使自身与环境平衡与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累,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整个人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但与应激事件有关,还取决于个体解决应激的有效资源及个体对困难情境的评估,因此,心理危机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他对自己所经历困难情境的情绪反应状态。事实上,韩群凤事件正是由于家长“不堪重负”下心理失衡导致的结果,是自己感觉“走投无路”后一种过激的情绪反应结果。而韩群凤事件绝非是个案。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接触过许多脑瘫儿童家长,他们对残疾孩子付出了巨大辛苦,承受着超出常人想象的压力。“活着是为了孩子,想死也是为了孩子”,“不敢想孩子的未来,一想就觉得没法过了”,“真想结束这看不到希望的无期徒刑”,类似这样极端的话,我们常常从家长那里听到,其内心的艰辛和苦涩可见一斑。据中残联2012年统计数据,我国现有智力残疾儿童约173.9万名,每年新增13.6万名;0-6岁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名,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2.3万名;肢体残疾儿童139.7万;按照国际普遍引用的166:1的标准估计,中国孤独症儿童数约为164万……这些不幸儿童的背后,是无数个像韩群凤一样处在家庭危机、精神危机中的家长。作为真正的弱势群体,残疾儿童家长更需要理。解,更需要接受心理危机干预。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构建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即以健全与落实残疾人制度为保障,提高残疾儿童家长康复教育水平及心理干预技术为支持,构建残疾儿童家长支持性关系网络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冀其能有效地帮助残疾儿童家长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危机境地,以更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中。

2 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危机及其成因

2.1 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危机

研究发现,与普通儿童家长相比,残疾儿童父母面临更大的心理危机,主要体现在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更容易产生自责和沮丧情绪,并且极易产生养育倦怠。例如,Uskun与Gundogar曾对土耳其127名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中家长的平均分为14.9,接近于最高等级的抑郁水平;施皮尔伯格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pielberger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中状态焦虑问卷和特质焦虑问卷的平均得分则分别达到51.1和49.0,焦虑水平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张宁生等人研究认为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包括五个方面:个人和家庭问题、经济负担、终身照顾、缺乏成就感和过分保护;李静与王雁曾对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反应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残疾儿童父母在情绪、行为、身体、心智和精神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压力反应。与普通儿童家长相比,残疾儿童父母普遍处于较高的心理压力水平,患有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其中,由于受社会观念、治疗方法、陪护时间、经济负担等现实问题影响,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家长更是处于高压力状态,即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譬如彭虹与周海燕对北京市193名学前残疾儿童的家长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就表明:不同残疾类别儿童家长心理压力具有差异,尤其在终身照顾、缺乏成就感和过度保护方面,智力残疾、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显著高于听力残疾和视力残疾儿童的家长。另外,Majnemer等人最近借助于亲职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对脑瘫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5%的脑瘫儿童家长处于高压力状态,半数的家长认为脑瘫孩子的健康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时间、情绪状态和家庭生活。

张宁生等人在较早的研究中指出残疾儿童家长的心路历程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否认、自责和罪恶感、困惑、沮丧和接纳;也有人认为大多数家长会经历震惊期、拒绝期、幻想期、内疚期、平静期等几个心理阶段。事实上,不同的残疾儿童家长经历的心路历程的阶段顺序、各阶段心理危机的表现、每阶段持续时间等会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残疾孩子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时刻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处于明显的心理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状态。

2.2 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的成因

心理危机的产生与个体对危机的反应程度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残疾特征本身带给父母的自责。残疾儿童的父母往往觉得自己要为孩子的病症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自责常常困扰着他们。孩子的语言障碍、感官缺陷、交往困难、行动不便,动作怪异等残疾表征,使得许多家长会有很深重的负罪感和愧疚感,有些家长甚至会产生“强迫”意识,抑制不住地沉湎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搜寻有可能导致孩子残疾的蛛丝马迹,追悔不断;不能正确面对孩子残疾的现实,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报应,产生宿命和无助感。这些矛盾的心理经常折磨着残疾儿童家长,使他们感到非常痛苦。

其次,对孩子未来的忧虑。几乎每个残疾儿童父母都无数次地设想过孩子的未来,特别是那些需要终身照顾的残疾儿童家长。孩子在生活、康复训练中的点滴表现都会让他们不自觉地跟孩子的未来联系起来,有时候,不太理想的康复训练的效果,加之一些“过来人”不顺畅的现实生活,以及对一些资料的查阅,使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忧虑,甚至绝望。

再次,社会环境的“另眼相看”。由于传统观念以及相关保障制度方面的滞后,残疾孩子在今天仍是常常被贴上标签的人,各种歧视性称谓仍是不绝于耳,残疾儿童的家长、家庭也因此被“另眼相看”。居高临下的怜悯、工作生活中的歧视让家长有苦难言。于是一些家长变得自卑、退缩、甚至封闭。Uskun与Gundogar的调查研究发现,残疾儿童家长认为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是导致他们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经济压力。残疾儿童的养护、治疗、康复训练需要大量的经费开支。特别是孤独症、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儿童的疾患往往伴随终生,相比普通儿童,他们有更多的医疗、康复、教育、看护等需求,这对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在现实中,像聋儿和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多要求家长陪同,费用更高,大多数家庭难以承受,譬如听障儿童安装耳蜗的全部费用累计约25万元。由于政策保障方面的不完善,在大多数地区这些费用基本上还是由残疾儿童家庭来承担,很多家境殷实的家庭因此变得拮据甚至一贫如洗。这不但影响了残疾儿童康复教育的质量,也加大了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负担。

