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经的哲学思想

诗经的哲学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庄子;道;逍遥游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重要代表。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但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相对主义。很多人认为庄子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实庄子思想中有很多唯物主义因素,说他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也不为过。庄子的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论证精辟。他从道出发,把道运用到物质起源和伦理纲常及社会政治领域之中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他对物质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阐述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弘扬。

一、庄子唯物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形成的时代。这时期,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在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没落下来,走向贫困破产的道路;另一部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开始上升。庄子属于前者,他一生生活贫困,体验到当时受压迫受苦难的小百姓生活,他能够说出劳动者的一些要求。他从自己本阶级的没落看到不可挽回的阶级命运,他对当时的社会不存在任何幻想,因而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现实,他不信上帝,不信鬼神,有反宗教思想,有产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可能。庄子怀疑上帝,向宗教提出挑战,所以他的哲学思想蕴含了很多唯物主义成分。

二、庄子的人生观:逍遥游

“逍遥游”是“无所待”的自由,即绝对的自由。“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一词始见于《诗经》,“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人道合一后实现了对人生各种困境的超越的忘物忘我、无功无名无己、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超越了一切,无时空之限,无是非之辩,解决了人生一切苦难,内心充溢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喜悦和。这是人生最佳的境界,在庄子看来,只有无己的至人(真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逍遥游”就是庄子精神的翱翔,也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神游”。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庄子,只有庄子的“神”,才能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而无遮无拦地遨游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是说,在《逍遥游》中,真正逍遥的不是任何一个物质的实体,而是庄子的“神”、庄子的“精神”、庄子的“心灵”。时间和空间被我们超越了,一切的界限都被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心灵成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我们也在自己心灵中的这个无限的宇宙中自由地翱翔。……我们体验到了“逍遥”,体验到了无待的、绝对的自由――我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自由。

三、庄子的相对主义、不可知论

庄子认为有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伟大的。同时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若以有限的知识和生命去认识无穷的世界,是十分困难的,最终结果只会使得人们精神疲惫,劳而无功。庄子在《庄子・养生主》里面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认为任何认识活动都不能认识这个伟大自然的全部,最好是不要作任何分别。有了分别,有了名称,有了概念,不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而且也破坏了完整的“道”。他认为只有无知知识,才能够与“道”的原则相符,因为自然界本身无所谓知识,只有不求知识的人,才是真正有知识的。他说:“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庄子・肢箧》)庄子认为从“至大无外”的道去观察世界,“是非”和“万物”一样,也是相对的,因而关于是非的争辩毫无意义。他主张用自然齐一来调和是非,以因顺无穷的变化,达到穷尽天年的目的。

庄子的认识论提出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反对人们认识活动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但是他不是从正面迎接矛盾解决矛盾,而是企图逃避矛盾。企图避免对事物做出肯定,否定认识及其作用,这是庄子认识论中的严重不足。

四、庄子“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道”在庄子哲学思想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庄子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它们的兴衰成败也都取决于道。

庄子在此处指明了“道”的如下特点:第一,道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它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根源。第二,道比上帝、鬼神悠久,更为根本。宗教迷信思想认为天地是由神创造的,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和上帝鬼神没有关系,倒是上帝鬼神也是“道”的产物。第三,“道”是物质性的实体,不是感官直接的对象,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庄子指出:人类生命的产生是由于“气”的聚集,人的死亡是由于“气”散。不只是人类如此,一切东西的生灭都是根据气的聚散的原则所决定的。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变化。

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肯定了自然界是独立发展着的,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他认识到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但庄子没有区别客观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的性质。自然现象是不受人类主观意志影响的,但有些社会现象是由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造成的,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庄子唯物主义哲学不彻底的表现。

尽管“道”玄妙莫测、无影无踪,却主宰着万物的成败生死。人们修道、悟道,超越生死、时空的束缚,达到无羁绊即无所待。道是万物的本源,它无影无形却真实存在,谁得到了它就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成,超越生死,超越时空。庄子关于“道”的论述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道”描述成客观存在的东西,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抓住了物质的本质,因而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菊,范习中:论庄子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J].天府新论,2007

[2]宋辉,宋晓璐:漫谈庄子哲学思想[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

[3]冯田福:庄子哲学思想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

[4]王富仁:论庄子的自由观――庄子《逍遥游》的哲学阐释[J].河北学刊,2009

作者简介:

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本土哲学思想 源流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天人合一”的观点在提供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的同时,对天人关联的强化使之倾向灵学,而“万物有灵”的泛神论或许还是科学胚芽的基料。道家对于天地本原为“气”的朴素解释,导致了后来的医学、文学、养生、哲学等一系列的“气”的泛滥,为“老庄”始料不及……从魏晋玄学而始,中国古代哲人变得那么理性,那么超然物外,那么鄙视经验而崇尚理想,以至于明代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在穿着中国的儒服向中国人谨慎地传授西洋宗教,一并带来西方的自然科学信息时,我们仍躺在“四大发明”的光荣簿上,承续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陆王心学”和清代“致力、训诂、考据”的“朴学”……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了解中国本土哲学思想的源流,在倡导科学发展的今天仍有认识意义。

一、尊神祭祖与敬天保民

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在殷墟龟甲兽骨的纹路里。从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和祖宗崇拜,万物有灵观念构成原始宗教、亦即原始文化的源头。

