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文类;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然而从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主要表现的问题有,学科发展空间狭窄、学生就业率低、教师科研成果少,在学校层面就不被重视;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气氛差,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汉语言文化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等。这些问题是伴随着学校其他专业快速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障碍,必须深入问题产生的原因,切实有效的快速解决。汉语言文化教育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良好精神风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强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1]。所以高校要认识到这种学科的特点,不应该过分的注重实用性、应用性,而偏离了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当然在社会快速的变革的新时期,也要看到汉语言文化毕业生找工作遇到的困难,实时调整部分课程,努力和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具有社会人文教育精神,掌握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促进汉语言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笔者对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相应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汉语言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汉语言文化专业人才。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对于社会的贡献不像工科类专业那么明显,在以就业率为价值导向的大学教育体系里面逐渐成为弱势专业,由于应用性、专业性不够明显,近年来就业持续走低,这就导致了高校招生生源较差,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招收的,对汉语言文学缺乏先天的兴趣,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社科类学科注重是对人精神、素质的培养,缺少技能型、技巧性的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偏低。不少年轻的大学老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涵和发展方向认识不够,没有对其专业核心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准,对于教育理念贯彻不深,这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专业教学的落后必然导致学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影响其长远发展。

1、教育理念不明确

对于一个社会学科来说,必须具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过程得到全面的贯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教育在面对近些年社会价值文化冲击时,没有很好的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的认识,面对就业率低就提出打造应用型人才,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就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删减专业课程,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核心教育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回答的还不够。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面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要聚焦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以专业能力提升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明确的汉语言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2、就业能力低下

当今社会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客观的看待汉语言文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不可否认的是工科类学生是找工作难度较小的,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于应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因为他们能直接创造生产力。而汉语言文学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实用性,这个先天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难,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难题,首先必须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特长,在校期间要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公文写作、人文素养等各职业能力水平,这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造成了很多学生的眼高手低,得不到市场的认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2]。

3、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

课程结构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它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特点和专业水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过去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安排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把对人的培养和对技能的掌握进行有机统一,如果不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就难以实现,专业教学的整体效益就得不到显现,也没法提升汉语言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4、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操作人,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度直接决定了教学深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过去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缺乏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能及时分析学生个性特点,有选择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较低,缺少学习的自主性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最终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1、功利性思想盛行,人才培养理念受冲击

汉语汉语言文学教育追求的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为了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是为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脱离理工科的教学思维,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以工具主义理性为指导思想的能工巧匠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是以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为己任,具有独立思考思考能力,具有厚重的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3]。因此,要想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先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因为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中,必须要瞄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要命题,以育人目标为指导,科学的设置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给予学生思考的导向和成才的导向,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回归到人文学科自身的轨道,实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的目标。

2、素质教育被忽视,课程组织架构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来源于课堂,由于教学内容重复,语文课程也学了好多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一旦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式落后,就很难掌控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教师也就很难保证课堂的授课质量。要想让汉语言文学发挥好基础课、必修课的作用和地位,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二次学习的好习惯,改变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对语文课程形成的片面认识,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和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学宝库提升学生的鉴赏、思考、领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4]。教师要合理设计架构课程体系,对以前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不能一套讲稿念好多年,要多在课程改造和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让学生自主走近传统文学这个宝贵的资源。一个好的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时展进行增减,汉语言文学教学也要根据其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其课程组织架构,让专业教学更加贴近新时期的学生需求。

3、教学方法落后,课外实践教学体系薄弱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方法、教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多思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瞄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这个最终目标,要结合汉语言文学夜店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另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汉语言文学学习小组或学生社团,让他们开展我国文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既加深了专业素养,又学会了研究方法,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出版社、作家协会、书店、电视台等未来主要就业单位,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掌握现代办公职业技能,提前规划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春.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8):136-137.

[2]张枫.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2014,(9):83.

