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问题及对策
1.1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审题不认真,答题粗心大意,灵活理解运用知识能力差,综合探究分析问题能力不强等等。而在中考压力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为了节省时间过多的包办代替,养成了学生对教师过分的依赖,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1.2 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一是教师观念需进一步转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知识权威”,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被限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互动的“话语权威”,学生的情感表达不出;在知识巩固复习中,教师是“标准答案”,学生的创造精神被忽视,失衡的师生关系不能奏出和谐教学乐章;二是教师专业持续学习不足。专业知识是专业成长的基础,持续学习是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个别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的体系、学科基础知识、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透;对社会的热点、焦点关注不够,导致课堂随意、低效;三是批改作业管理环节抓得不实。教师对作业认识出现偏差,对课堂练习题、作业、单元练习题、综合试题等不作认真的筛选,没有针对性、层次性,重复低效的作业增多,练习册、大卷子作业增多,选择性、层次性、创新性作业减少,死记硬背作业多,行为作业、实践性作业少,同时作业批改的检查机制不健全,作业缺少教师的评语,没有激励性语言,没有建设性的建议,没有教师自己的反思,不能利用作业批改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四是缺乏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落实不到位,学生实验不尽人意,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机会较少。
2.问题存在的原因
2.1 教学管理精力不足。个别学校的教学领导往往被琐事困扰,难以统筹全校的教学。
2.2 教师缺乏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勇气。一些教师很少从教学管理、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上来反思自身。部分教师缺少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缺乏对教材的深层思考与钻研。
2.3 缺乏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长效”与“短时”、“可持续发展”与“暂时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不能以牺牲学生身体、身心健康为代价,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性训练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的教学即使获得了暂时利益,但给学生带来的后果是身心疲惫、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3.1 学校要发挥管理的核心作用,规范教学行为,严细管理,提高效率。学校领导要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学,指导备课、讲课,批改辅导,指导班级管理。管理制度要完善、管理机制要常态、管理过程要动态。教学工作应该是“经常抓,抓经常”一抓到底才会有成效。要主动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教学常规抓起,提高教学质量。
3.2 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是对骨干教师的管理,选拔培植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群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示范作用;二是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常规教学跟踪培养,加强实践指导,使他们尽快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三是充分调动中老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要激发他们工作热情,要给予理解和关心,多引导和加强情感交流,充分发挥余热。
3.3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活动,丰富知识内含和知识底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4 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工作。经常性的和老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在想什么,老师在想什么,老师在干什么,教学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促进教学行为更有效、更人本、更科学。
3.5 加强学科专题研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每个学科都要有自己的研究主题,可从小主题入手,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等,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从“教师五个基本教学能力”即“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掌控能力、评价及命题能力、质量分析能力”抓起,明确课堂教学定位。突出抓好备课,精心研究学生、研究教材。
3.6 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全面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大质量监测信息的采集面,搞好教学质量的分析工作。一是在常规教学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中,加强随机抽测的力度,加大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二是关注教学质量的多个方面,从课堂教学、学生竞赛、统一监测、随堂检测等,搞好成绩的统计分析,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反馈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三是加强对中考、会考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四是继续完善三个层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即:学校教研组长每学期要向学校提交一份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学校业务领导每学期要向校长提交一份高质量分析报告,开好一次质量分析会;学年末各学校要向教师进修学校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全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如何培养七年级新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胡新民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六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 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老师不断地给学生传授学习英语的各种好的习惯,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习惯有了简单的分类,本文通过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养成有几点看法,探索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①英语学习的习惯选择阶段;②英语学习的习惯接受和模仿阶;③英语学习的习惯强化和巩固阶段;④英语学习的习惯迁移阶段。
【关键词】 中学英语 学习习惯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常言道:“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结好果。”古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有诗云:“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Nothing is more powerfulthan habit.)可见,习惯对人生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英语也是如此。初中生还处于学英语的起始阶段,如果一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这对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几点看法,探索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
1.英语学习的习惯选择阶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老师把习惯养成作为一个目标来完成,并且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英语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技能的过程也应从这几个方面下手。
1.1 听的习惯。听是学习语言的前提,老师须根据“听说领先,读写跟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听应该包括学生听原声磁带,听老师上课的英语讲解等。老师上课应多给学生提供听的机会,说地道的英语,多给学生看原声碟子,多利用电视,多媒体等进行教学,组织或鼓励学生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利用每周的早课,督促学生拿出复读机听英语并且模仿,也就是说让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模仿,去形成语感,形成听的好习惯。
1.2 说的习惯。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大量的操练。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尤其是对那些性格内向,羞于开口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对他们提问,让他们习惯说英语。在学生进行对话表演的时候,老师要做好示范表演,要求学生要眼睛看着对方,手势要明确,指令性的语言也要明确,便于对话的顺利进行。总之,让孩子们在天天说英语的环境中学习,形成说的好习惯。
