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并不希望这仅仅是一台“专家秀”。我们的杂志,将会借此搭建一个专业平台,在促进业内交流,使专家团成员可以展现自己最新、最权威的观点同时,为我们的读者带来营销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而对于中国企业的营销实践,这个专家团也必将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一线工商企业提供最实用的支持。
陆刃波 :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探索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中国金融保险业的研究。组织完成了《中国农村家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家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中国50城市保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等重大课题研究,并在各类报刊杂志上上百篇。
营销观点: 2004年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可能会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会从彩电扩展到其他家电,甚至会出现多个国家同时对多品种国产彩电反倾销的可能。另外,随着国外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多,国内家电企业应该加大资本层面的运作,通过海外建厂、合资等多种形式开辟更多出口渠道,绕过贸易壁垒。
米基・梅尔逊(Mitch Meyer鄄s o n): 米基・梅尔逊是美国游击营销培训集团的创办人和CEO,美国知名的营销咨询专家和游击营销培训师,有20多年的营销研究和实践经验。游击营销培训集团(Guerrilla Marketing Coach)为超过60家企业提供游击营销的培训和咨询。梅尔逊出版了《满足的发现时刻》、《在线营销明星:成功E时代营销人的秘诀》等6本畅销书和光盘,著作被译成21种语言在全球发行。他还是美国著名的“奥普拉・温弗瑞”谈话节目的嘉宾。
营销观点: 对于游击营销的最新发展,我称之为“熔合营销”(Fus ion Marketing)。“熔合营销”是“合作营销”中最长期、最紧密的一种形式,两个或两个以上拥有共同品牌特性和目标客户的品牌,共享营销资源,互相推荐客户,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品牌形象和利润。
冯瀚: 现为CPCNet Hong Kong Limited(中信泰富集团成员)市务副总裁。长期在意大利和香港从事市场营销、企业策划和企业管理工作,历任香港和意大利的Canale5、富雄广告、屈臣氏集团、大东声讯服务等多间公司营销管理要职及企业负责人,曾为香港Spotcast Communications、等企业筹建运营基地、设计营销架构、制定业务发展策略和方针,拥有丰富的品牌营销、市场策划、企业运作和国际公司管理经验。
营销观点: 中国许多营销人在营销理论方面还十分欠缺,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这是导致他们犯战略错误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大数据;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引言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大数据已经成为了行业研究的热点,比如在经济、科技最为发达的美国,其国家政府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文章重点以互联网云计算信息时代为着入点,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来深入地分析电子商务行业企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威胁挑战,并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策略。
1“大数据”与“电子商务”
1.1大数据
关于“大数据”,又可将其称为巨量资料,它是现代社会互联网云计算时代到来的鲜明标志,怎样才能将这种大数据的处理效率切实提高,这往往能够决定着行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方向。在国内,电子商务经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当前我国的电子商业产业也趋向成熟,随之带来的就是各种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带动之下的物流信息量,其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增长态势。
1.2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交易平台、物流平台、市场等,主要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并以商品交换为核心内容的一种市场商务活动,它是多方共同参与的一项平台模式,也可以理解为增值网———(ValueAddedNetwork,VAN),它实现了传统商业活动及其各经营管理销售环节向网络化、电子化、数据化进行转变。当前在国内,随着电子商务大数据广泛地应用于社交媒体、智能终端、电子商务平台等在内的互联网第三方服务平台,包括像各行业各类型的商品交易信息、社交信息、企业与客户行为信息等,都向着移动性、便捷性进行转变。
2大数据视角下的电子商务发展
2.1大数据时代为电子商务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出现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的又一IT产业,更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等相关产业企业的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最权威的研究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淘宝网每日新增的交易数据高达10TB,亚马逊在每一秒钟内所处理的订单有73笔,而eBay平台每日处理的信息数据量也是突破了100PB,这些信息都充分地表明了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上的数据就是一种典型代表的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带来的非常有利的机遇。
2.1.1大数据时代下有助于电商企业进行市场营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在销售环节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优化与整合。根据以往的统计,企业内一个销售人员为了准备商品交易而去寻找其相关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所要消耗掉的时间几乎占到了整个工作时间的近30%,而这些时间如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话,等同于28亿收入。而今,随着对大数据的引用,更多的电商企业可以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优化来调整企业在市场销售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从中获取价值,最终做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企业运作模式。
2.1.2促进电子商务企业运作一体化
在新市场经济环境当中,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商务平台,要想牢牢占据着市场核心竞争力,首先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而在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为消费群体创设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环境,从产品的研发、生产、运营、仓储、物流以及售前售后服务等,是一套完备化的电商服务体系。其中起到关键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开发、资源共享、整合优化、分工协作等电子商务企业新运作模式。
