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小学音乐教育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些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在欣赏《幸福之歌》这一课中,有些音乐老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欢快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神经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学生审美想象的过程,一般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例如:在欣赏《广播体操七彩阳光》这一歌曲时,学生听到歌曲中欢乐的旋律、富有动感的音乐,使每学生产生了情感表现、行为表现的冲动,于是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表演体操,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认真地参与表演,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点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例如:在低年级音乐教学课中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抒情优美,描写了妈妈伟大的母爱,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强烈的依赖之情,营造了一个温馨又美好的家的氛围。在上这首歌的音乐课时,有些教师会假设教学方式的所需,让学生来说说母亲对自己的爱。妈妈对你是这样的关心,那么你该怎样回报妈妈呢?学生是很聪明的,马上能回应老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表达了妈妈对自己深深的爱,和对妈妈的感谢,此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4、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例如:要求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如果光听老师讲,学生对学习一点儿也没有兴趣而且根本听不懂,这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于是有些老师会运用“搭节奏”的游戏,让学生自行组成活动小组,在搭搭拆拆的游戏中学习掌握到新知识。在他们的游戏过程中不单单解决了怎样搭节奏这个知识点,而且继续在研究搭完了节奏之后,怎样拆了节奏再搭新的节奏我们还进行了比赛,看哪一小组节奏搭得又快又好。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因为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5、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例如:在欣赏《快速波尔卡》这首乐曲时,有些教师会让学生以组的形式来完成的。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可取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来丰富乐曲的时间、场景、人物、事件;在扮演角色中,我又鼓励学生可以一人扮演多种角色。假如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段舞蹈;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首诗;有一小组还创设了多个场景:火车站、大草原、田野、农庄、森林等等.在表演中,学生自由地、大胆地表现出了对乐曲的独特理解,充分感悟到了音乐的魅力,会让音乐老师不得不赞叹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作能力。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 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形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音乐教育是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完善和提升,音乐教育能对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进行开发,提升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然而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审美教育,我国的教育改革也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仅丰富了学习者的审美情感,还锻炼了学习者的全面审美能力。但是我国在实行中职音乐教育中,还是使用我国传统的专业课程教育,并没有将审美教育完全贯彻在音乐教育中,以致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没有得到完全的展示。

一、审美教育的理念

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有的音符实现思想和情感的沟通的桥梁,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形态和传播载体,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至今,音乐审美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渲染、美化人们的心灵、语言,提高了人们的道德素质。然而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创造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只要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传承美、表达美的工具,通过艺术审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能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审美教育其实就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

二、审美教育的特点

1.情感性

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体现。音乐感知、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都是各种音乐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体现,所投入情感越丰富的音乐作品,越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越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的核心,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表达性

音乐艺术的表达性只有在具体的音乐演奏的时候才会出现,无论是随着歌唱还是乐器都会产生情感的波动,而演唱(奏)者通过音乐将这些情感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推动学生的音乐变现,深化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得到充分的表达。

三、中职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审美教育实现了音乐教育

我国中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方位性的音乐人才,通过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使全方位性音乐人才发展成艺术人才,从而进一步地带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在审美教育中认为,音乐教育存在着一些感性和理性的不同,但是审美教育完美地结合了感性和理性的问题,成功地解了感性和理性对音乐教育带来的不良之处,是音乐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并能够让人进一步地渗入到音乐中,通过音乐的旋律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滋润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得到更高的音乐造诣,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服务。

2.审美教育可以促进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以至于审美教育被分为很多不同的模块,而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其实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音乐里的美、感受音乐里的旋律以及作者演奏时的情绪波动。比如当老师教学生弹古筝《高山流水》的时候,按照传统的音乐教育只是教学生如何拨动琴弦,学生了解的只是《高山流水》的表面空壳,毫无实质情感,但是如果在教学生拨动琴弦的时候给学生讲解当年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之后那种“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情感,那么学生领会起来会快很多,就能感受到作者作曲时候的意境,使学生在演奏的时候情感能够更加投入其中。法国的著名作曲家别尔通曾经说过“艺术中的第一美质在情感,而第二美质在于选择用以表达情感的演奏手段,但是只有两种品质的结合才能创造出完美艺术作品。”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想要表达一首音乐的情感,首先要学会如何演奏自己的情感,才能够表达自己的音乐审美情感。