第五,自身发展受限。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多需要终生陪护、康复,这对家长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孩子,一些残疾儿童家长辞掉了工作,中断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使家长对孩子的康复期望值提高,对康复效果高度敏感,而实际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落差又会使家长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和焦灼感;一些家长由于身心疲惫在工作中状态不佳而遭降职或批评,个人发展受到限制,更难收获成就感,从而愈发生出“人生失败”的感慨。

最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改变。这几乎是所有残疾儿童家长共同的经历。残疾儿童的出现,使每个家庭成员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对孩子未来的忧虑、经济状况,康复路线的选择、周围人的态度、康复效果等,这一切引起的压力使得整个家庭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忧虑、抱怨、争执、烦躁增多,家庭成员间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夫妻离异。同时,由于身心全被孩子“拴住”,残疾儿童父母与朋友、亲戚的联系减少,关系变得生疏,这又加重了家长孤立、无助的感觉。

3 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现状

心理危机干预最早产生于美国、荷兰等国,在近二三十年展迅速。然而,我国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较晚。尤其是,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社会对残疾人康复教育的固定观念,以及相关残疾人保障制度的缺乏等,导致我国尚未构建起完善的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加重了家长的心理危机。

3.1 缺乏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法规制度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心理帮助过程,是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运用个人、社会和环境资源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心理危机干预中,要真正调动社会及环境因素使其发挥持续有效的作用,则需要政府方面相关的法规制度做根本保障。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如针对地震、SARS、大学校园安全事件等开展的特定人群心理危机干预,都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也促进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卫生部2008年5月19日颁布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更是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政策方面的指导作用。相比之下,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危机干预关注度就小得多。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的政策、法规更是难觅踪影。这使得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干预长期处于被忽视、随机性强的状态,或者呈现出一定的慈善色彩,这无疑会影响干预实效。因此,要真正帮助残疾儿童家长摆脱心理危机困境,国家及相关部门就要从体现人文关怀与社会公平出发,增强对其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这才是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根本保证。

3.2 缺乏针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心理干预的平台

当前,为应对人们越来越多的压力困扰,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应运而生。在林林总总的机构中,却鲜有专门针对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的机构。究其原因,一方面现有的机构由于其专业人员对特殊教育缺乏了解,也很难对残疾儿童家长“对症下药”,作用有限;另一方面残疾儿童家长由于各种顾虑,很少主动走进心理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笔者曾承担山东省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工程的授课任务,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了解到,部分接受过心理服务的残疾儿童家长,其心理咨询途径多以网络为主。由于网络资源的鱼龙混杂,使得家长很难获得切实有益的帮助。

最近几年,随着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干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一些地方残联或特殊教育机构开始组织一些针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援助活动,如广东番禺区残联定期举行的“残疾儿童家长心理辅导活动”、南京玄武区“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系列讲座”、福建三明市的“心理专家走近残疾儿童家长活动”等,这些对帮助残疾儿童家长缓解心理危机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也非常受家长欢迎。但遗憾的是,这样卓有成效的活动,从全国范围来看,还属凤毛麟角,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残疾儿童家长的需要。

4 构建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4.1 健全与落实残疾人保障制度

一个社会对残疾人福利保障的态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测试这个社会公平与多文化包容能力的底线和标尺。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危机状况,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相关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落实不到位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个韩群凤事件,折射出的是无数残疾儿童家长面临的共同困境,也凸显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漏洞。我国的《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各类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实施纲要中,都提到了家长在残疾儿童康复中的作用、责任和义务,却很少提及家长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应该得到的支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况且,已建立的各项有关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保障、无障碍保障等各种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在很多时候只是“看上去很美”,并没有被切实落实到位。譬如《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后,各省市也随即制定了实施保障法的办法,从康复、教育、就业、福利与环境等多方面都做了规定,但是对照现实,违反规定的现象比比皆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已于2012年8月1日起施行,但周围的环境设施对于残疾人仍旧是障碍重重;《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也都面临类似的尴尬。与此同时,一些与残疾人权利保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使得残疾人及其家长诉求无门,维权无据。这一切困难,转嫁到残疾人父母那里,就成了担心、无助,就成了压力的根源。现实生活中处于多重压力下的残疾儿童家长,迫切需要来自国家或政府层面的切实的政策支持。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抓已有制度的落实,对落实不到位的要有相应的问责措施,让残疾人得到适合其特殊需要的帮助,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参考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的做法,建立、完善一些法律制度。如制定《反残疾歧视条例》,让残疾儿童及家长不再被“另眼相看”;制定《残疾人就业平等法》,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建立《残疾人家庭社会干预制度》,其中包括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资助、家庭生活干预和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干预等。除了国家制度以外,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制定一系列措施,向当地群众普及特殊教育知识,纠正传统观念,增加人们对“残疾”、“康复”的认识,积极营造“扶残助残、济困救弱”的社会风尚,对残疾儿童家长在生活、就业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或经济援助。

