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病培训小结

慢性病培训小结

慢性病培训小结范文第1篇

创建一个慢病自我管理的平台是关键。一个理想的平台一定是符合社情民意的,一定是寓教于乐的,一定是有所受益的。从现实情况而言,在社区慢病群体中成立'慢病管理小组'是一个可行的模式。慢病自我管理活动是以自我管理技能培训为主的健康教育,而非简单的知识传递。在管理中患者是积极的参与者,承担一定的自我保健职责,包括自我监测病情(血压值、血糖值),报告病情等,社区医生是患者的伙伴、顾问、老师,为患者提供建议。医生患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互为支持。

慢病自我管理的任务包括: ①医疗行为的管理:如应该如何监测自己的病情,如何与社区医生建立有效的联系,及时向社区医生报告病情,如何精明地选择药物,如何正确服药等等。②角色管理:即患者不应该放弃慢病康复的话语权,要变被动为主动,不是你去配合医生,而是让医生配合你,支持你。③情绪管理:即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对慢病康复的干扰和影响。

完成上述管理任务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①解决问题的技能:如怎样发现问题,病情变化及其原因并报告医生。②决策技能:如制定自我管理计划等,包括运动管理、饮食管理、情绪管理、服药管理等。③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即如何使用合适的语言与医生交流,如何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如何提高向医生提问的效率,如何有效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答案。④寻找和利用社区资源的能力:即如何寻求社工和医生的帮助。⑤目标设定及制订行动计划的能力:如降低体重的目标如何实施。⑥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如何避免半途而废或纸上谈兵等。

指导医生是传授技术的责任人,因此,必须将慢病的常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患者,让他们明白自身慢病的来龙去脉,知己知彼。每次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小组成员的亲身经历中扩展一个话题,引出一个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维持和激发小组成员的交流兴趣,维持讨论气氛。凡是与慢病相关的话题都可以成为小组讨论的话题。一些与慢病相关的最新健康理念和医药信息是最受小组成员欢迎的。及时传递这些信息可以有效维护环境气氛,提高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含金量。

慢病自我管理活动最大的'瓶颈'是管理活动如何持续,如何激发和维护参与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活动中鼓励患者'讲故事'是一种有效的尝试。故事表面上看是讲给别人听的,但实际上是讲给自己听的。故事在启发别人的过程中同时也启发着自己,自己在自己故事的启发中领悟慢病康复的真谛,在讲故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发现:这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因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慢病患者都有一段康复的曲折路径和心理历程,故事中的经验教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大家共享。利用自然的人际交往关系成立'小团体'是一种很好的维系自助互助关系的形式。这种关系不但有良好的坚固性,而且有很好的柔韧性。病痛分担,快乐共享,不但培养私人感情,而且可形成有效的心理支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不但可获得安全感,而且可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对慢病的康复尤其重要和珍贵

慢病自我管理实施的工作建议:加强自我管理指导医师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是居民不愿到社区接受慢性病自我管理的重要原因。建议: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自我管理社区指导医生队伍, 建立比较严格的人员准入机制和激励机制, 将各类优秀人才引进社区。②建立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加强社区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在职多渠道自我完善方式进行省级、地市级培训和到上级医院进行各临床科室的轮转进修, 提高在职社区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诊疗技术水平, 充分发挥其组织、指导职能, 避免和纠正社区医师重医轻防现象的发生。③建立培训上岗、岗位复训制度。调整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使其与慢性病防治目标相适应, 鼓励有一定临床经验和熟悉慢性病管理的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并在职称评比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提高社区! 六位一体 的预防保健服务能力。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筹资模式, 增加慢性病管理防治的经费投入,以发放健康小礼品、提供特色健康服务等方式鼓动小组成员参加自我管理活动的热情。培养患者自我管理可以减轻社区负担, 避免很多重复投资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能有效遏制慢性病负担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制的完善,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筹资运行模式, 鼓励社会资源投向慢性病预防和控制, 如设立慢性病防治基金等。

慢性病培训小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工作首先项目管理HIV感染者

项目管理在我国发展较晚,虽然项目管理的思想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政府和企业提高效率的手段。但迄今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医药企业、少数公共卫生项目在采用项目管理,且管理水平不高,很多项目仍然在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项目档案是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资料,贯穿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从项目的执行、计划、执行、控制到结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档案、范围管理档案、进度管理档案、成本管理档案、质量管理档案、人力资源管理档案、风险管理档案和采购管理档案等。我们尝试将档案管理的模式应用于公共卫生体系中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项目,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具体做法