到了殷商时代,迷信之风日盛,问卜之举频仍,鬼神这种支配自然和社会的神秘力量,被人们无条件地接受和依从。《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人敬祭天“帝”,因为那同时又是他们的祖宗,进而认为,尊天即尊祖,祭祖则为保民。商代崇拜的“帝”或“上帝”,在卜辞中一再出现,为人类和自然的最主宰。《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长发》又云:“帝立子生商。”可见商来历不凡,君权源自神授。商人所保之民,是自然血缘下的人。这些称商的民族,在周朝统治下四散避难,作买卖为生,是今天经商之人的祖师。

周人有周人的作法,神给人类的帮助似乎是有限、无形的,学乖了的“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礼记・表记》)。他们不但敬天,而且注重人事,提出了属于道德范畴的“忠”。

其实,殷人尊神祭祖,周人敬天保民,其实质均为维护统治,由于这些方式行之有效,后世多有仿效,这就注定中国的有神论思想将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不断传承,生生不息地发扬光大。

二、八卦、阴阳五行和元气论

万物有灵是原始人综合观察世间物象、进行逻辑思维的结果,是简单的自然哲学,有低俗文化的特征。自殷商而周,这种理性思维的系统化、抽象化趋势更加明显。周贵族求神问卜,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那种以阴阳二爻组合的卦象已被周人整理得有条有理。其文即八卦,其理即关于八卦的“经”与“传”。汇集而成的这些卦象卦理,被称作《周易》。在《周易》中,卦象的基本符号是“―”和“--”两种,分别代表“阳”和“阴”,谓两仪。《周易・象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原始于太极,太极生发出两仪,两仪生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四象再生出“八卦”,八卦分别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其象征意义为乾为天,主南;坤为地,主北;离为火,主东;坎为水,主西;震为雷,主东北;兑为泽,主东南;巽为风,主西南;艮为山,主西北。八卦以卦象对应自然界八种事物,以八种事物分析自然和人事,预卜吉凶祸福。这种将自然万物的本原归结为天、地、火、水、雷、泽、风、山八种基本原素的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观念,我们的辩证法最初就从八卦中产生了。而后,周文王把八卦演绎成了六十四卦,做了一道很好的关于排列组合的数学题,使八卦易理更加丰富。其时,周文王被纣王囚于h里,身隐囹圄而不坠大志,算得上一个优秀的阴阳家。

人类文化思想在演进的过程,应该受某种规律的制约,不然我们何以解释世界各地关于世界本原的各种近似的理论?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前,即已把水、火、土、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在古印度,地、水、火、风被当作世界的“四大种子”;在中国,最初显然是把火、水、雷、泽、风、山作为世界的基本构成,天和地不算,因为天和地即世界的全部,这种观点只是因八卦的再演绎才被复杂化,而不能与古希腊的元素和古印度的“种子说”相提并论,但随之而来的阴阳五行论却填补了这个空位。

最早阐述五行观的著作是《尚书・洪范》,它比古希腊提出“水是万物始基”观点的泰利士早了几个世纪。《洪范》所指五行,即水、火、木、金、土。这里,五行是五种感性物质材料,但它们又是上帝所有,是笼罩在神学帷幕下的原始宇宙观。阴阳五行观在殷周之际曾经是一种包含一定积极因素的社会思想,但战国中期以后,它就被唯心主义所融化,而表现出极端的神秘主义色彩,其代表人物是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前240年),战国时齐人,他总结性地提出了“五行生胜观”,并进而附会到社会历史中去。邹衍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认为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这些都不难理解。但他说,我国历史是按“五德转移”的顺序,完成从黄帝(土德)到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的更替的。那么,代火者必为水,下一个朝代必有“水德”。邹衍就这样把自然和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一锅煮了。

中国人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五行性质的分析上,并急于用它来解释自然和社会,而不探索宇宙的始基和本源,这就注定最终走上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在希腊人在元素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原子论,追求现象后面的本质,而中国的五行论则最终归本于一个虚无飘渺的始基――气。

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第3篇

2、撰一短信兮,诵国疆。诵我国疆兮,词无量。千年神州兮,土地广。五十六民族兮,立于上。诗经词曲兮,无尽藏。方块汉字兮,渊源长。华夏儿女兮,当诵扬。转此短信兮,身健康!

3、中华饮食冠天下,各具特色与花样,乱炖首推东北菜,川菜兼有辣与麻,粤菜清淡会煲汤,湘菜香辣味道大,中华美味遍中华,营养健康美名扬!

4、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5、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

6、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7、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

8、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9、等我有权时,让国家大剧院做你的练歌房,水立方做你的游泳池,博物馆做你的历史书,长城做你的散步走廊,鸟巢做你的家。

10、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1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12、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13、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的门派,哲学思想散见于佛、道、儒各家著作中。易经描述宇宙产生,大致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情态意态 中西方 园林区别

1 对情态、意态和园林的认识

1.1 情态与意态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情态与意态是人们两种审美情感的不同表现,虽然两者的出发点都是来自审美的主体,即人,但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绘画中体现的特别多,特别是“85新潮时期”,如王川的油画《再见吧,小路》体现的就是一中情态的情感,舒群的油画《绝对原则1号》体现的就是意态的情感。其具体的含义如下:

1.1.1 情态的含义

情态指的是一种个人的感悟性情感,具有明显的个人化趋向,但是这种个人化的趋向与客体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个人情感对客体有很强的依附性,在客体之中去发现自己,评价自己.感悟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将自己的感情完全寄托于客题,是我(主体)――对象(客体),即能指与所指都只有一个,是――对应的线性关系(如图一所示),带有一种暖性的特质,并带有强烈的中国感性。而从园林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绝大部分园林都是属于情态式的园林,讲究融情于景,天人合一的思想。 文章内容:

1.1.2 意态的含义

意态指的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是一种强烈的智性体验,是人们感性经验的秩序化、理性化的升华,有着一种超越现实场景,上升到思想上的理解性的场景,是人类理性主义的典型表现,是智性和精神上的反映,正是这种反映,使其是一对多的关系,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园林的场景,就会根据这个场景衍生出无数的含义来。可以有很多种的理解,是我(主体)――多个对象(多个客体),即能指只有一个,但所指有很多个(如图二所示)。这种意态情感带有一种冷性的特质,并带有强烈的西方理性,一种希腊的理性。从园林这个角度来说,西方的绝大部分园林都是属于意态式的园林,注重将自己的思想或主观意识用鲜明的园林造型形式表达出来。体现一种自我意识的思想。

1.2 园林的理解

百科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的《21世纪世界彩色百科全书》一书中对“园林”的定义是:“园林是以植物、石头、水等做了美丽设计的居住生活上的空间。”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所以不同时期对园林的认识也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也有差别。所以,园林迄今为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故我们应该把园林的定义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来理解。

2 情态、意态在中西园林中最原始的对比

中国历来就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称呼,在中国有关园林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诗经》中,利用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所以中国的园林至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并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殷、周时代便出现了囿,囿就是在天然的环境中,为了放养动物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是圈起来的一个场所,公元前11世纪时,周武王曾建“灵囿”为自己所用。从它的起源我们就可以看出,在中国,园林一开始出现便与大自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便为后来情态式园林的出现,埋下了一个潜在的情态情感的种子,后来的苏州园林是其典型的代表。

西方园林的成就同样也是非常巨大,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据历史记载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因其每年泛滥,退水后需丈量耕地,从而发明了几何学,而古埃及人便将这种几何学用于园林建设中。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西方园林包含的是“天人相胜”的观念和理性的追求,于是一种规则式的带有浓厚意态式情感的园林在西方产生了。在这种意态式园林的发展过程中,西方人民体现出了同自然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中的智性和理性是意态式园林发展的巨大催化剂。这种思想传遍了整个欧洲。尤其在法国发展到了一个颠峰时期,如凡尔赛宫苑。

3 哲学、情态、意态与园林相互之间的关系

就哲学而言,东西方的差异是很大的,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如在民族、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都会诞生出不同的哲学思想,园林也不例外,深受这种哲学思想差异的影响。

3.1 中国哲学中的情态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地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情态思想,这种情态思想对园林的影响深远而具体,所以我国历来都追求一种“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境界。这种思想代表了我国古代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历代人对自然山水和园林的一种认识和感悟。这种思想最开始不是直接表现在园林上.而是表现在诗歌绘画方面的,后来由于士大夫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才将这种思想用在园林中来,这种寄情于山水。将人工建筑物与自然相结合的形式,是典型的情态思想,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彩,是一种“师法自然”的表现,这时我们面对的园林就是一个自然的景观,或是说是一个仿自然的景观,这个景观所对应的就是景观本身,而不会让人想到景观之外的东西,即能指与所指,主体与客体,园林与自然,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体现的是自然与人合二为一的思想。

3.2 西方哲学中意态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中国的哲学思想更多是在讲究一种“悟性”,而西方刚好与之相反。西方的哲学思想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理解,一种理性.显得更为科学。西方哲学以认识论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纲,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很讲究科学,追求一个很有秩序的体系,强调人的主观性,人总是想去主宰自然界。然而从认识论角度对待自然,往往会过渡到实践的功利态度上去。每认识一点自然规律,掌握一点自然法则,就会用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因此,一般看来,在西方哲学思想中,人与自然较多地处于对立的关系上,两者相对立。人越力图要战胜自然,人的地位也就高于自然之上,这与中国的人要融于自然、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刚好相反,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如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期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它强调规整、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在这种思想下营造出来的园林就与自然有着不小的距离,有一种在逐步远离自然的推 动力,因为这种思想中的意念使园林本身附加了额外的含义,这种含义是园林本身以外的,因为它包含了人的智性和空间意指的结构在里面。这就产生了意态式的园林,就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能指对多个所指。一个主体可以对应多个客体,一个园林的布局可以映射出多个含义的理解,于是一种智性的意态空间结构的园林就产生了。

4 中西园林情态、意态的具体分析

4.1 中国情态式园林的分析

在“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寄情于山水”的思想影响下,中国的园林几乎完全是按照情态的模式发展下去的,其表现主要有两大类型: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4.1.1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在中国古籍里称之为苑、宫苑、苑圃、御苑等。皇家园林虽然是摹拟山水风景的,但也要在不悖于自然式造园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显示皇家的气派。在古代,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自然的山水较多,园中建筑与自然山水结合的非常的完美,仿佛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一样。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下面以颐和园为例来分析情态在皇家园林里的表现。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佛香阁是颐和园中的一个景点,从它的对面隔着湖面看过去,一看便知道那是一个人工的建筑物,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它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就好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昆明湖上的景点也是如此。湖上的桥与水还有周围的山石树木结合的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自然中去享受人工的美,而这种人工美几乎完全被自然美所融合。

情态式的园林便在这里淋淋尽致的显现出来了,佛香阁和昆明湖上建筑虽然是一个人工物.但这时它应该是一个景观,或说是一个自然式景观。即能指为佛香阁、昆明湖,所指为景观或叫自然式景观,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有一种强烈的融情于景。融景于自然的中国式感性。也许在前辈们造这个园子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情态这个方面来,但是。这种潜在的体现不应该被淹没掉,而应该由我们后来的人们把它挖掘出来,并把它发扬光大。

