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待文物的态度

对待文物的态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遗产;中西差异;文化背景;原真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3-0034-07

一、引言

近十年来,源于欧洲文化背景的遗产保护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多方关注与讨论。其中,对于《威尼斯》(1964)若干原则的质疑,对于《奈良原真性文件》(1994)的推崇,乃至《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和《北京文件》(2007)的出台,集中体现了中国学者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虽然如此,国内的相关讨论仍然差强人意,尤“欠”对国外学界颇具分量的回应。但是无可讳言,翻译、推介工作的缺位,是导致我们鲜于感知此种国际学术氛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比利时学者威勒姆・德尔德(Willem Derde)《遗产及其文化边界:基于中国例证对西方范式的挑战》(下称“德尔德文”)一文中的思考与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地感知这种国际氛围。该文章出自欧洲学者之手,结合其对中国遗产的田野考察亲历,注重从文化背景的视角反思西方遗产范式。就其反思的内容而言,与2002年前后以杭州胡雪岩故居修复工程为标志的、国内遗产界对于《威尼斯》(1964)若干条款的中国适用性讨论的内容相似。另一方面,德尔德文的思考路径较之思考内容更加重要――从文化背景角度考量遗产价值与遗产保护方式,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本身的比较和原因的探究,我们或许能更加全面、深入地讨论遗产本身,进而为更准确地把握遗产价值开启另一扇大门。

二、德尔德文辑要

德尔德文指出,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处置文化遗存的知识框架,主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或欧洲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制定。虽然这些公约、和指南已在国际上获得通过和广泛认可,但它们的中立地位或全球普适性却明显受到中国处置其古迹(monuments)和遗产地(sites)的不同方式的挑战。通过审视这些差异,可从有关方面洞察这些国际标准和指南的文化内涵,理解它们在何种意义上由西方文化背景所决定。此番开篇,铺垫了全文质疑和挑战国际遗产文件理论框架的中国普适性的整体基调。

德尔德文中的中国遗产例证主要包括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与南阙门工程、大雁塔与慈恩寺周边工程、大唐芙蓉园。在笔者看来,他对这些例证的认识和评价,既有理解,也有不解,既有曲解,也不乏误解。在总体上,借助上述几例,德尔德对当前全球处置文化遗存的知识框架提出若干质疑,并重点结合“就地”保存和《威尼斯》,指出其中既有借鉴欧洲经验的保护做法,又有令西方所费解的“重建”(实为落架大修),以及遗产与现代环境相融合的变通做法。在他看来,西安乃至中国诸多不同于西方的遗产事象和处置,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所致,不过,二者发挥的实际作用却有主次之别,这种认识在文章结论部分得以凸显。他指出,“不该运用诸如经济变革等外部因素来解释遗产”,文化背景的差异才是中西方具有不同遗产处置方法的内在因素。基督教从最开始就“强调《圣经》的真实(truth)”,这是西方注重强调遗产物质原真性的根源。而“中国既不享有西方的文化背景,又不享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因此,中国才能形成面对其过去与遗产的另一种态度”。有鉴于此,中欧之间实有必要展开一场真正的遗产对话,它将“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遗产概念的本身”。

三、德尔德文简评

1.文章亮点与不足

亮点一,从逻辑角度提出“特设性解释”,突破将当前中国遗产保护中的问题完全归因于经济发展压力的观点。

德尔德文开篇即称,中国“拥有着延续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它们正“转变成为‘巨大的商机’”,人们也已认识到“旅游业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此,德尔德的强烈感受是,“近年来到访过中国的任何人,无法不被中国城镇和郊野旅游的‘历史转变’所震动”。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国历史遗产日益增长的兴趣将被置于未来几年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议程当中”。业界通常也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确已给中国遗产保护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因此,德尔德的上述描述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不过,德尔德随后提出的“特设性解释”则切实地提示我们,二者的因果关系并非如此直白,尤其是面对中西遗产差异时――假设西安例证中诸多中西遗产差异的“方式受到诸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或现代生活方式等外部因素的驱动,那么,该假设的问题在于,它依赖一种纯粹的特设性(ad hoc)解释。事实上,基于同样的假设,我们可以轻易地为其相反观点进行论辩: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变革的时期,所以应给予保存原真以更多的关注,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因此,必须有意识地脱离中西遗产差异受到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的思维惯性,而“特设性解释”的提出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掀开遗产保护利用工程之表面,究竟是什么因素内在地影响了中国的遗产保护态度和行为?

亮点二,指出西方遗产标准基于基督教文化,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理解中国的遗产保护。

德尔德文的第8部分将中西遗产差异归结为文化处理(cultural approach)的不同。在西方,原真性的认识根源于基督教。“西方强调原真是其对自己的历史遗产持有不同态度的结果,这种结果通体反映出对于历史真实(historical truth)的探究,这种探究至少对一个领域极端重要,该领域在西方的,也即基督教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基督教从最开始强调《圣经》的真实(truth),就显示出与异教徒之谬误与无知的截然差别;对同样真实的探究,也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显示出基督教自身的截然决裂;对《圣经》真实的探究,也决定着从解释学到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建立,这些学科显示出世界在科学的真实与错误的概念之间的截然决裂。持续留存下来的,是对历史遗产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的一种探究。因而我主张,同样的态度现在可见于西方对待其遗产的方式上。正是这种态度,驱使国际遗产团体教导全球应如何致力于遗产事宜。”

德尔德指出,“欧洲看重的是所发生的真实历史。因此,欧洲强调对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后来添加物’进行谨慎区分。建筑上的每块石头都被仔细检查和描述,任何部分均不能替换,除非有关乎建筑物存活的必要。如需替换,一切所为要依照同样的旧有技术。因此,建筑的历史被记录下来并展示给公众。修复什么、如何修复等决定,都要遵照建筑物自身的历史记录而做出。这也正是建筑物借取原真性并由此使之具有了保存价值。这种视遗产为“历史”的狭隘处理也从根本上排除了其它方法。此番认识深刻揭示出欧洲对于遗产物质层次原真性的关注。不过,物质层次的原真性,只是遗产原真性的部分而非全部。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试图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解释中西方的不同遗产态度,但其解释仅停留在遗产工程层面,并没有阐明中国遗产自身的内在逻辑。

通过上述两个亮点,德尔德清晰地勾勒出西方文化的一个内在逻辑,“欧洲看重的是所发生的真实历史”,而中国则不同。不过,他未能提出比肩于西方基督教与追寻《圣经》真实的、源于中国文化深层的原因――中国文化何以具有与欧洲不同的内在特点?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他对于西安遗产例证的准确理解,曲解、不解和误解由此而生。

2.文章总体评价

近年来,中国遗产学者倡扬中国独特遗产理念的意识日趋强烈。在此背景下,《遗产及其文化边界》一文以其“西方学者-中国例证-中欧遗产差异和对话”的独特格局,使得对于“二战”后获得国际认可的遗产公约、或指南的全球普适性讨论有了来自除东方质疑之外的西方支点。这是德尔德文的外在意义。

当今中国,“保存原真的需要抵不过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改革带给遗产的冲击”,德尔德此言可谓一语中的。虽如此,德尔德更多地旨在强调中西遗产思想与做法的诸多差异本质上源自内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非外因(如经济发展)。欧洲的遗产原真性密切受到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极为强调《圣经》真实的影响,这是德尔德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此文的内在意义之一。

