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第1篇

整体化护理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整体化护理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然而急性呼吸道梗阻在治疗上以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为主要手段,即气管切开是抢救急性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1]是抢救颅脑损伤的急诊气管切开术,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很多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增多及呕吐容易误吸或坠积于肺部,常造成呼吸道梗阻或供氧不足,导致肺部感染呼吸道功能衰竭,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由为重要,其呼吸道的护理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就我院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6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急性气道堵塞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9岁,平均为51岁,占同期气管切开的0.6%,颅脑损伤患者GES评分3~6分,损伤原因车祸外伤36例,坠落伤12例,打击伤12例,诊疗方法:①开颅手术40例;②保守治疗20例,急性呼吸道堵塞发生时间1周左右10例,1个月左右12例,3个月后16例,发生于气管插管16例,气管切开术24例,拔管12例,其他8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全部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以呼气为重,很快缺氧,SpO280%以下,面色苍白发干。

1.3 气管镜所见,局部充血水肿糜烂肉芽组织增生,尤其是管口处增生的肉芽组织成活瓣状,且管口的下方(即气管的后壁)严重。

1.4 呼吸管阻塞原因 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处压迫20例;②气管切开时气管前壁,切口过大皮肤切口缝合较宽12例;③吸氧管粗硬操作粗暴造成对气管壁的直接损伤6例;④长期局部反复的感染引起局部炎性、糜烂、肉芽组织生长8例;⑤患者的自身体质8例。

1.5 治疗和结果,立即做气管镜检查,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局部以活瓣样的肉芽为主,给予气管镜下电灼,切除;局部水肿糜烂范围较大且有管壁塌陷的情况,给予放置气管支架,结果所有患者皆行气管镜检查,气管镜下放置支架12例,切除增生的活瓣样的肉芽组织36例,更换套管保守治疗12例,最终拔管60例。

2 整体护理措施

2.1 气管插管的护理

2.1.1 患者出现呼吸骤停时立即通知麻醉料行气管插管,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消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

2.1.2 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护。

2.2 气管插管后患者痰液增多时,应及时吸出,以防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和干燥后附于气管插管内壁形成痰痂。

2.3 严格交接班,①定时测量气管插管长度(从牙垫至呼吸机接头距离9~11 cm)及时呼吸机报警问题,并定时放气管插管气囊内气体,以防气管粘连水肿,充血、糜烂,定期湿化呼吸道;②向湿化器内加入无菌蒸溜水,每天约500~600 ml,痰液粘度和吸引是否通畅,是衡量强化的可靠依据;③气管导管的气囊若冲气4~8 ml,全壁受压一般不超过15~30 mm Hg,充气超过72 h有可能严重损害气管壁。因此每隔3~4 h放气5~15 min预防。

2.4 气管切开的护理

2.4.1 正确吸氧,频繁吸痰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增加感染机会,吸痰时动作应轻柔,由深至浅,左右旋转,边吸边提,切忌反复提插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压力为150~200 mm Hg时患者由于肺部感染,气管内痰液粘稠且比较多,不易吸出,可用生理盐水10~20 ml进行气管内冲洗,2~3 s后吸痰,可反复2~3次,直至气管内未见明显痰鸣音为止,生理盐水可有效控制痰液附着于气管导管壁形成痰痂,若痰液多且粘稠时,可间隔10~15 s后再操作,行气管内冲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若患者咳嗽剧烈,可待其呼吸平稳后再进行。

2.4.2 保持呼吸道湿润,每小时气管内滴药5 ml每次,湿化液为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16万单位,根据空气情况可增加呼吸道滴药次数,每次雾化吸入4次,雾化液为生理盐水4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霉4000单位,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室温控制在18℃~20℃,相对湿对为50%~60%,各种吸痰用品都应用一次性消毒物品气管套管气囊定时放气,防止长期压迫造成局部出血坏死,

2.4.4 拔管时的护理,有拔管指征,准备吸引器,气管镜,一次性吸痰包,一旦出现急性堵塞给予气管镜查明原因,立即处理。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因昏迷出现舌后坠,同时可因呕吐物的误吸或口鼻出血等阻塞在咽喉部至使呼吸道梗阻,呼吸道完全梗阻,可因窒息迅速死亡,不完全梗阻可因缺氧而加重脑组织的出血和水肿,使颅内压增高而重病情,因此解除道梗阻是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方法有消除呼吸道分泌物,牵出甜头加以固定,口对口人工呼吸,放置口咽通气道,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解剖死腔,并为给氧呼吸机使用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缺点是气管插管所致痰痂是影响患者呼吸的一个重要原因,气管内插管时间越长会造成喉气管狭窄,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最有效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见气管切开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属急诊手术,如果操作慌乱盲目,粗暴不当,可产生各种并发症,其中气道狭窄少常见,而有出血皮下气肿及气胸,脱管,气管食管瘘,窒息死亡。

综上所述,我认为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一旦出现呼吸道梗阻应及早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时间不易过长,最好在48 h,此时患者仍不宜拔管时应尽快做气管切开,加强气管切开护理,一旦出现呼吸梗阻,应用支气管镜查明梗阻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上述不同处理和整体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刘志敏,白俊萍.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吸痰的临床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311-312.