3.审美教育有助于中学生的创作能力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类学科,主要注重于艺术的设计,当音乐教育遵循中学生对音乐情感研究的规律中,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教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必须有一定的艺术结构,而审美教育也是这个艺术结构的一部分,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定准培养目标,就能将研究方法细化:在音乐教学中,从中学生的音乐爱好、音乐审美、音乐演奏,独立创作,层层深入下去,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四、审美教学的教育方法

1.树立新的审美观念

在音乐教学中审美观念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特音乐的体验方式,同时也激发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树立健全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不断的鼓励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研究,为音乐事业作出贡献。

2.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在音乐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各种教学能力和创新想法,只要改变了原有单一的音乐教学理念,全面对现代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通过对学生的课堂的教学任务以及课后的实践任务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比如,教授《欢乐颂》时,笔者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回家之后通过上网等方式查出这首音乐的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动手所获取的知识,记忆往往要深刻。所以说让学生理解音乐艺术,理解音乐的变迁,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对音乐进行欣赏、审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学生欣赏音乐从而进入音乐的世界中,可以通过情景体验来激活以前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并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情趣,从而将这些情趣运用到一些传统的古典、高雅的音乐中去。在国内众多的音乐演绎节目中来看,学生对流行音乐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比如《中国好声音》,每当节目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会在镜头里看到很多中学生,他们在追星的同时,也是在欣赏着流行音乐,体会流行音乐的演唱环境以及现场氛围。然而作为音乐教学者,就更应该发挥自己音乐的专业优势,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正确的辨别、分析能力,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流行音乐,发现流行音乐中的美。这样在流行音乐的感染下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五、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音乐教学过程是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创作能力。只要对音乐教学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和教育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那么就可能帮助学生走上音乐大师之路。

参考文献:

[1]欧阳红艺.中职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音乐教育,2014(5).

[2]朱晓培.中职学校音乐教育方法探析[J].高校论坛,2012(11).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 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

美术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静态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美术艺术的发展,对审美能力有很高要求,所以提高审美能力,是促进美术艺术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正确认识初中美术教育。初中阶段,归属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初中教育,无论是在我国全日制教育体系中,还是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初中教育之所以重要,更多的原因在于,初中教育是补充小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同时还肩负着为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奠定学生学习基础的责任。初中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就是说初中教育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直接面向社会或者是进入中职院校,以及高级中学院校进行继续学习。所以初中教育是我国教学分流措施的第一阶段。基于初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能不引起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和学校的足够重视。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并落实的今天,其肩负的不仅仅是对初中学生美术绘画技巧、美术造型技巧的培养,它更强调的是对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结束了,我国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为适应时展需要,也是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对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并要求各个阶段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以成绩论英雄,不以成绩定胜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教育,而不单纯的靠分数评价教育质量和学习质量。作为素质教育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具有的意义就更不能令人忽视了。因为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不单纯的知识教会学生勾勒线条,用画笔还原客观事物那么简单。落实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要求,要求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和老师,必须从新认识美术教育,以及审美能力。

二、初中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初中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关键。落实初中美术教育,不仅仅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艺术造型技巧,以及手工艺技巧进行培养,还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在兼顾传统美术教学内容的时候,侧重于培养学生美术的欣赏水平,也可以说是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判断事物美丑,评价事物优劣的能力,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架构起学生的空间结构感,和色彩搭配感以及组合形式架构感。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可以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会变相的促进学生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发育完成。

(二)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探究。基于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怎样在完成正常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强化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每一个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落实初中美术素质教育过程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对素质教育的大量研究,和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落实初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要从创设教学情境着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学要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良好培养目标,就必须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只有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了,那么美术教育进行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工作,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美术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创设适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要加大课堂上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的比重。审美能力是对事物进行美与丑的评断,所以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在课上增加学生赏析艺术作品内容的重要性。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美术课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环节,欣赏美术作品自然而然便成为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够体验其中之美,区分出作品格调高雅低俗、辨别出美与丑,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心境得到陶冶。

