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第1篇

参考文献:

[1]刘激扬.发展儿童早教事业的思考[J].团结,2011,(4).

[2]王亚娜,单晋平.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A].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5).

[3]经脑科学透视的儿童早期教育之误识与误行[A].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第2篇

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一般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婴幼儿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甚至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本课题中的早期教育主要指的是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

二、支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依据

1、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求

(1)婴幼儿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在身体发育方面,特别是大脑的发育,新生儿脑重约350克,一岁时约950克,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在认知发展速度方面毫不逊色于身体方面的发展。0-3岁婴幼儿认知的发展和他们动作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就是其认知发展的表现。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从极度柔弱的状态,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能够活动自如,从一个完全被动的状态进入到主动的状态,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动作。

(2)人脑发育的重要性。人类大脑天生就具备了千亿的神经细胞数量,但随着婴幼儿的发育,这些神经细胞出现用进废退现象,基于对大脑的不同刺激,一些细胞选择性消失或留存。例如,很多没有视觉的人,为了生存而更多使用触觉,因而在触觉方面表现优秀。

(3)婴幼儿较强的模仿能力。婴儿出生没多久就表现出模仿学习,例如,新生儿在一定距离内,面对多次重复伸出舌头的成人脸时,也会做出伸舌头的动作。随着婴儿的成长,与周围人物和环境更多的接触中,显示出婴幼儿的模仿学习行为。

(4)语言的获得是先天机制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语言发展即有先天机制的作用,又有后天的环境的影响,这是被许多语言学家早已多次证明的。和其他声音比较,刚出生的婴儿就表现出对人类语言的兴趣,

(5)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儿童认知活动开展的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给予幼儿安全、信任感,在这种情感背景下,能够鼓励婴幼儿认知活动发展。0-3岁这个阶段是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重要阶段。

2、环境因素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

(1)对婴儿生长的环境进行早期干预能促进智力发展。在美国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对贫困家庭的婴儿进行早期环境干预能明显地促进其智力发展,从而证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在贫困家庭挑选了心理和身体技巧相似的100多名婴儿进行了长期研究。这些婴儿分为两组,一半组成实验组,接受高质量的婴儿日托护理中心的照顾,提供教育、健康、社会等训练项目。从几周大到5岁。另一组位对照组,不参加训练项目,正常参与各自的生活。通过追踪研究分三次进行测验,分别在这些孩子18个月大时, 12岁和15岁时,智力测验实验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 在21岁时,对学生思维、受教育性、就业程度、养育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测验,实验组在阅读和数学测验中依然得分较高,上大学就读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两倍。

(2)母亲的敏感性影响婴儿的智力发展。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母亲能强烈的影响婴儿日后的社会发展和语言技巧。如果母亲天性乐观,对孩子的需要敏感,则婴儿的智力发展更好。

(3)谈话方式影响婴儿智力。伦敦语言和听力中心的莎莉?渥德博士认为在婴儿9―13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与婴儿的谈话方式对他们日后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她是根据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她把140名婴儿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干预组婴儿的父母以谈话指导,对照组的父母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与婴儿交流。7年后的智力测验表明,实验组有9名儿童的智商超过130,另一组没有一个儿童超过130。实验组的语言技巧及总体智力都比对照组的明显为高。

除了以上实验依据外,教育的作用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也被人们所熟知,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教育决定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促使婴幼儿向前发展。而皮亚杰提出的关于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婴儿发展,在此处不再详细论述。

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成为一个强者,一个社会佼佼者,很早就开始计划孩子的人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了,很多家长在学前期给孩子报各种特长培训班,更甚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各种所谓的早教。教育宜早,这是社会上一个普遍的观点了,但是,现实中人们对早期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很多家长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误区。

1、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对象存在不完全认识

真正意义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好的起步点,送孩子参加形形的早教班,觉得只要进入了早教班,参加各种早教活动,对孩子的发展就是好的。而自己只是接送陪伴的角色,甚至连接送陪伴的任务都交由其他人完成。殊不知,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还在于对家长的指导,指导家长如何对婴幼儿进行科学教养。

2、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目的存在狭隘认识

早期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而多数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和数学,甚至是某种特长的训练和学习。早期教育是促进婴幼儿身体、心理、社会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开发婴幼儿特长还不是它的目标。

3、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内容存在错误认识

对早期教育目的误解必然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失误。有些家长或者不专业的早教机构,让孩子很早就开始学识字,读外语,学绘画、钢琴、舞蹈等内容,而严重忽略幼儿的情感教育,如亲子间依恋关系,师幼间的师生情感、小伙伴间的同伴情感等等。

4、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方式存在误解

灌输式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人们长期习惯于这样的教育方式,如在孩子不理解的基础上,教孩子死记硬背诗句等。而真正理解和尊重幼儿的教育方式应该有对话的,有互动的,带有情感的,这才是早教的本质,绝对不能全盘灌输。

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

1、懂得关心教育

关心是一个人对他人、事件或物品的关注和关爱。在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应当给予孩子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做到用心呵护孩子,悉心照料孩子、关注和重视孩子。首先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更好地认识孩子,发现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其次关心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正确合理地认识这些差异,帮助每一个幼儿得到进步;最后关心情感需要,早期教育不是单纯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强调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应当给予幼儿更多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护。

2、教会幼儿感知生活

0-3岁婴幼儿的成长是对周围生活的认识过程,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幼儿的学习,更多是与生活直接相联系的,是直接体验、感知和经历生活事件的过程。因此,学习生活是早期教育的重点,在生活中,幼儿学会感知,学会发现,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同时,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也要求幼儿首先需要学习适应真实的生活。

3、教育形式侧重于个别教育

由于0-3岁婴幼儿的特点,如身体发育不完全,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等,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适合参与集体形式的教育,而需要进行个别教育形式。另外,早期教育对象除了孩子,还有成人,每一个孩子所在的家庭都有其特殊性,在早期教育中,给予不同家庭进行早期教育指导时,也需要个别对待。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第3篇

早期教育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学前教育 早教机构

一、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目前大家对早教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早期教育以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

目前除了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有官方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都为商业早教机构,根据迪杰特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其中外资投资占比17.8%。

目前全国早教市场最活跃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根据数据,这四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度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达到5112家。新增英语类早教中心达到48.6%,启蒙类新增23.5%,思维类新增21.8%,其他运动类、益智类、音乐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早期教育儿童年龄的分界,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狭义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早教的意义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什么是幼儿早期教育

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三、对儿童进行早教的必要性

早教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早教必要性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四、早教的基本原则