[3]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2013,(15):21-22.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现状;教学方式;创新

汉语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深化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性教学模式的采用,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有利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探索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科学,是人类历史上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民族精神外在流露,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汉语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门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习、掌握其它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实践中,如今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呈现出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了与实践结合的特点。汉语言文学的授课主要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备课与授课的重点都在课本上,对于课本上的字、词、句讲解的比较清楚与详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先进的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出现,获取知识更加的快捷方便。在单一教学模式下,而且过分注重理论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热情,不能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能培养出适合于时展要求的综合高素质的人才。只依靠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真正魅力。

二、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在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增强,高校招生数量不断扩招,大学生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毕业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压力。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标准。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与教育环境。

三、汉语言文学应用性具体教学方式的探索

1、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应当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记住重点的知识点与体系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增强,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在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同时,汉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并将其结合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PPT、人物传记视频资料、图片、纪录片、文化宣传片等内容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师生互动,活跃课堂

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进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合于社会人才需求计划,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与创新理念,赋予其时代特色与新的含义。以往教师在课堂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一味掌握主动权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优秀的人才的培养,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表达其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具有讨论意义的主题,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做出总结与陈述,对于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与鼓励。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组建网络交流平台,在课后或日常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探讨与交流。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学生思想与状态,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及时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才有利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3、模拟情境,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课程中,探索通过模拟情景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模拟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商务交流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模拟招聘会,进行笔试、面试等环节的锻炼,使其尽早的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今后的职业目标与工作的方向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在迷茫中虚度光阴,浪费大好的青春年华。实践结合理论,将日常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性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4、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

不仅教师需要做出努力,学校方面也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实践是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在将来的人才招聘过程中,实践经验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招聘人员通常通过应聘者的实践能力来侧面了解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的局限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很难得到实践平台去学习实践。所以,学校方面应主动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工作的平台并进行合理的安排,用来帮助学生来实践所学理论。例如: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由学生组织的小型模拟招聘会、应用文写作比赛或者汉语言知识竞赛等。只有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才能真正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才能增强自身经验,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为职业目标的规划与今后的努力方向奠定一定的基础。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方式的探索,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完善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综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不断深化高校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新时期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将应用性教学方式的思路引入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琳.汉语言文学专业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2][6]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8)234-235.

[3]霍爱群.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23.

[4]朱蕾.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课程选修课

[作者简介]李国英(1969-),女,河南南阳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写作、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河南平顶山46700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47-02

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在高职院校里属于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内容涵盖汉语言文字和文学两个方面,此类课程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目前,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开课随意、科目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对其予以重视。

一、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重要性

1.满足实施以人为本发展战略的需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育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主要作用在于满足学生的人文需求,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拓宽学生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在高职教育中应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实现打造知名高职院校的需求。一流的公共选修课是一流院校的标志之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设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培育名师,从而提升学院的知名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选择一所学校,不是简单选择了某一个专业的教师,而是选择了这所学校所有专业的教师。选修课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专业课老师,有时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学校的整体评价。因此,打造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必须提高选修课在学生中的美誉度,树立良好口碑。

3.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及人文体验,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升华他们的情感智慧与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辨析能力,增进学生理性价值判断的智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总之,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可以培养学生终身持续发展的必备素质,对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提高生活质量都有所裨益。所以不断加强和完善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的建设,规范选修课教学管理,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思想道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能力人文素养协调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现状

回顾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发展阶段到启动国家示范类高职院校建设,再到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重点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应用性较强,使其具有某些功利性,致使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成果较少,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分析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性质认识不清。正确定位课程性质是课堂教学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课程的作用、发展的途径、应用的前景,还关系到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教学内容的最后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的编写等。对于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性质认识不清,将其视为一般的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势必造成课程建设的局限性。