4.1.2 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来代替真实的山水。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为主体,与皇家园林不同,私家园林是封建士大夫们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而修建的。在城市中大量建造以山水为骨干、饶有山林之趣的宅园。作为日常聚会、游息、宴客、居住等需要的场所。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而私家园林又以苏州园林为典型代表,下面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来分析其情态的表现。

自古曰:“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是在表达苏州园林的情态韵味之深厚,而这些情态的体现是因为它拥有一批著名的古典园林。这些古典的私家园林在情态方面的表现比皇家园林还要更胜一筹。如园林中的建筑或亭子.在我们眼里看来。它不在是一个单纯的建筑,而是一种风景,这种风景营造了似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有唐诗宋词般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气象,但又要比自然造物高出一筹。比自然还要自然。所以当你看到园林中的人工物时,你自然就会把它当作理所当然的存在于那里。这种情态的能指与所指的线性关系是非常明确的一对一的线性关系。园林中的亭子、小桥、流水、还有树木、小径都构成了一个个能指,而所指不外乎就是人们眼中的那种自然风景。

4.2 西方意态式园林的分析

西方园林从古埃及、古希腊发展到现在,法国的几何式园林是意态式园林的典型代表。最突出的代表是由勒・若特尔设计建成的凡尔赛宫苑,体现的是一种规模宏伟壮观、层次分明、手法多样、风格不凡的古典主义造园原则。可以说是规则式园林巅峰时期的典型代表,因为当时正是17世纪下半叶。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国王路易十四当时号称“太阳王”。强烈想表达自己的强大。即下令兴建,在这种情况下修建的园林,而这种几何式的构图无疑是最意态化的,因为这种方式不再像中国的园林体现自然,而是在宣扬人的思想和人的权力,一种想主宰自然的思想和权力,这种意态化在具体的园林中体现得更加的具体。

如凡尔赛宫的其整体的布局.主要是沿一个十字形的轴线对称布局,周围的造型也主要是以几何图形而布局的。在看这些园林造型时,人们就不再很简单的认为它是园林景观了,比如其总平面图上十字轴形,可能会让人们联想到十字架、基督、耶稣等,已超出了园林景观这一范围,不管设计者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否有这层含义,但至少它给人有这方面的感受,于是能指便是这个十字形的构图。但所指却有很多,是一种空间意指结构,意态便在这里体现的很明显了。再如法国的维康府邸的几何花样布局,你除了去欣赏它以外,你总是会联想到些什么。因为它是一个几何式的造型.这些都很明确的表现出了意态。

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第5篇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场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而反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一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精神,体现了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袭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记得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奥巴马也曾说“当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是我们攻打这个民族的时候”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淅淅小雨尽苦泣。初三:渊寒【镇涛】

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第6篇

通过本次研究,使得设计行业关注者,能够着眼于传统的美学思想,了解中国美学理论中的精髓之一老子美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并能更好的将其传承下去,创造出更加富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作品。

据《史记》记载老子春秋末期“李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被追封为姓始祖,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所著《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可谓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古典艺术形式的审美思想,多来源于此,现代艺术领域也仍沿袭其重要思想内容,室内设计行业作为现代艺术源流中的重要一员,当然也不能例外的需要遵循这一审美原则,取其精华而用之,将其发扬光大。

老子美学思想的渊源与核心

曾曾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提到《老子》是中国的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叶郎先生也在其《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提出,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出一系列美学范畴,如有与无、虚与实等。研究老子美学思想不难发现,老子善用反义词概括其所思所感,哲学思想表现形式颇具文学艺术美感和音乐美感,《道德经》即其思想结晶。这本著作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随年代变迁,其版本及顺序有所混淆,现传世作品均称其为《道德经》。

老子博览群书如《易经》、《诗经》等,借鉴各家艺术表现手法,有感于社会现实,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及表现手法将美学思想表现出来。老子美学思想内涵主要受其哲学思想影响,德国古典美学研究人康德曾提出“崇高”概念,与老子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一为本”、“有无相生”是老子美学的哲学基础,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则是“道”。《老子》开篇就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阐述“道”的两个属性:道是非语言可以表述的“自然”;道是“无”与“有”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老子在其《道德经》中,体现出“一”与“道”是可互通的概念,即“一”就是“道”,“道”也即为“一”。无论是“道”还是“一”,在老子看来,都是世间万物之本源。“一”与“道”作用一样,是正本清源,是治世之本,也是理物之根。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足见“道”和“一”相互生成。老子的“道”具有两种属性,体现出两种形态,一是“无”,一是“有”。“道”即是“无”与“有”的统一或“虚”与“实”的统一。在老子的观念中,“无”或“有”或“道”是真实的存在,有无相生,互相包含,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且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整体。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中国艺术审美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层次。

老子的审美思想个性而直接。他提倡至真至朴,如同他的人生美学追求的一种质朴、淳化,即老子提出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他的理想人格状态是朴素的“婴儿”状态,老子将其概括为“赤子”。为了达到“真朴”状态,老子主张弃仁义,重柔弱、不弃下,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老子的人格美理想与其提倡的“有无相生”、“以一为本”的“道”相辅相成。

现代室内设计中美学思想思索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话揭示出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与利用是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室内设计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的创作性活动,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功能,对材质和形式加以组织和制作的活动。根据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现代室内设计应依据一定基本原则进行创作。室内设计主要运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创造出可以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双重需要的室内环境。