3、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要利用美术评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审美能力的养成。

审美能力,是民族美术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创作元素之一。初中美术教学,落实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的硬性要求,还是为了传承我国优秀的美术艺术发展传统。落实初中美术教学,对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现实我国美术艺术未来发展的关键。只有我国美术随着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目的,我国综合国力发展才能落实全面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汉东.重推课堂“四大转变”,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几点思考[J]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与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气质性格的塑造和审美观的转换等现代社会生存必备的人才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美术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教育中对艺术教育的忽视,会导致人的思维、人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不健全。著名教育家就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正体现了艺术教育其重要性。

美术教育其重要性表现在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人才的主要途径。思想品质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的最终因素。而培养品德素质的最佳时期是少年儿童阶段。我过著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时代形成概念之力尚弱,则尤倾于直观,故无论是开智、陶情均以利用美术为适宜。”因此美术更容易被少年儿童接受。

一、美术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方面,美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是绘画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绘画的一个必要阶段。欲想绘画,必先观察。不论是素描、速写、水彩抑或是临摹、写生、创作、欣赏都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并且需要老师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这便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美术教育在记忆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学习绘画的观察是有目的的观察,要求在观察中记忆。绘画中的记忆是一种视觉记忆。绘画是看着物体或是书本临摹,这就要求我们记住某些结构,轮廓,肌肉,光源等。绘画又是眼、脑、手并用,这样也就更有利于记忆。所以绘画在对学生记忆的培养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美术教学中的速写、写生、默写、记忆等的练习,更是培养学生形象记忆的好形式。

3.美术教育在对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情绪、性格倾向。儿童更是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更应要求他们独立思考,从而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会使他们的想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得到提高。

二、美术教育对学生气质,性格的塑造

气质是受先天因素影响,并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较稳定的外在特征。气质发展有着相当强的可塑性,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想像,敢于实践等对气质的培养有很大作用。

(一)学生自信心、自信力的气质的确立。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毛笔、彩笔等需要肯定落笔,不能涂改的工具来绘画。画画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不需犹豫也不需害怕。教师对此进行肯定和赞扬,使学生从中树立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在绘画上我们可以不用橡皮改掉缺乏自信心因素的习惯。国画就是一门很好的训练课程。 转贴于

(二)学生气质的锻炼。经常给学生开设撕纸画、剪纸画、版画、手工制作等课业。拿出一些小模型让学生欣赏,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想象,用各种材料制作。让他们发散思维,自己创造。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固定单一的表现手法所限制,培养学生敢于设想,勇敢尝试,勇于创造的良好气质。

(三)培养学生竞争向上,不甘落后,互相帮助和群体意识的良好气质和性格。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幅画,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这种群体活动可对学生尤其是对目前众多的在父母过分的关怀下养成的娇宠、依赖性强、不合群自我意识严重的独生子女性格的重塑,改正是很有益处的。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

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一种魅力,使人欣赏时能够完全陶醉,整个心情,精神都非常的愉快和满足。这种美以唤起人们的审美,追求的美感作用正是美术的美所决定的。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这就应该先培养人的审美的“眼光”。而要把普通人的眼睛训练成艺术家的眼睛,其重要途径就是美术教育,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时,通过对客观形式的比较、协调、对称、均衡、统一等规律的感悟和研究,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丰富审美感受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在理智上受到启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愉悦,达到身心健康、协调和美化社会的效果。审美能力,是人的素质发展的核心。在新世纪倡导素质美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可见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加强美术教育,改变它一贯不被重视的地位,努力把美术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摸索好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摘 要] 语文是语言、文化和文学的简称,是初中基础教学科目之一,是对中学生开展文学审美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学的重要学科。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对审美教育不了解、不重视,无法有效地提高语文科目审美教育的作用。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提高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下中学语文教育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研究

新课标实施以来,中学语文从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过渡,而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性优化。语文是中学阶段开展教育的重要学科,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能够重视语文的审美教育作用,并挖掘语文审美教育的优势,在语文科目教学中完成审美教育。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其目的是在教育中实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并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使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的误区回归素质教育,但受常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日益凸显。