2.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模糊。在课程设置理念上,没有站在“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进行把握,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还没有成为其核心理念,课程设置始终没有脱离教育仅仅为就业服务的大框架,使课程建设一直停留在表面层次,导致课程设置的目标出现偏差,课程设置的原则出现模糊,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3.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很多人将汉语言文学选修课视为“鸡肋”。教师开课只为凑齐课时数,学生选课也仅仅只为学分,导致课时不足、选课门槛不高、学生学习水平良莠不齐。这些不容乐观的教育现状,究其原因在于课程开设之前没有经过可行性分析研究,导致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高,开课仅仅凭借主观因素,缺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持续性、稳定性,还导致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脱节。

4.课程建设研究的缺乏。笔者以“汉语言文学选修课”为关键词,在知网“人文与社科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没有检索到符合条件的结果,只搜索到与“文学选修课”相关的研究成果29条。这也从另一方面看出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建设尚未引起各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建设现状,我们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正因如此,在高职院校发展战略中,加强重视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路

1.优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据调查,目前高职院校开

设的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主要有: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等,这些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设计的规范性,课程之间也缺乏科学有机的联系,更谈不上为专业课程服务了。对于开设的必要性、如何开设、课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什么关系等都没有人具体去研究。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作用,必须在围绕素质培养的目标、深入了解学生知识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去优化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科目较为齐全的课程库,保障学生享有充足的课程资源。

首先,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学生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人文素质要求,进而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然后,按照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规范。根据汉语言文学课的外延,我们可以将课程体系优化为语言、文学艺术、国学三大类。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围绕三个大类进行深入研究,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语言、文学、国学”三方面的素养和技能。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如表所示,教学菜单设置主要分为三个板块:语言类可开设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口语交际等课程;文学艺术类开设名著欣赏、唐宋诗词欣赏、散文欣赏等课程;国学类开设论语、史记、孟子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喜好的课程,从而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学生选课的针对性。老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选择擅长的课程,提高授课内容的熟悉度与丰富性。总之,课程建设需注意细节、保证全面、保证对学生有帮助,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合理性。

总之,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依据学生职业生涯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择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随着专业知识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创造真实的工作场景,设置教学任务,通过真实工作任务组织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不仅是课程设置上,课程建设的任务由教研室或课程组承担,对于教学管理体系中的教材建设、过程评价、师生积极性调动等各方面也有很大帮助。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开好选修课,建立便捷畅通的选修课开设渠道。

2.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因为学生受自身知识结构、经验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课程都深入了解。所以,为了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老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特长与兴趣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选修课程进行个性化指导。与此同时,学校相关部门应及时编制《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指南》,详细介绍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核方式等,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还能够帮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每学期选课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提前把下学期将要开设的公选课予以公布,并对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作相关介绍,包括学历、职称、教学研究方向等,帮助学生在选课前对课程进行了解,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使选课更具针对性。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高校汉语言文学

教育是人们在长期发展中一直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的互动形式之一。在传统教育理念下,人们经常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互动的主体,即教师是传授者,学生为接收者。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会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有限知识。

一、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中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新的理念,即对教师主导地位重新解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这一理念并且提倡,他们认为,与学生的对话教学方式更符合当下的发展观。这种前所未闻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与教师二者应该是相同的高度和地位,两者彼此沟通,以对话代替传统模式下的训诫。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单一的主动者与被动者,教师可以是学习者,而学生也可以是教育者。在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之间可以摒弃曾经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真正建立一种平等与真诚并存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工作的展开和学生的成长学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在教育思想方面,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提倡的是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思想,它强调尊重与关怀。尊重他人是指要敬爱他人,不能忽视他人的意见与观点,理解彼此的看法。关怀则是要源于教师或者学生的情感,去为对方而考虑,同时也要接受对方的尊重和关怀,这是彼此的,不是单一的。还有一些学者提出要重视共享的理论,反对全部为纳为己有,只有合理共享,才会推动彼此的前进,进而影响整个群体、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理论都是有助于现代教育思想不断革新的理论,使得现代教育思想不断完善,推动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给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有利的提示,即应该对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秉持着怀疑态度,对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加以改革,应当打破传统教学的唯一性,不再单以教师为主,也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普遍性传播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承认现代教育思想的丰富多样性。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开设时间较长,经过多年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体制,同时取得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上所述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大高校通过多种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国家的政策指导为宗旨全力发展特色专业,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丰富而富有底蕴的校园文化,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企图以此方式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水平与综合实力。同时,各大高校又以新的观念与态度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在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规格的同时,又构建起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下也能够煜煜生辉。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有着如此辉煌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弥补的不足。首先是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高校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上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化,不能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课程过于单一且乏味,学生缺乏一定兴趣。其次,高校在师资力量的配置方面也存在着缺陷,教师的教学任务分配不均,专业教师学历和职称尚有提升空间,缺乏双师型教师和有名气威望的教学名师,失衡的教师比例同样也不利于教师科研水平提高。再次,教学科研项目有待突破,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科研项目仍处于零散状态,杂乱无章,未发挥集体优势,没有研究特色。最后,资金投入过小也是影响专业建设的一大问题,不利于专业特色的建设,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也会相对松散,欠缺积极性与创造能力。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也因为资金的欠缺而需要相应完善。[1]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对策

