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对中国矿业企业来说,出海淘金,目前似乎不是一个好时机。

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全球矿业发展势头放缓。自2011年以来,大宗矿产品价格不断探低。日前,普华永道报告指出,仅过去一年,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矿业板块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市值已累计下跌44%。

来自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小幅下滑。于11月3日在天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5000名代表参会,很多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苏丹和格陵兰等国家和地区的矿业界人士表示,期待与中国进一步加强矿业领域合作,走出低迷。

“虽然当前全球矿业还处在深度调整期,但从长期来看,新一轮矿业发展的‘超级周期’仍在持续。”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当前全球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正持续推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矿产资源将保持强劲的需求动力。

海外投资下滑 矿企进入持续期

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矿业联合会(下称中矿联)了受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委托撰写的《中国企业2013年前三季度境外矿业投资情况分析》报告。中矿联国际与地矿金融项目部负责人常兴国分析报告时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在金额和数量上均小幅下滑:中矿联共受理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项目103例,同比减少8%;项目协议投资总额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10.9%。

中矿联认为,中国矿企海外投资已经由探索期、巩固期、快速发展期而进入持续期,也是矛盾比较多的时期。“未来,(矿产品)价格下调震荡,市场趋势向下是比较普遍的共识,这个时期持续多久并不一定。”常兴国说。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处长陈丽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全球有180多个国家拥有矿业,其中100余国矿业对外开放,其中又有60余国的矿业占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到哪些国家去投资,投资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投资,遇到风险怎么办,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复杂的决策。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海外开发部总经理童军虎表示,矿产资源有着“工业的粮食”之称,为保工业“粮食安全”,矿企“走出去”十分重要。目前中国企业“刚开始走出去”,成绩并不太令人满意,但是作为中国企业,必须要过“走出去”这一关。

失败率高达八成,不能“摸着石头过河”

中矿联常务副会长王家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前一阶段“矿业热”时期,大批非矿企业及地勘单位纷纷“走出去”投资海外,然而教训惨痛。

仅2013年前三季度,就有大量大型矿企并购案以失败告终。

1月,全球最大的金矿商巴里克终止了中国黄金集团对其旗下非洲公司部分股权的收购交易,商务部网站显示,双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收购价和税收分担等问题上。4月,汉龙集团与澳洲铁矿企业Sundance高达14亿澳元的收购案终止,Sundance公告称,由于交易的融资条件没有达到,因此终止了此项全资收购计划。

有媒体报道称,“十一五”期间中国企业出海的成功率不足20%,其中很多大的项目都来自矿业。

“中国在海外的矿业投资,大概有80%的失败率。”王家华在今年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直言,许多企业仍在 “摸着石头过河”。

常兴国认为,专业化程度不足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重要掣肘。他介绍说,非专业性主要表现在企业跨行业、跨矿种、跨国家投资的过程中。此外,金融机构投资矿业,虽然财务很擅长,但却缺乏矿产行业常识。

中国罕王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潘国成也表示,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是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团队和本土化的运营团队。潘国成提醒其他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切忌赌博式的冒险,尤其是初次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必须聘请并购顾问,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要以非常成熟的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进行海外并购。”

蓝海矿业基金执行合伙人张焱认为,由于矿业市场泡沫不再,“卖故事”向投资者销售未来增长预期的方式已经行不通,更重要的是专业水平。他表示,目前自己的基金只投资上市公司,并要求具备项目预可研报告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程雁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资本市场较热时,以收购目标资产价值为杠杆的“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是可行的,而在市场下行的过程中,投资者将更注重企业获得资产后的持续经营能力。

矿源地的激烈竞争也是影响矿企海外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非发展基金副总裁鲁庆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非洲绝大部分盈利性强、品位较好的矿产资源掌握在西方国家三大矿企(力拓集团、必和必拓公司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手中,但是注重抢占优质资源而不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西方模式”已经不可持续。目前非洲国家更希望中国企业投资与当地企业合作,加快开发当地矿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这就导致了国内企业的相互竞争。

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主任栾政明则表示,国内矿企之间的竞争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许多国际矿业并购案中都发现了来自中国本土企业抬价争项目的情况。

矿业金融已经存在

王家华介绍说,目前我国对海外投资矿业的企业大致分四类:其一是民营矿业企业,很有(经济)实力,但规模较小;其二是地质勘查类企业,专长是技术支撑,但经济总量较低;第三类就是大型矿企,具有技术管理优势,势力较强;第四类就是金融企业,其资本量最大,但对与技术、整个开采与开发的管理处于劣势。然而,即便如此,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推动矿企“持续出海”的重要力量。

常兴国表示,目前金融资本正在通过A股和H股两个平台深度介入矿业领域。

根据矿业联合会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来自A股市场的10家上市公司以投资协议额11.53亿美元占到矿企海外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投资项目多选择并购和矿山建设,勘察项目较少。此外,由于许多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资本市场也通过港股流入矿业领域。特别是许多私募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对矿业的参与度持续加大。

“矿业金融已经存在,而非一个号召。”常兴国表示。

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折戟”案例

2009年6月 本可能成为中国海外最大并购案的中铝集团与力拓的收购交易终止。中铝集团拟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以增持其19%股份。然而,计划几经周折,但最终由于力拓毁约而宣告失败。依据协议,力拓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分手费”。

2010年6月 紫金矿业终止了对澳大利亚Indophil Resources NL的股权收购。公司公告称,终止原因在于“若干项收购先决条件难以达成”。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地勘单位 经济新常态 结构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阶段性筑底、蓄势上升的整固阶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恢复过慢、复苏脆弱且不均衡,失业率上升、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同时,我国经济也由过去高速发展时代转向趋于稳定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转变,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上。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环境及发展条件将发生重大转变,地勘单位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现状及格局

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全球矿产品需求不足,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这种不利形势已传导至上游产业,使地勘行业发展趋向新的变化。