2.2大数据时代电子商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2.2.1数据实现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主要体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不流畅,大数据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资源,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对其实现分析、处理、应用,那就无法真正地发挥出其价值,进而成为了企业的负担。
2.2.2安全问题
大数据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爆炸式的信息,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各电子商务平台、网站、商家所收集的消费者的质量信息,包括交易信息、偏好信息、社交信息、位置信息等,所涉及的都是消费者的隐私。
2.3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商务发展及其模式创新
2.3.1按需定制,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所追求的就是利润、效益的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需求,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今后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方向应当朝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进行创新。按需定制的运作模式主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一种管理运行机制,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配送等,让消费者切身地参与到其中。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模式所强调的是实体与电商之间的一种融合,最大的功用就是增强了用户体验,在线上线下互通运作之下,进而促进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在进一步增强物流仓库功能效益的基础之上,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存货配置。
2.3.2创设安全商品交易平台
这一点主要是前面提到的用户隐私信息安全问题,对于隐私保护方面的这一问题,作者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保护条款;其次,进一步开发新技术、新平台;第三,电子商务企业要恪守职业道德,并对企业职工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树立一种“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经营理念,严禁泄露或者交易消费者的个人资料信息。
3结束语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科技计划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赋予我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机遇。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尤其是关中地区,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寄希望于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示范辐射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1.1统筹科技资源的内涵
“科技资源”的内涵,从内容上看,是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科学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等要素的集合,或者也包括科技组织资源;而从体系结构看,包括科学与技术所形成的坚实核心、专业技能系统、技术市场、制度界面等。“统筹科技资源”是促进公共科技领域中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和流动,强调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流动,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别在于统筹科技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干预,而科技资源配置还要包括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目前,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需要通过优化配置予以改善,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省当前发展的情况的配置方式,是加强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投入及其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并利用政府职能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即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配置。
1.2统筹科技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根本前提。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要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从“一高地、四基地”建设及相互联系看,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带动作用的也首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只有在这个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其他基地(高地)建设的成功实现。最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
2关中-天水区域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资源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最为雄厚的地区,高度集中,拥有76所大学,80多万在校大学生,3000多个科研院所,9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专利转化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已达53%,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而关天区域的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则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弱。
(2)由于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军工与民企分属管理,以及产、学、研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体制性原因,致使陕西省整体上的科技优势,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因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中转省”、“民”、“研转产”的问题。
(3)根据目前的现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问题。第一个“二元”是资源上的二元,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问题。一些资源是中央政府控制,一些由地方政府控制;一些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而另一些则是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高校也具有两重性,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第二个“二元”是如何形成科学和技术的统筹。第三个“二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