(1)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方向与培养政策。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积蓄与底蕴,作为我国中文专业学习中最富有影响力的学科,在我国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学生通过学习这门专业,可以掌握我国各时代各流派的文学发展与文学内涵,在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获得进一步提高。把“人格”教育放在知识与能力教育的上面,是现代教育思想倡导的理念之一,以此为方针重新规划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育方向与培养政策,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之后还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其他文化教学的熏陶,全力将学生培养为符合当下发展需求,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健康良好人格的当代好青年。[2](2)学科建设的加强与师资力量的提升。高校沟通平台的搭建可以进一步完善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工作,应当继续加大对原有文学艺术研究部门和学科的投入,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全面整合校内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重组不同学科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在建设汉语言文学科研团队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教学科研的范围,表现出学术的先进性,研究也会更加与众不同。师资力量水平的提升有利于高校的专业特色建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3](3)课程体系全面优化,为学生创造学习空间。我国高校的课堂通常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这种模式下的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但也有局限性,即课程变动较为频繁,稳定性不高,选修课规模较小,种类不多。高校应该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根据学生的意愿开设相应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高校应建设师资与教学合二为一的教学体系,使汉语言专业教师能结合自己擅长领域,增设各类人文课程,并且设置相应的奖励与指标,对于取得成绩的高校教师给予奖励。[4]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高科技力量突飞猛进的今天,教育课堂上也少不了多媒体技术的存在。高校教师通过借助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更有针对性,并且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研讨与专题式的课堂来增强课堂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高校教师不仅应当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还应当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把教学内容与校外汉语言文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合二为一,延长见习活动,以此达到强化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5]汉语言文学教材的改进也是一大重点,应当鼓励高校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并与外校或者知名学术人士交流,通过教材建设来推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积极建立以汉语言文学教学为中心的特色高校,并借此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6]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第5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终身学习特别是远程成人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突破教育过程的时空限制,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利用是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从2001年开始,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北京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精神的指导下,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大网络设施为基础,整合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发挥北京电大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网上交互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整合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对于电视大学系统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专家指出,国家建设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其系统内部资源的共享应是一个典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特有的资源共享机制。2000年以后中央电大与TCL公司合作建设远程教育资源,成立了“电大在线”公司,公司推出的平台和资源开始实行“有偿”资源共享。[1]对于学习者来说,真正有效的学习资源是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的,能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是学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源泉,所以网络资源的设计非常关键,而不应是传统课程的电子版本。[2]在“电大在线”平台上,中央电大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设计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