4.2 提高残疾儿童家长的康复教育水平

家长是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家长专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结果,是能否成功进行家庭教育的关键。对此,国外有些专家认为,对特殊儿童的训练,与其说是在训练儿童,还不如说是在训练家长。

谷长芬等人的研究也证明,残疾儿童家长对来自专业支持方面的需求强烈,他们迫切需要获得有关孩子康复教育方面的指导,从而消除面对孩子的残疾“束手无策”的无助感。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可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或开办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提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面的技术指导,如个别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先进康复训练方法的运用、康复矫治器具的操作、残疾儿童的诊断与评估方法等。这些技术保障,会使家长从根本上减少无助感,并能从孩子的点滴进步中看到希望,增强生活的信心。目前,国外特别注重对残疾儿童家长的训练。例如,团体集中家庭训练(Group Intensive Family Training GIFT)计划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家长训练方式。在12周的集训中,家长在专家的督导下亲自实践行为分析技术,并将习得的技术运用于团体的亲子结对活动中。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团体集训方式具有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效果,并能减轻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

4.3 重视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干预技术支持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现在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残疾儿童家长难以享受到这块资源。针对目前实际,建议由各级残联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在县级以上城市成立残疾儿童家长学校或心理服务机构,为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援助。在这里,残疾儿童家长可以倾吐自己的心声,可以得到心理专家对自己生活中一系列“非常行为”做出的科学解释,并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助于消除惶恐,减轻压力。另外,按照“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还要建立残疾儿童家长档案,注重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发生前的预防与干预。并且,还应加强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评估,以确保干预的有效性。

4.4 构建残疾儿童家长支持性关系网络

陈琳认为残疾儿童家长的支持网络应该包括以立法为主要标准的政策性支持,以提供经费和改善康复、教育物理环境为标志的物资支持,以专业人员指导和参与为标志的专业支持,以社会舆论关心为标志的心理支持。作为一个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残疾儿童家长需要的支持涉及面很多,笔者认为,除去政策、专业技术等支持性措施之外,构建残疾儿童家庭内部和残疾儿童家长间的支持性关系网络,对于缓解残疾儿童家长压力,走出心理危机更具现实和直接意义。

4.4.1 构建残疾儿童家庭内部支持性关系网络

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和谐融洽,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残疾儿童康复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倪赤丹、苏敏在对自闭症家长所做的调查中,在“生活中优先寻求支持的对象”一项,有44.7%的自闭症家长选择首先从家庭内部支持网寻求支持,列所有寻求支持类别首位。这种家庭内部支持既包括爱人、父母、兄弟姐妹的理解,以及他们心理上对有残疾孩子这一事实的接纳,同时也包含着经济与物质上的支持。残疾儿童家长心路历程中太多的负性情绪,毫无疑问会直接影响到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影响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孩子社会性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而这些反过来又加重了父母的心理负担。因此,构建家庭内部支持性关系网络对于缓解家长压力,建立正常亲子关系,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效果意义重大。这项工作可由当地残联、妇联及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参与,人员涉及部门专职工作人员、特教教师、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从政策解读、特教专业知识普及、心理辅导以及伦理亲情影响等方面帮助残疾儿童家庭成员正确认识残疾儿童,掌握一些家庭康复方法,明确自己职责,强调家庭成员间的理解互助、同舟共济,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家长释放压力,以减轻负荷,理智地面对困境。

4.4.2 构建残疾儿童家长间的支持性关系网络

在帮助残疾儿童家长调整心态,掌握面对困境的应对策略方面,残疾儿童家长群体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例如,家长学校及其他家长组织可以帮孤独无助的残疾儿童家长找到群体的认同感、心理归属感,“同病相怜”的家长在这里可以敞开心扉,倾诉、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同时,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家长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而在这里,家长们可以得到彼此间的鼓励,分享坚持的成果,为下一步的康复训练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除此之外,家长联系网络还成为家长切磋康复教育技能’、交流经验、信息共享的平台。例如,美国教育部迄今已经在美国建立了100多个家长培训与信息中心和社区家长资源中心(Community Parent Resource Centers),每个州至少都有一个这样的中心。除此之外,美国还发展起了为数不少的残疾儿童家长组织,这些组织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自己的群体争取平等的权利,大部分特殊儿童家长组织都建立了家长间的网上论坛或是成立定期的家长间聚会或是举办一些活动,为家长间的联系、交流和互助提供了平台和契机。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5篇