1.1健全网络,加强档案管理硬件建设

要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首先必须有一个健全、强有力的档案管理网络。载止2003年,全市6个区均成立慢性病防治机构,各镇成立了防保所,综合医院成立了防保科,全市共建289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现已形成以市慢性病防治院为龙头,各区慢性病防治机构为枢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防保所(科)为依托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网。各慢性病防治机构都有自己的档案室和档案管理人员。

1.2领导重视,保证项目档案的建立和使用

为了落实各单位项目档案管理的人员和经费,特别是区一级项目执行单位,领导应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自1992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启动,到2007年我市共有16个公共卫生项目(见表1),并采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建立了档案室,2002年我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验收。

表1深圳市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档案

项目名称

深圳市HIV感染者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醒目

深圳市学校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

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耐药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流动人员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

深圳市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公共服务场所高危人群干预项目

深圳市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项目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

深圳市社区中小学校学生及幼儿园儿童龋病与牙周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实施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

深圳市伤害监测项目

深圳市性病规范化实验室建设与质量控制

1.3导入项目管理经验,促进项目档案规范化

根据我市慢性病特点和每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组织专家每年对全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按照年初考核方案进行考核,第二年重新修订《深圳市慢性病综合考核方案》,该考核方案包括项目资料、记录、计划和总结等各种档案资料,使我市慢性病防治工作日益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每年年底将各项目资料分类整理,送档案室归档保存。

结核病防治项目档案包括各级政府有关结核病防治文件,市区组织机构、各级政府经费投入文件等。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与各区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签订了责任书,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各级结核病防机构工作计划和总结。

“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的应用”、“流动人口肺结核控制的研究”及“DOTS2PLUS策略的实施性研究”等项目手册。

性病防治项目档案包括“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西太平洋亚太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发廊人群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等项目手册。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办工作计划和总结,暗娼、嫖客、吸毒人群和献血员等高危人群STD/AIDS主动监测记录。男性同性恋人群、暗娼、嫖客和吸毒人群等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记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项目档案有:“深圳市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深圳市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项目”“深圳市恶性肿瘤、脑卒中项目”“学校学生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等项目手册,规范整个操作过程而统一设计、印制的“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表”“口腔保健手册”等。目前已建立了口腔卫生健康档案,到2006年已有20857份。采用ICD210编码的统计程序,保证了恶性肿瘤、脑卒中报病监测工作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强对社区的督促和检查,现场考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医生诊疗技能的记录以及随访资料。

根据年初工作重点,对考核指标进行修改,每次修改后都保持一份归档。

1.4加强培训

通过市、区两级的培训,提高了全市慢病防治专业人员和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明确慢性病防治机构项目档案管理与各级医疗机构在慢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能,探索合适的协调机制,建立团结、高效的慢性病防治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2体会

为迎接信息知识和创新经济时代,我市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采用网络直报系统,通过全市网络通报慢性病防治信息,方便快捷,具有较好实效性。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人不重视资料归档,档案管理人员不积极主动收集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等。

为此,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包括项目知识培训、档案管理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提高其素质。同时加大档案管理的投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项目档案管理现代化,适应创新时代的要求。

慢性病培训小结范文第3篇

一、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和管理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依法办会的工作。

市预防医学会按照市科协、市民政局的要求,完成了社会团体的年度检查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年审工作,做到依法办会。

2、做好会员的登记、发证工作,强化会员缴纳会费制度,增强会员责任感。

3、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本学会注重充分调动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促进学会的各项建设。

二、以市预防医学会各专业分会为依托,加强全市预防医学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1、慢性病预防控制分会

(1)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主要采取经常性宣传和突击性宣传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慢性病宣传发动工作。经常性宣传的形式主要是出墙报、派发宣传单、宣传册子、撰写科普文章;突击性宣传性形式主要开展咨询宣传活动、电视台播放宣传活动情况等。在撰写科普文章方面,市中医医院做得比较好,其在《*日报》上刊登了该会会员冯小燕副院长不少如高血压、中风等科普文章。在开展咨询活动日活动中,该会组织会员参与“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据统计,在各宣传日活动中,参加的会员达40多人次,出动宣传车20辆,电视播放24次,电台播放90次,登载科普文章30多篇,张贴宣传画8000张,发放宣传单、宣传小册57000份,接受咨询15500人次,接受义诊25000人次,免费测血压5500人次,测血糖600人次。

(2)召开全市会议部署慢性病防治工作

该分会在*年4月17日组织召开全市慢性病防治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卫生局分管慢性病工作的副局长、疾控科科长、慢病站(疾控中心)负责人、防治科负责人以及江城区、海陵试验区卫生院院长、防保科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共60多人。

关勇强副局长在会议上回顾了我市近几年慢性病防治开展情况,部署了*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工作意见。分会会长谭乃章同志在会上总结了*年慢性病防治工作。分会秘书长刘崇欢同志具体布置*年慢性病防治工作。