或许,威勒姆・德尔德并非是提出上述观点的西方遗产学者第一人,但这并不影响此文的价值。在中国总结自身独特遗产思想意识迅速觉醒的今天,德尔德文可以视为对中国遗产意识提升的国际氛围营建。最后,文章立意高远,呼吁共同搭建中欧遗产平台、积极寻求遗产对话:“正是在这里,中欧之间应展开一场真正的对话,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平等地相聚一堂。正是这场对话,将真正地丰饶欧洲与中国,因为,它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遗产概念本身。”

四、中西方不同遗产处置方法探因

1.经济快速发展――外因,非根本

毋庸讳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显著地影响到中国遗产保护的现状,“建设性”破坏事件的频频发生是这一过程的清晰写照。如果说大雁塔塔寺建筑群作为“新的、进行之中的城市发展项目的重心”,某种程度上还带有遗产工程迎合快速城市化进程并做出妥协的意味,那么,更甚者则有旧城改造中对文物建筑、历史中心或街区的拆旧建新,极端者如1992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2000年浙江定海古城被毁等等。而今,遗产地被假以旅游地产、文化经营或文化创意产业之名,用以刺激旅游、拉动地方GDP的遗产利用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见于各地实践。

类同于环境事业的“先污染、后治理”轨迹,中国遗产事业重蹈发达国家“先破坏、后保护”覆辙之势明显。由此,遗产保护压力持续增加。置身于如此社会背景之中,很难不令人联想到,当前中国遗产保护中的种种不良事象,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或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直接相关。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国家工程牵连出的遗产保护问题(并非首要,更非唯一),堪为中国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复杂关系的突出代表。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指出,要警惕风景名胜区的“人工化、商业化、现代化”(即“三化”)。他亦坦言,20世纪90年生在风景名胜区和遗产地的破坏事件,超过了建国后40年的总和。而今,“三化”问题在国内众多知名遗产地愈演愈烈,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遗产保护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德尔德文亦称:“国际遗产团体(community)似乎假设,中国处置遗产有着不同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少关注公认的国际标准,而且受制于遗产融入当代中国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

上述态势同样可见之于西方。1999年,吴良镛教授在《北京》中,以“大发展”和“大破坏”概括人类走过的20世纪。此言表明,发展对于环境、遗产的不良影响已是共识。回顾过去,以1954年埃及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神庙搬迁为标志,UNESCO世界遗产事业从起点上便与经济发展有着不解之缘,这多少昭示出未来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互相博弈的坎坷进程。近几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属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Dresden Elbe Valley),该文化遗产于2009年被UNESCO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详其端由,是为了缓解当地交通堵塞,要在河谷内建造一座长635米的桥梁。

既然中西方都存在类似情况,那么,将遗产处置与认识的中西差异归结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观点似乎并不恰当。德尔德也指出:“欧洲也有城市快速发展的诸多例证,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却没有发生在欧洲?尽管城市快速发展或会威胁遗产遗迹的保存,但绝不会形成一场辩论来质疑遗产从业者保存原真的需要。事实上,显著迹象表明,上述问题还牵涉到国际遗产团体甚至尚未认识或提到的其它方面。”文末第8部分,德尔德进一步重申:“人们不该运用诸如经济变革等外部因素(external factors)来解释遗产。实际上,如果我们想理解遗产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或者想理解上述遗产概念,就有必要直接面对中、西方处置遗产的方法。”笔者也认为,经济发展(外因)并非中国对待遗产具有不同于西方态度的根本原因,事实上,经济发展只是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中西遗产差异。如此,什么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内因(internal factors)呢?

2.文化背景差异――内因,其实质

德尔德所举另一例证,亦常被用于解释中西方不同的遗产观。“对于中国人而言,500年历史的寺院中一幅新的彩绘摹本也很好”,“这种感受当然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快速的城市发展来解释。事实上,此类感受颇令人费解。从西方视角看,好像中国人不关心自己的遗产。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遭到极度扭曲的观点”。事实上,“遗产在当代中国是重要的,不过,我们的知识框架不容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真切的解释。”德尔德此说,一方面提醒我们注意社会经济条件对于遗产的必然影响,另一方面则更关键地表达出,针对中西方对于遗产原真性的认识差异,城市化发展只是原因之一,但绝非根本原因。这种认识差异,实际“牵涉到国际遗产团体甚至尚未认识到或提到的其它方面”。那么,究竟是哪些方面呢?德尔德文中虽然言及基督教文化背景在中国的缺失,但这显然并非答案的全部。

陈薇等(1989)曾以对曲阜孔庙和雅典帕台农神庙的比较为例,认为东西方古迹保护的差异在于,“西方方法的重点是放在对客观的实际关心上”,而“中国方法要求通过尊重古迹的内部意义来保护外部特征,以便达到形式和其内涵的和谐平衡”。1994年陈薇进而提出,“中西方不同的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表达出不同的社会意义,其组织转换规律是:西方是‘能指对位’――文物建筑保护的外在形式和它所表达的历史可读性呈对应性;中国则是‘意指错位’一一文物建筑保护所诱发的某种意向和其外在形式所载的时代印记呈不对称性。也就是说,西方的文物建筑保护,能客观地表现它所跨越的历史及各时期的相互联系的特征,它像语言一样,用陈述的形式传递全部的事实信息,具有‘历时性’的特征;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往往展示出由简单到复杂各部分相互错综的整体关系,它不是将各种事实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将由建筑形式及建筑相互‘接合’所形成的一种比喻性或一种完整的意象一次性地呈现出来,具有‘同时性’的特征。”

针对中西方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差异的深层原因,陈薇(1994)认为,“中西方价值体系的不同确实成就了不同的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并使之产生不同的社会意义。而最根本的就是价值来源以及价值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中西方是存有本质差异的。从价值具有超越的源头而言,中西文化在开始时似无基本不同,都把人间秩序和道德价值归于‘帝’或‘天’。但是若从起源源头和人世之间的关系着眼,则差异极大。”要言之,中西方不同的价值来源以及价值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导致了中西方价值体系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中西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的差异。

寻此脉络,中西方遗产不同的文化处理亦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季羡林先生认为,中西文化的区别在于“中、西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不一样。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是分析,什么东西都分析,一分为二,万世不竭。东方呢,思维模式是综合。综合是八个字:整体概念,普遍联系”。从哲学层面,杜维明先生则指出,“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是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这种可以用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来譬喻的‘存有连续’的本体观,和以‘上帝创造万物’的信仰,把‘存有界’割裂为神、凡二分的形而上学绝然不同。美国学者牟复礼(F.w.Mote)指出,在先秦诸子的显学中,没有出现‘创世神话’,这是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征。这个提法虽在西方汉学界引起一些争议,但它在真切地反映中国文化的基本方向上,有一定的价值。”从本体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杜维明指出,“中国人本体论中的一个基调是相信存有的连续性,这种信仰对中国的哲学、宗教、认识论、美学及伦理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3)德尔德也将中西遗产差异的原因从文化背景差异延伸到基督教的影响,即,“中国既不享有西方的文化背景,又不享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因此,中国才能形成面对其过去与遗产的另一种态度”。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差异与比较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研究课题。季羡林先生曾言,中西文化有别的说法,1300年以前就开始了。不过,立足文化遗产映照这种差异尚属新鲜,相关研究至少在国内寥寥,上文所引陈薇教授的文章是笔者目前可见的两篇。