中和:初次见到你,根本就难以让人看出你是个残疾人,一般来说,许多身残的人不仅能让人一眼看出他/她的身体的不灵便,更重要的是可能通过举止和眼神,能让人发现许多能证明其残疾的东西,比如不自在、不自信、无助、哀怨等。当然,对于大多数残疾人来说这样的表现并不算是什么,但你给人的感觉就不是这样。如果没有预先说,你让我们感到的不仅不是个身残的人,而且好像是个女强人:那样的开朗、积极、乐观、向上。

曾伟:的确如此,每一个初见到我的人都有同感。但这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这是非常艰难并经过长期修炼的结果。我是15岁出的车祸,当时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没有刻意的专门训练,主要是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自己慢慢摸索而走过来的。其实我绝望了很长时间,不想活在这个世上,也试着结束自己的生命。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能力自杀,我甚至存过安眠药,但被医生发现了。再后来,就试着活下去,但心里还是存着随时可以死去的想法。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工资养不活自己,还非常绝望(因为假肢很贵,而当时的工资很低,我大概是76块钱一个月)。我真正下决心活下来首先是因为父母,特别是父亲曾经在邻居家说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父亲是个不善言谈、感情不易外露的人,但在和邻居说到我的时候,他情不自禁痛哭着说:我对不起她,没有给她一天的好日子。他还说:我没有权力要求她为我们活着。

的确,自从这场灾祸之后,父母亲一直为我的存在而操劳着,天天提心吊胆,生怕我一时想不开。得知父母的良苦用心,考虑到这人间大爱,我下决心活下去,为父母而活下去。

中和:是的,从愿意活下来,到好好的活,再到活出人生意义来,是个艰难过程。但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它是那么有意义,那么精彩,那么值得我们去回忆。因为这个过程不仅谱写着你的人生意义,对于现在许多还处在与你类似遭遇的人来说,它又是无穷无尽的财富。特别是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会有许多遭遇不幸,但又有幸活下来的人,他们的心理,特别是肢体和心理都遭遇到巨大的不幸,不仅需要爱的抚慰,更需要真实地故事让他们看到生的勇气、生的意义。通过你的故事,我想会有许多启示。

曾伟:人是社会的动物,给予我生的勇气、力量的还有友情,在这期间,是友情慢慢地把我引向了社会,引向了幸福人生。我从高中起,就有一些好朋友,非常关心我,一路走来,朋友越交越多,许多人给我无私的帮助,我在我的书(《来,推开窗子》)里也写了一些。说到理想,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想自己养活自己,不成为别人的负担。后来,发现自己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帮助别人了,就开始尽己所能做一些事情了。说到信念,我一直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不管什么时候,也没有怀疑过这一点,所以,才会一直努力。说到榜样,我人生的路上真有不少榜样,比如北京有一个孙恂大姐,她是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19岁时得了重症肌无力,这种病一般活不过5年,可她到现在已经活了48年,而且越来越好,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还坚持学习,帮助他人,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我从2003年认识她,每年都会去北京看她,和她交流很顺畅。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还有,人应该忘掉自我,帮助他人,人应该怀着爱心与善念生活。一个湖南的残疾女子叫李梅,她13岁时因车祸失去一条腿,年龄和我接近,可是她活得非常阳光灿烂,比一般健全人都要幸福,她就像生活在童话里的女子,14年前,我走近她,和她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她身上不仅没有残疾的阴影,甚至许多健全人还要羡慕她的幸福。她本身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还有非常爱她的父母、丈夫和姐妹,生活在很和睦的氛围里。她做过湖南邵阳电台的热线节目主持,还是湖南省作协会员,出过自己的书,是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残疾人艺术团的主持人……她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她乐观阳光的人生态度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从她身上发现:原来残疾了还可以生活得这么幸福,她的残缺不仅不是缺陷,甚至成了“特色”,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中和:就现在而言,你是如何看待灾难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灾难、战胜灾难?

曾伟:联系到我所经历的,我觉得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在我看来,所有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成长的阶梯,灾难和幸运,都可能成就一个人,也可能毁灭一个人,主要看经历的人怎么面对。其实,不管发生的是什么,我们除了面对它,都别无他法!但面对灾难,一定会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里,痛苦、挣扎、甚至绝望都是正常的,只要不放弃,走出来之后,这些经历都会是宝贵的。我有时候会对别人说:我们不能白白经历苦难,如果没有从中学会成长,那就太不值得了!我也曾经对自己说过,别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倒霉,生为人都有苦难,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健全的人未必生活得比残疾人幸福,甚至有不少无法生活下去的正常人。我就是这样看待自己所经历的灾难并慢慢战胜灾难的。

忘记灾难、战胜灾难只是迈向有意义人生的开始,真正的幸福还要理解并处理好人生过程中的许多身外东西。细细想来,我觉得自己大多数的收获都来缘于放弃。人有时候想要得太多,反而会得到得很少,如果只是做该做的事情,而不要希求过多,反而一切该来的都会到来。包括名利与财富,我觉得它们都是人在追求理想或者信念之后的副产品。现代人,表面上看起来只顾着物质的利益,其实,人在这样的时候更需要精神的支撑。还有,我觉得人生观、价值观是很重要的,人要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之后,才会有健康的人生态度。

理解人生就要学会思考,要回归到为人的根本来思考。今天,我发现许多人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心,就开始了对财富的不顾一切的追逐,无论这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都利用职业之便来追逐财富。他们以为,自己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没有钱,如果有了钱,其余的一切都会有了。其实,真不是这样,说到底,我觉得还是人生观的问题,现在有不少人,觉得谈人生观太空泛,其实,我觉得人生观是最实在的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许多具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中和:你获得今天的幸福人生,是源于你对人生刻骨铭心的体验与思考,还源于你对生活的不懈追求。你是如何看待奋斗与获得、奋斗与人生关系的?