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央电大制作了计算机IP课件,网络直播课堂,并在网上定期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和期末复习指导。通过中央电大的在线平台,学生还可以陆续看到一些配套的动态教学信息。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教育资源,同时自身也精心设计和建设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并与中央电大的资源加以整合应用。针对北京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门课程的责任教师制作了解析重点难点的网页,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网上作业讲评和例题解析。同时,还把责任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环节改革的录像片,制作成IP课件挂在网上。这样,就使不同地区、不同分校的学生共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2008年以来的专业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建设了四门网络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选讲”、“北京文化专题讲座”、“美学专题”和“信息检索”,为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为适应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特点,方便学生学习和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对三门补修课程“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基础”、“外国文学基础”进行了流媒体课件和网络化考试的题库建设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整合了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而且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尔•盖茨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数教师和作者的最好劳动聚集起来,让所有的人来分享。教师将能够利用这些资料作教学课题,学生们将有机会相互探讨这些资料。

这一途径有助于及时把亲自受到最佳教育的机会传到甚至是不能有幸进入最好学校或没有得到最好家庭支持的学生那里。”[3]当代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利用Internet(因特网)和Intranet(局域网)等网络媒体进行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网上图书馆以及大量的网上学校、个人网页、专题网站、电子杂志等个性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网络的巨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乃至任何一座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量。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精心设计整合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获得了丰富充实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学习不受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在空间上,使在授课教师面前学习的学生与距离教师百里之外的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时间上,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网络使用上的极大自由度,也使学生不受文化水准、专业知识、年龄大小的限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

二、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中的主要力量

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已无法与庞大的网络系统、强劲的网络功能相抗衡。网络媒体打破了教师对知识信息的垄断,原有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教师正面临与网络媒体分享权威的境地,教师的“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面临着网络权威的挑战。在今天,网络教育中的教学者———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因此,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整合中的主要力量和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协作学习伙伴,所以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教育资源。北京电大要求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兼职教师们积极地应对网络权威的挑战,主动地参与网络教学,尽快适应网络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职业和技术素质。北京电大和分校的任课教师,不仅加强了网络知识和以计算机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等,还通过观念适应、知识适应、技术适应乃至文化适应,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网络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网络教育中真正的行为主体,在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建设和整合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网络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网络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突出网络教学媒体的辅助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已被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学习资源来使用,教师对网络教学媒体给以了足够的重视。在专业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发挥北京电大系统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网络教育的发展,通过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活动,加强电大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课程教师的相互沟通与协作。这样,一方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网上教学能力搭建更好的专业与课程平台;另一方面,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教师队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电大系统内专兼职教师的集体合力,一些分校教师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中的网络资源建设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整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双向化。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学习过程,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人机交互特性,学生利用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可方便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探索路径。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艺术欣赏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这种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等多向交流。汉语言文学专业责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过程,而学生也随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调动学生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视野中,他们不仅可以从学校教师处接受到书本知识,而且还可以从网络上接受到新的知识。由于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具有极强的存储功能,而且具有快捷准确的查询功能,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学习中,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体验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利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因特网(Internet)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万维网(Web)是借助因特网这个网络媒体构建的一种信息服务的方式,它使相互分割的文本转化为一个超链接的信息网络,变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的虚拟信息资源库即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被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尼葛洛•庞帝教授叫做“没有页码的书”和“随心所欲多媒体”。[4]

超文本的特征是学习的非线性和多结局。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探源或者应用的联想探索。因此,即使学习同一文本,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同,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即探索的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超文本对于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尼葛洛•庞帝教授说:“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5]因而这种非线性学习特别适合于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对艺术作品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创造条件。在对艺术作品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学习如何自行获取信息和到哪里去采集信息,如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和加工,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建构主义学者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

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学习的促进者,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取代教学活动;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在北京电大各分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班上,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些课程的责任教师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组织了围绕各门课程的有关专题展开的讨论课。教师要求学生们利用因特网去搜集信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同学们通过在“没有页码的书”中的遨游,各自获取了丰富的信息,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因此,学生的讨论发言各具特色并收获颇丰。总之,通过这种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学生们对于各门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大大拓展了知识面,信息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丰富补充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育资源。

