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第1篇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种类较多,涵盖了室内、景观、城市规划等,若是要细谈,每一种学科都有其独有的美学思想和设计美的标准。但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美学的形式美和功能美是两项永恒的标准。这两项其实也包含了巨大的美学内涵,例如形式美,其中包含的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形式美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必须接受世人检验的设计,它一旦将一件作品付诸实践,其直接的受众就是它的使用者们,而这些使用者也理所当然的是这件作品的评审者,这些评审者们审美各不相同,对美学的认识也程度各异。由于其使用的体验和视觉的感受使得他们大都只能从形式美和功能美的角度进行评审,因此形式美和功能美也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的重点考虑方面。初学设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形式与功能无法有效统一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初学设计的时候容易将形式美与功能美割裂开来理解,未能认识这两者其中的联系,于是在设计时将其中一项作为做要思考的方面而忽视了两者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事实。尤其是在初次接触大型的建筑设计时,大部分设计初学者会绞尽脑汁地去进行外观的造型设计,在形式美善做足了功夫却对功能考虑欠缺,或是出现将人体工程学等理论等直接运用到细部的设计却无法将形式美进行统一,因此到一次设计的最后也不明白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当然这种问题出现也是十分正常的,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对设计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因为无论是形式美还是功能美都有着深厚的美学内涵,只是对它们进行表面的理解和认识是无法对两者进行把握的。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中设计者应当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形式美和功能美的内在美学理论,方能在设计时实现对两者的熟练运用和有机统一,并通过自己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和思考将设计美学丰富的内涵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传达,使受众能够轻松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美学内涵。

二、技术美和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其实技术美和艺术美、形式美和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相似的,只是评审的侧重不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审美角度,简言之艺术美和形式美其实都属于倾向感性审美的方向,而技术美和功能美更倾向于理性审美,其中艺术美和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区别应该是前者是从设计者们的角度出发对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评审,而后者是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受众角度出发去评审一件作品。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作品中多体现为造型,色彩等艺术语言,而非一些设计语言,这些语言在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体现了设计师的艺术修养,从而带给受众的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艺术美的美学内涵就起源而言技术美要早得多,在人们还没有对技术美有太多认识的时代却早已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初学设计时所出现的问题正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在初学设计时设计者还没有将自己从多年来的受众角色转化成设计角色,所以在那时候出现的造型问题应属于形式美的范畴而非艺术美的范畴。技术美的概念是在人们对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十分有限,掌握和运用是当时的时代趋势,并不是说那个时代就没有技术美,而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将其划入美学范畴进行研究,技术美和功能美在理性审美范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件作品的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受技术的影响,技术的采用有其非常严谨的科学根据,因此,技术美又常常和科学美放在一起讨论。技术美相较于科学美更侧重于材料工艺方面的内容,其结果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上体现为建造技术和建材运用等方面,也正是由于对技术美的不懈追求才产生了高技派等举世闻名的设计流派。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技术美的语言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理解,让技术美不再只是被当做形式美的的载体存在,而是一种有着独特的评审标准的美学语言。

三、结语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性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08-01

一、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方面的概念,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综合三部分课程内容,才能充分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所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正确理解其相关概念。

(一)环境基本概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一个具大的空间,包括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以及空气、水等各种因素。人需要依靠空间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必须物,与具体物质等因素相比,环境空间属于无形因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生活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人类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发展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除了自然环境,还有人工环境,通过合理开发环境,可以更好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的人工环境将不可避免地被破坏,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生态概念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艺术基本概念

环境发展作为一种艺术,对于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具有一定的意义,环境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类型,包含了艺术审美观念,在具体实施中,根据资料的性质,通过开发、转化、利用等手段,科学合理改造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与非物质的需要,并能保证人们享受优美的环境,进而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是尊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工和自然元素相互补充。

(三)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指在一定环境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环境设计和开发。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布局、建筑、雕塑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成本、材料、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因素,结合各类影响因素,需要对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不仅需要设计美观,而且还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按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形态科学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