一是矿产、地质勘查投入总体减少。2014年矿产勘查投入1120.5亿元,其中非油气勘查投入402.7亿元,同比下降12.4%;2014年全国地勘基金投入矿产勘查54.02亿元,同比2013年减少18.5%,部分省级地勘基金出现超过50%的投入下滑。二是全国找矿战略实施效果明显。2014年1月~6月,全国新发现矿产地61处,其中,大型6处,中型15处,小型40处。煤炭、金、稀有金属和磷等矿种取得找矿新进展,新增了一批资源储量。三是服务民生取得新进展。2014年地勘单位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支撑抗旱找水。开展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经济体复苏乏力、产品市场需求受限,未来以矿产勘查为主的地质勘查投入下行将是一种新常态。但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地质勘查工作需求,一揽子改革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也给地勘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行业格局正在构筑形成。

一是大宗矿产勘查投入逐步回归理性,油气、新能源等矿产勘查蓄势待发。二是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将热度不减。地方财政连续两年增幅超过30%,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资金仍将保持相当强的增长势头。三是历经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地质勘查投入面临结构性调整。划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财政资金将进一步聚焦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社会资金将在地勘工作竞争性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新常态下地勘单位面临的机遇

随着中央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重大部署的深入推进,深化改革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海洋强国战略等战略开始实施,这些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地勘单位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一是传统有色金属的需求仍维持高位,非常规能源和新型材料矿产的需求迅速增加。二是“四大板块”、“三大经济带”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开始实施,海洋、农业、城市、旅游、环境等方面对地质服务的需求明显上升。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呼唤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进。四是“互联网+”行动,加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建设,推动地质工作信息化快速发展。

三、新常态下地勘单位面临的挑战

面临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无论是地勘单位的结构调整与转型,都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

一是矿产地质工作明显收缩。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发达国家经济回升缓慢,新兴发达国家发展面临压力。而且我国现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后期,又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状态。二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滞后,矿业融资困难。矿业勘查行业一大明显的行业特征就是投入资金大,地矿企业靠自身资金积累难以满足高投入矿业开发,需要具备强大的外部融资能力。但目前在我国,矿业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矿产风险勘查市场更是尚未起步。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层次单一,缺乏多层次体系;功能单一,缺乏全领域覆盖;矿业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支撑。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要求更加严格。经济新常态下,地质工作由资源型转向环境型,即由矿产勘查为主转向环境治理与保护为主。国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资源勘查、开发实行了管控。四是急需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多数地勘单位处于多种业务并行发展的混业经营状态,涉足地质勘查业、采矿业、工程勘察业、贸易服务业或建筑业等。这种混业经营的业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地勘单位面向市场转型过程中的生存问题,但同时也造就了主业不明,管理粗放,资源浪费等普遍问题,从而也为地勘单位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形成竞争优势提出了挑战。

四、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面对地勘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当前经济当然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是注重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新常态下,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把稳增长放在首位,在稳增长中注重调结构,实现稳中求进求好,确保产业健康稳健发展。注重地勘产业引领、矿业及工程施工业支撑、新兴产业联动、大项目大平台带动,把推动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全力提升拓展市场的能力。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地勘产业新体系,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找矿、工程勘察、新业务发展等“高、精、尖”装备购置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科技与装备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以科研提升带动市场发展。二是整合资源,挖掘产业链价值。经济新常态下,要抢抓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立足自身,内引外联,进一步做精做优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大力拓展地质工作新领域。三是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矿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观念,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尾矿治理以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将是我局今后工作的新增长点和重点。矿山企业要借助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矿山的政策,申请各类补助基金,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同时提高自身科技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四是强化信息服务,拥抱“互联网+”。在“互联网+”战略下,立足地质,多元化发展地质信息化服务业务,推动地质信息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第一,以云服务为依托,加强大地质领域信息化生态体系建设。第二,以大数据为依托,加强大地质领域云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第三,依托云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地质业务领域的信息咨询与技术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 宫瑞峰,孙延宗,宫正.经济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如何发展壮大[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03).

[2] 郭佳,易继宁,李永胜,等.新常态下找矿突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5(09).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煤矿开挖; 安全预警; 传感器

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态势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三驾马车”带动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其中出口、投资、消费都有赖于能源的后勤保障和供应。对于煤矿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必不可少的地步。

一 我国在能源上发展的趋势

对于煤矿的需求量也一直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的核心地位,即便煤矿行业的需求的增长量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有一点值得重视的是,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开采不合理、使用浪费、存在安全隐患、污染严重等等。有学者做过相关的统计,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很好的解决,保障能源的合理使用,我国每年在煤矿上的开采量会减少23%,使用率将提高12%,城市在治理污染经费上面的投入将减少3%。这一大胆的假设也是基于煤矿行业大规模改革和创新后产生的成果,其中,发展空间最大的还是煤矿开采设备的升级和对开采设备在技术上的完善。我国在煤矿产量上长期居于世界第一,这是因为中国在煤矿资源上的丰富,再就是中国发展的需求,但是需求量的增大不意味着煤矿资源的源源不绝,照现在的开采速度来看,我国的煤矿资源将在2050年完全使用殆尽,到那时,如果还未能找到相应的替代能源,将出现许多不可逆转的危害,所以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的规定,不断完善煤矿行业的制度,作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 煤矿井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

在煤矿井下计算机网络中,根据不同分层的作用原理,控制功能模型可以分为:企业垂直部署,生产机械统一管理,煤矿开挖过程调控和设备维护检修的四层管理控制结构。这四种结构中,以管理的细则又可以分为控制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组织管物理层。因此在网络结构中的相应设备有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层和管理层,只是在具体的工作状态下,两者工作性能不同,但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工作原理。通常生产设备控制层,是基于网络控制平台,过程控制和设备控制和生产过程的任务是起到调度。

在整个煤矿企业生产控制系统,控制网络由开放、闭合式的管理模式,相互关联的2个链接模式。两者在控制智能系统中形成了无缝控制网络,使得在网络控制中不断的获取网络系统和数据。企业综合生产网络平台。煤矿井下生产系统有其显著的特点,设备之间相互连接与控制,设备启动通过计算机网络智能,在机械操作停止中,控制上也是十分复杂;安全生产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拥有计算机井下故障应急处理;实时在线数据采集,过程质量数据量采集,设备状态数据,并处理大量的动态数据。这有的提出了计算机实时控制网络和数据库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矿井生产控制层网络结构基于现场总线的保证。同时,考虑到煤矿企业管理网络基本上是以太网,所以整个网络集成的现场总线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国家在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对于煤矿企业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