(3)举办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培训班

今年上半年该分会举办了全市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培训班,参加人员有各县(市、区)卫生局疾控科负责人、慢病站(疾控中心)负责人和具体负责慢性病工作人员,以及江城区、海陵试验区乡镇卫生院分管业务的院长,防保科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共50多人。

关勇强副局长参加了培训班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学员要认真学习全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方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尤其是基层慢性病工作人员要根据卫生部《全国慢性病防治方案(试行)》和《广东省农村2001-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要求,认真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管理工作。

分会秘书长刘崇欢和会员谭志雄两位同志在培训班上讲解了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治疗以及监测、健康教育、干预与控制的技术等。本次培训班是历年来第一次较系统地介绍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学习班,学员们反应良好。

(4)、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1)、做好市卫生局相关工作的参谋。经与市卫生局研究,该分会制订发下《*市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了五点工作意见: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②建立和健全慢性病防治机构及监测网络;③发现病人和管理病人;④加强培训工作;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这五点工作意见将为今后推动全市慢性病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加强科研工作。该分会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今年上半年由谭乃章等同志设计了《*市代谢综合征流行调查研究》科研项目,6月份由谭乃章、刘崇欢、谭志雄等同志设计的《广东省*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现状的研究》科研项目成为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该分会除抓紧科研立项工作之外,还抓紧已立项课题的阶段性科研工作,同时发动会员撰写及,会员今年30多篇。该分会还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3)、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各地卫生局认真组织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抓紧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阳西县今年11月-12月间开展广东省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工作,主要在该县抽取两个镇4个村委会320户居民进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以及在*市卫生学校抽取300名学生进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市慢病站门诊开设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科、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科目。今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完成较好,按时间同步超额完成了结核病防治主要工作指标。今年*市和阳春市性病实验室接受省验收并予以通过。

2、妇幼保健分会

(1)、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1)、利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等节日,上街进行《母婴保健法》和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在院内做好相关知识宣传板报的制作和张贴工作,发放宣传单和健康教育小册子,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全市人民健康素质的提高。

2)、在作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对全市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举办全市继续教育培训班,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妇幼保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

3)、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对筛查确诊的患儿采取预防宣教、追踪治疗等措施,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患儿得到了及时的治疗,避免出现智力低下的情况;使G6PD缺乏症的患儿避免接触可致溶血的药物及食物,避免溶血症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全市人口素质。这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4)、积极与市妇联共同合作,做好“广东百万妇女卫生健康行”活动,开展*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等妇科疾病以及心血管、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服务,为全市妇女的健康保驾护航。

5、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作为广东省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分中心,为全市危重病儿的成功抢救发挥了重大作用,有效降低了全市婴儿死亡率,获得了省评审团的高度评价。

6、认真做好全市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自今年5月份省卫生厅健康教育所及市卫生局领导在市妇幼保健院启动了全市孕产妇健康教育项目以来,该院每周星期六上午均免费为孕产妇讲课,讲课内容涉及孕产妇保健、新生儿保健、出生缺陷防治、婴幼儿早期教育等知识,深受孕产妇欢迎,每期均有30多人参加,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卫生厅基妇处的赞扬。市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成为广东省健康教育所挂牌认可的两间地级市孕妇学校之一,较好地为全市孕产妇提供了科学保健、科学育儿的健康指导。

(2)、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1)、积极做好“两个系统管理”,成立孕产妇系统管理门诊,从孕妇怀孕开始建卡,门诊医生详细检查,做好宣教的同时告知孕妇下次检查日期;着重做好高危妊娠管理,严密追踪,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等。儿童系统管理由新生儿出生时开始建立宝宝册,住院期间做好各项检查及登记,出院后转至辖区管理。充分利用下乡到基层指导的机会促进各乡镇加强产科建设,对确实不具备接生能力的卫生院及时上报,要求做好系统管理及上转工作。

2)、坚持做好下乡医疗技术指导工作,与埠场卫生院和闸坡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书,定期派医师下乡义诊、免费上课等,帮助他们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3)、密切与基层医疗单位联系,构建新生儿转运网络,为全市危重病儿抢救提供快捷渠道,为成功抢救危重病儿创造良好条件。

3、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1)、在市卫生局和市预防医学会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在各单位的推荐和民主协商基础上,并报市科协批准,成立了*市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会长由蔡德和担任,副会长由陈顺铭、谢军、周丽好担任,分会挂靠在*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2)、在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实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分布及耐药菌株监测的目标性监测。

3)、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受市卫生局委托,*年6月30日举办全市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预防与控制学习斑,主讲人为广东省医院感染控制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传染病学教授邓子德博士。