(一)兴趣原则

我们不可能期望二三岁的宝宝用意志和努力来学习,但只要引起孩子兴趣,他们也可以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活动。只要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就能创造很多教孩子学习识字和阅读的情境。

我儿子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一到天气预报时就全神贯注跟着电视里的播音员念词。我突然想到何不趁这个机会让他也认识一下各个城市的名称呢,于是在预报员说“北京”时,我就指着荧屏上“北京”两个字念一遍,于是他知道了他每天读的城市与荧屏上出现的汉字的关系。

我儿子还是个车迷,带他逛街,看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就手舞足蹈,嘴里念叨着:“三轮车、摩托车、小汽车、大卡车、拖拉机……”从认识数字时起,他的一大爱好就是读车前车后的牌照,这种兴趣帮助他早早就能流利地读阿拉伯数字。

我们也很重视他的这一爱好,我先生买的一本“小小车迷”成了儿子长久喜爱的读物。他不但认识上面的各种车辆,而且连车名都认识,即使手写在纸上他也能流利地读出来,像“重型运输车”“搅拌车”“工程维修车”“英国摩根概念车”“日本丰田考斯特中型客车”等等。走在街上,儿子常常连喷在车体上的字也会念一遍。

但是,对于故事书,那就得看他那天是否有兴趣了。我给儿子买了些诸如《渔夫和他的妻子》《宝宝睡前故事》之类的书,他几乎从来不看,但我先生给他买的一些图画简单,字又不多的书如《小熊胖嘟嘟》《狼来了》等,他都非常喜欢看。有时居然能自己趴在沙发看上40分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求助:“爸爸念念”或“妈妈念念”。

(二)生活化原则

不要听到“阅读”就想到书,其实,生活中,现成的“教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且孩子对他们非常感兴趣。让孩子阅读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不但能培养他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他拓展生活空间。例如有位妈妈会问:“你吃的是什么啊?”和儿子一起读一读包装盒上的字,等他会读了她才让他吃,通过这种锻炼,儿子很早就会读“旺旺雪饼”“南瓜饼”“阿尔卑斯棒棒糖”“大白兔奶糖”“福满多方便面”了。

在时间充裕的时候,这位母亲会带儿子到超市去,让他坐在手推车上,从货架上随手取下商品让他读一读。现在,孩子在超市已经很“老练”,他指着商标大声念:“洗发露”“花露水”“钙片”……

家里买了洗衣机后,包装箱放在客厅里让孩子玩了很多天。先是读上面的字,然后把大盒子当房子玩。

(三)教育性原则

二三岁的宝宝正是观察、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但他们对行为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教他们识字阅读也要注意教育性原则。

笔者带儿子在街上散步时,每次看到垃圾箱或垃圾车儿子都很感兴趣:“这是什么?”其实他每次都是明知故问。我则每次都和他在垃圾箱边站一会,指着上面的字让他读一遍,然后问他:“垃圾箱是干什么用的?”儿子吃了饼干、雪糕或喝了饮料后,我都会提醒他把包装盒拿着一直走到垃圾箱附近才扔进去。扔之前,我会让他把盒上的商品名称再念一遍,然后说:“咱们把空的‘汇源果汁’的壳子扔进去吧。”

如果儿子偶尔随手将不用的东西扔在路上,我会捡起来拿着,走到垃圾箱旁时再交给儿子投进去。现在,他基本上养成了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

儿子喝牛奶等保质期短的饮料时,我会问他:“过期了吗?”然后找出写有保质期的一行字,让他读一遍,之后我会告诉他已经生产几天了。现在,每次带儿子到超市买食品的时候,儿子都会问我“过期了吗?”这样的好处是,现在我买的东西都不会过期!通过这种锻炼,我相信“保质期”的概念已经在儿子幼小的脑子里扎了根。

草坪、花园边的告示牌,是既方便又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每次带他路过草坪前的告示牌前,我们都停下了脚步,现在他已经认识和明白“保护”这两个字及其意思了,然后我教他读下一行“仅是多走一步”。等他学会以后,我就给他解释是什么意思。在我撰写本文的时候,儿子在我身旁玩积木。我用钢笔把这几个字写出来让他读。结果他马上很流利地读出来了。

(四)孩子的格调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开始培养

大脑知识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日常经历和身体锻炼。过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大脑的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拥有什么样的基因就发育成什么样的大脑,发育的过程遵循一个既定的程序。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相信,早期经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大脑和特定回路的形成。

外界环境通过感官来刺激我们的大脑――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婴儿第一次闻到妈妈皮肤传来的味道(嗅觉),父亲浑厚的声音(听觉),房间里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颜色(视觉),或者温暖大手的轻柔抚摸(触觉),这些感受都会传入大脑,共同塑造大脑回路的形成。

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为一栋房子。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已经拥有成年时80%的脑体积的大脑,就已经完成了它80%的造房子工程――庞大的地基,添砖加瓦,屋顶房梁。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买电线,装开关,连接各个房间电路,确保房子的正常运行。只不过大脑的回路要复杂的多得多。我们仿若置身于神经细胞形成的巨大星系之中,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并没有建立。此时的大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回路的连接正确建立,让它们最大效率的运行,并不断完善它们。

人类的大脑拥有超过千亿的神经细胞。这个数字可能很难想象,它是整个银河系恒星数目的10倍,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口的20倍。神经细胞会分出很多枝杈(树突),和其他的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传递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决定了这个细胞是否活跃或沉寂。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脑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

第一年未时,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未时,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就会受到窒息,永远发挥不出来了。所以宝宝学习的黄金时期是3岁以前,最好从新生儿期开始教育。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爱乐祺已通过种种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对于人来说,无论学习蒙氏半日制国际班、音乐、还是创作坊、外语,都是早期好。因为在人的这一行为可塑期,学习进步快,人的智力发展,年龄愈大愈慢。

所以要发挥人的大脑的最大潜能,应特别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

四、关于早教的误解

早期教育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的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二)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

(三)误解之三

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错误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年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

(四)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五、错误早期教育

对早期教育的无知,让中国的孩子们深受其害,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层面缺乏感受力,对美、对爱、对善,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误。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在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掰手指手,要求心里记,觉得掰着手指头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让宝宝自己爬起来,这样才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采取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家长就能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避免走一些弯路。

3.早教等同于学习。

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像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六、早教注意事项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在早教中心报了很多课程。