二、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措施

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断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精神需求,环境设计标准应同步甚至超前公众的观念,同时,也要关心那些特殊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残疾人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确保美观,而且还需要健康安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氛围,才能充分实现环境设计的功能。依据经济和其他因素的设计原则,通过利用各种设计技术,合理选择材料,形成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构,坚持愉快、高效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现代人对自然回归的期望,以便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同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知识储备的增加,人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生态理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生态哲学意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已成为公众的共识。但近年来所实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有一些国际流行范式,但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受到人文生态和市场缺陷方面的影响,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吸收先进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

(二)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环境特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充分使用天然材料是加强环境生态性的重要举措。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对自然材料有充分的认识,清楚地知道每种材料的特点,了解材料的加工工艺,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设计。比如通过使用棕色天然木材纹理可以创造一个安静和平静的气氛,而使用大理石,因为其硬度对应用领域具有不同性质的变化,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应用范围。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的环境,也就是说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充分尊重当地环境发展要求,必须考虑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更好有利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加强生态环境设计,可以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尊重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存环境质量,同时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通过设计方法提高自然与环境的协调性,促进能源和物质循环,进而将可持续处理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满足生态发展要求与环境设计理念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应加强节能规划,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合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根据当地地质特征,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满足复杂环境并适应环境发展形势,可以将生态设计转变成艺术个和独特的建筑风景线,更有利于促进环境设计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树木、花草、河流等自然景观,让自然风光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支撑,进而烘托主题风格。

(三)环境艺术设计使用新型能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通过使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来增加相关材料的循环使用,通过使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现代生活环境的质量,通过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服务,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任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发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提供能源化石燃料,在对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化学物质进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固体废物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环境噪声污染,这些问题需要解决,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利用新能源来替代高污染的材料,避免使用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可以更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对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追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重视,生态哲学已日益形成共识,这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逐步建立生态理念,可以更进一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而且要尊重自然发展和艺术设计原则,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新能源,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应坚持生态环境的角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当地的环境特征进行准确理解,进而实现对环境的生态性设计。

参考文献

[1]蒋明.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8).

[2]李煜.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观[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3]宋妮,潘磊.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4(05).

[4]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05).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第3篇

我国大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始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进行引进工作。通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我国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环境艺术教学从创立至今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很多相关理论都被引入了具体实践当中。由此可见,环境艺术教育有了明显的成效。这样的进步和成效不是空穴来风,是时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对生活更高层次追求的迫切需求所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自然会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同时去追寻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说是应时而生也是应势而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面貌和格局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相关资料显示,城市环境空间三十年来不断进行大的迁移和置换,更多的规划和景观建筑以及园林景观层出不穷,而且这都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民生活的一大重要标志所在。在这种形式下,环境艺术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不断加快,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专业人才也有了更好的标准和质量乃数量的需求。

二、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体制尚不完善与迫切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引发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改变。当人们的环境意识改变了,那么我们这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内涵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具有时代属性。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种计划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时代属性,直接导致我们教学的东西往往是濒临淘汰的内容。

(二)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性质特点相互冲突。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来看,该学科的三个特点分别是:1、综合性;2、整体性;3、更新性。这是三大特点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社会对该项专业人才的基本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出大学生拥有出色综合素质和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所要探讨一大重要课题。但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的培养。要知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实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文科、理科、艺术科等众多科目的知识和理念。然而,在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下,我们很难对这种较差学科进行必要的学科管理,这样发展的后果就是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难以规范,特别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开展,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会是畸形的人才,这决不利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三)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认识不足导致的教育理念和定位都不恰当。最近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环境艺术专业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化现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现今的热门导致了我国很多高等院校丝毫不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开设条件就大量涌入并开放了这门学科教育。更有甚者,高校领导层甚至对这门学科的内涵都不是很清楚,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是杂乱无章。这样下去会导致我国社会上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认识发生混乱,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四不像人才。

三、新时期我国环境艺术教学完善性策略分析

(一)以时代为旗帜,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逐步建立完善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三十年的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然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强烈要求我们必须要尽快完善并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性特点使得我们要敢于创新,突破文理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融合文科、理科、艺术类学科的特色和教学理念,逐步开辟具有时代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理念。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建立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打造我国的高标准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