在煤矿行业很多领域,挖掘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要求,在科学领域的研究中,设想通过增加网络计算机井下智能化管理的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在日常的煤矿生产效率,还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的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煤矿井下计算机网络系统控制技术的概念。顾名思义,通过解读字面意思可以看出,煤矿挖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挖掘中的相关功能,在煤矿井下施工的过程中,利用现有先进的网络来采集第一手的开挖数据资料,再对采集的数据报告进行计算得出可行性方案,再将数据转换成相应的音频和高分辨率的图形,用在开挖大型机械设备的指导工作之中。这包括在工作中对设备的硬件要求,还需要有智能网络控制技术来完成这项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研发计算机网络设备,这些设备里面都涵盖了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1. 有害气体网络检测系统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爆炸事故是因为有丰富的煤层气,储藏的气体在挤压后可能会导致爆炸现象的,排出的气体含量在网络检测系统监控之下,对于地下气体也有着实时监控,再通过传输网络中计算机的形式,以供工作人员做出及时的判断决策,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它的使用是与一整套完整的传输感应器在每个井口实现动态数据的检测,数据模型转化为现实考虑的情况,并利用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地下矿山建设的分析,可行性分析报告认为,地下工作与人身伤害的排斥概率风险降低,把有害气体的危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同时,一整套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系统有利于地下通风系统的合理使用,在实时风速在地下可以得到正确的计算。当矿井中氧含量下降或井下瓦斯浓度略有超过安全值范围,通风系统在网络上迅速做出防御,使的交换空气运动的指导下,直到气体含量达到安全值范围。如果有害气体含量迅速增加,系统会自动将气体处理,并将测得数据传送到计算机,让技术人员安排尽早地下安全救援工作。在地下开挖安全分析报告中,可以调用相关的历史数据调制解调器,系统会根据设定的安全值的进行比较,对开挖影响的价值分析,一旦超出安全范围值,系统将自动关机3分钟,这不仅保护了地下开挖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在操作机器的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

2. 网络安全预警系统

逐年上涨的矿井安全事故给人们不断的敲响警钟,对于井下人员开挖的安全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研究,在此之中,安全预警上的漏洞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在开挖的过程中,一旦存在安全隐患预警系统就会及时作出报警响应。其中包括气体压力的测试和机械磨损检测。系统中采用的是并联电路,蓄电池是24小时循环放电,让整个系统处于运转状态,我们利用传感器在压力感知方面灵敏度高、动态数据采集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在传感器末端安装了电容测变器。

在井下气体浓度加大,势必导致气体的气压增大,此时传感器末端第一时间就能做出相应的测算,电路中的电流量明显的变大,电容器中的溶液量有小幅度的减小,在井上的计算机网络数据终端就能很快的接收到压力改变后的数据。系统也会自动的对信息进行处理,把气体压力增大时井下的一氧化碳、氧气、瓦斯气体的具体含量测算出,一并传到网络的数据终端,以便让技术人员作出判断。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上升,系统在探测后就会及时的作出报警处理,也会把信号传递给网络终端,并在井下作出断电的应急反应。在对突发现象处理结束后,系统的数据会重新归零,继续安全预警。这套系统还有一项作用就是检测机械的损耗,它是通过频率检测的方式进行。在机械开挖时,有固有的频率发出,系统也通过频率传感器实时接收数据传递,再将数据传输给信息终端,当机械出现了磨损或是破坏,固有的频率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传感器就能测算出相应的数据,并把数据传送到地面控制台。技术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开挖机械实行维修处理。

三 使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必要性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智能化技术和设备需求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以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及时的对灾害报警的作用,起到了很积极的意义。矿山计算机技术革命不仅对煤矿行业的高效安全生产作出了坚实的保障,有效地减少财产损失。在智能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之后,以及使用煤矿的监控和管理起到补充和约束的作用。很少情况下由于人的过失存在安全风险,不断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协调。煤矿使用信息技术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的优点,在操作中简单易懂,使用中根据其独有的适应性,这也是促进煤矿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及时维护避免出现各种隐患,毕竟煤炭生产直接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一旦计算机检测系统自身出现故障,为整个煤炭生产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因此,要对煤炭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计算机检测设备进行经常性检修,要有相应的制度、相应的人员进行专门维护。以现有煤矿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在比较先进和流行的软件技术之间进行比对,从人机界面的相关方面,充分体现了对国内煤矿企业的实际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步一步的优化措施,完全适合现有的支持平台,使得国内煤矿企业管理的制度建设的完善。智能控制平台在煤矿企业引用广泛、分布的区域很大,这也为煤矿企业的长期支持,多样化和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 结束语

在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今天,对于煤矿的开发力度也越来越大,煤矿开采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得到人们的广为重视,如何提高煤矿的自我保护方式,增大生产规模,提高煤矿产量是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中就研究了时下流行的煤矿井下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使用网络技术对煤矿开采器材进行智能化管理。这就让以往一些较为棘手不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处理。不能回避的是,这套系统还是在很多方面存在漏洞,对于信息的处理上还不是很完善。

[参考文献]

[1] 阳宪惠,金以慧.企业网络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J].自动化与仪表, 2005, 40(7): 56-57

[2] 唐鸿儒,丁伟.现场控制网络技术展望[J].测控技术, 2008,4(8):13-16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 国际法主体地位 可行性