坦白地讲,陈薇的观点或有片面甚至纰漏之处,例如其关于“意指错位”的认识。其1989年文章之观点,以对曲阜孔庙和雅典帕台农神庙此类文物建筑的比较为前提,1994年文中的有关解释,也显然针对此类文物建筑。意指错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孔庙历经千年不断改建和扩建,难从细节上逐一标定准确年代信息的复杂历史状态,但是,意指错位的不适性也是显见的。比如,意指错位不宜成为当前国内不少遗产维修实践中有欠科学性的“遗产混搭”等遗产处置方法的借口。毕竟,尊重原真性,最大限度地保留而非混淆存在于遗产原真性之中的历史信息,这是超越东西方遗产处置具体手段(操作层面)差异之外、需要共同遵循的科学原则。此外,意指错位更不能解释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建筑界对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的认识,也不能解释近年来我国考古界对于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s)保护利用的一些做法,如汉阳陵南阙门工程。该工程代表着当前中国考古遗产地带有普遍性的一类做法,遗址保护与遗址展示、旅游吸引物与现实妥协相互交织,值得关注。

事实上,意指错位的正面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创造领域。在那里,意指错位是有意为之且精心设计的。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活态遗产出现的时序性保护并非意指错位;而静态遗产出现的变化常常是由非文化因素(如经济、政绩等)驱动,是负面性的意指错位。虽然如此,陈薇教授明确提出东西方古迹保护的差异(1989),并结合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学探索差异表象之后的深层原因(1994),这样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值得中国和国际学者关注。

以陈薇二文为据守,笔者希望向背后寻找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解读。季羡林、杜维明两位先生观点的引入也源于此。不过,新问题也由此而生。一方面,如同陈薇的观点,季、杜二人之说也难免存在着一家之言的偏颇甚至谬误之处,但是,他们的着眼点毕竟为我们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乃至中西遗产差异)指出了可能的方向。另一方面,笔者上文搭建出的论证脉络一一遗产差异、文化差异、价值来源和哲学层次――仍需季、杜证据之外更多环节的递接和更多证据的充实。要言之,笔者希望通过已有证据初步向读者展现这样的逻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确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西方对待遗产问题的差异,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外因,这个内因更为本质,它将引导我们思考并由此形成对遗产的正确态度。

五、结语

中西遗产问题,既有特性又有共性。特性表现为中西遗产差异,共性则基于遗产修复、保护应该普适的科学原则。近二十年来,世界遗产事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遗产保护的独特性使得遗产事业的价值观逐渐走出欧洲的单一中心,这种转变,已突出体现在对于遗产原真性的多元理解上。笔者以为,对于原真性的关注和多元解释,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更为根本的前提,那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对于“遗产”一词有着多元的理解。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文物保护;问题;途径

文物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沉淀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证明,因此,必须要做好新时期的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不同于一般的资源,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文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文化传承作用的发挥,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文物资源,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为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意识欠缺。当前,很多的基层领导将文物保护工作当做是某个部门或是某些人的事情,没有看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然,也有部分的领导意识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文物保护工作与自己的政绩不太相关,很多的基层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文物部门依法执行力度有限。当前,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文物保护的执行部门是公安、工商等部门,文物部门虽然有执法权,但势单力孤,加之缺乏联合执法长效机制,使得文物在遭到破坏的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的制止,《文物保护法》形同虚设。

(三)缺少切实可行的法律程序。法律程序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文物保护法》作为我国文物保护的基本依据,为我国的文物保护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持。但在实际的审批和执行过程中未能够正真得到落实,使得《文物保护法》只是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一些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得到文物部门的审批就进行施工,使得很多的文物遭到破坏。此外,问题发生后,文物部门未能够及时进行文物的保护和监督工作,造成文物破坏严重。

(四)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很多的部门领导认为经济建设是国家长期发展目标,文物保护是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障碍,他们片面地认为保护文物必然会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领导将文物古建筑拆掉,进行城市建设。殊不知,他们这样做会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毁掉。还有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干涉文物部门依法行政,尤其是文物保护和经济建设发生矛盾的过程中,他们不惜以牺牲文物资源为代价,进行经济和城市化建设。

(五)文物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强。近年来,我国虽然制定了《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文物保护框架基本形成,但是由于框架制定还不完善,导致文物执法部门在执行的过程中形式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在《文物保护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文物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但是对于行政强制措施却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文物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硬不起来,这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要加强文物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

二、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途径

(一)正确对待文物保护工作的地位。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首先要端正相关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态度,要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到各级领导的工作计划中来,同时还要将文物保护工作同各级领导的年度财政预算相结合,让领导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对于一些文物保护任务繁重的地区,还可以成立文物保护巡查队伍,由专人进行管理。

(二)要建立健全、有力的执法机构和队伍。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和机构是保证文物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新《文物保护法》中,文物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展,但是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偏低,导致了执法效率低下。因此,文物部门必须要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立法,加大执法力度。文物保护是一项政府必须参与的工作,文物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全民必须要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我国颁布的一部最大、最全的法律,这项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必须要履行的职责,但是由于很多的地方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缺乏重视,因此,在执法主体和执法机构设置方面还不够健全,导致了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强。所以,我国政府要加大文物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文物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利用起来,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各级政府要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将文物保护的历史价值同社会价值有效结合起来,并传递给广大的民众,让民众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发挥网络媒介和电视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文化讲座的形式,为广大民众普及文物保护基本知识,提升民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和方法。

(五)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文物保护需要顺应时展步伐,从而促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性利用,比如,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文物博物馆、展览馆,或者以历史遗迹为依托合理开发当地的历史旅游资源。这样,不仅能够让文物保护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能通过这些合理开发利用,缓解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资金短缺状况,并通过文物展览等形式,发挥文物的历史教育价值,从而形成以开发利用促进文物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小结

总而言之,文物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是我国古代人们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资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和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冯广丽.浅谈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4,15:186.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博物馆;文化;藏品;管理

目前从文物部门统计的数据来看,在全国2200多家博物馆中,共有馆藏文物1236万余件套。在这2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小博物馆,有公立博物馆也有私立博物馆。那么,博物馆发挥社会功能的关键依托是藏品,它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也是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博物馆的生命线。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型博物馆,藏品的保护管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加强中小博物馆的藏品保护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作为一个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少者几千件,多者几万件、几十万件。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就不能便捷地提供研究、利用,也无法保证藏品的安全。博物馆保管藏品的目的,最基本的就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损坏;再者是方便研究、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另外,也能提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及知名度。然而在实际藏品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科学的进行藏品管理是我们各方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从藏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两个方面全面阐述中小型博物馆的藏品管理。特别指出了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而又常被忽视的一些问题,以供各位借鉴。