1.3 读的习惯。语言是一门有声的艺术,因此,学习英语要朗读。学生往往不重视朗读或不知道怎么正确地朗读,这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首先,模仿老师和录音机的语音、语调来朗读。当然,在学生朗读前,老师应放录音示范,提醒他们注意语音语调,注意断句等等,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应做好记录,认真做好纠错工作。其次,要让学生多读教材外的阅读材料,如英语报纸,练习中的对话和阅读理解等等,来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并且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4 写的习惯。一方面,是字母和单词的书写习惯,让学生知道单词的拼写规则,拼写单词的正确顺序,标点的正确使用等等;另一方面,利用课堂大量地进行书面语的书写练习。把口语和听力练习转化成简单的句子,用句子来形成简单的段落,让学生有定时、限时写作的好习惯,坚持就会提高英语的作文的表达能力。除了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都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之外,学生在课前准备、课后作业、课后复习、自主学习、收发作业本、看参考资料等方面,老师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英语学习的初期,学习本身并不是很重要的,习惯的养成才是学习者的首要的规范,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英语的正轨。
2.英语学习的习惯接受和模仿阶
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老师不断地给学生传授学习英语的各种好的习惯,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的习惯有了简单的分类,然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去具体的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在小学的阶段,学生的英语课堂中也有大量的听、的习惯、的养成练习,但是由于系统的科学、的巩固、的培养,孩子没有形成一种听的习惯定势。到了初中,老师还要更加系统耐心地辅导学生听的习惯,怎样能够跟上老师、录音机和多媒体的速度?怎样在听的同时进行笔头的练习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很多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做到听和写同步的,有的还很紧张,不习惯,有可能录音机已经念完了,有的同学还没有动笔。类似的情况很多,孩子只知道要做,但不知道怎样去做,也就是说,没有完全在行为上接受老师感性的习惯的培养,孩子是不可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在经过感性的演示后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具体的操作,习惯才可以渐渐的在学生学习中扎根。
当学生在感性上接受了新的学习习惯之后,作为英语学习者,模仿已有的东西,就会成为习惯养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不经历到位模仿的“创新” 意味着错误。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你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语的灵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谈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学习英语时,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语音时,要大量地重复练习音标、单词发音,朗读句子和文章。而在练习过程中,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音,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如果你要学习英语口语模仿亦很重要。在学口语时,要尽量模仿你已经读过的东西和已经听过的东西。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书写;模仿对话进行对话表演……当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经用“重复原则”所读过的和所听过的,效果就会更好。许多还没有定型的习惯就可以通过大量的模仿形成一种定势,由量变到质变,好习惯的养成会水到渠成。
3.英语学习的习惯强化和巩固阶段
当学生经过了大量的模仿后,很多的习惯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自然,习惯的养成也就进入到了强化和巩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老师可以借鉴下列的做法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练习:
3.1 抄写黑板上的单词、句子、对话练习。其目的就是要练就学生的快捷、准确的识别和抄写的能力,为课堂笔记的速记带来方便。
3.2 在听力方面,要求教师讲一口流利的纯正的英语。如果因为地方性的方言没有办法达到较高的要求,就直接在课堂上大量地播放录音磁带,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来模仿练习,可以利用书后面的录音材料,领先的学生关着书听录音,落后的同学就看着材料来听,反复地重复练习,到达一听见句子就可以脱口而出的效果。其目的在于强化熟练句子,巩固课堂内容。
3.3 说的练习就要大量地给学生说的机会,比如:课堂的值日报告,一分钟英语,自我介绍,把课文中的对话、短文内容简单地复述出来。常见的对话练习,组与组之间、两人一组,四人一组,固定小组、非固定小组之间的练习都可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提高他们说英语的能力。
3.4 读英语中有有声朗读和无声朗读。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练习朗读。我喜欢学生早上进行有声朗读的练习,教会学生尽力用气息来朗读,以适当的意群来断句,模仿语音语调。在看书朗读后就是诵读,将基础的内容背诵出来,同时离开书籍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另外,在自习课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无声朗读,即目读。用眼睛看,心里朗读。不管那种形式朗读都是必要的。初期前者重要,在高年级,后者更常用。
3.5 写在课堂教学中是无处不在。听了可以写出来,说过,读过的材料可以默写出来,默写就是用手来朗读材料。在现在英语教学结果中,听、说、读最终都是为写来服务的。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这一点,因此在写的能力上不想多下工夫,以为前面三项可以了,就过关了。从第一单元开始我就让学生准备了一个长期使用的笔记本,每天给5句练习。学生是可以达到要求的。
3.6 作业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简单机械性的抄写之外,我更加注意培养学生作业时的做题技巧:勾画关键词、句,并标注记号。几乎学生的每一个练习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展台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利用特殊符号进行审题,练题,改题,写后记。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支红色的钢笔,随时写下错误的原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在作业中进行合理的逻辑思维、减少粗心和过失性失误的能力。做到快中求稳,稳中求细,细中追求完美的习惯和境界。
英语学习的习惯强化和巩固阶段其实就是大量的机械性练习,由不断积累的量变来换取最终的质变――英语学习的习惯自动化
4.英语学习的习惯迁移阶段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84-02
新课标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人们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它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美术是学生以后继续进行美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入门,因此,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美术课堂的学习也仅仅局限于课本上,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感知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也使得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笔者浅薄之间,仅供参考。
一、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新的教材不断充斥着我们的课堂。这就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原有的教育观念相互交错,彼此干扰,使教学在教学的方面无所适从。如《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但是部分美术教师会误以为在美术的教学中,就可以完全摒弃美术专业技能,只要知道一定的美术文化便可。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而忽视了对美术技能的训练。