芝加哥建筑师学派先驱沙利文率先将“形随机能而生”这一原则应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简言之,这意味着设计物件的外形或空间配置应当可以直接反映出使用目的。材料对于设计者而言,是一种限制也可以是灵感的启发,其限制在于没有一种材料可以随心所欲地违背自然属性,被任意塑造;灵感的启发则是材料某种特性由设计者自由创新,充分完整地运用并表现其特性。技术的进步给设计创新带来无穷动力。现代科技进步对室内装饰手法的促进性作用是导致室内设计迅猛发展的直接主导因素之一。与此同时设计的风格与品位,以至于美学的偏好,是随时间和文化变迁而发生变化的。

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的审美观点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何种室内设计作品,都将随着时代潮流变化而改变,同时人们的审美品味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在大跨步迈进的今天,美学对室内设计的指导性意义显得更加重要。

老子美学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

室内设计者想要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室内空间,首先必然应遵循实用性、经济性等功用性特性,此外,室内空间的美观性也是现代室内设计必须要遵循和追求的标准。

室内设计中美学上的考量包括使用者对美感、风格以及个人特性的偏好,因此,所谓的美感具有高度的个人主观解释性。中国人眼中的美学更多强调的是“美感”,对于美感的想法也会因时间、地域及文化的差异显得各不相同。但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是,满足感官需求并留下其设计精髓的设计品质,通常由基本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元素合理加工运用而得。因此,现代设计者应努力做到引领时尚潮流,指引使用者,创造出符合美学、文化与机能的设计作品。

认识到美学对室内设计作品的重要性,现代更多室内设计从业人员开始回归传统古典韵味的设计作品的追求之中,老子美学精髓内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感觉审美品位的回归体现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简单来讲,最能体现老子美学的传统中国艺术类型――书法、国画,倍受人们喜爱,无论什么样的室内环境,“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书法、国画作品比比皆是,它们已成为彰显主人或企业形象的重要符号。“知其白,守其黑”是中国传统中国画、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基石。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书法讲求“计白当黑”、“挂一漏万”都是其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是“实”、“真”的补充和升华。

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曾说到,最为绝妙的作品构图,应当天衣无缝,无处题字也无需题字,甚至连印章都是多余的。题字写诗加印章是为了平衡补白,这也正说明它的布置还有问题,还不是最佳。在室内设计作品的设计布置中也是如此,三维空间在人的视角范围中演变成为一种二维的画面,需要讲究平衡的状态,无论的虚实的平衡,还是色彩的平衡。通过有线的“有”,引导人们品味“无”的无尽联想。

“以一为本”的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作品中也得以体现,室内设计作品多讲求协调与统一,这里的协调统一主要体现在设计符号或设计风格等方面,即由一种风格延伸至其它空间之中,或一种装饰符号贯穿于整个设计作品之内,呼应老子美学中的“以一为本”的核心思想。

结语

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庄子》 诗性散文 特色 研究

一、庄子文章诗性意蕴

(一)何谓“诗性”?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他们不用抽象思考的方式而用凭想象创造的方式……他们还没有把抽象普遍的观念和具体的形象分割开来。”① 而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曾经把原始人的思维活动称为“诗性智慧”。他认为:“这些原始人没有推理的能力却浑身是强旺的感受力和生动的想象力。”②;他还在著名的人类学著作《新科学》中,把早期人类的这种审美创造性思维形式,称为“诗性智慧”。在维柯看来,“这种诗性智慧是心灵和精气结合的产物”③我国学者王钟陵也说:“诗性, 感性是也,意义尚未进到自我认识的程度,它和感性形象浑融着并通过感性形象而表达。” ④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黑格尔、维柯还是我国学者王钟陵,他们在探讨“诗性”内涵的时候都强调抽象观念的表达,是“凭想象创造的方式”描绘和塑造的,是关涉心灵和精气的一种表现方式。

(二)《庄子》的诗性表达

在那样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庄子的文章更多的也变成了一种道家哲学思想的阐述,但是在其文章中,庄子的散文又体现了一种强烈鲜明的诗歌特征,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诗性”特征。他自己评价自己的文风是这样的“以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见之也。以天下为浑浊, 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 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⑤。所谓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就是说他说自己文章用的是虚空悠远的话语,夸张的谈论,不着边际的言辞。而“卮言为曼衍”“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正是庄子为文擅用的“三言”――“寓言”、“重言”、“卮言”,庄子自己也曾说他的文章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意为寄寓的言论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吻合。何为“寓言”?凡是出自虚构、别有寄托的语言,无论是禽言兽语,无论是离奇故事,无论是素不相及的历史人物海阔天空的对话,都属于“寓言”之列;何谓“重言”?凡是重复――也就是援引或摘录――前贤或古人的谈话或言论,都属于“重言”之列,至于这些前贤古人是否讲过这些话,无从考证,通常都是庄子为了增加自己言语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假借这些古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何谓“卮言”?“卮言”就是那些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义美感的语言。

“庄子将抽象的“道”论融于“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说”“言”“辞”与“诙诡谲怪”的寓言形象中, 向我们充分展示了物象描绘之思想理蕴与感性形象相融合的艺术表现力。正如周海巍所云:‘庄子所创造的寓言不仅是寓意之言, 还是寓味之言;不仅具有诗言、诗象、诗情, 更具有诗境。’”而对于《庄子》中诗性的展现,后代人在研究的时候甚至不把庄子当做哲人、思想家,而是真正的一位诗人。明吴世尚曾言:“《易》之妙, 妙于象, 《诗》之妙, 妙于情, 《老》之妙得于《易》, 《庄》之妙得于《诗》” ,吴世尚认为《庄子》一书有着和《诗经》相似的特点。《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是直截了当地说了《庄子》和《诗经》相似的地方就在于它具有诗性特征。著名学者闻一多, 更以诗人之心体会庄子之文, 得出结论:“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 那神秘的怅惘, 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 无涯岸的艳羡, 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 。