4)、市人民医院赖新峰主持完成《*地区胆石性胆道感染胆汁病原学培养及药敏试验研究》科研项目,获*—*年度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5)、已和市卫生局医政科一起对全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情况作调查,以了解*地区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的状况及水平。目前,已进入调查前期准备阶段,设计调查表,征求省内有关专家意见。

6)、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年9月举办的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医院感染管理研讨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秘书赖新峰同志当选省第三届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7)、组织市各医院的有关人员撰写论文,参加在深圳举行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

8)、结合省医院管理年督导检查,和市卫生局专家组一起对市二、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检查和督导,对所发现的问题和存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

4、食品卫生分会

(1)扎实抓好培训和“五五”普法宣传教育

全年举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班10期,培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1061人;举办全市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培训一期,培训职业卫生监督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和部分工矿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39人;举办全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培训班,培训卫生监督员53人。

在“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方面,采取形式多样的途径,积极开展各类卫生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专项宣传活动。市卫监所全年组织参加了“劳动者健康与企业社会责任”、“防治人禽流感宣传活动”、“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食品卫生法》宣传周活动等大型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共制作宣传标语8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0份,接受咨询1583人次。二是深入服务对象开展宣传活动。市卫监所深入工矿企业、学校、餐饮单位等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共发放有关资料4800多份。三是利用新闻媒体,形成宣传攻势。市卫监所在*电视台制作播放了4期卫生宣传讲座,在《*日报》、《*卫生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刊登稿件18篇,在《广东卫生监督》刊登稿件17篇。

(2)卫生执法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市卫监所按照《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要求,不断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同时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程序化和合法化建设,五大卫生的执法监督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4356人次,车辆1225辆次,共监督检查6758户次,发放各类卫生监督意见书2336份;卫生行政处罚1735户次,其中警告836户次,责令限期改正754户次,取缔43户,罚款102户次,罚没款共14.82万元;查封销毁不合格食品1.47吨。

1)、卫生行政许可

市卫监所主要负责食品、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卫生行政许可。全年共发放各类卫生许可证4065户,其中食品卫生许可证3523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539户,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3户。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广东省食品卫生许可发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符合办理许可证条件的,都按照法定的程序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办结率100%。

2)、食品卫生监督

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3523户,实际监督检查3523户,监督覆盖率100%,监督检查9979户次。食品从业人员体检13935人,体检率98.2%。应培训食品从业人员10172人,实际培训10172人,培训率100%。“五病”检出607人,全部调离,调离率100%。食品监测抽检7558份,合格6670份,合格率88.25%;餐具消毒监测抽检29932份,合格26317份,合格率87.92%。

对新办和年审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均实行严格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卫生学评价,严把卫生许可准入关。市卫监所继续深化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学校食堂量化率达100%,餐饮单位量化率96.8%。在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中,市卫监所重点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卫生状况、食品原料进货索源情况、餐(饮)具消毒情况、食品存放及卫生防护措施等监督检查。对食品或餐(饮)具消毒监测抽检结果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店档进行跟踪监督286户次,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286份,责令其落实整改措施。

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市卫监所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与规范并举、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着力解决食品卫生的突出问题,重点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学校食堂和学校周边小食店专项整治、商场食品专项检查、旅游沿线食品专项检查、调味品专项检查、冷冻和冷食品专项整治、月饼专项检查、食品原料来源专项检查、无证无照清理整顿行动及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等。通过一系列整治行动,我市食品卫生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辖区内全年没有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辖区内共有公共场所539间,监督检查539间,监督覆盖率100%,全年监督检查2489户次。从业人员3987人,体检3915人,体检率98.2%。“五病”检出35人,调离35人,调离率100%。培训从业人员2789人,培训率达100%。对各类用具抽样检测11358项次,合格11027项次,合格率97.09%。

市卫监所在加强对公共场所日常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美容美发场所和游泳场所等重点场所的专项检查,美容美发场所的卫生许可证持证率和从业人员持健康合格证率都比去年有所提高。游泳场所的各项卫生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水质检验合格率也比以往提高,全年未接到公共场所传播传染病的案件。

4)、职业和放射卫生监督

市卫监所全年共对327间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工厂进行监督检查,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216份;督促用人企业做好工人岗前、在岗职业健康体检和培训工作,共有1186人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指导企业做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积极宣传国家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因素而拒不整改的企业进行处罚。

在核实基层X射线机使用情况和工业放射性同位素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放射工作单位防护措施的落实,防止意外照射事故发生。全年共对21间医疗机构放射装置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放射从业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共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20份。