总的来说,就是在科技和资本所有属性下,以中央企业和中央高校、地方企业和民办高校所表现出来的二元化,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科学和技术的二元化。如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问题。
(4)科技资源统筹乏力。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难以发挥科技系统整体优化功能,分散大于集成,致使相关部门对科技资源不能统筹管理,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3建立长期科技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制度,统筹科技资源
3.1科技计划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政府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干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科技政策、法规,二是通过科技计划。科技计划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表现如下:
(1)科技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科技计划是在科学技术的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专家确定的科技发展行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它容易成为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因而对科技资源的统一利用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2)科技计划需兼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并使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确定发展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发展的需求和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便集中资源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需求压力本身客观上促使科技计划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科技计划采取增量带动存量,滚动发展的方式。科技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是对原有科技资源进行调研,在对存量充分衡量之后,确定追加投入的数量;科技计划在立项过程中,也要审核申请者已有的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增量投入引发存量部分的再配置,既利于充分发挥存量的效力,也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4)科技计划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利用科技资源的工具。科技计划由目标定位、期限、范围、支撑手段、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评估等诸要素组成,能以比较完备、成熟的方式规划利用科技资源,其中包括:第一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允许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择优聘用研究人员,这是它能够实现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地整合科技资源;第二能通过资金联合、计划间的协作、申请条件限制等方法,促进各种科技合作,并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第三能灵活确定和调整科技投入在研究阶段、科研主体和产业技术上的比重,从而使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试、试验发展等研究阶段,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科研主体,在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
(5)科技计划能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整合。科技计划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为政府、为社会服务,促进科学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等方式,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资源结合,并使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
3.2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申报制度
科技规划、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针对我省科技资源的实际,应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的各阶段上推出一系列的专项科技计划,形成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科技计划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形成科技管理体系的保障政策与法规、信息服务系统。进而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并使其成为一项不断推进、长久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配套的建设任务。
4解决统筹科技资源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4.1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起点,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由于科技报告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突破口来启动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具体建议有:研究提出我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保障政策与法规,构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协调管理以及参与部门,单位的职责,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体现。
整理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的现有政策,研究拟建设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是否与当前的知识产权,保密等政策,法规存在冲突,提出协调机制,补充出台保障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的管理政策或法规。
4.2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平台
(1)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直接形成为科技报告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效率可望及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该平台,社会公众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环节。