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趋缓,有效需求增长放缓

受制于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缺乏,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和财政压力等不利因素影响,201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增速较上年放缓,显示出复苏乏力的迹象和信号。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难以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依然较为突出。美国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依旧低迷,银行放贷能力尚未复苏,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尚未有实质性好转。欧洲债务危机时有爆发,对本来疲弱的经济复苏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财政重建和刺激经济的“二难选择”中,欧洲经济很难较快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日本经济在对美国和中国的双重依赖中有所恢复,但其受外部影响较大,未来仍有不确定性。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尽管回升势头较好,但在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长疲软的情况下,高增长能否持续存在较大变数。总体而言,2011年世界经济将由前期超常规政策刺激下的恢复性反弹转向平稳甚至低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较紧。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动力,但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活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拉动社会总需求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就投资需求而言,2011年既有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总体上投资增长将小幅放缓。有利因素主要包括:各地区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投资热情高涨;“新非公36条”等政策促进民间投资。不利因素主要是2009年为应对危机出台的刺激性政策逐步淡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效应逐年衰减;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于严厉;财政支出重在结构调整,政策向保障民生领域转向。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010年回落的基础上继续小幅下降,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减弱。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将企稳,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呈现高增长趋势。1-11月全国出口名义增长33.3%,进口增长40.3%,而去年同期则分别是同比下降18.9%和15.7%,2010年出口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有:意识世界经济复苏,外部环境好于去年;二是2009年出口增长为负19%,出现低基数效应;三是稳定出口政策继续显效。

2011年,美国、欧洲、日本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增长缓慢,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注意趋势严重,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使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降低,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恶化,同时受上半年基数太高等因素影响,预计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比2010年将有所放缓,贸易顺差也将减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削弱。

北非中东局势不稳,日本地震危害影响短期难以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提升,贸易摩擦增加,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这些因素导致出口增速放缓。生产商宁愿更多向本土市场供货,而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出口明显减少。许多国家采购商都认为今后中国工人工资将会大幅上涨,产能势必将会被压缩。从去年末开始已经有生产厂家出现供货推迟现象。相对于出口大幅下滑,对美欧的进口增速基本稳定,机电产品进口占比最大的日本呈现下降趋势,资源类进口稳步增长。总体来看,2季度外贸增速回落已成定局,贸易顺差仍将继续下滑。

三、物价水平居高不下,通胀压力明显上升

2010年全国消费物价水平不断走高,CPI由1月份的1.5%逐月回升到11月份的5.1%,达到28个月以来最高。预计2011年物价总水平(CPI)增长呈小幅回落的态势,且前高后低。总体看,导致物价下行的因素增多增强,导致物价上行的因素减少减弱,预计全年CPI增长2.5%左右。推动2011年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很大,一方面来自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来自于国际粮价震荡和上涨在国内的传导。二是要素价格上升,成本推动型通胀成为主要形式,特别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已成定势。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国际资本流入增加。与此同时,2011年经济增速将比2010年有所放缓,产出缺口缩窄,有利于坚强通胀的压力。趋紧的货币政策将逐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货币供应增长逐步回归常态,对通胀压力也有减缓的作用。

受经济运行惯性影响,2011年上半年CPI涨幅仍处于高位,5月份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新高。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下半年CPI涨幅将出现回落,全年通胀走势前高后低,呈现见此回落的态势。

四、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整体维持上涨局面

2010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延续着2009年以来的上升势头,但速度明显放缓,波动性加大,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回到了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水平。2011年恶劣的气候表现将导致北美、欧洲、南美等主要农业产区普遍歉收,使农产品供给减少。主要金属及矿产则受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的影响,需求将进一步走高。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断地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送资金动力。随着经济复苏和通胀蔓延,2011年主要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维持上扬趋势,但全球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尚不足以支撑持续大幅上涨,其间可能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国家也加大对市场投机的打击力度,在多重复合因素作用下,大宗商品短期价格走势判断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五、 经济政策以紧为主,由宽松型向稳健型转变

货币政策取向在上半年以紧为主,2季度往后,政策调控的频度将有所下降,以寻求抑制通胀和维护增长之间的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是抑泡沫、控投资、调结构、强民生。央行去年10月以来实施了包括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紧缩性措施,以回收过分充裕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中长期来看,由于阿拉伯世界政治动荡,日本地震后重建需求的支撑,中国仍然持续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小广《2011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时事报告中心组学子专刊2011年04月

[2] 《201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及政策:通胀形势主导预期变化》平安证券,2011年2月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负担。央行和监管部门将综合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窗口指导、以及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指令性措施来控制信贷规模。央行07年的持续加息和今年不断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企业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对企业的经营和盈利都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的财务负担日益加重。

人民币升值加快,出口企业度日如年。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至2008年6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7.1%,2007年全年升值幅度为6.08%,2008年1-6月份升值幅度为4.51%,预计2008年下半年,央行仍有加息及扩大汇率变动幅度可能,人民币在下半年仍将持续较大幅度升值,预计2008年全年升值幅度为10%,达到6.5。人民币升值的加快,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大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国际油价由年初的100美元涨至最高的145美元,6个月涨幅高达45%,大大加大的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

企业盈利预期持续下降

受此影响,企业整体盈利预测不断下降。根据今日投资对国内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位研究员盈利预测数据的最新统计,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和沪深300成份股08年的整体盈利预测持续调低。有分析师给出盈利预测值的上市公司08年对07年的整体盈利预测增长率为27.80%,较5月调低4.57个百分点,这些上市公司07年较06年的增长率为44.86%。并且,沪深300成份股08年盈利预测增长率为24.91%,较5月调低3.29个百分点,持续第三个月调低,这些上市公司07年较06年实现的增长率为41.42%。

根据今日投资的盈利预测报告显示,08年预测增长率排名后三位行业分别为证券经纪、电力、石油与天然气,预计08年增长率分别为-18%、-11%和-8%。从上期开始,证券经纪的预期增长率转负,本期付增长预期行业增加到3个。其他增长率较低的行业还有纺织品与服饰、工业品贸易与销售、汽车制造、运输基础设施、食品药品销售、计算机硬件与设备、公路与铁路运输。其中证券经纪盈利预测为负增长10.63%。08年业绩增长率较07年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是证券经纪、制药、工业品贸易与销售,下降幅度分别达503%、111%和108%(绝对值)。其它增速下降的行业有纺织品与服饰、汽车制造、水运、汽车零配件、计算机硬件与设备、食品药品销售、家庭耐用消费品。