曾伟:没有奋斗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也不可能获得今天的意义。我的人生历程就是奋斗,就是不断与命运抗争,就是要做常人看难以做到的事情。我现在主要是依靠假肢走路、骑车,但像我这样双腿膝盖以下缺失而能够依靠假肢行走得如此自如顺畅的人非常罕见。之所以这样,主要在于我的苦练和忍耐,我训练假肢行走所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曾经两次摔倒在操场,并摔裂了假肢,而当时却没有一个人在场。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考大学可能是年轻人最重要、最现实的出路了,于是我就下定决心考大学。但当时大学招生政策规定不招收残疾考生。但我没有放弃,于是就不断写信争取,最后宜昌大学――这所地方院校放松了录取条件,同意录取,当年的秋天我破例进入它的微生物工程专业学习。1987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宜昌啤酒厂工作,1990年调入教育系统,做一名生物实验员兼生物教师。后来,我参加了自学考试,并取得了本科文凭。我很喜欢服装设计,于是进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学习,曾经一度成为一位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我现在从事中学历史和心理健康专业教学。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学习,我的学习一是根据我实践的需要,一是根据我的兴趣。我现在还喜欢做衣服,我的许多衣服都是我自己设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自己主动要求代的。

对于人生奋斗来说,我有自己的理解,我没有所谓的远大目标,我只是个见事做事的人,我信奉一切“即在当下”。所以我当教师就要善待每个学生,善待每一堂课,干好每件自己应该干的事情;做义工时就要尽心尽责地对待每件事,把好事做好做彻底,不考虑其他。

中和: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你是一名教育者。不仅因为教师非常适合你的性格,也不仅因为教师职业可以帮助你展现人生风采。我感到,以你开朗豁达而又自强不息品格、悠远宁静而又积极向上的心态,定会让你的学生受益无穷。因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心对心的互动,而你拥有一颗平凡而又悠远的心。打开这扇窗,会看见一个奇异的世界。从教这些年来,我希望你谈谈自己对教育的看法。

曾伟:教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教虽然有17年了,说来不短,但理解还是不深,因为我所经历的毕竟有限。如果说我在过去的教育中取得一些成功的话,那可以归结为一点,我认为教书如同做人,我只是“教在当下”――尽心尽责地教好书(自己的学科)、育好人(自己的学生)。我教书生涯是从实验室开始的,当时学校条件很差,实验室更是脏乱差。但我感到,无论今后如何,也不管理想有多高,整理好实验室,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就是一切。当时我拖着残疾的腿,楼上楼下跑,拎水拖地、整理物品,还加班辅导学生。后来我被“提拔”为教师,当了班主任(所谓的“差班”),但我无不奉行“教在当下”的思想,认认真真做好本职中每件事。

我非常赞同温总理的观点,教育很复杂,但有两条最重要:一个是爱,另一个是知识,而爱是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激发学生,我经常自己花钱买针线包、小影集、记事本的物品奖励学生,后来我经常买书(也包括自己的书)奖励学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我让学生开展“护蛋”活动――让学生把鸡蛋带在身上一周不离身,每天写“护蛋”日记,以此让学生理解父母养育之恩,懂得感激与报答。因为有爱,才愿意付出;因为有爱,才愿意用心专研教学;因为有爱,才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

在我短暂的教育经历中,我发现教育慢慢地背离了自己的本质,开始异化;在多数人的眼中,教育不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而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知识训练活动。其背后是复杂的功利主义教育动机,这着实让人忧心。

中和: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别在于业余生活。除了教书育人,你还有许多业余生活,比如写作,比如社会活动。你比一个身体正常人更加忙碌。你是如何看待你的副业,你又是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的?