2.学生“学”的问题。新课改更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课本都产生了极大的依赖,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学习中,侧重于对教师以及课本画作的模仿,而忽视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画作的创作,这样的画作是缺乏灵性与生机的。另一方面,在这种“被动接受”的美术课堂之中,学生画画的热情会被逐渐减弱,甚至害怕画画,将美术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和负担,这也严重阻碍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美术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其首要问题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观念决定了教育的结果,教师的意识对学生的意识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陈旧的教学观念不适宜个性化的教学,要提高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小学美术教学就必须由“接受型教育”变为“创新型教育”,学生由“适应型学习”变为“创造型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把意志强加于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组织、指导、帮助和评价的作用,而不是主体地位。要意识到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参与者、探索者以及体验者。对学习效果起决定是作用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以及意志。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及填鸭式教学,改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教”改为“导”,使学生从“要我学”的心理状态改为“我要学”。在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地提高。例如,在学习《礼物的外套》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通过一组普通月饼和经过包装月饼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接着让学生将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其包装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在学生设计包装式样以及图案的过程中,教师不要给予限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爱上小学美术的学习。
2.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在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同时,唤起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思维。我们知道,传统的美术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以及大量的图片资料来完成教学,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将原本生活、美好的美术课变得枯燥而乏味。新时期的多媒体教学,将“死”的课堂变活,将名家的美术作品以形象化、立体化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还能调阅同一类型的作品让学生及时地欣赏、比较,这样美术课堂的审美教育就寓于潜移默化之中了。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之中,在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鸟语花香》这节课时,笔者就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自然界中的鸟儿的各种姿态,展翅翱翔、低头啄食、枝头嬉戏等视频,还让学生观看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然后让学生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在学生的想象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出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名作以及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这样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界中的鸟儿和风光的同时感受名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的意境。
3.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这就给师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小学美术教师能积极地进行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例如,笔者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就会尽量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中亲自去体验、感受画作所描绘的风光,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了。比如春天到了,笔者就会带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去体验和感受那如同“母亲的手”一般的春风温柔的抚摸,在“嫩嫩的,绿绿的”草地上嬉戏,欣赏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桃花、杏花、梨花,还有那“像星星,像眼睛”似的野花。在大自然中,学生感受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异彩纷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分析、了解当前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能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师,应该深入地了解新课改下美术教学的重心,紧随新课改个的步伐,不断提升学生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童峰.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8).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教好中学数学,提中学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所有中学数学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就目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要考虑落实教学目标,贯彻教学原则,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都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智力,培养个性为前提。很多教师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机械地搬用一些优秀教案或别的老师上课方式给学生进行授课,缺乏灵活性,缺乏创新性,不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不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也不了解学生的基础层次是不同的。教师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简单直接,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很少关注新课所需要的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致使有些学生"不够吃",有的却"难消化",从而使学生数学成绩出现分化现象。
2、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一些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教学内容缺乏扩展性,变通性,使学生不能借助课外知识更好地学习与理解数学知识,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
3、缺乏实践训练。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教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堂课,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不关注学生的感受如何,不关注学生学得如何,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结果造成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当堂消化。
二、建议性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教具,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明确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得到教学效果;再次,每次考试充分发动学生分析试卷,查错误、查原因,并建立自己的错题库,经常翻看分析,以防再次出错;再次,发动学生向教师提出意见,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最后,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助,让优秀学生帮组落后学生,共同提高。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讨论、讲解、预习、自习、情境导入等。对于难理解的内容,应采用引导的方法,对难想象的内容,应采用演示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积极性,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3、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现代化教学技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注重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数学教师对课堂上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设计方案都要力求多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规律发现的过程,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学生的数学实践,教师应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内容,充分利用数学实习作业来进行数学教学。这样学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这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5、导入情境教学、使数学知识形象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中学数学知识抽象化程度很高,有很多知识与生活脱离比较远,教师应该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情境使知识变得形象化,教学效果将会明显提高。创设问题情景,就是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模型和知识背景,并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类比,为数学知识的形成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教师设置的问题既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又要针对教学关键,有的放矢,在重难点处设疑,明确探究目的,注重针对性。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己知区"转化,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效的问题情境要注意趣味性与针对性共存,创造性与挑战性兼备,开放性与探究性统一。