二、《庄子》诗性的文本体现

基于对“诗性”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庄子》一书中诗性特点的总述,接下来,我们结合《庄子》文本,就其文章中表现出的诗性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我们以《逍遥游》为例。

(一)文章结构:优美飘逸,清晰了然

首先看《逍遥游》的文章结构,其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不能“逍遥”的例子来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然丧其天下焉”,紧承第一部分,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地。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整个文章乍看漫无线索,段落之间的联系也若有似无,但若能突破我们平常对待说理散文的思维方法,领略每一段的意境,则文章的结构又清晰了然。显然,这是一种艺术思维的方法,这使得庄子散文如诗一般优美、飘逸,表现在结构上则如行云流水一般美妙。

(二)文章内容:浪漫语言,深远主旨

庄子的文章在语言风格上别树一帜。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这个说法很恰当。庄子的文章是语意变化、词意不想接的诗性的语言。在这些变化多端的文字背后,又蕴涵着深刻的含义。《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这种典型的语言风格。它忽说大鹏,忽说蜩与学鸠,忽又说斥,忽又讲到宋荣子和列子,让人应接不暇,但正是这样,文章因结构形式上的跳跃和不想相接,最终在整体上形成了文章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也因此形成了庄子散文独特的诗性风格,所表达内容则具有神妙莫测的诗性特征。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M].第2 卷, 商务印书馆, 1995.

② 陈湘生.略论西方艺术与宗教关系的历史嬗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

③ 赵建军.审美意识起源的人类学考察[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4.

④ 王钟陵. 中的大木形象与意象思维[J].文学遗产,1999(6).

⑤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⑥庄子・杂篇・寓言.

⑦邱蔚华.论“大物”之象的诗性意蕴 [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3).

⑧吴世尚.庄子解・序.民国九年刘氏唐石刊.贵池先哲遗书.

⑨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二[M].三联书店,1982:281.

诗经的哲学思想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药炮制;中医临床;文化;哲学

中药炮制是遵循中医药基础理论,依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选择适当的工艺,将原生药材加工为能直接用于临床配方饮片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传统炮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朴素哲学土壤中孕育而生的,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哲学思想,中药炮制精深的内涵和科学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传统炮制的文化起源、哲学思维模式、道法术进行了回溯性思考,以期弘扬中药炮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哲学智慧,促进传统炮制的继承、发展、交流。

1 中药炮制的文化起源

文化是人类长期实践和社会历史的积淀,是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的结晶,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完整体现,传统中药炮制具备了文化属性,发挥着整合、导向、规范、传播功能。为了满足治疗的需要,古代医家将食物加工方法引入到药物加工过程中,经临床实践检验有效、合理、易行后,中药炮制被普遍接受,民间的大师将散在于群体的经验与智慧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炮制的技术、方法、原理。原生药材须炮制入药成为中医临床用药共同遵守的规范,并通过著书立说、师徒相授等形式将经验向后代传播。

1.1 形成与演绎 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人类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扩大了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生存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古代先民利用火来加工食物,炮生为熟,以化腥臊,令无腹疾,降低了因误食有害动、植物而发生的呕吐、泄泻、昏迷、死亡等不良反应。炮制最早称为“炮炙”。“炮”和“炙”都是烹饪术语,本为我国先民对于肉类食物的制作方法。“炮”,在《说文解字》中训释为“毛炙肉也”、“以微火温肉”,具有将肉类包起来用火烹制的意思。“炙”,指烧烤的肉,如《诗经》曰:“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具有将肉烤制的意思。古人将二者并称用以概括药物加工,可见其与烹制食物密不可分。

随着食物烹饪和药物加工经验的积累,利用水、火元素的表现形式不断演变,从简单初级的挑选、剥离、清洗、切削开始,演进到炒、蒸、煮、煅、发酵等复杂、高级的方法,初步形成了炮制方法的火制、水制、水火共制等系列的工艺技术;又随着酒在食物、药物中的应用,以及蜂蜜、醋、盐等生活元素引入到炮制中,产生了辅料制法;人们对炮制的认识从简单的洁净药材,发展到用火炮生为熟,向降低毒性、增强疗效的方面转变与提高。而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火文化、水文化的繁衍,逐步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火的利用具有深刻的伟大意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对于中医药而言,从直接以天然产物入药,到炮制为饮片使用,无疑也是从经验医学提升为理论医学的重要标志。

1.2 凝练与提升 从《黄帝内经》和近年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可知,先秦时期,已有灶末灰、灶黄土、锻铁灰、苦酒、温酒、酢浆、豉汁等较复杂的炮制品广泛使用,并开始确立了早期炮制的主要目的与原则,《神农本草经》提出:“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而医药一体的模式使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能迅速得到总结、归纳;同时,新的炮制方法又能快捷、方便地应用于医疗实践[1-3]。

南北朝时期,雷敩编著《雷公炮炙论》,对散在于医书、本草上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对近300味药物的炮制工艺方法进行了规范[4],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炮制通则,成为中药炮制最初的行业标准。

北宋时期,国家颁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从法律层面对炮制进行规范,成为中药炮制最初的国家标准。