爸爸妈妈们以为学习越多的课程,越能让宝宝全面发展。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宝宝喜欢课程内容,上课的时候就会特别积极和老师互动,进步也不小。如果早教课程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但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还会造成宝宝的大脑疲劳,不如悉心选择一两门宝宝喜欢的更有效。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爸爸妈妈们应该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宝宝一直在接受早期教育而没有任何进步的话,不要去怀疑孩子是否天分不够,可能是作为家长的自己,没有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做到以上一点,并选择一家专业可靠的早教机构,那宝宝一定回馈一些惊喜给你。

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交流对孩子来说是不必可少的。尤其是通过谈话,做游戏,做运动等方式来实现和父母的良好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这样对于孩子以后注意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非常重要。早教机构提供了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能学到一些促进亲子互动的知识,是否去参加学习还需要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权衡。

如果准备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课程的内容、上课的形式还有教学环境等。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不是只培养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宝宝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重点要选择不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早教机构。根据果果街专家的分析,宝宝的成长离不开运动,所以早教机构的活动场地的空间和卫生环境,设施的安全程度,都是要达到一定标准的。错的宝宝在某早教机构上课,他们有音乐、艺术和欢动3个课程,上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在宝宝玩的过程中又会加入纪律性原则,让宝宝自然而然的形成纪律感;我觉得对宝宝的学习兴趣跟潜能的培养特别有帮助。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第4篇

新的电教产品利润增长点——点读笔能胜任吗?

相信大家都能认同,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而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根本。据相关机构对中国人的教育消费调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孩子的培养教育成为每一个家庭的最大目标,而我国每年的新生儿数量大概有2000万左右。教育消费成为了全社会最火爆的消费热点。数据表明,教育投资已列入城市家庭支出之首位。2008年3月,央行在50个城市最新调查:20%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珠海市统计局城调队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未来3年中,主要消费排在前5位(经加权计算后排序)的依次是:子女教育占20.3%,住房占14.9%,医疗保健占12.4%,食品占11.4%,衣着占9.1%。由以上的教育趋势和消费调查,结合近几年早教机、复读机、学习机、电子词典、点读机等各类教育电子工具热销的市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电子教育产品消费市场,拥有广阔的前景。

点读笔作为近年在市场上渐露头角的新产品,以其功能适用、便携性结合眼下最流行的发声图书铺码技术-先进的OID算法,迅速的掀起了一股电教产品消费热潮。那么,为何点读笔能掀起这样的一股热潮呢?笔直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基于以下几点:

1、 拥有广阔的客户群体:目前市面上的点读笔主要功能定位群体为前龄前儿童,当然也有一些品牌在中小学教材点读、成人英语学习方面开发了一些产品,比如:外研通、洪恩、好学友等品牌。但本人认为,点读笔主要使用人群在现阶段仍以学龄前人群为主。据相关机构调查数据:2009年,全国幼儿园共有13.8万所,在园儿童2657.8万人,且还有2563.8万名适龄幼儿不能完整地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庞大的客户群奠定了行业发展的基础。

2、 我国家庭对学龄前教育投入的观念改变:长期以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地方,学前教育倍受冷落。几千年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国人更多的看重学生的成绩,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成绩成了衡量一切的法码,也正是基于此,很多家长认为,学龄前的儿童只是在幼儿园老师带领下一块做做游戏,认认字而已,不关乎孩子以后的升学。但随着近年国人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我国实施的计生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已认识到“启蒙教育”关乎孩子的一生,可以说,良好的启蒙教育基本上就决定了孩子以后的成长方向,故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

3、 国人对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孩子从一出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年轻的父母们由不得于初为父母,对育儿经验的不足,让他们对孩子的早期启蒙教育基本为零,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巴甫洛夫说:当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而且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年轻的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几乎无法承担起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工作,而家中的长辈们又因为教育观念的分岐无法让年轻的家长们放心,于是乎,家长就把孩子的启蒙教育责任完全推给了幼儿园,孩子回到家就等同于脱缰的野马,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完全脱了节。

4、 点读笔产品清晰的市场定位:产品的便携性、学习方式的新颖、各式卡通的外观、大量的图书资源、较优的大众价格等方面原因让这个新产品一上市就迅速得到了广大的家长朋友的厚爱,虽然在幼教市场曾经也出现过如早教机、故事机之类的产品,但都因为这些产品有着以上所不具备的特性而被大众所弃购。而且点读笔在产品推出伊始,就很清晰的界定了这个产品的使用群体—学龄前儿童。

基于以上几点,本人认为,电教产品行业在经历了学习机、复读机、电子辞典、学习机、点读机等热销产品期后,行业也需要一个新的凝聚点,所以,点读笔——绝对能承担起电教行业新利润增长点的重任!

“群雄逐鹿,军阀混战”——2010年点读笔市场评点

点读笔其实早在2004年前后就已经出现,但这个行业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直到2010 年年初的时候,市面上的点读笔品牌还不是很多,那时候能数得起的品牌也就“易读宝、洪恩、外研通、好学友”等,大多数的消费者对点读笔是什么也并不了解,当时的各大点读笔生产厂家的销量也很有限。但市场在一些较有实力的厂商推动下,随着某几个点读笔厂家在国内部分省份市场的广告投放,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经销商开始注意上了这个产品,也同时开始催生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回顾2010年国内点读笔市场的状况,总体来说,可以用二十三个字来概括“行业发展较快、厂家收益心态复杂、消费者评价褒贬不一”。

2009年伊始,广州童年科技首先发力,在湖南金鹰卡通上投放广告,按该企业的想法,希望迅速奠定点读笔行业老大的地位,易读宝的电视广告投放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目的,同时也催化了整个行业的发酵,至2010年,选择投放电视广告的点读笔企业越来越多,如:力米特、快乐童声等品牌。随后,在电子产品生产暨制造的大本营-广东,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点读笔品牌,在这种大趋势下,还有更多的企业准备加入这个行业来分一杯羹。由于这个行业的OEM门槛相对较低,目前在国内的部分市场如山东、东北、河南、湖南、河北等省或区域出现了很多的“山寨品牌”。但在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的同时,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品牌也让消费者选购品牌变的越来越困难,在消费者眼中,每家企业对外宣称都是“专业厂家”“方案核心合作伙伴”“集产品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高科技企来”,就是因为众多厂家的各类名头,晃花了消费者的眼,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无从下手,或者在购买后,大呼上当。而同样有这样感受的不仅仅是普通消费者,看好这个行业的欲加入这个行业的广大加盟商也是一头雾水。更多的上游厂家、加盟商、消费者加入这个行业的最大的益处就是一个结果—极大的推动了点读笔这个朝阳产业的发展。盘点2010年各个厂家的销售状况,几个大的品牌今年基本上也就完成了初步的攻城略地的目标,实现较大的收益目标绝不敢言说,总体来说这个行业现在也只是处于一个快速导入期,黄金收获季节尚需时日。下一步的市场投入还需要很多,没了耐心、只想见好就捞一把的企业发觉这个行业其实不是如他们所想的那样,聪明的也就趁早收手,还有不甘心的在徘徊观望,怎一个“乱”字了结?纵观电教产品发展的历程,依然脱离不了这个行业固有的演变模式。面对新的年度,各个仍然看好这个产品的企业早已蓄势待发,以待在新的一年完成更大的收益目标!2011年绝对的点读笔品牌洗牌年!