5)、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辖区内共有自来水厂1间。重点对自来水厂的卫生管理、水源地设有防护标志、防护范围内污染源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全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抽样检验228份,合格224份,合格率98.24%。对不合格的4份水样(均为余氯不足)进行跟踪处理。

6)、传染病防治监督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制定了传染病暴发流行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了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提高了传染病监督执法的科学性。根据传染病流行的趋势和特点,研究制定了不同时期传染病监督检查工作方案,重点是加大对违禁野生动物经营行为的检查力度,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消毒隔离情况以及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传染病防制措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全年监督检查有关单位175间次,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156份。三是积极做好采供血机构与临床用血机构监督检查工作。全年共监督检查中心血站1间、医疗机构56间,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39份,未发现因用血染上血液传播传染病。

7)、处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

一年来,市卫监所共接到群众投诉举报案件9宗,每宗案件都做到专人负责受理,受理登记记录完整,运转程序正确,案件处理率达100%,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回复给举报投诉者。

(3)综合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今年9-12月份开展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市卫监所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工作部署,召开全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动员会。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上下联动,开展对县城以上的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的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1200多人次,车辆400多辆次,监督检查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896户次,食品销售单位2119户次,培训食品企业负责人2000多人,发放各类餐饮安全宣传画880幅,中型以上食品企业悬挂宣传标语169条;重点监督检查食品企业的持卫生许可证情况、餐(饮)具消毒情况、原料进货索证制度落实情况、是否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禽畜肉和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行为等。

慢性病培训小结范文第4篇

1.开展慢病业务系统更新培训。根据8月3日疾控中心培训内容,中心对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开展了慢病业务系统更新培训,本次培训由公卫科科长具体讲解,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新系统的应用,熟悉操作流程,利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2.开展慢病长处方宣传、告知,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根据自身特点,利用各种方法开展宣传。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服务内容及慢病长处方知晓率交叉调查。

3.完成二季度考核存在问题“回头看”督查,针对二季度比较突出的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搏动不知晓情况,8月24日中心考核小组再次进行电话核查,本次核查?人,知晓?人。

4.召开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成员会议,部署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工作,2019年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即将启动,中心主任在8月15日团队长会议上具体部署了新一年签约服务的要求,要求提前筛选重点人群签约对象,巩固签约率,重抓续签率,为2019年签约服务打好基础。

5.继续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1)完成家庭病床服务,目前针对区卫计局半年度家庭病服务质量质控检查情况反馈,已陆续进行整改,目前正在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有2张,服务团队根据服务对象提供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2)完成慢性病随访工作,各服务团队继续定期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集中随访,对个别行动不方便者提供上门随访。

(3)完善签约服务对象的个人档案,截止8月25日类计完善个人健康档案2997,其中利用健康体检完善2997,高血压、糖尿病随访完善755份,剩余1899份档案陆续正在完善当中。

(4)慢性病联合门诊导师下站点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8月21日上午中心邀请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丽琴到大桐洲站点未连续多次控制不满意的糖尿病患者提供现场诊疗服务,指导家庭医生规范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

5.提供慢病长处方服务

慢性病培训小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区 慢性病 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102-02

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防治慢性疾病的发生,减轻因医药费过高所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难题,我国自1997年做出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策,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慢性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和管理是以预防为导向的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疗护理服务就是强调服务的连续性和综合性。全科医护人员执行预防服务的主要方式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筛检、周期性健康检查等。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另一方面就是对疾病高危人群进行有侧重点的保健服务而达到防病目的,照顾范围不仅仅限于心理、行为、饮食方面,还要对其家庭生活、卫生环境、社会人际关系、合理用药、遵医行为等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在这一点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病的发生、发展及减缓病程的进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 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定义

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来进行评价和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使他们采取行动来促进健康,即根据个人的疾病危险因素,由医生进行个体指导,并动态追踪危险因素干预效果。

2 社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范围

就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内影响人们健康的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种为目标,采取有计划的指导干预,从而降低该病的致伤、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一种健康工作方法,慢性病管理的实质是三级预防工作的具体落实,即疾病前的病因预防,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预防残疾和死亡,综合康复和护理。

3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步骤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筛查,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3.1 收集辖区内60岁老年人健康信息并建立健康档案:责任医生按要求填写个人及配偶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 、同居三代家庭成员、目前健康状况和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等) 、医学体检(身高、体重、血压等)和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情况。

3.2 对辖区内60岁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健康状况,进行发生某种疾病或健康危险性评估。

3.3 制定危险因素干预规划:根据每个家庭健康档案提供的健康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的数据,制订控制危险因素发展的健康干预计划,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矫正不良生活方式,合理用药,控制危险因素。

4 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措施

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若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开展如下行动计划:

4.1 开展健康教育是重要手段:责任医生应根据本社区慢性病发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象是所有社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慢性病患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公众的保健责任感,改变错误的因果观和不良的健康信念模式,正确地认识、评价和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了解自身疾病的性质及发生、发展规律,熟悉其主要危险因素及后果。学会用健康的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用药习惯,发现和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逐步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使患者了解控制自身疾病的有效方法,合理、科学的用药以及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的基本措施。

4.2 适当增加运动是必要防治措施: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来说,适量运动是非常必要的,运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肌活力,维持各种器官的健康,运动可加速脂肪代谢速度,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可以降低过重的体重和保持正常体重,在增加运动的同时要注意慢性病患者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尽量避免因运动量过大而造成对慢性病患者伤害。

4.3 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筛查是降低发病因素:每年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动态的检测慢性病的新增人群,及对原先患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效果的观察,掌握慢性疾病的发展状况,及时跟踪监测病情,监测行为危险因素,获得科学可靠的信息资源,对病情和危险因素做出及时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社区内开展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

4.4 提高社区内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最终结果:60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大多数活动时间是在家庭和社区,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能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社区的责任医生可以帮助他们做好慢性病的自我管理,采用多种形式培训他们掌握自我管理所需知晓的基本知识、技能,让病人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自己,如培训那些有文化的慢性病患者,学会用正确方法在家中测血压、测血糖,并做好记录提供给社区责任医生,以便指导期调整用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使慢性病患者能进行有效地自我管理是提高社区人去控制慢性病发生发展的最终结果。

5 管理体会

5.1 为保障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应建立评估制度:社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是一个漫长、繁杂、艰苦工作历程,需要制定一个长期、可行的工作规划,并应在实施健康改善措施一定时间后,进行效果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计划和改善措施,最后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

5.2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所管理的是一个综合的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就患有所指定的一个病种,有可能身兼数个系统疾病,需要整体的的分析慢病筛查提供的数据,这就需要社区责任医生具备全科医疗专业知识,而我们现有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不具备这样全面的医疗水平,为完成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急需一个全科团队通力合作,才能把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慢性病培训小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调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2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9(a)―117―0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疾病谱的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由急性传染病向慢性疾病转化。本文对526例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探讨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双甸镇区老年人526例。曾经医生诊断的慢性病患者215例,患病率为40.87%。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29例,占24.41%,心血管疾病患者85例,占16.16%,糖尿病患者22例,占4.18%。

社区居民对保健知识了解甚少,认识不足。调查发现居民的文化素质与保健需求呈正相关,而社区的居民文化层次较低。本次调查发现老人中文盲比例较高,占88%。体力劳动者为442例,占调查对象的84%。尤其是居民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16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答卷为136份,回答生病后上医院的42例,占30.88%;回答自己买药吃的50例,占36.76%;采取其他办法的44例,占32.36%。回答老年期应主要预防哪些疾病,基本回答正确23例,占16.91%;若患糖尿病后应怎样调整饮食结构,能正确回答的8例,占5.84%:是否知道吸烟与肺癌、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关,回答知道的21例,占15.44%。而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作定期体格检查的则更少,只有5例,占3.68%。

2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转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

2.1.1 农村居民的健康观念往往是:有病先忍,忍不住了买点药吃,吃不好又忍不住了再看病。看病要上大医院,预防没用,保健是有钱人、有权人的享受,宁愿花钱去自杀(如喝劣质酒、抽劣质烟),甚至于花钱搞封建迷信活动,也不愿花钱保健康。因此医务人员有责任向社区居民传授疾病和健康保健知识,彻底转变社区居民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2.1.2 社区健康教育能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提倡绿色健康食品,通过身心激励,使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危害,并自觉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2.2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慢性病的康复

2.2.1 从慢性病的构成来看,居民所患慢性疾病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显然这些疾病一经诊断,经过正规的治疗和护理都能得到康复。而且慢性病大多为慢性终身性疾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2.2.2 必须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要通过强化宣传,灌输式的教育,使居民充分认识健康保健的重要性,了解许多疾病与不良卫生习惯密切相关,要预防这些疾病最根本的方法不是靠药物,而是靠健康保健。

2.2.3 培养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慢性疾病有几个特点:①长期性;②反复性;③预后和疗效不确定性;④影响日常生活;⑤消耗一定费用。慢性疾病患者渴望获得相关疾病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实施自我管理疾病。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教会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伤残程度,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2.2.4 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社区进步与社会文明的象征之一。因此,提高人群保健意识的能力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社区健康教育对于满足社区人群疾病防治知识的需求、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矫正、自我保健参与意识和保健能力的提高,显然是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