金元时期,医家借鉴了当时比较成熟的哲学概念与理论对药物炮制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在具体方法上主要采取了援物比类、反证等手段,推动了炮制工艺从加热炮制向配伍炮制演变,炮制目的也从最初的洁净药材、降低毒性向增加药物疗效、扩大临床适应症方向转化。此后,伴随着《本草蒙筌》(明·陈嘉谟)、《炮炙大法》(明·缪希雍)、《修事指南》(清·张仲岩)等专著的诞生,炮制方法进一步规范化、实用化,炮制理论得到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形成了今天中药炮制的主体思想。

在当代,《中国药典》不仅在各药材下列“炮制”专项,还单列了多味饮片品种,并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各地区也制定了炮制规范,相继出版了炮制专著,如《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等。

1.3 核心价值 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其核心价值都植根于广大群体对共有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的认同与实践,医药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养生”、“济世”既是历代医药家奉行的执业宗旨,也是民众的客观需求,更是民族繁衍生息的保障。

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药有主次,又有缓急,精妙之处在于古人有一系列的“气味调和,和实生物”方法[4]。为确保方药之完整、有效、无害,通过炮制对药物平调寒热、解毒纠偏、调畅补泻、引药达病所和改善口味,实现对药物固有性能的调控,发挥最优的治疗作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切注意”,明代陈功实云:“凡药必遵雷公炮炙入药乃效,如未制,生药入煎,不为治病,反而有害”。清代《修事指南》中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而汤方无准,病症不验也”[5-6]。这些经典的论述都阐明了炮制的核心价值,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的经营理念“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就是很好的体现。

2 中药炮制的哲学思维

特定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进而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在农耕文化的熏陶下,古人注重整体联系,讲求系统原则,长于非逻辑思维与概括能力,强调试探与反证等独特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法,形成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并指导中药炮制的实践[7]。如“水能克火”是人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现象,而在“五行”学说中,黑色是水的属性,红色是火的属性。因此,从药物制炭后有利于止血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红见黑则止”、“诸灰烧黑药皆能止血”的炮制理论。这些思维方法对中药炮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宏观整体 宏观整体是中医和炮制理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是指在处理疾病和观察分析疗效时注重疾病本身及与环境的统一性、联系性。中医学将人体看成一个复杂的黑箱,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观察收集人体宏观物理信息,司外揣内,将其抽象为以宏观外在症状体征为主的“证”,由此推测人体内部的变化,并通过药物的干预,来观察症状群是否由病理状态向生理状态转化,反向确定药物的治疗效应,逐步总结出中药的药性与功效。炮制的作用也是通过对某些药物的炮制因素的变化,来观察疾病证候的变化情况,在不解开黑箱的前提下,通过宏观整体的观察与分析,逐步总结出了炮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形成了特有的临床炮制理论。

2.2 客观具体 客观具体是古人认识、应用、发展炮制的一种态度,即将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事物的自然属性与特定的作用或功能相联系,具体体现在炮制对象、方法、临床效果3个方面:炮制的原料属天然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炮制的辅料酒、醋、盐、姜、蜜,炮制方法的基本要素水、火等,都是自然界中或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炮制的临床效果经过几千年人体实践的反复证实,客观存在。

2.3 动态变化 药物炮制的方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知变、应变、善变”顺应了个性化治疗的需要,可谓中药炮制的特长,具体体现在因证而变、因物而变、因时而变、因地而变。

中医学是个性化的诊疗医学,因病人的“证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确立不同的治疗法则,同时,处方中炮制品的配付也不同。以黄连为例,治疗湿热痢疾用生黄连,治疗胃热呕吐用姜制黄连,治疗上焦肿痛用酒制黄连[4,8]。

药物炮制的方法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变,凡以水泡处理药材,春、冬季节气温较低,浸泡的时间宜长;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浸泡的时间宜短[4]。

药物炮制的方法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以半夏姜制为例,四川地区主要采用姜汁、白矾伴蒸的方法炮制,因四川地区气候潮湿,加入白矾后有防止药物腐变的作用[8]。

2.4 相对平衡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利用药物的偏性治疗疾病的偏性是中药治病的基本原则。中药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来发挥新的疗效时,需要对药物的固有性能加以取舍,使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作用突出,力求契合疾病治疗的需要。

药物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4]。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者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9]利用炮制适当的平衡药物的偏性,保证方剂的治疗意图得以实现。

2.5 适度调节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范围,是区分质变与量变的根本标志。适度是炮制工艺须把握的重要原则,切制前药物加水润、泡的时间与程度,炮制过程中火力、火候的把握,清炒过程炒黄、炒焦、炒炭的区分与控制等,都需要适度调节。毒性饮片炮制的核心是“去毒存效”,加工制备火候的“太过”则可能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火候“不及”又达不到加工炮制的目的。炭药炮制的核心是“炒炭存性”,在制备炭药的同时要避免完全灰化,防止“过犹不及”,所以古人总结:“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3 道、法、术

“道、法、术”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把握、改变事物的方法,道是高度抽提凝练的核心原则,是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法由道衍生分化而来,是处理同类事物遵循的一般规律;术是实现道、法的具体手段。中药炮制正是在这3个层次上不断地遵循、探索、提炼而来。

3.1 遵道 中医之“道”是一阴一阳之间的和谐平衡,在哲理上与《周易》所强调的“中道”相通,即平衡阴阳、寒热、虚实,“致中和”而“以平为期”。与现代医学的对抗式治疗思想不同,中医通过药物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激发人体自身的功能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将细菌、病毒、肿瘤等致病原控制在生命活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促进疾病的转归,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同理,中药炮制遵循中医之道,巧妙地运用了阴阳辩证法思想,根据临床需要,调整药物毒性、散敛、攻补、温清、升降、动静。调节方药的作用部位(定位)、作用缓峻(定势)、作用强度(定量)和作用性质或属性(定性),形成了“理法方药统一,证-方-制-效对应”的基本法则,达到“定位、定势、定量、定性”同步,保证炮制方法与具体方剂、对应的病证相适应,实现利于生命活动平衡态的再建立。因此,中医是调整机体的平衡,方剂是调节药物之间的平衡,炮制是控制方剂各药味的平衡。