(二)以实践为目标,建立符合时代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是实践性极强的综合型学科,如果不按实践应用型进行施教,改变传统单一教室授课模式,是难以达到培养顶极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的。在人才培养中应坚持贯彻始终的介入社会,参与设计实践,在实际设计中了解应掌握的专业技术与知识理论增强综合能力的观点。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有用的相关科目和必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应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和奠定理论基础的过程,在实践中探索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发展理论知识。整合课程设置,统一完善学科内容与概念,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建立教学、研究、创造、考核四位一体的环艺教育模式。

(三)提升必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设施建设,打造专业高素质教学队伍。教学的核心力量是教师,“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不能没有大师”。高校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近几年来的艺术设计教育畸形发展,同时也给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师资紧缺,素质下降等现象。致使一些高学历、高学位、低水平的“骄骄者”进入高教行列,现在多数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师正是一批高教“新人才”在执鞭。为防止教育退化,目前设计教育首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特别是这批“新人才”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与更新以及资深教师的创名,尽快使这批教育者改良优化,达到高等设计教育要求。此外,专业人才招聘应以学位与职称的名副其实为重。

四、结束语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第4篇

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生态理念是指遵循自然环境自身发展的规律,以人类的居住需求为目标,对居住环境进行设计。但是,由于全球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理念的追逐越来越强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也受到了重视。在我们正在追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此来促进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特征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要求自然环境与人之间达到和谐统。当然,无论哪种类型的环境艺术设计,首要的前提应该是保证人的生活质量,在客户的要求下设计的,生态理念的目的是使得资源的配置最优化。将生态理念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效性。这是指在减少浪费的条件下,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控制了成本,还具有保护环境的效果。第二,持续性。这是指在布局结构设计构思等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需要,还应该考虑到人们今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多样性。这是指在设计时,为了满足现阶段人们对生活多样化的需要,进而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由于单一需求过大对环境的平衡造成影响。第四,循环性。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求人们的生活和能耗等应该形成一种循环利用的结构,同时促使一些浪费的能量能够得到再利用,旨在促进有效资源的循环利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

1.科学指导的原则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科学指导应该是其首要的原则,由于只有科学的进步,才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随着很多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很多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降低资源的浪费,这正是生态理念的重大体现。同时,借助于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就能更好地创造出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最大化地利用科学技术,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其设计更加符合生态理念的要求。

2.艺术设计和艺术参与的原则

生态理念并不是追求某个单的环境,而是由很多因素综合起来形成的个整体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手段,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就必须要遵循艺术设计和艺术参与的原则,这是由其艺术性决定的。但是,对于很多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目标既要设计出艺术之美,还应该保证其设计满足生态理念的相关要求。

3.遵循自然自身发展的原则

大自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自身具有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这就说明,在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将大自然的这种属性考虑在内,同时合理地利用大自然的这种属性,使得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同时,在遵循大自然自我恢复的过程中,对环境艺术设计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是,如果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不能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再好的设计要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最小干预的原则

在生态理念的要求下,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将外界的干扰尽量降低到最小,这样最能够保证自然环境维持其原样。但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场地的环境造成定的影响,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定的破坏也很难控制的。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对环境干预最小化为前提和原则,采取手段实现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创造性思维;关联性;重要性

引言:艺术源于外在生活和内在思想,通过艺术价值可以反映人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囊括了艺术学的所有特点,又区别于其它艺术学科的共性。因此,艺术设计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包括来自表现力、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体现。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作为艺术设计的灵魂,是每一位艺术设计人员必须要培养和掌握的技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如今衣、食、住、行,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艺术设计的身影,且对艺术审美的要求越老越高,环境艺术设计更是如此。因此,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进一步完善艺术设计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创造性思维的关联性