[2] 赵敏,刘越华.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1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

[3] 王保国.实用呼吸机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7-157.

[4] 盛卓人.特殊用途的气管导管,实用临床麻醉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9.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身;麻醉;并发症

全身麻醉简称为全麻,是指给患者静脉注射或从呼吸道吸入物,使患者达到痛觉消失、可逆性意识丧失的效果,以方便实施手术等操作。血液内药物浓度决定了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还可以调节和控制。这种抑制方式是完全可逆的,当这些药物成分从体内排出或被代谢后,患者的各种反射与神志逐渐恢复。但其偶尔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现象,特别是误吸和反流现象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较高的人群为小儿患者、产科患者、老年患者,这些并发症现象处理不当时还可能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恢复期间如果没有严格的血压监控也有可能引发循环系统等的并发症,常见又心律、血压等方面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等器官灌注不足体征。麻醉恢复期机体处于一种较弱的状态,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后果严重。

一,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临床资料对入院治疗的262例采取全身麻醉的患者进行恢复期并发症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共145例,女性患者共177例。其中手术时间小于两小时的160例,大于两小时的102例。年龄在9-69岁之间,分布较均匀。急诊手术为125例,择期手术的病例为137。

(2)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全院262例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262例患者中的并发症情况主要出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其中呼吸系统占39例,占总病例的14.89%,循环系统占129例,占总病例的49.23%,神经系统占40例,占总病例的15.26%。消化系统为54例,占总病例的20.61%。对各系统出现并发症现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循环系统占最高比例。

二,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

(1)呼吸系统并发症

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呼吸系统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在小儿及老年人人群中较为常见,但其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上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喉头水肿、口腔分泌物或异物、舌后坠等引起的机械性梗阻。喉头水肿常因为气管插管刺激喉头或牵拉所引起。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完全性梗阻者临床表现为鼻翼呈三凹征煽动。不全梗阻者临床表现为鼾声与呼吸困难;下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有导管斜面过长而贴于气管壁、气管导管扭折、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吸入后阻塞支气管及气管。症状轻者肺部能听到啰音,但重者则表现为潮气量降低,缺氧,呼吸困难,发绀,气道阻力增高,血压降低和心率增快,甚至危及生命。

(2)神经系统并发症

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有苏醒延迟和躁动。发生苏醒延迟并发症的原因最常见的是镇静药物和物的残余作用,术前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及手术中或手术后一段时间内脑灌注的减少也是导致麻醉恢复期苏醒延迟的原因之一,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为苏醒延迟的一些代谢原因。躁动的主要是吸入或静脉注射的影响,及手术后的一些疼痛、导尿管、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心理制动、应激不当也可导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

(3)循环系统并发症

循环系统并发症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异常、低血压和高血压。术后高血压的发生主要跟缺氧、疼痛、容量负荷过高或拔管期间强烈刺激有关。由于老年人体质差、年龄大,常伴随心脑肺等多种疾病而使得麻醉恢复期高血压以老年人居多。手术及麻醉刺激承受力有限,也使得易出现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循环系统并发症。术后再出血易致低血容量,则是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也是导致恢复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并发症护理对策

(1)呼吸系统并发症护理对策

在麻醉恢复期应适当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来减轻低氧血症。对于血管或呼吸道残留凶肌松剂而引起的呼吸肌无力现象进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可调整呼吸机通气模式及参数,同时可用阿托晶拈抗肌及新斯的明松剂以促进患者恢复肌力。麻醉恢复期间应及时吸痰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血气分析,对高碳酸血症患者可通过加大呼吸幅度、加快呼吸频率等方法来使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对因胸腔积液、积血、气胸所引起的肺不张,可做胸腔闭式引流,促进压缩肺泡的扩张,以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进而减轻高碳酸血症。

(2)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对策

加强术前对患者的探视、沟通,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轻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与不解,即对术中术后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或常见情况及对应的治疗措施向患者做个大致说明。并应采取可靠的制动措施并及时撤走气管导管,而对一些通过护理不能治疗的中重度躁动患者可采用一定量镇痛剂或镇静剂治疗,但应及时清理气道及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患者为老年人时,建议高流量吸氧,以降低呼吸强度,进而缓解心脏负担。密切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等,快速定位苏醒延迟的原因,以对症下药和护理。不佳、疼痛、气管导管不良刺激、尿潴留等引起的躁动,可通过诱导小便、调整或给予一定止痛剂。当去除所有可能的产生躁动的因素后躁动仍未消除则可采取适量的催眠药,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循环系统并发症护理对策