“山道弯弯”——加盟商如何运作点读笔项目

好产品永远不缺市场!现在是全民经商时代,不管手上有钱没钱,大家都想找个项目运作一番,点读笔就这样被众多的厂家和各类“炒家”推上了这个舞台。纵观国内各点读笔品牌的众多加盟商,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加盟各大品牌的各级加盟商基本上都是手上没有运作过电教产品的行业外客户,而且相当部分是自然人。当然并不是全部,但此种现象确实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样的客户操作这类型的产品实际效果怎样呢?大多数是操作了几个月后都以失败告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原因容我一一道来。

(一)、欲加盟的个体或公司缺乏对点读笔行业的详尽了解和掌控。

为何这样说呢?俗语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打无把握的战争,试想如果您

对一个即将加入的新行业没有全面详尽了解,您怎样做到掌控自如?怎样制定有效的运作方案?怎样有效的规避风险?点读笔这个产品虽然同属电教行业的产品,很多人认为它的销售模式应该和早前的点读机销售模式如出一辙,但差别实则很大:它们在产品适用群体、产品功能原理、销售渠道、销售方式等方有很大的区别。这样,如果一个加盟商把适用“此机”的销售模式套用在“彼笔”上,结果,岂不是已早已注定?那么欲加盟的客户应了解哪些情况呢?有需求的加盟商可以详见以下表格:

市调项目 具体市调内容

当地客户群调查 1、目标客户群在哪?2、目标客户群有多大?3、当地目标客户的消费能力和习惯怎样?4、当地目标客户群对此类产品的大致看法。

行业状况 1、目标行业的发展史 2、现有品牌及大致状况。3、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地已有品牌及相应情况 1、当地已有品牌数量及相应销售状况(每月销量、上柜数、进场数量、消费者评价等)2、当地主要的品牌及相关企业背景。3、当地主要品牌销售方法。4、当地品牌加盟商的企业状况(公司规模、人员结构、该公司主要经营项目、当地主要进场情况、同类产品运作情况等)

欲加盟的

品牌状况 1、该公司的发展史。2、公司的规模。3、专业化程度。4、公司后续的产品规划。5、该公司对商扶持力度。6、邻近地区现有加盟商的该品牌运作状况。

自身评估 通过以上项目调查后,对自身运作该项目的成功度有多大作一个简单评估。

(二)、厂家没有或无法给加盟商提供量身定做的市场运作方案。

眼下很多的点读笔生产企业大多都选择了价廉物美的网络推广手段进行招商,确实也有很多的厂家已经感受到了网络招商的效果,真的是“花钱不多,效果很好”,一个企业一个月花在网络招商上的费用大概也就是一至四名市场销售人员在外出差二十天的费用总计,但前者的效果远远比后者好的多。但相反的,网络的虚拟性也让人在做决定时无法真正看清企业的庐山面目。很多的企业为了招到更多的商,把自身的主要精力都花在招商工作上,而忽视了对现有加盟商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已加盟的经销商由于本身不具备运作这方面产品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厂家具体有效的市场指导运作方案,这样进回去的货迟迟卖不动,厂家看加盟商几个月没有进货,于是又在当地开新客户。从而导致厂家陷入“不断招商”的怪圈里无法脱身。这样的结果是既害了加盟商也害了厂家,原因不用我多说了。所以欲加盟商考察厂家的后期市场扶持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加盟商成功运作点读笔项目的几种方法。

古语云“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盟商只有针对当地市场实际状况,制定出合适的运作方法就成功了一半了。笔者结合自身的销售经历和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 首先要组建一支最基本的销售队伍:人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干。具体人数视当地市场状况和企业状况决定,多则几十人,少则一两人均可,只要精干即可。

2、 设置合理的渠道结构:依据本人的经验,省级市场和地级市场的渠道模式基本一致,主要以:终端卖场(主要是新华书店)、批发渠道、直销渠道三个方面,而省级市场这三者的销售占比大概是:3:4:3,地级市场三者比则大概是:2:4:4。

3、 如果加盟商公司的项目是以点读笔单一型的,则在卖场进场方式上最好是以借力的方式去做,不建议以自已进场设专柜专区经营,结款方式主要有“现款批货、代销全结、代销实结”等方式。建议从前往后选择合作方式。

4、 结合厂家的销售方案为自身下游批销商提供较实用的市场运作方案并坚持按月执行到位。

5、 在当地成功的开展各种类型的直销活动。当地的直销活动的主要重点应放在幼儿园直销活动上,而开展的活动方式又有很多,比如:课题讲座型、产品体验型、校园大赛型等。其次范围应放在大型社区、专业母婴机构等方面的直销活动。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聋儿语训;言语康复;干预

本文从一则公益广告说起:曾经于2013年12月底在CCTV-1黄金时间播放的《无声的世界》,以关注听障儿童为主,以爱贯穿始终,展现了父亲对听障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用真实的情节引发众多听障家庭的共鸣,用浓浓的父爱打动亿万观众,最后打出字幕“上天对他按下静音键,但他依然能发出最美的声音”,以呼吁更多的人关爱、帮助听障孩子们,用爱打破无声的藩篱。

作为从事聋儿语训多年的教师,这则广告深深地打动了我,广告的播出,足以说明聋儿语训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则广告宣传了聋儿语训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给听障孩子带来了康复的希望,给聋儿家长带来了帮助孩子全面康复的信心。

一、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语训的目的:训练聋儿恢复听力,发展有声语言,学会与人交流,并回归主流社会。

1.什么是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指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进行听力学及医学评价,并对已确诊有听力障碍的婴儿在6个月前实施的康复措施。其内涵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配助听器以及早期教育等内容。干预期一般不超过3年,早期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聋儿认知和听觉言语发育水平,干预越早,康复效果越好。