对此也有市场人士指出,投资者盈利预期下降也不足为奇,因为今天上半年是宏观调控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段,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明显的下降,首先是外贸顺差和贷款总量均双双下降,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情况下,资金密集的行业诸如房地产、银行均出现经营不佳的信号。资金面收紧不光是影响企业的运行情况,而且阻断了整个中国股市的资产重估过程。所以企业盈利预期下降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业绩增长显著放缓,中报行情暗淡。对于企业的中报成绩单,联合证券分析师也持悲观的看法。通过选取33类工业行业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总数为945家上市公司。考虑到观察的连续性和可比较性,进一步剔除近两年来首发上市的相关公司,最终得到分析样本为794家工业类上市公司。分析样本从2005年至2008年一季度的净利润数据后联合证券分析师可以发现,样本在2008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增幅已然成了负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一季报上市公司整体能够维持30%左右的净利润增长,更多的是依靠金融地产行业的高增长以及新股发行后的外延式扩张。

利润增幅可以分解为净资产收益率增幅以及净资产的增幅来分别考察,样本2008年一季度净资产同比增幅为22.16%,而ROE则大幅下挫了21.91%,这两者的合力效果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7%。毛利率持续快速下滑再加上综合税费率下降步伐的放缓直接导致了净资产收益率的大幅跳水,而毛利率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原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能源品的购进成本大幅攀升所致。进一步考虑到油、电等价格补贴的难以为继,倘若下半年各种价格体制改革真的启动,以上样本中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类企业利润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挤压。

联合证券分析师保守估计全部934家工业类上市公司1-6月份净利润同比下降10%左右。更进一步,根据行业研究员的基本判断可以粗略的估算房地产、银行、保险这三大主要板块的业绩增长情况,再参照2007年各行业的净利润占比情况作为权重,初步预测2008年中期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为17.36%。

相对2007年出现盈利增速下降,2008年将是降低预期的一年,当股指在2008年前五个月出现大幅回落后,市场兴起了更加悲观的预期,开始逐步下调2008~2009年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在一季度,分析师对于上市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增长预期下降达到了20~24%。实际上,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为27.7%,并不低于预期。摆脱了对一季度企业盈利增速放缓的担忧后,市场又开始担心二季度经济和企业盈利开始出现问题。但是有市场人士就此指出,企业盈利下降又被放大的嫌疑。虽然说经济形势整体上不令人满意,但是也没有想象的悲观。任何经济形势的的变化都具有两面性,例如人民币升值,虽然对一些出口企业不利,但是对进口企业是有利的。

来自中信建投分析报告或许更能说明这一问题。上市公司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的缩影,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情况也从宏观上反映出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5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实现利润10944 亿元,同比增长20.9%。

在39 个工业大类中,有33 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6 个行业出现利润下降或亏损。按照利润规模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54.3%,煤炭行业增长97.8%,黑色金属加工(主要是钢铁)行业增长25.89%,化工行业增长25.5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6.3%,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8.5%,电力行业利润下降75.8%,化纤行业利润下降27.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 亿元转为净亏损443 亿元。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中游制造业中出口导向型行业利润受到大幅挤压,受到价格管制的行业如水和电力行业利润受到严重影响。

增长仍是“主旋律”业绩预增有亮点

中报业绩悲观情绪被放大。东方证券分析师指出,造成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数据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石化行业盈利增速明显放缓,而政府相关补贴政策的出台将使石化行业的盈利回归真实。但是按国家的最新规定,国家将按月给予石化企业炼油补贴,返还比例将达75%,这将大大减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炼油环节的亏损。如果按100美元/桶原油价格计算,中国石化每月收到的补贴60亿左右,中国石油10亿左右。这将使得二季度石化行业净利润环比出现大幅的增长。

上市公司2007年四季度盈利相比较三季度环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是市场调低上市公司2008年盈利预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市场担心这一盈利增长趋势会得以延续。而实际上,2008年一季度,ETF50可比上市公司净利润环比增长超过30%,上市公司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并且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还受到2月份雪灾因素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环比盈利增长将形成趋势性的反转,二季度的业绩并不悲观。

业绩快报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但历来都是风向标。目前,已有超过500家公司公布了2008年中期业绩快报,已公布业绩快报的上市公司表现出几大特征:一、亏损的上市公司占比较小,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趋势明显。二、大部分上市公司2008年中期业绩仍将实现高增长。其中,预期净利润增长超过100%的上市公司占20%,净利润增长在50%~100%之间的占20%。所以,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企业的盈利水平明显好于预期 。

在近期业绩预告的600多家公司中,“增长”仍然是主旋律。其中六成的公司业绩预增,四成的公司业绩大幅上升,预喜公司(即预增及扭亏)比例仍高达66%,预忧公司数占比34%,说明上市公司的整体增长依然可期。但相对去年中报,预增的公司比例下降了12%,说明今年中报整体业绩增长速度在下滑。

从行业看,高油价、高通胀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主导着个股业绩的分化。在高油价及高通胀的大背景下,处于上游的采掘业,煤炭以及矿产等拥有资源的个股大面积预增;农林牧渔等上游(主要是种殖业及养殖业)行业景气也随物价走势水涨船高。但值得关注的是,农林牧渔等中下游行业并没有市场想象的好,中报出现了不少预亏及预降;抗通胀的银行等金融服务业依然保持较高的行业景气度,医药行业的景气度比去年中期有所回升。

行业增长仍有亮点。当前的经济形势虽然对一部分企业不利,但是还是有一些行业和企业保持了很强的盈利能力。根据今日投资法的盈利预测报告显示,08年增长率较07年增长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是自来水、信息技术与服务、航天与国防,分别上升84%、81%和79%(绝对值)。其它进入前十的还有:餐饮住宿与娱乐、食品生产与加工、媒体、煤炭、建筑原材料、金属与采矿和化工品。

来自天相投顾的分析报告也显示,虽然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但是公司中报业绩中也不乏亮点,部分行业的盈利增长水平还是保持了相对强劲的增长态势。