对于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应密切监测心电及血压,控制好输液速度,吸痰拔管动作应尽量轻柔,维护循环的稳定;在呼吸肌及其肌力恢复良好的情况下,确保在一定镇静深度时拔管,最大限度的减轻循环系统的一些不良反应;同时需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防止上或下呼吸道梗阻而导致缺氧;术后镇痛管理及处理疼痛等管理也需加强。麻醉恢复期还应严监测患者伤口引流及血压情况,以便及时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还可应用多巴胺或麻黄碱等一些升压药物,术前还可采用阿托品等药物抑制汗腺的分泌。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呼吸道烧伤;大学生;吸入性损伤;护理

    呼吸道烧伤患者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为吸入性损伤,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咽喉黏膜的烧伤[1]。呼吸道烧伤护理是外科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则会导致呼吸道的感染、梗阻甚至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文章将结合收治的43例呼吸道烧伤大学生的护理工作体会,探讨提高大学生呼吸道烧伤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3例患者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19~25岁,平均21.7岁。轻度烧伤38例,占88.4%,中度烧伤5例,无重度烧伤患者。烧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共29例,占67.4%,化学实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化学烧伤11例,3例患者因使用乙醇炉、电炉不当导致火焰烧伤。

1.2  烧伤等级判定标准[2]:轻度呼吸道烧伤:指烧伤部位在咽喉以上,咽疼、咳嗽、吞咽困难,一般黏膜水肿在48 h后可减轻;中度呼吸道烧伤:烧伤部位累及喉头、声门及气管,主要表现为患者在2 d内进行性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发生梗阻;重度呼吸道烧伤:指烧伤部位累及总气管,主要为严重的呼吸困难,此时应行气管切开。

1.3  护理方法:患者在就诊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神智意识、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给于患者吸入氧气,保持呼吸道顺畅,密切观察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

    对于轻度烧伤患者,在烧伤初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因此护理人员应勤抽吸口咽部分泌物,防止损伤黏膜及出血。对于中度烧伤患者,在2 d~1周内气管内坏死黏膜脱落会阻塞气管,导致呼吸道不畅,此时应做蒸汽吸入或持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10万U、异丙肾上腺素10 mg、氟美松5~10 mg,并反复吸痰,以利于湿化。

    吸痰是一项重要的外科护理技术,在烧伤患者的外科护理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应经口腔及鼻腔按照常规外科护理方法对烧伤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有效的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将吸痰管左右旋转,边退边旋转,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20 s同时吸痰应彻底,不可反复提插或停留,以免加重气管黏膜损伤。在吸痰操作中应备多条一次性吸管,切忌重复使用,积极预防并发的感染,规范无菌操作。

    根据病情需要补充血容量,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大量快速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糖皮质激素提高肺的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改善呼吸功能,同时还可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细胞损伤,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利于水肿液吸收[3]。

    大学生患者在烧伤后,会担心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害怕身边同学的歧视,因此背上了很沉重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细心向患者介绍病情,消除患者焦躁、恐惧的负面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2 结果

    经上述烧伤护理后,38例轻度烧伤患者在校医院连续雾化蒸汽吸入和口咽部护理10 d之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咽疼、咳嗽、吞咽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连续治疗20 d得以痊愈。5例中度烧伤患者经反复吸取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梗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治疗1个月后得以痊愈。

3 讨论

    在校大学生是特殊人群,大学生的安全和健康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虽然近年来我校呼吸道烧伤学生人数占受伤总人数的比例较少,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烧伤患者并发症多,且难以控制,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对学生的健康和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11例患者因化学实验操作不规范导致化学烧伤,3例患者因使用酒精炉、电炉不当导致火焰烧伤。学校应将安全防范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对在校学生定期进行健康安全教育,普及预防知识,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对实验室、寝室、教室进行安全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4]。

    当校医院接收患者后,护理人员应早期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出正确分析,科学细致的进行呼吸道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呼吸道烧伤的治愈率[5]。同时,校医院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外科护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外科护理技能,学校也应给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提高护理技能的机会,从而提高校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张英华,盛才华.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的指征与时机选择[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5,23(4):214.

[2] 赵金芳,张洪香,李  宁.呼吸道烧伤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5,23(4):214.