四、对美国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运用的借鉴

美国是世界上网络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高校和民间组织都为网络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研究力量。政府组织建设的网络资源多为国家级的大型资源信息中心,其中有代表性的有:ERIC,即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FREE,即联邦优质教育资源。这些信息中心为全美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6]笔者在2006年秋赴美国考察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了史蒂文森理工学院、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康涅狄格州网络学院等高校和远程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一些情况,也找到差距和不足,学到了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借鉴的经验。史蒂文森理工学院的远程教育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史蒂文森理工学院现在的网络教育完全没有面授,就是两种方式:实时和网上存留。授课是通过网络实时进行的,类似我们的双向视频,另一端的学生如果没听懂或有疑问,可以打个表情表示,教师会停下来进一步解答。网上存留的是六个模块,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每周的讲义、作业、联络工具、学生的成绩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第6篇

1 胜任力理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的理论基点

社会文化转型给高等教育带了巨大的冲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代表的传统文科首当其冲,钱穆先生在《中国学术通论》中,对中国传统学术有过经典的概括:“中国学术不外乎教人三种能力,做人、做事、做学问。”[1]事实上,中国传统教育更多是基于道德修养的文人情趣和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的训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人格理想是传统教育的基点,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以现代知识分子培养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从人才的理念、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模式乃至评价标准都需要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转型下传统文科教学改革日益迫切。

胜任力理论提供了改革的理论基点,美国学者斯宾塞在1993年提出“冰山模型理论”[2],认为人的基本素质就是一个冰山模型,包含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特质、知识和技能六个要素,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实现,被称为“基准胜任力”,而动机、特质社会角色、自我概念则是深层的个体特质,需要长期稳定的文化教育才能实现,而且是决定人的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因素,这就是“鉴别性胜任力”,也就是通过长期教育形成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塑型所形成的能力。

该理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传统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意识到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注重道德修养、文人情趣到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情趣的传统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急需改变与社会脱节的现实,当前大学教育亟需从单一情趣培养走向对能力的重视,要培养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嘴茬子、笔杆子”,使学生愿读、会说、能写。要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就要相应地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传承和知识获取能力的辩证统一,强化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重塑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2 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基点,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片面强化“教”而忽略“学”,学生完全丧失了主动性,教学过程就是对经典知识的学习和传承,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记诵,只有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时,学生作为教学责任的承担者才会被追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学生对知识的期待视域完全被忽视,知识输出和知识接受成为单一的知识转移。随着知识类型和知识体系的繁复,对知识学习目标和效果的设置有了新的需求,教学既是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创新的起点,学生应实现知识的接受者和创造者的二位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也就顺理成章、日益重要。

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创新取代知识传承成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和地位的反思成为当下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落实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李志义在《推进十个转变,实现大学教学改革新突破》中提出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习惯,当下的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是一种交流和对话,课堂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知识的对话需要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思维的对话需要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情感的对话需要将知识课堂转化为情感课堂”、“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而是参与者和对话者;学习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而是个体对知识在理解基础之上的疑问和对疑问的追问;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过程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既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共性,也强化智力、能力、意志、情感等多个层面的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同时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同层面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促成个性化目标和方式的实现,明确学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中的主体性位置。

强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方式。传统的大学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教与学的分割造成了师生之间期待的错位,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度和方式,想当然地用自以为科学的、高效率的方式完成教学,而学生却不一定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期待视野被忽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将要接受的知识之间的对话被隔断。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对和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期待和兴趣无法对应的教学过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可能南辕北辙。如果能够把学生对知识的期待和兴趣纳入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在教与学之间形成对话和良性互动,必然能够促成学生在知识传承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解决教与学分裂的现实,“一方面,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言说’作用,使教师由课堂的宣讲员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

3 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并重的培养目标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来说,知识传承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显然离不开特定的文学经典和思想精华,传统式书院教育和当下的大学教育都强调知识的记忆。但是在资料获取途径便捷化和多样化的当今社会,既要明确信息时代下知识记诵的必要性――没有记诵,思维训练就是空中楼阁,陷入信息记诵的海洋,就会淹没主体的思维能力,所以要选取基本知识点的记诵这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处理和深入研究的前提,又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要教会学生查找的渠道和具体方式。