2.早期干预的指导原则

聋儿康复的早期干预是一项抢救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依靠政府的领导,以医学手段为“先导”,以康复手段为跟进,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婴幼儿和家庭个性化需求的社会服务保障运行机制。成功康复的例子证明医教结合是聋儿康复的成功之路。

二、早期干预的方法

以听力训练为基础,把听力训练、发声训练、功能训练、言语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获得进程为步骤,结合语言环境帮助聋儿理解语义,最终达到预设的效果。

1.评估

为了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首先对听障幼儿进行医学、语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评估。

医学评估:纯音听力检查和佩戴助听器后的助听效果。

语言学评估:是否会有意识听音,对声音的反应,生活中和别人交流的方式。

心理评估:维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测得聋儿在年龄组中的发展水平,未来对其有效的早期干预达到的智力条件。

2.早期干预训练步骤

(1)熟悉环境

孩子每到一个新环境,都是陌生的,这就需要康复老师帮助聋儿消除陌生感,带孩子参观上课、活动场所,通过和小伙伴做游戏等方式与辅导老师、小伙伴消除距离感,逐步建立亲密关系。

(2)感知声音,分辨声音

孩子刚接受辅导教师时,对声音基本上没有认识,更不能有意识地倾听声音,鉴于此,辅导老师可根据聋儿的认知特点,选取孩子感兴趣的、色彩鲜艳的、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儿童玩具吸引聋儿的注意力,慢慢引导聋儿感知声音,到熟悉声音,最后到分辨声音,以达到有意识听音和辨音的目的。这时孩子模仿发音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这期间要对聋儿适时适度地表扬和鼓励。干预过程中配上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聋儿既感觉新奇又感到有趣,从而激发了聋儿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很乐意配合老师一起走上聋儿语训的征程。

辅导老师要有意识地训练聋儿的呼吸器官和构音器官,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比如闻花、闻带香味的手绢、吹气球、吹口哨等,让聋儿的气流控制得到锻炼。聋儿的构音器官由于不能正确运用会出现僵硬的问题,为此辅导老师可每天带聋儿练口舌操,使孩子的唇、舌、齿等构音器官变得较灵活。

经过以上发音基本功训练,聋儿基本可以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如汽车声、火车声、动物叫声、自己的名字,甚至老师简单的指令等。

(3)语音训练

此时的孩子有发音的意识但没有发音的习惯,有时自己表达有困难就用手比划,这时教师应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孩子现有的水平,结合华东师范大学聋儿学习语音的一般规律,给聋儿制定学习声母的一般顺序,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学习发音,慢慢过渡到拼读,再拓展到字、词、短句的理解、运用和正确表达。

声母习得参照正常儿童声母音位习得顺序,结合聋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确定声母音位的习得顺序如下:

第一阶段:b m d n h

第二阶段:P t g k

第三阶段:f j q x

第四阶段:l

第五阶段:z s

第六阶段:r

第七阶段:c zh ch sh

比如,学习读音节b患捌渌纳训练,出示b,训练者发b音,出示唬训练者发灰簦反复发b和灰簦语速慢慢加快,快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b灰艟头⒊隼戳恕

练习b坏乃纳读法,聋儿最先掌握b坏囊簧和四声读法,二声和三声有难度,要舍得花时间帮助聋儿巧练,接着用游戏的方法进行b坏乃纳辨听,既训练聋儿的听力,又复习和巩固了b坏乃纳读法。接着出示聋儿爸爸的照片,学习叫“爸爸”。看到自己爸爸的照片,聋儿既兴奋又亲切,又有一定的语音基础,很快就会读会用“爸爸”这个词语了。

接下来是学习短句:我的爸爸,他的爸爸。各自指着自己的爸爸,学说短句:我的爸爸。指同学的爸爸,学说短句:他的爸爸。结合问句,巩固短句的用法,问:他是谁?我的爸爸或他的爸爸。这一过程中聋儿既理解了爸爸、我的爸爸、他的爸爸的含义,又练习了用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当聋儿掌握了音节bo、bu、bi及其四声的读法和相关词语后学习短句,指自己的脖子会说:我的脖子。指自己的鼻子会说:我的鼻子。摇摇头或摆摆手会说“不”。

语训过程中要将表扬鼓励和适当的奖励穿插其中,多种感官参与,手脑并用,游戏的巧妙穿插,能增强训练的趣味性,消除疲劳感,适时的表扬鼓励会增强聋儿的成就感,使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训练过程中。

学习音节的同时出示与音节相关的图片或物品,使语音和语义相结合,而不至于出现语音和语义脱节的情况。在语音和语义都能掌握的基础上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巩固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可以进行辨听训练,培养孩子们聆听的习惯和对音节、词语的复习巩固和理解运用。

(4)学以致用

聋儿语训的训练过程本着由易到难、声韵结合、先音节、再词汇、再短句、再短文的路子进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而聋儿掌握词汇的一般规律是以名词为主,然后是动词,最后就是形容词。名词的选择首先是与教学的声母和韵母相关的,易于发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聋儿感兴趣的词,比如卡通形象的、颜色鲜艳的、小孩子喜欢吃的物品。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帮助聋儿理解掌握。

如果语训方法对路,加上家长的全力配合,大约经过10个月的康复训练,聋儿就可以掌握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继而转入主题课的教学。

(5)主题课教学

聋儿经过一定时间的康复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和语言基础,这时除了对聋儿进行常规的发音基本功训练和词汇的学习外,还可以进行与其接受水平相当的主题课教学。

(6)培养和发展聋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交往过程是聋儿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是课堂语训的延伸和拓展。由于聋儿的言语发展滞后,严重阻碍了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对聋儿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的同时应注重与小伙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小伙伴一起上课,一起游戏,一起分享零食,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老师像妈妈,班集体就是他们的家。经过培养,聋儿融入班集体中并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更能积极配合教师,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三、游戏在聋儿语训中的调节作用

陈鹤琴说:“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他们除睡眠生病以外,无时不在动作,不在游戏。”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运动技能,发展认知能力,学习社会交往方式,体验积极情感,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和自主实践活动。认知过程中聋儿无意注意占优势,但有意注意稳定性差。所以语训中,从内容的呈现到内容的训练再到内容复习巩固和延伸拓展,不能简单机械重复,而应设计聋儿感兴趣的游戏参与其中。发音训练应采取孩子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避免枯燥乏味的强化训练。游戏反复进行,训练孩子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聋儿语言发展水平。