1.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美学教育实现的,其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感知、鉴赏和评价美,并掌握美的创造方法,得到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新课标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重视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有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必须相应新课程理念的号召,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育要完成学生审美教育的任务,通过审美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优秀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凸显出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和不足。现如今我国正面临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多元化,这使得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新课标明确的提出了语文教学渗透美学教育的要求,教师想要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和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好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通过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变,在语文科目教学中完成审美教育。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1.关于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语文作为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其包含的内容远不仅文字和文章,而是承载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美学世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可谓众览古今、博览中外,其内容含量远远超出学生的生活圈子。教材中关于美的描写内容很多,不仅包含人性美、生活美,还有很多描写自然美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另外一种角度,开拓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随着作者共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奇伟风景。这些内容正是对学生开展自然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审美教育中要运用好这些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美,从而实现对学生自然审美能力、环保意识的培养。

2.关于社会生活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是由专家学者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精心筛选的,其中很多内容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要求。在中学语文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相比于单纯枯燥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其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因而中学语文对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是巨大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科学道德、生态道德、信息道德的内容,这些内容完全可以作为现代意识培养的素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关于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

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最基础的内容。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根植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实现对学生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语言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其能够自发的探索语言和文学艺术世界,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综合能力。为了实现对学生语言艺术的培养,就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创设教学情境,利用音乐、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立体的文学鉴赏世界,亩提高学生语文和语言审美能力,为学生语文科目的学习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策略

1.开拓审美空间

虽然中学语文课本中内容兼容并蓄,但想要更为立体地完成审美教育的渗透,仍然是有所欠缺的。为了更好的开展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一定要在完成课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重视知识拓展和能力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课堂教学内容为核心,拓展课外鉴赏与审美活动,提高审美教育的持续性。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读写训练,通过对课文的引申和延伸,组织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下自行进行语文审美的了解和熏陶。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组织和开展文艺活动。无论何种类型的文艺活动,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学的应用,因而文艺活动的开展也是一种有效的审美教育方式。在文艺活动中,教师要做好指导,通过让学生自行编排课本剧、话剧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并带领学生以新颖的角度来探索语文的艺术性。

2.传授美学知识

美学虽然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究其根本两者却是完全不同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接受美学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为学生传授足量的美学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从正确的角度对待语文科目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提高语文教学中美学渗透的质量。但语文学科仍然要以内容教学为基础,因此美学知识的传授要灵巧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将意境、意像等美学内容融合到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在思维中构建更为立体、优美的画面。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美学讲座、开辟美学专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美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3.学习中国审美文化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有着灿烂的语言文化和文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沉淀了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作品。中国的语言文字能在寥寥数语中蕴涵丰富的内涵和创造出悠远的意境,当说到“小桥流水”时,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河叉纵横、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图,就仿佛听到了充满江南气味的吴浓软语。中国审美文化是最富有教育功能的文化,它的教育方式不是直接的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含蓄委婉的感化,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中国审美文化,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想要完成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就一定要提高对语文学科美学教育开展重要性和迫切性的了解和重视,并扎实地把握中学语文美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审美空间的拓展、美学知识传授和中国审美文化渗透等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审美教育的目标,通过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较高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技工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初中阶段的“学困生”成为技工院校的主要生源。

 

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问题: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无视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讲脏话、说粗话、吸烟、打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基本的审美观、道德观及价值观,因而以丑为美,以低俗为美。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审美教育尤为重要。

 

在语文学科中,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塑造美好的灵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以其载体的独特性(课文选择的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在对美的欣赏、享受中,让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现状。那么在语文课上如何有效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技校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技校大部分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差,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审美观的形成。当代青少年崇尚美、热爱美、追求美,但是由于审美能力有限,往往陷入对美的盲目追求中,出现一系列审美偏差的行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利用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情感,调动其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意识和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求

 

导入新课是课文欣赏的第一步,也是引导学生审美的第一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抒感、设置悬念或者提出问题,一上课便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审美主体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求。

 