(2)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应能及时、快捷地提供通过平台而得到各类统计数据,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通过定期总结,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省对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便于统筹科技资源。
4.3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4.4通过科技计划整合跨专业、行业、地区的资源
(1)在同一科技计划内实现跨专业、行业、地区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投入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使科技计划渗透到各个行业,专业和地区,再通过统一的资助原则、资助领域、资助区域等实现各目标之间的协作。这种按行业划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跨专业、跨机构、甚至跨地区集中人才资源、试验装备的整合效果。
(2)利用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利用科技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子目标分别制订科技计划,并使各子计划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内容、规则上相互衔接或配合,制订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建立跨行业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类型研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和促进。
4.5构建共享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为使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更容易进行,在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在立法规划核心法的定位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立法路径,一步一步推进立法,成熟一项,制定一项,二是在立法规划核心内容的界定上应遵循“增量建制”的立法思路,在现有利益增长格局以外,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在立法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总量,扩大可供在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把改革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各方受益支持和法制上的持续性。
(2)政策框架
为保障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支持体系、在政策方面,需要确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扶持的指导思想,制订有关科技资源共享强制性,倾斜性及综合性政策,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则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4.6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渡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科技计划和规划,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些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在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5关中-天水区域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关中-天水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与技术转移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本身即构成一个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和企业是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产学研合作则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为了促进该空间系统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有效的对策必然是一个系统。该对策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巨型综合平台,一个网络化的系统,构成该系统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政府、政策、体制、机制、法制、信息等,这些要素在系统内有机结合,密切联系,高效有序,优化配置,自由流动,支持产学研合作,进而实现系统的目标,促进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达到统筹科技资源的目的。
从长远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对该区域的创新发展需要持久的强力的支撑,整个区域达到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所有领域都在奔向一体化,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大合作大转移必将成为制度,成为常态。
参考文献
[1]丁厚德.中国科技运行论:科技战略与运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朱付元.我国目前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2).
[关键词]科技情 报情报研究 技术路线图 分析方法
[分类号]G353.11
1 引 言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原本具有的信息资源丰富和信息检索渠道多样的优势逐渐削弱,用户情报需求的重点主要转移到情报分析研究方面。而科技情报作为耳目和尖兵,是国家和地区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进行科技决策、科研立项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传统的科技情报研究方法体系不能从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调配、利用资源,在情报研究全过程中缺乏一套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论体系,因此,当前情报研究工作需要引入战略规划的有效工具。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战略规划工具在发达国家已有广泛的应用,中国也引入技术路线图的理论与方法,并在国家层面上研究应用。国家科技部成立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进行国家技术路线图研究,并提出了《中国技术前瞻报告》。中国科学院也了《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的科技发展路线图。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地区,如广东、湖北、福建、浙江等省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许多产业技术路线图。将技术路线图的分析框架引入到科技情报研究的整个过程,能够有效地解决科技情报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使科技情报研究在一个更加规范的框架下开展,从而提高科技情报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技术路线图