四、言语康复训练中家长配合的作用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最早的也是最自然的有声语言环境和语言习得场所。听障儿童康复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康复的好坏。

前世界聋人联合会主席伏可第奇曾说过:“家长是聋儿最重要的老师。”父母是聋儿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最好的课堂。聋儿康复教育过程中,家长配合与康复效果相辅相成。

1.启蒙作用

家庭是人生路途的第一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教育伴随着每一个人生命的开始,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奠基工程。

2.引导和示范作用

家长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用坚定信念、爱心和恒心帮助聋儿走上康复之路,勇敢地将孩子介绍给社会,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孩子与外界交流,形成自信乐观的个性品质,适时表扬鼓励,帮助聋儿产生成功的满足感,激发与外界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并将康复成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充分利用聋儿的无意察知,适时适地现场语训,让孩子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

首先,家长应通过家长培训、或咨询康复教师、或向康复机构索取或购买有关聋儿康复培训辅导资料,获取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训练的科学知识,帮助孩子接受科学的训练。

其次,掌握聋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地利用孩子的残余听力,充分利用其他器官的代偿作用,建立有声语言体系,巩固和发展言语康复效果。根据遗忘规律,家长科学有效的辅导,能大大提高康复效果。

最后,家长更有机会捕捉生活中的有利时机,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包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所以生活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听懂并回答家长的问话,将康复成果融入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理解运用,并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其多听、多看、多说,在运用中发展语言,自如地运用语言,最终让聋儿走出无声世界,回归主流社会,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第6篇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资料日趋丰富的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与水平是社会与父母追求的目标。由于幼儿教育具有特殊性,幼儿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探索幼儿教育的对策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幼儿教育 问题 对策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个人人生的启蒙教育。因此,所幼儿教师应该关注幼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为孩子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幼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值得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智力开发存在超前化问题。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就人的智力而言,在这一时期更具发展的可能性。把握时机,开发幼儿智力,应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幼儿智力的开发必须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相称。晚则失去良机;过早,特别是超出幼儿接受能力的“超前教育”,则会事与愿违。在现实中,家长、幼儿园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过于超前的现象,结果导致了幼儿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消沉、逆反心理较强,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

其次,幼儿教师缺乏专业培训。一般一个县级市有一到两所师范学校,有的开设了幼教专业。有的没有开设,还有的师范学校改办中学或职业学校(院),根本不开设幼教专业,更有的学了幼教专业而改行或教小学。教育部门也缺乏系统组织,幼儿园自身由于教学压力和经费的原因也忽视了教师的培训。比如部分教师在教拼音时,发音不准,即卷舌和不卷舌不分,鼻音和后鼻音不分。那么幼儿形成习惯以后普通话怎么说?还有教音乐时,只教会唱歌,甚至教些黄调。不注重幼儿音乐赏析和感知能力培养。究其原因则是幼儿教师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影响了教学质量。

再次,教育目存在功利化的问题。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出自自我梦想的延续、同事间攀比、孩子的出路等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化性色彩。而某些幼儿园则为了声誉作表面文章,宣传在幼儿园里什么都可以学到。由于这种利益的驱使,家长与老师在对孩子教育时,或监督惩罚,或金钱物质刺激,长此以往,孩子们反把学习当成了任务,当成了逃避惩罚,获得利益的手段,从而形成了对学习的错误认识。

最后,社会办学教学质量不高。一般情况,一个县级市只保留一家公办幼儿园,即属教育部门开办的幼儿园,其人员、经费、培训、管理等都由教育部门负责,其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了保证。而大量的幼儿不能入园只能通过社会办园来解决,这样既解决了幼儿入园的问题,又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同时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可谓一举多得。但是盲目地社会办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制约了幼教事业的发展。一是师资较差。二是环境较差。

二、幼儿教育基本的对策

其一,幼儿教育要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他们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可以发展身体 游戏可以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可见,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育者,要在幼儿教育中,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游戏中角色扮演,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模仿角色的良好行为;通过比赛、做操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其二,根据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投放材料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会在玩具或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和创造愿望。因此,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活动中应为幼儿提供能激发创造欲望的材料,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操作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使孩子能健步走迸创造的殿堂。

其三,加强收费管理。由教育主管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对幼儿园的收费进行管理和指导,按实际情况在县级区域内统一类别、统一标准、统一价格,并进行公示,有条件的可组织听证。还可以直接将幼儿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对公办幼儿园只收生活费等,对社会办学逐步控制,然后由政府进行收购,统一交由教育部门管理。这样就考虑了农民工等低收人家庭。保留少量社会办学可参照前段对策。观调控社会办学。保证办学质量成立由政府牵头,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其他部门协调的工作专班,负责对社会办学的宏观调控和审批,重点审查师资力量、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核发办学许可证,并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取得执照后方可招生。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禁止。事后定期检查,搞好监督管理,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其四,幼儿教育应遵循发展相称原则。发展相称原则是指幼儿接受学习训练的准备与学习训练内容要相适应,也就是儿童的发展潜力与潜力开发的要求及采取的开发方式、手段等相吻合。幼儿时期是开发人的潜力的最佳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开发,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实施教育。首先,家长、教师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期望值反映着家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但期望值如果背离了社会需要或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特别是期望值过高,则不但不会有利于教育的实施,相反还会造成教育的负效应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趋向和可能。进行有选择、主次明确的教育。从幼儿教育的目的来分析,幼儿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让孩子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词、具有某种特长,而主要在于开发人的潜力,使其在智力发展水平上有所提高,为今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幼儿教育作为个人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人成长具有突出作用。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值得学校与教师的高度重视,探索幼儿教育的基本对策是学校与教师的主要职责。

参考文献:

[1]刘利华.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误区与对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29(2)

[2]丁爱平.浅谈幼儿教育的弊端及对策[J].科教文汇.2009(29)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第7篇

PART1: 不同家庭的心得

爸爸:毛毛爸,IT工程师

妈妈:毛毛妈,公司文员

孩子:毛毛,男孩,7岁,

上小学一年级

妹妹,2岁

毛毛家有点特殊,两个男生、两个女生在一个屋檐下共处,所以爸爸妈妈从小就告诉孩子们“男女有别”,最需要强调的是上厕所的问题,在外面的时候,如幼儿园、学校、公共场所,一定要认清男、女厕的标志,特别是毛毛,因为他是哥哥呀,要给妹妹作出好榜样;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无论是谁,上卫生间一定要关门,其他人再内急也要忍着。好在孩子们都比较遵守规则,从没出过什么状况。