例如,在讲授《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时,教师设计问题“你心中最美的事物是什么”,以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这一问题既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描述其心中美丽的事物。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追问“我们可曾把坟墓与美联系在一块过”,在“美”与“坟墓”形成的巨大审美反差中,学生的期盼心情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准备参与到课文的审美赏析中来。

 

三、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直观地体会美

 

朱光潜先生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审美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审美直觉,而朗读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手段,是体会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使学生多方面地、立体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感情。朗读,要有感情地读,揣摩、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随着文中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会文章的美感。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利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审美批判,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情,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其意,审视其美,进而鉴赏美、评价美。比如讲授《再别康桥》一诗,指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学生于舒缓的朗诵节奏中感受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及弥漫于全诗淡淡的离情别绪,细致入微地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该诗旋律优美,节奏和谐,如一曲旋律优美的音乐,给人以美的感受。纵观《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节奏分明严谨,和谐自然;韵式上每小节严守二四诗行押韵,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韵律很好地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变化,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愉悦感。

 

在辅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时,除了注意诗歌的节奏之外,还应让学生注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感情的不断变化,时而喜悦、时而哀怨、时而高涨、时而低沉,指导学生通过语速的舒缓、急促,语调的高昂、低沉等来表现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复杂感情,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感受诗歌所呈现的音乐美。这样,朗诵就将学生带到了艺术境界,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领悟作者情感、欣赏美的能力。

 

四、赏析课文,指导学生欣赏、感悟文章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作者的美好情感,读来无不令人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如果教师仅仅从“归纳、总结、概括”的角度来分析课文,学生将无法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作者的情感就无法传递,学生就无法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无法受到文章美的熏陶。因而教师应将语文课视为美学的载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这就需要学生熟悉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领悟、欣赏文章之美,使学生的审美感知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中。

 

例如,在《好雪片片》一文中,作者一开始就描绘了流浪老人油腻污秽的外表:“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油腻污秽”“那双油污的手”“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接下来作者通过老人为买奖券的人送上美好的祝福和为“我”扣扣子这两件事展现了老人“明净的善意”,让我们在巨大的审美反差中感受流浪老人那颗纯净而美好的心灵,从而唤起学生对人的“内在美”的关注,使学生感悟“内在美”之于人的重要性。

 

但这还只是一种表层的理解和思考,教师接下来应该引导学生继续进行审美赏析,感悟课文的思想美,使学生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指导他们把审美感受上升为审美意识,从而达到情感的审美升华。在《好雪片片》这篇文章中,作者在课文最后引用了唐代庞蕴禅师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的典故。教师应指导学生领悟“好雪片片”这一典故在文中的涵义,把流浪老人的美好的心灵与片片好雪联系起来,对课文的主旨做进一步的感悟升华:好雪片片,在眼前飘落,你我应把握当下,尽情欣赏当下之美。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感悟,生活时时处处都有美。不是世界没有美,而是我们常常没有发现美的眼睛。这就完成了审美的升华,在赏析课文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它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非常看重美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的功能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加强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潜移默化地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感知美、欣赏美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一)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口腔医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色彩学、美学等相关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口腔治疗中。口腔医学生需要利用审美能力对口腔进行美的创造,从而治疗疾病,同时重塑患者容貌。口腔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专业技术决定了患者形象是否美观。通过对口腔医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其具备美术造型能力,进而创造美。

(二)提高口腔医学生对容貌、空间的把握能力

对口腔医学生进行美术造型训练,提高学生对空间感和物体结构、质感的把握能力,通过大量训练,将手与眼统一并提升至一定高度。为提升口腔医学生对器官的空间把握能力,可对人物面部进行写生或是解剖,进而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三)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

1.色彩的重要性人们对于色彩有着天生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要强于对外形的辨别。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觉,进而引起不同的生理反应。因此,把握好色彩对口腔医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修复义齿时需要对义齿进行比色,参考患者脸色、唇色以及光源,设计适当的义齿颜色。

2.义齿修复与个性化修饰医师对于色彩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义齿的美观程度。口腔医学生应了解色彩原理和相关基础知识,并对配色有一定了解。在进行色彩训练时,加强训练学生对于色彩的辨识和搭配,为了避免学习枯燥,可将色彩运用至绘画。