20世纪70年代末期技术路线图在美国汽车行业首先使用,其目的是避免忽略可能成功的技术,向各利益相关者展示公司的战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心。后来摩托罗拉等公司的成功实践使得技术路线图进一步发展,而技术路线图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更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美国各公司、各行业、国家实验室、能源部等纷纷绘制技术路线图。其他国家和地区,如英国、加拿大、韩国、台湾等也在研究使用。技术路线图已经成为了全球化技术管理的一个工具,成为技术管理和战略管理的一个纽带。
技术路线图首先是从表达形式上给确定的名字,而随着它的广泛使用,对技术路线图的定义的描述也常常因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PhaaI R等人总结的技术路线图的最一般的定义是:一群利益相关者关于怎样到达他们想到达的地方,怎样实现他们的期望目标的总的观点和看法。路线图的目的就是帮助组织能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拥有正确的能力,从而实现这个目标。Galvin R认为技术路线图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集合众人意见对重要变动因素所作的未来的展望。国内的一些专家认为技术路线图是利用视图工具反映技术及其相关因素(科学、产品、市场)的发展,是各利益相关者对未来技术发展的一致看法。
2.1 技术路线图的种类
作为有效的创新管理工具,技术路线图对不同规模类型都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如表1所示:
・从国家层面来说,技术路线图能够在政府部门之间有效传达科技政策信息和解决关键的非技术障碍,把共同的愿景和利益相关者沟通;识别国家现有的科技能力和瓶颈,作为计划投入和资源配置的决策依据;着重于国家专注的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并对国家的技术发展作长远考虑;使计划管理部门在公共项目选择中明确政府支持的投入导向,影响主要的研究与创新的赞助者集中于已识别优先顺序的技术发展。
・从产业层面来说,技术路线图有助于产业共同认清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识别市场驱动因素;识别产业技术的优先顺序,评估和执行新技术,提高行业研究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促使产业界共同分担成本,加强资源管理致力于行业共同需求的技术突破;促进合作研发,鼓励技术开发成功后的扩散。
・从企业层面来说,技术路线图可与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框架相匹配,通过战略确定技术目标,识别达到市场需求所必须的软硬技术,帮助企业识别技术鸿沟找到发展机会。
2.2 技术路线图的应用
技术路线图已经在政府、企业和科学界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出了有效的结论,产生了良好效果。
2.2.1技术路线图应用于科学研究技术路线图可以将各种理论和趋势的论述与各种理论模型组合在一起,鉴别出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部的潜在联系,发现更广阔的知识空间,解释并理解各种调查和实验。技术路线图甚至可以将解决问题的各种工具和设备以及图纸、图表和会议演说等整合在一起。
2.2.2技术路线图用于技术预测 BP石油公司最先提出技术路线图用于技术预测,并开发了一种基于路线图的技术预测方法。最初技术路线图是用于设计技术研发战略的,其中包含了企业的商业活动。在开展技术预测工作时,企业利用技术路线图方法可以对各种讨论的意见,包括计划、投资、监督以及执行等进行可视化的描绘和总结。技术路线图为企业的技术预测过程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对话平台,极大地帮助了不同层面的交流,而且它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确保研发计划正确选择、正确优先排序以及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2.2.3技术路线图用于知识管理技术路线图可以将市场、人员、技术、管理、环境等要素紧密结合,形成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提升竞争力。因此,技术路线图可以作为知识管理的工具之一,实现企业的知识环境、战略、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等最佳组合,建立企业中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技术路线图的各个组成单元与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一个封闭循环。技术路线图在提供了一个工具的同时也描述了一个过程,促使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获取、理解、组织甚至创造知识,有利于提高决策能力并实现知识共享,促成有利于组织成长的学习氛围。
3 科技情报研究和技术路线图的关系
情报研究是情报科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综合运用各类情报科学的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以大量相关的原生信息为处理对象,通过对原生信息内容的分析、综合或评价,提炼出对管理、决策等活动有支持作用的情报并为其服务的研究活动:它最早发生在科技领域,从而产生了科技情报研究,是科技、经济和信息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被西方国家长期封锁,正是我国的科技情报研究人员通过对世界前沿科技发展的跟踪和分析,提出了很多推进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科技情报研究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翻译报道阶段、学科专业研究阶段、情报综述和评述研究阶段、决策支持研究阶段和参与决策的知识服务研究阶段。
今天,科技情报研究的环境、内容、手段和目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体现出知识创新和知识生产
的新特点。在知识经济语境下,科技情报研究以大量的科技数据和专有知识为基础,以研究者的智慧、经验和技巧等为支撑,借助于先进方法和技术,针对特定的需求和问题,加工、浓缩、激活数据和信息并升华为新的知识,从而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科技情报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管理的过程,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断转化的过程。大量的综合性信息资源和经过筛选的显性知识,同研究工作者个体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不断组合与激活,将个体的智慧与经验转化为组织的显性知识资源,并在与其他人员共享的过程中使这些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进一步转换为个人的智慧,从而形成一个新知识不断被创造的螺旋式上升循环。
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和科技情报研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①研究主体相同。无论是技术路线图,还是科技情报研究,专家都是完成任务的主体。工作组或者课题组的构成需要有来自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各方面专家,专家的知识与智慧成为决定研究成败的关键。②研究客体相同。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现有的数据和信息。技术路线图是以未来为导向的战略规划工具,必须建立在现有数据基础上才能够对未来产业、技术发展的前进做出很好的预测和判断。而科技情报研究同样需要在分析现有数据和信息基础上,从中去粗存精,最终将富有前瞻性的情报研究结果提炼出来供决策使用。③研究的过程相似。技术路线图的绘制和情报研究都是产生新知识的高智力创造性劳动。专家通过将自己的知识和外部数据和信息相结合,在一个复杂的融合、激活的过程,将自身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一种显性知识,这个过程反映了知识生产的基本特点。④研究的结果相似。科技情报研究的最终成果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表,也就是说研究报告完全可以用路线图的形式加以体现。