[3] 张凌云.呼吸道烧伤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J].亚太传统医药,2008,4(12):160.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儿喉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64-02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婴幼儿多见,新生儿则极少发病[1]。多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部分,有时可在麻疹、流感、肺炎或其他传染病的病程中并发。由于小儿喉腔相对狭小,软骨柔软,粘膜下富于血管及淋巴,组织疏松,腺体丰富,感染后易充血、水肿。加之咳嗽反射差,受刺激后易致喉梗阻。临床治疗多以抗生素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为主,疗效可靠,但毒副反应较大;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加雾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3年4月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小儿急性喉炎患者84例病历资料,男44例,女40例,该病起病较急,患儿多有发热、声嘶、咳嗽等。炎症侵及声门下区的患儿,则咳嗽呈犬吠样。严重的患儿出现吸气性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及三凹征。个别重症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绀或苍白、满身大汗、心率加快等现象。

2 治疗方法

将入选的84例患者,按照先后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的个人资料无显著差别,就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采取抗感染、抗病毒、止咳的原则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抗生素选用第二代头孢类为主,足量使用,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0.1-0.5mg/kg,7-10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0-20mg加地塞米松注射液0.1-0.5mg/kg加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雾量1-1.5mL/min,每日1-2次,每次10min;同时口服中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医院中药局提供);药物组成:桑白皮、瓜蒌仁各12g,葶苈子、黄芩、牛蒡子、知母、地骨皮各10g,川贝母、天竺黄、前胡、僵蚕各6g,蝉衣、桔梗各5g,甘草4g。随证加减:发热者加柴胡、石膏各6g,咳喘剧者加炙麻黄、苏子各4g。加水150mL,煎至50mL,分3~5次口服,每日1剂,以7d为1个疗程。

3 结果

经过7天的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90%的患儿痊愈,治疗72h,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喉梗阻表现完全消失;10%的患儿显效,治疗72h,体温正常,声嘶及犬吠样咳嗽明显缓解,喉梗阻症状消失;有效率100%。对照组42例患儿痊愈率68%,有效率26%,6%的患儿治疗无效,治疗72h,继续高热,声嘶及犬吠样咳嗽无缓解,喉梗阻程度加剧,需进一步治疗。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发病突然,有其特殊症状:声嘶、喉鸣、犬吠样咳嗽和吸气性呼吸困难,一般诊断无困难。按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轻重将喉梗阻分为4度,I度喉梗阻:患儿在安静时正常,只有在活动后才出现吸气性喉呜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如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可闻哕音及痰鸣音,心率可无改变。Ⅱ度喉梗阻:患儿于安静时也可出现喉呜及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部听诊可闻喉传导音及管状呼吸音,支气管远端呼吸音降低,可听不清哕音,心率可轻度加快。Ⅲ度喉梗阻:除有Ⅱ度喉梗阻的症状外,患儿因缺氧而出现阵发性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发绀,口周发白,或苍白、恐惧、出汗,胸部听诊呼吸音明显降低或听不见,也听不到哕音,心音较低钝,心率在140-160次/分以上。Ⅳ度喉梗阻:患儿呼吸困难严重,渐呈衰竭,半昏睡或昏睡状态;由于患儿无力呼吸,表现暂时安静,三凹征也不明显,但面色苍白或发灰,此时呼吸音几乎全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率或快或慢,不规律,心音微弱、极钝,若贻误诊断可致死亡。本病应与急性喉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喉白喉、急性膜性喉炎、喉水肿、喉痉挛、急性会厌炎、喉或气管异物等婴幼儿喉梗阻相鉴别。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有否发绀、呼吸困难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必要时使用生命体征监护仪进行心电图、呼吸、末梢SaO2等指标的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切勿在干燥的环境下治疗。体温较高者,予物理或药物降温。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多饮水,必要时输液,保证足够的液量和热量供应。有发绀、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抗菌药物治疗是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不可忽视的一种对症治疗方法。因为脱水会使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黏稠,痰液更难于排出,从而加重气道梗阻。对于痰液黏稠干燥者可用雾化吸入.若在农村的基层医院,可采用吸入蒸汽的方法代替雾化吸入,同样可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温度的控制,要严防烫伤[1]。地塞米松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雾化治疗急性喉炎,能明显的改善临床疗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由口鼻而入,客于肺脏,壅塞肺气,肺失宣畅,肺金不清,声门开合不利,加之喉为肺之门户,受邪首当其冲,邪毒滞于咽喉,阻塞脉络而致喉喑。多为痰热壅喉,治宜泻肺清热,化痰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入肺,清肺热,泻肺气平喘;地骨皮性寒味甘淡,泻肺中伏火;黄芩,清肺热;瓜蒌仁、川贝母润肺化痰;蝉衣疏风热;牛蒡子、天竺黄、甘草调和诸药,解毒利咽,消肿散结化痰;葶苈子泻肺利水强心;僵蚕祛风化痰散结;桔梗、前胡散风清热,镇咳化痰;知母解热除烦,镇静化痰。全方共奏清热祛风,止咳化痰,开音润燥之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喉炎,急性期抗生素加激素联合雾化治疗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缺氧,喉梗阻的表现,增强疗效,中药达到控制复发提高免疫的效果。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第5篇