(一)、艺术设计是创造性思维的价值体现

创造性思维基于艺术设计为主体存在,创造性思维通过艺术设计为平台展现艺术价值。因此,艺术设计与创造性思维是相互依存在。艺术设计师有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是艺术设计人员自觉从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渠道。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大的设计领域,对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将创造性思维融入艺术设计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理想与实践的对接,另一方面可以不断突破传统局限对设计师的束缚。简单地说,创造性思维依托于艺术设计存在,所以只有不断加强创造性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为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价值奠定基础。

(二)、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的“敲门砖”

“敲门砖”意味着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和门槛。艺术是一个不断创作地过程,所以一个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必须要具备超前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才能在平凡的世界里捕捉常人看不到的美,并将其转化为设计灵感应用到设计中,由于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角度、程序、方法与传统思维存在差异,所以应用范围有限[1]。通常,我们将创作性思维能力定义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碰撞的结晶,同时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产物。因此,无论环境艺术设计是作为一项空间艺术,还是人文艺术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参与和贡献。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前提

专业能力永远是一个专业存活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美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美学理论和美学专业能力,是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完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为了将创造性思维能力贯彻落实到环境艺术设计具体操作中,进而有效提高艺术设计的专业性。例如: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艺术设计中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包括素描、色彩、空间等内容的学习,是为了帮助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得心应手的将创作性思维与艺术设计相结合,从而为充分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价值奠定基础[2]。因此,丢失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艺术设计师等于丢失了灵魂的躯体。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创意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环境艺术设计是由多种学科内容综合而成的学科,包括对创意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有目的的提高设计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提高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和重视。此外,每个设计人员对艺术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通过多元化培养设计人员创新意识,便于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人员的特点和优势。另外,由于环境技术设计所涉及的面比较广,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就是艺术设计人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其次,我们生活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且艺术和创造性思维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体现

环境艺术设计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应用于实际,改变实际的工作。我们说,设计师是美的建设者,所以设计师必须要拥有超乎常人的胸襟和巧夺天工的创新意识,才能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但是,目前,大多数艺术设计人员普遍存在理论大于实践的工作现状,往往无法在艺术设计中投入全部精力,进而导致设计作品过于平庸或常态化,严重削弱了艺术成果的设计价值。而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艺术设计人员明确设计的核心价值体现,进而将设计人员的个人文化修养和艺术设计能力,全部投入到设计过程中,有利于增加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意价值并提高设计的存在感。

(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完善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性保障

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室内外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进行艺术处理(形态、色彩、质地等),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3]。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设计者身临其境的参与进来,并用心感受设计细节,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设计的独一无二。而这一过程需要融入设计师对空间的布置、对结构的设计、对风格的构思等内容,所以创造性思维模式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缔造者和设计者。

结语: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一直以来,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广泛存在偏见,认为艺术设计与所有学科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至于艺术设计思想被禁锢于有限的范围内,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因此,为了改善艺术设计不容乐观的窘境,必须要加强对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并不断完善其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不断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才能进一步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马强.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年11期

[2]葛明芳.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阿伦娜.艺术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文明;设计要点

工业文明使得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便利,但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更多的满足生态文明的需求,并且通过艺术作品,宣传生态文明。人类已经由工业文明跨入了生态文明,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大的环境背景,做好相关设计工作。

1 生态文明简介

人类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之后,逐步进入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有着广阔的含义,首先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对自然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建议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要求人们主动地去遵守和维护自然规律,和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生态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工业文明存在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 生态文明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种类。作为艺术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综合性。其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以外的所有艺术设计,包括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等。

环境艺术设计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能使环境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将“情”与“景”进行有效的结合,其中“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广泛的包括人文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美术为基础的,并且在建筑上得到了展现。然而,不论在何种建筑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宗旨就是在设计建筑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一种稳定的和谐状态,使自然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美,这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审美需求。所以,在这种本质上来讲,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3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要想做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和正确有效的方法作为指导,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一些原则。