三、结语
总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及缺乏实践训练等很多问题,中学数学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情境教学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浩.加强数学建模,推动创新教育[M].
[2]焦彩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J].
随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教师们都根据有效课堂教学学案的模式撰写学案,实施教学。但最终都能感觉到我们的有效教学课堂常常与“有效”还差很远。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根据本人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进行交流。
一、教师重结果,轻学习研究过程
教师在学习和推广有效课堂模式过程中,没有深入研究怎样结合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把它贯穿于有效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做到真正有效。
1.教案撰写粗糙,对教材的钻研能力不强
在撰写教案过程中,教师仅仅参照有效课堂教学学案的模式:学生学什么――学习目标;学生怎样学――学习过程:复习题、尝试学习、巩固练习题、归纳总结、做题方法技巧;学生学得怎么样――当堂检测:对照课堂目标检测题、补救过关(需要补救知识点及补救练习)、当堂检测结果(检测题正确率)。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目标没有认真层层分解,甚至出现降低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学习的灵活性,在乎的是这是不是有效课堂教学学案,很少关心这节课上下来是否有效。
2.背教案,远离学生
大多的教师在课前已经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教案上写得清清楚楚,有的甚至把教案背下来,上课时按照预设展开教学,只关注她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出现的错误顾及不暇,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不予理睬。这是典型的完成任务式教学,走过场。
3.教学中整题海战术
在教案中的复习题、尝试学习、巩固练习题、当堂检测题的编排中,前后重复,没有创新、没有归纳和提升、更没有体现教学的核心。学生一节课疲于做题,到课结束时,有些学生还不知道这节课究竟学到什么。
二、教学中紧拿学案,丢掉课本
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从主题图到情境创设,从例题到练习,都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课本是我们的教学之本,更是学生的学习之本。有些概念性、规律性的东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否完整、准确,让学生看书更系统准确。练习题目在书上,学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开教材使用。但往往在教学中,教师从来不叫学生打开课本,教师的所有题型都摘抄自个人的教辅资料书,而课本则成了摆设。
1.教学中以教案为主课本为辅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死守教案,不管学生的想法。时有发现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一次数学书都没有打开,更何况让学生读数学书,理解数学书。有的学生对数学题目都读不通顺,更何况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争论了。
我们课堂教学提倡返璞归真,课堂教学使用教材这是实事求是,这才是最真实的课,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2.学生为主体不自主
我想学生阅读数学书的能力与对数学书上质疑应该是学生会预习的前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教师在备课时也是对数学书认真阅读、思考,而学生听到的是教师对数学书上的知识或方法理解后的吐纳,如果让学生自已看一看、想一想,是否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对知识理解得更深。
3.课堂总结流于形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英语不仅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且还是现代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尤其对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迫切。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虽然较之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该对存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起重视,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为学生有效进行英语学习保驾护航。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在此对目前存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时间多于学生的学习时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有效的对基础知识进行把握,而且还要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思考与灵活运用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目前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却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学生虽然能够从理论上对英语基础知识进行把握,却难以进行灵活的运用。
(二)英语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英语知识点不断增加,同时知识点的难度也有所上升,因此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就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枯燥无味,进而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新时期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激情。而目前一些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及时转变,依然采用机械的教学形式,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
(三)没有对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重视
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紧跟时展的潮流。传统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因此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达到进行英语这门语言学习的目的,结果成为“做英语题目”的高手。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仅仅能够做英语题目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更应该提升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并没有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重视,成为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运用讲授法,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课堂上。导致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教师不注重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虽然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依然比较单一。另一个原因是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够,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决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对于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针对上文中提出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另一方面要能够为学生留出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先对学生该如何有效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该如何对语法知识进行有效运用,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积极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营造趣味课堂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得到解放,这样学生才能大胆的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当然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趣味课堂,例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英语小游戏,这样枯燥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有生气,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同时通过英语小游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在现代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重视,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进行有效应用。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通过课外实践提升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教师要采取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