一、中小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因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小博物馆馆藏文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管理,许多情况令人深思和担忧。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藏品保护基础设施差。文物的保护受环境影响很大,而大部分中小博物馆的藏品保护管理条件较差。很多中小博物馆没有像样的库房,仓库潮湿漏雨,面积缺少,藏品拥挤等,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藏品保护的的环境要求。另外,保护藏品的设备设施老化。库房建设或改造未考虑文物防震、防雷、防虫、防潮、防干、防光和防尘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文物自然损坏严重,在藏品的保护设施方面也缺乏条件,有些藏品简单的用包装纸包裹;库藏品或陈列品仅有几个框子,几个柜子,再加点防虫、防潮剂等。此外,在防火、防盗方面也欠缺必要的考虑。问题二:目前自然环境的劣化对藏品造成严重的损坏。如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增加,藏品的光照等。问题三:藏品保护投入资金严重缺少。文物保护经费不足导致馆藏文物的保护保管问题无法解决,更谈不上花更多的资金来投入文物的征集。问题四:藏品保护技术手段落后。由诸多因素导致的馆藏文物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严重,加之博物馆的现代化保护技术水平差,对馆藏文物的保护仅停留在查查数量、看看温度等肤浅层面,对馆藏文物中遇到的特殊问题没有设备和技术来解决。问题五:藏品保护意识淡薄。有些部门、单位,领导分工不明确,缺乏对文物保护的责任意识,过分的关注其经济价值,而忽略文物本身的价值,导致人为损坏现象严重,也有一些职工,对藏品的保护更是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只要“守好房子、收好票子、管好章子”,就可以了,不能正确认识藏品的存在价值及意义。问题六:藏品保护缺乏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的藏品保护管理制度是博物馆藏品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二、面对中小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如前所述,藏品是博物馆发挥社会功能的关键依托,是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博物馆的生命线。加强中小博物馆的藏品保护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深远。面对中小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应对措施。措施一:加强库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硬件保护水平。博物馆最首要和最根本的功能就是对文物的保护与保管,《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藏品应有固定、专用的库房;要有专人管理;库房建筑及保管设备要求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因此博物馆藏品库房是关系到藏品是否安全和有效保护的重要条件。其选址、结构、布局、设施等是否考虑了地方的一些不可抗拒因素,是否合理妥当等,将直接影响到藏品的寿命和安全。同时,要严格按照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特别是一些新的文物库房的建设要特别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严格按照“十防(防震、防雷、防虫、防潮、防干、防光、防尘、防火、防盗和防污染)”的要求进行设计。此外,在设备方面,要加快对文物保护设备设施的更新或添置,有条件的博物馆,要在现代化保护设备,例如恒温恒湿机等加大投入。措施二:对抗自然环境的劣化。在空气质量的控制方面也要有所考虑,对藏品的保护和管理要对库房的空气进行粗过滤。同时,对藏品照明设施的使用和控制方面也不可忽视,特别是陈列室内的藏品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潜在的危害。其次,要提供文物修复的基本设备和物资,有条件的博物馆可以经批准自行进行一般文物的简单修复。措施三:各方争取,缓解资金压力。怎样解决资金缺少的重大压力?博物馆事业作为公益事业,目前实现“以文养文”的博物馆并不多。首先需要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文物保护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另外,要保证专款专用。目前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未专款专用的现象很多,资金都用于提高职工待遇等方面。此外要借各方力量,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国家要制定优惠的政策予以支持社会各界对文物事业的扶持,可以收取资源税,适当减免相关税种。要广泛争取国际组织、友好国家政府及团体,特别是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对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设立“保护基金”。同时,中小博物馆也要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努力把博物馆推向市场,吸引观众,或多方面的加大产业的开发,获取经济收入,缓解资金压力。措施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藏品保护科学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问题可以借现代科学和传统工艺来解决。新时期,我们要积极的开展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展开技术性保护,以不断的实践促进技术的提高。但如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关键在于人,因为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人这个主体来进行使用和操作。首先要善于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要提高保管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树立热爱博物馆的职业道德情感,对现有岗位人员积极组织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岗位的继续教育。其次,要留住现有的人才。博物馆的成长离不开专业人才,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留住一些热爱博物馆工作,致力于博物馆事业的从业人员。要为藏品保护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其在学习教育、工资福利等方面要创造便利,改革其工资制度,可以建立博物馆专项津贴。再次是,要吸引外来的技术和人才。文物保护管理研究技术是一个区域化、国际化的技术,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内、国外的许多同行的技术。可以考虑从外单位聘用一些专家、学者担任顾问,走出去学,请进来学,借他人之学,为我所用。措施五:明确责任,提高保护意识。首先,保护第一,领导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法定代表人要对馆藏文物的安全负责,建立文物保护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藏品的保护保管情况,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到自身担负的历史责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文物保护工作。其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身积极参与到文物的保护队伍中来,要积极宣传藏品保护的意义,鼓励和培养一批热爱文博事业的从业人员。其三,转变传统观念,提升思路,要利用文物的本身价值,提高博物馆门票的附加价值,发挥藏品的社会功能,让博物馆走向学校、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其四,要积极检查督促藏品保护保管工作,赏罚分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措施六: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要实现藏品的科学化管理,就必须要加强藏品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步骤。藏品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接收、鉴定、登帐、分类、编目、定级、建档、入库、排架、提用、注销和统计,每一个藏品管理工作者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进行藏品的科学管理。那么,藏品的科学管理其实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科学管理的步骤和方法,主要是:编目(鉴定、定级、分类)、登记、入库、排架、建档统计、检查和清点,以保护藏品安全,防止丢失损坏。第二个层次是健全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藏品的研究利用。藏品管理必须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二是要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健全,程序合理、才有可能有条不紊的开展藏品保护工作。这些制度应包括基本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和每项具体保护保管的操作规程,例如藏品征集、鉴定、分类、消毒、修复、复制制度和出入库管理规定、安全管理守则、设备设施的检修制度等。同时保管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责任,责任落实,分工明确,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完善保管制度的建设,不断整改提高。三是要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业务工作,对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要熟悉掌握和运用,例如《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等。四是要积极借鉴现代化的管理经验,例如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藏品保护管理作为一种“产品”进行严格的监控,逐渐形成文件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其五,要充分发挥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利用电脑科学的管理藏品,通过普查来摸清自己“家底”,利用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来建立健全馆藏文物台帐。

三、结语

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的工作,其水映出对藏品认知层次的深浅,是博物馆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博物馆藏品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一切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博物馆的地位,如果不加强对中小博物馆藏品的保护管理,我想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文物,更多的是缺失了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2]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1993-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申遗;跨文化交际;文化对话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8-0046-03

一、丝绸之路申遗背景

古老的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丝路”),东起长安、西达罗马,作为亚欧大陆的一个重要桥梁,自西汉时期就对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作为“文化发展十年计划”组成部分的“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关注东西方交往的起源,促进东西方的交流和对话。在这一项目实施的10年里,通过组织国际性科考和会议等活动,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引起各国政府、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规则发生了改变,丝绸之路沿线遗产点可以作为整体进行一次性申报的消息引起了相关国家对丝路申遗的极大兴趣。

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了的中亚地区研讨会,讨论“2003年中亚地区世界遗产阶段性报告”的后续行动计划,会上中亚地区的成员国会议代表一致通过了将丝绸之路中亚段作为线性遗产申报的计划。2006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国家文物局联合在新疆吐鲁番召开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来自中亚国家、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50名与会代表进一步肯定了该计划,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进入了实质性准备阶段。200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召开会议,具体讨论丝绸之路中亚段的申报问题,会上形成了丝绸之路概念文件,标志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实质性行动的开始。200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文物局在西安举办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确定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2008年6月初,世界遗产中心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了第四轮中国和中亚国家协商会,与会专家学者及相关国家代表就确认申遗需符合的标准、评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条件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丝绸之路申遗的各国预备名单。

2009年11月,“丝绸之路系列申遗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国与中亚四国与会代表介绍了本国申遗预备清单的准备情况。2011年5月,丝绸之路系列申遗协调委员会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举行第二次会议,提出按照地理、气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联系,以“廊道”的概念将丝绸之路遗产点重新划分为若干段落,并以此作为申报的主体,形成《丝绸之路主题研究报告》。2011年12月,在乌鲁木齐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哈、吉三国代表出席的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商会。会议就三国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廊道的名称、时空范围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由各国代表草签了三国申遗备忘录,明确提出三国跨国系列申遗的项目名称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2012年4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出通知,根据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代表草签的《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备忘录》,中、哈、吉三国将于2013年2月1日前联合提交丝绸之路申遗文本,力争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历时24年的丝路申遗终于迎来了曙光。