3.1 以自然为根基,努力做到回归自然

工业文明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使得人们的精神文明发面极度匮乏,更不幸的是由于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危机。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强,人们越来越想回归到自然之中,在这种生态环境观念极强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更多地使用自然化的发法,努力做到回归自然,当人们看到设计品后,会立刻融入自然中去。例如,北欧的一些设计流派,它们在设计的过程广泛的应用天然材料和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在设计住宅时,多采用一些欧洲田园风格,为人们创造一种回到自然的感觉。在设计的艺术上,十分注重整体的一致性,还适当地添加某种功能,来增强设计的自然性。整体的设计以环保为主,更多地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将各种自然圆形进行搭配结合,从整体上创造一种自然的感觉。

3.2 人文气息在生态化环境艺术中的融入

强调文化精神的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最能唤起人们共识的就是作品本身中蕴含的人文气息,作品同时也是设计师情感的流露。一个优秀的作品,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设计师对人文环境的重视。可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不是很注重对设计师人文情感的表达,更多的是一种肤浅的形式模仿,缺乏艺术的创新,作品没有自己的特点,枯燥单调,很难充分发挥环境艺术作品应有的作用,此外,很多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商业的要求,其出发点是经济效益而不是人文效益,致使一些艺术性较低的作品通过商业宣传而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艺术,这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努力做到文化精神的生态化,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努力吸收各种思想,在广阔的中华文化中,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这种文化气息,在设计作品中得到完美展现,努力完善自身的审美观,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强化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人文气息。通过作品向人们传递正能量,改变人们的低级审美趣味,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美学享受。

4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坚持“和谐”的发展道路。努力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只有达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才能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人类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将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将二者进行结合,并找到二者共同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引导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学会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所在生存环境的要求,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生态文明的强调等,都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有利于帮助环境艺术设计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挑战: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满足生态文明的需要,同时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5 总结

以上就是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点的简单分析,要努力做到会对自然,同时做到文化精神的生态化。并且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的设计师,做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设计工作。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梅红.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112-114.

[2] 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2):62-66.

[3] 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118-120.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第7篇

环境艺术设计已成为当今设计师研究课题之一,是环境设计当中的必然过程。做好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可以在视觉上为人们带来美丽的景观盛宴,更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当然,只有在深入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才能做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

1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

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环境艺术有着宽广的内涵,其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集成系统。在狭义上,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主要指建筑物的空间与环境,其中包括建筑物的室外环境,如绿地、人行道、景观等一切为了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还应包括“偶发艺术”“地景艺术”等。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还包括家具、照明、软装饰等一切为美化室内环境而存在的物品。[ZW(]黄刚,王炳华,陈玉发浅析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9):50[ZW)]文章所指的环境艺术设计既包括室外环境又包括室内环境的组织规划、物品布置?c配置等。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巧妙地将室内外建筑烘托出个性、创新、与众不同的、使人喜爱的氛围。

简单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需要花费工夫的实用艺术学科。

2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我国开始注重环境艺术设计时间比较短暂,有二十年左右。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人们才开始从能够生活的观念转变为享受生活的观念,开始从住房问题注重住房环境问题。目前,虽然有大规模的人员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但可惜的是,并未出现太多的经典设计作品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城市监管机制限制了环境设计的充分发挥,城市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由相关主管部门完成;另一方面,环境设计缺乏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雕塑设计等未能征求公众的意见和想法。此外,我国在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内容仍很陈旧,未能跟随社会发展进行改变,很多学校的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设计经验和设计思路,这导致有很多设计师在艺术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过于遵循国外的设计方式,设计作品并不具有实际应用性,也不能体现本土文化特征。

此外,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设计领域中必定存在的一门实用艺术学科,设计师除注重实用外,还应注意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自然的融合性,创作出和谐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来。

3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社会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人类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发展危机。我们不应一味模仿西方设计风格,而是应当在积极地学习国外先进设计师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公众生活品质的提升,结合本土历史背景、区域特点等自身环境因素,创作出人文与生态和谐的作品。

31人与自然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大量开发土地,开采资源,加上人口剧增,能源消耗,导致环境不断恶化,目前已经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如何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其实跟环境艺术设计也是息息相关的。设计师有责任在到处都是建筑环境的问题上,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相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控好每处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既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又不浪费资源。