毛毛上幼儿园的时候,妹妹出生了,妈妈告诉他,“女孩子以后要生宝宝的,男孩子就不一样了。”毛毛问:“女孩子是怎么生宝宝的呢?”妈妈指着自己的肚子回答:“从肚子里呀!”因为看着妈妈的肚子大起来又小下去,毛毛似乎是明白了妈妈说的话。

自从家里有了妹妹,毛毛更加懂事了,他知道自己是男子汉,有责任保护妈妈和妹妹,他说,“所有的女人都爱哭,因为电视里的女人都爱哭!”男人坚强、不爱哭,女人软弱、爱哭,需要被男人保护,这或许是一个7岁孩子最初的性别观吧。

毛爸毛妈心得:

平时,毛毛对异性的好感只是很纯粹的想和她一起玩之类,很纯洁的那种。毕竟还是年龄小的缘故,毛毛对男女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别,还是不能理解的,他也不是很关心这些问题,幼儿园和学校也没有进行特别的性教育;同样地,我们也觉得顺其自然比较好,等孩子上小学四五年级,开始问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或者有一些生理、心理变化时,再进行相关的教育会比较好。到时候,爸爸对毛毛,妈妈对妹妹,“一帮一、一对红”哦!

爸爸:董旭

妈妈:谭芳,玩具设计师

儿子:昊昊,11岁

昊昊一年级时候很喜欢一个女孩,妈妈告诉他:“她确实很可爱,妈妈也喜欢她。”过了几天,他又告诉妈妈:“别人在传我和她谈恋爱了。”妈妈说:“你谈不谈恋爱是你自己的感觉,不需要别人用传言来证实。大家是同学,互相喜欢没有什么不好的,难道见面吵架才好?”后来有一天,妈妈在校门口碰见儿子的班主任,班主任笑着说:“我今天把昊昊和那个女生叫到我的办公室,问他们是不是像传闻说的那样在谈恋爱,你知道昊昊怎么回答?他说他们暂时不考虑这个问题,以后长大了再说。哈哈,很外交辞令吧?”昊昊妈也笑了,不过还是咨询了一下老师的意见:“那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要不要和他谈谈?”班主任摇头:“谈什么?孩子们互相喜欢,动机和出发点都很单纯,适当关注就好了,千万不要大做文章,一次次让孩子对这个问题加深印象,那才真是误导了孩子呢。”

昊昊妈的心得:

每一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会问到“敏感”问题。在孩子3〜5岁时,可以将问题简洁作答,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对问题的关注度本身就低,当你意识到他的提问关乎“性”时,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他的提问和“今天晚上吃什么”,“画个小猫还是小狗”是一样的,只需要一个很直观的回答,太多太深入的解答,反而会让孩子思路混乱。教育孩子的首要功课是教育自己,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才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其实,我们给孩子答案不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候和地点,而是在我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我们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随时在影响孩子。

爸爸:Joel Pfauth,30岁,

高级电脑工程师

(美国籍)

妈妈:宋爱,37岁,

大学老师(中国籍)

儿子:阳阳,3岁半

全家现居美国

阳阳是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子,他特别喜欢观察事物并提出问题。对于“性”他还没有具体的认识,但是偶尔也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他问妈妈为什么坐着上厕所,妈妈告诉他男人和女人身体不同,妈妈没有“小”所以不能站着小便。对于孩子关于性的问题,阳妈总是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告诉他这些都是自然的东西,让孩子对人体有个正确科学的认识。阳妈会大方地提到“”、“”等字眼,就像告诉他这是苹果,那是香蕉一样的自然;当然必须同时告诉孩子,人的身体那些部位是“Private”(隐私),隐私是不能在外的,否则将会很难为情。

阳阳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男孩与女孩的不同,他说女孩子有长发,男孩子是短发;粉红色是女孩子的,而他会选择其它颜色,等等。才3岁半的阳阳已经表现得很男孩子气,遇事总是自己解决,问他,他就快乐地告诉你:“Because I am a boy!”(因为我是个男孩!)

阳妈的心得: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别,并认识自己的身体,其实可以从任何一个年龄段开始,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两三岁,对他讲身体敏感部位还太早。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也不必像老师给学生上课一样严肃正统,在生活里有很多的方式都可以开始。比如给孩子洗澡时,可以告诉他身体每个部位的名称以及功能,把洗澡变成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再比如,在公共场所需要换衣服时,告诉他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换,应找一个有遮蔽的地方,因为身体中有些部位是隐私的。这样自然地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性别,并认识到男女的区别。

阳爸vs阳妈之中西大不同――

关于性的教育理念

在阳妈上学的年代,中国的学校没有公开的性教育课,那个时候也很难找到一本有关的书籍适合孩子;而阳爸说在美国,小学5年级时就有性教育课,这种课一般是男女生分开上,老师会讲解人身体的每个部位,包括最敏感的部分。课上孩子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都会一一认真解答。

关于男女身体的不同

当阳阳问为什么妈妈没有‘小’时,阳妈有些懵,不知该如何回答他;阳爸却自然地告诉他这就是男女的不同。阳阳听后也很平静地接受了。阳妈很受启发,为什么要躲藏呢?真实自然地告诉他就是最好的方法。

当孩子表现出对异性的朦胧好感时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如果发现孩子表现出对异性的朦胧好感时会想办法制止,担心孩子会不能专心在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上;而阳爸却认为:“That is nice, friendly.”(这很美好,是友好的一种表现。)阳爸说,在美国,小学的孩子几乎都有“Girl friend and Boy friend”,但是这种男女朋友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成人男女朋友,但是美国人仍然会这样称呼他们,这是很正常、友好的。

PART2中外专家经验谈

蒋瑾瑾

上海市长海医院儿科主任

早期性教育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安定。不能认为性教育是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的。不能把性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性知识教育。性教育涉及生理、心理、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

什么时候对孩子进行性启蒙教育最为合适?其实不必刻意去规定什么时间,顺其自然比较好。儿童对性萌发好奇并没有确切的年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孩子对性还毫无兴趣,对他进行性教育是徒劳的。对家长和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准备,回答孩子在不经意中提出的那些与性有关的问题。比如当孩子突然问你“我是怎么来的”时,回答好孩子的这个问题就是早期性教育的第一步。