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申遗经历如此漫长的过程是由该项目跨时空、跨国界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纵观丝路申遗项目自提出、准备到实施,涉及的国际组织和国家几十个,直接参与的来自不同语言国家的专家数百名,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丝路申遗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文物保护问题,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新时期一项庞大的跨文化交际工程,是对各参与国政府、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开展文化对话、进行国际协作的一次重大考验。除了考古学、历史学领域之外,丝路申遗还涉及跨文化交际学、语言学、人类学等诸学科。本文,笔者拟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谈谈丝路申遗带给我们的一些有关文化对话问题的思考。

二、必须重视俄语和汉语作为丝绸之路沿线跨文化交际语言的地位和作用

丝路申遗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工程,是亚欧大陆各民族间一场空前深入的文化对话。我们知道,任何对话从来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语言是文化对话的手段,是了解其他民族意识、文化及其特征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文化现象和人意识的产物,语言在文化对话中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这也是我们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审视文化对话的一个重要理由。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师和翻译工作者在文化对话中的作用相当重要,他们对语言的谨慎态度和对语言在交际中性质和作用的理解能够帮助人们预防民族间文化冲突的产生,为文化对话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保障。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申报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进行的。英语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和当前的国际通用语,在丝路申遗过程的各种交流场合被广泛使用。但是,我们认为,在丝路申遗工作中,只有英语作为主要工作语言远远不够,应该充分考虑到俄语和汉语作为丝绸之路沿线跨文化交际语言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俄语人才在中国和汉语人才在中亚的培养。这一要求是丝绸之路第一阶段申遗的主要参与国——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语言使用现状所决定的。

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特殊,是历史上各种文明、宗教和种族的交汇之地。19世纪60~80年代,沙俄通过一系列的领土扩张将中亚兼并到俄罗斯帝国。直到前苏联统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由于强制推行使用俄语,中亚国家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教育发达地区居民的俄语水平普遍较好。独立后的20年间,中亚各国表现出了“去俄罗斯化”心理,尤其以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为甚,中亚国家力图通过语言政策使俄语地位“边缘化”,但是自沙俄时期就与俄罗斯建立起的千丝万缕、难以割断的联系,使得俄语至今仍在中亚国家普通民众中广泛使用,尤其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俄语依然是其功能上的国家象征。再者,由于历史发展和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亚各国家的民族语言在本国尚处于普及状态,而其他国家掌握其民族语言的专业人士则更少,因此,它们尚不能承担起国际间交流的作用。

根据2011年12月乌鲁木齐会议精神,首批丝路遗产将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跨国申报,而目前俄语在以上两国的状况说明,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它都将作为我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重视俄语作为丝绸之路沿线跨文化交际语言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俄语语言人才的培养。中国的俄语教育起步早,起伏多。自清朝同文馆开办我国最早的外语班,它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自20世纪60年代中苏断交后长时间低迷徘徊之后,目前中国的俄语教育终于走上了较为科学的发展道路。由于英语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俄语的地位和它在跨文化、跨地区交往中的作用常常被削弱和忽视,实际上这种做法完全无益于我国与中亚等俄语国家的交往。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丝路申遗,还是丝路申遗成功后的国际间协作,以及近年来正在实施的建设欧亚大陆桥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俄语人才都将是这一项跨文化交际工程的主要参与者和承担者。没有良好的语言沟通,绝不可能有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从来都是双向行为,因此在强调俄语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汉语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尽管汉语教育在中亚地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由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中亚市场,加之丝路申遗的升温和申遗成功之后可能带来的巨大就业潜力,汉语已经成为中亚各国居民热衷学习的一门外语。目前,中亚国家汉语教育主要有以下教学形式:中亚各国大学开办的汉语专业或汉语培训班,我国在这些国家开办的孔子学院等。但是,由于受到该地区汉语教育发展历史和国家经济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中亚国家在本土汉语师资、本土化汉语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丝路申遗过程中文化对话的原则与态度

文化对话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综合现象,丝路申遗作为一个庞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既包括一个国家内部相关部门的对话与协同,还包括申遗参与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同时还有所有申遗国作为一个整体与联合国国际组织之间的对话与协调,因此,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不难想象丝路申遗的困难程度。丝路申遗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人在这一空前多民族文化对话中采取怎样的原则与态度。

俄罗斯著名的文化学家卡岗曾经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正是这些差别体现了一个文化本身的独特性质。他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按原则分为两种类型:即主体—客体型(独白式)和主体—主体型(对话式)。第一种类型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以实利主义为原则,即一种文化被当作物质材料为另一种文化所使用。这种关系表现形式就是强势文化的一家独白;与之相反,第二种类型体现的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平等关系。卡岗认为,文化之间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称为对话。只有在对话式文化关系中文化主体和文化本身才具有平等的权利,对话参与者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且一个声音不会被另一个声音盖过 。所以,我们认为,异质文化之间进行对话首先应该遵循“平等”原则,抛弃或忽略平等原则只能导致主体—客体型文化关系的出现,使“对话”再次变为“独白”,出现强势文化的霸权状态。

人类活动的经验表明,东西方异质文化做到真正平等的对话并不容易。从本质上讲,人们并没有按照平等原则主动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的愿望。也正因如此,在坚持平等对话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强调对待文化对话应持有的态度。

李英男教授在《文化对话:理解与包容》一文中曾提出,文化对话需要采取建设性的态度。所谓建设性的态度就是包容和理解。第一步是包容,然后在包容基础上加强理解。包容,意味着允许、容忍异己的存在,认同世界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理解,就是努力正确解读对方的文化符号体系,正确理解他族言行的内容及动因,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和体谅对方,以期逐步缩小差异,真正进入到全方位的文化对话。

我们认为,丝路申遗过程中应该提倡上述这样一种文化对话态度。因为文化对话只有在一定条件、情况才能成为可能,即我们不仅要认识异质文化的事实,甚至能以实利主义的态度将它应用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而且把它作为与自己文化相区别,但又与本民族文化相接近的一种文化接受,这就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异质文化。同时,文化对话需要理解,理解意味着要认清异质文化现象背后的关系,认清具体现象在异质文化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切感知现象的实质,进而对它予以接受。

对话中的理解总是双向过程。无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是文化对话,交际参与人准备理解和接受另一方永远都是对话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文化关系是以对话为原则的,那么不同文化代表就一定要做到相互理解。在相互理解中,交际各方不仅不应失去自己特有的文化标记,而且还应保存并丰富自己的文化,理解和接受他文化只可能在喜欢、理解和接受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发生。俄罗斯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曾经指出,对话是文化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在对话过程每一种文化都将得到丰富,与此同时,其自身的独特性也一定要得到保留。只有这样,对话各方才能获得共赢。

总而言之,理性的跨文化交际一定是一种对话式的交际,是任何一方都不被忽视,而又互相肯定,互相尊重的动态交流方式。丝路申遗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申遗成员国各方应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态度对待彼此间的文化对话,这也是丝路申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5篇

1讲解中礼仪文化的概念

讲解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强的职业。礼仪文化在讲解中的运用不仅是手势、站姿的标准,它涵盖了基本的仪容仪表和讲解姿势的规范性,强调适度、准确、因人而异的原则性。