在工作之余,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写作。我的藏书较多,涉猎面也大,史书传记、中外名著、服装裁剪,各种类别的书籍应有尽有。我认为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也正是书拯救了我。影响我最大的一本书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我真是百看不厌。我白天忙于教学,晚上有空就伏案写点东西,将自己的心得和感受不断地传达到笔尖。我发表的诗歌、散文作品近50万字。其中,诗歌《望江东》获第四届路遥青年文学奖,我的诗作被收入《当代十人诗选》。2006年,近10万字的散文《来,推开窗子》由香港凤凰出版集团出版。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6篇

1.1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保障残疾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客观要求

残疾人同普通公民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但受社会经济发展和传统思维的影响,残疾人在教育中仍然处于弱势群体,侵害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等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的残疾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享受到了和普通大学生同等质量的教育。但由于受师资力量、课程建设体系、物质条件、教育途径等现实问题的制约,残疾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被边缘化,这严重侵害了参加人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不利于残疾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1.2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丰富高校体育研究体系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研究体系以健全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体育管理等内容,旨在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基本体育技术和基本体育技能的教育,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残疾大学生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研究体系,促进高校体育的协调全面发展。

1.3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是残疾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的缺陷,被高校体育教育边缘化,失去了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的机会,进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在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加强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根据伤残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显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在高校的学习质量,进而促进残疾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

2.1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人员分布不均衡

对凯里学院、遵义医学院、凯里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SportsTechnology)87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人员分布呈现不均衡的分布态势。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院校分布不均衡,普通本科院校残疾人所占比例较低,仅为0.08%左右,高职院校比例较高,可以达到0.5%左右;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残疾类别分布不均衡,我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将残疾人分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八种类型,贵州高校肢体残疾所占比例达到97.3%,视力残疾占1.5%,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展1.2%;贵州高校残疾人大学生残疾等级分布不均衡,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语言残疾的残疾等级99.1%为四级,三级以上仅为0.9%,残疾大学生具备独立日常生活能力,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2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薄弱

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贵州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贵州高等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问卷调查中,有残疾人专项教育经费投入的院校仅占2%;体育场馆设置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院校比例为23.7%;设置有残疾人专用体育设施的院校比例仅为3.4%。

2.3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是开展教育的基础,经过特殊培训的专业体育教师是实施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主力军。从问卷调查来看,贵州现有体育院系均未开设康复医学、特殊教育等相关专业,特殊体育教育教师培养力量极为薄弱;在现任体育教师中,参加过专业特殊体育教育培训的教师比例仅为11.3%,参训教师中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短期培训的体育教师比例高达93.2%,88.7%的体育教师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特殊体育教育培训;在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指导调查中,94.3%的院校采用学生申请免修、不参加任何形式体育教育的方式,仅有4.7%的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等相关知识的传授,所有高校均未开展较为系统的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在看待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态度上,43.6%的体育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27.3%的体育教师认为可有可无,12.4%的体育教师认为非常重要,16.7%的体育教师认为无所谓。

2.4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体系缺失

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途径,内容涵盖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是学生培养教育实施的基本依据。在问卷调查中,91.7%的高校没有明确的参加大学生体育教育培养体系,8.3%的高校有部分培养要求。在对部分高校残疾大学生的调查中,85.3%的残疾大学生有接受体育教育的需求,12.5%的残疾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仅有2.2%的残疾大学生不想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显示,89.1%的残疾大学生未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10.5%的残疾大学生有零星的体育锻炼,0.4%的大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缺乏的原因,35.6%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残疾人体育教育缺失是首要原因,28.7%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是体育设施不健全,20.6%的残疾大学生归因为自身体育锻炼知识的匮乏,15.1%的残疾大学生认为指导力量欠缺。

3贵州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对策

3.1夯实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前提,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制定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系列管理文件,成立专门部门负责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实施;保证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通过政府支持、公益捐助、兴办产业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宽参加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经费来源,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经费纳入高校整体预算,确保经费的筹措和专项使用;完善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充分考虑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对原有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改造,增加残疾人专用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残疾人专用体育锻炼及康复设施。

3.2加强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贵州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不断充实残疾大学生专业体育教师队伍;大力开展特殊教育培训,采用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专业院校、残疾人组织的专家学者,对现有体育教师开展特殊人群体育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基本的履职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鼓励教师以开设选修课、体育锻炼辅导、体育康复康复指导等多种方式参加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教育实践经验,促进教师在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方面的成长。

3.3构建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是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保障,是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蓝图,培养体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高校应重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召集专业体育教师、特殊教育专家、残疾人大学生共同参与培养体系的构建工作,充分考虑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实施的特殊性,使培养体系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促进残疾人体育在高校的开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目的旨在通过体育教育,使残疾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全面促进残疾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实现残疾大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伤残情况为基本依据,严格遵循教育性、科学性、实用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精心选择和设计适合残疾大学生实际的项目,使残疾大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显著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教学组织应采用分类指导的原则,将残疾大学生按伤残特点进行分组,不同组别执行不同的教学标准,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以实践为主进行学习;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考核方式以弹性考察为主,重点考核其对基本的锻炼保健知识的了解、基本锻炼动作的规范等内容,避免以测验成绩为依据进行硬性考核。

3.4丰富贵州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教育途径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残疾大学生;关爱;成长;特殊个体

一、案例简介

田某是珠江学院财政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2011级的一名女生,家境贫寒,由于幼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使得她自卑、敏感,不愿意与她人交往,对老师、同学不信任,总是感觉大家都在嘲笑她。同时,她对自己的未来也很迷茫,担心不被社会接纳。