这一持续性发展设计发展趋势,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

32以人为本,设计更多体现人性化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两个重要的因素:视觉服务性和实用服务性。视觉服务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实用服务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是环境艺术的最终享受者,环境艺术设计其实就是为了人类自身。设计师应当广泛了解大众对于环境艺术的需求与心声,创作出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上的、符合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艺术作品来。这样的设计发展趋势也正代表着人类在环境艺术设计上的不断进步,也代表着人类开始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深入了解人的本质,最终给人带来视觉上的艺术美感受,让人们感受到更人性化的环境服务。例如沈阳师范大学的道路上的小桥,可以让学生们直接从小河流的一边穿到另一边,缩短了步行距离。小桥不仅赏心悦目,更为学生们带来便利的交通。

这以人为本设计的发展趋势,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的光明大道。

33追求无害化生态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基于自然、人文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中自然环境是最大的基础因素。资源是有限的,很难循环再生,甚至无法再生。我们在使用自然资源时,应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创造生态环境艺术作品。同时还要注重防止资源利用带来的污染,应当选择绿色无害化资源,避免有害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巨大的危害。

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应当追求无害化生态设计,使环境艺术作品在走进自然的同时,还能改善环境,给人类带来健康绿色、环保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努力追寻的目标,是现在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之一。

34设计趋于时代化、科技化,体现先进性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目前也达到了一定的设计发展高度,人们转变思维,学会享受这一发展成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只是简单的建筑设计,而是应当学会将高科技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才能创造出符合当今艺术发展趋势的环境作品来。其中3D影像、投影、LED显示屏都可以加入到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里。只有让这些新技术不断涌现,才能推动环境艺术走向更高的层次,丰富环境艺术作品。

因此,设计趋于时代化、科技化,体现先进性,这是环境艺术设计必然发展趋势之一。

35个体与整体的合理把握

环境艺术是整体,由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两个个体构成,在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上,既互相结合,又互相矛盾。我们先从环境艺术的个体分析,自然生态要素上,地势、气候、地理位置我们无法从设计上改变,但是人文上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甚至是深层次说,设计美学、设计观念与宗旨,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和改变。再将两个个体找到共同之处,做出一个结合点,从而构成环境艺术整体。这样既有个体的个性美,也有整体的完整美。

因此,个体与整体的合理把握,是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追求的设计观念趋势。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平台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56-02

在信息时代方兴未艾的今天,信息教学平台引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让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新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要顺应信息化潮流推动教学改革向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和科学评价信息教学的意义,高度重视后期维护和系统升级,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为广大教师构建一个优良的教学平台。

一、信息平台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发展与应用的必然性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实现了教师—信息平台—学生之间的三元对话,迅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手段,凸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要求,基于信息平台的新教学模式以其先进的优势迅速建构起来,并以显著的教学效能得到广泛的肯定。世界知名信息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在谈到信息化教学时指出:信息教育平台有潜力开设全球性的课程,让教学和培训个别化,学习行为个人化,实现人类教育全方位的开放。信息平台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逐渐显露出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其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多样的展示方式、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为现代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它除了具有开放性和智能化特征外,具有更重要的互动性,通过信息化的数字平台实现教师、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及室内设计等方面知识,具备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提倡厚基础、宽口径和专门化的培养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简化设计程序,将学生从大量的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维训练和创造力培养上。信息教学平台基于数字技术环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无障碍教学的广阔舞台,与传统教学平台相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环境艺术教学以更为丰富逼真的画面语言、轻松自如的训练手段,激发起学生更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发挥出强大的教学支撑功能。例如,将Auto CAD和3DS MAX运应用于教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对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进行深入解析,针对学生设计方案中存在问题予以及时的指导;另一方面在课题完成上,学生可以直观地传达设计理念,免去手工制作的繁琐,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加易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有效地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下的产物,信息化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发展应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一)信息教学平台是适应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发展的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每一次进步都以各种新的工具开发和利用为表征,随着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的更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必定在设计教育领域集群并应用,从最初的幻灯、投影到现阶段的网络数字化教学平台,信息教学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个层面进行了系统地整合,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二)信息教学平台是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立体化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通过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块黑板开展,教学方式和过程非常单一,信息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实现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立体化。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和信息含量,让教师授课更具个人特色,让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对教师和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延伸,教学的空间也不再仅仅限于教室与课堂。可以说,信息化教学能够将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实现的教学环节生动形象地直观地表现出来,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专业知识。