4 科技情报研究与技术路线图相结合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的日益开放使情报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情报用户的需求转为专业化、个性化和高附加值的情报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情报研究需要丰富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以更加客观、准确的研究方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获取情报,并通过高效的方法将其加工成知识产品。
传统的情报研究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所谓定量分析法主要是综合运用经济统计、系统分析、文献计量、科学计量、专利分析等多种方法。定性分析主要是在定量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人员的学识和经验找出规律,做出判断、进行预测或者提出建议,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以情报研究人员为中心,其体现的结论是情报专家分析与研究的产物。由于情报人员永远不能取代科学家和行业专家,所以传统的情报研究方法一方面受情报专家的个人经验、专业范畴和知识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缺乏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对研究对象了解程度和动态把握能力受到限制。传统的情报研究迫切需要一种机制来统筹情报专家和行业专家双方的能力,在情报研究过程中广泛吸取行业专家的意见,以避免情报人员经验的局限性。因此,在情报研究中引进技术路线图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的技术路线图方法主要是基于专家的,一个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少说十几人,多则上百人,因此,这种方法受到时间、成本和真实度等的限制。在时间方面,一方面受到专家个人时间的限制,不便于组织,另一方面专家之间交流观点并达成共识很花费时间。在成本方面,不仅组织多次会议需要很高的成本,而且专家参加会议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也不容忽视。在真实度方面,面对面的会议容易受到专家主观因素、会议组织者因素和权威专家因素的限制,不利于意见的真实客观表达。如果在技术路线图绘制过程中引入情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准备和绘制过程中由情报机构和人员组织与协调,简化绘制流程,降低绘制成本,这就更适合技术路线图在各个层面上推广应用。
5 引入技术路线图的情报研究方法与模式
技术路线图绘制流程一般包括准备、开发和修正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路线图的启动阶段,第二阶段是技术路线图制定的核心部分,第三阶段是技术路线图的后续修订和制定实施计划阶段。图1是一个典型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以技术路线图作为情报研究的理论框架,情报研究的三个阶段是研究准备、分析研究、修正评价,其中分析研究阶段是核心。简化的科技情报研究技术路线图如图2所示:
5.1 研究准备
该阶段分为四个步骤:①选题。选题是科技情报研究的第一步,在情报研究的实践中,其主要工作是为政府的科技宏观决策服务,因此及时把握政府的需求、围绕政府科技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选题就成为科技情报研究价值度量的关键。②制订计划。研究计划是情报研究具体行动的纲领和指南,是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在这一阶段,重点要解决研究目的、选题边界的确定、调查大纲、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组织分工、时间节点及其他保障条件。③建立课题组。根据研究计划的具体安排,按照不同要求确定不同领域专家(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组成课题组,特别是一项大型课题需要分解成若干子课题。④专家分工。课题组组长根据研究计划和每个子课题的具体任务要求明确课题组构成、专家的分工和进度安排,专家在此基础上开展情报研究工作。
5.2 分析研究
该阶段分为三个步骤:①数据收集。根据课题的要求,通过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全面搜集相关的显性知识和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整理、评价、存储。②研究分析。专家将外部显性知识同自己的内在的隐性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的增值与创新。研究分析是情报研究最关键的环节,需要综合运用德尔菲、头脑风暴、情景分析、swOT分析、环境分析、雷达图等多种分析方法,这是新旧知识、显性和隐性知识交互的过程,是知识生成和创新的过程。③成果产生。成果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有综述、预测、评估、图表等多种形式,绘制相应的技术路线图,提供情报研究报告。
5.3 评价修正
评价修正是情报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是一个评价一修正一评价的循环过程。研究成果应用到决策中的成效要经过评价,这样才能完成科技情报研究的一个完整循环。评价按照时效性可以分为即时评价和最终评价两种,即时评价是指情报成果交付用户后随即或稍后就采取的评价;最终评价是成果使用后对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最终影响和后果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应用较多的是德尔菲;半定量评价法主要包括概率风险评价方法(LEc)等;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等。
SSL VPN的机会
市场的应用日益复杂,而所需的技术必然是精益求精。在Web应用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应用的也面临着新的考验,越来越多身份各异的人员需要访问企业内部网络,包括公司内部员工、供应商、分销商和用户等。而以应用程序为重点的SSL VPN更强调后端应用程序集成,并且在没有客户端软件的模式下,可直接通过浏览器等工具实现更好的访问功能。由此可见,SSL VPN在面向应用的安全访问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Infonetics研究公司VPN及安全领域首席分析师Jeff Wilson说: “随着SSL VPN 市场的成熟,产品性能迅速成为主要的驱动力,SSL VPN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应用,成为通用访问的特定技术。”而从目前来看,SSL VPN在中国市场中应用机会主要源自金融、制造、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的需求。
从Frost&Sullivan的报告中可以看到,2007年度Array Networks 取得了中国SSL VPN市场43%的份额。这一数字的取得得益于其在金融(银行业、金融服务及保险)、制造、电信以及互联网等行业的大力拓展。伴随着这些行业的增长,Array Networks也将从中获益并取得持续的增长。
SSL VPN的整合能力
据Array Networks市场总监陈凯透露,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SSL VPN市场的领先优势,Array即将于近日其SSL VPN产品线的最新产品系列――SPX1800/2800/4800/5800/6800全局访问控制器。作为全新的全局访问控制产品,SPX使用户无论是在内网还是外网,无论是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都可以安全访问企业资源,从而显著提高生产力。
个性出行提升短租需求