1.1仪容仪表大方得体讲解员的仪容仪表得体是对观众的尊重,需学习相当的化妆技能,熟悉服饰的搭配及外表的修饰。五官精神端正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着装统一规范,注意细节并佩戴工作牌。在岗期间,规范自己的举止,避免出现影响讲解员的公众形象,破坏博物馆、纪念馆的形象的动作。

1.2服务态度和姿势适度到位作为公众服务的窗口,讲解员不仅从事讲解工作,还有一些相应咨询工作。热情、真诚地态度对待每一位参观者,一个微笑的点头示意,一个“请”的手势,都体现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做到手与身体其他肢干的配合,遵循适度原则,给观众以自然的感觉,整个服务便可以流畅进行,而非有距离感。

2礼仪文化在讲解中的具体分析

2.1语言开场白是讲解的基础性语言,是拉近观众距离的一个桥梁。发音注重吐字归音,语速均匀,音量要根据参观者的数量进行适当调节,重视语言的组织能力,做到讲述,避免背词的情况。讲解时语言要严谨,避免含糊不清的说辞,更不得将错误的文物、革命史实传递给观众。观众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倾听,不要着急打断、回答,避免答非所问。对于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时,要与观众致以歉意,并在讲解结束后翻阅资料,尽快给游客一个答复。对观众感兴趣的文物,要多与观众互动,将更多的史料信息传递给观众;对观众不感兴趣的文物信息,把握和谐适度原则,不要喋喋不休讲个没完。进行其他沟通时,注意语气态度,例如“,您好,参馆时间即将结束,请您抓紧时间参观,如果对您的参观带来不便,请您谅解,谢谢”!对于禁止拍照、大声喧哗的要求,善意的提醒游客文明旅游,也要时刻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问题。当遇到游客不满时,保持谦逊的态度,认真倾听对方的要求,对其合理要求应及时予以解决,对不合理要求应礼貌而委婉地拒绝。只有做到以“观众”为中心的组织语言,以宣传文化为目的地热心服务,才能得到观众的尊重。

2.2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讲解过程中交流的基本。成熟的讲解员眼神的运用灵活生动,眼睛中蕴有故事。在讲解中一般采用的是平视和环视,过多的环视会显得眼神松散,盯着观众的眼睛一直看,这样会使观众感觉紧张、不自在,在讲解中与观众进行目目交流的时间只需要短短几秒,交流时看的地方为观众眼部的倒三角区域。眼中有情有景,讲解就活了。

2.3手势手势是继语言外的另一种引导方式,其运用十分重要。手型方面要保持手关节伸直并微微并拢,与手臂保持一条线;手臂保持微弯,小臂微翘,动作舒展。使用手部的频率要尽可能的减少,过多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一只手在做引导的时候,另一只手要自然的放在身体一侧,不得随意摆动。在不需要做手势引导的时候,把双手自然的垂直于身体两次,不要乱放、乱动,尽量保持讲解中的动作简单、干净。

2.4站姿以及行走站姿和行走是一个细节问题,一个大方得体的站姿和行走可以提升讲解员的形象素质。站,要站的直,双肩微微打开自然下垂,后背直立,收腹提臀,脚位以丁字步为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气质还可以修饰腿型。行走时上身体态同站姿一样,挺立、收腹,切忌大步走路,切忌八字步。走路时显示的姿态是稳健的,要时刻凸显一名讲解员的良好形象气质。

3具体案例分析———面对不同观众时所应注意的礼仪文化

3.1称呼每一次讲解所面对的游客不同,有领导、老人、孩子等等,对于不同的观众,就要有相应的称呼来引领。例如,领导参观时,我们可以称作“各位领导”,要注意用词,要正式、得体;老人参观时,我们可以称作“叔叔阿姨”,这样具备亲切感,可以拉近距离;孩子参观时,我们可以称作“各位同学”“、各位小朋友”等等。当然称呼是根据不同的参观者做调整,但它显示的是一个讲解员的反应能力和创新思维。

3.2接待和引导就如称呼不同,那么随之深入的是接待过程和引领方式的变化,无不体现着讲解员的反应能力。在接待方面,讲解员要一视同仁,讲解方式可以针对观众的风格改变。例如,接待一些需要更多关心的团体,要时刻警示安全问题,并放慢参观速度,在必要时可以亲自搀扶、帮助。引导时要根据对方的兴趣进行适当调整。例如,为孩子讲解时,不可以太过正式的方式讲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对历史文物的好奇角度进行答疑解惑,多与他们沟通,更好地去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因人施讲”,这是讲解业务素质的积淀,也是一个成熟讲解员所应具备的必要技能。

3.3迎和送善始善终。在迎接观众的到来时,要有时间观念,不得让观众等讲解员。迎接观众时,多一个微笑,多一个手势,多一句欢迎,多一个“请”,展现的是讲解员的热情、亲切感,有一个好的开始,为接下来的讲解服务增色不少。观众参观结束后,一句“谢谢”“、欢迎再来”,为讲解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给观众一个好的收尾。

4结论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定位问题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0-0091-02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中的博物馆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它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增强了民众的自豪感,还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在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不断创新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技巧、完善服务细节,是推动博物馆面向公民教育服务工作的关键。

讲解员是博物馆的“形象大使”,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这是其能否担当起形象大使的基本条件。关于博物馆讲解员的定位问题是博物馆行业,特别是博物馆宣传专业委员会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所以,讲解员的定位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这个博物馆讲解员的工作性质和努力方向。

讲解是博物馆辅助观众参观的重要手段。博物馆讲解员的任务就是利用文物、图片、文字资料,运用尽可能完美、流畅的语言艺术和讲解技巧去满足各类观众不同的需求,使每位观众能在最短时间的参观游览中获取知识,受到启迪和教育。讲解员可以帮助观众对博物馆加深理解,掌握重点,还可以使那些无目的游览的观众增加兴趣,开阔视野,得到更多的收获。

从世界范围来说,博物馆讲解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1906年美国的博物馆开设讲解员,称为Docent,即讲师。她们讲述博物馆有关资料,使参观者直接获得鲜明而确切的知识。这种辅导参观的讲解受到观众欢迎,也引起博物馆界重视。此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陆续设立专门人员从事这一工作。博物馆因专职辅导参观人才较少,因此,为适应观众的的需求分别制定了以下三种制度:其一,定时讲解制,即每周内规定日期或每天规定时间进行讲解;其二,特定对象讲解制,即团体参观者或对特别申请者进行讲解;其三,收费讲解制,即需要博物馆人员特别讲解或专题学术指导者,酌情收取费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讲解方法也在逐渐改进。目前,各种现代化讲解工具已在各国博物馆广泛使用,如无线讲解扩音器,无线团队讲解器,自动语音导览器等等。尽管如此,口头讲解在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过程中与观众建立的感情交流是任何讲解工具所无法取代的。

讲解员是博物馆开放的窗口,代表着博物馆的形象。博物馆一向被誉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身学校”,而讲解员正是连接人们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

讲解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决定着他能否胜任讲解工作,而且也反映了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我认为,博物馆的讲解员是专业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研究观众心理、研究博物馆文物、研究宣传教育、研究讲解艺术。因此,讲解作为一门艺术,不是谁都能做好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扮演好讲解角色,自身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具有渊博的知识

博物馆要做好讲解服务工作,首先,必须有一支素质好、水平高的宣教队伍,通过他们对观众进行观点鲜明、内容准确、史物结合、表达清晰、生动形象的讲解,直接地把文物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告诉观众。这就对博物馆的讲解员提出了高要求和高标准,因为优质的讲解服务,始终是博物馆为观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