(三)信息教学平台是充实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资源的需要。信息教学平台拥有海量的数据库,能够备份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板,为教师备课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学生在专业领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激发创新能力,拓展设计思维空间。信息教学平台开发的教材之外的资源、设计课题布置、模拟案例、讨论答疑等内容,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处于主体地位,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的进度和侧重点,强化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全天候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以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优良的学习条件。

二、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打造高智能化和高安全度的信息平台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着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新形势下要顺应信息化潮流推动的教学改革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和科学评价多媒体教学的意义。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在总结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投入精力切实发展多媒体教学,努力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和集约化三大目标,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指导,不断探讨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规划后期的保养和维护。教师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信息教学的主导力量,要自觉利用各种条件系统地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自觉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能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更为熟练地使用相关硬件、软件设备,加大课程的信息容量,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对多媒体教学的分析研究越透彻,对教学效果的预见就会越精确,教师应从中不断总结、吸收和积累有益经验,运用多媒体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智慧,与设计市场紧密结合,凸显多媒体所带来的教学方法以及跨越式的思维方式,注重多媒体辅助手段与环境艺术课程的有机结合,处理好技术创新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发展。

(二)高度重视教学信息平台的后期维护升级。许多院校在大力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信息教学平台时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设施的速度和规模,而往往忽略后期对设施的维护和故障的排查,平台的许多设备过早老化,在需要再次投入资金升级维护的时候,却不愿意投入专项维护经费,这直接影响到教学信息平台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从根源上造成了无法长效持续地发展。教学信息平台的维护包括硬件升级和软件管理等两个方面,一些院校片面认为只要建几个多媒体教室,多购买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就能够一劳永逸,没有科学全面地意识到信息平台维护的重要性,缺乏合理的维护机制,大大阻碍和限制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在信息平台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加大对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课件的制作,加强对现有信息教学体系进行升级改造,更为合理地配置、维护硬件设备,全面优化信息教学环境。根据多媒体辅助设备使用周期短、更新换代频繁的特点,在满足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设备的质量,减少硬件的数量,实现少而精,更新换代快。同时,硬件设备的功能不宜追求多而全,避免不必要的功能性投入,而要抓住重点,实现操作和管理的简约化,避免因操作不便导致的时间浪费或者操作失误而造成的设备损耗。这样不仅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而且为专业教师提供一个优良的教学平台,让学校也能及时掌握信息平台的状态情况。

(三)加强管理,构建多媒体教学制度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信息教学平台是一个新型的教学载体,还比较缺乏现成的质量保障机制,使用上过于随机,管理上显得较为滞后,如一些院校缺少集体备课和课件审查等环节,造成信息化教学质量低下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浪费等问题。管理制度的缺失、监控考核力度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专业教师对信息教学平台的认识误区,因此构建信息教学平台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与考核制度,才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首先要健全信息教学平台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信息教育技术理论、多媒体设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以及课件研发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信息教学素养;建立信息化教学的申请准入制度、课件审核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等,同时形成奖励和激励机制,鼓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通过开发多媒体课件、开展信息教学竞赛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制度建设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有效组织,合理设计,准确客观地听取各方面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完善。坚持学科适应性原则,密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对信息教学平台实施监控和管理,制定出符合课程实际的管理制度。坚持指导性和系统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信息教学平台制度应体现整体性、关联性和层次性特征,对教师的教学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对提高信息教学平台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信息教学平台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加以整合,从不同层面以不同方式展现环境艺术专业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空间限制,将宏观、微观和主观的世界统一起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环境艺术设计的产生、发展过程,开拓专业视野,将更有利于他们设计感觉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乔培,高岭.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的发展与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9)

[2]郑旭翰,何明珂.高校多媒体教学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3]孙亚男,翟艳.关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式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