二、案例分析与处理

在其入学办理报到手续的第一天,本人发现了她的特殊情况,就亲切地和她交谈,及时了解该生的基本情况。经过短暂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她的家境贫寒,对自己的身体缺陷非常敏感,格外关注别人对她的看法,同时自卑、自闭。因此,我在第一时间以飞信、QQ群的形式教育其所在班级的其他学生:班级来了一位特殊的同学,行动不便,大家要以热情、友好的方式欢迎这位新同学。

每隔一段时间,我会主动找她谈心,与她拉进距离,加强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和她的几位室友谈话,教育她们要与她友好相处,不要歧视她,要学会换位思考。但是,起初的几次谈话,效果并不理想。她不愿意敞开心扉,几乎都是我问她答,或者我说她听。

于是,我开始思索应该以何种方式和她进行有效地沟通。据她的室友介绍,她每天除了上课外,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宿舍,也不愿意与她们交流,宿舍组织的集体活动也拒绝参加。于是,我尝试以发短信的形式和她沟通,经常每隔几天就给她发一些鼓励的信息,如:“你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体,但你完全可以把握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相信你会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你要以乐观坚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等。虽然起初她并不会回复我,但是我不介意,一如既往地关心她,就这样逐步和她建立起了信任。在此基础上,她开始主动和我交流,谈话中她多次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甚至有过极端的想法,觉得自己的身体情况会影响今后的生活,活着没有意思……。对于她的这些想法,我完全能够理解。总是耐心地教育和开导她,要正视现实,对自己要有信心。考虑到她的家庭经济情况,为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解决了她的基本生活问题。

鉴于她身体的特殊情况,为了帮助她树立自信心,我鼓励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在第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中,班级排名第二,这是她学生时代取得的最好成绩,她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在鼓励她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时刻教育她要积极融入集体,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快乐、精彩。起初,她拒绝参加集体活动,担心别人疏远她。因此,在班级每次举办集体活动之前,我都会给她所在班级的其他学生召开一次思想动员会,教育学生要主动和她交往,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开开心心地去参加活动。解除了她思想上的顾虑后,她开始尝试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并且从中受益匪浅。一年以后,她的学习、生活都已经步入正轨,能够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各项活动,有问题、有想法会主动找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一改入学初期的自卑和敏感。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优秀生一等、二等奖学金,通过了多项职业技能考试。

2015年6月,该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顺利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且成功入职广东省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在她穿上学士服的那一刻,作为与她朝夕相处四年的辅导员,笔者由衷地感到喜悦和欣慰,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

三、工作思考和建议

残疾大学生是普通高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她们在学习、生活、乃至经济上的困难都极易引发各种问题。残疾学生由于自身特殊的情况,一般表现为自卑、敏感,缺乏社会交往。此外,当前社会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理解程度不够,校园的人文环境不够宽容,教学、生活、文体等设施都存在各种障碍和限制,直接影响到残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导致部分残疾大学生失去努力的方向和动力。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残疾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及时解决残疾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辅导员老师不容忽视的工作。对他们的教育有如下建议:

1、努力消除残疾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残疾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缺陷最敏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辅导员老师在工作中要主动发掘每一位残疾学生的闪光点,要善于以残疾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细小环节创设教育情境,为她们提供展现能力、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她们走出自卑的心理。

2、建立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档案

辅导员老师在工作中有必要建立这些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做到对他们的心理状况了如指掌。同时,还需要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定期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他们进行心理测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使残疾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在萌芽状态消除。

3、让残疾大学生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辅导员老师要尽力通过组织、策划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各种条件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寻找到自己的舞台,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学会认识自我和战胜自我。

4、设立残疾学生专项奖学金,鼓励残疾学生奋发图强

残疾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他们意志力坚强,学习勤奋、刻苦。但是这些学生由于身体原因,有些课程的学习对他们来说相对较困难,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当前,普通高校的教学都是针对正常学生,很少考虑到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所以学校的奖学金的评比应该灵活处理,在关注他们所有课程成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残疾学生的特殊性。

5、学校要切实创造条件,解决残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校残疾大学生大多数都学习十分刻苦,学习成绩较突出。但由于身体残疾,他们对自己的未来都很担忧,担心就业时会受到歧视,找不到工作。所以,学校应当努力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完成正常学业的基础上,积极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个性化指导,如针对他们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举行残疾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残疾大学生等,努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聂.试论消除残疾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几种渠道[J].教育与职业,2009(5).

[2] 王秋霞.高校身体残疾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J].黑河学刊,2013(8).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范文第8篇

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已被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可见,和谐的社会建设需要和谐健康的个体心理。在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关怀服务由来已久,并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值得我们在规划和制定全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时加以借鉴。

一、加强社区心理关怀服务的必要性及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悄然生长并急剧增加,心理失衡和行为问题日渐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问题。让心理关怀服务走到老百姓的身边,加强社区心理建设,构建稳定、理性的社会心理,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所谓社区心理关怀(健康)服务是指具备心理服务资质的专业人员面向社区成员开展的心理健康评估、教育、咨询和干预等服务[1]。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对维护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个体发展能力有重要意义。