由于小儿在解剖、生理和免疫学方面的特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全相同。大约30 %患儿被误诊而导致阑尾穿孔、脓肿形成、腹膜炎、脓毒血症及肠梗阻等,并使患儿失去早期手术的机会,影响切口愈合甚至造成死亡[1]。我院自2010年1 月~2010 年12月经手术证实并治疗14 岁以下小儿急性阑尾炎共85 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男32 例,女24例。年龄3~14 岁,其中3~6 岁8例,7~14 岁38 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 h~7 d 。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单纯性12 例, 化脓性20例,坏疽性24 例。伴有穿孔30例。入院时诊断阑尾炎34例,肠梗阻5 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 例,肠蛔虫症1例。

2 临床症状及体征有较明确转移性右下腹痛18例,脐周痛12 例,全腹痛10例,右上腹痛2 例,腹肌紧张者32例;伴有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19例;伴有呼吸道症状,包括咽痛、咳嗽、咳痰等3 例;体温38 ℃~40 ℃40例;血WBC 为10. 0~15. 0 ×109 / L18 例, > 15. 0 ×109 / L 28 例;X线检查,提示有肠梗阻5 例。

3 治疗结果全部患者住院4~28 天,均行手术治疗,常规阑尾切除40 例(其中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22例) ,逆行切除术6例。术后切口感染9例,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

讨论

1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其发病率远低于成年人。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短时间内即发生穿孔、坏死、弥漫性腹膜炎,故容易误诊或延误诊断。本组发病高峰为5~12岁,5 岁以下发病较少,误诊原因主要有: ①临床症状不典型,胃肠道反应比较突出,常以频繁的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 同时低年龄组患儿常不能确切表达腹痛的性质和部位,而代之以哭闹。②起病诱因所致的假象。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是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诱发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促使阑尾腔内细菌繁殖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导致阑尾腔机械性堵塞所致,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特别是一些发热反应出现较早而不以腹痛为最初症状的病例更容易误诊。本组3例因早期有发热、流涕、咽痛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首诊医师未进行详细的腹部检查而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误诊为肠蛔虫症1例,系因发病前大便内有蛔虫排出;此外, 在有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回盲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和肠系膜水肿所致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鉴别也十分困难,本组误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 例。③小儿查体常不合作,且盲肠位置较高,相对游离而致活动度大,腹部是否有压痛和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 由于小儿腹肌较软, 即使已有腹膜炎存在,也可能无明显的压痛及肌紧张等腹肌强直现象,故容易误诊或延误诊断。此外,临床上较多小儿阑尾炎没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 因此过分强调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可能造成误诊。④阑尾位置异常所致的假象:早期腹痛轻、部位不定,当阑尾穿孔后形成肠腔梗阻而误诊。⑥医生忽视病史资料,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未经全面综合分析判断,最主要的症状往往被忽略而致误诊。

2 临床表现特点及早期诊断根据典型病史、症状、体征,诊断一般不困难。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生在2 岁以下的相当少见,5 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亦增高,10 岁达高峰,男多于女。临床表现特点有: ①不能如实详述病史,检查不配合。②对炎症反应较敏感,恶心、呕吐、发热比成人明显且出现早。③症状、体征不典型,转移性腹痛不明显。④阑尾壁较薄,血液循环障碍时很快穿孔。⑤大网膜薄而短,抵御感染能力差,穿孔后易致弥漫性腹膜炎。⑤易与非手术治疗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蛔虫症、肠憩室炎等相混淆。小儿阑尾炎诊疗的关键是在穿孔前给予明确诊断,采取适当的治疗。否则,当阑尾穿孔后,增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

3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①详细耐心地了解病史,注意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②对婴儿有哭闹、腹痛、呕吐、发热等,应想到阑尾炎之可能。③如婴儿哭闹、扭动不配合时,可给予水合氯醛合剂或保留灌肠,待患儿入睡后再进行腹部检查,按压右下腹时患儿拒按、扭动甚至哭闹,可考虑为急性阑尾炎。④右下腹部叩击痛是早期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当腹内发炎的阑尾受到震动时,患儿感到疼痛,此体征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⑤对于诊断不清又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可能者,可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必要时行诊断性腹腔灌洗[2] 。