建立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的有效联系是强化知识学习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步骤。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是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创造和应用,缺少对学生课下学习的关注和引导。从学生角度来说,上课就是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课下学习则是自己的事情。这就导致了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的课外学习的脱节,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设定和效果,也让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完善无法实现。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联系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学教与学密切关联的有效途径。大学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知识的全面学习,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仅靠课堂学习无法建立,对知识的运用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课堂的知识传授、课外的资料查找和完善以及各种实践合力完成。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有效联系是当下教学改革、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非常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剥夺了学生想问题的权利,扼杀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5]在今天,需要什么资料,一般通过适当的渠道都能找到,尤其是关于本科教学的资料。如果说以前的专家是给一个问题就能给出解释,现在的专家则是给出一个问题,他就能给出一个寻找答案的渠道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当下对大学生的教育就是在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解决后,培养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根据话题,如何确定查找范围和资料的价值;找到相关资料后,要做好基本的筛选和处理,怎么样在一个合适的角度让资料说话,这才是能力培养重点之一。这个目标因课程与专业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个目标就是科学认识浩如烟海、异文丰厚的民间资料,在其间寻找其审美价值、文化史价值的演变及与当下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创新的层面与民间文学的历史演变寻找对接的因子。这就要求当下的教学不仅仅是解决资料的传递任务,更重要的还是教师对知识体系、学术前沿与学生能力目标之间关系游刃有余的理解和处理。

这样做,才能实现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接轨,说到底,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学有所用才能学有所成,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大学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这就要求走出学校的大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立足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汉语言文学应该逐步修正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关于人才的观念,“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情怀、较强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再只培养高知低能的‘书生’,而是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4]

4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评价体系的思考

变革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一卷定终身”显然不能适应当下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在一个新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出现之前,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效果、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传统考试有其合理性。但其弊端是,“从理论上讲,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她)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总是遵循现有的模式,教师既省力又方便,学生不用太费力就可以及格或拿高分,教师学生皆大欢喜。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忽略了他(她)们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真正把教和学的目标转到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上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手段首先要改。”[5]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读、说、写”综合能力的目标考察在一张试卷上很难体现,无论如何科学地设计试卷内容,也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判定一个学生的知识记忆、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逐渐引入基于学生个性差别的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弹性评价体制。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第7篇

做银行的大堂工作尤其是我所在的城关支行是 xx 业务量最多最繁忙的银行首先得过体力关,记得第一天上班基本上站一天回答一天的问题,晚上下班还真有些体力不支,浑身酸痛,但是后来这样坚持几天慢慢就可以应付这样的体力消耗量,我想好的身体永远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其后进入熟悉业务阶段,要清楚各项银行业务的办理流程,各种表格、单据的填写方法,以及如何恰当又准确的引导客户等。这阶段的过关要特别感谢我们银行的老师 —— 负责大堂的唐经理,她给了我们细心严格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可以感受到经理在用心传授给我们她的工作经验技巧以及工作心得。还用许多和我们实习生年龄相仿的从事证券和保险行业的哥哥姐姐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相互配合,感觉到银行的工作气氛十分融洽,我想我们会成为生活和工作上的好朋友,我会用心的学习这些同事们身上的优点。

现在应该是提高业务水平阶段,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各户交流,准确了解到对方的需求,高效的帮客户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识别客户,并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些理财产品,以更好的引导帮助客户。

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并不高端,并不需要太多技术,但却锻炼了做好一份工作尤其是服务性行业的基本素质:很好的交流倾听沟通能力,恰当准确的表达能力以及融洽的与人相处的能力 , 我想这也是我所学习的汉语言文学所应该掌握的基本素养,这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终生学习提高的方面。

汉语言文学个人规划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wwW.133229.cOm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