(四)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修养

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且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培养学生专业修养,将自身的美学理念融入专业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二、口腔医学生审美教育现状及内容

(一)口腔材料美学教育

以往选择口腔材料时,只是考虑材料的机械强度与相容性是否达标,但是,近些年,口腔材料是否符合美学标准已经成为了选择材料时必需考虑的因素,这是口腔美学的一大进步。过去常用的金属冠桥已经被树脂和陶瓷材料所取代,原因在于较强的金属色泽在口腔中过于突兀,远不如陶瓷材料美观,而且陶瓷、树脂的性能优于金属材料。

(二)口腔色彩美学教育

由于计算机光电测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口腔色彩美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调色、配色,将色彩数值化,消除了人眼误差,提高了配色技术。另外,利用计算机测色,可研究出各种影响因素对口腔材料色泽的影响。

(三)颜面美学教育

正畸治疗是改善面部软组织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以往的治疗只是注重矫正错咬合,却少有人关注对面部容貌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对正畸治疗的作用进行改观,不仅要矫正牙列,还应矫正面部异常。

(四)牙周病审美治疗

我国对牙周病的审美治疗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牙周病包括牙龈增生、牙龈暴露过多、高笑线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容貌,可通过切除牙龈、修复生理冠等手术治疗牙周病,从而有效改善面部美观程度。对于青年人的牙周炎,可配合正畸治疗、咬合调整,进行牙周手术,进而解决牙列不齐、咬合紊乱等问题,提高口腔美观性,同时治愈疾病。对于成年人的牙周炎,可配合牙周夹板进行常规治疗,从而固定牙齿,恢复牙列。

三、提高口腔医学生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充实教育内容

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应选择丰富、优秀的教材,并以此为载体,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使教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学。

(二)提高教师审美素质

教师在审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才能提高口腔医学的审美教育。这就对进行审美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以及审美经验。将口腔学与美学相融合,提高自身的口腔审美素质,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三)加强学生审美兴趣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前,首先应激发学生对口腔美学的学习产生兴趣,然后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使用美学理念去看待专业知识。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应融合入美学知识,并同时讲解医学与美学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还应培训学生的审美技能,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发现、创造美的能力。

四、小结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 审美教育 促进作用

1舞蹈的美学特征

1.1舞蹈的第一个美学特征:形态美

显而易见,形态美是舞蹈最为直接和最令人欣赏的美学特征之一。在舞蹈的动作、姿势、造型中,都直接展现出舞蹈的形态美。而配合音乐的节奏和声音大小而变化的舞动节奏,舞蹈动作的变化能够给观赏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将观赏者带入情境。无论观赏者的文化程度如何,都能直接感受到这种美的震撼。所以舞蹈教学中对动作、姿态的形态美教学是最基础的。

1.2舞蹈的第二个美学特征:力量美

除了形态美之外,舞蹈的第二个美学特征就是力量美,舞蹈中表现出的力量是柔性的。在舞蹈动作中,有许多动作是要用非常大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而这些动作在被完成的同时,也将展示出舞者心灵的力量。要完成这些舞蹈动作,往往需要长期的训练。现代舞蹈观赏中,往往认为缺乏力量的动作是空洞的;相反,当一个舞者的动作充满力量,哪怕是再柔美的姿态也能展示出力量之美。因此,一个舞蹈是否充满力量美,是衡量舞蹈是否美的重要标准。

1.3舞蹈的第三个美学特征:神韵美

将舞蹈的神韵充分表现出现,对舞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同样的,理解和欣赏神韵美对观众也有一定的要求。想要做到神韵美,需要舞者在熟练掌握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舞蹈想要表达的情感,并深刻的融入到舞蹈的角色中去,才能展现出舞蹈的精神。欣赏舞蹈的神韵美需要观赏者摒弃外界的影响,集中精神在舞蹈中,去体会舞蹈展现的、舞者传递出的精神。欣赏舞蹈的神韵美不只需要眼睛,还需要头脑和精神去思考和理解。舞蹈的神韵美是整个舞蹈最核心、最深层的内涵,展现舞蹈的神韵,就是展现舞蹈的灵魂。只有理解了舞蹈的神韵,才能完全了解舞蹈想要表达的东西。