4 手术治疗要点①根据小儿阑尾解剖特点,阑尾发炎时穿孔率高,病情发展快,全身中毒症状重,故应及早手术治疗。②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者可采用探查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手术。③注意切口的处理:对于阑尾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患儿,切除阑尾后用温盐水及0. 5 %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并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清洁,关腹时用2 %双氧水和0. 5 %甲硝唑溶液清洗切口可降低切口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王计辰,杨广成,王玉红,等.小儿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0):134-135.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腭裂 修复术 近期 并发症

腭裂为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缺陷畸形,可伴或不伴先天性唇裂。手术修复是目前治疗腭裂畸形的唯一方法。腭裂主要表现有悬雍垂、软腭和硬腭不同程度的裂开畸形,病情轻者影响发音、进食、吮吸,表现为进食时鼻腔反流,腭裂语音,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病情较重者,由于颌骨发育异常,常出现面中部塌陷及特征性蝶形脸等。腭裂导致的形态畸形及生理功能障碍,尤其是语言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学习工作等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还造成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很多的腭裂患儿面临被家庭和社会抛弃的危险,急需得到手术帮助[1]。腭裂手术并发症可分为早期并发症和后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是指术后2周内出现的一类非预期的、不利的偶发事件,可干扰正常的愈合过程及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腭裂手术修复患者221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腭裂手术修复患者221例,男132例,女89例,年龄1~28岁;其中单侧完全性腭裂101例,不完全性腭裂98例,双侧完全性腭裂22例。

方法:患者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腭裂修复术。不完全腭裂用二瓣法,单侧完全性腭裂用二瓣法或三瓣法.双侧完全性腭裂用二瓣法、三瓣法、四瓣法。

结 果

本研究221例患者中,178例手术效果良好,出现呕吐10例(4.6%);发生喉头水肿4例(1.8%);发生创口出血8例(3.6%);局部感染糜烂4例(1.8%),经局部处理和抗生素应用而愈合;3例复裂,发生率1.35%,穿孔8例,发生率3.6%;呼吸道梗阻6例。发生率2.8%。本组患者早期并发症19.45%。

讨 论

唇腭裂是人类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多数不伴发其他畸形,属于非综合征型。遗传因素和母亲孕期感染、服药、营养缺乏、吸烟、接触毒物等特定环境因素作用是其致病的危险因素。腭裂修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

术后呕吐:恶心、呕吐是患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包括胃内容物增加,禁食时间过短或过长;手术操作不当;术后进食时间过早和食物不良刺激;术后疼痛;预防和处理:术前禁食4~6小时。禁食时间过短则导致食物残留,过长则因年龄小的患者患哭闹吞吞大量气体;主要预防及处理有:术中操作正确、轻柔,减少术中出血,吸引时吸引管头部勿直接接触口内黏膜;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不应早于4小时。先给予少量糖水,忌油腻食物;适当给予镇静及止痛,必要时予镇吐药物。

穿孔或复裂:主要原因有松弛度不够,如翼钩未完全凿断、腭帆张肌未松弛或腭腱膜未能彻底离断、血管神经束未游离或不足,强行拉拢缝合至使两侧组织瓣张力过大,黏骨膜瓣感染坏死;剖开时,没能把握好刀刃的角度和深度,以致未充分剖开软腭肌层。创缘缝合过密或缝线过粗,影响创缘血供及线头反应而发生创口裂开,也可导致创口裂开或穿孔。吞咽动作使软腭不断活动,以及由于软硬腭较薄。如果发现创缘裂开的迹象,应加强创口护理,拆除感染处松脱的缝线,剪除无活性的组织,防止穿孔形成;一旦有穿孔,不要急于手术缝合,因组织脆弱,血供不足会复裂,可于术后6~12个月行二期手术。

喉头水肿:腭裂修复术全部采用的是全麻气管插管,用以避免血液和口内的分泌物误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气吸入。由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的喉头黏膜比较脆弱,插管时可能会损伤喉头或气管,也可由持续压迫引起的,喉头水肿常造成呼吸困难,严重甚至会造成窒息。麻醉师在麻醉时应根据患者年龄选择气管插管,插管动作要细致、轻柔、准确,尽量减少创伤。手术医师在操作的时候要轻巧熟练,彻底止血,以防止血肿的形成。患者回病房后应当平卧,头偏向一侧,使口内分泌物容易流出,防止进入气管内;医师应准备好负压吸引器,及时吸出过多的黏液及血水;随时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果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口唇发绀等症状,应考虑喉头水肿致呼吸道梗阻,必须及时处理,及早行气管切开,以防窒息。