(四)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77-01
笔者是一名在西部工作多年的乡村英语教师,面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曾尝试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成功也有失败。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让学生多说、多思、多问,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填鸭式教学。由于传统而落后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在教师的潜意识中继续发挥作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讲得多、练得少的弊病。多数英语教师要求学生用更多时间背单词、背课文,结果是学生背了就忘,一部分英语教师遇到生词必讲意思,遇到短语必举例子,遇到对话必译成中文,忽略了"in pairs "和"in groups"操练,没有组织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消化吸收。这使得教师讲解传授成了孤立的单向活动,难以摆脱传统的接受式教学。而学生无法也不可能与教师配合,化知识为技能,达不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有效。因此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 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每个学科都存在两极分化,英语表现的特别突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比其它学科严重?一是初中生自身特质是学生两级分化的潜在主因。在七年级的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从一开始就跟不上全班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接着,学困生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用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习,他们又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意志力薄弱,逆反心理强,基本上没有预习和复习等好习惯。许多教师对这样的学生黔驴技穷,最后只要听之任之,而这些学生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这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导致很多学生成为后进生。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才能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才能的途径。假如有良好的学习才能而无恰当的学习方办法,犹如有箭无弓。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因而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习惯用汉语思想方式去学习英语,这样干扰了英语学习的开展,随着对英语新颖感的消逝和教材内容的加深,不少学生开始慢慢对英语产生厌倦的情绪,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必然下滑。长此下去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后进生。
其实,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永不止这些,上述两点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的典型事例。
2.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起始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国际音标,避免因使用汉字注音而造成的发音错误;勤于读写,做好预习工作,帮助他们多次温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而大部分学困生就是因为记不住单词,掌握不住词性慢慢的赶不上英语学习的进程而拖了班级的后腿。最终导致英语课堂听不懂,想学也来不及。
2.2 建立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是转化的实质。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堂课,从仪表到一言一行向学生传递出热爱并热衷于教学活动的信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学成功发展的第一步。有效的沟通促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各有所得,而不能只顾几个优秀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励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如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的大胆参与教师应给予"特殊的评价"。
2.3 重视英语听力教学的培养。听力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老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但不能畏惧,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是可以征服的。首先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讲解练习,训练学生英语思维习惯,主张课堂上用英语回答老师提问,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多收听英语广播、多看英语节目、参加"英语角"活动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其次重视语音和基础知识教学,为听力训练铺平道路。这就要过"三关":过好语音关、过好词汇关、过好语法关。因此,为了扫清农村中学生听力训练中的障碍,必须加强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为学生的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虽然新课改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是从实际教学建设成果上来看,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大多数教师对新课改的先进教学模式无法理解,实际教学上依旧沿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依旧以自我为中心,“填鸭式”教学现象明显。与此同时,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也使得大多数教师不愿意去吸收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分数高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意识仍然比较深刻,这实际上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相符,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1.2教学内容过于理论,脱离学习实际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分重视课本内容,然而事实上,英语教材编制的年限与实际是有差异的,这导致单纯地依靠课本教学,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严重,尤其是一些事例,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在这种教学情景下,学生根本不能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丧失,教学效果低下。
1.3英语教学过于重视读写能力,忽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英语能力的培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听、说、读、写。然而从实际教学来看,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听说能力的提升,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分数与升学率,这严重影响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英语能力整体性缺失。
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彻底转变教师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要彻底改变传统“填鸭式”的应试教育,首先就要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对素质教育获得更深刻的理解,真正树立初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教学观念。在实际的课堂定位上,明确教师的引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活动变成互动式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展开英语交流。比如在学习初一英语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一节中,教师可以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模拟真实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销售员与顾客,展开交流与沟通,对物品价格How much...?句型尽快掌握,同时也让学生掌握Can I help you?等常用交际语的使用。