3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3.1 有线广播

利用农村有线广播网或村内大喇叭以进行社区宣传,是宣传卫生知识的一种经济而简便易行的方法。

3.2 专题健康教育

如举办专题科普讲座。

3.3 培训家庭保育员

农村家庭主妇是家庭卫生保健活动的主角。通过农村妇联、计划生育管理网络,把农村家庭妇女组织起来,进行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和行为指导,使其成为家庭中的保健员。

3.4 开展“卫生科普入户”活动

将健康教育材料(如小册子、卫生报刊、卫生传单、张贴画等)发到每一户,使农村卫生状况逐步实现由个人、家庭、邻里到社区的改变。

3.5 相关教育、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

给农民送医、送药、送知识,结合送医送药活动,将卫生保健知识和卫生科普材料送到农民手中。

3.6 相关职业人员培训

慢性病培训小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血压;防治指南;培训;社区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 1)04_0295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18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政策的全面实施,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成为基层公共卫生的重点 内容之一。如何发挥医改效能,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规范社区高血压的防治,提高血压 控制率,成为当前急需探索的一项重要内 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以下简称基层《指南》)的颁布,为基层社 区开展高血压管理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技术蓝本和适用的培训教材。2010年我市在社区 医生中开展了基层《指南》的全员培训和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培训教材:采用2009年基层《指南》和省统一下发的基层《指南》培训多媒体,为保 证学习质量,全市社区医生人手一册基层《指南》。

1.2 方法:

1.2.1 实施四级培训:市级师资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临床专家和市心脑防办的疾病预 防控 制专家担任,参加省级培训;市举办县级师资班,辖区县级医院心内科专家和疾控中心慢性 病防治资深人员参加培训;各县(市、区)举办乡镇级师资培训班,辖区各社区具备中级以 上职称的社区医生和慢性病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社区医生全员培训,力量 较薄弱社区的培训由县级师资承担。

1.2.2 统一考核评估:全市统一编写基层《指南》考核试卷,培训结束后由各县(市、区 )下发,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医生统一考试,得分≥60分为合格。

1.2.3 社区实践应用:对照基层《指南》要求,完善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整理、核实 和登 记社区高血压病人。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危险分层和管理分级,实施分级管理,统一年终效果 评估标准,高血压控制率的统计采用时点达标方法。建立血压测量、病人评估、疾病管理等 质量控制方案,开展社区随访管理质量控制工作。

1.2.4 随访管理频率要求:实施《指南》社区按分级管理频次要求,未实施社区按省公 共卫生服务要求每季度一次随访管理。

1.2.5 血压值尾数偏爱现象调查:随机抽查辖区5个社区100名社区医生的高血压随访管 理中 的血压测量结果,每名医生抽查2009年10月和2010年10月各10个血压登记数据,发现其中某 一尾数值≥35%的为有血压值尾数偏爱现象。

1.3 评估指标:①高血压发现率:发现高血压患者数与当地总服务人口数比例。② 规范管理率:应用《指南》社区按分级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占年度登记管理高血 压患者数的比例;未实施社区按省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完成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占年度登 记管理高血压患者数的比例。 ③高血压控制率:指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

1.4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统计数据采用百分率和卡方统计,P

2 结果

2.1 培训结果:全市参加基层《指南》省级师资培训3人,举办7期市、县级师资培训,累 计培训各级师资259名。举办社区医生基层《指南》普及培训班116期。全市3543名社区医生 ,参加培训3528名,培训覆盖率99.58%。经笔试考核,考试合格3533名,合格率99.72%。

2.2 实践应用结果:

2.2.1 门诊≥35岁首诊病人血压检测情况:全市116个社区门诊均开展≥35岁首诊病人的 测压工作,发现疑似高血压患者进行2次复查,确诊病人列入随访管理,结果见表1。且在高 血压随访管理中,血压尾数偏爱发生率由2009年的35%下降至12%。

2.2.2 截止2010年底,全市116个社区全部完成对高血压病人的危险分层和管理分级,其 中44个社区按基层《指南》要求全面实施对高血压病人的分级管理,占总社区的37.93%。

2.2.3 2010年全市累计登记高血压病人329835例,平均检出率7.53%,发现率≥8%的乡 镇52个,分别比2009年上升12.05%和85.71%,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见表2。

2.2.4 全市44个实施《指南》社区的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规范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与尚未实施《指南》社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以患病率高、病人数多、病程长等显著特征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 病和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 1]。社区医生成为高血压防治的骨干力量,如何提高社区医生的高血压的管理能力,建 立一种 可持续发展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模式,真正将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关口前移,是值得重视的研 究方向[2]。2010年我市实施基层《指南》培训结果表明,基层《指南》实用性强 ,培训效果明显,有助于高血压防治的关口前移,宜作为社区医生的培训通用教材。