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梗阻亦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常常危及生命,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可能有血液,分泌物阻塞、喉水肿、舌水肿、舌根后坠等。应积极预防,要及时处理。具体措施通常包括:①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减少呼吸道分泌;②术中避免长时间压迫舌根,手术医生与麻醉师密切配合,提醒其减浅或者终止麻醉;③必须在患者完全清醒后拔管,拔管前应该彻底吸净口腔、咽部、鼻腔血液或分泌物。拔管后常规舌体缝线,预防舌后坠;④随时吸除口腔鼻腔血液、分泌物;并且注意填塞的碘仿纱条不能松脱阻塞呼吸道等。

出血:早期出血多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相对晚期的出血常是因为创口感染。出血的原因常见于:手术操作时组织损伤大;止血不彻底;缝线过疏;术前上呼吸道感染未予控制及术后伤口感染。整个手术过程中操作应轻柔、细致、准确,以免撕裂黏骨膜或损伤血管,缝合前应仔细检查,见有明显出血,一定要妥善处理。缝合各层时均应确切,勿过松或滑脱。不影响创缘血运的前提下缝线“宁密勿疏”。松弛切口填塞之碘仿纱条要松紧适宜,达到止血及减张目的。气管插管时,动作应尽量轻柔,避免损伤。术前应严格控制上呼吸道感染,以免黏膜充血易遭受气管导管损伤而出血。手术当天唾液内带有血水但未见有明显渗血或出血点时,局部无需特殊处理,可以静脉应用止血药,让患者侧卧位使其顺口角流出;如有血块应检查出血点,少量渗血无明显出血点,局部用浸有肾上腺素的小纱布进行局部填塞和压迫止血;如见有明显的出血点应缝扎止血。防止感染,流质饮食,避免干硬食物损伤等也很重要。

感染:患者抵抗力较差,手术操作粗暴,组织损伤大,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都可以引起感染。患者因舌体肿胀,吞咽疼痛,应静脉补液,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2]。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用抗生素漱口液漱口,尤其进食后,以防食物残留创缘。保持碘仿纱条在位,以消炎、防腐、刺激肉芽增长,还可止血、填塞减张,从而保护创面。

综上所述,在患者手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体质,完善相关检查。手术过程中注意操作,术后应积极抗炎治疗,注意口腔卫生护理,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现并发症出现,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更大的事故发生,提高腭裂手术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阑尾炎;儿童;外科手术

我院外科2005~2008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397例,其中6~14岁以下小儿记性阑尾炎30例,手术治疗2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手术治疗患儿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6~14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3例,化脓性阑尾炎12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阑尾穿孔11例。发病到住院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4天。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者5例,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症状者21 例,局限性腹膜炎9例,全腹膜炎15例。血白细胞总数计数14.0×109/L以上者23例,20.0×109/L以上者3例,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0.8以上者24 例。住院时间7~14天。2例保守治疗,均痊愈。

2 讨论

2.1 小儿阑尾炎临床特点

①病情发展快,穿孔早。

多由于小儿阑尾壁薄,肌层组织少,血运障碍,发生坏死、孔较快;同时小儿腹膜薄而短,局限炎症病变的能力较差,一旦穿孔,即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小儿阑尾粘膜下层淋巴滤泡丰富,在全身性感染时常易增生使粘膜隆起呈颗粒状,粘膜肌层不完整,易使阑尾腔梗阻、穿孔。②病史不典型,局部体征不明显。大部分患儿转移性右下腹痛症状不明显,小儿阑尾炎病程初期即有腹腔渗出,并迅速增加,即使阑尾尚未出现坏疽、穿孔,亦有弥漫性腹膜炎出现,炎症很快波及阑尾浆膜层和壁层腹膜而使病史不典型[1]。小儿腹肌松软,肌紧张不明显而致局部体征不明显。③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作为诱因,且常在腹痛前发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一方面降低机体抵抗力使阑尾腔内细菌繁殖致病;另一方面上呼吸道细菌亦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阑尾粘膜下淋巴组织,使之增生形成阑尾腔梗阻而致病。④全身症状重,发烧及胃肠道反应常见。小儿机体反应强,发烧、呕吐时间早而剧烈。

2.2 诊治体会

小儿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早期诊断的关键是认识早期症状。病史及阳性体查正确诊断并不困难,低龄患儿不能正确叙述病情,多以腹痛、呕吐、上呼吸道感染就诊,造成首诊的麻痹思想[2]。发烧、厌食、右侧卧位[3]等与阑尾相关联症状被孤立认识,影响早期诊断。实际工作中的体查操作亦可影响判断。低龄患儿的体查必须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必要时肌注镇静、催眠药,查体者务必耐心、细致、手法轻柔、准确、左右对比,由无痛区渐按至右下腹,有表现时应警惕阑尾炎的存在。一时诊断不清应留院观察。观察期间慎用泻药、驱虫药、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小儿阑尾炎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小儿阑尾系膜炎症时充血、水肿重,必须细心结扎;阑尾残端不强求荷包包埋;视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加强患儿术后镇痛及切口护理;警惕术后肠梗阻、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本组患儿无死亡,证实早期手术是降低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风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714.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第8篇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症;胎粪污染羊水;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11-01