民宿短租最早起源于欧洲乡村地区,经历长期发展,逐渐从乡村、农场走向城市和景区。伴随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降低了住宿信息的分享成本,在线短租概念在全球日益兴起。通过互联网构建的交易平台,房东将空闲房源结合当地文化加以修整从而提供住宿服务,房客通过搜索筛选房源,双方在线完成实时沟通、预定支付等相关操作。因其文化包容性、信用体系完善等特点发展为较为成熟的模式。早在2011年,欧美在线短租市场已有850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今年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国内住房分享市场交易额约243亿元,用于住房分享的房源盗吭嘉190万套,参与住房分享的人数超过3500万人,比上年增长一倍多。而早在两年前,我国政府便出台了相关政策,为短租市场助力。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将民宿短租作为国家支持发展分享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也提到“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业。2016年11月,《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对民宿经营的基本条件进行了明确,并对民宿经营者的行为做出规范。政策的陆续出台给了旅游从业者发展民宿短租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随着旅游市场,尤其是自由行的不断增长,民宿短租也是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新型居住方式。有大数据分析,近三年民宿在我国的关注度一直在上升,从2016年7月份开始,搜索量呈井喷式增长,到8月份甚至一度超过“酒店”。《全球自由行报告2016》也显示,民宿在得到更高关注的同时,也逐渐成为近年来最热的旅行住宿方式,其中2016年自由行用户对民宿的关注增长率高达500%,一线城市中20-29岁的年轻人是民宿的粉丝,其中女性房客占到52%。这些数字表明在线民宿短租的市场认知度和使用率正在大幅提高,用户出门住民居的习惯日渐形成。
喜爱旅游的90后张逸晨在出国游玩时,曾通过国际旅行房屋短租平台Airbnb预订民宿,通过输入价格、位置、房间类型、便利设施等条件进行多方比较,选择出自己中意的房源。预订成功后,房东就会通过平台发来短信,告知具体地址、联系电话及微信号等,很多房东收到咨询后都会迅速回复。在入住前一天,房东们都会主动和租客联系,询问到达时间和指定乘车路线等。到达住处后也会耐心介绍室内各项设施使用的注意事项等。相比于住酒店,他表示越来越喜欢这种能真正了解旅游目的地、当地人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的住宿形式,丰富了旅行的意义。
酒店行业的新对手
自2011年互联网民宿短租进入我国后,蚂蚁短租、途家、住百家、小猪短租相继出现。通过对国内已有的住房分享平台企业的房源量、用户量、融合等情况分析,目前我国的民宿短租市场主体已基本形成,行业顶端由途家、小猪短租与Airbnb等构成。自去年下半年,这三家企业动作不断,相继发力,让民宿业成为酒店行业不得不正视的新对手。
2016年6月,小猪短租宣布更名为“小猪”,去掉“短租”一词,开始进入整个住宿市场甚至更广的领域。6月底,途家对外宣布与蚂蚁短租达成战略并购协议,并已完成相应资本交易,蚂蚁短租成为途家的全资子公司。9月初,作为在线短租行业鼻祖的Airbnb 正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很快便在深圳、上海、重庆、上海等多座城市签订合作协议。10月底,途家宣布并购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旗下的公寓民宿业务。这两家网站的公寓民宿频道入口、团队和整体业务将并入途家,使之成为国内房源最多的短租平台。
经过几年发展,2012年仅有5.2亿元市场规模的在线民宿短租市场,在2016年已达到86.8亿,且后续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根据艾瑞咨询的《2017年中国在线短租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17年将达到125.2亿元,市场仍然有增量空间。
于是,想要瓜分这块大蛋糕的美团点评成为新的加入者。有消息称,美团点评的首批房源将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成都等重要热门旅游城市,预计今年年底覆盖房源将达15万套。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拥有10万套房源的小猪。
这不禁让酒店行业感到有些压力。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国内约有35万家酒店,单体酒店超过80%。但是仅2016年,单体酒店的大型收购案就有13起。而目前民宿房源不断增长,平均入住周期和入住率也均高于酒店。为了转移压力,许多酒店也开始布局民宿业务。经济型连锁酒店布丁酒店的民宿业务目前已经上线。
这是达雷尔・韦斯特在最近的研究报告《如果机器人夺走了工作会怎样?――新兴技术对就业和公共政策的冲击》中讲的一个小故事,“艾米”实际上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他说,机器人取代部分工作已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当前现实。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未来经济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人类劳动力。而在当前经济模式下,医疗保险、退休金、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基本和工作挂钩,那么被长时间排除在就业之外的人们如何获取社会福利?达雷尔・韦斯特试图创新地回答这一问题。
“蓝领”岗位减少 “白领”岌岌可危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技术变革的时代。机器人、虚拟现实、算法、机器对机器通讯、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这些新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且能让商业和个人生活随之发生颠覆性变化。
机器人正在地球上“大肆扩张”。达雷尔・韦斯特的研究报告说,2013年,全球大概有120万工业机器人投入使用,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50万,估计到2017年将增长到190万。目前,日本的机器人最多,为306700,北美地区排名第二,为237400,中国排在第三,为182399,韩国和德国分别排在第四、五位。总体而言,机器人产业将在10年内增长3倍,从现在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670亿美元。
机器人数量增长的同时,价格也在下降。以前,因为成本太高,工业机器人仅应用于汽车行业。近年来,机器人的平均成本已经下降。在亚洲一些重要行业,使用机器人的单位成本与使用人工成本相当,甚至更低。机器人现在已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大军。
按劳动性质,机器人大概可分三类:工业机器人我们司空见惯,是自动化的延伸,如机器臂等;服务机器人是从事服务行业的机器人,既可端茶倒水,还会陪人聊天,甚至能撰写新闻,操作金融交易;特殊机器人是指执行某种特殊任务的机器人,如中国登月车“玉兔”。
我们已习惯了机器人取代“蓝领”工人的现象。可是,关键的问题是,未来“白领”的饭碗也可能不保。虽然工业机器人是最早出现的,但如今作为后起之秀的服务机器人却正在冉冉升起。如果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工厂里的“蓝领”工人工作最没保障的话,今天中产阶级从事的“白领”工作也正在被服务机器人侵占。
德勤最近的一份报告预计,未来20年内几乎近一半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金融投资顾问、会计和税务专业人士、银行和柜台服务人员、文秘等中产阶级通常喜欢的岗位,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在40%~95%之间。
避免“永久失业下等阶层”诞生
新兴技术迅猛增长的速度越快,对就业的冲击也越大。今天,很多大型技术公司规模很大,但雇佣人数并不多。例如,谷歌公司的市值在3700亿美元左右,大约雇佣员工55000人,仅是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1960年代达到高峰期时雇佣员工数量的1/10。 目前,日本的机器人最多,为306700,北美地区排名第二,为237400,中国
排在第三,为182399,韩国和德国分别排在第四、五位。