2010年绍兴市高血压的发现率由2009年的6.26%上升至7.53%,发现率≥8%的乡镇由2009年 的24.14%上升至44.83%。结果表明,通过基层《指南》全员培训,社区医生的管理技能 得到有效提升,自觉利用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等途径,发现新发和漏检的高血压患者, 促进了高血压患者的及时发现和有效管理,为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奠定 了基础。

医改的出台为全面推进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政策和经费的保证,基层《指南》 的出台为社区医生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和技术保障。社区医生利用《指南 》提供的多种高血压药物治疗组合方案,为高血压病人进行规范治疗,有效提升了农村高血 压病人的规范用药率和血压控制率。2010年我市实施基层《指南》社区的高血压控制率较未 实施地区增长13.79%,效果十分显著。

基层医生是社区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提高基层医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更新、管理能力、诊 治水平),增加病人的信任度,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关键的关键[3]。基层《指南》 在我 市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对基层社区医生实施定期和针对性的医学继续教育,使他们熟悉和 应用基层《指南》等技术性规范,是提升社区医生的疾病管理水平,促进社区高血压综合防 治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广勇,顾东风.心血管病社区人群干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慢性病 预防与控制,2000,8(1):46-47.

慢性病培训小结范文第8篇

(一)重点人群驱虫服药

1、继续采取以减少传染源为主的主导措施。要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结合健康教育,进一步降低人群感染率。各地驱虫服药人数不低于总人口的5%。

2、蛲虫病防治。各县(市、区)应选择2个乡镇,每个乡镇各抽查1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低年级学生250人。根据抽查感染率高低,在春秋季开展1~2次防治服药(可将家长列入防治服药对象),或进行选择性治疗(阳性者治疗)。

3、质量要求。开展工作前必须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操作程序;要严格掌握禁忌症,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如发生严重的副反应和偶合症,必须及时处理并逐级上报;为保证驱虫药物质量,驱虫药物仍由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统一组织。

(二)监测

县疾控中心承担省级监测点任务,各县承担面上监测任务。

1、省级监测点。县监测工作固定在一个乡镇,监测点(村)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监测点总人数不少于1500人,每次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

2、面上监测。各县(市、区)面上的监测工作内容和方法见市年监测工作方案,抽样原则可根据不同地理方位,每年在1个不同的方位以行政村中的村民组或自然村为单位,整群抽查1000人作人群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调查。5年内在5个不同地理方位进行监测。

3、监测质量控制

各地对监测工作要制定详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市疾控中心在做好省级监测点工作的同时,要抓好各地监测工作的督导和质量控制,并对技术力量薄弱的地区监测工作进行技术和人员支持,以保证监测工作质量。

(三)资料管理

各地防治和监测资料要收集齐全,妥善保管。驱虫服药原始登记表由各乡镇存档;县(市、区)要掌握乡镇及村服药统计表和监测原始登记表、统计表等。各地防治和监测工作年度报表及总结,于工作结束后半月内报市疾控中心慢传科。

(四)达标考核

省卫生厅将组织对市、县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达标考核。市、县要根据省卫生厅考评方案(卫疾控[]4号)的要求认真做好自查自评和资料整理等各项准备工作。

二、慢性丝虫病关怀照料

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做好慢丝病人的建档工作,要通过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把WHO推荐的方法推广普及。市、县(市、区)疾控中心应结合体检门诊工作设立慢丝病人关怀照料点,教会病人自我照料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症状、减少痛苦。门诊病人咨询和指导要做好登记(包括外来人员),对新发现的病人要给予建档,年终要逐级统计上报工作报表。

县慢丝病人省、市关怀照料点要积极争取残联等组织的协作配合,将慢丝关怀照料工作纳入当地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做好试点乡镇慢丝病人关怀照料工作。要按照省寄研所的要求,认真做好慢丝病人关怀照料点现场培训观摩活动。

三、肝吸虫和包虫病调查

(一)市肝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市选择靠近湖、河边有生食习惯的2个行政村居民,每村抽查500人作人群肝吸虫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调查。并进行猫、狗等感染情况调查和中间宿主调查。

对查出的阳性者采用吡喹酮常规疗法进行治疗。

(二)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县选择2个乡镇(村),采集人群血清样本150份。由省寄研所重点实验室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血清学阳性者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进行影像学检查。

对新发现的本地感染病例按《省包虫病疫情处置方案》开展疫情处理。

四、其它工作

(一)迎接卫生部寄防中长期规划中期评估。今年卫生部将组织对寄防中长期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各县(市、区)均应在自评估的基础上做好迎接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