胎粪吸入综合征常是胎盘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如母亲发生先兆子痫, 高血压和过期产)。当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时,会导致肠壁缺血痉挛,括约肌因放松而排出胎粪污染羊水。胎儿缺氧时会先呼吸暂停,然后大喘气。含有胎粪的羊水被吸入呼吸道中,引发呼吸道感染、肺部发炎等一系列症状,被称为"胎粪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和妊娠期过长的胎儿。因为过期产儿的羊水量较少,胎粪不能被稀释,胎粪颗粒稠厚,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胎儿吸入胎粪导致生后发生化学性肺炎和支气管的机械性阻塞。

1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接收孕妇孕周≥37W,从2009年4月出生活产新生儿 1829 例,其中足月儿 1768例,过期儿 114例,MAS 40 例,记录MAS例数由医师及助产师作出诊断。

1.1、症状:婴儿出生后,助产师及医生会通过体检发现一些胎粪吸入的症状。

1.1.1、呼吸窘迫。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甚至暂停。

1.1.2、皮肤。皮肤颜色并非健康的粉红色,而呈黄绿色,是胎粪污染所致。

1.1.3、指甲。指甲的颜色也呈现黄绿色,另外妊娠期过长的胎儿指甲会比较长。

1.1.4、羊水。羊水中有胎粪。

1.1.5、阿氏评分较低。肤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呼吸这五项的得分较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而较重的新生儿有气促、呼吸困难、极度的烦躁、等症状。

1.2、体征:可发生轻到重度的呼吸窘迫,如果支气管完全梗阻,导致肺不张,部分梗阻产生吸气时空气潴留,导致过度膨胀和肺气漏(如纵隔积气,气胸)。由胎粪部分阻塞支气管或张力性气胸引起气体陷闭,可能增加胸廓前后径而呈桶状胸。新生儿可表现为过度成熟,脐带和指(趾)甲可能被胎粪污染。医师进行肺部听诊,一次血液检查,也称为血液气体分析,看婴儿是否吸入足够的氧气;胸部X光还可以显示出胎粪吸入婴儿的肺部情况。

2、防治方法

以往是发现胎粪污染羊水Ⅲ度才通知新生儿医师到产房进行处理。从2009年4月起,为预防防止胎粪吸入综合症,我科室采取了以下的防治护理措施。

2.1、我科室通过针对胎粪吸入综合症的病例,要求助产师及产科医师行气管插管、新生儿窒息复苏人人过关达标。凡羊水污染胎粪混浊Ⅱ度以上者,产时即请产科医师到产房协助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并准备抢救物品。

2.2、在胎头娩出时助产师即挤净口鼻咽部的粘液,在胎儿娩出尚未建立第一次有效呼吸之前,尽快从其鼻子和口腔中吸出胎粪,并用吸痰管将口鼻咽部粘液吸净。

2.3、断脐后将新生儿置于33~35℃远红外线辐射台上洗胃。取平卧位,头少太高,将洗胃管由口腔缓送至胃底部,然后取左侧卧位,抽吸净胃内容物。洗胃液选用1%碳酸氢钠溶液加温至37~39℃,每次用量10~15ml,直至抽吸夜清晰为止。洗胃液要加温,避免冷刺激胃粘。新生儿胃呈横胃,洗胃时头稍抬高,仰卧或左侧卧位,以免注入的洗胃液为达到胃部即流出,左侧卧位使胃底能清洗干净,右侧卧位有利于胃内容物流出。

2.4、新生儿洗胃后取右侧卧位2~4h,以利于胃内溶液的流出,然后左右交换侧卧位,禁食并低流量给氧2h。凡进行气管插管、羊水Ⅲ度混浊的新生儿,常规给于抗生素预防感染。羊水污染混浊提示新生儿在宫内有缺氧症状,娩出后短时间低流量给氧有利于纠正缺氧,而给抗生素可预防继发性感染。

2.5、医学检查 治疗过程中采用各种医学检查,如肺部听诊、血液气体分析、胸部 X光等,以帮助确诊。

3、预防

3.1、重视产前检查,怀孕时一定要重视产前检查,特别是重视孕中、后期的产检。通过定期的产前检查,对孕妇和胎儿进行监测,就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发育异常。

3.2、对胎儿进行监护,胎儿在宫内的活动能通过胎心监护或胎动显示,准妈妈一定要定期产检,在医院做好胎心监护,并坚持每天数好胎动,自主监控胎儿发育情况,以大大降低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