家电:行业回暖,板块净利润增速超70%。家电板块2008年中期业绩预计净利润达48.6亿元,同比增长76.3%。家电板块龙头个股优势明显,二三线品牌仍存在大面积盈利下降或亏损。

房地产:中报保持50%以上的业绩增长可能性较大。由于房地产公司利润实现和销售之间的滞后性,综合考虑到存量预收帐款对应的毛利率较高以及市场变化导致上市公司平滑利润的可能,天相投顾分析师认为房地产行业08年中报保持50%以上的业绩增长可能性较大。但如果下半年楼市仍不能有效回暖、成交持续萎缩或者价格大下跌的话,整个行业09年的业绩将会趋于黯淡。虽然房地产行业仍然处于调整中,但仍有部分公司将依赖于自身的竞争优势和07年丰厚预收帐款打下的坚实基础实现08年的稳健快速增长公司的业绩增长确定性也很强,值得期待。

软件:净利润增速将达40%。预测软件板块08年1-6月净利润将同比增长40%,剔除东软集团整体上市后的业绩突增因素,预计软件板块08年中期业绩增幅为28%,与预测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08年业绩增幅相近,因此仍然维持软件板块“中性”的投资评级。同时天相投顾分析师看好在细分领域占有优势地位、下游行业软件投资需求大幅增长的行业应用软件提供商。

通信:若剔除中国联通,预计同比增长30%左右。在预增的14家公司中,收入的增长以及产能的扩张是主要驱动力。根据行业数据,08年1-5月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5.2%。在上市公司中,若考虑中国联通中期业绩保持平稳,预计通信板块43家上市公司的08年中报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0%左右,若剔除中国联通,预计同比增长30%左右。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 质量控制分析; 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85文献标识码: A

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中一直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煤矿的开采,煤矿行业的生产个发展,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机电设备的安装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也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次不起眼的安装质量都会造成比较重大的生产事故,严重的会出现人员损伤,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损失。所以为了安全生产、人员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需要,并结合煤炭工作环境的特点,文章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煤矿安装设备工程的特点

机电安装设备的施工对煤矿建设领域来说, 是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其安装有着与煤矿有关的特点:(1)煤矿的环境决定的。煤矿生产环境恶劣, 大功率设备比较多, 生产条件复杂多变, 导致应用的机电设备处在频繁的震动环境里, 产生许多不利的结果。设备的工作效率减低, 设备的损耗严重, 最终使得煤矿生产效率减低;(2)设计的学科和专业比较多, 安装的对象也比较丰富。机电设备类型丰富,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品种装置以及不同的工艺流程。涵盖着许多学科领域, 需要不同的技术人才进行安装调试;(3)机电设备的安装涉及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等, 对新型的设备进行使用时有需要新的技术研究指导;(4)安装工艺规模扩大。随着煤矿产业的扩大,对机电设备的使用也日趋增强, 要求使用的设备也在逐步增大;(5)大、重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对笨重的设备使用越来越多, 导致了安装过程中的运输要求越来越大, 吊装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大;(6)大型、精密的设备现场, 是的安装的时间延长,对安装的装配, 检测技术的复杂度越来越高, 而控制技术的使用程度, 也使工程安装的技术含量增强。

二、煤矿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和要点

机电设备的安装目标是实现设计的要求、符合合同的质量标准规定, 质量管理的职责主要是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来实现高质量的追求。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安装质量进行控制。

1.加强承包商的监管力度

通常情况下, 质量的监控是施工过程中最艰难的工作, 对承包商的各个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管控, 实现事前计划审批、事中监督管理、事后质量把关。从以下的几个方向进行质量管控: 审查承包商的开工条件, 对其施工的事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审查承包商的相关组织机构以及相关人员, 对其是否具备完成工程要求的技术、能力进行审查; 对承包商选定的分包商进行审查, 审查标准同第一承包商一样; 对承包商的设计进行以及质量分析报告进行事前研究分析, 对其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 组织设计单位对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安装说明等向承包商交底, 做好事前的技术交接工作。

2.建立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的监管力度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制度。在目前的煤矿行业中, 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面大、工作量宏大, 需要有一套十分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 《机电设备安装的制度规章》减机电设备安装注意原则》以酬机电设备安装方案管理规章制度》等。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安装承包商进行安装时有章可循,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 确保设备安装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管控力度

(1)安装工作需要有主次之分, 有轻重之分。首先进行电源的安装; 其次进行动力源、提升设备的安装, 以期达到安全的工作环境, 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最后再进行机电设备的逐步安装。安装要求首先对安装环境进行设施完善,条件改善, 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还应该做好安全撤离通道, 保证一旦出现事故, 施工人员能平安脱离危险。

(2)在安装中注意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煤矿行业中, 进行技术改造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保障, 也是适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调整市场产业革命, 提高生产设备安装质量水平和新工艺装备的安装要求, 能够有效地提高机电设备使用质量,提高机电设备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要想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就需要大胆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实行投人少,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机电设备技术的改造力度,充分发挥安装人员的创新思维,不断地提高机电设备的科学应用水平,提高设备的安装质量,保证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行。

(3)加强安装前的图纸设计, 避免因图纸问题出现返工、窝工的现象。在进行安装之前, 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设计, 并且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实际的审核,以免在实际的安装中出现问题而临时改变图纸。通过事先的准备工作, 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实际的审核, 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 修改设计不合理或者和实际情况有冲突的方案, 将各个安装阶段的工作进行认真审核, 熟悉每个阶段的安装要旨, 充分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特点。通常情况下, 根据安装图纸的特点, 进行图纸审核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认真分析图纸之间的关联, 确定设计图之间的关系;2 )审图可以按照安装工程的进度进行分项审核, 注意对各分项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 有没有矛盾, 对出现问题的及时进行记录, 将问题集中讨论, 制定合适的解决办法; 3 )对安装图纸的整体进行分析, 是否会出现窝工的现象; 对图纸上面标注的技术安装指标进行一一查看, 确定其是否符合安装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定, 确定施工水平能否达到图纸指标的要求; 对实际安装复杂的现场, 有必要进行预备图纸的设计。