讲解员是专家、是学者,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凡讲解中可能涉及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还要结合本单位的内容和特点,抓住主题与重点。“知多而见广”,只有知识丰富,才能把文物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展示出来,吸引参观者的兴趣。2004年在抚顺举行全国文物系统“雷锋杯”讲解员大赛时,与会专家进一步提出要培养“专家型讲解员”,并明确指出:“所有的讲解员都要经过认真的选拔和培训。”所以,重新确认讲解岗位工作的特性,提升讲解员的自我工作定位,呼吁专家型讲解员成为行业上下的共识。

讲解员要有一定的人文基础,还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以备临时需要。因为讲解员要经常面对不同的观众,面对各种各样的提问,因此必须搜集有关资料。优秀的讲解员能够通过他们扎实的文化素质和艺术表现力深化博物馆的内涵,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强化博物馆文物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讲解员才会受到观众的尊重和欢迎。

二、 具有良好的气质和独特的讲解风格

气质不是模仿出来的,而是一个人在思想道德和知识能力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与培养而达到的一种境界。讲解员的知识涵养、形象气质、言谈举止、精神面貌决定着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代表着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好的陈列内容是可以通过“主人”得体大方、恰如其分的讲解锦上添花的。讲解员不仅要注重外表形象的塑造,更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衣着、言谈、举止。从某种程度上说,好的气质很重要,这种内在美的魅力是经久不衰的,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也是美好而难忘的。

讲解属于艺术的门类,也讲求个人特征。优秀的讲解员要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应根据所面对的观众,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还要根据现场观众的反映,随时调节讲解内容、语气和语速,控制好现场的气氛。综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讲解工作中形成的世界观及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性格气质、审美趣味、知识水平、表达习惯、口才天赋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解风格。讲解风格因人而异,与讲解者本人的特殊社会经历、文化修养和个人气质是分不开的。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民办博物馆;SWOT方法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我国民间博物馆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民间博物馆作为国有博物馆的有益补充,馆藏种类丰富,改善了国家博物馆的整体格局,填补了不少文博领域空白,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蔡家镇印天村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开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展品大到织布机、水车,小到水烟斗、剃发刀,涵盖了各个年代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千余件。成立至今,影响力逐年提升,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次接待国内外各地的专家学者的游学访问,累计接待参观人数已破万人。

笔者通过对农耕文化陈列馆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到,陈列馆是由退休乡村中学教师刘映升亲手创办的,多年来,他对各种农耕器具的收集乐此不疲,每年都要专程出门收集农耕文物,足迹遍布云贵川渝山区。目前,陈列馆以刘映升老人和儿子刘刚为主要负责人,其妻子与儿媳妇和孙子为辅助。至今,这个陈列馆陈列了大大小小的农耕器具近千件。刘映升老人还亲手绘制了北碚的农耕地图,并相继创作了近700首与农耕活动息息相关的打油诗,这些诗已获得重庆市版权局登记认可。如今,这位年过七旬的退休老教师,在当地已成为传播农耕文化的名人。

二、用SWOT法分析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发展之现状

(1)优势分析(strength)。1)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两江新区北碚蔡家组团涉及北碚区蔡家岗、施家梁镇,辖区面积66平方公里,地处重庆主城“北上战略”的主要拓展区,是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的开发重点区域。蔡家组团位于重庆的外环与内环之间,拥有嘉陵江、轻轨6号线。从主城到蔡家耗时仅在15分钟左右,交通十分便捷,利于游客参观。2)在当地具有的影响力逐步增大。重庆天天“6・30”、重庆电视台“大城小事”栏目组等地方媒体都曾为刘映升老人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做过专题报道,之后新华社等数十家中外新闻媒体和网站,相继采访、报道或转载。重庆市各大高校的专家教授们,香港岭南大学的教授们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们都前来参观指导过,陈列馆断断续续接待专家学者近千人。社会反响强烈,影响与日俱增。3)文化价值基础上的资源优势。文物的价值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而在于它记录了一段历史,发人深思。中国作为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人们对于农耕器具有着深厚的情感,在情感上占有优势。国家和政府对于农耕文明的保护也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展馆中收藏的近千余件农耕器具,在巴渝的农耕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种农具背后涵盖和反映的是巴渝农耕文化的根基,意义非凡。

(2)劣势分析(weakness)。1)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1997年,国家文物局出台了《民办博物馆暂行条例》,对民办博物馆的管理和扶持进行了相应规定。其后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民间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拥有同等法律地位”。但这一《意见》至今仍未有具体的操作方案。笔者从对刘映升老人的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文化部门领导和高校师生们对陈列馆展示了浓厚的兴趣表示支持外,为了减少城市开发过程中的麻烦,蔡家当地政府在对待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上采取不支持不反对,不予正面理睬的态度。陈列馆由于并未申请登记注册到文化局进行备案,还未享受到国家出台的对私人博物馆的扶持政策。目前,陈列馆的大部分馆藏都是私人购置的。2)藏品的意义蕴含丰富但收藏性相对较弱。虽然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人们对于农耕器具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是收藏的近千余件农耕器具,有些还在现在的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到,大部分人都曾接触了解过,虽然很多都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总的来说这些器具和其他的古玩字画类收藏品相比其价值目前还未真真体现出来,收藏性相对较弱,不能充分满足参观者的猎奇心理。3)展馆专业性相对贫乏。陈列馆尽管占地面积相对可观,但是作为乡村家庭式博物馆其展厅相比其他专业展厅而言存在明显劣势,环境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文物保护,展馆内很多铁制的器具很多都已经变得锈迹斑斑,此外展出物品摆放虽然又分为生活、农耕、竹篾三个室内展区和一个石磨室外展区,但各个展区分类总体不够明确很混杂,参观路径的安排也不够合理。陈列馆现在主要的工作人员是由家庭成员组成,在凑筹办陈列馆之前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整体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3)机遇分析(opportunity)。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将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重庆现在搞建设,搞五个功能区。搞五个功能区划分要和两江新区的配合要体现两江新区的观点。笔者在采访温老师时,他说道:“刘老师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这一套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留是和人结合的,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是高度一致的。我想未来重庆的发展将不再是将是以新的生态化的发展作为新的发展成绩。这个对于当地政府会有很好的响应中央强调中央生态文明的条件。”陈列馆的建馆初衷和理念设计符合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求,不单单仅是为了还原一片农耕社会的感触,更是为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

(4)外在威胁(threat)。1)国有博物馆与其他民间博物馆之间的威胁。重庆拥有登记在册的各类博物馆53个,其中文物管理系统内的国有博物馆有4个,非文物管理系统内的行业博物馆8个,民办博物馆有5个。然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并未登记注册在内,相比其他博物馆而言,缺少政策支持、资金补助,建成时间还不长久,距离自己打造农耕体验区的理想还很遥远,这还只是个雏形,尚在成长当中。竞争力相对薄弱,还未形成自己真正的品牌价值。2)城市化进程与农耕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城市拓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重庆也不例外。问题在于时代交替之际,是否应该拯救那些在推土机下陈旧的犁头耙子、风车水车,尘封的桌子柜子,坛坛罐罐,保留可能逐渐消失的传统农耕社会?蔡家处于两江新区的开发重点,刘映升老人的陈列馆正面临着可能在城市化进程的道路中被拆除了命运,一个是为保留农耕文化而建立起来的陈列馆,一个是为了经济发展城市扩张的城市化进程,农耕文化能否使得城市化进程绕道,这是一场较量。