在孩子出生后,我们要按照性别来养育孩子,男孩当成男孩、女孩当成女孩来教育。性别的分化具有确定的社会学意义。有的家长喜欢男孩子,生了女孩子以后把她当成男孩子来抚养;有的家长喜欢女孩子,生了男孩子却把他当成女孩子来抚养,这都是不正确的性教育。对孩子的行为教育,其内容都包含着特定性别差异的性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使孩子逐渐熟悉自己的性别角色。如果不注意正面合理的教育和养育,将来有可能导致性别同一性发生障碍。

在幼儿园,孩子们无意中看见与自己不同的性器官时,会好奇地问父母亲:“为什么我有小,而隔壁的女孩子没有?”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亲的正确做法是不要回避,更不要说谎话去欺骗孩子,回答可以简略,但必须真实自然,尽可能教给孩子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名称。另外,不要把男孩女孩天真纯洁的友情硬往“性”上拉,鼓励孩子之间正常的异往。不要怕孩子见到同性或异性的,父母虽不必故意在孩子面前赤身,但洗澡时孩子见到了也不必大惊小怪的。孩子对的自然态度、对异性接触的自然态度,都有益于形成一个健康的性心理。

Andrew J Greene

华盛顿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现在上海某国际幼儿园任教。

孩子对性的探索最初是从自己的身体开始的。一两岁的孩子玩弄自己的隐私部位是很常见的,家长不必过分紧张,以为自己的孩子性早熟之类。这不过是孩子探索世界和自身的一个过程和部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四五岁左右,往往开始注意到自己与异性身体上的区别。意识到男孩子有“”,女孩子有“”。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性的教育和启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孩子常常会询问和谈起相关的一些问题。

我反对对性的问题讳莫如深,但我也不主张大人主动对孩子进行所谓“性启蒙教育”。因为孩子在3〜7岁时,对详细的科学解释没有耐心和能力去倾听和理解,往往得到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答案就满足了,大人没有必要给孩子这么早就上“性”课。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该是在孩子表现出兴趣和特别的关注时,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进行。

孩子往往问出一些大人一时难以解答的话来,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建议可以这样处理:

问题:我从哪里来的?

回答:从妈妈肚子里面出来的。

问题:、小是怎么回事?

回答:奶牛有,羊妈妈也有,小宝宝从吸奶吃。小是男孩子撒尿尿用的。

问题:为什么男女生要分开上厕所?

回答:因为每个人都需要隐私,男孩子不要女孩子看自己的,女孩子也不要男孩子看自己。

回答这一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大惊小怪,诚实却回避“实质”。

如果你的孩子回家来,告诉你她爱上某个男孩了,不必大惊失色。爱的情感是人类最正常美好的情感,你可以跟她谈谈她的感觉,建议你既不鼓励,也不打击,事情慢慢就会过去。在学校,我严禁孩子们以此取笑他人。小小年纪其实是最为敏感的时候,环境的压力可能真的让男孩子以为一定要找个女朋友才“威风”;而当事的女孩子的自尊和情感却可能受到伤害。

PART3:海外现状面面观

瑞典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全国性教育组织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直到高中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内容和体系。

荷兰

荷兰儿童从6岁进小学就开始接受性教育。他们不仅学习有关性的各种知识,甚至还自己做研究写报告。对他们而言,学习性就像其他学科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他们甚至会在餐桌上与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

英国

英国的性教育属于“国家必修科学课程”,分为四大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5〜7岁时初步了解人体外部各种器官的名称,知道人类可以孕育下一代,并会区分他们身体上的异同等。

泰国

泰国目前把性教育提前到在幼儿园推行,培训教师以坦诚和科学的态度向孩子施行性教育,防止孩子过早发生,减少青少年怀孕以及艾滋病毒扩散等现象。

芬兰

20世纪70年代芬兰将性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连幼儿也有正面性教育图书。在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芬兰性教育作为成功的经验受到推崇。

芬兰有一本叫《我的身体》的书,当书中的小女孩拉西问爸爸她是怎么来的时,她爸爸是这么回答的:“夏天在郊外你不是看到两只蝴蝶趴在一起吗?动物这样做是为了生小宝宝,可是爸爸妈妈是因为相爱才生宝宝的。有一天,妈妈躺在床上说,我们制造一个小宝宝吧。于是爸爸的钻到妈妈的卵细胞中,这就是你!那时你只有针尖那么大。你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后来钻了出来,我们就有了一个宝宝。”

婴儿早期启蒙教育范文第8篇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关键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就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3至12岁的孩子,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关键期没有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时候,父母后悔就来不及了。随着“70后”、“80后”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他们已成为我国第一代“独生父母”,家庭教育也随之进入“独二代”时代。在“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中,无论是老人,还是“独生父母”,都将照顾这唯一的“希望”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独二代”的家庭教育中,开始出现一些误区,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独二代”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启蒙教育越来越早,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很多孩子才两三岁,家长就带着去识字、学英语、绘画、算术等,导致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在与很多年轻家长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年轻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尽早入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甚至有些年轻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即使暂时不达标经过努力培养似乎也可以成为超常儿童。另外,年轻家长普遍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问题,忽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中,教孩子认汉字、背唐诗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独生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大可不必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对于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科学育儿是最重要的。违背科学规律,想当然地让孩子接受过多的知识教育,很有可能南辕北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说,还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如果过早地把认字和做题当成特别重要的任务,知识教育的提前入侵,有可能导致儿童智力上的偏瘫。另外,过早识字和做题,其实只是依靠色彩记住一些模模糊糊的图形,对其认知的发展未必有多大的意义。幼儿教育更需要全面发展,切不可把幼儿变成学习的机器。

6岁之前是孩子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这个阶段为人的一生奠定了基础。那么,在这个最为重要的阶段,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学前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智能的培养,是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传授知识。

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曾经给年轻父母们的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道德智能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说,就是在自己的伦理信念的支配下,拒绝不正当或不良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同情并关心别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己情绪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等。

那么,现在该怎么培养孩子的优良道德品质呢?要培养孩子的道德智能,一定要了解孩子的道德发展阶段。1岁之前,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的。但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会让孩子感到安全。而到了3岁左右,孩子能够听懂说话,说明他开始能够理解语言规则,这个时候要坚决地对孩子说“不行”,给孩子说明不行的理由。5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急剧增长,什么事情都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做,此时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要教给孩子道德价值观,这是孩子将来道德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孩子上学后,一半以上时间都是与父母分开的,同伴关系对他的道德智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候就应当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道德榜样。

对于“独二代”的教育,另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这也是笔者坚持做多年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是较为困难的,因为现在家庭教育中的很多误区恰恰让这一目标变得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