(4)按照通常的安装方法进行安装,尽量能够减少收尾时候的设备安装数量。对每一种设备的安装都要有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 不能够急于求成, 给以后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三、结论

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安装的标准都有一定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 而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又关系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 一定要加大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严格执行安装标准, 在这方面, 相关领导和工程师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来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煤炭;清洁能源;合理利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期经济发展较快,作为能源的煤炭当之无愧成为主要消耗品种,中国又是产煤大国。拥有着10000亿吨以上富饶的煤炭资源已探明的储量,缺油少气决定了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煤炭的使用也是重污染的来源。近年,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随着“调结构、转方式”能源改革降耗的态势下。煤炭能否逐步被其他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品种取代或是退出历史舞台将是个长远设想。

1雾霾及大气污染倒逼煤炭清洁利用和能源替代产品的发展

首先煤炭及作为一次能源这种形式将是近期内我国资源结构的特点,如何解决中东部地区和北方冬季的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将促使逐步提高空气质量和加快煤炭清洁利用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力的运用使煤炭事业发展如虎添翼。至今为止电力在二次能源的运用中仍然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其他能源形式仍难以匹敌,而煤电仍然是发电的主要形式。这是煤炭扮演者重要能源角色的主要原因。虽然煤电行业是国内煤炭的最大消费领域,但经过多年的脱硫、脱销和除尘等方面的治理已经显著的提高了其排放水平。而仅占煤炭消费量18%的工业燃煤锅炉粉尘排放却已经达到了全国以煤炭为源头的粉尘污染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未来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方式将是加大治理工业燃煤锅炉领域的排放和煤炭清洁利用的推广。

2如何引导和促进煤炭清洁利用和发展

今年国家七部委联合了《关于印发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确立了以推广高效锅炉和淘汰落后用能产品为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今年火电发电量、依赖煤炭资源的生铁产量均环比小幅下降,增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动力煤、炼焦煤、国际煤价小幅下跌,煤炭产量较大幅度下跌。以上都印证了我国中期策略的判断:受“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等影响,下游行业下半年产量环比较上半年增幅窄概率较大。预计煤炭需求整体下行的趋势在未来几年内仍将持续,进口需求将减少。针对大气污染煤炭企业应积极应对,作为一种天然资源,煤炭对环境是否产生污染,怎样做到利大于弊主要取决于如何生产和怎样使用。雾霾越来越重,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必须有自己的责任意识。不管你是能源企业的领导者,还是能源使用者,作为公民的一份子我们都应该高度关注雾霾天气,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起居生活和幸福指数。《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煤炭也能很绿色的文章,呼吁黑色煤炭要绿色生产,作为一种天然能源能否对社会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而不产生污染主要靠人为技术影响,只要技术可行煤炭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清洁能源。煤炭行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煤炭洗选加工、形煤、煤炭气化、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可以在延伸煤炭产业链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焦化煤、煤气化、煤液化。通过这些措施不但可以减少原煤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和符合产业政策,又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技术竞争力。所谓煤炭绿色应用就是实行绿色开采和绿色使用。绿色开采就是实现煤炭开发的最优化和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最小化,避免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土地大面积毁坏、煤矸石处理及扬尘、下渗等污染。绿色使用就是通过新技术实现煤炭的减少污染排放,目前水煤浆燃烧、煤气化、煤液化等技术相对先进,较好的实现高效洁净燃烧,炉内脱硫率达到70%以上,可以有效地控制PM2.5颗粒的生成和排放。

3违法监管与提倡清洁使用能源并行

当前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一边是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一边是因新技术价格提高的清洁煤炭受到冷落的尴尬,此时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要选择不是“去煤化”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鼓励引导和立法,促使煤炭清洁利用,让用煤企业能够接受清洁煤产品。我国用煤标准还比较低,而且这些标准大多是指导性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燃煤企业排污的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没有强制手段的运用使得清洁能源的使用因价格原因还难以被市场广泛接受。然而当前雾霾等大气污染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又是必须摆在桌面上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作为煤炭生产和使用企业如何能尽早改变老思路、旧观点使产品更好的适应节能减排政策大环境的节奏是企业将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政府应尽早尽快的出台并严格实施适当且相对先进的节能减排政策和法规,形成使用清洁能源企业有利可图,让违法排放者没有发展空间的切实手段和追责制度。煤炭作为能源主要品种既然不可能淡出人们视线就应该强化监管和引导,使煤炭绿色使用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河南工业大学.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西部; 企业; 竞争情报;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11-02

一、国内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现状

从2000年开始,竞争情报产业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已拥有包括企业界、咨询界、信息界和科技界在内的400多个团体会员,以及600多名企业家、情报研究和咨询专家等个人会员[2]。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国内先进地区的科技情报部门在为政府服务的同时,已转向以竞争为核心、以全球为舞台的竞争情报工作。湖南、海南、四川、云南、广西、江西、福建、广东等科技信息研究所组成了珠三角区域竞争情报联盟,联手开展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竞争情报工作。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视竞争情报工作,举办竞争情报上海论坛,邀请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竞争情报专家、学者作为论坛主讲人,讲解竞争情报案例,举办竞争情报实战培训班等等。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年组织了全省企业的情报人员进行竞争情报培训,聘请了我国知名人士讲解。湖南省竞争情报工作起步较早,并取得了实效。实施“企业竞争情报辅导工程”一系列活动,使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供求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做到知己知彼,减少创新风险,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情报支撑。这就进一步证明了,东部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比西部企业作的好,企业情报意识强,起步早,所以加强西部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西部企业是西部开发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推动力量将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即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发展基础设施,制定投资诱导政策,培育资本市场等方式,吸引各种社会尤其是东部和外商来西部投资,推动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这种投资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企业是西部开发的主要推动力量。

另一方面,西部企业有自己优势。1. 独占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矿产资源等。2. 品牌现象:大部分在西部的“三线”企业中有许多是军工企业,军工企业仍然是质量的保证。3. 独特工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西部许多专业配套企业长期从事某类专业零部件生产,在加工工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崛起,长虹、嘉陵、宝钛、陕鼓、中国钼业等已成为本行业乃至全国的龙头,创造了巨大效益。这也说明,西部企业完全可以摆脱困境,成为西部开发的主力。所以加强西部企业竞争情报意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三、西部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现状