三、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之发展对策

(1)合理规划展馆,提升馆藏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制,树立科学全面的文物保护思想健全文物保护体系。同时努力完善陈列馆的各项审批程序,梳理材料积极到有关部门备案,从“野馆”变成有编制有规章的“合法合规馆”,邀请专业的设计师为展馆做规划设计。此外积极和当地有关文化政府和高校等合作,如可以和高校与旅游文化建设有关社团合作。文化涉及的行业众多,而这些行业往往需要专业人才,发展文化必须抓紧培养人才,高校中有许多的人才资源,可邀请大学生等的支援陈列馆建设定期前来做培训或者义务讲解,陈列馆为其提供实习证明,以此提升陈列馆的讲解水平。

(2)加强旅游营销意识,打造农耕文化陈列馆特有品牌。重庆目前的博物馆中并没有和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相同性质的馆藏,作为农耕文化陈列馆,对远离乡野生活城市市民有较大的吸引力,可以让展馆跳出单纯参观的现状,打造农耕社会体验区,市民们可以在这里定制自己的土地兵耕作,尝无公害蔬菜,体验亲手耕作的乐趣,但同时要谨防走入一般农家乐的误区。

(3)积极争取国家、民办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民间博物馆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生存,尤其是自从自2008年我国公共博物馆已逐步实施免费开放以来,民办博物馆虽未纳入免费行列,但要维持公益性的长期对外开放,其运营管理也始终是一大难题。目前,重庆民间博物馆还有展示陶瓷字画的国友博物馆、火锅博物馆,以及宝林博物馆等几家民间博物馆馆长们共同的希望,是能在政府帮助下,让博物馆以馆养馆就好了。严酷的现实摆在众人的面前,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也应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争取各方支持。

(4)整合资源转变思路打造巴渝农耕文化生态博览园。蔡家是一块风水宝地,这一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是巴渝文化的丘陵地貌。丘陵地貌就是从丘陵浅山再进入深山区。这种地貌本身蕴含着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理条件。以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为源头,辐射周边在蔡家打造属于重庆的大型巴渝农耕文化生态基地与产业集群,农耕文化主题公园等把无生命的文物变成有生命的历史,引进各方资源,包括重庆特色的民俗节庆文化、婚庆文化、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在生态园中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与陈列馆相互辉映,打造又一张重庆特色名片。

四、结束语

民间博物馆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民间博物馆的健康发展,更依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收集整理农耕文物,只为再现巴渝农耕社会,让子孙记住自己的根。它却详实地记载了我们的农耕文化,并从中可寻其轨迹。它是我们几千年文明古国农耕文化的高度浓缩,且留下了许多农耕文明的历史烙印。值得民俗专家和农耕文化学者进行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兰鹏,禾子.藏宝人的爱与哀愁探访重庆的民间博物馆[J].重庆旅游,2013(8).

[2] 石群勇,龙晓飞.论现代语境下民间博物馆之现状及发展路径――以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0(l).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8篇

一、储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博物馆中,讲解员的讲解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好做好讲解工作,需要讲解员不断的吸纳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突显出深沉的文化水平和精湛的专业能力。博物馆所展览出的物品是历史时空的凝结,更是承载着庞大的知识内容。如果讲解员没有充足的人文学科知识,就无法理解文物的丰富含义,无法把文物的真正价值,社会意义等信息传递给观众。

因此,讲解员如果希望在讲解的过程中展现独特的魅力,就必须查阅相关庞大的资料,无论是历史、地理还是文艺,都是讲解员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观众才能被讲解员丰富、有趣的讲解内容所吸引,并且对观众提出的问题做出适宜、自然、准确的回答。同时,博物馆的讲解员在向观众讲解时,应注重再现历史,而不是为了吸引观众而编造或虚拟历史,因为博物馆的存在就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之上的,所以讲解不能随意发挥,必须尊重历史、依据事实。

二、掌握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

目前,在博物馆参观的很多观众在面对陌生的史料文物时,都会感到认知和理解上的困难。这时就需要讲解员以语言的运用、表达、烘托、渲染来补充展览的不足,让观众了解和熟知展览内容。

第一,擅长艺术性的讲解。对于一名讲解员来说,语言是其与观众进行沟通最重要的桥梁。所以,讲解的语言需要经过反复推敲、锤炼,尽量做到语速适当、吐字清晰、声音优美,声量适中,而且语调应该随着讲解的深入而有一定的变化,应做到悦耳、和谐,语气把握的要和蔼、亲切,用词典雅,表达流畅,通俗易懂,声情并茂。只有这样,讲解语才能更加的富于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观众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第二,擅长亲和力的讲解。讲解员在讲解时,应该时刻注意用语言打动观众,使整个讲解过程富于亲和力。在讲述某一件展品、一件史实时,应该采取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进行,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哲理性和趣味性,并且陶醉在博物院的艺术世界中。

第三,擅长修辞化的讲解。掌握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是讲解员提高讲解能力的重要方面。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拟人、比喻、对比和引用等修辞方法,能够将一些原本不易体会或理解的问题以更加生动、清楚的方式讲述出来。如在介绍一件展品时,外观、材料的描述必不可少,但也往往较难让观众理解,这时可用到比喻,更加可感性。又如,将一件器物和另一件同类型的器物进行对比,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出它的特点。再如,在讲述到相关内容时,讲解员可以引用诗词、典故等,这能够营造良好的讲解情境,增强讲解的真实性。

三、采取多种灵活培训方式

一名优秀的博物馆讲解员,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而这种素养的获取,离不开长期、系统的职业培训。讲解员的培训能以岗前、在岗与专业培训等方式进行,岗前培训一般由馆内组织,以结对子、定师徒等方式培养新入岗讲解员的博物馆知识以及讲解规律和技巧。在岗培训和专业培训应该以职业道德、形体、语音、礼仪和讲解技巧为主,通过长期的培训不断提高讲解员的讲解艺术和专业知识容量,还可以依据博物馆自身情况,采取请专家、学者讲学或是讲解员外出交流等方式,提升讲解员的职业素养。

四、注重培养良好的仪表、仪态

在博物馆讲解过程中,讲解员需要站在观众的面前,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因此,讲解员的仪表、仪态对工作质量好坏有很大的印象。讲解员鲜明的个人形象,能够增添无穷的魅力,获得观众的认可。一个讲解员,应该注意服饰的得体、整洁,笑容的端庄和优雅,以及充满活力的体态,这样,观众便能够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美的享受。讲解员是文物标本和观众联系的纽带,观众听讲解的同时,也必然目视讲解员,所以,他们应该具备以下特质:一是身材标准,五官端正;二是四肢协调,庄重典雅;三是言谈举止得体大方。四是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热情大方。

五、注重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

讲解员的首要职责是讲解,但并不是讲解员把讲解词说完就可以的,讲解的过程应该是讲解员与观众充满互动的,观众的意见反馈是讲解员应着重注意的。因为,对博物馆展品的讲解,并不是讲解员的独角戏,而必须引导观众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其关注度,使讲解员和观众双方都能有所收获。对此,讲解员应该适当的采用一些技巧,细心体察观众心理,及时捕捉观众的审美需要,对观众较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讲解一些,而对那些不太吸引观众的展品可以略讲,讲解员应充分利用幽默的言语活跃气氛,消除观众心理上的陌生感,预先设计一些小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向观众提出,引起他们的讨论等。这样便能够快速的消除讲解员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讲解员讲解的有效性,并且在实现与观众良好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做好讲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