机器人将如何影响就业?一般来说,存在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机器人会夺走人类就业岗位,大量人员会失业。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劳伦斯就持此种观点。他认为,如果当前趋势继续,今后一代人的时间里,1/4的中年人将分分钟失业,未来如何提供充分就业将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重要挑战。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技术将导致一些就业岗位减少,但也会创造一些新岗位。例如,仓库里的拣货岗位可能被机器人取代,但是大数据分析、信息挖掘等新岗位会出现。长期来看,就业岗位的增减会趋于平衡。第三种观点更为激进,认为当前的技术革命远比不上之前的电气革命。西北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是此类观点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计算机和自动化所体现的技术进步远没有电、汽车、无线通讯等发明所起到的颠覆作用大,因此新技术不会对就业造成太大冲击。
达雷尔・韦斯特引用美国劳工局和皮尤民意调查中心的数据,认为机器人将对就业造成较大冲击。美国劳工局预计,从2012~2022年,美国将产生1560万新岗位,相当于每年就业增加0.5%,医疗和社会救助领域的岗位增加最多,占新增岗位的约1/3,信息技术、制造业等领域将面临岗位减少的局面。皮尤民意调查中心调查了1896名专家对新兴技术影响的看法,48%的专家认为,机器人将显著取代蓝领和白领工人,其中很多还认为,这种情况将导致收入不平等增加,甚至社会秩序崩溃。
这正是达雷尔・韦斯特所关心的。他认为,如果技术进步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势必会造成一个长期找不到工作的群体。在医保、退休金等社会福利一般依附于工作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考虑如何将社会福利覆盖到这个永久失业的“下等阶层”。
达雷尔・韦斯特提出了避免这一状况出现的短期和长期政策建议。短期政策建议包括:第一,将工作和社会福利分开,建立普惠的社会安全网络;第二,建立基本收入制度,基本收入不同于基本工资,人们无需劳动即可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收入;第三,重新重视所得税抵免政策,以此促进收入再分配;第四,建立终身学习和培训制度,所有费用由政府承担;第五,激励志愿活动,既然经济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无工作的人可以为社区多做贡献。
尽管当前集团企业投资管理体系包含了“投资决策”、“投资实施”、“投资评价”及“投资风险控制”等内容,但由于我国大多大型集团企业具有“行政撮合”色彩,存在企业层级多,业务分布广特点。在这种审批制下投资风险认识不够、存在审批流程长,决策效率不高、投资后验收及后评价执行不到位、实施过程监管困难的问题。
1.投资风险认识不够投资项目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投资决策时,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投资产品介绍等二手资料进行,没有深入进行市场、营运、技术、法律等风险评估,风险类型分析考虑不全面,影响投资行为的其他因素却很少涉及,增加投资风险。部分投资项目,跟随政府发展政策或招商引资进行,有可能存在因为政府政策变更而出现的投资收益突变情形。
2.审批流程长,决策效率不高在审批权限的投资管理模式下,限额以上的项目决策及项目调整,均需要从项目承担单位到集团总部,层层调研、汇报,审批流程冗长,缺乏市场敏锐性及灵动性。同时,由于集团总部的投资管理人员对下属单位业务具体情况不清楚,存在项目审批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信息上不对称,需要花不少时间去沟通了解,导致决策效率不高。
3.验收及后评价工作落实不到位项目的验收是投资管理的最后一环,是检验投资完成,督促项目资料归档及权证办理的重要手段。投资后评价更是检验投资是否得当、投资管理是否有效的事后总结,是集团进行战略修订的基础。在目前投资管理模式下,项目承担单位更为重视对项目前期审批,而对投资后的项目验收和后评价缺乏积极性,导致部分项目验收和后评价工作上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投资效益也得不到保障。如,株洲所“十一五”来,实施并完工重大投资项目几十项,而完成投资项目验收及后评价的确不足十项。
4.项目实施过程监管困难由于大多数项目不直接由集团总部提出、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集团总部投资管理部门也往往缺乏积极有效的监管措施、信息反馈机制,使得投资管理信息易断流、投资控制链易中断,进而有导致风险失控的可能。如,企业投资活动一般引入预算管理,但实际情况是投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项目安排时对投资的领域、方向、金额及项目运营等问题没有深入研究测算,未建立定性与定量、刚性与弹性的预算管理体系,导致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安排情况差异大,预算过程控制也疲于应付,甚至“救火”状况,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二、优化集团企业投资管理的思考
在现有投资审批管理模式下,集团企业总部自上而下的探索建立一套适用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投资管理体系并进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基于集团企业总部的战略实现管理价值考虑,个人认为可从如下方面优化集团投资管理活动。
1.制定合理的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要求,为实现总体发展战略而对投资活动制定的全局性谋划,是企业较长时间内投资管理活动指南。合理的投资战略,需要集团总部投资管理部门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在对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状况、企业自身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基础上,比较和选择投资方案或项目,制定获取最佳投资效果、切合企业实际的投资战略。合理的投资战略可以避免只考虑眼前状况和短期利益,简单满足生存与积累的项目,确保投资项目的实施是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2.建立内部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建立投资项目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和报告机制,并根据种子期、创立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的分类方法将投资项目产品进行合理定位,对不同投资时期的不同投资产品全面进行风险控制点分析,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如,针对新产业的投资,设立专业的新产业投资委员会,进行投资项目选择,风险评估。同时,落实投资责任,建立合理的投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项目投资责任及投资收益落实到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及项目负责人,有效强化投资风险责任意识,降低投资风险。
3.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针对不同业务板块、下属单位业务规模及投资性质,可以制定差异化的审批额度或流程。如,对于业务规模较大,且管理能力较强的单位,可以赋予较大的决策权;对于已纳入企业投资战略的项目或实施内容简单的限额以上项目,简化项目审批流程。
4.建立合理的投资评价体系合理的投资评价系统应包括投资前评估和投资后评价两部分。投资前评估主要依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对于投资金额大,新进入的行业,应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集团总部在投资前评估上,需更多注重投资项目是否符合集团发展战略、集团是否有能力和资源实施该项目、如何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障碍与风险,进而调配集团内外资源支持项目。投资后评价工作要全面分析总结项目实施过程的经验教训、评价项目是否实现预期确定的战略目标、财务效益目标等情况,为未来投资管理提供参考和投资战略的修正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