为了准确了解西部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认识和应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认识及竞争情报工作开展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查企业包括:航空航天产业、输配电设备制造产业。汽车产业、数控机床产业。冶金煤炭重型装备产业、工程机械行业通信设备与电子元器件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等,初步反映了西部企业竞争情报的应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西部大型企业建成竞争情报机构有12%,主要是军工企业。5%已经建成上规模工作流程与先进网络设备,来加强情报工作。80%情报部门人员不足,情报部门工作繁杂,不专一,85%企业对反竞争情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分析竞争态势的方法。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对情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四、利用竞争情报为西部企业服务

在市场的环境下,资本是相对永恒,人才是流动的,技术更是可以学习和赶超的,唯有竞争情报是必须通过企业自身来运作的,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一)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内容

第一调研本企业,建立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调查有关数据、确定决定竞争力的关键主导产品、筛选主要竞争对手;第二调研竞争对手,利用各种合法途径检索、收集各种资料或出版物、数据库,参加展览(销)会、会、交流会等,及时了解并全面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第三调研竞争环境,国内外市场、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地区、行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企业发展的机遇和受到的威胁;第四量化对比分析,本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各项指标上的定性对比和定量对比,涉及数据的统计、归纳、甄别、处理、综合分析等。第六制定竞争策略:在对比分析基础上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与价格定位、营销策略、管理改进方案、结构调整建议[3]等。

(二)企业需要外援的竞争情报服务

为企业提供情报服务历来是情报信息机构的重要业务。面向企业用户的专题情报服务不仅可以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而且可以支持企业的产品推广、市场开拓、业务管理以及产业合作等多项工作。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例如,为中国钼业公司,提供了钼的市场分析报告,为企业立项提供了文献依据;为安康北医制药公司提供了甘草酸及其制剂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报告;为中石油集团工程研究院提供了国内外输油气FRP和RTP管道应用情况报告等1500份,对该企业的投资决策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五、企业开展竞争情报的策略和方法

(一)树立企业竞争情报意识

建立竞争情报运行机制,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应加深对竞争情报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企业竞争情报意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竞争情报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但要尽快建立高度正规化制度化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和情报网络系统,将情报活动直接与战略决策相结合。

(二)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是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由系统目标、组织结构、机制、信息情报流和手段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就手段而言,可分为手工和计算机两种类型,基于计算机的称为计算机竞争情报系统,基于手工的称为手工竞争情报系统,应用计算机或手工方式都只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一个要素。

(三)建立反竞争情报机制

随着竞争的加剧,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企业迅速增多,企业自身的活动逐渐成为对手竞争情报活动的焦点。如何在获取竞争对手情报的同时,又保护企业的核心情报,便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反竞争情报便应运而生。因此,反竞争情报是针对竞争情报而言的,是在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中保护本企业的核心情报.它可以抵御竞争对手针对本企业的合乎法律的竞争情报活动.从而赢得竞争。

(四)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管理工作

竞争情报系统的管理工作包括对情报的管理和情报人员的管理,对竞争情报的管理是从情报的收集,分析研究、利用与决策开始,竞争情报收集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情报后,立即传送给研究部门进行分析,做到情报进一步精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出高价值、智能化的情报,供决策层及相关部门应用,让其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以此来赢得市场与竞争。对竞争对手的企业实力、未来目标、现行战略进行仔细分析,了解本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作好抢占市场前的准备。

(五)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

是企业一个竞争情报系统的两个不同功能,一矛一盾,一攻一防,给企业提供了“攻防皆备”的理念。上述两个功能是为企业战略决策服务的情报竞争力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整合能够提高企业对信息的甄别和利用能力,更有效的保护企业信息;整合后的系统攻防皆备,对问题的分析更周到细致,能够更有力的支持企业决策;可以跟踪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实时发出预警;是企业进行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有力工具,支持企业向知识型组织转变。

六、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类型

企业通过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情报,为技术创新把握方向,使创新不脱离市场;企业结合得到的情报,对技术创新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制定实施计划;有了技术情报作保障,企业可以进行技术改进和产品研发;企业必须注意搜集科技成果转化情报,包括最新科技成果报告及其转化条件、方法和经验等,将自己的科技成果尽早转化为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企业发展。由此可见,情报工作贯穿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在企业自主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自主创新因目的、要求、环境的不同,其情报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异,根据对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的情报经过统计其需求由高至低依次为科技信息、专利信息、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技术经济指标、标准信息、生产成本信息、政策法规、企业信息、展会信息、统计信息等。我们对陕西省90%的企业过去3年内进行调查,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过程中,其中37%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7%为原始创新,21%为集成创新,其他为3%;创新水平国内领先为45%,国际先进28%,国内先进23%。

综上所述,各类型企业都认为科技情报最重要,其次是市场情报等。对于给定的几种情报获取方法,可以明显看出,对不同情报的搜集,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渠道。企业在获取各种情报时,一般都采用独自调查研究。另外在获取市场信息时强调用户或顾客的反馈信息;在获取技术情报时重视利用科技文献、专利文献,在获取金融和人才情报时企业会关注政府有关部门的资料或领导层通过社交活动收集。

总体来说,西部企业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机遇下,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清楚地看到自身所处的环境,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竞争情报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需要转变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是可有可无的观念,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情报与信息意识,加强竞争情报研究,重视情报研究的成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西部经济的腾飞,实现“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黎志成,陈雪,胡斌.试论西部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355-357.

[2]沈悦林,施勇峰.加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J].杭州科技,2009(1):32-35.

[3]汤爱群,吕先竟.为西部企业提供主动适时信息服务存在障碍研究[J].现代情报,2008(10):180-183,186.

[4]吉家凡,张红霞,张建媛.企业自主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8(7):135-137.

[5]程红梅.基于人际网络的企业竞争情报收集[J].现代情报,2010.30(1):163-165.

[6]M.SALLES.Decision making in SMEs an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fo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J].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2006(3):22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