3.2 循法 中医治病讲求辩证论治、法随证立、方随法出、随方炮制,证变则方变、药变则炮制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出:“凡有修合,依法炮制”,法是治法,是选药组方的指向性依据,因此,后人逐渐总结出了药物炮制应遵循的基本法理——“随方炮制”。《千金方》对此有精辟描述:“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则福,逆方则殃”。

清代医家徐灵胎[9]总结了炮制的基本法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中,相反为制、相资为制主要用于调整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即利用药性相反或相似的辅料、方法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或强度;相畏为制、相恶为制主要用于控制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即利用具有制约关系的辅料与方法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随后又进一步总结了炮制的基本目标:“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制其形是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区分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药物的性能;制其味调整药物的味道;制其质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

性能与效用是药物固有自然属性在医学应用中的归纳总结,为了满足治疗的需要,遵循适当的方法对药物自然属性施加影响,可以改变药物的性效,最大限度满足临床需求,正如《本草纲目》所言:“升降在物,也在人也”。

3.3 求术 中药炮制的具体手段和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体现了“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特点,并能与不同时期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是世界化学制药的先驱。而最早将其中合理的技术应用于制药,是中药的炮制。

古人最初认识了“火曰炎上、水曰润下”的自然属性,随后又引申出火的发热、温通、升腾、向上等特性,水的滋润、柔顺、包容、趋下等特性,将其引入药物加工,形成了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法统领的中药炮制方法。火制有煅、炮、制、炒,水制有渍、泡、洗,水火共制造有蒸、煮;余外制虽多端,总不离此2种方法。在具体炮制方式上,《炮炙大法》[10]总结了“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17种方法,称为“雷公炮炙十七法”。酒、醋、盐、姜、蜜等辅料的加入改变了药物原有的起效时间、作用部位、作用趋向、作用强度,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辅料制法,丰富了中药炮制方法。

伴随科技的进步,水、火又衍生出水蒸气、微波、远红外辐射、太阳能等新的表现形式,炮制工艺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适宜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弄清炮制原理的基础上,一些繁杂的炮制方法得以优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保证。

4 中医应用乌头的哲学启示

人类很早认识到了乌头类药物的毒性。在古代中国,因毒性较大,《神农本草经》将乌头列为下品,作为治风寒湿痹、萎病的药物,稍晚的《金匮要略》出现了乌头临床应用的记载。欧洲人认识到乌头类药物的毒性也很早,他们将提取液涂于弓箭上,用来射杀动物;后来,也曾经将乌头类药物用于医疗,到了公元16世纪左右,由于毒性过大且无力控制而放弃。为什么乌头类药物在东、西方应用会有如此差异?

有毒中药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或使人中毒、致残、致死,或起沉疴、愈顽疾,关键在于是否对毒药整体客观分析,是否巧用、善用,中医药认为:“中药之毒,乃其气味之偏也,毒药以治病,因适偏为能。然其‘过桀、过猛、过量′之性,必因偏盛而伤正气,施以‘驯、缓、裁′等制则以炮制之,纠其盛而取其适,方可祛邪而扶正”。乌头药性刚烈,走而不守,桀骜不逊,尤如猛虎,其毒性表现为“过桀”,当施以“驯”则而制之,以纠其凶悍而取其力道,采用“炮”、“烧”、“煨”、“炒”、“蒸”等火炮法,使其过“桀”之偏性纠至适当的程度,毒性大为降低。正是因为巧妙应用了“相对平衡”、“动态变化”、“适度调节”等东方哲学思维,再加上长期的临床实践,而形成了对乌头独特的炮制技巧和方法,沿用至今,才出现东西方对乌头类药物应用的不同结局。

综上所述,传统中药炮制是建立在中国古典朴素哲学基础上具有浓郁东方文化属性的自然科学,在历史的传承中发展演变、归纳提炼,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社会生活、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等若干方面的特点[11]。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中药炮制,要充分挖掘传统炮制所包涵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正本清源,认清炮制的发展规律,指导传统炮制的现代研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临床治疗价值,服务人类健康。

[致谢] 本文部分观点的形成得益于四川大学杨明度教授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

[参考文献]

[1] 尚志钧. 《五十二病方》药物炮制概况[J]. 中成药,1982(6):17.

[2] 膳书堂文化. 黄帝内经[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

[3] 顾观光. 杨鹏举校注. 神农本草经[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4] 徐楚江. 中药炮制学[M].2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5] 太平惠民和剂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 龚千峰. 新世纪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7] 郑守曾. 中医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8] 王孝涛.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9] 徐大椿. 医学源流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0] 缪希雍. 炮制大法释义[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11] 雷载权, 张廷模. 中华临床中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Study o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YANG Ming1*, ZHANG Ding-kun2, ZHONG Ling-yun1, WANG Fang1, 2

(1.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chang 330004, China;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cultural views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ural origin , thinking modes, core principles, general regulation and methods of processing, backtracks processing′s culture and history which contains generation and deduction process, experienced and promoting process, and core value, summarizes processing′s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directed by holistic, objective, dynamic, balanced and appropriate thoughts; so as to propagat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philosophical wisdo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o promot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and to ensure the maximum therapeutic value of Chinese medical cli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