2.2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知识吸收范围
传统应试教育课本内容过于单一,与实际脱离严重,这对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严重的阻碍作用。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弥补教学单一性的缺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比如在讲解初一英语Unit 7 Food一节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food and lifestyle”相关知识,并成立课堂讨论小组,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的方式,完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同时布置课外学习任务,基于Food展开拓展学习,使学生知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
2.3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单单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还要重点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培养方法的设计上,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因为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初阶段,发音不准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在不断训练中,学生“听说”能力才能提升,而学生坚持训练的动力往往来源于教师的鼓励。比如,在学习初中英语《Audrey Hepburn》一文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反应五分钟的《罗马假日》电影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感受到Hepburn的美和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片段中运用的语言,可以进行模仿朗读。另外,为了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还可以经常举行诸如英语词汇竞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能活动,使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
3.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不断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注重引导与激发,利用多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使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引入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仍然仅执着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采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不得不将所有的学习精力都放在备考上,每日除需要记录密密麻麻的课堂笔记外,课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化学习题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仅缺乏趣味性,而且显得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降,对化学产生不耐甚至厌烦感,使用消极态度学习化学,对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2.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限制学生思维成长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中,多数教师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讲授式教学.该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以直接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内容与教材重点,但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这种单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一旦使用过多,将可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惰性,习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内容,失去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是忽视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只着注重于题目的正确解答方式,对化学问题的形成原因不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逐渐变差,所有化学公式都只能使用机械化记忆,对于更深层内容的理解却只能停留在原始状态,极易把各个知识点的内容混淆在一起,阻碍教学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由于讲授式教学只注重于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能一味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少提问的机会,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师生间的互动性,也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此外,在一面倒的授课模式下,使得学生盲目相信教师与教材内容,不敢产生怀疑心理,继而失去挑战权威的勇气,阻碍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1.教材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要提高化学教学效果,首先就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当前,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讲授式教学法,该种教学方式将教材上的内容完全照搬并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无法结合实际理解教材内容,进而丧失了学习兴趣.此外,部分教师为了达到加深教学印象的目的,布置大量作业与任务让学生课后完成,也使得学生难以对化学产生好感.由此看来,教学方式的更换势在必行.但是对化学而言,其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同时注重理论概念的学科,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理论知识与化学概念,要想达到教学目的,讲授式教学的采用是不可或缺的,而新课改中也并未强制要求抛弃讲授法,为此,教师可通过在原有基础上改善讲授式教学,使教学目的得到实现.例如,在教授“酸雨的危害”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施向学生展示关于酸雨如何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的视频片段,在学生目不转睛观看片段时,教师再适时讲解酸雨对人类生存质量的危害,并播放酸雨的形成原因.播放结束后,教师再作出理论性总结,然后对学生展开提问环节,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既可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又能将原本单调乏味的讲授式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此外,由于将化学与实际联系在了一起,学生从种种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引发共鸣,了解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由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如此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高校化学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思维能力钝化的现象,教师可通过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改变这些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即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自身现有知识的能力将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在教授“金属的性质”这一课程内容时,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当硫酸铜溶液与钠相遇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利用现有知识对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预测,有的学生认为会有大量气体生成,有的学生则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预测两者相遇可导致铜的生成.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际的化学现象.实验过后,学生发现溶液中既出现蓝色沉淀物又有气体产生.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写出相关方程式.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有效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并主动参与到实践学习,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交流能力、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掌握实际运用化学知识的技能,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