1.心理关怀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现“五心”服务宗旨。加强社区心理建设,构建社区心理关怀服务体系,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已日益提高,对心理关怀和服务的需求也“应该像基本的道德教育或健康教育那样,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化教育和生活训练,也应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纳入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规划之中”[2]。建立社区心理关怀服务体系,合理设计心理服务内容,策划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助于实现“五心”服务宗旨,即保持良性沟通,让居民“舒心”;强化主体意识,使居民“定心”;注重精神慰藉,与居民“贴心”;提升能力素质,给居民“信心”;开展释疑解惑,使居民“暖心”。

2.心理关怀服务可以促进社区活动形式的创新,增强居民间的理解和沟通。心理关怀服务模式中的很多方法,比如团体咨询、心理沙龙、团体心理行为训练等,都是集环境熏陶、知识启迪、行为引导、寓教于乐等特点于一体的教育服务方式。可以利用其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增强居民之间团结、理解和沟通,促进居民对社区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方式的创新。

3.心理关怀服务契合人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心理关怀服务由于可以让成员真正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对集体产生归属感,成为有良好默契的亲密伙伴;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和美好的社区氛围,构建和谐社区“心理场”,并有助于实现个体的“心理按摩”,是丰富居民精神生活、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社区心理关怀服务建设的薄弱环节

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治疗体系较健全,但预防体系薄弱,应用人才相对匮乏。影响社区心理关怀服务体系建立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误区。有关职能部门缺乏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多地致力于社区居民的生理保健,而忽视甚至轻视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同时少部分社区居民对心理疾病与障碍的认识度、重视度和接受度偏低,甚至对心理疾病产生片面偏颇认识,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对心理疾病与障碍采取隐瞒或回避态度。社区心理关怀服务尚未被人们所真正地认识和接受。

2.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开展社区心理关怀服务的主要模式有两种:一是初级行政组织居委会传统的工作方式,二是一些群众自发的业余活动团体,如老年人协会、音乐协会等。但这两种形式都没有专业的支持系统,使有关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凸显出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和危机干预系统都存在着严重的专业性欠缺问题。接受系统培训并从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人员较少,开展服务和危机干预的实操性技术不强,难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心理健康需求。

3.组织管理和实施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虽然一些城市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但在系统化、专业化、普惠化等方面均有所欠缺,尚未形成体系,而且从规模、层次、效果上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现实所需,有效辐射示范的经验还不成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没有完全做到机构落实、经费落实、任务落实。在组织管理上,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和指导,存在着管理、实施上的差距;同时,由于城市间、社区间在重视程度、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上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部分地区存在着很多社区心理关怀服务有名无实,而即使有相应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场所的社区,其在人员配备、资金保障上困难也很大。

三、构建社区心理关怀服务体系的“五化”建议

1.服务对象普惠化。社区心理关怀服务的对象应是社区全体居民,并具体根据不同的心理健康需求划分以下四类目标群体:一是心理和精神无明显异常的健康群体,这是社区心理关怀服务的主要目标人群;二是由各种原因需要得到重点保护的重点群体,如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三是具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危险因素、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有害因素的高危群体,如精神疾病遗传倾向家庭、严重生活事件(丧偶、离婚、亲人死亡的、遭受暴力袭击等)群体及身心疾病、癌症等患者;四是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监护人。针对这四类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社区心理关怀服务的工作内容应有不同侧重点。

2.服务组织网络化。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心理关怀服务网络,是面向社区公众提供全面、连续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最好方法。具体而言,要健全完善社区心理关怀服务网络,一要配强“二室一网一线一板”,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专业图书室,创建专门心理网站,安装专门服务热线,设置专门宣传板报。通过开通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倾诉、预约上门等服务;二要配全居民区服务点。在每个居民区均设立心理关怀服务点,将经过严格培训、考核的志愿者配置到居民区,充分发挥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志愿者参与心理关怀服务的积极性;三要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服务。通过组建实习基地、共享社会心理资源的形式,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个人(如在校心理专业大学生等)免费进社区进行专业化服务。

3.服务流程规范化。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系统应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组成,应具有咨询疏导、危机干预、治疗救助和教育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功能,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关怀服务的模式应是立体的、互动的和多层次的综合模式,形成“四级防治与服务体系”。

社区心理关怀服务的流程,首先应坚持“四级”原则:一级层面是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性和心理卫生知识的认识,提高社区人群的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这部分工作可由社区志愿者或兼职人员完成;二级层面是开展社区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心理卫生干预,有条件的社区可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三级层面是对辖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追踪访视和评估工作;四级层面是有条件的社区可组织精神疾病患者开展康复服务,降低精神疾病的残疾率,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二级至四级层面的工作均应由专职人员或兼职的专业人员完成,以保证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化。

其次是要坚持“四定”原则,即社区心理关怀服务一定要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定时,就是心理咨询室要有固定服务时间,并通过微信群、心理网站和宣传栏向社区居民公布;定点,就是在社区要有至少10平方米以上的心理咨询工作室,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承诺和服务守则;定人,就是心理咨询室配备相应数量的心理咨询师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定内容,就是要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