2如何在舞蹈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

考虑到舞蹈自身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美学特征,为了强化舞蹈学习中的审美教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步着手:

首先,要对学习舞蹈的学生提出审美观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导者要在日常的基础教学中,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即哪些动作是美的,哪些是不美的,为了达到美的标准需要做到哪些标准。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锻炼和生活中自行纠正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帮助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事物的欣赏方向,也就是审美理念。之所以在舞蹈中注入审美教育的元素,是因为只有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美的,才能往美的方向发展。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引入舞蹈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某一支舞蹈的美感,进而引申到更多的舞蹈动作的美中。学生一定要充分明白审美的重要性,才能自觉的去训练如何正确的欣赏美。

再次,舞蹈的审美教育不能和艺术教育分离。舞蹈中的审美教育虽然重要,但舞蹈本身仍然是一项具有很强艺术性的运动。只有将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共同发展,才能保证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够高效的落实。

最后,创新意识在舞蹈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创新是舞蹈的生命力源泉之一,再美的舞蹈跳一千次也会让人失去欣赏的兴趣。在舞蹈中对美的欣赏是离不开创新的。从舞蹈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人群所发展出的舞蹈,都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外界环节中的新因素,达到了不断的创新。在舞蹈外的环境中,人们对美丽事物的欣赏方向和情趣在不断改变。舞蹈只有做到不断创新,才能跟上人们的欣赏方向。

3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要发展舞蹈,就必然要发展审美,这也是为什么要在舞蹈教学中加入审美教育。所以最重要的是将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二者的主要关系归结为以下几点:

3.1做好审美教育,才能高效发展舞蹈

要发展舞蹈艺术,就必须要求舞者和欣赏者都能够充分的欣赏舞蹈的美学内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保证跳舞和看舞的双方都接受过足够的审美教育。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舞蹈的教学任务,就必须要在其中加入审美教育,用舞蹈的日常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联系对象,同时提升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的质量和能力。

3.2高质量的审美教育将指引舞蹈教学的艺术发展方向

高质量的舞蹈教学中必然不能缺少审美教育。这是因为只有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才能保证舞者和观众能够正确了解舞蹈中想要表达的内涵,达到更高层次的欣赏。另外,审美教育还为舞蹈教学提供了艺术指导,使舞蹈教学中能够产生更多的美的因素,从而保证了舞蹈中的美学因素。

3.3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只有深刻的认识到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之间是共同发展的,才能让二者彼此贯穿。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层次的欣赏舞蹈中的美的因素,从而更好的将舞蹈的内涵表达出来;而提高了舞蹈教学的质量,就提高了对审美的需求,也就给审美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二者的提高是同时发生的。

4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高效开展审美教育,能够促进舞蹈教学的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帮助:

4.1审美教育促进了舞蹈教学美学的发展

实践证明,当舞者接受了审美教育、具备了正确的审美观之后,能够在舞蹈中加入更多的美学元素。这对舞蹈的整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它使舞蹈教学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能够更好的领会舞蹈的内涵,还能够有足够的素质去进行创新,让舞蹈不断跟进时代的脚步,去传播舞蹈的美学。由此可见,审美教育促进了舞蹈教学的美学增长。

4.2审美教育促进了舞蹈教学审美观的建立

审美教育在舞蹈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学生能够领会到舞蹈要传递的健康思想,并自发的在舞蹈创新中发展健康的、正确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审美观会逐渐建立并完善,并延展到其他方面。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审美观的促进作用。

4.3审美教育促进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

有人欣赏舞蹈,才能发展舞蹈。审美教育给予学生正确的角度和方法去欣赏舞蹈中的美学,这样才能充分领悟舞蹈传递的精神。这样才能保证舞蹈的不断发展,促进舞蹈教学的提升。如果审美教育不到位,就无法正确领会和发现舞蹈的美,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欣赏舞蹈,更不用提舞蹈教学。因此,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促进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